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与社会稳定

2024-08-14

网络安全与社会稳定(共12篇)

网络安全与社会稳定 篇1

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是防止社会问题对高校安全稳定产生破坏的有效方式。加强和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是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 是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的重要堡垒。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高校安全稳定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高校,安全稳定

一、研究现状

笔者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日期设定为2004年6月至2014年5月, 选择2004年6月为起始时间, 是因为社会管理创新是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关键词检索情况为:“社会管理创新;高校”检索, 搜索到相关文章3篇, 关键词为“社会管理;高校”, 共有文章16篇;关键词为“社会管理创新;高校安全 / 稳定”为0篇。篇名检索情况为:篇名为“社会管理;高校”, 有1篇;篇名为“社会管理创新;高校”为0篇;篇名“社会管理创新”有相关文章686篇。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检索未剔除相关新闻报道。

从检索看, 当前对社会管理创新及高校安全稳定的单项研究较多, 将二者结合研究的还很少。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主要是对内涵、意义、路径、模式等进行论述。但我国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 发展慢, 通过对检索情况的分析, 笔者发现, 篇名中包含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章, 2004年- 2009年的文献篇数只有19篇, 关键字包含社会管理创新的仅有4篇, 反映出在社会管理创新诞生之初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但在2010年之后, 文献量增长迅速, 其中篇名中包含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章667篇, 关键字中包含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章508篇, 这主要是由于2009年底, 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将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政法系统“三项重点工作” (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 的组成部分之一, “由此引发了学界特别是政法界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 从而使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1年3月, “社会管理创新”一词首次以重要篇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5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 7月份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对高校安全稳定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思想、文化、心理及法制建设等层面对高校安全稳定的影响因素、预防机制建设等进行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 主要是选取某一个方面或以某个案为基础进行论述, 如从高校党建、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及高校社区建设等工作的创新入手, 研究如何推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 从社会管理的视角来研究和探讨高校安全稳定机制建设的则少之又少。

二、研究内容

此课题可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一是研究社会管理中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对高校安全稳定的影响, 进而寻找通过创新社会管理确保高校安全稳定, 此方向研究的是社会问题对高校安全稳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 解决社会问题来保证高校安全稳定;二是从社会管理的视角分析和研究加强和创新高校管理, 促进高校安全稳定, 此方向研究的是将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高校管理, 给高校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加强和改进高校管理模式, 为高校和谐稳定提供保障。笔者认为, 上述两个方向, 一个是从外部找原因, 一个是从内部强管理, 但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保障高校安全稳定,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个研究方向中, 首先要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研判。如当前社会发展不平衡, 收入分配不均, 就业压力增大, 教育不公、情感变迁及社会文化建设等, 都会不同程度的渗透或影响到高校的稳定。近年来本应宁静和谐的校园屡发血案或群体性事件, 不得不引起重视, 如2003年 , 在浙江发生的某高校大学生怀疑招工公正性竟刺杀公务员 ; 2007年 , 安徽某民办高校发生了部分学生因毕业文凭问题在校园起哄闹事、损坏公物并前往市政府上访;2010年3月-5月, 福建、广西、广东、江苏、山东、陕西等地接连发生了6起针对小学和幼儿园学生的校园凶杀案;2013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一女生因情变遭男友杀害、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投毒杀害舍友等。“一些高校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校园环境, 承受了额外的社会管理成本,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都曾因假期游人蜂拥而至, 被迫实行限入政策而引起争议, 湖南大学因市政公路横贯校园以及地处国家风景区核心地带, 长年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压力等”。这些事件告诉我们,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是维护高校教学秩序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对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判则是基础。其次要通过对社会矛盾的分析, 寻找解决社会管理薄弱环节的方法, 破解社会管理难题, 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以社会和谐发展保证高校安全稳定。

第二个研究方向中, 要重点研究将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的新成果、好经验引入高校管理, 从社会管理的视域加强和改进高校管理。一是改进高校党建工作,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关键是建设服务性党组织,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党员的精英作用, 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高校管理创新。其次要探索高校学生组织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模式, 实现学校管理为主的行政式管理向高校引导下的教师组织学生自治的民主化管理转变。第三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通过对人的科学有效管理实现高校的安全稳定。第四要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与管理, 防止不良舆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渗透, 及时开展危机干预, 引导舆论走向, 保证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稳定。

三、研究价值

1、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高校的稳定深切地影响着社会稳定的普遍性, 而且有利于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高校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子系统, 同时也是为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的子系统, “作为文明传承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在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组成要素”, “是和谐社会理念、社会管理理论的贯彻主体、实践主体和发展主体”, “在建设和谐校园进程中理应承担起运用社会管理理论优化自身建设, 并推动社会管理理论创新发展的时代重任”。当前, “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对高校事务发生影响, 另一方面, 高校越来越主动地介入社会发展”, 如何将社会管理和高校安全稳定的研究结合好, 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社会精英作用, 利用好他们敏锐的社会嗅觉, 对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有助于建立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高校维稳机制

当前, 对高校安全稳定的研究更多的是“就安全稳定而谈安全稳定, 研究的视角比较窄, 较为零散 ; 研究内容比较空泛 , 缺少前瞻性 ; 对高校安全稳定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多数是从宏观角度提出的原则性意见和建议, 口号式的论述较多 , 操作性差 , 尤其缺乏理论的支撑”。借助专家学者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专注和研究, 将社会管理理论和研究成果与高校管理相结合, 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要求, 有利于对高校的维稳机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有利于探索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徐振强, 何彩英.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学术滞后探微——文献学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现状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105.

[2]阳征, 王红悦, 王婷婷.社会管理视角下的高校稳定预警机制建设[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58.

[3]冯刚.创新社会管理与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0) :15-16.

[4]阳征, 王红悦, 王婷婷.社会管理视角下的高校稳定预警机制建设[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58.

[5]车广杰, 初磊.新时期加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研究的理论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4) :142.

网络安全与社会稳定 篇2

樊建飞

第一部分 导论 1 网络政治的研究范畴 2 网络政治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刘文富认为网络政治由三个层面组成:虚拟空间的政治现象——虚拟政治,网络政治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影响;现实政治主体对网络社会的能动的反作用。P10-11网络政治的特点:直接性、平等性、便捷性、廉价性。)

第二部分 网络政治的基础 3 网络政治的技术基础(因特网的形成与特点;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斗争、社会管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4 网络政治的社会基础(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非物质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平等性;虚拟组织与社会组织方式的革命:组织结构的网络化、组织扭结联系的广泛化、组织管理的扁平化;网络时代的当代人类社会特质:网络社区,平民与网民将共构新的“双元性社会”,新统治阶级,虚拟种族)5 网络政治的经济基础(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型经济、创新型经济、复合经济、全球化经济、虚拟化经济,除此之外,还有企业组织微型化、经济活动整合化、管理结构的扁平化、经济活动的适时化、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界限的模糊化等特点;数字化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产观念、生产方式、社会产业结构、也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网络经济将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组织结构、出现电子商务)

第三部分 网络空间的虚拟政治现象 6 虚拟现实 7 虚拟社会(BBS、聊天室,虚拟社区社会,虚拟社区与政治参与,提到了这种政治参与潜在的巨大危险)8 虚拟国家(是指建立在因特网上、基于宪章、符号和政府系统的想象中的国家。以某国的名字在网上建立的虚拟国家如虚拟南斯拉夫国,完全虚拟的国家P139-142,虚拟国家的构成:虚拟主体身份、虚拟共同体、虚拟社区、虚拟政府。值得深思:国家会因为电子信息网络的发展而消失吗?P151)9 网络权力(由网络空间的个人权力、网络空间的技术权力以及网络空间的想象力组成)第四部分 网络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10 网络对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政治过程、政治体制、政治权力、国家主权、政府管理、政治参与、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方面)11 网络社会的国家 12 网络对政治体制的影响(网络成为改革政治制度的推动力、网络时代的选举与公民参与、网络时代的政府组织机构、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与服务)13 网络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将极大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服务将成为政府的核心职能、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将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的职能将进一步加强)14 网络对政治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P213,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演变、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整合、正统文化与反文化的纷争、正统文化与殖民文化的对抗)

第五部分 网络社会的国家治理 15 网络社会的权力转移(网络权力呈现出知识化、扁平化和分散化的特征,权力结构由控制性向分权型发展、决策结构由垂直式向交互式发展)16 网络社会的电子政府 17 网络社会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含义、主要内容、当今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18 网络社会的数字民主(网络空间与公共领域: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网络空间与网络民主,网络空间的公共性,因特网上公共领域的建构,因特网与民主的发展,网络民主的主要内涵、特点、原则,网络对民主的消极效应:网络的发展有可能损害国家的凝聚力、网络发展会导致信息拥有的不平等、网络发展可能导致严重无政府状态或者更加隐蔽的信息集权控制、网络发展为政治的非正常操作提供了便利)19 网络社会的法制建设(网络创建人类社会生活的新空间、网络切入社会的负面影响、网络社会的法律规范建设、网络社会的契约化进程)20 网络社会的伦理导向(网络社会面临的伦理难题:知识产权的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网民的道德人格、信息污染、信息欺诈、公共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对伦理的挑战,网络社会伦理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第六部分 网络政治的发展趋势 21 网络时代的政治挑战(信息革命对当代政治的挑战、网络时代的政治发展难题)22 网络社会的政治走向(网络社会的政治走向:网络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工具,电子政务为政府治理提供了新的范式,网上霸权与反霸权将成为国际斗争的新领域)

结语(研究网络政治的积极意义、发展网络政治的对策思考、构建网络政治学理论体系)数字化是不可抗拒的。

数字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除了积极迎战,我们没有其他出路!

刘文富认为政府管理和网络具有互动性,在《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一书中,对网络政治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网络政治的理论模型,随着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形成了网络空间及网络社会,出现了虚拟空间的政治现象——虚拟政治,他认为网络社会和虚拟政治必然对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国家主权、政治体制、政府管理、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相互的,现实政治中的政府权力等必然反作用于网络社会,从而产生新的国家治理范式。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的高度发展必然导致虚拟空间的政治出现。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对网络政治作了全景式的深入体察,对其与现实政治间交互影响的复杂关系的透彻分析,尤其让人耳目一新。

1.电脑化空间与网络社会:电脑网络,就是将各自独立的电脑处理节点通过线路连结而成的系统。通过网络可以联结分散于各处的信息系统,使所有资源包括人、计算机、信息能够为需要他们的人所共享,人们得以克服地理位置的局限而协同工作。借助于互联网的电脑化空间而建立的网络社会,是不受某一集中权力机构管制的条条框框束缚即可运行的社会。

二、网络社会的公民参与。网络时代,无疑为广大选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最新的方式和手段:网络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网络成为与公民沟通的新手段。

三、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

网络社会的发展,无疑对政府运作的方式和效能带来很大的挑战。电子化网络政府对政府提供的管理和服务,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可以大大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1.改革政府运作形式;2.改革政府管理模式;3.改革政府服务方式。

网络安全与社会稳定 篇3

网络环境为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服务创造了理想空间,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安全问题如信息泄漏、信息污染、信息不易受控等。网络运用的趋势是全社会广泛参与,但随之而来的是控制权分散的政府电子政务管理问题。由于人们利益、目标、价值的分歧,使信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出现脱节和真空,从而使社保信息安全问题变得广泛而复杂。在网络环境中,一些组织或个人出于某种特殊目的,进行信息泄密、信息破坏、信息侵权和意识形态的信息渗透,甚至通过网络进行政治颠覆等活动,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随着社会重要基础设施的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命脉”和核心控制系统有可能面临更大的威胁。

一、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我国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主要标志是:一是计算机系统遭受病毒感染和破坏的情况相当严重;二是电脑黑客活动已形成重要威胁;三是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网络安全的挑战;四是网络政治颠覆活动频繁。

电子政务运行管理是过程管理,是实现全网安全和动态安全的关键。有关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政策、计划和管理手段等最终都会在政府电子政务运行管理机制上体现出来。就目前的电子政务运行管理机制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1、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管理方面人才匮乏。由于互联网通信成本极低,分布式客户服务器和不同种类配置不断更新和发展及技术应用的扩展,技术的管理也应同步扩展,但从事系统管理的人员却往往并不具备安全管理所需的技能、资源和利益导向。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水平,都无法适应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形势的需要。

2、安全措施不到位。互联网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和动态性特点,这同时也是互联网不安全因素的原因所在。然而,网络用户对此缺乏认识,未进入安全就绪状态就急于操作,结果导致敏感数据暴露,使系统遭受风险。配置不当或过时的操作系统、邮件程序和内部网络都存在入侵者可利用的缺陷,如果缺乏周密有效的安全措施,就无法发现和及时查堵安全漏洞。当厂商发布补丁或升级软件来解决安全问题时,许多用户的系统却不进行同步升级,主要是管理者未充分意识到网络不安全的风险所在,未引起重视。

3、缺乏综合性的解决方案。面对复杂的不断变化的互联网世界,大多数政府电子政务部门缺乏综合性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使这些政府电子政务部门就此产生了虚假的安全感,渐渐丧失警惕。实际上,一次性使用一种方案并不能保证系统一劳永逸和高枕无忧,网络安全问题远远不是防毒软件和防火墙能够解决的,也不是大量标准安全产品简单堆砌就能解决的。近年来,国外的一些互联网安全产品厂商及时应变,由防病毒软件供应商转变为企业安全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他们相继在我国推出多种全面的企业安全解决方案,包括风险评估和漏洞检测、入侵检测、防火墙和虚拟专用网、防病毒和内容过滤解决方案等一整套综合性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4、缺乏制度化的防范机制。不少政府电子政务部门单位没有从管理制度上建立相应的安全防范机制,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和应对保护制度。不完善的制度滋长了网络管理者和内部人士自身的违法行为。许多网络犯罪行为(尤其是非法操作)都是因为内部联网电脑和系统管理制度疏于管理而造成的。同时,政策法规难以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政府电子政务部门信息立法还存在相当多的空白。个人隐私保护法、数据库保护法、数字媒体法、数字签名认证法、计算机犯罪法以及计算机安全监管法等信息空间正常运作所需的配套法规尚不健全。由于网络作案手段新、时间短、不留痕迹等特点,给侦破和审理网上犯罪案件带来极大困难。

二、对解决社会保险网络安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是不断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抗风险能力。社会保险系统涉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多种业务,管理着每个职工的个人帐户资金,因此,做好网络安全管理与信息安全保护是本系统建设的首要前提,建立层次性多重安全保护体系是实现系统系统安全性目标的基础。本系统属单位内部网,它与国家公网或其他行业网络系统等外部网必须从物理上断开连接。内网的安全保护是通过设立虚拟网络(VLAN)或网络分段(物理分段通过交换连接,逻辑分段通过路由相连)形成相对独立的不同子网,子网内部可以自由访问和使用网络资源,子网之间的互通需经过严格的安全访问控制,在从网络层到应用层不同层次的设置上确保网络的安全性。信息资源的安全保护可采取的措施有: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对“信息边界”中的有关部件实施用户身份识别、身份认证,链路层和网络层上采取包过滤、存取控制,传输层上使用代理服务,表示层上进行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应用层上实现安全审计等。

二是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改变目前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太笼统、缺乏操作性的现状,对各种政府电子政务信息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

三是在信息技术尤其是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关键产品的研发方面,提供全局性的具有超前意识的发展目标和相关产业政策,保障政府电子政务信息技术产业和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产品市场有序发展。

四是加强我国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个功能齐备、全局协调的安全技术平台(包括应急响应、技术防范和公共密钥基础设施等系统),与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相互支撑和配合。

网络安全与社会稳定 篇4

网络设备的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的是硬件实施的安全性与外界环境对网络设备安全的影响。

1.1 硬件设施安全性的评定

在硬件设施的评定中又包括以下的几种:第一网络网络布线的安全性, 在布线的过程中, 线路之间要避免相互的交叉与缠绕, 与强电之间要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外, 此安全距离为30厘米以上, 以免受到强电的干扰, 在主干线与医院各楼之间进行分线采用的是多模光纤, 并且保留相应的备份。以便应急的应用。第二中心机房的地理位置的选取, 中心机房控制着医院内大部分的信息, 因此中心机房地址的选择必须重要, 必须达到对中心机房供电的顺畅, 而且必须要有相应的大型发电机以便不时之需, 而且中心机房需要防水、防鼠、。考虑周围电磁环境以及接地防雷。第三度服务器的安全性, 一个服务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的是数据库储存的安全的关键。因此服务器要使用不间断的电源, 可以保证服务器在一天之间不间断的工作, 而且要使用双机热备份+磁盘阵列柜的模式的服务器, 这样可以保证服务器与备份服务器之间的相互的转换, 能够保证在服务器发生故障的时候。, 能在3分钟之内恢复业务的处理, 还有必须具备应急服务器, 当双服务器发生故障时, 应急服务器可以进行异地的数据备份, 能够应用应急的服务器上运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1.2 外界环境对网络设备安全的影响的评定

在对医院计算机网络稳定与安全性能的评定时要考虑到外界环境对网络设备的影响, 如温度、湿度、静电以及周围的电磁环境。温度过高会导致系统内部的元器件烧毁, 温度过低则会导致系统中的的电路产生逻辑错误, 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湿度过高, 由于系统中元器件大部分为金属制品, 在湿度高的环境中就容易氧化造成接触不良, 当湿度过低时, 就会吸附灰尘, 而过多的灰尘课已将有可能导致绝缘电阻的减小, 甚至会泄露电流, 损坏设备。而静电则是在网络使用中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而温度与湿度的过高或者是过低, 都有很大的可能引起静电, 所以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应当在平定当中, 尤其是在医院当中周围的环境状态湿度都比较高, 所以在医院的周围的环境评定的时候要注意温度和湿度, 这也是干扰网络系统安全的与稳定的因素。还有就是电磁环境在靠近网络的计算机、大型医疗设备和网络设备自身等, 都能产生电磁辐射, 通过辐射、传导等方式对网络系统形成干扰。这些都是评定的依据。

2 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评定

2.1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

现在的医院网络系统的服务器大多数采用的是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 因此在进行安全性能评定的时候应对检测计算机内是否对使用的帐号、用户权限、网络访问以及文件访问等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并且是否在日常中对网络进行定期的检测。

2.2 数据库的安全的性

数据库的安全性对医院的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库在建设和选择时一定要能够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的将数据恢复到断点, 以此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在我国现有的医院的人流量大, 医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库中数据经常的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 因此在医院的数据库只是仅仅进行定时的数据备份是不够的, 一旦计算机网络系统奔溃, 那么再没有备份的哪一些数据将会流失, 因此采用磁盘阵列的方式进行对数据的实时备份, 这样就可以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要么就采用分片管理的方式, 一个门诊对应相应的数据库, 然后每天及时的将分管的数据库上报给总数据库, 并且进行相应的备份。对相应的机密的数据库进行加密或者是非指定人员不得进入数据库进行检测。

3 医院计算机网络稳定与安全性能的实现

3.1 对网络设备的保护

网络设备的维护将会有利于计算机网络的稳定与安全, 在对中心机房时要时刻保持着中心机房的干净, 温度和湿度的正常, 避免其他电磁环境对其的干扰, 保证服务器的正常工作及时的对服务器进行检查, 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网络系统故障。

3.2 实行加密技术

由于一些网络黑客会恶意损坏数据库, 造成一定的损失, 所以介绍几种加密技术, 第一, 可以用文字进行加密, 但是加密的文字一定要恰当, 而且设上时间限制, 还可以一次和一次的密码不一样, 让那些黑客无法识别, ;第二, 可以用加密系统, 分为内外层的加密, 这样就等于是双保险。这使用这些技术是可以用一些相关的证件, 让其他人无懈可击。所以加密技术应该是我们最经常用到的方向。这个较为方便, 这样更能有力的保障医院数据库的安全。

3.4 防火墙技术

保护数据哭的和总要措施之一就是防火墙的完善。防火墙能极大地提高医院内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防火墙可以过滤掉不安全的服务来降低系统所受的风险。防火墙可以强化网络安全策略。防火墙可以防护基于路由选择的攻击。其次, 防火墙又能力控制对网点系统的访问。如果所有的访问通过防火墙, 那么, 防火墙就能记录这些访问的日志, 还可以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的信息。当有对计算机安全产生威胁的动作时, 防火墙能进行适当的报警, 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以免出现医院内部计算机系统信息的外泄。用防火墙对计算机内部网络进行划分, 可实现内部网重点网段的隔离和区域的检测, 从而降低了医院的网络安全密钥或敏感问题上的安全问题。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的发展, 对于现在医院的网络系统出现的安全性问题的评定与实现将会有效的保证医院日常的正常的运行, 保证中心机房的干净整洁, 保障数据库的安全, 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摘要:对于现代信息产业的不断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也逐步的应用于医疗卫生管理, 而且医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也渐渐的渗透在了医院日常业务活动中国的方方面面。因此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一但崩溃, 对医院造成的将是无法估计的损失。因此医院是否拥有一个安全性与可靠性高的网络系统, 将直接影响到医院日常生活正常运行。本文将对医院计算机网络稳定与安全性能的评定与实现进行介绍。

关键词:网络,安全,系统

参考文献

[1]韩雪峰, 等.医院信息网络的管理, 医学信息, 2006-12.

[2]管丽莹, 等.医院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 现代医院, 2006-8.

[3]靳兰张喜英王明通.保证企业数据库系统安全的基本措施J.中国石油化工2006.8.

网络安全与社会稳定 篇5

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建设与网络社会治理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团队建设

(一)1、根据团队存在的目的和拥有自主权的大小可将团队分成多种类型,以下团队类型不正确的是()

B、自我发展型团队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专业技术人员包括从事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本大类中又包含()个中类

D、143、以下关于专业技术的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大都从事以体力为主的劳动,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之一

4、以下关于团队合作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C以有效沟通为桥梁

5、团队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B、5个

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团队建设

(二)1、创新能力的主要作用表现在:教人学会创新思维。教人如何进行()。教人解决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A、创新实践

2、()是形成人类创新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必要的物质前提

A、遗传素质

3、科技活动和实践密切相关,具有生产和研究的双重性特征,具有()

C、社会属性

4、()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群

D、创新团队

5、创新能力和()密切相关,没有创新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活动

B、创新思维

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团队建设

(三)1、团队决策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C、好奇性

2、激励的原则不包括()

B、接受原则

3、团队沟通的特征,错误的是()

A、团队成员的单一性

4、以下哪项不属于团队决策的弊端()

C、有利于充分利用成员不同的教育程度、经验和背景

5、()也称为“新闻法”,以最近热门新闻时事为题,引申出整个要发表的内容

网络技术与个人社会化 篇6

【关键词】网络技术;计算机;个人社会化

1.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对个人乃至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可谓大矣,初步归纳为以下几种:

1.1真实向虚拟的过度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是在其特殊的位置上,相对于其它人都是有血缘、种族、地域等内在联系的。而在网络世界里,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人际关系不见了,网上存在的人物都是虚拟的,没有必然联系的。一个普通的网民可以直接同全世界接触、沟通、聊天、相识,也几乎可以把自己置身其中而杜绝和一切真实的人们相处、相知。网络既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人们对周边的认知能力,扩大了人们相互交流的范围,也严重缩小了人们相互间真实交流的时空,严重影响了真实人际关系的形成,严重削弱了人们相互影响共同行动的能力,这种对人际关系的冲击和淡化正逐步突显出来。

1.2过程与结果的脱离

网络技术最大限度的缩短了时空距离,最大限量地节约了为达到结果而在过程中的劳动,人们可以在网络技术中学会虚拟驾驶技术、推算技术、预测技术等得出最佳方案;一份邮件不再经由发信人从提笔、贴封、邮局投递、邮发、收件、拆阅等全过程,只需在网上的一小小E-MAIL就完完全全的搞定了。这种对结果的追求和对过程的省略,这种实际工作能力和网上操作技巧的脱离,必将最终影响网络技术走向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1.3网点与层面的同步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商流、物流与信息流同步,这种传递的同步性不但大大缩短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代价,增加了人们的决策,判断和应对的能力,而且我们也必须看到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某一孤立事件可以迅速涉及到各个层面,个个角落甚至全球,它使所有的壁垒相形失色,使所有的预防措施形同虚设,所有的防火墙或查、杀毒软件阻碍的一切屏蔽都阻挡不住。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深刻。

2.应对网络技术发展与个人社会化趋向的几点意见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是辩证的,需要实事求是的分析,客观的趋利避害。网络技术与个人社会化也不例外,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2.1加速普及网络知识

随着我国进入了网络技术的高速增长期,迅速普及网络知识,提高网上操作技能,以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这是两个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像娃娃学语言、文字一样;抓基础教育,要像学走路、吃饭一样;学习网络操作技能,要以实践为基础,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际上机相结合,将其纳入全社会人类的必修课之中,保证社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2加大培养软件人才力度

今后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网络技术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软件人才的開发。因此,刻不容缓地培养、发现、招聘、启用软件人才是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保证。一是培养,在现有岗位上培养一批业务骨干;二是拿来主义,在社会上招聘高素质的人才;三是委以重任,使人才有施展拳脚、展示自我的条件和舞台;四是加大投入,在硬件配备,再教育、再培训,以至于工资待遇上给予优惠、优先,确保软件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

2.3重视人才道德建设

由于网络中以虚拟、遐想、期望、梦幻等脱离真实的虚幻为主,并非真实体验,从而引发网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义感逐步淡化。这种鼠标一点,键盘一敲的商业欺诈,偷盗巨额行为若不加以严格控制,会使其更加胆大妄为,看不到真实的后果和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使一些病毒大形其道;隐去真实自我的渲泄,离开了道德的约束,当然谈不上人格、公德、自尊与慎独;所以,在网络技术发展与人才开发的今天,更要着眼于公民的道德建设和人才的道德约束,同时辅已必要的法律惩戒,才能确保网络个人社会化的发展不给社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2.4加强网络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

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由技术创新产业革命,创业阶段发展至技术渗透模式转变阶段。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已成为不可遏止的发展趋势,正如名家所言:“需求是最好的发展。”离开了传统产业,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资本市场的支持,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离开了互联网业,传统产业就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优势,社会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中浪费巨大的资源和财富而破产,这种相辅相成的模式注定了谁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加强网络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谁就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中国烟草行业为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网络社会化与烟草行业的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我们首先建立了行业内自己的卫星通讯网络系统,形成了国家局(总公司)、省级局(公司)和市地局(分公司)大型卷烟工业企业互联互通的行业内联网,实现了行业内管理,信息、资源和交易的共用共享。各级网站按照A、B、C级进行资源管理和调控,这一网络的建成和应用使得烟草电子商务空前活跃,构成一种新型的供应链。网上交易、进、销、存流程、库存、利润分析、一价制、网上开证等其业务都成为现实。烟草销售数据分析、财务分析、品牌消费趋向分析等随着商流同步传递;网上办公、电话电视会议、迅捷、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开资。同时,烟草行业从烟叶质量、入库量、产出量、批发量、调配量、进出口量、市场需求量等环节,争取做到全程控制,在远程专业教育和市场网点配置布控上都大有潜力。虽然互联网的应用在烟草行业仅仅是起步阶段,却已显现初步成效。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已渐渐瓦解传统业务的营收组合,它以新的服务模式,动摇了传统客户的忠诚度,它以新的配货到户模式,变传统的“坐商”为“行商”。总之,通过互联网重新构建的营销、专卖、调拨、货物流通和交易体系,已初步改变了烟草行业传统的经营模式。

2.5提高对网络社会化意义的认识

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思维的结果,而互联网的发展确是已经超出人类思维的速度。因而,今天网络社会化发展的瓶颈就是创造这一新型产业的人类自身的思维。因此,人类自身对互联网的认识,特别是企业领导者、决策者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就成为今天网络社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我们先要改变对电子语言不懂,搞不通的现状,克服“这也不具备,那也没条件”的畏难心态,摆正电子商务近期投入与回报之间的位置,摆脱思维模式中固有的惰性、迟钝和传统。一是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把网络社会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视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义不容辞,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坚持下去,直到企业发展取得战略意义上的胜利;二是在行动上加以体现,这是克服思维障碍的最大法宝。在网络社会化对个人、及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中,重新学习,奋发向上,与时俱进,去拓展中华民族的宏基伟业。■

【参考文献】

[1]蔡建新.网络工程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网络安全与社会稳定 篇7

1.1 观念及其形成

什么是观念(Idea)?国内外对此定义很多。本文认同的观念是指社会观念,其涵义是指社会公众关于客观事物的思想意识。

观念以社会个体为载体,形成于人对社会的认识过程之中。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理论中,作为认识,观念产生于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观念形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按照中文对“观念”的理解,先有观察后有念想,那么对个人来说,观念就是通过一次观察形成观点、想法的认识过程,即观念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综合反应。

1.2 技术与社会观念

从宏观上说,社会观念的产生、变化是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社会领域的发展相关的。

从哲学层面看,技术不仅具有物质性、自然性和工程性,也与社会、人性和精神性(如技术与人的地位、自由等问题)有着种种复杂的关联,因此它对社会观念及其发展变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 互联网技术简要评析

互联网是当今技术引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巨大象征。要考察互联网的社会观念,就非常有必要研究互联网作为技术物的发展以及人对互联网的使用状况。

2.1 ARPAnet:非中心化的物理网络

今天互联网的前身是阿帕网(ARPAnet),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署为抵御前苏联的核打击而投入使用的通讯网络。

阿帕网具有五大关键特点:支持资源共享、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和采用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2]到1993年,互联网已完成了包括WWW(万维网)、浏览器等在内的至今为止所有最重要的技术创新。所有这些在网络互联技术上的重大进展都承继着阿帕网倡导的“非中心化”的网络思想。

2.2 黑客、开源运动:互联网技术的推进器

一般认为,黑客对互联网早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谓黑客(hacker),是指那些通过信息网络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的人,他们通常智力超群,具有硬件和软件的高级知识,但他们不同于以破坏为目的的“骇客”(cracker)。黑客们崇尚自由、共享和没有利益冲突的网络世界,倡导“计算机为人民所用”,他们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或者是为了网络安全,通过破解口令、开天窗、走后门、安放特洛伊木马等基本技巧入侵他人系统、窃用或篡改数据,并发现网络漏洞,通过创新的方法剖析系统问题,这实际上是对计算机的最大潜力进行智力上的自由探索,客观上大大促使了整个互联网的完善与安全。

2.3 搜索、P2P:从网站到个人

搜索技术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信息内容爆炸式增长过程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的信息导航技术。

P2P(Peer to Peer)意为对等连接或对等网络,主要是指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P2P使互联网重返“非中心化”,大大突出了PC机的“中心”地位,成为网络内容的主要存储地。

2.4 Web2.0相关技术:互联网转向社会化网络

进入21世纪后,Web2.0概念日渐兴起。所谓Web2.0,是相对于Web1.0时代而言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它改变了以前被动的网页浏览,而强调用户之间的交互,并使用户代替专业人士自己主导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一跃而为互联网内容的缔造者,这完全打破了传统上以主动提供内容为特征的门户网站所惯用的单向传输模式。因此,Web2.0精髓是以人为本,网民以主动写作、自我展示为主,大大提升了互联网的使用体验。

2.5 虚拟现实技术:从实践到思维的革命

虚拟现实(Virtural Reality)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并通过使用传感设备与之交互作用的新技术。

本文所指的虚拟现实技术,是泛指今天由数字化与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电讯等相关技术共同构建的互联网技术体系。从技术上说,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虚拟现实,从网络聊天、MUD游戏、电子信函到社交网络、网络新闻、网络会议和数据库等等,无疑已成为一种迥异于物质世界的新的空间和社会实践。

3 网络技术引领网络社会观念

3.1 互联网社会观念及其构成

互联网观念就是人们对于互联网本身、互联网社会的思想认识或意识。

按照观念的多面或层次不同,互联网观念和传统社会的观念一样也有复杂的构成。从观念形成过程看,有些观念是在初次或一次性行动中形成的;有些观念则是经过多次实践、再认识和修改过后的观念。

在结构上,互联网观念有三个层次,微观的是网民个体的观念,即单个网民在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网络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维、心态和经验等。中观的是网民群体的观念,是指在某类网民群体(网络社群)生活中形成的观念,为群体的成员所共识和承认。比如团结、信任、友爱、反叛等。宏观的是整个网络社会的观念,是由网络社会中各个群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观念,它是绝大多数的网民群体、网民个体的共识。比如虚拟、现实、自由、开放、平等、文化认同等等。当然,互联网观念在这些层次之间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容的。

3.2 网络技术助推网络社会观念的形成

如前所述,技术是与自然、人、社会相关联的复杂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然在创造网络文化的同时,影响到网络社会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基于上述对网络技术发展的简要回顾,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指出:

(1)重大网络技术引导各类网络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笔者认为,阿帕网作为互联网前身,孕育了虚拟现实、虚拟实践的思想基础、新的时空感和“重新定义一切”的可能。阿帕网独创性的分组交换技术、TCP/IP协议等,奠定了今天互联网服务的开放性、资源共享理念,网络世界“处处是中心,无边是边缘”、“去中心化”乃至“地球村”这样的空间观念。

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在上个世纪60-90年代的黑客、P2P技术、自由软件和开源运动等一系列技术活动或潮流中,那些先驱的技术人物或发明家在技术理念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要打破强权者在信息技术与知识市场上的独霸和垄断。

以近些年来Blog、Wiki、RSS、SNS、Tag等Web2.0一系列技术的日益应用为标志,主体的解放与个性的张扬已确立为互联网社会基本而核心的观念,并使得个人的话语权、知晓权和表现欲望得到突出地增长。另一方面,Web2.0的规模应用也使得整个互联网结束了早期远离日常现实的虚拟生存历史,而演变为真实的社会性网络(SNS)。

(2)技术的发明家们(发明、创新者)和网民一起构建了互联网社会及其观念。互联网的发明家们先知先觉及其技术实践做出了基础性的重要贡献。当然这不能完全归结于技术发明家,因为互联网既是技术,也是工具。具有观念的人对互联网的使用,尤其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网民对诸多重大网络事件的参与,显然对网络社会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鉴于篇幅在此无法细述)。因此,互联网世界及其社会观念就是由网络技术的发明家与网络的使用者(网民群体)的应用实践共同构建的,而这些发明家们也是网民群体的一部分。

(3)同样值得指出的是,网络观念与现实社会的观念有着无法分割的紧密关系。网民个体是连通虚拟现实和真实现实的根本载体,整个网络社会在本质上就是技术的社会构建的产物。

此外,互联网发展还启示人们应该树立与它相适应的新思维方式。网络时代需要虚拟性思维,它的主体、客体和中介系统历史性地相结合,并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思维的技术性。网络交流、网络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明显受到技术的影响或限制,其间思维运作不是“纯理性”的,而是感性思维、理性思维与计算机操作、网络工具运用的紧密结合;二是思维视野和取向的全球性、人类性,要考虑多元与共存、跨文化交流、民族性及其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三是思维的通融性。网络信息的创制要考虑到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多媒介(符号)的运用,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技术思维的统合能力。[2]

综上所述,互联网是技术与社会共构的产物,在网络社会及其观念的构建中既有技术发挥的基础而突出的作用,又有全部网民参与乃至国家政府政策的影响,期间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任何进步,首先都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因此,作为技术和作为社会的互联网与整个当代社会文化、观念之间存在一种互塑的和共进的关系。

摘要:作为技术的产物,互联网也是技术与社会共构的结果。网络技术及其发明家们对网络社会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基于人对互联网的使用,使网络技术与网络社会观念之间在总体上构成互塑、共进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技术,网络社会观念,互塑关系

参考文献

[1]万.互联网的前身--阿帕(ARPA)网的产生[N].科学时报,2005-11-16.

[2]鲍宗豪.网络价值辨析[OD/BL].http://www.syhao.com,2007-05-19.

手机短信与社会公共安全 篇8

手机短信服务的出现给人们交流、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并且伴随着手机用户数量的不断上升, 短信经济也在蓬勃发展。然而, 手机短信侵权、诈骗等各种不良事件的频繁发生所暴露出来的公共安全问题却不容我们忽视。例如, 利用手机短信骗取钱财、发送垃圾短信等, 都给广大手机用户、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为提高社会公共安全, 就必须提高手机短信服务的质量与安全性。

二、手机短信特点及其公共功能介绍

(一) 手机短信的特点

手机短信我们非常熟悉, 但对于手机短信的定义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准确地说出。所谓手机短信 (SMS) , 是指以运营商或服务商提供的无线电通信技术作为支撑, 以手机作为载体, 来发送或接收一段简短的文字信息、消息、报道或图片、音频、视频及一些非文本数据的通信服务方式。[1]它目前主要有增强型短信、多媒体短信 (彩信) 和文字短信三种类型, 发送方式主要有点对点发送、电脑应用软件发送以及网站相关端口发送。

手机短信业务开通至今, 技术与功能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与完善。根据手机短信的信息传输方式和使用情况来看, 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 短信发送必须要有接收终端, 这一终端可以是手机、电脑, 也可以是Pad等其他电子设备。其二, 短信服务平台是手机短信发送的主要途径, 即用户以手机短信方式进行交流必须要以短信服务平台作为中间载体才能够实现。因为它是保证与维持通信正常进行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三, 手机短信收发便利、操作简单、内容丰富多样, 不仅具有文字、图片形式, 也有声音、视频等其他形式, 不仅不受时空间限制, 传播速度快, 而且同一条短信内容可以在短时间转发给成千上万个用户。

(二) 手机短信的公共功能

手机短信的自身属性与外部理论决定了其具有公共功能, 并且公共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社会公共安全, 指的是社会上数目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都息息相关。而公共安全指的则是社会、全体公民及个体的安全, 是社会与个体公民从事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必需的外部环境, 包括食品安全、信息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建筑安全、避难疏散场地安全、人身安全等等。[2]发达国家媒体认为突发性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关系到个人甚至人类的生存, 其影响是其他任何新闻形式都达不到的。手机短信作为大众媒体中的一种, 显然与社会公共安全密切相关。

第二,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以政府等公共部门为依托, 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 是对一套管理体系、制度的具体安排。手机短信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是政府与公众利用媒介的便捷性来提高信息传播能力的一种体现。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传播是公共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即手机短信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危机处理、公共参与等方面, 这对全社会影响巨大。

第三, 承载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力和权力受保护时消费者应获得的利益或补偿。它既包括消费者购买与使用商品时享有的权益, 也包括其接受服务时应享有的权益。这里的消费者指的是手机短信消费者, 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而发送或接收手机短信作为消费者的一种消费行为, 其合法权益应当受到保护。总之,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公共利益载体, 承载着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手机短信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 实现随时随地交流。与语音不同的是, 手机短信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交流与沟通, 且拥有许多突出优势, 主要表现在经济实惠、资费低廉。手机短信采取单项按条收费模式, 每条短信的费用为1毛左右, 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信息传递单向性和非同时性。手机短信在发送过程中不会造成接收方的硬性中断, 也就是说, 接收方在接收短信的时候不需要同时中断另一操作, 即手机短信无论是发送还是接收都不会影响其他操作的正常进行。只要在移动通信服务范围内, 短信接收随时随地且长期保存。手机短信可以在任意时间内接收, 且接收后会长期保存在手机中, 并可以重复查看, 即使关机、重启也不会丢失。手机短信传递及时, 操作便捷, 支持群发。在网络信号正常的情况下, 发送一条短信仅仅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而且短信内容编写十分方便快捷, 不需要什么高强的专业技术水准。同时, 一条短信内容既可以发给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对象, 也可以同时转发给广大公众群体, 实现大范围的传播。

2. 传播新闻消息, 为民服务。手机短信在新闻消息传播和为民服务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案例来说明。2006年1月, 北京市部分市民收到了来自于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发布的一条消息, 消息的内容为:今晨, 东三环京广桥东南角辅路污水管发生漏水事故, 朝阳路附近实行交通管制, 请车辆绕行, 谢谢广大市民的配合与支持。该消息是真实的, 且截至当日下午4时许, 仍有32条公交线路需要绕行。[3]有网民留言说, 看到政府部门运用新技术来为民服务, 感到十分欣慰。从这一事件中, 我们不得不承认手机短信在帮助政府延伸控制能力、发送各项通知、为广大民众提供便利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上升和手机短信用途的越来越广, 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手机短信在大范围内、在最短时间内传播紧急通知的重要作用, 并且有关专家提倡, 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手机气象短信及其他公共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以进一步健全预警机制。除此之外, 还有人提倡政府在对手机短信等媒体实行战略性规划时, 应考虑将用户手机号码录入到个人信息数据库中。这两个主张全部表明手机短信已开始在我国公共紧急事件处理中得到应用, 并引起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关注与重视。这意味着手机短信在新时期下,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 能够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实际上,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高科技产物, 对促进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改革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与作用。首先, 手机短信市场每年能够为国家赢得几百亿的经济收入, 并促进国内通讯产业快速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的加快, 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次, 在文化知识传播方面, 手机短信通过快速、广泛地传播公共预警信息, 发布各种自然灾害紧急通知, 大幅降低了灾害等可能产生的损失, 维护了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而且, 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互动方式, 手机短信还为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与学习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整体而言, 手机短信给社会公共安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是非常巨大与显著的, 并且这种积极影响还在进一步扩大当中。

(二) 消极影响

手机短信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公共安全所产生的影响是两面的, 既有积极影响, 也有消极影响。作为一种大众媒介, 手机短信在带给人们种种便利的同时, 也给一些不道德的手机用户的各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提供了便利。这些危害行为的发生往往会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 给社会及社会公共安全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手机短信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1. 短信骚扰问题。手机短信的接收具有被动性, 即人们对手机短信的接收是不知情的、毫无选择的, 可以接收任何人发送来的任何短信。有些用户有时会收到陌生号码发送来的大量垃圾短信, 生活受到一定困扰。尤其是一些敏感性内容, 还可能给接收人造成一些误会, 甚至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2. 手机短信诈骗问题。一些诈骗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的便利性与群发性特点, 每天群发大量诈骗短信, 然后守株待兔, 等待别人上当。以这种手段进行诈骗的方式主要有诈骗手机用户银行卡密码、利用虚假消息引诱贪小便宜用户、利用通讯运营商监管行业漏洞等。

3. 危害社会, 影响社会治安。手机短信的文化传播功能给一些素质低下的人员传播大量垃圾短信、垃圾文化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暴力、色情、赌博等垃圾短信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无疑给社会秩序、社会文化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尤其是对成长中的青少年, 影响更为恶劣。如果青少年沉迷于垃圾短信, 人性堕落, 不仅会影响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 影响家庭和睦, 还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 还有些不法手机用户通过手机短信传播各种谣言, 扰乱社会治安和社会公共秩序, 给人们和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四、加强手机短信管理, 提高社会公共安全的建议

(一) 强化立法环节

目前, 我国已出台并实施的有关手机短信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电信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手机短信出现的某些问题。但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手机短信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这就使得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难以为解决手机短信所产生的一些新问题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与理论参考。因此, 加强手机短信管理, 就必须强化立法管理, 根据手机短信所产生的各类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 保证短信问题有法可依。

(二) 提高技术安全水平, 强化监管环节

提高技术安全水平主要针对的是电信运营商和信息服务商。作为手机短信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与支持者, 其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方面的改进, 不断提高手机短信的安全功能, 如在手机短信中增加垃圾短信过滤功能与识别功能等。要想保证短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就离不开有效的监管。所谓有效监管, 就是要求行业内的监管人员与政府监管人员以法律为依托, 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来执行监管工作, 避免某些监管人员逾越法律, 侵犯公民权利。

五、总结

手机短信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大众媒体形式, 对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传播公共安全紧急预警信息、传播文化、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在充分发挥其正向作用的同时, 也应正视其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的消极影响, 并从立法、监管、技术等各相关层面来不断加强管理, 提高其使用安全性与规范性, 从而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2000年5月,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正式开通了手机短信服务。从此, 手机短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公共工具, 不仅拥有公共功能, 而且与社会公共安全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阐述了手机短信的特点与公共功能, 手机短信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 以及关于加强手机短信管理, 提高社会公共安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手机短信,公共功能,社会公共安全,影响,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磊.手机短信公共功能的法律保障[J].才智, 2014 (9) :77-78.

[2]朱杰.云计算在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垃圾短信过滤中的研究与应用[J].电子制作, 2014 (1) :85-86.

网络评论与当今社会思潮 篇9

3、建立地价评估制度

显然“产值倍数法”已经不适应我国的征地现状了。它最大的缺点就在于, 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货币的购买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断在下降的, 将过去的价值与现在的价值对等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 建立完善的地价评估制度是必要的。许多学者认为, 地价的评估应以采用国外的市场价来进行评估。笔者认为, 国外的地价评估是建立在完善的土地交易市场之上, 能合理的评估出该土地的市价来进行的。而我国, 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 是禁止买卖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我们很难以“市场价”来进行评估, 同时, 如果真的要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进行土地的市场评估的话, 很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土地投机行为”, 这样不仅会损害国家的利益, 个人、集体利益也很难得到保障。所以, 虽然国外的经验是好“经验”, 但这种“经验”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就不能盲目借鉴。正如朱苏力教授所说, 中国地大物博, 法治建设应当本土化, 而不是盲目引进。所以, 当务之急, 不是借鉴外国的做法, 而是要结合我的实际情况, 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所以, 笔者认为, “产值倍数法”应考虑土地产值

程度上属于情绪的宣泄, 但是从一个侧面也看出网络评论的丰富与生动。比如“五毛”与“美狗”之间的对攻, 比如用“P民”来对平民阶层的代表, 比如用“ZF”, “LD”等缩写词使用。另外一些评论上涉及到地域攻击的情况, 这也可以反映不同思潮的地域联系, 因为提倡自由主义的广东地区往往会成为观点相对偏左翼的某些北方地区攻击的重点。

社会思潮的网络化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交融性;由于网络评论大部分是生活在各阶层的公民, 由于个人的观点差异导致了评论内容的差异, 往往一些评论中采用的观点并非是单一的一种思潮, 而是各种思潮的结合, 比如有的评论同时主张西方的市场经济同时也像左派一样关注民生。2、引导性;这一点在一些论坛上比较突出, 往往一些思潮的代表知识分子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形成一些有深度的文章之后, 相应的评论或者跟帖往往会随着上述分析展开, 相对交融的观点会结合上述分析产生分化而逐渐形成不同意见但是又各自统一的群体。也必须承认的是, 网络水军根据自身背后利益代表也对网络评论发挥了较大的引导作用。3、现实性;因为大量的网络评论主要是对现实热点问题而展开的评论, 网络评论中所反映的社会思潮更能体现当前不同思潮在现实问题上的观点看法, 进而深入分析思潮的代表人物对现实问题所持有的观点究竟是什么。4、参与性;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 特别是移动手机的大量使用, 能够使民众积极参与到网络评论中, 在参政意识提高的同时也看到网络评论中的思潮状况越来越能够反应出民众的普遍想法了。

三、分析网络评论背后社会思潮的意义

总结起来, 分析网络评论背后的社会思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 作为目前的政策制定者和政府官员, 了解网络评论并且仔细分析评论的情况, 比如评论的集中话题和支持率等等, 有们没法说理, 这才会迫使他们信访。所以, 笔者认为在补偿程序上, 这种官民对话是必要的, 而且执法机关要严格依法办事。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在补偿原则上要以公平、公正为基础;在内容上对地价的评估应当以考虑产值的时间价值, 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效益、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土地供需状况、当地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等, 将这些都考虑后, 确定一个最低标准, 并对失地农民的后续生活进行帮助, 对有收入的失地农民进行税收优惠, 帮助其度过困难;在程序上, 要较强政府与农民的对话, 维护农民的知情权、确认权等基本权利。

【参考文献】

[1]汪振江.农村土地产权与征收补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陈泉生.论土地征用之补偿[J].法律科学, 1994 (5) .

[3]陈泉生.海峡两岸土地征收补偿之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 1998 (3) .

[4]卢丽华.加拿大土地征收制度及其借鉴[J].中国土地, 2000 (8) .

[5]王明扬.法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8.

[6]章彦英.土地征收救济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作者简介】

张怡 (1988—) , 女, 湖北省咸宁市人,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宪法。

助于了解民众对于国家和政府现存问题的认识, 采取相应措施——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政策来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和为民执政、巩固执政基础;从政府国家管理的角度, 也能够通过网络丰富的言论现状来关注国民的思想动向, 从而加强思想引导, 并且逐渐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虽然在一些方面, 比如涉及到朝鲜问题上评论的帖子往往被屏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政府在网络管理方面确实更加的开明、务实, 只有思想上的交融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上的繁荣, 才能体现国家大度和包容的胸襟。举例来说, 现在的评论在一些方面的认识有很高的一致性:比如民族主义热情高涨, 比如人们对官僚主义作风的不满, 还比如人们对现状普遍存在不公平的心理等等。

其二, 作为我们青年学生, 特别是高校的研究生, 通过分析网络评论后面的思潮, 逐渐理性的形成自己的观点也有重要作用。毕竟高校学生包括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是网络工具使用主体, 分析评论背后的思潮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 在更好地做好个人事业同时, 真正去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做一些有益的贡献十分必要, 而不仅仅是随波逐流, 人云亦云。另外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评论后面思潮状况的分析开展对学生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注:文章前两节仅是作者对网络评论现状的总结与分析, 不代表个人的思想观点, 主要建议通过文章第三节提出

【作者简介】

谢奥然 (1988—) , 男, 重庆市人, 南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投融资与信息管理。

>> (上接第333页)

用语, 这有很大

摘要:随着互联网运用的普及, 网络成为人们关注并且评论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 而其中涉及内容丰富、涵盖内容广泛的帖子与评论成为了各种社会思潮碰撞的主要场所。本文通过对当前思想领域几种主要社会思潮的分析和社会思潮网络化的特征总结, 提出构建和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并且应当引导网络评论的主要观点。

网络安全与社会稳定 篇10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日前发布的《2010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年度报告》显示,从市场规模来看,2010年,我国网络音乐总体市场规模达到23亿元,比2009年增长约14.4%。

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网络音乐市场保持了较稳定的运行态势,市场规模继续稳定增长,产品类型不断丰富,企业竞争相对激烈,市场结构不断优化,网络音乐市场总体呈现平稳有序的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在线音乐市场收入平稳上升,2010年收入规模为2.8亿元,比2009年增长64%。无线音乐市场收入2010年平稳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0.2亿元,较2009年增长9.8%,在网络音乐总体规模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87.8%,是支撑和推动网络音乐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2010年电信运营商通过无线音乐获得了27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5%。

报告还分析了当前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网络音乐侵权盗版、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突出;原创音乐作品匮乏,人才短缺;在线音乐商业模式单一、无线音乐中运营商独大的闭环模式短期难以突破等。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我国网络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音乐的管理和引导。据了解,2010年文化部关闭了300多家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网络音乐经营的音乐网站。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文化部将进一步按照部门职责,规范网络音乐市场秩序、整治非法网络音乐网站,维护网络音乐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网络音乐市场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压缩违法违规网络音乐网站的生存空间,为依法经营的网络音乐单位和国产原创网络音乐产品提供健康、有序、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2010年网游市场达349亿元移动网游增长逾四成

同期,文化部还发布了《2010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指出2010年互联网和移动网游戏市场规模合计达到349亿元,增长率26.2%。

《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保持增长,结构调整成为主题。互联网和移动网游戏市场规模合计为349亿元,增长率26.2%。其中互联网游戏323亿元,增长率25.2%;移动网游戏26亿元,增长率40.7%。除了互联网游戏和移动网游戏外,广电网游戏目前也逐步形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市场。

网络使品德与社会课“酷”起来 篇11

1.网络课堂,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课之计在于引。”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社会,很多学生对于网络的认识比较肤浅。有的学生很崇拜“黑客”,有的学生学着别人在网络上发布一些不好的言论或骂人,更多的学生还停留在上网就是聊天、玩游戏、交网友这种认识上。这时候,教师就应该以引导者的角色,感染和教育学生。例如,教学《热闹非凡的市场》时,我告诉学生只要在IE地址栏上打入“市场商品”进行搜索,就可以找到很多市场商品信息。这时候,学生都迫不及待地进行查找,查找后才发现网络上蕴藏着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有些学生更是舉一反三,找到了许多其他学科的学习资料。然后我再指导他们将找到的网站地址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或通过“QQ”传送给老师和同学。有的学生跟我说:“老师,现在有了网络真好。我除了和朋友、同学之间多了一种联系的途径外,还多了许多良师益友,而且现在要找什么学习资料,只要上网,大部分都可以找到。网络真是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好处。”听了这话,我也感到了无限的欣慰,学生们终于有了识别好坏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益处。

2.网络课堂,教师扮演欣赏者的角色

在教学内容上,我选择了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和学生易于把握的课文,辅导学生学习,领会课文的要点并上台讲课,而自己作为欣赏者。则由前台转到了幕后,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例如,教学《我家的故事》一课时,上课前,我先让一位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让他通过互联网查看、搜集有关资料,听取家长和同学的意见,然后给同学上课。该同学将搜集到有关家庭美德的网站介绍给同学,同学再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将在互联网上所获取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上传到自己的网面向全班同学展示。整堂课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发言热烈,都普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讲述的内容大都符合课文要求。最后,教师总结升华,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网络课堂,教师扮演主持人的角色

《实话实说》、《人生A、B剧》等电视节目有相当高的收视率,同样也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因此,我想我们的思品课堂上是不是也可以多一些这样的创意。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教师只担任一个课堂教学的主持人,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并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体验。例如,在上《竞争与合作》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登陆CCTV有关网站,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收看有关栏目的节目。然后,我再以主持人的角色参加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并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怎样开展良性竞争?怎样与同学合作?怎样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提出要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网络课堂。教师扮演学习者的角色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断拓展,各种超文本的知识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充斥着社会各个场所。也许,我们的学生比老师知道得多。看问题也现实得多.他们提出的有些问题相当敏锐,凭我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很难令学生满意地接受。于是,我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学习者,在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中,通过网络共同搜集资料、共同学习、共同受教育、共同陶冶情操。例如,教学《科学技术神通广大》一课时,我以学习者的角色,让学生把搜集到的基因工程、电子网络、“神舟号”飞船……等资料向大家介绍,学生早有准备,热情很高,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网络安全与社会稳定 篇12

人口向城镇集中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特征, 劳动力的转移也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然而由于体制机制问题, 我国过去空间的城市化并没能相应的产生人口的城市化。近年来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提出, 使得大量新移民可以在“户籍制度”破除的背景下实现迁移活动, 此时移民的流动也不再局限于从农村到城市, 并且移民的主体也不再局限于打工型移民。由于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逐渐增大, 城际间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教育型移民、投资型移民和创业型移民也占据很大比重。这部分新移民关注的不仅仅是城市中的生存权和居住权, 而是希望获得更好社会支持、职业地位以及资源配置。社会网络是成员间互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 是为城市新移民提供可“工具性利用”的社会资源的渠道。因此城市新移民的自适应发展, 归根结底是受到其自身社会网络和融入行为交互影响的, 理清这一耦合演化机制对加强新移民在城市经济生活中的参与程度, 提升该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 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和社会适应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研究对象的概念内涵, 如王桂新等指出城市新移民的社会适应是其与城市社会和原居民双向互动和接收的问题, 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个层面的融合。二是从宏观劳动力流动迁移的角度, 探索了新移民城市融入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任远的研究表明, 新移民的能力发展和社会参与才是城市发展真正的驱动力。三是基于新移民个体的微观视角, 探索其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方大春等由公共品服务入手, 分析了医疗、教育、文化、交通设施等要素的供给对移民社会适应带来的正负效应。苏昕则聚焦于城市移民的公民权, 认为社会保障的缺失以及移民身份导致的社会排斥才是阻碍该群体城市融入的关键。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变迁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二元体制引发的制度性困扰已逐渐减弱, 学者们开始关注于移民如何更好的在城市拓展生存空间, 续构社会资本, 重塑主体身份, 避免行为失范等新问题。上述研究领域的共通之处在于都要找出移民社会适应过程中生活结构和决策的转变机制, 而Lin提出的结构行为理论则明确了社会网络是个人行为和群体交互的载体和基础。目前对移民社会网络的描述大都采用静态网络分析方法, 如孙秀林采用“拜年网”、“讨论网”等多种网络形式探讨了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及公共事务参与。在国外, Lee也论证了宗教关系网络在韩国城市移民多样化文化融合中的积极作用。这些研究局限于实证数据, 只能测量现有的网络规模及特征, 却忽略了移民社会网络会伴随时空序列发生动态变化, 如环境的改变, 职业的流动等。然而Litwin指出城市移民的社会适应正是一个嵌入在其自身社会网络上的复杂动力学系统, 二者交互影响互为因果, 移民的适应行为会影响网络拓扑结构, 新的网络关系又反过来影响移民下一步的行为选择。Carley据此尝试将实证数据 (empirical data) 和计算机模拟 (computer simulation) 结合起来, 构建出动态网络分析 (dynamic network analysis) 框架, 但尚缺乏具体的技术路线。这一跨领域的理论方法是研究新移民自适应发展的核心所在, 是未来城市社会融合主攻的重点且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根据上述国内外研究评述可知, 以往关于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社会适应的协同研究都是沿袭社会学中的质化研究或实证研究方法。其实质上是利用静态的截面数据验证社会网络与社会适应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但新移民在城市中的网络重构和融入显然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 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量化衡量新移民社会适应程度?如何描述新移民社会网络断裂重构的微观机理?如何计算新移民在网络结构演化中适应能力的变化?这就必须在外界政策环境的影响下, 基于新移民的个人特质, 对其社会网络的建边机制进行精确描述, 尝试从系统论的视角理清移民社会适应和社会网络交互演进的具体路径。本文尝试突破单一方法的局限, 跨领域的将实证、动态网络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合起来, 从“定性→定量”、“个体→群体”、“静态→动态”三方面开展了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框架研究, 并解决了跨领域方法集成应用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

2 研究框架

以往的对城市移民迁移和立足的研究, 要么从输入地角度, 对农村劳动力的来源、迁移目的、就业方式、行业职业、收入进行分析;要么从输出地的角度, 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原因、外出人员特征以及外出后对家庭和家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但这些大都关注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 其动因在于“生存压力”和“经济驱动”。而在中国经济转型期中, 城市移民群体的组成有了很大变化, 由于驱动个体进城的动因发生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新群体在城市社会适应结构的改变, 期望需求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此时新移民群体不再简单的关注于生存权、居住权等基本权益的保障, 而是在城乡二元体制破冰后, 关注其是否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更好的职业发展等问题。而这些就不是经济政策等有形资本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需要更多的考虑附着在社会网络上的无形资本———社会资本。所以新移民在城市社会网络的重构是驱动其社会适应的关键, 社会适应程度又会反馈影响自身的社会网络演化。量化这一协同演化机制, 实现可视化的过程预测, 可以为制定城市新移民扶持政策提供最低成本下的决策支持。

从城市新移民个体决策和群体互动两个层面, 探讨如何用实证数据、动态网络分析以及计算机仿真来开拓新移民流动迁移研究的新领域, 以实现对新移民社会适应情况的精确预测和过程管理。本课题预计分三部分开展研究, 具体内容安排及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3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结构及程度的测量

城市移民社会适应的内涵和外延极为丰富, 这使得该研究对象的边界十分模糊, 很难给出统一的量化标准。所以这部分研究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通过经典文献和理论的梳理, 找出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具体构成因素和影响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概念模型, 然后进行数据采集和假设检验。第二步是对原始数据集进行分析和挖掘, 由于社会学变量的模糊性, 在样本数据处理上, 可借鉴实证研究中常用的因子分析方法, 将测量条目视为显变量y, 各影响因素视为隐变量x, 再将量表得到的一系列离散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利用GEP (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 拟合出移民社会适应程度与各因素间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以此得出可测变量到移民社会适应现状的测量关系, 如图2所示。

4 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的演化与重构

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的演化与重构社会网络是新移民获得城市认同和社会信任的途径, 是其利用社会资本的载体, 所以探索其动力学过程就显得至关重要。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会使城市新移民的网络发生自组织演化, 这一过程可分为两个离散的阶段:原生网络的维护和新网络的选择。此处尝试研究时机条件变化下, 新移民社会网络的自适应调整机制, 包括内部关系节点的增减, 社会关系的重连, 结构洞等核心位置的易主, 空间联系和资源的变动、行动目的计划的修正等, 并将其应用到移民社会行为的活动态势监控, 移民社会资本运用的绩效评估上。

这部分研究可采用动态网络分析将过去的静态方法与人工智能联系起来。第一步先将新移民主体、原居民客体、政府、城市资源等定义为网络中的节点, 加权连接表示各种程度的交互联系;第二步将各主体的个性特征、认知能力、信息、事件等组成的概念化元网络嵌入其中;第三步根据差序格局构建移民的初始网络, 并设计其社会网络的断裂建边机制;第四步, 预测新移民未知或未来可能产生的链路, 运用ORA来探索这一多模社会网络的演化过程, 如图3所示。

5 实证驱动的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行为与社会网络的协同演化

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协同演化形成了一个自适应系统, 个体适应程度带来不同的行为决策, 会影响到网络拓扑结构的分布。而网络连接的增减及强弱变化又会对移民拥有的社会资本产生影响, 从而又影响到移民下一步的适应行为, 如图4所示。这一动态演化的反馈回路必然自下而上形成一系列涌现性现象, 需要在整体层面实现上述新移民个体, 社会群体和政府政策调控的协同演化, 构建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协同体系的虚拟实验平台。

新移民的社会适应面向组织行为、决策科学、社会网络等多领域, 以及在个体群体等不同层次, 因此需要采用多领域建模方法。如用MATLAB开发移民社会适应程度的计算模型, 用ORA实现新移民群体社会网络动态分析, 最后采用AnyLogic来描述两者协同演化的涌现性过程进行集成研究。选择某一城市的调查访谈数据挖掘作为系统的输入, 调节系统参数来观察移民社会适应演进的微观机理, 开展过程化控制和优化决策, 如图5所示。

6 结论

新移民的社会适应的量化研究之所以困难重重, 主要是因为该领域存在行为主体人的异质性、关系网络的动态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行为规范的模糊性等一系列传统理论和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环境下,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和城市融入是新移民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研究这一社会行为的过程机制和社会网络的扩展是保障新移民获得公平社会支持、良好职业地位以及公用品供给的关键。在社会网络环境下, 城市移民的异质性、交互性是影响社会行为及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 所以应该从群体和动态的角度对水库移民社会网络进行演化研究。从过程预测的角度, 对城市移民社会网络和社会适应进行阶段管理和精确管控, 而仿真模拟平台可以在节约管理成本的同时实现上述目标。

因此在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研究中, 必须实现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思路, 这就需要将社会网络分析、系统科学、计算科学等跨领域的理论方法集成起来进行研究。本文的框架研究将链路预测、社会计算、社会网络分析、社会心理学相互集成, 设计移民社会网络和社会融入的协同实验平台, 实现了移民个体和群体, 社会网络和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这一方法创新不仅能对融合机制进行微观、定量、动态化的研究, 为移民城市融入过程提供基于过程的精确决策, 而且也为数据、人文和计算机的平行发展做出了理论贡献。

摘要:在解决生存危机后, 城市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已成为城市新移民关注的焦点, 而实现该群体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理清其适应行为在自身社会网络上的交互协同机制。为此尝试通过跨领域方法的集成, 构建实证数据来驱动的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和社会网络交互发展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 从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结构及程度的测量, 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的演化与重构, 实证驱动的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行为与社会网络的协同演化等三个方面设计了具体的内容框架, 并解决了其中涉及的技术难点和问题。

关键词: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社会网络,交互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桂新, 武俊奎.城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J].社会学研究, 2011, 26 (2) :28-46.

[2]任远.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研究[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4) :134-139.

[3]方大春, 杨义武.城市公共品供给对城乡人口迁移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 2013, 57 (8) :75-84.

[4]苏昕.“城市新移民”公民权的缺失及回归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 2012, 28 (5) :46-50.

[5]Kim H H.Transnational ethnic networks and the creation of immigrant social capital:A multilevel analysis[J].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3, 50 (3) :349-358.

[6]Dai T, Liu X, Xie B.The impact of immigrants on host country crime[J].Economics Letters, 2013, 119 (2) :157-161.

[7]Lin 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19-20.

[8]孙秀林.城市移民的政治参与:一个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J].社会, 2010, 30 (1) :46-68.

[9]Lee S K.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in ethnic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n Korean immigrant's 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14, (43) :289-303.

[10]马德峰, 李风啸.近十年来我国城市新移民问题研究述评[J].学术界, 2011, 26 (11) :220-227.

[11]Litwin H.The social networks of elderly immigrants:An analytic typology[J].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995, 2 (9) :155-174.

上一篇: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下一篇:不对称审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