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24-09-11

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共12篇)

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1

型社会如何从理论到行动

摘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势在必行。面对这一形势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力从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方式、法律保障制度、决策体系、科学技术及文化氛围这六个方面入手,把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落到实处,理论到实践,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积极、认真投身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伟大实践。

关键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紧迫性,科学内涵,节约,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正文:

2005年10月11日,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的全局性任务,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与发展方

向。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我国的现实紧迫性

我国虽总体上完全称得上是地大物博、资源丰饶的国家,然而,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资源、能源,人均拥有量都非常低。同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向环境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大量增加,环境质量逐步恶化。目前,我国近三分之一的国土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成为劣五类,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干净的水,大气污染最严重的世界10大城市中,中国占3座城市,1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疾病和呼吸道癌症。

世界银行计算,2020年以后,中国仅为燃煤造成的疾病就将支付3900亿美元的费用,占GDP的13%。“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使一些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的环境容量达到极限,造成了灾难性问题。

“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走到了尽头,到了不得不转变的时候,”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说,“当前,环境恶化已经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指明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出路。”

目前,我国高能耗、高物耗产业集中发展,高污染问题无法回避。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绝大部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却处于世界前列。这些都决定我国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也就是必须选择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际发展大趋势的要求。纵观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程,都出现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都同样经历过单位GDP能耗上升的阶段。近年来,节约资源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德、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概念。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而未来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源之争、科技之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走循环经济之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争夺国际发展制高点的一场新竞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影响一国经济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任何国家都无法置之度外的国际性压力。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从理论到行动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如何使其从理论到行动,是我国今后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此,要着力从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方式、法律保障制度、决策体系、科学技术及文化氛围这六个方面入手。

1、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国务院参事叶汝求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要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环保部门在推广“绿色创建”试点示范活动中做了很多工作,生态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全国优美乡镇和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创建活动已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强政府引导,推进绿色GDP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试行

工作,优先开展对资源环境的核算,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

2、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倡绿色消费,节约资源,这一工作的主体是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而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最为关键。当前,政府部门应该在四个领域大力推进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市场价格不敏感、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非营利部门;因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而存在大量制度性浪费的领域;“炫耀性浪费”和“形象性过度消费”领域;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资源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教授王维平说,要充分利用市场规律,以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推进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3、建立科学完备的环保法律保障制度。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其制度创新和完善涉及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要规范环保相关的市场准入和政策扶持,建立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教授常纪文如是说。加快制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对应的环境标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切实为环保执法扫清体制障碍。

4、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

王金南总工程师说,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状态,要创造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特别是要建立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

5、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金涌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不转变生产方式,资源环境将难以为继。科学技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意义重大。要努力建立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体系,以企业为基础,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体系,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

6、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引导公众从社会主义新文明的角度认识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环境文化,培养公众的环境危机意识,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奉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主流的社会舆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水平高的标志,是我们的理想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十五”期间,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各地不断有喜讯传来:一些企业大力开发和应用节约新技术;一些省区市大力推进节约工程,建设节约型城市有了重大进展;许多市民自觉节约点滴资源,节约的意识不断增强。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程,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总之,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友好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中央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为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吴树青、陈占安等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与思考》2007年10月11日发表于《经济日报》;

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2005年11月2日新华社记者王敬中发表;

4、《专家学者建言: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从概念到行动》2005年11月07日记者秋叶发表于人民网。

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2

这一重要论断, 指明我国将继续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走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意义深远的关键决策

进入新世纪, 我国作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重大决策, 并配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这是我国在发展方式上迈出的意义深远的关键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航船一路高歌猛进。但无法回避的是, 为实现这一发展, 我国付出了很大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十五”末期为例, 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除资源能源的过量消耗外, 粗放的发展方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在发展的关键阶段, 党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建议。2006年3月,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 并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的硬指标。

五年来, 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 有关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切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大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力度。“十一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投入2000多亿元, 支持兴建了一批重大的节能环保工程;

向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说“不”。“十一五”前四年, 累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措施。制定修改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 对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实行免税、减税政策, 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示范;

积极进行试点探索。批准在湖北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设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鼓励各地区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新路……

综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看出, 力度空前的政策措施, 让中国正在全力突破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 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

来之不易的“两个扭转”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不断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力度, 成功扭转了“十五”后期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出现的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上升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成功扭转了一季度较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这两个“扭转”反映了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懈努力, 反映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重要成效。

“扭转”来之不易, “扭转”凸显进步。这是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五年来, 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 节能约4.9亿吨标准煤;国家重点控制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66%,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

循环经济取得重大突破。五年来循环经济不仅上升为国家战略, 也逐步深入人心;资源产出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钢、有色金属、纸浆等产品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

资源节约成效明显。与2005年相比, 2008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加到0.5, 海水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4136万亩, 坚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仅“十一五”前三年, 全国地表水达三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从41%增加到55%, 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从40.7%提高到57.5%;与“十五”末相比, 200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分别增长12%和10%, 沙化土地面积也开始缩减。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 有关方面开始通过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 鼓励和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经济模式和消费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支持节能灯具进社区、立法限制过度包装、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积极研究制定居民阶梯电价制度……这些具体、精巧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 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口号宣传逐渐变为百姓的实际行动。

必须坚持的“重要着力点”

成绩催人奋进, 挑战让人警醒。一组组数据和事实, 让我们对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

全国煤炭采掘和消费量不断攀升, 去年首次出现净进口;

今年全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亿吨, 其中进口量将达2.1亿吨, 相对于去年1.99亿吨的原油进口量进一步增加;

面对中国海量的铁矿石需求, 国际矿业巨头一次次坐地涨价, 攫取超额的垄断利益;

一些城市无序扩张, 征地违法违规, 让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不时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 一次次给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敲响警钟……

可以说, 虽然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开局良好, 但距离党和国家提出的既定目标, 距离百姓的热切期待, 距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还有相当的距离。

怀忧患以自醒, 知不足而前行。“十二五”期间, 必须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继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更有效地保护环境, 从根本上转变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盲目追求GDP指标的情况下, 要加快建立并完善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在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使清洁发展、集约和节约发展、循环利用资源成为各级政府、各个地方的自觉追求;

尽管“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有望实现, 但必须继续努力, 确保实现“十二五”提出的节能减排新目标, 确保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目标;

要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支撑体系,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要针对过度消费、豪华包装等倾向,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节约意识和生态意识, 以经济杠杆和宣传教育相结合, 大力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 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

“世界各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共同的方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指出, “这一点对于中国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3

解振华副主任指出,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工作力度明显加大,立法取得显著进展,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技术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形成,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循环经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短短几年时间,循环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已达56%,钢铁工业年废钢利用量相当于粗钢产量的20%,废旧有色金属年回收利用量相当于年产量的25%左右。今年上半年,万元GDP能耗下降2.78%;1—9月,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出现双下降。

解振华强调,2005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会同环保总局等六部门启动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一批典型企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有了雏形。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为节能减排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北京、上海、重庆、山东、辽宁、江苏六个试点省市,2006年能源强度降低了4.2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08%;7个重点行业中42家试点企业,2006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2.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4.6%和8.1%。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经验表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领导重视是关键,科学规划是前提,科学技术是支撑,必要投入是保障,完善政策是基础。

解振华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新要求,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要抓好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二要加快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三要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四要抓好两批178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五要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六要加强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培训。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4

十年前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成员们,受托与联合国第38届大会,在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的领导下,用了900天的时间,到世界各地实地考察,系统的研究了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向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份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

六年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毁了环境,毁了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更何况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在“蓝天,碧水,绿色”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向往和追求。而且,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对粗放的增长方式和较不均衡的发展次序和格局,也带来了相当多的增长本身和增长之外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成为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把环境问题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中来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生命。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科学发展就是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是“资源节约”,后者是“环境友好”。完善环保的投入机制和环境经济的政策,加大政府、社会、企业对环保的投资力度,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机制。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环境经济政

策。国家和社会还必须大大增加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投入,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努力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必须致力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就难以实现。

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5

我国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使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合理构筑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改变消费形式,强化保障体系,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 者:王春彬  作者单位:中共七台河市委党校,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刊 名:商业经济 英文刊名:BUSINESS ECONOMY 年,卷(期): “”(5) 分类号:F403.3 关键词:循环经济   资源   节约   环境友好  

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6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人口、资源、环境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环境污染严重,等等。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和生态、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它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就是经济增长中要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使经济的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条件,它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搞好环境污染的治理,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持续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第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因此,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人口的控制是非常成功的,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使我们在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方面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二是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四是加强水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弃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一,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发、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二,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第四,强化资源管理。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第五,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等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了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不断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在发展观念和发展实践上所实现的深刻转变和战略转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7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

1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特征

现今社会, 经济在飞速发展, 人们愈加追求更舒适更适合居住的生态环境, 其中通过制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再利用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我国制定的治国方针和发展计划, 人类的长远发展需要依靠自然的长期供给, 而非一时的利用。我们需要配合环境的发展态势和资源的再生形式, 来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无论是广大学者还是人民群众都尤为关注该问题, 而我国政府认为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务之急。

其中, 资源节约型社会尤为强调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生产消费活动中, 加强提升资源的再循环利用率和绿色消费理念, 提升污染物的治理率, 减缓损耗率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该种形态社会下, 人类利用资源将达到高效、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的目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则根据人类生存所依附的自然条件各方面表现情况为依据, 努力配合现阶段生态情况及资源的态势, 配合生态环境的各种变化进行经济活动,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在这种社会形态下, 将生态环境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内在影响因素, 将生态环境作为人类发展历程中需要保持的因素之一, 人类的经济活动将配合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 与自然统一和谐发展。

2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2.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治国的核心内容,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方针才能达到长远的发展目标, 而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能有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社会群众也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所以要贯彻落实我国的科学发展观, 真正做到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就必须关注生态的发展, 并且配合落实建立“两型社会”的建立。

2.2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提出的重要任务, 其中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所以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态环境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与自然应该争取达到最协调的双赢状态, 人们在利用自然提供的资源的同时, 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尽可能保障社会资源的再利用, 并且严格把控污染以及过度资源索取的现象发生。

2.3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自然环境是相辅相成, 互相影响的, 两型社会的构建能够直接促进我国经济。人类在追求文明和经济发展的时候, 目光不仅需要聚焦到传统观念的发展影响因素上, 还要关注保护自然情况是否得到了全面的落实以及效率。据调查统计, 人类想要保持现今经济的发展态势, 需要利用比之前翻一倍的生态资源, 所以我们必须坚守保护环境、降低消耗的理念。

3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措施

两型社会的构建目的在于要将现今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低投入、高产出模式, 保障社会发展的模式是高效、低排放、资源利用率高的态势。建立两型社会的最终目的在于将飞速发展的经济、 加速推进的城市化建设以及迅速提升的消费速度所导致的对生态环境的损耗率降到最低。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 “两型社会”的构建。

3.1推进企业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

两型社会的建立主要依靠现代生产体系转变, 我国企业也需要竭力迈向“两型企业”的转变过程。企业不仅需要适应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还需要尽快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大力开展以资源节约和环保为前提的高新技术和产品, 已达到企业和社会共同进步的目的。尤其是一些高损耗、 高排放的企业应该着力于研究出节能、低碳、低排放的模式, 坚守淘汰对环境有强烈危害的产品和技术, 竭力推动企业转型。

3.2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

“两型社会”的构建能够顺利实施, 首要任务是需要一个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实施。我国在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以及资源节约的奖惩制度上海不够完善, 导致大部分企业并不能重视该问题, 导致严重阻碍“两型社会”构建的步伐。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普遍表现出公众参与缺失的情况, 可操作性和功能性还有待加强, 所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所以, 当前我们必须致力于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 才能依法为今后的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保障。有效杜绝政府和企业之间互相的责任推诿等影响生态破坏问题无处追责的现象发生。

3.3营造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

目前, 我国企业及社会大众对于环境保护的理解相对狭隘, 不够全面。我们应当培养人民群众建立绿色的消费观念, 而不仅仅在于浅显的保护环境方面, 比如主动消费绿色产品、参与循环式的消费模式;还需要大力开展各项关于两型社会的构建宣传, 逐步引导社会公众迈向一个文明、节约的消费体系。政府部门应该倡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两型社会的建立中, 树立正确的尊重自然, 节约消费的理念, 逐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 加快两型社会建立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创新体系建设, 2009 (13) .

[2]赵文.简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构[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09 (7) .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篇8

一是在战略指导上,应从传统发展观转向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新发展观表明,我们的发展目标包括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应从狭义的GDP增长扩展到广义的HDI(人类发展指数)的提高。按照HDI的标准,城市的发展不仅应当表现为经济的增长,而且应当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特别是与人自身相关的“民生性”指标(就业、收入增长、消费提高、生命质量提高)应当得到全面增进。2003年底,有关方面“盘点”我们的发展,结果表明,与物质财富增长相关的指标增长较快,而民生性指标则增长很慢,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城市就会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在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已制定了同HDI一致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分成“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等4栏。现在,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国家规定的这一系列新的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并用以规划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二是在总体设计上,应从建设生产型城市转向建设生态型城市。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尚未完成它作为工业生产基地的历史使命,因此,城市抓生产是必需的。但是,按当代思维,产业的发展,必须放在生态平衡的大格局中来规划与实施。按照不同的情况,或者不建设消耗资源多、环境影响大的工业企业,或者控制这类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对这类企业加大降耗治污的改造力度,强化整治措施。因此,建设生态型城市不是不要发展生产,而是要正确处理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建设生态型城市,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建”,建设绿色环境,构造城市绿肺;二是“治”,治理已有的不合生态型城市要求的设施和环境;三是“拓”,拓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引导资源的循环式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是在发展部署上,应从畸轻畸重的片面发展转向全面、协调的发展。毫无疑问,城市的发展应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制定经济发展的战略。许多城市在确定发展部署时,都强调“经济市场化”、“区域协作化”、“经济外向化”,这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又往往忽视政治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即使搞文化建设,也是倡导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实文化本身也是产业,文化的发展可以给全局的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由于片面发展,追求经济指标的“争先进位”,有一些城市就不惜浪费资源、恶化环境,破坏继续发展的条件,吃祖宗饭,断子孙粮。这方面的片面性问题,在一些城市中相当严重。今年,国务院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这样的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可是有一些省、市在制定今年预期目标时却不理会能耗降低的目标要求,这是必须严肃对待和坚决纠正的一个问题。

四是在产业选择上。从传统产业为主转向新兴产业为主。传统产业多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产业,而新兴产业多为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产业。新兴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两型”城市的建设要求。我们的城市应该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努力改变城市工业发展中的高能耗、高污染现象。发达国家一直对新兴产业非常重视,以美国为例,1998年其生物技术领域上市公司总市值不超过970亿美元,2000年猛增到4000亿美元。中国的城市也在重视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如上海,1995年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值只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000年增加到12%,生物技术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0年已达到300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大城市应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五是在城镇化推进上,应从旧工业化思路转向新现代化思路。在中国,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使城郊农村逐步城镇化。而农村城镇化是同农村的工业化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农村饥不择食,为了早日变富,建设了一些资源消耗多、环境负性作用大的企业。“先建设,后治理”,这是旧工业化的思路。21世纪农村的城镇化不能走这条老路,必须按照新现代化的要求,走新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发展之路。一是农业自身要以产业化经营推进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二是郊县工业须以园区建设促进集约发展。在引进工业项目时,发挥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源优势,选择合乎生态要求的企业。在由主城区向郊区转移工业企业时,选择合格项目,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防止把污染带到农村去。三是在农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中,着重倡导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餐饮业、各种服务业。这样做,就能使农村城镇化同“两型”城市建设的目标相一致。

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相对于过去注重量的扩张的城市建设套路,“两型”城市建设对城市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改变对GDP“争先进位”的盲目追求,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规划城市的发展。一些城市的领导干部关注GDP增长率,对高增长率孜孜以求,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问题出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民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单纯地追求GDP增长,则会忽视城市的民主法制、思想道德、科学教育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因为这些建设的效应一般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会被急功近利者所慢待。第二,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追求GDP的增长率有时是靠牺牲资源、环境取得的,这会丧失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危及人们的长远生存,是对人民的极不负责。第三,一个城市GDP的增长率须有客观条件支撑,经过努力,实现可以达到的增长率,这是可取的。“争先进位”如果是实事求是的,也应当鼓励。但是超越客观可能性,去争那个客观上争不到的“先”,那是不可取的。争不到还要争,就会采取一些违背规律、脱离实际、带来其它问题的措施。这与建设“两型”城市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所以,城市的发展规划,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克服热衷于“形象工程”的偏向,扎实推进城市的内涵建设。脱离城市的内涵发展而追求“形象”的气派与华美,这一问题在不少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譬如:一方面,为建过分宽大的厂场、马路,为建第一高楼而劳民伤财;另一方面,地下各种管道设施陈旧破烂,水电供应等生活保障严重不足,等等。这同“两型”城市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追求“形象工程”的另一结果是一俊遮百丑,在“形象工程”的掩盖下,脏乱差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特别是百姓居住的小街小巷,环境恶劣,秩序混乱,每当上级检查考核之时,临时“抱佛脚”整理一番,检查一过脏乱依旧。城市建设是在量与质、内涵与形象相统一中发展起来的,一定要扎扎实实地促进城市的内涵建设与素质提高,使城市展现出素质高与内涵美。

纠正靠达标、评比推动建设的片面做法,把“两型”城市建设导入法制化正轨。城市建设近年来的“创建”活动煞是热闹,一搞“创建”,就要检查、评比、考核、表彰。有报道说,全国有8个省开展了生态省建设,5个省市搞了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达到47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已有166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达到79个,等等。我们并不怀疑确有搞得好的地方,但不赞成把“两型”城市建设搞成一种“运动”。这项建设有很高的难度,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不是“运动”一阵子就能成功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用现代化统计手段反映建设的推进情况,对违法违规事件给以严厉查处、惩戒。务必控制奖项设置,严禁虚假评比。要靠科学发展观统领、靠科学手段与办法促进“两型”城市的建设。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

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9

摘要:编者按:朱坦教授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就开始对环境评价的理论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他创办的南开大学环境规划与评价所是国内最早经过国家环保总局考核并拥有国家甲级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高等院校单位之一,现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学会理事长单位、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委员会主任单位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推荐的`规划环评单位.在本文中朱坦从专家的角度阐述了天津在“创模”过程中所做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节约利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工作.作 者:朱坦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 刊:环境保护  PKUCSSCI  Journa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2006, (9) 分类号:X2 

★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 节约型社会倡议书参考

★ 节约型社会标语

★ 节约型社会理念与中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 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倡议书

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10

(一)、主要问题概括

1、水环境问题:缺水、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缺乏管理

2、大气污染问题:危害健康、酸雨增加、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

3、固体废物污染:

(1)、工业固体废物数量增多、处置率低;(2)、生活固体废物缺乏科学的处理方法(3)医疗固体废物:公共安全危害严重。

固体废物的危害表现在:第一、侵吞破坏农田;第二、排放量大,堆存状况令人担忧; 第三、污染空气和水体;第四、产生大量有毒物质。

4、土壤污染: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土壤生物污染、土壤放射性物质污染

5、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过度开采

6、自然灾害问题突出: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损失严重;时空分布广灾害的地域组合明显。

7、沙漠化严重:地理因素的影响;全球性的气温上升;人口增多、过度放牧、盲目开发。

8、核与辐射污染:核辐射、宇宙辐射危害、电磁辐射

(二)、对策措施综述

1、深入理解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要求(1)、经济发展要以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2)、人的活动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3)、社会发展要以绿色科学技术为动力(4)、环境友好要以生态文化为指导

2、着力培育环境与发展和谐的生态文化(1)、创立生态哲学(2)、倡导生态伦理(3)、普及生态教育

3、建立环境与发展和谐的综合决策机制(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2)、实施绿色经济核算(3)、保障公众环境权利(4)、加强环境影响评价

4、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1)、抓技术: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

(2)、抓过程:努力把资源节约、环境污染控制在生产过程之中(3)、抓治理:治理已经产生严重危害的生态问题

5、积极倡导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方式(1)、加强环境标志产品认证(2)、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服务业

(3)、创建生态建筑和绿色社区(4)、倡导大众绿色消费(5)、推行政府绿色采购

6、完善环境与发展和谐的政策激励机制

(1)、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2)、运用税收杠杆。构建环境友好的税收关系(3)、改革排污收费制度

7、制定和完善环境与发展和谐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8、加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代管理(1)、从人的自然属性角度出发进行管理(2)、从人的社会属性角度出发进行管理(3)、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管理

9、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标体系

(1)、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

(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标体系的科学设计。包括:经济方面、资源方面、环境方面、社会方面、人口方面、科教方面、制度方面等。

(三)、命题预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1、给定资料

(1)、2005年6月28日到29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召开了2005年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

(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3)、目前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

(4)、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凸现,环境污染出现复合型、压缩型。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5)、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6)、当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7)、近年来,我国环境法学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更加引起国家对生态保护问题的重视

(8)、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是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9)、2005年7月22日,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传达了环保“十一五”工作思路汇报时的指示精神。

(10)、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2、、申论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2)、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0分)

(3)、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3、参考答案

(1、)给定材料中通过总结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进展和生态破坏程度的加剧,反映了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的问题。通过实施国家制定的生态建设目标和计划,建设和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方针。

(2)、从给定的材料中了解到,我国当前依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保护已迫在眉睫。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2)、建立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机制,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领导总负责制。(3)、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加大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监管力度,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法制化。

(4)、增加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推动科研成果向应用的转化,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手段,从而加大生态环璄保护的力度。

(5)、加速实施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严格执行我国资源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6)、与国际社会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引进国外的资金和经验技术,从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

3、参考例文:

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以人为本是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点,应该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2)、经济建设带来的生态问题,依然需要通过合理的经济发展来解决。(3)、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4)、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意义上同样是对资源的浪费。(5)、生态环境建设同样是全球性的问题。

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11

我国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建设, 是为了能够使得我国的经济、文化等都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促进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更大地提升, 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更大程度上地解决。一方面, 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高人们对自然的重视程度,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爱护自然环境, 尽量避免对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过度使用, 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 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建设力度, 通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等, 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提供更为严谨的法律保障。另外, 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也会更有利于人们生活环境和质量的改善和提升, 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 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起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社会文化。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中的问题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在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时, 往往会由于建设经验较少而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导致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受到一定的阻碍, 影响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而且, 我国的人口、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还可能影响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 以下就是对建设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的简要概述,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 我国所建立起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的法律等都有一定的纰漏, 在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都不能做出更为严谨的管理和制约, 严重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违背了我国一直秉承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另外, 我国对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程度仍然不够, 法律的制约还不成熟。这些都将会导致我国法制建设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严重阻碍了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第二, 我国在对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主体认识程度不够, 无法在对建设主体的教育以及培训等方面进行十分严谨的工作, 这就可能会导致我国对法制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地更为彻底地解决, 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更多的隐患, 不利于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制建设。

第三, 在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建设的过程中, 所建立的法律以及其他制约性法制等都对我国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措施。然而, 这些法律并没有将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建设提升到较高的法律地位上, 这些都不能使得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发展利用率得以提高, 同时也使得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受到较大程度上地影响。

三、解决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建设中问题的主要措施

在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过程中, 由于我国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各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制约问题的法律规定等都还不成熟, 造成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因此, 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解决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 寻找出一些解决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建设中问题的措施成为了一项较为重要的任务, 这些主要措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相关部门要建立起适当的法律法规, 确保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我国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就是为了能够充分体现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法律方面做出较为严谨、科学的工作。我国需要在自然环境的整治方面做出较为完善的法律制约, 促进环境的科学发展, 确保环境清洁卫生。另外, 我国还应在对自然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面做出更为严格的法律制约, 确保自然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 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将会使得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得到更为科学、合理地发展。

第二, 我国要注意对国际上在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发展建设方面有所成效的建设经验等进行适当地吸取, 摒弃较为落后的建设发展模式。在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时刻明确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建设的主体, 确保建设能够得到贯彻落实, 避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另外, 在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中, 我国还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 促进我国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建设方面的发展。

第三, 我国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在法律等方面进行适当的修整、完善。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出适当的奖惩制度等, 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同时, 我国还应当注意避免国际上阻碍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建设发展的文化的影响, 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 确保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增强, 在经济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中, 社会文化对人们的吸引程度也在逐渐增强, 因此, 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成为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时代在不断进步, 国际上的各种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建设成效也逐渐显露, 我国对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由于发展阶段不同, 因此我国在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有一定的法律保障和约束, 确保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顺利形成。

参考文献

[1]魏新婷.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治变革——关于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12, 17:38-39.

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篇12

查报告

●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苏醒的东方巨龙以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迅猛腾跃的姿态盘旋而上,然而只有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条盘踞之龙才能永傲苍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从而促进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政府与人民共同的努力之下已显有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阻碍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此次调查将尽量追踪这些影响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的毒瘤!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调查目的

全面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采,体现外语系大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走进农村,漫步湘江,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同时了解周围群众对构建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看法极其做法,关注现实生活中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以更好地建设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调查的可行性 1.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代重大问题之一,是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既有很大社会意义,也可为可持续发展出力。

2.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强,对环境越来越重视,这样使得我们有走出去了解的欲望。●调查对象及方式

*衡阳高校学生及学校附近居民

*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采取两种方式:1)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总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达100%;2)通过网络方式,发放与回收邮件并整理。●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周围人群对构建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关方面的认知与实施度,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有违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行为与处理方式等。●调查结果

以上图表显示:

总体分布而言,A,B的比例占了85%左右,这说明大多数公民都认为随着经济的飞越带来的环境破坏已日趋严峻,但大多公民都已意识到并能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与号召。

从1,3,25等客观题型中明确知晓与环境相关的知识的比例仅占30%左右,这说明公民在相关的资源环境理念教育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仍然有接近25%的人意识与行为是并向而驰的,这说明公民的自身素养及社会号召力度有待加强,及国家相应法律法规颁布的必要性。●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

1)城市大街小巷都提倡垃圾分类处理,可大多数人只是见垃圾筒就扔,根本不在乎垃圾的去向。火车站、汽车站、网吧等娱乐场所,放眼望去,垃圾随处可见,落实垃圾分类归放的有又多少?

据统计,目前衡阳市的垃圾日产量为0.56万吨,每年垃圾的增长比例是6.8%。“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目前衡阳市的垃圾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为0.21万吨,远低于0.56万吨,超负荷率实属惊人。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家用电器如潮水般涌入家庭,例如:电视、电脑、空调、洗衣机等等。家用电器频繁、长时间的使用,私家车日益增多,耗费大量的资源,如何观测落实“节能减排”?

据统计,汽车发动机每燃烧1千克汽油,要消耗15千克新鲜空气,同时排出150-200克的一氧化碳(CO)、4-8克的碳氢化合物、4-20克的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的浓度下对植物和动物有直接毒性,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3、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尤为严重。

城市用水浪费现象随处可见,集约意识极其淡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湖南母亲河---湘江现已受严重污染,部分水产品难以存活,重金属严重超标,湘江下游污染更是严重,治理湘江也迫在眉睫。

4、每逢农民收获季节,农村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一片,刺鼻、呛人,秸秆资源仍被浪费、不合理排放,更造成环境的污染

5、学校食堂一次性饭盒、塑料袋等滥用不减,周围“白色污染”日趋严重,垃圾充斥着校园的每个角落。●解决策略

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

1、减少使用空调,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停止室内电器的待机状态,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等。

2、从细节做起,不乱扔垃圾,分类处理、合理回收并再次利用。

3、随手关水龙头;拒绝使用含磷洗衣粉减少水资源污染与破坏;建议政府提高价格杠杆调节水费,引发全民节水意识。

4、自觉履行环保义务,不用或少用塑料袋,积极使用绿色、环保的购物袋;建议学校、医院等各大食堂使用一次性碗筷和方便袋。

5、科学处理农作物秸秆,加强科技发展与应用,落实秸秆生物气化技术的利用

从大范围方面进行预防与治理

(一)工业污染防治

1、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且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大幅减少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污染控制贯穿工业生产全过程。依据环境容量的大小,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和建设项目选址,2、严格控制新污染。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有关规划,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纳入建设项目“以新带老”范围的污染治理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实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

3、加快现有污染源治理步伐。以有色、造纸、火电等主要污染行业和水口山、幸福河等区域以及衡南、常宁地区小冶炼的污染综合治理为重点,水松地区污染严重的冶炼企业全部关停或退出。加快重金属污染治理步伐,采取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深化末端治理、加大废物回用力度等多种措施,切实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全面提升工业污染治理水平。

有色行业。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改造现有装备,使生产工艺技术向高效率、深加工、低成本、无(少)污染方向发展,推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完成水口山有色集团公司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等治理项目。

造纸行业。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挥污染治理的规模效益,淘汰5万吨/年以下的化学制浆装置。

火电行业。加快脱硫步伐和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耒阳电厂和耒阳煤矸石发电厂脱硫项目必须如期完成。

(二)城市环境保护

1、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设立排污口,取缔现有的直接排污口,禁止倾倒垃圾及其它废弃物、水产养殖、水上游览等对水质产生影响的经济活动。建立环保、水利、卫生、供水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和安全预警机制。卫生部门、供水部门、环保部门要各行其职,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2、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步伐,对列入“十二五”环境保护重点项目的8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要多方筹集资金,抓紧建设,力争按期完成。配套完善城市截污、排水管网系统,落实雨污分流措施,按规定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同时抓好污泥处置和污水处理回用工作。实施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工程。

3、推广普及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天然气入衡的有利时机,采取行政与经济手段大力推行使用清洁能源,加大对城区燃煤锅炉和大灶的改造力度,减少城区燃煤耗量,推广利用太阳能。

4、有效控制施工扬尘污染。重点防治渣土运输撒漏、车轮挟带泥土。建设工地要封闭施工,车辆出入口必须设置车轮清洗格栅,车辆不得超载以防渣土撒漏,加强道路清扫保洁,规范渣土处置场。

5、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强化用车管理,加强机动车路检,尾气不达标的车辆不得上路。加强新车环境监管,凡未列入尾气达标车型目录的车辆不得在衡销售。加大清洁燃料汽车的推广,支持车用清洁燃料项目的建设。

(三)生态环境保护

1、推进生态城市创建工作。树立创建生态城市的长远目标,在城乡广泛开展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在企业进一步推进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开展环境友好企业创建活动。发展生态经济,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产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

2、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建设。因地制宜,全盘考虑,科学论证,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引导工业、城镇发展合理布局。健全自然保护区网络和管理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管设施建设,在有效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开发旅游资源。

(四)农村环境保护

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为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清洁家园。因地制宜开展以村容村貌为重点的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通过规范村民行为、建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解决垃圾乱丢、污水横流、臭气扰民、人畜混居等问题。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绿化村庄,净化环境、美化村容,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2、清洁水源。科学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增强村民保护水源的意识,完善水源设施,防止水源受到污染,保障农村饮用水源安全。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逐步建立水质本底档案,指导农民选定取水水源。村民集聚区尽量建设集中供水工程,以利于水源地的统一防护。

3、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和其他生物质能源,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小水电。

(五)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和培训,在各级行政学院开设生态环境保护课程,促进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广泛开展公益性环保宣传,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提高公众环境法制观念和环境维权意识。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形成绿色消费方式。

自然真的没有真正的朋友吗,水泥地上真的可以长出野花吗?为了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我们更应该立足实践,从你我做起,让我们一起携手为构建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而努力!

系别:外语系

上一篇:现实表现材料学校学生下一篇:公司简介及诚信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