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技术互动网络

2024-10-11

社会-技术互动网络(精选9篇)

社会-技术互动网络 篇1

社会化网络 (social networks) 是由许多节点构成的一种社会结构, 节点通常是指个人或组织, 通过社会化软件让节点通过电脑进行社会关系的建构和群体的交互协作。表现为提供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网站, 用各种社会化网络软件 (social network software) 构建, 整合了博客、个人主页、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语音/视频通话、文件共享或小组讨论等在内的多种形式, 将网民真实的人际关系迁移到网上[1] 。

互联网作为现代社会的普遍技术范式, 引导着社会的再结构化, 从而改变了社会的基本形态[2] 。社会化网络的运用使互联网的应用模式从传统的“人机对话”逐渐转变为“人与人对话”, 为人际互动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社会化网络核心在于人际, 以“熟人”为基础。国内2005年起就有联络家、若邻网、校内网、UUZONE等网站涉足社会化网络运用, 2008年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众多社会化网络服务网站均起家于业余时间较为丰富的学生用户, 以校内网为代表的校园SNS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真实性的渴求, 对待网络的态度进一步趋向于理性与成熟。

一、社会化网络对高校学生人际互动的积极影响

1.实现了现实世界中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延伸。

传统的网络人际交往疏远了现实社会的人际互动。社会化网络服务网站注册资料相对真实, 满足了用户真实社会交往的需求。网络中的“相遇”、“对话”以信任为基础, 是对以血缘、地缘、业缘等传统交往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 成为物理现实世界人际关系的延续、补充和整合。国内极具代表性的SNS网站——校内网的“成员是由线下的同学关系转换到网络上, 成员除了用校内网或者其他的网上交流工具进行交流外, 线下的联系也非常紧密, 比如上课、听讲座、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等, 因此线下和线上的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得成员间的关系扩展得更快、更加紧密”[3] 。

2.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向纵深发展的人际互动。

网络虚拟社会是弱关系网络。网络匿名削弱了人际互动的责任感、道德感和信任感。Ellison、Steinfield和Lampe (2007) 研究了美国知名校园SNS——Facebook网站, 认为它被用于维护、巩固现有的离线关系而不是用来发展新的友情[4] 。社会化网络围绕着实名制架构现实社会中的关系结构, “熟人关系”对主体的束缚, 使得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更加接近现实世界, 因为受到现实世界关系的影响而具有很强的理性。

3.有利于网络道德的构建。

虚拟社会的秩序是靠成员内在道德的自律。社会化网络鼓励实名制, 各个网络节点的链接条件是以节点本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属性为参考。物理世界的道德规范借助实名制在虚拟世界得到了延伸, 实名制下个体更多地延续了物理世界的行为, 有效地杜绝了匿名制带来的与道德规范相悖的行为。

4.有利于个人社会资源的管理。

随着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人脉”的作用越来越被高校学生看重。社会化网络最大的亮点是能够拓展用户的真实交际圈, 更科学地管理人际网络资源。可以轻松认识“朋友的朋友”, 扩展人脉, 能把自己的朋友、商业合作伙伴、同学等进行分类存储, 有效沟通, 从而逐渐扩大自己的人际脉络, 在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获得更多人的帮助。

5.有利于共享互动。

“通过社会化网络时代特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协作模式, 使具有黏性和隐性的知识也被加速传递。”[5] 体现了用户创造内容、互动、分享的理念。校内网2008年7月发布了自己的开放平台, 允许第三方程序开发爱好者以及创作团队在校内网上创作应用程序。同年9月举行的“校内网开放平台技术交流大会”的报告表明:开放平台以来, 共吸引了8600余名开发者登记并提交应用程序作品, 通过审核正式推出的应用程序数量超过700余个, 应用程序安装总量达9100万人次, 日使用独立用户达到400万。

6.有利于个体的完善和发展。

社会化网络服务特定的群体, 使得网站的群体表现出“同辈群体”的特点, 成员有大致相同的智力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共同语言、生活方式等, 具有很强的群体认同感, 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6] 。社会化网络作为一种互动的、参与式的、真实的网络交往方式, 增强了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估的行为能力, 拓展、延伸和强化了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 促进了人的完善和发展。

二、社会化网络对高校学生人际互动的消极影响

1.网络关系成瘾问题。

在社会化网络出现之前, 网络成瘾就已存在。社会化网络服务网站提供的各色网络娱乐内容, 成为朋友之间良好互动的辅助工具, 同时也成为吸引用户的重要核心。由于用户能从中得到娱乐, 拥有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东西, 长期发展就会形成一种病态网络关系成瘾。

2.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安全问题。

社会化网络几乎或趋于实名制, 注册时往往泄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存在着个人信息被网站非法利用, 被第三方非法获得的风险。若被个别或有组织的不法分子利用, 进行诈骗或者其他危害到用户的不法行为, 后果不堪设想。

3.“聚众”问题。

网络作为媒介填补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信息交流的空缺。社会化网络通过个体与个体的结合, 影响着人与人的联系方式, 人与各层次信息共同体的联结机制。如在真实性的庇护下, 校内网成了很多学生活动的公告栏。使用者只需一封“邀请信”, 选择发送的好友, 一个“发送”键就可以完成原本需要十几分钟才能完成的事情。

三、社会化网络对高校学生人际互动带来的思考

1.重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的安全, 除了要靠网站提高技术手段外, 更重要的是要依靠个人。 (1) 选择相对正规、信誉良好的网站。这类网站防止信息泄露技术相对高级, 信息反馈投诉服务也较完善负责。 (2) 没有特殊的需要, 最好不要随便公开敏感的个人信息, 如果必须留下具体的个人信息, 就必须对反馈回来的信息仔细检查。 (3) 少加或者不加陌生人, 提高个人页面的浏览门槛等方法, 都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好个人信息。

2.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加强道德自律。

美国学者埃瑟·戴森指出:“网络比大多数环境拥有较少的普遍规则, 也较少需要这样的规则, 它更多地信赖于每个公民的判断与积极参与。”[7] 社会化网络去中心化、微内容、社会性和用户参与的特点, 使处于社会化进程重要阶段的大学生能动性更强, 要引导网络健康平稳发展, 不仅要靠社会大环境的净化, 还有赖于全民的网络素养的提高。必须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加强道德自律, 提高学生自身的信息判断、选择能力, 减少信息的负面影响, 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 理性地完成自身道德体系的构建。

3.重视“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

社会化网络服务特定群体, 高校学生根据相似的属性结成群体, 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很强的群体认同感。群体中部分文字表达能力较强、分析主题深刻、有独特见解的成员会充当“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对群中每个个体的影响力由于群体认同感而得到强化。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代表社会化网络社区的“意见领袖”, 使其积极主动贡献引导性言论, 与大众传播的主流言论相互佐证、互相配合, 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效果。

4.搭建多主体的网站资源建设平台。

利用社会化网络社会结构化特点, 搭建多主体的网站资源建设平台。参与网站资源建设的不仅是网站管理人员, 还包括教育专家、学科教师、学生等, 为他们提供更新知识、资源共享的平台、工具, 让网站内的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生态链, 将学习、科研与校园管理等有机结合, 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郑智斌, 熊文珍.网络口碑传播与互联网的社会化[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2]黄少华.网络时代社会学的理论重构[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 002, (3) .

[3]付丽丽, 吕本富, 吴盈廷, 彭赓, 刘凡, 刘颖.关系型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特征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9, (2) :128.

[4]Ellison N, Steinfield C, Lampe C,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friends”:“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capital[J]J, 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07, 12 (4) :1143—1168.

[5]李遵白.社会化网络时代的创新规律与政策设计思想的转变[J].前沿2, 009, (6) :127.

[6]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52.

[7][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18.

社会-技术互动网络 篇2

【关键词】Moodle;初中语文;网络互动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网络教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同时网络互动教学平台也逐步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网络互动教学平台,是中小学以及大中专院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如何构建和完善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如何推广和宣传网络互动教学平台以及如何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绩效,已成为教学管理中、教育技术工作者以及包括语文学科等在内的其他学科语文教师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心和热点。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当然是难以避开网络互动教学的这一热门话题。Moodle技术是网络互动教学的媒介之一,对Moodle技术在语文网络互动教学中应用策略的探究,将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师有效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提供课堂教学效率。

一、Moodle技术简介及特点概述

(一)简介

Moodle是由澳大利亚语文教师Martin Dongiamas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开发的一套网络课程教学系统。这套系统有着多样化的功能,包括站点集成、权限角色管理、动态模块化、主题风格多样化和多语言支持等功能。各个学科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这一套网络课程教学系统来组织和设计各个学科的网络教学。

(二)特点

基于因特网建设的课程和网站软件包,Moodle平台有着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免费使用和可以修改源代码;二是动态模块化设计和简洁的界面可以有效满足网络互动教学环境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使用者可以轻松实现界面内容的调整和删减;三是平台兼容性好,容易操作,便于使用,简单高效。

二、应用策略分析

(一)网络教学平台设计

按照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经验,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总体上应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平台管理模块;(2)协作学习模块;(3)有问必答模块;(4)阅读讨论模块;(5)问卷调查模块;(6)评价系统模块;(7)资源共享模块等。在每一个模块下,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课堂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管理。

(二)具体策略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青春发育期阶段,该阶段的学习者自觉性、主动性以及稳定性都偏弱,在课程喜好上会更偏向于趣味性更强的,因此,“语文”这门枯燥的课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将Moodle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

(1) 从日常管理开始入手。Moodle网络教学平台,日常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师与学生使用平台的积极性。为了保证资源的优质性,建立网络语文课程内容呈现及结构的基本标准,定义说明如何收集、建立和管理课程内容等。

用户与课程的管理功能是频繁使用的。对于用户管理,可以从认证方式,角色与权限的控制入手。对于初中语文课程,按照语文教师所在系部进行分类,采用“语文教师申请,管理员审核”的方式进行管理。随着网络教学平台运行时间的增长,语文教师对平台的依赖程度也在提高,系统的备份也成为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Moodle平台提供灵活的程序接口和丰富的扩展功能模块,因此日常维护的工作还包括对插件的汉化。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可以利用Moodle平台方便灵活地对语文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统筹管理,这将会大大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2) 推广应用的政策支持与责任协调。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推广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联合各职能部。这是维持Moodle平台在初中语文中有效运用的必要前提,Moodle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平台,它不是孤立存在于教学系统中,相反它需要语文教师、教务处、网络中心以及各教学系部的明确分工,积极配合。语文教师作为核心力量,更是应该有所担当,负责任地组织学生进行网络教学活动等。

(3) 提高师生参与网络教学的积极性。由于一些语文教师认为网络课程的维护与更新,包括给学生进行有问必答环节和互动交流等程序加大了教学工作量,加上学生对网络互动教学的兴趣缺乏,这是Moodle技术在语文网络互动教学实践中遭遇的最大阻碍。教师应主动转变思路,认识Moodle平台与传统教学的差异,将传统教学师生互动的优点转移到Moodle技术上来,结合互联网时代学生喜爱视频音频的兴趣特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 采用鼓励与鞭策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可以对语文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对语文教师做出的工作加以宣传和推广;语文教师在评定学生平时成绩时要综合考虑网络教学的参与情况,所占比重不低于平时成绩的40%。同时,在推广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之初,做好Moodle平台建设网络课程的基本操作方法的宣传工作;开展Moodle平台的技术入门培训,使语文教师明确平台的功能、熟悉平台的基本操作;将优质的网络课程挖掘出来作为示范课程,供其他语文教师参考。

三、结语

基于Moodle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进行互动教学提供了重要途径,为信息化教学的展开提供了便利。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充分发挥Moodle的网络教学平台优势,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将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志娟,李强,赵兰云,刘艳丽.基于Moodle技术的初中语文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3):79-80.

[2] 潘艳明,李大孟.关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2):140.

[3] 陈静. 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现状与改进[J]. 教育教学论坛,2014(53):245-247.

社会-技术互动网络 篇3

结合中国实际, 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整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并加大价格变化的程度。房价下降会引发相关质押品价格波动, 促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导致企业融资困难, 同时导致房产价值缩水, 短期内促使房地产投资减速, 进一步压低房价, 如此多米诺骨牌效应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这种传染效应是否存在, 如果存在又当如何度量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问题。

本文首次将社会网络互动关系引入房地产市场分析中, 观察个体的消费决策与参照群体的消费行为之间的联系及作用机理。本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模型、数据与变量;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论。

二、文献综述

房地产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它带动性强, 但由于城市与房企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 目前国内外鲜有对两者互动的直接研究。有关房地产互动较多是涉及金融市场、土地市场亦或是政府主体等, 如Quan D C和Titman S (1997) 发现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价格存在明显的长期正相关等。

近年来, 大量经济学家在其理论构建中引入行为人间的社会互动, 这极大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成为一个发展迅速而且非常庞杂的一个领域 (陆铭, 张爽, 2008) 。1999年, Meen提出房价扩散的波纹效应, 当一城市房价波动时, 这种波动会像水中的波纹一样, 带动其它相关联地区的房价依次发生变动。与之对应的涟漪效应是Cook在2005年提出:中心节点城市的房价波动可对该关联结构内其它城市房价的波动产生涟漪效应, 从而波及到整个市场的房价状况。大量建立在传染效应的术语之上, 却只能间接解释互动的研究传递给我们继续探究的方向。

三、模型、数据与变量

(一) 模型

本文通过采取以下方式对城市数据和公司数据进行网络互动匹配:根据房地产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财务报表中存货项目所在地级市, 将城市与公司相匹配。假定若一房地产企业在某城市有存货投资, 则企业与城市构成关联, 网络关联为1, 否则0。具体的, 假定房地产市场中共有N个房地产企业i, M个城市j, 社会网络是一个有限集, 矩阵中的元素代表企业与城市的社会联系 (是否有投资关系, 有为1, 否则0) 。房企对城市的关联可用一N*M的数组表示, 其中

本模型基于Manski (1993) 的网络线性均值模型, 并在其后Brock, Durlauf (2001) 及Bram oulle, Djebbari and Fortin (2009) 扩展的基础上简化得到。模型的矩阵形式:

考虑到模型互动中的联立性偏误, 建立联立方程模型, 使用模型如下:

其中, 本文模型使用变量均为面板数据, 鉴于模型复杂, 变量脚注it予以省略, 下同。Y、X分别代表两组控制变量, 误差项反映了模型中不可观察的特性, 而只起到标示同种效应的邻接矩阵G实有四组, 具体计算借助Matlab 2014b编程得到。考虑到上述方程考察两层面的指标, 维数不同, 为确保模型被识别, 以城企入手做调整, 得到2组方程:

其中同类行为人间的关联用“G”表示 (下文中出现的更多阶数的关联是由GG (即间接关联) , GGG等表示, 这里关联矩阵借助最短路径算法实现得到) , 不同类行为人的关联用“G_”表示, 各组方程形式上有区别但含义上一致。为确保单位统一避免数据波动性, 对相应变量做了对数处理。

(二) 数据

本文研究对象分城市和公司两层面, 其中城市层面关注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数据, 公司层面关注企业投资情况。研究区间为2006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4季度, 共32个季度。房地产网络数据源于房地产公司财务数据中的存货投资明细, 该数据基于巨潮资讯网公司财务报告基础数据手工整理获得;城市层面, 104个地级市是由房地产网络数据所对应而来, 城市数据的来源为中国资讯行;公司层面仅选取主营业务为房地产且主营占比在85%以上, 市值较大的上市房企作为研究对象, 剔除了财务数据缺失值比较严重的上市公司样本。最终得到了29家上市企业数据。上市公司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 财务数据来自《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为保障数据连贯性和可比性, 本文使用城市层面数据是以2005年为基期的房地产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城市的建材价格指数是基于搜集整理出的各城市的建材价格, 处理后作为指数。建材市场价格数据来自宏观经济与房地产数据库;原料产量源于中经网《产业数据库》。

(三) 变量

本文涉及到以下数据, 在此做简要说明:

城市层面: (1) 房价指数H, 选取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住宅价格指数数据来表示; (2) 建材价格指数P; (3) 地区生产总值GDP; (4)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 (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Bx; (6)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Loan; (7)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Deposit; (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ncome; (9)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Parea; (10) 全市土地面积Area; (11) 人口密度Dop。 (3) - (11) 代表城市层面的9个控制变量。为消除通货膨胀影响, 我们以2005年为基期, 对相应变量数据做了处理。

公司层面: (1) 投资率Inv, 等于 (当期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当期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当期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 /滞后期固定资产净额; (2) 存货Invtr; (3) 盈利能力ROA, 以资产收益率度量; (4) 期初投资机会Tobin_Q; (5) 企业规模Size, 选用营业收入的自然对数衡量; (6) 股权结构变量First_Holder,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7) 公司经营年限Age, 上市公司开业至2013年经营年限; (8) 现金流量Cashflow, 为当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滞后期固定资产净额; (9) 资产负债率Leverage, 等于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3) - (9) 代表公司层面7个控制变量。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联立方程模型识别条件, 本文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中存在严重内生性问题即映射问题, 借助于工具变量法来解决。利用Bramoulle (2009) 提出非传递性三元组的存在在无关联效应的情况下对社会效果的识别是充分 (但不必要) 条件。并利用结论:当网络是可传递的, 当且仅当时矩阵I, G, 和G2是线性无关的。这种情况下, 变量G2x可作为一个识别Gy的有效工具变量, 以确保即便y存在内生性仍可识别网络效应。借助最短路径算法发现在房地产市场中行为者间的距离几乎都在2 (包括2) 内, 这点足以见得当前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集聚性市场, 从这点来讲, 选择工具变量法是有效的。 (见表1)

两侧结果分别建立在房价方程和投资方程基础上。结果表明:房价的网络效应为正, 关联城市房价上涨1元会拉动该城市房价上升0.2元。建材价格对房价的影响显著为正, 作为房屋建设中的主要成本, 建材价格大幅上涨也折射出了房价畸高的问题, 可考虑从建材市场入手从源头上稳定房地产市场。控制变量上, 地区生产总值对房价正相关, 反映出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投资和生产比较活跃, 带动了对楼房的需求, 由此引起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房价的影响显著为负, 这说明房地产业的增长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存在明显不协调现象, 房地产业的增长并不足以提升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为基础 (易宪容, 2005) 。

而从投资方程的回归结果来看, 房企的投资受到其关联企业投资状况负向的影响, 公司的盈利水平与投资率水平显著的负相关, 同时房企的投资水平与现金流之间回归系数为正, 说明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存在投资-现金敏感性, 投资水平依赖企业内部现金流。托宾Q值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企业投资水平会随着外部投资机会的增多而增大。这与chen等 (2007) 和Jiang等 (2011) 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五、结论

本文基于我国房地产市场情况, 利用网络研究方法, 借助于Excel, Matlab与Stata等软件辅助整理检验, 使得“城企互动”现象得到实证的支持。房地产市场中确具有网络传染效应, 公司管理层在确定本公司投资结构时, 受同行业其它公司决策的影响较大;城市房价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关联城市房价浮动的影响。房地产市场通过“城企互动”联接起城市与企业的协调发展, 共同支撑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应合理控制房地产投资与房价的增速, 稳定建材市场, 充分发挥房企的桥梁作用, 加快房企自身改革, 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互动繁荣。

摘要:本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 利用全国城市层面的房价数据及企业层面的投资表现匹配以网络关联, 对房地产“城企互动”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 房地产企业提高存货投资会显著影响企业投资率, 相关联房地产企业投资也受到影响, 城企间网络传染效应的存在引致相关城市房价显著变动, 继而又进一步刺激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表现。为避免房价动荡对经济的不良影响, 本文建议在抑制房价的同时应着力稳定上游建材价格并有效刺激企业投资。

关键词:房地产,城企互动,社会网络

参考文献

[1]Meen G.Regional house prices and the ripple effect:a new interpretation[J].Housing studies, 1999, 14 (6) :733-753.

[2]Cook S.Regional house price behaviour in the UK:application of a joint testing procedure[J].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05, 345 (3) :611-621.

[3]陆铭, 张爽.“人以群分”:非市场互动和群分效应的文献评论[J].经济学 (季刊) , 2007, 6 (3) :991-1020.

[4]Manski C F.Identification of endogenous social effects:The reflection problem[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3, 60 (3) :531-542.

社会-技术互动网络 篇4

关键词: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社会就业;互动机制

目前,河南普通高校课程设置和职业院校培养结构不尽合理,学校办学和社会需求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严重,社会急需人才缺乏,大学生就业难、学非所用等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形成了供需不平衡、双向选择不对等的现象。这关系到河南高等教育能否胜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安定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等重大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探索符合学校实际、体现时代特点、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河南要大力支持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大力开展校地合作、行业协作和国际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把高校打造成为河南高水平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的主力军。探索出符合学校实际、体现时代特点、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在这方面,郑州大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2011年4月8日,河南省内18所高校与郑州大学签订了“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从此以后,这19所院校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优势互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这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根据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教育部于2010年6月正式启动实施了卓越计划。2012年7月,郑州大学本着主动为国家战略要求服务、主动为行业企业需求服务的宗旨,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与7家企业联合申报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为核心、以提升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工作,这是卓越计划中校企联合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又一项重大改革尝试。

二、探索企业办学、订单式教学、引厂入校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办学。企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而每年人数超过百万的毕业生中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却少之又少。企业可通过创办专业人才培养学校来解决这个矛盾,所培养的人才大多在企业内部消化。企业办学具有以下特点:所设专业密切联系本企业的实际;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办学手段先进,实习条件完善;学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本企业,能学以致用;投资少,见效快。

订单式教学。订单式教学就是学校以企业人才需求订单为依据,按照企业要求,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这样,学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强、进企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岗位要求,充分满足企业用工需要。在订单式教学中,企业从自身人文环境和岗位需求出发,可以参与制订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校企共同确定课程内容,共享教育资源。企业可以参与教学活动,承担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这种针对性很强的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使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顺利地开展工作。

引厂入校。通常由学校提供厂房,引进企业的设备和流水线,把工厂建在学校里。这样一来,课堂可以设在工厂,“学校学习”与“职场学习”合二为一,学生在学校里就熟悉了工厂的技术工艺和实际操作流程,提前体验了社会工作环境,大大缩短了从校园进入社会的适应期。在引厂入校时,参与合作的企业必须具有科技含量高、劳动密集度高、专业关联度高的特点,才能真正实现工厂式教学。

三、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既能解决基层各类人才短缺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既是人才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毕业走向基层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今后就业的趋势。河南省人社厅、团省委等部门组织实施“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特岗教师”等8个基层就业项目,这些已经成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到基层服务的导向工程,培养优秀青年的人才工程。

对于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政府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政府要按照统一征集岗位、统一发布公告、统一组织考试、统一服务管理的原则,统筹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做好各类项目之间的政策衔接,认真落实针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四、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开设社会紧缺、贴近市场需要的专业和有广泛发展前途的专业,提高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

目前,河南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应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要求,主动适应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努力形成与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要根据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及各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新增专业重点用于战略性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努力形成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提高对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的响应度。学校应做好市场调研,依据市场规律设置专业,及时发现潜在人才需求,开办相应的新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吻合度,培养一批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见效快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需要。同时,要具备长远战略眼光,及时分析市场发展动向,保证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前瞻性。只有把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按照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努力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各领域相衔接的服务型教育体系,才能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发展的人才支撑能力。

五、学习借鉴国外企业与学校互相结合的“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普通高校与职业教育“互通式”的教育形式

河南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模式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这方面可以学习德国“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和“互通式”的教育形式。在“二元制”教学中,企业往往承担了大部分的经费和主要责任。接受“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常常多于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时间。企业是实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学生在企业里的身份是学徒。“二元制”教育模式也可以说是纯粹意义上学徒教育和职业生涯之间的一个重要联系环节,避免了学生毫无经验地走上就业岗位所产生的问题,对学生和企业来说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互通式”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在普通高校与职业技术学院之间双向流动,这样不仅完善了大学生的综合技能,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

六、建立毕业生“回炉再造”制度

当前,高校毕业生能力结构呈现出高新技术人才少、创新人才少、创业人才少的情况,高学历、低水平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大中专毕业生选择到职校“回炉再造”,学到一技之长后再重新就业。现代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不再过多地看重经历和知识结构,而是更加关注企业员工所拥有的新技能。这是企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新形势对高校毕业生的考验。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出台,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职业教育在专业体系建设、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强,其人才培养目标能够紧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在培养过程中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在传统大学教育不能尽快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回炉再造”就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应对举措。

社会-技术互动网络 篇5

近代以来, 作为社会现代化的核心议题, 现代国家制度构建的目标是实现国家制度的理性化和民主化。从历史经验来看, 现代国家制度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公民社会的基础之上, 还有赖于公民文化的支撑。这些构成了现代民主国家的社会基础——“公民参与网络”型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是诸如英国、北美或意大利北部地区等社会的基本特征, 由一系列公民团体和公共生活参与网络所构成, 即费孝通所提出的“团体格局”。托克维尔认为, 自主治理的民情使得美国人习惯于用结社治理公共事务, 大量的结社节约了公共领域运作的成本, 培育了公共精神, 对美国的民主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正是美国民主的“灵魂”;而帕特南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这种“公民参与网络”社会资本对促进现代国家制度成功的意义, 是理解“使民主运转起来”的一把钥匙。“对于民主制度的绩效来说, 至关重要的要素是普通公民在公民社会中充满活力的群众性基层活动。”[2]我们可以按照信任-规范-网络结构的社会资本结构三要素来分析现代国家制度的社会资本基础。

一、契约信任——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

现代国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产权交易, 交易的顺利进行需要界定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 并以契约形式监督保护。但契约的运作从讨价还价、条款执行到违约追赔都需要成本;同时, 现实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性, 都使得契约的达成无法回避信任的必要。而契约机制在整个社会领域的拓展, 又会重塑和强化信任, 将信任范围从“熟人”拓展到社会, 促进全社会范围的合作。

在公共领域, 互惠式的“契约信任”能促进人们在集体行动中的合作行为, 有效控制集体成员的“搭便车”行为, 减少“集体行动困境”的产生;而建立在公民权利让渡之上的国家权力的“契约”理念也使得现代国家制度获得了共同体成员的普遍认同, 因而使得作为信任机制中的第三方权威——国家权力也具备了制度化的合法性。这样, 现代国家制度因得到共同体成员的信任、自觉遵守而能有效运作;现代社会的公共生活, 因人们的相互信任而能顺利进行。而现代国家制度构建的成功, 建立在合理定位基础上的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合作、共同体公共生活内部合作一旦形成, 即意味着一种良性的合作式均衡的实现, 并随均衡自我增强效应提升信任水平, 促进社会资本存量的稳定增长, 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

二、公民意识与公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规范形态的社会资本

托克维尔指出:作为“一个民族的整个道德和精神面貌”的民情和生活习惯, 现代的公民意识在维护美国民主共和制度运作的三个基本因素中是最重要的。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表明, 公民意识的确立和保障, 是现代国家制度构建的基本前提, 也是其产物。公民意识具有合理性意识、合法性意识、积极守法与公共精神的三元内在结构。合理性意识以其对国家制度合理性、正当性的判断和确认, 提供了一种理想的价值参照和依据;合法性意识则把它适用于现实制度并与之相吻合, 从而使制度有效性和权威性获得肯定和认同;由此产生内在自觉的积极守法和公共精神, 进而形成普遍有效的社会秩序。[3]因此, 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追求反映的公民意识, 必然产生对公民与国家、个人与社会、权力与权利的价值判断和体认, 产生对国家制度的理性追求, 从而构成现代国家制度得以稳固的观念基础。

公民文化是以理性和民主为核心的政治文化, 由民主的价值理性、民主的工具理性和民主的社会心理基础构成。其中, 民主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体现的正是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原则, 前者包括人民主权、公民权利、自由、平等、公平与正义等, 后者包括宪政与法治、多数人的统治规则与尊重少数人权利、开放的政治理念等;而民主的社会心理基础则蕴含了现代国家制度所需的一些更深层的文化资源, 往往作为一种心理习惯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存在于“政治人”的内心和言行上, 如:参与与节制、差异与宽容、竞争与合作、协商与妥协、承诺与责任、科学与理性。

然而, 公民意识的成长、公民文化的发育, 并非朝夕之功, 而是依赖于历史长期积淀。作为一种非正式规则, 诸如风俗、习惯、宗教等等之类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变迁要远较正式规则的改变更加缓慢和艰难, 而且对正式规则的改变构成了基本的“路径依赖”, 正是公共意识传统的多少和公民文化发育程度的高低, 造成了作为正式规则的国家制度变迁绩效的差异。从这一点来说, 以理性化和民主化为核心的现代国家制度, 没有同样价值体系的公民意识和文化的支撑, 就如同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只有当理性化和民主化的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成为人们的内心自觉遵从的心理习惯和行为规范时, 现代国家制度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坚实的土壤, 其有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

三、公民社会——社会资本的组织基础

无论是信任机制的运作, 还是文化和传统的存续, 都有赖于社会主体的实践才成为可能。这一承载着普遍的社会信任、公共精神与公民文化的社会结构, 就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滋生和培育普遍社会信任、公共精神与公民文化传统的土壤, 是传统沿着历史-社会传播的主要机制, 也是其物质载体。因此, 公民社会构成了社会资本的组织基础。“公民参与的网络”实质上就是公民社会的存在形式。共同体中的此型网络越密, 其公民就越有可能进行为了共同利益的合作, 从而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 促进正式制度成功。这是因为: (1) 大量的公民参与这些社团, 公民间持续性的交往, 会形成重复博奕之局, 促使行动者倾向考虑长远利益; (2) 互惠交换的规范必须在稳定和重复不断的交往中慢慢形成, 社团能提供这样的环境; (3) 社团亦提供沟通的媒介, 特别是个别成员过往诚信表现的信息, 有助于人们选择合作伙伴, 促进合作; (4) 社团提供一种集体记忆, 将以往合作的成功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模板, 未来的合作在此基础上进行。[4]法国保守主义者麦斯特也曾指出, 个人需要某种归属, 需要某种大于个人、高于个人的团体作为认同对象, 把个人融入更大的共同体不仅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而且个人也得以摆脱内在世界的焦虑、矛盾等。[5]奥克肖特则强调, 现代社会中人们虽然目标各异, 却可在一个社会组织中共同生活并受惠于结社。这个社会是建立在文明和程序的基础上, 而不是建立在一个只有部分人愿意接受的共同目标基础上;对于在社会成员之间确定一个恰如其分的距离这一难题, 文明和程序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6]

从消极意义上说, 作为相对独立于国家权力的公共领域, 与国家权力的疏离、中间阶级力量的成长、各类NGOs以及独立自由的公共舆论空间, 都使得公民社会具有一种制衡国家的力量, 构成现代国家制度理性化与民主化的屏障和堡垒, 因此, 成熟的公民社会为国家与社会、权力与权利之间划出了一道界限, 成为保障自由和防止国家权威倒退至极权的最后屏障。

从积极意义上说, 公民社会中的各种自治的社团既是公共生活多元化的中坚, 同时也是公民社会中执行非官方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组织。在公民社会中, 各种自治的社团就像遍布社会的一所社会大学校, 通过对其成员的动员、组织、参与, 制定组织活动章程、规则并要求成员遵守, 组织间交流、合作、协商等活动, 使社会成员逐渐养成协商、合作、参与、妥协、契约、法治、秩序等观念;使社会成员习得在一定组织中担任特定角色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模式;通过组织化的学习机制, 以不同方式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态度, 向成员灌输政治理念, 传授政治技能。在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上, 这些社团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中介, 是国家与社会之间信息、能量交流的有效渠道, 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 促进公共政策的理性化、科学化和民主化;而国家与社会各自限度的划分, 也为国家权力自主性、国家能力有效性和国家权威合法性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国家权力的运作, 只在其应承担的职责范围内, 充分相信和保障社会的自治能力, 使得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互动在制度化的轨道之内, 即所谓:只有有限的政府, 才是有效的政府、合法的政府。

现代国家制度的理性化和民主化, 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限度的分化, 也为公民社会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保障了社会资本的积累。因此, 现代国家与社会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制约与合作、相互独立与依赖的有机统一的“良性的结构性互动关系”, 这一“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应当成为现代国家制度构建的方向, 即:“强社会, 强经济;强社会, 强国家。”[7]

然而, 并不是所有国家的政治转型一开始就具备“公民参与网络”社会资本, 正如前文所述, 这更多的是对西方成功经验的总结。不同社会因其历史传统、文化习惯、生存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差别, 其社会资本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与不同的国家制度“契合度”也存在着相应差异。而每个社会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构建都是在不同的社会资本背景下展开的, 社会资本的存量和类型的差异极大地制约着现代国家制度构建的路径选择及其绩效。现代国家制度构建作为一个系统的制度变迁过程, 其变迁道路的选择、艰难复杂程度以及绩效的差异, 最终也就取决于当事国“公民参与网络”型社会资本存量的增长以及其传统社会资本向现代“公民参与网络”型社会资本的“创造性转化”。

参考文献

[1].诺斯.交易成本、制度与经济史[J].经济译文, 1994, 2

[2].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2

[3].马长山.伦理秩序、法治秩序与公民意识——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构建[J].江苏社会科学, 1998, 4

[4].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203~204

[5].李强.自由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13~36

[6].Michael Oakeshott, ‘Talking Politics’ (1975) , in Rationalism in Politics (New York:Basic Books, 1991edn) , 460~461

社会-技术互动网络 篇6

20世纪以来, 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 高新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 差不多每隔十年就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技术创新涌现[1]。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 新的信息技术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特别是1969年互联网诞生至今, 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因此, 更多的人也习惯把当今世界称之为“信息化时代”。

科学的进步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的进步造就了物质生活的空前丰富, 同时也开创了文化产品的工业化复制生产。虽然文化产业 (早期称文化工业) 因其大量的机械复制和破坏了艺术的唯一性, 在其发展的初期遭到了大量的质疑 (其中以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但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与文化的交互式促进, 文化产业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也增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其中,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 包括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电视、网络动漫、网络出版、网络教育、网络新媒体等在内的网络文化产业, 更是以其巨大的产值回报和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 因其产品内容意识形态性强, 传播不受时空和人数限制, 因此许多国家都早已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来考虑。

不可否认的是, 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息技术在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也并非单向的: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也影响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因此, 分析、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于更好的促使两者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界定

在分析两者的关系之前, 首先要明晰两者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只有通过对两者内容的掌握, 才有可能从中分析得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 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内容

信息技术的概念, 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收集、存储、加工、发布、传送和利用等技术的总和”[2];“信息技术是用于信息操作的各种方法和技能, 以及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的相关工具及物质设备”[3];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的定义是:“针对信息的采集、描述、处理、保护、传输、交流、表示、管理、组织、储存和补救而采用的系统和工具的规范、设计及其开发”[4];“自然技术是硬技术, 社会技术是软技术……如果说硬技术是指生产力的话, 那么软技术就是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内容。新的广义技术的概念应该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5]简而言之, 信息技术是指一切涉及信息的生产、收集、存储、处理、流通和应用的技术、相关方法、制度和技能以及相关工具和物质设备等。

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软、硬”分类标准, 从“软”、“硬”两方面介绍。硬技术范围内主要包括:计算机类硬件及其设备制造技术、通信类硬件及其设备制造技术、电了与半导体类及其设备制造技术、科学仪器类及其设备制造技术和其他信息设备制造技术。软技术主要有:各种软件技术, 各种信息服务技术, 各种解决方案、管理制度和方法等服务技术。

(二) 网络文化产业内涵与特点

网络文化产业是指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文化内容的生产、创造和传播的产业。目前的网络文化产业主要涉及: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电视、网络动漫、网络出版、网络教育、网络新媒体等。网络文化产业可分为两部分。其一, 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化和数字化, 比如, 数字图书馆、数字电影等。其二, 以信息网络为载体, 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产品, 比如, 网络游戏、移动短信等。网络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产业”。内容产业是指文化内容的创造、生产和商业化, 它包括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6]。

网络文化产业是以高速宽带和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为依托而发展形成的新型产业, 所以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 各类型的文化都可以被吸收进来, 并经由网络的加工重组为新的文化;它的内容具有多样性特点, 不仅包括了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服务产业, 还包括通信业、信息内容业等;网络文化产业是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在网络文化产业中, 文化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工具具有虚拟性, 而文化的立足点又是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 因而又具有现实性;网络文化产业具有数字化与技术化特征, 网络技术和数字化的信息储存与传递方式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根据上文的简要概述我们可以知道, 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也可以预见到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一方面, 信息技术给网络文化产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平台, 没有技术的发展, 基于技术而产生的创意也就无从实现。另一方面, 根据网络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巨大经济文化效益来看, 它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以下将做具体分析。

(一) 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技术的发展拓展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1. 历史维度:

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首先源于传统的文化产业形态。各个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既有文化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文化产业形态。人类信息技术的演进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语言的使用, 发生在距今约35000—50000年前;第二阶段是文字的创造, 出现在约公元前3500年。前两个阶段由于文明仅限于口头表达和少量的简单文字记录, 文化概念尚弱。第三个阶段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大约公元1040年, 中国开始实用自活字印刷技术 (欧洲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更为便利, 这时期图书市场和后期报纸的出现与发展较有代表性, 他们属于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早期文化产业代表。第四阶段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这一时期, 在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随着视听媒介的产生, 大众传媒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 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和产品不断涌现, 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出现。当然一些传统的文化产业形式也因技术的发展而取得了新的发展模式, 如音乐剧、舞台表演等文化产品开始电视转播, 报刊业出现读报类电视节目等等。第五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 其标志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进入这一时期以来, 我们所要谈的网络文化产业才真正出现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出人预料的速度发展起来。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新媒体等一大批新兴文化产业依靠新技术迅猛发展, 在传播着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 传统文化产业也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拓展发展领域并注入产品新的内容。以上面所举的报刊为例, 这一时期继推出读报类电视节目之后, 报社、期刊社又纷纷推出电子报刊以拓展业务并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此同时, 电子印刷技术的出现在降低费用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印刷质量。

进入第五阶段后,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主线, 又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数据处理阶段、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战略系统阶段和网络时代。相对于上文提到的五个大阶段, 这四个子阶段的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更强的关联性, 而这种关联性置于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中, 则反映在:技术的层层演进和应用方向的大众化趋势优化了产业平台、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了产品市场, 进而促进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融合与进步, 新的文化产品形态也被不断塑造。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网络文化产业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

2. 技术维度:

现代信息技术为网络文化产业搭建技术平台、提供技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提供更为有利的产业发展平台;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内容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更清晰地论述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下面将从这两方面分别谈起。

一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为网络文化产业提供更为有利的产业发展平台 (但同时这种开放共享式的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文化产业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负面影响) 。在讨论网络文化产业的定义时已经说明:网络文化产业是指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文化内容的生产、创造和传播的产业。因此平台的提供也就成为网络文化产业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而这个平台的建立和发展正是得益于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以网络视频为例, 网上视频播放方式分为实时和非实时两种。传统的播放方式是非实时的, 即首先把视频文件从网上下载下来, 然后用相应的播放软件在计算机上播放。而流式媒体技术 (Streaming Media) 的出现使网络视频可以实时地播放。流媒体的应用是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它为网络视频的传播与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现代教育技术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于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网上新闻等[7]。再比如, 现在的会展业依靠3D技术做网上会展。这种会展模式基于超大规模三维虚拟现实网络平台, 搭建与现实相同的WEB虚拟展会。“3D会展”打破了传统的宣传推广模式, 通过表现形式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在使参展方在更好的展示自己产品品牌优势的同时也满足了用户互动、高信息量、线上线下互通、方便快捷等要求。3D技术在会展业的应用为现代会展延续推广宣传提供了一种新的展示平台, 基于3D技术的“3D会展”不仅是现代展会形式的一个新突破, 也成为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然而, 不论是网络视频还是“3D会展”, 技术所提供的是更为开放的共享式平台, 由于更多人的介入, 在网络视频和“3D会展”的发展过程中, 诸如信息泛滥、知识产权被侵犯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长期以来,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 只好不断提高技术的水平, 以增补控制机制。但这显然是不够的, 单纯的用技术控制技术只会导致恶性循环:“为了对付新的信息, 就需要增补控制机制。但新的控制机制本身就是技术, 它们反过来增加信息的供应量。当信息量的供应量无法控制时, 个人的心宁神静和社会生活的宗旨就必然普遍崩溃而失去防卫。”[8]因而, 为了弥补技术的不足, 就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 提高大众的信息辨识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此外, 立法部门和网络文化产业管理部门也要出台相关法律和管理办法, 共同加强对网络文化产品的产权维护。

另一方面, 网络文化产业产品品质的提升和创意的实现需要技术的支持。对于以内容产业为主的网络文化产业来说, 产品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不仅需要创意者的奇思妙想, 还需要技术给予支持。有时候, 甚至是新技术的出现激发了创意者的灵感。以电子杂志为例, 3D和flash等技术的发展使电子杂志不仅可以做出生动的翻页效果, 同时, 也可以通过对这两种技术的运用使得电子杂志达到各种绚丽的动态效果。这种前所未有的动态杂志再通过多媒体技术配以适当的声音效果, 不仅满足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需求, 也是一份视觉、听觉盛宴。再如, 在网络音乐领域, 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提高了网络音乐的制作效率和品质。约翰·帕夫利克 (美) 就在他的《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一书中提到:“以前, 要录制音乐就需要把艺术家和技术人员集中起来, 如今的数码和网络技术则改变了这一规律。现在, 无论艺术家在美国的任何地方甚至是国外, 都可以进行中心统一控制的音乐录制。”[9]又如, 3D技术的发展使电影有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 2009年上映, 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电影《阿凡达》 (Avatar) 就凭借绚丽的3D画面十足震撼了观众的眼球。此外, 由卡梅隆监制的全平台同名游戏《阿凡达 (James Camerons Avatar:The Game) 》也于2009年12月1日推出, 游戏类型为TPS (第三人称科幻称射击动作游戏) , 支持3D显示器。《阿凡达》无疑是一个利用技术实现内容创新的范例。继《阿凡达》之后, 2010年南非世界杯大有将3D热进行到底之势, 在世界杯历史上首次支持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比赛进行3D直播。球迷们只要买一张电影票到电影院就可以看到身临其境的足球比赛。随着3D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越来越多的网络视频将以3D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网络视频的品质和内容将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和充实。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 不管是新兴的网络文化产业形态 (如, 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 , 还是传统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产生的新组合 (如, “3D会展”、电子杂志等) , 信息技术不仅为它们的发展搭建了技术平台, 同时也为其产品内容的开发和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3. 产业维度:

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网络文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一方面, 信息技术是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生产要素, 它的发展促使着网络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网络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和生产的技术结构, 并使一些新兴行业不断形成和发展, 也使传统行业加速了改造或衰退的过程, 从而推进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 新的网络文化产品不断开发, 消费品升级换代, 进而不断引发人们新的需求, 从而使新的需求成为新行业部门成长的动力, 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演变。由于各产业部门生产技术进步速度的不均等, 决定了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不同, 从而影响比较生产率的差异, 而产业结构的转换主要取决于部门之间生产速率的差异。因此, 信息技术的供给状况直接影响了网络文化产业的结构的变动。以三网融合为例, 在技术上使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物理合一, 必会有效地促进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从而创新产业形态, 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 促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三网融合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区域主导产业升级, 还有助于催生新兴战略型产业。在调整和优化网络文化产业结构方面, 三网融合无疑会发挥巨大作用。另一方面, 信息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关于竞争力,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曾提出著名的“钻石理论”。波特认为, 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 (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 需求条件 (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 ,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根据这一理论, 信息技术对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信息技术作为技术要素, 为网络文化产品的个性化创制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使网络文化产业以差异化产品高效地服务于日益挑剔的消费群体。

其次,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技术、性能不断提高, 而成本、价格不断下降。这就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出现, 从而刺激了需求。例如, 电子出版业将创作和销售融为一体, 不但推出更为理想的产品和便捷高效的服务, 还降低了生产和流通成本, 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第三, 信息技术促进了计算机产业、电信产业等网络文化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网络文化产品的市场流通提供了先进载体, 并使网媒、光媒、电媒、纸媒四类创意行业部分融合, 从而实现了网络文化产品大容量、融合性、即时性、互动性的流通和传播。

第四, 信息技术使网络文化产业的经营与管理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 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才、品牌、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高端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 降低了管理成本, 优化了企业结构。同时, 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利于国家和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此外, 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加速了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竞争, 促进了优胜劣汰。

(二) 网络文化产业对信息技术的反作用:带动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更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但两者的关系并不停留在此。网络文化产业对于信息技术的影响也不容小视。辩证地分析两者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互动发展。

1. 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指明方向。

网络文化产业是一个以创新制胜的产业。网络文化产业给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产品, 而新产品的出现又不断激发消费者新的需求。受利益的驱使, 这种新需求的出现势必鼓励着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而不断推出新花样。随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个过程的周期正不断缩短。特别是网络进入web2.0时代以后, 网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这就决定了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中, 技术并不像在传统产业中一样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恰恰相反, 在网络文化产业中通常是先有需求, 再有产业规划, 随之而来的才是技术的跟进。也就是说, 这种情况下, 技术是先被需要而后才升级更新的。 (1) 比如, 网络游戏业的出现和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游戏产品, 但随着市场的扩大和产品的增多, 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对游戏的视觉效果和操作方式都提出了新的需求, 而正是这种需求的提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3D等技术的进步。又如网络广告业的发展, 当网络广告铺天盖地的时候, 传统的静态文字图片广告已经不能满足广告商的需求, 这也就促使网络广告公司发展新技术, 提供新的广告投放形式。以好耶广告公司为例, 它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创新技术, 研发了国内首个应用于网络广告管理及检测的系统软件Ad Forward,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推出了Smart系列产品。由此可见, 网络文化产业就像一个路标, 指引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

2. 网络文化产业促使信息技术自身价值的实现。

一项新技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应用上。不管在内容制作上还是在传播的平台上, 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就中国而言, 《2006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测算报告》显示,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也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增长态势。据初步测算, 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 12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5年增长17.1%, 年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6.4个百分点, 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速6.8个百分点。此外, 2006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 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10]。就网络文化产业而言, 据统计, 2001年中国网络市场的规模为3 000万元, 2004年达到了36亿元, 短短几年市场规模膨胀了100多倍, 预计2005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5.4亿元, 2006年将达到83.4亿元, 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拉动[11]。

在网络文化产业如此大好的发展前景下, 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依赖程度也渐渐增大。许多新的信息技术必须通过产业上的运用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换句话说, 为网络文化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也是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内在动因之一。

四、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不管从历史的角度、技术的角度还是产业的角度来看, 信息技术无疑拓展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 信息交流的增强、网络文化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繁更加强了网络文化产业对信息技术升级更新的带动作用。为了可以更加明晰两者的关系, 我们引入消费环节, 那么两者的关系就可以表述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促使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 创新进而为消费提供了新产品, 通过消费大众又产生了新的需求, 受利益驱使, 新需求的产生激励了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和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 而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需要又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言以蔽之, 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是互动发展的关系。

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 网络文化产业在增加经济产值、弘扬本国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信息技术的影响不可小觑。与此同时, 网络文化产业也带动了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和更新, 而新的技术又反过来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

鉴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性, 要更好的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就必须科学的分析网络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的逻辑关系, 充分发挥两者的互动关系, 进而在两种力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腾飞。

参考文献

[1]王光文.创意产业中的信息技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7) .

[2]曲维枝.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

[3]张正德.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7.

[4]靖继鹏.应用信息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132.

[5]徐寿波.技术经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8:7-8.

[6]邱爱梅.网络文化产业的营销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5) .

[7]温健, 吴芸.网络视频技术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 2003, (7) .

[8][美]波斯曼 (Postman, N.)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0-72.

[9][美]帕夫利克 (Pavlik, J.V) .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2版[M].周勇, 张平锋, 景刚,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50-189.

[10]胡惠林.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8.

社会-技术互动网络 篇7

一、系统方案设计的概述

本文中将会对融合网络宽带IP进行互动电视技术的方案设计, 通过目前已有的电视资源网络, 建立起拥有极强扩展性、便于管理的技术方案。在这个设计中, 通过软硬件的联合使用, 为提升观众的视频服务质量以及电视的观看效果做出巨大的贡献。本方案中的互动电视技术将提供视频直播、点播以及回放等功能, 这些功能全部由一个平台来实现, 在该系统当中, 通过一个统一的机顶盒以及相关的机动设备, 就能实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1]。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视频功能之外, 还具有游戏、广播、音乐等功能, 是一项强大的技术。

二、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1、视频后台。

视频后台主要负责的任务是从视频编码器当中将直播的电视节目收集到一起, 并通过直播的方式将节目传递到分支和终端系统当中。视频后台要对收集到的节目内容进行加密和封装, 与此同时, 视频后台分为直播后台和点播后台两项内容, 其中直播后台将实现管理接口服务器、获取数据库和控制器等功能;而点播后台将实现管理电视节目的点播节目以及对分支和数据中心分配资产等功能。

2、分支。

分支是指在该互动电视技术方案设计中的主要逻辑结构, 没有特定的物理位置, 主要在工作中实现对用户、服务进行管理和分发等功能。分支将受到视频后台的控制, 一个视频后台可以部署多个分支。其中每一个分支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 拥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和服务管理系统。每个分支之间不实现通信, 并且每一个特定的角色配置可以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2]。分支的作用将充分利用到网络资源, 是整个系统当中的重点内容。

3、数据中心。

在上文中介绍到, 分支的作用是向观众和终端提供管理的部件, 而数据中心的作用将会使运营商所提供的各项服务更加便捷地扩展到互联网的用户当中, 并对任意的终端进行服务方面的支撑。数据中心是多个分支的集合, 能在互联网上对提交的视频进行灵活便利的部署。

三、系统方案的部署方式

通过在实际的工作中灵活部署融合网络宽带IP的互动电视技术, 不仅可以在业务模块当中进行定制, 同时在规模上的部署方式也能满足多种部署的需求。从大体上来说, 视频后台、分支和数据中心都会部署在网络的最前端位置。从分布方式上来看, 主要有分布式部署和集中式部署两种方式[3]。其中分布式部署是指将逻辑组当中的计算机分布在不同的机房当中。视频后台分布在视频处理的总机房中, 分支和数据中心部署在总的前端机房中, 视频节点分布在分部前端机房中, 而所有的公共数据将会通过云计算终端进行分布;集中式部署方式是指将所有的逻辑组以及服务器分布在同一个机房中, 具体分布方式如图1所示。

四、互动电视技术中的安全管理

互动电视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涉及到内容保护和传输安全。其中内容保护是指融合网络宽带IP的互动电视是一个多层次的平台, 在各个层次当中具有自身的缩放功能, 每一层都互不干扰, 各自执行各自的功能。这种新型的技术是将所有的数字版权管理集中到一起, 对其采用共同的保护机制。而传输安全则是指在运营中采取安全密匙的体系, 不同的服务器和机顶盒之间需要进行认证才能享受到服务, 以此来保证传输的安全。

结论:在如今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中, 互动电视技术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 在新媒体技术的带动下, 互动电视一定会更加完善。在今后的生活中, 需要在发展互动电视技术的基础上适应不同的网络和终端技术, 才能让互动电视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加广泛, 更加满足为大众的生活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互动电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大体上说来, 互动电视技术包含了计算机技术、视频编码解码技术等多个领域, 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伴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动电视技术也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在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融合网络宽带IP的互动电视技术设计, 为今后互动电视技术的深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网络宽带,IP技术,互动电视技术

参考文献

[1]夏勇, 何晶.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设计[J].电视技术, 2010, 10 (31) :9-13.

[2]颜鸿.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J].西部广播电视, 2013, 02 (19) :155-156.

社会-技术互动网络 篇8

互动电视技术属于交叉学科,它涉及网络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IP传输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互动电视技术的每一次发展和进步都是其支撑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互动电视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发展进程是一个复杂的及交替上升的过程。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等都相继引领了互动电视技术的发展,但是却没有决定其发展方向。互动电视的发展过程有着深刻的信息产业技术发展的烙印。目前,数字电视技术的成熟、三网融合发展以及高清电视的普及,又为互动电视发展提供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微软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软件公司,一直致力于电视、音乐等娱乐媒体与网络融合的研究。1997年8月,微软公司收购了能够将Web在电视机上呈现的软件开发商Web TV,2001年推出Microsoft Web TV Plus and Ultimate TV,并开始有计划地开发IPTV产品,通过与有线电视以及内容业者合作累积经验并在瑞士与Swisscom开展互动电视试运行。在2003年之后增加与美国AT&T,加拿大电信Bell Canada、英国电信British Telecom,印度Reliance与新加坡电信等在内的电信业者进行IPTV服务试运行及商业部署。合作者包括Tandberg,SA,Sigma Design,Motorola,Tatung,Cisico,Pace Micro等。2005年与Alcate达成全球合作计划,推动IPTV解决方案。2007年6月,微软新一代互动电视平台隆重退出,正式命名新品牌Microsoft Mediaroom。截止到2010年6月,Mediaroom全球部署用户为500万。

在2008年,微软(中国)公司正式与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同针对中国广电行业,以微软Mediaroom技术平台为基础,研究适合中国有线电视行业的宽带IP互动电视解决方案。本文结合近期对多家有线电视运营商的调研,以及对互动电视技术方案的研究,从互动电视平台结构、部署方式、可扩展性以及技术特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2 技术方案简介

广播科学研究院联合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以Mediaroom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套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该方案作为推广有线电视数字化的一种解决方案,充分利用现有广电有线网络资源,利用IP技术,通过双向宽带有线电视网,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广电特点,具有安全播出机制,可扩展、可管理、易部署的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方案层次结构见图1。

该方案由运行在通用硬件上的软件组件构成,通过运营商的IP网络提供服务。其首要目标是向订户提供高质量的视频服务,网络上的增值应用以终端设备的互联和对数字家庭的支持为主。该方案通过为订户提供质量更高、响应更快和控制更灵活的收看体验来改善订户对电视节目的收看效果。

安全播出对于播出系统一个重要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节目源的安全、播出的安全以及传输的安全。本方案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运营商对播出管理的要求,在结构上支持冗余、热备份、频道切换及系统监视等功能。同时,广播科学研究院联合相关企业,研究设计基于互动电视的安全播出控制系统,使得互动电视能够满足运营商对播出安全的要求。

该技术方案是一个端到端的软件业务平台。无论是直播、点播、时移、增值应用全部由同一个平台提供服务;无论是机顶盒、PC还是移动设备也都是由这个统一平台来管理和分发业务。无须再整合CA、中间件、浏览器等模块。能够快速部署、各功能模块之间紧密结合、界面清晰。运营商可以根据自身的网络状况,无论是在有管理有Qo S的网络、有管理但带宽“尽力而为”的网络、互联网固网或者移动网络上制定部署计划。

在设计上,该方案采用国际标准和基于标准协议的设计,避免了供应商之间的壁垒。同时,针对国内存在多种双向网接入方式的情况,在传输机制的设计上采用了纯IP的技术体系,可以与现有服务提供商基础结构集成。

1)采用可靠的UDP数据传送方式,当客户端发现丢失了部分数据包,它会向平台要求将丢失的数据包重传给客户端。从而为直播传输质量提供了保障。

2)在视频编码格式上支持传统的视频编码格式MPEG-2与当前主流的编码格式H.264和VC-1。

3)视频点播体系结构具有很好的可伸缩性与开放性,不仅可以大范围扩展视频点播服务,还可以支持非运营商订户从不同终端的安全访问。

4)提供丰富的Web Services服务接口,以便与第三方系统进行集成,例如,运营支持系统(OSS)和业务支持系统(BSS)。

5)与业界领先的制造商合作,开发出低成本的系统级芯片的芯片组,这种芯片组可以嵌入到多种电视设备中,包括机顶盒、电视机、游戏控制台等等,使这些设备成为“可扩展网络电视功能”的接收器。

6)对于增值应用开发者,利用Visual Studio开发的基于MVC的ASP.net应用,可以在包括电视机在内的多种显示终端上呈现。即使是以前为PC或者手机开发的ASP.net应用也可以顺利迁移,使应用跟上需求。

7)应用平台也提供了开放的接口,使互联网视频网站内容可以顺利接驳。

在内容的管理上,该方案将视频的获得和传输从逻辑上分开来,使得内容更容易运营和管理,并统一传送。该方案可管理的内容不仅有直播、点播、时移、录制这些传统视频服务,还包括音乐、游戏、电视与互联网结合的增强型电视节目以及互联网的视频和资讯这些新媒体。该方案定义了“服务”作为内容的基本单元,使用统一的框架进行管理。内容与传输的松耦合,使得一个内容集成前端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传输网络,同时一个网络也可以接收来自不同内容集成前端的节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运营商的灵活性,符合未来节目分发平台及内容集成平台的发展趋势。

3 主要逻辑结构

该方案可分为三个逻辑计算机组(如图2所示):视频后台、分支和数据服务中心。视频后台负责直播、点播等视频内容的处理,包括加密、封装等;分支负责服务的管理、用户的管理、视频及其他服务的提交;数据服务中心汇集了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送、可以向非运营商订户传送的服务内容。

该方案服务器软件在物理结构上也是实现三层体系划分,外围网络(包含DMZ外围安全区域)、应用程序区域和数据区域。这种体系结构有效地保证了服务器的安全性。

1)后台

直播后台负责从编码器采集直播电视服务,并通过直播获取服务器将组播流分发到分支和终端。后台对节目内容进行加密、再封装等。直播后台包括以下计算机角色:直播获取服务器、数据库、控制器、直播管理接口服务器。点播后台负责管理视频点播节目、导入视频点播节目和分发资产给分支和数据服务中心。点播后台负责对媒资的检查、节目的加密、封装以及倍速流的生成等。点播后台包括以下角色:数据库、视频点播控制器管理及资产共享、视频点播导入和视频点播资产的后台存放。

2)分支

“分支”是一种逻辑结构,不说明物理位置。负责用户的管理、服务的管理和服务的分发。分支和后台是多对多关系。一个后台可能部署到一个或n个分支;一个分支也可能连接多个后台的视频服务。每个分支作为一个独立的运营实体,有它自己完整的数据库、分发功能和服务管理子系统。分支之间不互相通信,每个分支的服务器数目及其特定角色配置可以不同。分支包含一个或多个服务组,服务组是承担特定用户服务的一组服务器,是分支中的可扩展单元。根据分支所支持的订户数目,一个分支可包含多个服务组。每个服务组又有它自己的独立于分支的数据库、分发功能和Web服务器。服务组的独立分发功能也体现在一个服务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视频节点。视频节点通常离最终用户比较近,向最终用户提供视频服务的物理节点。其部署将根据运营商的网络结构,尽可能部署到网络的边缘,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3)数据服务中心

如果说分支和服务组是运营商向有管理的用户、有管理的终端提供服务的核心组件,数据服务中心的部署能够将运营商的服务更方便地扩展到互联网用户、任意终端的服务支撑。数据服务中心可以是多个分支的超集,可提交的视频也更加灵活并易于在互联网上部署。

4 方案的可伸缩性

可伸缩性是在保证用户服务不受影响的同时以近乎即时的方式增加(或减少)计算机及用户规模的能力。该方案有许多特性可使其获得高可伸缩性。

1)多层次模块化的应用程序平台

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设计为多层次平台,每一层执行特定功能,层相互之间单独缩放,并且可以像积木一样被定制出系统的功能。例如,可以扩展同一组软件组件以有效地支持仅含视频点播系统、电视节目系统或同时包含视频点播和直播节目服务的系统。再比如系统可以只为订户部署核心视频服务,包含或者完全不包含发布在互联网上的数据服务中心。这样的设计促进了系统总体可伸缩性和安全性。

2)分离音频/视频后台和分支

处理电视节目和视频点播节目的后台与这些服务到客户端的分发和传送是分支在逻辑上是分离的。单个后台系统可以为多个分支提供服务,一个分支也可以接纳多个后台。如果直播频道或视频点播节目数量增加了,则只需要缩放后台系统的规模;如果客户端数量或并发率增大,则只需要缩放分支系统。获取和分发系统可能位于同一物理点(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要求),也可能分布在整个网络中(优化访问网络)。

3)服务的分发节点

为了保证视频服务质量以及对带宽的合理利用,可将视频服务器部署在网络的边缘节点,也就是视频服务的CDN。运营商可以根据网络和用户情况逐步将视频服务器分发到节点。

4)视频点播集群

该方案中视频服务器都是以集群为最小管理单元,同一个集群之间的视频可以动态复制。首先同一个视频点播集群中有基于内存和基于磁盘阵列的服务器,系统可以据视频点播影片的访问热度来优化设备的使用。其次订户观看的视频点播节目通常放置在高容量的视频点播群集中,低使用率的资产放置在低容量的视频点播群集中,这可让服务提供商优化管理和传送视频点播节目所需的设备总体成本。

5)服务组

服务组是服务于特定用户的一组服务器。系统可以通过增加服务组来支持新增长的订户,并且执行操作系统升级时也可以做服务的备份。总而言之,服务组使得系统在扩容或变更的时候,用户的服务不会中断。

6)数据服务中心与分支节点

数据服务中心为外部访问提供更开放的服务接口,与有管理的订户相比,外部用户数量的伸缩更具有不确定性。数据服务中心的中心节点与分支节点相结合的设计,使得外部用户数量增加或者访问并发率增高的时候,通过简单扩充分支节点就可以解决。

5 方案的部署方式

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支持灵活的部署,不仅在业务模块上可以定制,在规模上通过集中式部署和分布式部署以满足各种规模的部署需要。一般来说,后台、分支中的大部分服务器、数据服务中心会部署在有线网络公司的总前端,视频节点服务器和数据服务中心会部署在有线网络公司的分前端。

1)集中式参考体系结构

图3概括了适用于该方案系统的集中式参考体系结构的概念。在此体系结构中,全部3个逻辑组的服务器计算机都位于1个前端机房中,如图3所示。

2)部分分布式参考体系结构

图4概括了适用于系统的分布式参考体系结构的概念。在此体系结构中,各逻辑组的服务器计算机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机房。直播和点播的后台在视频处理中心机房;分支、服务组和数据服务中心在总前端机房;视频节点在分前端机房;而且为外部用户发布的公共数据将通过公共的CDN资源进行基于云计算的平台进行分发。

6 内容保护与系统安全

融合网络下内容保护、用户的认证、系统的安全防范都是系统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的安全体系涵盖了内容保护、传输安全和系统自身安全3个主要部分。

1)内容保护

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集成了Microsoft数字版权管理DRM和新一代的Play Ready,提供内容的全面保护。无论是直播、点播、录制,还是发布到数据服务中心的媒体,都采用了相同的机制进行保护,尤其是对于直播,密钥的更新默认在6~8 h。为了避免内容的翻录,该方案也整合了CGMS-A,Macrovision和HDCP等模拟和数字输出的翻录控制。

2)传输安全

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在网络通讯的安全设计上采用具有国际标准规范的基于公钥的安全体系(PKI)。无论是客户端还是服务器都安装了通用的X509格式证书。以证书为凭据,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机顶盒和系统间都进行双向认证。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不仅要检查机顶盒的合法性,同时机顶盒也会检查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的合法性。从而构建起双方的安全通信,使得视频密钥和非视频数据的安全传输都得到保证。

3)系统安全

终端只能直接访问相关的服务器:客户端网关、视频和应用服务器以及数据服务中心,其他服务器全在保护范围之内,有效地解决了来自于终端的多种攻击形式,如拒绝服务等。在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平台中,服务器间的相互访问需要彼此认证身份,微软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和证书认证起着关键性作用。每个服务器都具有标识其身份的证书,禁止了外来的非本系统的攻击。机顶盒的安全芯片设计以及生产用软件的数字签名机制使得机顶盒的软件不能够有任何的篡改,保证了机顶盒自身程序的安全性。完善的监控和管理机制也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系统平台中所有服务都受到监测,任何服务的异常都会在第一时间反馈给系统维护人员。系统架构能实现信号源设备、功能角色、设备端口和系统核心网之间的1+1或n+1的备份,并且通过对设备的强行停电、插拔网线和模拟故障等手段验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备份启动的反应时间很短,在用户端不会造成影响。

7 方案特点分析

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充分利用成熟的互联网传输协议和数字化双向网的抗干扰、高速率传输和安全的特性,引入互联网的相关特性,大力提升现有广电有线网的利用率,减少网络的重复性投入,对促进三网融合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意义,如图5所示。该方案利用先进的软件、硬件和数据传输机制与宽带网络的优势,建立高度分布式互动电视系统部署架构,从而保证系统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传送、方便完善的系统支撑和平滑的系统扩容与升级。同时,利用第三方接口可以实现与播出控制系统进行对接,从而建立一套符合总局要求的播控系统,具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视频传输自适应多种不同的传输网络

该方案采用以IP协议为核心的传输机制,集成了微软公司的平滑流控制(Smooth Streaming)技术,它能够根据网络结构、带宽及服务质量的不同,自适应地为用户提供不同服务等级的节目流。该系统通过能够侦测终端节目的网络接入状态及收集节目播出质量,将终端信息反馈给前端服务器。服务器收到这些信息后,自动调整节目的播出码率,以保证在不同的网络状况下,用户都能收看到流畅的节目。

2)跨多种终端的应用开发环境

单纯基于机顶盒的中间件开发应用,已经不能适应融合网络下的多种终端的需求。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支持基于ASP.net开发的网络应用,尤其是基于MVC架构的ASP.net应用,支持多种视图,使得一个应用可以在计算机、电视机、手机上同时显示。

3)兼容互联网业务

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为互联网业务的接驳提供了管理和呈现的接口,可以很好地兼容互联网上目前主流的应用,为用户提供良好服务体验。即可以将互联网内容与电视内容无缝结合成增强型电视节目,很好地将互联网服务与电视节目内容进行整合。互联网内容作为独立的应用来展示,包括互联网的搜索、视频、音乐、图片、社区等等。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利用Mediaroom技术已经将Windows Live的部分内容整合到电视上,称为Windows Live on TV。

8 总结

社会-技术互动网络 篇9

1 电子商务的功能

基于计算机技术构建的电子商务平台, 能够给予消费者提供网络购物的理想环境。在此过程中电子商务的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网上订购, 方便消费者在网络环境下去购买物品;其二, 网上支付, 只要进行身份验证之后, 就可以在网络条件下进行支付;其三, 广告营销, 消费者可以以搜索的方式获取营销信息, 卖家也可以以网页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去进行营销活动;其四, 交易管理, 就是帮助企业处理好各项资源的关系, 实现其管理效能的提升。

2 计算机技术在电子商务网络消费互动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其覆盖率已经得以不断提升, 已经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环境下, 人们的距离更加近, 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 资源容量较大, 给予人们的网络消费创造了相对理想的环境。其实从本质上来讲, 电子商务是以网站建立和网络商场的方式去实现营销活动, 并且在此过程中与消费者实现互动。无论从营销方式, 还是从营销成本来讲, 这样的虚拟网络消费都使得营销活动变得更加快捷, 更加高效, 尤其在面对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时候, 可以提高有针对性的服务。一方面, 处于网络环境中, 电子商务消费互动质量得以不断提高, 互动的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消费体验;另外一方面, 企业可以消耗更少的成本, 去进行营销活动, 以保证营销活动的有效性。这就是计算机技术在电子商务网络消费互动中的应用。

3 发挥计算机技术在电子商务网络消费互动中的作用

电子商务网络消费互动过程, 只有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 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因此, 企业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 尤其是希望以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以保证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环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讲, 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重视计算机安全技术的运用

保证电子商务网络消费互动过程的安全性, 充分利用计算机安全技术在此方面的作用, 是关键的环节。一般情况下, 能够使用到电子商务网络消费互动环境中的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数据加密技术, 以加密的方式去处理好信息安全, 保证电子商务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其二, 数字签名技术, 以签名的方式, 去避免交易错误等不法行为;其三, 身份识别技术, 就是在界定彼此身份的前提下, 去开展交流, 可能更好的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通过上述技术手段, 可以使得计算机免受病毒和黑客的攻击, 保证相对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

3.2 注重计算机网站的建设管理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实现商业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在此方面, 主要涉及到计算模式, 系统平台和网站开发几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讲, 其一, 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 积极做好网站信息的计算和核对, 以保证网站运行的正常化;其二, 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虚拟产品和服务, 保证给予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消费环境, 实现计算机网站流量的提升, 达到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的目的。

3.3 树立电子商务的品牌意识

虽然处于网络虚拟环境中, 但是依然需要遵循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而品牌意识的树立同样是很重要的。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 使得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加吸引人, 再加上相对特殊化的服务质量, 往往可以给予电子商务带来更加大的收益。这就要求从事电子商务运营的过程中, 树立差异意识, 高度重视网络品牌的建立, 以保证电商运营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并且渐渐成为一个标签, 以发挥品牌效应。

3.4 注重电子商务计算机人才培养

首先, 结合企业的业务运行特点, 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招聘方案, 严格控制电子商务计算机人才招聘选拔过程, 以保证电子商务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其次, 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 使得其计算机技能得以提升的同时, 电子商务运行素质得以提高, 以保证其能够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计算机人才的作用;最后, 积极给予电子商务计算机人才提高理想的环境, 给予其合理的待遇,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使得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实际的营销活动中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电子商务网络消费互动活动中, 不仅仅能够实现电子商务网络消费互动质量的提升, 还能够使得计算机技术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虽然现阶段在此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 但是随着在此方面经验的积累, 计算机技术将在电子商务网络消费互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给予电子商务网络消费互动营造了比较理想的环境。文章积极探析计算机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总结和归纳了电子商务的基本功能, 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计算机安全技术去保证电子商务安全性的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网络消费

参考文献

[1]刘晓冬, 赵军.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发展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3 (17) .

[2]王云, 王会诚.浅谈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技术[J].卫生职业教育.2011 (14) .

[3]陈帝江, 曹文钢.基于B/S模式的进销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2 (05) .

上一篇:提高开发效果技术对策下一篇:外贸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