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文体语言(精选9篇)
网络流行文体语言 篇1
网络被称为除电视、报纸、广播的后的“第四媒体”, 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手机网络3G时代的实现, 网络发挥的作用已无可取代, 而在网络这个特殊的环境下, 必然衍生出极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网络特殊的文体。网络文体作为一种流行于网络的新文体, “通常是由于一个突发奇想的帖子、一次集体恶搞或者一个热点事件而产生, 网络文体一般形式自由, 特点鲜明, 在一段时间年引起较高的关注度。” (百度百科) , 近几年较流行的有咆哮体、TVB体、淘宝体、凡客体、本山体、秋裤体等, 五花八门, 格式多样, 充分满足了网民调侃生活和创作的热情。
一、流行网络文体具有时代性
网络流行文体的每一次出现都跟现实生活的热点事件分不开, 充满了时代的特色。人们通过网络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 同时很多热点新闻也在网络中同步传播着。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在充斥着网页上的屏幕上, 吸取人的眼球, 但成为人的谈资的必须是具有特别意义价值或者争议的新闻, 每个人根据自己读到的信息, 所升华的感情必定和这个信息折射出来的价值观紧密相关, 因而创作出来的网络文体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例如, 2011年7月出现的“高铁体”, 是在7·23温甬铁路特大交通事故后,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针对记者提问不负责任难以信服的一些话, “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以及“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网民为了讽刺对社会上类似不负责任事件把这种“XXX是奇迹, 至于你们信不信, 我反正信了!”句式称为“高铁体”。对于此类的网民自创的“高铁体”有:网友“人民卫士”:“中国足协说:中国足球能进2014世界杯, 至于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网友“我不相信”:“北京今天没堵车, 这是一个奇迹, 但它就是发生了。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信了”。这种流行的文体体现出一种网友对时事热点的及时反应, 折射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样这种极具时代特色的还有“校长撑腰体”、“丹丹体”等。
二、流行网络文体具有形象性
现今在这个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 各种手段和技巧都充分的成为网民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工具。网络文体是在多媒体的环境下, 综合运用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类型信息进行交流和沟通, 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了形象性的特征。网民们在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的同时, 还创制性出许多生动活泼的形象和风趣幽默的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符号在电脑的银屏上变成一张张卡通式的脸盘, 不仅形象传神, 而且使网络的交流变成了可互视和可互听的近距离的交际效果。这种网络的词语和图像往往给平淡和抽象的对话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形成网络语言形象性的风格。例如:网络流行的咆哮体, 咆哮体是以著名影视明星马景涛的表演为原型, 主要以夸张的表情、咆哮的姿态为特点, 使用者在表达情感时特别是愤怒和无奈的时候觉得使用一个感叹号不足以表达到位, 而使用很多个感叹号, 文字中还附带各种人物咆哮的图片。咆哮体的在网上流行的首先是人人网上的一篇《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文章引起的, 该文章把自己的照片做成视频的形式配上马景涛式的语气方式把自己对法语学习的困难表现出来, 由于其形象性和自嘲的调侃性富有新意而被网民们争相追捧, 形成独特的咆哮体, 而后陆续的又有英文版、法语版等各国语言和各种专业的咆哮版本的出现。这种文体在情感表达的同时让人充分的联想到人扭曲的表情和肢体动作, 深具形象性, 具有这种形象性的文体还有“回音体”、“葛优体”等。
三、网络流行文体具有反叛性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 经常上网聊天的人年龄处于20-25之间, 大多是80后和90后, 对社会和生活有着满肚的牢骚和抱怨, 而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他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重压在网络上恣意挥洒自己的心声, 同时在80、90后成长的当代文化环境里, 西方的解构主义浪潮后结构主义浪潮在逐步受到人们的认可, 因此人们开始对经典的消解, 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进行批判和模糊。网络文体作为人们表达心声和文化理想的一种形式必然会打上浓烈反叛性的标志。网络文体作为网络语言具有“反语言”的特征, 是在“反社会”中产生的特殊语言形式, 是网民通过对传统主流语言在各个层面的颠覆和消解, 创造出众多新的表达方式, 赋予既有现象新的范畴。例如:“王家卫体”, 王家卫是著名的导演, 以细腻的风格和唯美的画面和经典的台词令人印象深刻, “王家卫体”就是影迷对他台词风格的模仿, 写出来的一些随感之类的文章。而“王家卫体”真正的流行是由于新浪博友“@田中奶子”总结的王家卫台词套路“一个事件+一个绕口令+一个无聊事件”。例如:网民@楠楠楠仔模写的王家卫体是:“在‘贝卢斯科尼’辞职后的三天六小时八分十四秒后, 我又为自己调了杯酒, 只是这次的玛格丽特没有盐边。”网民在这个套路里加上自己的生活场景, 在解构经典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活调侃了一把, 表达了年轻人的反叛性, 还具有反叛性的还有“赵本山体”、“大概体”等。
四、流行网络文体具有仿拟性
仿拟性是网络流行文体采用的修辞方法, 这种修辞的运用形成了网络流行文体的一种特征, 仿拟是英语语言文学分支修辞学的重要修辞手法, 它有意模仿人们既存的、数值的语言材料、名句、名篇, 根据表达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语、句、篇, 使语言生动活泼, 幽默诙谐, 妙趣盎然。网民在网上交流往往兴高采烈之后, 为了提高自己的表达效果, 从而仿拟一些古典诗词和著名广告语。例如:前段时间开始流行的“秋裤体”, 就仿拟了古典诗词和著名的广告语来增强表达效果, 以娱乐大众。例如:网民“插手摆酷”的:“垂死病中惊坐起, 我的秋裤在哪里;枯藤老树昏鸦, 穿条秋裤回家。”如:网民“苏前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不穿秋裤兮不复返。”又如:网民“唐伯家没虎”, “嗨, 你的秋裤。不, 是你的秋裤!”。这种文体因为修辞的特色和典型的词式形成了一定的套路, 模仿程度容易, 且操作程度高, 借用言语构成的模板增添生活的调料来表达当下的场景, 具有一定喜剧的效果, 令人捧腹, 造成网络的大肆流行。具有这种仿拟性的网络文体还有“红楼体”、“见或不见体”等。
摘要:在网络这个特殊的环境下, 必然衍生出极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网络特殊的文体。近几年的网络流行的文体, 在审美视域的观照下具有时代性、形象性、反叛性、仿拟性的特征。
关键词:网络,流行,文体
参考文献
[1]陈纯柱.网络语言的生成、价值和特征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2011 (3) .
[2]姚文放.都市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判[J].求是学刊, 1999 (1) .
[3]厉杰.基于修辞动因分析网络语言的互文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11 (5) .
网络流行文体语言 篇2
自1994年中国正式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在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所谓的网络时代。网络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网络语言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传统语言以及日常用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和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如信息技术、浏览器等;二是和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吧、网民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如青蛙、886等。狭义的网络语言就仅指第三类。①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网络语言也仅是针对狭义的网络用语而言。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是指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是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网络语言的最新趋向,从中我们可以窥视网络语言的来源。
一、由谐音转化而来
谐音是中国古代汉语的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但是在现在的网络世界里,谐音成了网络语言的重要来源。
在浏览网页和网上聊天的时候,总有些奇特的词语出现,虽然它们也是汉字,但是如果你不是经常上网的中国人,就很难知道它们的含义。在网络上,用“偶”代替“我”,用“银”代替“人”,不说“没钱了”而说“米钱了”,不说“非常”而说“灰常”,把“我喜欢”说成“偶稀饭”,把“同学们”说成“童鞋们”。此类例子不胜枚举,不得不提的是自去年来一直流行的“神马”。“神马”是“什么”的谐音,在网络中的使用频率十分高,如网上聊天时经常会说“你在干神马?”、“找偶有神马事啊?”,年轻人经常会用“神马都是浮云”来表现态度的淡定。此外,外语元素也被“谐音”成了流行的网络语言,如用“饭”代替“fans”,用“血拼”代替“shopping”。为了打字方便,用“U”代替“you”,用“CU”代替“see you”。
谐音的用法不仅用在词句上,还用在数字上。因为数字的便捷性,使数字表意的方式在年轻人中十分有人气。如,用“88”指代“拜拜”,“520”指代“我爱你”,“456”表示“是我啦”,“995”表示“救救我”,“5366”表示“我想聊聊”。网民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有时也会把字母、数字、汉语相互混在来创造网络语言,如“I 服了you”、“who 怕 who”、“B4(before)”等,在网络语言中都有相当的人气。
谐音的方式不仅让语言表达更加简便,而且诙谐幽默,富有趣味,深受网民的喜爱。随着社会的变化,更多有趣的谐音化的网络语言会被创造出来,并流行语网络的世界。
二、由旧词派生而来
旧词新义,即一些旧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同时这些旧词也被赋予了新的生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9月第1版,第11页 ①
命力,迅速成为网络的宠儿。“恐龙”原本指一种灭绝了的珍稀动物,但是在网络上则比喻长得丑或凶的女子,“青蛙”则被用来长相抱歉的男生。“恐龙”、“青蛙”原本只是动物的名称,现在被用来形容人,既含蓄又有趣,被大家广泛接受,年轻人更是把它们经常挂在耳边。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把长期泡在网上的人称为“网虫”,不擅长某方面的人称为“菜鸟”,“粽子”则暗喻网络中的间谍。此外,旧词别解也十分流行,如“偶像”本指供迷信的敬奉的人像,喻指盲目崇拜的对象,新指呕吐的对象。旧词新义的方法成了许多网络流行语的温床。
三、由方言引申而来
方言是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或地方变体,是某个社会内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
①的语言。传统语言中,方言只限于定的区域使用,但是在网路世界里,来自不同方言区的人们可以自由交谈,一些有趣和生命力强的发言就被挖掘出来,成为网上流行语。现在我们会经常听到“你也太二了吧”、“你真二啊”这样的话,如果不知道这个“二”的含义,你根本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意思。“二”其实是由方言转变而来的。在陕西方言中,“二”有三层意思:
一、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分不清场合,掂不来轻重,说话不过大脑,做事不想后果,如“那个人二得很!”;
二、形容自己听到惊人且不能理解的言论时的心理状况,如“我二了”;
三、形容某方面比较强悍,带有戏谑,如“那打球二得很。”在东北方言、保定方言中都有类似的意思。“二”目前在网上迅速蹿红,可见方言对网络语言的贡献。
四、由影视文学作品、春晚等演变而来
影视作品的热播、文学作品的出版和春晚的播放等,是其中的一些经典台词进入网络中,成为流行语。冯小刚导演执导的《天下无贼》中有一句“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的对白广为流传,《国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等模仿的标题也纷纷出现;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作了《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成为“全球第一畅销书”,这使得“谁动了我的××”格式的说法走红,网络、新闻出现大量类似格式的句子,如“谁动了我的生育权”等;2009年春晚上,小品《不差钱》令人捧腹大笑,其中的经典台词“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死了,钱还没有花完。人生最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没死,钱花完了”火到不行,“不差钱”这句流行语也火了整整一年。网民的模仿能力在这种演变中得到深刻体现,影视文学作品、春晚等节目,为网络语言提供了很多很好的题材。
五、由一些被曝光的社会事件发展而来
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一些事情被媒体曝光,或具有很强的娱乐调侃性,或具有深思性和启发性,被网友疯传,进而成为网络流行语。源自2008年08月26日的一则新闻“男子发誓欠钱被雷劈,话音刚落被雷电击伤”称,福清东瀚一男子为赖账,手持铁棍时不惜对天发誓,称如确实欠钱就遭天打雷劈,结果一分钟后就遭雷击,所幸最终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从此以后,“被雷到了”成为让人感到很无语,很无奈,很“冷”的代名词。2011年的流行语里,必不可少的一定有那句“我爸是李刚”。10月16日,河北大学新区里两女学生被撞一死一伤,肇事者李启铭非常淡定地耍狠:“有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9月第1版,第19页 ①
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于是,“我爸是李刚”这句话火了,人人争相调侃“我爸是李刚”。接着,“李刚体”也疯行起来,成为唐诗三百首的百搭句式:“床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日日思君不见君,我爸是李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我爸是李刚„„”。这样的实例真的是恒河沙数,如近来无比火的“hold住”等。一些被曝光的社会事件无论是因为具有娱乐调侃性还是发人深思性,已经成为网络语言的重要来源。
六、由重大事件发展而来
重大事件与上述所说的“一些被曝光的社会事件”是不同的,这里的重大事件是指那些本来就处于媒体的密切关注范围内的国家国际大事,高关注度使之成为网络流行语。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我们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大大加强,网民们也大量谈论关于奥运的事情,“北京奥运会”就成了风靡一时的网络语言。再从日本的一个例子来看,今年日本女足首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使得在“3·11”大地震之后一直处于恢复阶段的日本得到极大的振奋鼓舞,据报道统计,“日本女足”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今年日本十大流行语的榜首。这些重大事件在媒体的密切关注和大肆报道以及网民的追捧下,成了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言与英语教学 篇3
网络资源具有更新快,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优势, 无疑会成为学生学习英语、演练英语、利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最佳有效的途径。你听说过这些潮词汇吗?“卖萌”, “淡定”,“羡慕嫉妒恨”,“蜗居”,“且行且珍惜”, “不作死就不会死”,“备胎”,“土豪生活”,“冰桶挑战”。这些潮词汇都是学生经常在交流中所使用的,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爱好,在英语课堂中穿插一些流行词汇的英语表达,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二、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基础不好,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做到交流无障碍就可以了。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朝气,作为新生一代文化的代表,他们追求时尚,强烈的要求走在时代的前沿,语言文化就是他们展示自己时尚的一个重要元素,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理念,结合英语教学实际与网络流行语言相结合,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丰富学生自己的语言世界。
三、网络语言与英语教学
1 . 缩略语的出现使语言交流更加的简洁。网络交际的特点是快捷,灵活,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寻找net friend,购物(on-line shopping),阅读e-book,进行e-business等。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缩略语遍地开花, 首字母缩写在英语表达中大量出现,例如BF(boyfriend), 男朋友GF(girfriend)女朋友,ASAP = As Soon As Possible, AFAIK(As far as I know),还有一种体现文化创新精神的英语也大量出现在英语书面语中,如4ever = forever如U(=y o u) 是“你”,C U(=see you)是“再见”,IC(=I see)是“我明白”,2nit(=tonight)是“今晚”,等等。2B or not 2B = To be or not to be.
2.流行语在英语交流中广泛出现。英语交流中,大量的流行词汇充斥着学生一代的文化,因为爱卖弄与追求时髦是中职学生的一个普遍心理特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学生说一些流行语言。例如一些流行短语:你out了!英语翻译为You are left behind the times.英语单词OUT在英汉词典中的解释是“出外;在外;向外”,如今,这个词被赋予了“落伍”的新意,“中国大妈”(Chinese dama)疯抢黄金, “女汉子”,一般行为和性格向男性靠拢的一类女性,Tough girl或manly woman,土豪统指“暴发户(Tuhao)。同时流行句子也大量出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和交际中,例如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Papa,where are we going?“且行且珍惜” It is to be cherished.
3.网络流行词汇的音译也大量出现。熟悉网络语言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它的音译,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例如fans,人们直接翻译成粉丝,blog就是人们经常所用到的博客。微博Microblog,copy就是我们常说的拷贝, clone译成克隆,cool翻译成酷,这些词汇也大量的出现在一些翻译材料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词汇,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流行词汇的来源与意思。
四、英语教学要因势利导
网络的出现和流行使信息传递的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从事英语教学,但我们也要注意网络语也有一些弊端, 我们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
1.善于利用网络构词的特点。在英语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构词的缩略法,谐音法,帮助学生对单词的认识和猜测他们的意思。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这样的一些构词方法,创造更多的网络词汇,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网络词汇一些弊端。网络语言也是一种大杂烩。其中包括了很多不规范的英语。网上聊天时往往俚语、古语、 书面语并用,这不利于学习者掌握规范的语言。还有一些语言信息因受母语影响,往往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有时甚至背道而驰,这对缺乏辨别能力的初学者容易产生误导作用。看看下列不规范网络英语: 人山人海(mountain people mountain sea),you me you me (彼此彼此 ),we two who and who?(咱俩谁跟谁啊),no see no go! (不见不散!)又比如, 用pls代替please,用ur代替your,用tks代替thanks等等.
五、总结
网络流行文体语言 篇4
摘要:2010年“给力”一词一跃成为了网络以及各大媒体的新宠。给力一词的迅速传播以及广泛应用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给力一词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使用者的心理特征。
关键词:给力;社会语言学;网络流行语;黑话
社会语言学“一方面应当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异,另一方面要从语言的变化或‘语言的遗迹’去探索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1]”。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一定符号的集合。网络流行语作为变化着的语言符号象征,与其使用者都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不同的类型和产生机制以及发展进化的规律。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分析,能够透视出当前国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并反映出社会变化和社会心理变迁。1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作为语言学的一门重要分支,社会语言学深入研究语言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它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及其各种变体、语言社区、语言转换和语言规划等领域。
社会语言学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分为宏观社会语言学和微观社会语言学。前者主要研究关于全局的整体性问题,后者则主要研究各种社会条件下语言的变异。然而,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网络语言应该放在微观社会语言学的范围内来研究,因为它是关于语言变异的研究。语言变异从微观上讲,是同一内容因说话者不同、说话目的不同而引起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产生和生存的环境主要是在网络上,它可以说是因为不同说话者及不同说话目的而产生的微观语言变异。2从集团语的角度来认识网络流行语2.1社会集团及其语言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人们的职业以及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各异。从广义上来讲,家庭主妇、学生、甚至小偷、赌徒等都可以是不同职业的代名词。
职业对语言有很深的影响,比如在说话方式、选词用句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每种职业都会形成自己的“语言模式”。因为这些“语言模式”便于集团内部的交流,省时省力更专业;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职业身份的象征。网络黑话社会中存在很多不同的组织和团体。社会集团是指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建立的组织。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其自己的特征,并表现在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中。行话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社会上的一些群体,由于工作上、活动上或其他目的上的共同性,在相互之间交往交流时,会创造、使用一些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词汇、用语或符号。社会语言学把这种基于特定的语言社团的语言变体统称为“行话”。
网络流行文体语言 篇5
关键词:网络语言,议程设置,舆论引导
网络媒体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发轫至今不过短短的二、三十年,然其发展势不可挡,尤其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万维网和浏览器的推出推动了成千上万网络用户的增加,成为网络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网络媒体不但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其在社会上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更是不容忽视。有人将其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并列而称之为第四媒体,也正是源于网络媒体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网络语言成为社会流行语
媒体性质的差异决定了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必然与传统媒体存在很大区别,这种区别体现在很多方面,而不同特点的语言的运用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发展至今,结合其自身特征,逐渐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独特语言。这种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更新和变革,我们在此称其为网络语言。简言之,网络语言就是人们在互联网上交流时使用的语言。这种语言的形成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它主要运用网络思维,属于社会语言的一种。
语言本身就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它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变化和社会观念的更新。如上个世纪四、五、六十年代“纸老虎”、“三反五反”、“糖衣炮弹”、“大跃进”、“人民公社”、“红卫兵”、“牛鬼蛇神”、“走资派”等词汇都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要了解网络语言的特性,就必须结合网络工具的特点及语言使用主体的特征,并将其放在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考察。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观念深入人心,人口流动越加频繁,传媒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进入转型期,新思想、新观念的大量引入,与国外世界的广泛接触,新兴媒体的发达等等,都是网络语言形成的重要社会背景。此外,使用网络语言的群体主要以年轻一代为主,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活力、思维灵活、思想前卫、追逐时尚、崇尚创新、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渴望交流等等。
那么,由时代背景和使用主体所决定的网络语言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独特性呢?我们先来看以下两种网络语言现象:一是简单便捷,人们在网络上交流时希望节省时间,因此,在速度上就有特别的追求,出现了下面几种现象:用汉语拼音的缩写代替汉字,如“GG”、“JJ”、“DD”、“MM”分别表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英语单词的缩写,如“bf”代表“男朋友”(boyfriend)、“gf”代表“女朋友”(girlfriend)等;纯数字的表达,如“886”代表“再见了”、“520”代表“我爱你”等;几种语言形式的混用,如“到时call你”等等。所有这些形式都是为了达到简便、快捷的目的。二是创新意识,网民在网络中创造了大量富于形象化的新词新句,如“菜鸟”指网络新手,不熟练、差劲的意思;“美眉”代表美女、“恐龙”指丑女,等等。
由以上两种现象可以看出,网络语言在创作和使用过程中的最大特点主要为:一是自由随意性:网民大部分属于年轻人,他们喜欢标新立异,不希望受到传统规矩和条条框框的制约和限制,因此,在网络这一封闭的世界中,他们创造出一套不同于主流社会的语言来彰显他们的个性。二是不规范性: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若达到一种极随意的状态就会和原有词汇的意义产生冲突,如“天才”在网络语言中被译为“天生的蠢材”、“可爱”被当成“可怜没人爱”、“讨厌”被阐释为“讨人喜欢百看不厌”、“不错”是“长成这样子不是你的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些词语和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的意义相距甚远甚至截然相反。
值得警惕的是,这些不规范的“新生词”不仅深受网民喜爱,而且有的已经走出网络,试图向传统媒体渗透并有向整个社会蔓延的趋势。而这正是源于网络媒体的巨大影响力,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是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表现。
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议程设置”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他们认为:“媒介报道什么,受众便注意什么,媒介越重视什么,受众越关心什么。换言之,媒介议程不仅与受众的议程吻合,而且受众的议程就来自媒体的议程。”(1)笔者认为,对于一种语言的使用,也是“议题”的一种。从个人到媒体再到整个社会,使用什么风格和特点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议程设置”。从议程设置理论角度讲,媒体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不同程度的显著性设定各种“议题”,从而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发生的各类事件重要性的判断。网络媒体语言风靡社会正是网络媒体为社会设置“议题”的结果,它使人们认为这种网络语言正在被社会上的多数所接受,将成为人们交流时使用的一种主要语言。因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触它、使用它。
然而,必须看到,“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传统媒体环境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议程设置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传统的大众媒介手中。那么,当网络媒体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时,它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是否也会使议程设置的模式受到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其本身即像传统媒体一样通过信息传播向社会大众设置议题,用图示可表示为:事实——网络议程——公共议程;二是网络媒体通过传统媒体向社会大众设置议题,也就是说网络媒体甚至有为传统媒体设置议题的功能,进而向社会设置议题,这个关系可表示为:事实——网络议程——传统媒介议程——公共议程。
实践表明,在网络媒体的影响下,就语言的使用来讲,报刊在语言风格上有了鲜明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有向网络语言靠拢的趋向,诸如简便通俗的用语风格等。最典型的当属报刊媒体吸收并广泛传播了一些原本只在网络上使用的语言,如“美眉”、“大虾”、“恐龙”、“菜鸟”、“灌水”等。《中国青年报》曾用大幅版面连载了60多期的爱情故事《偶和mm》,其中便使用了大量具有网络语言特征的词语,吸引了很多读者,从而使这类语言在社会上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与此同时,近年来,许多传统媒体都在互联网上开辟了自己的网站,如《人民日报》的“强国论坛”、《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论坛”等。在报纸上也经常出现一些论坛中的网络文章,带有明显的网络语言特征。由此,网络媒体成功地引导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实现了由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共同为社会大众设置议题的角色合作。
对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再认识
由以上论述可知,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确实很强大,光是网络语言就能使传统媒体折服,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所以应全面认识网络媒体这种议程设置功能,引导它为社会服务。
一、因具有互动性的优势,网络能及时反映来自受众的意见和事实性信息,有利于受众和媒体的沟通,可以使受众积极地参与到媒体的议程设置过程中来。这也将打破传统媒体由于层层“把关”而造成的议程设置的单一性和垄断性的局面,实现社会议题的设置和传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例如,在网络上形成的“卖身救母事件”、“虐猫事件”、“黄静案”等许多议题都引起了社会关注。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不管某一议程设置最先是来自网络还是传统媒体,其最终都要在媒体环境中成为显著议程而受到公众的较高关注。
二、在网络环境中,网民是网络媒体的主宰者,在这个群体中,年轻一代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而年轻人的特点除了有创新意识、思维灵活等优点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有一部分人有种“叛逆心理”或“反抗心理”,应当警惕这部分人在网络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或者别有用心地制造假消息。而由于网络媒体的特性,这些言论或消息很有可能以假乱真,被当作真相予以广泛传播,进而在社会上形成“伪议程”,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在互联网上,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权泛化到了每个端口。每一个普通的网民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传受关系变得非常模糊。这样就使得“把关”的权利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具有垄断性和权威性,而是几乎完全被大众所分享。这就容易造成议题的失真,同时就会造成舆论引导上的困难。
四、传统媒体在议程设置上的功能不但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有时还会受到其制约,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为公众设置议题。如“2006感动中国人物”——带着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的议题设置,在传统媒体上只能看到对他的一片赞美之词,赞扬他的自强自立,赞扬他在生活困难面前乐观积极的态度,而在网络的各论坛上,却出现了大量抨击中国救助制度的完善性的帖子。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网络媒体上,受众拥有发表各种言论的机会,网民完全可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准则建立相应的议程设置,它既可以与传统媒介形成良性互动,也可以形成冲突,这必然会消解、加速或重构传统媒体为公众所设置的议程。
由此可见,网络媒体上的议程设置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和传统媒体一道共同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反之,则会误导受众,降低媒体公信力,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只有充分发挥网络议程设置的正效应,才能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
小结
综上所述,网络媒体出现之后,公众议程的设置由少数掌握传统大众媒体的专业人员主宰演变为由网民通过网络与传统媒体共同完成。传统大众媒体必须正确意识到这一点,积极寻求与网络媒体的合作路径,各司其职、充分合作,才能在新时期下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新旧媒体的共同作用将使议程设置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进而更加深刻地发挥舆论引导和社会守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文化分析 篇6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语言文化,网络语言
语言是交际的手段, 通过语言人们不但可以交流思想, 还可以传递文化。网络流行语是语言中的新现象, 是网民在网络上交流时使用的一种时尚手段, 它的出现也必然有其特定的社会意义及文化价值。研究分析网络流行语可以让我们在更深入理解语言现象、发现语言规律的同时, 从另一个侧面透视语言背后的文化结构, 以及预测语言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流行语
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 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 如鼠标、硬件、宽带、聊天室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 如网民、黑客、信息高速公路、网吧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或BBS上的常用词语, 如:版主、亲、潜水等。网络流行语属于狭义网络语言的范畴, 是产生于互联网上, 具有一定流行广度和深度的特殊网络语言, 它可以是字、词、短语、句子、甚至是一段话。网络流行语具有高频性和周期性、创新性和仿拟性、幽默性和娱乐性、调侃性和讽刺性四个特征。
近十年来, 国内外语言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本体特征研究。主要分析和探讨网络流行语在词汇、语法方面的特征 (张云辉, 2010;陈敏哲&白解红, 2012) 。二是网络流行语的语用学研究。主要探讨各种网络流行语的语用意义, 并尝试构建网络语用学 (张云辉, 2010;Yus, 2011;李迅, 2011) 。三是网络流行语的认知研究。主要从认知的视角分析各种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构式、理据、动因等 (周统权&杨静, 2010;王寅, 2011;白解红&王莎莎, 2014) 。四是网络流行语的修辞研究。主要从语体、风格、修辞变异等切入点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修辞特征 (白晓明, 2006;张玉玲, 2008;林秀明, 2011) 。五是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研究。学者们对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研究各有侧重, 侧重点分别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因素 (Amant, 2007;Danet, 2007) 、身份因素 (Wood, 2005) 等。
二、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文化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自存在。文化发展的轨迹不可避免地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 语言也时时刻刻忠实地折射着文化内涵。词的理据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多数网络流行语都包括了丰富的文化内容, 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文学、艺术是文化的提炼形式, 它们来自于人们的社会生活, 并有着很强的感染力, 文学作品里面的形象与词语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传播, 从而成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就像鲁迅作品《阿Q正传》里的“阿Q”, 它本来是作品里的人物, 但在汉语中已成为具有明确意义, 且广为接受的词语, 意为“精神胜利者”。网络流行词语中有些便与文学作品、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给力”, 它本来是北方的土话, 意思为“带劲儿”, 是一个褒义词, 用来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夸奖与赞扬, 而它成为名噪一时的网络热词却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 不给力啊老湿!”“不给力”用来形容和自己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自此, “给力”不仅在汉语中成为流行语, 也在英语中占得了一席之地, “gelivable (给力) ”、“ungelivable (不给力) ”也成为了英语中所收的新词之一。
娱乐与文化紧密相连,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是文化最通俗易懂的展现形式。娱乐圈总是处在流行的前沿, 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来自娱乐圈的网络流行语, 如“艳照门”、“超女”、“K歌”、“粉丝”等等, 以其独到的形式和意义在人们生活中迅速传播, 并在被使用中意义更加泛化, 功能更加灵活。这些流行语也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广大民众的道德准则、生活态度、兴趣品位等等。
同样, 社会事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 它们也为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丰富的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 社会事件的透明度和传播速度大大提高, 人们的参与意识、道德观念、民主思想等也大大增强。网络流行语也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例如:“我爸是李刚”, 以及它的变体“恨爹不成刚”, 从一起交通事故产生出的这个流行语, 反映了某些“官二代”、“富二代”的法律意识淡薄和目空一切的嚣张。一时间爆红网络的这个词语也体现出大众对此社会现象的深恶痛绝, 以及人们对社会公平和社会道德的渴望与无奈。类似的网络流行语还有“70码/欺实马”、“房姐”等等, 这些词汇让种种社会弊端更多暴露于天下, 人们不禁慨叹:如果规则成为权力者或财富占有者明目张胆的“护身符”, 稳定与和谐不是犹如轻云一样的虚无缥缈吗?舆论最终会唤起正义的力量, 大众的心理诉求终会获得满足, 政府终会给人民一个公正态度, 所以网络流行语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促进民主、公平的发展。
汉语言中的外来词现象也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心胸博大、思想开放、视野开阔。自古以来, 汉民族就不仅与国内各兄弟民族亲密相处, 而且与周边邻国频繁往来, 不断地从国内、外一些民族的语言中吸收非本族词语来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与文化。网络流行语中丰富的外来词也如实地体现了这一不争的文化事实, 即在处理民族关系、国际关系时, 汉民族一直信奉和平、尊重和友善的邦交原则, 不断促进与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网络流行外来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直接借入词, 如:“PK”、“AIDS”、“BBS”、“VIP”、“Hold”、“out”、“high”等等;音译词, 如:“酷” (cool) 、“丁克” (DINK) 、“伊妹儿” (e-mail) 等;意译词, 如:“拼车” (carpool) 、“—门” (-gate) 等;也有从日语中吸收的借形词, 如:“宅”、“萌”、“达人”等。
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文化进行分析, 不但能了解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规律, 也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网络流行语中所映射出的文化现象, 不仅有利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也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在研究网络流行语文化映射和引导流行语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要推动互联网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邹春燕.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周晓凤, 刘鸽.网络流行语现象的语言文化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 .
[3]张传辉, 李志超.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映射[J].语言研究, 2012 (1) :85-86.
[4]方毅华, 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J].现代传媒, 2011 (12) :77-85.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网络流行词 篇7
网络流行词是伴随互联网迅猛发展而出现的, 是新兴事物。虽然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视, 但学术界对其定义不一, 没有共同的标准。有的学者只是笼统地将其定义为一种与网络有关的语言形式;有的学者则认为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本文比较认同把网络流行词分为两类———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网络流行词是指:一是与网络有关的网络术语如鼠标、控件、登录、超文本、互联网、防火墙等, 和能反映新文化并与网络有关的新词语, 如网站、触网、访客、红客、网络写手等;二是网民网络聊天时常用的词语和符号, 如斑竹、菜鸟、大虾、板砖、灌水、潜水等。狭义的网络流行词仅指第二类。本文所指的网络流行词属于狭义的, 即网民网络聊天时常用的词语和符号。
二、网络流行词的认知角度分析
1. 网络流行词中的隐喻机制
(1) 隐喻:著名学者汪榕培认为隐喻是人们用一个领域的经历用语来表达另一个领域的经历。经常是用日常生活领域的用语来表达抽象的或者新的经历。网络中出现的很多新词语就是这样产生并被人们接受的。学者赵艳芳也认为, 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而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模式, 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创造了新的现实, 把这种现实限定在语言之内, 从而使运用语言的人易于接受。
词语新义的形成总是以既有的词义为基础, 往往是既有词义的派生物。人们常常刻意寻找强调新旧语境间的相似性, 也就是说常常使用隐喻。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领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领域的系统映射 (即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在隐喻理解过程中, 源域的结构被大规模地、系统地转移到目标域中, 并成为目标域结构的一部分。因此, 隐喻能使一语义场与另一语义场映合, 使词汇在旧意义基础上产生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新义。隐喻在语言中的功能主要是“意义扩展”和“意义创造”, 用于描述一种新的情景, 是语言对变化中进行概念化和交流最重要的资源, 是创造流行语的重要认知模式。
(2) 隐喻与网络流行词:网络流行词“山寨”很能说明这个道理。“山寨”的意思本为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或有寨子的山区村庄, 也可以指我国部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 如云南侗族山寨等等;在现在社会中“山寨”还有地理位置偏远隐蔽、政府难以管理的隐含意思。因此, 根据“山寨”的隐含意思, 人们就把那些地处偏僻而政府工商部门很难管理、生产规模较小、没有营业牌照的小工厂称为“山寨”工厂。“山寨”工厂生产的手机外形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很神似, 但他们没有比较正式的品牌, 于是, “山寨”就有了仿冒、仿造等等意思。“山寨”的这种意思被人们所接受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于是出现了“山寨张柏芝”、“山寨版诺贝尔奖”等等。网络中出现的很多新词语就是这样产生并被人们接受的。“山寨”文化的出现可以说就是这样的。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之中。词的多义在本质上源于词的隐喻性表达, 而且是普遍的。词义的变化总体上遵循从一个领域或逻辑的意象进入另一个领域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是建立在人的隐喻或转喻认知方式之上的。
可以看出, 隐喻对网络流行词的出现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可以说隐喻这一认知方式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创造了新的事物和现实;反过来, 通过隐喻这一认知方式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接受网络新词语的产生和发展, 并能为我们语言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2. 网络流行词中的转喻机制
(1) 转喻:转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 在词义扩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是, 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 而转喻涉及的是同一认知域内表述和理解“部分和整体关系”的认知现象, 即可用一个部分来认识另一个部分或整体, 或通过整体来认识部分, 两者具有接触或邻近关系。从语言内部的深层原因来看,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可为之提供相关注解。赵艳芳认为“转喻是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 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事物, 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个概念有很多属性, 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地注意到其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 即突显属性。对事物突显属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的心理上识别事物的突显原则。此前更早, 沈家煊先生也明确提出“转喻不是什么特殊的修辞手段, 而是一般的语言现象;转喻也不仅仅是语言现象, 而是人们一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2) 转喻与网络流行词:以网络流行词“刀”为例, 就“刀”字而言, 在人们一惯的认知经验中, 它是作为名词使用, 其指称的工具有“切、割、削、砍、铡”的功能, 这可以看作是其“突显属性”。从“切、割、削、砍、铡”物体的具体动作到“切、割、削、砍、铡”商品的价格, 这一联想是相关的。一般说来, “砍价”、“还价”是对其最基本的解读。我们认为“刀”字意义所以会有此新变, 并非偶然。从卖主的角度看, 因为卖主可能更多的是要强调和突显, 他是在“割肉”, 在“大放血”。“刀”到指称“削价”、“砍价”、“杀价”、“还价”等意义的转变, 就是源于人们心理上识别“刀”这个事物的突显原则。从认知语言学来说, 人的语言能力是人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一部分, 语言是人们思维的投射和产品。“刀”字词性之间的不同转化是转喻思维的结果, 因为同义而不同词性是突显事物的不同方面而已。刀”字意义的新用, 体现了人们的转喻认知心理思维。这个网络语词“刀”的新用, 与青少年们求新、求异的心理是分不开的。但之所以选择用“刀”来传达“削价”、“砍价”和“还价”等意义, 这与英语中“dollar”是有密切联系的, 无论在首字母的读音上, 还是在意义和用法上。从认知语言学来看, “刀”字意义的新用, 更多的是体现了人们转喻的认知心理思维。
3. 网络流行词中的象似性认知理据
(1) 象似性: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反映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和概念结构, 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通常指语言符号的能指 (形式) 和所指 (意义) 之间的关系存在某种映照性相似的特点, 也可以理解为语言的音、形、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人的经验结构。同时象似性也是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更为具体的理据关系, 即两者在关系或结构上“相似”。
(2) 网络流行词中的象似性:以网络流行词“槑”为例, 大多数人在第一眼看到“槑”字时, 就感到它是由两个“呆”组合而成。“呆”况且如此, 两个“呆”就更形象了。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从“呆”联想到更“槑”, 引申说明很天真、超级可爱, 再引申出幼稚无聊、矫揉造作等义, 这种引申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对“槑”这个象形字的重新解释, 体现了人们的象似性联想, 也映射出了人类认知客体对象时的象似认知思维。
三、结语
总之, 网络流行词的出现和广泛使用, 正体现了语言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 体现了人类语言的强大生命力。而以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对网络流行词进行研究, 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内部机制及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本文从隐喻、转喻、象似性等角度对网络流行词进行认知解读, 挖掘网络流行词语义产生和演变的内在动因及深层机制。通过研究, 证明了人类认知心理对语义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总而言之, 网络流行词是以当今社会人们的认知心理为基础而产生的, 是认知机制作用的结果。
摘要:网络流行词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人际交流中常采用的词汇, 是一种新型语言变体。从认知语言学来看, 其千变万化的创新总潜藏着一定的认知动因。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国网络流行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解释。从而揭示出当代具有创造精神的语言使用者在灵活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网络流行词,认知,隐喻,转喻,象似性
参考文献
[1]崔希亮.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 (5) .
[2]卢植.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 (5) .
[3]邹艳菁.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
[4]谢之君, 王秀华.认知语言学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J].上海大学学报, 2002, (3) .
浅议学生语言中的网络流行语 篇8
一、网络流行语高度渗透的现状
网络信息的传输速度越来越快,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言深受其影响。不管是口语的运用还是书面语的表达, 网络流行语无处不在渗透。尤其是学生的作文表达, 让网络流行语得到了频繁的运用。如“霉女”“菜鸟”“给力”等等, 经常会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
二、网络流行语的渗透
为什么会出现目前这种被网络流行语高度渗透的语言现象?网络信息只经过短短的时间, 就从一种很少有人了解的高科技演变成现在这种普及化、大众化、发展快速化的社会现象。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途径接触到网络。另外, 手机上网也成为普遍现象。所以, 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大大增多。同时,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 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所以, 在学生的语言表达中, 网络语言的高频率使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1. 从宏观上看, 网络流行语不会对汉语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面对诸多网络流行语, 我们没有必要“谈虎色变”。“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等, 它们要么成为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丰富着我们的汉语, 要么随着使用人群的日益减少, 渐渐退出舞台, 失去它的功用。这就是现代汉语“自净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网络语言反映了社会发展, 促进了社会进步。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语言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 同时也揭露了社会潜在的发展危机。“我爸是李刚”, 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话语。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知道这一句“口头禅”背后的故事。它不仅仅是一句话, 还巧妙地讥讽了社会上那些素质低下、目中无法、滥用权力的人。这样的网络流行语, 给社会敲响了警钟: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问题, 社会的发展急需完善。就是在这些网络流行语盛行的时代, 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才会被暴露, 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
2. 从微观上看, 网络流行语也不会对学生语言形成阻碍性影响。
网络语言也是一种文化, 有着独特的魅力。比如“菜鸟”“青蛙”就很有修辞特点, 比直截了当说更有味道。再比如用“灌水”来形容在论坛上滥发帖子, 这是最形象的说法。众多语言专家对网络语言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排斥打击”转为“研讨研究”, 不再认为网络语言全是垃圾。更有些专家已经开始了“炼金”行动, 要将部分网络词语编入《新词词典》 (美、英等国一些权威词典已经收录了部分网络语言) , 比如“菜鸟”“给力”“灌水”之类能够反映新事物, 又能被大家所接受, 使用频率较高的词, 将被收录进来。
网络语言要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肯定会有一部分将会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这些走出网络的“网语”, 一定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为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发展作出贡献。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网络流行语 篇9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网络流行语,特征,形成原因,影响
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语言和社会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变化的。Hudson认为, “社会语言学是联系社会研究语言的一门学科。”社会语言学主要对社会和语言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从它开始发展至今, 提出了语言接触、语言变异、语码转换、会话分析以及言语交际等术语和理论, 为语言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语言与社会是紧密相关的, 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近些年来, 随着计算机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聊天日渐趋向大众化, 通过网络交流的人越来越多, 因此网络社会所使用的网络流行语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和形成的原因, 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网络流行语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 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有些网络流行语就是由社会热点发展而来的, 它具有一些自身的特征。
1. 被方言异化
从语言地域变体的角度来看, 有的网络流行语受方言的影响, 被方言异化了。地域变体, 简单说就是不同地区的方言。在日常生活中, 大部分交流是通过口头交际来完成的, 尽管书面语文字相同, 但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中却有不同的读音, 如“飞机”在某些南方方言中会被读成“灰机”, 但在书面语中,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 汉字写出来的都是“飞机”。
在网络交际中, 交流以文字互动为主, 网民又是来自全国各地的, 操有不同的方言, 于是基于不同的方言发音产生了许多新词, 如把“感觉”写成“赶脚”, 把“我爱你”写成“我耐你”等。这些新词带有浓厚的地域特征, 是普通话中的词汇受到方言的异化而来。其他地域的网民由于这些词汇的新鲜幽默也开始纷纷效仿, 于是这些词便成了网络流行语。
2. 受外语影响
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来看, 有些网络流行语直接受外语的影响。Sapir说过:“语言, 像文化一样, 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或文化上占优势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
互联网联系着整个世界, 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也能产生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 中外交际的不断深入必然造成更多的语言接触。拿近两年比较流行的词“土豪”和“大妈”来说, 有消息称“Tuhao土豪”和“Dama大妈”有望以单词的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 这是一个英语受到汉语影响的例子。受日本动漫的影响, 许多网民已经习惯了用“卡哇伊”代替“可爱”来称赞对方;用“纳尼”代替汉语“什么”来表达惊讶之情, 这些受到外语的影响而形成的新词在网络社会迅速传播开来就形成了网络流行语。
3. 出自社会热点
从语言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角度来看, 许多网络流行语直接出自社会热点。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道出心声的机会, 网民可以选择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热点的看法, 用到的一些词也就随之形成了网络流行语。
例如, 河南一名女教师仅有10个字的辞职信以清新的笔触引发了网友的共鸣。“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简短的文字表达了她积极的生活态度, 短时间内, “世界那么大”体刷屏出现在微博、微信等媒体, 这是由一个社会热点而流行起来的网络潮语。当然,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任性”一词来源于一起诈骗案:江西人老刘被一个诈骗团伙骗走了54万。经警方了解, 其实被骗7万的时候, 老刘已经意识到了对方有问题, 可他选择继续被骗, 原因是想看看骗子究竟能骗走多少。网友纷纷评论“有钱就是任性!”于是, 经过网络传播, 生活中有了各种“任性”的版本。
二网络流行语形成的原因
首先, 网络社会的敏感性。互联网是信息社会传播信息最快的媒介之一, 我们每天都可以通过各种通信工具在第一时间获得海量国内外资讯。一些重大事件, 即使是发生在深夜, 我们也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各大媒体的新闻, 并及时得到最新消息。所以网络社会对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网民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消息并发表评论, 而且网络流行语词汇简短, 表现力很强, 使用起来更加符合高效的要求。
其次, 网民年轻化的助推作用。在年龄构成上, 网民是年轻人居多, 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年轻人思想活跃, 喜欢追求个性、展示自我, 他们往往不愿意接受现实生活中诸如语言规范的约束, 而更倾向用一些诙谐幽默的流行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自由开放的网络社会给了年轻人创造发挥的空间, 也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必然和可能。可以说,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网民年轻化的推动。
三网络流行语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都具有深刻的含义, 它以生动风趣的优势迅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并日益改变着人们的说话习惯和方式, 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1. 积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都具有深刻的含义, 幽默讽刺效果背后又令人深思。有些网络流行语会令人们开怀一笑, 但笑过之后也会思索这些网络流行语深层次的意义。
网络流行语是与热点社会事件相关的, 是对某个事件的概括和浓缩。一个简洁的表达, 却潜藏着丰富的“潜台词”, 体现着网民复杂的心理感受, 展现他们的社会情绪, 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度。例如“恨爹不成刚”“范跑跑”“蒜你狠”“豆你玩”等网络流行语, 产生于社会事件, 并因其独特的社会意义迅速在网上传播,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家对社会事件背后事实的关注。
因此, 网络流行语对提升社会关注度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它是人们表达对社会事件看法的一种重要手段。
2. 消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一般会受到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更广泛的传播, 而网络媒体是一个特殊的传播媒介, 在深度报道和事实质量等方面略显不足, 容易误导人们, 使其偏离正确的方向。
另外, 网络流行语对人们学习现代汉语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流行语追求新奇、简单, 有时候会出现词语搭配不当等现象, 破坏了日常社会用语的规范。这种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习惯, 使其规范语言的运用能力下降, 这对语文教学及语言的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社会的产物, 它受社会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有其自身的特征, 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网络流行语对提升社会关注度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是人们表达对社会事件态度的重要手段。但是也有些网络流行语存在不规范性, 对语文教学及语言的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我们要规范网络流行语, 提高网民的用语规范意识。
参考文献
[1]戴庆夏主编.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3]谷向伟、杨林.评判、营销、传播——探析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的影响[J].社科纵横, 2010 (7)
[4]李铁范、张秋杭.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与规范原则[J].修辞学习, 2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