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社会文化

2024-10-19

网络流行语社会文化(共12篇)

网络流行语社会文化 篇1

网从社会学的视角看, 语言并不纯粹是一种符络种复杂号系统, 的社会现而是一流象传定。播程因和度此使上, 用体语在现言一了的行特征, 社会的是一个特集体心理语□定时韩像。特别是随着代的社会镜的玉花互语发言生联的了网传根的播本出形现式变, 社更化, 多社会成员提网络传媒为会平台, 供了语同时也深言交流的镜刻的文地使拟影用通响形过了式分。析语网言本像络流行语的产和传播特点, 对生

其所透视的社会镜像进行解读。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

网络流行语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广泛传播的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鲜活语言形式。因此,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因素, 也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直接、最敏感的反应。首先,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虚拟的网络社区, 作为这一社区的主要成员, 年轻人特有的灵感和创造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 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上, 就是一些新鲜、时尚的词语开始风靡网络, 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例如, “雷”一词就被网民别出心裁地对现有词义进行了扩大, 从而造就了网络热词“被雷到”, 用来形容极度震惊和无奈 (1) 。其次, 网络交流的即时性也为一些词语的流行创造了条件。在互联网时代, 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交流信息成为网民热衷的事情, 于是人们开始使用一些简洁、省略的语言形式, 以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例如, 在英文网络聊天中, 人们通常使用“ASL” (Age、Sex、Location的缩略形式) 询问对方的年龄、性别和处所, 这不仅与使用键盘打字的网络交流习惯有关, 而且也便于信息交流速度的提高。

从语言自身的特点看,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反映了语言演变的自然过程。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表明, 语言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总是在使用中发生变化。网络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语域, 反映了这一特定语境下语言使用的变化, 其中一些新词新义必然会冲破语言现有的规范。需要指出的是, 语言系统自身拥有一种过滤功能, 并非所有的网络词语都能成为语言词汇系统的一部分。许多网络词语的使用范围仅仅局限于临时性的网络聊天, 脱离了这一语境就无法被人们所理解。例如, 在网络语言中, “天才”可指“天生的蠢材”、“不错”可以表示“长成这样子真的不是你的错”等。这些网络语言极具诙谐意味, 体现了网络环境下人们使用语言的那种无拘无束的心态。不过, 尽管人们在网络聊天时可以借此表达一种轻松幽默的心情, 但却很难真正用于现实的语言交际之中, 如果一味挖空心思追求新奇, 就会违背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 (2) 。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特点

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传播与其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首先, 网络是一个公共空间, 其特点是最大限度地为私人提供了话语权, 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在这种文化中, 虽然网民的身份是虚拟的, 但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与传统的信息载体不同, 网络具有互动性, 众多网民对同一事件的关注往往会将一个简单的词语在网络上迅速流传, 在这个过程中, 网民一方面是流行语的传播受众, 另一方面也是流行语的广泛传播者, 这与传统媒体中的信息传播有着本质的不同。其次, 流行语的传播也与网络文化中的模因效应有关。所谓模因是指一种可复制的因子, 与生物学的基因有着类似的性质, 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 而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 (3) 。模因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同一个因子进行大量复制, 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一些新出现的词语通过网络被迅速模仿和传播, 从而形成网络流行语的独特传播方式。例如, 上海闽行区的楼房倒塌事故发生后, 网络上开始出现“楼倒倒”这一流行语, 随着其他地方建筑质量问题的频发, 人们迅速模制出了“楼歪歪”、“楼脆脆”、“楼断断”、“楼薄薄”等。由此可见, 模因的复制功能不仅有利于信息的记忆和储存, 而且能够引发人们对相关事件的联想, 是网络流行语广泛传播的潜在动力。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镜像解读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不是偶然的, 而是一个特定时期社会群体心理的反映, 同时折射出了社会生活的一种现实状态。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解读网络流行语这一独特的社会镜像呢?首先, 透过网络流行语的表面含义, 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所揭示的某种集体情绪。例如,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许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出现了下滑, 然而, 2009年7月, 有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 自己“被就业”了, 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 (4) 。原来, 是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的统计数字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从此, “被就业”一词开始在网络上流行。实际上, 汉语中的“就业”一词是不能用于被动结构的, 这种调侃的用法恰恰说明了当下人们对许多社会现象的不满。近来, 一些类似的“被”字结构也频频出现在网络上, 如“被全勤”、“被小康”、“被自杀”、“被痊愈”以及“被增长”等, 模因的复制作用进一步放大了人们的不满情绪。不过从另一方面看, 网络流行语也具有社会减压阀的作用, 为公众的情绪提供了表达的方式和渠道。网民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 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公民意识的觉醒, 与传统社会相比, 显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因此,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 对待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不能采取一味的否定态度, 而应当予以正面的舆论引导。另外, 虽然许多网络流行语不符合语言的规范和逻辑, 我们也应当对此采取适当的宽容态度, 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约定俗成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 一些曾经流行一时的网络语言可能会被人们遗忘, 而一些记录社会典型事件的流行语则可能会进入语言的词汇系统, 成为我们日常用语的一部分。

注%释:

参考文献

[1]顾源:《社会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分析》, 《理论界》, 2009 (7) 。

[2]彭嘉强:《尊重创新讲究规范》, 《语文建设》, 2001 (8) 。

[3]武小燕:《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研究生论文专刊) 。

[4]新华网, 《网语新词“被就业”的背后》,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7/19/content_11730687.htm

网络流行语社会文化 篇2

摘要:2010年“给力”一词一跃成为了网络以及各大媒体的新宠。给力一词的迅速传播以及广泛应用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给力一词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使用者的心理特征。

关键词:给力;社会语言学;网络流行语;黑话

社会语言学“一方面应当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异,另一方面要从语言的变化或‘语言的遗迹’去探索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1]”。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一定符号的集合。网络流行语作为变化着的语言符号象征,与其使用者都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不同的类型和产生机制以及发展进化的规律。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分析,能够透视出当前国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并反映出社会变化和社会心理变迁。1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作为语言学的一门重要分支,社会语言学深入研究语言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它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及其各种变体、语言社区、语言转换和语言规划等领域。

社会语言学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分为宏观社会语言学和微观社会语言学。前者主要研究关于全局的整体性问题,后者则主要研究各种社会条件下语言的变异。然而,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网络语言应该放在微观社会语言学的范围内来研究,因为它是关于语言变异的研究。语言变异从微观上讲,是同一内容因说话者不同、说话目的不同而引起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产生和生存的环境主要是在网络上,它可以说是因为不同说话者及不同说话目的而产生的微观语言变异。2从集团语的角度来认识网络流行语2.1社会集团及其语言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人们的职业以及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各异。从广义上来讲,家庭主妇、学生、甚至小偷、赌徒等都可以是不同职业的代名词。

职业对语言有很深的影响,比如在说话方式、选词用句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每种职业都会形成自己的“语言模式”。因为这些“语言模式”便于集团内部的交流,省时省力更专业;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职业身份的象征。网络黑话社会中存在很多不同的组织和团体。社会集团是指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建立的组织。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其自己的特征,并表现在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中。行话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社会上的一些群体,由于工作上、活动上或其他目的上的共同性,在相互之间交往交流时,会创造、使用一些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词汇、用语或符号。社会语言学把这种基于特定的语言社团的语言变体统称为“行话”。

关于最新网络流行语的文化浅思 篇3

【关键词】网络 流行语 囧 雷人 山寨

网络文化,根植于平民丰饶的文化土壤,以现代网络技术为媒介,具有大众性、补偿性、极端性等特征,如今,它正以绝对的优势“入驻”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现象是值得我们关注与深思的。本文从最新流行的网络语言入手,对该种文化现象做一定的阐释及浅思。

笔者综合百度、谷歌等网络搜索工具的统计结果,结合自身生活体验,选取了如下3个具有代表性的字、词进行分析。

一、囧

囧,读音jiǒng,古同“冏”。

《汉语大字典》中记载:《说文》:“窗牖丽廔闿明,象形。读若犷。贾侍中说读与明同”。段玉裁注:“丽廔双声,读如离娄,谓交疏玲珑也。闿明,谓开明也。”王筠释例:“此字之形与囱相似,皆是外匡內櫺,而不得与囱同为象形者,取意于丽廔闿明也。”

《玉篇·囧部》:“囧,大明也。”《广韵·梗韵》:“囧,光也。彰也。”《篇海类编·人事类口部》:“囧,或作冏”。北齐佚名《临淮王造像碑》:“妙质则囧若珠明,瓌资则朗尤玉莹。”《文选·江淹〈离体诗三十首·张廷尉杂述〉》:“囧囧秋月明,凭轩泳尧老。”李善注引《仓颉篇》:“囧,大明也。”

可见,该字的古义为“光明”。然而,当该字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大字典里,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或极为窘迫的心情或情形。该字的流行发展至2008年末,已呈疯狂趋势,甚至有人将之喻为“21世纪最牛的汉字”。有人研究它的不同输入法,有人考证它的多重古义,百度贴吧里创建的“囧吧”,跟帖的有3万多个,众多网民引用此字给空间、博客命名。更有甚者,将之视为绝妙商机,开“囧”字奶茶店、咖啡厅。我们通过网络新闻可获知:“囧”奶茶店生意火爆,“囧视频”点击过万……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囧”字,一开始无论是从读音还是从字义上来说都是极为陌生的。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生僻字能在现实和虚拟的空间里产生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呢?我想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文化的传承性及文化属性问题。

从《说文》中可知,该字的构字法为象形。不难想象,外面的“口”相当于窗户,“八”和“口”好比窗户的雕花和结构。窗象征着光明,“囧”引申而来就成了光明的意思。非常有趣的是,网民在使用“囧”字的时候,也用了和古人一样的方法,也是运用“象形”,只不过融入了现代视角。他们将“口”想象成人的一张脸,“八”相当于因郁闷而下垂的愁苦的眉毛,“口”相当于因惊愕或无奈、慌张而张大的嘴巴。这样,“愁眉苦脸”的表情就非常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而且,“囧”谐音“窘”,巧妙地达到了音、形、义的统一。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所接受的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发明创造,而是从古老的汉字中开掘出了新的情趣、意味。其中所共有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心理,让汉字文化的魅力再一次焕发出璀璨光芒。我们欣喜地看到文化的不断丰富,古今文明的巧妙融合,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能遇此“宠幸”,需要迎合时代发展的契机,才能应运而生。

二、雷

雷,音léi,是一种自然现象,本义是指云层放电时所发出的声响。

网义是指受到惊吓、震惊,多指一些出乎意外的,超出想象范围的情况。现代汉语中的“如雷贯耳”“晴空霹雳”等基本指一些令人震撼、惊奇的重大情境。“雷”的网义虽然与其原义项有相通之处,但其情感强度有所减弱,形容范围更加丰富。

总体说来,“雷”并无鲜明的情感指向,用于表达戏剧性的或无奈的、尴尬的场合,形容“一切尽在不言中”,制造出“爆冷”效果。

关于“雷”说法的出处有很多,有人说是出自温州方言,有人认为源自闽南语,都各持理据。“雷”符合现代人的用语准则,即对事物的评价更具包容性、多面性。情感指向模糊,不尖刻,主观色彩淡化,很好地契合了当代人的文化心理。无论怎样,“雷人”所传达出的丰富的语言信息与情感慰藉已使该字迅速走红,成为当下时尚语言的显著性标志,似乎任何出乎人意料或超出常理的情境,无论其严重程度,均可用“雷”一字概之。

例如“雷人语录”、“雷人广告”等频繁见于网络、电视及报刊之中,如“小沈阳雷人照”。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和央视元宵晚会上,“雷”也出现于主持人和小品演员口中,可见该字已登上“大雅之堂”。

三、山寨

据《汉语大词典》中解释:【山寨】亦作“山砦”。1.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2.泛指山村。3.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

据说,“山寨”一词起源于广东话,原意是指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表现为改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这与《汉语大辞典》中“山寨”的3个义项是有相通之妙的。“山寨”文化的起源是带有草根性质的,颇具社会争议。

时间发展到2008年末,由最初的山寨机引发的“山寨现象”或“山寨文化”已蔓延到整个网络。随后,“山寨现象”又意外地登上CCTV新闻联播,这是官方首次对民间立场发表自己的意见。

“山寨”是较为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偶然中的必然”。如今,“山寨”现象纷繁复杂,远不能几言概之。

1.等同于造假和恶搞

2009年第2期的《杂文选刊》封三上刊登了几组“雷人山寨图”。如“唐帅傅”方便面、“周佳牌”洗衣皂、“营养客栈”、“中萃香烟”,……顺便看看百度,“山寨”词条里整理的“2008年十大山寨事件”,其中包括“山寨版诺贝尔奖”、“山寨歌曲”、“山寨版明星”等。上述罗列的事件中有很多都带有明显的造假和哗众取宠及低级娱乐性质,不过是贴上了“山寨”的标签。“山寨”食品泛滥,“山寨”明星虚假代言,这关涉到产品侵权,更涉及到食品安全隐患。这均是对已建立的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甚至是颠覆,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们品牌意识的淡薄。

2.体现反权威、反垄断、反精英的平民化特征

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年代,借助于网络这个简易、便捷、公平的平台,“我”的话语可迅速传播,无需经过考核、检验。知识权威、精英话语的稳固地位已不复存在,亦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年代。如“山寨版春晚”公开海选节目,直接叫板央视春晚,“山寨版明星”与正牌明星比拼才艺,这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对强势文化的反省的自觉,对上层规则大胆挑战的勇气。

其中对真伪的鉴别,对精华与糟粕的取舍,对道德的考验,无疑又是我们公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反应了现代人“文化投机”的浮躁心理

大多数“山寨”,无论于人于物,都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之上的。直接利用所仿效对象的资源优势。“山寨”的拥戴者们走的是“捷径”,是“旁门左道”,缺乏“开路”的创新精神。采用因循的方式,缺乏的是创新精神,前有铺垫,其后来个“出其不意”,企图定能大转乾坤。

“山寨”若脱离了社会秩序的约束,沦丧了作为公民的道德底线,缺乏创新与底蕴,那么它将仅仅游走在文化的边缘,直至淘汰出局。因此只有在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下,“山寨文化”才可实现良性发展。

任何社会现象都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从以上三个网络流行词语中,我们可管窥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文化心理诉求和大众的价值追求。对于我们母语教育工作者来说,一方面要保持对文化的高度敏感,关注最新兴起的文化现象;另一方面,要透过现象,追根溯源,剖析反思,将突出的社会文化现象转化为生动的课堂资源,以此丰富、拓展学生的视野。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各种文化潮流面前,保持清醒、智慧的头脑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共同捍卫、丰盈民族文化之精魂。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文化分析 篇4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语言文化,网络语言

语言是交际的手段, 通过语言人们不但可以交流思想, 还可以传递文化。网络流行语是语言中的新现象, 是网民在网络上交流时使用的一种时尚手段, 它的出现也必然有其特定的社会意义及文化价值。研究分析网络流行语可以让我们在更深入理解语言现象、发现语言规律的同时, 从另一个侧面透视语言背后的文化结构, 以及预测语言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流行语

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 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 如鼠标、硬件、宽带、聊天室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 如网民、黑客、信息高速公路、网吧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或BBS上的常用词语, 如:版主、亲、潜水等。网络流行语属于狭义网络语言的范畴, 是产生于互联网上, 具有一定流行广度和深度的特殊网络语言, 它可以是字、词、短语、句子、甚至是一段话。网络流行语具有高频性和周期性、创新性和仿拟性、幽默性和娱乐性、调侃性和讽刺性四个特征。

近十年来, 国内外语言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本体特征研究。主要分析和探讨网络流行语在词汇、语法方面的特征 (张云辉, 2010;陈敏哲&白解红, 2012) 。二是网络流行语的语用学研究。主要探讨各种网络流行语的语用意义, 并尝试构建网络语用学 (张云辉, 2010;Yus, 2011;李迅, 2011) 。三是网络流行语的认知研究。主要从认知的视角分析各种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构式、理据、动因等 (周统权&杨静, 2010;王寅, 2011;白解红&王莎莎, 2014) 。四是网络流行语的修辞研究。主要从语体、风格、修辞变异等切入点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修辞特征 (白晓明, 2006;张玉玲, 2008;林秀明, 2011) 。五是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研究。学者们对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研究各有侧重, 侧重点分别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因素 (Amant, 2007;Danet, 2007) 、身份因素 (Wood, 2005) 等。

二、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文化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自存在。文化发展的轨迹不可避免地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 语言也时时刻刻忠实地折射着文化内涵。词的理据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多数网络流行语都包括了丰富的文化内容, 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文学、艺术是文化的提炼形式, 它们来自于人们的社会生活, 并有着很强的感染力, 文学作品里面的形象与词语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传播, 从而成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就像鲁迅作品《阿Q正传》里的“阿Q”, 它本来是作品里的人物, 但在汉语中已成为具有明确意义, 且广为接受的词语, 意为“精神胜利者”。网络流行词语中有些便与文学作品、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给力”, 它本来是北方的土话, 意思为“带劲儿”, 是一个褒义词, 用来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夸奖与赞扬, 而它成为名噪一时的网络热词却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 不给力啊老湿!”“不给力”用来形容和自己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自此, “给力”不仅在汉语中成为流行语, 也在英语中占得了一席之地, “gelivable (给力) ”、“ungelivable (不给力) ”也成为了英语中所收的新词之一。

娱乐与文化紧密相连,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是文化最通俗易懂的展现形式。娱乐圈总是处在流行的前沿, 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来自娱乐圈的网络流行语, 如“艳照门”、“超女”、“K歌”、“粉丝”等等, 以其独到的形式和意义在人们生活中迅速传播, 并在被使用中意义更加泛化, 功能更加灵活。这些流行语也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广大民众的道德准则、生活态度、兴趣品位等等。

同样, 社会事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 它们也为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丰富的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 社会事件的透明度和传播速度大大提高, 人们的参与意识、道德观念、民主思想等也大大增强。网络流行语也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例如:“我爸是李刚”, 以及它的变体“恨爹不成刚”, 从一起交通事故产生出的这个流行语, 反映了某些“官二代”、“富二代”的法律意识淡薄和目空一切的嚣张。一时间爆红网络的这个词语也体现出大众对此社会现象的深恶痛绝, 以及人们对社会公平和社会道德的渴望与无奈。类似的网络流行语还有“70码/欺实马”、“房姐”等等, 这些词汇让种种社会弊端更多暴露于天下, 人们不禁慨叹:如果规则成为权力者或财富占有者明目张胆的“护身符”, 稳定与和谐不是犹如轻云一样的虚无缥缈吗?舆论最终会唤起正义的力量, 大众的心理诉求终会获得满足, 政府终会给人民一个公正态度, 所以网络流行语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促进民主、公平的发展。

汉语言中的外来词现象也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心胸博大、思想开放、视野开阔。自古以来, 汉民族就不仅与国内各兄弟民族亲密相处, 而且与周边邻国频繁往来, 不断地从国内、外一些民族的语言中吸收非本族词语来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与文化。网络流行语中丰富的外来词也如实地体现了这一不争的文化事实, 即在处理民族关系、国际关系时, 汉民族一直信奉和平、尊重和友善的邦交原则, 不断促进与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网络流行外来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直接借入词, 如:“PK”、“AIDS”、“BBS”、“VIP”、“Hold”、“out”、“high”等等;音译词, 如:“酷” (cool) 、“丁克” (DINK) 、“伊妹儿” (e-mail) 等;意译词, 如:“拼车” (carpool) 、“—门” (-gate) 等;也有从日语中吸收的借形词, 如:“宅”、“萌”、“达人”等。

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文化进行分析, 不但能了解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规律, 也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网络流行语中所映射出的文化现象, 不仅有利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也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在研究网络流行语文化映射和引导流行语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要推动互联网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邹春燕.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周晓凤, 刘鸽.网络流行语现象的语言文化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 .

[3]张传辉, 李志超.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映射[J].语言研究, 2012 (1) :85-86.

[4]方毅华, 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J].现代传媒, 2011 (12) :77-85.

网络流行语社会文化 篇5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了。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增强了现代语言的多样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了反思。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言 网络语言暴力 反思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代社会的变迁。因此,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反思。

一、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以“宝宝”为例

“宝宝”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词语。起初,它是父母或其他亲属对家中婴幼儿的昵称。因为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几乎每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后都是如获珍宝。甚至在父母眼里,不管孩子年纪有多大,哪怕他们有了孩子,只要父母在,你永远就是他们的“宝宝”。随着时间的发展,“宝宝”一词的语义开始扩大化,比如恋爱中的男生往往会把女朋友称为“宝宝”,以此表达两人的亲昵及对女友的浓浓爱意。不管后来两人的感情发展如何,至少在热恋期,女朋友对于男生而言确实是如获至宝。

然而,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词语,悄然间成了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宝宝”一词的新义是从网络流行语“吓死宝宝了”中演变而来的。据网页资料显示,这里的“宝宝”是指说话者本人,“吓死宝宝了”实际上是说话者在自言自语“吓死我了”。这整句话在网上流传开以后,女生们在受到惊吓时往往引用它来卖萌。后来,“宝宝”一词就脱离了这个语境而被年轻女性独立使用――只要是说话氛围协调,那么女生几乎在任何语境中都可以使用“宝宝”或者“本宝宝”这样的字眼称呼自己,比如“愁死宝宝了”“本宝宝要去上班了”。再后来,“宝宝”一词甚至失去了原来偏指女性的性别色彩,可以用来不分男女地指称对方,以表达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亲密的关系或者是显示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亲昵态度。比如,在一些电子商务的社交平台(如旺旺、淘宝)上,客服过去经常使用“亲”这个字眼表现对顾客的热情与真诚,现在“宝宝”一词也争得一席之地,在缩短店家与客户的心理距离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购物网站外,还有一些网络教学平台的工作人员,也经常称呼学员为“宝宝”。比如,“雅思宝宝”“哲学宝宝”“高考宝宝”等。这个“宝宝”如此流行,甚至在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上,冯巩在小品《快乐老爸》中也引用了一次“吓死宝宝了”。

经调查发现,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个庞大的年轻群体正处于生命的活跃期,他们对社会的变化最敏锐,也最容易冲动。这些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求新、求异、求简、求活。年轻人借助网络流行词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了张扬个性和青春活力。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网络语言的发展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的变迁。因此,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其间,对网络流行语批评的声音也时有耳闻,但是主流对网络流行语还是采取一种宽容和认可的态度,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可和接受网络流行语。

二、防止网络语言暴力

说到网络流行语,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网络语言暴力。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可以依托某一种社会现象,瞬间在网络世界传播开来。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个词语可能会像上文所列举到的“宝宝”那样柔和可爱;但更有可能会像一只魔鬼般狰狞而充满暴力,给当事人带来无尽的伤害――这就是笔者接下来要讨论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暴力并不是单指某些特别的话语,而是指所有对听话人产生了某种支配力或是影响力的言语。所谓网络语言暴力,就是指说话者在网络这个虚拟平台上,讲一些肮脏、污秽甚至是扭曲事实的话,以一种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从而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一种语言现象。说到网络语言暴力,读者可能会觉得比较抽象,这里我想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莱温斯基是1998年白宫性丑闻事件,也就我们所熟知的“拉链门”的当事人。在饱受网络欺凌之苦后,沉默了十年的莱温斯基于2015年3月走上了Ted大会的讲台,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呼吁大家共同抵制网络暴力。她在演讲中说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1998年,没有人知道这种名叫‘因特网’的新技术会把人类带向何方。自诞生以来,因特网用难以想象的方式将人类联系起来。它让人们找到失散的兄弟姐妹、拯救生命、发起革命,但是我所遭受的黑暗、网络欺凌和被称为‘荡妇’的羞辱也如雨后春笋般疯长。每天,在网络上都会有人,特别是年轻人被辱骂和羞辱,而他们对此束手无策。这些辱骂和羞辱让他们想立刻死去。悲剧的是,有些人,真的因此而死去。这一点儿也不虚拟。ChildLine是英国一个致力于帮助年轻人解决各种问题的公益组织。去年年底,该组织公布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从2012年到2013年,与网络欺凌有关的电话和邮件数量增加了87%。一份来自荷兰的综合分析首次披露,网络欺凌比线下欺凌更容易让人产生自杀的念头。”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网络空间的自由性、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广阔的自由世界。一些网民认为,在与他人进行网上沟通时,对方并不了解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背景,这时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的认同感就不再具有约束力,导致双方对交流的后果毫无顾忌――平时不好意思说,不敢说,或者是不应该说的各种脏话,在网络上都被肆无忌惮地说了出来。这样,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肮脏、色情、充满暴力和辱骂的言论。即便这时有人出来阻止或者反对这种现象,他们往往会受到攻击,被认为是多此一举的压制自由。二是法律制约的缺乏。网络语言暴力的现象经常发生,而施暴用户却不敢承担责任,这与他们生活在虚拟的天堂里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这些语言暴力者在其他现实媒体中也使用这种方式攻击其他人,甚至诋毁他人,就很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然而,网络世界是不同的,尽管某人的言论已经对他人构成了事实上的“语言暴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指控其罪行,即便真有相关的法律,也会因为惩罚犯罪者的司法成本太高而不能予以真正的法律制裁。

三、结语

语言是一条不断变化发展的长河。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实现了现代语言的多样化。它不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显出魅力,还在现实生活中大光其彩,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并与其他语言相得益彰,共同促进语言的繁荣昌盛。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在网络上用语言表达自我的存在,各种观念的冲突导致语言暴力频频在网络平台上发生。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希望读者能够正确地看待网络语言,并且从自身做起,使用文明的网络用语,避免网络语言暴力的出现,为打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语言环境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网络流行语社会文化 篇6

关键词:网络 女性称谓语 边缘话语 社会地位

一、引言

自古以来,男性一直是统治力与话语权的象征,女性作为他者,游离于边缘地带,跟女性有关的话语也被列为边缘话语,女性称谓语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尤其是她们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学术界和非学术界的关注。

新世纪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网络信息的日益更新,网络新生语言层出不穷,其中,最受网民喜欢的是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并被广泛应用的语言,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网络流行语促进了网民之间的交流,体现了网民对社会发展发出的个性呐喊。近两年来,网络流行语对女性的称谓越来越多,本文从中抽取了“女汉子”“女博士”“绿茶婊”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词汇来进行分析。

二、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女汉子”“女博士”“绿茶婊”的概念界定

(一)女汉子:不是女强人,不是“纯爷们”

“女汉子”作为一个新生的网络流行语,是指行为和性格趋向男性的一类女性。这类女性因言语粗鲁、个性较豪爽而被大众认为拥有女性不应拥有的男子气概等特质。女汉子(wo-man)这个新词,最早是由名模兼主持人李艾在新浪微博发起的一篇名为“女汉子的自我修养”的文章引起。有人把女汉子看作是世界上的第三种人,存活于男人和女人之外。他们形象地用wo-man来作为女汉子的英文名字,虽然wo-man的发音和女性woman一样,但是被分隔开了,这说明她也具备man的特点。

对女汉子的形象界定:自己不会说自己是女汉子,当然更不喜欢别人说;性格大大咧咧,总是素面朝天;异性缘好,与男生称兄道弟;手大脚宽,洗衣只需手拧;头脑灵活,个性显著,平日里比较独立、自强。

(二)女博士:高学历,大龄症

大众媒体对女博士恋爱婚姻问题的夸张报道,使人们对女博士的认识出现误区,以致于一提到女博士,人们大都会把她们与“第三类人”“灭绝师太”等女性妖魔化的称呼联系在一起。女博士是一个既自豪又尴尬的身份,一方面,她们冲破旧社会教育制度的门槛,以优异成绩从亿万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顺利拿到国家的最高学历;另一方面,她们又因学历高和年龄大而面临着严峻的婚嫁问题。人们对女博士的“第三类人”的称呼也由此而来。

对女博士形象界定:长相丑陋,即使不算很丑,厚厚的黑边眼镜和土气且不合时宜的打扮也使得她们跟男士心中的标准美女相差甚远,开口闭口都是学术问题,总是一副迂腐不堪的模样;最令人讨厌的是总喜欢在他人面前摆出一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架势来。

(三)绿茶婊:外清纯,内低贱

绿茶婊,英文名为GREEN TEA BITCH,是一部分女性网友对那些外表清纯,内心险恶,城府颇深的女性网友的称呼,含有厌恶、蔑视以及憎恨的情绪。“绿茶婊”一词的流行,是由三亚的一次涉嫌聚众事件引起的。事件发生于2013年4月3日的三亚海天盛宴,在此次宴会上出现了许多嫩模,她们外表靓丽,长相清秀可人,专门跟各大行业的有钱男人交际,其中也不乏一些以出卖肉体而获得名利的嫩模。这些女性后被网友戏称为“绿茶婊”,由此而走红网络。

对“绿茶婊”的形象界定:外表清纯,发型和发色各异,或齐刘海或中分;浓妆艳抹,喜欢逛夜场酒吧和舞厅,男性朋友居多,说话嗲声嗲气,对异性很敏感;假装文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前途,如嫁入豪门或者娱乐圈上位,什么事都可以干,事后却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悄然离开。

三、当代女性社会身份地位的变迁

在西方学者眼里,社会地位这个概念是构成社会分层的三个要素之一。他们认为社会地位体现了人们对个人或社会群体的尊从与敬重,反映了一个人在社会分层中的社会名望。在国内,学者们把社会地位不同程度地等同于社会分层,他们从三个方面对妇女的社会地位进行了定义:一是指妇女所拥有的体现在社会资源方面的能力和程度;二是指妇女在社会中的认可程度,所拥有财产、权力等社会资源,以及享有的社会威望; 三是指妇女的比较社会地位,将男性群体的社会地位作为参照系来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女性群体在总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国内学者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内涵是有比较一致的理解。如颜士梅提出的妇女社会地位构成说,包括经济、政治、教育、法律、婚姻家庭和生育等六个方面;冯立天把生育地位纳入婚姻家庭地位,另外增加劳动、社会参与和健康三个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个构成论说;在第二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活动中,课题组把经济、政治、教育、婚姻家庭、健康、生活方式、法律和社会性别观念等总结为妇女社会地位的八个侧面论。以上各位学者的研究都表明,在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主要是由其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与家庭等领域中的地位来决定的。本文下面从经济、教育和婚姻家庭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代中国女性的社会身份地位。

(一)经济独立性

无论是女汉子、女博士或是女强人,这些网络流行称谓语最能体现出的是女性在现在社会中的独立性,体现在经济上就是生活自立性。社会的进步使当代女性越来越明白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她们不再依靠男人,不再留在家中做全职太太,逐渐改变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现象。女性在家庭地位提高的同时,凭借自身拥有的杰出才干,在职场上建立起自己的一片天地,为自己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她们的努力证明了女性不再活在男人的供养庇护之下,靠自己照样可以生活得精彩。

(二)高学历、渊知识、厚素质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使得高学历的女性群体日益增多,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女博士”无疑是最受关注与争议的一类人,她们拥有高知识层次和高综合素质,具有年轻的活力和朝气,是女性中的优秀群体。她们知识渊博,素质高尚,看中的更多是内在美,相信智慧是优于美貌的。女性在受教育层次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招来一些反面舆论。人们逐渐把“大龄症”“不婚族”“剩女”等词语与学历较高的女性联系在一起。虽然如此,迫于生活与就业的压力,更多的女性仍然坚持选择继续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素质,迎合更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社交婚姻自主性

经济的独立和教育层次的提高使女性的社交变得越来越广阔。她们推崇西方的恋爱自由思想,突破封建约束,积极与社会接触,与男性交流。当代的女性,更享受与男性平等地谈论某个事件,更享受被男性追捧的时刻,也更加珍惜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社会的发展也使一小部分女性偏离原始的美好的社会交往,她们扮演着人们厌恶的角色,比如“绿茶婊”和“女小三”。她们与男性接触是带着某种不良的目的,会危及到别人家庭的幸福安稳生活。我们支持女性多参与社会活动,支持自由交往,但也希望人们都能携带美好的心灵和愿望,不要误入歧途而受世人责骂。

网络流行语是当代最流行语言的代表,能够及时反映社会现实。女性话语作为边缘话语,特别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通过研究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来解读当代女性社会身份地位,有助于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当代女性在社会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改变现代社会对女性偏差的看法,使人们更加了解与尊重她们。

参考文献:

[1]丁建新.作为社会符号的“反语言”——“边缘话语与社会”系列研究之一[J].外语学刊,2010(2).

[2]黄进,网络语言符号略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报,2002(4).

[3]李廷茹.行走在男性和女性边缘——女博士“第三性”现象文化解读[J].兰州学刊,2008(1).

[4]Renzetti,C.M.and D.J.Curran,Living Sociology,Needham Heights:Allyn and Bacon,2000,p.197.

[5]沙吉才.中国妇女地位研究[C]1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

[6]冯立天、陈再华.北京城市妇女地位调查研究[M],1997.

网络流行语社会文化 篇7

这一新闻的发出引起了人们关于汉语纯洁性与发展性的争论。笔者认为, 严格控制汉语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 如同一次阻挡历史进程的尝试, 无疑会失败。语言能够最直观地反映社会文化, 热门事件、热点话题、当下的价值观都会及时地体现在人们交谈的内容甚至是语言形式中。然而对于如井喷式的网络语言带来的混乱, 笔者认为, 这是语言发展必经的过程。语言自有一套“优胜劣汰”的法则, 可以被疏导, 不可被规定。况且, 四字缩略语无论是在形式上、构词方式上、还是使用情境上都十分类似于汉语中的成语, 因此异于其他形式的网络流行语, 这一现象足以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本文仅以网络语言中常出现的的四字缩略形式为例, 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及社会意义、社会价值, 意并不在于大力宣扬使用网络流行语, 只是其时间性与发展性决定了它无法被过早地盖棺定论。

一.网络缩略词汇的合理性

1. 理论基础:符合汉语构词方式———缩略

为了用语的经济而对某些事物称谓中的成分进行有规律的节缩或省略叫缩略, 缩略以后的语言单位叫缩略形式。缩略是现代汉语构词的一个补充, 是快速传递语言的一种手段, 现代汉语的语汇通过缩略而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现代汉语缩略方式主要有三种:提取式、共戴式、标数式。提取式指提取固定短语中每个词的一个语素组成缩略形式。构造缩略语要遵循最简化原则、顺序性原则、语义关联性原则和避歧区别性原则, 不能随意编造。 (1)

由此可见, 现代网络四字缩略语并不是凭空出现, 早在其流行以前, 缩略就已经是汉语构词的方法。缩略词随处可见, 有些甚至已经固定下来不再被人们认为是缩略形式, 并且作为一个普通词汇深入我们的日常用语中。网络四字缩略语有其理论基础, 虽然在内容上多有新意, 在形式上却还是沿袭了自古以来的规律。

现代网络四字缩略语多采用提取式的缩略方法。有提取每个词的前一个语素的, 例如“喜大普奔”就是由“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这四个词的头一个字组成。也有从一句话中提取重要语素的, 例如“人艰不拆”就是从“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 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中提取出来的。

这些词语都符合缩略原则。“喜大普奔”是一个二次缩略词汇, 其原义的四个成语本就属于缩略形式, 经过再提取, 将最简化原则做到了淋漓尽致。同时, 这四个词的排列顺序也有讲究, 意思上, 四个词在形容程度上呈递增状态, 并且形成了一种连续的画面感, 在符合顺序性原则的同时, 也符合了语义关联性原则。音韵上, 符合平仄规律, 读起来朗朗上口。另外, “喜大普奔”仅从字面理解也可以得出原意, 若是“喜快普走”之类意义便会有偏差甚至正好相反。因此“喜大普奔”符合避歧区别性原则。

“人艰不拆”由一句话缩略而成, 在顺序上无法变动, 符合顺序性原则。在避歧区别性原则上, 例如“人生”这个词, 若选取“生”语素作为这个缩略形式的主语的话, 就会出现谐音, 产生歧义。“生艰不拆”听起来很像“生煎不拆”, 让听者莫名其妙, 说话者也忍俊不禁。如果对“人艰不拆”和其原句都进行句子成分划分, 我们会发现, 缩略语省略了原句子中的宾语“有些事情”。“有些事情”本可以用“事”代替, 但加入了看起来似乎不可缺少的宾语以后, 缩略形式反而不好理解了。比如按顺序加入“事”变成“人艰事不拆”后, “事”好像成为了“不拆”的主语, 产生歧义。又比如“人艰不拆事”, 虽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但比起四字词语, 一没有做到最简化原则, 二不符合中国人对词语重偶轻奇的审美。

四字缩略流行语在选择构成缩略形式的语素上十分严谨, 这才有能够流行一段时间的理由。

2.符合成语产生和发展的趋势

现代人总认为成语是古代汉语的专利, 其实不然, 语言在不断地发展, 我们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前人在归纳成语的时候, 或许就是为了使语言更简洁。经过了时间的检验, 那些精华部分留了下来成为了供后人使用的文化瑰宝, 其他的可能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再无痕迹, 但这一定不代表它不存在过。因此笔者认为, 因为害怕良莠不齐的新兴词汇中的糟粕而扼杀人们对为语言发展作贡献的强烈欲望是不具有长远意义的。

成语的构造方法除了有直接截取经典著作的原文, 有剪裁、追加、更换字眼外, 还有融化、综合和概括的方法。 (2) 概括, 即把一个故事概括在四字以内, 如“守株待兔”、“邯郸学步”等。现在以四字缩略词概括一个事件的现象就比较类似于成语中的这种构词方法。例如“十动然拒”就是概括自一个新闻, 内容大致是一个男生为喜欢的女生写了一封16万字的情书, 女生看完后很感动, 然后拒绝了他。不过由于缩略的是谓语部分, 这个词语做动词使用, 可以带宾语, 与大多数用作形容词的故事概括型成语不同。

四字词语符合汉语的语感以及重偶轻奇的审美, 在众多形式的网络流行语中最具有保留下来的优势。

二.网络四字缩略词的社会意义、社会价值

1.语言经济, 满足信息时代快速交流的需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 电脑、移动设备的普及, 当今社会中的信息流通量呈指数爆炸般增长。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出现, 更让人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微博”, 本身也是一个缩略词, 顾名思义, 指微型博客, 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的单贴字数控制在140字符以内, 就是注重便捷快速的表现。在140字以内如何使自己发布的内容信息量更充足, 就成为了网民们最关注的事情。“喜大普奔”以四个字概括了四个词的意思, 浓缩了人们以往要用几句话来形容的画面。由于人类思考的速度比阅读的速度快很多, 缩略语见微知著, 非常节约时间。

美国学者Zipf认为, 语言经济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言者的角度和听者的角度。如果言者只顾自己省力, 每句话都只用一词代替, 那么听者将很难正确理解他的交际意图。因此, 省力原则表现的不仅是交际双方在语言使用和理解上的一种平衡, 更是一种默契。 (3) 网络四字缩略语主要是在网络上流行, 说话者在使用的时候, 面向的是众多网民。他们多是一些年轻人, 对新鲜事物接受运用能力极强, 特别是能引起共鸣的事物。一旦被接受, 会在一段时间内迅速风靡起来, 此时的默契度就能达到最高水平。

并且微博微信上的文字并不是严肃的文学作品, 人们大多不会像看书一般认真品读, 而是在休息时间插空消遣。因此在这些平台上使用的语言既不能像书面语一样晦涩枯燥, 又不能像口语一样随意无重点。有新鲜感的缩略语的出现, 正好同时解决了这些问题, 让网络交流更顺畅。

2. 有利于对重大事件的记录和传播, 更能够针砭时弊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最直观的反映, 每出现一件轰动的新闻, 便会出现相应的新型词汇。同时, 若不理解某个缩略词汇, 人们便会去主动查询其意思, 这样则有利于对重大事件的广泛传播。

更重要的是, 这些词汇不仅仅反映了事件, 在创作与流传过程中还带上了人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也就是起到了针砭时弊的作用。例如“故宫强撼”一词。该词源自于一起故宫盗窃案, 为了淡化安保失责, 故宫方面断言为专业匪徒所为, 然而待警方破案, 发现窃贼不过是个业余小偷。随后故宫给北京市公安局送的锦旗:“撼祖国强威, 卫京都泰安”中居然有一个错别字, “撼”应为“捍”。然而故宫方面面对质疑, 不但不认错, 反而强词夺理说“撼字没错, 显得厚重。”这样的连环丑闻, 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 产生了“故宫强撼”这个词, 用来形容一个人屡教不改, 表达了人们对故宫方面的谴责。

3. 反映当代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现在是一个注重自我的时代, 也是一个反心灵鸡汤的时代。人们经过现实的打击, 不再怀揣泡沫般的梦想, 不愿过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敢于承认对金钱的渴望, 对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向往。同时人们也不再轻易被一些故意煽情的话语感动, 发现自己需要的不是假惺惺的鼓励, 而是赤裸裸的真相。成功人士、和生活悲惨的毕竟只有少数人, 真正占大多数的是普通人。每一个人是个体也是一个宇宙, 剖析自己就是在剖析人类。所以那些敢于说出内心真实想法、敢于自嘲, 敢于揭露现实的人得到众人的追捧。而与之相反的人, 则会被唾骂。

“人艰不拆”的流行就是因为它太符合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了,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各自的不容易, 但若互相体谅, 互不揭穿, 便还能再坚持下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成功人士不再成为学习的榜样, 而成为仇视的对象。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弱点与不足之处, 只是改变太难。这体现着人们安于当下、及时行乐的人生观。

“喜大普奔”中的“喜闻乐见”也早已不是原来的意义。其原义指喜欢听, 喜欢看, 形容很受欢迎。而网络语言的“喜闻乐见”多半带有幸灾乐祸的意思。这个再正常不过的心理现象, 平时由于受到道德的约束, 人们不敢将之表现出来。但在网络中, 以半开玩笑的形式流行起来, 体现了人们正视黑暗思想、鄙视虚伪行径的价值观。

三.结语

每年春晚, 许多小品相声演员都有意通过重复、怪异腔调的方式创造流行语, 但结果往往是失败的。流行语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刻意创造、为了一己私欲而形成的流行语不仅没有实际内涵、对人们交流没有起到帮助作用, 也不符合人民群众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 哈哈一笑过后立刻消散了。而网络四字缩略流行语, 符合造词规律、类似成语形式、内涵丰富、便于交流、作为人们价值观人生观的文字载体极具研究价值, 是汉语在新时期的发展, 不该被遏止, 应该让其接受时间的检验。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大量网络语言的使用在给汉语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语言混乱。本文主要以网络四字缩略语为例, 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社会意义社会价值方面来对广电总局对网络流行语的禁令进行辩驳, 期以还网络文化的自由成长空间。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缩略形式,社会意义,社会价值

注释

11 《现代汉语》邢福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2 陈希伦, 刘冬冰.四字网络流行语现象研究[J]语言文学研究2014, (02)

网络流行语社会文化 篇8

关键词:异国文化色彩,网络流行语,归化,异化,文化融合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网络日益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语言, 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 也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交流中。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网络交际平台上如BBS论坛, 网上聊天室使用的一种语言变体。与报纸、广播、电视这三种传统的媒体不同, 网络作为第四大新兴媒体, 它的主要语言形式更具有快捷性、交互性、灵活性、随意性、跳跃性和简洁性。[1]网络语言的这些特点更加明显的体现在网络流行语上。网络流行语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网络语言, 它以其简洁精练的形式, 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迅速赢得了大量年轻网民的青睐。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网络流行语, 不难发现许多带有如:美国文化, 英国文化, 日本文化等异国文化彩色的网络流行语。这些带有异国文化色彩的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流行反映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 融合。本文将网络流行语这一文化载体作为研究对象, 试图通过分析这些流行语的成因、类别透视出文化全球化趋势对于网络的影响。在考察文化全球化对互联网影响的同时, 分析背后隐藏的文化融合的现状, 思考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汉语和汉文化应当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文化冲击。

1 分类

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信息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 文化的多元化带来了双语或多于并存和融合。[2]从统计的样本来看, 目前在网络热词中带有英语文化色彩和日语文化色彩的流行语在带有异国文化色彩的网络流行语中占据较大比重, 故本文将主要讨论上述两种网络流行语。

1.1 英语文化类

带有英语文化彩色的网络流行语主要分成两种:归化类和异化类。归化, 原本是翻译术语, 指的是“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 最大限度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3]本文所说的归化类指的是接近汉语思维的表达, 包括两类:带有汉语意义的音译和中式英语表达。带有汉语意义的音译的例子很多, 比如将“E-mail”称为“伊妹儿”, 将“QQ”称为“扣扣”, 将“Bigger”称为“逼格”等。网民的这种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应英文原来的意思, 为这些词语赋予了新的含义。比如将“bigger”音译成“逼格”的这种处理方式, 其起源据说是来源苹果6手机的广告语“Bigger than Bigger”, 网友为了调侃这则广告就将其翻译为了“逼格”, “逼格”这个译语还有了自己的意义:指不同的等级。“逼格”较高的人可以获得更高的优越感。中式的英文表达的例子也有很多, 如“No Zuo No Die”和“You can you up”。“No Zuo No Die”这个表达源于对“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中式英译, 两个不字都译为了“No”, 死译为了“Die”, 而作则被写作了“Zuo”。严格意义上讲, “Zuo”并不属于英语的词汇, 但是几个词合起来就产生英语的感觉, 属于中式英语, 也就是“Chingalish”。目前“No Zuo No Die”这个表达已经被收录到了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 意思是自讨苦吃。“You can you up”源于对“你行你上啊”英文翻译, 严格意义上来说, “You can you up”并不是一个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和意义的短语, 故而这个表达也属于是中式英语。目前这个表达也已经被收录到了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 用于反驳他人吹毛求疵的指责。

异化, 同样也是翻译术语, 指的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 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3]本文所说的异化类指的是接近英语思维的表达, 包括两类:直接使用的英语和英式中文。直接使用英语的网络流行语很多, 比如“你out了” (表示落伍了) 、“Hold住” (表示把控住局面) 、“Too young, too simple” (表示因为太年轻, 阅历不够所以很天真) 等。英式中文, 即语法、文笔、风格或用词受英文过分影响的中文, 最近出现的频率也有所增加。例如, “不能同意得更多”这句话就不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 它是由对“Cannot agree more”的直译得来的, 有很浓厚的翻译腔, 故属于英式中文。

带有英文文化彩色的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够这么流行, 与以下几点原因密不可分:

在当今世界, 英语仍属现代社会的主流语言。计算机源于美国, 其操作系统使用的是英语, 互联网技术也始于美国, 最初互联上使用的语言也是英语。英美国家的互联网使用者在网络世界里彼此之间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因而网络英语对其他国家的网络语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87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英语教育的规模逐步扩大, 英语得到普及, 英语教育教学已取得显著的成效。现在互联网的主力军是20至30岁的年轻人, 他们普遍接受过一定程度的英语基础教育, 所以他们能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也不足为奇。但是他们的英语水平多大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 因此出现了大量英式中文和中式英文的网络流行语。

“自冷战结束后, 跨国贸易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革命等因素共同促成了20世纪末全球化时代的到来。”[4]在全球化浪潮中, 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其在政治、经济上强势地位, 将其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进行了大量的输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中国于其他国家在经贸合作日益加深的同时文化上交流也十分频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影视业、媒体等媒介将其文化符合、价值观大量地传入中国。这些来自西方的文化符号不断地与中国固有的文化进行冲突、融合, 对年轻一代的思想、语言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所以大量带有英语文化色彩的网络流行语便应运而生。

1.2 日语文化类

带有日语色彩的网络流行语主要分为两类:直接输入类和和译后输入类。由于汉文化和日本文化源远流长的关系, 彼此之间的文化、文字都有相通之处, 所以有些日语可以直接输入到中国, 如“达人” (指在某种领域非常专业的人物) 、“兄贵” (哥哥) 、“恶趣味” (怪癖, 与众不同的喜好) 等。还有一些字面意思和汉语截然不同, 但是被直接输入的网络流行语, 如“残念” (表示遗憾) 、“最高” (表示最棒, 最好之意) 、逆袭 (指在逆境中成功反击) 等。译后输入类的例子也很多, 比如“欧巴桑” (指30岁以上的女性, 即阿姨) 、“欧巴桑” (指30岁以上的男性, 即叔叔) 、“控” (某种情结) 、“傲娇” (平常说话带刺态度强硬高傲, 但在一定条件下害臊地粘在身边的人物和性格) 等。

带有日语色彩的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如下:

汉语与日语的相似性。“汉字的传入是日本实现了从没有文字到有文字的转变, 但日本并没有完全照抄照搬, 它根据自己的国情自己的文化特点, 创制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和制汉字和假名, 进而逐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5]现代日语中许多的词汇的字形、读音、意义都有汉语的烙印, 者就方便中国的互联网使用者直接将这些词汇以网络流行语的形式直接输入。

“日语热”在中国的盛行。自上世纪70年代中日恢复正常邦交之后, 以商务、留学、文化交流、旅游为中心的中日人员互访的规模和频率逐步增加。今5年来日本稳居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 2014年中国赴日游客已超过百万。中日之间频繁的交流导致民间日语学习热的高温持续不断。从年龄层次上看, 这些学习者大多是年轻人, 而年轻人恰好又是网络语言的创造与发展者, 因此他们讲带有日语色彩的词汇引入网络语言也不足为奇了。

“AGC”文化的输入。“AGC”指的是由Animation (动画) 、Game (游戏) 、comic (漫画) 共同组成的动漫文化。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我国引进了《变形金刚》、《一休》、《机器猫》等优秀动画, 初步培养一些动漫迷。[6]1990年日本动画《圣斗士星矢》的引进更是引发了一阵热潮, 接下来的《龙珠》、《高达》、《幽游白书》、《灌篮高手》等优秀作品更是在80后、90后中赢得许多忠实的粉丝。这些看着日本动漫长大的年轻人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了蕴含在动漫中日本的文化和思想, 他们会将日本的文化和本族文化对比、吸收、融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些年轻人自然也会将这些来自“ACG”的语言代入互联网交流中。

2 反思

“随着全球化的全面推进,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和频次都距以往大为增加, 尤其在文化教育交流、文化传播方面日益频繁。”[7]经济全球化同时也是文化全球化, 更多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也使多元文化之间的融合出现了更多的可能。随着中国于英美、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 彼此了解, 各文化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作为被称为“第四媒体”的新兴媒体网络上会出现带有英语文化、日本文化等异国文化色彩的网络流行语也不足为奇。面对网络上出现的大量的非常规的语言表达, 我们更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以客观、批判的态度去审视背后的原因。首先, 我们不能关于过于悲观, 只关注到这些网络流行语对汉语的“污染”, 以及背后的“文化霸权”、“文化入侵”、“文化冲突”。其次,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经济、文化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 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交流还会日益深入, 我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融合还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中国年轻的互联网使用者对带有异国色彩的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正是反映了中国年轻的一代在接受来自世界各国文化后与本国文化进行融合之后发展出了属于自己文化符号。最后, 我们还要关注“度”的问题。文化融合不等同与文化同化, 如果在语言文化传播过程中它国文化过多的单项输入到汉文化, 势必到至汉文化本身的危机。面对文化融合的大背景, 语言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密切关注语言的变化,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并引导人们平衡来自外国文化的语言成分和本国语言。

3 结束语

语言是变化的、动态的, 只有通过与他国的语言文化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和融合语言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我国互联网上出现的大量带有异国文化色彩的网络流行语反映了我国文化与英、美、日等国家文化融合日益深入的现实, 我们应本着客观、批判的态度冷静的分析其利弊, 在扬弃地接受外国语言文化同时着力维护和提升汉语和汉文化在全球文化传播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宋艳杰.网络语言中的日语借词现象及成因分析[J].今日南国, 2009 (118) :121.

[2]邓倩.文化融合视阈下的网络语言[R].武汉: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 2010.5.

[3]苏奕华.语言模因幽默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外语学刊, 2014 (3) :100.

[4]易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 (1978-2008)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1.

[5]宫崎爱.汉日语中的汉字及汉字词分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2.

[6]陈强, 腾莺莺.日本动漫在中国大陆传播分析[J].现代传播, 2006 (4) :78-79.

网络流行语社会文化 篇9

每一种流行体通常都有一段原始的语篇作为“母体”, 当网民基于“母体”进行模仿再创作, 引发仿造风潮后, 网络流行体就已然形成了。网络流行体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的“梨花体”, 而真正盛行则是“3Q体”的出现。2010年11月3日下午6时, 腾讯针对奇虎360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其中有段内容为下:“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 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 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封公开信引起极大的舆论哗然, 随后有网友自发在新浪微博发起了用“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的造句活动, 网友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使得“3Q体”大为流行。自此, “体”成为网络文化新的流行现象, 淘宝体、凡客体、丹丹体、琼瑶体、TVB体、校内体、撑腰体、咆哮体、蓝精灵体、Hold住体、子弹体、甄嬛体、见与不见体等新的网络流行体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网络热潮。

目前, 各种网络流行体已经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其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让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

网络流行体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句式仿写”, 在日常生活中, 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 尤其是在日常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中。我们在交际中接收到的话语信息经常会被我们复制并传播给其他的人。当我们看到或听到可以引起我们情感共鸣的语句时, 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的模仿。网络流行体的某一“母体”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 因其带有某种鲜明的语言风格并包含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时, 就会不自觉的引发人们的竞相模仿。

网络流行体作为网民娱乐大众、宣泄情绪、表达意见的一种网络语言形式, 势必会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 从而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契合。

随着网络交际面的不断扩大, 网民所关注的内容逐渐从过去狭隘的小圈子中逐渐扩散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 绝大多数网民开始通过网络关注公共生活和社会事务, 甚至将目光投向了全世界。网民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关注与参与, 而产生了表达自己观点, 发出自己真实声音的需求。另一方面, 网络也为网民的发言提供了平台。网络有其特定的语言交际环境, 它是一个由网络技术支撑起来的虚拟世界, 相对现实交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隐蔽性。网络交际中, 交际者本身的许多信息, 如年龄、性别、身份、职业、家庭背景等等都会被隐去, 交际者处在一个相对“真空”的状态, 因此, 可以尽最大程度的“畅所欲言”。

在虚拟的空间中交流与交际, 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受现实生活中法律规章与伦理道德的约束, 也不再受身份地位的限制。人们可以就任何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因此网络流行体的“调侃”功能被最大程度的强化了。网民通过仿造各种网络流行体, 来表达着自己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调侃和讽刺。

社会热点事件总会成为某种网络流行体的导火线, 而广大的网民对这种网络流行体的仿写正是表达自己心声的有效途径, 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网民们对现实社会的网络舆情。而在这种表达中, “调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 社会热点事件都会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负面事件。通常情况下, 负面事件的主要负责人会对该事件作出相应的解释, 而其中的很多解释都是不合理甚至是荒谬的。随着该社会事件真相的陆续披露, 人们对解释当局的质疑也越来越严重, 社会事件连同其荒谬的解释一同被广大网民所调侃与讽刺。

2011年7月24日晚, 甬温铁路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事后, 铁道部及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但发言人对事故的情况说明, 却招致媒体和公众的一致批评和质疑。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回答记者“车体为何掩埋”的提问时表示, 埋车头主要是为了便于抢险, 继而用“至于你信不信, 由你, 我反正信了”这样的语句作答。这一句式很快成为网络流行语, 大量网友对其进行了模仿复制, “高铁体”正式形成。如:

房价是百姓可以接受的, 至于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

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可以说是网络流行体“调侃”功能的重要源泉。房价问题、就业问题、学业问题、医疗问题、剩女问题等等都会成为人们热衷调侃的对象。网民以调侃的口吻表达了对某些社会问题或个人生存困境的无奈, 使其具有宣泄情感、针砭时弊的功能。

著名艺人宋丹丹曾在微博上对潘石屹发难说:“潘总, 我就是个演员没多少钱, 我请你喝拉菲, 别再盖楼了, 真的, 求你了!”宋丹丹的发难道出了很多社会大众的心声——楼房越盖越多, 而房价却居高不下。一时间, “××, 我就是个××, 没多少××, 我请你××, 别再××了”成为网络流行语句, “丹丹体”产生并迅速蹿红, 承担了网络流行体的“调侃”功能。如对春运问题进行“调侃”:“春运, 我就是个农民工, 没多少钱, 我请你吃煎饼果子, 俩鸡蛋的, 别涨价了, 真的, 求你了!”;对教师工资改革问题的调侃:“校长, 我就是个教书的, 没多少钱, 我请你喝稀饭, 别搞工资改革了, 真的, 求你了!”。

2010年贺岁片《非诚勿扰Ⅱ》捧红了一首名为“见与不见”的诗歌。网友纷纷模仿它的格式进行仿写, “见与不见体”产生并迅速蹿红, 调侃各种社会问题。如对“剩女”问题的调侃:你嫁, 或者不嫁人, 你妈总在那里, 忽悲忽喜;你剩, 或者不剩下, 青春总在那里, 不来只去;你挑, 或者不挑剔, 货就那么几个, 不增只减;你认, 或者不认命, 爱情总得忘记, 不舍也弃;来剩男的怀里, 或者, 让剩男住进你心里, 相视, 无语;对交通问题的调侃:你开, 或者不开车, 路就堵在那里, 不走不动;你买, 或者不买车, 油价就在那里, 只增不减;你上, 或者不上高速, 收费站就在那里, 不给不开;出门挤高峰, 或者, 让高峰来挤你, 淡定, 憋尿。焦躁, 淅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而是……”是近年来兴起的带有很强调侃意味的网络流行体。该流行体源于对印度诗哲泰戈尔的爱情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的仿写。如对就业难问题的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用一麻袋的钱上了大学, 换了一麻袋书。毕业了, 用这些书换钱, 却买不起一个麻袋;对一些媒体报告失实问题的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 也不是生死离别, 而是我身在祖国, 却不知道祖国发生了什么;对医疗问题的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 而是你得病住五星级病房, 我得病都不敢去医院了。

我们以为, 网络流行体的大量涌现, 既与语言的仿效类推机制密切相关, 同时也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可以说, 网络流行体已经被打上了专属这个时代的烙印。而网络流行体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调侃恰恰表达了对某些社会问题或个人生存困境的无奈, 具有宣泄情感、针砭时弊的功能。

摘要:网络流行体特指在网络交际中出现的, 具有特定词汇、句式或韵律特征, 并表现出特定风格的网络语言形式。它是近年来网络语言中兴起的新的语言现象。网络流行体作为网民娱乐大众、宣泄情绪、表达意见的一种网络语言形式, 势必会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 从而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契合。本文主要就网络流行体的“调侃”功能进行分析, 并进而透视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

关键词:网络流行体,调侃,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徐莉.网络流行新语体[J].语文建设, 2009, (6)

[2]许钟宁.网络词语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J].修辞学习, 2004, (6)

[3]张传晖, 李自超.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映射[J].新闻爱好者, 2012, (1)

网络传播与非主流文化的流行 篇10

一、非主流文化的定义

非主流其实真正指的是仿造中世纪欧洲风格的服饰, 也就是类似一种怀旧的服饰。非主流的服饰穿在身上或许会有一种贵妇的感觉, 服饰看起来会有点像洋娃娃, 而国内的非主流更多追随的是日韩风的服饰, 这点和非主流的传统意义是不同的。

非主流文化, 是指文化中社会要求和期待之外的文化。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虽然没有社会期待的根据, 但也并不与社会期待发生冲突的文化, 即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另一种则是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违背的文化, 即“反主流文化”。

社会意识形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改变, 相应的文化自然就跟着变化。但是, 一个时代的文化不可能只是社会期待的翻版, 在主流文化外沿, 总是有一些文化因素, 混杂了不符合或者违背社会期待的成分。可以说, 非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存在, 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有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

二、网络传播中的非主流文化

网络传播为受众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对象, 于是, 非主流文化的禾苗夹杂在社会期待的缝隙中萌芽, 并愈加旺盛。上个世纪90年代, 非主流文化占据网络市场的时候, 各种奇形怪状、颜色艳丽的服饰成为新宠, 男男女女喜欢用手机自拍, 嘟着嘴, 瞪大眼, 将自拍照片修成各种美图甚至添加各种颓废至极的文字, 发到网络上去, 一时形成网络中的非主流表现, 成为年轻男女的追求。

网络非主流文化的流行, 使青少年在张扬个性的同时, 也形成思想意识偏激的特征。在各家网站论坛里, 充斥着各色的“雷人”语句或露骨照片。这些极具后现代气息的文化, 在网络中肆无忌惮地发展与延伸, 逐渐影响着传统文化和正统的人文精神。

三、网络传播与非主流文化流行的关系

在各色文化逐渐发生改变时, 网络传播给刚刚衍生的非主流文化提供了温床。可以说, 是网络传播促成了非主流文化的传播。同时, 非主流文化也为网络传播注入了新的内容。

1. 非主流文化在网络传播中衍生、发展

网络传播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等特性。这与非主流文化契合度极高。更是由于网络的多元化、个性化等特征, 使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也正是由于这种自由性, 使非主流文化在网络中衍生并发展, 并成为网络传播的一种普遍形式。

2. 网络传播借非主流文化而丰富多样

非主流文化依托网络传播并流行起来。同样, 网络传播也借助非主流文化丰富了内容, 使受众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网络上各种形状奇怪、颜色艳丽的服饰和眼睛黑黑、皮肤白白的妆容, 年轻男女的极具颓废色彩的文字、段落, 彰显着非主流文化在整个网络文化中的地位。“非主流”成为网络传播的最大看点。

多元化的非主流文化丰富了网络, 使网络传播内容多元化, 愈加丰富。因此, 非主流文化对于网络传播来讲, 就如一台音乐剧, 有了内容, 剧目才更丰富精彩。

四、网络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当年, 麦克卢汉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采访时, 曾憧憬地说“我们站在一个使人解放和振奋的世界的门槛上。在这个世界里, 人类部落实实在在会成为一个大家庭, 人的意识会从机械世界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到宇宙中去邀游……”[1]如今, 网络传播以其速度快、范围广等优势, 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但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如今的网络文化市场, 充斥着为了吸引受众眼球的娱乐新闻, 类似“艳照门”等事件层出不穷。网络文化产品的制作者俨然成为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人, 他们失去了社会责任感。渐渐地, 受网络文化“快感”的麻痹, 受众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崇高精神和美的追求开始淡漠, 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快餐文化带来的愉悦。

网络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还表现在网络的多功能化实现了受众的娱乐需求。网络可以虚拟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空间, 受众在网络中体验现实生活, 可以既有隐蔽性又无拘束性地在网上交流。“高仿真”的网络空间给了受众更多的信息和符号, 他们体验着现实中不能体验到的愉悦, 寻找现实中少见的审美快感和满足。他们用理性和思考游走在超真实的“仿真”世界, 彻底抛开了“人类普遍的情感因素, 抛开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立场”。[2]网络文化的流行,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崇高精神以及真、善、美的理解和认识流于浅表, 甚至认为正统的、严肃的、朴素的传统文化缺少时尚感, 与时代不相宜。受众在热衷于网络时, 疏于对社会和历史的关注, 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五、结语

网络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是一种不可抑制的进步。网络传播和非主流文化相互依存, 建构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非主流文化的衍生和发展, 使年轻人的个性得以张扬, 却也带来了不利影响。由此, 网络传播和非主流文化在结合时, 要合理选择非主流因素进行传播, 使网络文化生态圈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加]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403页

网络流行语的商道 篇11

有人把“囧”称为“21世纪最牛的一个字”,在百度的帖吧里的跟帖有10600个,众多人用这个字开设了博客,甚至有人用它开始做生意。

近日,一网友在博客上晒出了李宁的“囧”字鞋,从今年7月上市后,消费者纷纷称赞这款鞋“有意思”,销售人员也说这款鞋卖得好。在成都市流行元素最多的春熙路南口的一家李宁专卖店,两双男款“囧”鞋摆在店内显眼处,主色分别为白色和黑色,鞋子外侧和鞋底都印满了“囧”字。据销售人员介绍,由于使用了网络流行元素,很受年轻人喜爱,标价319元的男士款和标价299元的女士囧鞋是该店内最受欢迎的鞋子。而女款“囧”鞋和男款咖啡色“囧”鞋经常卖断了货。

打起“囧”字生意主意的并非李宁一家,在湖北大学西门外还开了一家“囧”字奶茶店,在这家奶茶店的招牌上,也印着大大的“囧”字,让南来北往的人不时停下脚步。要只是招牌上玩玩伎俩,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有趣的是,这家“囧”字奶茶店的奶茶,既有咖啡味,又有绿茶味,口感奇特。不过年轻的朋友,就喜欢这个“囧”味,“难喝也是一种味道啊!”

“‘囧’是一个古汉字,读音jiǒng,本义是‘光明’。流行于网络中的‘囧’字则因其形状被赋予了新意义。‘囧’的形状像一张沮丧的人脸,外面的大‘口’可以看做人脸的轮廓,口里的‘八’是两道因沮丧和悲伤而下垂的眉毛,八字下面的小‘口’则是受委屈而张开的嘴。正因为形象,它被赋予的新意就是表达悲伤、无奈或极为尴尬的心情。另外,‘囧’字发音和‘窘’一致,更使得它成为表达沮丧时绝好的代用词。”

俯卧撑

继“囧”字风靡网络之后,在Google搜索上升最快关键词里排名第一的“俯卧撑”也成为商家借道生财的流行语。

“俯卧撑”源自2008年6月28日贵州瓮安事件。当时,贵州省公安厅发言人在介绍调查情况时说道:“在李树芬溺水之前,与其同玩的刘某曾制止过其跳河行为,见李树芬心情平静下来,刘便开始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听到李树芬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几分钟后,天涯杂谈论坛就出现了帖子:《我是来做俯卧撑的》。由此,“俯卧撑”被网友恶搞,连夜火起来。现在取意为对某事因某种原因不便或不愿发表意见,甚至做立场中立状。

8月初,这个词便赫然出现在南京市中央路一处巨幅房产海报上。这幅巨大的红色海报被挂在中央路人行道边,上面除了楼盘名称、热线电话、接待地址及LOGO图案外,只有“房价不会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13个白色的大字。

这幅海报高度超过一层楼房,刚挂出来就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眼球,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不时掏出手机、相机拍照。

将网络流行语借用进广告,对于这家楼盘并非第一次。在南京城区其他地方,这家楼盘还打出“很×很××”的广告,这显然是借用了前阵子流行的“很黄很暴力”和“很傻很天真”的网络流行语。

MSN&BMW

“MSN”作为一种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这对年轻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就像宝马汽车的商标“BMW”一样为大众所熟知。但却鲜有人将它们变成生财之道。其实,仔细琢磨一下,“MSN”就是中文“摸死你”的拼音缩写,而“BMW”就成为“别摸我”的拼音缩写,如果将这两个中文词语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效果呢?一个说“摸死你”,而另一个说“别摸我”,这俨然是一对情侣之间的亲密话!

这样的流行语用到生意场上会有什么效果呢?最近,在騰讯拍拍网上,这一创意被用到实处,商家将其制作成情侣T恤,在网上热卖。据该网站的报价,一套情侣装售价86元,每天都能卖出几十件。

猪坚强

汶川大地震后,一头猪在废墟中靠摄食木炭存活了36天,它的坚强意志感动了无数的人,后来被成都建川博物馆购得并取名“猪坚强”,引来各界热议。

今年6月底,被称为“80后第一杂文作家”的邢荣勤已将“猪坚强”注册为养殖业商标,并将联合几位文学朋友在安徽合肥郊区的三亩地投资开办养殖场养猪。如果顺利,年底他们就可以开始自己的养猪事业。

网络文化中“小鲜肉”的流行探因 篇12

一、女性平权运动的开展

女性的身体是几乎所有商业电影视觉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女性的身体作为视觉消费的对象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当代社会早已蔚为大观的消费主义更是将这一对女性身体的消费推向了极端。[1]今天的历史,是身体处在消费主义中的历史,是身体被纳入到消费计划和消费目的中的历史,是权利让身体成为消费对象的历史,是身体收到赞美、欣赏和把玩的历史。[2]甚至像2015年末上映的电影《老炮儿》,这种主打兄弟情谊的男人戏,其中也会有女性角色,并且有大尺度的表演。一方面是为推动剧情需要这样一个女性角色,另一方面,则是将女性的身体作为一种对男人的视觉消费,成为一大卖点。电影上映后,关于许晴在《老炮儿》中的这段激情表演也果然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和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版。

但是新世纪以来,随着女性平权运动的开展,使得女性越来越具有发言权,最基本的体现在敢于说出自己所想,并且有能力为之消费。所以电影市场不在仅仅已女性的身体作为消费对象,开始已男性的身体作为卖点,已迎合现在的电影市场,做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另外一点,女性平权运动的开展,更是让以往“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这个观念彻底打破,不在唯唯诺诺,言听计从,但是观念跟不上意识,在女性的潜意识中,依然会觉得成熟拥有强壮身躯的男性是暴力的、危险的,所以更加容易接受阳光、帅气、没有攻击性的“小鲜肉”形象。

二、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在取得足够的物质条件后,开始更加的注重对自己身体的投资,全国各地的健身热潮可见一斑。对于健康优质的外形的欣赏爱慕,是无论男女都无法避免的,这使得真正意义上的“男色”时代的到来。大众不再喜欢文文弱弱的书生,皮肤细腻的奶油小生,开始喜欢既有颜值又有身材的男性形象,像鹿晗、李易峰、吴亦凡、陈晓、陈学冬等人。潜移默化中,“胸肌”、“腹肌”、“人鱼线”等已经成为“男神”的标准配置,而满足这一标准的“小鲜肉”自然而然得倒了主流审美的青睐。

彭于晏也是众多“小鲜肉”其中的一员,而刚出道的彭于晏则是已可爱形象示人,在《仙剑奇侠传》中饰演“唐钰小宝”一角,微胖讨喜的性格收到大众喜爱。但是在2013年上映的《激战》中,彭于晏通过苛刻的饮食和高强度的锻炼,将体脂率降到了惊人的3%,这是一个参加健美比赛的选手的状态,如此拼命就是为了在大荧幕上塑造出健康的“小鲜肉”形象。

三、主流消费人群的推崇

“小鲜肉”的流行离不开主流消费人群的推崇,现今的主流消费人群是80后及90后,他们物质充足富裕,有能力为他们喜欢的偶像买单。“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的变化。恰当的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3]因此,物成为各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物能够飞人提供安全感和满足感。所有的物品都成了人占有的对象,人企图通过对物的占有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慰借。身体也不列外。“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它比负载了全部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更沉重的内涵,这便是身体。”[4]所以“男色”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并且这种推崇在这个网络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来的迅速和广泛,微博的热门,微信的朋友圈,都是及其容易将信息发散出去的渠道,一旦网络上呈现出喷薄的趋势,传统主流媒体也会相继报导,这也是“小鲜肉”这个词能够在短时间内蹿红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娱乐圈里盛产“小鲜肉”,那么“小鲜肉”应该如何保鲜就是一个值得令人思考的问题,他们会像近15年之内的“花美男”、“大叔”一样过气吗?答案是肯定的,受众的审美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小鲜肉”说到底是现代娱乐业包装下的产物,走红的速度非常之快,如人气偶像鹿晗、张艺兴等等,他们或是参与了当红的影视剧作品,或是上了当红的综艺节目,在短时间内积聚了大量的粉丝群体,如果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上有所建树,定能够在稳定忠实粉丝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受众,赠场自己的“保鲜期”。

摘要:“小鲜肉”一词率先在网络文化中爆发,从2014年至今,“小鲜肉”这个词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小到朋友之间的聊天,大到官方媒体的报导。本文通过对“男色”审美的趋势,探究网络文化中“小鲜肉”流行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文化,小鲜肉,男色,审美

参考文献

[1]刘燕霞.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解析“小鲜肉”背后的审美趋势[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1).

[2]汪安民,陈勇国.后身体:文化、权利和生命政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38.

上一篇:《幼儿故事讲述》下一篇:网络数据库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