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资源和收入

2024-06-03

社会网络资源和收入(通用10篇)

社会网络资源和收入 篇1

收入分配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 是贯穿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价值。只有实现分配公平, 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社会关系逐步融洽、协调,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公平收入分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 而社会公平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可见公平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邓小平强调,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分配公平的物质基础,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是分配公平的制度前提, 达到共同富裕是分配公平的最终目标。

2.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共富、和谐能够凝聚人心的核心或基点就是公平分配, 公平分配是社会和谐的利益关系基础。马克思曾指出, “人们所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恩格斯也指出, “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关系。”[2]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根除人们在利益分配中形成的矛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胡锦涛同志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3]

3.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是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 建立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4]分配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只有实现公平分配, 才能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4.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邓小平早在1993年他就曾指出:“少数人获得那么多财富, 大多数人没有, 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 会导致两极分化, 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 现在看,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5]他还明确地说, “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要研究。可以设想, 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的时候, 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6]

二、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1.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有序。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会使不同收入群体在经济地位、政治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 部分经济困难的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 甚至引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 有可能会引发破坏社会秩序、抢劫、偷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 甚至引起社会动乱,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分配不公, 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对于高收入者来说, 由于大部分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 因此用于消费的支出会减少, 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不大;而低收入者虽有消费需求, 但由于收入有限, 没有能力增加实际消费支出。结果就会出现“有钱的人不想消费, 想消费的人没钱”的局面, 使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供给相对过剩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严重制约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3.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当改革能够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经济和社会利益, 人们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时, 人们自然会成为改革的拥护者, 从而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反之如果改革发展的成果不能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享, 而是向少数人倾斜时, 人们就会质疑甚至反对改革, 成为改革的阻碍力量。

三、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 深化改革,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1. 初次分配注意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比重, 合理确定政府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要以GDP的年增长率为参照, 确保政府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三者的年增长率大致与GDP的年增长率相同。建立指导工资制度, 形成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加强最低工资标准的执法力度。”[7]长期以来, 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初次分配解决的是效率问题, 解决公平问题是再分配的职责, 是政府的责任。其实不然, 如果初次分配问题太多, 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初次分配是最根本的分配关系, 分配金额的90%左右发生在初次分配, 再分配只能起补充作用, 所调节的金额只占10%左右。”[8]目前的现状是“国有企业的真正所有者———全体人民群众并不掌握企业的分配权, 所有者的代表———政府对企业分配权下放太多, 也就是说全民所有制企业产权分割不合理, 全民所有权未实现”[9]。

2. 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为此, 政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从整体上统筹调节收入分配。当前要做的主要工作应该是:一是要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为人们营造一个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二是要加大税收杠杆的调节力度。主要是调整优化税率结构, 体现对低收入者免税, 中等收入者轻税, 高收入者适度重税的原则, 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 按照公平税负和国民待遇原则,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 规范税前扣除项目, 积极做好遗产税、赠予税税法的制定准备工作。其实, 许多国家早已开征了遗产税和赠与税。例如北欧国家普遍实行“收入均等化”政策, 就是利用累进所得税和转移支付, 使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收入与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平均化。这些税收绝大多数都用于国民福利, 对于社会上的所有弱势群体都有全面的照顾政策[10]。三是政府还有必要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四是要改革垄断行业管理体制, 加强对国有企业收入的监管;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 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 发挥各种因素的作用, 形成一种合力。慈善捐赠是个人或集体的一种收入转移, 能够促进社会整体福利,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促进分配公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慈善蓝皮书》指出, 2009年中国慈善捐赠总额为332亿元,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新华网北京2007年2月18日专电现世界首富“股神”沃伦·巴菲特2006年共捐出435亿美元, 同时2006年有21位美国富翁捐款1亿美元以上, 创下新纪录。

(二)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统一的。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 兼顾效率与公平, 既要把蛋糕做大做厚, 又要把蛋糕分得公平, 既要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又要注重社会公平, 着眼于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 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寻找效率与公平的最佳整合点。具体说来: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 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恩格斯说过, “分配方式本质上取决于有多少产品可供分配。”没有效率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三) 逐步形成“橄榄型”的合理收入分配格局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收入分配问题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就是不断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只有不断加大利益整合力度, 促进分配公平, 缩小收入差距, 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才能使人民群众心情舒畅, 也才能增强他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09.

[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02-20 (1) .

[4]何建华.分配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之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 (3) .

[5]冷溶.邓小平年谱:1975—1997 (下)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1364.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74.

[7]曾传国.论初次分配公平的内容、意义及实现途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11) .

[8]杨承训.科学的认识分配关系与所有制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 (11) .

[9]李济广.所有制、收入分配、和谐社会[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 (11) .

[10]吴飞进.北欧经验:和谐的前提是分享[N].南方周末, 2007-04-26.

[11][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116.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91.

社会网络资源和收入 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框分两个目,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介绍效率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我国为处理好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结合教材与现实,提高学生正视现实、理解现实和分析现实的能力,是实现本课知识升华的关键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2、教学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二、说学情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学习《经济生活》中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收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充满好奇与兴趣,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要全面确切地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等问题是有难度的。所以如何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

三、说教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实地寻访、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课堂汇报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学以致用。

四、说学法

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信息更为广泛,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应当是我们教学当中充分考虑的问题。本节课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讨论、动手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我们下面要学的内容。

2、合作活动、探究新授

招聘启示1:

现在电脑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招聘要求和报酬。

电脑城a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30元/天。

电脑城b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招聘启事1与招聘启事2对比

a店:30元/天

b店: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对比招聘启示1和2,发现同样是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招聘要求一样,但报酬却是不同的,请大家思考第一个问题:

1、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阐述理由:

a店老板的分配方式不能激发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每天的工资是固定的,所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b店老板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利益的驱动下,能刺激工作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工作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推销出更多的学习软件。

教师抓住学生所说的“工作效率”,归纳效率的含义: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讲提高效率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

第二个问题:

1、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店工作?为什么?

由学生的回答总结出: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2)一般来说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当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相挂钩时,就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如果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不挂钩时,就会挫伤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活动:你选择在b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了解了以下情况:

一套学习软件市场价是500元,而包括各方面的成本总共才300元,而从300元转化为500元的过程绝大部分是通过你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但是b店的老板却轻而易举就获取净利润200元,你辛辛苦苦推销一套软件才获得10元的佣金,老板的收益是你的19倍。

你认为这公平吗?你还愿意干下去吗?那么什么是公平呢?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1、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允许收入差异的存在。这个差异是怎样的?

2、从公平含义看b店老板和你的收入差异公平吗?(不公平)还愿意干下去吗?(不愿意)

3、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

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

引导:在我国收入分配中既要讲效率又要求公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和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呢?

第二个问题: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大锅饭的图片)这是我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吃大锅饭的图片,它告诉我们当时我们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平均主义)的特点是什么?他把中国带进富裕了吗?那么这样的平均主义,这样的没有效率的公平有意义吗?那么我们要怎样的公平?要提高效率就要采取怎样的分配方式?如果只讲效率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

总结效率和公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的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的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当然他们之间也有矛盾。

那么我们国家对于“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如何作出选择的?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为什么要把效率放在第一位?什么是兼顾公平?

把效率放在第一位,追求效率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还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社会得到和谐稳定发展。正是由于我们坚持效率优先,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裕了起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播放《走进新时代》。这些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与我们前面短片《灰色震撼》反映的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么请大家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讨论,如何才能做到既坚持效率又兼顾公平?

3、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注意课本上的第一段第二句话,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也有利于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生活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税收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3、巩固练习、反思总结。

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分配问题,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谈谈自己对当前分配制度中坚持的效率优先和公平原则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4、课堂小结、布置预习。

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篇3

近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一是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出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稳步推进电价改革,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资源税改革实施范围,在部分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机制。二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科技、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廉政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制定出台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和会议、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方案。开展省直接管理县(市)试点。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农村征地制度。推进国有农场、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增加安排123亿元,用于新农保试点补助。增加安排后,2011年新农保覆盖地区范围将从原计划的40%提高至60%,从7月1日起实施,城镇无收入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同步推进。

社会网络资源和收入 篇4

1.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千百年来追求的价值理想。中国共产党自产生之日起, 就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目标。因此,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贯穿于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价值。社会主义应能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应使人们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公平地调整利益关系和化解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个人收入分配是每个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社会不公平的突出表现。

就我国当前来说, 分配不公是社会不公平的突出表现。社会财富的分配关系是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经济关系。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领域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甚至出现了贫富悬殊问题。目前我国反映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4 6 5, 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这说明收入分配相当不公。

二、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的原因分析

寻找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的, 也有体制、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主要是:一是长期实行的重工抑农政策和城乡隔离体制。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实现国家工业化, 不得不用挤压农业的办法积累资金, 由此造成城乡居民较大的收入差距长期存在。二是率先发展东部和沿海地区战略导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使东西部居民在收入分配上出现较大差距。三是双重分配制度的必然结果。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是与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 因而是必然的。四是对垄断部门职工收入分配缺少严格管理和调控。五是个人收入分配不规范。许多企事业单位, 工资支付和提取不规范, 工资外发放的各种“补贴”数额相当大, 且很普遍, 使大量国民财富通过非规范途径流入个人手中。六是对高收入群体的过高收入缺乏有效调节。七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 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作用,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将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它只能随着现代化的实现而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大, 已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刻不满, 是潜在的社会矛盾, 稍有风吹草动, 就容易造成社会动乱和社会冲突, 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 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 彻底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基本思路

1. 理顺初次分配关系是解决分配不公的关键。

收入分配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必须在生产发展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必须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历史经验表明, 如果初次分配出现了问题, 再分配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所以, 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必须首先从初次分配抓起。

2. 完善和规范初次分配的基本制度——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是初次分配的基本制度。工资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企、事业工资制度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改革涉及方面广、人员多, 影响社会大局, 稍有不慎, 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造成社会动乱, 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因此, 必须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与调控, 特别是要加强规范垄断行业工资分配秩序, 有效调控其职工收入水平;必须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和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实行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

3. 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是解决分配收入不公的重要环节。

财政、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是再分配的重要调节手段, 对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因此, 必须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为解决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服务;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断加大向中西部财力薄弱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和力度, 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强化税收的调节作用, 利用税收为政府筹集资金, 组织财政收入, 促进资源配置和矫正收入分配;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有效调节多种社会利益关系, 调整社会收入分配;要发展慈善公益事业, 增强社会公益意识, 完善捐赠免税减税政策, 搞好财富和收入的“第三次分配”。

4. 从总体和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一是加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继续把蛋糕做大, 只有生产发展了, 生产成果多了, 分配的东西才会多;否则, 没有生产的发展, 就很难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 缩小收入差距。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收入。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个人收入的基本来源。要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 努力保障就业机会的公平。要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 减少失业, 这是促进低收入者增加收入的基本条件。要健全劳动者技能培训制度,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 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相应的劳动报酬。三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不公是社会不公的直接表现, 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深层次原因。因此,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加大教育投入, 统筹城乡教育与区域教育发展, 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 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 为缩小收入差距和解决分配不公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年11月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6年

[3]洪银兴孙宁华:发展经济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10月

社会网络资源和收入 篇5

从古至今,贫富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是每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人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定,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因此缩小收入差距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平基础之上的,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一个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共同富裕、平等相处、民主协商、;一个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稳定有序;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我国当前社会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是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

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存在着贫富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负面影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目前差距最明显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的很快,然而农村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现在我们到处可见城市灯红酒绿,高楼大厦,商场人满等等繁华现象,在农村我们可以看见破旧的房屋,农民头顶太阳在田里为收成忙碌,有的年过六旬的老人还得背着锄头下地干活。在更落后的农村地带我们还可以看见孩子因为没钱到学校上学只能在破旧的房屋里接受教育,还有的只能下地干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父母只能进城打工维持生活,孩子从下就远离父母的照顾。

第二,.沿海与内地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30年间,由于受当时特殊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政府致力于建设大后方,重工业内迁,以及“三线”建设等,使西部地区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为西部地区的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为当地居民增加收入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广阔的平台,使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及居民收入有了明显的改观。据资料显示在80年代以前中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是0.280,是当时世界上贫富差距较小的国家。后来由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前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首先表现出的是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了大转变,以平衡发展转向不平衡发展。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各种优惠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以点—线—面—全方面的开放格局。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以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样一条思路前进。使沿海地区得以迅

猛发展,同时也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距离,因此有很多内地居民都到沿海地区打工。第三,东、中、西部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我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永教授20世纪30年代就用简单的线条把中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以东北黑龙江瑷珲县到西南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相应地西部贫穷东部富裕,中国地势从西向东呈三级逐级递减的梯形地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地势最低的东部经济发展最好,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第四,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日益加大。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中多大好几千万的贫困人口,全国城镇地区最低收入户占城镇居民的一部分,他们有的月收入有的只有600元。从整体看,城镇地区贫富差距过大,从趋势上看,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还在以较高的速度拉大,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财富上的这种“马太效应”正在中国日益加剧地显示出来。

以上四个方面是从地区差异来表现居民收入差距的不同。如果从行业的性质来看,一些从事垄断行业性质的工作者,房地产,金融业的工资收入比非垄断行业的高出好多。而且近几年来,这种行业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扩大。,总而言之我国目前过大的居民收入差距具体表

现在:城乡居民、地区居民、行业职工、高低收入群体、少数国企经营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偏大

那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就一一说明。

第一,收入差距过大必然影响社会稳定。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为人民服务,只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全体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同的人对社会有不同的要求,而经济比较困难的社会群体容易产生与社会的抗拒心理,抱怨机会的不平等,对贪官污吏腐败、官商勾结等现象的不满,导致“仇富”现象的泛滥,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收入差距扩大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因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是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然而,城乡差距过大的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政策分配不公的结果;东西差距过大是地域优势和国家的梯度发展战略,是起点不平等和政策性分配不公平的结果;高低收入阶层差距过大是因为要素占用状况不同,起点不平等、机会不均等的结果。这些都违背了公平正义原则的要求。由于收入的不平等,高收入阶层的需求很容易满足,因此用于消费方面的支出会相对减少,低收入者想消费却没钱消费。现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在高速增长,这很可能严重制约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制约经济的发展。第三,收入差距的过大会影响人民的价值观。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因为诚信友爱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相互交流、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行为准则,努力营造一个诚实守信、团结融洽、友爱共享的社会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收入的拉大造成人们价值的扭曲,唯利是图、拜金主义思想的增多,形成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影响了工农关系,地区收入差距过大影响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居民的关系,高低收入阶层收入差距过大影响了不同收入水平人员之间的关系,如一些地区的“仇富”现象等。使得社会阶层的关系全因为收入的差距变得不平衡,从而导致人价值观的扭曲和人生观的庸俗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收入差距扩大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应对收入分配方式做出一定的调整。因为合理的分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因此,调整国民收入合理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第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消除绝对贫困”,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并不等于要搞平均主义。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是一条很长的路,目前没办法实现。现阶段的目标,不是缩小收入差距,也不是立即终止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而是首先致力于消除绝对贫困,为社会设立一个最低保障线,使那些最不幸的社会成员不至于落入无底深渊。目前,我们根本没有能力造就一个“福利国家”,我们只能量力而行,为全体人民提供一个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障。

第二,建立全国性的范围大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控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几十年来,我们有力的地制了人口流动,差距的自在机但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仍持续扩大。实际上在短期内要想通过中央的财政支出,增加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投资,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是不现实的。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是控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最有效的途径。可是由于目前各大城市着手就业门槛高,使得外来劳动力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无法就业。当然这种做法可以缓解各地的燃眉之急,但却无法解决全国的长期问题。在城市发展问题上,我们应当尊重工业经济的发展,顺其自然。什么规模的城市能够发展就放手让什么城市发展,既不要削足适履,也不要拔苗助长。中国目前的问题是特大型的大型城市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应尽快取消那些限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的不合理政策,全力支持中心城市发展,通过这些带动区域经

济成长。当然,只有开放的城市化才能缓解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因此建立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是很重要的。

第三,提供和扩大就业机会。在我国,虽然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有限的财政收入分配到贫困居民手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全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面,让更多的人靠自己的能力获得收入,使工资收入所占份额上升,会改善收入分配状态。第四,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全体公民提供最低水平的服务。在中国,落后地区不仅人均收入低,而且各项公共服务也最差。中央政府有义务保证向公民提供最低水平的统一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教育和卫生保障是最重要的公共服务,既可以提高这些地区人民的生活品质,又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研究证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只有当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身体健康且普遍受过基础教育时,这些地区才有希望进入经济增长的主流。从这个角度看,用国家资金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的均等机会,不仅有利于贫困地区且也有利于整个国家,从而改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社会网络资源和收入 篇6

一、当前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

1、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1984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1.71∶1, 2003年为3.23∶1, 2004年已经达到了3.26∶1。如果考虑到社会福利方面的差异, 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到6倍左右。由此导致农民份额不断下降。农民是中国最大的低收入群体, 1987-2001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4年不仅低于城镇10%最低收入组, 还低于5%困难户组的收入水平。按扶贫基金会说法, 农村现有贫困人口3000万人, 低收入人口6000万人, 低收入群体9000万人, 占农村总人口的11%。如果考虑到统计局限, 将约1/4生产性部分从纯收入中剔除, 那贫困人口将从3000万增至15000万人, 贫困率将增至19%。此外, 一些地方政府乱征、滥征农田, 使4000多万农民处于无地、无业困境。2001年, 全国9460万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13652亿元财富, 他们自身却不能享受社会保障。

2、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东、

中、西部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趋势。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是上海, 达16795元, 浙江为14012元, 广东为13380元;宁夏、甘肃分别为6530元、6240元。1980年, 东、中、西三个地区人均收入为537元、270元、240元, 东部分别是中、西部的1.98倍、2.24倍。2000年, 东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是7682元、5165元和5481元。收入最高省与最低省间的收入之比为2.39:1, 收入最高城市与最低城市之比为4.88:1。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居民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

3、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据有关资料披露:全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比重的50%左右, 而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财产总额仅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总额的1%左右, 出现了差距日益明显的高中低收入阶层。不同收入群体分布形态不理想, 中等或偏上收入阶层占比重较少, 为28.62%, 低、中等偏下收入群体过大, 低收入群体为31.7%, 中等偏下收入群体为32.36%, 合计为64.15%。衡量居民收入差距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基尼系数迅速提高。198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约为0.3, 1988年上升到0.382, 1994年达到0.434, 首次突破国际公认的0.4这一临界点, 2000年我国基尼系数攀升到0.458, 2004年超过0.465。

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1、历史原因。

在城乡收入差距上, 城市与农村二元管理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致使城乡之间在资金、劳动力和技术发展上出现不平衡, 造成农业、非农业、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发展机会和条件的不均等。据统计, 2004年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地区收入差距上, 由于经济环境、历史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人口素质、生产力水平以及曾经实行的一些政策措施等因素, 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在行业收入差距上过去存在的许多影响收入不合理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有的行业甚至有利于其垄断地位, 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2、现实的原因。

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旧的收入分配格局, 必然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一是市场经济为人的充分发挥才能并获得相应回报创造了条件。二是新旧两种体制并存, 存在不少漏洞, 这给某些人投机钻营提供了空子, 产生了一些“暴发户”, 扩大了收入差距。三是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 高收入行业群体个人所得税的漏洞很大, 产生了“逆向调节”的后果。2004年, 城乡居民收入存款总量中, 人员不足20%的富人占到储蓄总额70%以上, 但其交纳的所得税仅占税收总量的10%左右。四是城市化进程的滞后, 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和农村, 导致人均收入低。

3、制度的原因。

(1) 收入分配制度的调节改革不到位。随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定, 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个人之间的收入随之扩大。 (2) 市场体系机制尚不健全, 要素市场不完善, 使社会成员的贡献无法通过市场得到正确评价。市场的分割、封闭, 使得商品和生产要素无法在全社会范围自由流动, 造成社会成员参与市场活动的机会不均等而形成较大的收入差距。 (3) 社会经济制度上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对低收入者的保障不够, 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不力和对非法收入的监督难度大。有些人通过贪污、腐败、搞钱权交易获得高收入, 有些人借经营管理国有企业之机牟取个人私利, 甚至利用国有企业转制变相占有国有资产。

三、调节收入差距的现实途径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市场经济的发展承认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及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 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大势所趋。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既提倡奉献精神, 又要落实分配改革。既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发挥市场作用, 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调节收入差距。

2、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亚里斯多德认为:“在任何国家中, 总有三种成分:一个阶级十分富有, 另一个十分贫穷, 第三个居于中间。富有阶层‘狂暴’, 贫穷阶级‘下贱’、‘狡诈’, 这两者对国家都是有害的。唯有中间阶级不会有过分的野心, 是一个国家最稳定的阶层。只有中产阶级占据上风的地方, 政府才能稳定。”从治国方略上看, 主张扩大中产阶层不失为一策。原因有三:一是从政治上看, 中产阶级是社会高层和社会底层的缓冲层;二是从思想上看, 中产阶级代表着温和保守的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时, 激进的、极端的思想很难对其有影响力;三是从经济上看, 中产阶层是引导社会消费的主导群体, 他们占社会多数时, 他们的生活方式就保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群体。十六大第一次将“扩大中等收入者”写进党的报告, 中等收入者阶层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从实际看, 中产阶层的收入标准应是家庭年收入在2-10万元, 目前占15%~20%, 还需扩大。要坚持就业优先, 增加专业人员收入, 转变政府职能, 扶持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 增加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

3、加快城市化进程,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的实质, 不仅在于农民负担过重, 深层原因在于有限的土地承载了过多的剩余人口。只有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土地效率才能提高, 农村经济水平才能相应提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必然依赖于城市化水平提高。1998年以来, 城市化有加快趋势, 年均收入保持在1.5至2.2个百分比的增长速度, 至2003年底, 全国城市化率达到40.53%, 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70%左右, 全球平均在50%左右。缩小城乡差距, 要求加快城市化进程, 走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必要条件, 进而实施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使三农问题得以解决。

4、健全财税制度, 发挥税收杠杆作用。

(1) 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职业的基尼系数关系, 建立弹性的财政、税收微调制度, 把基尼系数维持在0.3-0.4, 避免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2) 加大对收入偏低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 对收入偏高的行业、地区、职业实行多层次、多领域累进所得税制度, 同时调节税种结构, 逐步推行遗产税、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等税种, 并加大税收征管力度。 (3) 优化政府财政支出, 加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财政支出, 创造有利于贫困人口就业的机会, 促进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

5、取缔灰色收入、非法收入, 促进公平分配。

十六大提出“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规范分配秩序, 合理调整少数垄断行业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可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制定、完善法律、法规, 依法保护合法收入, 惩治非法收入;运用行政手段限制、纠正不合法收入, 提高中等收入者收入;运用经济手段, 引入竞争机制, 打击垄断, 完善税收机制, 调节过高收入。当前, 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进程,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寻租腐败和非法暴富得以存在的土壤和空间。与之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应加快推进, 为我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6、社会保障体系兼顾公平。

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不仅仅是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还在于缺乏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安全网, 最突出的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严重缺乏。从社会保障费支出看, 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只占11%, 占全国人口20%的城镇居民占80%。从覆盖面看, 城镇居民占91%, 农村2%。这个差别是非常大的, 说到底是一个“钱”字, 社保基金严重不足。如何解决呢?一是从实际出发, 合理确定保障水平, 积极探索和稳定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二是真正建立起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 强化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三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管理等工作;四是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 加快出台《社会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依法规范和管理社会保障工作。

摘要:当前, 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收入差距扩大是制约我国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社会, 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措施, 调节收入差距。

关键词:和谐社会,收入差距,现实途径

参考文献

[1]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7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 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良性运行、社会有序发展、人们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的社会, 或者就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只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和谐才能最后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经济关系的和谐则成为了社会整体和谐的基础。为了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就必须要协调好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构建和谐的社会经济关系, 而经济关系和谐的核心则是经济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公平分配。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见,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关系的和谐。因此, 收入分配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环节。

2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劳分配, 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制度的科学预测, 是社会主义分配发展的方向、原则。根据中国国情,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现阶段的收入差距问题, 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发生的, 主要表现如下:

2.1 地区之间存在收入分配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保持不断地高速增长, 所有的地区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率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广大的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滞后。东、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同时也带来了居民收入的差距, 其中东部收入差距最大, 1980—2004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50%增加到58.8%, 中、西部地区分别由30%和20%下降为24.7%和16.8%。

2.2 城乡之间存在收入分配差距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然后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确实这种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使得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走上了致富之路, 但是先富的带动和帮助作用并不明显, 差距不断扩大。由于城乡之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等差别, 也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 形成阶层鸿沟, 造成社会失衡, 不仅严重影响城乡关系, 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 而且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2.3 行业之间存在收入分配差距

马克思设想, 未来社会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所有, 在此基础上进行按劳分配。而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 生产资料所有制状况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行业收入差距及其扩大, 除少数因素如新兴产业等以外, 主要是由行政垄断所引起的, 现行的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制度中, 在经济效益中没有剔除垄断收益, 缺少规范的垄断利润上缴机制, 没有形成针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有效调控方式和手段。

2.4 个人工资构成不合理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收入分配是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进行分配。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具体性就是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 以劳动作为唯一尺度, 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目前国家、企业和个人分配关系不够协调, 资本所得偏高, 劳动所得偏低, 使“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原则边缘化, 这样就会激化社会矛盾,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 实现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站在“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需要结合时代的实际, 不断深化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理论观念, 准确地认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探索构建符合和谐社会理念的收入分配制度。

3.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国家应加快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步伐, 加大政府在这些地区的政策上和财政上的支持力度, 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加强中西部城市群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 发动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鼓励外地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 优势互补, 加强合作, 以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人们的收入增长, 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进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3.2 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 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农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应该消除政策性因素, 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地区农业,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从根本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从而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实现城乡一体化。

3.3 有效规制垄断, 调节行业收入差距

市场竞争是影响人们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正当竞争特别是垄断使行业间收入差距拉大、财富分配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扩大转移支付, 强化税收调节, 打破行政性垄断, 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 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 创造机会平等, 治理整顿收入分配秩序, 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加强对劳动者薪酬的宏观管理, 有助于实施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最终缩小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相对财富公平分配。

3.4 强化制度保障, 实现收入良性增长

为了保证必要的社会公平, 国家需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调整和规范国家、 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并确保他们的劳动报酬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得到提高, 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网络资源和收入 篇8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总量增长迅速, 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从2002年到2008年, 职工群众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2422元增加到29229元。但是, 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初次分配中, 注重追求效率, 忽略了劳动公平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 即在生产活动中, 企业作为分配主体, 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经过这次分配得到的收入, 称为原始收入。初次分配是以市场为主体, 以效率原则和经济公平原则为指导, 按生产要素 (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 的贡献进行分配, 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初次分配, 只是通过税收杠杆和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起点和基础, 分配的公平与否主要取决于初次分配。

近年来,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初次分配中没有突出“劳动正义”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初次分配中, 不同要素所具有的收益权力是不相同的, 资本要素在初次分配中获得收益比劳动力便捷得多, 也丰厚得多。而劳动力在初次分配中, 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无力左右市场价格, 也无法凭自己单个的劳动力来保证自己获得相应的收入。一段时期以来, 在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中存在“两个比重”失衡: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其中, 在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已成为制约普通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依据收入法计算:1993年~2007年, 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1.68%增至14.81%, 增加3.13个百分点, 企业资本收益由38.83%增至45.45%, 增加6.62个百分点;而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由49.49%降低至39.74%, 降幅达9.75个百分点。同时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

2. 二次分配在弥补市场分配不足方面力度不够

二次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是各收入主体之间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的社会成员或集团, 从参与初次分配的社会成员或集团那里获得收入。二次分配中政府是收入分配的主体, 通过财税机制, 按照公平原则, 运用税收、财政转移支付手段调节收入与财富的分配, 达到社会公平分配的目标, 从而缩小初次分配的不公,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众所周知, 导致社会成员之间产生贫富差距的因素有三个:收入、支出和财产。运用税收政策调节贫富差距时, 现行税制在收入方面有个人所得税, 支出方面有增值税和消费税, 在财产方面有财产税。在二次分配中, 主要通过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和社会保障税对收入进行调节。但是现行个人所得税由于采用分类计征方法和不规范的费用扣除标准等难以体现公平, 加之高收入人群的主要收入并非来自工薪, 而是资本所得等, 从而使个人所得税没能发挥其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 导致调节力度不够, 甚至在二次分配中出现“逆向调节”现象, 普通的工薪阶层成了实际的纳税主体, 而拥有80%金融资产的高收入者, 其所交的个人所得税却不到总量的10%, 从而造成低收入者多交税而高收入者少交税的局面;现行财产税是针对单位征收的, 并非着眼个人, 因而对拥有巨额财富的高收入者无可奈何, 财产税制度的不健全, 消弱了税收的调节作用, 我国目前没有开征社会保障税, 因而更谈不上调节作用, 加之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进而造成过高的收入得不到有效调控, 过低收入者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 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3. 第三次分配无序且力量薄弱

“第三次分配”以民间为主导, 通过人们自觉自愿地捐赠来实现社会财富的分配, 具有社会资源重新配置以及转移支付的功能。第三次分配发挥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无法替代的作用, 是对第二次分配的补充, 以慈善捐赠来调节政府分配的不足, 其影响不仅是经济的, 也是社会与政治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一直对各类困难群体, 贫困地区通过转移支付, 财政补贴、社会救济等手段进行扶持和救助, 但光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 困难群体仍然存在, 贫富差距仍在拉大, 因此第三次分配就十分必要。富豪慈善家的倾情奉献, 也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 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扩大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 如仇富心理的出现。要创造一个富豪慈善家不断涌现的局面, 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确立一个更好地造福社会的道德体系。但是, 我国的慈善捐赠制度不够完善,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主要表现在:有关慈善的规范性文件很少;慈善组织内部管理不健全, 透明度不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度不高;对企业家回报社会, 投身慈善事业, 在减免税上支持不够。慈善捐赠制度的缺失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缓慢, 据统计:美国目前有120万家慈善基金组织而我国只有200家左右。因此第三次分配有待加强。

二、促进收入公平分配, 打造和谐社会坚强基石

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群众的利益, 在促进发展的同时, 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近年我国分配格局的失衡最终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 收入差距已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 分配差距逐渐呈现“穷降富升”的态势。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 中国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 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贫富差距的拉大不只影响消费的增长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也不利于橄榄型社会的形成, 甚至增加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严重的还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收入分配失衡, 贫富差距扩大, 是构建和谐社会最直接的障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关注民生, 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 改善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提低, 扩中, 调高”的改革思路, 让越来越多的人切实体会到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任务中, 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也就是要缩小贫富差距, 使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得到合理分配和享用, 使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贡献, 得到其“应所得”, 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形成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

三、和谐社会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取向

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公平、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遵循税收公平原则, 加紧税制的建设和完善, 缩小贫富差距、控制两极分化, 着力强化对区域、部门、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 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1. 初次分配中运用流转税, 加强收入公平分配

在初次分配环节, 不能重视资本要素而轻视劳动要素, 税收应尽量减少不同要素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不合理差距, 以保证那些只能凭劳动换取收入的低收入群体享受到应有的以及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在初次分配中, 通过征收流转税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不同行业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首先对垄断行业征收资源税、增值税、消费税、甚至开征垄断税加大对其过高收入的调节, 打破行业垄断, 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缩小行业差距。其次, 对居民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 如米面油等降低增值税税率, 或给予免税处理, 以减轻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最后, 提高消费税的地位, 大幅提高高档消费品和资源消耗率高的商品的消费税税率, 进一步调整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将危害环境的物品 (如垃圾、“三废”排放, 电池、塑料薄膜) 、奢侈品 (如高级裘制品、高档住宅、豪华轿车) 、资源稀缺商品 (如红木家具) 、高档消费娱乐 (如高尔夫球场、温泉浴) 纳入消费税的课征范围, 增加消费企业的生产成本, 影响其销售量, 减少其利润, 同时可增加高收入者税收负担。

2. 二次分配中运用直接税, 强化收入公平分配

税收对收入的调节主要集中在二次分配领域, 尤其是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障税等税负不易转嫁的直接税。所得税通过对财富流量的调节, 财产税通过对财富存量的调节, 社会保障税通过对筹集资金用的转移支付, 均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强化税收在二次分配中的功效, 增强我国现行税制在二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首先, 在所得税方面, 一是改变目前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法, 采用综合计征的方法, 在保障纳税人基本生活的前提下, 结合纳税人消费支出和生活成本大幅提高的现状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 对纳税人的扣除费用作出合理的安排设计, 并以家庭为单位, 在考虑纳税人婚姻、年龄、健康以及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情况的前提下, 对纳税人家庭相关费用的合理支出设置科学的附加扣除标准。二是调整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 降低最高税率, 减少级次, 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三是建立个人收入涉税信息系统, 以身份证号码为基础, 与银行等有关部门协作, 结合户籍管理的收入申报、财产登记等社会征信系统建设,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纳税人收入的监控。

其次, 在财产税方面, 通过对财产存量的征税, 可以减少财富的集中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私人财产得到进一步累积, 特别是我国高收入阶层拥有巨额财富。因此开征物业税或完善房地产税, 针对居民个人所拥有的房产或房地产征税, 填补存量税 (财产税) 的空位。构建以土地年租金为基础、物业税为指导、其他房地产税费为辅助的租、税、费体系思路, 开征财产转让和继承环节的遗产税和赠与税, 完善相应的评估机制, 出台《资产评估法》, 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财产课税体系。

最后, 在社会保障税方面, 建立新型社会保障运行机制 (税务部门管征收,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支付, 财政部门管资金, 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政策) , 弱化地方利益, 提高统筹层次。通过社会保障税这种特殊形式的所得税, 对纳税人的收入产生直接影响, 为此, 在普遍征收的基础上, 对不同行业, 不同地区, 可设计不同的税率标准, 尤其是对高薪垄断性行业设计较高的税率, 使社会保障税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有差异, 但社会保障支出的标准却是一样的, 将社会保障支出纳入财政支出范畴, 专门用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 实现社会保障支出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同时中央财政可集中一定财力进行地区间、行业间的资金余缺调剂, 从而可以有效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目标。

3. 三次分配中运用税收杠杆, 引导收入公平分配

在第三次分配环节, 可采用税式支出方式鼓励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引导第三次分配。借鉴国际先例, 对于社会公众对慈善公益事业的捐助, 普遍给予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的免税政策, 引导高收入的合理流向, 缓和收入分配不公矛盾。建立捐赠税制, 形成遗产税与赠与税相结合的税收激励与“倒逼机制”:首先, 在所得税中, 取消无偿捐赠扣除限额的规定, 对捐赠支出给予一定的税前扣除, 对实物捐赠进行税收优惠, 减化减免税程序。这是“疏”, 即指企业和个人捐赠公益和慈善事业可以获得免税待遇;其次, 用高额的遗产税与赠与税对资产转移进行限制, 以此引导富人们在“财产约半数会被征税”和“捐赠慈善可留下美名”之间做出选择。这是“堵”;最后, 针对特大灾情建立“特情特办”的税收应急政策, 允许人们将用于灾情的捐款在计税时扣除或跨年度结转, 利用税收杠杆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身社会的慈善事业, 帮助贫困者和受难者得到生活救助, 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摘要: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当前, 我国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两极分化严重。构建和谐社会, 解决社会分配不公, 缩小贫富差距、控制两极分化。税收是缓解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政策手段,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 我们应遵循税收公平, 加紧税制的建设和完善, 着力强化其对区域、部门、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 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关键词:收入,公平,税收政策,和谐

参考文献

[1]贾康:应加大最终分配结果中居民收入占比2010年04月23日21:55华夏时报

[2]李林木黄茜: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消费税政策[J].涉外税务2010.05.18~21

[3]安体富王海勇。重构我国房地产税制的基本思路[J].税务研究, 2004.09.12-16

社会网络资源和收入 篇9

关键词:收入差距,公平,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较高的储蓄率, 以及科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等, 都为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的经济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及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 结果是社会弱势群体进一步扩大。本文正是从这一背景出发, 在对中国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原因进行阐述的基础上, 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 深入探讨中国收入差距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对缩小中国的收入差距提供了一些建议。

一、中国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差距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基本事实,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回答“贫富差距拉大”相关问题时表示, 中国居民平均工资水平在不断增加, 但确实也存在不同经济群体的收入差距在拉大的客观事实。

(一) 地区差距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的重要原因。实证研究表明, 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 但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区域收入分配非常重要,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 而且由于资源分布不均衡、非均衡化发展战略以及由于市场化带来的“马太效应”, 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地理区域呈现出了典型的东部地区发达、中部地区居中和西部地区较为落后的局面, 与之相应, 中国居民收入总体构成上也与此类似, 出现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经济基础好、生产要素收益率高的地区更容易成为生产要素的流入区, 而生产要素的流入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 落后地区则相反, 生产要素流入少, 经济就难以发展, 与其他发达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会随之进一步拉大。

(二) 城乡差距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深刻描述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严重的二元经济现象, 其核心论点为: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 一个是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现代工业部门, 另一个是相对落后的农村和传统农业部门, 与城市工业部门相比, 农村和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其边际收益较低, 导致两个部门的生产率差别和收入差别, 现代部门的收入明显高于传统部门。

机会不平等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根源, 而城乡二元经济现象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这种经济结构上发展的不平衡, 导致了中国城乡市场分割严重, 城乡教育、就业等的机会严重不平等, 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 使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城市由于户口、子女入学等原因, 使其不能够吸纳足够的劳动者, 相反, 农村则会出现劳动要素的过量供应, 这样的结果使城市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远大于农村, 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劳动要素的收入差距。

(三) 行业差距

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中国行业收入分配曾经出现过收敛的态势;而后行业差距开始扩大, 甚至出现两极分化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目前, 国有垄断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3倍, 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 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是传统行业收入增速较慢、新兴行业收入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农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已经由改革初期的1/3下降到1/10, 农业在完成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以外, 很难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收入水平。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制造业的增加值份额提升较快, 就业份额却增长缓慢, 归因于其资本密集型的行业特点。第三产业的崛起, 已经使一些服务类行业的收入水平迅速提升, 其中科研和技术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甚至跻身各行业工资收入前列。

二、收入差距对社会公平和效率的影响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深刻剖析了平均主义的思想根源及其危害, 指出平均主义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严重障碍”, 第一次提出了要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然后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因此, 判断收入差距是否适度主要看它能否激励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 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一) 收入差距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从社会公平来看, 过大的收入差距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损害, 背离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容易动摇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 引发人们的负面心理, 尤其是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中国收入公平的认知, 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 政府的适当引导和规制势在必行。尤其是看到一些人通过不正当途径致富或富人为富不仁时, 就易产生“仇富”、“仇官”心态, 从而引发一些群体事件甚至导致一些人违法犯罪。它很可能促使社会阶层矛盾激化和社会秩序恶化, 使社会稳定失衡, 社会动荡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现实中的“仇富现象”已初见端倪,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因此, 从效率角度考察,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开对效率具有较为明显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仍有上升的空间;但从公平角度考察, 情形就不容乐观了。这表明, 目前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虽尚未达到社会系统承受能力的上限, 但已明显偏大。为了使改革获得更广泛的支持, 当前和今后应更加注重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的社会公平, 在初次分配中强调社会公平, 不仅仅能表现出结果的公平, 而且能体现出竞争机会的公平, 分配的过程以及尺度和规则的公平。

(二) 收入差距对社会效率的影响

适度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合理拉开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能调动居民劳动积极性,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动力。收入差距的适度存在所形成的多层次的购买力及多层次的消费需求结构, 推动了市场需求引导企业的生产投向,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但过大的收入差距会对社会效率产生消极影响。从全国部分地区以及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 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至少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已不能再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 影响经济结构优化。收入过于集中在高收入阶层, 会引起资源流向以满足他们需求为主的超前消费的生产部门及相关的服务部门, 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带来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 进而造成经济畸形发展, 使经济的长期发展缺乏合理的结构。第二, 收入高的富人可以运用其财富换取更多的机会甚至权力, 以加强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与影响力, 并使之成为进一步扩大财富的源泉, 由此造成竞争机会更不平等, 从而使人们收入的多寡与努力及能力无关, 挫伤了人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降低了效率。第三, 收入低的穷人由于生存环境较差, 抵御风险和困境的能力较弱, 一旦遭遇病痛和意外, 就更难以承受收入的压力, 更易产生沮丧失落等不良情绪, 从而难以产生提高效率的自觉性, 造成效率下降。

因此, 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效率降低, 影响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讲求效率, 有持续效率的市场经济社会, 必须是根据人们对社会作出的真实贡献来获取相应报酬, 而不允许依据权势、门弟、身份、不法手段等获取收入, 否则就会造成公平的失衡。

三、结论和对策建议

为了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最优平衡点, 求得社会和谐, 需要在收入分配政策上进行调整,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中国目前的分配结构呈现“金字塔”结构, 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现阶段, 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心应该转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 也应该允许部分地区将经济发展的重心继续放在城镇上, 在这些地区, 一定程度上扩大城乡间收入分配的差距能够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于中国的市场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 现存的某些制度以及各种市场竞争规则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使得公平竞争规则不可能得到全面贯彻, 从而人为限制了要素的自由流动, 造成了要素市场的严重扭曲。

据此, 我们提出如下一些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1) 鉴于工薪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主体地位及缩小总收入差距的作用, 应该增加劳动力的工资水平, 以加大工资性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2) 建立健全税收体制, 尤其是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经营性和财产性的收入所得税的征收力度, 控制高收入阶层收入的非正常的过快增长。 (3)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要增加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性收入, 一方面提高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水平, 另一方面要扩大转移性收入对低收入阶层的覆盖面。 (4)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努力遏制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和农民倾斜, 进一步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参考文献

[1]王少国, 贺福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效率的影响[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 (5) :43-56.

[2]周云波.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9, (18) :81-83.

[3]李忠伟, 彭振芳.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因素分析——基于机会不平等理论的分析框架[J].特区经济, 2009, (8) :255-257.

[4]陈月婷.和谐社会视阈下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探析[J].特区经济, 2009, (9) :123-124.

社会网络资源和收入 篇10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网络,弱关系,Mincer方程,人力资本,分位数回归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与制造业、服务业产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更加吸引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原本生活在农村的劳动力,其收入来源也逐渐由务农转变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资或资本收入。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可以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增加福利效应,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适应经济新常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农民工工资水平受到自身人力资本,包括年龄、教育、培训、经验,所从事职业的影响(刘士杰,2011[1];李实等2010[2]);另外,还受到制度以及经济环境的影响,例如最低工资制度(张建武等,2008[3])、劳动力市场供求力量及市场政策(张旭青,2014[4])。

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渠道不畅通、获得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能力弱。许多学者研究社会网络对于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然而结论不一。有学者认为社会网络对农民工收入没有显著影响(章元等,2009)[5];而有些学者认为社会网络对农民工收入有显著的正影响,叶静怡(2010)[6]认为传统的强关系显著提高农民工收入;张学志(2012)[7]认为“新生社会网络”对农民工收入有显著影响。可见,已有研究或者笼统地研究农民工社会资本对其工资收入的影响,或者研究强关系对其工资收入的影响,而很少有农民工弱关系对其收入的研究。

根据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定义,弱关系是指和联系不频繁的人的关系,和频繁交流的强关系相对应。格兰诺维特有关弱关系的假设是:弱关系促成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流动,传播了人们原本不太可能看到的信息。笔者认为,弱关系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影响农民工的收入。首先是职业获取。农民工可以通过弱关系得到从强关系中得不到的有利信息,增加其找到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作机会,即扩宽了农民工职业搜寻渠道,获得市场需求的有利信息。由于农民工的职业获取受到社会网络限制,即其通过强关系获取的市场需求信息质量都是相对低下的。其次,弱关系会增加农民工的工作外收入,而对于从事自由职业的农民工,比如建筑包工头等职业的农民工,弱关系会增加收入。最后,弱关系也有可能会减少农民工收入。比如要维持弱关系这样的社会网络,避免不了应酬,从而增加额外支出,这些支出对于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农民工来说,还是占据相当比例的。

另外,本文所讲关系强弱是相对而言,而不是绝对的。本文所讲的弱关系指除去农民工与亲戚、同乡间关系之外的同所在务工城市朋友、同事、房东以及其他交往不频繁或者感情平淡者的关系,以及运用网络、广告等媒体来获取有利信息的关系。本文试图在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调研数据,将农民工弱关系从其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剖析出来,分析其是否对农民工的收入有显著影响。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性统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课题组于2014年1—3月组织实施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就业状况调查”。调查地点为北京市外来农民工较为集中的6个区(朝阳、海淀、丰台、大兴、通州、昌平),调研对象主要涉及建筑业、制造业及服务业企业就业的农民工。最终调查共收集问卷974份,其中有效问卷722份,问卷有效率为74%。

(二)样本描述性统计

表1为主要变量列表及样本基本特征。从表1可知,有效样本中男性农民工占比例比较大(82.69%),而女性农民工只占了较小的比例(17.31%);平均在北京务工的时间为5.27年;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7.62%),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文化程度,占45.01%,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较低。然而,615%的农民工具有某项职业技能;职业角色为技术工人或熟练工人的农民工占43.49%,非技术工人、服务行业人员比例分别为20.5%、25.48%,而管理者或经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6.51%),另外还有很小一部分从事其他职业。

对于农民工的弱关系网络,农民工通过弱关系和其他关系,比如亲戚、老乡等获得当前工作基本持平,各占5成;而农民工获得的最大帮助来自弱关系占55.95%,来自其他关系占44.04%;48.34%的农民工与本地人有交往,然而又有超过63.57%的人表示没有本地人朋友,说明有些农民工同本地人交往,只限于很浅层次的交往,属于泛泛之交,而并未成为朋友关系。

文章选取农民工的职业获取渠道、获得的最大帮助来源、与北京市民有无交往、有无本地朋友4个变量来反应农民工的弱关系情况。在对职业获取渠道中,将农民工通过本地朋友或者通过广告、网络获取当前工作的途径定义为通过弱关系获取职业。在传统的血缘关系社会中,尤其是对于交际网络简单的农民工来说,其最主要的关系还是与亲戚、同乡等的强关系,因此其职业获取的渠道很少,在调查样本中,仅仅通过亲戚或老乡获得工作的就占了近5成;由于农民工远离家乡,来到城市务工,所以无论从工作还是生活上,都不可避免会寻求其他人的帮助,会寻求亲戚、老乡等这种交往比较频繁的强关系网络的帮助,也会寻求当地邻居、房东或者当地人朋友这种相对较弱的关系网络帮助;本课题组还分别调查了农民工是否与本地人有交往和有几个北京市民作为朋友。

划分农民工的强弱关系并无统一结论。根据格兰诺维特提出的社会关系强度的概念,通常把和被考察对象关系比较亲密、日常往来比较频繁的人际关系归为强关系。本文参考格兰诺维特对强弱关系的定义,将农民工与亲戚、同乡之间的关系,即农民工传统的社交网络定义为强关系,将除此类强关系之外的关系定位为弱关系。

三、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及研究方法

(一)模型设定

根据劳动经济学工资决定理论,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基于Mincer方程,进行扩展,建立了如下农民工工资模型:

其中,取工资的对数形式lnwage作为模型的因变量,edu为教育水平,即农民工的教育程度;exp为工作经验,此处选取农民工北京务工年限来表示、exp2为工作经验的平方项,也即农民工北京务工年限的平方,Xi为本文所选控制变量,ε为随机误差项。各自变量及其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二)变量选取

本研究所选自变量分为3个方面,分别是农民工的人力资本、自身及工作特征、社会网络。其中,人力资本包括教育程度、北京务工年限和进京前城市务工年限、有无某项职业技能;自身和工作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角色、单位所有制;社会网络包括职业获取渠道、获得的最大帮助来源、与本地人有无交往、北京市民朋友个数。

(三)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调研数据,首先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1S)对模型进行估计,分析各变量对农民工工资是否有显著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然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各个变量对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尤其是分析弱关系对于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是否一致。

四、实证研究结果及解释

本文使用Stata软件,将数据代入模型,得到结果见表3。

从OLS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本方面,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在北京的务工年限、进京前城市务工年限、有某项职业技能对其工资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教育水平对工资的影响最大,每提高一个档次,工资收入增加60%,其次是职业技能对工资收入的影响,而在京务工年限和进京前务工年限对工资收入的影响比较小。说明对于农民工来说,提高教育水平和拥有某项职业技能是提高其工资收入很重要的途径。在自身及工作特征方面,只有性别对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有显著影响,男性工资收入明显高于女性工资收入,而年龄、职业角色、所在单位所有制对其工资的影响均不显著。

在农民工社会网络中的弱关系方面,农民工职业获取渠道是否为弱关系、获得的最大帮助来源是否是弱关系网络、与本地人交往对其工资收入均没有显著影响,只有所拥有北京市民朋友情况变量对其工资有显著影响。笔者认为,农民工的职业获取渠道之所以对其工资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是因为农民工无论通过强关系还是弱关系获得的工作质量都基本相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民工的交际网络都和他们的情况基本相同;而获得最大帮助来源是否是弱关系对其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一方面是因为其交际圈限制了其得到的帮助,另一方面农民工来到城市务工,其得到的最大帮助不一定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有生活上的帮助,这是不可忽略的;从农民工与北京市民有无交往和拥有北京市民朋友两个变量比较来看,交往对工资没有显著影响,而成为朋友对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有显著影响,显而易见,并不是交往的越多,对提高收入的影响越大,泛泛之交对提供农民工的收入并没有显著影响,而只有在交往的基础上加深感情,同当地居民成为朋友,才会对其提高工资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注:***、**和*分别表示在0.001、0.01和0.0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对样本数据做0.2、0.4、0.6、0.8分位数回归。对表3中回归结果分析可知,人力资本的4个指标对各个收入层次的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均有显著影响,说明不管是低、中、高收入层次的农民工,提高人力资本都会对他提高收入有很大帮助。特别地,职业技能虚拟变量的系数随着工资收入层次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现象,这说明当位于收入中低层时,有某项职业技能对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有很大帮助,然而当收入到比较高层次的时候,决定其高工资的就不一定与其职业技能有很大关系,而是表现在其他方面的天赋,比如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自身及工作特征的4个指标中,仍然只有性别对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有显著影响,其他指标对各个收入层级农民工工资收入仍没有显著影响。有关社会网络中弱关系对收入的影响,职业获取渠道对收入层级最高的农民工收入有显著影响,这也与前边的解释(即人以类聚)相一致,当农民工的收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级时,其获得工作的渠道更广,得到信息的弱关系质量也越高;拥有北京朋友个数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显著性依次增加,系数也依次增加。验证了低收入农民工由于弱关系质量比较差,从而得到的信息的质量也不高,对其工资收入基本不会产生影响,而收入高的农民工,其弱关系的质量比较高,获得的信息质量也高,对其收入会产生显著地积极作用。

五、结论

(1)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对其工资收入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教育水平,不仅显著性比较高,而且影响系数也高;对于收入为低中层级的农民工来说,拥有某项职业技能对其收入有较大积极影响。

(2)农民工男性工资收入明显高于女性工资收入,主要是因为农民工一般从事劳动强度比较大的工作,而男性由于拥有体力上的天赋,所以可以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

(3)弱关系只对收入较高农民工的收入具有相对显著的影响,同当地人的泛泛之交并不能对提高收入有什么帮助,只有相对较强的弱关系(成为朋友)才会帮助其提高收入。

参考文献

[1]刘士杰.人力资本、职业搜寻渠道、职业流动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J].人口学刊,2011(5).

[2]李实,杨修娜.农民工工资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5).

[3]张建武,明娟.农村外出劳动力工资决定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9).

[4]张旭青.农民工工资决定的宏观作用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14(25).

[5]章元,陆铭.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J].管理世界,2009(3).

[6]叶静怡,薄诗雨等.社会网络层次与农民工工资水平[J].经济评论,2012(4).

上一篇:建造成本下一篇:关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