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

2024-08-04

流行文化(精选12篇)

流行文化 篇1

文化软实力不仅仅象征着国家的文化内涵更代表着国家文化被其他国家或者其他人认可的一个程度与现状反映, 所以对于文化软实力除了需要自我认知更应当挖掘出其内在的深层价值意义。流行文化所面对的是不同的人群但是它的作用却是普遍存在的, 将流行文化中的优点放大出来可以帮助国家的管理也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的大国, 可是我们不能为此就说我们是一个文化软实力的强国, 因为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指文化的历史资源, 它还包括这种资源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以及一种能够被他者认同、被别人接受的文化力量。归根结底, 文化软实力并不是一个自我确认、自我命名的文化属性, 而是一种通过广泛传播之后才能够兑现的文化价值体系。

一、流行文化视角下的文化软实力

我国作为传统文化大国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并且留有大量的文化遗产所以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存在, 但是文化软实力不仅仅依靠文化内涵就可以支撑, 还需要建立在被他人接受的基础上, 所以除了自我认知还需要被认知, 我国目前文化软实力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流行文化的产品还不能满足文化的价值传播的能力, 大多数文化产品目前只是作为一种被需求的状态存在, 却并没有能够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作用发挥出来, 这也是由于我国目前还缺乏能够被世界认可的流行文化产生, 导致我国文化价值观的受限发展传播受阻。

流行文化主要通过大型的传播媒介来进行, 例如利用其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品进行传播, 流行文化可以缩小不同国家以及不同社会发展的差异,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流行文化利用其独特的优点实现了各国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加了国际间的联系, 我国要想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首先需要充分利用起流行文化, 所以国家要想提高文化软实力首先应当提高流行文化的竞争力。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要建构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首先就要提高本土流行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流行文化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 才能够使其文化价值观在世界上广泛传播。韩国人没有把他们的传统艺术长鼓舞推向世界, 而是把表现他们民族文化传统精神的电视剧、电影作品推向海外市场。日本人也没有把代表他们传统文化的国粹艺术歌舞伎推广到美国, 而是把他们时尚的动漫产品打入美国市场, 日本现在动漫产品在美国的销售收入超过50 亿美元, 是日本钢铁在美国销售额的4 倍。

二、流行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1、流行文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综合实力包括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水平和军事力量的结合, 如今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 而文化对于经济的影响力也很显著, 文化逐渐发展成为经济的支撑力量, 但同时这也加深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每个国家都应当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的重要方针政策,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当前发展中还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足, 目前流行文化已经成为了各国软实力的象征, 各国也由流行文化展开了一定的竞争性举动。

以美国流行文化为例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家经济增长总值中占据首要位置, 甚至在全世界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这同时也见证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甚至可以让国家在进行政治改革时更好的发展。文化软实力除了将文焕内涵发挥出来还可以让其他人对这种文化认同并许可,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容, 并且相互之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而流行文化可以摆脱这其中的差异实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流行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国家之间交流的工具, 同时流行文化也相应发展成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措施。

2、流行文化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方式

从国家以及社会的角度来分析流行文化可以通过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需要满足公民对物质的需求一方面又需要为公民提供丰富并且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和生活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人们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进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 一个良好的精神生活是让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条件, 而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为百姓提供精神文化知识。也只有精神文化的建立才能保证公民在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中生活, 从而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如今我国的流行文化发展成为了国家和公民关注的重点, 流行文化可以为广大的百姓提供娱乐的项目和资源对于任何的民族和人群都是适用的, 让人们在学习或者工作之余可以进行适当的放松减轻心理负担, 目前流行文化的最浅显的目标就是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放松自己心情的解压器, 通过感性的感受来去体会享受的氛围与情境。流行文化内容大多比较新颖独特, 这也更容易被广大公民所接受, 只有在公民接受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文化的价值性所在。在满足广大群众需求的同时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的面对, 将国家文化软实力真正意义上实现。

从中国整个文化发展的历史要求来看, 我们不能够再以远离大众的审美需求、以放弃文化的消费市场为代价来完成我们艺术圣殿的营造。我们应当在流行文化领域拥有我们自己的“梦幻工厂”和“超级明星”, “而不能把人类美好的梦想都让给好莱坞。”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流行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不论是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除了通过政府的公共职能机构进行贯彻之外, 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建立公众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文化只有被大众认同并成为全社会行动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 才能成为整合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流行文化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的文化传播职能必须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通过大众消费的渠道才能够真正完成。一味地依靠政府无休止的投资、不计经济效益的回报, 不仅不利于电影市场的良性运作, 而且也不能真正实现电影文化价值的有效传播。

三、结语

我国流行文化正在快速的发展壮大并且拓展丰富, 它改变了我国的文化色彩并且对正在诞生的新的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客观条件, 需要在满足人们生活文化的同时达到一定的精神文化标准, 从国家具体国情的角度出发, 培养创新性的发展模式, 对于西方国家的一些有利经验加以吸取, 从流行文化的视角出发加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贾磊磊.流行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力量[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5) .

[2]贾磊磊.流行文化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J].艺术评论, 2012 (06) .

流行文化 篇2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

我方认为文化自信的确需要有一定基础,但这个基础不是文化自觉,而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社会群体/对文化的认可状态,是文化被认识,被接受的过程。而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两者相去甚远。对方的定义显然扭曲了文化自觉的定义。

费孝通先生率先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之后,在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红旗文稿》中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定义,即: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历史进步中/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充分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

我方坚定认为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理由如下:

第一,从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先决条件。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文化得到传承,而文化得以传承必定需要/文化自信。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使我们勇于发现/并剔除自身的文化糟粕,敢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如若不然,文化何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潭死水,怎能不腐!文化尚且不知能否延续,何谈发展,更遑论/文化自觉? 第二,从心理学/认知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直接推动力。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学习目标价值的内部期望/会对社会学习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也就是说,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内部期望,直接推动/文化自觉。一方面,只有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倾注极大的热情与精力,进而深刻认识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才能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才能通过文化自信做到文化自觉,最终达到/文化自强。

第三,从哲学/认识规律来看,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是感性认识经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再总结,再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社会群体而言,没有充分的文化自信,缺乏主动性的文化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可能推行的。只有不断的文化实践,才能发现自身文化的偏差,最终对自身文化有理性认识,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历史责任,实现文化自觉。

流行文化 篇3

不管与制衣联系的多么紧密,以动漫服饰为主业的美盛文化都不能简单地被理解成制造业,尽管这种创意并非绝对的“原创”意义,但基于文化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这种并不算太高标准的创意当属于被鼓励、被支持的范围。

事实上,原创不足、创意不足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动漫产业包括服装产业的通病。作为两者的跨界经营的典型企业,又被冠名为国内迪士尼第一股称号的美盛受到质疑不足为怪。

但是,回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阶段,当原创与创意尚处于虚弱的状态下,一味地拔苗处长并非发展文化产业的本意。我更愿意从文化服务业的角度去理解当下的文化产业,而且从文化衍生品的角度或者文化服务业的角度重新理解现阶段的文化产业,应该更有意义。

关于这一点,其实有更为官方的说法。比如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之鑫在讲到“十二五”期间发展文化产业的三个关键内容时就强调,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不仅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从消费升级的角度,把当前阶段的相当一部分文化消费定位成文化服务业要做的事情,理解起来更为顺畅。

回到美盛文化,公司是国内主要的动漫服饰制造商之一,专注于动漫衍生品细分产品动漫服饰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迪士尼形象动漫服饰、电影形象动漫服饰、传统节日动漫服饰以及装饰头巾等。

2002年6月,美盛文化创始人赵小强辞掉工作,在浙江一个县城郊租了块地,动手搭起厂房,开始承接一些圣诞礼品业务的零散订单。

当初的美盛是地地道道的制造业,然而随着中国制造的不断提升,美盛开始进入高档纺织类礼品行业,进而逐步涉足与万圣节、圣诞节和大电影服装相关的生意。

发展到今天,美盛文化在动漫衍生产品开发设计生产企业中已拥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动漫服饰研发设计制造方面更是遥遥领先。

美盛的发展历程也正是中国制造逐步转型升级的过程,从单纯的制造到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这个过程也是过去十年中国众多企业的写照。

服务于节庆文化的迪斯尼动漫服饰本身就是典型的文化服务业。在这里无需特别强调,类似这样的企业的原创与创意,目前这个阶段,先把服务做好,文化服务业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脱离这个阶段,单纯去谈原创与创意,绝对是空中楼阁。

所以,从这个角度,美盛为代表的众多动漫衍生品产业都属于应该被鼓励的部分,而且在这些衍生品企业中,不乏靠衍生品赚钱反哺原创动漫的例子。

再举一个CG(计算机图形)产业的例子,这个产业在美国、日本是伴随着电影、动漫的发展而发展的,但上世纪90年代前后进入中国后,中国的影视动漫产业并没有充分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产业没有充分发展就说中国不需要CG产业。

流行文化 篇4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视觉文化”一词, 最早是由1913年著名的匈牙利美学家巴拉·巴拉兹提出。到了1950年, 视觉现象伴随大众媒介等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而越来越突出,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从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变革角度分析了电子媒介文化的到来, 将视视、听觉文化相整合起来, 特别是电视的出现所带来的视觉感受超过之前的任何一个媒介[1]。19世纪80年代, 西方学术界普遍接受了视觉文化的概念。而我国最早对视觉文化传播关注的研究机构于2002年6月在复旦大学正式成立的视觉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为我国研究视觉文化开启了先锋, 其以文化研究和媒介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方面, 成为一门新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2]。

高校大学生视觉文化的聚焦点是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兴起于欧洲, 西方学者大多站在批判主义立场上, 用文化二元论把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对立起来, 流行文化持批判态度, 否定流行文化的社会价值, 认为“流行文化”在艺术的创造性和审美力量方面明显不足, 是一种充满工具性、商业性的消费文化。不过, 后现代主义者站在文化多元论的角度上否认精英文化与流行文化的明显差别, 认为应摒弃阶级意识进行全面审视“流行文化”利弊得失, 认为流行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的通俗性、便捷性、趣味性迎合了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 在后工业社会时代是必要的。基于此, 高宣扬将流行文化概括为:“时装、时尚、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社会生产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3]。

高校校园流行文化是一种“符合在校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 在大学校园内由大学生充当主要参与者和传播者, 并被大学生们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表现形式多样的文化”[4]。这种文化形式作为一种校园文化, 在国内学术界批判声音较多。孙玉杰 (1996) 指出“流行文化”渗透进校园, 占领了原本属于“学术报告”、“艺术欣赏”的海报栏、报告厅。流行文化挤占校园文化的领地, 令关注大学生成长的人们“几多欣喜几多忧”[5]。不过, 有些学者从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出发, 肯定“校园流行文化”的积极作用, 并且需要对有些“流行文化”进行引导、改造和升华, 使其转化为积极文化。

二、现代性与校园流行文化的视觉化

“现代性”是1863年由法国文学评论家波德莱尔首先使用的概念。在现代社会发展中, 它造成了理性主义的绝对化, 对包含情感、道德在内的非理性主义的否定, 使之失去了文化的基础, 人的精神生活也理性化了, 人成了理性控制的对象, 导致了人的异化。现代性背景下, 工具理性和科学技术合谋, 促进了校园流行文化的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从生活、娱乐、文化等方面渗透、融合进高校的控制体系, 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在流行文化上, 通过视觉文化对大学生实行全面的控制, 他们无法摆脱游戏、QQ聊天、微信、微博、电影、电视等各种文化统治手段对精神的控制和管理, 校园生活日渐异化。

受现代性影响, 校园流行文化呈现出视觉化特征。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图像极具膨胀的视觉时代, “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 繁杂多样的图像跑进了他们的视线, 网络传媒、电视、电影、形象设计等文化形态让他们处在一个视觉符号情境的世界中, 校园文化已较少有耐心地对经典名著细细研读的人, 更多的学生选择以网络的形式来解读文学名著, 他们的阅读方式已从文字形式转换成了视觉图像形式, 图像符号将取代文字符号。迈克·费瑟斯通认为:“观众们如此紧紧地跟踪着变换迅速的电视图像, 以致难以把那些形象的所指, 连结成一个有意义的叙述, 他 (或她) 仅仅陶醉于那些由众多画面迭连闪现的屏幕图像所造成的紧张与感官刺激”[6]。在这充满光、电、声、色为传播媒介的传媒时代, 新型视觉文化必然会对校园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校园流行文化的发展和互联网密不可分,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离不开手机、网络、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因此, 伴随着校园流行文化的影像化, 大学生文化消费行为的符号化、感性化与网络化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视觉文化、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合流后, 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根据调查:“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化存在三大危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7]。当前,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载体和交流工具被誉为“第五媒体”。手机以其便携、价廉、信息强、功能多等特点, 催生出一种校园流行文化, 即“拇指文化”。并且, 手机是男女学生交流感情的主要媒介, 所形成的拇指文化逐步沦落为高校爱情文化。

三、后现代主义与校园流行文化的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二战后, 西方文化经历了一次次裂变, 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各种文化思潮不断地争鸣和论战, 各种学术观点此消彼长, 更迭汰变。在一次次哲学思辨的过程中, 后现代主义脱颖而出, 并迅速把握了社会思潮的人文指向, 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成为风靡全球的理论思潮。

后现代主义否定中心论和标准化, 强调多元化和个性化。后现代主义时期, 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工作方式越来越灵活, 这一趋势消除了“刚性”和“机械性”, 要求尊重人的个性, 因而, 情感、兴趣、人际关系也越来越蕴含人情的味道。近年来, 高校流行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QQ、校内网、网游热、美剧、恶搞、动漫、韩流、博客潮、拇指文化、御宅文化”等十大高校流行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体现[8]。受韩国影视剧的影响, 高校校园涌起一股“韩流”, 众多大学生纷纷效颦韩国文化, 泰迪熊服、娃娃衫, 韩国料理、拌饭、烧烤、泡菜等, 从服饰到饮食, 甚至在音乐、游戏、谈吐等方面均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韩国服饰阔腿裤、紧身衣, 与中国传统服饰相比, 其设计更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 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追求, 是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体现。

校园流行文化的个性化特征是张扬个性, 表达青春活力的自然流露。在各式各样校园文化活动中, 大学生时常是时代元素和流行元素的集大成者, 他们乐于参与、展示自我、表达个性、强调情感。文化审视从静态走向动态, 那些传统的学术报告、艺术专栏已开始让位于动态的、本能的、原始性的生动演艺。摇滚、街舞等节奏强烈的流行元素引起大学生的文化冲动, “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扑朔迷离的纷繁多彩行为文化的乐园里, 大学生们活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与奇妙, 真正进入了他们崇尚的‘酷’和‘爽’的世界里”[9]。

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同时, 也为高等教育进行理论指导、意见咨询、文化导向和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在后现代主义盛行的今天, 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多样性、时代性、情感性正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引导他们的行为方式、言谈举止和兴趣爱好。因此, 需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视觉文化取向, 构建全新的校园流行文化引导机制, 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以载道, 以文育人,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 极大影响着高校校园流行文化的形成。校园流行文化已经从海报、文字、图片等静态的传播形式转向了手机、电脑、电影、电视等动态的文化载体, 传媒工具在校园流行文化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QQ聊天、网络游戏、好莱坞电影等传媒工具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视觉文化取向和心理诉求。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呈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态势, 并成为大学生张扬个性, 展示自我, 表现青春活力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视觉文化,高校管理,流行文化,后现代主义

参考文献

[1]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28

[2] .鲍仕莲.视觉文化研究综述[J].新闻视觉, 2011, 6:244~245

[3].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63

[4] .刘姣.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 2011:9

[5] .孙玉杰.流行文化、校园文化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青年研究, 1996, 1

[6]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35~37

[7] .熊华军.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反思[J].成人教育, 2005, 1:56~58

[8] .李江静, 彭思雅.大学校园十大流行文化现象排行榜[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5:33~36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篇5

一、导入:

“豆你玩”、“蒜你狠”、“苹什么”、“柜族”(一个集装箱算小户型,两个重叠在一起就算跃层,这样苦涩的自嘲背后,反映出的是“蜗居族”最深切的无奈。他们被称为“柜族”,这是一个苦涩的字词。)、“低碳客”„„2010的上半年,又是一个新词的多发季节

有人说: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不同时段有不同的风景;也有人说: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变迁;词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它永不停息的推陈出新__现在的“粉丝”不是食品,“轮胎”不是汽车配件,“爆炒”不再仅限于厨房,“韩流”和冷空气没有关系,“狗仔队”不是由纯种狗组成,语言进入了超级“选秀”时代。

二、什么是新词新语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运用、市场经济的形成及各种新事物的涌现,出现的无数在以往没有,但能深刻反映现实的词语。

下面同学们谈谈你收集到的新词新语

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和评比搜集、整理、分类、注解的新词语。a、文化娱乐体育类:超女、海选、爆炒、动漫、彩信、大腕、写真、人气、搞笑。

b、国家政治类:保先、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十七大、社保、农民工、和谐社会、反恐

c、网络语言:晒客、博客、菜鸟、网虫、草根网民、熊猫烧香、上网、下载、病毒

d、日常生活类:如美容、瘦身、外卖、料理、按揭、物业、买单、廉租、愿景、磨合、丁克家庭、愿景、猫腻

e、科技发展类:液晶、等离子电视、纳米技术、转基因、蓝牙、背投电视、信息库

三、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

1.社会的改革,历史的进步

当我们进入新时期以来,在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我们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具大的变化,我们日常说话的语言也有许多旧的词语成为历史,而许多新的词语在大量涌现,成为我们日常交际的工具。如:大锅饭、铁饭碗、承包制、责任制、下海、下岗、经济知识、知识产权、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无限政府、有限政府等等,等等。

这些词语,有的代表一个历史的结束,有的代表新的时期的来临。这些词语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标志着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采。

2、科学的发展,科技的运用:

我们的社会,进入到了一个科学发展时期,尤其在世纪转交前后,由于科学技术的重视、发展和运用,新科技新事物的大量出现,而与这些新科技新事物有关的词语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如自克隆多莉羊的诞生,“克隆”一词风靡我们的社会;到人们对研究生命基因的认识,“基因”一词也流行于我们生活;物理学科中纳米研究成果的公布于世,“纳米”一词又和我们的方方面面相联姻。尤其是电信业的发展、网络业的普及,大哥大、手机、入网、上网、网语、网虫、菜单、菜鸟、伊妹儿、美眉等,成了我们的网上交际语和生活用语。

3、思想的解放,世界的沟通: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个思想解放、没有封闭的又和世界沟通的历史时期。在我们的语言里,又融入了许许多多的外来新词语。如摇滚音乐、摇滚青年、锁定、卡拉OK、的士、的哥,以及进入网络时代的外语音译词:酷、伊妹儿、拜拜、麦当劳等等。而且,在我们的汉语中并出现了大量的字母词:TV(电视)、WTO(世贸组织)、CT(医用透视仪器)、DVD(影碟机)、UFO(不明飞行物)、X光、r射线、T恤衫、IC卡、AA制、B超、阿Q等等。4、边缘的交叉,时代的需要:

我们这个时代还是个边缘时代,各种工作之间、各学科门类之间都是相辅相依,又交叉互补,相姻相存。而且我们的生活又是快节奏的,需要我们的语言符合这一特点。因而,在语言词语方面,就需要一些归纳简捷词语。因此,在我们的语言交往中,就出现了诸如“三讲”、“三个代表”、“严打”、“计生”、“婚检”、“移机”等之类的简缩语;和“前卫”、“先锋”、“一步到位”、“短平快”等体育词语的跨学科跨门类地广泛使用的移用词语。如:“这辆车改装风格非常前卫,„„”中“前卫”一词,就用在汽车行业了。

5、传统的继承,词语的创新:

我们这个国家是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我们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我们在继承先人文化的基础上,同时也在进行着不断地创新,丰富着我们的语言文化,而创造出许多新鲜、生动、简捷、生命力极强的词语。如:车狼、会狐、贷虫、店鼠、等贬义词;也有宝宝秀、作家秀、家庭秀、生活秀之褒义词;还有反映上班族、追星族、打工族、炒股族、白领族、网络族等现代人生活的词语;更丰富的是表示我们进入市场经济的词语:有形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人才资产、知识资产及不良资产等等。

6、时代节奏,要求在使用词语时词语的书方便快捷: 这在网络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但也逐渐向平常生活中渗透。数字、字母的例子比如88是“拜拜”,9494意为“就是就是”,555表示“哭泣”,7456就是说“气死我了”。“ppmm”就是“漂亮妹妹”,“ggmm”是“哥哥妹妹”,en就是“嗯”;sihg,叹气的说,3X,thanks,它们比汉字来得快而且直接。就看汉字的:西西、关税、斑竹、板斧„„与“正体”的“嘻嘻、灌水、版主、版副”相比,在用智能拼音法输入时,它们都是与正体字同音重码,而又位于重码选单首选位置的字(如“西”),或者是与正体同音而没有重码的词语(如关税、斑竹、板斧;“西西”也是一个词,原来的智能ABC输入法版本是将它排在首选位置的,现在的新版本加上了 “嘻嘻”这个词,它被排在了第二位),也就是说在输入时无须通过数字键去选择直接按空格就行了。这与经济性原则时代节奏相吻合。而这种符合大多数人共同需要的输入方式(网上打字用五笔的远不如智能ABC的多)很容易流行开来,成为网上约定俗成的东西。

四、新词语的产生途径

1.自造新词。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新词语。如“义工”,指自愿参加义务性公益活动的人。“特首”,指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这一新词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而产生。

2.旧词新用而产生的新词语。

戏称身体矮胖者为“冬瓜”,身体瘦长者为“竹竿”;足球上判点球称为“极刑”,让不满意的教练下台称为“下课”。这些词语虽然早已存在,却被赋予与平常迥然不同的新的意义。

3.吸收外来词语创造新词语。

⑴音译外来词。如“伊妹儿”“脱口秀”“酷”“搜狐”等分别是英语“E-mail”“talkshow”“cool”“sohu”的音译。

⑵意译外来词创造新词。如“热狗”“飞碟”“电子计算机”“视窗”等分别是英语“hotdog”“UFO”(UnidentifiedFlyingObject 的缩写)“computer”“windows”的意译。

⑶音义结合翻译外来词创造新词。如“因特网”译自英语单词“internet”,“因特”是这个单词前五个字母的音译,“网”是该单词后三个字母的意译。最高明的音、义结合翻译法是那种汉语的音、义与英文的音、义都近似或相同的翻译。如“黑客”一词与英文单词“hacker”在读音上近似,字面意思上也有相同之处。

⑷利用日语中不少词语和汉语写法相同,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便利,直接把日语词搬到汉语中来,使汉语的词语队伍中无形的冒出新词语。如“热卖”(意为“畅销、热销”)、“人气”(意为人或地方受欢迎的程度)、“瘦身”(意为借助各种手段保持身体匀称)、“族”(意为有共同特点的一类人,现已衍生出一大堆新词语,如“追星族”“上班族”)等。⑸将英文词语的缩写形式直接搬到汉语中作为词语来使用,从而成为新词语。如“YES”“CPU”“DNA”“MTV”“VCD”“WTO”等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照搬英文词语的例子。

⑹出于修辞的需要,汉语中有些“不雅”或带有某种“敏感性”的词也有采用外语而成为新词语。如用“WC”代替“厕所”,用“SEXY”而不用“性感”,因为英语中“sexy”是褒义词,隐含具有某种性别特别的魅力之义,而在中国,“性感”一词含有“风骚、轻佻、具有挑逗性”之意。

4.方言或地区俗语扩张使用,逐渐被大众接纳为新词语。如粤语中的“打工”“靓” “生猛”;北京地区使用的“的哥”“打的”“猫腻”“帅呆”“滋润(有滋味)”;上海话中的“宰”“捣浆糊”;香港的“炒鱿鱼”“搞掂”;台湾的“哇塞”等词语就是借助广播、影视、报刊,甚至打工、经商的流动人口的传播而扩大知名度,最终被普通话承认的。

5.词语衍生和缩略形成的新词语。

如先有“白领”“蓝领”,相应又衍生出“金领”“粉领”“黑领”等。如“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简称为“纠风办”,“致富思渊,富而思进”被简称为“双思”,“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被简称为“三讲”等。

五、新词语与流行文化 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 积极的一面:

1.新词汇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是社会变迁的忠实记录,折射出百姓新生活。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大量诞生的流行词语,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变化。不断变化的流行语,成为中国人物质生活和观念变迁过程中最忠实的记载工具。

2.反映了当今的学生敢于想象和创新的精神,也让学生找到了一条在紧张的学习中发泄、放松的途径。

消极的一面: 1.中外夹杂。“牙缝中夹菜叶子”──钱钟书。

2.趋于粗俗。曾见一些学生把同学请客叫做“吃大户”,背后称校长为“老板”、班主任老师为“主管”、叫班长则为“领班”。这类语言有的颇为不雅、不得体,有的则说明部分中学生被社会功利诱惑而产生的一种消极认同。

3.非语法化。比如,在一些中学生的口头乃至作文中,你会听到看到许多诸如“很受伤”、“好拒绝”、“某班地很风景”、“十分青年”等等语词。虽则这种语词时下不局限于校园,但正在从事汉语语文修辞的中学生也“染”上这些新语词,毕竟让老师感慨不已。还有许多省略和短语,像“班干”班干部、“时模”时装模特等等,从语法上讲都是不规范的,也是叫人听不懂的。

4.语言是越来越贫乏。

六、正确对待和使用新词新语

武汉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博导萧国政教授:新词语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可能出现,它是由时代发展、科技发展和科技交流的国际化等三股力量合力形成的。对各种新词语的出现一方面要顺其自然,一方面也不放弃引导。如一些很流行的口头语言中出现外语并不奇怪,但若在报刊书籍中出现,会破坏文字的纯洁性(借用外语的音用汉字表达且普遍为人们所理解的,或国际通用的英文缩写除外,如“秀”、WTO等)。另外,人们使用这些新词语还是要注意不同的场合。

华师大邢福义教授认为:人类先有语言,后有语言规范,这是自然规律。而语言不断规范的过程,就是人们学习新规范的过程。所以,对新词语的运用应持宽容态度,多研究它的发展规律。社会大发展带来了语言的大变化,大量新事物出现,就得有新的词语来表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新词语的出现正反映了社会的发展。

七、学以致用

1.你认为下面词语哪些是新词语,哪些是生造词。追捧、热销、持平、滥肆、爆满、迷你、沸辣、体惦 新词语:追捧、热销、持平、爆满、迷你 生造词:滥肆、沸辣、体惦

2.举出两个新词语,并就其新词义作一简要解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动,新词语也频频产生。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一是利用已有的词语形式,赋予该词新的意义,如下海,原指到海中去游泳或打渔,现在很多场合则指放弃原来的工作,投身商界做买卖

又如:

示例:下课,原指上课时间结束,现在很多场合则指体育教练被解职;变脸,原指翻脸等,现在很多场合则指事物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2006年高考安徽卷第18题:“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

(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

(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

(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

香港流行文化得了什么病 篇6

这是《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5月14日)讲述的一个悲情故事。当事人姓甚名谁,没有透露,故事是否有夸张之处,也无从得知。但是,这个故事能够生产、传播开来,自然有它的理由。香港流行文化,就像1980年代的内地文学。今昔对比,总是有一部分人感叹它们失去了当年的主流位置、被边缘化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当年的主流化与文化的一元化有关,在如今多元文化的格局中它们只是其中之一,恰得其所。

青黄不接,还是新旧交接?

是香港流行文化衰落了?还是在其他各地流行文化的映照下,香港流行文化“显得”衰落了、“生病”了?这是人们经常争论的焦点,然而两种说法又不完全对立。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永远处在高潮。在2004年黄霑去世的时候,梁文道曾表示黄霑这代人的去世不代表香港流行文化工业衰落,他以林一峰等人为例,说明香港的年轻一代值得期待。黄霑比梁文道悲观,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香港流行音乐面临的死亡期很长”,认为1995年之后香港乐坛的好歌越来越少,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不过他也提到这种“厚古薄今”可能跟自己的个人经验有关。

当一个人越来越喜欢听那些“怀旧金曲”、对上榜新歌不感兴趣,这是因为歌曲有高下之分,还是因为他的美学趣味受到个人经验和个人记忆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人有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成为美学上的保守主义者(不是政治学上的保守主义),频频发出“今不如昔”的感慨,但对此进行过度的自我反思,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推向极致,又有可能导致相对主义,这是一个让人左右为难的问题。当然,众多铁证如山的统计数据表明香港流行文化确实处于低潮。但这是高潮和高潮之间的代际交替,还是从高潮走向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法“翻身”的低潮?简而言之,这是新旧交接,还是青黄不接?不同的专业人士对此判断不同:主张新旧交接,要避免陷入相对主义;主张青黄不接,则要避免陷入保守主义。

是“全球化、商业化、世俗化”出了错?

香港流行文化的现状和未来,不是我这篇文章所能定性和预言的。但可以断定的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低潮不能简单归咎于全球化、商业化和世俗化。一旦讨论到文化低潮问题,这“三化”往往是众矢之的。针对全球化,国家广电总局规定黄金时间限播境外动画片;针对商业化,作家们不断建议国家重新“包养”他们;针对世俗化,更是开展了一场反对恶搞的全民战争。这些措施可以拯救文化于水火之中吗?至少从香港流行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完全是无的放矢。

陆地面积只有1100平方公里的香港,大约是上海的六分之一,却在很长时间里成为华语地区的流行文化中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化。在“地球村”时代,一味反对全球化,就像让村民足不出户还禁止他们收看卫星电视一样。黄金时间限播境外动画片的结果是境外动画片的碟片热销,禁令变成了促销广告。主张建立这种国产文化保护机制的部门或文化从业人员,经常以韩国为例,认为他们推行的“电影配额制”对韩国电影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但是在文化体制没有发生根本变革的情况下,规定国内影院每年必须放映多少天国产电影,很可能只是拔苗助长。张艺谋的《十面埋伏》上映之际,有关部门要求全国电影院线原则上不准引进一部进口分账影片,这种为国产大片保驾护航的举措,有助于还是伤害了中国电影的生产?答案显然是后者。完全寄希望于制定保护政策抵制全球化,只能造就温室里的文化。

诸多香港导演去好莱坞发展,被一些学者视为香港流行文化的损失,但全球化不是单向度的好莱坞化、麦当劳化,同样也需要有逆向的流动。马丁·斯科塞斯根据香港导演刘伟强《无间道》改编的《无间道风云》,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剪辑和最佳改编剧本四项大奖,这种跨国界文化正是全球化时代的特征之一。

虽然内地处于半计划半市场经济时代,但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大半被归咎于市场。商业被习惯性地视为文化的死敌,先锋作家洪峰上街乞讨的新闻,引发了国家是否应该“包养”作家的争论。我们见识过没有商业化的内地文化,却很难想象没有商业化的香港流行文化是什么样子。香港流行文化的低潮,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有着一定关联,但不能由此认为流行文化要与商业化脱离关系。2007年4月,香港电影发展局成立,特区政府准备了3亿港元的“电影发展基金”,文隽曾经认为这种机构是香港电影人的急切需要,但基金审批标准提案出台之后,一遂心愿的香港电影界非但没有欢欣鼓舞,反而有鸣鼓而攻之的趋势。香港电影发展局或者电影发展基金,都不可能是香港电影的救世主,香港流行文化一直与商业并肩成长,用“反商业”的规则拯救流行文化,就像作协扶植文学一样,最后只能是福利机构而非文化机构的作为。

“恶搞文化”的蓬勃兴起和备受压制是2006年大陆文化领域的标志性事件,这既说明了公众对世俗文化的需求,也说明有关部门和相当一部分公众依然不愿意承认这种需求的正当性。大卫·波德威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里指出:“香港电影里的粗俗手法,可谓走到完全失控的地步。典型的港片会出现吐痰、呕吐与挖鼻孔,甚至拿厕所与口腔大造文章”,但他并没有对此进行严厉的道德批判。一部战争片的导演,不等于战犯;同样,表现世俗场景,未必等于庸俗,就像一部充满正面人物的文化作品,不一定就是正面的。对恶俗文化的批判是必要的,但把文化作品对恶俗的呈现等同于恶俗文化,以批判恶俗文化为由试图取消世俗文化,这都是违背文化生产规律的。

香港之所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符号,不仅是因为它的GDP,还要得益于无数文化作品对它的呈现。这种呈现未必与现实完全吻合,甚至可能产生一些误会,比如不少内地公众通过香港流行文化把香港理解为一个罪恶之都,但这是受众缺乏基本的文化常识所致,不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问题。如果一座城市,只允许文化作品表现它光亮的一面,它反而更有可能跟这种文化作品一起被遗忘。公众会记住《上海滩》里那个危机四伏的民国上海,而不是连《碟中谍3》阳台上晾衣裤的镜头都要删去的当代上海。

香港流行文化先天与全球化、商业化和世俗化有着密切的关联,部分层次的“三化”有助于香港流行文化,也有部分层次的“三化”会起到阻碍作用,不能整体断言全球化、商业化和世俗化就是好的,或者就是坏的。在这个方面,内地部分学者作了一个反面榜样,1990年代初,一些学者曾经激烈地将文化的边缘化归咎于“三化”,至今余音袅袅。现在看来,这种批判思路无法阻止、只能加剧文化的颓势。文化批判是需要的,但必须进入全球化、商业化和世俗化的内部进行具体分析解读,而不是站在外部大笔一挥,将它们打入另册。

流行文化 篇7

一般来讲, 青年流行文化被认为是受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 其主要功能是娱乐。综合来看, 对青年流行文化的理解, 不外乎两点:一是文化的主体是青年;二是文化的内容未经任何引导或强制力而自然为青年大众所接受并蔓延, 而且影响着主流文化。

青年流行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比较, 有其非常明显的特征:

一是明显的消费性。青年流行文化的消费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流行文化源自于消费, 大多来自消费行为和消费产品;另一方面, 流行文化表现于消费, 形成于青年自身。

二是自娱的非高雅性。青年流行文化强调娱乐、自我的满足和心灵的慰籍。无论是有形物质的元素还是意识领域的精神元素, 青年流行文化并不追求高雅和昂贵。

三是强烈的反叛意识。主流文化是为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文化, 而青年流行文化往往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 甚至背道而驰。

四是敢于创新和突破。青年敢于尝试新鲜事物, 同时也能自出心裁地创造令成人瞠目结舌的新事物。

2 大学校园青年流行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大学青年流行文化含盖了一切青年流行文化时尚、前沿、反叛、雅俗共赏、创新以及纯消费等等特征, 其依附的载体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服饰。服饰几乎最能体现大学青年流行文化。服装的颜色、款式、搭配可谓五颜六色、五花八门, 青年学生所追求的时尚、新颖以及自我个性的张扬, 往往通过服饰体现得最为充分。

发型。就发型而言, 青年学生的发型最能体现他们的反叛。

手机。手机已经非常普及于现代大学生, 已经成为新的文化元素。由手机带来的手机语言也逐渐开始成为一种文化。

网络。网络的虚拟性、跨文化性、开放性、交互性和个性使青年学生更能找到自我释放的空间。

运动。运动一直以来几乎都是青年唱主角, 这极能展示青年的激情和动力, 引领着时尚的潮流。

流行音乐。音乐是青年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大多喜欢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 个别的也喜好严肃音乐, 比如美声和民族以及纯音乐。

语言。语言最能张扬青年个性。很多流行语言来自青年相互的交往和网络的传递。在语言表达方面, 大学生群体的区分显得非常明显, 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内容。

价值观。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和评价以及对将来的发展, 青年学生有他们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

青年流行文化远不止上述这些内容, 像崇拜偶像、沉迷游戏等等, 都是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现象。

大学青年流行文化所反映的青年心理并非都是糟粕, 虽然这里面包含青年学生涉世不深、急功近利、过度自我等消极因素, 但同时也表现出青年学生追求时尚、富于激情、敢于创造和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积极因素, 应辨证地看待。

3 青年流行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冲突

一是青年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反叛。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对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 正是当今我们倡导的校园文化的主流。“天人协调、自强不息、贵和尚中、矢志爱国、敬老爱幼、诚实待人、勤劳节俭、慎独自爱等, 这些方面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教育。”而这些思想也正是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所强调的内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特别是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这些传统文化精神正接受着严峻的挑战。追求片面的民主、自由和权利、主张个性和极端的自我为中心、消费的超前和追求时尚的心理、物质利益的诱惑而导致的自私自利等等, 已经逐渐在青年群体中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影响力, 并在他们中间蔓延开来, 形成了与传统文化的对立, 反映在教育中, 就形成了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反叛。

二是校园文化主体的矛盾冲突。教师和学生谁是学校的主体, 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许多教育者一贯强调教师才是教育的主体, 因而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始终把学生置于从属地位。在构建校园文化方面亦是如此, 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守角度, 形成了单方面的文化主张。但实际上, “后现代主义者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通过对话, 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 一个新的名词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产生了。在对话过程中, 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 时而作为一个教师, 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的教诲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的过程负责。’”正是基于这种思想, 青年流行文化与校园主体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显现。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已经形成了一种现代新型的平等地位的法律关系, 青年更加注重自身群体文化的地位, 很多方面已经和学校 (教师) 倡导的校园文化所对立。

4 大学校园文化对青年流行文化的选择

新型大学校园文化应该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 辨证吸收当代青年流行文化的有价值的东西, 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年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

第一、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是比较困难的。在我国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下, 衡量青年学生价值的尺度几乎就是考试成绩。这种成绩无疑仅是专业理论或是操作的掌握程度而已。对于青年学生专业以外的能力, 如思维速度的培养、语言文字的表达、人际关系的协调、抗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等等, 并不为我们所重视。校园文化正是要着力解决这种知行统一、继承与创新基础上的能力培养和能力提高。

第二、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是青年学生, 主导是教师。确立青年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就要充分尊重青年学生, 充分重视青年流行文化。青年学生所特有的各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语言风格、穿着打扮、消费模式等等, 都应该理性对待, 并加以正确引导。一方面我们应该继续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青年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 另一方面也要逐渐接纳青年学生中流行的某些时尚进步的元素, 如达到对文化娱乐的雅俗共赏、对互联网的利用等等。即使对青年学生某些个性化的思想或行为习惯, 也应循循善诱, 逐步转化。

第三、教师学生的双边交流。交流是实现校园主流文化和青年流行文化交融的有效方式。目前师生存在的矛盾其实也在于此。学生认为教师思想僵化、故步自封、不可理喻, 教师认为学生浮躁、无责任意识、自私自利等等, 尤其年龄大的教师和青年学生之间的见解相距甚远。这造成了教师倡导的文化观点与青年学生崇尚的文化观点大相径庭。其实, 教师和青年学生之间并非水火不容, 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 完全可以相互理解并接纳彼此的观点。在这个方面, 通过交流求同存异是完全可行的。

第四、教育模式的转变。教育模式的转变包括教育理念的重新定位、教育内容的扩张、教育方式方法以及手段的创新等。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以及学习社会化等观念的提出和发展, 对教育模式的转变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模式的转变引发新型校园文化概念的更新确立, 致使校园文化不仅包容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时也吸纳青年流行文化许多时尚、前沿、创新的元素, 成为一种内容丰富的多元化文化。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流行文化 篇8

感悟之一, 文章对公司实行“现代医药商业模式”运行实践后对文化的思考, 提出一些很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感悟之二, 文章对文化是雷允上 (西) 超越发展的灵魂, 价值取向是文化的灵魂, 尽管还没有明白的提出, 但在文章一开头就有这个意识, 这是很了不起的;感悟之三, 文章强调“一把手”应是文化的第一推动者、第一责任人、第一宣传者, 把文化作为“一把手工程”而形成文化领导力;感悟之四, 文章是对中华老字号现有成就本源的追溯, 源于对创新孜孜追求。在实践中形成推崇创新的观点:不创新是老字号最大的风险, 许多老字号墨守成规创新不足, 要生存发展必须创新, 这是对创新的肯定;创新的动力, 既来自实际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原因, 又同时来自反击“废医存药”错误观念的需要, 创新观念很重要, 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动力来源问题, 为中华老字号提供了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创新内容重点在技术和管理上, 重中之重是中华老字号要从传统管理跳出来, 推进文化管理这一观点回答了在什么地方创新;在创新方法上, 文章主张有重点, 集中力量, 各个击破。主张团队作战, 不赞成个人英雄主义。这一观点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方式, 集中有限力量为确保创新的成功提供了方法。文章的很多观点, 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是不可能提出来的。

“‘中华老字号’曾经是伴随每一个中国人成长的儿时记忆。它温馨、美好, 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是每一位中国人脚下的鞋、身上的衣、口中的糖, 回味悠长。然而, 曾几何时,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 那些曾令人向往的老字号已与我们渐行渐远, 有些甚至已经湮灭在市场的尘埃之中, 成为往昔沉重的背影。

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些优秀品牌, 是每一个老字号传人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也是振兴民族工商业的重要任务。对于这一点, 相信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市场实践中, 面对新兴的市场主体和世界名牌名品的竞争, 很多老字号却显得力不从心, 进退维谷;在不断兴起的时尚潮流冲击下, 更是无所适从, 几无招架之力, 又无遑论腾飞与发展之见!

本文试从老字号经营的共同境遇和实践经验中, 寻找破解发展瓶颈的途径, 借以抛砖引玉, 共同实现中华老字号的伟大复兴。

老字号的传承, 其核心在于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弘扬

1989年, 位于上海南京西路719号的上海中药店找出尘封已久的“雷允上”店招, 把在“文革”中被更名的老字号店牌重新挂了出来。就这一挂, 很快为该店带来滚滚客源:许多老顾客慕名前来, 只为寻找那样一种感觉;留洋已久的华侨们扶老携幼前来观瞻、体验, 也只为找回童年的回忆;而好奇的欧美游客留连于中草药和百眼橱前, 则惊叹医药文化的古老和神奇。为满足顾客的怀旧情感, 同时也是为了恢复“雷允上”的经营特色, 对店内外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布局, 并专门开设精品饮片柜, 恢复“用料必求其精”的配方传统;请来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坐堂。这一系列恢复, 令“雷允上”老店顿时声誉雀起, 销售倍增, 连续多年成为沪上中药单店销售的冠军。

回顾当年“雷允上”复牌成功, 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回归的成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根植于社会泥土的文化魅力及其生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中医药在传承和弘扬品牌文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例证, 还有北京“同仁堂”, 它无论在其药品内在质量, 还是对品牌文化的策划宣传, 都显现出一脉相承的厚重底蕴, 散发出浓烈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的力量, 才是真正能够感染和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力量, 其作用与现代广告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 每一个老字号的背后, 都有一段品牌发展的奋斗史, 都有一些动人的故事或传说。这些故事和老字号的牌子血肉相糅、相映生辉, 对传播、推动老字号发展具有极强的社会功效。远非现代广告银弹轰炸可比。但可惜的是, 能够把老字号文化精髓融入产品或服务成为内涵, 又能以现代媒介给以发掘和宣传的企业少之又少, 更多企业还处于没有找准发展定位, 或在企业发展根本问题上缺乏统一认识, 从而造成老字号普遍陷入不能发展的困境。

当然, 造成老字号发展困境的原因, 决不止一个文化传承那样简单。正如去年发生在北京前门大栅栏老字号小吃店集体败走的原因, 很多就是文化以外的因素所导致。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 主要是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问题, 如果连生存立足都成问题的话, ……本文暂不做讨论。

应该说,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老字号的传承发展都倾注了极大心血, 给了前所未有的关心和支持。但归根结底, 在商海里游泳的是企业自己, 任何来自外界的帮助和支持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企业自身解决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老字号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有所改观。在这里, “我是谁”重点在于认识自我, 把握特征, 明白优势;“我从哪里来”重点在于把握文化脉络和发展渊源;“到哪里去”则要解决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问题。方向和策略, 必须建立在对自身发展脉络剖析的基础上, 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才是抓住企业发展的牛鼻子。就如“同仁堂”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制药原则。“雷允上”尊奉“药香九十国唯质量奠基, 店老十万天乃诚信为本”的祖训一样, 在这些制作和服务信条的背后, 真正主导企来发展的就是文化的本原。

老字号的发展, 关键在于产品和经营的不断创新

说到文化, 不能不提及另一种文化, 这就是对老字号形成重大冲击的时尚文化。前不久在一次商业研讨会上, 听到一位全球最大奢侈品企业集团的中国区营销总监的发言。他对中国时尚的变迁作了精辟的分析, 基于时尚品牌对人的研究、对人的观念研究提出“流行无国界”、“时尚是一种感受, 不在洗脑筋而在得人心”、“成功在于保持新鲜’等等, 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唯独对他认为“老, 只能进博物馆”的说法很不认同。因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 任何文化都有其本原的内核, 这种内核经过时间的洗礼不断丰富、精致, 始终是延续文化发展的源动力。例如巴黎早在十八世纪就已经是世界的时尚之都一样, 所不同的是, 不过是把贵夫人裙下的鲸鱼骨变成现代女孩的花样文胸罢了。任何把老字号与时尚对立起来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今天的老字号, 哪一个不曾是当初的时尚?我们的错误, 在于观念的老旧, 在于继承者的顽固不化, 没有不断给予老字号品牌以时代发展的新内涵、新立意、新表现, 所以才使老字号显得老态龙钟。从抱残守缺的角度看, 也就难怪时尚代言者要把我们的“老字号”送进历史博物馆了。

谈起创新, 很多业者感到无所措手足, 不知从何处下手。就象毛泽东同志曾经讽剌的那样:我们一些同志得到一把宝剑, 只知道拿在手中不停的赞叹:好剑!好剑!却不知道该如何去用一样。现在很多老字号的继承者只是一味强调继承而不懂得创新, 殊不知我们的老祖宗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才打磨出一块块光彩的品牌。全聚德的烤鸭为啥好吃?六必居的酱菜为啥出名?我们沪上更是不乏各种响当当的品牌。仔细考察他们的历史, 无不是在激烈竞争中下苦工出奇制胜, 靠躺在老祖宗牌子上想吃遍天下, 恐怕永远是痴人说梦。老字号品牌, 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家业,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精神、一种文化传承。如果不了解这一点, 那我们拿在手中的, 就只能是一块毫无生气的牌子, 可就真的只能进历史博物馆了。

在创新方面, “雷允上”近年来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虽不敢说成功, 但对我们的经营工作和思路, 都有一定的启发。大家知道近年来上海掀起“膏方”热, 每到冬令时节, 膏方进补成为一种时尚, 也成为沪上各家中药店争相上马的经营项目。但随着膏方定制业务量不断扩大, 传统的加工方式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一是顾客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行业之间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三是规模化生产对人员、技术、工艺、场地等条件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死抱住传统工艺不放, 一则难以满足顾客需求, 二则要丢掉市场。经过反复调研分析, 决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按照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制订膏方加工质量标准, 为“雷允上” (上雷牌) 品牌注入规范化、集约化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元素。通过标准制定过程, 我们把‘雷允上’积淀数百年的传统工艺, 经过采集、分析、提炼、筛选, 运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 得出最佳工艺方案;在不影响膏方品质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 以全面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2010年7月, 在经过上海市中药行业协会、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各方专家严格论证后, 雷允上 (西) 《中药膏方定制技术标淮》终于诞生, 受到市行业协会高度肯定和赞扬。经过去年冬令以来生产实践, 按照新标准制作加工的膏方, 不仅产量大幅提高, 而且品质更有保障, 口感、色泽、疗效均超过以往, 受到消费者热烈欢迎。通过制定膏方标准给我们以启发, 只有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前人的局限, 不守旧、不怠惰, 敢于创新, 才是真正的科学传承和有效传承, 才能赋予老字号品牌以鲜活的生命力。其实, 只要认真观察一下国外老字号的生存之道, 也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君不见可口可乐仅凭一张配方走遍全球, 虽然它的口味保持不变, 但仍不断推出新品;在它每年的创意广告、包装上, 更是融入了超前的时尚元素, 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 千方百计剌激你的味蕾、唤起你的感觉, 始终吸引和保持着一大批真实的消费者。

老字号重生, 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扩张与飞腾

众所周知, 我国的老字号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困难局面, 除了企业自身原因外, 还有一个与外国企业最大不同之处, 那就是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原因, 所有老字号无一例外, 都遭遇了人为的经营传统的断层。而这一时期, 正值全球工业化发展的高潮, 各种全新的经营思路和手段层出不穷, 工商业资本积累以几何级数增长, 等到我国的老字号重新走上竞争舞台, 世界早已是面目全非。我们所面对的, 不仅仅是经营思想的更新与学习, 还有着资本实力上的巨大悬殊, 很多现代营销理念和手法的应用, 被捉襟见肘的资金所限制, 更不用谈发展与扩张了。那么老字号究竟应该怎样实现自已的发展和腾飞呢?我们认为:除了把握和弘扬企业的文化精髓, 不断创新经营思想和方法外, 还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 借助现代发达的资本市场机制, 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在这一方面, 北京“同仁堂”药业为众多老字号带了一个好头。他们在充分整合企业的文化资源和经营资产基础上, 利用上市融资这一资本手段, 迅速实现了在全国中药市场的扩张布局, 同时进军海外, 兼顾在养生、美容市场的适度发展, 较快实现了依靠单一资本积累所难以实现的发展布局, 为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乃至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服装美学中的流行文化 篇9

美的衣服在某个社会或某种机能中,因时代的不同而变化成形形色色的款式和色彩,某种单一的款式和颜色来决定美的衣服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每个时期都会有一种或几种式样和色彩,符合了人们当时的生理视觉平衡和心理感觉平衡,因此出现了流行式样和流行色,符合了社会需求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进一步讲因为客观规律对人的作用,使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了共鸣,产生了相同的偏好,时尚流行实际上就是单位时间内群体的喜爱偏好。

时尚流行历来对人们的影响很大,我国在服装方面,很早就有“夏后氏尚黑”的描述;殷商流行白色,周朝流行红色。春秋时,齐国风行紫色,齐桓公着上紫袍后,紫色的纺织品价格猛涨了十倍。唐朝黄色,宋朝绿色,元朝白色,明清的红色和黑色都是最流行的色彩。流行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并形成穿着潮流、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相当数量人的意愿和行为需求、体现了时代精神、生活方式、情趣爱好和价值观念。

二、流行周期

反复是一种自然规律。从宇宙天体的运动到地球生物的繁衍,从人类社会的兴衰到自身的生理变化,都在不停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着。反复现象表现在流行中就是流行的周期性,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复出现类似的流行现象。迪奥尔说:“流行是按一种愿望展开的,当你对它厌倦时就会去改变它。厌倦会使你很快抛弃先前曾十分喜爱的东西。”流行的服装能使人产生一种新鲜感和愉悦感,而流行过的款式和色彩却给人一种陈旧感,不被人所喜欢。这说明,流行的确存在着一种物极必反的意向性——某种倾向的东西在持续一段时间后,接着会出现完全相反的倾向。例如:衣服的长短、肥瘦、流行色等等。流行有固定周期,并可对其做出科学的预测。

服装流行的预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服装的流行是终极为敏感的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社会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内容都以不同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支配着当时的流行。因此,要预测流行,就必须首先研究这些社会内容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流行的关系。同时要认真研究过去的流行,总结各流行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结合的社会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动向,以便准确推测出未来的流行。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都能够理性的推测出来的。据说,有家工厂根据预测的流行色生产了一批布匹,染了色,但是这批布没有卖出去,全部积压在仓库里。这是根据统计判断失误的例子。这件事表明,某些流行是实证科学的处理得到的因素以外的因素而产生的。

还有,流行的反复性并不是指服装形式是完全一致的。有人预测今年的流行款式将与哪个年代流行的款式相同。于是,一些创造力不怎么样的设计师便把那个年代的衣服再现在人们面前。可是,由于服装款式与现代感格格不入,人们并不青睐它。因为无论今年服装的长短、外型轮廓跟几年前多么相似,但是与过去相比总是不一样的。流行乍一看来在形式上虽然似乎是重复过去的,但是再次出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因此严格的说,所谓流行周期并非是绝对“周期性”的东西。

总而言之,套用迪奥尔的一句话:“流行具有自己的生命和存在的理由,它的存在理由就是为人们所爱好,希望吸引人这一愿望。”

三、流行现象

流行就是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或者说是不由自主的选择,是人们群体的追求倾向。但是流行往往是受人们非理性感情支配的,这一方面的例子在服饰史中俯拾皆是。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中世纪末期欧洲服饰流行的情况。比如当时妇女头上流行又高又尖的帽子“汉宁”,帽子的高度以身份高低来定,最高的可达1米以上。男子服装夸张的更为厉害, “pigucc”是男子的鞋,早在13世纪,鞋头就变尖,到1350年鞋尖向长发展,14世纪末期达到高峰,最长可达1米左右,而且鞋尖的长短也是依身份高低来定,王族可长到脚长的2.5倍, 贵族可到脚长的2倍,骑士则为1.5倍,有钱的商人为1倍,庶民可到脚长的一半。因鞋尖过长,妨碍行走,所以,当时流行把鞋尖向上弯曲,用金属链把鞋尖栓回到膝下或脚踝处。1365年,查理五世曾颁布禁令,但仍未能阻挡这种时髦,一直持续到路易十一时期。

流行有时是由于某种契机而触发的。路易十四的爱妃由于打猎时风大吹乱了头发,便将头发梳理后盘在头上,再用缎带扎好,这样一番装饰博得了国王的喜爱。宫廷妇女竟相模仿这一发型,发展到了17世纪后半叶,出现了结发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发髻,极端时可达三英尺左右,这种发髻用马毛做垫子或用金属丝做撑子,然后再覆上自己的头发和假发。但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于把头发做高,还在这高高的发髻上挖空心思做出奇特的装饰物,如山水盆景、森林、马车、农夫、牧羊人、田园风光和扬帆行驶的战舰等。当时,为了不使高发髻的妇女跳舞时碰到吊灯,舞厅的天棚不得不加高,甚至连圣保罗大教堂下门入口的屋顶,也因此向上加高一、二米。

还有一些是有害于健康的流行,但也制止不了。18世纪妇女使用的紧身胸衣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16世纪后半叶,女性的细腰成为表现女性性感特征的重要因素,欧洲妇女从幼年开始就不分昼夜的在里面穿着紧身胸衣。初期的紧身胸衣是用铁或钢制作的,对人体的骨骼有很大危害,当时,有许多医生和思想家极力反对穿这种衣服,可是这种流行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再有19世纪初的帝国女服,这是用叫做莫斯林的薄软绢绸做成的长袍,许多人为了赶时髦,在冬季也穿这种薄薄的长袍,因此不少人得了肺炎,被叫做“莫斯林病”。在1803年终于在巴黎酿成了一场流行性感冒,多人因病去世。还有中国的“三寸金莲”,给中国的几代劳动妇女带来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伤害,这一切都是在人们非理性情感支配下表现出来的。

现代人对于时尚的追求,也在达到了痴迷狂热的程度,一阵流行风刮来,使得尘世中人不约而同的走入流行的行列。从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到生活方式的变更;从人们的言谈举止,到争先恐后的行动;从人们的吃、穿、住、用、行,到学习、工作、娱乐、休闲。时尚的潮流驾驭着人们在历史的列车中旅行着……

四、流行意义

康德在“人类学”中对趣味的人类学进行考察时,就流行的问题论述说:“在自己的举止行为中,同比自己重要的人进行比较,这种模仿的方法是人类的天性,仅仅是为了不被别人轻视,而没有任何利益上的考虑,这种模仿的规律就叫做流行。”流行的形成是缘于某种契机和钻研,又得到少数著名人物的支持,并为广大群众所模仿、夸张和推广。

接着康德又指出,“凡是在外表形式上狠下工夫的,其外表形式往往是奇特的,或一部分落入别一人讨厌的巢臼。这是宫廷里的人们,尤其是贵妇人的作法。于是,别人也会受其所爱,即使在他们抛弃了这些形式之后,下层阶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为这些形式所吸引。”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也有过,如在《后汉书》中写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这同上述芬坦久发型的流行很相似。康德还曾就流行意在标新立异这一点论述道:“一切流行就其概念而言,已是易变的生活方法。因为模仿活动一旦被固定下来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时就没有任何兴趣问题而言。所以,新奇是满足流行所需要的东西。”

流行在人间演奏着一曲曲动人的乐章。流行既神秘又平常,它已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象征,许多人在追寻流行,应用流行。流行是直接反映时尚变更的一个方面,体现了时尚的转变,同时流行也是具有心理学特征的时尚现象。人们对于流行的偏好往往都带有许多心理上的折射,同时它也是时代的内涵在人们心理上的投影与写照。

摘要:流行现象本身同时又是一种传播现象,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生命周期短、影响力大、一段时期被特定的人群强力崇尚、具有群体性或社会性、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

流行文化 篇10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企业在满足员工不断高涨的精神需要方式中, 一是通过生产过程中民主的、亲善的、合理的职权责分配、物质利益分配、荣誉分配等人本主义的管理实践来体现。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情感注入与情感沟通给员工创造个性价值实现的高雅氛围与环境。因此, 笔者认为, 所谓职工文化, 是指企业为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职工文明风尚而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我国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工会文化的特性、内涵、外延。一是要体现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以及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的本质属性。二是要体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工会工作的时代主题;三是要涵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基本内容, 突出以职工为本, 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思想。因此, 笔者认为, 所谓工会文化, 是指工会组织从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出发, 为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 牢固坚持以职工为本的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饱满热情而切实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开展的各种工会活动, 是工会组织运行的一种外在形式, 它涵盖了职工的民主管理、素质教育、帮困扶贫、技能创新、法律维权等内容。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应形式。

企业文化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由企业组织创造的一种群体文化, 是一种组织文化, 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它是一种亚文化。笔者认为, 所谓企业文化, 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 具有本企业特色的, 并为企业成员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 以及反映企业文化特质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物质实体。其表层文化为物质文化, 浅层文化为行为文化, 中层文化为制度文化, 核心层文化为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 强调对员工价值观的塑造。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目的是通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建设, 达成企业员工必须做什么, 允许做什么, 希望做什么, 禁止做什么等等文化规范的共识, 从而产生企业合力与理想业绩。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二、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

从职工文化、工会文化的内涵来看, 二者各有其侧重点。职工文化是代表职工群体的文化, 侧重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 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应形式;工会文化是代表职工利益的文化, 要从维护职工的权益出发。职工文化、工会文化建设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职工的基本需要, 维护广大职工的基本权益, 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需要, 具有一致性。实际上, 就一个企业而言, 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职工文化在表现形式上既有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 也有非工会组织如宣传部门、文化部门以及职工社团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一方面, 工会的工作对象是以职工为主体的, 所以职工文化建设是企业工会工作和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职工文化和工会文化有交叉的一面, 如职工的读书活动、文艺体育活动, 与工会文化中的职工素质工程有着重合性和同一性。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可以说是工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 职工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和主体化, 一些不从属于企业或工会组织的垂直性、指令性的文化活动运作模式有时也显现出特有的感召力。在非工会组织开展的或职工自发组织的职工文化活动中, 又往往显现了职工文化的广泛性和独立性,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综合性、福利性、自娱自教性和艺术性等特征。

我们知道, 企业本身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 它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经济活动。一方面,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文化, 是企业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 是现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产物, 它的文化式样和内涵都具有很强的经济性, 企业的经济和企业的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是互相渗透, 相辅相成, 融为一体的。另一方面,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管理文化。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秩序, 企业制定出必要的规章制度, 但无论怎样完善的规章制度也无法保证每个成员在任何时候都能遵守。企业文化是通过一种观念的力量, 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通过硬性的强制力量, 而是由硬性控制转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职工行为转向控制职工意识;由控制职工个人转向控制企业群体;由控制职工短期行为转向对其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的控制。因此,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管理为主导的文化。这就是说, 企业文化, 属于经济文化和管理文化的范畴, 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是一个社会共同体, 企业里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合作者, 然后是利益分享者。但由于不同的价值追求, 企业明显地分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 即企业主和员工, 由此派生出企业中不同的二元文化, 所以任何企业内部总是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鲜明的个性特点在于它要求在企业共性中伸张个性和实现员工价值, 特别是维护员工的利益。企业有企业的价值, 员工有员工的价值, 企业价值和职工价值是一对典型的矛盾统一体, 协调和处理好这一矛盾, 既是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目标, 也是体现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 从概念上讲, 在一定的企业范围内, 企业文化往往涵盖着内部的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 但又不能代替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而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 工会文化又涵盖着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 同时职工文化又有其独立的部分。企业文化是代表企业整体利益的文化, 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的价值利益最大化。职工文化和工会文化是代表职工群体利益的文化, 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维护员工的权益。

三、加强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民主平等、保护员工权益的文化, 就是尊重员工劳动价值、激励员工的文化, 就是重视员工成长、塑造员工的文化, 这既是衡量优秀企业文化的标准, 也是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核心, 更是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此, 要着力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 积极开展企业民主管理, 维护职工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 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要非常重视和强调企业民主, 否定歧视和不平等, 尊重员工。要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形式, 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维护员工的民主管理权利, 从而达到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 关心和团结员工, 培养员工良好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

第二, 关心员工的生活福利, 全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企业必须随着效益的增长, 全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逐步实现“中国梦”。这就需要工会组织积极参与, 尤其是源头参与, 从而推动企业尊重员工的劳动价值, 公平合理地分享企业取得的经济利润, 让员工能充分享受企业成功发展在经济上所带来的好处, 才能产生归属感和敬业精神, 增强员工与企业共生共荣的整体意识和凝聚力。

第三, 积极开展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培训, 塑造员工。工会要积极开展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培训, 推动企业重视员工职业生涯成长, 重视对员工的技术和文化培训, 给员工提供发展个人特长的机会, 拓展事业成长空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员工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透视粗语流行文化 篇11

“屌丝”流行文化的形成,与互联网的特点密不可分。网络流行的特点就是不断复制,而复制往往具有再造功能。对于青年来说,网络复制的简单性,以及在复制过程中的再造性,使更多的青年由被动受众与旁观者变成“屌丝”流行文化的直接参与者和行动者,“屌丝”一词就是这样经过不断地复制与再造,形成一种流行文化现象。而“屌丝”流行文化的行动者越多,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就越大。不同青年个体所理解的“屌丝”与所运用的“屌丝”,往往根据自己所处的客观情景与内心感受进行再造,赋予“屌丝”特别的意蕴,如此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屌丝”文化现象。

“屌丝”流行文化的形成,是青春情结的再现。透过“屌丝”文化,可以看到与传统青年流行文化一样的表象特征,即情绪的外泄与自我的张扬,时尚的追求与内在的娱乐。实际上,任何一种青年流行文化传达的都是青春的声音与呼唤,一种人生特定阶段的沉思与矛盾,一种青年所特有的认知与情绪。有的青年不会在乎“屌丝”一词是否好听或贴切,主要是因为“屌丝”的流行。流行往往代表时尚,而时尚则表明自己与时代潮流同步,就有备受关注与入流的可能,就不会被人遗忘、被称为“老土”或被同辈群体所排斥,这种自我认同的强烈愿望使其更愿意投入到流行与时尚之中。有的青少年不在乎其他成人的观点与看法,只要有同行者,就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与行为,甚至越是其他成人认为不好或不认可的事情,越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与关注。

“屌丝”流行文化也是社会原因在青年群体中的直接映现与投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使贫富差距加大,“屌丝”式的自嘲,就源于财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以及流行的择偶审美标准。许多青年面对的现实是:即使竭尽全力去奋斗,自己财富的积累与“高富帅”、“白富美”所拥有的基础与条件还是相差很远。所以,不难理解“屌丝”那种复杂心情的表达,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既有对“高富帅”与“白富美”的羡慕嫉妒,也有对他们的不屑。

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价值时,往往加重财富与金钱的分量,注重经济条件与外表长相的择偶标准(尽管不具有普遍性)对青年产生冲击。“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看似是个人的人生选择,却是社会流行的一种择偶标准在部分青年身上的投射,容易在青年群体中引发一种群体无权感或无力感。这种无权感与无力感不仅仅是对贫富差距现实的一种本能反应,对自己不利处境的一种无奈表达,也是对自我能力怀疑、不自信、不接纳自我的一种表现,更可能是一种错误的归因所致,即埋怨父辈没有给自己提供优厚的条件与基础。当然,同样的社会现实也会引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屌丝”不是自己的错,而是必须正视现实,只有靠自己去奋斗。

面对“屌丝”流行文化,我们更应该采取的态度是了解、理解、顺应与发展。理解这种文化现象所传达的青年群体的深层需求,顺应青年群体的这种独特表达方式,以发展的视角去更好地回应青年群体的需要。

论高校流行文化的理性审视 篇12

当今时代, 高等学校勿庸置疑是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 流行文化本来就具有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 又加上当代大学生年纪轻、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象牙塔的比喻似乎不再适合当今的校园, 蕴含较大商业性、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的流行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强势侵入现代校园, 为大学生和外界社会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 扩展了他们的视野, 拓宽了他们的思路, 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流行自有流行的道理, 他们能够走多远, 就取决于他们的深度与厚度了。

1 流行文化的内涵

流行文化是有别于传统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 它是与高雅文化相对而言的、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 娱乐是其主要的功能特点。吉登斯有言:“术语流行文化指的是被成千上万或几百万人观看、阅读或参与的娱乐”。海蒂兹基于吉登斯的文化理念提出:“流行文化就是那类普遍可得的人工制品:电影、录音录像带、CD或VCD、时装、电视节目、沟通和交流的模式等”。一言以概之, 流行文化就是许多人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2 当今大学流行文化现象

流行文化时尚是一种偶尔发生的, 近乎崇拜的短期流行方式。它是多元化的文化类型, 也有一定的前卫性, 在社会媒介多元化的今天以先锋姿态通过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开来。商品经济时代兴起, 流行文化总是与泛滥的商品化信息融为一体。大学生在流行文化中获得不同的信息和思想, 从中汲取养分和精髓, 而一些文化鉴别能力欠缺的学生由于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逐渐陷入多元化的流行文化涡流之中, 伦理道德情操方面开始异化, 这种衰变的腐化现象, 一旦蔓延, 将会一泻千里, 势强难抵。如何以比较客观而严肃的教育手段, 纠正这种现象, 肃清流毒, 可以说任重道远。

3 流行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3.1 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

大学生要实现自身的社会性, 必须通过社会互动与交往来实现。而流行文化通过跨国家、跨时空、跨民族的文化交流为大学生提供了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由于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生机、也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因素, 他们不断寻求适应当前社会的生活方式, 而且热心参与社会变革与发展。因此, 流行文化的传播, 克服了大学生以往仅仅在校园内“点对点”的交往的局限性, 从而实现了与社会“点对面”的接触, 促使大学生交往方式发生改变, 使他们在接触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 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 促进自身的社会化。

3.2 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思维观念的转变

流行文化崇尚弘扬个性、表现自我。在当今社会多元思想激烈碰撞的情况下, 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主体, 其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在强化“我”的内涵, 并且习惯以批判和质疑的姿态处理周围事物, 迫切希望挣脱各种束缚, 以自我的姿态自由地审视和处理各种问题, 以表达自我的观点。

3.3 流行文化有利于大学生行为方式的改变

大学生由于生理与心理的固有特征, 对流行文化有着本能的敏感, 因此, 流行文化的出现, 使得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模仿心理和个性特征。在流行文化的导引下, 大学生竭力寻求适应当今社会甚至能被社会认同的价值观, 去交往, 去处事。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各种行为中如消费方式、闲暇生活、交际方式、婚恋方式、职业选择等方面都超越了以往传统社会的价值羁绊, 不断改变着现代人对于传统价值的思维结构。

4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4.1 流行文化促成传统消费意识的消解

时尚的新潮气息与浪漫的休闲娱乐文化, 是流行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在一定社会环境中, 它又表现为社会信息流通的传染性与庸俗的情趣文化的腐蚀性, 他通过直观的时尚画面或动感的艺术题材, 如狂放或自然平放音乐歌曲, 超奢华的高消费的广告宣传, 以及富含激情的抽象情感催化方式, 与大学生的个性展放与时尚追求的娱乐意识精于乐道, 往往会吸引一大部分, 蒙昧和追求时尚美观性的消费者的眼球。客观上讲, 他也催促大学生生活消费向着个性化与时尚领域发展。因此, 时尚大学消费, 在当今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实际上, 这种趋势流行的后果就是, 在某种意义上不自觉的消解了传统消费文化的倡导意识。使得大学生的奢侈, 浪费的消费层次上升, 对大学里淳朴而实在主流文化构成了极大威胁。

4.2 流行文化促成与科学审美观的悖离

当前, 流行文化正处于多元化的繁荣期, 各种审美观以流行文化为载体进入校园, 传统的审美观和文化理念逐渐失去主流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流行歌曲、“武狭热”、“网吧热”、“练歌热”、“美女热”、“挂科热”、“失恋热”等庸俗的非主流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热点。这种偏执的审美观和肆意放纵的心态, 对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错误的导向作用, 大学原有朴素、健康的学习氛围被打破。大学生在尚未角逐社会利益之前, 也应该有着各种各样生活与友情的释然心态, 并且它由于缺少个人利益的调剂, 便最容易保存学生时代纯粹的个人信仰抑或是原始的青春美丽性。但是流行文化的盛行打破了校园青春朴素的生活规律, 商品信息泛滥以及不受各种阻力的庸俗审美观的形成, 却完全使人始料不及, 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4.3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健康心理成长的影响

正确而高尚的美德观念与价值观的择取, 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历程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据分析, 当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尤为明显, 其中主要表现为严重缺乏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面对各种文化思潮和商品信息, 由于未提前进行心理建设而无从处理。其次, 大学生处于校园人与职业人的过渡阶段, 文化类型多元化虽然有助于拓宽其知识面, 但其中的“糟粕”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 加之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 极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感情冲动。其次, 流行文化在大学校园泛滥, 学生面对各种文化元素毫无心理准备, 以致仓促的应战和接受新的信息, 加之文化鉴别能力欠缺, 一旦受到虚假信息的中伤, 其本就脆弱的感情底线就会一日崩解, 随之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 甚至寄望于极端的行为方式来寻求解脱。

如果大学生能够经常经历因流行文化虚假带来的多种挫折, 成熟自己的心理, 便可以抵制不良流行文化的冲击。然而, 现行教育体制的局限性, 使得我们职能依靠大学里所谓的心理诊疗来解决这一问题, 结果是治标不治本。

5 思考和对策

流行文化背后的思考不可否认, 流行文化在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知识与开阔的视野的同时, 也有很多消极的内容。而我们受年龄、阅历和经验的欠缺, 相对缺乏判断力与自控力, 往往会耽于娱乐而忘却了法纪、道德的约束。于是, 网络中一些比较低俗的谩骂侮辱之词不经意间就会蔓延到日常生活之中, 很多人称呼的“哥、姐”带有戏谑口味, 进行人身攻击同时还津津乐道。

5.1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有关流行文化的教育和引导

第一, 正确处理大学生主观需求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差异, 准确把握文化教育的切入点, 由这个切入点逐步深入, 在文化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需求;第二, 基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的形成规律, 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在大学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中, 基于平等交流的形式适时加强引导和沟通, 而非单向的说教;第三, 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逐步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文化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提高其文化判断力和鉴赏力。

5.2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形式与地域的差异只是某一文化类型有别于其他文化类型的“个性”。大学校园本就是各种文化思潮的集散地, 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相互融合是校园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应该秉承开放的态度尊重并承认流行文化的存在, 同时加强主流文化的宣教, 以高尚的主流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提高学生文化鉴别力, 从而消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

5.3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

传统文化得以流传至今必然有其可贵之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时对流行文化予以尊重, 客观的看待它代表的文化理念,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我们只有结合时代特点, 对传统价值观念加以改造, 使之与时代特点相融合, 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6 结语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糟粕和精华的并存体, 我们要做的, 就是在受这些流行文化浸染的同时, 加强甄别、判断流行文化优劣的能力, 努力利用流行文化的优势因素提升自己, 成为流行文化的“弄潮儿”, 还要掌控着自己要走的方向。总之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又要客观的看待流行文化的优点, 集二者之大成, 成就中华文化之精髓。

参考文献

[1]陈果.大学生流行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前沿, 2007 (4) .

[2]戴勇行, 李榕.流行文化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时代教育, 2008 (7) .

[3]赵修义.关注流行文化的伦理内涵[J].道德与文明, 2007 (3) .

[4]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赖光明.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6]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概念、历史和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 2000 (5) .

[7]彭洋, 沈禾.大众文化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

[8]饶伟芳.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8 (3) .

上一篇:供应商伙伴下一篇:主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