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组织管理(共8篇)
网络社会组织管理 篇1
社会网络环境的信息组织与共享模式论文
[摘要]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相互传递信息的快速渠道,网络中产生的信息量十分巨大,在社会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组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对信息进行组织才能实现信息的有效利用,促进信息共享。对社会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组织和信息共享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网络信息的利用水平。
[关键词]社会网络环境;信息组织;信息共享;信息应用
社会网络,是一群节点及节点之间的连线所组成的关系组合,节点代表了个人、组织、团体甚至是一个国家,节点之间的连线也表示节点之间的联结关系,而且这些关系都是特定的社会关系,并且在这些关系中蕴藏了很多的信息资源,所以社会网络实际就是个体、组织之间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信息交流及资源分享的关系网络[1]。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因特网上涌现出很多社会网络,规模也十分庞大,而且经常都处于变化之中,网络中的信息和网络形式都随时变化,网络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和传播的平台,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表达个人意见,促进情感交流,甚至可以在网络上开展经济活动。用户对网络的使用也很频繁,在网络上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也促进了社会行为逐渐向网络行为转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逐渐向网络社交关系转变。随着人们对社会网络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人际网络来获得信息,所以在社会网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团体组织也不断优化内外交流体系,从而使得组织内外的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迅捷,从而可以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一、网络社区概念
网络社区是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的一个新名词,是由相邻或者有关系的各个社会群体以及社会组织构建成的一个网络共同体,是一个来源内容开放程度较高、Web主体参与、信息个性化利用的“社区”[2]。在网络社区中,用户处于中心地位,用户、信息、交流等都是网络社区中的组成部分,用户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是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主体,通过用户的交流,可以维系社区存在。社区交流也是用户之间产生联系的纽带,正是因为有了信息数据的存在,才使得网络社区成员之间有“黏合剂”[2],能够将不同的成员黏合起来。从传统的实体社区到新型的网络社区,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交流的范围、交流的内容、交流的类型、交流的深度与广度等都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是传统社区无法比拟的。社会网络环境下,不同网络信息的组织越来越便捷,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用户只需要根据使用网络信息的习惯与偏好来选择信息传递过程即可。
二、社会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组织和共享模式
(一)基于用户的信息组织与共享
用户是信息交流的主体,是通过信息联系起来的,用户也可以在网络社区中形成较好的社会关系与沟通能力。与现实的社区一样,网络社区也可以教会人们很多知识。用户在社区网络环境中可以和其他的成员进行交流,实现信息的获取和传递,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用户处于信息传递过程的中心。在基于用户的信息组织模式里,用户的地位十分关键,用户可以产生信息,也可以消费信息。用户通过信息来表达自我,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用户还可以形成自己的信息个人页面,所产生以及消费的信息都是以用户个人为中心,用户既是信源亦是信宿[3]。另外,在某些网络社区中,网络系统会向用户反馈相应的信息,例如一些比较大型的阅读网站,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了解到用户比较喜欢的书籍或者是与用户相关的其他人阅读的书籍细腻系等,此时系统就会针对用户的喜好来给用户推荐一些个性化信息,这就是网络社区对用户的信息反馈,是根据每个客户的个性特点来定制的。信息都是围绕用户产生的,使得用户在信息传递系统中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基于用户的信息组织是社会网络环境下的一种微观信息组织模式,用户具有十分明显的个性化结构,而且每一个用户的信息组织结构体系也都是个性化存在,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成员不相同。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内容可以随着用户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改变而改变。
(二)基于信息流运动的信息组织与共享
传统信息组织一般都将信息看成一种普通的信息资源,其表现形式也比较单一,不如在网络上这么多元化。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网络信息的内涵发生了改变。而且在社会网络环境下,网络的表现形式通常都是微型的,网络社区中的信息也是多种多样的,各种信息之间的有效整合,使得网络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例如图书信息、音乐信息、电影信息、地图信息等,在网络社会关系中,信息流的运动变得十分重要,信息流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当人们在浏览某一个信息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多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从而使得信息在网络系统中不断流动和传播。在社会网络环境下,信息流运动也是信息的时空转移,从本质上看,是信息的功能展示,而且网络信息流动是在网络信道中实现的,信息会通过网络从一个特定的时空转移到另一个特定的时空中[4]。社会网络背景下的信息流运动形式与传统的信息流运动模式有一定的差距,传统的信息流运动一般是单向的,是从信息的`产生者传递给信息的接收者,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将信息传给群众,但是在社会网络背景下,信息流的运动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社会网络中的主体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分享,信息流的运动也由单一的模式变成了多元化模式,从点对点发展成为点对面传递、多点之间的传递、面对面之间的传递[5]。例如一个单一的网络用户可以与社区、群体开展信息交流,这就是点对面;社区多个成员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就是多点对多点;社区和社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就是面对面。在社会网络环境中,网络社区的社会系统特征十分明显,社会网络里的全部信息都可以被称为社会信息流,这些信息流一般分为三种[6]:第一种是人际信息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产生的信息流。第二种是组织信息流,指的是组织内部的成员之间,或者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开展的信息交流。第三种信息流是大众信息流,指的是信息在社会中被大量的复制和传播,而且在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舆论效应的信息流,在社会中具有十分广泛的传播特征。社会网络环境中信息流的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7],第一,社会网络软件对信息流运动具有一定的可控制性,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软件设计人员已经对信息流运动轨迹、信息聚合、分类过程进行了确定,信息流在运动的时候会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运动轨迹以及设计规则进行运动,形成有序的信息结构体系。当前大多数社区的网站都通过计算机实现分类,在对信息进行存储的时候也可以分类存储。第二,网络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对信息流的运动产生了影响。在社会网络环境下,社会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纽带,社会关系维系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此在社会网络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区交流有一定的群体化优势,用户可以自我建立属于个人的交流社区,而社区交流就是建立在某些特定的主题内容上的,网络中的每个成员都对网络有很强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比如兴趣爱好相同的、经验相同的人、年龄相近的人,都很容易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交流的群体,借助网络对各种信息进行分享,开展交流,从而使得信息流运动带有一定的聚合特征[7]。
(三)基于网络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的信息组织与共享
在社会网络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信息技术的应用才使得社会网络功能变得越来越顺畅,也融入了更多的人为因素,其不可控性使得完全想要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组织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在信息的组织和使用过程中,社区交流及社会关系对交流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社区网络中的信息具有某些群体化优势,在一个社区网络中,交流的信息主题或者内容,应该是大多数社区内部成员都感兴趣的或者认同的,如果只有零星的几个成员认同或者感兴趣,则这样的信息在社区网络中不能实现大规模传播。另外,在社区网络中,群体也可以对信息进行评价,供用户选择信息。由此可见,在社区网络环境下,社区内部、社区之间的交流与社会关系是信息组织的主要手段和工具[8]。用户在网络上的行为活动是多元化的,比如用户共同参与某个活动,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共享,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体验等,都可以帮助用户与他人之间建立起一个圈子,网络社区就是这样一个圈子,而且是信息交流和知识传递的场所。在网络社区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元素[9]:个人用户、群体、社区,个人用户、群体是重要组成部分,人与人之间可以同网络软件进行沟通和联系,而且在沟通与联系的过程中还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朋友圈,利用自己的朋友认识更多的朋友,从而拓展人脉,建立更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个人际关系网络中,信息的传递就变得越来越广泛,而且各种信息之间也可以通过多种交互关系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网络社区。交互是网络社区中的一种重要行为,交互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虚拟关系或者真实的讨论与交流过程[10],例如当一个新闻在网络上被人们讨论的时候可能产生很大的舆论,因为网络的传递是多向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通过网络看到新闻信息,而且可以将新闻信息传递出去,而且会在不同的群体与社区之间进行传播,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就形成了信息的聚合,这种聚合也是信息组织形式之一,随着网络社区的规模不断变大,网络社区中的信息量也会不断增加,因此真正有效的、有价值的信息量会减少,比例下降。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量十分巨大、丰富,其涉及的内容也是各行各业的,多种多样,比如工业、农业、文学、航天、地理、医疗、娱乐等,每个领域都有大量的网络信息。所以信息的利用难度也会随之增大。网络社区中的成员都是有独特个性的,并且会影响信息的传递过程,伴随兴趣、信息需求的转变,造成社会关系与社区活动的不确定性。基于网络社区交流以及社会关系的信息组织模式也会受到信息的有序化程度的影响,但总体来讲,对于整个社区以及群体而言,信息的有序化程度并不会对信息组织模式产生太大影响,因为信息的有序化程度与用户在网络社区中的交流热情程度也有很大关系,用户在网络社区中的参与度高、热情程度高,则网络社区中的成员就可以对网络社区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中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不断强化,使得各个成员之间可以建立更加牢固的关系,从而使得信息的流动更有方向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大,社会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组织与共享成为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随着用户社会关系和信息流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和转移,与用户相关联的信息也成为一个整体,发生转移,信息被重新组织,重新利用。在社会网络背景下,信息流、社会流以及各种社会关系之间都有联系,并且会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体系结构,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促进信息共享和深入利用。
【参考文献】
[1]王翠英.社会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组织与共享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1):66-69.
[2]欧阳剑.社会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组织的驱动力及模式特征[J].情报资料工作,(1):64-67.
[3]黄如花,苏小波.论社会化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的发展[J].图书馆论坛,,31(6):190-198+13.
[4]林强,杨玉麟.对新信息环境下信息组织的解读[J].图书情报工作,2011(12):118-121.
[5]倪龙敏,汪祖柱.论Web2.0环境下的信息组织发展趋势[J].情报探索,(2):105-108.
[6]施莉.网络环境中的信息组织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7]文金书.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模式与挖掘技术应用研究[J].知识管理论坛,2011(7):74-76.
[8]岳泉,谭华军,施云.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组织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99-101+94.
[9]刘金玲.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的多层次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4-6+34.
[10]王以群,张力,胡忠红.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4):412-414.
网络社会组织管理 篇2
这就能初步反映出网络社群住址与社会管理的基本关系,网络社群组织是由技术与社会成员构建而成,社会管理是由社会成员共同设立,社会管理限制着网络社群组织,网络社群组织平衡着社会管理。
一、网络社群与社会成员的自发秩序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江楼晚眺》中的诗句。此句诗的意思是:晚风吹拂着江面,白浪滚滚,溅起无数水花;在蓝天碧空之上,一群大雁一字排开,向前飞去。白居易大概不会想到,他笔下旖旎的自然景色,竟包含着更为奇妙的科学道理。一群原来为杂乱无章的大雁排成了井然有序的一行,从原来的无序转变成了有序,这就是一种自然组织现象。
这种结构类似于哈耶克所谓的“自发秩序”,是一个外延和内涵极为明确的概念,特指竞争的环境下人们的自组织行为。这个行为从某个角度看并不稳定,特别有的时候后以国家为单位,国家本身虽然是历史的沿革,但却是站在更高的视野看也是自发产生的。
以豆瓣网为例,这种自发秩序在往往竞争中产生,网民比拼人气、比拼才华、比拼关注度,因而大家都选择了用影评、书评、时评及各种能代表各种观点的影像图片来刷新自己的页面,这样秩序便出现了,网民们发现了可以用某种特定的方式来巩固自己在豆瓣网的人气。新秩序是行为主体预期在新规则下的收益高于旧规则下才做出改变旧规则的尝试,一旦在新规则下,行为主体的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甚至低于在旧规则下的收益,行为主体就会改变规则,甚至回到旧规则。对新规则的“破坏”来自行为主体自身也可能来自外界的其它因素。豆瓣网曾经历过几次改版,由最初的Web1.0逐渐转向了Web2.0时代,也就是说从门户网站转向了个户网站。
二、网络社群组织与社会交往
曾经天才预言家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已然成真,全世界在各种各样的连接方式的交流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村落,小世界理论的现实性可谓容易的掌握,这个世界正在逐渐缩小着。网络信息化缩紧了我们的生活圈,让网络连接的多方用户端成为更开放、更透明的熟悉的陌生人。
以豆瓣网为例:
A分享心得(书评、影评、乐评、同城活动、小组话题) (778)
B发布共享信息(添加书、电影、音乐、同城)(271)
C添加友邻(148)
D看小组讨论(729)
E参加小组讨论(512)
F朋友们经常上,我也用(89)
G交志趣相投的朋友(422)
H写日记,当博客使用(103)
I参加线上活动(297)
J看看朋友们的情况(196)
经数据统计表明,因为熟识的现实朋友参与网络社交的人数所占比例最少(参见图表F项),因此可以推断网络社群组织同社会交往的区别很大,网络社群交往更倾向于一对多,更为自由,超出现实限制方面的问题,而且发展至今,中国的教育问题已经得到大方面改善,网民素质有所提高,网络实名制问题不是单单局限于社会犯罪的范围内,实名制在某种方面来看不是监督社会交往的安全问题,而是监督社会交往中的舆论导向。
经数据表明,分享心得的人数占得比例最高,也就是说社会交往中的言论是相对而言最为重要的环节,无论是书评、影评、乐评、同城活动、小组话题,这些都可能会同某些时事政事、社会敏感话题有关,这些问题会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经过煽动而采取一些不理智行为。实名制可以有效预防这种问题的出现,但是相反,实名制也会限制言论自由,甚至更严重者会重蹈从前的跨省逮捕的覆辙,实名制要求了社会交往中的主体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三、网络社群组织与社会应用
1、广告
网络刚刚兴起时,发布一个网站意味着挥金如土,若散财无道很容易投错了钱财,在主流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上,投放旗帜广告更甚昂贵。但最近,所有这些广告都已经降格为网站发布活动中的脚注。宣传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受众的支配时间也更自由,较原始初定的广告更可以成为广而告之的信息发布。
要理解这一系列新的社交网络、社会新闻和搜索引擎的重要性,你首先需要了解为什么它们比传统的广告更加有效。传统的广告严重依赖于一个假设—你在他们能看到你的广告的报纸上花钱,假设那些看到你广告的人将会购买你的产品,假设你花在广告上的钱将转化成了一定的投资回报。缺乏广告开支和销售额的关联,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赌博。网络广告的广泛发布平分了受众忽略的风险,能够将发布的礼仪扩到最大,这是网络广告的最大优势。
2、信息
网络社群组织中的信息发布有很多种,有生活类信息、时政类信息、娱乐信息等,网络社群组织中的信息虽然归类大致同报纸杂志等相同,却更加自由,尽管无规章制度可言,但是较之官方的消息,可以更及时快速的让受众传递,便于生活工作。
3、心理
心理学家曾指出:“人际交往”是人们幸福感的主要来源,网络社群组织的社会人交往的心理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SNS社会网络服务,本质上是帮助人们参与社会互联网服务项目,追根溯源,美国哈佛大学六度空间理论是,“社会关系网络”这个名词与IT没有直接关系,它仅仅指一种社交圈的彼此交叠、相互放大后的关系形态。在六度空间理论中,人们借助关系网向外发展人际关系过程中多是以“熟人找熟人”的方式开展的,收到时间和空间因素限制。而互联网的兴起却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打破了这种限制,信息开始以更为简单的方式流通起来。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人类的社交手段越发多样化, 但所有社交都离不开网络这个技术媒介。无论是私人交往还是群体交流, 在有时间或者空间距离的情况下, 只要依托网络便可以达成双方或者多方的交流交往。交往是社会中人的需求, 是社会管理的必要手段, 网络社群组织作为新的社会互动模式, 对于社会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社群组织,社会管理,豆瓣网,实名制网络交往
参考文献
[1]陈韵博.新一代农民工使用QQ建立的社会网络分析[J].国际新闻界, 2010 (08) .
[2]刘旭国, 骆华杰, 王万成.即时通信工具的协议分析与互通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9 (02) .
[3]徐建星.基于QQ的高校师生课后交流模式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 (04) .
网络社会组织管理 篇3
摘要:信任是企业组织合作的基础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在现代社会中,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企业组织要形成合作信任必然会受到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因此,培育和构建企业组织合作信任需要跳出传统封闭化的思路全面走向网络化的思维模式。在社会网络的全新视角下,文章通过对企业组织间信任产生和生成的分析,找到影响信任生成的主要因素,并针对不同依赖程度的合作关系,分别提出有效的信任培育机制。
关键词:企业组织;合作信任;社会网络;信任培育
一、信任的界定
对于信任的定义。学界至今众说纷纭,学者们多出于自身的研究角度对信任作某个方面的规定或限制。Deusteh将信任理解为“信任方对被信任方采取合意行动可能性的信念和预期”。Sabel认为,“信任就是合作各方相信任何一方都不会去利用另一方的易受攻击的弱点去获取利益”。Boon&Holmes认为“信任是在承担风险的情况下为尊重他方而对其动机的积极预期”。而Hardin则基于理性选择的思考将信任看作一种暗含利益的表达,就某一具体事件而言,之所以一方信任另一方为其利益行事,是由于另一方的利益已经暗含在这一方的利益当中。在这里,本文采纳Boon&Holmes的定义,认为信任首先是一种主观上的预期,这种预期指向未来:其次,信任也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至少有两个对象组成,即施信方和受信方;第三,信任发生在主观价值取舍的判断中,具有理性计算的色彩。
二、信任、企业组织合作与社会网络
在现代社会中,信任问题总是与合作问题密切相关,某种程度上两者是同构的。正如Gambetta所指出的那样,这种联系无非可以归结于以下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在多大程度上合作能够独立于信任而存在:另一个则是信任是否可以被看作是合作的结果而不是它的前提条件。而这正好说明了两者的关联度。因此,企业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信任从来都是紧密相关。John B,Cullen(2000)等曾指出。企业相互间的信任和承诺是战略联盟存在的基础。战略联盟就是一种网络式的组织间合作模式,它区别于一般单一企业战略的标志就在于企业间的相互信任。按照Luhmann(1979)的观点。信任是一种简化复杂性的机制,当面对现代社会中不断增长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时,组织之间能够依靠相互合作、相互信任来提供安全感和确定性,从而有利于减少组织间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合作效率,有效地降低社会网络交往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所以,信任对于组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传统的组织理论对于信任的关注仅仅集中在封闭性的企业组织内部,而没有注意开放式的社会网络对于企业组织的潜在影响力。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85)指出,大多数的行为都紧密地嵌入在社会网络之中,所以社会行为者的行为及行为结果都会受其所嵌入的社会网络的影响,因此,“公司间的社会关系对秩序的贡献比原本‘市场或科层思考方式想象的要重要些。而公司内的威权则没有想象得那么有效力”。所以,他认为交易中的秩序或失序、诚实或欺诈与社会关系网络有关,而与组织形态则较少关联。因此,我们对于组织信任的研究需要从封闭的“科层”化走向网络化,由于企业组织之间以及企业组织内部成员的关系是资源(信息、知识、情感等)流动的渠道,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信任联结或破坏的重要载体。很难想象离开社会网络这个工具,企业组织间的信任与合作将如何维系。由此看来,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理论解决了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的局限,并突破了行为与结构之间的分裂,从而提供了看待组织信任的一个全新的视域与分析范式。
三、企业组织合作信任的产生与运行
镶嵌在社会网络之中的企业组织合作信任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1)交易经验。信任度首先与交易时间的长短呈正比。Zucker(1986)认为这是一种基于过程的信任模式。这种信任模式依赖于过去交易的经验,这表明可根据对一个人过去的了解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2)社会声誉。对于企业组织而言,社会声誉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凝结了时间对它长期的检验,因而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因此,企业声誉是组织合作信任缔结的一个重要参照。一般而言。声誉较高的企业往往能获得较高程度的信任。(3)投资规模。投资规模的大小直接反映出沉没成本的大小。一般来说,投资规模越大,锁定的可能就越大,而转移收益往往会越低,因而投资规模可以被视为一种潜在的标志,反映出企业组织合作关系的信任程度。(4)制度约束。将合作置于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的约束之下,能够给企业组织带来较高的信任度,因为严苛的制度惩罚给,机会主义行为设置了较高的交易成本。Zucker认为促使这种基于制度的信任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交易双方的社会距离,即交易跨越团体进行,而这些团体有着不同的交易预期;二是交易双方的地理距离。制度信任更容易跨越地理距离而传播开来:三是社会体系中不可分离的交易数量,尤其是大型的相互依赖的网络交易的产生。(5)非正式关系与组织文化。企业组织成员间非正式关系也与信任度密切相关。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企业组织合作往往取决于企业组织内部成员的非正式关系的亲密程度,这些非正式关系往往成为企业组织合作的替代性来源,此外组织文化的背景也能促成合作者之间思维和行为模式的一致。
一般来说,企业组织间的合作信任度会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Banley&Hansen(1994)就根据机会主义的程度将信任划分为三种不同程度信任,即弱式信任、半强式信任和强式信任。在这里,半强式信任也称为“治理信任”,强式信任也称为“硬核心信任”。一般来说。在企业组织合作建立初期,控制机制在规范组织间的机会主义行为上起着主导作用。相应于初始阶段的高控制程度,信任度就处于有限的弱式信任阶段。在企业组织合作的第二阶段,控制机制的作用逐渐减弱,组织间的相互沟通开始成为组织合作信任的维系纽带。在频繁的接触中,沟通在很大程度上能消除分歧,奠定了长期交往的合作默契,因此这时的信任是半强式的信任。当企业组织合作信任关系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信任最高程度——强式信任时,维持信任的方式就变成组织间的相互适应和文化融合。这种相互适应体现为一种合作过程中的相互妥协,妥协的意愿反映了合作者对合作伙伴利益有所考虑,从而加强了伙伴间的情感联系。在这种高信任氛围的影响下,合作者会自觉地从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机会主义行为因而几乎不可能再出现了。
四、企业组织合作信任的培育与建构
不同企业组织的合作关系需要不同的信任培育机制,王咏丽等(2006)的研究表明,如果在浅层依赖关系中,法庭、借贷机构、信用机关等都是生成组织合作信任的有效制度安排。在这里,降低风险的措施主要是精打细算或靠威慑作用。威慑作用体现在如果受托人没有遵守规则就会
受到惩罚,如可预见的法庭判决。以及信誉的降低等。威慑作用还体现在可能中断与对方的关系所导致的潜在关系成本,如长期的损失弥补不了短期的收益等。因此。在现阶段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以法律等交易制度为基础的信任保障体系。推动成熟完善的市场运作体系的确立,从而全面为社会成员树立起一种普遍信任的制度性安排与制度性承诺。此外,建立和完善企业组织信任的社会评价体系,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创造公平的氛围,对于构建企业组织信任具有有效的推动作用。Lewis(1985)指出,在选择合作伙伴、形成合作信任以及以后的运作过程中,必须通过一套经常性的、持续的内部评估审核分析体系对每一合作伙伴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企业组织在确立合作信任之前,必须全面分析了潜在的合作伙伴,而这时一个全面公开反映企业概况和信用状况的评价体系就是最佳的参照体系。社会评价体系的确立不仅能使企业组织作出正确的合作选择,而且能够成为鞭策企业组织信誉的重要衡量标准,评价体系能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随时驱逐劣品。杜绝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而如果在深层依赖关系中,王咏丽等认为内在化是构建企业组织合作信任的基本策略,即受托人把委托人的偏好和观察世界的方式内在化。时间、临近性、共享战略、共享身份、共同的激励、共同价值的谈判等都能够导致向着相似的观点、信念、价值观的方向演变,企业组织间合作要强化建立一种坦率开放的沟通关系,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保持信息的及时共享,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网络,加强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组织文化建设,从而有助于形成关系网络中的二次信任和基于个体义务感知的心理契约,使企业组织合作信任由基于计算的信任转为基于认同的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完善基于交易制度的信任保障体系需要注意与现阶段的我国市场体系现状相结合。李涛等(2004)的实证研究表明,对于当前处于转型经济中的民营企业而言,他们更多地相信业务关系和关系网络能实际解决组织信任关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而对于制度的代表——法院和政府的解决方式不予认同。因此。李涛等提出,司法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会增强适度的市场竞争提高信任程度的作用,但是,它也会降低信息通过非正式渠道扩散对信任程度的贡献,由此看来,司法体系改革应当考虑到二者在维护企业间信任时的一个最优平衡。
参考文献:
1JohnB,Cul len,JeanL,Johnson,Tomoaki Sakano,Succes s through commitment and trust:The soft side 0f strategic a11lance management,Journal Of WorldBusiness,2000,35(3):223
2Lynne G,Zucker,ProductiOn 0fTrust: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Research inOrganizational Behaviour,198 6,(1 8):53-55
3J,B,Barney&M,H,Hansen,Trustworthines s as aSourceof CompetniveAdvantage,StrategiesManagementJournal,1994:175-190
4J,D,Lewi s&Woigert;,Trust a s a social realny,Social forces,1985:967-985
5王咏丽,李乾文,组织模式演变的信任视角分析,生产力研究,2006,(2):214-216
6李涛,李红,双方关系、关系网络、法院与政府:中国非国有企业间信任的研究,经济研究,2004,(11):93-94
7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甘曦之,现代企业组织模式的弊端及对策,北方经贸,2005,(4):100-101
基金项目:2007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07MLB003)。
作者简介:江德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良斌,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吴荣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副教授。
网络社会组织管理 篇4
加快社会组织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
来源:《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2013年第02期
【编者按】社会组织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将日益突出。如何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稳步推进政社分开;如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功能,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合作治理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等,是本期关注的话题。
【摘要】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社会组织成为了社会管理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如何发展社会组织的话题,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书记崔明华同志指出,要在充分理解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内涵基础上,认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向和工作重点。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沈国明教授指出,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在鼓励的同时还要规范其运作,让社会组织在有序的状态下发展。上海市社联科研处处长徐中振教授指出,当前应加快形成和完善社会组织体制的公共性领域、支持性体系和社会化机制,注重解决制度安排、政策环境和购买服务方式等问题。上海商学院韩狄明教授和同济大学詹兆雄教授指出,社会组织在解决社会冲突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应充分释放其正能量的发挥,同时完善制度以规避社会组织可能造成的风险。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章友德教授针对目前社会组织在运作中出现的角色不清、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的问题指出,社会组织必须要认清和明确其在社会转型中的角色和位置,才能发挥其作用,参与社会管理。上海商学院李红艳副教授从国外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探讨国内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指出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规范。
网络社会组织管理 篇5
课题调研提纲
(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2、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完善社会组织;
3、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4、社会管理创新对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带来哪些新要求、新挑战;
5、社会组织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遇到什么问题、困难;
6、今后,以党建创新推动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主要工作思
路和对策;
7、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中党组织、党员在社
区管理创新中积极作用的对策、建议;
8、行业协会在党委政府指导下,在对所在行业进行管理过
程中,有什么新做法新成效;
9、社会中介组织在行业协会的指导、管理下,在为社会提
供服务方面有什么新做法新成效。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作用研究”
课题调研提纲
(社区)
1、对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基本评估;
2、社会管理创新对社区党组织带来哪些新要求、新挑战;
3、当前,社区社会管理创新遇到什么问题、困难;
4、今后,以党建创新推动社区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建议对
社会组织证书管理制度[定稿] 篇6
一、为加强本单位所有证书原件、申办原始资料及其重要文件资料的 管理,防止遗失并保证按时备案复检等,特制订本制度。
二、下列证书及资料由办公室负责统一保管
1、所有资信文件:验资报告、评估报告、年检报告等
2、重要文件,如项目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等。
3、理事会会议文件及通知、权威部门发布给本单位的授权函等。
4、所有由重要机构或组织颁布的证件如登记证书、银行开户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三、资料保管员职责如下:
1、建立证书资料目录及相应档案,以便及时查找。
2、负责日常管理,保证证书资料的完好无损,防止任何情况下的遗失损坏。
3、负责有关证书的申办、变更、年检、延期等工作。
4、严格按照本单位的有关制度办理有关借阅、借用、复印等工作。
5、严格交接转移手续。
四、证书资料的借阅、借用、复印管理办理
1、本单位职工因工作需要必须借阅、借用、复印证书资料时,应填写借用登记表,写明事由及拟用证书资料名称、件数、归还期限等,经相关负责人同意并签名确认后,方可办理相应手续。
2、资料保管员凭主管领导签批的申请书办理借用、借阅、复印等业务,其他任何人员提出的任何要求,均不予受理。
3、凡借阅、借用证书资料,必须在申请日期内归还,不能按时归还的应申请延期,手续与上述1相同,但最长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五、违规责任
1、凡因保管不善或借用、借阅手续不齐,导致证书及重要文件资料遗失的,由资料保管员承担补办费用及相关责任。
网络社会组织管理 篇7
组织内的知识流是知识在组织内部不同知识主体之间的转移和扩散过程。在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共同作用下, 组织内部知识流呈现网络状结构[1]。从知识活动的发生过程来看, 组织中的知识流动表现出群体联结的性质, 即“网络”特性;从知识活动发生的本质来看, 知识流动更多的表现出非正式性质, 受到知识主体行为的强烈影响, 即“社会”属性[2,3]。而社会网络理论刚好可以提供一个将知识活动纳入到社会网络中进行考察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可以在社会关系视角下, 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和分析方法开展组织知识网络的相关研究。
社会网络分析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简称SNA) 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我中心社会网分析:它探讨的是个体在网络中的联结与位置;二是整体社会网分析:它探讨的是网络整体的构成与形态[4]。知识在社会网络中流动会受到网络的关系和结构等特征的影响, 如何全面准确的描述和度量这一知识网络, 是评价组织知识流动状况、改善现有知识网络的基础。以往由于缺乏量化测评方法, 对于知识流动与共享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 这一局面在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成熟后得到改观。社会网络分析通过映射和分析团体、组织、社区等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提供丰富的、系统的描述和分析社会关系网络的方法、工具和技术。将其应用到知识管理研究中, 可以使不可见的知识流转变为清晰的图景。这种定量分析提供具体手段, 从而实现组织知识网络的优化, 提高组织成员共享知识的能力[5]。
2 基于“自我中心社会网”的组织知识网络
自我中心社会网分析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个体与哪些人有某种特定关系, 这种关系因研究内容而异。二是个体与他人这种特定关系的强弱程度, 即联结强度, 是怎样的。
对于组织内部知识网络, 如果把组织成员作为网络节点, 可以将以上两个问题表述如下: (1) 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知识交流关系:组织中的某成员与其他哪些成员存在知识交流的关系。 (2) 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知识联结强度:组织成员之间知识交流关系的强度如何描述, 受哪些因素影响。
2.1 节点在网络中的知识交流关系
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提出“社会资本”理论以解释个人社会网络关系[6]。该理论主要观点是:个人社会网络规模越大, 其社会资本越丰富;资本越多, 摄取资源的能力越强。在一个网络中, 个体或组织的社会资本数量决定了其在网络结构中的地位 [7][8]。如果按照这一观点, 在组织知识网络中, 某成员与越多其他成员存在知识交流关系, 其获取知识资源的能力越强。而实际上, 如果组织的某成员只与一个小团体中的成员保持知识交流关系, 而这个小团体中所有成员之间已经互有联系, 那么即使该成员离开这个知识网络, 对该网络中的知识传播和共享也没有什么影响。
可见, 单靠知识交流关系的多少和个人网络规模大小是无法准确衡量成员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成员在知识网络中的非冗余交流关系才是决定该成员在网络中地位的关键因素。冗余性联系 (redundant contact) 指的是网络中那些信息和知识重复传递的联系。组织知识网络的效率和有效性往往取决于网络中非冗余性联系的数量。
2.2 节点在网络中的知识联结强度
对于联结强度的描述, Granovetter 最先提出强联结和弱联结的概念[9]。个体与其较为紧密、经常联络的社会联系之间形成的是强联结;与此相对应, 个体与其不紧密联络或是间接联络的社会联系之间形成的是弱联结。从互动的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内容四个维度来区分联结的强弱。
按照Granovetter的观点, 强联结是个人与外界发生联系的基础与出发点, 而弱联结往往是获取无冗余资源的重要通道。实际上, 无论是弱联结还是强联结, 对于组织的知识活动都起到重要作用, 只是二者的优势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果说弱联结是接触并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 那么强联结则保证了知识被充分理解和转移。弱联结理论关注信息与知识的发现与获取问题, 强联结则更关注知识的流动问题[10]。对强联结来说, 一方面, 相互之间频繁交流的个体或者有着强烈感情依附的个体之间更容易分享知识。个体之间感情依附越强烈, 就越容易为对方利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包括转移知识的努力。另一方面, 强的人际关系也会促进信任的形成。信任使各方不再顾虑知识分享的不恰当和误用, 从而更进一步的促进知识流动。
3 基于“整体社会网”的组织知识网络
自我中心社会网分析侧重于从关系角度分析知识交流关系的多少以及知识联结强度受哪些因素影响;整体社会网分析则从网络整体结构角度分析知识网络特征对知识流动的作用, 解决何种网络结构可以提高组织内部知识流动效率的问题, 可以利用SNA实现对知识网络中知识团体和关键知识节点的识别。
3.1 知识网络中的知识团体分析
在组织知识网络中, 当部分节点组成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联系明显多于和其他成员之间的联系时, 这一群体成为组织内的知识团体。
知识团体是组织中的一种非正式组织, 它的存在既有积极意义, 也有消极作用。一方面, 知识在这种非正式小团体中产生和扩散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成员之间;另一方面, 它有可能引发与团体外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困难和派系斗争。最近的实证研究发现, 较为理想的网络结构是企业中存在一些内部密度较高的小团体, 同时各个小团体之间又具有一定的联系 (即小团体之间的桥) , 这有利于团队之间知识的互补、传播, 提高组织的知识流动效率[12]。在搜集数据的基础上利用SNA的辅助软件UCINET6.0进行定量分析计算, 可以协助发现、分析网络中的知识团体及其之间的桥, 使它充当团体之间的信息沟通、知识传播的代理角色, 进而对这些组织内的非正式小团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管理, 有利于团体之间知识的互补和交流, 提高组织的知识管理绩效。
3.2 知识网络中关键知识节点的识别
识别关键知识节点, 就是对知识网络中的个体地位, 即知识主体的中心性进行分析。中心性反映了成员在知识网络中所处地位及权力影响, 分为点度中心性 (degree centrality) 和中间中心性 (betweenness centrality) 。点度中心性反映节点与其他多少节点间存在着直接联系, 把节点度大小作为衡量标准;而中间中心性则反映节点对其他节点之间进行联系的控制作用, 用经过节点的最短路径数来衡量。较高的中间中心性说明该个体作为知识在网络传播的媒介作用较为明显。
网络具有过高或过低中心性都不利于知识共享和传播[5]。对于过高中心性的成员来说, 会因负荷过多 (如过多人向他寻求咨询与帮助) 而倍感压力。同时, 一旦该成员离开组织, 整个网络的连通性将大受影响, 甚至出现完全分裂的小团体。另一方面, 过低的中心性又会导致网络过度分散, 缺少权威人物, 同样不利于知识传播。另外, 中心性分析还可找寻网络中处于边缘地位的成员。这些成员可能会觉得自己得不到重视, 工作积极性受挫, 也可能是未被充分利用的专家。基于SNA的中心性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角度帮助识别知识网络中的关键角色和知识专家, 同时也可识别网络中的边缘角色, 有效防止知识流失。
4 实例:基于SNA的研发团队知识网络分析
本文以大连某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软件研发团队作为对象, 对该团队各成员之间由于知识交流所形成的知识网络实现基于SNA的定量研究, 目的是分析网络中的知识流动现状, 发现阻碍知识传播和共享的问题。通过问卷设计及问卷调查收集社会网络数据, 根据问卷结果, 配合使用辅助软件UCINET, 获得该团队知识网络结构, 如图1所示。
在这一由16位成员所组成的软件研发团队中, 以“从谁那里得到对问题解决或工作有实质性帮助的知识”为问卷测量题项, 获得各成员关于与团队内部其他成员有无知识交流的相关数据, 并以此绘出知识网络图。在图1中, 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成员 (在图中用姓名首字母缩写来表示) , 每一条线代表两个节点之间存在知识交流关系。线上的箭头代表知识传递的方向。在知识网络中由于强调的是知识在节点之间互相交流的关系, 因此各节点之间的连线均为双向箭头, 表示知识传递方向是双向的。HY、SZB和WC三个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没有知识的双向互动, 是孤立节点。
基于社会分析法生成的知识网络图清晰明了地反映了团队内部知识的实际流动和传播的状况。可以针对前述的“自我中心社会网”和“整体社会网”的理论分析, 来探讨网络内部成员之间信息沟通和知识传播的相关问题。
4.1 个人网络规模和知识联结强度测度
从网络图中可以看出每个成员个人网络规模大小, 即该成员与其他哪些成员有知识交流关系, 可以明确网络中每个成员的知识来源。举例来说, 网络中与CF有知识交流关系的成员分别为:LM、WDP、LWH、WYH、CYK。也就是说CF在网络中是通过与这5个成员的沟通和交流来获取知识资源的。
关于知识联结强度如何测度, 基于Granovetter衡量强联结的四个维度, 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 根据知识交流强度的特点, 将知识联结强度分为知识交流频繁程度、知识交流内容与工作关联程度及人际亲密程度三个维度来测度。接着将问卷中涉及以上三个维度的问题设计成五点量表, 程度最强的为5, 最弱的为1, 各问题结果加总, 就可以获得一个总体评分, 这个联结强度得分表示的是两个成员之间联结强度的大小。
利用这一方法设计问卷, 对网络中CF与其他成员联结强度进行测度, 其中知识交流频率和知识交流内容的权重取0.4, 人际亲密程度的权重取0.2。最后的联结强度结果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在该知识网络中, 与CF有知识交流的联系中, WDP与CF的知识联结强度最高, CYK与CF的知识联结强度最低。
4.2 知识团体分析
本文中采用“以节点度计算小团体方法”中的k-plex法定义知识团体:设图Gs是图G的子图形, 则k-plex是包含了Gs节点的子图形。在该图中, 每一个节点都与同一子图形中的Gs-k个节点有联结关系。该定义表示一个知识团体有gs个人, 其中每个人都至少与该团体的其他成员保持 (gs -k) 条的知识联结。
按照上述定义, 在该知识网络中, 当k=1, 且知识团体的节点数不小于3时, 借助UCINET的分析可以判定网络中包含3个知识团体, ZDP、BPF、LWX形成一个团体, WDP、CF、LWH形成另一个团体, 而WDP、CF、LM则形成第三个团体, WDP在不同知识团体之间充当了桥的角色。
根据组织结构的实际情况分析网络中的知识团体是否合理及存在问题。团队的组织结构为平衡矩阵模式, 在部长下面分为4个平行项目组, 每个项目组由组长和若干组员构成。图2为知识网络的组织结构及成员分布情况。
结合图1和图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WDP、CF、LWH分别是三个项目组的组长, 他们之间所形成的知识团体主要是进行项目之间的知识交流, 而对于整个团队绩效来说, 各项目组之间的知识交流及协同作用是有必要的。在这里同为项目组长的ZDP并没有进入到该知识团体中。
(2) ZDP、BPF和LWX属于同一个项目组, 工作内容相似, 因此相互之间知识交流比较紧密, 故形成一个知识团体。而项目组的另外两个成员LY和QSM并没有进入该团体中。
(3) 以WDP为组长的项目组中, 各成员之间有知识交流, 但知识联结联系密度较松散, 因此还不够形成小团体的条件。这说明该项目组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4) 以CF为组长的项目组中, 除了CF与WYH有知识交流, 其他两名组员HY与SZB均为知识网络图中的孤立节点, 与别人没有知识交流。此类情况也出现在以LWH为组长的项目组中。这说明了这两个项目组中的知识交流情况并不理想, 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局面, 加强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
4.3 关键知识节点识别
从图1可以直观的发现网络中两个比较明显的中心人物:WDP和CF。为了进一步准确识别知识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本文应用UCINET6.0对知识网络各成员进行中心性计算, 以点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作为衡量节点重要度的关键指标, 计算结果如表2、表3所示。
综合表2和表3中各成员在网络中的点度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的计算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该知识网络中, 点度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均较高的成员为WDP、CF和ZDP。其中WDP的中心性最高, 点度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分别为40%和44.444%;CF次之, 分别为33.333%和20.794%;ZDP的中心性也较高, 分别为20%和19.048%。这意味着这三人在网络中是最主要的中心人物, 是网络关键节点。
(2) WDP在整个知识网络的知识交流和传播中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效促进了网络中的知识共享, 是典型的关键节点。同时担任网络知识中心人物和知识团体之间桥的角色。这与他在正式组织中作为团队负责人的工作职能是相吻合的。在工作中他不但是掌握整个团队知识的领导人物, 同时也是协调各项目组开展工作和沟通意见的关键人物。
(3) CF和ZDP的点度中心性虽然较高, 但中介中心性明显低于WDP。也就是说这两人在网络中作为知识中介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整个网络的中介中心性数值偏低 (40.42%) , 因此, 需要加强CF和ZDP二人的中介中心性, 提高网络整体中心性。
(4) 网络中QSM、WYH和CYK的中心性较低, 成为网络的边缘人物, 需要加强知识交流能力, 防止知识流失。
(5) 网络中HY、SZB和WC为孤立节点, 与其它成员之间没有双向知识交流, 需要找出原因, 帮助其建立与其它成员的知识联系。
5 结论
在知识经济和组织协同化环境中, 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影响和作用了知识流动的扩散途径和转移效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新的量化研究手段, 可以进行以个体为中心及以组织作为一个闭合网络为对象的知识流动网络分析, 除此之外, 还可以进行组织内非正式团体作用分析以及关键知识节点的识别等问题的研究, 这些相关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探寻组织中阻碍知识流动和共享的问题根源, 进而实现组织内部知识流的优化, 并为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组织知识管理的制度和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WANG Zhongtuo.Knowledge Network System:Not Only A Tool, ButA Paradigm[C].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Strategic Creation of Technology, Japan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117-127
[2]JENS GAMMELGARD, KENNETHHUSTED, SNEJINA MICHAILO-VA.Knowledge-Sharing Behavior and Post-Acquisition Integra-tion Failure[J].CKGWP, 2004 (6) :24-41.
[3]HANSEN M T.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9, (44) :78-89.
[4]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5]CROSS R, PARKER A, PRUSAK L.Knowing what we know:Sup-porting know ledge creation and sharing in social networks[J].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001 (30) :100-120.
[6]BOURDIEUPIERRE.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edited by John G.Richardson,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86.
[7]COLEMAN JAME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8 (94) :95-120.
[8]边燕杰, 李煜.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J].清华社会学评论, 2001 (2) :1-18.
[9]GRANOVETTER M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8:1360-1380.
[10]HANSEN MT.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 ties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9, 44:82-111.
[11]陶海青, 薛澜.社会网络中的知识传递[J].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4 (6) :77-84.
“人才社会化”冲击组织管理 篇8
共享经济模式下,组织转型
的一个趋势,即人才的社
会化开始显现。人力资源管
理将如何应对这种趋势?
物尽其用的共享经济模式,将具有高价值、低使用率的物品提升使用效率。于是,很多App的生意开始涉足这个领域,比如租高端照相设备,租晚会用服装,租价格不菲的珠宝首饰等。其实融资租赁的概念一直都有,但原来一直涉及的仅是大型设备等,很少涉及民用物资,而共享经济的到来,使得人们更关注物品的最大化利用,以及不用再攒钱去购买偶尔使用的物资,使得“断舍离”也没那么困难。
而越来越昂贵的“人”,更是如此。
种种迹象表明,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组织转型的一个趋势,即人才的社会化趋势开始显现。人才不再被固定在一个岗位,或者员工不再依附于某一个组织,使得“共享员工”也逐渐成为一种现象。
而这种模式,显然也会极大地利用社会上的富裕资源,使得人尽其用。
何种业务适合人才共享
不知从何时起,北京的道路更加拥堵了。究其原因,众说纷纭,而有一种说法是:那些平时使用率低的私家车全部出动了!因为滴滴、Uber的到来,使得这些剩余资源可以作到资源盘活、价值再造。
一些餐饮企业,特别是有送餐业务的,自己不需要再养全职的快递员,而是利用其他行业的快递员,当单子出现的时候,周边所有的快递员(甚至于非快递员)均可抢单,然后送餐。我见过一个送餐员,他是某个电商公司的快递员,因为送餐与他送货的是一个小区,于是,他就抢了送餐的单,一举两得,且时间成本节约了,而且还挣到了双份钱。不仅如此,车辆的油耗也随之节省了……因此,你能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于是,你会发现,很多快递公司、物流公司都开始裁员,即和员工间的雇佣关系发生了改变,从雇佣改为合作。一来企业降低了管理成本和风险;二来这些员工可以从多渠道挣钱,何乐而不为?
其实我更想和各位沟通的是,哪些业务以及哪些岗位适合使用共享员工?
第一类是高端技术人才,或是比较稀缺的技术人才,他们的报酬是按成果取费。
第二类是计件工(如快递、司机、保洁等),他们可以通过劳动时长或件数获得报酬。
众所周知,滴滴、Uber的司机并非有牌照的出租车司机,且不乏有很多企业白领甚至老板。我也兴奋地感觉到,这些司机比出租车司机素质高了很多,不是因为管理,是因为这些人本身的背景及职业素养。
于是,这里面就出现了第一个问题,即如何保障服务效果?如果提供服务者本身素质较高,则不需要过多的约束均可以达成不错的服务效果;但如果这些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偏低,那么会在不断的共享服务中,通过顾客评价监督其改善或者将其淘汰掉。而管理者此时充当的,更多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共享与独享将并存
一个企业的组织机构设计以及员工管理,并非完全依赖于我们的专业和传统,更多的是对于组织的价值。一直以来,管理大师都在告诉我们,要通过1+1>2来达到企业业绩的最大化。同时,组织中重要的是团队的作用和价值,不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而强调团队协同作战的能力。再者,通过管理流程的梳理、信息技术的实现,使得组织效能更高。
这些理念在当今社会是否不存在了?不是,一定是存在的,很多工作必须协同才能产生效益,但这种协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个人特质的出现(比如:85后员工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喜好单兵作战,更愿彰显个性及强调个人价值),从管理学的角度,要学会顺势而为,即找到适合当前状况的突破点。于是,我们可以去看,很多工作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只要管理流程清晰,系统支持到位,比如快递员、司机、软件开发工程师等。只要他们能够提供一个小闭环的边界清晰、且资源由企业掌控的工作成果,则可以独立,不依附于组织,同样可以创造价值。
但组织中不可能所有的岗位均可独立且边界清晰,比如管理类工作、资源类工作。拿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其各模块间需要环环相扣,且信息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并且如果对企业中的业务不了解,根本无法达成管理和服务目标,这样的工作不适合共享员工;又比如技术支持类工作,其技术是公司独有的,且产品具有个性化的程度,除了给本公司做技术支持外,无法帮助其他公司服务,这样的工作也很难独立于组织之外。
因此,我认为企业中是可以有两种类型的员工必须存在的。
共享员工的管理难点
既然上面提到了企业中既可以有共享员工,又可以有独享员工,两种类型的人员同时存在的时候,其管理方式一定是不一样的。于是,如何解决这两类员工的管理问题,便成为一个难点。
根据笔者的经验,这两类员工因其特性不同,管理方式可以不同。比如共享员工,如果基于可以简单衡量的岗位,则可以定出管理标准,予以培训及考核,并按标准计酬并确定是否继续合作。举个例子,对于司机,可以请用车人按照工作标准来评价,即服务礼仪:是否主动开车门、是否主动告知车上有水、是否将导航置于静音状态等;沟通方式上:上车主动打招呼、说明车上的设备如何使用、确定到达地点、确定按导航走还是按照乘客指定的路线走等;卫生状况:司机是否身着衬衫、车上是否干净、是否有异味等。这些标准一旦制定出来了,考核人不是公司,而更多的是乘客,根据这些客观的考核结果来支付薪水及奖励等。其他共享类岗位相同,均按照标准或者结果来衡量,且均应让使用者来衡量。
管理变得似乎更容易了,但如何保留这些员工呢?这似乎成了难点。如果运用更市场化的保留机制,即人员缺少时服务费翻倍等,是不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但我认为,将这些问题都推向市场,会比企业自己更容易解决。
而对于独享员工,其实管理似乎看起来更难了。独享员工应该更关注融入感、集体荣誉感、团队价值、合作价值,也许这些人在选择的时候就要关注,看看是不是群居类动物。比如:笔者就是典型的群居类动物,不喜欢一人玩耍。可见,共享与独享员工在考核与激励体系上更不尽相同。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共享经济这一趋势不可阻挡,而随之而来的人才社会化,共享员工也成为必然的一种趋势。但组织不会因此消失,仅是部分工作及岗位变为共享人才,从目前看,将仍会有大部分人才只属于某个企业,仅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会慢慢发生改变,更强调合作,而非雇佣。
无论何种趋势,既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无谓固守,适合企业的人才管理方式才是最好的。管理
责任编辑:庄文静
【网络社会组织管理】推荐阅读:
网络文化社会管理08-14
网络平台用于社会管理10-01
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05-25
社会网络06-23
社会网络特征10-16
社会网络视角05-15
多维社会网络05-23
在线社会网络07-04
网络社会观念07-05
网络社会心态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