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2024-07-30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共12篇)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篇1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徐人社发[2011]216号

关于公布2011工伤保险相关数据及工伤保险定期待遇调整

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省政府第29号令)等相关规定,现将我市2011工伤保险相关数据口径及工伤保险定期待遇调整办法通知如下:

一、工伤保险缴费基数

市区工伤保险月缴费工资的上限为2010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10126)元,下限暂按2009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1794元)执行。

各县(市)、铜山区的缴费基数上限为7915元,下限为1583元。

二、相关数据口径

(一)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执行时间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二)徐州市人口预期寿命为男71.18岁,女76.04岁。

(三)2011年7月1日起建筑施工企业职工平均收入为2362元。

(四)2011年7月1日起工伤保险待遇中生活护理费、丧葬补助金的计发基数市区为3282元,各县(市)、铜山区为2283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计发基数市区为2854元,各县(市)、铜山区2283元。

三、工伤保险定期待遇调整

(一)调整范围1、2011年6月30日(含30日,下同)前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按月领取伤残津贴(伤残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的工伤人员;

2、2011年6月30日前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五级至六级的,企业难以安排工作,并已办理脱离工作岗位手续,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伤残抚恤金)的在职工伤人员;

3、201年6月30日前因工死亡职工符合供养条件的供养亲属。

(二)调整办法

调整后的计发金额=调整前的计发金额×110%

(三)执行时间

从2011年7月1日起执行。

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篇2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个人档案管理现状

1. 1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计算机技术早已广泛应用于工作、休闲、娱乐等各个领域, 在诸多的企事业单位中, 无论是档案管理、财务管理, 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中, 都普遍采用了计算机技术, 就目前而言, 很多事业单位、大中小企业、图书馆, 甚至是个体经营者都已经把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个人档案管理工作中,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然而在现实中, 又不得不承认在目前的一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 个人档案管理的方法还是比较落后, 人工操作所占的比重仍然很高, 还经常会采用手绘表格、纸质办公等老方法。没有充分实现数字化办公, 这是制约个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1. 2 有些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及业务素质在日常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有待于提高

凡是在基层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 工作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个人档案管理工作者, 其工作亦是十分琐碎的, 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差事, 凡事做个大概, 差不多, 那么一个初中毕业生, 甚至一个小学生都可以完成个人档案管理工作, 但是想要将档案管理工作 “做精、做细、做实”, 就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 然而目前在一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 个别工作人员在日常的档案管理水平及素质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致使个人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受到了很大影响。

1. 3 没能做到集中统一管理

很多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分支部门比较多, 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又不相同, 致使个人档案管理工作无法做到集中统一管理, 严重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 意思是各个部门都是自行管理个人档案, 必定会导致个人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统一性, 科学性。这也是制约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个人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另一主要因素。

2 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个人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2. 1 提高有关领导对个人档案管理的重视是前提

很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个人档案可以说是党和国家的历史财富, 是属于社会和人民的, 甚至于是属于民族的。想要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个人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高度重视, 树立档案管理意识。要大力支持个人档案管理工作。只要领导重视了, 就会很快见成效。

2. 2 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

当今, 个人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极其要求会越来越高, 人事档案有其时代的特点。档案管理人员的新旧更迭, 新人已经脱离了以往的时代, 对当时的事情不了解, 因此查阅档案难免会有困难, 提供数据会有误差。单位要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要对档案的管理知识加以系统培训, 宣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使其能够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

2. 3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现在计算机管理广泛应用于各类单位管理的方方面面, 在各项管理活动中, 电子文件以其快捷的办公速度和传递速度逐步取代了纸质文件, 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提高个人档案信息电子化化程度, 才能真正实现工作方法、工作模式的创新。

2. 4 进一步完善个人档案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

想要做好个人档案管理工作, 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个人档案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 将个人档案和其他档案相结合起来, 形成完善的档案管理总系统, 例如个人档案管理、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再就业保险档案管理、失业保险档案管理等工作, 属于档案管理总系统下的分支系统, 这样一来, 就可以使整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工作井然有序。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个人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本文内容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对相关单位及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个人档案管理措施会日益完善, 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进而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摘要: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工作者, 平日里工作职责会涉及到公务员基本信息、人事关系调动、薪资审批、医疗保险, 甚至还会涉及到职业培训信息、资格证书、技师信息等方面的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看似简单, 实际难度较大, 在一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个人档案管理工作中, 目前就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对此本文将与大家共同探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个人档案管理的措施, 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事及有关单位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措施,数字化,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海鸥.议社保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现状[J].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2 (12) :142.

[2]郭婷婷, 孙玲玲.浅议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建议[J].决策与信息旬刊, 2013 (10) :260.

[3]张聪.浅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个人档案管理[J].赤子 (上中旬) , 2014, 11:251.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篇3

(一)

1998年12月江鉎良退休时,正遇上他所居住的大院成了附近小区脏、乱、差的典型。当时大院三个主管单位也曾想从居民中选出一人来管一管,但谁也不愿去管这个“闲事”!

“大院居民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大家一致推选江鉎良当主任。江鉎良觉得,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自己退休了,为什么不能继续发挥余热,为社区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呢?何况社区的事情总得有人干,大家既然信得过我,就应该勇敢地挑起这副担子!于是,他在居民大会上发表了“就职演说”。随后,在江鉎良的主持下,《大院宿舍管理具体办法》出台了,就院内居民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安全保卫、卫生费收缴和遵纪守法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江鉎良当上主任以后,邻里间产生了纠纷,家庭出现了矛盾,哪里发生了小偷的“迹象”都来找他,有时深更半夜还有人来敲门。经他和“管委会”成员前去处理,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不到半年时间,大院就旧貌换新颜。

大院居民反映,现在大家和睦相处,心情舒畅,如同居住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二)

江鉎良退休前,曾担任过赣州地区劳动学会会长,他深入基层宣讲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也撰写过不少理论文章。退休后,他凭借自己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政策的有利条件,“自带干粮”,为群众管“闲事”。

下岗工人黄某,在一次招牌的拆除工作中,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来,导致九级伤残。可是公司代理律师以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断然否定他们之间存在雇佣关系。无奈,黄把该公司告上法庭。黄的父亲找到江鉎良帮忙。经他调查了解到,拆除招牌的业务是被告承接的;拆除招牌过程中被告提供了楼梯等工具并一同到场;事发后,被告还支付了原告初期的治疗费和护理费。这就充分证明原、被告之间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雇佣关系。于是,江鉎良出具了旁证材料并亲自出庭作证,法院采纳了江鉎良的证言,判决被告赔偿原告46055元,维护了这位下岗工人的合法权益。

在外做保姆的邹贱女,丈夫廖某2004年因病死亡,按政府文件规定,其本人和年迈的父亲以及未成年的女儿每月都应分别享受150元的定期困难生活补助。可是死者生前所在单位却以“改制”为由,拒不执行政府的文件规定。江鉎良得知此事后,决定帮助邹贱女。几经周折,江鉎良最终将情况向市委主要领导反映,结果不仅邹贱女,该单位其他七名死亡职工的家属也得到了定期生活困难补助。七名死亡职工的家属至今还不知道是哪位好心人帮了自己的忙。

为民维权,必然触及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这就难免要得罪一些人,甚至得罪某些单位领导。江鉎良经受过打击,也曾受到过威胁。他的孩子和一些亲戚朋友也替他担心过,劝他:“退了休就该好好休息,少管‘闲事’!”但为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社会的和谐,他坚持为民维权不动摇。

2003年10月22日,某钨矿职工谭某在骑摩托车回单位上班途中,因发生交通事故而当场身亡,经全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认定为负次要责任。

事后,钨矿不同意谭某按“工亡”处理,理由是他已在单位分配了集体宿舍,是属未经请假私自外出。

江鉎良与谭某无亲无故,但他觉得自己虽然退休了,仍有责任而且有能力配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普通劳动者维权办点实事。于是,他经过认真调查,多次替谭某的亲属向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诉,该局于2004年3月作出了“同意认定为工亡”的意见。但是,钨矿不服,又向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申请行政复议。

为此,江鉎良又自掏路费上省城,如实向省厅反映情况,据理力争,最终省厅采纳了他的意见,作出了复议决定,维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谭某为“工亡”的意见,使谭某的遗孀和孩子得到了应有的补偿。

2005年6月17日,《赣州晚报》用整版的篇幅,以《凭一颗热心来管“闲事”》为题报道了江鉎良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以后,找上门来的人就更多了。退休十年来,到底为群众办了多少好事,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到底为群众办事花了多少钱,他也没有去计算。他家经济并不宽裕,在企业退休的老伴身患重病还要负担沉重的医疗费用,但他这样做却得到了老伴和孩子们的理解和支持。尤其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社会上一些人也给予了同情和支持。2005年11月3日,江鉎良和另一位同志赴省城时住在“赣储酒店”,他俩住了两个晚上,住宿费共计180元,没有想到结账时,服务员却不肯收住宿费。他问为什么?服务员说:“经理交代了,知道你们是来为群众办好事的,而且你们又是自己掏钱,经理说不收住宿费了,把钥匙交回来就行!”此时此刻,他俩半天说不出话来,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处处有好人……

(三)

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7月,江鉎良的老伴熊天香被诊断患直肠癌,并且已经到了中晚期,做了切除手术,先后9次住医院。

期间,江鉎良要守护在老伴的病床前,还要帮助老伴清理卫生、洗衣服、买菜、做饭等。由于他是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宣传委员,每次组织老干部政治学习前,他还要先走一步,作好充分的准备,为老干部作学习辅导;而且老干部支部的材料起草基本都落在他的头上;再加上还要帮助群众起草有关的文字材料。因此,他晚上还经常要加班到深夜。思想上的压抑,家务事和工作的劳累,使他由血压偏低转为了高血压,2006年中秋节晚上和九、十月份,他先后三次被送进医院紧急救治。

在老伴病重期间,江鉎良始终没有停止过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5年11月3日,他又要赴省城为民办事。正在市立医院进行第3次化疗的老伴得知情况后,深情地对他说:“你就放心地去吧,我会叫我妹妹来照顾我几天,帮人家办好事就要帮到底!”面对深明大义的老伴,江鉎良再也无法忍住感激的泪水。

最让他感动的是,一些素不相识的群众得知他老伴住院后,到医院、家里找不到他,因不知道他老伴的名字和患的什么病,到医院楼上楼下也找不着,他们竟然分头守候在江鉎良为老伴送饭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天傍晚,在他送饭回家的路上,终于被他们“抓”住了,他们七手八脚把水果和罐头放在他自行车篮子里,不停地说:“祝您老伴早日康复!”“好人一生平安!”……

他们是谁?江鉎良不认识;他到底为他们办了什么好事?他也记不清了。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江鉎良的眼睛湿润了……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篇4

津人社办发〔2011〕40号

关于开展2011年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委、局(集团总公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天津市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办法》(津劳局〔2006〕132号),开展2011年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对全市各类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规章情况进行审查。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审查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用人单位。

二、时间、方式

(一)时间

1.全市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统一在2011年7月1日至9月30日内完成,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可根据本区县的工作实际,确定具体实施计划,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2.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于2011年6月30日至7月20日在天津劳动保障网及主要新闻媒体发布2011年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宣传报道。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按照《天津市劳动保障书面审

查办法》规定的方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报送书面审查材料,接受审查。

3.用人单位可登陆天津劳动保障网“网上下载”栏目,下载《天津市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报告书》(表式),填报后到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报送,或通过互联网报送到所属劳动监察部门设立的劳动保障书面审查专用邮箱。已取得天津市劳动保障网网上经办系统电子认证证书的用人单位,可登陆天津劳动保障网“劳动保障单位申报平台”,在线报送书面审查材料。

(二)方式

1.今年书面审查工作采取用人单位自查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查的方式进行。对2010参加书面审查的用人单位,今年原则上只作登记认定;对今年参加书面审查的新增单位要进行逐项审查。

2.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认真审查,积极整改,落实到位的应及时予以认定。

3.对被人力社保、总工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等四部门命名的A级以上(含A级)和谐企业,按《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补充意见》(津劳社局发〔2007〕90号)规定的相应待遇予以登记认定。

三、工作管辖

(一)市劳动监察部门将对区县书面审查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并对区县部分用人单位进行抽查,具体名单另行通知。

(二)区县劳动监察部门对本区域内除市劳动监察部门抽查以外的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

(三)街镇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管辖,由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四、审查内容

各级劳动监察部门应按照《天津市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办法》规定的审查内容,对用人单位实施书面审查工作。除按照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劳动监察系统书面审查子系统设定的内容外,各区县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可增减相关内容,也可自行制定简易的书面审查报告书样式。

五、审查意见

审查意见分为三种:

第一:合格;

第二:整改后合格;

第三:不合格。

六、工作要求

(一)各级劳动监察机构,要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开展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要充分认识书面审查是法定劳动监察方式之一,是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规章情况进行监管的重要方式,要切实加强对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服务企业为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明显成效。

(二)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开展书面审查工作中,要加强对用人单位法律法规的宣传,指导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教育

劳动者遵守纪律,帮助劳资双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企业发展服务,同时,还要严格审查标准,督促落实整改,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利益。对拒不整改或不按规定时间参加书面审查的用人单位,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处理。

(三)各区县要进一步加大书面审查扩面工作,特别是内新开办的各类用人单位、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餐饮以及个体经济组织要进行全面审查,力求做到全覆盖。同时要与举报投诉检查、日常巡查、社会保险扩面和即将开展的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活动有机结合,提高监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各区县应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开展书面审查工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组成督查组,对区县书面审查工作进行督查。

(五)全市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结束后,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对审查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工作建议,同时做好工作总结及统计汇总工作,于2011年10月20日前将书面总结材料及统计报表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处。今年全市书面审查工作全部纳入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劳动保障监察系统书面审查子系统。此项工作结束后,市局将对全市各区县开展书面审查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篇5

12333是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益咨询服务专用号码,为加快12333电话咨询服务的建设步伐,保证12333电话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现拟向社会公开招聘电话咨询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条件

(一)、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及以上学历;

(二)、普通话标准流畅,吐字清楚,声音甜润亲切;

(三)、身体健康,矫正视力4.8以上;

(四)、善于和服务对象沟通交流,处理问题有耐心,有亲和力,具有一定的归纳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熟悉Office常用办公软件,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技能和网络知识水平,汉字输入水平在每分钟50字以上;

(六)、本市市区户口,男女不限,年龄35周岁以下。

二、招聘数量及工作地点

招聘数量:电话咨询人员4人,工作地点:徐州市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

三、招聘程序

招聘程序包括报名、考试(笔试、面试)、体检、培训和聘用等步骤。

(一)、报名时间

2014年8月13日,上午9:30--11:30。

(二)报名方式

1.登录徐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http:///),下载填写《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333电话咨询服务人员招聘报名信息表》。

2.携带身份证、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333电话咨询服务人员招聘报名信息表》,近期一寸免冠彩照1 张,到徐州市社会保障卡服务大厅(西安南路122-2号)办理报名审核手续。应聘材料不予退还。

(三)笔试、面试和体检

通过审核的报名应聘人员参加笔试,笔试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有关社保的业务知识,面试主要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及普通话表达水平。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按照两项得分合计排序参加体检和培训。参加应试人员应按照通知的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笔试、面试和体检。笔试、面试、体检时间将在“徐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发布,不再另行电话通知。

(四)培训试用

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为期2个月的岗前培训及试用,试用期为1个月。

(五)聘用

经岗前培训及试用,符合条件者,劳动关系按劳务派遣方式由徐州市劳动保障代理服务中心代理。

四、薪酬待遇 相关福利待遇面议。

五、咨询电话0516-12333。

六、本简章由徐州市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二0一四年八月十一日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333电话咨询服务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篇6

2011-08-2

4沧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工作条例》和《关于2010-2012年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素质能力为导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干部培训新路子,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一、把建章立制作为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市人社局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建设纳入年度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强化组织领导,科学谋划设计,形成整体合力。一是制定详细的培训规划。将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十二五”规划,并细化每年培训工作目标,研究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局重要工作。去年,出台了《关于2010-2012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培训的范围及重点、培训的内容及方式、主要工作措施。二是完善培训领导机制。系统培训由局人事科具体负责,各相关部门按照全局总体要求部署制定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形成了机构健全,人员固定,沟通顺畅,灵活高效的人事劳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三是大力加强培训基础建设。加大对行政管理干部学校的投入力度,经过积极争取,行政管理干部学校于今年1月份被批准列入公务员参照管理单位,现有教师26名,经费全部纳入财政划拨。

二、把改革创新作为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动力。围绕教育培训的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为推进公务员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了公务员培训学分制管理制,将公务员在一年内参加教育培训的结果折算在学分,对公务员年度学习培训情况进行考核管理。公务员培训学分分为必修项、选修项、附加项三部分,其中必修项70分,选修项30分,附加项10分。必修项由人社局统一组织培训考试,选修项由各单位根据业务内容组织开展,附加项指的是公务员自己发表的论文、刊发的信息等作品。公务员学分记入《国家公务员培训证书》,学分60分以下的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在对公务员培训进行学分制管理的同时,对培训单位进行百分制考核管理,并确定优、良、平三个档次,年终对各单位培训情况进行通报。

三、把突出实用性作为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在培训工作中,着力提高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次设置实现由按级别设置为主向按类别设置为主转变,由一般性轮训为主向专题培训为主转变。在培训工作中明确培训重点,坚持“重点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在培训对象上重点突出科级以上干部和县市股级以上干部、业务骨干和紧缺人才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主要是围绕第一要务,紧贴发展主题,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岗位资格培训,按照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强调“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培训形式上,以加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为原则,采取直接培训或委托办班的形式、采取脱产与自学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等内外结合的形式。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以来,我市有13个县市成为国家级试点单位,为积极稳妥地推进试点工作,市人社局大力开展新农保业务培训,组织市局农保科、农保中心负责同志深入各个试点县市现场举办农保业务规程和新农保软件培训班,对所有乡镇农保经办人员进行普遍培训。《社会保险法》颁布以来,人社局实施全员培训,组织相关业务科长讲课,对全局工作人员进行轮训,并积极组织各县市区社保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目前已举办了5期培训班,培训383人,进一步提升了依法行政水

平。此外,积极组织全局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产权法》继续教育,统一考试,创造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提高他们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四、把突出地域特色作为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着力点。在培训工作中,着力提升市局牵头抓总和宏观管理能力,积极构建大教育、大培训的工作格局。按照沧州区域新功能定位的要求,确定了干部人才培训工作“紧紧围绕中心,紧密服务大局,紧贴沧州实际,紧跟产业项目,支撑科学发展”的原则要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根据现实需要设计培训班次设置和内容。我市作为我国唯一参加联合国青年农民工培训项目的试点城市,积极利用联合国基金,邀请人社部有关专家,举办了2期创业培训师资培训班,培养了80名创业培训教师。今年以来,这80名创业培训教师又为1680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为全民创业提供了人才保障。我市与新疆轮台县是对口援建城市,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市人社局承担了对轮台县150名工作人员为期一年的对口教育培训任务。这150名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维吾尔族,这次对口培训不仅涉及到技能培训,更是一项政治教育任务。该局积极与市职业技术学院密切配合,安排好食宿、教学、安保等各项工作,并组织他们到北京参观天安门、故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篇7

一、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总体发展情况

自从改革发放的不断发展下,尤其是在21世界的今天,在党中央的正确引导下,不同的地区都开始对科学的发展方向以及符合社会的标准采取实行手段,从而加大城乡统筹等发展的力度,促进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工作的不断发展。

首先,相关人员应当对区域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协调的相关措施不断完善。东部地区主要有长江三角洲地区等不同的地区,相关人员应当对开发复合型人力资源方面引起一定的重视,并且已经对相关的协议进行签署,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复合型人力资源的开发。

中部地区主要针对能够适应本地区特色的人力资源重点开发,与此同时签署了相关的宣言,给劳动力的合理分配提供的方便,而且也促进了东部地区人才交流的发展进度,从而也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

东北地区签署了东三省的相关协议,主要内容是为了对老工业基地中的人才进行有效的培养,提高人才流动的效率,为老工区的发展带来更高的益处。

西北地区对人才资源引起了重要的注意,并且对高级人才创业给予大力的支持。与此同时,该地区也推动了培养人才的发展,并且根据内容也简述了相关的协议书。

其次,相关人员应当对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内容做到恰当的完善,采取统账结合的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在逐渐完善,社会群体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人们获得社会保障的利益也在大幅度提高。就社会保障基金而言,不管是收入还是支出都具有一定的平衡性。省内不同的地区或者是省与省进行转移对接,也在逐渐的改善。

二、区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对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的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在发展时依然会存在不同的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

(一)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还不够成熟,尚未形成统一的机制

相关人员在对人力资源市场进行建立时,应当制定合理的制度,这样做是为了将人力资源配动有效的消除,从而推动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通常情况下,虽然在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是制度的实施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上还应当不断的改善。因为不同地区的劳动部门之间没有进行恰当的交流,致使信息出现分散的情况,进而出现很多的问题。

(二)人力资源结构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态势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人力资源供大于求,尤其是结构不合理。例如,企业急需的研究型人才都囤积在高等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状况不佳等问题。国家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有些脱离现实的轨道,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社会保障的公共产品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健全,统账结合的框架模式也基本得到了确立,但各项制度条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整合,统筹的层次也需要逐步提高,公用产品的均衡性与可及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限制,不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国家对不同种类的人群采取各种形式的制度,这样就致使政策没有合理分配,从而让制度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第二,各地区对各种不同的保险在划分中也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比如:倘若向省级以上逐渐加大养老保险的力度,这里有很多关键内容是需要慢慢处理的;医疗保险通过市级统筹的推进时,同样也有很多内容是需要逐渐解决的。对于促进统筹城乡的发展,在目前的情况下对国民收入的支配变得很紧张,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还没有较好的落实。

三、区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新认识

(一)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概念

区域间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协调的含义是通过区域内部等方式条件下提出的,主要是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的过程。这个概念的提出,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划成了地区经济发展与实现地区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成分。促进区域内部以及区域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目的就在于获得更丰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二)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的内容

区域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协调通常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是横向协调方面;另一种是纵向协调方面。横向协调可以理解为是区域内部以及区域内部之间进行合理的协调,纵向协调简单的说是中央和地方区域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协调性。协调内容通常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地区收入情况的平衡协调;第二,区域社保情况的协调;第三,区域人力资源所产生供或者是求等方面的协调;第四,人力资源组成和产业需要组成的协调;第五,区域人力资源以及社保相关标准的协调;第六,区域社会保险基金相关的协调等。

四、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策略

(一)从就业角度探寻协调发展策略

首先,相关部门应当提高第三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和就业共同协调的发展。尤其应该将服务业作为主要对象,发挥出成本低、效率高等方面的优势,进而加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位置,充分发挥出服务业重要的作用,促进经济和就业发展有效的协调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服务业重点项目的开发,从而建立合理的发展链;加大发展服务业的力度,与制造业之间有效结合;对于不同方面的服务业应当合理的进行完善。

其次,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创业环境建设的力度。就业是生存最基本的保障,而创业却是就业的升华,是提高就业率的有效措施。创业对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将政策作为指引的方向,从而达到相应的效果。相关部门应着眼于对年轻人创业理念的培养,将创业制度不断的完善,给创业人员创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为了加大人们创业的力度,政府可将设审批等相关流程简单化,加大办事效率的力度,从而提高服务的整体品质;相关部门还应当将创业给予的政策充分落实到创业中,提供足够的资金,将政府扶持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放宽,采取免税收等优惠政策,给创业人员提供方便;相关部门还应当不断的改善培训制度,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加快创业培训信息的整体进度。

最后,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整体特征。在我国摩擦性失业的情况依然存在很多,倘若想尽快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那么就应当让劳动人员转换就业理念,不断将自身的能力提升,从而紧跟社会的脚步不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下,劳动人员职业技能的标准与职业需要产生一定的不平衡性。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将市场作为引导方向,进而有目的安排培训相关内容,达到培训的整体效果。相关部门应当提倡终身学习的内容结构,并且将培训制度不断的改善,通过把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人才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让职业培训和市场需要达到良好循环的效果,让职业培训不管在品质方面或者是在结构上都能够符合现代发展的标准。相关部门还应当将劳动人员的整体从业品质做好合理提升,对劳动人员相关水平等矛盾做好恰当的管理,从整体上对失业问题进行有效改善,促进劳动力朝着新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二)从收入分配方面探寻协调发展策略

相关部门应当对劳动人员的薪酬等方面的比例进行适当的调高,将我国政府财政和相关企业收入占据比例大的现象进行扭转,以财政机制作为依据,将劳动薪酬进行合理分配,给劳动人员的收入带来益处,从而达到劳动人员在经济建设、企业效益等方面共同的提高。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当将内需进行扩大,进而提高群众的整体收入水平。

五、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体阐述,可以看出:区域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协调在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区域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之间的协调发展经过上述分析以后发现:相关部门应当采取合理措施来加大对区域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力度,对此上文已经将相应的措施详细的阐述,提供给相关人员,仅供参考。

摘要:促进我国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何使用恰当的手段,应当结合我国区域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的现状来看,从而发现相关的问题,对区域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之间的协调发展做出相关探讨,着眼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进而促进区域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探究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完善“三个体系”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跨越发展[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3(06)

[2]谭颖.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促进江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J].唯实.2013(01)

[3]陶晓波.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06)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篇8

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自英:

突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继续加强人才小高地建设,启动第四批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申报工作。实施重点人才培养工程,给予32个人才小高地项目,32个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项目,108个专业化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县域经济人才培养项目共计1000万元资助。完成引智项目申报工作19项,完成实施3个。

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黄海平:

对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整合,成立社会保险征缴中心、支付中心和稽核中心,形成系统化、信息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险精确管理。加强“金保工程”一期成果应用,对现有“五险合一”系统平台的各项管理服务功能进行改造完善;启动实施“金保工程”二期建设,对县级五个险种进行数据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五险市级统筹、全市“五险合一”。

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名华:

我市纳入岗位设置管理的事业单位共4061个,其中市直308个,已全部完成岗位设置方案的核准工作;县区3751个事业单位中已核准1540个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全市共3520个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制。配合自治区医改工作安排,对第二批、第三批医疗改革事业单位进行岗位设置的核准和认定。已完成82个乡镇卫生院岗位设置方案的核准。

梧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周晓飞:

全面实施“乐业工程”,推进八大措施落实,一是抓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服务就业;二是抓就业增长点扩大就业;三是抓创业带动就业;四是抓重点群体工作岗位的落实构建和谐就业;五是抓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六是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就业;七是抓社保体系的完善支持就业;八是抓劳动关系协调提升就业。

北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廷仁:

以优化配套政策服务为手段,人才资源开发引进扎实有效。建立引进人才目录,意向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5名;积极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组织我市电子产业相关企业联合申报“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加工)人才小高地”;积极引进国外智力,上半年共完成银河公司的风力发电项目、广西红树木研究中心的海草环保项目等3个引智项目,引进4位外国专家。

防城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丹桂:

以“天大的爱心、天大的努力,办好民生这件天大的事情”为强大动力,以高校毕业生、失地失海农民、城乡“双零”家庭等为重点,完善政策扶持、就业援助、鼓励创业、公益岗位托底安置的“四位一体”帮扶机制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机制。开展好“就业援助月”等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充分就业新格局。

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郭志强:

3月24日,我市作为全区第一个实现区内就医“一卡通”的市,在全区医疗保险异地结算现场会上作刷卡演示并作经验发言。2011年3月起,本市参保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在自治区定点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解放军三○三医院)可刷卡就医,实现区内就医费用异地结算。2011年7月起实现全市范围内购药“一卡通”。

贵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覃伯贤:

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仲裁建设,加大对劳资纠纷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受理和查处举报投诉案件,积极开展各项执法监察活动。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巡视检查用人单位627户,涉及劳动者4.12万人,指令用人单位与0.87万名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为560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425.01万元。受理劳动者投诉案件117件,结案105件,结案率90%。

玉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沈永忠:

今年3月,市委书记、组织部长、副市长带队,携60多家单位、700余个岗位赴北京、西安、武汉三地的重点高校开展招聘紧缺人才活动。在清华大学签订了《玉林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推进科技人才合作协议》,举办了广西玉林市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推介会和“情系玉林 问计清华”广西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问献策会。7月18日,清华大学科技园玉林分园正式成立。

百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龙瑞: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参加企业养老保险、机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2.5万人、2.1万人、11.6万人、45.7万人、10.4万人、11万人,已全部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田阳、田东、右江区三县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33.5万人,参保率65.43%,发放率86.79%。

贺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实:

我们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兴贺”的决策部署,创新公共就业服务理念和机制,引进计划投资6.1亿元建设集人才交流、考试、培训、安居、创业工程于一体的市桂粤湘人才创业工程,率先在全区开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安居工作新模式,为贺州聚集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河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凤云:

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顺利推进,医保全市“一卡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市本级、金城江区、宜州市等已经开通新社会保障卡终端刷卡服务。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重新审核认定工作,已经审核认定48家定点医疗机构和69家定点零售药店。市本级和宜州、都安、东兰、巴马等4个县(市)积极开展成立社会保险事业局试点工作。

来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江锋:

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和公共人才服务机构为依托,大力促进各类群体就业。相继开展了“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一系列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其中,2月11日“春风行动”暨大型人力资源招聘会效果最好,影响最大,2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一台在“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相关情况。

崇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陆帮长: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篇9

(穗人社发〔2011〕17号)

各区、县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各主管局(集团公司),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粤府函〔2011〕15号),经市政府同意,我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011年3月1日起进行调整,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本市(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市、增城市除外)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300元/月,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7.47元/小时;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2.5元/小时。

二、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市、增城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100元/月,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6.32元/小时;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0.5元/小时。

三、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以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工资;因生产经营困难确须以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岗位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经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大会)讨论同意。

四、本市(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市、增城市除外)企业离岗退养人员离岗退养费、待岗人员待岗生活费最低保障线调整为1040元/月。

五、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本单位劳动者公示所在地区2011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六、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情况的执法监察,严肃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加班工资支付规定和变相违反最低工资规定的行为,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吴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篇10

吴劳社[2009]72号

---------------------------------★--------------------------------关于对我市用人单位用工备案与参加社会 保险业务实行联动操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用人单位用工备案和参加社会保险业务,简化工作业务流程,实行相关劳动保障业务的一条龙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企业和职工办事,经研究,现对我市用人单位用工备案与参加社会保险业务实行联动操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业务联动操作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吴江市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签订劳动合同,及时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并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业务联动操作是指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增减,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与用人单位办理用工备案同步操作,也即对我市范围内已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和使用合同制职工的机关 1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中按规定办理录用备案的职工,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将其作为该单位新增参保职工或续保职工,退工备案的职工自动作为参保减少职工。

二、联动操作业务流程

(一)用人单位录用备案参保流程

1.用人单位按规定填写《吴江市企业职工录用备案、参保花名册》(附件1),附《就业失业登记证》(包括《就业登记证》)、流动人员婚育证明(仅指外来务工人员)和《劳动合同书》等材料,至用人单位所在地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办理用工备案手续。备案人数超过10人的,用人单位需同时附报电子档。

2.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收到用人单位申报资料后,应当场查验相关资料,将人员基本信息及有关劳动合同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并在《吴江市企业职工录用备案、参保花名册》上加盖业务印章。

对于未能录入信息系统完成备案的人员由具体业务人员出具书面通知告知,以便用人单位作后续处理。

3.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审核完毕后,信息系统将自动为用人单位录用备案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并为新参保人员编发社会保险编号。

(二)用人单位职工续用备案参保流程

1.用人单位按规定填写《吴江市企业职工录用备案、参保

花名册》(附件1),至用人单位所在地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办理用工备案手续。备案人数超过10人的,用人单位需同时附报电子档。

2.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收到用人单位申报资料后,应当场查验相关资料,将人员基本信息及有关劳动合同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并在《吴江市企业职工录用备案、参保花名册》上加盖业务印章。

对于未能录入信息系统完成备案的人员由具体业务人员出具书面通知告知,以便用人单位作后续处理。

3.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审核完毕后,信息系统将自动为用人单位录用备案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续保手续。

(三)用人单位职工退工备案退保流程

1.用人单位按规定填写《吴江市企业职工退工备案、社保中断减员花名册》(附件2),附《就业失业登记证》(包括《就业登记证》)、《劳动合同书》、失业保险金申请表(仅指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员)、辞职报告复印件(仅指因本人辞职人员),以及职工本人档案等资料,至用人单位所在地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办理退工备案手续。备案人数超过10人的,用人单位需同时附报电子档。

2.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收到用人单位申报资料后,应当场查验相关资料,将人员基本信息及有关劳动合同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并在《吴江市企业职工退工备案、社保中断减员

花名册》上加盖业务印章。同时对有需要人员在《就业失业登记证》(包括《就业登记证》)上记载并加盖业务印章。

对于未能录入信息系统完成备案的人员由具体业务人员出具书面通知告知,以便用人单位作后续处理。

3.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审核完毕后,信息系统将自动为用人单位退工备案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终止手续。

三、其他事项

1.对已生成社会保险编号的参保职工,因各种原因若需更改信息系统中居民身份证号码或姓名等关键信息的,统一由社保中心负责审核办理。

2.灵活就业人员和其他特殊人群的增减变动和参保缴费仍按原有关规定办理。

四、本通知自2009年8月1日起执行。

附件1:《吴江市企业职工录用备案、参保花名册》

附件2:《吴江市企业职工退工备案、社保中断减员花名册》

吴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九年七月二十日

抄送: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各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篇11

一、劳动就业

2015年末全区就业人员2820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19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53万人。全区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50.6%;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18.2%;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1.2%。

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4.6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8.7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2.4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18.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2%。全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65.69万人次。全年全区共帮助1079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组织595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工作。

[单位: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推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5年广西农民工总量达到1225万人,比2014年增加14万人,增长1.2%,增幅比2014年下降2.8个百分点。2015年广西外出农民工(离开本乡镇)人数924万人,本地农民工(本乡镇内)301万人。目前,广西农民工队伍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工就近就业趋势明显。

全区建立了省、市、县四级上下贯通、职责清晰的市场管理工作体系,实现了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统筹管理。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整合基本到位,市、县两级因地制宜,设立了综合性服务机构或专门性服务机构,区县一级64.3%的机构已经整合或计划年内整合设立综合性服务机构。截至2015年底,全区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352家。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年共为13.61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不断拓展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丰富了服务内容,提升了服务水平。

二、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五项社会保险(不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697.92亿元,比2014年增长89.68亿元,增长率为14.74%。基金支出合计636.5亿元,比2014年增长80.33亿元,增长率为14.44%。

(一)养老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76.63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9.0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89.7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86.87万人,分别比2014年末增加12.45万人和6.59万人。2015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工人数为19.42万人,比2014年减少0.76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且全部按时足额发放。2015年全区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2035元,比2014年增加166元;其中参保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2026元,比2014年增加170元。

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

2015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478.96亿元,比2014年增长15.76%,其中征缴收入334.13亿元,比2014年增长10.97%。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15.95亿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04.38亿元,地方财政11.57亿元。2015年基金总支出470.72亿元,比2014年增长14.15%。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56.28亿元。

2015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41.51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0.53万人。其中实际领取待遇人数558.3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8.04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7.61亿元,比2014年增加42.36%。其中个人缴费13.15亿元,比2014年增长7.08%。基金支出66.41亿元,比2014年增长35.12%。基金累计结存88.89亿元。

(二)医疗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077.59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0.2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5.49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2.8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72.1万人,比2014年末减少12.63万人。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中,参保职工356.72万人,参保退休人员148.76万人,分别比2014年末增加17.89万人和4.97万人。2015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2.5万人,比2014年末减少1.16万人。

2015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71.75亿元,支出142.79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15.83%和13.42%。2015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39.13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48.38亿元,基金支出127.73亿元,基金累计结存195.76亿元,其中统筹基金累计结存89.27亿元,个人账户基金累计结存105.9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3.37元,基金支出15.05亿元,基金累计结存43.37亿元。

nlc202309090050

(三)失业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73.1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4.2万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9.9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0.62万人。2015年末,全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6.19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 0.12万人,全区失业人员月人均领取失业保险金972元。全年共为12.7万人发放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比2014年增加0.6万人。全年共为538名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支付了一次性生活补助。

2015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8.88亿元,比2014年减少5.47%,支出12.78亿元,比2014年增长39.22%。2015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26.48亿元。

(四)工伤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60.48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2.26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51.35万人,比2014年末减少1.43万人。全年认定(视同)工伤10584人,比2014年减少638人;全年评定伤残等级人数为3700人,比2014年增加213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19040人,比2014年增加1211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9.31亿元,支出4.74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11.1%和7.97%。2015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9.40亿元,其中储备金结余2.52亿元

(五)生育保险

2015年末全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307.86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7.61万人。全年共有9.56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2014年增加0.92万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9.03亿元,支出5.48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24.72%和26.85%。2015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7.56亿元。

三、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2015年底,全区共有143万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约15万人;在高层次人才方面,广西现有两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91名,自治区特聘专家92名,自治区十百千工程人选528名;在人才平台方面,共设立国家博士后“两站”65个(其中博士后流动站21个,博士后工作站44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1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56个、自治区级专家服务基地14个、自治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2个,留学人员创业园4个;2015年博士后“两站”招收博士后人员97人,截止到2015年年底全区累计招收博士后人员470人。

2015年,推进实施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承办实施10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层示范项目。在国家级示范项目带动下,100多名区内外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各类服务活动,与基层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培训指导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惠及基层农户。2015年,全区52多万人报名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21.6万人取得资格证书。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继续推进,2015年举办15期高级研修班(其中国家级高级研修班4期,自治区级高级研修班11期),培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800余人次,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1200余人次。2015年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家,新建自治区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家,总数已达7家。面向市、县(市、区)专业技术骨干开展“专才岗位培训”活动深入实施,全年举办9期“专才岗位培训班”,共为基层培养专业技术骨干800余人。

2015年末全区共有技工院校48所,其中招生的技工学校38所,在校学生10.97万人。全年技工院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9.63万人次。年末全区共有就业训练中心34所,民办培训机构336所。全年共组织各类职业培训34.36万人次,其中:就业技能培训26.98万人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64万人次,创业培训4.73万人次。全年各类职业培训中农民工培训24.58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培训3.6万人次,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培训0.92万人次。

2015年共有444099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比2014年增长1.63%;381632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比2014年增长3.69%。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40969人。

四、公共人事管理

履行公共人事管理职能,进一步健全公务员管理法规制度,公开遴选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推进人事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截至2015年底,广西共有公务员20.8万人,参公人员7.3万人。圆满完成了公务员录用考试任务,组织了全区四级联考、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招考等考试,共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0.96万人。继续做好区直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举办了2014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全员培训、网络培训和专题培训等各类培训,参训人员47.8万人次。深入推进公务员平时考核试点工作。高效实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晋升符合条件的公务员41180人,这项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得到了国家公务员局的肯定。

全区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推行基本实现全覆盖,工作人员聘用合同签订率为93.4%;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基本实现制度入轨,岗位设置完成率超过90%。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推行率实现全覆盖,设区市以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继续推行统一笔试。完成区直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司勤人员分流工作。根据国务院统一安排,在全区开展了“吃空饷”集中清理整治工作。配合推进教育、卫生领域改革,探索公开招聘、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等方面的人事管理新机制。

广西2015年安置军队转业干部821名,其中计划分配军转干部414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407名。

nlc202309090050

五、工资分配

2015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2982元,与2014年的45424元相比,增加了7558元,同比名义增长16.6%。其中,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4983元,同比名义增长17.4%。扣除物价因素,2015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14.9%。

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提高基层公务员津贴补贴水平,缩小不同政府层级、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并同步统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持续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进一步规范。扎实开展公务员工资调查和工资统计等基础性工作。

六、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维护

2015年末,全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26%,签订劳动合同人数为244.42万人。

截至2015年底,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查的当期有效集体合同30471份,覆盖企业99423户,涉及职工300.22万人,已建工会企业数为115054个,集体合同签订率为86.41%。

截至2015年末,经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批且在有效期内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629户,涉及职工19.29万人。

2015年,全区共处理劳动人事调解仲裁案件19588件,同比上升23.64%;涉及人数23877人,同比上升23.66%;涉案金额4.3亿多元。其中:案外调解3611件;仲裁立案受理15977件,与2014年同期相比上升36.33%,涉及人数同比上升45.62%。仲裁立案受理当期结案15930件,结案率96.72%。

2015年,广西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9.99万户次,涉及劳动者235万人次。书面审查用人单位4.32万户次,涉及劳动者248.12万人次。全年共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13342件(其中经调解简易程序结案5525件,经立案调查结案7817件)。通过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共为14.14万劳动者追讨工资等待遇14.55亿元,其中为13.18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等待遇14.05亿元。共责令用人单位与10.00万人补签劳动合同,督促1440户用人单位办理社保登记,督促1926户用人单位为3.36万人补缴社保费0.99亿元。

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广西人社立法工作取得新突破。为推进和规范广西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2015年5月27日,第十二届广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十二届第35号),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人社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和行政诉讼工作取得新进展。自治区人社厅率先在自治区级行政机关设立行政复议听证庭,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通过听证形式进行审理,客观、公正、及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2015年全区人社系统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24件、被复议案件274件、行政应诉案件319件。其中,本厅处理行政复议案件146件、被复议案件9件、行政应诉案件23件。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妥善处理,化解了社会矛盾,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普法工作取得新成果。一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执法资格和普法考试等形式,进一步促进了全区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学法用法。二是按照“法律六进”的工作要求,抓好社会普法宣传工作,增强了用人单位和职工群众遵守人社法律的意识。

八、基础建设

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2015年新增10个县、35个乡镇(街道)开展国家级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新增107个乡镇(街道)开展自治区级新型乡镇(街道)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2010年启动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工作以来,全区共支持62个县、645个乡镇(街道)开展建设。服务设施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条件,提高了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

截至2015年底,全区社会保障卡累计持卡人数达到1232.68万人,实现了全区15个统筹地区全覆盖,地域覆盖面达到100%。发放人群包括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保参保人员。全区使用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在广西119个县(市、区)共1453个乡镇(街道)上线应用,网络联通率达100%。自治区市本级及14个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12333电话咨询服务已全部开通。

注:1.本公报中有关数据为正式年报数据,与《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部分数据有所不同。

2.本公报中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的数据取自基金决算报表。

3.全区就业人员和分三次产业人员数据和年平均工资有关数据来源于自治区统计局。

4.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增量及增长率根据四舍五入前数据计算。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篇12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社会科学研究

当中国进入21世纪, 这个知识化、信息化时代, 电脑走进千家万户, 为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信息技术的深入推广应用进一步改变了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应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成为一种必经过程。那么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有何意义呢?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1.1 提高工作效率

自从我国进入21世纪, 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变成如何快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量越来越大, 且耗费时间越来越多, 所需工作人员越来越多, 于是产生了信息化网络体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加工及储存数据, 速度快、简单精准, 能够快速将政府的方针政策传递到社会公众中[1]。同时通过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 能够进一步改进资源利用结构, 提高工作效率。

1.2 促进政府廉政建设

通过构建科学的信息化网络系统, 能够强化工作者的进取意识, 促使其不断学习新知识, 以和新时代环境下信息网络化工作环境相吻合, 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工作潜能, 优化组织架构。同时, 利用电脑采集处理各种复杂的信息数据, 有利于公众参与、讨论政府的各种决策。且随着电脑软件越来越智能化, 公众发表言论的渠道越来越多, 这样一来, 越来越利于政府作出符合社会公众要求的科学决策, 以进一步促进廉政建设, 实现以民为本的发展目标。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2.1 建设统一数据中心与公共服务平台

将建设统一市级数据中心作为中心工作, 并向省级、部级数据中心靠拢, 强化统一建设工作力度, 将各种不同的资源统一集中至数据中心, 共享资源, 有最大限度节约建设资金, 以免发生信息孤岛现象。并注重和工商、民政、公安及质监、税务等部门及时交换数据, 以充分发挥各部门信息的作用。强化数据中心承载、支撑功能及安全防护功能的建设, 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云计算平台 (如图1所示) , 进而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体系应用支持。

其次, 加大力度建设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单位的政府网站, 并不断完善网站信息公开、在线办事与公众参与等各项功能, 确保业务体系数据安全的条件下, 创新经办服务体系。实施网上求职招聘、申报审批、远程培训及咨询查询等各项服务, 逐渐形成网上受理→合作办理→网络查询的服务形式。同步建设电话咨询服务中心, 并拓展电话服务的范围, 从最初的就业服务、劳动关系及社会保险等业务领域逐渐扩展至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方面。加快速度提高业务经办部门窗口自动服务能力, 以大屏幕、触摸屏的形式为民众提供服务。组成多层次、多形式及多渠道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如图1所示。

2.2 加强经办单位、职能部门间的合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巨大的工程,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各个相关业务部门加强合作, 彼此之间相互支持才能顺利完成这项工作。所以, 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打破传统的政策和技术相分离的思维方式, 如果遇到信息体系改变的政策决策时, 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积极参与其中, 评价政策的技术可行性, 管理成本与预期效果的性价比, 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和信息体系升级的协调制度, 当制定新政策时需要考虑其和信息技术的吻合程度, 进而促使二者完美配合。

其次, 在建设过程中, 各个业务经办单位、职能部门之间也需要增进合作, 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联动优势, 协同办理各项业务。严格依据办理时限要求, 采取科学措施处理相互制约业务, 进一步为办理各项业务提供相应的支持。最后还要不断提升各级经办单位业务工作者的信息化技能, 因为若业务人员可以在业务操作流程安排、操作习惯等方面和技术人员充分沟通, 将会进一步提升业务应用体系和实际工作的相匹配程度, 进一步提升经办机构工作效率。

3 结束语

总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并且这项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存在紧密联系, 现阶段我国各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在逐渐加快信息化建设脚步, 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顾洪清.刍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 8 (12) :163-165.

[2]常勇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探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2, 3 (02) :103-104.

上一篇:京东物流总结下一篇:国旗下讲话告别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