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特征

2024-10-16

社会网络特征(共12篇)

社会网络特征 篇1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产品的普及, 网络媒介在中国不断发展, 网络传播方式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 使民意表达渠道和空间迅速扩展和延伸, 由此发展出了一种新的舆论类型——网络舆论。至少在中国城市社会, 尤其是中青年群体中, 通过网络了解社会事件及其进程, 参与社会问题讨论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但由此造成的网络依赖、信息泛滥及真假难辨等问题, 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政界、教育界和未成年子女家长的忧虑。有鉴于此, 结合社会学功能分析思路探讨网络舆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网络舆论及其特征

所谓网络舆论, 就是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形成的公众对某一社会事件带倾向性并具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 (1) 用最简捷的话来说, 网络舆论就是表现在网络世界中的社会舆论, 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新的舆论形式, 它与报刊平面媒体舆论、广播电视立体媒体舆论、大众言语传播舆论构成了现代社会四种主要的舆论形态。新闻跟帖、电子公告板、电子信箱、博客、聊天室、新闻组、腾讯QQ等构成目前网络舆论的主要阵地。

与传统的民间言语舆论和由官方作为主体的报刊舆论、广播电视舆论不同, 网络舆论具有大众化和官民共享特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社会的发展即是一例, 但整个社会在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公民综合素质方面, 还无法充分满足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自主和社会自治。这样, 网络舆论这一官民共享的舆论模式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治理朝着更加开放和透明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会与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发生冲突。

综观网络舆论和作为其依托的互联网技术, 我们大致可以概括出网络舆论的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网络空间的共享性。互联网技术经由光电传输可以将全体网民链接在一起, 也可以将政府和公众链接在一起, 虽然网络社会并不是充分有形的现实社会, 但这种虚拟社会却有现实社会的一切特点。信息高速公路与现实中的高速公路一样, 不仅也会发生事故甚至堵车, 而且其上所行驶的车辆驾驶员既有良民, 也有罪犯;既有政府官员, 也有从事各种职业的社会公众。昔日基本向大众关闭的政府大门, 有时不得不向公众开放, 以表明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为。在网络空间中, 无论是个人博客还是官方网站, 若非设立特许授权, 则是任何人都可以光顾浏览并就他们感兴趣的事件和话题发表意见的。在这里, 现实生活中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明确的界限逐渐模糊了, 大众或网民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对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的自主参与, 虽然其间难免会有非理性观点和语言的呈现。

网民的匿名性。吉登斯把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归结为隔距性, 这种人际之间非直接的互动在网络世界被充分放大了。在网络社会中, 社会组织是实名的, 但作为网民的公众, 只要登记一个足以识别自己身份的符号, 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终端介入网络社会, 并就现实社会中的焦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一个不能充分实现网络控制但舆论自由度有待提高的社会中, 网民的社会态度, 既可以是高度理性和建设性的, 也可以是非理性和破坏性的;既可以是追求知识和事实真相的, 也可以是追求感官享受和散播谣言的……所有这些, 主要取决于网民的素质和生活偏好。网络空间据以形成的计算机技术, 不必非以人的社会身份作为识别符, 任何足以使网民彼此区别开来的符码都可成为社会人的网络代号。

网络沟通的互动性。传统舆论多是由官方媒体所主宰的单向传播舆论, 而民间舆论则只限于大众之间的口传耳受。但在网络舆论中, 由于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双向性, 网络舆论的双向互动可以做到即时同步或不同步地交换意见、交流信息。这种互动性大大改进了人们交换思想、沟通言论的方式, 使大众舆论更具民主性、平等性及即时性。由于网民的匿名性, 使得网络舆论的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 也不具有现实生活中摆脱不了的政治、经济甚至是意识形态影响, 网民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意愿, 实现权利行使和意愿表达的“零旁观”。 (2)

舆论内容的广泛性、多元性。由于网民来自不同阶层, 文化水平不一、价值取向不同, 使得网络舆论内容广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对同一个社会事件, 居于不同社会地位、具有不同知识水平、价值观念殊异的网民往往会表达不同甚至是尖锐对立的观点, 其中不乏积极的建设性意见, 也有消极的语言攻击和各类非主流思想的语言表达。多元的社会结构尤其是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在网络世界已经成为无法否认的现实。

网络舆论的社会功能

网络舆论是信息技术的产物, 也是后工业社会的集中体现, 它集平等、开放、便捷、高效等现代和后现代社会的诸多要素于一身。在尚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中国, 网络舆论既构成社会运行和管理的压力, 同时也构成推动社会全面改革的动力;对于民间, 网络舆论较大程度地实现了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迅速公开, 同时也造成诸多不实信息的泛滥, 对公众的社会认识和判断造成干扰。所以, 考察网络舆论的社会功能, 必须结合其特征, 分别考察对政府及政府官员行为、对社会公众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 谈一谈网络舆论对政府工作的影响。

网络舆论拓宽了民主政治的参与渠道, 加强了对公共决策的监督作用。公共领域作为国家机关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通过双向的沟通形式形成理性辩解的公共意见, 使得国家权力得以理性化运作。哈贝马斯认为理想沟通的理性规则包括:每个人有权参加公共事务的讨论;每个人有权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需要及偏好, 可以质疑任何主张;任何人和组织不能妨碍参与者言论的权利。 (3) 网络社会以其独特的匿名性、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征, 使得网民可以在一个开放、平等的互动情境中公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 提出任何质疑和主张。

尽管从理论上讲, 媒体应该代表公众, 成为公众的代言人, 但在现实运作中, 受各种利益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制约, 传统媒体的言论有时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公众的观点和意见。 (4) 而在信息时代, 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网络应被视作沟通、互动、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最迅捷、最有效、覆盖面最广的渠道。如今大多数政府部门都有官方网站, 许多党政官员公开了自己的博客。在一些地方和部门, 需要听证、公议的事项, 会首先在网上听取反馈, 同时也开始尝试通过网络进行干部评议和政绩评估。

网络舆论有助于督促政府提高政治生活的透明度。通过网络政府既可以收集民意, 也可以向公众发布各种决策的制定及工作运行状况, 增加政治活动的透明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法治蓝皮书》指出, 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情调研组调研发现, 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中, 温家宝总理提出必须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 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 发挥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而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让公民的心声在此发出, 充分显示出舆论对政务的监督作用。

网络舆论有助于推进依法行政, 矫正官员的不良行为。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传统, 造就了滋生官员特权作风的社会环境, 不少领导干部缺乏基本正确的权力意识和依法行政理念。这种状况不仅潜存于官员意识深处, 而且频现于他们的言论和行动中。天价烟局长、雷人质问、最牛京官、香艳局长等与官员言行有关的网络新概念, 不仅充分甚至是夸张地表现了一些官员身上存在的与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背道而驰的思想观念和行事作风, 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引发网民强烈关注的网络舆论, 才使一个又一个贪官污吏被查下马或被判入狱。在城市发展或因地方、部门利益驱使, 违规强拆导致民怨沸腾并酿成重大群体性冲突的违法行政事件, 司法系统频发的嫌疑人非正常死亡事件, 以及“邓玉娇事件”等都是在网民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下才得以纠正的。公民通过互联网已经捕捉了许多“问题官员”, 显示了网络反腐的巨大威力。 (5)

其次, 谈一谈网络舆论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

无论是官方舆论, 还是民间舆论, 在中国主要是当做一种文化控制手段来看待的, 舆论最重要的职能也不是社会的良性运行以及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 而是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传统舆论的控制、教育对象往往是政府管理和控制下的民众, 舆论主体和对象是泾渭分明的。但在网络舆论中, 互联网的互动功能部分实现了虚拟世界的官民平等。虽然政府仍是主要的舆论控制者, 但因大量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网站中的BBS, 使更多网民把原本受政府官方媒体筛查的社会事件通过QQ聊天室、BBS、MSN、个人博客、E-mail、新闻跟帖等形式发至网上, 大量网民的相互转载和传播, 很快形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舆论力量。这样, 网络媒体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造成政府的舆论控制力下降, 网民的言论自由有所扩大。网络舆论, 本质上是一种政府无法充分垄断和控制的社会公共舆论, 由于技术、空间、信息等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特征, 政府可以最大限度地以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为理由, 加强网络信息的审查, 但由于网民的匿名性, 网民联系方式的多样性, 在任何国家都无法把网络完全置于政府的监管之下, 而过分的监管则有违民主社会的言论自由。“人肉搜索”虽然屡屡侵害公民的个人隐私, 但其发动多源于“涉公事件”触动了网民敏感的“正义神经”, (6) 才使大量的社会丑恶现象及其当事人充分暴露于公众视野中, 也为政府治理提供了必要的协助。

扩展了公众社会参与的领域和范围。在传统中国社会, 公众主要是官方舆论的被动受众, 在前网络时代的西方民主社会, 公众参与社会政治事务的形式虽然相对多样化, 但主要限于选举投票、集会、游行、示威和罢工。但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的公众, 在信息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 大都拥有通过互联网直接参与网络舆论的权利和机会, 尽管这种参与要以一定的计算机操作使用技能为前提。

提高了公众的科学文化水平。网络舆论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舆论, 也是一种知识共享平台。由于互联网功能的日益强大, 原本只有在学校和课堂才能学到的知识, 可以借由网络媒体和各种搜索引擎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呈现出来, 网络世界中活跃的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 构成了网络共产主义社区的无私建设者。大量不具备文化知识的公民, 要想不被网络时代所抛弃, 也必须努力扫除自己这个网络时代的新文盲。所以, 网络舆论不仅造就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监督平台, 而且对社会低知阶层也造成了文明进步的压力。

网络介质虚拟性和空间的共享性, 强化了年轻网民极端的功利意识和浮躁的社会心理。追求声望在中国主流社会一直被视作虚荣心而遭到排挤, 但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使权力、利益和声望往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结合给青少年提供了一种强烈的示范或暗示——名声总会给自己带来回报, 甚至是人们不那么赞赏的名声也比默默无闻地立足于社会更有价值。网络舆论所固有的快速传播的特点, 也很容易使有些有个性和才艺的人物迅速走红网络, 并培植出一个强大的拥趸群。于是刘德华、姚明、李开复成名了, 木子美、芙蓉姐姐等也成名了。这样, 在传统社会中被人们刻意回避的名声, 在信息时代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被许多人所追逐, 甚至不惜以制造噱头、丑闻并触碰公共道德底线为手段谋求在网络世界一夜走红。中国现实社会仍具有较强的传统性, 但在青少年群体构成的网络社会中, 个性主义、价值相对主义等后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也充分表现出来, 这种现象用传统的观点看, 就是极端的功利意识和浮躁的社会心理。

网络的共享性和匿名性, 造成部分网民责任意识的下降。现代社会是权利义务对等、权力责任对等的社会, 前者对应于公民, 而后者对应于政府和国家公职人员。在网络世界中, 长期被忽视、被压制的状态就可能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虚假信息和谣言在网上大量聚集, 对不同意见持有者尤其是学术讨论中的不同意见, 采取地域歧视、攻击、谩骂等粗暴语言, 事实上构成了对他人合法权利的暴力侵犯, 从而形成一种被称为网络暴力的舆论力量, 不仅容易借舆论监督之名误导网民, 而且扰乱公共秩序, 破坏国家司法机关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活动的正常进行, 阻碍着中国社会理性、平等、宽容的现代性意识和观念的成长。 (7)

结语

总体而言, 网络舆论作为信息技术造就的新的舆论形式, 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也是后现代化优势的明证。由于网络舆论大大提高了政府治理的透明度, 提高了公众有序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性, 拓展了参与渠道, 即使是网络媒体中存在的网络民怨, 作为社会安全阀也为避免更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任何进步, 都具有相对于时代的双重作用和影响, 网络媒体和网络舆论也一样。网络民意只是真实民意的一部分, 因而不能单纯依靠网络舆论来进行公共决策。至于网络舆论所造成的虚假信息、语言暴力、侵犯隐私、黄色泛滥等消极功能, 需要在充分发挥其积极功能的前提下予以有效控制, 而不能因此对网络技术和网络舆论持因噎废食的态度。主流媒体及网络媒体也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 做到平面媒体、视听媒体与网络媒体共同繁荣, 使社会公共舆论达到真正反映和表达民意, 有效监督政府工作和官员言行, 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注释

1[1]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 《湖南社会科学》, 2003 (5) 。

2[2]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3]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4[4]王茜:《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初探》, 《新闻记者》, 2005 (5) 。

5[5]傅达林:《聚焦“网络反腐”》, 《民主与科学》, 2009 (3) 。

6[6]邹军:《作为网络舆论的“人肉搜索”及其规则》,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 (9) 。

7[7]张萍:《试析我国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2) 。

社会网络特征 篇2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怎样理解胡锦涛总书记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概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呢?笔者认为,其中,民主法治既是其他五个方面的前提,又是它们形成和确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保障。特别要强调的是,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民主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而非有些人所力主的那样,是具有所谓普世价值的西方式的民主法治。当前我国民主法治建设面对着许多问题,任务繁重,但基本方向已经明确,基本途径已经确定,关键是把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逐步落到实处。在此前提下,笔者从公平、友爱、有序、活力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公平的社会 公平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在理念和制度上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主要就是体现公平。但由于我们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了以利益差别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变动加剧,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三农”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潜伏着很大的社会风险。因此,体现公平,从利益协调入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社会风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社会、行政等手段,抑制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重点解决好合理税负、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受益差距、增加就业等直接关系利益协调的各种问题。当然,公平是相对的,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相适应,但体现不出公平,就没有正义,就绝对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彼此友爱的社会 和谐社会重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友爱则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因而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是在人格、权利、机会等方面追求人与人平等的社会,它力图从政治、经济等制度上解决社会成员融洽相处的历史难题。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这些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民群众有效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途径还不通畅、不同社会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受益和表达意见的机会不等、社会互助机制尚未完善等等。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民主法治建设在一些方面滞后,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转型期出现较明显的不适应,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不够快等等。在当前,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状况还比较普遍。解决这些问题,也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制度供给、道德规范、教育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引导和要求人们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当前重点要治理社会诚信问题。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社会和谐;没有诚信友爱,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 和谐本身是一种有序状态,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社会运行有序,就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出现偏差则社会纠偏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目前,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等各种条件的约束,也因为我们努力不够,作为社会主义题中之义的平等、民主、自由等的实现程度总体上还不高,社会有序运行所需的法律、体制、机制、秩序、规范、组织、管理等还有不少问题,因而我们面对着大量严重的权利侵害现象、党群干群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紧张现象、刑事犯罪案件发生率上升现象等等。社会安定在当前成为人们普遍的渴望和需求。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快民主法治建设、强化秩序规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必需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协调机制的发育、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等途径,来保证社会安定和运行有序。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衡量是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和谐必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活力的和谐,是一种死寂的、毫无价值的美。社会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人的发展的活力等等。在当前,制约我国社会活力的主要是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社会流动性差、利益分配失当等因素。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办法,关键还在于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摆在第一位的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推动各个领域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创业、创新、创造,是社会活力的来源;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的来源,和谐的达成本来就依靠活力。

英语网络用语的特征 篇3

【关键词】网络语言 创新性 指头语言 视觉语言

网络语言(或称网语)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语言变体,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网络时代的反应;网语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而网络语言的英语化趋势又给网络语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其独特鲜明的语言特点很值得我们大家关注。

广义上,网络上用于信息交换和共享交流的语言形式都称为网络语言。如,与计算机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带宽,http;与网络新闻和文学有关的网络传播语,黑客,B2B;我这里讲述的是狭义上的网络语言——网络交际用语,如,IC,潜水,B4。

英语网络语形成的初衷是网民群体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及费用,对一部分英语词汇和句子进行改造,创造出与传统书面英语形式不同的网络英语形式。它没有规则、自成方圆,其快捷、丰富、自由、互通的鲜明特征,迅速使其成为虚拟时代的新宠。

一、英语词汇的简洁性

互联网上的交流大多数使用键盘输入,常有对话的延迟和脱节,很难做到思维和交流的同步,网民只有采用缩略简约的语言形式,才能方便、快捷及时地进行信息交流。

其缩略方式主要包括首字母缩略、拼截法缩略、数字与字母混合缩略及表情符号的使用。

1.首字母缩略,如:DL ----down-load下载,

ISP----Interact Service Provider,网络服务商;

IMO---in my opinion 依我看

MYOB---Mind your own business 管好自己的事

2.拼截法缩略,如:netizen 即,net citizen网民,Interpedia 即Internet encyclopedia 网络百科,edutainment即education entertainment教育娱乐等;

3.数字与字母混合缩略,如:I 12 go=I want to go,B4=Before,Good9=Goodnight, Gr8=Great;

4.表情符号,如: “:#^_^# 脸红了!! My face turned red; ⊙﹏⊙‖∣° 真尴尬! ~~ ,(⊙o⊙) 目瞪口呆, “>:-( ”表示angry生气等。

网络语言其词汇表达形式的简洁性是对纸笔媒介语言书写的创新。比如要输入“面对面”这个词组,用拼音输入需要击键11次,用英文输入face to face需要击键10次,而用缩略形式F2F只要3次就完成了,不仅缩短时间,而且简洁易写,使人印象深刻。

网络语言以快速传意为首要原则,而对书写的准确、规范并不多作考虑,只要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各种形式的缩略都是可以接受的。

二、英语译词的创新性和不确定性

网民多数是年轻人,喜欢用新奇有趣的语言来张扬个性,引人注意。如来自英语译词中,“猫(modem)”“伊妹儿(email)”“-ing(进行中)”“粉丝(fans)”“OUT了”等说法就非常新颖、奇特。

网络语言中的部分英语形式在构词方式上不太稳定。

1.字母的大小写不定,如E-mail 或e-mail均可;

2.词形不定,如有时用“DL”,有时用“download”;B2B或B to B甚至B-B都表示“business to business”商家对商家;

3.译词的词形不定、多种翻译方式并存的现象。如因特网、英特网、互联网、国际互联网、全球互联网、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等都指“Internet”;下线、离线、脱线、脱机、下网都指“Off line”。

三、网络英语是一种“指头语言

与传统的言语交际相比,网络交际的发话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指敲击键盘来完成,网络语言文字的特点绝大多数是这种交际方式带来的结果,我们不妨把网络语言中的英语看成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指头语言”。

四、网络英语是一种“视觉语言

从话语接收的角度来看,普通口语是一种听觉语言;普通的书面语虽给人以视觉形式,但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一般不会单由字形符号本身产生意义联想,因此普通书面语还不能说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视觉语言”。而在网络领域,符号的视觉形象性得到了强化,其形象本身就很容易让入产生意义的联想。如,

“<@_@>”就很像醉汉的眼神,表示醉了;

“Zzzzzz……”自然会让人联想到熟睡时的呼吸状态,表示睡觉;

“:-p” 表示向你吐舌头;

~~~~>_<~~~~ 大声哭,用力哭。

(!)_(!) 眼睛哭肿了。

(:-( 紧皱眉头,又愁眉苦脸,不晓得又发生了什么事。

这些符号表意明确,且生动、活泼、有趣,在网络交际中很受欢迎,而键盘的使用又为这些符号的输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此在网络交际中类似的英语字母符号使用频率很高。这些字母符号使网络交际有了“可互视”的近距离的交际效果,使得网络英语成为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有着较大区别的“视觉语言”。

所以,作为特殊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正处于蓬勃发展之时,势不可挡。在网络上,英语正借助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对汉语进行解构和同化,如CEO,GDP,你OUT了。实际上,从现实的语言使用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包括英语词句正在“破网”而出,从虚拟空间进入现实的日常生活用语之中,进入大众媒体,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使用的语言。

社会网络特征 篇4

关键词:学生,医科,性教育,因素分析,统计学

2006年以来,中国报告职业为“学生”(尤其是20~24岁年龄组)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1]。全球艾滋病防治经验显示,年轻人中HIV新发感染率的降低与重要的行为指标相关,包括安全套使用率的提高、初次性行为的延迟和多性伴现象的减少[2]。行为的改变十分复杂,从个体层面来讲,不同性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的性认知、性控制力不同[3]。依据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模型[4],可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开展行为干预[5]。微观社会资本—“个人社会网络”特征可影响人与人之间知识信息的传播以及网络成员的性行为规范[6,7]。社会网络是一种社会结构,指社会行动者(个人/组织)及其之间关系的集合,可从“个体为中心”和“社会尺度”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8]。为了解大学生个人社会网络特征,探讨亲密社会网络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建议,2012年4—5月研究者对四川省医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四川省3所医科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 983份,回收有效问卷2 757份,有效率为92.4%。调查对象年龄为(21.4±1.7)岁。调查对象62.3%(1 718名)来自农村;84.4%(2 267名)专业为医学类;一~五年级学生分别占20.1%(555名),22.8%(629名),27.2%(751名),19.2%(529名)和10.6%(293名);父、母亲职业以“农民”为主,分别占47.0%(1 297名)和51.2%(1 412名);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均以初中为主,分别占43.9(1 211名)%和42.8%(1 181名);88.2%(2 431名)的调查对象来自在婚家庭;68.2%(1 881名)的调查对象每月生活费为500~999元。

1.2 方法

在获得学生知情同意后,由培训合格的大四学生作为调查员,组织样本班级学生就座(相互至少间隔一个座位)。向调查对象介绍调查目的、意义、填写方法及匿名保证,现场发放和回收问卷。问卷为自行设计,经预调查后进行修改。个体为中心的社会网络指与调查对象关系最好的3个人。调查内容除网络成员特征外,还包括话题亲密网络和行为亲密网络。话题亲密网络通过2个问题:(1)“你们会聊一些很私密/敏感(比如感情、性生活)的话题吗”(简称“聊私密话题”);(2)“如果您需要关于健康方面的咨询/建议时,你会向他/她寻求帮助吗”(简称“寻求健康咨询”)来反映。行为亲密网络通过另外2个问题:(1)“如果你手头紧,他/她会在您需要帮助时给予您经济/物质上的支持(借钱给你)吗”(简称“可寻求经济支持”);(2)“你们会经常一起出去玩耍吗”(简称“经常外出玩耍”)来反映。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分析数据,方法包括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个体为中心”的社会网络

调查对象的3位网络成员均以女性(66.3%,56.2%,52.8%)和高中同学(31.7%,34.1%,31.6%)为主,年龄分别为(22.9±6.9)(22.9±6.4)(22.9±6.3)岁,认识时间分别为(33.0~75.0)(30.0~88.0)(30.0~88.0)月,见面频率以“不确定”为主(36.8%,37.5%,36.9%)。网络成员是调查对象“家人”的分别仅有7.6%,5.8%和9.2%,是“教师”的分别仅为0.4%,0.8%和1.0%。调查对象与3位网络成员聊私密话题的分别占69.2%,61.2%和56.8%,寻求健康咨询的分别占64.6%,58.8%和55.7%,可寻求经济支持的分别占86.2%,82.3%和79.0%,一起经常外出玩耍的分别占65.0%,58.5%和56.3%。

2.2 亲密社会网络影响因素分析

对第一位网络成员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网络成员是女性、关系类型是同学和恋人、认识时间为56~300月以及规律见面,更容易与其聊私密话题;低年级、网络成员是女性、关系类型是同学和恋人以及规律见面,更容易向网络成员寻求健康咨询;女性、每月生活费在500~999元、网络成员为男性、年龄为0~22岁以及规律见面,更容易寻求到网络成员的经济支持;女性、家庭居住地为城镇、网络成员年龄为0~22岁、关系类型是恋人以及与网络成员规律见面,更容易与网络成员经常外出玩耍。见表1。

注:()内为OR值95%CI。

与第二位网络成员聊私密话题、寻求健康咨询、寻求经济支持、外出玩耍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家庭居住地为城镇、每月生活费为500~999元、网络成员为女性、关系类型是同学和恋人以及规律见面;女性、网络成员为女性以及规律见面;每月生活费为500~999元、网络成员为女性、认识时间为51~312月以及规律见面;家庭居住地为城镇、网络成员为女性、年龄为0~22岁、关系类型是同学和恋人以及规律见面。

与第三位网络成员聊私密话题、寻求健康咨询、寻求经济支持、外出玩耍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家庭居住地为城镇、网络成员为女性、关系类型是同学和恋人以及规律见面;专业为医学类、网络成员为女性、认识时间为0~48月以及规律见面;女性、每月生活费为500~999元、网络成员年龄为0~22岁、认识时间为49~312月以及规律见面;女性、家庭居住地为城镇者、网络成员年龄为0~22岁、关系类型是恋人以及规律见面。

3 讨论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医学生与最信任的个人社会网络成员之间建立了亲密社会网络,女性更容易与网络成员建立亲密社会网络,尤其是行为亲密网络,但女性并不比男性更容易与网络成员聊私密话题。因此在进行性教育时,针对女性医学生应从“健康咨询”入手,而非首先触及性行为等私密话题。大学生尤其女大学生对包括避孕知识在内的性生理知识较为重视[9,10,11]。国外性教育经验显示,生理卫生知识与性道德和性评价等内容结合的性教育效果更为显著[12]。医学生自我报告以及报告他人婚前性行为发生率、报告他人意外妊娠发生率均低于非医学生[13]。因此,对医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十分必要。

家庭居住地为城镇者与其3位网络成员经常外出玩耍,与第二、三位网络成员聊私密话题较多。提示家庭居住地为城镇的医学生有一定经济实力,可以与网络成员一起外出玩耍;面对信任的网络成员可以畅所欲言,不避讳私密话题。因此,可以通过同伴教育的方式对家庭居住地为城镇的医学生进行教育;而对家庭居住地为农村的医学生则需要其他更合适的形式。同伴教育因尊重、平等、形式活泼和参与性强的特点,优势明显[14]。然而无论是现实情况[9,13],还是大学生的性教育建议[9],同伴教育所占的比例均有限;且同伴教育的运用必须建立在选择合适的“同伴教育者”和“同伴被教育者”的基础上。

随着年级的增长,医学生向最亲密的网络成员寻求健康咨询逐渐减少。可能是由于随着年级的增长,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增加,向他人寻求健康咨询的需求减少;而低年级医学生所学医学知识有限,有寻求健康咨询的需求。大学性教育是一个全程教育工程[12],单纯重视某一部分内容,会让学生对性教育不满意;即使较为系统地学习包括避孕知识在内的性生理知识,医学生仍然认为学校不重视性教育[10,11,12,13,14]。因此,不能将医学生接受的医学教育等同于性教育,应分阶段、分步骤地将生理卫生知识与性道德和性评价等内容相结合[12]。

生活费在500~999元者更容易寻求到网络成员的经济支持,及与第二位网络成员聊私密话题。提示生活费在500~999元的医学生经济条件能够保证其生活需要,能够与网络成员建立正常的话题亲密和行为亲密关系。医学类专业学生会向第三位网络成员寻求健康咨询,提示医学类学生更为重视“健康问题”,即使所学医学专业知识更多,也愿意向信任的网络成员寻求咨询。可见医学院校的教师如果能够成为医学生信任的网络成员(即使不是最亲密的),在“健康咨询”的过程中,既能传道授业,又能开展一对一的性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调查对象更容易向性别为男性的第一位网络成员寻求到经济支持,然而更容易与女性网络成员保持话题亲密网络,与女性第二位网络成员保持行为亲密网络。提示无论男女,医学生均更容易与女性网络成员保持亲密社会网络。现有性教育未对干预者性别进行特别关注[10,11,12,13,14],如果干预者是亲和度较高的女性,医学生很可能更能接受,从而改善性教育的效果。

调查对象更容易与年龄较小的网络成员建立行为亲密网络,获得经济支持,并经常外出玩耍;在话题亲密网络上,网络成员的年龄大小未产生影响。说明虽然医学生在行为上与其同龄人更为亲密,但也会向年长者寻求健康咨询和聊私密话题。提示行为干预者既可以是医学生的同伴,也可以是年长者(教师/家长),关键是能够成为其信任的个人社会网络成员。

即使成为调查对象的个人社会网络成员,医学生也不容易和家人/教师聊私密话题或经常外出玩耍;即使面对最亲密的网络成员,医学生也倾向于向同学和恋人寻求健康咨询。提示同伴教育十分必要,而教师作为行为干预者,应多从健康咨询入手,不首先触及私密话题。与网络成员认识的时间越久,调查对象越容易与其聊私密话题,寻求经济支持,但是越不容易寻求健康咨询。可见在话题亲密网络两个问题上,聊私密话题较健康咨询更为亲密;提示行为干预者开展性教育前,需要花一定时间与医学生相处,取得他们的充分信任。与网络成员见面规律者均与网络成员建立了亲密社会网络。尽管非面对面的互联网性教育既能保护隐私又能避免尴尬[10,13,14,15],面对面性教育仍然是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9,10,12,13,14,15]。“面对面”接触是社会网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规律接触,才谈得上信任,从而真正建立亲密社会网络。

小康社会的人文特征 篇5

小康社会的人文特征

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绘制了21世纪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幅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党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全面小康是一个更高水平、更均衡的小康,它不仅仅是经济小康,而且还是政治小康、生态小康、文化小康.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因为,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个人离开了社会就无法生存,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发展必须根据一定的社会条件来设计自己,发展自己,人生的价值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实现.所以,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依据.而社会的发展,又受到人的.需要、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制约.因此,社会的发展最终要以每一个人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和尺度,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

作 者:吕荣娟 作者单位:中共佳木斯市委党校,黑龙江,佳木斯,154002刊 名: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HARBIN COMMITTEE SCHOOL OF THE CCP年,卷(期):“”(4)分类号:B824关键词:小康社会 人文特征 综合素质

网络文学的受众特征 篇6

关键词:网络文学 受众主体 受众态度

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形式,人们生活在世界上,解决了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问题,还要关注精神生活方面的问题。文学生产活动就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它不仅仅是作家的创作,即产品的生产活动,也是产品的传播、消费与接受活动文学。作品只有经过产品的传播、消费与接受活动,才能实现为现实的作品,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显现,文学活动才得以完整的实现。

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还只是一种本体形态的产品,通过读者阅读实现文学消费。网络文学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也受到这一生产活动过程的规律的影响,也存在这一过程,即创作传播与接受过程,但是网络文学这一文学生产活动有别于以往的文学生产活动的是:它是一种超文本写作活动。超文本是电脑应用的基础技术,电脑数据库、局域网等依赖超文本连接。超文本是可以任意互相连接文本,全方位连接,放射连接,直接指向目标文本的真实连接,只要我们点击连接按钮,目标文本就会出现。印刷时代,文本连接是存在,是一种固定连接,片断连接,矢向连接,连接本身不能直达目标,是一种虚设连接。文本的任意连接不可能实现。这样一来网络文学的消费就有别于印刷文学的消费,受众主体、受众态度等方面就具有了新的特点。

受众主体方面,以往的文学阅读,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形式的文学作品都是印刷品,阅读的数量,种类等受客观限制,总不能把图书馆搬回家,携带着出门,无论你多么急需,如果手边没有借到你需要的图书资料,也是没有用的,没办法阅读者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储备,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阅读通常是一种文字阅读。接受主体大多是一些读书人。网络文学的载体与传统的纸媒体而言,看起来只不过是变换了一种载体而已,但殊不知,这一种载体的变换在很多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动与静、文学接受的积极与消极、雅与俗、大众与精英、商品与文化等方面不同,其中最大一个不同就是电子媒体的接受主体已不是少数读书人,而是广大的平民大众,年龄不分大小,只要打开电脑,能点击按钮,就能看到声情并茂的或文字,或动画的文学创作,网络文学形式多彩多样,各种形式的文学创作不一而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且不论,各种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的文学创作,令人眼花缭乱。网络是一个全新的开放世界,呈现的是一个广泛参与、平等自由的新天地。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阅历,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读者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欣赏,或评论。年轻人喜欢那些充满活力和智慧,机智而轻松,诙谐幽默的文学作品;小学生喜欢充满动感,画面活泼,语言浅显,图文并茂的小文章;学者研究人员可搜到数不胜数的专业文章,总的来说,各色人等,都能得到满足。更为重要的是,网上文学在语言、结构等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也是读者众多的原因之一。试举一例,如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里边的主要人物,师徒四人的关系层次分明,师傅徒弟,师兄弟之间,长幼尊卑,深深根植人们心中。但是在网络文学《悟空传》中,却处处描写为如下情形:

四个人走到这里,前边一片密林,又没有路了。

“悟空,我饿了,找些吃的来。”唐僧往石头上大模大样一坐,说道。

“我正忙着,你不会自己去找?……又不是没有腿。”孙悟空拄着棒子说。

“你忙?忙什么?”

“你不觉得这晚霞很美吗?”孙悟空说,眼睛还望着天边,“我只有看看这个,才能每天坚持向西走下去啊。”

“你可以一边看一边找啊,只要不撞到大树上就行。”

“我看晚霞的时候不做任何事!”

“孙悟空你不能这样,不能这样欺负秃头,你把他饿死了,我们就找不到西天,找不到西天,我们身上的诅咒永远也解除不了。”猪八戒说。

“呸!什么时候轮到你这个猪头说话了!”

“你说什么?你说谁是猪?!”

“不是猪,是猪头!哼哼哼……”孙悟空咬着牙冷笑。

“你敢再说一遍!”猪八戒举着钉耙就要往上冲。

“吵什么吵什么!老子要困觉了!要打滚远些打!”沙和尚大吼。

三个恶棍怒目而视。[1]

这样的语言形式和人物描写,栩栩如生,颠覆传统,令阅读者耳目一新,惊诧不已,吸引众多读者点击。这得益于网上文学的语言没有限制,可以自由发挥,或胡言乱语,或大话连篇。因为网络文学的语言多姿多彩异化现象,如拉丁化:主要是英语,数字语,字母缩略语;符号脸谱化:形态脸谱语气脸谱生造词汇;多元混用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人们的语言交际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所以作者在写作时,随意而无顾忌。想法稀奇古怪,超越时空,解构现实,让读者身心放松,所以读者广泛,没有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施加自己的话语影响,故受众主体人数众多。

受众态度方面,人们对待网络文学作品的态度很多,游戏的态度恐怕最为普遍,平民大众对电子媒体的要求是什么呢?就是轻松的或刺激性的娱乐。网络上弥漫的大众文化、流行趣味、享乐主义、感官刺激,在无情地消解着理想、崇高、英雄主义,消解着一切绝对、终极、本质上的形而上价值。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现代社会在科学技术推动下市场经济飞速地发展起来,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捷,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所以人们希望减压,希望以一种放松的态度缓解生活的压力,网络文学的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通俗性、传奇性正迎合了多数人的欣赏趣味和需求。因此,网络上以游戏、娱乐为宗旨的武侠、言情、“网恋”作品正符合人们的游戏态度。这从人们对作品或对作家的网上点击率可以清晰地看出,如输入“金庸”,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1700000篇,输入“巴金”,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2160000篇,输入“茅盾”,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440000篇,输入“郭沫若”,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2240000篇,输入“老舍”,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2300000篇,输入“曹禺”,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764000篇,输入“鲁迅”,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4600000篇。“金庸”自己就可以和现当代文学史上尊崇的六大文学巨匠中的五人的总点击率相媲美,甚至大大超过五人的总点击率,这反映出人们对严肃文学作品的喜爱程度远远不如通俗读物,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人们的态度发生变化决定的。首先是创作者的态度,传统的文学创作,都是以文学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为出发点,态度崇高,希望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给人一种“熏陶”。现在的网络写手的出发点就很难给他们定位了。如著名的网络写手“宁财神”表述自己的创作观,就具有充分的游戏态度:“我在写作时追求一种语言的快感,比如几百个字一个包袱,或者说在文字之间追求一种韵律感,然后我会考虑文字背后所包涵的底蕴……我大部分读者限制在15~18岁之间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孩子……在语言形式上的一些变化、一些追求使我的文章比较受广大‘文盲’的欢迎。每个人的创作习惯不同……我会追求比较表面的东西。”[2]

创作态度的个性化,没有了以往的动机、原则,作品开始变得很个人,零散,无深度,直白,众声喧哗,粗制滥造。读者受其影响,也以游戏的心态阅读,游戏的时间开始随意点击,网站众多,人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茶余饭后,闲暇时间,把上网阅读作为一种游戏,不再像以往拿着一本名著,想弄清它的主题,结构,人物,从中受到什么教育与启发,准备学习什么精神。就像玩扑克牌一样自由,没有意义,没有目的,追求当前,天马行空,任意飘荡,随心所欲,既不尊重历史,也不瞩目未来,纯粹个人行为,注重感官,轻于思考。电子超文本提供了这一优质服务,不受时空限制,彻底放松。美国有人说:“从很多方面说,电脑其实就是一个价值3000美元的玩具电脑就是个老少皆宜的玩具,可以用来寻找灵感刺激想象力探索世界,它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地方这个过程概括起来就是玩耍。”[3]

总而言之,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是与它自身的特点紧密相连的。

注释:

[1]今何在:《悟空传》,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

[2]小无,疣猪:《幸福以及猫头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美]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页。

社会网络特征 篇7

关键词:人类动力学,标度特性,电子邮件,时间间隔分布,幂律分布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及信息交换由口口相传变成了一个由社会网络、电信网络、互联网、可视监控网络、交通网络等物理载体相互融合形成的混合体,这种相互混合带来了人类活动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这种复杂性加剧了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脆弱性。许多物理学家致力于对人类复杂的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人类活动的规律,理解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对经济领域中金融危机的传播渠道进行控制、对社会领域中突发性的群体事件进行控制与演化等,具有现实意义。

电子邮件在各项商务活动、办公系统、朋友交流、友谊传递等方方面面代替了传统的通信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对电子邮件的通信行为进行研究,Barabási研究用户电子邮件通信行为时间间隔分布的幂律分布现象[1]。Eckmann等人提出用熵来刻画网络中包含长期通信模式和临时通信模式[2];上海交通大学王科,汪小帆等利用日志数据分析国内某高校电子邮件网络的特性,提取了两种网络:非交互网络和交互网络,利用加权适应度算法划分了加权网络的社团结构,发现社团规模累积分布满足幂律分布[3];郑紫元等研究了国内某高校电子邮件网络中高校人员收发电子邮件的行为规律,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聚类分析的分段连贯非齐次泊松过程模型[4]。

在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研究领域,人类行为动力学的研究结果,验证了很多真实世界网络的无标度性和小世界性[5,6,7,8,9]。社会关系网络中人类行为标度特征是否具有普遍性?本论文利用某大型社区社会关系网络中人们之间商业活动、社区活动、友谊圈等电子邮件通信实证数据库,对人类动力学行为的标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1 数据统计

本论文探究的社会关系网络数据源是某大型社区成员接收及发送电子邮件的通信地址和时间统计。研究了社区150个用户三年时间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数目是178378条,数据量足够大,时间以秒为单位足够长。由于个体在社区中的角色、地位不同,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数目有很大差别,发送电子邮件的数目是非均匀的,如下图1,展示了A、B两用户在同一年内每月发送邮件的数目统计。

三年时间个体发送邮件数目最大的是6381封,接收邮件最多的数目是2565封,个体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总数目最多的是7555封,本论文研究讨论了不同个体接收、回复电子邮件的时间均具有标度特性,并对群体标度特性进行展望研究。

2 基于电子邮件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体标度特征分析

对人类动力学的实证工作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于人类的时间、空间运动行为的研究两大方向,同类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分布是人类动力学研究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本论文在课题组成员研究了社区个体连续两次发送电子邮件的时间间隔分布满足幂律分布特性的基础上,主要是研究分析社区电子邮件用户个体连续两次接收和回复电子邮件的时间间隔分布,每部分各以四位比较典型的个体用户为例分析。

2.1接收电子邮件时间间隔分布

分析C、D、E、F四个个体用户接收电子邮件的实证数据, 提取个体接收每封邮件的详细记录, 精确到秒, 分析个体用户接收电子邮件的时间间隔τ', 定义为同一个用户连续接收两封邮件的时间差。对每用户的接收邮件时间间隔进行计算, 并做了频次统计。如图2。

由统计特征可知, 个体用户在社区范围接收电子邮件的时间间隔分布满足p (τ') ~τ' (-α) 幂律分布, 不同用户的分布指数α各不相同, 介于-0.40277到-3.17148之间。其中幂函数使用对数最大似然估计法拟合, 并采用了K-S检验来判断[10,11,12], 均通过了检验, 可以认为是比较好的幂律。

该分布体现了社区人类的宏观动力学行为的阵发现象, 显示了人类行为对泊松过程的明显偏离。社区个体接收电子邮件的频繁程度体现了个体在社区团队中的受重视程度和在社区中的地位和价值。每一个个体在不同专业领域必有其所长, 所以在社区不同性质的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轻重必有区别, 假设个体职业特征是一位音乐家, 那么他在社区的某一次卡拉OK大赛中必将担当重要的角色, 而此时间段人们发送给他的有关策划、咨询等邮件往来必会比较频繁, 而如是一次社区体检活动, 他所接收的社区邮件必会衰减, 而此时社区医生的邮件必会进入阵发性的高峰期。这与本论文所研究的个体接收电子邮件的标度特征较好的吻合。

2.2回复电子邮件时间分布

对个体回复电子邮件的时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能对人类动力学标度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回复时间τw定义为个体收到某用户电子邮件的时间与他回复这个用户电子邮件的时间之差。对个体用户G、H、I、J回复时间的统计分析如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 分布曲线不遵从泊松分布, 与接收电子邮件时间间隔分布类似, 在尾部出现胖尾, 除去尾部满足幂律分布。对于不同的用户, 幂律分布指数α各不相同。其中幂函数使用对数最大似然估计法拟合, 并采用了K-S检验来判断[10,11,12], 它们均通过了检验。

个体回复电子邮件时间分布的幂律现象解释为:人类作为高智商的群体, 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 积淀了对自己所将从事的事情区别轻重缓急才去完成的能力, 事件处理从工作任务的角度或从朋友友谊圈权重的角度衡量区别对待, 重要工作或友谊权重人物或感兴趣的事情, 相关邮件会定义为优先级高的项目及时回复, 而少数项目因兴趣所失或无足轻重或疲惫或资源不足等原因被定义为优先级低的项目在他的任务列表中需漫长等待回复。这与Albert Barabási、Vázquez等学者解释人类活动的阵发现象是源于由认知决策机制驱动的排队过程, 优先级最高个体会先执行, 而低优先级的任务却需要排队等侯[1.13]是一致的。

双对数坐标下C、D、E、F四个用户接收电子邮件时间间隔分布, 横坐标为时间间隔τ (103s) , 纵坐标为相应的概率p (τ') 。黑色方点为实证数据, 灰色直线为拟合的幂函数, 各幂指数标度α如图中所标示.

双对数坐标下用户G、H、I、J回复时间分布, 横坐标为回复时间τ (103s) , 纵坐标为相应的概率P (τw) 。黑色方点为实证数据, 灰色直线为拟合的幂函数, 各幂指数标度α如图中所标示.

3 结语及展望

社会网络特征 篇8

1 我国网络舆论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十一五”中, 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信息化提供了长足的发展动力。截至2011年1月19日,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 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而判定一个媒体是否成为主流媒体的关键指标, 是看其普及率是否达到总人口的20%, 当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越了这个指标, 这表明网络媒体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主流媒体。

网络信息传播功能的大大增强, 使得网民反映个人意愿和声音更加便捷和自由, 给普通大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等带来了话语权的“解放”。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及低成本性等特点, 使得当前我国的网络舆论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影响的广泛化、类别多样化、主题集中化、聚焦持续化等明显特征。

一方面, 网络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中传者和受众的地位, 网民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可能是信息的采集者、发布者,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活泼的网络舆论环境有助于营造生动的社会舆论氛围、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例如近年来涉及广大群众最根本利益的交通、水电、通讯等部门的各种价格听证会的举行, 很大程度上是来自网络舆论的压力。

另一方面, 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它的强大影响力、渗透力, 加剧了个体问题的公众化、简单问题的复杂化、一般问题的热点化、局部问题的全局化, 强大的开放性与弱化的约束力, 给虚假信息、谣言、炒作、情绪宣泄甚至违法犯罪等提供了滋生的空间与土壤。目前我国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 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年龄结构, 同时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大龄化发展, 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 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2010年中的41.8%。这样的网民素质与网络舆论科学、健康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极易引发网络舆论的情绪化、“暴力化”、极端化, 造成了信息的误导、舆论的失控, 成为威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新型安全隐患。

我国的网络传播起步较晚, 人才、设备、技术、法律等都还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之中, 说当前步入“网络时代”, 其实我国现在仍只是处于“应用网络时代”, 宏观驾驭、控制、引导和管理能力还远不能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和要求。在网络舆论“丛林化”发展趋势下, 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 提高掌控网络舆论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网络舆论的新特征

网络舆论是随着互联网交互功能的充分使用而实现的, 体现了社会公众的公共价值。在新形势下, 网络舆论表现出了新的特征。

从参与主体的状态来看, 主体的人格分裂加剧。以网络为媒介形成的赛博时空不同于真实的社会时空, 它只是一个虚拟的空间, 其中只有观念化与符号化的社会运动。在这一时空中, 主体自由切换的不同空间可以实现共时存在, 这就打破了传统社会空间主体的一中心状态。多中心化造成了主体的人格抽离或分裂, 主体需要同时扮演多种角色。社会转型期中, 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 人们扮演的角色也复杂化, 角色间的冲突难免导致交流的无法维续, 在现实社会中, 裂变的人格一旦逾越理性的审视, 产生“镜像知觉”或“假一致”, 网络舆论危机就产生了, 隐形的舆论压力就有可能转变为现实的抗争行为了。

从网络舆论产生的场所来看, 自媒体成为集中的“着火地点”。自媒体带来了媒介形态变化的同时, 也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根本改变。当前, 自媒体的形式多种多样, 不仅包括了博客和播客, 更是涵盖了个人空间、网络社区等新的网络媒介形式。“抵制家乐福事件”、迪奥事件、“周老虎事件”、山西地震造谣事件均“着火”于自媒体。新形势下, 加强自媒体的建设成为网络舆论管理和引导的重要课题。

从网络舆论发生的地域来看, 其形成和影响具有更强大的跨越性。这里的跨越性, 包括时间、空间的跨越。时间的跨越性表现为类似事件或者类似遭遇的累积效应, 网络具有了将偶然事件瞬间必然性的“魔法力量”;空间的跨越性表现为参与网络舆论的主体分布互联网能够覆盖的角落, 这样给网络舆论监测和案件侦破带来了困难。

从网络舆论的作用来看, 有变异为社会安全隐患的趋势。网络的即时性、匿名性、广泛性、开放性等特点, 以及政府网络舆论监测部门工作的滞后性, 使得网络成为了不法分子、分裂势力、西化势力等挑起事端、制造矛盾、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典型的案例就是“新疆7.5事件”。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 将会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 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危机政府的执政甚至是政权稳定, 因此, 在新时期, 将网络舆论监测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体系重要而紧迫。

网络舆论是把锋利的“双刃剑”, 我们在把其建设成为社会个体和组织自由表达意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决策的平台的同时, 也要加强对其监督、引导。既要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公共价值, 也要严加防范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信息化,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和世界互动交往, 各级政府部门要把网络舆论的管理和和引导工作纳入到日常议程, 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去抓紧抓好, 使网络舆论真正成为政府更好执政的推动器, 公众参与、表达、监督政府决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社会网络特征 篇9

“友谊”作为常论常新的话题, 是线上线下民众的共情所在。而微博的这一内容恰恰戳中网民的共情区, 引发共鸣。与此同时, “翻船体”的漫画形式诙谐调侃, 有效降低了这一话题的严肃性和沉重感, 顺应网民心理需求和网络流行语的表达特点;不仅如此,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透露网民在一定阶段内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情绪的同时, 也在反映从网络环境到网民素养的转变。

一、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与衍变

(一) 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及特点

从网络流行语这一现象本身而言, 有学者给出定义:网络流行语指的是以互联网为载体, 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 并被广泛使用的鲜活语言形式。相比于仅仅从网络流行语的某一特点入手来定义这一现象更为全面和直观。

综合而言, 网络流行语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网络空间, 网民通过总结、谐音、符号、时效总结等方式来对某一事件、现象、概念等表达自身观点的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其参与社会认知的建构, 有其自身的内生规律, 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网络流行语具有社会性、娱乐性和不规范性等特点, 在表达上简洁、多产、可复制性强, 一般情况下会经历“预设—衍生—模糊”这一过程, 网络流行语出现初期, 往往是网友通过谐音、说明、比拟、双音、简缩等方式创造出简单、易懂、恰当的语言符号;随着这一用语被网友进一步传播与熟悉, 网民的自主性就会进一步在其中发酵, 衍生出具有相同模因的二次创作;而网络流行语的最终形成往往会进一步符号化, 其能指与所指之间不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而是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所指内容形成流行符号的不同意指。这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同时也决定了网络流行语内容上的模糊性。

(二) 传统意识的消解与重构

1. 网络亚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反映出网民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趋向;另一方面, 参与社会文化的再建。作为网民表达自身观点, 反映民意的方式, 其娱乐化、去政治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决定了网络流行语催生的网络亚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对立与间隙。

主流文化场的规范性已经被网民的个性化忽略。一方面, 源于互联网技术下网络空间的自由度增强;另一方面, 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特征决定了公民话语权的释放, 中心管理的被迫缺失增强了网民个性化的极大释放。其次, 精英文化、权力阶层与话语之间的强关系被打破。这体现在网络舆论的主导力量, 在互联网时代几近旁落回归到公民手中, 话语力量及影响不再一家独大, 而呈现出各抒己见、彼此助推的态势。

2. 网络亚文化的动态衍生。网络流行语的流行,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在网络空间辅助公众建立的公共话语空间。而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其所催生的网络亚文化不再单纯地呈现于传统主流文化的对抗性表达。与传统文化相同, 网络亚文化的内容及其特点, 取决于网民自身的组成特点和文化结构特点。当下, 网民年龄的年轻化往往决定了网络亚文化中网络流行语的低俗化、个性化和情绪化趋向。而作为符号的网络流行语, 同样具备符号演化的特征, 其始终处于动态的衍生过程之中, 网络亚文化的最终呈现形态也成为对一个动态过程的期待。

二、网络亚文化的社会影响

网络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在公众社会意识建构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 作为社会主体借助网络空间的开放性所自建的一种个性化表达,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亚文化从线上到线下的主要形式, 也是公众对于某一事件、概念、 观点的意见集合, 既是一种社会情绪也是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形态的外显。

(一)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正效应

1. 纾解群体情绪。网络流行语往往是由于某一网络用语引发群体的集体认同, 从而激化了公众原本隐藏的社会情绪, 使之显化并借助网络空间表达出来。这种情绪表达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情绪本身对个体的压制与负效应, 从而纾解社会情绪背后的非理性冲动, 规避了更大规模的集体性对抗。

2. 体现群体意识。群体意识往往会主导一个群体内部的个体之间共建的社会视角, 面对社会群体的复杂性和隐匿性, 要实现对群体之间的协调与有效引导和管理, 对于群体意识的把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而群体意识往往又处于一种隐身状态, 而网络流行语下所引起的集体性狂欢和讨论, 往往能促进群体之间的交流也让群体意识主动显现。

3. 引发社会思考。网络流行语往往源于公众对某一热点事件或社会议题、概念等的关注而进行的创造性表达, 而对于社会公共议题的探讨不仅促进了群体之间的相互认知和交流, 同时也增强了个体之间的沟通, 通过“三微一端”的复合式传播模式, 个体之间对于社会议题的关注与探讨也会随着网络流行语的流行而产生广而告之的效果。这不仅能激发公众情绪, 也能有效激发个体的理性思辨。

4. 创造经济价值。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力往往是商业产品进行宣传公关的有效推力。例如, “陈欧体”“凡客体”的流行, 这一形式虽然不能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 但对于品牌推广与品牌营销非常有效, 网络流行语依赖于其自身简洁、轻松、 诙谐的特征能在公众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品牌意识, 而与直接的经济效益相比, 网络流行语的这一作用无疑具有更为长效的经济价值。

(二)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负效应

1. 异化语言样态。由于网络流行语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是网民的个性化表达, 与正统的语言样态存在差异。而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往往会对传统文化中的语言形式产生冲击。尤其对于语言学习还未成型的儿童和青少年而言, 异化的语言形式往往会导致错误的表达习惯, 甚至会弱化儿童和青少年对主流文化中语言的规范使用。

2. 形成思维定式。网络流行语在传播过程中, 虽然在不断地“二次加工”过程中呈现出不同内容, 与此同时, 其从一开始形成的语言模式却在传播过程中形成定式。即“模因”的形成, 而对于某一社会议题或社会事件的基本观点往往就包含在其基本模式之中, 在不断地重复传播过程中, 容易诱发公众对于相关议题的视角单一化和观点的趋同, 激化群体非理性的产生。

3. 形成语言暴力。网络流行语的呈现形态各式各样,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 所有言论因其匿名性而形成一种保护力。 在这种情况下, 公众的言论表达往往不仅具有情绪化趋向, 而且往往呈现低俗化的特点, 在非理性情绪的影响下, 语言暴力就会在群体之间发酵蔓延, 使得网络社会价值观异化, 形成恶性对抗。

网民在网络传播中充当着各自为营的信息节点的角色, 网络流行语的流行, 更多得益于其形式上对网民心理和网络亚文化趋向的迎合, 而内容上, 往往只是社会情绪的引发剂, 通过社会共情的心理机制形成不同的内容呈现, 从而使得个体在群体之间仍保持其原有的独立性。在社会个体个性化的趋向中, 传统文化与网络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两部分, 不应该继续沿用对抗共存的方式发展, 而需要通过融合共生、互补演进的方式, 引导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在新时代下成长、发展与成熟。

摘要:自2016年4月2日, 喃东尼在微博“企鹅北游记”中发布“友谊的小船”之后, 短短一周时间, 通过网友们的“二次创作”, 网络上立即形成一种以“翻船体”为模板的网络流行语, 促成又一场网民情绪的大狂欢。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呈现出不确定性、去单一化以及娱乐化的基本特征, 通过共情与价值共振在网络上迅速形成复合、裂变式传播。同时, 作为网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流行语的演变也在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建构。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网络亚文化,正效应,负效应

参考文献

[1]王仕勇.近十年来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9 (05) :7-12.

[2]凯文凯利.失控:机器、社会和经济的新生物学[M].东西文库, 译.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2:44-47.

[3]方毅华, 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J].现代传播, 2011 (12) :77-85.

社会网络特征 篇10

现代社会, 互联网成为人们表达意见、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空间, 它使人类思维半径加宽, 深度加大, 精确度加深。这种思维方式变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即是网络语言的变迁,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网络热词的产生。网络热词, 折射出一定时期内网民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现象, 反映了网民对现实社会的观点与立场。某种程度上, 网络热词已经成为民意表达的符号, 体现出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及其背后的公民意识。

网络热词是民意表达的外化表现

网上产生并流行的热词常与社会热点事件相关, 是网民情感和意见的表达。以互动百科发布的2010年十大网络热词为例, “涨时代”是网民对2010年物价疯涨现象的感慨, “蒜你狠”、“苹什么”、“糖高宗”等, 生动形象地说明物价疯涨对百姓心理底线的挑战。“炫父”指炫耀父辈的权势和能力, 以为凭此能搞定一切的社会现象, 该词源于一起校园车祸案中肇事者“我爸是李刚”的叫嚣, 表达出网民对这种骄横行径的集体不满。3Q战争意指360与腾讯的纷争, 由于QQ和360在各自领域垄断性的覆盖率, 多数网民被迫卷入这场互联网战役, 两家公司对用户的绑架行为最终引发网民的声讨浪潮。

“西毕生”、“恨爹不成刚”、“一个艰难的决定”等热词, 高度浓缩且形象、精准, 可以感染多数网民, 形成网络民意。而网络的普及、网民群体的扩大又反过来推动热词的形成和传播。网友乐此不疲地创造并使用热词, 既是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聚焦, 也是“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对民生热点的关注、对不良现象的批评”, 属于网络民意表达的方式之一。

网民个体意见表达的思维特征

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 都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思维形成并积累起来的。网络热词是网民表达个人意见的载体, 热词的产生和发展在微观上即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 它不仅具备思维的一般特征, 也有着自身的特色。

间接性和概括性。对思维的定义虽在表述上略有差异, 但大都持“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一说。思维的间接性指思维活动常“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网民通过热词表情达意时, 通常不是直陈社会弊端, 而是借由相关事件中的典型词语间接反映观点与倾向。如“躲猫猫”、“俯卧撑”、“压力差”等, 都折射出网民对于相关事件或现象的不满与思索, 以及对社会弊端的无奈调侃。网络热词是网民对社会事件关键词的浓缩与提炼, 是对社会现象核心意义的总结, 具有概括性。“恨爹不成刚”代表普通民众对“官二代”享有各种优待现象的不满;“给力”可以用到任何表示赞扬的场合;“压力山大”则概括了现代白领面对的各类困境与挑战。

针砭时弊, 目的性强。思维是“有目的的”, 总是“指向于解决某个任务”。网民创造热词的目的首先在于总结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 其次为引发关注, 进而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舆论影响现实。具体说来, 当某个新闻事件或某种社会现象出现时, 网友为便于描述和交流, 需要一个代号指称这一事件或现象。这种需要转化为个体的思维任务, 网民分析并抓住问题的核心, 总结出一个具有概括性的、简练的词语, 并运用到网络中。当该词在实际的网络交流中被认可, 乃至在现实社会中被广泛使用时, 我们可以认为网络热词就此形成, 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多数网友的意见或倾向。在此过程中, 通过对热词有意识地创造、使用, 网民意见在网络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引发传统媒体关注, 而这种关注可能改变政府决策或民众社会行为。

个性化和社会化兼有。从宏观上讲, 随着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思维的主体, 即人自身也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网络平台的便捷、平等、自由使人们利用网络生产、传播、交流信息越发灵活, 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随之得到充分发挥。任何个人都可能参与热词的创造和传播, 借用个性化的表达, 通过互联网扩散, 形成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共同意见和统一称谓, 原本个性化的描述也因此有了网民共享的意义空间。典型的如“神马都是浮云”, 该词本是天涯社区网友蓉荣在帖子《感谢小月月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 深度八做留恋》中的惯用语, 随着“小月月”的爆红及“拜月教”的兴起, “神马都是浮云”备受网友热捧。

隐喻式批判。现实社会中, 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分配不均、公权力滥用等, 都会诱发民众的不满甚至愤怒。罗兰·巴特说:“活在我们这个矛盾已达极限的时代, 何妨任讽刺、挖苦成为真理的代言。”在网络环境下, 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使网友无法通过激烈的言辞表达, 只能转而借由简洁俏皮、调侃戏谑的词语表现适度的无奈和愤怒, 用一个个幽默的隐喻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如“被自杀”、“被就业”等。“被自杀”一词来自一些案件报道如“俯卧撑”、“鞋带吊死”等, 其中警方关于受害人死因的结论无法令人信服, 热词便成为网民表达不满的工具。“被就业”则是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出现的。有高校毕业生在网上发帖庆祝“被就业”, 称自己早已就业却毫不知情, 就业协议书上的签章名是一个从未听说的公司。近年来, 很多高校为提高就业率“帮助”学生就业, “被就业”是深受其害的网友对现实的讽刺和挖苦, 也是一种隐喻。

多样性和娱乐化。网民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语言群体, 有着个性张扬、追新求异的心理特征, 网络热词中的民意表达因而也有了多样性的思维特征。仅从来源上说, 就有源于方言的如“给力”、“帅锅”;源于汉语谐音的如“鸭梨”、“神马”、“杯具”;源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如“蒜你狠”、“姜你军”、“羊羔体”;英语音译如3Q (Thank you谢谢你) 、IC (I see我知道了) 等等。网络热词的丰富多样也体现出网络民意表达娱乐化的思维特征。“躲猫猫”、“楼脆脆”、“打酱油”、“俯卧撑”等, 将原本严肃甚至悲哀的事件或现象通过充满戏剧元素的词语表达出来, 戏谑的口吻反映了网民的娱乐心理。更有甚者, “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别迷恋哥, 哥只是个传说”等热词本身并无实在意义, 却可以风靡网络, 表明多数网友仅仅想通过这种象征性符号, 在空虚无聊中寻求刺激、互相娱乐而已。

网民群体意见表达的社会心理审视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互动空间和环境, 网络社会群体随之形成, 并有着交往空间大、更具亲和性、成员自由度大等特征。在网络空间中, 网民个体已经被社会化了, 成员为取得各自在网络世界的社会地位, 实现群体归属, 必然会自觉遵循群体规范, 模仿群体主流行为, 从而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同, 求得自身的安宁。

网民群体社会角色认知:具有独立思想和观点的网络公民集合。社会角色是“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也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被赋予的身份及该身份应发挥的功能”。网络社会具有数字化、去中心化等特点, 网络身份的认同过程也随之改变。在互联网中, 网民可以自由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扮演什么角色。不同时段或场合, 这种身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甚至互相冲突。这种情况下, 网民预设情境也随之改变为:上网时任何人都可能遇到, 要用一种“可能的、可行的、冲突性小的行为方式进行交往”。如此一来, 网络认同兼容的可能性反而增高, 逐渐形成客观对话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 因为没有面对面人情的压力, 网友可以自在地表达意见, 让不同的立场与观点彼此交锋。网络空间日益具备公共领域的特点, 网民可以针对共同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现象公开讨论, 产生对事件或现象的一致描述 (即网络热词) , 形成共同的意见或倾向。这里, 网民群体逐渐进化为具有独立思想、个性和观点的网络公民集合。

网民群体意见表达的社会动机:交往与自我实现。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也称动机论) 认为, 驱使人类行为的动力是人的基本需要, 这些需要可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反观网络社会群体上网交流的目的, 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把网上交流当做工具, 为某种目的而与网上的符号和人沟通;二是把网上沟通本身当做目的, 即享受网络沟通给人带来的愉快和充实之感。对照马斯洛的动机论可以发现, 网民群体通过热词进行交流和意见表达的动机主要有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0年12月, 4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81.6%, 网民群体趋于年轻化。他们不再满足于默默无闻的生活方式, 而勇于展示个性, 彰显自我。网络热词个性化、前瞻性的表达特点契合网民的生活态度, 满足了网民群体的自我实现需求。同时, 热词以其丰富的意涵, 准确精练地诠释出相互交织、渗透的诸多复杂情绪, 被网民广泛运用到网络交往中, 在网络民意表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网络热词折射民意表达的心理动力:从众。从群体心理角度来看, 网络热词的广泛传播是借助网络社会群体中的从众心理实现的。群体施加压力使个体从众有两种形式:信息性压力和群体规范压力。目前, 网络是人们接收和交流信息最重要的途径, 对网络热词的创造、使用和传播成为网民辨别同类人群的主要标志。为了避免遭受信息压力, 网民群体积极参与“全民造词运动”, 网络热词随之不断涌现。

此外, 群体成员相互交流彼此影响, 会形成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评判标准。群体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指出, 个体在群体中会有意无意地将群体的行为方式强加于己, 力求与群体保持一致。唯有如此, 个体才能感到自己确实属于某个群体。基于群体心理的推动, 新颖且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一旦出现, 便会迅速成为在线交流的新范式, 逐步被网络社会群体成员接纳, 成为网络热词。经过时间的发酵, 网络热词将逐步走出虚拟空间, 进入主流话语体系, 塑造出独特的社会文化景观。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人群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由此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其突出的外化表现即是网络热词大行其道。本文借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从网民个人和网民群体两个层面出发, 探讨转型期民意表达的思维特征。

关键词:网络热词,思维,转型期,民意表达

参考文献

[1].大辞海编辑委员会:《大辞海 (哲学卷) 》,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3].赵国祥:《心理学概论》,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7年版。

[4].俞国良:《社会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5].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 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6].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7].塞奇·莫斯科维奇[法]:《群氓的时代》,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8].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9].薛国林:《网络热词的表达为什么“怪”》, 《人民日报》, 2010-12-02。

[10].张九海:《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网络世界的思维特征分析》, 《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博客”的媒介特征及其社会影响 篇11

一、博客的含义及其发展现状

博客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其英文名称为“Blog或Weblog”,该词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通常意义上一个博客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撰写这些博客的人就叫做Blogger。在网络上发表博客的构想始于1998年,但真正开始步入主流则是在2000年。一系列发源于博客世界的颠覆性力量使全球卷起一阵“博客旋风”。利用博客与人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也逐渐形成人们新的社交形式和生活方式。而这些博客用户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他们作为个人、甚至作为自己所在行业的原有范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引爆潮流。

二、博客的媒介特征

从传播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媒介分为三类:制作媒介、传输媒介、接收媒介。而博客正是集这三种媒介类型——制作+传输+接受——于一体的传播媒介。表现出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的特点。

1、博客是一个制作媒介。它突破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主体限制,以其技术上的“零壁垒”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利用自身掌握的各种信息资源,就某一主题,将自己的原创文章,或搜索和挑选的网上最新信息线索,扼要地整理汇集后采用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各种符号手段对信息和观点进行编码,通过各种网站平台进行传播。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制作博客,无数的形式和大小而没有实际的规则。

2、博客是一个传输媒介。人们以个人博客站点为平台对编码后的信息发布。不受限制的传输,面对的传输对象是无限制的全体网民。通过超链接功能迅速而广泛地传播信息,在博客与博客之间、博客与非博客之间建立传播的介质和联系的通道。从传播方式来说,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

3、博客还是一个接收媒介。网络技术为博客提供了接收反馈信息的平台。以全球最大的中文博客网站“博客中国”为博客们所提供的个人博客网页为例,一个完整的博客网页一般大致包括日志、最新评论和留言、友情链接三大部分。受众可以匿名,通过评论功能或利用发表文章的方式对博客内容进行反馈,或进行补充说明阐释自己的观点。

三、博客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他在阐述这一观点时指出,因为任何媒介与技术所包含的“讯息”,即意味着对它们引进人类生活中的尺度、进度、标准的改变。博客作为网络时代日益盛行的传播媒介,正是其媒介特性传递给我们新的传受信息的方式,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情感体验和表达形态,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休闲方式,思维和行为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

1、博客改变生活

博客的传播是一种多元化的传播,它融入人类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形成一种内涵丰富、多重方式的新传播模式。首先,博客是我们与自己相处的一种方式。每一个博客都是一座开放的自我的建筑,在博客上以文字、以影像、以声音来记录自己的心灵轨迹,是人们最单纯也是最原始的初衷。传统的日记是这个被叫做博客的网络日志的祖先,因此人们自由自在地表达自我,敞开心扉宣泄沉寂的情感,体会表达后的畅快心情。博客使个体自我在网络上得以最大限度地延伸。

2、博客让知识与世界共享

在博客世界里,共享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无论是新闻信息、专业知识,还是仅仅记录个人生活的生命体验,博客们都以一种共享的态度呈献给所有的人。博客利用其超链接强大的传输功能使博客空间中的每一个人紧密连结在一起,而“三位一体”的媒介特征是它能够实现相互共享的基础。它聚集了一大批的社会精英知识分子,这些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大量有价值的信息、知识和思想能够不受时间、地域、条件的限制得以传播,它有效地实现了将知识原汁原味地提供给读者。

3、博客挑战传统媒体——以“草根报道”发出“未经编辑的声音”

博客赋予个人以前所未有的对传统媒介施以影响的权利。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线性传播格局,以“三位一体”的方式改变了信息发布和传播通道,使得各种观点都能够表达出来,获得了信息空间的延伸,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发布的第一和唯一渠道。博客不受制于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禁区,经常爆出轰动性猛料,迫使传统传媒对其信息进行追踪。

博客作为一个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的网络传播媒介,其精髓不仅表达个人思想和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和思想,为他人提供帮助,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三位一体”的媒介特征赋予博客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力量。正如孙坚华所说,“零成本、零技术、零时差、零许可、零编辑的个人意见平台,无论它叫个人网站,叫博客,还是叫其他什么名字,肯定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影响、干预、骚扰、破坏社会。它可以是一种全方位的积极的建设性力量,也可以是一种毁灭性的破坏力量。”这种力量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或隐性或直接地影响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也改变着我们个人和社会生活。而这,就是博客的媒介价值所在。

社会网络特征 篇12

一、网络群体心理的界定

(一) 群体的内涵

群体, 简言之, 是指彼此间有共同的目标或需求的联合体。群体的各成员之间要相互依赖, 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各成员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 彼此影响。

(二) 群体心理的内涵

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共有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群体心理具有界限性、并且形成于群体活动之中。群体会对个体产生群体归属感、群体认同感以及促进和干扰作用。

(三) 网络心理群体的产生

相对于现实社会而言, 网络社会可以把个体的识别系统完全消除, 从而使网络匿名的存在成为可能。人们在网络社会中主要以个体化的方式行动。这些行动中的个人, 若偶然发现他们彼此站在一起, 仅仅这个事实, 并不能使他们形成一个组织化群体的特点。一千个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个人, 若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 从心理学意义说, 也不能算是一个群体。群体中的个体与单独的个体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有意识人格的消失, 无意识人格的得势, 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 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 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 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勒庞指出, 当这些特征出现的时候, 一个心理群体便产生了。在网络社会中, 我们发现, 当单个孤立的个体独自在网络中畅游时, 即使上千个网友, 汇集在某个讨论区内, 也并不能成为一个网络群体。因为, 并不是一定总是需要一些个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地点。只有当在某种狂暴的感情的影响下, 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才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之下, 一个偶然事件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 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这个时候, 勒庞所谓的心理群体———乌合之众就产生了。

以2010年6月9日发生的“69圣战”为例。2010年5月30日晚韩流在世博会举行演唱会, 主办方直到29号晚还坚持说会免费派发5000张门票。30日当天, 来自全国各地的SJ (韩国当红偶像组合Super Juiner的简称) 中国粉丝通宵排队, 为求一票。然而当天真正派发出去的门票只有500张左右, 剩下的不翼而飞。直到30日晚上7点, 忍无可忍的粉丝们做出了冲动之举, 跟在场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和武警动起手来。据报道, 票务由韩国方面一手安排, 他们把大部分的票给了自己的旅游团。原本这是一起因组织不利引发的秩序混乱事件, 无人员伤亡, 然而其在网络上引起的轩然大波远超过了官方的关注度。网上不同程度的泄愤的帖子引燃了一场网络“圣战”。从6月9日晚7点开始, 数万名网友相约在知名论坛和网站对韩国SJ组合及粉丝们进行爆吧、声讨等行为。6月9日下午, 近十万名中国网民打着“脑残不灭, 圣战不休”的旗号攻击多家韩国网站和SJ百度贴吧并致其瘫痪。当晚7点到40分左右“SJ吧”全线失控。“69圣战联盟”誓将拯救脑残, 而中国的哈韩哈日迷们, 似乎并不示弱, 他们也试图用种种网络行为与圣战联盟PK到底。这场网络战争牵扯到数十万网民。

可见, 这个由于组织不利而引发的秩序混乱事件, 当网友打出“反对文化侵略、讨伐脑残、护我国尊”的旗号进行声讨之时, 瞬间点燃了网民的所谓爱国热情。他们甚至用制作旗帜、征集令等各种方式投入到这场网络战争中。于是, 一个网络心理群体———网络乌合之众就这样产生了。

二、网络群体心理的特征

群体心理, 是个体聚集成群体后的心理状态, 突出表现为个体的明显从众心理。它不同于个体心理, 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 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还是不同, 只要成了群体, 他们便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

(一) 网络群体无意识状态的存在

群体无意识是群体行为发生时的基本心理状态。无意识构成了种族的先天秉性, 使种族和个人不同的因素主要是他们性格中的那些有意识的方面即教育的结果。人们在智力上虽然差异最大, 但是却有着非常相似的本能和情感。这些也构成了普遍的性格特征, 而这些特征受着我们无意识因素的支配。这些特征变成了群体中的共同属性。在群体心理中, 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 个体被群体淹没。因为在数量上考虑, 形成群体的个人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从而敢于发泄本能。由于群体是个无名氏, 也不必承担责任, 法不责众的心态起着决定作用。个体选择群体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 因此自愿淹没在群体之中。在网络社会中亦是如此, 只要某件重大事情触动了人们共同的社会准则或者牵动了网民的某种热情和激情, 原来散落在各个角落的网民便会聚集在一起, 形成网络心理群体。网络群体中的个人, 虽然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 但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的感情、思想和行为有很大不同。他们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上文提到的“69圣战”来临, 网民的爱国热情迅速被点燃, 网络群体意识由此产生。

(二) 网络群体间的传染冲动、易变心态

在群体中, 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 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这是一种与他的天性极为对立的倾向, 如果不是成为群体的一员, 很少具备这样的能力。相互传染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易于接受暗示的表现。传染和易于接受暗示, 最终使群体中的个体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从众心理。在网络社会中,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 因此某些词语或者套话很容易巧妙地激活群体的想象力, 他们很容易被一些形象化的词语和事物所影响。在“69圣战”的例子中, 他们打出“讨伐脑残, 护我国尊”、“让迷恋他国文化的人清醒。迷恋就是已经对自己国家产生偏见的歪曲思想, 要把它转正, 让他们正确地面对祖国”等词语和口号, 在这些的激励下, 群体从而朝一个方向聚集。

(三) 网络群体的情绪的夸张与单纯性

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 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和夸张。通过暗示和传染的过程而迅速传播的情绪也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夸张的情绪。群体情绪的夸张和简单使怀疑和不确定成为了不可能。心生厌恶和反对意见, 如果是发生在孤立的个人身上, 不会有什么力量, 若是群体中的个人, 却能立刻变得勃然大怒。在上例中, 69圣战, 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便在各个知名的网站和论坛进行的爆吧和声讨行为足以说明了这股力量的强大。“圣战”二字更是说明狂热和煽动以及失去理智。有些专家说, 其实69圣战是借爱国之名的新一轮网络炒作事件, 也有的说是明显的网络上的一场大朋友欺负小朋友的事件。一个由疯狂的粉丝引发的过激追星事件其实司空见惯, 但这次却能在网络上引发数十万人的“圣战”, 可见网络的力量, 更可见网络群体意识的夸张。

(四) 存在时间的短暂性

网络心理群体的形成并非按照一定的规则聚集在一起, 有长久的实现目标, 由于其极其简单和夸张, 一下子就会陷入极端, 把事情看作一个整体, 看不到他们的中间过渡状态。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存在时间的短暂, 他们会因为重大事情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一哄而散。69圣战从6月9号开始, 短短两天, 就平息了, 足以说明这一点。基于网络心理群体的这种特点, 以至于他们被人们戏称为“哄客游击队”。

三、网络群体心理的行为表现

(一) 力量爆发的强大性

网络心理群体中, 由于个体会发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这种心理倾向造成了一些重要的后果, 那就是人多势众不可战胜的感觉, 以及责任意识的放弃。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 群体并不认为真理是在讨论中得出的, 而总是倾向于把十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口号式的简单观念。在此基础之上, 网络心理群体可以爆发出很强大的力量。

(二) 行为表现的非理性化

网络心理群体的行为常常表现出非理性的状态, 他们的行为往往是感性的。仅仅是一场因组织不利导致的秩序混乱事件, 却在网上被人打上了爱国的旗号, 引发网络战争。粉丝追星说到底还是个人行为, 跟国家的形象应该关系不大, 另外, 批评或者说服别人, 也需要用适当的方法, 任何激烈的语言、行动并非可以有效改变和说服对方。

(三) 行为的非身体接触性

由于网络社会的特点, 个体在网络群体中是以背后性来出现的, 无论采取何种行动, 都是非身体接触的。网络心理群体行为针对的都是对方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而不可能是对对方的身体造成伤害。

四、网络群体心理的防范机制

互联网的普及, 不仅影响到了个体的思想意识, 还影响到了群体心理。当代中国政府大力推进民主建设, 领导也越来越具有重视民意、倾听民意的谦恭态度, 政府主动搭建网民议政、问政平台的举措, 这些使人们处于一种想表达、敢表达的状态。网络言论、网络舆论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 网络群体行动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这些鼓励了网民在互联网上的进一步作为, 于是, 大量“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但是网络群体心理也要进行积极引导, 才会产生良性的结果。

(一) 加强舆论引导

网络心理群体的形成具有突发性, 而且常因某一具体事件所引发。因此, 在形成网络群体之前, 社会主流媒体应该积极地进行相关客观的报道和疏解。从而有利于网络心理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的消解。另外, 网络心理群体行为发生时, 总会有一个意见领袖, 其意志是群体的核心, 其为组成派别也铺平了道路。群体的轻信、极端和情绪化的表现给领袖动员自己的信众也创造了条件。在此, 如果主流媒体能恰当地充当这个领袖, 从而能够引导其群体的行为走向正确的道路。

(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单纯的用舆论引导作用如果起不到相应效果的时候, 就需要相关法律来发挥其约束作用。由于法律本身具有滞后性, 因此, 针对网络社会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应对。另外, 对于现有的法律法规, 要增强其执行的力度。

(三) 妥善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影响网络社会群体行为的事件往往来自于现实社会。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 妥善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从而避免网络社会心理群体的出现。当出现时, 我们应该积极地采取措施来缓解和消除, 从而对控制网络心理群体行为的产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法) 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效率和精度下一篇:业务功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