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

2024-05-25

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精选12篇)

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 篇1

0 引言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虚拟社区以多种模式发展, 而微博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模式。“微博”即微型博客, 每条信息字数限制在140个以内, 发布和传播更方便快捷, 实时传递, 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这一服务在不同的对象之间发布和共享信息[1]。微博最大的特点是基于社交网络的自媒体平台, 利用社交网络, 信息呈几何级数裂变式传播[2,3,4], 而且其灵活且广泛的架构降低了参与门槛。微博的信息传播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众多企业看到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 纷纷加入, 成为企业微博用户。企业微博是以企业或其产品为名注册的微博[5], 是通过微博平台认证系统认证的, 旨在传播企业品牌和及时发布产品最新信息, 增加与消费者进行直接沟通的机会, 让信息传播更到位。企业拥有企业官方微博的同时, 其子品牌、地方分支机构、各组织部门、高管、职员等也开设单独的微博并认证, 具有独立的职能, 这样的企业微博策略即称为集团微博或家族微博。而社会网络在传播信息[6,7,8], 产品和创新[9]等方面凸显了重要性。尤其是最近的社会媒体的发展, 都加强了网络在信息传播[10,11]中的作用。平亮、宗利永[12]基于社会网络理论, 以新浪微博为例, 结合微博用户之间的“关注”与“被关注”关系, 建立了信息传播的网络拓扑结构, 提出了相应的启示。王晓光[13]以新浪微博为例, 对微博客用户行为特征与关系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袁毅等[14]根据某个时间周期内, 微博用户关于某一话题的交流数据, 得到用户在交流中形成的关注关系、转发关系、评论关系和引用关系4种社会关系网络, 找出其不同之处以及共同特征和联系。已有的研究从社会网络角度, 研究某一话题的传播途径或用户行为特征, 但是针对企业微博信息传播网络的研究还很少, 因此, 本文从社会网络角度研究企业微博信息传播的途径, 分析影响企业微博信息传播的关键因素, 为企业充分利用微博平台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反映各个体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揭示个体之间错综复杂的结构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将被分析对象视为社会行动者和他们之间关系的集合, 通过建立各种数学分析模型进行量化研究,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行动者及其关系结构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

社会网络分析主要包括网络密度 (Density) 分析和中心性 (Centralization) 分析。它们是社会网络分析中两个重要的、互补的测度。“密度”指的是网络节点相互联系程度, 亦即节点间相互联系的平均程度, 反映了网络节点间的紧密或疏离程度。对一个规模 (Size) 确定的网络来说, 点之间的连线越多, 则该网络的密度越大。网络密度越接近1, 网络成员间的联系越紧密, 信息在成员间传递的速度越高, 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方便。“中心性”描述的是网络节点群体的集中程度, 程度中心性越大的点, 是越活跃的点。中心性的度量有3种:点度中心度/点度中心势, 中间中心度/中间中心势, 接近中心度/接近中心势[15]。在本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网络中心性, 即点度中心性表示出节点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的权力。中间中心性是测量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的控制程度, 即一个行动者处于另两个行动者路径之间, 能够控制其他两个行动者的交往能力, 若该行动者在网络中这样的位置越多, 代表它的中间中心性越高, 很多行动者都需要经过它才能发生联系[15]。点度中心度指的是在社会网络中, 一个行动者 (actor) 与很多其他行动者有直接联系, 该行动者就处于中心地位, 从而拥有较大的权力。点度中心势:中心势特指作为一个图的中心度, 中心势指的不是点的相对重要性而是图的总体整合度或者一致性。

本文为了研究微博信息传播的途径, 在新浪微博中选择一条企业微博信息, 查看所有转发该条微博信息的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 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企业微博信息传播的途径及各用户在信息传播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新浪微博平台上的小米公司官方微博 (昵称:小米公司) 于2012年6月4日13点44分发布的一条标签为“小米手机学院”的微博, 在6月11日提取了转发用户基本信息 (ID、粉丝数量、关注数量、所属省份、截止到提取当天的微博数) 。

在这1 947位用户中, 跟踪到这些用户之间, 以及用户与小米公司之间的关注关系, 列出关系矩阵, 去掉全是0的行和列 (随机留下几行全0行列, 以求各类数据完整性) , 得到810×810阶矩阵。由于用户ID较复杂, 为了方便, 将用户统一按顺序编号为v1到v810。部分关注矩阵见表1。

2 企业微博信息传播途径分析结果与讨论

2.1 转发用户关注网络图分析

关注网络是在转发和评论的用户之间存在关注的关系, 如果一方关注另一方, 就有一条从一方指向另一方的弧。而信息传播的方向恰好和关注方向相反。如图1所示, A关注B, 则由A到B有一个有向弧, 而信息是由B传播到A。根据关注关系矩阵, 利用NETDRAW软件绘出关注网络 (如图2所示) 。

图2中的节点代表转发该微博信息的用户, 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能够反映出信息传播的起点、过程, 用户通过关注企业或其他用户能够看到企业或其他用户信息的更新, 然后通过转发, 使得关注该用户的其他用户也获得该信息, 进而根据意愿决定是否转发, 形成一个由关注关系反映的转发网络。由图2看出围绕信息源 (微博原始信息发布用户) 直接进行的信息传播占较大部分, 然后是在小团体之间的传播。用户关注关系主要围绕两大用户, 这两个核心点分别是v532 (小米公司) 和v533 (小米手机) , 有若干两两关注关系围绕在周围。我们可以通过成分分析分析节点的构成。

运用UCINET 6.0进行密度测量, 其连线为947, 该转发成员关注网络的密度仅为0.001 4, 是个极为松散的网络, 并不是适合信息相互交流的网络, 即该信息传播并不是在一个强关系的小网络中传播, 而是发散的网络, 说明弱关系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2.2 转发用户关注网络成分分析

对社会网络图的成分分析是指将网络关系图分成若干部分, 每个部分的成员之间存在关联, 而各个部分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这些部分称为成分 (component) [16]。成分分析可以分为无向关系网络成分分析和有向关系网络成分分析, 对于有向关系数据来说, 成分可分为“强成分”和“弱成分”, 在有向关系网络中, 忽略关系的方向得到的成分为“弱成分”, 也就是图论中的弱分图。而在一个成分中任何两点之间都存在严格的双向路径的叫“强成分”, 即图论中的强分图。一个孤立的节点也代表一个成分。通过成分分析, 可以找到凝聚子群, 是最简单的凝聚子群分析形式, 整个图由若干个成分构成, 每一个成分都是一个子图, 子图中任何两点都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相连。

2.2.1 弱成分分析

首先进行弱成分分析, 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到, 弱成分共36个, 按照成分的大小分为4种, 成分大小与节点数如表3所示, 由一个节点构成的成分有7个, 两个节点构成的成分有26个 (52个节点) , 3个节点构成的成分有2个 (6个节点) , 745个节点构成一个巨大的成分, 该巨大的成分充分体现了微博传播由点到面的特点, 而若干小的成分体现了用户自发分散进行的裂变式传播。

成分大小为1的为孤立节点, 即和任何节点都不存在关注关系的节点。在处理关注矩阵之初, 去掉了多数孤立节点 (即矩阵的行和列全为0) , 随机保留了7个孤立节点作为代表。分析孤立节点的形成, 微博中关注一个用户, 就能自动获得关注用户的信息更新, 即信息的一种来源。孤立节点表明该节点用户并不关注任何用户, 不能通过关注的形式获得用户更新的信息, 这也说明获取信息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非直接关注的形式。该样本中, 孤立节点共有1 144个, 占全部样本的58.76%, 这些孤立节点并没有全部加入矩阵。

成分大小为2的成分, 表明两两用户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关注关系, 并且这些节点并不直接关注信息源用户, 故这些用户中至少有1/2是通过非直接关注的形式获得信息。这样的成分共有26个, 由52个节点构成, 占样本全部节点的2.67%。观察发现这些用户两两之间或者单向关注, 或者相互关注。

成分大小为3的成分仅有2个, 共6个节点, 3个节点间存在单向或相互关注关系, 这6个节点也不直接关注信息源用户, 转发信息的获取也是通过非直接关注的形式。

最大的成分如图3所示, 由745个节点构成, 占全部节点的38.26%, 其内核中有两个高被关注的节点v532和v533 (小米公司和小米手机) , v532是信息源, v533则是其公司集团微博中的一员。其中302个节点只关注v532, 304个节点只关注v533, 共同关注二者的有117个节点, 则这个最大成分中间接关注二者的节点只有32个, 通过成分分析发现, 信息从信息源第一次直接传播仅占20%左右, 在第二级传播中集团微博成员起到很大的作用, 占传播总数的15.61%, 集团微博成员借助企业品牌的源吸引力, 形成了转发用户的关注网络, 用户关注其微博, 获取信息来源, 同时也产生一些间接关注, 形成一个大的子网络。这一成分说明了转发信息的另一种获取方式, 通过直接关注信息源或者通过关注转发信息的用户获取信息。

去掉最大成分中直接关注v533和v532, 节点入度为零的点, 得到图3所示的最大成分中的主要关系网, 由网络图可以看到, 围绕信息源及信息源同一集团的节点形成的一个关注网络, 信息的传播方向恰和关注方向相反, 在这个主要网络中, 信息的传播, 由信息源到转发者之间的直径最大为3。而Kwak、Lee和Park[17]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扩散范围的扩散层级 (hops) 都小于6, 没有超出11, 并且基于社交网络的六度分隔理论, 通过朋友的朋友不断扩展而形成一个伞状的社会化网络, 每一层级不超过6, 但是多个层级逐层传播, 传播的方向呈网状发散[18]。这里可能由于企业微博信息的特性, 信息传播最大层级深度为3,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关注3层用户发展潜在客户。

2.2.2 强成分分析

通过弱成分分析, 我们发现了转发用户关注网络中的最大关注子网, 信息的获得与信息的传播方向是相反的, 信息的获得方向是单向的, 故弱成分分析能够反映很多的信息, 强成分分析则可以发现网络中的强关系网络, 本例中可以发现相互关注网络。对转发用户关注网络进行强成分分析, 共得到767个强成分, 分析各个节点后发现, 该网络中相互关注的节点只占4.99%, 故每个独立节点作为一个强成分。其中包含两个成员的强成分有33个, 包含3个或以上成员的强成分有5个, 见表4。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由企业发布信息后, 所有转发用户之间的异质性高达99%, 信息的传播是通过单向的关注关系进行的, 主要在弱关系间进行传播, 只在很小的强关系范围内进行传播。根据微博传播过程, 获取微博的另一种途径是信息搜索, 搜索信息源用户或者直接搜索相关信息, 因此, 企业通过微博平台, 发布信息并扩大影响, 促进信息的传播, 需要提高企业影响力, 通过一定的方式, 如话题形式, 进入微博用户推荐排行, 吸引其他用户的关注。另外, 企业发布微博, 为每条微博设置适当的关键字话题标签, 便于其他用户对相关微博的搜索。

2.3 转发用户关注网络中心性分析

2.3.1 点度中心性分析

利用UCINET 6.0软件, 计算出转发关注网络的点度中心性及点度中心势, 表5为转发用户关注网络节点点度中心性描述统计。

从各个节点的点入度中心度 (In Degree) 、点出度中心度、以及对应的相对点度中心度 (Nrm Indeg, Nrm Out Deg) 中可以看出最大的点出度中心性是3, 说明成员中最多关注3个用户, 故没有较大的相互关注网络。最小点出度中心性为0, 说明存在用户并不关注任何用户, 则信息获得的途径是非直接关注形式。点入度中心度最高的前3名成员是v533、v532和v402, 这几名成员是网络的意见领袖, 他们被大多数成员关注, 是传播信息的关键, 他们发布信息, 其他成员通过关注这些节点的形式获得信息, 其中v532是该案例中的信息发布者, v533是其集团微博成员, 故信息传播中的关键点是信息发布者以及和信息发布者有联系的集团成员。点入度中心性不为0的成员, 则作为信息传播者及中介, 点入度为0的成员作为信息传播者。

整个网络的点出度标准化中间中心势为0.227%, 点入度标准化中心势为50.845%, 由于这个网络是用户之间的关注网络, 故主要考察点入度中心势。点入度标准化中心势为50.845%, 表明该网络的总体整合度处于中等程度, 成员间关注关系为中等紧密, 被关注的用户有明显的集中趋势。

2.3.2 中间中心性分析

利用UCINET 6.0软件, 计算出转发关注网络的中间中心性及中间中心势, 表6为转发用户关注网络节点中间中心性描述统计。

从表6中看到, 该转发用户关注网络的最大中间中心度是322, 最大相对中间中心度是0.049, 最小中间中心度是0。其中中间中心性较大的前3个节点是v533、v532、v402, 说明其他节点获得消息对这3个节点的依赖程度较高, 这3个节点在网络中具有较大的控制权力, 能够很大程度上控制信息的传播流动。整个网络的中间中心势是0.05%, 非常低, 说明该网络中大部分节点不需要别的节点作为中介就可以得到信息。

3 结语

本文选取企业微博信息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企业微博信息的传播途径及传播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揭示了影响信息传播的两个因素———话题和源吸引力, 发现信息源以及与信息源相关的集团微博的点度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都比较高, 在信息发布和信息传播中具有较大的权力。企业为了促进信息传播, 应该扩大源吸引力, 同时大力发展集团微博成员, 扩大集团微博成员的吸引力, 有利于企业微博的信息传播, 发展与企业相关的微博活跃用户, 同样能促进信息的传播。

尽管本文的结果比较理想, 但是也存在数据选择等方面的局限因素。本文以一条企业微博信息出发, 通过研究传播用户的关注关系的逆向, 分析信息传播途径, 能够反映出企业微博信息传播途径特征及关键节点, 但是对于信息内容对传播的影响因素没有考虑, 分析具有一定局限。我们也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微博信息传播途径, 将其结果与本文结论作比较, 分析企业微博信息内容对信息传播途径的影响, 这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企业微博信息传播案例进行分析, 研究了企业微博信息转发网络。对转发用户之间相互关注关系形成的矩阵, 进行社会网络分析, 发现关注网络具有松散的网络结构, 揭示了影响企业信息传播的两个因素——话题和源吸引力, 并且发现信息源以及与信息源相关的集团微博的点度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都比较高, 在信息发布和信息传播中具有较大的权力。本文的研究为企业通过微博平台进行信息传播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网络,企业微博,成分分析,中心性

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 篇2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网络 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网络,发展网络,管理网络。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基本国策,只有把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才能保证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够实现。和谐社会是自古以来人类共同向往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境界及追求的目标,应该说在现阶段各种各样和谐社会的理念里面,是最深刻、最全面的,也是最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所以党中央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基本的国策是符合我们国情的,符合广大人民意愿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举措。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方方面面为之努力,对网络来说更负有重要使命,因为网络媒体是传播新闻信息的一个新媒体,也是增强社会方方面面沟通的一个新渠道,更是我们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新阵地。它有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已经受到政府、社会方方面面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领域。网络媒体如果能够趋利避害,加强科学管理,一定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不能够正确认识、积极使用、科学管理的话,对社会将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所以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工具,的确具有双重效应,特别是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更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网络搞得好可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能够推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进步;网络搞得不好就会引发矛盾,产生分歧,涣散人心,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相反会起到负面效应。特别是网络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所接受、所使用,它的受众越广,正反两个方面的效应也会越强烈,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网络的双重效应问题。从下一步的发展态势来看,网络的双重效应将会越来越大,比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效果更强烈。这种情况说明,网络的管理者、主办者和使用者责任重大。网络对社会进步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其它媒体不可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网络的工作人员,的确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发展网络 网络的双重作用大,一是因为网络的受众多,二是因为,目前我们对网络的认识、管理的的确确处于初级阶段,很多认识还不够深刻、很多管理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怎样对网络的使用和管理形成一个社会共识,在这方面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一部分人对网络能够有正确的认识,一部分人对网络认识不是很正确。表现在:一部分人害怕网络,视网络为洪水猛兽,看它负面的东西多;还有一种认识,也是不正确的,在网上随心所欲,不规矩、不合公德,这样一种认识也对网络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这两方面的看法都不利于网络的发展,也不利于网络的管理。首先,要正确地认识。网络是传播新闻信息的新媒体,是增强社会相互沟通的新渠道,也是我们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新的阵地,网络有双重效应,关键是怎么用它,正确的用之,就会发挥正确的作用,错误的用之就会产生错误的效应,只有客观的认识网络,才能够很好地使用它,也能够很好地管理它,所以首要的还是要正确地认识。其次,要积极地利用。网络作为一个新兴媒体,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我们不能拒绝它,应该欢迎它,利用它,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它的积极效应,减少和避免它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的出现,不仅是我们媒体的一个革命,也是社会的一个进步,所以各级党委、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网络工作,要以积极的态度来谋划网络的发展,要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去占领这个阵地,要正确有效地想办法发挥网络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无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来说都是一件有积极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还是要积极地利用它,充分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我市尽管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欠发达地区,但网络在中原崛起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我们还是重视的,也进行了一些投入来发展我市的网络事业。首先要利用,在利用中加强管理,通过管理来更好地利用。应该是这样一种关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管理网络 要科学地管理网络。科学管理首先要科学,科学的主要含义,还是要准确地把握网络作为一个新传媒、新载体、新阵地的客观规律,用管理传统媒体的办法来管理新兴媒体,不完全适应,所以要探索出一套符合网络客观规律的运行办法和管理办法,这才是科学的,从实际出发的。从管理的角度讲,管理一个是管,一个是理。管就是要管住、管好,首先要管住,不能让它乱来,任何事物都要管,管不住就容易产生不良影响;管住主要是在大的方面管,主要的就是要兴利除害,不能使网络可能对社会产生的负面效应任意发生、任意扩散,要减少到最低限度,充分发挥它的积极效应。再一个是管好,管住并不是要管死,不让它发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发展网络。理,一个是要理清,一个是要理顺。理清,就是一个把网络自身独特的规律理清楚,它与传统媒体的共性、个性,它同其它媒介有哪些区别,这个问题要搞清;再一个要理清责任,网络管理者有责任,主办者有责任,使用者也有责任,这三个方面的责任要弄清。理清楚这些责任之后,才能够根据不同情况提出要求、规范行为,这三个方面都是责任主体,对网络对社会能够产生积极作用或负面作用负有共同责任,所以

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 篇3

[摘要]网络传播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形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网络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网络道德素质,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积极影响,消除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网络传播;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B82-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1-0125-06

一网络空间及网络传播的特点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依托的网络也得到了飞速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原来只为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的因特网,开始广泛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网络空间(cyberspace),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网络社会,使人有了第二生存空间。

作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具有自己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技术性和社会性两方面来把握。

从技术方面看,网络技术可以说是现代高科技的集大成者,它综合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等。同时,网络的每个结点是一台台电子计算机,这些单独的电脑以“分组交换”方式链接起来,形成相互关联的分布式网络。由于采用了以上高技术和“分组交换”的链接方式,所以,网络作为信息传递活动的平台,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流向复杂、信息可以在网络中自动贮存和复制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网络的上述技术特点,导致了网络空间具有与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不同的“社会性”特点,这具体表现为:

首先是无权威、无中心性。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权威和中心,人们的生活常常受权威和中心的支配,服从权威、服从中心乃是人们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网络社会中,权威和中心都不复存在了。这首先是由网络技术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网络的结构是按照“分组交换”方式链接而成的分布式网络,不存在一个管理和控制中心,因此,它具有非中心化特点。在网络社会中,由于身份通过数字化处理而隐匿起来,因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权威,而这也就恰恰消解了权威,权威的消失同时就是中心的消失。所以,在网络社会中,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也不存在谁统治或支配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有人把网络社会称为“没有首脑、没有法律、没有警察、没有军队”的无政府社会。

其次,网络社会生活具有虚拟性。在网络空间中扮演各种角色身份的人并不一定要真正享有此种角色身份的权利,同时也不一定真正承担此种角色身份所固有的义务。我们知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具有一种角色或多种角色身份,而每一种角色身份都意味着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这些权利与义务构成了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一种角色的本质规定。例如,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具有“父亲”这样一种角色身份,那么,这里的“父亲”就决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以“父亲”这一角色所具有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义务为实质内容的。然而,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具有某种“角色身份”的人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因为这一切都是虚拟的。“网婚”就是这方面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有调查资料显示:许多“网婚”男女都有自己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的妻子或丈夫,但他(她)们仍然在网上结成“夫妻”。有的甚至还同时拥有多个“妻子”或“丈夫”。这些“夫妻”在网络空间中购置“房产”、开办“公司”、“生儿育女”,但所有这些都没有实质性内容。

再次,网络社会中,人的活动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人们之间的交往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也突破了“社会的藩篱”,因而也使交往成为个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个人实现了对其交往关系的自由占有。在这个社会中,人们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若是觉得空间环境不好,可以自己修改、创造或者选择到满意的空间或社群中去,他们真正拥有了意志自由(除了技术原因而受到的制约)。

第四,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网络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每一个空间、每一种文化、每一种规则、每一个社团,知道的或不知道的资源似乎都平等地对每个人开放。信息可以从一个地方方便、快捷地传到另一个地方去。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价值观念和不同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网络传播是以电子为媒介、以网络空间为平台的信息交流活动。受网络的技术特点和社会特点的影响,网络信息传播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使得网络传播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单一的信息传播形式。

首先,从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的两极即传播者和接受者来看,两者都存在多样化和难以确定的特点。在以往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两者都是可以确定的,而网络传播与此不同,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无国界的空间,有来自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等等都可能极不相同的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播者,同样,也有其生活背景都可能极不相同的受传者,这就使得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即传播者和受传者呈现出多样化、难以确定的特点。网络传播的这一特点,使得它和以往的大众传播也不相同。大众传播是特定的组织向不特定的大众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在大众传播中,虽然受传者是不确定的人数众多的普罗大众,但是,其传播主体却是确定的。

其次,从信息传播的方式看,网络传播同样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在以往的人际传播中,信息在特定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两者之间流通,传播者和受传者随时发生着身份、地位的转换,其信息媒介主要是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即使是与传统人际传播极为相似的网络聊天,也有着和传统人际传播的不同之处,如因为隔着电脑,聊天者可能连对方的性别都不清楚,更不用说对方的个性特征了;又如,网络聊天活动,传播者和受传者虽然也可能发生着身份和地位的互换,但这种互换却取决于双方的态度,因为面对着的是机器、是电脑,所以,肢体语言不能充当信息符号,这样,若受传者保持沉默,那么传播者就无法成为受传者,而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身份和地位的转换是必然的,它不取决于主体的意愿,除非终止这种传播活动。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中的人际交流,已经可以达到如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那样身临其境的效果,如网络视频聊天,但这仍然不可能像传统的人际交流那样亲近和密切。实际上,通过视频进行网络交流的双方都不过是在观看互为演员的电影或电视。况且,网络人际交流比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流的方式更多,可以选择视频方式,也可以不选择;可以选择言语交流,也可以选择非言语交流,而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其交流形式则是相当有限的,而且交流形式选择所受的制约也很多。

在传统的组织传播中,信息的传播有由组织结构所规定了的特定的渠道,如上行传播、下行传播、

平行传播等,而在网络传播中,就不可能存在上行传播或下行传播,而只有平行传播,而且,由于网络的开放结构,信息一进入网络,就很难对它的流向进行控制,而组织传播中的信息流向则是封闭的。

就网络传播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而言,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有一个信息的发送中心,其传播方式是信息经由印刷媒介或电子媒介由一个中心出发,向四面八方进行传送,它实际上是面向大众的传播,而不是大众在进行传播。而在网络传播中,由于没有中心,因而每一个网络用户都是一个中心,是一个信息的集散地,他(她)既是信息发送大军中的一员,又是信息接受大军中的一员,因此,在网络中,大众既是传播的主体,又是传播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大众传播而言,它更接近大众传播的真义,是真正的大众进行的面向大众的传播。

再次,从对信息传播活动的管理与控制来看,网络传播比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难以控制。在非网络传播无论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还是大众传播中,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传播活动进行控制,从而把传播活动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例如,通过书报检查制和影视审查制,可以对大众传播中的信息生产和发布进行控制,从而控制信息内容;可以通过信息发布范围的限定来限定信息的接受范围;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由于传播活动往往在熟人之间进行,因此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都会对传播活动产生实际的制约。

但是,在网络传播中,上述情形发生了变化。首先,由于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的独特性,网络没有权威的管理者,没有信息的集中地,网络活动的主体包括传播者和受传者是分散的同时又是不隶属于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因而,传统的控制机制在网络传播中基本失效了,社会组织既无法对传播者的信息生产和信息发送行为进行控制,也无法对受传者的信息接受行为进行控制;既控制不了信息的内容,也控制不了信息的传递过程;其次,网络传播的离群性、隐匿性,使网络传播活动者的外在压力包括法律、道德和群体性压力大大弱化,正因为如此,网络活动主体的自我控制力也大大弱化了。所有这些,都使得网络传播更容易引发法律和道德方面的问题。

二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双重影响

依靠高技术支撑起来的网络传播,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复杂的。这是因为,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必然改变人类的活动方式并引起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情感等方面的变化。若从性质上来考虑,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网络传播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1.网络传播对伦理道德的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传播拓宽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开辟了新的道德领域。道德从来就没有自己独立存在的领域,它始终是作为人的生活的“横截面”而存在的,即它渗透在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范围在不断地扩大,由此必然引起道德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网络传播是随着现代大众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它使人类传播活动的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活动形式,与之相伴随的必然是相应的伦理道德的产生和发展,这就是现在人们称之为网络伦理的这一部分。可以设想,没有网络传播,也就不会有网络伦理的产生。

其次,网络传播需要人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并为培养人们高度的责任意识提供了契机。网络传播突破了传播的时空制约、提高了传播的速度,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传播活动。但是,网络传播主体的隐匿性、多样性及传播内容的难控制性,都可能使网络成为一个良莠不分、鱼龙混杂的场所,而资源的共享性,又使得其可能导致的危害远远大于其它形式的传播活动。这一切,都要求网络社会的人们具有高度的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再次,网络传播对人们的某些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自主与独立意识。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网络社会公民必须自己决定自己干什么、不干什么以及怎样干,“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做网络社会的主人。

奉献与共享意识。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建立起来的,网民要遵循如下共同原则:所有网的子网可以彼此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所有的子网和计算机也要为网络提供资源。因此,没有奉献精神,没有资源共享意识,就不存在网络,就没有网络传播。奉献精神是网络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原则。

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集合,它将世界上数以万计的计算机和网络互相联在一起,既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相互独立,分散管理。它没有中心,没有领导管理机构,没有人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特权,权力、阶级、阶层甚至地理位置、国家、民族、种族,在网络事实中都失去意义。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不再受等级制度的控制。个体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加强,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提高道德主体的创造性。

自由与民主意识。网络的核心是自由、开放。在虚拟化网络社会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发言权,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由地选择和取舍,无须服从他人命令。因此,网络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由、民主意识得到了全方位的锤炼和提升。

最后,从网络对社会道德的运行机制来看,网络也提供了积极的作用:网络工具有利于道德观念的快速传播,特别是一些道德榜样和道德示范、道德宣传的传播十分迅速;有助于道德教育;网络有助于道德关怀的实时送达,没有时空的障碍;网络有助于道德评估机制的建立,节省建立的成本,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网络有助于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

尽管网络传播对人类道德生活具有以上积极意义,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在充分注意网络传播对人类道德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对于网络给人类道德生活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应高度关注。

2.网络传播对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

网络传播对人类的伦理道德生活也有其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首先,助长人们的无政府心态。我们知道,网络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无权威、无中心,因而网络社会就不存在一种对人们的言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体系,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言行往往因此而变得肆无忌惮,在现实社会交往活动中受到种种约束的言行,在网络社会中被彻底地“解放”。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人的某一行为不断重复进行,那么,它就会成为人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并深刻地影响人的心理。正因为如此,生活在无权威、无中心的网络社会中的人们,长期受到这种无权威、无中心的影响,就可能形成一种无政府心态,从而构成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严重威胁。

其次,网络社会也可能导致人们责任意识的淡化。网络传播之所以会导致人们责任意识的淡化,

其根源在于网络社会的特点。我们知道,网络社会具有虚拟化、隐匿性、无权威性等特点,所有这些,都存在着淡化网络主体责任意识的巨大可能性。虚拟化使得网络中具有某种身份的主体并不一定要承担与此身份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种虚拟的身份与责任相分离的特点会对网络主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主体在网络社会中的真实身份的数字化即其隐匿性特点,使网络社会交往中的责任难以落实到具体的、现实的主体身上,从而使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处于“虚悬”状态;网络社会的无权威性使网络交往主体缺乏承担责任的强有力的外在制约力量。所有这些,都有可能使网络主体淡化自己的责任意识。而当网络主体把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混为一谈时,这种可能就成为了现实。

再次,网络传播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因特网的突出特点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过去因为这些限制而无法建立的交往关系,借助网络可以建立起来,并因此而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是成为了现实。但人类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则是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在网络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存的第二空间的情况下,人们利用网络在家办公、购物、甚至旅游;人们利用网络发布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欲望,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协调好这些分散在不同空间中的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仅仅使用电子联系的方式是难以构筑起足够令人信任的人际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是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信任交往方式,但由于面对因特网,人们可以伪装成自己想成为的一切对象,所以,因特网也成为躲避现实、宣泄情感、表达欲望的理想场所,使人们可以不再在直接的、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去寻求沟通和理解,这就使原本冷漠的人际关系更加疏远。

第四,网络传播导致人的主体性的削弱。尽管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更为简便、快捷并且是突破时空制约的交往方式,尽管因特网作为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给人们的活动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发挥,但是,必须看到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力也造成了人们对网络的极大依赖,长期生活在网络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因特网来解决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寄希望于在因特网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现成的答案,获取各种各样的现成的、甚至是不知真伪的信息;他们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欲望和各种各样的观点,通过网络来进行自己的活动,一句话,通过网络来表达和证明自己的存在,离开了网络,他们就变得惊慌失措。其结果是与现实社会生活越来越疏离;另一方面则是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网络作为人的创造物,反过来支配了人的存在和活动,人的本原意义上的主体性即人作为自觉自由活动的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都被异化为一种对网络的主动、积极的依赖性,形成了典型的“网络异化”。

第五,网络传播存在着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巨大可能性,构成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念的巨大威胁。网络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它突破了种族、地域、民族、国家和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等的制约。在这个开放的社会中,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有着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人们都借助网络这个载体来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网络社会成了一个展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的平台,这也使得参与网络交往的主体同时受着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影响,并进而使网络交往主体的价值意识包括信仰、理想、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发生结构性改变。我们知道,现实社会是一个由主流意识形态统御的有权威、有中心的社会,这种权威、中心正是社会能够有序而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但是,网络社会是一个没有权威、没有中心的社会,即使是现实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进入网络社会后也必然丧失自己的“主流”地位,不得不以一种平等的身份作为多元意识中的一元而存在,并受到来自其他社会意识的批判甚至嘲讽,不同社会意识之间相互的批判、嘲讽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解构过程。这样,作为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心地位,在网络社会中被削弱、被消解,这一情形反过来又作用于现实社会,使现实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心地位的削弱,不再停留于网络社会中,而是在现实生活的社会中成为事实。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出入的活动主体,处在有权威与无权威、有中心和无中心的剧烈的冲突之中,其结果是使得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盛行,现实社会中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与中心地位被削弱甚至被消解。

三结论与思考

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如何发挥其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而避免其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是网络文化研究和网络文明建设中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消除网络传播的消极影响当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如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与控制、完善网络传播立法等等。但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活动主体的道德素质。

就网络道德教育而言,也必须注意到网络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首先,网络道德教育主体的不确定性。我们知道非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一般来说是确定的,即家庭、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在网络道德教育中,这些主体当然仍然是存在并起着重要作用的,但是,网络是个开放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活动着具有不同道德价值观念、不同意识形态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的人,在网络社会中,这些有差异的活动者都在通过自己的网络行为相互进行着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一个网络活动者到底受到多少不同类型的人的行为的影响,这一点是难以确定的。

其次,网络道德教育对象的多样性。笼统地说,网络道德教育对象是广大的网络用户,但是,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这就必然导致网络用户的千差万别。从来源上看,网络用户既可能来自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也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从年龄结构层次上看,既可能是青少年,也可能是中老年;从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上看,有高也有低;从职业看,网络用户遍布不同的行业,凡此种种,都说明了网络道德教育对象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再次,网络道德教育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是由上述两个特点决定的。从教育主体来看,由于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除常规的家庭、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外,还有大量不确定的千差万别的网络用户,这就决定了网络道德教育主体有着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价值标准。如发布、浏览色情信息,在某些西方国家是合法的,也不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甚至在某些地区还受到肯定,而在中国,发布并浏览色情信息,通常都认为是不合法、不道德的,这就会导致道德教育内容的相互冲突,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难度。从教育对象上看,由于网络道德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设置的难度以及教育对象接受和认同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难度。

最后,网络道德教育具有国际性和民族性。这是由上述第三个特征引申出来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信息交流的范围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客观上要求网络道德教育必须考虑到民族性和国际性,并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网络是全球化的国际性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网络中活动的人虽然是千差万别的,但是,这些社会性的差别在网络中都因为虚拟化、数字化和符号化而被从表面上消除了,人与人的交流成了符号的互动。正因为如此,网络道德教育就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民族或者某个行业的事,而是全球化的国际性的事业,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来维护网络的健康发展。这要求网络道德教育在内容和标准上都应具有国际性。当然,强调网络道德教育的国际性,并不以排斥网络道德教育的民族性为前提,相反,它必须以充分尊重民族性为前提。这是因为,国际性离不开民族性,它是对民族性的概括和提升,但这种概括和提升并不是对民族性差异的消灭。国际性只能存在于民族性之中,离开了民族性的国际性,只能成为无本之木,将会失去自己存在的基础和条件。这意味着,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国际性的教育内容和标准,只有得到民族性的认可,才可能为不同网络道德教育对象所接受和认同,才可能现实地转化为网络互动者的自觉的行为规范。因此,在网络道德教育中,无论是借口国际性来排斥民族性,还是借口民族性来排斥国际性,都是错误的。

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 篇4

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得每个人都处在复杂的危机环境中, 特别是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矛盾交织, 危机事件的发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03年突发的SARS事件之后, “危机传播”的理念引入我国, 国内学术界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危机传播的研究。危机传播所研究的“危机”通常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组织危机。危机传播重在最大限度地向内外公众以及媒体告知事件的信息, 在危机发生的各个阶段与公众进行沟通[1]。

在西方, 传播学者E.Pakarinen发表第一篇危机传播研究的文章是在1967年, 然而危机传播的研究呈现繁荣状态是在1982年。当年, 强生公司对“泰诺”胶囊危机事件的成功应对引得众多学者的关注, 掀起了美国危机传播研究的高潮。此后, 危机传播研究也吸引了来自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的学者加盟, 危机传播的研究日趋成熟。

近年来我国在危机传播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笔者尝试从作者共被引分析的文献计量分析法角度出发, 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危机传播研究学者之间的相互引用关系进行可视化研究。最终识别出中国危机传播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者, 并对他们形成的作者共被引网络结构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 样本选择

本文所选文献样本和引文数据均来自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收录了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出版的所有源数据库产品的参考文献, 并揭示各种类型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关系。[2]本研究在“新闻与传媒”子库进行检索, 以“被引题名包含危机传播”为条件检索期刊类型引文。从而获得被引题名中含有“危机传播”的文献, 获取文献465篇, 其中被引频次在1次及以上的论文共计267篇 (不包括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 , 总被引频次1844次。

(二) 处理方法

本文将采用作者共被引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展开研究。所谓作者共被引分析 (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 是指当两位作者发表的文献同时被第三人引用时, 那么这两位作者称为共被引作者。共被引频次越高, 表明二者之间的研究越相近。作者共被引分析的研究步骤主要包括确定研究作者、检索作者之间共被引频次、建立作者共被引矩阵等。

建立作者共被引矩阵后, 本文拟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社会网络分析法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是一种社会关系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代表着一种结构关系, 它可反映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资源传递或者信息流动的“渠道”。目前, 社会网络分析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信息科学、传播学等学科。本文所指的社会网络是由危机传播研究领域各个被引作者所形成的整体网络。

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 (见图1) :

(三) 构建作者共被引矩阵

对由这267篇论文所组成的数据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得到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的学者共235人。其中, 被引1次的作者有62位, 被引2次至5次的作者91位, 被引5次以上的作者82位, 其中被引频次前20的作者如表1所示。根据文献计量中的洛特卡定律可以知道, 少数的人做了大部分的工作。其中这些少数人即为核心工作者。类似地, 少部分的高被引作者也可以反映出大部分的被引情况[3]。本文选择了被引频次不小于8次的作者进行分析 (相同作者合并) , 从而建立了65*65的作者共被引矩阵 (见表2) 。

注:对角线值为作者自身的被引频次, 此处不在同被引频次研究范围内, 视为缺失值。

通过对建立的65*65作者共被引矩阵进行初步分析发现, 矩阵中的2080对作者 (不包括对角线上的作者组合) 所形成的总共被引次数为424次, 平均被引次数为0.2次/对。可见, 国内危机传播研究领域的高被引作者没有形成稳定的、具有影响力的研究群体, 他们的共被引程度十分低。

三、共被引网络结构分析

根据作者共被引矩阵,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绘制出作者的共被引网络图 (如图2) 。网络图中的一个节点表示一位作者, 节点的大小代表作者的中心度大小, 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位作者之间的共被引情况, 连线越粗表示共被引次数越多, 连线越短表示作者之间的共被引关系越密切。

(一) 网络密度分析

从整体网角度出发, 社会网络的密度描述的是图中各节点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在作者共被引网络中, 网络密度越大说明作者的研究越接近, 联系越密切, 越具有群体影响力。通过UCINET软件计算图2的网络结构密度为0.1097, 网络比较稀疏。这与上文中对作者同被引矩阵的初步分析是一致的 (见图2) 。

(二) 网络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它可以用三类中心度来进行测度, 分别是: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节点的度数中心度越高说明其在社会网络中的权力越大, 与其他点的联系也越多。节点的接近中心度是一种针对不受他人控制的测度, 如果一个点与网络中其他节点的距离都很短, 那么该点具有较高的整体中心度, 即接近中心度。节点的中间中心度测量的是这一行动者对资源控制的程度。如果一个节点处于许多其他点对的最短路径上, 就说明该点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4]。

通过测度作者共被引网络结构图的中心性 (见表3) , 我们发现史安斌、廖为建、陈力丹、郑保卫等学者在三种中心性的测度中重复出现, 说明他们是国内危机传播领域的核心研究人员, 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学者史安斌和廖为建在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的排名中都稳居前两名, 可见, 二位学者居于网络的核心位置, 在危机传播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在推动危机传播的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 也说明史安斌和廖为建在危机传播研究网络中的权力最大, 他们对危机传播领域相关信息资源的流动和获取具有较高的控制权, 不易受他人控制。

(三) 凝聚子群分析

将作者共被引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 在UCINET软件中将派系的最小成员数量设置为3个进行派系分析, 得到34个派系。派系数量过多, 结果难以解释, 所以进一步采用Kadushin提出的“社会圈”概念整合派系。首先, 如果各个派系的三分之二成员完全相同, 就把这些派系合并为一个圈。其次, 合并共享三分之一成员的派系。采用这种方法最终可得到一个或者多个圈、一系列独立的派系和一些孤立点, 每一个社会圈中的研究者的研究问题或所属研究领域较为接近。

通过派系整合后, 舍去作者共被引网络中孤立存在的节点, 得到12个社会圈 (见表4) , 其中廖为建、史安斌、王想平、洪瑾、郑保卫、陈力丹等五位学者的共享次数最多, 说明这五位研究者在危机传播研究领域的研究兴趣广泛, 与其他更多的研究者的研究领域较接近。与此同时, 表4显示在12个社会圈中只有24位作者出现, 与最初构建的作者共被引矩阵相比较, 多数学者的研究问题只是偶尔涉足危机传播研究。

四、结语

本文采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 结合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得到危机传播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图谱, 揭示了该领域内作者共被引之间的关系, 并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凝聚子群三个角度展开了分析。

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危机传播研究领域作者被引频次较高, 但是作者共被引频次普遍较低。进一步思考, 这个现象是由如下原因造成:第一, 部分学者较早在国内开始研究危机传播 (比如:廖为建) , 将西方的研究介绍到国内, 起到启蒙作用。而后续涉足该领域的学者开始注重研究危机传播的其他方面, 而不是重复引入危机传播这一概念, 与最初的学者研究侧重方向不同, 所以导致即使最初进入该领域的研究作者被引频次较高, 但是共被引频次却较低。第二, 共被引频次较低是人文学科普遍面临的问题, 这些学科的研究多为思辨性研究, 重在思想的深化和推进。以国际学术圈内SSCI传播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为例来说, 影响因子大于2.0的期刊少之又少, 引用情况不佳, 与生命科学等其他学科门类的引用频次相比是微乎其微, 所以传播研究领域的共被引频次自然就更低, 危机传播也不例外。第三, 国内危机传播研究的群体规模较小且研究问题分散。关注的话题比如危机传播中的媒体作用、政府角色、政府形象、传播模式、应对策略等, 涉及面广, 但是不够深入, 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权威研究团体, 所以共被引频次较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在危机传播的总体领域内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核心研究作者。但整体而言, 作者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小, 团体集群现象不明显, 尚未出现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研究团体。

通过度数中心度分析, 我们发现史安斌是该领域的核心人物, 他在该领域具有权威性, 在构建危机传播研究团队他具有学科带头人的资质;通过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分析, 我们也发现史安斌位于中心位置, 他与许多其他研究学者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在信息资源流动和共享方面具有较大权力。根据凝聚子群分析, 我们得到12个派系, 但是目前他们在学术界还尚未形成权威的、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可以促进他们在未来的研究实践中加强合作和交流。

本文针对危机传播研究领域的作者共被引关系进行研究, 探索作者之间在过往研究历史中所形成的潜在研究关系网络。在以后的研究中, 笔者将对该领域的国内外作者合作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以期对促进危机传播研究领域的发展有所启发。

注释

1[1]廖为建, 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研究及其借鉴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8) :18-23.

2[2]中国引文数据库[EB/OL].http://www.cnki.net/jianjie/jj7.htm.

3[3]邱均平, 张晓培.基于CSSCI的国内知识管理领域作者共被引分析[J].情报科学, 2011 (10) :1441-1445.

4[4]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M].上海: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07, 133, 148-153.

5[5]史安斌.危机传播研究的“西方范式”及其在中国语境下的“本土化”问题[J].国际新闻界, 2008 (6) :22-27.

6[6]邱均平, 吴慧.基于SNA的国际科学计量学作者共被引关系研究[J].情报科学, 2012 (2) :166-172.

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犯罪分析论文 篇5

关键词:网络传播;淫秽物品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得以快速和广泛地传播,网络空间日渐成为影响人们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犯罪不仅对使用网络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还严重侵害了健康向上的性道德和社会风化秩序,这无疑违背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因此在网络时代,探讨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犯罪对于防治传播淫秽物品犯罪、建设健康的网络文明和维护社会风尚都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的新特点

(一)手段多样,信息量大

相较于传统的传播途径如书籍和光盘等,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的方式更多元化。网民可以通过浏览器自带下载器、BT下载等方式进行下载,还能利用QQ、微信等进行直接传播。云储存技术的进步,如百度云盘、微盘的运用也使得单次传播的淫秽电子信息数量巨大。

(二)快速、影响范围广

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这种数字化传播突破印刷、发行等局限,可在瞬间将淫秽信息发送给接收方,十分快捷。一旦将淫秽信息张贴在网页上既可传播到不特定的受害人,因而它的影响范围比传统的淫秽物品传播方式更广。

(三)犯罪源头多、隐蔽性强

网络犯罪源头多,每个网民可能在无意中协助了网络淫秽物品传播。且因网络又具备很强的开放性,以微信为例,人们可能在将色情的图片、视频分享到朋友圈的时候,就将淫秽物品传播到了不特定的人群。此外,因网络犯罪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一般不留下痕迹。这些都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较大的取证困难。

(四)青少年深受其害

当青少年在上网时,铺天盖地的色情信息容易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在缺少正确性教育的情况下,好奇心强而自控能力较弱的青少年易于沉迷在虚拟的色情世界中。这无疑将阻碍他们形成正确的两性观,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恶劣影响。

二、网络传播淫秽物品行为界定

如果想清楚网络传播淫秽物品行为的刑事责任归属,就须先明白哪些属于网络传播淫秽物品行为。网络传播淫秽物品行为的具体行为主要包括了上传行为、下载行为、建立超链接行为和网络帮助行为。一般的上传行为不认为是犯罪。对于朋友间互相转发一些淫秽信息,因其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只能认为其有伤风化却不能将其纳入刑罚范围。但行为人将淫秽物品传到为不特定多数人所能浏览的网络空间即可认定是犯罪。至于下载行为,一般的下载自用并不构成犯罪。在实践中争议较大的是P2P这种在下载的同时自动上传的行为。通常利用P2P下载淫秽物品并不作为犯罪处理,但若行为人具有传播淫秽物品的故意,了解自己所下载的信息属于淫秽物品且知道P2P的工作原理时就应负刑事责任。故意的建立超链接行为属于犯罪,即行为人明知道超链接直接指向的是显示色情信息的网站或网页用户点击该链接就能直接获取相关的淫秽物品,出于牟利或者吸引点击量,甚至没有任何目的的情形下而设置并提供链接服务,从而扩大淫秽物品的散布范围,应当被认定为一种传播行为。对于网络帮助行为而言,若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明知道他人利用网络传播淫秽物品或明知道他人发布的是淫秽物品,却仍然提供网络技术或内容服务的,应当认定为帮助犯。

三、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分析

(一)淫秽物品的当事人

成年男女自愿发生性关系本身并不违法,但若是淫秽物品的主角则要区别对待。如果淫秽物品是不慎被他人利用才在网上传播,则淫秽物品的当事人不应承担刑事责任。然则当事人实为炒作者,有将淫秽物品上传并借此炒作的主观故意,就应付主要刑事责任,本文把这种情况归入下面一类来讨论。

(二)上传淫秽物品者

上传淫秽物品者应承担相应的治安行政责任,传播广泛、情节严重的就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另外,如果是违背当事人意愿而上传相关淫秽物品的,上传者除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还应当承担侵犯他人隐私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损害他人名誉的侮辱罪的刑事责任。

(三)网络发布平台、空间服务提供商

在发现淫秽信息时,相关网站和网络社交平台应及时删除。明知他人实施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犯罪,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空间、通讯传输通道、费用结算等帮助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共同犯罪论处。在事态严重的情况下,相关网站和社交平台会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四)查看和传播淫秽物品的网民

单纯的下载、浏览和个人收藏行为并不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但若网友在网站或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送不雅视频等,都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八条,则可能被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网友还传播了其他淫秽视频等电子信息达四十个以上,则要承担刑事责任。在网络时代,防治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犯罪,加强网络空间管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公检法、政府和网络运营单位应当积极作为,各司其职,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民众的网络安全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引导大众文明上网。此外,加强对青少年的性教育,让他们对性树立正确的认识也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网络新闻传播的语言分析 篇6

网络新闻传播概述

网络媒体被称为传播界的“第四媒体”。它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信息传播平台来传播新闻信息,是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优势为一体的数字化媒体。由于网络媒体综合了传统媒体所有的优势,因而各大新闻媒体纷纷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知名新闻网站。

网络新闻传播的语言分析

(一)网络新闻的语言特点

1.用词短小精炼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具有时效性强、容量大的特点。为了达到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满足受众的阅读兴趣,网络新闻媒体通常使用短小而精炼的语言来避免新闻信息的复杂化,因而人们能很快地了解新闻信息的内容。例如在百度新闻网页上输入新闻热搜词,很快就能显现出当前我国新闻关注的热点话题。

2.语言简洁朴实

网络短新闻的出现解决了快节奏生活下大众新闻需求与工作压力相矛盾的难题。受众只需花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阅读好多新闻信息,再加上网络新闻越来越以人为本,网络新闻语言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过于注重语言的文学韵味,而是使用朴实的词语、简单的句子来呈现新闻的内容。

3.普遍使用英文字母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融合使得我国与他国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经常会有一些比较常见的英文字母出现在新闻标题中,大多是一些机构名称、组织名称、产品名称等。英文字母的出现可节省字数和版面,吸引受众的视线,赢得网络点击率。例如新闻标题“食品价格涨幅扩大CPI见顶存疑”中,“CPI”是指消费者价格指数,这些英文字母在财经类新闻中是十分常见的。

4.语言的网络化

近年来,由网络舆论引发的网络体语言,也广泛运用于网络新闻的传播中,它偏向口语化、通俗化、事件化和时事化,表达形式简洁而生动。像有关食品安全的“骨汤门”、“奶浆门”、“豆浆门”等事件;2010年流行的网络语“给力”也广泛出现在网络新闻中,例如“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来源于人民网《人民日报》;同年年初的“犀利哥”事件也为众人所熟知。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语言准则

1.把握网络新闻的即时性和实效性

网络新闻的制作比起传统媒体要简单快捷的多,往往仅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制作一则新闻,并通过后台操作发表在网上,从而能及时地进行网络新闻的传播,以满足受众的需要。网络新闻媒体在准确把握新闻的即时性和实效性的同时,还要快速准确地概括新闻的标题、编写出新闻的内容,满足人们快节奏生活下对新闻报道的要求。

2.语言准确,客观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

真实性是一则新闻最起码的要求,是新闻媒体和工作者必须恪守的原则。在当今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新闻的发布渠道很多,门槛也很低,那些不真实的、虚假的新闻使众多网络新闻媒体面临重大挑战。所以网络新闻媒体及新闻记者要根据发生的新闻事件,把握语言的准确性,避免模棱两可的语调,合理运用相关词汇和句法,把新闻事件客觀真实地反映出来,以提升网络新闻媒体在公众心中的权威性。

3.把握新闻价值的同时,注意新闻的简明

鉴于当前新闻信息的丰富性,很多网络媒体难以揣测新闻的价值,就仅仅单方面呈现新闻的内容,缺乏对重点新闻的报道和对新闻背景后的深度挖掘,这样受众在短时间内很难了解到新闻要点,容易使他们产生厌烦心理,降低了新闻的阅读率。所以网络新闻媒体要仔细领悟新闻事件的本质,准确把握新闻的重点,促使新闻价值得以实现。

4.把握好语言风格

有关网络新闻的网站有很多,很多网站都对新闻内容加以分类,比如有时政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众多种类,以方便受众的选择。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新闻类别和不同的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很多年轻人比较喜欢关注体育和娱乐方面的新闻,这就要求新闻媒体采用平民化的、娱乐化的口吻来描述新闻的内容。

总 结

网络媒体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新闻信息传播,它的多媒体优势和超文本结构能把语言文字与声音、图片、和影视相结合形成网络新闻,彰显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新闻信息备受人们的关注,网络媒体应当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和实效性的前提下,根据受众的需要,把握好语言风格,合理地运用语言进行新闻信息的整合,使网络新闻传播的语言符合大众口吻,从而促进网络新闻信息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2]杜骏飞.网络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3]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4]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5]张丽杰.论网络新闻的语言特点[J].新闻与写作,2003年第5期(总第227期).

[6]林纲.试析网络新闻语言的语境因素[J].电影文学,2008年02期.

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 篇7

关键词:网络游戏,虚拟社区,虚拟自我,身份认同

1 公会

网络游戏的公会作为游戏中玩家与玩家交互的基本平台,成为一个公平、和谐、团结的社区。无数玩家在同一个游戏中相互交流、交友、沟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而公会就是这个虚拟世界中的小社区。在这里,玩家可以实现与现实世界对等的、公平的待遇。此外,网络游戏的虚拟社区相比现实的社区有很大的优势:公平、公正、和谐。“合作”是网络社区的一大特点。加入公会的成员必须与其他玩家进行合作,才能获得奖励。公会作为游戏中最基本的社会结构,都有自己的网站和论坛,相当于另一个社区。

孤单是人所惧怕的,游戏设计者抓住了玩家的这一需求,允许玩家个人自行建立公会,大大地调动了玩家的积极性。公会作为一个社区,在网络游戏中是不断更迭的,在游戏的早期阶段,公会基本上与玩家们慢慢熟悉虚拟世界[1]。公会有严密的管理体系和正式的庞大的领导机构负责处理游戏世界中公会的日常事务,公会有会阶制,有见习、成员、资深、官员、领导等公会头衔,是公会管理者为了赏罚分明所创立的一种奖惩制度,通过不同等级下放不同权限,以达到激励的目的。游戏中给每个公会提供专门的会所,这是公会会员联络交流的地方,有计划的公会活动让会员有机会交换商业技能物品,向低等级会员免费提供物品,增进公会的凝聚力和相互的信任[2]。

我们可以根据团队合作型玩家游戏过程,绘制出团队合作型交互模式图,如图1所示。

玩家建立虚拟角色之后,通过练级,获得相应的装备、技能、成就等。与此同时,与其他玩家结识,并加入公会,等到装备达标后,可以获得参加公会的资格。与公会成员一起进入公会进行活动,可以获得装备和报酬,公会的活动以DKP积分的方式由团队负责人进行记录,每一次活动成员都可以获得等额的DKP。积累较多积分之后,成员才可以获得装备。由于DKP分值只在本公会使用,因此它很大程度上束缚了玩家,使玩家长期地留在公会中。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玩家加入到公会后的公会活动以及获得奖励的流程,这也是公会团队活动中的每个玩家所重复的步骤。

2 团队

随着游戏中公会的组建,公会中的成员逐渐增多,来源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的:组队竞技。彼此之间通过公会的活动不断增强了信任,通过虚拟世界的交往,延伸到现实世界的交往,慢慢会形成一个庞大的玩家社区。在这个社区中,每个玩家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现实社会一样。而这个社区能否长期存在下去,取决于游戏社区中的团队活动,特别是副本团队的组建,也直接影响着玩家是否能够获得奖励和装备。

如图3中,游戏预先设定的规则,玩家是不可控的,不能进行自由选择。对于玩家来讲,可控的部分为左右两边的实线所标记的步骤,玩家可以在游戏规则所强制的步骤之后,进行可控性的自主选择。

通过对网络游戏两种团队合作方式进行对比,可以得出:

第一,在网络游戏庞大的虚拟社区中,玩家会主动地接受游戏规则,并且为了达到游戏目的,不断地在与内部游戏设定以及外部虚拟社区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创造出个人的游戏规则,表现了网络游戏中玩家个人的主体性所在。

第二,网络游戏中的团队合作系统是一个既虚拟又真实、既公平又复杂的交互系统,玩家在游戏中践行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各种合作方式。公平成为网络游戏团队合作的共同理念,这也是网络游戏得以壮大的经验所在。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大众媒介相比,网络游戏的形成了一种复合式的多重传播。这种传播具有两个特点:

1)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方式,网络游戏把大众传播的单向传播隐藏在游戏者在游戏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类人际传播,以及游戏者与自己虚拟角色的自我传播——人内传播之中。

2)网络游戏的传播将游戏内容外化为符号的传播,并且将符号与玩家虚拟体验相结合。传播者将网络游戏文化、观念、艺术结合在一起,建构成一个体验平台,游戏者通过在这一平台的虚拟实践与虚拟体验,自愿地“被迫”接受传播者所塑造的符号系统,并在某种程度上内化为自我认同与真实践行[3]。

参考文献

[1]施芸卿.虚拟世界中的公平演练——以《魔兽世界》为例探讨虚拟世界团队的合作机制[J].青年研究,2012(1):25.

[2]丰晨成.“魔兽世界”中的合作行为与组织——规则的影响[EB/OL].天则经济研究所,http://www.unirule.org.cn/Se cond Web/Article.asp?Article ID=2487.

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 篇8

社会网络理论介绍

美国社会科学家米切尔将社会网络界定为“一群特定的个人之间的一组独特的联系”。从社会网的角度看, 社会个体通过不同形式的社会交往, 联结成错综复杂的交往网络, 可以说整个社会就是由众多相互交错或平行的交往网络构成的大系统。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是通过一系列的镶嵌或悬浮于一个由多种关系联结交织成的多重、复杂、交叉重叠的社会网络之中的。个人或组织可以在关系互动活动中架构出的社会网络中共有、传递或相互交换信息与资源, 所以, 社会网络创造与累积了许多有形或无形的利益, 为个人或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在消费决策的过程中, 虽然消费者有自己的理性计算与个人偏好, 但是作为社会人, 消费者会和周围的人际关系网络不断交换信息、收集情报, 从而影响或改变他的品牌态度和品牌选择行为。社会网络不仅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口碑信息, 提高口碑传播速度, 还可以使消费者节省交易成本, 对于消费者的品牌选择与企业的营销都具有巨大价值。因此, 剥离个体或组织所依附的社会关系网络来考察口碑传播, 由此来制定企业口碑营销策略是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的。

学者普遍认为,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要可以从关系和结构这两个维度来进行。关系维度指人际关系的联结状态, 表现为关系的内容或类型、强度、持续性、方向等属性。结构维度主要指网络结构的整体情况, 表现为关系的位置、中心性、规模与密度等属性。所以, 下文就主要从这两个维度来分析社会网络对品牌口碑传播的影响。

关系维度对品牌口碑传播的影响

社会网络的关系维度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强度。社会学家Granovetter从互动频率、情感强度、亲密程度、互惠交换四个方面来衡量关系强度, 提出了强联结和弱联结假设;认为如果互动频率高、情感投入高、亲密程度、互惠交换高, 则称为强联结, 反之为弱联结。人与人之间强弱联结的不同, 会带来不同的传播发生效率与传播效果, 本文认为强联结会提高品牌口碑传播的效率, 而弱联结则会增进口碑传播的效果。

强联结 (strong tie) 是在关系密切且经常联系的社会联系之间形成的。强联结表明网络口碑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联系紧密、沟通频繁, 强联结网络成员的意见对接受者有着高的影响力, 能够对消费者态度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口碑传播活动往往发生在熟人之间, 因为熟人关系, 彼此间可能有共同的喜好、生活习性以及价值观念, 相互之间的交往会比较密切, 愿意就共同关注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意见交流, 而且会更愿意毫无保留地表达其感受意见, 信息传播的速度会加快。而且, 基于强关系, 信息接收者从亲朋友好友获得的信息往往被认为更可靠、无私, 更加值得信赖, 所以品牌口碑传播的强度会更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乡土社会, 人们受儒家思想影响, 注重人情、关系, 所以, 在中国社会网络的强联结更能体现对品牌口碑传播的价值。所以, 针对于网络关系强弱状态, Brown和Reingen经研究证明, 强关系对口碑接受者的行为影响要比弱关系大得多。此外, 他们还发现, 关系的强弱还会影响接受者搜寻口碑信息的主动性, 口碑传播者与口碑接收者之间强关系的推荐比弱关系的推荐更有可能引起双方主动地搜寻和传递信息。

弱联结 (weak tie) 是在关系较为紧密或间接联络的社会联系之间形成的。如果说强联结是群体内部连接的纽带, 那么弱联结则是群体之间的纽带。Granovetter指出, 群体内部由于身份地位的相同性, 容易导致信息的重叠;而由弱联结联系着不同的群体则掌握着不同的信息, 弱联结充当着信息桥 (bridge) 的作用。具体来说, 由于强联结网络内具有同质性的特点, 传播的产品与服务信息大都是重复的, 所以不利于新产品信息的扩散。而且强联结网络内的口碑信息只会在较小的社交圈里打转, 也不易传播出去。与其相反, 弱联结网络成员具有异质性特点, 他们传播的信息虽然说服力较弱, 但传播的都是新的异质信息与观念。消费者对于新产品或服务的了解和认知, 大都是通过弱联结网络成员来获得的。而且, 弱联结信息来源者数量更大以及更多样化, 从而让消费者更有可能从弱连结来源者获得更加专业化信息建议。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用户与各地陌生人的沟通可能性大大增加, 弱联结的数量呈级数上升, 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广泛的口碑信息, 弱联结比强联结口碑的发生更加频繁, 成为重要的口碑信息来源。

结构维度对品牌口碑传播的影响

社会网络的结构维度主要指网络结构的整体情况, 表现为中心性、规模与密度, 以及网络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等结构特性。其中网络的中心性与位置是网络结构维度探讨的重点。社会网络方法假定, 不同的社会联结构型会给行动者带来不同的利益。

网络的中心性是指一个网络中的联结集中于一个或者几个节点的程度。中心性表明了网络中联结关系的分布状况, 说明了中心节点在总体网络中的战略重要性。这可以通过衡量特定节点所凝聚的联结数量来获知, 如果节点联结的数量越多, 那么这个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就越重要, 网络的集中度也就越高。处于中心性的节点或者个体, 因为和其他个体相联结, 能接触到网络中的许多其他个体, 因而具有信息沟通上的优势。当处于中心性个体接触新产品或服务时, 因为其位置的中心性, 他会很容易把产品的正面或负面信息传播到周围, 进而传播到网络各处。这种网络中心性的特点, 在口碑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之相匹配的是传播学研究中提出的“意见领袖”概念。

在研究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联系时, 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于1944年在《人民的选择》一书提出“意见领袖” (opinion leader) 这个概念。其著名的“两级流动传播理论”认为, 在每个群体或社会阶层内, 都存在着意见领袖, 而意见领袖对其所属群体的大多数成员, 都有较大的个人影响, 产品信息正是借助这种个人影响得以扩散的。通过分析, 意见领袖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网络特征:与许多其他行动者相联结 (程度中心性) ;容易与其他人联结 (接近中心性) ;把彼此没有直接联结的其他行动者联结起来 (中介中心性) 等。同时意见领袖还具有其他人所没有的优势: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采用创新产品的可能性更大;更愿意发表对产品或服务的意见等。因此, 毫无疑问, 意见领袖是处于人际网络的中心位置, 对网络成员的品牌选择和消费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 起到口碑信息扩散与传播的功能, 是口碑传播过程诸多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在口碑传播过程中起着接力棒的作用。另一方面, 意见领袖会对自己先期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与阐释、扩散与传播, 从而起到对被影响者态度和行为的支配、引导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网络集中度并不是衡量节点在网络中地位是否重要的唯一标准, 还要取决于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社会学家Burt认为, 大部分社会网络并不是完全连通的网络, 而是存在着关系断裂的地方, 即网络中的某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 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Burt称这些关系间断所形成的洞穴为“结构洞” (structure hole) 。他指出相互之间联系密切的节点因其多重联结往往会产生信息循环, 带来信息冗余, 结构空洞则有机会接触到多种异质非重复的信息流。在品牌口碑传播网络中, 可能因为某种原因, 有的消费者并没有使用过某种产品服务, 不知道对别人对该品牌的评价。但是当占据网络的结构空洞时, 就可获得别的消费者或别的网络成员对该品牌的信息, 因此, 结构洞具有信息桥的属性。另外, 当某个口碑传播者占据网络的结构空洞, 连接没有联系的各方, 可以决定信息的流向与信息传递的速度, 从而结构洞又具有很大的控制优势。所以, 并不是信息越多流动性越快就越好, 处于结构洞 (网络中的断裂处) 位置才是最关键的。Burt的结构洞理论为企业如何在网络的一组组结点之间控制信息与资源流动, 进行品牌口碑传播的策略选择指明了路径。

结论

社会网络分析不管是作为一种思想体系, 还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对于企业品牌口碑传播来说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在关系营销时代, 企业需要创造条件 (如会员俱乐部) 强化顾客间的关系联结, 增强顾客的信息互通、体验共享。另一方面注重在网络条件下, 通过构建在线论坛、在线品牌社区等手段, 丰富顾客间的弱联结, 丰富口碑网络资源。此外, 企业还要找准意见领袖, 发现口碑网络内的结构空洞, 把潜在顾客和相关利益方吸纳进自身的口碑网络当中, 最大范围加强自己信息的影响力。

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 篇9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出生后, 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个体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以适应社会环境。社会化是个体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 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 社会就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而人的社会化往往是通过人际传播来实现的。

按照传播学理论, 人际传播本来对人的社会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却对人的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不容忽视的相反作用, 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更加值得人们关注。

网络人际传播的虚拟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人格的畸变

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建立健全人格。人格也称为个性, 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它包括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 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观念、态度、行为等。另一方面, 也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自我意识, 即对于自己的特征及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 例如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自卑感等。②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在网络人际传播环境下, 学生的交际行为往往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 即“人——机”交往, 再加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 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关注自我和崇尚独立的个性, 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 过分沉迷于网络, 热衷于虚拟的“人际交往”, 对网友产生心理依赖, 却恐惧和逃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拒绝和同学一起参与集体活动, 忽视亲情、友情, 不关心他人和集体, 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下降, 害怕面对矛盾与冲突, 不能很好地处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与矛盾。

此外, 大学生正处于情绪情感体验需求高峰时期, 而网络交往的文字性、匿名性、广泛性正好适应了其渴求情感却又害怕实际交流的心理。许多大学生在网上表现出兴奋、注意力集中、反应敏捷等状态, 用各种既浪漫又幽默的方式与网友打交道, 而在下网之后, 却出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思维迟钝和自我评价偏低等症状。

还有的大学生一旦在网络交际中受骗, 就强化了对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怀疑、敌意和悲观态度, 严重者会导致人性的扭曲, 致使人格畸变。

网络人际传播的自由性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意识和自律性弱化

大学生正处于道德修养还比较薄弱的阶段, 网络传播的虚拟性给大学生带来了这样一种认识:网络是自由、无所限制的, 也是不真实的。网络行为即使不符合社会规范, 也不必担心会受到别人的指责或受到惩罚。

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传统社会的人际、法律、道德、舆论的约束, 也不需要面对面地打交道, 上网的大学生往往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 “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 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假、恶、丑的一面, 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释放宣泄, 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也不能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 因此进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和行为, 道德评价失范, 道德判断力下降。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弱规范性, 又造成其道德责任的削弱, 放纵自己的网上行为, 作出一些诸如相互欺骗谩骂、人身攻击等违反网络道德的事情, 久而久之, 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表现出说话办事随意, 诚信意识差, 经常违反校规校纪, 犯错后既无后悔之感, 又不能从中吸取教训等。

网络人际传播的开放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偏差

网络世界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点是现实社会的社会秩序是靠社会控制机制维持的, 社会成员的行为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和控制, 违反社会规范的要受到相应的制裁。而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开放性, 没有统一的管理者, 因而无法受到来自社会控制机制的监督和制约。人们无法对网络上精神污染的制造者进行有效的制裁。这必然使暴力文化、淫秽色情内容等不健康内容通过网络交际传输给大学生。这对没有明确生活目标、对周围事物缺乏正确判断能力的青少年来说, 无疑构成了巨大的诱惑和威胁。与此同时, 网上人际传播中还散布着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奢靡腐化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有些大学生无法像成人那样根据自己的意识和经验能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塑造自我, 而是将不健康文化及价值观念内化, 最终导致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的偏差。

网络人际传播的间接性容易导致大学生社会角色意识的混淆

在社会化过程中, 每个人都要根据社会的角色要求, 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按照角色规范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历程。青少年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使自己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 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成功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然而这些在现实社会中被固化的角色扮演, 在网络社会却受到空前的挑战。在网络中, 人与人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 而是通过电子邮件、聊天等各种网络工具进行的间接交往。这种交往, 使大学生在交往中更注重自我。另外, 在这种特殊环境下, 人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性别、年龄等社会属性统统消失了, 在虚拟社会中, 尽管青少年也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但他们却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角色扮演的规则, 没有必须履行的角色义务。他们可以在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状态下做事说话, 扮演自己理想中的“真实自我”。因此, 许多大学生常常沉迷于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之中, 逐渐混淆了虚拟角色与真实角色的界限, 逐渐迷失了现实社会中的自我。

对网络人际传播负面影响的对策

加强网络管理。社会有关部门应采取技术的、管理的、监督的手段对大学生上网进行控制和指导。政府网络管理部门要重视对网络内容的监控, 避免学生接触到网上不健康的文化, 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对网吧和网络的管理, 出台相应的网络管理条例、法规, 对违法的网站及网吧毫不手软地予以铲除。同时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网站, 优化大学生网络人际传播的环境。

高校教育者应充当网络“把关人”。网络传播为高校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范围, 增强了其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教育者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信息大潮中扮演一个“舵手”的角色, 充当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 引导并帮助大学生选择、辨识和利用正确有益的网络信息, 抓住网络这个良好的教学载体给学生提供“影响”、“选择”、“引导”、“服务”, 而不是“说服”、“围剿”、“灌输”, 帮助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优势, 在丰富的网络社会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高校应加强学生的网德自律教育, 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把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作为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学生中开展有关专题的讨论、座谈和交流,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社会”, 自觉培养判断信息真伪和分析信息价值的能力, 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道德教育, 使大学生增强网络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

同时大学生也应加强自身的自律意识, 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增强自制力、思考力、辨别力、选择力,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健康的人格抵御来自网络人际传播的不良影响。

加强网络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网民的心理自主性、主体发展性, 塑造与完善大学生网民现代化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健康人格。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 能在网上交际中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 自觉提升心理地位, 学会进行心理调试, 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渠道。高校应当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作为增强大学生人际交流的载体,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化陶冶作用, 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 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

总之, 全社会都应当行动起来, 把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 使网络成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新阵地, 在促进其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 篇10

一、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对网络语言的研究相对来说起步较早, 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即已开始。1997年和2003年召开的两次“网络和语言”国际研讨会更是标志着网络语言研究引起了世界语言学界的关注, 在《Language》和《ELT Journal》杂志上频频出现关于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研究的论文或书评,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研究是带有标记和符号特征的网络语言, 如法国哲学家Jean Baudrillard[1]指出戏谑性的语言符号蕴含意识形态意义;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2]于2001年出版的著作《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使其成为英语界网络语言研究的领军人物。国内对于网络语言的文化、传播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晚期, 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大致开始于2001年, 郑丹娘[3]的《网络流行语与青少年“自说自话”》, 王旭、李香平[4]的《“网络流行语”的今天与明天》, 彭嘉强[5]的《尊重创新讲究规范———谈谈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是其中代表。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逐步普及, 网络语言和流行语逐渐成为受人瞩目的重要社会现象和语言形态, 学者对其关注度逐步提高, 大家分别从语言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领域对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研究, 成果颇丰。比如, 刘念[6]、陈一民[7]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网络流行语的类型、特征;杨萍[8]、方毅华[9]则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了网络流行语的文化表征与文化特色;安乐天[10]等从心理学的视角考察了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成因和规范;于磊[11]、逯彦萃[12]、俞秋萍[13]、房新宁和李川[14]等则从社会学和新闻传播学视域探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和效应。

国外每个国家流行的网络语都是与其本国内的社会背景和实际情况相联系的, 但各国网友在创造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会有些共同的特点、形式和心理因素。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 网友们通过缩写与符号缔造新式的网络英语;在日本, 网络流行语多与漫画、动画及游戏紧密相连, 并有警醒世人或质疑的作用;在韩国, 2010年红遍韩国的网络流行语中, 有一大半来自于韩剧的对白或剧情, 等等。这些国家对网络语言传播使用的规范政策并不是一味否定或用法律封杀, 而是采取一种引导和监督的态度, 这对我国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和规范有一定借鉴作用, 深入挖掘并有效利用网络流行语的社会传播价值将更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经济发展, 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2008~2013年网络流行语的主题分类及正负效应分析

(一) 语料搜集

考虑到语料收集的科学性, 选取语料的来源主要通过近几年各大主流媒体评出的年度网络流行语排行榜、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历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等方式, 搜集并整理出2008~2013共6年的124个以社会热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等体现社情民意、政府管理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 如表1所示。

(二) 网络流行语的主题分类

网络流行语反映了某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 具有特定的主题表现价值。通过对124个网络流行语按表现主题进行分类, 有助于了解哪些类型的流行语所反映的热点事件或现象发生比例较高, 哪些更易引起网民关注和热议, 以便引起足够重视, 扬长避短, 改进工作。网络流行语按主题分类如表2所示, 主要体现在社会文明、政府管理和经济发展三大方面。

(三) 网络流行语的正负效应分析

网络流行语在流行传播的同时产生较大的正面或负面效应, 根据如图1~3所示的网络流行语在三大主题分类上的正负数量对比, 可以分析出哪些方面因为流行语的产生与传播而得到改进和发展。

由图1可知, 在社会文明方面, 2011年之前网络流行语正负面数量相差不大, 数值也不大, 主要源于当时网民整体民主素养较低, 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话语权;正面流行语的数量逐年增加, 并从2011年起增加迅猛, 负面词汇2011年和2012年出现较多, 说明从2011年起民众民主意识增强, 通过在网络上充分表达意见争取权利, 民众政治素养在不断提高, 这两年正负面网络流行语都大量产生;随着社会治理的改善, 2013年负面流行语急剧下降为0, 而正面流行语持续攀升, 说明社会道德和网络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图2可知, 在政府管理方面, 负面流行语数量在2008和2009年负面舆情高发时期处于高位, 从2010年起逐渐下降, 到了2013年减为0。逐步下降的数据说明了近几年政府在不断改进工作、创新服务、反贪反腐, 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正在逐年提高;正面流行语2008年和2013年各有一个, 也就是说正面流行语的数量始终较少, 催生和传播积极向上的正面流行语将有利于政府形象的维护和提升。

由图3可知, 经济发展方面的流行语数量波动较大, 正面词汇2013年处于最高点, 而负面流行语在后三年全部为0, 这些数据表现与我国近年来经济转型发展的总体形势一致。

三、网络流行语在社会传播中的价值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具有自身的社会功能、使用主体的社会心理特点及网络媒介的推动要素, 经历触发与产生、复制与模仿、磨蚀与印记等三个阶段的大致发展过程。通过对近6年124个网络流行语的主题分类和正负效应分析, 可得出网络流行语在社会传播中的价值体现为文明、管理、经济三大方面, 如图4所示。

(一) 文明推动价值

1. 民主素养提升价值。

新媒体时代, 网民民主参与力度加大, 参与手段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集权控制的能力。大家可以自由表达对社会现象或热点事件的看法、意见和诉求, 并随意提炼、创造和传播流行语。比如网民提炼流行语“俯卧撑”、“躲猫猫”等表达对官方言论的质疑和讽刺, 创造“欺实马”督促司法审判的公平, 以“房奴”、“蒜你狠”、“被就业”等流行语对政府工作提出了切实的自身权益要求, 等等。因此,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提高了公民民主素养, 有助于社会问题被权力方关注和得到解决, 进而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和生态、幸福的社会生活环境建设。

2. 网络文化传播价值。

网络流行语不仅体现了网民在心理上的认同感和简单实用的需求, 还体现了对文化传承和弘扬。比如, 2009年网友在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发表一个名为“贾君鹏, 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 在出现的五六个小时内被浏览39万多次, 1.7万条的回复, 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 造就一次奇迹般的贴吧文化狂欢, 并衍生到现实生活中广泛地被遣词造句, 它反映了网络游戏的虚拟社会中寂寞的网民对家庭情感的渴求, 同时隐晦表达了不要沉迷网游, 赶紧从游戏中回来的意思;“囧”, 只有一个字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简单明了地表达了郁闷、悲伤、无奈等的一种复杂心情或表情;“屌丝”、“高大上”等词因为其影响力和普及率则在众多中文输入法中被创造成了新的词汇;“房奴”、“宅男”等部分流行语甚至编入新版《新华词典》;“躲猫猫”、“山寨版”等收录进新的《英汉大辞典》;“中国大妈”的英文版“DAMA”更是有望进入《牛津英语词典》。

3. 信息技术推进价值。

随着网民在网络上发布传播信息从时间、内容和效果上的要求不断提升, 即发布信息要即时, 呈现方式也要文、图、声并茂等, 跟信息技术有关的网络流行语在不断创造出来的同时, 也推动了顺应民众需求的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比如, 网民交流从“QQ群里的观音哥”到“博客”、“微博”和“微信”, 一路“围观”;网民文化娱乐也从传统制作迅速过渡到了“微电影”、“微视频”、“微小说”等“微XX”的现代制作。

(二) 管理创新价值

1.网络问政价值。网络流行语为政府工作提供了一面自检的镜子, 通过网络流行语发现其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 促进政府倾听民意, 接受百姓监督, 提高政府为民服务能力, 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化解社会深层矛盾。“你幸福吗?”之所以能成为2012年的年度网络流行, 是因为大多民众工作“过劳死”、买房成“房奴”、大学生“被就业”、生活“鸭梨”山大吃的“蒜你狠”等, 很难感觉幸福, 这反映了广大民众对幸福生活的渴求和向往。在众多突发事件中, 新闻发言人或部分官员习惯讲领导“高度重视”, “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临时工”造成, 相关“副职”责任人已经做了撤职处理, 等等, 民众对不重实效、推卸责任的官方常规言论或媒体报道的讽刺心理促成了这类语言的流行, 这些流行的词语促使政府审视和改进工作作风, 以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不断提升工作绩效, 使负面流行语数量逐渐下降直至为0。再次证明了, 只有重民生、听民意, 真正为民服务的政府才是人民满意的政府。

2.网络司法监督价值。网络司法监督是指网民通过网络对检察机关的检察进行监督和人民法院的宣判进行监督。“欺实马”、“躲猫猫”、“喝水死”、“钓鱼执法”、“临时性强奸”等网络流行语对维护司法的公正、公平和正义有重要的推动和监督作用。比如, 网络流行语“欺实马”, 警方最初认定疑犯在事发时时速为70码, 但引起人们的广泛质疑, 短短几个小时, “70码”成为网络流行语, 并被音译为“欺实马”, 即欺负老实人的意思, 这种带有狡黠的嘲讽表达着人们对当局的不满, 而网民的持续关注最终推动了案件的公平审理和判决。

3.网络官员反腐价值。网络反腐是指网民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和举报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 迅速形成舆论热点, 对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进行无所不在的监督和约束。以2012年网络流行语“表哥”为例, 经过了“高速车祸的报道/直播———网民转播和评论———热点产生———网民仔细解读———关键字‘微笑哥’提炼———网络语言‘表叔’产生———多种媒体传播和网民广播———事态升级———新网络语言‘表哥’产生———媒体及网民广播———网络流行语形成”共11个步骤成功惩戒了腐败官员杨达才。十八大后, 中央更是加大了网络反腐力度, 不断处置更多贪腐官员, 重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形象, 极大地提升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三) 经济营销价值

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 (Marschak) 于1965年首次揭示了语言与经济的关系, 认为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 语言作为人在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具有同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 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语言技巧同其他技巧一样, 可以看成是个人和社会通过投资能够获利的经济资源[15]。网络流行语也同样具有一定的经济营销价值。

1.营销推广价值。网络流行语因其强大的传播效果和“地球人都知道”的流行特征, 已然成为一种新的强大的营销手段。淘宝体的“亲”一词最初由淘宝店铺的掌柜和客服使用, 因在与买方交流中使双方倍感亲切、轻松、更易接受, 大大拉近了交易双方的心理距离, 提高了交易成交率和客服好评率。比如, “亲, 欢迎光临, 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亲, 稍等”、“亲, 满意请打5分哦”、“亲, 包邮哦”等以“卖萌”的方式破解双方冰冷的交易和对立关系, 人性化的缩短双方距离。又如2008年, 南京中央路一处巨幅房产海报上———“房价不会跳水, 只是在做俯卧撑”, 以“俯卧撑”这个网络流行语吸引群众眼球, 使更多的人们关注该楼盘, 甚至去看房和买房, 实现很好的营销目标。

2.影响力经济价值。影响力经济是通过影响力将虚拟资本转化为商业价值, 是从无形的概念到有形的资产。因此, 借助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网络流行语, 最终将实现庞大的社会商业价值。比如, 网络流行语“正能量”也在社会各层面造成积极向上的影响力, 达到“集聚创新驱动正能量, 助推经济社会新发展”的正面效果;2013年元月在杭州,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钱江报系·今日早报及浙江在线还承办了“寻找浙江经济正能量2012浙江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又如,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八大中提出的“中国梦”, 希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其强大的影响力的感召下, 各省市提出以经济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强省、经济强市梦, 而各大中型企业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掀起了经济发展的又一轮热潮。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力已经从无形的语言概念中产生了有形的经济价值。

结语

根据社会语言学理论, 语言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 其真实地折射出社会的发展轨迹。深度分析网络流行语在社会传播中的价值, 对社会主体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一个补充。

摘要:网络流行语因其产生的社会现实背景和流行性呈现特定的传播价值。通过对搜集到的20082013年124个网络流行语进行主题分类和正负效应分析, 提出网络流行语在社会传播中具有文明推动价值、管理创新价值和经济营销价值, 以利于社会主体根据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价值,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其积极向上的作用, 实现创新发展和绩效提升, 进而推进幸福、和谐、生态社会的建构。

山西民歌网络传播调查报告与分析 篇11

[关键词]山西民歌 网络传播 职业化 专业化 舞台化

山西历来被誉为“民歌的海洋”。作为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传播方式从传统的“口语媒介传播”途经“广播媒介传播”、“电视媒介传播”直至今日的“网络媒介传播”参与,形成了多路径传承的局面。本文将网络传播途经下的山西民歌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其调查与分析,总结网络传播下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希望读者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能引起对新传播媒介下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关注,积极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山西民歌在新传媒时代得到更好的弘扬与发展。

一、山西民歌的网络传播调查:从山野走向网络

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山西民歌”,可以找到相关网页约449,000篇;同样,在搜狗搜索引擎则显示约有113,255项符合山西民歌的查询结果。可见,山西民歌的网络传播,已经极为广泛。山西民歌的网络传播,形式多样。在某些网站主页以及个人博客、播客中,我们都能找到各种有关山西民歌的东西,这些东西则往往以文字类、图片类、音像类(音频和视频)等出现。

1.文字类的山西民歌网络传播。文字类的山西民歌网络传播包括关于山西民歌的相关论文、知识介绍、表演活动的报道,以及与山西民歌有关的人物访谈记述,还有山西民歌歌词和曲谱。需要说明,文字当然不等于直接传唱山西民民歌,但是网络上关于它的各种文字,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山西民歌的效果。

关于山西民歌的相关论文,笔者以中国知网为例进行了统计调查。

首先,检索词、时间、匹配这三项统一输入“山西民歌”、“从1979到2011”、“模糊”,检索项首先用“题名”检索,共检索出匹配论文57篇,5篇优秀硕士论文,未找到相关博士学位论文。检索项用“关键词”检索,共检索出匹配论文260篇,6篇优秀硕士论文,未找到相关博士学位论文。检索项用“摘要”检索,共检索出匹配论文248篇,20篇优秀硕士论文,未找到相关博士学位论文。检索项用“全文”检索,共检索出匹配论文16379篇,3787篇优秀硕士论文,未找到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2.图片类的山西民歌网络传播。图片类的山西民歌网络传播,通常附于新闻报道或宣传介绍,如“太原道”网站的首页“打谷场上唱民歌”这一图,生动的体现了人们在劳作之余围坐歌唱的愉悦场景,再如“山东文化产业网”、“山西民歌王辛立生30年的生活变迁”一文也有山西民歌手演出的实拍图片。

文字类、图片类山西民歌网络传播常在新闻资讯板块里出现,易于被网页浏览者所关注。传播山西民歌,网络里的文字图片,也是功不可没。

二、网络传播途径下山西民歌的特征

网络山西民歌的繁荣从前面的描述已可略见一斑。这种繁荣,作为山西民歌与网络“联姻”的产物,毫无疑问,会使那些关心民歌关心民族文化的人欢欣鼓舞。但是网络上的山西民歌实际上已经开始呈现出了一些相对于它原先模样不同的特征,从一种鲜活的存在,逐渐被抽空,被抽象为一种纯粹的所谓的“艺术形式”。它已经渐渐游离出孕育它的山西村落,离开了它原本存身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也抛却了原来作为山西民众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角色,不再是他们集体的生活方式或内容。

1.职业化。在山西,唱山西民歌是很普遍的现象,平时唱民歌也是山西人的生活。然而,笔者在对网絡中出现的山西民歌手进行调查时,发现这支队伍里很多人已经以唱山西民歌为专门的职业,此处谓之山西民歌手的职业化倾向。

如山西羊倌石占明。他本是出生在左权县石匣乡红都村的一名农民,继承父业以放羊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参赛获得西部歌王的称呼,后经田青教授力荐,二炮文工团特招他入伍,并参加了2006年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组别的比赛,此后成为一名职业的山西民歌手。

此外,山西“开花调皇后”刘改鱼,曾是一名太行山深处的村姑,后来参加全国第二届业余音乐舞蹈汇演,一举成名。现在为山西省歌舞剧院一级演员。在网络上,关于刘改鱼的录像资料和文字介绍也特别多。由此可见,山西民歌手走出山西的田间地头,走上大舞台,出个人演唱集,成为职业歌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专业化。山西民歌原本是在山西普通民众自娱自乐的节目,山西民歌的身份就是民间。不过,在网上搜索到的山西民歌的歌手里出现了学院派的专业演员。我国著名的青年歌唱家谭晶曾多次在各种晚会上演唱山西民歌。网络上关于谭晶的视频比较多,其中有她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和谐之声——谭晶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她和维也纳歌唱家一起演唱了《想亲亲》,另外还单独演唱了《大红公鸡毛毛腿》。

专业化给山西民歌带来了什么?有山西民歌研究者认为,“学院派”的演唱其实已经成为压制原生态民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原生态民歌最大特点和价值就是它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和演唱风格的多样性。个性化和不可复制性是原生态民歌的生命力所在。这一观点对于山西民歌也是适合的。

3.舞台化。网络山西民歌视频,其一,大多是截自剧院或音乐厅等的舞台演出,如:阎维文的《想亲亲》,人说山西好风光主题音乐会之“看秧歌”等;其二,则是属于专门录制的山西民歌音乐电视。山西民歌在民众那里,原来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具体内容。而舞台化的山西民歌,包括真实场景的录制后传播于网络的山西民歌视频,却已经把山西民歌从山西人的生活剥离出来,成为一种可以反复演绎和反复观看的对象,或许可以说,原先的山西民歌是“生活”,网络传播所看到的山西民歌则是所谓的“艺术”。

山西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里的一朵奇葩。作为一份宝贵的财富,对它的传承与保护应该要重视起来,而不是随它消亡。但是在目前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要求山西民歌只局限于原汁原味的传承是不现实的,也限制了山西民歌的发展。山西民歌作为一种传统音乐,其传承过程中缺少的就是年轻观众,而网络则拉近了上述两者的距离,因此,多元化的传承道路对山西民歌来讲,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A].曾遂今.音乐传播与音乐传播学[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

[2]韩敏虎.论左权民歌的艺术特色[J].中国音乐,2009,(4):105-109.

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 篇12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在技术设备的支持下,不管是人际传播还是群体传播,都拓展了其沟通渠道和范围,使得陌生人间的沟通变得更容易,网民观点也更易实现聚合反应,网络显然已经成为大众舆论传播的主要途径。

但网络也为发泄情绪提供了渠道,为社会中的“不满者”搭建了聚合平台,使这些持有相同态度的人更加聚合,情绪、看法等更具倾向性,也更易获得群体共鸣,进而影响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发展。因而,在此种背景下,考察民众的社会心态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社会心态形成的动态性加强

在社交媒体尚未普及之前,社会心态在整个社会中的关注度其实并不高,社会心态的呈现方式也表现出现实意义上的沉默。民众对于自己情绪、态度的表达要担负更多的社会压力和情感压力,整个表达过程完全暴露在他人面前,表达成本高昂。因此顾虑太多,公开表达较少,加之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个人传播空间有限,很难形成众议。

但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已然成为言论表达的渠道和平台,众声喧哗的趋势更为明显。网络的相对匿名性、开放性使民众在言论表达上担负的压力减轻,变得活跃积极,并逐步形成网民观点聚合。而网络中的舆论领袖会不自觉地为粉丝或网民进行议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倾向性意见的形成。

同时,社会转型期矛盾、问题的集中暴露,媒体与网民对社会各种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频频披露,更易引起民众的共鸣,为观点的发表提供了内在动力。并且网民在观点表达上普遍都存在从众心理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更愿意使自己的表现更加突出,因而也会变得更为极端。凯斯·R·桑斯坦在《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中提出“如果互联网上的人们主要是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进行讨论,他们的观点就会仅仅得到加强,因而朝着更为极端的方向转移。”加之网民呈现出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的“三低”特点,使网民在网络上的表达更为激烈、极端。

网络打破时空限制,使得言论更易获得支持,社会心态也主要侧重于变动性社会心态。社会心态中社会认知、社会感受、社会态度这些情境性、变动性内容随社会转型和变迁而变动较快、较明显。因此,在社会认知、社会感受和社会态度等方面更易受到网民言论的引导和支配,使民众处于网络舆论拟态环境之中,也更易跟随大流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情绪。随着网络言论传播即时性、互动性加强,社会心态形成的动态性也在加强。

三、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不确定性使社会心态极化趋势加强

一些网络事件由于在传播过程中有新鲜元素的加入以及经过舆论领袖或是媒体的传播之后,会使其迅速成为社会舆论热点。而这些热点往往诱发对社会转型期矛盾和问题的关注,反映出民众社会心态的一些新变化,甚至通过这些舆论热点加强社会心态极化趋势。

2015年12月28日发生的甘肃永昌13岁女生偷拿超市巧克力坠亡事件就是典型例子,事件除造成大规模群体事件外,更引发全社会的一场舆论博弈。在整个事件的传播中能明显感受到网民对社会不满和心态失衡情绪的宣泄,以及由社会事件所引发的民众社会心态的极化倾向。在观点表达中,网民更多地凸显出底层意识和一种被剥夺感。这种巨大的落差感、被剥夺感找不到合适的宣泄渠道,一旦发生某一社会事件时就会很容易唤醒负面情绪。同时,网络环境的隐匿性、言论表达的情绪化和即时互动性的传播特点使得观点更易引发共鸣,变为泄愤行为。观点、言论的迅速聚合发酵,极易造成舆情失控局面。因而在当前的社会心态影响下,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舆情预判显得尤为重要。

四、网民情绪、态度明显受到传播内容详实程度影响

由于网络言论表达的随意性、内容传播的碎片化,以及媒体报道只为求快,对内容缺乏应有的甄别,使得有些事件在传播中出现舆论反转的情况。在详实的事件背景和过程之下,网民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态度也并非不可改变。

2015年5月3日,在网络上热传的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所呈现的网民情绪、态度的转变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男司机将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整个过程触目惊心。此事迅速在网上发酵,声讨男司机的声音不断。但很快事件就出现了反转,女司机疑曾两次别车,迫使男司机紧急刹车。女司机很快变为众矢之的,甚至开房记录都被“人肉”出来,遭受网民的道德审判。在整个事件中,舆论讨伐焦点由一方迅速转向另一方。一方面说明当下网民对热点事件的参与度使得网络舆情发展不确定性增强;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民众对于真相的追寻并不会因为网民的畅所欲言而掩盖,甚至会出现舆情反转。网民呈现的情绪和态度的转变更为直接和坚决,极化特征明显。由此笔者认为,只要有详尽的事实梳理以及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引导,看似凶猛的负面舆论压力也并非得不到改观,看法、态度等社会心态表征也会作出相应调整。

五、为培育正向社会心态提供良好土壤

在此种背景下,有必要营造和改善网络舆论传播氛围,要建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对网络舆情进行预判和研判,完善网络舆情预警等级,积极进行舆论引导,防范社会不良情绪的蔓延。同时,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从根源上缓解网民负面情绪。个人也应提升自我修养,注重心理调节,培养健康平和的心态。

摘要:网络时代个体拥有了更为广泛的言论发声渠道和平台,网民对于自己的情绪、观点、诉求等表达得更为直接和强烈,网络已成为大众舆论传播的主要途径。面对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时,我们也看到了网民在社会心态方面呈现的一些新变化亟待解决。

关键词:网络热点事件,舆情传播特点,社会心态

参考文献

[1]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16-01-22.

[2]凯斯·R·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90-92.

上一篇:家纺图案下一篇:全期细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