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

2024-06-23

社会网络(精选12篇)

社会网络 篇1

无论是基于对固网业务的有效调度需求, 还是对于3G、LTE网络的回传需求, 城域网的分组化转型趋势已日益显著, 并逐步得到国内各运营商的认可。

网络社会的搭建, 涉及到具体的网络层、业务层以及各行各业间的互相渗透, 网络规模的扩大化对于基础承载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技术的快速演进也都在遵循着有效承载未来网络的发展需求。

从现有的基础网络建设来看, 整个城域网扁平化趋势不断加剧, 网络的IP化转型也逐步提速, 同时大带宽业务对于网络传输能力的要求也促使骨干网、接入网向着更高传输速率演进, 作为整个网络社会的根本载体, 整个系统网络架构都在快速转型, 并逐步适应新的网络承载需求。

超高速传输已成主流

自上而下, 基础网络的根本性变革可以从几个层面来逐步解析, 包括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三个层面都在发生深刻变革。

骨干传输技术的快速推进在今年得到了全面验证, 高速传输技术已经彻底从技术论证、实验室测试走向全面商用。2013年也成为100G技术全面商用的重要拐点。国内三大运营商自2012年以来, 通过系统化的实验室测试以及现网试点, 基本上验证了100G技术在国内现网已经具备商用能力, 步入2013年, 几大运营商的系列集采为整个100G产业的推进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移动总计集采超过1500块板卡, 总金额超过30亿元 (人民币, 下同) , 现已进入全面部署阶段;中国电信4月份启动了100G的全面集采, 据了解集采总量或超中国移动, 对于整个光通信产业带来新的动力;中国联通目前已经完成了100G的现网测试的相关集采, 虽进程略慢, 仍对整个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于骨干网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 为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 三大运营商陆续启动100G集采以应对这一挑战, 而结合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 数据流量依然会进一步增长, 100G技术的引入只是骨干传输技术迈入超高速传输时代的节点, 随着IEEE通过400G技术标准, 后续更高速率的传输技术也将为应对挑战做准备。

网络分组化转型加剧

由于业务层面对于网络调度能力、传输能力的新诉求, 在整个网络架构的发展演进中, 城域网的变革也已经迫在眉睫。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此前指出, 现有网络架构在传输承载能力方面的主要瓶颈将集中于城域网, 城域网承载能力的提升是整个网络架构转型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基于对固网业务的有效调度需求, 还是对于3G、LTE网络的回传需求, 城域网的分组化转型趋势已日益显著, 并逐步得到国内各运营商的认可。

中国移动在分组承载技术的应用最为前沿, 尤其是在无线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其移动回传网络的建设需求不断显著, 通过4年来的大规模建设, 中国移动的移动回传技术已基本实现全面向PTN技术转型, 包括对于后续TD-LTE的承载方面, 相关设备也具备了有效承载能力;中国联通目前也已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分组设备集采, 虽然技术选择上倾向于IP RAN技术, 然而也全面认可分组承载转型的趋势;中国电信方面也在各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IP RAN试点, 虽未有较大规模的集采, 然而现网应用方面已基本认可IP RAN的承载能力。

与此同时, OT N设备的进一步下沉, 使得PTN+OTN的融合组网得到更深层次的应用, 虽然三家运营商的应用定位略有不同, 然而整体的演进策略趋于一致, 网络的IP化转型趋势下, 分组承载技术有效适应了这一需求。

百兆接入走向普通用户

相比城域网、骨干网的升级演进, 接入网的用户感知更为显著。尤其是随着大宽带业务的普及应用, 普通用户对于宽带接入速率的需求在逐步提升, 同时更为强调良好的用户感知。

近两年来, 宽带提速得到运营商的全面贯彻, 尤其是自去年以来, 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快速实施, 三大运营商都在加速推进光纤入户的改造, FTTH成为宽带接入的新趋势,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 2012年FTTH覆盖家庭新增超过4900万户, 总共达到9400万户, 超额完成年初目标, 使用4M及以上接入带宽的用户占比提高了23个百分点, 超过63%, 网速提升效果显著, 同时全国单位带宽平均资费水平同比下降超过30%, 宽带性价比有效提升。

随着FTTH的普及应用, ODN网络的建设也成为重要一环, 尤其是网络生命周期较长以及网络改造难度较大的背景下, 如何做好ODN网络的布建也成为运营商重点关注的问题。智能ODN技术也随之得到快速应用。

家庭用户接入端, 宽带速率的快速提升也带来较多便利, 目前4M接入已经基本普及, 10M、20M宽带接入也可以提供, 然而资费方面仍然偏高, 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值得一提的是, 有部分驻地运营商已经在最后100m的入户段做了诸多创新, 诸如鹏博士所推出的在不提价的情况下实现100M宽带接入, 这将有效推动高速宽带的普及应用。

社会网络 篇2

樊建飞

第一部分 导论 1 网络政治的研究范畴 2 网络政治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刘文富认为网络政治由三个层面组成:虚拟空间的政治现象——虚拟政治,网络政治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影响;现实政治主体对网络社会的能动的反作用。P10-11网络政治的特点:直接性、平等性、便捷性、廉价性。)

第二部分 网络政治的基础 3 网络政治的技术基础(因特网的形成与特点;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斗争、社会管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4 网络政治的社会基础(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非物质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平等性;虚拟组织与社会组织方式的革命:组织结构的网络化、组织扭结联系的广泛化、组织管理的扁平化;网络时代的当代人类社会特质:网络社区,平民与网民将共构新的“双元性社会”,新统治阶级,虚拟种族)5 网络政治的经济基础(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型经济、创新型经济、复合经济、全球化经济、虚拟化经济,除此之外,还有企业组织微型化、经济活动整合化、管理结构的扁平化、经济活动的适时化、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界限的模糊化等特点;数字化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产观念、生产方式、社会产业结构、也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网络经济将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组织结构、出现电子商务)

第三部分 网络空间的虚拟政治现象 6 虚拟现实 7 虚拟社会(BBS、聊天室,虚拟社区社会,虚拟社区与政治参与,提到了这种政治参与潜在的巨大危险)8 虚拟国家(是指建立在因特网上、基于宪章、符号和政府系统的想象中的国家。以某国的名字在网上建立的虚拟国家如虚拟南斯拉夫国,完全虚拟的国家P139-142,虚拟国家的构成:虚拟主体身份、虚拟共同体、虚拟社区、虚拟政府。值得深思:国家会因为电子信息网络的发展而消失吗?P151)9 网络权力(由网络空间的个人权力、网络空间的技术权力以及网络空间的想象力组成)第四部分 网络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10 网络对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政治过程、政治体制、政治权力、国家主权、政府管理、政治参与、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方面)11 网络社会的国家 12 网络对政治体制的影响(网络成为改革政治制度的推动力、网络时代的选举与公民参与、网络时代的政府组织机构、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与服务)13 网络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将极大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服务将成为政府的核心职能、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将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的职能将进一步加强)14 网络对政治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P213,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演变、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整合、正统文化与反文化的纷争、正统文化与殖民文化的对抗)

第五部分 网络社会的国家治理 15 网络社会的权力转移(网络权力呈现出知识化、扁平化和分散化的特征,权力结构由控制性向分权型发展、决策结构由垂直式向交互式发展)16 网络社会的电子政府 17 网络社会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含义、主要内容、当今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18 网络社会的数字民主(网络空间与公共领域: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网络空间与网络民主,网络空间的公共性,因特网上公共领域的建构,因特网与民主的发展,网络民主的主要内涵、特点、原则,网络对民主的消极效应:网络的发展有可能损害国家的凝聚力、网络发展会导致信息拥有的不平等、网络发展可能导致严重无政府状态或者更加隐蔽的信息集权控制、网络发展为政治的非正常操作提供了便利)19 网络社会的法制建设(网络创建人类社会生活的新空间、网络切入社会的负面影响、网络社会的法律规范建设、网络社会的契约化进程)20 网络社会的伦理导向(网络社会面临的伦理难题:知识产权的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网民的道德人格、信息污染、信息欺诈、公共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对伦理的挑战,网络社会伦理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第六部分 网络政治的发展趋势 21 网络时代的政治挑战(信息革命对当代政治的挑战、网络时代的政治发展难题)22 网络社会的政治走向(网络社会的政治走向:网络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工具,电子政务为政府治理提供了新的范式,网上霸权与反霸权将成为国际斗争的新领域)

结语(研究网络政治的积极意义、发展网络政治的对策思考、构建网络政治学理论体系)数字化是不可抗拒的。

数字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除了积极迎战,我们没有其他出路!

刘文富认为政府管理和网络具有互动性,在《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一书中,对网络政治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网络政治的理论模型,随着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形成了网络空间及网络社会,出现了虚拟空间的政治现象——虚拟政治,他认为网络社会和虚拟政治必然对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国家主权、政治体制、政府管理、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相互的,现实政治中的政府权力等必然反作用于网络社会,从而产生新的国家治理范式。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的高度发展必然导致虚拟空间的政治出现。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对网络政治作了全景式的深入体察,对其与现实政治间交互影响的复杂关系的透彻分析,尤其让人耳目一新。

1.电脑化空间与网络社会:电脑网络,就是将各自独立的电脑处理节点通过线路连结而成的系统。通过网络可以联结分散于各处的信息系统,使所有资源包括人、计算机、信息能够为需要他们的人所共享,人们得以克服地理位置的局限而协同工作。借助于互联网的电脑化空间而建立的网络社会,是不受某一集中权力机构管制的条条框框束缚即可运行的社会。

二、网络社会的公民参与。网络时代,无疑为广大选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最新的方式和手段:网络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网络成为与公民沟通的新手段。

三、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

网络社会的发展,无疑对政府运作的方式和效能带来很大的挑战。电子化网络政府对政府提供的管理和服务,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可以大大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1.改革政府运作形式;2.改革政府管理模式;3.改革政府服务方式。

社会网络的阴阳 篇3

亲密的小圈子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之利器。可是,小圈子也有无法回避的问题。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就是这个道理。更要命的是,圈子小,眼界就小,一来小圈子里人少,二来关系重叠多了,相互影响,观点逐渐趋同,乏味得要命。

很多时候,小圈子的问题就是大圈子的优势所在,要不怎么说是阴阳呢。大圈子人脉广,眼线足,东方不亮西方亮。王熙凤同学讲究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说白了就是圈子大,玩得转。然而,像小圈子一样,大圈子也有令人扫兴的阴阳两面。网络上大大小小的论坛里,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号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要么他的四海只有茶杯那么大,要么他的兄弟不过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孙悟空当年纵横三界,和各路神仙妖怪称兄道弟,一旦被压到五行山下,五百年来,“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孙大圣的悲惨遭遇告诉我们,关键时刻大圈子是多么的不靠谱。

没有孩子之前,我虽然是混迹科研队伍中的一个光荣的小兵,也很敢于在内心深处对社会网络研究嗤之以鼻,不是常识吗?骗科研基金的吧?有了孩子以后,我从科研队伍中光荣退伍,有些研究结果却让我感觉到很多压力。比如说,从我师妹和她导师的研究综合来看,已经不仅仅是智识问题,而是告诉我一个重要的道理—— 孩子的社会网络决定他幸福,我的社会网络决定孩子的社会网络,这岂不就是说我的社会网络间接决定孩子的幸福?

对于移民家庭来说,也许你跟我一样,是个得过且过的人,懒得刻意思考什么是圈子不圈子。但是对于孩子,“外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祖国”,就不可避免地思考一下这样的问题:“是想在移民文化的狭小世界里建立肝胆相照的小圈子呢,还是大胆辛苦地跨越鸿沟,在肤色文化混杂的大圈子里大展拳脚呢?”

社会网络 篇4

无论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 还是故意捏造的消息, 抑或未经证实的传说, 谣言自古就有, 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在现代传媒产生以前的传统社会, 谣言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耳相传, 局限于人际交往与群体互动, 扩散的速度相对缓慢, 传播的范围相对有限, 所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相对较小。现代传媒产生以后, 人类的信息传播具备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强大能力, 但由于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这些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严格的审核程序与把关机制, 所以现代传媒产生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没有造成谣言的肆意妄为。然而, Web2.0网络技术的应用, 却开创了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任何信息的技术可能性。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技术可能性, 加上网络用户的匿名性或脱域化, 谣言仿佛一夜之间插上了翅膀, 在网络空间大肆横行。

作为谣言的一种形态或类型, 网络谣言并未脱离谣言的基本特点, 只不过其发布及主要传播过程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既然如此, 网络谣言的泛滥是否就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的呢?问题远没如此简单。对于当代中国来说, 互联网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全球化进程是相互交织的。技术上的Web2.0时代, 恰好是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社会转型日益加剧、利益分化日益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时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大凡社会变革时期, 谣言传播总是异常活跃。这就意味着, 网络谣言的盛行不仅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关, 而且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

2012年4月1日, 中国网发布的一篇文章《网络谣言》指出, 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 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科学知识的欠缺, 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 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下降, 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国内一些媒体及少数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 助长了政治谣言的传播;网络推手制造谣言, 强化了谣言的扩散, 挟持了网民的意见;商业利益的驱动, 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西方敌对势力制造和利用各种谣言, 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暂且不论这个分析是否全面, 就其着眼于现实的社会环境而言, 是相当有道理的。因此, 研究网络谣言, 除了关照网络技术, 还必须重视社会现实。

早在2010年, 郭小安博士就敏锐而及时地介入了网络谣言的研究, 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及应对策略”。从课题的设计来看, 着重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切入网络谣言研究, 也是颇有见地的。历经数载的潜心探讨, 郭小安博士如今奉献出30万字的专著《当代中国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研究》。书稿完成, 作者嘱我写序, 不便推辞, 得以先睹为快。

读完书稿, 我以为这部专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 对研究对象的核心概念做了深入的阐述。譬如, 对于谣言、网络谣言, 作者在做出自己的界定时, 引述了古今中外的有关论断, 延展了有关概念的内涵, 深化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二, 对网络谣言的研究具有多维视野与多维视角。譬如, 第二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谣言的政治属性, 概括出“谣言是一种反权力”、“谣言是非正常权力的补偿渠道”、“谣言是一种社会抗议, 是‘弱者反抗的武器’”、“谣言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谣言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监督渠道”等命题。其三, 在若干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譬如, 互联网是谣言的助推器还是自我净化器?谣言引发恐慌是否必然导致集体行动?究竟应当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对于这些问题, 作者在论述了业已存在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 通过案例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四, 结合大量案例来展开理论阐述, 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网络舆情报告社会分析 篇5

‚翻案风‛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新闻背景:李昌奎案二审改判死缓后,媒体关注到各地近年掀起‚死缓翻案风‛。网曝云南男子赛锐27刀砍死女友判死缓。而桂林人梁勇杀害自己妻子并肢解水煮其尸,又被改判死缓。‚翻案风‛使受害者和网民愤怒。对传统国人而言,‚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少杀慎杀‛匪夷所思。

编者注:随着‚翻案风‛的不断刮起,舆论的作用凸显,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判决和裁决,网友在广西杀妻碎尸案凶手改判死缓表示了极度的不满,他们认为案件的改判难以服众,恶性杀人碎尸案不判死刑难免以后出现类似更多案件,同时对案件背后的黑箱操作表示愤怒,不公平的现象日益突出,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受到挑衅。

一、舆论认为将案件罪犯改为死缓难以服众,缺失陪审团的法官不能正在了解民意

法律是为百姓谋福,为了百姓的幸福而起草的,然而法官的判决却不能服众,引起舆论的反感和质疑。‚怎么说呢,如果你有拿的出手的证据,证明确实可以缓刑,其实大家也不会那么激动,可现在是你们找的借口太牵强了,让大家接受不了‛、‚光有法官组成的队伍是不够的,因为你缺少民间陪审团,所以你很可能不是符合民意的。你们关起门来自搞一套,和外面的世界隔开,不懂当前民意,这就是你们犯错误的根本原因!‛、‚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杀人不偿命,有违天意!‛、‚此人不杀,天理难容!‛

二、质疑司法背后的‚公正‛是钱权交易,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受到挑衅

网友对三年后死刑改死缓给予了极大的质疑,强烈建议彻查此事,将案件背后的钱权交易公之于众。‚.让凶手杀了法官的家人,就知道应该怎么判了‛、‚愤怒地问一句:为什么二审死刑后近3年都不枪毙?‛、‚在等什么?贿赂吗?收了贿赂后替死囚找其他案的线索,然后说是死囚提供的,促成死囚的‚被立功‛,为其开脱??‛、‚并不是公民们都惨忍,而是公众们不相信我们的司法是独立的。更多的公民相信我们的司法机关和犯人有权钱交易‛、‚问题是,死缓也就等于几年有期徒刑,过几年有钱收了,收了就放了‛

三、网友认为不公平现像突出,百姓犯罪被重罚,‚有背景‛的人则轻罚

自古以来,‚朝里有人好做官‛,有‚背景‛的人总是能通过各种途径减轻自己的犯罪罪过,不公平现象突出,引发百姓的声声叹息。‚前段时间有个什么奸杀警花的案子,三个罪犯早给毙了。杀警察一回可以枪毙三个,杀普通公民就可以不判决死刑,这才是法律真正存在的问题‛、‚假如杀的是省长,你说能死缓吗??‛、‚法律早就成了某些机关敲诈勒索的工具了,民有冤难审,有苦难诉。还有难道法律是由法官来起草的么‛、‚谁来维护法律的尊严!!法官枉法谁来治?‛

四、笔者点评

民意的表达是必然的,围观到一定程度时,会逐渐地理性起来,这是良性的过程,只有一个不独立的司法体制给了民众以提出翻案、质疑法律裁判的空间,如若希望案件能在最后定夺而不被重审等就得服众,只有堵住了悠悠之口才能风平浪静,随着舆论引导判决,舆论引导裁决的案例不断出现,各部门裸露在日光之下,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相关链接

网络社会激发无限可能 篇6

接下来,全球的移动手机使用规模在2020年有望达到95亿,意味着全球的移动手机使用数将超过全球人口。重要的一点是,絕大多数人都会将移动宽带作为唯一的上网渠道。

这意味着我们的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流动的速度变得更快,我们能够开始进行业务转型。实际上,我们使用21世纪的移动基础设施能创造完全不同的世界——网络社会。这个时候,任何受益于连接的事物都将连接。这实际上是第五次技术革命。

过去的200-300年里,我们已经历过4次技术革命,而所有这些创新都证明需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部署。我们凭借通信服务在全球部署该技术,那就是语音呼叫:你们可以呼叫某人,对他们说话。在第二阶段,人们将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利用该技术,这意味着你们将该技术用于数据传输。因而网络上涌现出来了许多创新。如我们所见,在未来,语音将成为网络使用中占份额最小的一项服务。将来你们将拥有更好的数据连接,在网络上将涌现出更多的新事物。

在第一阶段技术部署实现之后,我们将进入另一个提升的阶段,即利用新技术进行创新阶段。当下我们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型公司,它们正在成为世界级的叱咤风云的大公司。这些企业不断有自己的创新技术和努力付出,这就是我所说的提升阶段。技术革命的每个阶段大约需要20-30年时间完成。第5次技术革命、“网络社会”也是如此。有三样东西促使了这一切的发生,它们是:第一,移动性,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在使用手机,还记得到2020年全球将有多少人会拥有智能手机吗?第二,移动宽带,相信我们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在使用互联网,5年后全球连接上网的人数将是目前的三倍;第三,云服务,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可以轻松自如的享受云端服务。正是这三样东西加在一起,引发了技术革命第二阶段的到来,然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转型了。

那么,转型是如何发生的?三个维度:人(People)、业务(Business)和社会(Society)。

如今,我们每个人都使用智能手机了,有75%的时间是用于上网查收电邮、同朋友聊天、访问社交网站等。所以说,第二个阶段的技术革命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就是转型,转型不仅会涵盖我们自己、做业务的模式或者各行各业,它将席卷整个社会。

我们一直在说,产品型产业向服务型产业的转变。比如音乐产业已经从产品产业转变成了服务产业。今天,音乐被广泛地数码化了,我们可以支付比以前便宜得多的价格在网上下载音乐。另外,一旦我们从网上下载音乐后,它能自动记载并推荐我们所喜欢的音乐类型、我们以前都订阅下载了哪些音乐、或者建议我们接受朋友推荐的歌曲。因此,这个行业已经被彻底颠覆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阶段的转型。

这个转型正在各个行业展开,比如现在大家都在讲的车联网、医疗服务电子化等,这么多的产业在向电子化发展,网络宽带也在不断演进。而一旦医疗服务、教育等实现电子化,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很多事情。地球上一些地方还有不少人不能享受教育,当某一天他们拥有智能手机,能享受无线宽带接入、或者享受云技术服务时,教育对他们来说就不是问题了。

其实,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衡量ICT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基本上来说,一个国家的宽带渗透率上涨10%,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上升1%,因为新技术将驱动经济更加高效化。还有,一个国家的宽带速度加快一倍,会带来大约0.3%的GDP增长,因为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能带来更快的交易等。另外,宽带渗透率提升还会创造工作机会,因为新的公司和商业模式会应运而生。

这便是我们身处的变革时代。我本人对身处这个年代感到异常激动,你们也会不断被ICT技术所影响,被移动、连接、宽带和云影响。

(本文摘编自作者2014年11月25日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演讲)

网络围观:网络时代的社会参与 篇7

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之后, 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行为习惯与生活状态等都无一例外地体现出网络时代的固有特征。原先只是在现实社会中发生和出现的事件和场景, 被“移植”到网络空间得以复制和再现, 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之间的传导互动, 两者之间的“边界”发生了模糊和重叠。在网络空间, 网民通过各种形式就某一事件, 无论是个体性的还是社会性的事件, 进行关注、传播、评论, 迅速形成网络空间的公共话题和舆论焦点, 这种网络舆论不断发酵、强化和蔓延, 有的甚至会溢出至现实社会, 进而转化为具体的公共事件, 对社会公众的评判和该事件演变的最终结局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此种现象被网民称为“网络围观”。

网络围观的出现, 就其本质而言, 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 网民对公民权利的感知、尊重和运用, 是借助于网络空间这一前所未有的公共平台进行的社会参与的一种尝试和实现。广大网民“网络围观”的初衷是出于公民的社会责任, 在捍卫公共价值的基础上, 试图通过舆论监督和人文关怀, 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现实社会不同, 网民并不需要依赖过多的个人或社会资源, 只需借助手机或电脑登陆微博、微信、社交网站或论坛, 用移动鼠标的手指替代辨识事物的眼光, 通过浏览、转帖, 或者评论来实现对各类事件的围观, 从而实现其参与社会的目的。因此, 与现实社会中的围观行为相比, 网络围观的基本特征、生成机制, 及其对社会运行的正负作用都具有网络空间的固有印记, 值得学界的密切关注和研究。

二、网络围观的一般含义

自网络围观现象被社会各方关注以来, 学者们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和知识结构, 对网络围观进行了界定和阐释, 但至今并无一个公认的定义。笔者认为, 网论围观是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存在于网络空间的一种特有的社会舆论活动, 是众多网民运用论坛、微博、博客、贴吧等网络平台, 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来理解和评判某一事件, 进而影响该事件发展的一种虚拟化群体性行为。这种存在于网络空间的围观行为与现实社会具有密切的关联, 这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人物、事件或话题进行大量点击、跟帖和评论从而制造社会舆论、促发社会行动的过程。”“实质上是网民利用互联网平台对社会事件进行集中评议以行使对公共事件的发言权和监督权的政治参与过程”, 尽管这种参与可能并不成熟和理性。

网络围观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一是沉默的旁观者, 即纯粹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关注、浏览网络空间所发生的事件。这种网络旁观者即使拥有自己的观点, 也不会公开表达。因此, 这种网络围观他人难以觉察, 对网络事件的发展也不具有实际的影响力。目前, 学界对网络围观的分析研究通常将其排除在外。二是且观且语, 即不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关注、浏览网络空间所发生的事件, 而且还就事件发表自己的判断、观点和主张, 或者对其他网络旁观者的判断、观点和主张表示赞同和支持, 或者对持相反判断、观点和主张的其他网络旁观者展开辩论。但是, 这些言论和争论仍然局限于事件本身, 只是对事件本身作出是非判断。三是既观又语且行, 即不仅在就事件本身发表自己的判断、观点和主张, 或者与其他围观者展开争辩和互动, 而且还进行网络追踪, 挖掘、披露事件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侵犯了事件当事人的人格和隐私权。这类围观行为往往具有主观、偏激、冲动的特征, 对事件的后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被人们称为“网络暴力”。

三、网络围观的基本特征

(一) 围观主体的自主性和情绪化。网络空间的匿名性赋予网民一种虚拟的被自我扩大的自由度, 使其能够自由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网民对某一事件或人物进行网络围观, 并无他人的逼迫和利益的驱使, 即使与该事件或人物存在着一定的利害关系, 也仅仅只是间接的, 甚至只是一种纯粹的理论上的假设。网民之所以围观某一事件, 往往是因为该事件唤醒了郁积在网民身上的某种情感, 并基于自身的经验认识进行评判。在整个过程中, 围观行为都是一种自主选择的结果, 这种自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网民对该事件的当事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命运的关注。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赋予了网民自由表达的平台, 使其真实的情感和心态得以宣泄、展露和放大, 并期望通过留言、转发、评论等围观方式获得他人的呼应和赞同。正是基于个人的人生体验和认知局限, 网络围观经常呈现为绝对的爱或绝对的恶, 非白即黑, 各执一端, 理性、客观的言论往往无人关注、附和, 极端化、情绪化的言论却往往赢得他人的喝彩、赞赏。网络围观主体的情绪化,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民众尤其是草根阶层的要求、主张未得到充分关注和满足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压抑, 是其在虚拟空间赢取的一种精神满足。

(二) 围观对象的符号化和戏剧性。网络空间特有的隐匿性和开放性特点, 给予网民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的可能。网民根据个人的喜好参与网络围观, 基于其在现实社会中早已形成的利益倾向、价值判断和思维逻辑, 来选择、关注和评判围观对象, 潜意识中已赋予围观对象一个特定的“符号”, 并对其进行简单化、抽象化、类比化的逻辑推理, 从而将围观对象符号化, 并赋予其特定的社会属性。“网络围观中, 围观对象往往难逃被符号化的命运。”事实上, 被符号化的围观对象更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和响应。在网民的不断交流互动中, 该符号被进一步强化, 使得网民心中的形象远远脱离了事实本来的面目。网络围观通常源于一个离奇或轰动性事件, 该事件往往发端于现实世界, 却在网络空间被形象化地呈现出来。与传统媒体不同, 在网络空间, 网民在同一个平台, 除了文字、图像等以外, 还可以同时借助于音频、视频等手段, 来再现、描述和评判围观对象, 并不断地挖掘、更新事件的“幕后故事”, 事件发展的进程和围观对象的命运越是离奇曲折, 越是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一般来说, 网民往往只是关注事件表象的戏剧性 (反常性、突然性、剧烈性) , 而忽略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及其发生、发展的逻辑。

(三) 围观方式的互动性和开放性。网民参与网络围观, 除了寻求事件的真相, 促成事件的解决以外, 也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事实上, 许多网民参与网络围观的目的并非那么明确, 往往是目标模糊甚至是缺失的。他们参与网络围观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呼应和赞同, 从而获得一种虚拟的群体归属感。因此, 在网络围观中, 网民十分在意与其它网民的互动, 并期望在互动中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赞赏。网络围观的形成和演化, 都基于网民之间的互动, 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 又给予这种互动无限的选择和可能。网络空间具有与生俱来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网络空间的生命和精髓。在网络围观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围观行为的加入, 以及围观对象和围观方式的选择都是开放式的。或者说, 围观方式的开放性不仅是指网络空间的接入是开放的, 任何人都可以在开放式网络平台注册登陆, 只要其言论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违反社会公德和社会价值, 都可以发表或转帖、评论等。在这样一种开放性的空间, 围观事件的发生、演变、结局都具有不可预测性, 因此, 每一个围观参与者都应当充分意识并尽量规避可能由此引发的社会风险。

四、网络围观的产生机制与社会意义

除极少数别有用心者以外, 网络围观的动机大多“建立于捍卫公共价值的共同底线之上, 是出于广大网民对自己公民权利的尊重和对所处社会肌体健康发展强烈愿望的善意表达”, 是公众实现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从其本质而言, 网络空间中的人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的人, 既使其具有匿名、隐蔽、虚拟的特征, 但是他在网络空间中的观点、主张、情绪、心态, 反映出他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人感知和利益诉求, 并且这种表达的方式可能更加直接、简明和个性化。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经济增长越快, 社会分工越发达, 利益群体越分化, 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分配越发难以平衡协调, 导致不同阶层出现不同的诉求和主张, 而网络平台恰恰给予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尤其是底层民众相对于传统媒体更加宽松和自由的表达空间, 当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 比如劳资问题、青年就业、行政腐败、司法不公、贫富差距、社会安全、行业垄断、诚信缺失等投射于网络空间时, 往往迅即成为网民网络围观的对象。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围攻实现其社会参与的目的, 他们关注网络事件的演变和围观对象的命运, 事实上是关注自身的命运。在广大的网络围观者中, 存在着大量的纯粹出于娱乐、起哄的网民, 但是, 也不乏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性批判精神的网民。国内学者将网络围观的发生机制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动力机制:情绪感染下的群体利益表达。认为情绪感染的前提是共同的意义和相互认同, 共同的利益诉求是群体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目标指向。二是内容机制:“凝视”权力和“合法性”审判。认为网民通过网络平台的开放优势展开了对权力的“凝视”, 对权力进行“合法性”评判。三是实现机制:话语的“优势反应强化”和形成决策压力。认为舆论领袖的强势舆论产生的压力会转变成决策压力, 改变被围观者的态度和行为, 影响其决策行为。

正是从承认网络围观源于公众对现实社会热点事件和热点问题的关注, 是公众实现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这一逻辑起点出发, 可以发现网络围观具有两大社会意义:一是在公民意识方面。公民意识建构于“公民资格”所赋予的权利与义务基础之上, 反映的是公民在与国家、社会的网络关系下就个体公民地位以及由这种地位所决定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准则的认知。公民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唤醒自身的公民意识, 同时, 也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来逐步地培养、学习和提高自身社会参与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法制体系不尽完美, 社会参与渠道不够通顺的背景下, 网络空间的匿名、平等、互动的特性, 拓宽了民众社会参与的途径和手段, 提升了公众社会参与的能力和热情。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围观, 从事件的发端、发展到最终解决的整个过程中, 了解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提高了社会参与的能力, 知晓了社会参与的方式和途径, 尤其重要的是, 获得了社会参与的自信。二是在舆论监督方面。舆论监督是公众社会参与的重要内容, 也是体现公民权力的重要途径。从理论上来讲, 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下, 公众享有充分的舆论监督权, 但是, 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 公众在应用这一权力时, 还面临着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障碍和门槛, 并且缺乏有效便捷的渠道和途径。而网络空间的隐匿性特征有助于消除网民对权威的畏惧感, 通过网络围观, 以平视的眼光来关注政府的施政得失, 监督官员的廉洁自律, 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促进各级政府和官员改进作风, 建立和完善公正、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同时, 网络空间的互动性有助于网民开诚布公地各述己见, 在虚拟性开放式舆论空间, 对围观事件和围观对象, 展开探讨、辩论, 鞭策社会中的丑陋现象, 净化社会风气, 推动社会进步。

五、结语

从理想化的角度来看, 在网络空间秉持“ID之间一律平等”原则的背景下, 假如每个网民在网络空间里都有足够的社会负责和法制意识, 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有利条件, 公正、理性地关注、讨论社会问题, 引导网络事件往正确解决的方向发展, 那么网络围观就可能成为公众社会参与的有效工具。但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参与网络围观的网民构成极其复杂, 关注焦点和利益诉求不尽相同, 部分网民还可能言语偏激, 甚至捏造事实, 误导公众, 导致网络围观失度、失序、失控, 网络围观演化成“网络暴力”, 这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疏解和规制。

摘要:作为网络时代公众实现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 网络围观与现实空间中的大众围观不同, 其具有明显的网络空间属性, 即围观主体的自主性和情绪化、围观对象的符号化和戏剧性以及围观方式的互动性、开放性, 网络围观的发生仍然源自于现实中的社会矛盾和个人境遇, 并反作用于现实社会, 是公众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网络围观,基本特征,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静恩英.网络围观的界定及特征分析[J].新闻爱好者, 2011, 8 (下)

[2]刘文杰.政府在网络围观中的信息义务[J].现代传播, 2012, 10 (195)

[3]张淑华.试论网络围观的舆论监督功能及其发生机制[J].现代传播, 2012, 9 (194)

[4]李艳.网络围观与公民意识培育——基于“审议民主”的视角[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2, 3

[5]李艳.如何规避网络围观负面效应——基于政府公信力视角[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2, 3 (75)

[6]文宏.从自发到工具——当前网络围观现象的行为逻辑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 2013, 3 (10)

[7]任样.网络围观的形成机理与应对策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1 (上)

[8]陶鹏.网络围观现象的行为逻辑与现实隐喻[J].理论与改革, 2013, 6

创新成就网络社会 篇8

正式在华推出HDS 8000

9月2 2日, 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的爱立信展台上一场高雅的芭蕾舞之后, 爱立信东北亚区市场与资讯部主管黄滨丽与英特尔中国数据中心业务集团总经理朱巍共同宣布, 面向中国市场正式发布下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系统——爱立信HDS8000。

爱立信云系统可以处理跨多个行业所涉及的各类应用。其中, 行业领先的爱立信HDS 8000下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系统, 采用英特尔整机柜架构分解硬件的方法, 极大地提高效率、利用率、自动化程度并改善总体拥有成本。黄滨丽表示,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在中国通信行业最重要的盛会上发布这一专为电信运营商设计的云数据中心产品, 它以颠覆性的性能表现, 真正满足了运营商在物联网时代, 在向云端转型的过程中, 对连接、安全和监管的需求。

自今年3月, 爱立信在巴塞罗那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云数据中心产品以来, 全球的电信运营商对此纷纷表现出兴趣。8月, 在2015年英特尔开发者大会上, 爱立信宣布与韩国运营商SK电讯携手, 构建基于爱立信H DS 80 0 0数据中心系统和英特尔整机柜架构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打造自动化和TCO (总体拥有成本) 高效的超大规模云基础设施。

爱立信云系统利用网络功能虚拟化, 提供高效的网络快速地部署新业务的能力, 充分利用虚拟化技术, 为运营商提供一个灵活、高效、易于扩展的新平台。爱立信云系统中的云管理系统对云资源进行协同, 激活和管理, 以实现虚拟的功能和应用, 这一系统将监控业务链的性能, 保证稳定的业务质量, 可以管理来自第三方数据中心的云资源。

多年深耕网络社会

在网络社会中, 移动宽带改变了我们与周围世界交互的方式, 车联网可以将这种交互扩展到整个交通系统中, 爱立信车联云 (Connected Vehicle Cloud) 是全球最完整的车联网平台。爱立信在本次展会上展示了车联网中的三个应用场景, 包括路面冰滑预警、路障预警以及车辆限速。

爱立信创新的全球首款“安全互联的可穿戴设备”概念原型也亮相展会现场, 这是全球首个汽车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互联解决方案, 由一辆配备联网功能的汽车和一个具有数字反馈功能的自行车安全头盔产品原型组成, 在汽车驾驶员和自行车骑行者之间建立双向通信。该系统实时准确地察觉汽车和自行车相互间的位置和距离, 当预测即将发生碰撞时, 会对双方发出预警, 从而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网络社会中的航运系统也将彻底改变依赖手动更新交通、货物、港口、天气和安全信息, 缺乏实时数据访问的现状。爱立信海事ICT云平台可以帮助船只与岸上作业、维修服务提供商、客户支持中心等实现连接。2013年, 爱立信为马士基航运公司提供了一款解决方案, 在卫星技术公司Cobham的协助下, 改善冷藏集装箱运输情况, 提高船与岸通信的能力, 提供地理位置信息和船舶速度, 实现燃料优化, 为其提供“海上移动性”。

未来的电力公司将迅速引入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技术, 实现智能电网的大规模部署, 电力公司要实现这一目标, 离不开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以及运营和业务管理支撑解决方案。爱立信创新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展示智能能源基础设施从单向能源网到互连的智能能源网的演进, 以及如何实现对能源资源更高效的管理, 帮助消费者更有效地控制能源的使用。

发力5G与移动宽带

5G网络切片对于支持5G时代新业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G网络切片基于虚拟化演进分组核心网 (v EPC) , 是5G技术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为运营商带来能根据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进行调整并快速满足新型应用需求的新服务。

爱立信带大家体验了智能巴士驾驶虚拟现实 (Smart Bus AR Driving) , 它是爱立信5G智能交通系统概念原型演示, 该概念原型在移动网络辅助下, 逼真地还原了公交司机驾驶巴士的体验。后续的概念原型将继续深化5G智能巴士及智能交通系统, 还将逐步支持远程控制车辆, 半自动驾驶 (例如自动停车) , 全自动驾驶等功能, 探索在人车互联、车车互联、车与基础设施互联的基础上, 实现未来更加安全、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智能交通体系。

数字化运营和电视媒体

运营商正在寻求一种新的运营模式, 推出符合用户期望的数字信息、娱乐、金融及健康等服务, 并利用这些服务创造收益。爱立信创新的Net EQ——网络“情商”系统, 通过从用户的角度看待整个网络状况, 利用客服支撑、VIP主动运维和业务质量监控等功能, 为运维人员提供一个创新平台, 让运营人员了解用户所经历的端到端的业务感知全过程, 从而为智能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爱立信LTE业务与客户感知实时分析平台, 是行业内惟一具备采集海量信令事件并实时分析用户感知指标, 是帮助运营商的运营支撑系统实现从“以网络为中心”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转型的智能分析平台。

电信运营商通过爱立信业务创新框架 (ESIF) 通过整合并增强电信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能力, 形成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化业务快速构想、创建、发布、上线和持续运营的平台, 旨在为运营商构建依托其核心CT和IT资源之上的数字化业务运营能力。

社会网络 篇9

关键词:对等网络,社会属性,社会感知,路由模型,节点选择

0 引 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数据通信的重要途径,网络连入设备以及计算资源也越来越多。最早网络分布式应用主要采用Client/Server模型[1,2],该模型通过Client/Server模式建立了早期的资源共享网络。为解决Client/Server模型的单点失效、服务器性能需求高、域名和IP地址透明等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大量的改进方案。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客户端拥有着越来越多的储存空间和更加强大的计算能力。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计算资源还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为它们大多位于客户端——互联网的边缘地带,采用Client/Server网络共享模式很难把这些资源开发利用。于是研究者提出了对等(P2P)网络模型[3,4],用来开发位于互联网边缘地带的计算资源,通过共享手段使这些闲置计算资源为需要它们的用户服务。

P2P网络模型可以看成是没有具体IP地址的上层网络,该模型没有中心数据库和中心协调机构、没有统管全局的实体机,所有现存的数据资源都可以被任何实体所访问,实体可以是任何节点,其连接甚至都可以是不可靠的。P2P网络模型成功的关键是它实现了资源共享的新方式,通过P2P网络模型可以使相隔万里的用户共享硬盘上的文件、目录、乃至整个硬盘[5]。

1 相关工作

Napster往往被视为P2P网络路由模型的鼻祖,其实它本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P2P网络,因为该模型的网络中心还有一个中心服务器,所以更接近一个Client/Server模型的变种。例如,它存在单点失效问题,扩张性也不强,并且会随着客户量的增加而需要额外代价来进行服务器性能升级。Gnutella是继Napster之后的一个全新P2P网络路由模型。它采取了洪泛的路由方法,优点是简单、有效、易于扩展、查询灵活。当节点数目不大的时候洪泛路由方法是比较好用的;但是当节点数目很大时,该方法又成为遏制Gnutella模型的一个原因,因为洪泛带宽消耗大,这使得Gnutella不得不保持大量带宽以供使用,此外这种方法容易遭到恶意攻击。

基于分布式哈希表(DHT)进行节点搜索的路由算法[6]是一种结构化的资源定位方法。它采用在P2P网络的应用层和路由层之间加入DHT协议的方式来进行P2P网络资源的定位和查询。DHT采用的哈希函数计算起到了安全和加快查询速度的作用,非常方便管理并且带宽占用不多,比前面几种路由模型有着明显的优势。最近比较流行的CAN[7]、Chord[8]、Tapestry、Pastry等路由模型[9]就是利用DHT思想研究出来,只是实现细节和算法略有不同。然而,当前使用的基于DHT的路由算法都只是平面上的,在一个大系统中应用层数据必须为哈希函数选择网络节点。这种节点查找方法与实际节点物理结构联系很小,因此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DHT可能会把一个本地数据映射到和本地节点物理距离很远的节点上,大大降低了网络查询效率。除此以外,由于P2P网络包含大量节点且加入离开频繁,这类方法无法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导致网络健壮性不足。因此基于DHT的模型还存在着查询速度低、跳数多、健壮性不足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6]。

1960年 Stanley Milgram 等通过实验得出:在美国,两个互不相识的人若要通过关系找到对方,平均需要通过5-6个关系传递,并进而得出了小世界现象,又称“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规则[10,11]。小世界现象不但存在于各种社会网络中,而且在互联网中也同样存在。例如:D0合作组织中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几百个学者实现了大量数据的共享;比较该组织的网络和同等规模的随机图,发现该组织平均路径和聚类系数小世界的特点体现分明。在这种现象的启发下,本文提出一种将社会中的社交关系融入到P2P网络模型节点选择中,利用社会感知方法来进行节点选择的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模型,使得节点选择更注重节点与查找资源间的关系,尽可能加大物理结构间的联系,进而达到改进现有P2P网络的目标。

2 融入社会感知的对等社会网络路由模型

融入社会感知的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基本思想是将社会网络分析法中人与人交际的择友、查找技巧融入路由算法的节点选择、查找算法中,进而得到选择下一跳更有效的方法,最终找到目标节点。这涉及到社会网络分析中群组概念,即兴趣爱好相似、身份地位相符、工作类型相同的人往往会自发地组成一个社交小圈子,圈子内部的人员进行的信息交互比较多、有用信息的规模比较大。而圈子之间人员间的信息交互量相比圈子内部人员间的交互相对较少、有用信息更少。在详细介绍算法之前,首先需要介绍几个与算法相关的概念。

2.1 相关概念

群组 由多个节点组成,基本上按照节点的Be值进行划分,Be值相似的节点将分配到一个群组之中。信息查找首先在相同群组的节点间进行; Be值指的是将物理划分成群组的参数标准。

群组层 群组层包括初级群组PG(Primary group)和高级群组HG(High-level group),初级群组内邻居节点最多的节点将作为高级群组成员进入高级群组。查找过程通过高级群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来查找初级群组成员。

群组成员 包括超节点SN(Super-node)、预备超节点PSN(Pre-Super-node)和普通节点N。

SN作为群组内与其它普通节点连接交往能力最强的节点,被选为更高一级的高级群组的成员与高级群组中其他成员进行交互、维护路由信息,为所属PG群组提供一致的对外访问接口;

PSN是邻居节点数与SN相差不多的节点,被作为SN的备用节点,平时与SN协同并分担SN的负载量,在SN失效时作为新SN备选;

N节点是初级的基本组成单位,主要存放资源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查找方式进行查询定位。

非同一初级群组的普通节点(N)不可以直接相互访问,必须经过高级群组中的超级节点(SN)间的交互才能进入初级群组。

群组容量 指群组中所有SN、PSN加一起网络能够负载的容量,如果超出这个大小,群组就会出问题,此时需要让节点退出群组。

群组中的节点ID 群组中的每个节点都会有唯一ID与之对应。具体方法:当计算结构化网络时会计算到每个节点的交友值,然后根据交友值排序结果给定节点的ID值。

群组操作 群组的基本操作包括查找、加入以及剔除节点。加入节点首先计算新加入节点的交友值、邻居节点数目以及是否与系统内节点存在连接;然后修改路由表,加入新加入节点的ID;最后将该节点加入交友值仅大于该节点的群组。删除节点与此相反,即删除该节点的路由表信息,修改路由表内其他节点的信息,然后删除节点ID。

节点间信息传输 系统模型节点间信息传递并选择下一跳的具体位置,主要传递的信息有Be值信息、路由表信息等。

2.2 算法框架

根据小世界网络模型理论,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需要进行节点的信息对比,通过交友值的计算比对圈定范围,信息查找首先在这一范围内进行,当在这一范围内未找到目标节点时,再在其他范围内进行节点查找,进而实现节点查找效率的最大化。下面将分别对非结构化网络和结构化网络查找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2.2.1 非结构化网络查找

(1) 设置TTL(Time to Live)值,标定广播查找宽度;

(2) 由源节点发送信息到其邻居节点;

(3) 邻居节点接收信息并计算信息与本节点的交友值Rela,然后将Be值返还源节点;

(4) 源节点比较多组Be值,取最大Rela值节点为需求节点N1;若出现Rela值相同情况,则取信息发出后返回速度最快的节点为需求节点,记为N1;

(5) 以N1为新的源节点进行下一跳,查找匹配节点,直到最终的目标节点Nd;

(6) 若发现目标节点Nd,通过搜索路径返回Nd信息以及其通过路径路由表;

(7) 若TTL值减为0且未找到目标节点Nd,则返还路径路由表以及最匹配节点,记为N0。

2.2.2 结构化网络查找

(1) 计算结构化网络中第一个节点的交友值,然后将该交友值传递到邻居节点并在路由表中记录;

(2) 在邻居节点中计算交友值,经路由表记录后传递到下一个邻居节点,直到最后;

(3) 将所有最终节点的路由表汇集,按照交友值高低排序,将网络节点划分成[(log2N)/3]个子群[12];

(4) 在每个子群内部取邻居节点最多节点为中心节点,以中心节点为源节点进行2.2.1节中非结构化网络的操作。

2.3 算法中参数的计算

社会感知的路由算法的交友值参数是路由模型中节点选择下一跳的根本标准,由关系亲近度sim和节点的相邻节点数目NodeNum组成,sim体现了本节点与目标节点的关系亲近程度;NodeNum体现了本节点的社交广度。

2.3.1 关系亲近度计算

sim=αsim1(βsim2+γsim3) (1)

其中,sim1指文本符合度数值、sim2指两周内当前消息访问值、Sim3指两周前该消息访问值。文献[13]新闻效应理论设置两周前信息访问量的参数为0.044。文献[14]在信息到达节点响应后,根据此节点以及请求的内容类型使用扩展的贝叶斯模型计算偏好性:

其中,propagate[VOP(c)]=[logn(VOP(c)+ 1)]/N,VOP(c)表示节点对c类型内容的偏好程度, child(c)表示分类c下的子类,ci表示当前时间段的请求内容c,Num(ci-1)表示在当前时间段之前请求内容c的总次数,CurrentNum(ci)表示在当前时间段内访问内容c的次数,α为前访问内容c次数的影响因子(0<α<=1)。此外,语义模型表示在计算节点与查询信息关系计算的时候是可以进行线性组合的,propagate值是对数性质的,数值计算数量级为log2n, (n为节点访问次数)[12]。根据以上公式给出关系相似度sim计算公式为:

sim=αsim1(log2N1+(1-20%)14×log2N2) (3)

其中,α=1+10/(log2(N1+N2)),sim1为文本符合度数值,N1为两周内信息访问量,N2为两周之前信息访问量,α为稀释参数,经过稀释后的数值会与节点的可能相邻节点数目有相近数量级。

2.3.2 交友值计算

交友值的计算公式为:

Rela=λsim+μNodeNum (4)

其中sim为关系亲近度,NodeNum为节点的相邻节点数目。

为设定参数λμ,本文利用文献[13]的社会资源理论,以Frankly在1985年在匹兹堡学院中设计的验证社群划分与个人兴趣爱好的实验[13]为模板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强关系与弱关系的比值在1.5附近随着节点数的增加而增加,具体增加范围是log2n×(0.05/(2.5+log2n×0.05)),由此得到:

其中n指的是网络中共有2n个节点。

3 实验分析

本节将给出算法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由于对等网络拥有大量节点且实验条件有限,必须对模型进行简化,采用平面路由模型仿真。系统将模型分为两层群组,其中高级群组由SN组成,采用环状拓扑结构进行仿真;初级群组使用类似Client/Server网络的思想,使每个群组中的SN作为中心节点负责存储本地实体列表,查找节点时首先查找交友值最高的Group,当所需要查找的资源并不在交友值最高的Group时,通过高级节点转换到交友值次高的Group进行查找。仿真实验采用Java语言,利用消息类定义节点的基本行为,实现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基本的信息交流。

当进行信息传递时,源节点首先发送一个信息给邻居节点,邻居节点收到消息之后会根据消息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每个节点在消息类中都以唯一关键字进行标识,关键字包括节点的端口号和IP地址等基本信息。每个节点类都用NodePrimary表示,简单的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互相通信采用使用sendMessage()和getMessage()方法,节点消息处理采用ProcessMessage()方法。消息类的基本类包括有 Location类、Message类和Node类:Node类主要用于定义一个节点的基本属性行为;Location类主要进行对象的标定以及节点监听可能会有的消息,具体方法是通过调用startup()方法来安装一个指定数目的线程监听可能会到来的消息,再通过shutdown()方法移除它们绑定到节点端口并终止现成的安装。

下面各部分将分别给出本文提出的路由算法在仿真实验中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该算法与经典Dijkstra算法、传统的洪泛算法性能的比较。

3.1 基本性能指标

3.1.1 节点数目与平均跳数的关系

由于查询过程难以估计网络延迟,因此将查询路径上节点跳转数作为检验路由算法资源查找性能的量化标准。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网络规模增大,查询资源的平均跳数的增长随节点数目增长趋于平缓,这表明对等社会网络的路由算法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即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多,平均跳数的增长趋势会变小。

3.1.2 算法的负载均衡

为研究在查询信息等条件完全相等的情况下,不同总节点数目情况下的负载均衡情况,实验给出了总节点的数目分别为27、29的情况下算法负载均衡的仿真结果,如图2中实线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的节点负载均衡性较差,部分节点在运算中将会承受较大负担,并且会随着总节点数目的增加变得更差。

在节点数目确定情况下,改变搜索查询的内容,通过改变增大sim值的方法来改变Be值,以512个节点(29)为单位,仿真结果如图2中虚线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节点数相同的情况下,增大sim值基本上不会对节点负载程度构成显著影响,即交友值的变更对节点负载度影响不大。

3.1.3 sim值与查询覆盖度的关系

为了验证信息宽泛度与查询覆盖度的关系,设计实验逐步加大查询信息的宽泛度来增加sim值,以增加be值来看不同sim值下查询覆盖度的关系,具体的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sim值的增长,查询覆盖度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因此随着信息宽泛值的增加查询覆盖度会随之上升。

3.2 与其他模型的性能对比

本节将从资源消耗、负载均衡性和算法复杂度三方面比较对等社会网络模型与经典Dijkstra算法与传统的洪泛算法的算法性能。

3.2.1 资源消耗比较

实验假设节点间一次传递带宽消耗为1、节点计算分析消耗忽略;节点间信息传递一次时间消耗为1,节点计算时间消耗为0.2;实验网络采用的是分别具有24、25、26、27、28个节点的随机网络。对等社会性路由算法通过仿真上述节点数的随机网络,计算每一个节点的访问量,减去冗余访问量,得到最终结果。

洪泛算法采用与对等社会网络模型初等群组同样的网络拓扑结构,但没有计算交友值步骤,并采用随机节点搜索的方法进行模拟。Dijkstra算法通过建立模型方式如下:DIJSTRA (G,w,s) :1.INITIALIZE-SINGLE-SOURCE (G,s); 2.SΦ3.QV[G]; 4.while QΦ; 5. do u EXTRACT-MIN(Q); 6.SS∪{u}; 7.for each vertex vAdj[u]; 8.do RELAX(u,v,w)。

这三种算法都分别进行10次模拟然后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从两图中可以看出,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带宽消耗远小于传统洪泛算法、略小于经典Dijkstra算法,随着节点数增加,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时间消耗远远小于传统洪泛算法、略微小于经典Dijkstra算法。然而随着总节点数目的增加,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时间消耗略微小于经典Dijkstra算法的这种优势将变小。

3.2.2 负载均衡比较

负载均衡性的比较同样采用与计算资源消耗时同样的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信息通过每一个节点的次数。信息的来回传递算两次,图6、图7、图8分别给出了总节点数分别为27、28、29情况下,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经典Dijkstra算法和传统洪泛算法的节点均衡负载数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节点负载不均衡,有15%以上节点超载较严重,平均节点负载略等于Dijkstra算法,超过传统洪泛算法。

3.2.3 算法复杂度比较

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实验中采用双层迭代,算法复杂度为O(n2);Dijkstra算法最简单的实现方法是用一个链表或者数组来存储所有顶点的集合Q,搜索Q中最小元素的运算(Extract-Min(Q))只需要线性搜索Q中的所有元素,算法复杂度为O(n2);洪泛算法采用单层迭代,算法复杂度为O(n)。

4 结 语

文章主要研究了当今对等网络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引入路由模型的设计中的对等社会网络路由模型。通过社会学中的查找目标节点的路径选择标准,提出了选取与查找目标最相似的节点、相邻节点数最多的相邻节点路由模型设计思想。实验结果显示,文章提出的方法在资源消耗方面优于经典的Dijkstra算法和传统洪泛算法。虽然,在算法处于起步阶段情况下,对等社会网络还存在些许不足,如:负载均衡性能较差、算法复杂度高于洪泛算法,但是将社会感知融入对等社会网络的路由设计方法还是对现有对等网络存在问题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

如何在高度动态的、异构的虚拟组织之间实现资源高效共享并协同解决某一问题,以及如何将动态节点加入社会网络路由算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对等社会网络路由算法下一阶段的重要研究方向。

社会网络 篇10

社会组织是人类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社会组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政府、学校、医院、企业、 社会团体和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个人媒体群等。本文研究的社会组织主要指狭义的组织。社会组织结构就是组织内部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组织结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结构,即组织的层关系,由于权力分层而产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二是横向结构,即由于职能分工而产生的分工协作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社会组织结构不断更新改变,出现了很多形式如跨国企业、中外合作机构等。在这些新型的组织结构下,组织的层关系以及职能分工产生的协作关系变得复杂,产生出很多问题,例如管理的效率低下等,其中,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作为重要的组织群体在国际化运营中产生的问题尤为值得研究。本文以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为例,以社会网络理论为支撑,对新型社会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剖析结构特点,形成最优化的联盟结构。

社会网络的研究大体分为三个范式,第一是对理论本身的研究,第二是对研究方法的探讨,第三是对社会网络理论应用的研究。本文对社会网络研究的综述将从以上三方面总结。

社会网络的研究起源于英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与社会人类学研究存在密切的关系。“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这个概念最先由英国人类学家Brown提出并修正。

社会网络理论涉及诸多内容,如弱关系、嵌入性、社会资本和结构洞等,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理论,这与之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如交易成本理论形成了相对性。在此基础上,很多社会网络研究派系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如管理学派、社会学派、经济学派与新经济社会学派等。Borgatti(1998)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简称SNA),这个分析方法是以Moreno的社会测量法为基础的。Scott (1991)和Kazdan(2000)分别对社会网络分析的内容和视角进行分析,认为设计的内容包括数学、统计、图论等学科,分析的主体也比较多,比如在网络拓扑结构上对不同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行为者本身固有的一些东西进行深入的探讨,一般为信息和资源等。研究对象并非集中在行为者身上对其特征进行分析,而是对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比如依赖关系还是排斥关系等,从而将整体关系呈现出来。

由于社会网络理论在不断发展并将其它相关学科都融入进来,从最近一些年的研究来看,我国社会网络理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层次也越来越深。对创业企业的研究;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个人社会资本研究中的应用;在隐性知识整合的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了战略联盟思想,主要指的是企业的组织联盟。1988年Jarillo将网络的概念与企业战略联盟结合,提出了 “战略网络”的概念,他认为战略网络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而且还是关系网络,是企业获取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与企业竞争优势之源。战略联盟中的成员与外界社会形成了特定“关系”与“联结”构成的社会网络,对发现联盟的伙伴与选择伙伴有影响作用,同样对联盟的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有影响。因此社会网络理论可以更好地用于分析联盟内部的复杂关系和结构特征,如联盟中知识的产生、转移和整合,学习网络的创建和实施。Johanson&Mattson(1998)提出全球化的网络模型,把市场视为企业间的关系网络,企业通过相互间获取广泛知识来开展经营活动。

基于前人的理论,本研究对战略联盟做如下定义:战略联盟是组织间竞争的产物,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与其他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松散式网络化联盟。社会组织即为两所高校的利益共享和战略共建,以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了网络化的合作关系。

社会组织战略联盟分为:(1)战略联盟按目标取向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价格联盟,产品联盟和知识联盟。例如国际化教育组织则属于典型的知识联盟,即两个组织为了共同创新知识和知识转移而建立的联盟。(2)从合作范围分为:外部联盟,即与国外组织形成的联盟;内部联盟,即与国内组织形成的联盟。

二、社会组织的战略联盟结构分析

社会组织的战略联盟思想分为外部联盟与内部联盟两大部分,亦即跨国战略联盟与本土战略联盟。跨国战略联盟是指本国组织与国外组织形成的资源共享、利益共沾、战略共建的网络化组织。现行的社会组织形成的是初级的战略联盟模式,在很多联盟的运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机制来约束,导致社会组织运营及管理效率的低下,目的不纯等现象。而参与跨国联盟的国内组织之间还没有形成联盟形式,都是独立运行,本研究提出的观点是形成国内的地域联盟与专业组织联盟。这些联盟需要在严格的机制约束下运行,才能真正的发挥效率。建立的社会组织战略联盟概念模型如图1(见下页)所示。

三、社会组织的战略联盟机制构建

为了要达到组织联盟高效合作的目的,则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运行机制,其中包括合作竞争机制、约束机制、信任机制和学习机制。

(一)合作竞争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社会组织既体现为合作也体现为竞争。合作是竞争中的合作,双方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竞争则是合作中的竞争,这里体现为外部竞争和内部竞争关系两种。(1)外部竞争。体现为与国内其它合作组织的竞争,以及与其他在本国建立的外国组织的竞争。(2)内部竞争。在现有的社会组织关系中, 内部竞争体现在参与相同合作项目的组织间的争胜行为。

以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为例,外部竞争是指与同类国际合作研究组织间的竞争,以及与在国外独立研究组织的竞争;内部竞争则是同研究领域或与相同外国组织合作的研究项目之间的竞争。国际合作研究组织在我国主要合作研究的项目形式运营,多数外方研究机构认为自己是核心竞争力(知识)的输出国,有强大竞争优势,因此在合作中也体现为强势地位,对研究领域的设置和安排态度都很强硬,而中方组织作为知识引进方把自己不自觉地放在次要位置,这样在合作中就导致了不公平现象,例如国际研究项目中中外方研究者薪酬差距大;管理上对外方研究者监管放松,而对中方研究者过多监管;中方研究者只做外方研究者的助手等。这样长久下来就会造成合作关系失衡。

因此,社会组织联盟要想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平等、互惠的竞合关系,使合作双方都能充分理解合作意图和最终目标;正确处理彼此间的利益冲突,以联盟间稳定关系为长期发展目标。

(二)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联盟成员在联盟建立后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破坏联盟约定或违背约定的行为。例如,社会组织跨国合作是基于契约形式完成,当合作中一方获得过高收益时另一方则可能选择改变契约内容。这样,合作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就被打破,形成了新的博弈关系。这样的情况类似于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有两种选择即遵守约定和违背约定,其形成的“囚徒困境”模型如图2。其中,A表示合作办学双方在都遵守约定的前提下的收益,V表示博弈中违背约定所带来的收益,P表示博弈中一方遵守约定另外一方违约时的收益,Q表示博弈双方同时违约时的收益。

现实中,对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双方来讲,削弱对方的实力是对自己有利的,因此会出现:双方违背约定比单方面违背约定更有利,即(Q>P),一方违背约定比双方同时违约更有利,即(V>A)。但是双方同时违约会造成损失而非收益,因此双方遵守约定比双方同时违约造成的损失更有利,即(A>Q),最终可以表现为不等关系V>A>Q>P。社会组织形成的“囚徒困境”不能通过轮流违约来解决,因此“双方合作的收益”大于“违约带来的收益”与“一方违约一方合作带来的收益”的平均值,即A>(V+P)/V。此外,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存在长期合作关系,合作双方会在市场中不断相遇,所以此博弈为重复博弈。当博弈次数有限,博弈均衡的结果不会因重复而改变;在博弈次数无限多时,双方都会遵守联盟的约定。

(三)信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信任是联盟中合作双方对未来不确定所表现出的相互信赖,这也意味着联盟间的脆弱性和放弃对他方的控制。相互信任意味着“对对方的信心”与“承担脆弱性的意愿”。在巴内和哈森(Barney and Harson)的研究中指出信任可划分为三种程度:低度信任、中度信任和高度信任,信任程度的高低则影响联盟的发展与稳定性。社会组织战略联盟的信任度可以通过信任度指标(记作T)来衡量。影响到社会组织战略联盟的因素分为内部影响因素与外部影响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合作产生的经营绩效,即通过联盟给各组织带来的经营绩效(E),组织联盟间利润分配的公平程度(A),组织联盟间的学术交流的频次(F),组织联盟的各成员特定关系型资产投入(I),联盟中组织的声誉(R)。外部因素包括:法律法规的约束力(C),知识信息的传递速度(S)。

建立信任度T模型:

T=TI&TE=TI(E,A,F,I,R)&TE(C,S)

式中:TI———社会组织联盟的信任度的内部影响因素;

TE———社会组织联盟的信任度的外部影响因素;

E———联盟给各组织带来的经营绩效;

A———组织联盟间利润分配的公平程度;

F———组织联盟间的学术交流的频次;

R———联盟中组织的声誉;

I———组织联盟的各成员特定关系型资产投入;

C———法律法规的约束力;

S———知识信息的传递速度。

(四)学习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为使社会组织的战略联盟高校稳定发展,联盟间的成员需要不断学习。跨国联盟的组织彼此建立交流通道,定期派遣中方人员去外方学习先进科学的知识与管理方法。本土联盟需要参与联盟组织的国内成员之间进行定期交流,互换思想与经验。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可以使联盟间的成员关系更加紧密,信息共享,从而可以创新出更多的交叉知识。对联盟的效率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组织学习分为组织内学习与组织间学习,社会组织的学习形式可以分为:(1)组织内学习:中方组织中的个人学习,参与社会组织联盟的国内学习;(2)组织外学习:向国外组织学习,向其他国际合作组织联盟学习,向国外企业学习。

跨国联盟内部的学习,是形成合作关系的中方组织与外方组织间各自的内部交流,包括知识交流与文化交流。知识交流是社会组织的根本目的,文化交流则会使中外观念和思想观念更好地融合。

四、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战略

(一)文化协同

现行的社会组织已经形成了跨国联盟基本形式,在未来发展中组织联盟要进行深层合作。目前组织联盟存在一定的问题, 导致组织间合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1)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2)没有形成深层的的文化协同。上一部分提出了运行机制设立的建议,这部分讨论如何完善社会组织的深层文化协同。

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文化传播,这也是合作项目吸引生源和师资之所在。在中外合作的项目中一方面可以学到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另外的原因就是能经历一种新的文化体验。中外合作项目的成败关键就在于能否给项目中的教师与学生带来这种体验。

社会组织需要进行文化整合。文化整合分为四种方式:(1) 吸收型。将外来文化同化为本国文化,以本国文化为主流。(2)协同型。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后,对不同文化进行合成再造,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形成一种新的组织文化。(3)融合型。不同文化都做出调整和改变,相互适应形成适应性更强的文化。(4)反吸收型。 本土文化被外来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变成主流文化。社会组织的发展应该采取协同型或融合型,将中西方文化融合培养出适合中国和国际需求的人才。

现有的国际合作研究组织间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却忽略了文化的传播,在今后的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中建议开设文化交流,可以多组织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中的人员交流,以出国参观的模式了解合作方组织。这样做一方面让中国研究人员了解了外国,另外一方面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开设了这些活动会使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幅提升。此外,文化交流可以开拓研究人员的视野,转变研究的惯性思维习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学习。

国际合作研究组织应该在此基础上形成联盟文化,以联盟的形式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联盟中的研究组织可能合作的国家不同,因此在同一个联盟中可以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主题,使合作研究组织中的人员即便不出国也能领略世界的风采。

(二)合作模式拓宽

现在的国际合作研究形式多数是“研究组织间”的合作,主要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的合作。理论知识重要实践更加重要, 国际合作研究组织是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这个平台应该更高更广,因此,应该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实践领域。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模式可以适当向“研究组织与企业合作”的转变,或“国际合作研究组织再结合企业”的合作模式转变。形成了中外合作的跨国联盟更容易与企业协调,合作优势更加突出,可以建立与一些海外企业的研究关系。

五、社会组织的内部联盟战略———以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为例

社会组织的国际化运营已经与国外形成了跨国联盟,只是联盟的状态相对初级和松散。通过上一部分的讨论,可以更好地提高社会组织跨国联盟的效率。然而,在社会组织过程中国内的组织还未形成联盟的形式,都是单一组织与国外组织的合作,因此本部分主要讨论参与社会组织的国内部分的本土联盟战略。

本文以国际化合作研究组织为例,建立国内研究组织的本土联盟。本土联盟可以分为三类,即地域联盟、区域联盟和专业联盟,从纵深来看,这三类联盟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如图3。

(一)地域联盟

根据对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之前的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许多省份都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开展国际化合作研究项目,与同一国家进行合作,从合作模式、合作专业与合作关系的处理上都存在很大共性,因此这些省份可以形成战略联盟, 建立同一战略目标,实施统一的战略部署,以一个总体进行合作项目海外市场的开发与谈判,这样可以降低社会组织的总体成本。同时,这些省份间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对于同一国家相同的合作项目做深度合作,形成横向合作,如考虑资源共享等。

(二)区域联盟

区域联盟与地域联盟相比范围缩小,指在同一省份内的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组织间联盟。这是地域联盟的纵深发展,在地域联盟间同一省份内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不同组织间形成的战略联盟。国际化合作研究组织中,可以实行科研资源共享。 如区域联盟中可以使科研人员调转使用,科研设备仪器等共享, 这样可以节省成本。地域联盟的范围小,因此交流方便,形式更加灵活。

(三)专业联盟

专业联盟可以作为区域联盟的纵深发展,区域联盟中的研究组织可以与同一国家合作的相关研究组织做进一步的联盟。

在现有国际中外合作研究中,主要集中在经管类和理工类方向的研究,这些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组织可以通过形成相同科研方向的联盟,使合作效率提高,形成联盟后的相同研究方向的人员都可以共享。相同科研方向的联盟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进行科研目标的制定、科研成果的转化等目的。

六、结论

社会组织运营及管理的效率要得到优化,战略联盟是重要路径之一。在完善的战略联盟机制的引导下,社会组织战略联盟可以形成本土联盟,使资源在联盟中共享,最终达到在形成的社会网络中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组织的整体运营及管理效率提高,才能使我国的社会组织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本研究为社会组织提出了新的联盟思想,对推动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Culpan.Multi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M].The Howorth Press Inc,1993

[2]Mohr J.,Spekman R..Characteristics of Partnership Success:Partnership Attributes,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Techniqu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2)

[3]Spekman,R.E.Forbes,T.M.Isabella,LA.Macavor,T.C.Alliance Management:A View from the Past and a Look to The Fu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8(6)

[4]曾忠禄,陈清泰.公司战略联盟组织与运作[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5]Inkpen.A.Learning,Knowledge Aquisition,and Strategic Alliance[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8(2)

[6]D.Durning.Reappraising The Electric Paradigm in the Age of Alliance Capitalism[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5(3)

以网络创业带动社会就业 篇11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梅珍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大扶持以网络创业促进社会就业的建议》。王梅珍认为,网络零售在中国快速发展,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购物的新选择,也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平台。因此,推动“以网络创业带动社会就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消费增长和拉动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梅珍代表表示,当前网络创业对于个人创业者来说具有门槛低、经管方式灵活、交易有安全保障、市场前景广阔等优势,同时还能有效拉动直接就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就业。她建议,财政部、工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应该牵头,对于带动就业效应显著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给予有力的扶持政策,以激励其进一步发挥扩大就业的作用,对网络创业平台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支持,加快其发展。

王梅珍代表还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具备信息、物流、仓储等产业的生态式网络创业园。建立主要面向电子商务创业型企业的创业园;对入园的创业者给予租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通过对创业园的产业规划,为入园企业提供办公、仓储、打包、发货、融资贷款等一条龙的配套服务;促进创业园和高校合作,使其作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全国政协委员丁耀民也提出以网络就业促进社会就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牵头,将网络就业人员纳入就业统计体系和社保体系。”

丁耀民表示,网络创业者月收入满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即可认定为就业,使得网络创业者可以享受到各项由自主创业带来的政策优惠(贷款、创业补助、社保补贴、失业保险金等)。同时,也应将网络创业者和从事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网络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规定其缴纳社会保险等的相应办法。

社会网络 篇12

学术论文不仅为科学家提供了获取专业成就和增长知识的方法,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获取科学资源、建立科学界与工业精英之间学术交流网络的有效途径。学术论文常包含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作者,独著论文日趋于减少,这种现象表明,随着科学技术变革速度越来越快、理、工学科日益交叉融合、新兴前沿学科不断涌现,科学合作有助于促进资源共享、思想交流、知识,提高科研产出效率。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难以适用于当前管理学的需要,将合著网络抽象为社会复杂网络,合著论文中的作者抽象成社会网络中的节点,合著关系表示成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利用社会复杂网络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已成为当前的主要技术手段。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通信科学等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分支。国内外学者已经把社会网络分析应用在很多研究领域,如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产业集群、学科热点、科研人员合著等方面。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对科研人员合著现象的研究中,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表现的非常有效[1,2,3,4,5,6,7,8]。

2 当前合著网络的研究现状

1994年以来,IEEE和ACM等大型数字图书馆出现以来,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就开始关注和研究合著网络。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合著网络的当前状态和结构进行观察可以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数据。合著网络属于一种典型的社会复杂网络,它具有其拥有的一些结构特征,如小世界特征、网络中存在内聚倾向以及无标度特征等等。因此,一些分析社会复杂网络的工具和方法同样可应用于合著网络,以深入挖掘合著网络潜藏的有用信息。这些工具和方法已成为当前研究合著网络的主要手段。

Newman M在文献[1-2]内,针对生物医疗、数学和物理等3个领域,分别对Los Alamos e-Print Archive、Medline、Stanford Public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和Networked Computer Sci-ence Technical Reference Library等4个数据库中的论文构建单独的合著网络,对科研人员撰写科学论文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在文献[1-2]中,Newman M分析了合著网络的基本结构特征,包括论文的数量、作者的数量,以及不同学科、不同时间下的合作模式的变化特点,观察到合著网络存在着以下特点:1)计算机、理论物理领域合作作者的平均数量较小,实验物理领域的合作作者平均数量非常大,不同学科不同方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形成的最大连通子集一般包含了80-90%的作者,说明了同一学科形成的学术团体是相互连通的;3)在同一学科内,任意两个作者之间的平均距离为6,说明了合著网络符合小世界特征。

在文献[3]中,Newman M提出了计算中间中心度的快速算法,并通过中间中心性分析表明,与其它的社会复杂网络相似,中间中心度高的科研人员地位一般高于具有较小值的人。与一般网络不同的是,合著网络呈现一种小世界效应,作者之间的平均距离并不随网络节点个数的增加呈现对数级增长。在该文中,Newman M还讨论了带权值的合著网络以评估作者之间的合作强度。量化权值公式的基本思想是,合作论文数量越多,论文合著作者数越少,对应的权值越大。依据此公式,通过从事实验物理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构建的合著网络发现,基于权值的接近中心性分析比无权值的接近中心性分析更符合实际情况。主要根据是,若采用无权值的接近中心性分析,若干个最大接近中心度的节点都是从事实验物理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这与该领域论文的平均作者数量较大有直接关系,因此难以衡量不同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强度。而采用基于权值的接近中心度分析方法,连接强度高的节点容易取得较高的值,如第5个最好的物理科学家,虽然只有3个科研合作者,但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科研合作,且这些科研人员自身与外界之间具有很强的合作关系,在该分析方法下,他所对应的接近中心度值较高,更能有效反映真实的科研合作情况。

Yoshikane等以43个顶级计算机期刊论文为例,考虑了研究者在科学研究中的两种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跟随者角色[4]。分析了合著网络中作者在不同角色中的重要程度,以及计算机理论和计算机应用领域之间在这方面的区别。结论指出,计算机应用论文对应的作者较多,计算机理论论文对应的作者较少。这与实际的观感是相符的,计算机应用常常更为复杂的实验,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共同来完成。而计算机理论一般注重理论推导,对实验的要求不高。此外,与计算机理论不同的是,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研究人员扮演的角色定位较为清晰,或领导者角色,或跟随者角色。

Yin等以交叉学科数据库COLLNET为数据源,研究交叉学科领域合著网络的特点[6]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一般的学科相比,交叉学科合著网络节点间平均距离较大,反映了交叉学科研究人员进行科研合作、信息流动率不高。此外,节点平均度较小,反映其领域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性不强等。基于以上结论,作者给出了交叉学科合作性差的原因,由于交叉学科发展时间不长,跨国界跨区域之间合作还较少,因此,随着时间的增长,该领域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必然会得到增强。

而在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Liu X. 等基于ACM、IEEE和联合的ACM和IEEE的数字图书馆内的合著网络,提出了一种带方向性的网络结构,设计了评价因子Author- Rank,对研究人员的贡献进行量化分级[10]。李凌云等针对有关“虚拟实验”方面的文章,从合著度与合著率、合著网络的中心性、凝聚子群、社群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7]。在文献[8]中,作者根据收集整理的2004到2008年《科研管理》构建的合著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对整个合作网络进行了小团体分析、集聚程度分析和中心性分析。文献[9]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以及核心和边缘结构分析三个结构,选择《情报学报》的合著者为对象,对国内情报学领域的合著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了该学报的合著网络核心作者的数量和所属科研机构。

3 当前的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有基于合著网络的研究涉及到很多领域,如生物医疗、数学和物理、信息可视化、交叉学科等,从一些具有代表性期刊形成的合著网络出发,从全局范围内挖掘出当前具有影响力、较高学术贡献的研究人员和研究团队。这些研究虽然很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然而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1)学术界以往常常基于有影响力的期刊中搜索数据源,构建和形成合著网络,针对某一个具体团队成员的合著网络研究较少,也缺乏基于合著网络、分析某一二级机构下的科研团队结构的特征分析的研究成果。然而,小科研团队是从事科研活动的单元和基础,是承担国家重大的科学技术研究课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研究的核心力量,挖掘不同层次科研团队当前的状态和内部特征,有助于单位人事管理部门修正和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改善高校科研团队的结构,获得更多和更好的科研成果,应该对科研团队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与国外著名机构相比,国内机构,尤其是地方性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还比较弱,在有影响力的期刊内发表的论文较少,因此,基于该样本构建的合著网络对于分析其所属学科科研团队的特征缺乏实际意义。若基于所有的期刊数据库的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源,又会导致出现一个新的问题:论文质量的度量问题。在前面的文献里面,有影响力的期刊论文质量都较好,然而,国内期刊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期刊甚至以收取版面费作为盈利工具,不考虑论文质量,甚至缺乏基本的审稿程序。虽然以往的文献涉及到构建带权值的合著网络,但针对数据源样本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以往的文献还缺乏深入研究。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构建合适的合著网络,以评价研究个体在网络中的作用、重要性等,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4 总结

本文综述当前研究合著网络的代表性成果的基本思想和总体结论,重点叙述如何对关系进行量化表征、揭示关系的结构、解释社会现象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当前合著网络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摘要:在科研研究过程中,交流与合作日趋普遍,其研究成果一般以论文等形式呈现。随着参与科研任务的研究人数越来越多,科学论文形成的合著网络规模日趋增大。综述当前合著网络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一些典型的研究合著网络的方法和分析结果,并分析总结了当前合著网络的研究不足

上一篇:水泥路面防裂断方法下一篇: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