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

2024-07-18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共12篇)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 篇1

长久以来, 文化都是个热门的话题, 对文化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文化:第一个层面是狭义的文化理解, 即文化是指具体的艺术形式和产品, 比如文学、电视、广播等。第二个层面是精神形态的文化, 它包括社会主导性的价值观、道德观, 也就是所谓的文化软实力。第三个层面是文化模式, 它是一个民族历史地形成的文化样态, 存在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运行等领域中, 并对其产生制约力和驱动力。文化模式具有整体性和整合性, 它将民族性格、社会价值、道德、传统、习俗等相对一致的整合为一个整体, 影响并制约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 显然文化具有无形的力量。

一传承与创新文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曾经让全世界瞩目, 它是一种推崇人文精神、伦理道德、中庸和谐关系的“理性”文化, 是一种强调集体主义并与自然经济运行机制相一致的“德性”文化。但是, 在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中, 在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局势下, 中华文化在传承、创新、融合、发展中面临着一些困境与挑战, 亟待我们解决。

(一) 中国传统文化被“遗忘”

从20世纪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使曾经领先于世界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渐渐远行, 对国人的影响日渐削弱, 甚至致力于国学研究的学者也寥寥无几。而欧洲的文艺复兴和文化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科学生产力, 使得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了近代欧洲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发展, 在文化软实力上出现了“西强我弱”的局面。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对话与发展中, 正面临着传统文化遗产消失断层的窘境。

(二) 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令人堪忧

一些文化企业受商机、盈利、卖点所驱使, 创作出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和碎片化的娱乐文化来充斥文化市场, 使文化作品缺少了灵魂、精神与尊严感。有的商家为了追逐丰厚的利润, 无视产品质量与消费者的权益, 损人害人, 出现了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不道德行为, 从而失去了最根本的道德标准——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 我们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与道德的失范, 功利主义正向方方面面蔓延。

(三) 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及影响力主要局限在临近地区与国家, 未能大量传播到西方发达国家, 从而未能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生心灵的冲击与感应。关于中国灿烂文化、悠久历史的文化精品并不多见, 输出到西方国家的影视剧作也缺乏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及主流文化的元素。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却利用风靡世界的“数字化生活”, 影响并改变着中国人的一些传统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从而危及了中国传统风俗习惯的生存。

二高校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路径

(一) 正确把握大学四大功能的关系

新时期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四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个功能相辅相成, 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人才培养贯穿高校生存与发展的主线, 科学研究则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根本, 是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1]

文化传承、创新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是高校最本质的职能, 即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脱离了文化传承、创新, 其他三大功能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具体表现为:

1高校人才培养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高等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质上就是培养能够对传统文化、先进文化、高雅文化进行传播和创新的人才, 他们进入社会后, 能够弘扬民族文化, 传播并发扬先进文化,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并熏陶民众。

2高校科学研究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高校的科学研究是在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基础之上的对文化功能的具体体现。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要在继承原有的思想文化基础上, 扬弃旧义、创立新知, 满足并引领现代社会文化的需求与发展, 科学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文化创新精神。

3文化传播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 它所承担的服务社会的功能, 就是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 以满足社会发展的特定需要, 这是高校与社会的互动, 而文化服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高校通过文化讲座、服务咨询、图书馆资源、体育设施等载体提供文化服务, 将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向社会辐射, 推动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 培育高校教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

从古至今, 教师都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高校教师义不容辞地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和使命。高校教师只有主动自觉地反思、批判、创新教学和科研, 才能使大学中每一个受教育的人成为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传承者与创新者。

1培育高校教师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

首先要培育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信念、态度、内在气质及行为方式。高校教师只有自觉地追求教育理想, 坚守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职业精神, 自觉地树立“为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发展”的教育观, 追求高远的文化理想, 才能自觉地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3]

2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的甄别、选择和传递过程

教学不仅是知识和信息的交流, 也是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互动。[4]培育高校教师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必须重建教师的文化自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这样高校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 对文化保持理性、批判的精神, 除旧立新, 推陈出新, 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高校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水平高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常勇于接受挑战,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5]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师以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不断地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层次, 鼓励教师发现知识、创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 为教书育人准备更多更新的知识养料, 为教师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构建高校文化校园体系

高校文化校园建设是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必由之路。目前, 高校轻文化校园重校园文化、轻文化培育重科研教学、轻软件发展重硬件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想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必须做到夯实文化校园建设的物质基础, 弘扬文化校园建设的灵魂, 立足文化校园建设的育人根本。具体做到:

1夯实文化校园建设的物质基础

高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本质要求是“社会即学校, 学校即社会”, 所以没有必要搭建校园围墙, 宛如和社会“隔离”, 不利于校园物质文化的传播。校园的一草一木, 每一栋教学楼, 甚至宿舍楼的建设, 要尽量体现出高效的物质文化积淀。校园内的绿化及道路的铺设也要尽量与高校的精神文化相协调、相映衬。教育与科研的设施设备也要打破“排排坐”的格局。这些自然存在物本身不是文化, 但经过精心规划、精心设计, 就会赋予它们以灵魂, 使之成为高校校园的人文景观, 更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

2弘扬文化校园建设的灵魂

大学精神是文化校园建设的灵魂, 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创新之源。大学精神体现了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大学精神一般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形式表现出优秀文化的凝聚与积淀。弘扬大学精神文化, 既要重新审视其历史渊源, 又要结合现代化建设对大学提出的要求, 体现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现代性。同时还要借鉴国外优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经验, 丰富大学精神内涵, 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可度。

3立足文化校园建设的育人根本

建设文化校园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教育过程即文化育人。为了培养有文化的接班人, 要做到知识育人和道德育人相结合。大学生既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 夯实理论功底, 提高专业素养, 又要积极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 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 无愧于时代的业绩。[6]

文化是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全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在世界文化多元并存的条件下, 为推动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高等教育, 要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光荣历史使命, 传承、弘扬、创新中国优秀文化, 并增强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推动中国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引领世界。

参考文献

[1]严春燕, 庄勤早.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5) .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2011年4月24日, 新华社.

[3]孙凯.教师文化建设: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J]现代教育管理, 2013 (5) .

[4]皮武.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及其培养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 2011 (9) .

[5]刘玉.论高校教师文化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 .

[6]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2011年4月24日, 新华社.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 篇2

戊戌维新时期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两种解读

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出现了两种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新认识.一是提倡普及科技知识,提高民众素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物质力量.二是要用科学改造人的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发挥科学的精神力量.对于科学功能的不同定位正是理解维新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分歧的关键所在.

作 者:董贵成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人文社科部,北京,102249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0420(7)分类号:N031关键词:戊戌维新 科学 技术 开民智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 篇3

摘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际上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如何认识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作用?目前社会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困境?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来激活社会组织的活力?这是亟需厘清的问题。通过梳理社会组织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化代的关系,文章认为,政府应通过“疏导式管理”模式来重塑政社关系,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建设。

关键词:社会组织;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管理创新

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治理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业可以成为治理主体,权力运行的方向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更多是平行的。社会组织使社会具有更多的弹性和更大的张力,对于完善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作用重大。如何激活社会组织的活力,让它们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对于社会组织,政府重在创造一种支持体系而非监管,政府监管只是优化政府对社会组织外部支撑体系的一部分,即政府只是监管主体之一,除了政府监管体系之外,还应有社会监督、社会组织自律以及行业互律。政府应该着重发挥以政策指导、资源支持以及整合其他监督主体的角色。

一、 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分析

1.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实践表明,在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方面,社会组织与国家是可以相互合作的,两者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对于提升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质量,对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都是不可缺少的途径。社会组织以实现社会利益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标,不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利润分红;通过政府的资助和监管,社会组织能保证其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弥补市场化企业在某些公共物品上的供给不足;从组织结构上讲,社会组织与政府的高度科层化体制有所不同,它实行多样化、灵活的、平等参与式的组织架构,使组织具有灵活高效的运作方式,能向社会提供众多的服务,承担某些政府、市场所不能活不愿提供的公共物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正是社会组织将这种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使社会组织不但确立了在市场、政府之外的重要地位,还推动了多国政府进行新公共管理改革,发挥了提高维护公民权利、提供公共物品等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并不是政府与市场的替代性满足机制,相反,政府是弥补志愿失灵的有效机制。正是两者在各自功能上的优势和不足,才需要相互依赖与合作,才能使社会治理更加灵活有效。

2. 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提高社会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功能。社会组织能够培育公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社会组织发达的地方,居民自治程度高,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就低;相反,社会组织不发达的地方,政府管得多,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弱。社会组织能够推动公共精神的塑造,只有加入自愿组织,公民个人才具有客观的伦理性。居民只有更多地参与社会网络,才有可能为了公共利益而合作。社会组织构成与种类的多样性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必要的训练、机会和方式,也为社区自治与自我管理提供了必需的组织基础和形式,是培育公民公共精神的重要途径。

3. 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组织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政策倡导。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非营利组织比较项目的数据,发达国家平均从事倡导活动的社会组织提供的就业机会占所有社会组织就业的比例大约2%。在公共政策领域,政府和社会组织都认识到了双方的作用,积极寻求合作。从政府政策制定角度看,了解公众的需要和愿望非常重要。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向政府反映民众利益和需求,提出政策意见和建议,协助政府完善公共政策,保证制定的政策符合人民的利益。由于这类组织成员基本都是某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知识层次高,社会阅历广,有丰富的经验,具有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因此能够提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建议。因此,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征求社区的意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部分,成为一种通用的做法。随着社会功能的发展,政策倡导成为一些社会组织的主要功能,这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数量虽然不多,但影响大。他们有明确的政策主张,关注社会公正,并通过政策倡导影响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

二、 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及其能力诉求

社会组织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组织形式,还是一个具有社会整合功能的机制和利益表达的渠道。当下,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结构的转变期,政府需要利用社会组织作用和功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社会组织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境和难题,限制了它们正常功能的发挥。

1. 政府理念与社会组织管理的冲突。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的社会组织是20世纪90年代政府治理创新的产物。中央虽然出台了相关制度与政策来保证社会组织的自主与自治,但是,目前很多社会组织仍然缺少独立性,许多重要的民间社会组织的主要领导都由机构改革后分流出来的政府官员担任。民间社会组织的成员普遍很欢迎具有“官方”背景的人士进入组织领导层,他们认为“一个社团的状况通常取决于参与的单位领导的分量”,官员的权力和资源将有利于组织工作的开展。因此,不仅大部分官办、半官办的民间社会组织没有摆脱业务主管单位的控制,而且很多纯民间型的社会组织宁可放弃“民办性”来换取与权力资源挂钩。这就导致了以下困境:首先,失去自治或独立性不强,弱化了组织的倡导作用;其次,“卖方主义”会导致机构在寻求政府资金时扭曲自己的使命;第三,带来官僚化或过度专业化,失去灵活性。这种社会组织对体制资源的依赖,导致了“行政为本”的观念与社会组织自身的管理与运作产生了冲突,即双方都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并使用严格苛刻及绝对的标准来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2. 社会组织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支持系统不足。社会组织数量和规模的增长随之带来的是其作用和影响力的变化,而其作用和影响力的大小最主要的取决于该组织的专业化与组织化程度。这种专业化与组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组织的组织形态的标准化。二是社会组织行为准则的标准化。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等规范基本上是个别大型社会组织行业组织确立的,存在着诸如标准过高、小型社会组织负担过重等问题。三是社会组织相关法律的标准化。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关于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统一法典,虽然制定统一的法典不是必然的,但是相关法律的逐步标准化是一种管理趋势。

3. 缺乏职业化的社会组织管理人才。没有高素质的管理者,就没有高水平的社会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众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公众越来越理性化。拥有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社会组织,能力强、公信力高,人们更愿意参与和支持这类社会组织。但是,目前我国大多社会组织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普遍水平比较低,管理的专业水平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足。大多社会组织在招聘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时普遍遇到困难,即使招聘到了人才,由于薪酬、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员工的稳定性不强,流失率很高。以上情况都从长远上影响着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4. 社会组织商业化模式所带来的挑战。商业化是社会组织不能回避的挑战之一。商业化背景下,资源竞争加剧,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将建立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这就把社会组织推向了市场,社会组织不仅要和同类组织竞争,还要和营利组织竞争。而营利组织在资源、人力、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对传统社会组织形成了巨大挑战。社会组织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探求新的模式。这就意味着,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和使命,社会组织要学会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必须迅速掌握运用商业化模式解决组织发展问题的能力。实际上,非营利营销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已经非常普及。

三、 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管理路径:疏导式管理

在社会组织已成为合作治理的重要伙伴的时代背景下,过分强调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行政管理等硬性管理显然制约了社会组织的有效运行与发展,探索疏导式管理方式,更多地运用政策指引和服务的方式来培育与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同时对其绩效进行监督,对于有效解决中国社会组织面临的困境可以提供管理上的思路。

1. 完善购买服务的监督机制,提高社会组织的有效性。从全世界来看,政府的拨款是大多数社会组织们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政府资助比较常用的方式是购买公共服务,政府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能够在不额外增加机构和人员的情况下,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在实现组织理念的同时,又获取了运作资源。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政府出资与保证社会组织运行的自主性之间的矛盾。由于政府是出资方,很容易事无巨细都予以干涉,使社会组织失去自主性以及应有的价值。目前的困境在于,政府如何购买服务,购买谁的服务,如何判断服务的效果以及规范购买行为,保证社会组织提供服务过程中,比政府自己提供创造更大程度的异质性与灵活性,同时保证项目的运营也合乎标准,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开展有效的评估认证,加强项目过程监督,是提高购买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实践中,政府可以采取项目规划、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政府和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组织。

2. 成立政府协调管理机构,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更紧密合作。国外实践表明,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与服务的提供状况与是否存多方协调机制密切相关。实施多方协调机制的机构通常在对于服务的开展及机构的运行上有较好的沟通,对于运作及资源的提供过程中矛盾与冲突较少,而缺乏协调机制的机构往往存在的冲突较大。在美国,联邦和州、市都成立了一些规划、协调、服务于社会组织的机构,例如,纽约市市长办公室下属的“市长志愿者中心”掌握了纽约市2万多个社会组织供给服务的信息,通过及时了解社区予民众的需求,协调有关社会组织向社区和市民提供合理服务,成为了社会组织、社区、市民和市长相互联系的枢纽。2006年5月英国在国家层面成立了第三部门办公室作为英国首相内阁办公室的分支机构,该办公室负责社会团体、社会企业、慈善机构以及互助组织等的协调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创造一个促进社会组织永续发展的环境,以及找出及协助克服市场失灵,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更紧密的合作。

3. 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为重点,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增强社会组织公信力。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组织众多,并且处于迅速发展期,政府没有足够的人手和精力监督,民众和媒体在监督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很大。很多机构的不当行为都是先有媒体曝光后,然后政府才介入调查的,效果很好。为了让公众更多的了解社会组织的运营情况,政府应向社会公开社会组织的有关资料档案,尤其公开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财务税收状况、内部组织结构和活动情况。政府应该加强对社会组织透明度方面的管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完善信息披露立法,提高信息披露的强制性。目前我国在信息披露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的明确规定,使得披露信息的强制性不高,变成一种自愿行为。(2)扩大信息披露范围。我国社会组织信息披露的范围有限,内容不够详尽,无法解决社会监督中信息部对称的问题。因此,对于那些公益性强、接受政府资助以及其他支持的组织,法律应详细要求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3)充分利用媒体,提高信息的可获得性。信息披露不应该只是程序的义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义务的履行,充分尊重可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实现了社会对社会组织的广泛监督。为此,应该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发布社会组织的相关信息,使社会组织的相关信息具有可获得性。

4. 培养社会组织管理人才,提升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在许多国家,社会组织都存在管理人才短缺的难题。发达国家的社会组织由于具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一般都拥有一支职业经理人队伍。发达国家对社会组织管理人才的特点,一是素质高,管理者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阅历,具有创新精神和公益能力;二是拥有合理的薪酬,管理者的薪酬比较高,虽然直接薪酬不会高于企业管理者,但是间接薪酬,特别是心灵和情感上的回报是其吸引优秀人才的因素之一。因此,为改善社会组织的人才短缺的现状,政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支持更多的高校开设社会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为社会组织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促使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其次,借助各类培训机构对社会组织的领导者进行业务培训,给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提供专业帮助。再次,加强支援队伍建设。鼓励志愿者行为,在全社会宣传和发扬志愿者精神。最后,政府应在社会保障、职称认定等方面制定配套措施,保障人才在社会组织和其他各类组织之间的合理流动,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

5. 推动行业自律,加强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发达国家为了确保社会组织遵守组织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普遍通过社会组织的联合组织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以维护社会组织的声誉。这些同业组织既帮助维护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为社会组织服务,又帮助政府监督管理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的自律。可以说,同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管理力量的不足,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起了桥梁作用。行业自治组织不仅制定本行业共同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等规范,而且可以通过行业认可、行业资格认定和行业规制等督促相关社会组织遵守这些规范,奖优罚劣,淘汰不合格的组织。还可以通过组织会议、开展培训等方式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实践中,通过同业组织的自律功能,实现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够减少政府管理的压力,缓解政府面对众多社会组织管理乏力的局面。结合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国外的经验,目前我国应该加强社会组织互律机制的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完善该机制:一是组建专门的同行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的互律。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提供重要的支撑机制,也为社会组织提供基本的交流平台。二是加强独立第三方评估与认证工作。我国缺少独立、专业的第三方评估与认证机构,很多评估工作由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增加了登记管理机关的工作量,也影响了评估的信度和效度。因此,需要加大培育独立的社会评估机构力量,增强其社会公信力,提高评估监督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美]莱斯特·M·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 [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M].贾西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 陈建民.2010年香港慈善发展:界别协作尚待提升[J].转引自黎熙元《港澳非营利组织发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4] 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5] 王名,等.美国非营利组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 史美芳.我国转型时期第三部门的公共政策参与[J].行政论坛,2005,(4).

[7] 唐德龙,杨君,高翔.自贸区建设与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J].现代经济探讨,2015,(3).

[8] 时立荣.社团交往成本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6.

[9] 闫东.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论文,2007.

[10] 沈中元.全球化下非政府组织之研究[D].北京: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3.

[11] 孙景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行为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论文,2005.

浅论创新文化的功能及构建路径 篇4

一、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1.创新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创新文化?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Frohman和Thomberry认为, 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鼓励冒险的文化, 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量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 以帮助组织达到非凡成就。我国学者金吾伦认为, 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人文内涵。中国科学院定义创新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形态, 是激励创新的文化, 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

我们认为, 创新文化是以创新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为核心的文化, 是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制度规范和人文精神, 其核心涵义是要在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创新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两个层面。观念文化属于创新文化的心理层面, 是指创新所需要的观念、价值取向、信念及思维方式, 为创新活动提供心理的认同和观念的支撑, 是创新活动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制度文化表现为一种社会软环境, 是指对创新活动发生作用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环境, 为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支持。

2.创新文化的功能

(1) 创新文化的导向功能。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对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起先导作用。观念创新对创新的全过程都具有重大影响。从国外来看, 正是因为文艺复兴运动导致的思想、观念大解放, 才有了近代欧洲一系列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从中国来看, 也是因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才有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日益繁荣。

(2) 创新文化的激励功能。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有赖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从某种程度上说, 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在制度经济学里, 除了资源禀赋和技术, 制度是解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制度文化是否适应创新的要求, 决定了这个国家能否成为创新型国家。好的制度文化对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激发作用, 美国之所以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就是因为其具有非常完善的促进创新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指出, 世界科技活动中心总是朝着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先进的地方转移。

(3) 创新文化的凝聚功能。任何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创新性环境, 特别是离不开创新的社会氛围。我国盛唐时期的创造力勃发得益于开放、博纳的文化环境。美国硅谷的兴起也有赖于尊重个性、崇尚创造、团队协作、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创新文化把各种创新要素紧密地聚集在一起, 实现一个又一个创新。

二、现有文化中阻碍创新的因素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家, 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 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创新的因素, 这些思想和价值理念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成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障碍, 同时也影响着创新文化的建设。

1.官本位的思想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官本位的思想可谓是根深蒂固。民众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 做官成为相当一部分人一生追求的目标。显然这样的社会氛围是不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发展到今天, 官本位现象依然非常普遍。在科技领域, 官本位思想的突出表现就是科技资源分配的行政化导向。据《南方日报》报道, 2010年, 在由高校承担的63个“973项目”中, 六成由校长、院长等各种级别的行政官员担任首席科学家。这种科技资源分配体制导致相当部分优秀的科研人员不愿意埋头搞科研工作, 而是选择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去担任行政职务, 这导致科研人才的大量流失, 实在令人痛心。

2.中庸的价值取向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出的一条重要的伦理原则和道德标准, 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境界。“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就是说, 超过和不足都不可取, 任何事情都要寻找一个不偏不倚的平衡点, 所谓:“不偏之为中, 不易之为庸”。这种思想固然对调节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往往会障碍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 导致人们因循守旧、谨小慎微, 缺乏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3.权威和等级的思想

自古以来, 中国文化就特别强调权威、强调等级, 正所谓“长幼有序, 尊卑有别”。等级森严、论资排辈成了惯例, 这使得很多人变得惟命是从、缺乏主见, 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完全丧失。这种文化氛围泯灭了人的个性, 窒息了人的创新, 整个社会的创造力被大大弱化。从爱因斯坦到杨振宁, 他们主要成果产出年龄大概在30岁左右, 当时他们显然不是社会的“权威”。有资料显示, 20岁到40岁是一个人创新最旺盛的时候, 是科研组织的中坚力量, 应该得到充分的科技资源支持。但在中国, 年轻科研人员往往得不到重视, 许多年轻的创新人才因为得不到支持而无法施展他们的才华, 他们的创新能力也逐渐丧失。

4.过于注重关系的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血缘和人情, 是注重“关系取向”的伦理性文化, 关系意识极强。人们已经养成了依靠关系的习惯, 乐于为建立关系而投资。在这样一个以权力为基础、用人际关系维系的社会中, 人情有时变成了比学识、能力更重要的因素。这种社会氛围把人们的注意力很大一部分吸引到了经营关系上, 从而大大弱化了人们进行拼搏创新的动力。科技界“近亲繁殖”的现象比比皆是, 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5.偏重实用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有偏重实用的思想, 比较重视实用技术, 而忽视理性与实证的探讨, 这影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与传播。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实用技术, 但却没有转化为科学知识。原因何在?顾准认为, 这是因为中国没有唯理主义, 而唯理主义培育了科学。我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我国民族思想的偏重实用性。他认为:“直接的原因是二千余年来儒家的思想 (伦理道德) 和近数百年的科举取士制度的局限思想、学术的领域、方向, 但基本的原因则系我民族五千年的人文主义文化的影响;民族思想的偏重实用性”。

6.浓厚的小生产意识

小生产意识是在小农和手工业生产等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意识, 它是封建主义的一部分。自给自足、自我封闭是小生产意识的突出表现。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 小生产意识依然大量存在。在科技创新领域, 这种意识也是随处可见, 比如各种科研组织中的山头主义, 大学里的学科本位主义等。这种小生产意识把人们封闭起来、隔离开来, 极大地阻碍了组织之间、个人之间的合作。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组织的自我封闭, 师徒的近亲繁殖, 以及大量低水平的重复研究, 最终使社会的创新能力严重退化。

三、构建创新文化的有效途径

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需要观念的支撑, 更呼唤制度的保障。因此, 创新文化需要从观念和制度上来构建, 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着力点。

1.要树立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理念

具体来说, 就是要树立以下四个理念。一是要树立人才为本的思想。创新当然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但更重要的是人, 没有创新人才, 再好的物质条件也是枉然。所以要把人才放在第一位, 摒弃“重物轻人”的思想。二是要树立尊重科学规律的理念。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 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更是需要科研人员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所以要戒除急功近利的思想。三是要树立自由争鸣的思想。在一个权威之上的社会里, 创新是很难进行的, 所以必须提倡自由争鸣, 鼓励科技人员标新立异、挑战权威。同时要在全社会形成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氛围。四是要树立合作竞争的思想。现代科技变得越来越复杂, 要取得高水平的创新, 必须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所以要改变那种单独竞争的狭隘思想, 努力促进各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从而激发创新活力, 取得创新成果。

2.要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要坚持不懈地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 提倡科学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 努力形成全社会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尤其是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教育, 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只有切实有效地进行科学普及, 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才能形成全社会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局面。新闻媒体也要加强对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宣传, 让优秀科学家也成为人们敬仰的偶像。只有这样, 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文化的构建离不开制度的承载和支撑, 特定的文化是特定的制度设计及塑造的结果。要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 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 提高科技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 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 营造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要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要完善科技资源分配和科技成果评价制度, 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客观、公正地原则;要完善科技人员激励制度, 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 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 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4.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创新归根结底要靠人, 靠具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来实现。教育在创新文化的建设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严重障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要转变教育理念, 改革教育内容和方式,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独立思考, 乐于表现自己, 敢于与众不同, 让学生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 2001, (3) .

[2]陈依元.创新文化:自主创新的文化驱动力[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3]邓旭霞、欧庭高.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文化的影响[J].科技论坛, 2007, (20) .

[4]陈宇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4, 270.

[5]吴金希.创新文化:国际比较与启示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5) .

[6]李杰.科技创新文化的构建[J].改革与战略, 2004, (9) .

论企业文化的特征及社会功能 篇5

论企业文化的特征及社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文化观念,是由企业领导者倡导,为全体职工认同的`本企业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研究和探索企业文化的特征、功能,开发企业文化资源,对于社会的进步无不起到推动作用.

作 者:马琪山 杜秀兰 Ma Qishan Du Xiulan 作者单位: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两课室,甘肃西峰,745000刊 名:甘肃高师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年,卷(期):8(3)分类号:B026关键词:企业文化 特征 社会功能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 篇6

关键词: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功能

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过程而言,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由生产决定的;就其内容属性而言,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实践经验和社会意识的结晶,就其实际的功能而言,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方面。其主要功能包括:

一、认知功能

科学技术对人类战胜迷信、愚昧,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改变人的精神和道德面貌,都能起到促进作用,这些就是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认知功能的体现。

首先,科学是自然界本来面目的反映,它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现律。成为了人们批判宗教迷信和旧的习惯势力,宏扬理性、解放思想的有力武器;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文化教育的内容,并且往往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为全面提高人类智能状况,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创造条件;再次,在科学研究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尊重实践、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

二、生产力功能

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资产阶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逐步成为了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马克思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极其深刻地指出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生产力功能。

三、社会变革功能

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历史上首次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科学技术变革社会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生产力的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本身就是社会变革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且它还是其他社会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或迟或早会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当然,社会制度的变革不可能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在这里,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在于给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再次,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日益巩固。

四、生态调节功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但同时也出现了盲目使用这些能力,造成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的趋势。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生态调节功能,就是在掌握自然规律、正确认识人类对自然过程干预不当所引起后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调节和控制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创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当然,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生态调节功能的同时,加强社会的改造和管理、严格立法、执法,实行综合治理,才可能有效地解决。

五、经济功能

在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以自身的功能为社会服务并影响社会,最主要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带来了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科技进步不仅导致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改变了整个经济生产的产品结构、劳动力结构及资源和资金的配置,从而导致经济结构中最主要部分—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和日益高级化。人类历史上无论是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还是由劳动力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或者由粗放式到集约式经济形态及其结构的转变,都是由科技的巨大推动作用所促成的。

基于上述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独立的研究方向,通常简称为STS。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研究简称为STS研究,它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防止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可以说,科学技术在现代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功能具有广泛性,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制约和促进。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科学技术带来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勿庸置疑,每个时代的科学技术都深刻的影响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变生产面貌和人的生活条件以及精神面貌等方面,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令人信服地为客观实践所证明。“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两句名言已成为人们所日益能够接受的真理。我们看到人类如何跨入浩瀚的宇宙,又如何探索微观世界的奥妙,创造宝贵的人造物质,改变大自然的雄伟创举和成百倍地提高社会生产力。这一切都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倩.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学习型组织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2]钱亚东.支持协同设计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6.

[3]唐靖云;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评析[D];武汉大学;2005年.

[4]汤菊平;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 篇7

一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学前时期的儿童是最具创造力的, 这个阶段的儿童具有活跃的艺术活力, 而进行儿童艺术教育的核心是为了帮助并启发儿童建立起审美意象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进而可以领悟到社会美。但对儿童的艺术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首先, 家长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有很多家长为了增加孩子的艺术细胞, 会根据自己的意愿, 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和艺术培训班, 没有遵循孩子的意愿, 这样孩子就会在一种模式化教育方式下机械地学习,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其次, 教育方式上存在的误区。儿童本身就具有非常活跃的艺术细胞, 对艺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但如果在后天不继续练习, 就不能保持这种艺术上的好奇心。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在设计教案和教学活动时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对一些艺术标准的训练上, 不重视儿童对艺术的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 这就抑制了儿童的创造力和艺术潜能。

二艺术教育在培养儿童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

1. 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并培养其创新意识

艺术教育具有的形象特征可以很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从而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 同时, 兴趣也是进行创新的一种原动力。由于儿童天生就对未知世界有着好奇心和探索心, 一旦儿童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这就使儿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创新活动中。如在爱迪生小时候, 由于对母鸡下蛋感到非常的好奇而被学校认为是白痴赶出了学校, 但他的母亲却利用艺术教育唤起了爱迪生的灵性, 从而培养了他创新的兴趣和意识, 最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2. 能够培养儿童的创新激情和自信

艺术作品其实都有一定的情感和思想, 如果艺术没有情感, 那就是空白的说教, 没有思想那就是空洞的梦幻。一般来说, 艺术作品里, 情感语言极具感染力, 从而把人们的内心由平静引到激动, 活跃人们的思维, 由此引发人们的创新热情, 从而树立起自信, 还可以克服胆怯和自卑, 而这种自信也来源于艺术情感上的催化和渗透。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 可以引领儿童通过感受艺术作品来体验人类丰富的情感, 从而活跃儿童的思维, 引起儿童创新的激情, 培养儿童的创新自信。

3. 可以塑造儿童的人格发展

在幼儿时期进行的艺术教育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日后的艺术家, 而是利用艺术的独特功能来开发儿童自身的潜力和天赋, 为儿童的良好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文化教育, 它主要是一种审美教育, 是让儿童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来充分地认识和感受世界, 并逐渐形成儿童本身的自我和主体意识, 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如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记忆力以及观察力等, 丰富儿童的心理品质。

三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

对儿童进行的艺术教育应是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的统一发展。由于儿童还处在生命中的一个起始阶段, 儿童以自身的感知方式来对周围的世界进行积极的探索和认识, 因此在新环境下对儿童的艺术教育, 就需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 并加强儿童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在教授艺术时, 教师要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法, 并重视儿童对艺术的审美、再现以及表现能力, 激发儿童的兴趣, 让儿童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加强对艺术的感受能力, 并且通过艺术形成人格主体。这就决定了在日后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时要进行教育上的创新, 促进儿童的个性和谐发展, 同时传播创新教育方法, 树立起以儿童为本的理念, 同时还要用艺术来塑造儿童个人主体的人格观念, 在教育上坚持创新观念, 让儿童通过艺术教育来更好地认识世界, 并逐渐挖掘自身的能力, 从而逐渐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完善儿童的人格。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儿童其实是以一种自然和自发的方式来进行艺术创造的, 而在儿童艺术教育中也应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但中国的儿童艺术教育还存一定的误区, 因此在当前环境下, 需要对儿童艺术教育进行分析, 并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儿童的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儿童创新的自信。而在新环境下, 还要促进儿童艺术教育的创新, 使之更符合当前经济的发展要求, 同时也促进儿童的人格塑造。

参考文献

[1]陆依.走出儿童艺术教育的误区——解读当前儿童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0 (2) :78~79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 篇8

政务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问政工具, 具有发布信息、引导舆论、处置危机等多种优势功能。在新形势下, 如何正确地利用政务新媒体的优势功能, 对社会治理创新起到推动作用, 是一个应广受重视的新课题。

一、社会治理创新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 围绕创新社会治理, 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李克强总理在做《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2016年的重要工作。

从1998年《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到201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发布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纵观中央下发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关于社会管理模式的表述, 可以发现,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经历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变化。[1]

所谓社会治理, 是指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政府、民间组织、公民个人等社会多元要素相互协调, 合作治理社会公共事务, 以追求最大化的治理效能, 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之目的。[2]

相比社会管理, 社会治理更强调发挥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这样一来必然更有利于化解当下社会转型所不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 是政府探索社会管理模式理性的选择, 也是关键一步。

社会治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可以说, 社会治理创新是解决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与必然选择, 有利于在社会转型期更好地维护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 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和有力后盾。

二、政务新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是近年来兴起的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新兴媒体形态,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在中国, 政务微博自2011年起开始作为一种确保民众的声音被政府听见的新型载体出现, 之后政府部门又逐渐开始进驻微信、移动客户端等, 政府开始日渐熟练地运用新媒体这一重要平台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 与民众进行沟通互动。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政务微信, 日趋成为发布政府信息的新媒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和实现政民互动的新渠道。

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开展政务信息服务, 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是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政务新媒体建设方面, 全国各级党政机关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据新华网发布的《2015年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显示, 2015年以来, 政务新媒体账号数量快速增长, 运营质量稳步提高, 呈现手法日趋新颖, 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涌现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政务新媒体“明星账号”, 得到了网民的高度肯定和积极支持。

伴随着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和发展, 政务新媒体的队伍在不断壮大, 随着“网络问政”不断走向深入, 政务新媒体的功能日益被广泛关注, 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挥。

三、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政务新媒体功能的发挥——以重庆市的实践与观察为例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 我国已进入高速移动互联时代, 2016年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 (2016) 》指出, 新媒体在2015年进一步嵌入我国社会经济和民生生活中, 成为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报告也强调, 网络舆论影响着政府决策和中国的政治进程, 中国新媒体战略传播力量在全球传播变局中凸显。可见, 政务新媒体对社会治理创新的巨大功能不容忽视。

(一) 促进政府信息公开

据《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报告显示, 截止到2015年12月, 国内在网活跃移动智能设备数量已高达8.99亿。不可否认,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 移动终端正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重庆, 近年来各级部门政务新媒体意识在不断增强。根据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处、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每月联合发布的《重庆微政务月度动态报告》, 已收录在册的全市已开通的部门政务微博、微信就有70余个, 官员开通政务微博、微信的现象也很普遍。其中, @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市交巡警、@重庆网警等大批重庆官方政务微博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2016年6月23日, 重庆政务微博“永川组工”在“共产党员”公众号和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政务直通车联合发布的5月全国党务新媒体综合评价榜中位列全国党务新媒体榜第一名;“重庆交巡警”“微万州”“重庆共青团”等政务微信每月总阅读量可达上百万。

以上数据不难说明, 重庆政府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新媒体运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深厚的实战经验与亮眼业绩, 吸引了大批网民, 在全市乃至全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重庆各职能部门充分重视运用新媒体自身可视化传播的特征, 利用“两微一端”所发送的新闻信息, 采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更加充分地呈现新闻内容, 调动市民的各种感官, 便于市民更好地理解信息内容, 对于重庆政府信息的公开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 加强舆论引导

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出品的《2015年中国移动舆论场研究报告》指出, 中国移动舆论场渐成社会舆论生成、发酵的主要阵地。相较于传统舆论场, “两微一端”传播场域显性和隐性并存, 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传统媒体融合日渐成熟、依法管网理念继续践行, 移动媒体舆论场在信息发布、议程设置、舆情聚焦舆论场等方面将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对于重大突发事件, 如若处理不当, 很容易对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 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 对舆论引导的作用越来越大, 新媒体对许多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也越来越重要, 在某种程度上, 甚至能够影响事件的进程和危机的解决。以8月22日的重庆江北停电事故为例, 鸿恩寺电缆沟道起火导致江北多个区域停电, 3万居民处在8月酷热的高温中无法正常用电, 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事故一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立刻全力投入抢修力量连夜抢修, 并于8月23日下午在官方微博@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上发布信息告知受影响区域恢复供电的确切时间, 还在微博中表达了歉意, 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和质疑, 而不是一味地采取屏蔽信息或消极回应, 化被动为主动, 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市民因为40℃高温停电而产生的无助和愤怒的情绪。

在重庆, 甚至在全国, 诸如此类的“因政务新媒体及时提供信息, 帮助减弱或消除公众的恐慌解决危机”的案例还有很多。政府部门若能高度重视并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积极壮大政务新媒体队伍, 主动引领网络舆论, 可形成网络正面舆论强势, 对重大社会事件的舆论引领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三) 倾听民众呼声

政务新媒体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具有多元互动性, 不仅能将政府信息公开给广大民众, 更能将民众的声音反馈给政府, 从而达成有效互动, 推动政府与民众的良性沟通, 从而提高政府决策的正确性。

重庆市借力政务新媒体倾听民众呼声的运用实例有很多。

据《重庆微政务动态月度报告》显示, 重庆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重庆平均月转发量超过3万条;万州区政府官方微博月评论数最高时曾达1万多条;“重庆交巡警”“微万州”“重庆共青团”等政务微信的点赞数高达2万多个。

在2016年9月的“一路有你平安建设”重庆热心市民评选活动期间, 青春偶像组合TFBOYS成员王俊凯、王源为“重庆热心市民”评选活动公益代言, 并志愿做一名热心市民, 两位青春偶像的超高人气使得活动颇受关注。@平安重庆发布《来不及解释!@TFBOYS组合王俊凯、王源公益代言“一路有你平安建设”重庆热心市民评选活动》的微博收获了大批网友的关注, 被转发次数高达25810次, 收获点赞8000多次, 更有近2000名重庆市民参与评论, 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与心声。

(四) 树立政府形象

政务新媒体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已日益成为政府形象的重要代言。重庆市公安局利用政务新媒体推出的品牌产品“警服蓝”, 就是通过政务新媒体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最佳范例之一。

2016年7月, 正值重庆高温酷暑, 重庆公安系统政务新媒体再次推出了“警服蓝”这一品牌。自7月下旬起, @重庆网警、@平安重庆、@平安渝中、@平安九龙坡等重庆公安系统官微开始陆续发布相关微博, 参与微话题“战高温, 警服蓝”的讨论, 受到了网友广泛的关注。

与此同时, 重庆各公安系统的微信公众号也相继推出微信文章, 配合微博, 双微联动宣传“警服蓝”, 将坚守在烈日下的“焦”警的工作状态图文并茂地展示给广大网友, 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 将各个岗位公安民警们的日常工作状态真实还原, 将他们用辛勤的汗水诠释着人民警察的忠诚本色展现在民众面前, 对于树立政府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的社会管理创新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的, 各地方政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取得了不少值得推广的经验。政务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问政形式, 其优势和价值在日益凸显, 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四、发挥政务新媒体功能,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无论是重庆, 还是综观全中国, 政务新媒体已日渐搭建起了政府和老百姓互动的新通道, 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价值与作用逐渐显现。但不可否认的是, 部分政务新媒体的优势功能尚未被充分发挥。如何在当前社会的大环境下, 有效发挥政务新媒体的优势功能, 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添砖加瓦, 是仍需要探讨和剖析的重要课题。

(一) 及时发布信息, 推进政务公开

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的今天, 抢占并抓牢政务新媒体这一对外发布政府信息的重要平台, 通过政务新媒体发布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重要信息, 是政府推进政务公开, 从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这一方面, 重庆市环保局官微为全国政务新媒体提供了良好的范例。2015年12月, 重庆市环保局官方微博@重庆环保通过参与微话题“回眸2015.环保”, 对2015年重庆市环保治理的进程进行了一系列细致的梳理, 针对重庆市环保局2015年开展的环保治理相关工作给人民群众作了简要介绍, 其中就包括重庆市环保局年度工作大事件“淘汰黄标车”。@重庆环保发布微博称, “按照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国务院、环保部工作要求, 2015年重庆市黄标车淘汰任务总量为17600辆, 实际完成淘汰19789辆, 完成率为112.4%;其中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淘汰任务量为6400辆, 实际完成淘汰6415辆, 完成率为100.2%, 全部超额完成任务”。重庆市环保局利用政务新媒体公开政务的做法成功地吸引了广大网民的眼球, 效果显著。

(二) 发挥互动功能, 优化政府形象

当今的政务新媒体, 要做的早已不是单纯的信息发布, 更需重视传播效果。政务新媒体运营者是否具有效果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政务新媒体发布的信息, 只有网友确实听进去并接受了, 才算真的达到了效果。

2015年11月1日, 百年教育杯“爱在万州”博文大赛在新浪微博平台启动。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官方微博@万州发布联合新浪微博推出“最美万州畅想生活”的微话题, 发布微博公布参赛细则, 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 该微话题共有45万的阅读量, 讨论次数也高达5284次。@万州发布两天之内转发参赛博文共计96篇, 获得了广泛关注, 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篇征文, 转发量高达4402次, 获得了4238个赞, 并有937人次参与评论, 反响相当强烈。万州区人民政府正是通过发挥政务新媒体的互动功能, 不仅优化了政府形象, 更提升了万州的城市形象, 增强了万州市民的城市认同感。

2016年8月, 西南大学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实时互动的优势, 发布相关微博、微信, 在提出欢迎报考的同学们在评论中写下报考的疑惑及问题的新形式的同时, 还鼓励西南大学在校的学生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给考生, 为考生和在校生搭建了一个在线互动交流的平台, 对考生们顺利填报志愿起到了推动作用。这同样是善用新媒体发挥互动功能, 优化自身形象的一个典型例子。

放眼全国, 广受网民欢迎的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官方微博@江宁公安在线, 以细心和妥帖著称, 被网民亲切地称呼为“江宁婆婆”, 俨然被塑造成了一个智慧、贴心的人格化形象, 更是全国政务新媒体学习的标杆。

以上种种, 充分说明政务新媒体运营者必须具备互动意识, 充分发挥新媒体良好的互动性, 才能真正理解民心、顺应民情、回应民众诉求, 才能树立政府良好的形象。

(三) 完善舆情监测, 化解社会矛盾

目前, 政务新媒体正日益成为发现舆情的重要源头和舆情回应的第一平台。善用政务新媒体, 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迅速披露事件真相, 及时作出有效回应, 已经成为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

从2015年10月闹得沸沸扬扬的青岛大虾事件可以得出一些警示, 38元大虾引发的舆情, 让青岛旅游形象遭受灾难性的打击, 也殃及山东的旅游形象, 一只大虾让“好客山东”变成“宰客山东”, 甚至有网友称要剥夺青岛“全国旅游文明城市”的招牌。这是一次典型的由于应对迟缓和不当导致事件不断发酵的案例, 本来只是个案, 如果及时处置, 不至于对整体旅游形象造成伤害, 也不至于成为黄金周宰客的典型, 成为举国公众对宰客不满的发泄口。

面对舆情, 政务新媒体应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作出回应, 正视事件本身, 而不是对发酵的舆情采取不理、掩盖等处理方式。同时, 政府部门还需要打通线上线下流程, 构建信息协作机制, 力争做到善用政务新媒体优化社会治理流程。

五、结语

随着政务微博、微信等政务新媒体对中国社会影响力的日渐增强, 不可否认, 政务新媒体已然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察民情、集民智、解民忧, 不断提高网络问政与科学执政的形式与水平, 各级党政机构任重道远。

摘要: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 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显现。因此, 创新社会治理, 以适应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新形势下, 如何正确利用政务新媒体的优势功能, 对社会治理创新起到推动作用, 是一个应广受重视的新课题。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政务新媒体,网络问政

参考文献

[1]邵光学, 刘娟.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浅谈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变化[J].学术论坛, 2014, 37 (2) :44-47.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 篇9

一、档案馆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内涵

文化传承包含着文化的传递和继承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是指文化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文化传播过程及对人类进行教育和再教育的过程。文化创新则是指文化的更新和演进, 是旧文化的扬弃。文化传承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 其中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文化创新的目的是更好实现文化传承。

档案馆的文化传承功能是指档案馆通过保存、利用各类档案、发掘档案文件的各种价值, 以此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文化积累、传递的功能, 它包含继承和传播两个方面。档案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记录, 具有记载历史、保存历史记录的功能。档案馆的文化继承功能实际上就是借助不同形式的档案, 获得前人积累在档案中的丰富经验和教训。档案馆的文化传播功能不仅包含了对大学自身文化的代代相传, 还包含大学内部之间的文化传播、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文化传播, 其实质就是以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 利用各种形式和方法, 为用户提供档案服务, 实现档案文化价值。

保存和传承知识是大学文化的基本功能, 创新则是现代大学文化的崇高使命。只有不断创新文化, 现代大学才能站在时代和学科发展的前沿, 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挥高校档案馆的文化创新功能, 实际上就是在现有档案的基础上, 对档案中的各种文化素材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以便营造有利于师生创新的氛围、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 为其提供创新的机会。

二、高校档案馆践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现状

1. 传承渠道、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

众多高校档案馆都在校史、校训等重要精神资源的充分发掘与弘扬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档案馆实现文化传承的渠道和范围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目前, 档案馆实现文化传承的空间还多局限在大学校园内部, 传承的渠道也相对较少, 主要是通过新生入学、校友和国际友人访问、领导视察、举办展览等形式发挥档案馆的文化传承功能, 为广大师生及来访人员传承大学办学理念、展示办学效益、凸显高校档案文化、体现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还较少有高校档案馆能走出大学校园在社会举办档案陈列、展览等活动, 也较少有高校档案馆能够做到真正的开放以迎接来自社会各界的参观访问。

2. 文化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研档案记录了师生们在科研活动中的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也真实反映出了一所大学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高校档案馆不仅成为大学各种科学研究的支持系统、直接为科学研究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就其本身也在尽可能地进行多种科学研究。目前, 高校档案馆在加强文化信息提炼、进行深度编研方面进行了一些努力和尝试。通过科研档案的展示, 不仅增强了师生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也激发了师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造热情。在践行档案馆的文化创新能力方面, 国外发达国家的档案馆取得了一些优秀的经验。如美国档案机构直接为公众提供实践模拟的直接体验活动, 建立了包含特色活动、特色资源、专业拓展的远程学习平台。加拿大档案机构则普遍设立了学习中心,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 专门设计了许多不同题材的项目, 如教育资源、工具箱、证据网、特色活动等。通过这些学习平台和学习中心的建立, 学生在档案馆不仅可以学习文件资料的查询,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题, 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但目前, 国内多数高校档案馆的文化创新功能还只是停留在教育的层面, 没有真正为师生提供科研创新的平台, 以提高其创新能力, 这与国外发达国家档案馆文化创新功能的践行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

三、充分实现高校档案馆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策略

1. 拓宽传承范围,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首先, 除《档案法实施办法》中规定的不能开放的档案以及其他需要延期开放的档案外, 高校档案馆的档案应随时向社会开放, 迎接社会各界人士包括中小学生的参观访问。其次, 高校档案馆可走出校园, 在社会上举办专题性的流动展览, 充分发挥档案的教育功能。再次, 还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 建立有效、快捷的档案信息管理网络, 形成面向全社会开放的服务平台,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知共享、促进档案文化和历史文化传播的相互交融。最后, 可通过广泛参与国内和国际档案界交流、合作, 展示高校独特的文化魅力、增强高校文化影响力。

2. 建立有特色的学习和科研平台, 增强档案馆的文化创新能力。

(1) 建设档案与校史传播平台。继续重视档案编研工作, 组织师生广泛参与, 努力提高档案编研的质量。通过档案编研工作, 积极开发档案文化产品、通过新的利用方式, 传播档案中蕴含的文化。如组织编研校史、学校年鉴、人物传记、景观图谱、发行期刊, 建设校史场馆, 参与学校的档案与校史文化讲座, 组织校史研究社团等。 (2) 继续加强档案馆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加强各方合作, 整合档案资源, 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和远程学习平台, 促进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 (3) 学习发达国家档案工作的经验, 建立有特色的学习中心。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投入一定的研究经费, 设立教育项目, 引导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研究。 (4) 综合高校内各个学院的资源, 建立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基地。目前很多高校各个学院甚至研究所都有自己的档案室和陈列馆, 如自然博物馆、天文地质馆、美术馆历史博物馆、植物标本馆等。各个学院的档案室和展览馆接受外界的参观访问, 但其科研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本院的师生。如果建立复合型档案馆, 对各个学院的资源进行综合管理, 建立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基地, 不仅可以向全校师生乃至全社会开放、吸引更多的有志者从事科研活动, 还可以设置综合的跨学科的研究项目、拓展研究者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范围, 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

3. 建立集档案馆、专业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为一体的综合性档案机构。

建立集档案馆、专业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为一体的综合性档案机构将可能成为未来高校档案馆的发展趋势。在新时期, 高校档案馆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更好的发挥, 不仅要做好传统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构建高校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中心, 还应该进一步拓宽文化传承的渠道、建设有特色的学习和科研平台, 建设具有丰厚文化积淀和精神内涵的高校精神文化展示基地, 不断提升档案馆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以此来促进大学文化建设及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高校档案馆是实现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生力军。针对高校档案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过程中存在文化传承渠道较少、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 提出了拓宽传承范围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构建特色学习科研平台的构想。

关键词:高校档案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炳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理论研讨会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 2011 (12) .

[2]曹远.大学档案馆教育功能研究[D].山西大学, 2008.

[3]张长海.大学档案机构职能延伸[J].档案学通讯, 2012 (4) .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 篇10

一、高校档案具有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文化资源优势

1. 高校档案具有促进大学生发展定位合理性的文化资源优势。

大学生合理定位, 才能集中资源持久发展自己。高校档案具有矫正大学生发展定位困惑的资源优势,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高校档案记录了不同年代教育环境变化下大学生定位的发展变化趋势。高校人才培养受到不同年代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 不同年代大学生的发展定位总是反映特定时代特点和需求, 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其次, 高校档案记录大学生在校及毕业后定位的发展变迁。定位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事情, 当外部环境或自我认识发生重大变化时, 都需要重新定位;大学生在校期间定位是在理想校园环境中作出, 还需在特定社会环境下检验及发展, 才能更好反映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和智慧。再次, 高校档案记录长期以来大学引导大学生定位的政策体系变迁, 高校既要适应社会, 更好地引领社会。同时大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教育服务消费者, 需要高校承担引导学生的责任。第四, 高校档案记录大学教师自身的定位资源。很多教师经历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时代, 经历温饱型社会、小康型社会, 在不同时代中, 不同教师根据自身发展优势, 选择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的工作, 并取得较好的成功。

2. 高校档案具有矫正大学生功利性价值取向的文化资源优势。

高校档案具有矫正大学生功利取向的资源, 因为长期以来, 高校一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教育不同于企业培训式教育, 后者强调学后立即产生工作效率, 补偿成本投入, 是教育短期性行为, 但大学教育是专业基础性教育, 强调“厚基础, 宽口径”, 是教育的长期性行为;大学教育也不同于中小学教育, 后者也强调功利价值目标, 强调所学知识能够立即解决课后作业及获取高分成绩, 但大学教育强调所学知识能力能够解释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当然, 长期以来, 高校注重大学生功利取向的矫正政策引导。

3. 高校档案具有促进大学生成长中注重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文化资源优势。

长期以来, 高校档案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是高校长期注重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这些人才中, 他们如何适应社会需要, 如何挖掘社会需要, 如何创新社会需要, 他们在满足社会需要中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二是高校如何教育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如何转化那些片面追求个人需要却忽视社会需要的学生;三是高校如何引导学生错误的个人需要观, 个人需要如何与自身特长和优势培育相结合, 寻找自己最擅长和最适合的需要, 将个人需求内化为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将社会需要内化为个人需要, 更好地促进个人需要的发展。

4. 高校档案具有培育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文化资源优势。

首先, 高校是基础创新基地, 创新中形成大量原始材料, 真实记录著名学者、专家、教育家、社会名流等参加依托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行的创新。其次, 创新既具有基础性, 又具有作用的持久性。教师存在把创新思维引入教学过程中及引导学生创新过程, 完善的创新制度引导与激励, 保障创新的持续动力, 形成发掘历史、营造现在、开创未来的文化宝库和智力源泉。再次, 利用教学文化、利用服务社会文化、利用青年创新创业文化, 开展创新精神教育。通过开发利用教学、科研档案, 举办教学科研成果展、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报告会、科技知识学术讲座等活动, 大力倡导勤奋学习、创新学习、团队创新学习等, 提升广大师生对创新文化的认同, 实现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创新精神。第四, 高校拥有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教师育人资源、学生自我成长资源、教师科技发展资源等, 是师生人文科技精神的凝结, 是学院对学生文化熏陶的最好教材, 这些不仅是学校学术水平的真实反映, 也是学院和学校历史延续性和学术传承性的深厚积淀。

二、传承与创新高校档案文化资源, 增强档案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1. 加强档案育人功能理念的顶层设计。

首先, 从战略上对档案的认识创新, 即高校档案是一种特殊的育人教育资源, 要由档案资源管理上升到育人文化的战略角度进行开发。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历史的承载体, 是人才培养历史的汇集地, 拥有丰富而又独特的教育功能, 具有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无法取代的优势, 如具有直观性、神秘性和原始性特点, 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人文教育吸引力, 凸现深厚的文化背景、时代精神、历史精神和人文精神, 培育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其次, 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对育人资源深度开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支持, 完善育人功能的保障体系。资源获取不仅来自校内, 还要来自校外的校友、馆际交流、网络媒体对学校各方面的报道信息等开展征集工作, 档案工作人员既要做好日常档案常规工作, 还要关注学校重大的活动、事件、会议、科研项目等资源即时归档, 确保对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能力。再次, 从顶层设计上推动育人地位与方式的创新。档案育人是教育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是文化与思想性相结合。高校档案是把文化教育和宣传、信息服务融为一体的文化机构。

2. 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档案人员自身的育人素质。

这要求档案人才的知识结构不仅仅是档案资料的整理、分类及保管等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和育人规律。要从档案资源开发中发现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个阶段的育人差异、信息化发展带来的育人差异、不同年代环境下的大学生成长差异等。高校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科研、专业科研、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 不同高校在这些方面发展路径存在差异, 形成不同的育人特色和优势, 档案人才队伍加强这些信息收集, 才能有针对性地使档案工作对接育人任务, 发挥档案育人优势, 实现不同育人资源的优势互补。要营造档案育人文化氛围, 让更多师生感受到档案关怀, 让档案馆 (室) 成为师生文化学习与休闲的理想场所。高校档案以其历史性、直观性、原始性、知识性和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优点为育人提供生动素材, 是学校开展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文化知识等教育活动的生动素材。推动档案育人与教学工作互补, 与学生工作互动交流, 档案工作人员需要走进学生、走进课堂, 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与交流, 才能更好提升高校教育的档案育人角色。

3. 加强档案育人文化资源的精细化开发, 增加档案育人的有效供给。

首先, 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完善育人档案的内容体系, 提高档案利用率, 拓展档案工作服务领域。如建立专家档案、学生成长档案、杰出校友档案;建立师德档案、先进事迹档案、学风档案、理想信念档案;建立大众档案、精品档案、品牌档案;建立教学成果档案、科研成果档案、地域特色档案等。其次, 在档案资源开发过程中, 既要注重显性知识整理归类, 更要注重隐性知识挖掘、分析、整理等深加工, 丰富档案供给, 塑造学生良好人格。再次, 根据受教育者文化层次、接受知识能力、接受者不同层次类型的需求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育服务功能。

4. 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 提高档案育人效率。

为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水平, 首先, 由于档案育人资源丰富, 为减少数字化信息过载, 可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从层次上保障重点档案传播, 从阶段上保障急需档案传播。其次, 提高用户档案信息获取效率, 应加强查询检索科学化水平, 建立基于内容检索、模糊查询, 档案资讯等索引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特色专题馆, 变死档案为活档案, 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服务, 变档案库为思想库, 挖掘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再次, 加强育人档案资源的标准化建设, 提供标准化的电子数据资料, 便于实现密集存储和快速检索;实现网内和网际育人档案资源共享和交流, 达到充分发挥档案价值的目的。

5. 加强档案育人的社会化建设, 提升档案育人的社会品牌形象。

首先就是使档案育人资源向中小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及区域社会环境展示, 以显示高校在长期人才培养中所形成的特色及人才培养优势等, 使中小学学生获取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等信息, 以明确自己未来高校志愿选择, 增加未来发展规划的针对性, 减少盲目性;也使社会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高校人才, 使人才尽快适应社会需要。其次, 档案育人资源还要加强与中小学校、用人单位及区域社会等互动, 在互动中挖掘中小学校学生成长走向, 引导学生合理培养自身优势和特长;也有助于发挥档案育人的社会导向功能, 凸显育人的社会适应性及引领社会发展的功能地位, 展示所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贡献, 提升档案育人的社会品牌形象。再次, 在档案育人社会化建设中,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主动研究社会对档案育人的要求和规律, 采取多种档案育人社会化形式, 如举办档案展览、陈列、建设档案网站等, 最大限度向社会开放, 扩大服务对象和利用范围, 加强社会服务责任感, 不断增强档案育人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能力, 提高社会对档案育人资源价值的认识, 达到更有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 发挥其应有作用。

摘要:为发挥档案的育人资源优势, 应加强档案育人功能理念的顶层设计, 提高档案人员自身育人素质, 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以提高档案育人效率, 加强档案育人社会化建设以提升档案育人的社会品牌形象。

关键词:档案育人,档案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手机信息文化的社会功能 篇11

关键词:手机媒介;载体;手机文化;建构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07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5-02

一、研究背景

手机是继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90年代的因特网媒体革命以来的又一次革命,甚至比前两次更深入和久远。手机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作为媒介,一种信息文化的“传送器”。手机信息文化发展、传播正处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手机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亚文化形式,构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它在功能上呈现出的是情感交流的娱乐化,在生产方式上突显了民众参与的普适化,在文化风格上体现的是与时俱进的时尚化、个性化。手机重新制约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市场的规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当下时期,它反映出的是现代性的消费主义、交流型的时尚文化、市民文化和大众文化等意识形态。总之,手机文化顺应传播与文化的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体的生长和发展融于其中。因此,手机变成我们当代日常生活人人必备之物,手机文化也成为一种时尚和景观,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新的文化世界。

二、手机信息文化的产生

手机信息文化在中国的出现是伴随着手机的产生和发展而来的,它是媒介文化的一种新形态,是一种新的媒介方式。手机信息文化的产生和普及,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以个性化的文化内容愉悦人们的精神,在公共服务、公益事业等方面影响颇大,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推进了信息化进程,从而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技术和业务的创新之下,通过与主流媒体合作,产生了新型的媒体形式,如手机文学、手机广播、手机微信、手机报、手机游戏、手机音乐、手机电视、手机微博等,手机作为新型媒体所产生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发挥,并将健康、正版的艺术作品引入移动信息服务领域,开展各种活动,运用各种技术支持广大手机用户进行乐于欣赏的、绿色的、科学的、有益的、健康的、娱乐的信息内容创作,“绿色手机文化”对于引导社会舆论导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引导人们积极建设、发展精神文明,从而深入影响社会文明。

手机信息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深刻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对于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和内心精神世界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手机信息建设是宣传科学理论、体验社会情感、传播先进文化、增加社会交流、塑造美好心灵、方便工作生活、弘扬社会正气的新平台,所以要确定明确的手机信息发展方向。手机及手机信息文化己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交往方式,甚至会影响中国的社会文明、社会的稳定和谐。认真关注、努力研究手机信息文化,推进“中国特色手机信息文化”建设,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手机信息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手机信息文化拓展了社会交往的广度

1、手机信息文化使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有可能越来越疏远现场互动交流,使它们有可能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的间隔中重构组建起来。手机互动把空间扩展的有效性同时间的即时性紧密联系起来,它不仅“使人们以口头方式进行传播交往,而且可以不受共处一个地点的限制而确立、保持和发展社会互动的形式”[1]。换句话来说,手机跨越以共同在场为基础的群体认同,创建了许多与物理场所没什么关系的新的联系和交流的形式,这使得另外一种新形式的社会交流互动、情感体验成为可能,从而有助于重新构建现有的社会关系。

2、伴随着手机的移动接连不断地生成了新的社会关系。有一种古老的组织技术是电话树。它是指你打电话给几个你的朋友,他们再打电话给几个他们的朋友,这样就可以无限延续下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传十、十传百。在手机时代,手机可以充分发挥电话树的原理和作用。在生活中你可以发几条短信给几个朋友,他们可以发同样的短信给他们电话号码簿上的人。特别是节日里在某个特定的关系网中不同的人发来的却是相同的短信。最重要的是,手机的传播把他们从有线电话和台式计算机上解放出来。人们随身携带着手机,可以在真实世界里自己组织传播开来。

3、手机短信造就了交往形式的多元化。手机短信在中国的广泛普及带来了通信时代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另一种社会交往方式。“手机短信是一种延长时间而不是缩短时间的传播方式,它对社会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冲击力不是来自信息交换的内容,而是来自发送它的数码技术、发送方式这些形式主义的要素[2]”。

(二)手机信息文化消解了社会交往的深度

手机媒介的出现及普及,无疑扩展了社会交往的广度。当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消除加速度进行,快到从素不相识、相遇、分离后依然陌生这一过程不过延续数分钟,就像原子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以相对独立的个体形态融入,经过短暂的聚合重组,接触以后迅速分离,重新回归个体形态。人际关系消亡的速度也显示了这种关系的浅层次性、短暂性和临时性。群体社会中的个体越来越表现出个别、疏远和淡薄的交往关系。“人们不再是传统的各种道德和法规的奴隶,而是高度自由意志的个体,彼此间没有约束,也没有相互承诺[3]”。

(三)手机信息文化组建了共享信息的便捷传播渠道,助公共事务管理一臂之力

发送手机短信便捷、快速,大众往往能够得到来源于官方权威机构认证且比较可靠的信息。在危机事件、社会突发事件中这一点表现得特别突出。在特殊环境中的信息传播要求同时具备广泛性、便捷性、强制送达性、及时性,当下只有手机媒介的短信形式是能够同时满足这4个条件的传播媒介,目前它具有不可替换性。在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等重大事件中,如果国家权力机关能充分利用手机媒介将权威、可靠、真实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对于公众情绪的安抚、社会的稳定团结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于团结整个社会的凝聚力来应对突发事件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手机媒介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出现及普及意味着中国政治生活更加宽松,更加和谐,更加团结,社会更容易实现民富安康。

(四)手机信息文化能够开放话语平台,话语权开始草根化,实现沟通民意

一方面,政府积极发挥手机媒介快捷、传播面广等特性传递权威的信息,占领舆论高地;另一方面,手机媒介的高覆盖面、操作的简易性、低廉的成本以及高度的民众参与性使中国的草根阶层可以利用这一话语平台在政治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参与。比如,2012年“两会”期间,人民网、政协网及数十家主流传媒全天候开通了免费的“全国两会短信平台”,以最方便快捷的方式,接收手机用户的“两会”热议、“两会”留言。假如将手机媒介长期纳入民意表达的制度性平台,普通民众可借助它来传达自己的社会意见和看法,这必然将拓宽民众的参政通道,并使政府的决策更科学合理更加符合民意。双方通过手机媒介的快速良好互动沟通,将大大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的稳定。

(五)手机信息文化使人们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具有了民主参与权

近些年,很多娱乐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中国公众的民主意识被手机短信投票激发出来。文化研究学者朱大可视这一现象为民众“社会参与激情的选择性投射”。可以这样说,我们第一次惊讶地发现,手机可以变成挑战反驳评委权威的武器,我们从自己的意愿出发用手机投出去的选票第一次拥有生杀大权,可以决定台上喜爱选手的去留,这种意见的被关注使民众参与的热情瞬间爆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扩宽民主参与的渠道,提高社会的宽松度、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扩大公民的自主活动空间。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公众参与表达的话语空间、渠道、方式都被大范围的扩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公民有游行、集会、结社的自由,即通过以上公共行为表达个人意愿的自由。在数字信息时代,互联网和手机一道以极快的速度大规模组织起那些以奚落松散的姿态遍布于民间的草根力量,展示出手机隐含的巨大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由此来看,手机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发挥了集体行动组织者的作用。史蒂文森发现,媒介越大众化,就越能被用来传递具有颠覆性和选择性的信息。当人们的手机都成为构建巩固自己社会力量的有利屏障时,一个个或临时、或固定的社会关系网就会随着手机的信息传递组建起来。

手机已实现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转型,其组建公共领域的功能日渐明显。在哈贝马斯看来,所谓“公共领域”,首先是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可以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当他们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公共利益问题时,公民们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动。因此,这种行动具有这样的保障,即他们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当公共讨论涉及与国家活动有关的问题时,我们称之为政治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进行调节的一个领域 。“政治公共领域是以公众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社会需求加以调节”[4]。总之,它是社会与国家的中介,它既可以传达民意,又能使公共权力接受来自民间的监督。

四、总结

总的来说,手机文化的更好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的努力。但必须要指出的是,与其他大众媒介形式相比,手机媒介具有最强烈的个人化倾向。这一特殊性表明了真正能在手机文化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得依靠广大的手机用户。从手机用户来看,其自身就是手机文化产品的积极建设者;就运营商而言,传播什么、传播多少也得视用户的兴趣、心理而定。手机社会的媒介化交往导致的情感消解,以及手机技术对人的异化等问题,都会妨碍个体的健全人格和健康理性的全面发展。因此,从宏观层面来讲,手机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由政府采用各种行政政策和经济杠杆来宏观调控、统一实施监管,做到导向科学、发展方向正确。但有一点值得注意:权力机构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文化现象的确需要精心培育,社会风气的确需要正确引导,但倡导健康文化、净化社会风气,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信息权利和文化权利,引导群众自觉自愿地接受和积极投身到建设绿色手机文化中去,而不是什么都要管一管,帮老百姓当家作主,或是采用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来净化手机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英]约翰·B.汤普森著.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249.

[2] 陈力丹.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J].国际新闻界,2004,(06).

[3] 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3.

技术创新社会文化功能 篇12

关键词:建筑文化,德育,校园文化

0 引言

校园建筑文化是指通过校园建筑群体、校园环境、校园内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人文物质景观等所体现的建筑风格与意蕴、建筑价值与精神及大学人对这些建筑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文明因素的总和, 它是大学整体文化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影响师生情感和品格以及薰染独特文化气质的一个相当微妙而现实的因素。

典型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 能使人一踏进校园便可以明显感觉到它的影响和品质, 生活在其中能清晰体会到大学的气氛、大学的使命, 甚至大学的价值和精神。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设计具有强烈的德育功能, 能令身处其中的师生感到这种特殊文化的熏陶和沐浴。这种特殊的建筑文化就像一个大染缸, 能将沐浴其中的师生熏染成这种文化所指向的颜色。本文从校舍布局、建筑寓意两个方面探讨了炎黄职业技术学院独特的建筑文化。

1 校舍布局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平面规划是中国版图的缩影, 这体现在校园内四通八达、众横交错的道路命名上:南边为海南路 (南海的简称, 分海南东路和海南西路) , 北边是蒙疆路 (即内蒙和新疆的简称, 分蒙疆东路和蒙疆西路) , 东边是海洋路 (即东海、黄海的统称) , 西边为高原路 (即青藏高原) 。校园中间横贯东西南北的主干道为统一大道, 即企盼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业之意。统一大道又分为统一大道南路、统一大道北路、统一大道中路、统一大道东路、统一大道西路。创办人蒋志平多次说, 他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的立场, 主张中国统一, 反对“台独”, 坚决反对台湾民进党和美日反华势力搞的“台独”。这样设计表明海峡两岸迟早都会统一的。

炎黄建筑整体色调为砖红色, 体现了“专”、“红”的文化追求。学校大门口高达十五米的警卫楼由三层四方形建筑组成, 四面分别刻有校徽、校训。“朴素、典雅”的校门充分体现了平民大学的风格。进入校园后, 印入眼帘的首先是大片喷泉广场和美丽的花圃。大片绿化将视野拓宽到高十二层的中山大楼, 这是2005年落成的办公大楼。中山大楼右侧的教学主楼通过长廊将英语、建筑、经贸、旅游四个系部分开。四个系部之间的3个江南园林风格的天井, 既满足了四面教室良好的通风、采光、视野需求, 又创造了小片绿化环境, 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中。女生公寓采用单面设计, 即所有房间都是坐北朝南, 让所有宿舍都能充分享受日照, 体现人文关怀。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既相距不远, 又泾渭分明, 确保师生生活学习既不相互干扰, 又舒适方便。校园四面围墙, 围墙内每隔4米种植一株蜀桧, 共332棵, 每株3~5米高, 腰围1~3米不等, 雄雄挺立, 像似守卫的哨兵, 不分寒暑, 日夜看守校园, 维护校园安全;校内道路两旁栽种白玉兰、广玉兰、琵琶、香樟、女真等树, 亭亭玉立, 四季常青。这些树木和学校一起成长, 见证了炎黄职业技术学院走过的十多年风雨历程。

校园建筑远不是“匠作之事”, 建筑群一旦形成, 就如有了灵气, 有了生命, 能与居于其中的人交流思想。一座朴素、典雅、充满灵气的建筑群, 就像晨钟暮鼓, 它日日夜夜、年年月月守护着它的居民, 教他们体会生命的价值和做人的尊严;教他们堂堂正正地做人, 忠于自己的理想和职业——这是建筑的精神功能。”

2 建筑寓意

校园内的建筑物都是由创办人蒋志平亲自命名的。教学楼分别命名为:群贤楼、精英楼、忠孝楼、仁爱楼、信义楼、和平楼、四维楼, 即“四维八德”之意。“四维”即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孙中山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称为八德, 与四维合称“四维八德”。女生宿舍楼以“联”字开头, 分别命名为:联盟楼、联谊楼、联文楼、联武楼。男生宿舍及公寓均以“同”字开头, 分别为:同德楼、同心楼、同光楼、同荣楼、同乐楼。教工宿舍分别命名为鹤燕楼、凰虎楼。体育馆命名为龙凤馆。具有德育教化功能的校园建筑命名初显创办人蒋志平对莘莘学子和教职工的期待。仅以“凰虎”楼为例, “凰”乃鸟类之王, 是被原始人视为图腾的鸟类, 雌性, 是吉祥和谐的象征。据《闻见录》记载:“梧桐百鸟不敢栖, 止避凤凰也”。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身怀宇宙, 非梧桐不栖。《魏书·王勰传》中记载“凤凰非梧桐不栖”。凤凰择木而栖, 后比喻贤才择主而事;凤凰的这种君子风范在姜子牙、诸葛亮身上也能找到影子, 他们在没有遇到“梧桐树”前宁愿做一个平凡的钓者耕者, 隐喻炎黄教职工择“炎黄”而教。“虎”乃百兽之王, 被看作是勇猛的象征。早在5000年前的印度河古文化中 (今巴基斯坦一带) 就发现有雕刻在图章上的虎的形象。印度教中有一个骑虎的女神杜伽, 这个女神的形象在印度随处可见, 多出现在火车两侧。韩国的野生虎虽已经灭绝, 但韩国人仍称自己的国度为“青龙白虎之邦”,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 虎都被定为吉祥物。在中国, 虎的形象随处可见, 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字, 现在汉字中的虎就很像一只虎。据说汉字中的“王”就来自老虎前额上的斑纹。在中国人心目中老虎是兽中之王, 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 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它威猛、坚强、勇敢, 是英雄的象征。自古以来, 虎被中国人视为与龙齐名的猛兽, 具备威严、凶猛的特征。中国古代的大将军出征时, 用来调兵的兵符又被称为“虎符”, 就是这个原因。蒋志平用“凰虎”为教师宿舍命名, 其意不言自明。

3 结论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命名文化具有独特的气质和神韵, 使师生感受到一种直扣人心的情感共鸣, 具有道德教化的精神功能。对师生思想教育具有强烈的暗示性、渗透性、熏陶性, 其感染力对师生的行为和心理会产生深远的正面影响, 可谓“润物细无声”, 也是当之无愧的隐形德育课程。

参考文献

[1]梁岚.校园建筑文化的教育功能.大学教育科学, 2004 (1) .

[2]陶应勇等.中外高校校园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12.

上一篇:理想女性形象下一篇:多媒体与数学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