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翻译(通用12篇)
网络流行语翻译 篇1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也成为翻译界追捧的热潮。为了更好地传递网络文化, 展现中国的文化底蕴和魅力, 应当寻求不但有效而且等值的翻译效果。[1]
1 等值理论
第一个提出等值翻译理论的是前苏联的费道罗夫, 他认为译语和源语是完全对等的。后来, 美国翻译理论家Nida在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一书中提出了新的翻译标准——动态对等。就是指译出语的读者对译语中所包含的信息的反应同源语读者对源语的信息的反应的等同性的程度。[2]简单说, 也就是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应该有同样的反应和感受。同时还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Minimal standard:the reader of the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所谓最低标准就是“译语读者对于译语的理解和欣赏应该达到源语读者对于源语必须理解和欣赏到的程度”。Max standard:the reader of the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 work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最高标准就是“译语读者能够以源语读者对源语的理解和欣赏的方式对译语的进行理解和欣赏, 并达到相应的程度”。
2 等值理论的相对性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 存在绝对对等 (perfect equivalence) 和更多的不完全对等 (relative equivalence) 。
2.1 绝对对等 (perfect equivalence)
例1:正能量
参考译文:Positive Energy
分析:“正能量”源于“点燃正能量, 引爆小宇宙, 运气挡不住”, 并迅速蹿红于2012年各大论坛, 成为网络热词。在《正能量》专著中, 作者Richard Wiseman将人体比作是一个能量场, 通过激发人体潜能, 让人们更积极, 更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所有人和事一旦贴上“正能量”的标签, 它就是一个象征意义的符号, 阐释了人们的各种期望。Positive意为积极的, 确定的, 绝对的;Energy精力, 能力, 能量。Positive Energy能完全诠释正能量的涵义。
例2:屌丝
参考译文:Diaos
分析:屌丝指苦2逼青年的自我嘲讽, 但不自暴自弃的人, 也可用于称呼别人。泛指人做了一些无厘头, 不可思议的事情, 说白了就是脸皮厚的人做得出来的事情。典型的“屌丝”, 集自卑、辛酸、自嘲、恶搞于一身。“屌丝”不是有志青年, 更不是精英, 从年龄上看, “屌丝”多是上80后或者90后的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或是在校学生, 随着网络的传播, 越来越多人喜欢用屌丝来形容自己。因此直接音译为Diaos。
绝对对等的网络流行语英译例子举不胜数, 如:羡慕嫉妒恨envious, jealous and hateful;犀利哥Brother Sharp;至于你信不信, 反正我是信了。Whether you believe it or not, I am convinced.
2.2 不完全对等 (relative equivalence)
1) 形式对应而内容不对应
例3:你幸福吗?我姓曾。
参考译文:Are you happy with your life?My surname is Zeng.
分析:2012年央视的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让“幸福”成为媒体的热门词汇。“你幸福吗?”, 这个简单的问句背后蕴含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 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由于问题简单而仓促, 很多被采访者的回答让人忍俊不禁。其中一位务工人员的回答是“我姓曾。”如果直接翻译, 会让人觉得答非所问。因此, 不妨考虑直译加注, 如:“Are you happy with your life?”sounds the same with the Chinese question“Is your surname Fu?”So the migrant worker corrected, “No, My surname is Zeng.”
2) 内容对应而形式不对应。
例4: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参考译文:We are like WOW.
分析:2013年6月, 一段讲述端午节由来的小学作文内容截图在微博网友中热传。这篇文章, 最早由新浪微博网友“苏隐衡”发表于2011年11月14日。援引其中的一句话“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被作为网络流行语迅速传播, 短时间内成为了热门话题。比较正式的翻译为:My Little Good Buddies and I are shocked.但如果当时真的是惊呆了, 不可能想出特别恰当的词语来表达, 可以考虑更地道的译为:We are like WOW.WOW可以根据当时的语气表达出不同的意思。
例5:哥抽的不是烟, 是寂寞!
参考译文:What brother is smoking is not a cigarette, but loneliness!
分析:7月初, 在猫扑大杂烩里突然有人发了一张一名非主流男子吃面的图片, 图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 是寂寞”。之后网友模仿“哥×的不是×, 是寂寞”的句式, 造出各种“寂寞体”, 如:“哥上的不是网, 是寂寞”、“哥爱的不是你, 是寂寞”……感觉世间万物都可以化作“寂寞”, 映射出现当代人需要安抚的脆弱心灵。寂寞是一种病, 我们都在寻找治愈它的药片。
2.3 完全不对应
例6:人生就像茶几, 上面摆满了杯具。
参考译文:Tableware is to the table what tragedy is to life.
分析:直译为“Life is like a tea table, with bitter cups placed all over it.”了无生趣。改译的精妙在于以同音双关将“杯具”取代“悲剧”, 在表达内心无奈的同时又增添了一分自我嘲讽的乐观。即便是直译加注也不能尽情的享受同音双关带来的幽默。
例7:神马都是浮云
参考译文:1.All things are of no consequence just like floating clouds.
2.Everything is nothing.
3.Kamiuma are floating clouds.
分析:“神马都是浮云”源于“小月月”事件, 小月月至今为止被认为是最极品女。遭到网友们的火速膜拜。神马本义可指马之特异美善, 非凡马可比者, 亦可比喻委心随化, 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浮云一词为多义词, 基本解释为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另外, 浮云一词还有其他几种比喻义和引申义。在网络流行语中神马并非一匹马, 而是“什么”的谐音。“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 转瞬即逝。“什么都是浮云”的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 有抱怨感叹之意。什么东西都很正常都无所谓了。可试译为:Vanity also was illusion.
3 结束语
当下热衷于网络流行语翻译的原因有二:首先, 英文资料在网络中占的比重大, 为了更好的诠释中国文化底蕴, 必须找到有效的等值的翻译, 势必给翻译带来巨大挑战;其次, 中国的网民数量和网络文化潜在的市场有目共睹。西方世界也开始关注并积极投身于网络流行语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力求最大限度的语用对等。[3]分析语用等值相对性的原因有二:一是客观原因, 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 包括字形, 发音, 词汇, 句型, 历史渊源, 文化背景, 民族心理, 民族习俗, 语言传统及表达方式;二是主观原因, 基于译者与读者,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参考文献
[1]李利娟.翻译中的语用等值[J].社科纵横, 2008 (1) :161-162.
[2]Nida 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 den, EJ Brill, 1964:4-7.
[3]王妍.从网络流行语“犀利哥”看翻译中的语用等值[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0 (6) :121-123.
网络流行语翻译 篇2
小品《钟点工》台词
Dialogues for “
(演员:赵本山,宋丹丹)Actor: Benshan Zhao,Dandan Song.赵:睡的腰上疼,吃的直反胃,脑袋直迷糊,瞅啥啥不对。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手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
Z: Sleep makes waist pain,eating makes me sick up,feels like lost mind,and anything was wrong,seeking the happiness with a life,when I got it,what’s the happiness?answer:happiness is suffered.宋: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我雇个好活,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儿唠嗑(lào kē)。
S:Somebody cost for eating and drinking,somebody cost for ordering a song,somebody cost for hairdressing,somebody cost for massage,today I got a nice job,somebody cost for make me talking with him.赵:哎呀,儿子说给我找个人,九点钟到位。
Z: oh,my son told me he asked somebody to talk with me at nine o’clock.宋:这地方拐弯抹角的这才找对,叮咚。
S: this position is ambages,now finally I got it,ding!
赵:谁呀?
Z: who is that?
宋:张 惠 妹。
S: lady Gaga.赵:谁?
Z: who?
宋:是我,大哥。
S: I’s me,honey!
赵:嗳呦妈呀,这小声挺甜,含糖量挺高啊,最起码四个加号。(开门声)我地妈呀,这小声音小老太太呀。
Z:Oh,my god,sounds really good!and sweetly
enough!enough!(Knock)
Oh,Mum,the sounds from a grandma!
宋:别客气,叫大妹子就行,叫妈干啥。这屋里就你一人儿啊?
S: Don’t be so cultured,just call me”little sister!”,no need call me”Mum”,Are you the only one in this house?
赵:那屋还一小狗。
Z:there is a dog too.宋:那就是你了。
S: That’s you!
赵:啊哈?
Z: what?
宋:你儿子说了,打我出门起倒计时,刚才路上堵会车,现在离一个钟头还(hài)有十五分钟,抓紧时间吧,阿。
S: you son said,the count for the time when I out of my house to one hour,the street was block up.now it’s quarter to one hour,hurry up!OK?
赵:干啥呀?
Z: what do we do?
宋:我们的宗旨就是主动热情,用我的真心换来你的笑容(yóng),赶紧的吧,我先把它脱了。
S: our commitment is offered and passional,trade my sweet heart for your smile,hurry up,I take my coat off first.赵:大妹子,大妹子。
Z: little sister,litter sister!
宋:快点吧,没时间了。
S: hurry up!No time now.赵:不行,你别你整明白,你干啥呀?
Z: NO,I need to know what do you want to do.宋:坐下。
S: sit down!
赵:不行。
Z: No.宋:你先坐下。
S: you sit down,OK?
赵:大妹子。我心脏不好。
Z:little sister!I have a not well heart.宋:腼腆型的。这么地吧,我先给你出两道幽默智力题儿,一来呢,测验一下你的智商,二来呢,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
S: Shy one you are!OK,I told two interesting stories for you,the aim is:
One.Let me know how about your IQ.Two is breaking up the intense.听好啊,可招笑了。Look.it’s really funny!
说,要 把 大 象 装 冰 箱,总(lǒng)共分几步?
It says.Put the elephant into a fridge.how many steps you need?哈哈哈哈,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sán)步,把冰箱门带上。
Hu!Three steps.First.Open the fridge.Second.put the elephant into the fridge.Third.close the door.人儿?(赵本山转到身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Where are you? Hu,hu
你看我都笑成这样了你咋不笑呢?
Look ,it’s so interesting.why you aren’t laughing?
赵:笑啥阿你这。
Z: what shold I laugh at?
宋:嗯,没有幽默感,哈。我再给你出道题儿,说动物园召开全体动物联欢大会哪个动物没(mâi)有来?
S: eh, you have no sense of humor.Another story.The animals are going to take a pity.which animal is the absent?
大象呗,在冰箱里头关着呢。哈哈哈„„„„„„
Elephant!He was closed in the fridge.赵:什么?嗳呦。
Z: what? Oh.宋:嗳呦,笑死我了。Oh,it’s so funny.赵:累死我了都。I am so tired.宋:嗳„„„„„„hu,赵:嘿。大妹子,咱别笑了行不行? Hi.little sister,stop laughing.宋:怎么地? Why?
赵:咱弄明白儿子是叫你来干什么来了你能不能告诉我完再笑?
S: I want to know what do my son ask you to do?can you tell me ?宋:陪你说说话,陪你聊聊天,陪你唠唠嗑。
S: talking ,chatting,speaking with you!
赵:三陪呀。
Z: OH, chicken!
宋:说啥呢!
S: what do you say!
网络热词及流行语英文翻译解析 篇3
关键词:网络热词 流行语 英文 翻译
Abstract: This paper strongly emphasizes network hot words and buzzwords translation analysis. Firstly, collecting network hot words and buzzwords; secondly, by comparing,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m, it concludes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on network hot words and buzzwords mainly have Bopomofo method; translation by local dialect pronunciation; Bopomofo combined English; word formation; Chinglish; metaphrase and paraphrase.
Key words: network;hot words;buzzwords;English translation
一、引言
“坑爹”“伤不起”“吐槽”等都是时下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网络热词或流行语。这些词汇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赋予了一层更加幽默的内涵。有些流行语已被录入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城市词典)或《牛津英语字典》。
早期的Chinglish(中式英语),多是一些自造英语单词,或者将中文逐个译成英语后的汉语式拼接,像“好久不见”(long time no see)、“人山人海”(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等。但如今,中式英语进化,拼音混搭英文,更多的中文拼音开始直接“侵入”英语中,就像“zuo” (作)、“tuhao”(土豪) 等。
二、网络热词和流行语英文翻译方法及解析
(一)完全汉语拼音式翻译:guanxi (关系)、Maotai (茅台)、Xiang (湘)、Dama(中国大妈)、Lianghui(两会)、Guanggun(光棍)、tuhao (土豪)、hukou(户口)等。
(二)来源于发音的翻译
例如,dim sum(点心)。该词汇来源于“点心”的粤语发音。意为“通过蒸、炸等方式制作的餐点,含有丰富的馅料”。
(三)汉语拼音和英文混搭合成词
有些网络热词或流行语使用中文和英语混杂的方法。例如:
1.给力gelivable(反义词:不给力ungelivable),形容词。含义是“令人激动的,使人兴高采烈的”。该词是汉语拼音“gei li”和英语后缀-able的组合。
【例句】哇,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真给力!
Wow,China overtakes Japan as worlds second-biggest economy, it is so gelivable!
2. taikonaut 中国宇航员,前半部分是中文“太空”拼音,后半部分截取英语“astronaut”组合而成。
3. 装逼zhuangbility(意思是“无缘无故地自夸”)、牛逼niubility?(在汉语中,牛“niu”含有某人很厉害、很有能力的意思。)、傻逼shability(意思是“傻瓜”或“总是把一切搞得一团糟的人”)
【例句】Many people think they are full of niubility, and like to play zhuangbility, which only reflect their shability.
许多人喜欢装逼,自认为很牛逼,其实只是个傻逼。
(四)运用英语构词法创造的单词
英语构词法主要有:转化法、派生法、合成法、混合法(拼缀法)、截短法和首字母缩略法等。
1.拼缀法(blending),也叫混合法。即将原来的两个或多个词组合在一起,并在合成时进行裁剪或缩略,一个词或者各个词都失去部分音节后连接成一个新词。网络热词及流行语英文翻译运用拼缀法创造的词汇居多。例如:
(1)Phubber低头族(指在社交场合跟别人聊天时一个劲看手机的不礼貌行为,也可称之为“低头症”phubbing)。phubber是phone(电话)和snub(冷落,怠慢)的组合。
【例句】If you ignore friends for phone then you are a phubber.
如果你因为玩手机而忽略了自己的朋友,那么你就属于低头族了。
(2)萌萌哒adorkable,由adorable(adj.值得崇拜的;可爱的,讨人喜欢的)和dork (n.〈俚〉笨伯,呆子)组合而成。有的词典定义为:“同时兼具‘呆傻(dorky)和‘可爱(adorable)两种特征,形容木讷却十分可爱、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人。”
(3)Gayriage 同性婚姻。两个男人结婚,就叫gayriage,而两个女人结婚,就叫lesriage。分别是gay(男同性恋者)和lesbian(女同性恋者)与marriage(婚姻)的组合。
由英语构词法创造的其他网络热词及流行语:
Bromeo男闺蜜(brother+Romeo)。Mompetition 拼孩(Mom+competition)妈妈们之间互相比拼孩子。shweeting “屎推中”,意为拉屎(shitting)的时候刷推特(tweeting)。微博控twuilt,来自于在Twitter网站上写信息和guilt(内疚;自责)两个字,表示不发微博心里就内疚。
2.合成法。合成法是由两个或更多的词组合成一个新词。
(1)Showrooming先逛店后网购,指先到实体店看某件商品,然后在网上以较低的价格将该商品购入的行为。该词是由show和room加后缀-ing组成的。
(2)Fangirl / fanboy 脑残粉,指的是那些极度痴迷于某事物或某明星的粉丝,甚至狂热到失去理智的地步。fan迷,粉丝。男的“脑残粉”叫fanboy,女的“脑残粉”叫fangirl。
(五)由汉语直译而来的网络热词或流行语
有些网络热词或流行语是根据汉语表面意思直译而来。
例如:1.有钱就是任性Im rich, Im willful. 或rich and willful.
2.我也是醉了Im drunk / tine.
3.且行且珍惜 It is to be cherished.
4.也是蛮拼的push the envelope(或Pretty strenuous),习近平主席发表的《2015年新年贺词》里也与时俱进地使用了这个表达,其中讲到“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
(六)由汉语意思意译而来的网络热词或流行语
有些汉语网络热词或流行语不能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需要弄明白其隐含的真实含义,根据其真实含义来翻译成英文,这种情况大多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例如:
1.坑爹the reverse of ones expectation,“坑爹”意思并不是真的把爹给坑了,而是“坑人欺骗、不尽人意”的意思。
2.吐槽disclose ones secret,要翻译“吐槽”,必须要弄明白它的意思,就是“掀老底”“爆料”“拆台”“抬扛”等。
3.腹黑scheming,“腹黑”当然不是腹部发黑了。腹黑的真实含义是指“表面温和友善、内心却想着奸邪之事”。
(七)由中式英语翻译而来
1.不作就不会死 No zuo, no die.这个短语是汉语拼音式英语。它跻身2013年微博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曾引发网民组团前往围观“作”到国外的盛况。含义是:如果你干蠢事了,坏事很可能找上门。
2.你行你上啊(不行就别乱喷) U can U up ( “no can no BB” )
“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啊)”在Urban Dictionary解释中还“附赠”了配套用语“no can no BB”(不行就别乱喷)。意思是“如果你行,你就应该去做这件事”。这句话用来讽刺那些挑剔别人工作的人,尤其是那些自己本身做不好的人。通常后面会跟着“不行别逼逼”,意思是“如果你做不了,就不要挑别人的刺”。
【例句】That person does not deserve the award. “那个人不应该得奖的。”
You can you up. “你行你上啊!”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分析、总结,该研究得出网络热词及流行语英文翻译方法主要有:完全汉语拼音式翻译法、来源于发音的翻译法、汉语拼音和英文混搭合成法、运用英语构词法、中式英语翻译法、直译和意译。其中,运用英语构词法翻译的网络热词和流行语居多,主要运用的构词法有拼缀法和合成法等。
参考文献:
[1]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Alex. 2014网络流行语大盘点且行且珍[EB/OL].http://www.kukuspeak.com/kouyu/shiyong/14170.html.
作者简介:
曹晓君 (1976— ),女,汉族,籍贯:山东,职称:讲师,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网络流行语翻译的目的论视角 篇4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网络已经开始深入千家万户, 而“网络流行语”作为人们在网络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工具, 以生动风趣和个性化强的优势, 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并日益改变着人们的习惯和生活方式。网络流行语, 即网络上流行的语言, 因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 而成为网民们长久使用而固定下来的表达方式。可分为数字类、字母类、文字类、符号类等四类。
除了方便、快捷等优点, 网络流行语的主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社会热点。
2 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目的
翻译目的论, 又称“Skopos概念”, 是功能派翻译学派中最重要的理论观点, 是由汉斯·弗米尔根据凯瑟琳娜·莱斯的功能范畴所提出的。翻译的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认为翻译是将目的法则置于首位的、基于原文的、有结果的行为。
目的论使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诚原则等原则, 将译出语翻译成译入语, 使其从字面意义、深层意义都能与原意相契合。
(1) 译者的基本目的
译者的目的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 倘若仅以谋生为目的, 则译作的质量低下在所难免;但如果以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促进双方文明建设为目的, 译作必须准确、形象。
在以后者为目的的基础上, 作者使用多种翻译方法, 如:将句子还原到出处中解释和引出一些重大事件的方法进行翻译, 使网络流行语在包含了作者或讽刺、或娱乐、或劝导的目的下更容易被理解、被接受。
如“屌丝”, 起源于“雷霆三巨头吧”对“李毅吧”中“毅丝 (李毅的粉丝) ”的恶搞称谓, 后被“魔兽世界吧”会员用于嘲讽毅丝, 意为劣等毅丝。后有媒体将其解释为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却又缺乏社会经验的人, 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热情, 欲为之而不能。这样的心态广泛存在于社会每一个人心中, 由此变得缺乏动力, 得过且过。除了男性, 许多女性也愿意自称“屌丝”。大家普遍认为, “屌丝”的反义词是“高富帅”、“白富美”, 又喜欢围观对他们的嘲讽, 便争相认领该名号。既出于想和当代现实特征合拍的目的, 又迎合了他们自嘲的乐趣。
网络译者根据其词意中的自嘲成分将其译为“Loser”, 既体现了社会中乐于将自己称为“屌丝”的人的自嘲意义, 也体现出译者挖掘该词内涵的目的, 使该词的翻译更加形象地表现出社会中“屌丝”阶层的特征。
(2) 译文的交际目的
网络流行语多以简洁、隐晦为主要特征, 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交际中,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具有戏谑性的色彩, 暗含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 表明了社会监督力量的逐渐壮大。使用网络流行语可以使普通公民更好地监督政府的行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如“给力”一词, 出现不久便被大量地传播使用。其最初的火爆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 不给力啊老湿。”其中的“不给力”即形容与预期目标差距过大, 因此, “给力”则可以理解成“有作用、有帮助、给面子”。在中国北方的方言中, “给力”也同样适用于“给劲, 带劲”等意思。在莆田和淮北等地, “给力”也具有与之相近的含义。
在网络上, “给力”有“gelivable”、“brilliant”、“awesome”等译法, 其中“gelivable”是直接由中文生造出来的英文词汇, 经常用于给球队喝彩与形容人精神振奋的模样, 在交际中体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同时也很容易被理解。
(3) 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 翻译的最佳结果是令读者即使不懂译入语, 也能从译出语中得到原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若想隐去译文中的翻译痕迹, 译者便需要使用诸如音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手段来表达原文的意思。这些方法的运用, 使译文变得更加精彩、生动。
除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技巧之外, 许多翻译方法也别有新意, 可以更好地表达出说话者的本意, 如:1) 旧词新义;2) 引申方言的意思;3) 将句子还原到出处中解释;4) 对一些被曝光的事件的讽刺;5) 引出一些重大事件等方法。这些方法使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传播, 除了语言本身的意思, 还包含了作者或讽刺或娱乐的意义。
3 结论
总而言之, 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不仅在时效上具有与社会生活同步的特征, 也能在新颖性上夺人耳目, 它冲破权威的束缚, 为普通大众耳熟能详, 同时起到了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无论从译者角度、译文交际目的与其最终目的来看, 目的论下的网络流行语翻译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大的可理解度。
摘要:鉴于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大量出现和广泛传播, 笔者力图研究其翻译的目的。本文从译者基本目的、译文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并给出相应的例证说明。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翻译,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建伟.网络流行语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 2008 (H136) .
[2]耿晓娟.从目的论视角研究新疆三城市的汉英公示语翻译[D].新疆师范大学2012届硕士学位论文, 2012.
[3]吕奇.从翻译目的论析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J].湖北经济学报, 2010 (5) .
网络流行语 篇5
1、我想像个小朋友一样,在你身后,在你左右。
2、生活其实也很简单,喜欢就争取,得到的就珍惜,失去了就忘记。
3、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4、别太理会人家背后怎么说你,因为那些比你强的人,根本懒得提起你。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5、人一旦有了感情,就窝囊得不行。你说要敬往事一杯酒,再爱也不回头。实际就算你醉到黄昏独自愁,如果那人伸出手,你还是会跟他走。
6、有一种东西叫做友情,它不需要海誓山盟,却也可以地久天长。
7、你别去打扰他,别一有什么都想和他分享,别满腔热血说完只剩下尴尬。
8、为了自己想要的未来,无论现在有多难熬,都必须得满怀信心的坚持下去。
9、爱上你,只用了一瞬间,忘记你却用了一辈子,甚至还不够。
10、你之所以会觉得难受,大概是因为你投入了大把时间和精力,到最后却没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那种一瞬间被失落灌满的样子让你感到不值得。
11、到了一定年龄,就不想去取悦谁了。我的生命和别人一样宝贵,犯不着装模作样。感谢我的不完美,让我看清了真正对我好的人是谁。
12、当我决议跟你度过下半辈子时,我盼望我的下半生赶紧开始。
13、我不用你细致灵活,不愿你处处周到太辛苦,我只想你一辈子,在我这做个可爱的蠢姑娘。
14、感情都会沉淀,爱一个人怎么可能日日鲜。
15、你总是说青春从不曾永远,而那时候的我们,就是最好的我们。这一次,我们和整个青春做告别。
16、你向往的地方别人都去过了,你喜欢的人别人都睡过了。
17、你的酒窝没有酒,我却醉的像条狗。从未放弃过爱你,只是从浓烈变得悄无声息。
18、世间有风情万种,只为你情有独钟。
19、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20、爱是永恒的,外表可能改变,但本质永远不变。
21、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于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22、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挡箭牌,所以你要学会自己抵挡千军万马。
23、我们都不擅长表达,以至于我们习惯了揣测。去肯定,去否定,反反复复,后来我们就变得敏感而脆弱。
24、也曾吹过春天慵懒的风,也曾走过夏夜无人的街,也曾踩过秋天路边的落叶,也曾想念冬夜里的飞雪。抱着想念过四季,世界都是一封情书,我爱你没有句号。
25、知道的越少越快乐,想的越多越难过。
26、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27、无论你活成什么样子,背地里都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一笑了之,给自己一个灿烂的阳光,一片自由的海洋,让自己不断变强,其实就是最好的蔑视。
28、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可能忘记,只不过是想不起而已。
29、情若是花开花谢,爱终究沧海桑田。
30、相守相望的:是眼;知冷知热的:是心;不离不弃的:是情;一生一世的:是爱。
31、对喜欢的人的情绪无非是,既然你不能来看我,那就我去看你好了。
32、走错了路,要记得回头;爱错了人,要懂得放手。人心都是相对的,以真换真;感情都是相互的,用心暖心。只是一起走过一段路而已,何必把怀念弄的比经过还长。
33、无论你说话多么谨慎,总有人歪曲你的意思。所以,学会不在乎。
34、宁可孤独,也不违心;宁可抱憾,也不将就;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入我心者,我不屑敷衍。
35、外貌决定有没有可能在一起,性格决定适不适合在一起,物质决定能不能稳定的在一起,信任决定能不能长久的在一起。
36、当你毫不怀疑地相信一个人,那么你最终有可能得到两种结果,要么得到一个值得托付一生的人,要么得到一个值得铭记一生的教训。
37、当你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忙碌的时候,就没有时间为不想要的东西而担忧了。
38、有时候,最好的朋友会让你的生活一团糟,可是没有他们,你的人生就少了许多色彩。
39、我的人生曾经寂寥。我曾经身处茫茫人海,却宁愿孑然一身。直至遇见你。
40、这个世界上,最打动人心的,让人鼻子一酸止不住流泪的,永远是至深至爱的亲情与爱情。
41、明明想念的不得了,却还要装出一副很淡然的样子自己想想都觉得心酸。
42、最近改吃素了,不为什么,只为你就是我的菜啦。
43、我设计了一万种方式遇见你,可是一直害怕一次真正的相遇。
44、别人的生离死别与我毫不相干,但你眉头只要轻皱一下我就无法坐视不管。
45、敢于尝试,就等于你已经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46、喜欢一个人是克制不住想要跟他亲近,跟他说话,了解他的一切。
47、遇上一个人要一分钟的时间,喜欢一个人只需一小时的时间,爱上一个人要一天的时间,可要我忘记你却要用上一生的时间。
48、就算把世界都给我,没有你,我还是觉得一无所有。
49、最能让人感到快乐的事,莫过于经过一番努力后,所有东西正慢慢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50、现在每天醒来睁开眼见到的是墙上你那似阳光般的笑靥,好想哪天醒来时,第一眼所触及的是真正的你那似花般甜甜的睡容。
51、每次在丢脸之后大脑都会自动循环播放丢脸的过程,无数次循环。丢脸的每个细节都很清晰,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记忆力这么好过。
52、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53、拼一年春夏秋冬,搏一生无怨无悔。
54、时间会慢慢沉淀,有些人会在你心底慢慢模糊。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的成全。
55、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都有每一个人的`宿命、委屈、挣扎、奋斗。所以,没什么可抱怨的。
56、学会一个人生活,不论身边是否有人疼爱。做好自己该做的,有爱或无爱,都安然对待。
57、做不到所有人欢喜,不如做原来的自己。
58、孤独的人喜欢深夜,多情的人喜欢黄昏,幸福的人喜欢阳光,伤心的人偏爱风雨。
59、虽然岁月磨平了我们的棱角,但内心住着的那个小孩还是不想长大。
60、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人生留点余地,不冒进,不颓废,不紧张,不松懈,得到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时不郁郁寡欢,得失淡定从容。
61、愿公子事后遇良人,娶娇妻,共白首,也断我这相思忆。
62、重要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人越来越重要。
63、有时候只希望你能用心感受,深爱一个人是否能会感到温暖,如果是一种煎熬,就放弃吧!
64、我也想浪荡一生,却一不小心钟情了一个人。
65、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深交的人越来越少。
66、有些的时候,正是为了爱才悄悄躲开,躲开的是身影,躲不开的却是那份默默的情怀。
67、我将离去。我站在这早已没有了鸟鸣的晨曦里,遥望那远方呈现的昏暗。或许那船,正从无垠的朦胧里,驶向这只有我的岸。
68、曾经,我们变成了世界上最冷漠的人,就这样苛刻的计较着,无可释怀,只因纠结的是不死的心。
69、夏天的晚风轻轻吹动窗台的帘子,暮色朦胧,躺着打会儿瞌睡,舒适到差点就要决定这样过一生。
70、有时候不敢粘人,害怕喜欢的人觉得我累赘。可我爱一个人的时候就是这样啊,幼稚冲动,想随时冲到你面前告诉你:我很想你,即使才分开了几分钟而已。
71、这个世界不简单,这个世界很粗暴,这个世界充满了出乎意外,但我们不能因此丢掉了人性最柔软的部分——爱的能力。
72、有些人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73、每遇到一处美景,每尝到一道美食,每听过一段笑话,都会想,要是你在就好了。
74、对你又怎能说忘就忘呢,毕竟真的喜欢过你。
75、大起大落谁都有,拍拍灰尘继续走。
76、这些年来,我从来都不是你喝醉时突然叫出口的名字,我只是这么多年一直站在你右侧,与你谈天说地,陪你成长的女子。
77、没必要刻意遇见谁,也不急于拥有谁,顺其自然,最好的自己留给最后的人。
78、我不要你了,再怎么委屈,我也不能继续委屈自己了,一个人坚持一段感情太难了。
79、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80、如果我没有什么可以帮到你,至少可以陪着你。
81、人生就是一件蠢事追着另一件蠢事而来,而爱情则是两个蠢东西追来追去。
82、如果,我知道有一天会这么爱你,我一定对你一见钟情。
网络流行语翻译 篇6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流行语;价值评判
麦克卢汉认为,一种新型媒介可以带给个人与社会巨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却主要不在于媒介传递的内容本身。互联网的出现也是这样,它不仅代表了传播介质的变化,也必然会引起传播内容的变化,也会带来新的语言形式、思维方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价值观念。
互联网催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模式——网络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互联网也越来越以其自由、便捷、隐秘的特点渗透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而由此就形成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衍生与建构,既与通过互联网所传播的内容息息相关,也与互联网这一全新的传播介质密不可分。任何文化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观或价值取向,网络文化也不例外。
美国学者布赖特(J.B.Pride)在他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提出了“语言和社会结构共变”理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在网络社会中,网络流行语是其最具活力的生长点,它的产生和传播符合现代社会现实,其存在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一、网络流行语的文化景观
就人类文化整体而言,从历时性角度看,网络文化是一种新文化,代表了文化发展的新潮流,属于“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从共时性角度看,网络文化属于一种亚文化,在文化整体结构中,目前还处于“边缘”和“支流”地位。但随着网络本身的迅速发展以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渗透,网络文化必然从“边缘”走向“中心”,由“支流”成为“主流”。[1]
纵观历史,人类的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语言。如近五年来因为影视节目的影响而产生的“不差钱”“馒头”等,由社会草根事件而产生的“躲猫猫”“俯卧撑”“我爸是李刚”等,在一段时间的流行之后,可能还会影响到现实生活,特别是因为一些草根事件等引发的网络流行语言,更是成为了人们表达民意的方式,也成为网络流行语进步的主要表现。所以,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也记述了时代的变迁。但是在之后的发展中,我们更要重视网络流行语所肩负的文化重担,要把网络流行语发展成为先进的网络文化的代表。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改进网络流新语的生成机制等。
二、网络流行语的价值评判
价值意义内在于文化中,是整个文化的核心。所以,文化的选择也即是文化的价值选择。文化的价值结构是由文化价值选择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决定的。文化的价值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它通常表现为对一种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理性反思与批判,其结果便是文化的价值取向。那么,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中,应该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呢,笔者从辩证法的角度,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义利的对立统一
义,在中国儒家学说中,指的是社会的一定的标准、人们行动的准绳;利,则指利益、功力。儒家认为义是立身之本,应重义轻利。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的“义,人之正路也”,还有我们现在所说的“舍生取义”意思也是一样的。这些现在用于我们对网络流行语的价值评判标准也是可以的,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中,“义”和 “利”也应该有更广的引申意义。“义”也可以指“意义”,用许三多的话说我们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利”也可以指代具体的利益。在网络上进行表达的时候,不能只顾自己一时的好玩儿而做出一些有损大家利益的事情。在我们进行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应该注重它的“义”,要有价值内涵,在大众狂欢的网络中更要代表正确的方向,尽量的能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不顾其他人的感想说出一些有损大众利益的话,这样的话语一旦流行,很不利于事情的正确解决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所以,我们还是要秉着义利结合与统一的标准,要将自身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与统一。不要“见利忘义”要“见利思义”。
(二)理欲的对立统一
理,是指事物的条理,法则,泛指自然规律、政治制度、道德规范和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感应规律;欲,泛指人的个体性、生理性的希望、向往、需要、要求等。中国宋明理学家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将理欲两者对立起来。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如罗钦顺、王夫之等则批评这种对立的观念,主张二者的统一。清代戴震提出了“理存乎欲”,不能如宋明理学那样“以理杀人”。后来,张岱年在谈理欲统一时说,“宋儒理欲之辨固然是片面的,而戴震之所谓‘理存于欲’也未免把问题简单化了。人们的欲望是不可能无限地满足的,必须加以制约。我们提倡社会主义的人道精神,‘节欲’还是必要的”。
这些思想反映也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中,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从最初单纯的现象描述和影视节目的衍生到了现在社会现象的表达。在我们使用和传播一些网络语言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追求风潮,在追随之前,最好要有自己的价值评判,看这些语言有没有实际意义,能不能促成一定事件的解决。这样有助于我们的网络流行语有更加深刻的含义,也赋予了网络流行语很大的现实意义。如“俯卧撑”“躲猫猫”“我爸是李刚”等流行语言都是由社会事件衍生的,因为网民的介入而促进了事件快速、公正地解决。
(三)德力的对立统一
中国儒家所讲的“德”,内容几乎包括了精神与思想上的一切,仁、义、理、智、信、忠、孝、恭敬、谦让都可以用德来概括。“德”又与“道”相提并论,“道”偏重于较为客观的天地万物总规律,“德”侧重指具体事物的总规律。因而品德、道德既指外界原则的遵从,又指内心的修养与约束。力,指力量,引申为实力、武功、武力。儒家自然不赞同“以力服人”而宣扬“以德服人”(孟子)。韩非则反之,重力轻德,认为“古人亟于德,中世逐于智,当今争于力”。辩证地讲,德力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整个国家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两面。网络的出现,衍生出了一个新生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发展,创造了独特的网络文化,网络流行语就是这种文化的一道独特的景观,那么在网络流行语在发展过程中,要立足于先进的网络文化、立足于整个社会,缺少精神道德之文化引导和现实的发展基础,想要更好地发展是不可能的事。网民的修养和道德提高是提高网络文化层次的关键部分,他们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四)法教的对立统一
法,指法规、法律、刑罚、法治;教,指道德教养与教育、德治。中国儒法两家各执一端:儒家主张“德治”,法治其次;法家力主“法治”,德治没有实用价值。这当然有片面性,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两者不可偏颇。德治重在内心道德的规范,法治重在外在的社会规范,两者互补,共同促进文明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人是网络社会的主体,网络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网络社会中所体现的文明程度直接反映出网民的网络文化素质。而道德自律与网络文化发展的关系就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相互促进,又彼此存在矛盾,现在,网络上主体身份的隐匿性和信息的极高透明度,很容易将人性深处的各种丑陋和罪恶诱发出来并肆意张扬,从而造成了更多的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语言失范和道德失范现象,影响他们语言规范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对传统道德的传播和语言的规范性以及严肃性产生强烈的冲击。所以,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也要有着道德思想,不能一味地凭着自己的想法,还要考虑到网络流行语传播的价值。
网络流行语现在的发展也有很不规范的地方,要解决网络流行语中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有害内容泛滥的丑恶现象,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和打击;另一方面要主动建设新的网络文明规范,主动创造健康文明鲜活的网络语言,惩恶与扬善并举,后者更为根本。[2]
价值观规定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准则、方式和方向,价值也体现着对人的主体性的确认,不同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不同的文化模式,对文化价值之本质的理解决定了文化的选择和建构。
三、结语
网络流行语和其他语言文化一样,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有害于民族语言的纯洁和健康,是语言的垃圾,应当加以剔除和摒弃;而有的人认为,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如果流行语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就可以为社会所接受。综上所述,不论对网络流行语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网络流行语今后将会在社会上更大范围内流行,并将对规范语言和语言规范产生更大的影响。
注释:
[1] 参见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2] 参见朱希祥《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网络流行语翻译 篇7
随着电影文化的流行, 很多国内观众对原声影视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 在国内, 观看美剧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欧美影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对于影视字幕翻译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影视字幕翻译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不可或缺的翻译实践领域。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研究近几年的影视字幕翻译, 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流行语开始出现在影视字幕翻译中, 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翻译“本土化”的趋势。因此, 如何在保证影视字幕翻译的品质下, 在遵循传统翻译标准“信达雅”的前提下, 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 是当前影视字幕翻译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2 网络流行语的概念
从字面上理解, 网络流行语主要是指在网络上流行的一种语言。网络流行语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在互联网上约定俗成的一种交流方式。一般情况下, 网络流行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网络传播的影响, 并产生独特的传播效果。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这个聊天平台上被人们广泛使用的符号和词语, 这些符号和词语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被特定的人群频繁使用而流行起来的符号和词语。在理论层面,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狭义的网络语言, 但是带有很强的传播性,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形式较多, 主要表现为字、词以及句子, 网络流行语能体现出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和发展, 是经济、政治、环境、文化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3 影视字幕翻译过程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
(1) 影视字幕翻译过程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
影视字幕翻译本身就是为影视剧和对白提供同步说明的过程, 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 是译者以影视原文为基础, 以电影为媒介, 以观众为中心所进行的一种艺术再创作的过程。一般而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译者需要对译入语和原语言的文化差异给予足够的重视, 才能帮助观众欣赏和理解影片的内容。同时, 影片翻译不仅需要传递影片表达的语言信息, 更要能够有效传达原片的文化信息。然而, 受地理环境、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这就导致译者在影视字幕翻译的过程中很难准确表达原文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此时,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或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种问题的存在。例如, 在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中, 有这样一句台词“You don't be a jackass”, 单词“jackass”的中文意思是“公驴”, 如果直接把这个词语翻译成公驴的话, 多数中国观众会难以理解。译者可以使用网络流行语翻译成“你不要太得瑟了”。这样, 观众就很容易理解了。
(2) 影视字幕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随着网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网络交流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网络语言在人们生活中悄然诞生并且发展迅速。网络流行语风趣幽默, 通俗易懂, 文字简略, 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代青年人的语言交流习惯和审美心理。如今, 网络流行语不单单是在网络上流行, 已经开始进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 在影视字幕翻译中也被译者广泛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符合观众语言的使用趋势, 迎合了观众语言审美的心理。通过运用本土的网络流行语对西方文化进行巧妙的阐释, 能够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有效地结合, 从而达到绝佳的视听效果。例如, 在电影《里约大冒险》中, 原文:I know I’mnot a pretty birdie, but I used to be quite a looker, a star.字幕翻译为:别看我现在长得很纠结, 但是我以前却是个英俊潇洒的大明星。然而, 如果仅仅按照原文译为:我知道我不是一只漂亮的鸟儿, 语言就会显得平淡, 而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就使译文显得非常幽默。
(3) 网络流行语使用不当产生的问题
有些译者在影视字幕翻译过程中, 为了追求幽默效果和吸引观众兴趣, 一味地使用网络流行语, 从而造成网络流行语充斥整个字幕翻译的现象。同时, 网络流行语使用不当也必然造成不能有效传递语言和文化信息的问题。例如, 在《实习医生格蕾》的字幕翻译中, You gotta be kidding me with this crap.Nobody has just one soulmate.译文为“你不会真的相信这些琼瑶剧吧, 琼瑶神马的都是浮云”, 字幕翻译看起来非常具有喜剧和幽默效果, 但原文并不是要传递喜剧效果。这样就导致观众不能真正理解原文信息。
4 结语
本文结合影视字幕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实例, 探讨了影视字幕翻译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作用以及带来的负面影响等, 旨在引起译者对当下影视字幕翻译中网络流行语合理使用的重视。
摘要:近年来, 欧美电影在国内开始流行。在电影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中外文化碰撞的现象, 尤其是当前中国互联网文化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 在很多影视字幕翻译中出现了网络流行语。影视字幕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可以丰富电影内容, 吸引观众, 促进影视文化的流行。然而, 网络流行语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不当使用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
关键词:影视字幕,翻译,网络流行语,积极作用,问题
参考文献
[1]葛丽.影视字幕翻译的文化过滤现象探析[J].芒种, 2012 (5)
网络流行语翻译 篇8
一、零翻译的定义
真正意义上的“零翻译”理论首先是由邱懋如教授在他的《可译性与零翻译》 (2001) 一文中提出的。根据他的理论来看, “零翻译”的实质就是用目标语中非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源语, 用于克服因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言学以及文化上的差异性所导致的不可译, 从而达到“信、达、雅”三大翻译标准。这里其实包含了两层含义:1.直接省译源语中的词语;2.运用目标语中非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源语。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 我们就可以把零翻译划分为三个具体的翻译策略, 即省译、音译和移译。刘明东教授在他的《零翻译漫谈》 (2002) 一文中将“零翻译”进行了更系统的划分。他根据源语引入目标语程度的不同, 把“零翻译”分为“绝对零翻译” (Absolute Zero Translation) 和“相对零翻译” (Relative Zero Translation) 两个大类, 前者又分为省译 (ellipsis) 和移译 (transference) 两种翻译策略, 后者包括音译 (transliteration) 、音义结合 (soundmeaning combination) 、象译 (image translation) 、补译 (complementary translation) 、直译加注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notes) 和归化 (adaptation) 六种翻译策略。这样的分类方法就为我们在翻译流行词的过程中处理不可译性问题时提供了更为具体、操作性更强的方法。
需要强调一点, 我们必须把“零翻译”与“不译” (non—translation) 区分开来。“零翻译”仍然是翻译, 而“不译”顾名思义, 即不翻译, 例如:
“Do you know what the English word kangaroo mean?”
译文:“你知道kangaroo是什么吗?”
在这个例子中, “kangaroo”一词被称为对象语或者目标语 (object language) , 并没有翻译, 因为该词在这句话里没有交际的作用, 不需要翻译, 而翻译是以双语交际为目的的, 并有双语转换行为的发生。零翻译是译者把源语 (source language) 带到译文 (translated texts) 中, 而目标语读者 (target language receiver) 通过零翻译呈现的译文进入源语文字, 并转化自己的文化背景以源语的角度认知译文。整个零翻译过程充满了双语之间以及彼此语言读者之间转换、理解和解释的行为, 有着双语交流的目的, 因此“零翻译”是翻译里的一种, 而不是不译。
前面提到的目标语读者“转化自己的文化背景以源语的角度认知译文”其实就是一种“可接受性” (acceptance) 。“保时捷”“吉普车”和“麦克风”等都是英译汉中运用“零翻译”理论的成功典例, 由于英文单词简单的结构和发音以及西方科技、经济、文化的强大渗透力和适应性, 使得这些零翻译的外来词在中国有着很高的接受性。中文特别是流行词的英译, 也需要文化力的支持, 才能使译文有较好的可接受性。
二、零翻译在流行词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一) 绝对零翻译 (Absolute Zero Translation)
绝对零翻译包括了“省译”与“移译”两个部分。
1.省译又叫略译, 它是一种特殊的零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 有些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单靠直接的翻译是很难实现有效沟通的, 这时省译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省译就是适当省略源语里的一些内容, 却又不妨碍源语意义在目标语中的表达。当然, 这里的省译是从句子和篇章角度来说的, 因为单个词语不存在省略的问题。例如:
你就是个笨蛋, 是个290, 是250、38、2三合一。
译文:You are a completed donkey.
290、250、38、2都是中国网民很熟悉的用来形容一个人蠢钝的流行词, 而在译文中都省略了, 只用了“a completed donkey”表示, 省译让译文绕开了会使外国人摸不着头脑的“290”“250”等数字, 也较好地完成了表意的任务。
2.移译就是直接将源语中的词语引入到译文当中。其实在英译汉的词汇里, 移译已经被广泛运用了。如“T恤” (T-shirt) 和“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都是移译的成功例子, 因为几乎连中国很普通的家庭主妇也会知道GDP是和国家宏观经济一类有关的东西。然而要想在汉译英中成功引入移译,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可接受性”上。“囧”是2011年中国很火的一个流行词, 虽然“囧”字的原意是“光明”, 由于这个字本身就像一张苦笑的脸, 所以常常被中国网民用来表达尴尬和无奈之情。若把“囧”移译成“囧”, 外国人看到这张脸也会心领神会, 翻译的“可接受性”很高, 翻译的效果也很好。
(二) 相对零翻译 (Related Zero Translation)
相对零翻译是把源语的部分内容引入目标语中, 具体包括“音译”“音义结合”“补译”“象译”“直译加注”和“归化法”六个具体方面。
1.音译就是根据一个词语在源语中的发音用目标语的文字或字母表示出来。音译其实已经是一个很成功的克服不可译性的翻译方法, 中国的“功夫”“麻将”和“豆腐”已经成了正式的英语词汇里的“kungfu”“mahjong”和“tofu”。虽然说音译法从技术层面来说很简单, 而且大多数涉及到的是人、事物的名字的翻译, 但是“接受性”是很大的难题。“春哥”“曾哥”和“小月月”可以分别音译为“Chunge”“Zenge”和“Xiaoyueyue”, 可这些流行词的背景和故事也需要被译文读者了解和熟悉, 翻译才能达到应有效果。
2.音义结合指的是将源语词的一部分进行音译处理, 以绕过文化或语言上的不可译, 一部分根据其意思进行一定的翻译解释, 以求更好的接受性。“基友”是网友发明的用来形容同性之间亲密关系的流行词。其实“基”是源于英文单词“Gay”的首字母“G”的发音, 又正如“e-pal”和“penpal”里“pal”表示同伴伙伴的意思, 所以把“基友”译为“G-pal”, 做到了音义兼具, 是比较理想的译法。“给力”一词被翻译为“gelivable”, 一部分是“geli”的音译, 一部分是“able”的形容词后缀, 可谓是巧妙。凤姐标新立异的言行让她自己红遍了整个网络, 若把“凤姐”一名译成“Lady Fengfeng”能让外国人很快联想起同样是特立独行的“Lady Gaga”, 就能获得较好的可接受性。
3.补译即补偿翻译, 就是根据源语词的读音在目标语中找到相应的单词或字, 并且这些字词要蕴含一定的意义, 用以补偿翻译过程造成的缺失。英译汉中较成功的补译例子要数“奔驰”和“可口可乐”了, 奔驰源于“Benz”的发音, 但是“奔驰”一词本身就有迅捷飘逸之感, 很符合奔驰车自身的价值。“可口可乐”这一译法不但在读音上符合了“Coca Cola”, 而且贴合了饮料行业的要旨:可口并让顾客快乐。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补译的关键是找到音与意义完美的切合点。“楼垮垮”也是近年来比较火的流行词, 我们可以尝试把它翻译为形容词“so-crackingcracking”, cracking是拟声词, 类似于建筑等裂垮的声音, 与“垮”字音也相近。如:
“楼垮垮”真让社会担心。
译文:These so-cracking-cracking buildings are a big social concern.
4.象译是运用目标语中字母、单字的形状来表达源语中有相应形状的意象的翻译方法。比如“三角关系”可以译为“T-relationship”, “道路是曲折的”可以译为“The road ahead is zigzag”。象译的关键是在于源语与目标语的形似, 而人类对形状的认知基本是相同的, 所以象译的汉语流行词对于外国人来说是很容易接受和记住的。
5.直译加注中的注就是注释或注解, 因为单纯的直译往往会因译本读者对译文背景知识的缺乏而使译文读者惑不得解。前面提到的城管, 就被《泰晤士报》加注译为了“Chengguan—urban security guards”, 很值得中国译者借鉴。“浮云”一时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我们可以先直译为“floating clouds”, 再加注释“refers to something that is nothing but nothing”就可取得不错的翻译效果, “偷菜”也可译为“stealing vegetables—a popular game that people can get joys from stealing their e-pals’virtual vegetables on the Internet”。直译加注的关键在于“加注”这一环节, 了解所译对象的特点和本质才能加上恰当的注解。
6.归化法要求译者向目标语读者靠拢, 在目标语中找到与源语词意义相近, 但用法和表达习惯符合目标语的词语, 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语言特色和文化价值。“被高铁”“被代表”“被就业”等流行词反映了中国社会里的一些负面现象, 而且英语中没有类似的语法结构, 所以很难在英语中找到直接对应的词语, 如果运用归化法翻译这些词语, 就能绕过文化特别是语言上的空缺, 并且也能达到双语交流的目的。“被高铁”可以尝试翻译为“just-in-the-officialdata convenience brought by the High Speed Train”, “被代表”可译为“voters without voting rights”, “被就业”可译为“a cooked high employment rate”, 这些归化了的表达符合西方人的语言习惯, 不仅忠于源语的意思, 而且源语里的幽默和讽刺效果也未减少。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被就业”一词在中文是动词, 而在译文里它的位置就比较灵活了, 如“太气愤了, 我们都被就业了!”译为“I am so mad at the cooked high employment rate”后, “被就业”就是名词做宾语。
三、结论
本文对零翻译理论在流行词翻译上的运用做了一些尝试,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零翻译理论对流行词的翻译的确具有很强的操作价值和实用价值, 其不仅为译者解决流行词汇的不可译性问题提供了思路, 而且使网络流行词翻译达到“信、达、雅”的标准成了可能。然而当诸如奔驰、卡拉ok、秀、博客等一类外来词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的时候, 我们应该要有所反思, 因为只有自己的科技、经济以及文化强大起来时, 母语里的精华才能被别人接受, 这也是比任何翻译理论对翻译都更有价值的力量。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1, 87) .
[2]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中国翻译, 2001 (1) .
[3]刘明东.零翻译漫谈.中国科技翻译, 2002 (1) .
[4]左飙.论文化的可译性.英汉比较与翻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
网络流行语翻译 篇9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翻译,汉译英,翻译四步骤,译者主体性
对于网络流行语这一新新语言, 学术界还没有明确定义。学者们各抒己见, 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 具有代表性的有郑丹娘、汤玫英、陈一民、杨萍等人。其中, 陈一民教授将网络流行语定义为“伴随现实社会新闻事件的发生, 在网络几近同步产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短时间内生命力极其强大但并不长久的热门词语, 又叫网络雷语、网络热词语”[1]。该文作者对其“生命力并不长久”一说持不同观点。目前部分网络流行语已被收入一些汉语词典, 甚至一些国外的词典也收录了英语版的网络流行语。只要网民继续使用, 它的生命力就会经久不衰。
网络流行语来源于多渠道。上述陈一民教授将其归纳为“伴随现实社会新闻事件的发生”的这一说法也稍显片面。除了现实社会新闻事件, 网络流行语还来源于影视文学作品、社交网络、聊天工具、方言、外来词、网民创新等。网络流行语个性鲜明, 或轻松愉快, 或辛辣讽刺, 具有令读者过目不忘、引发读者再次运用、自主传播的魅力。因为网民的热情, 各大媒体网站会举行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评选及网络流行语翻译大赛, 这也再次加速了它的走红。
1 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及译者主体性
1.1 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
乔治·斯坦纳是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为1975年出版的《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 他以海德格尔的阐释思想为基础, 提出“理解也是翻译”的观点。该书被誉为“18世纪以来第一部系统研究翻译理论与翻译过程的著作 (the first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ocesses of translation sinc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2]。它不仅完善了阐释学的观点, 还将翻译分为四个步骤, 即信赖 (trust) 、侵入 (aggression) 、吸收 (incorporation) 和补偿 (restitution) [3]。
“信赖”是指译者相信原文是有意义的, 翻译是有价值的。翻译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原文的内容及作者的意图。“侵入”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 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发生的冲突。此时需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理解原文的意思, 并将之带到译文当中。“吸收”是指将信赖和侵入获取的信息移植到译文中去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译者要面临到底是采用异化还是采用归化的抉择。在前三个步骤中, 不可避免会造成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不平衡, 所以需要翻译的第四步“补偿”来恢复平衡。译者要做的是尽量寻求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对等。
1.2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在斯坦纳翻译四步骤中十分重要。屠国元和朱献珑曾将译者的自主性定义为“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 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 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4]
翻译并非一件容易办到的事, 译者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最大限度地突破原文的限制, 不仅要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还要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达到相应的效果, 且让读者觉得容易接受。
2 翻译四步骤与译者主体性的应用
在网络流行语的英译中, 斯坦纳翻译四步骤中的译者主体性对其有指导作用。
例1, 原文:不作死就不会死
译文1:Never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
译文2:No zuo no die
对于“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来源, 有人称是来自通泰方言, 但也有人指是东北方言。“作”是指无端生事, 没事找事, “作死”意为“找死”, “不作死就不会死”意即:不找死, 就不会死。常见用法有挑衅、劝告及警告这三种。此时的冲突体现在英语中并没有与汉语“作”对等的词汇, 如何消除这种语言障碍需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吸收的过程也是对原文进行加工整理, 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翻译的过程, 此时需要决定是保留原文的风格还是适应译文的风格。译文1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 采用英语歇后语对原文进行了意译。而译文2则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将汉语“作”音译为“zuo”, 丰富了译入语。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 (城市词典) 于2014年1月15日收录了“No zuo no die”, 并解释为“This phrase is of Chinglish origin.Means if you don’t do stupid things, they won't come back and bite you in the ass. (But if you do, they most certainly will.) Zuo/zwo/is a Chinese character meaning‘act silly or daring (for attention) ' (这个短语是中国式英语, 意为:如果你没做傻事, 就不会惹火烧身, 反之, 那就麻烦了。“作”是指为引起注意而做出愚蠢或粗鲁的行为) 。该释义就是为了达到平衡而做出的补偿。这两种翻译都在遵循翻译四步骤的同时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 但就网络流行语的英译而言, 该文倾向于译文2, 它不仅推广了汉语拼音, 还丰富了英语。
例2, 原文:我爸是李刚
译文1:My father is Li Gang
译文2:My father is Li Gang, who is a senior police officer!
“我爸是李刚”出自2010年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案的肇事者李某之口, 成了一个特指官二代“仗势欺人、骄横跋扈”的符号语言。表面看起来这句话并不存在中西文化差异, 可以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但是, 显然译文1简单将原文直译为“My fa ther is Li Gang”不足以展现肇事者那种官二代的嚣张跋扈。要达到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平衡, 译文2将异化和归化相结合, 采取了直译加注的方法。一句“who is a senior police officer”便道明了当事人何以如此狂妄, 句末还用了感叹号来加强语气。该翻译从直译到加注, 都体现出了译者在翻译四步骤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了主体性。所以, 译文2更适合该网络流行语的翻译。
例3, 原文:富二代
译文1:Silver-spoon kids
译文2:Rich second generation
富二代主要是指那些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出生、继承巨额家产的富家子女。富二代中有成功者, 有平庸者, 亦有败家者。翻译时要注意网络流行语“富二代”通常是指那些纨绔子弟。译文1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 将之意译为“silverspoon kids (含着金汤匙出生) ”, 但“silver-spoon kids”一般只指家世显赫、出生显贵, 而不含中文“富二代”的微妙贬义。而译文2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将原文直译为“Rich second gen eration”。在参照翻译四步骤和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基础上, 为了尽量达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 经过权衡, 该文作者更倾向于“rich second generation”这一翻译。
例4, 原文:元芳, 你怎么看?
译文1:Yufang, what is your opinion?
译文2:What is your opinion?
“元芳, 此事你怎么看?”出自古装电视剧《神探狄仁杰》, 后许多网友争相模仿而流行。剧中李元芳是狄仁杰的卫队长, 而这句话是狄仁杰在办案时询问对方意见常说的一句台词。分析两种语言及文化差异即侵入时, 要明白网友在生活中询问别人意见时也带上“元芳”这个称谓, 只是一种调侃, 而非针对元芳本人。译文1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将原文直译为“Yuan fang, what is your opinion?”既然“元芳”这个称谓并无实际意义, 且会给不明就里的译文读者造成疑惑, 所以译文2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省略了原文中的人名, 将之意译为“what i your opinion?”。省略无关紧要却又干扰读者信息的过程亦体现了译者在翻译四步骤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了其主体性。
例5:不明觉厉
参考译文:Admiration arises despite my incomprehension o what you said.
“不明觉厉”是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的缩写。这句话的翻译难度很大, 因为英文中找不到既能传达原文的意思又能保留原文缩写形式的句子。为了达到信息交流的翻译目的, 在意义和形式不能兼顾时, 应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 以意义为主。译者将原文意译为“Admiration arises despite my incomprehension of what you said”, 最大限度地达到原文与疑问的对等, 完成翻译四步骤的同时, 也充分体现其译者的主体性。
3 结束语
网络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增加为网络流行语的走红创造了大好时机,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也必不可少。要得出好的译文, 就应以理解原文为基础, 分析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及方法, 最大限度地达到原文和译文的对等。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应该在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陈一民.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
[2]Munday J.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Studies[M].New York:Routledge, 2001:63.
[3]斯坦纳.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M].庄绎传, 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7:63.
中国流行语及其翻译技巧 篇10
所谓流行语就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领域出现且广为流传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 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文化生活和大众心理。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互联网的普及, 中国流行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反映了我国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 形象地诠释了大众的聚焦点。本文将就中国流行语的基本特征及其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2 中国流行语的基本特征
(1) 时代性
流行语是在一定时期流行的, 所处的年代不同, 其特色也不尽相同。比如, “文革”时期就有“红卫兵”、“大字报”、“知青”等流行词汇。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是导致流行语层出不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像“老三件”、“喇叭裤”等词都比较流行。到八九十年代又有“万元户”、“倒爷”等新词。九十年代“下岗再就业”、“大哥大”、“炒股”、“素质教育”等开始流行。进入新千年以来又出现了更多的流行词, 比如“商品房”、“潜规则”、“团购”、“富二代”等等。
(2) 民族性
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流行语必然带有民族的烙印。很多流行词汇反映了中国社会特有的现象, 带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比如, “三个代表”、“希望工程”、“下岗”、“抓大放小”、“拳头产品”、“铁交椅”、“福娃”、“海归”、“三农问题”、“大学生村官”等等。这些词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有浓厚的中国本土气息。
(3) 经济性
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看, “流行语的构词特点、传播方式、惯性突破力特征恰恰体现了经济学中的经济、均衡、省力原则”。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 人们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效率。话语也不例外, 要求简明扼要, 以最简略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所以, 流行语通常是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3 翻译技巧
如何用英语准确而生动地翻译出这些流行语, 让外国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以下笔者主要就产生于中国本土的流行语谈一谈其翻译方法。
(1) 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误解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很多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流行词都可以采取这种翻译方法。比如, “海投”是resume flooding、“房奴”是mortgage slave、“拐点”是turning point、“百搭简历”是all-fi tting resume、“装嫩”是act young, 等等。
(2) 注释法
在许多情况下,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 单纯的直译或者音译可能导致误解。这时就可以采取注释的方法, 尽可能地填补翻译中的跨文化空缺。比如, “三个代表”的翻译, 就不仅仅是“Three Represents”, 还应加上注释:“namely that the Party must always represen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 the orientation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这样的表述才能被西方人所理解。
(3) 套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形象表达相同的语意, 这类词句的直译会造成语用义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正确表达原语并且保留其修辞色彩, 就可套用英语中语用意义相当的词语来翻译。比如, “八荣八耻”可译为“Eight Does and Eight Don’t”而不是“Eight Glory, Eight Honorable Acts”。这样的翻译简洁明了, 借用了英语中固有的表达方式, 避免了中式英语。
(4) 意译法
由于汉语的固有特色, 很多流行词汇在英语中根本不存在, 这样的情况下, 就应舍去汉语的形式而采取意译法。比如, “裸捐”这个词的翻译。它是指把特定范围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出。所以, 翻译的时候就要把它的含义充分表达出来, 应译为“all-out donation”而不是“naked donation”, 否则会使西方人不知所云。
(5) 创造性译法
创造性译法通常是中国翻译者根据流行语的含义, 结合英文的构词法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形神兼备的翻译方法。比如, “围观”这个词在微博里即“关注”的意思, 有人就创造性地翻译成“circusee”。因为“circusee”是由circus和see两个词组合成的, 而circus有“圆形广场”之意, 暗合了中文中的“围”。
总之, 中国流行语是中国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反映着中国的改革和变迁。虽然流行语的翻译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我们还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尽可能准确、生动地把这些词汇英译出来, 让中国文化更多地被世界了解和接受。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汉语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流行语。本文介绍了流行语的基本含义, 分析了中国社会流行语的一些基本特征并举例探讨了其英译技巧, 以此为众多关注中国流行语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流行语,特征,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金堤.等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9.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浅析网络流行语“心塞” 篇11
关键词:“心塞”;语义;组合能力;句法成分
0 引言
“心塞”一词作为网络流行语,在2014年被广泛应用,2015年1月20日,人民网数据显示“心塞”在2014年流行语中排名第6。至今“心塞”一词在网络媒体、新闻报刊以及我们的日常交际中仍然热度不减。人民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是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因此具有较大影响力。所以本文所有语料均来自于人民网。经过我们的查找搜索发现,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心塞”一词共出现近万次,2014年4月以前仅出现18条,但都不是流行语“心塞”现在的意思,如:
老先生曾因脑梗、心塞等发作到柳铁中心医院治疗... (1)
太医诊断出武媚娘,心塞郁结,被寒气所侵,需要熏蒸... (2)
心塞怎么办?橘皮、莲藕是天然顺心丸。 (3)
例(1),心塞是心肌梗塞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塞作为医学术语出现我们在人们网仅发现3次。例(2)和例(3)心塞还没有发展成一个词,是两个词即它们是主谓结构的短语分别作主语和谓语。
在近两年,“心塞”一词作为网络流行词被广泛使用,如:
觉不够睡,饭也是馊的,《跑男》的工作人员经常要面对这种心塞的状况。 (4)
吴亦凡Bad Girl:被繁华硬衬的失落才是最心塞。 (5)
所以中国的剧迷一般要在每周一上午才可以看到完整版,而且上午一般没有字幕,下午完整版字幕才出来,很多人表示心塞。 (6)
例(4)是“心里堵得慌,难受,说不出来的痛苦”,例(5)是“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例(6)是“担心,着急”的意思,均用来指人,表达着各种难受,痛苦,无可奈何等复杂的思想感情。
心塞还可以用来指物,不过在人民網上还没有发现这种用法,但是我们在《中国纺织报》中发现一例:
油价深陷“滑铁卢”化纤面料心塞如何解?(《中国纺织报》2015/1/7) (7)
这里说化纤面料“心塞”,是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油价下跌给化纤面料企业带来的影响描写的生动形象。也可见心塞的主语扩大了,不仅仅指人,也被用来指物。
1 “心塞”古今语义相同,结构简单明了
“心塞”之所以能作为词在近两年如此流行,基础条件是成词过程自然,容易理解出现在的流行意义,而且其结构简单,能够或可能凝合成词,其原因我们通过历时考察便可得知。“心塞”最早出现于帛书周易,“井渫不食,为我心塞”(《周易·井卦·九三爻》)通行本中“塞”作“恻”,意为心里想不通。下面分别对心塞二字进行历时考察。
1.1 “心”的历时考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这是心的本义,指人的心脏。如: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8)
心还有内心之意,如: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9)
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所以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如:
心之官则思。——《孟子》 (10)
所以心在古代有心脏,内心,思想,精神等含义。
我们通过查找工具书发现心在《古汉语字典》是“心脏;思想、意念、感情的通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是“心脏;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我们通过对比发现“心”在古代和现代意义差别不大。
1.2 “塞”的历时考察
再看“塞”字,它有三个读音:sāi,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塞,隔也。”也就是阻隔,堵住的意思。如:
四塞世告至。——《礼记·名堂位》。 (11)
也有堵塞,充满之意。如:
志气塞乎天地。——《孔子·闲居》 (12)
五味芬芳,以塞其口。——《荀子·富国》 (13)
例(12)塞,满也,例(13)塞,犹充也。
读sài,通“僿”。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说文解字》:僿,实也。郑《笺》云:塞,充实也。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诗·邶风·燕燕》 (14)
志气塞乎天地。——《礼记·孔子闲居》 (15)
读sè,意义同sài,用于某些合成词或成语中,多用于书面语中,如:
戏始有朕,可抵而塞——《鬼谷子》 (16)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解释道:“sài,可做屏障的险要地方;sāi,把东西放进有空隙的地方,填入;sè,义同‘塞(sāi)。”可见,塞的古今音义都没有发生变化。
1.3 心塞两字连用的现象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诗经·国风·邶风·燕燕》 (17)
闭心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论衡·别通篇》 (18)
则其情得,而人心塞矣。——《庭诰》 (19)
例(17)“其心塞渊”意为其心诚实而深远,例(18)“闭心塞意”意为闭目塞听,不思不想,例(19)“而人心塞矣”意为人的思想就充实了。
通过对心塞两字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心塞虽有连用现象,但并没有组合成词,而且现在流行语心塞的意义来源均来自于心塞二字的本义即心里堵得慌,这是“心塞”的基本意思。由本义可引申为心里难受痛苦,因为周围不顺心的事都会让人心里堵得慌,让人无可奈何或难受,因此其引申意义比较自然,也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它也迎合了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的趋势,句式短小,结构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容易被使用和传播。这两个字的组合合乎语法规范,本身可以被人们理解,而且作为流行语这一意思仍被使用。
2 “心塞”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心塞”能够或可能凝合成词,意义结构简单固定,表示因心里堵得慌而不顺心,难受或无可奈何,带有形容词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形容词的性质,我们从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来看它的词性。
2.1 “心塞”的组合能力
可以受程度副词非常、很、太、更、最、十分等修饰,例如:
“充滿感慨,非常心塞,同时也更懂得珍惜感情” (20)
你们看了后会不会更心塞…… (21)
这种发现无疑是最最心塞的,会令整个旅程黯然失色。 (22)
现在碰到早晚高峰,如果你在天目山路上开车,一定会被堵得很心塞。 (23)
女生与隔离墩撞衫 这门出的太心塞了 (24)
每周一集的等待,让众多“稻米”十分心塞。 (25)
还可以受副词“不”修饰,例如:
《琅琊榜》刘敏涛饰静妃,穿越千年还是最爱胡歌,王凯不心塞。 (26)
否定词还可以放在心塞中间,意思等同于不心塞。例如:
开车路不堵,心不塞 ,希望不再参与看病挂号的“战役” (27)
除此之外,心塞还有一种特殊的形态变化,就是可以构成ABB重叠式,即“心塞塞”例如:
有木有感觉心塞塞的? (28)
尽管自己曾经被她骂的心塞塞,也要坚持为她加油声援。 (29)
话说,多花100元买了移动联通双4G版的用户,现在可能是心塞塞的吧 。 (30)
由(28)~(30)例我们发现心塞塞重叠式要比心塞更加能表现出那种心里堵得慌,难受的情绪,而且我们还能体会出里面有一种撒娇的语气,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刻。
综上,“心塞”能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不”修饰,内部结构较松散,可以加其他成分,还可以重叠,可见具有形容词的组合能力。
2.2 “心塞”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心塞几乎可以做全部句法成分,例如:
这些年,因为身份证很难异地办理,千里迢迢几番折腾的心塞,几乎隔三岔五就会重演,其间的感触,也加深着公众对“办证难”的抱怨。——做主语 (31)
心塞剁手党 “度秒如年,感觉购物车比金沙洲大桥还堵”——作谓语 (32)
韩国女星林秀香的脸也已经做不出任何表情了,僵硬的跟石头似的,看了也心塞。——做宾语 (33)
前两天,在英林镇工作的高先生,经历了一件很心塞的事。——做定语 (34)
还有网友心塞地表示:“有会员又能怎么样,没wifi啊!……”
——做状语 (35)
对于普通球迷来说,看球看得心塞报以一声叹息实属正常。——做补语 (36)
除此以外,心塞还可以作为评价语单独使用,一般多用于标题中,例如:
心塞!成都市民7680元请“明星月嫂”遭顺走手镯(标题) (37)
心塞:美女养只狗每月都花万元 那些土豪的炫富你不懂(标题) (38)
以上两例体现文章作者对这两种行为的主观评价,是站在说话人的立场上,体现说话者的主观情感。由此看出心塞可以放在句首、句中、句尾,也可以单独使用,在句中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做全部句法成分。
综上,“心塞”作为主谓结构合成词,能够受程度副词和否定词修饰,可以重叠,可以做全部句法成分,在句中位置灵活,符合形容词的语法特征,由此可推导出“心塞”的形容词词性。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心塞”句式短小,结构简单,意义容易被接受运用。同时“心塞”具有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几乎可以做全部句法成分,而且在句中的位置灵活多变,避免了语言的单调贫乏,像这样的词更受大家青睐而且不会产生语法错误或歧义,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心塞”能够流行适应了当代人的心态,语言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普遍呈现出一种焦虑化的情绪,比如来自上学,就业,成家等等方面的压力让人们需要找一种方式发泄出来,最直接的宣泄方式就是语言表达,因此带有这种情绪意义的“心塞”一词被广泛使用,它适应了当代人焦虑痛苦无语的心态;再有现在年轻人都有追新求异的心理,为了彰显个性,故意不使用传统已有的表达方式,而是使用网络流行语来表达思想,从而造成一种陌生化,吸引大家眼球。此外还有社会方面的因素。据新华网2015年7月23日统计,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6.68亿人,所以新媒体微博,微信,电视等的传播为“心塞”一词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还有近几年官方开始公布新词新语,比如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其他网站也会每年都在盘点最新的网络流行语,因此其关注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也就增加了“心塞”一词的使用频率。现今心塞一词还被大家广泛使用着,至于它的语义是被沉淀保留下来还是被新词替代或是被遗忘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要[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 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3]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商务印书馆,1999.
[4] 程寅,黄锦章.网络造句背后的集体记忆和社会无意识[J].当代修辞学,2011(6).
[5] 案值伟.论当代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J].理论学刊,2004.
网络流行语翻译 篇12
说起中国文学翻译标准, 影响最大的, 首先映入大家脑海中的必然是严复在论译事三难时提出的“信达雅”三字说。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严复提出“信达雅”这三字箴言, 就被翻译家及评论家们封为翻译界的普遍标准, 以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翻译家们都是以“信达雅”作为他们的“金科玉律”。尽管后来也出现了对“信达雅”的批判, 而且翻译家们对“信达雅”的新解也层出不穷, 加上严复当时提出“信达雅”的时代背景及其真实用意渐渐被埋没,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却始终沿着这一传统思路发展推进。
随着西学东渐, 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 大量西方文学作品被引入中国, 翻译理论界就如何译各抒己见, 翻译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翻译标准, 如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 林语堂提出“忠实、通顺、美”, 钱钟书则提出“化境”说, 傅雷主张“神似”, 许渊冲译诗的“三美”原则等。然而, 这些翻译标准始终带有个人倾向性, 仍旧摆脱不了“评点式、随感式、印象式”的传统模式。可文学翻译毕竟是艺术, 因此其性质决定了翻译标准必定不会如科学一样精确, 必定需要译者主观地选择参与其中。
2 传统翻译理论特点和必要性
虽说严复并无定下文学翻译标准之意, 更未对所有类型的翻译设立下标准, 但从“信达雅”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以及各代翻译家都在“信达雅”的基础上进行推陈出新这一点来说, 后来的翻译家们将“信达雅”的些许本意抛弃掉, 取而代之更符合其时代的标准, 并无一例外将其当做是文学翻译的标准。从严复到傅雷到钱钟书, 到如今许渊冲等, 文学翻译标准基本没有跳出传统翻译理论的藩篱, 始终是“经验式、随感式、和评点式”的传统翻译观。
自20世纪80年代, 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从语言学派, 文化学派到解构主义等, 各家各派各抒己见, 规范翻译理论衰微, 描写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如今翻译研究跨学科, 跨领域性质日益明显, 描写性翻译研究大行其道, 都是对翻译过程、成果及大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为参照进行描述批评。对翻译过程和翻译成果以及后续的读者反应进行描述对于翻译研究的影响深远, 不用笔者赘述, 而翻译过程之前果真不需要定下标准吗?虽然有些文学翻译家总是强调没有理论也能翻译好文学, 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 他也一定遵循了某些原则, 所以在遇到困境时, 才能有底气地做出选择。描写翻译理论发展态势凶猛, 席卷了整个翻译界, 可这些描述性的理论对于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如何呢?从语言学的视角衍生出的翻译理论, 对于翻译的实践指导作用毋庸置疑, 可文学翻译是艺术, 毕竟不是如解码、转码一样做到完全等值, 况且也不能控制文学翻译的过程和结果, 毕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文化学派引入了社会、文化等因素, 将翻译研究带入更广阔的境地, 引入了读者环境、目的等各种因素, 将翻译研究带入宽广境地。既然涉及文化, 译者在动笔翻译时就无法避免做出取舍, 而译者如何取舍, 有什么依据呢。对于规范性翻译理论众多理论家对此进行批评,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被归纳为“经验式、评点式、随感式”, 且各个原则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 完全靠译者自身的才气和选择。后语言学翻译理论出现, 将翻译研究带上一条科学道路。对于翻译研究来说意义重大。可是对于文学翻译来说, 果真是科学翻译理论在起作用还是自身的选择呢?
3 翻译研究多元化
文学作品包括从内容到形式、从内涵到外延在内的方方面面的因素, 一部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译者在翻译时应把原作有机整体中的一切因素, 包括意义、意境、风格、遣词造句、篇章结构、审美效果等都考虑在内, 都尽可能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去全面地把握, 并尽其所能在译作中全面忠实地加以再现。
随着翻译研究的多元化, 分类更为细致化, 近来推行翻译标准多元论, 这是翻译研究更加宽容的必然。翻译理论家们更加理性, 更加科学地放弃了一种翻译标准一统天下的思想, 认同每一种翻译理论都有其特定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 且有其适用的时代背景。纽马克提出语义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 和交际翻译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时, 阐释了文本分类的观点, 不同的文本类型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是个宏大的范畴, 如按照体裁来分, 可分为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翻译也应如此。在此只阐述小说的再分类:严肃文学、流行文学以及儿童文学等等。笔者认为既然翻译研究应该多元化, 那各种文本类型应该分的更细致, 比如社科文件分为法律、证书、广告, 文学也不应只是一个大范围, 应该分得更细, 如经典文学, 流行文学, 儿童文学等, 而经典文学下应该分的更加细致。分的越细, 每一小分支下的特点就更加一致, 翻译研究也就更容易进行, 更容易总结出适用的规律。
4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正如谢天振教授所说“文学翻译与其他翻译不同, 不是必须保证每一处都正确, 而是在整体性上, 以语篇为单位, 从整体结构出发, 也许其中有一些小地方出现失误或是不忠实, 但批评应从整体上来符合风格和整体精神。”并不是为译者翻译过程中的疏忽和失误找借口, 而是承认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体性的可能性和做出翻译选择时有自己的考虑。一部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整体, 在翻译过程中保证整体意境和风格都与原文本一致, 且内容尽可能忠实, 而在细节方面又做出一些改动。对于那些感觉能够促进整个文学脉络发展的部分, 译者进行“发挥”或“强调”, 而对于一些译者认为没有对整体文学意义产生影响的描写段落, 译者进行有意的“删减”和“改动”。
文学翻译应该忠实于原作, 这一点在几乎所有从事文学翻译的人和所有的读者头脑里都不会有异议, 现实却非如此。在实践中, 译者出于种种考虑而对原作进行不同程度的增、删、改, 脱离原作加入译者主观性的内容并进行具有译者个性化的创造或曰“再创作”等现象。在阐释严复的“信达雅”时, 王克非从翻译文化史的角度将其达旨术总结为增、减、改、案四个字 (1996) 。黄忠廉总结出具体的达旨方法:摘译、述评、改译、阐释、译写和写译、综述、译评。以传统翻译观点来看, 严复和林纾的译作算不上“忠实”, 虽然以现在我们的分类, 严复翻译的多为社会科学著作, 而林纾主要翻译西方那小说, 但其中大量增添、删减和改动所反映出的翻译理念却是一致的。虽然严复说“达旨”只不过是一种“取便发挥”“实非正法”, 也就是说, 不能算是名副其实的翻译, 只能叫“编译”或“译述”, 而林纾也发表过自己不懂外语所以不免不忠实于原作, 可丝毫不影响这两人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于翻译的影响。原因就是尽管译文不是那么忠实, 可涉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条件、读者接受以及政治目的, 他们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 流传千古。这是非常值得深究的, 严复提出“信达雅”, 批评自己所用的“达旨”译法, 可从社会条件、时代要求、读者期待等因素来研究, “达旨”译法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同时, 严复也说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 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见罗新璋编, 1984:136) 。这就说明严复力求达到“信”, 可又深知完全的“信”是不可能的, 只能求其次, 采用“达旨”译法。再如, 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英译, 著名的译本为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斯译本。经过对比分析和研究者对于读者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的调查, 发现霍克斯的译本更为生动、受欢迎。原因也是因为, 霍克斯并未死守“忠实”标准, 在遇到文化碰撞时选取了更易让读者接受的解释法, 而对于许多方位、情景、人名等都采取了补充、删减、解释、释义等方法。经典作品尤需如此, 更何况流行文学。再如, 葛浩文翻译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基本前提是“信”, 忠实, 可在不能做到完全忠实时, 大胆变通, 以致“信”“达”兼顾。例如, 在《天堂蒜薹之歌》这部小说中, 他对其中一些段落, 一些句子进行整个删除, 一些比喻及意象也省略未译, 而对于一些指称或细节方面又做出补充, 整体“达旨”, 通顺流畅, 受到一致好评。以上例子的译本取得巨大成功, 与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和发挥主体性关系密切。而且, 文学是艺术, 需要创造性, 是动态发展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等因素的变化, 译者必然承担创造性这一任务, 给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文学翻译不可能脱离主观性而存在, 译作中的每一处神来之笔抑或是不足都与翻译主体的创作个性息息相关。
5 总结
回过头看严复的“达旨”译法, 虽然按他自己所说这只不过是一种“取便发挥”的权宜之计, “实非正法”, 虽然传统翻译观里“忠实”是第一位的翻译准则, 然而“信达雅”只不过是一种翻译的完美状态, 一种理想, 且文学翻译是艺术, 必然涉及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而忠实的基础上发挥译者主体性的翻译则可达到“达旨”。正如黄忠廉教授所说:“信达雅是严复翻译思想的高度, 达旨术或翻译变体是其翻译思想的低度:高度让人明确翻译的方向, 低度能指导人脚踏实地翻译”。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流行文学译者们不妨大胆一些, 不必追求亦步亦趋的“忠实”, “达旨”既能做到最大限度求“信”, 又能“前后引衬”, 强化原文主旨, 增强原文整体意境, 使文本更为一个整体, 更能符合本时代的读者期待和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汉平.文学翻译删节和增补原作现象的文化透视——兼论钱钟书林纾的翻译[J].中国翻译, 2003 (7) :26-29.
[2]黄忠廉.信达雅与达旨术关系论[J].外语学刊, 2013 (6) :80-84.
[3]黄忠廉.严复翻译思想的另一面[J].中国科技翻译, 1998 (4) :17-20.
[4]林璋.解读严复信达雅[J].中国科技翻译, 2000 (11) :1-4.
[5]王克非.论严复天演论的翻译[J].中国翻译, 1992 (3) .
[6]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外国语, 1992 (1) :30-37.
[7]严复.天演论译例言[C].罗新璋.翻译论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8]赵玉玲.试析严复达旨式翻译法的内涵[J].韶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0 (4) :75-78.
【网络流行语翻译】推荐阅读:
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09-02
英文毕业论文 网络流行语及其英文翻译09-26
网络流行语07-04
网络流行语06-04
网络校园流行语09-06
网络流行语的文化01-06
2023网络流行语总结11-19
网络流行语社会文化10-19
网络流行语的话语分析08-05
网络流行语的价值研究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