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配置效率论文

2024-07-28

资源再配置效率论文(精选10篇)

资源再配置效率论文 篇1

市场与科层:资源配置的两种机制

关于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一直是古典经济学理论最为核心的问题, 通过在微观的层面上构建出成熟的价格机制理论和竞争理论, 证明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有效途径, 在满足私有财产、完全信息和充分竞争的条件下,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使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帕累托的最优状态。福利经济学理论更是认为这种最优状态是实现市场主体福利最大化的纳什均衡, 认为在这种均衡状态下, 只要其他人不改变自己的行为, 没有人愿意会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使这种均衡偏离最优点, 因而在这种状态下, 所有人都没有改变自己行为的意愿, 由此更进一步认为, 既然只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才能实现这种人们福利的最优均衡状态, 那么在现实的社会中, 人们应当尽力破除一切有碍于发挥市场作用的因素, 科层式的组织应当尽力缩小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力度和活动范围, 以充分让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效率的作用。

科层机制配置资源的机理与问题

尽管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如科斯、诺斯和威廉姆森等人都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科层组织的存在的原因和性质、组织秩序的形成和发展及其行为的价值规范等问题, 但并没有涉及科层组织中科层的权威和运用对社会福利改善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等问题, 虽然马克思·韦伯很早之前就系统研究了科层组织中的科层制问题, 但其是在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科层的生成和发展问题, 而并没有涉及科层与福利和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 盖瑞·J·米勒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科层组织在资源配置和福利实现的困境问题, 是组织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大拓展。米勒把科层组织及其科层本身推广演绎至人类行为的基本问题, 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协调关系的处理问题, 在他看来, 在科层的关系中, 涉及的基本问题就是作为科层中的个体福利与科层的整体福利的矛盾和协调问题, 而在这一问题上, 古典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都一致假定认为:通过管理的各种技术和领导的艺术和技巧, 可以把科层组织中的个体对其自利的福利追求行为与科层整体对其福利的追求行为结合起来, 使两者行为趋向一致, 科层组织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在互不冲突的情况下, 可以实现组织福利的最大化目标。但在米勒看来, 这一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 或者说至少非常难以实现。

与市场在配置资源问题上会出现的“市场失灵”现象一样, 科层组织同样也会在配置资源问题上会出现的“科层失灵”现象, 科层组织不仅在改进科层组织之外的社会福利所起的作用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而且在其内部也存在改善资源配置的福利困境。造成“科层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可能是由于一些共同的原因造成的, 像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垄断问题等等都是造成“科层失灵”和“市场失灵”现象的共同原因, 但相对于“市场失灵”的问题而言, 还存在其他一些更为特殊的原因如团队卸责、激励失衡造成“科层失灵”问题, 而一个个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曾经碰到的普通管理问题却是造成“科层失灵”现象理论的经常性外在表现, 这种表现不仅嵌入到人们的一般理性行为之中, 也浸入到人们的一般理性思维之中, 正是人们的这种理性行为和思维紧紧交织在一起, 是酿成“科层失灵”的个体心理原因。

福利经济学家通过完美的前提假定和严谨的数学推理证明了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这一效率结果的关键在于假定市场中所有的个人都为各自的私利而行动, 对竞争性的市场实施科层式的约束对资源配置的效率而言可能带来有害的结果, 这时科层管理就有可能妨碍效率而不是增加效率。但是, 对于科层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 有人却抱有相反的认识, 阿尔钦和戴姆塞茨认为, 团队中的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与群体效率之间存在某种张力, 这一社会两难困境可以通过科层来解决, 科层是一种增进效率的秩序形式, 它可以改变一个组织的激励制度并增进资源配置的效率, 而且, 因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所涉及的利益分配必然会产生一个讨价还价的问题。

科斯曾经认为:“如果不存在讨价还价的障碍, 理性的个人就资源的利用和分配问题总是会讨价还价, 直到有效率的解决方案出现为止, 只有当讨价还价的成本相对于有效率的结果过高时, 才需要某种科层秩序”。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 促使市场失灵的因素往往造成巨大的交易费用, 并导致讨价还价失败, 而且, 垄断、群体生产的外部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为解决社会两难困境制造了障碍, 通过非对称地授予指导他人行为的权威, 可以达到不可能通过讨价还价谈判所能达到的有效率的结果, 从这方面而言, 科层组织依靠行政和政治的权威决策, 相对于自愿的、非科层合约在解决持久的、无效率的讨价还价问题和社会两难困境问题的作用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问题是:这种行政的和政治的权威决策, 如何得以在由追求各自理性的个体组成的科层组织中产生, 而这个问题又涉及到社会选择和决策问题。

如果把社会决策过程视为以科层组织中所有可能的个人偏好的组合为投入、以社会偏好排序为产出的一个函数, 阿罗通过研究提出了社会选择的一系列特点, 然后他证明了没有一个社会选择函数可以同时保证符合这些特点, 这就意味着任何形式的科层都只能存在于一个取舍的世界之中, 不管有关社会选择的决策规则是基于民主形式的多数规则还是基于技术形式的计算规则。为使一个群体作出有效率的决策, 体现任何理性个人决策的一致性, 群体必须让其中一个成员成为专制者, 才能使社会选择具有影响力。阿罗的研究同时也表明:科层与专制是紧密相连的, 科层组织若要把分工专门化、互相依存的团队合作的效率潜力变为现实的力量, 不仅必须建立权威的群体决策结构, 而且必须集权化。然而, 尽管科层组织实施专制的决策结构可以为科层组织带来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好处, 但是同时也给科层带来了危及科层健全及其利益的日常两难困境, 科层专制本身也为科层的明智决策造成信息上的障碍。

以上问题环环相扣, 最终落在如何解决科层的社会决策问题上, 如果专制的决策结构模式不是科层理想的社会选择决策模式, 那么, 科层能否通过其在组织内部的分权决策或激励措施更好地实现效率的改进和提高呢?答案同样是让人悲观的。

独裁专制形式的科层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专家团队、部门分化、市场竞争迫使科层组织走向分权, 决策权在科层结构中下放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但在分权的科层组织中, 一群群分隔的权威让科层组织进行统一和连贯的运作变得非常困难, 分权必然会造成科层的横向困境问题, SEN悖论显示:在权力下放的科层中普遍存在权衡替代问题, 任何一个组织, 只要把决策权赋予一个以上的子单元, 那么就一定抑或蒙受行为不一致之苦, 抑或导致一些低效率个人偏好的组合。每个权力下放的科层组织一定会违背偏好传递性、帕累托最优或者个人偏好的全域条件, 最终会带来一系列的组织机能不良问题。多部门的科层的各个子单元在追求其自身利益的行为加在一起, 会造成效率低下的组织行为, 权力下放导致科层中子单元活跃, 但科层整体却效率低下。绕过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科层能够限制个体的偏好, 保证个体对组织不会提出有问题的个人偏好组合, 组织可利用识别性的选择技术和社会化技术, 排除带有问题偏好的个体。但是, 因为识别的困难和被识别个体所可能进行的逆向选择问题而使科层组织难以排除那些带有问题偏好的个体。现代的大型科层组织或多或少存在部门分化、子单元决策等问题, 因而必定为SEN悖论所困扰。

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基本工具是推行激励制度, 激励制度的目的是在允许授权的同时, 避免引起不统一和效率低下的现象, 并调和个人偏好传递性、效率和授权之间的矛盾, 用来影响科层中风险规避或懒惰成员天生的负面偏好, 控制有自决权的科层子单元的离心趋势。但问题在于:在没有信息不对称、垄断或团队行为外部性时, 构筑激励制度比较容易, 而但存在这些现象时, 会使得在激励制度中获得科层的效率十分复杂, 最终的情况是:雇员会因为激励作出自利性的反应, 而雇主建立激励制度的自利行为, 却最终导致了低下的科层组织效率, 因此, 纵向两难困境问题在科层中同样不可避免。

科层中显然普遍存在诸如团队卸责、敷衍了事、搭便车等隐性的行为现象, 这也是激励制度难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 Holmstrom在深入分析激励制度的特征后尖锐指出:只要科层坚持预算平衡, 并且存在外部性, 因为不能避免科层的隐性行为和信息现象, 科层就不可能达到高效率, 科层所追求的高效率和其所坚持实施的预算平衡是相矛盾的, 除非提出一种全新的方法克服团队卸责的现象并打破预算平衡的限制, 进而他认为, 仔细设计一种集体的强制性合约似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设计并实施这种集体强制性合约需要获取大量有关科层成员私人的详细信息, 然而在科层中, 信息不对称也是普遍存在并且是难以克服的现象, 与市场失灵现象一样, 信息的不对称也往往是阻碍科层效率、造成科层失灵现象的基本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 单凭短期的经济激励就能实现科层组织的全部效率是不可能的, 科层组织并不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体所组成的一台机器, 为实现科层内部稳定和长期合作, 不仅需要依靠正式的监督, 还需要非正式的合作规范支撑, 科层的管理者需要通过亲自做出关心和信任的表率来激发科层成员的合作意愿和相互信任, 为使理性的个体能够将合作在重复的社会博弈中维持下去, 需要在科层内部中创造重复博弈的可能性条件, 而获得这样的一个均衡都需要解决一个巨大的合作问题。但是, 仅凭运用博弈论的指导, 科层仍然无法预测重复社会相互交往中将会发生什么结果, 而合作也并非必然。

以上分析表明:相比较于市场机制, 就科层机制在配置资源所能够达到的效率而言, 因为其无法规避科层失灵的现象, 造成科层失灵的所有因素几乎没有办法在实践中加以克服或避免。鉴于这样的尴尬现实, 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要认识到科层个体的目标导向理性, 采取策略引导他们摒弃狭隘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培养科层与其所属个体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 创造合适的心理预期, 以避免科层个体因各自追求其个体理性的行为而给科层整体带来短视的危险。

科层机制配置资源功能的评价

以上关于科层机制再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让人们认识到不仅市场机制在配置经济资源方面存在着局限性, 科层在配置资源方面同样也存在着局限性, 造成市场失灵的因素同样也是造成科层失灵的因素。但就科层机制在配置资源的效率而言, 笔者认为应清楚地认识以下几点:

第一, 科层在市场出现失灵现象时, 可以作为市场机制的替代形式来发挥资源的配置功能, 纠正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现象。

从这个方面而言, 对科层的作用和功能的认识应当突破古典管理观的视野。虽然科斯曾以交易费用作为分析的切入点来分析作为科层的企业为什么能够替代市场机制而存在, 但其只是触及作为整体的科层组织的本质层面, 分析了企业为什么存在于市场的本质原因。在科斯的理论贡献的基础上, 科层形式在增进效率、配置资源方面的有它独特的作用, 专制形式和分权形式的科层在增进社会的福利、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的各有其相应的优势和局限性, 这些优势和局限性, 我们应当清醒地把握。

第二, 在科层能够改善效率的局限性方面, 有诸多导致科层失灵的因素, 揭示了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往往同样也是导致科层失灵的因素。

这就使人们对于在以科层替代市场机制改进资源配置效率时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科层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因此人们在采用或者设计不同形式的科层时, 不要盲目地乱加使用。集权的或分权的科层各自都有其自身难以逾越的局限性, 不能只相信分权、排斥集权式的科层或光相信集权、排斥分权式科层。这对于我国正确处理各级政府之间的职权关系特别是央地关系有比较实在的参考指导意义。

第三, 对于在科层中实施激励制度是否有利于改进科层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观点, 我们不能过分乐观, 相反是应谨慎对待。

过分相信激励作用的后果, 要么是使科层组织的雇主无法承受激励的代价而不得不放弃, 要么是使科层成员不信任激励的真实性而对科层作出不利的自利反应。而在科层组织坚持预算平衡的情况下, 因为不能避免科层中普遍存在的隐性行为和信息现象, 科层不可能达到高效率甚至使激励归于无效, 所以激励的实施存在着横向的和纵向的两难困境。对于激励的上述深刻认识很好地解释了在现实的科层中出现的大量现象, 一方面激励得以高代价地推行实施;另一方面, 科层的效率并没有得到改进和提高, 反而还出现了下降, 而有些科层成员因为激励的实施感觉到自己遭到不公平的对待并对这样的激励作出过激的不利于科层整体的反应。所以, 对于激励在科层中的作用, 以上的分析对于我国政府和企业组织的治理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织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充分运用行政领导的能力、建立科层权威的可信约束、借助非正式的社会合作规范在科层内部营造一个重复的博弈环境等管理的权略手段来解决科层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来增进社会整体的福利。但是, 正像对于市场机制而言, 我们不可能要求现实中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来配置资源, 对于科层机制本身, 我们同样并不能完全寄希望其能完全发挥出资源配置的效率能量, 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可能达到的目的, 我们就始终不可能抱有可以完全依靠管理的权略手段, 能全面发挥科层在改进效率方面的作用, 不管是对于政府组织还是企业组织, 所谓的管理只是对处于特定情景组织所采取的权略手段而已。

资源再配置效率论文 篇2

教育财政拨款包括各级政府对各级教育部门的拨款,各级教育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拨款。本文讨论的对象为教育拨款体制,不讨论政府对教育拨款的数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投资多元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政府对教育的拨款仍是教育投资的主要部分。据统计,1993年全部教育投资为1059.55亿元,其中财政拨款为644.39亿元,占60.79%,其它渠道为415.55亿元,占39.21%。从教育投资来说,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一方面,教育投资短缺,政府教育拨款不足,影响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有限的教育投资利用效率较低。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革的思路,以从体制上保证政府对教育的拨款,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加快教育发展。

一、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

(一)什么是教育经费预算单列

在我国现行的国家预算科目中,按预算等级依次分为类、款、项、目四级,教育事业费属于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类中的款级,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属于基本建设费类中的社会文教费款级。从财力分配来说,国家预算首先在类级支出中分配,然后依次在款、项、目级中进行再分配,教育经费为国家预算的第二次分配。从财权来说,包括预算的编制,经费的分配权和管理权,教育事业费属于财政部门,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属于计划部门。从拨款程序来说,教育部门举办的管理的高、中、初等教育,其经费由财政部门拨付给教育部门,再由教育部门拨付给所属学校,政府其它部门举办和管理的高等和中等教育,其经费由财政部门拨付给非教育的政府职能部门,再拨付给其所属学校。

教育费预算单列的基本涵义为如下几点。

第一,提高教育经费预算的等级,将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合并,由款级升格为类级,将教育经费在国家预算支出中的`第二次分配升格为第一次分配。

第二,赋于教育部门对教育经费预算的编制权。教育经费预算在平衡教育经费需求与供给的基础上编制。先由教育部门提出教育经费需求预算,然后会同财政和计划部门,根据财力可能,平衡需求与供给,提出教育经费预算建议并纳入国家预算,报同级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第三,教育经费的分配权和管理权划归教育部门。包括教育经费预算在内的国家预算经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由财政部门划拨给教育部门。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之间(包括非教育部门举办的教育和学校)的分配、管理、监控由教育部门行使。

第四,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到县级。同我国现行政权结构相适应,财政分为中央、省、县、乡四级,但财政预算只列前三级,因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到县级。

(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的目的和必要

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的基本目的,是通过提高教育经费预算的级次,实现教育事权与财权的统一,确保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使教育发展与政府对教育拨款相协调,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现行体制下,教育经费预算等级较低,教育的事权属教育部门,教育的财权属财政与计划部门,教育的事权与财权相分离。由此造成的问题有这样几点。第一,教育经费预算数量相对弹性较大,缺乏透明度。在国家预算科目中,级次越低,数量弹性

资源再配置效率论文 篇3

搞科研创新,科研的目标应该明确。

首先基础研究力度要加大;其次需要针对行业重大技术的突破;再次针对一些部门管理需要的技术支撑。面对不同的需要,科研技术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针对每一类科技需求,应该有相应的创新主体。对于基础研究,最有条件的就是大专院校、中国科学院;然后针对行业技术突破,就应该以企业为主。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到:加大企业创新的主体。但是对于一些行业管理支撑的技术,应该由行业院所来决策。

真正要在科研创新获得突破,还应该由三个“稳定”做起:一是稳定科研方向,二是稳定人才队伍,三是稳定经费支持。稳定方向是保证科研的持续性,不能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那样肯定无法做好。

科技成果转化,一种是成果确实实用有市场,能够产生效益的,肯定能够转化;另一种是提出了研究成果,取得效益还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创新的平台,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使之能够转化利用。

钟志华

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摆在全局核心位置的话题,我们在工作规划方面要大大加强,否则就会形成缺陷。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调研方面,应该下更多的功夫。

大家都讲创新驱动,但创新驱动的内涵是什么?这个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从国家层面到具体部门、到每个科研人员,都讲创新驱动,它应该是一个大的战略,贯穿在很多方面。

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在谈到科技创新时,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如科技立项与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不紧密,投入分散,且低水平重复、效益低;科技人才和成果评价导向出偏,且自娱自乐;院所和高校没有有效地建立为企业服务的机制和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对经济的贡献不够大,等等。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些问题正在得到缓解和不同程度的解决。但是,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仅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远远不够。因为,即使科技体制改革完全到位,并让现有的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投入都发挥了应有的效益,也满足不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更何况,没有“经济”对科技创新更加积极的作为,“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实际上,创新驱动发展面临一个更大、更难的问题,那就是“经济”与“科技”脱节,具体表现在政府工作计划、政府预算、政府部门职能定位与分工、企业与院所和高校的合作、“经济人”与“科技人”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

资源再配置效率论文 篇4

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 公司本部管理部室多, 管理人员超员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公司发展迅速, 企业规模逐年扩大, 设备数量增多, 营销范围增大, 在一定长的时期内, 管理部室设置增多, 管理人员不断扩增。同时缺乏退出机制, 管理人员上岗后, 能上不能下, 造成本部管理部室多, 管理人员超员。

2. 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

检修、调度、线路等专业不同程度存在缺员问题, 由于用工总量的控制, 每年招收的毕业生不能完全满足生产一线的需要。新分配大学生在一线工作三年以上才能成为骨干力量, 培养周期长, 人员正向流动快, 2007年公司机构调整, 生产一线人员竞聘管理岗位180余人, 从而造成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

3. 公司总体超员

一是随着市区的发展和扩张, 用电量激增, 供电营销范围逐年增大, 配合城区的发展, 公司根据行政区划和供电对象设置了桥东分局、桥西分局、裕华开发分局、直供分局、环城分局五个营销分局, 在管理职能和业务流程上存在重复设置的现象, 造成人员的重复配置;二是设备更新改造步伐不够快, 老旧设备依然很多, 自动化水平低, 设备维护检修频繁, 需要投入大量人员运行和维护;三是农电管理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专业化管理粗放, 装备水平差, 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以上原因造成了公司用工总量偏大。

二、采取的措施

1. 规范本部组织机构及岗位编制, 大力构建精简高效的本部运作体系

根据公司实际, 按照适应发展需求, 规范机构设置;明晰职责权限, 合理定编定员;规范领导职数, 统一职务称谓;优化业务流程, 提高管理效率的原则, 制定了《石家庄供电公司规范本部机构编制方案》, 《石家庄供电公司规范本部机构编制竞聘上岗实施细则》。

(1) 精简公司本部机构编制。在明确管理职能、理顺管理关系、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科学划分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工作界面。撤销合并部分管理部室, 本部部门由原来的17个减少至13个。

(2) 核减管理人员数量。根据定员标准, 科学核定管理人员编制, 严格控制管理人员数量, 提高管理效益和劳动效率。按照统一规范的要求, 明确本部中层干部配备标准, 合理控制不同层级人员配置比例。规范后本部管理岗位由254个减少为148个。

2.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有效缓解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

(1) 加强新进员工配置管理。将新招录毕业生、接收安置的复转军人等新进人员全部充实到生产一线工作。生产一线岗位员工, 因工作需要竞聘管理岗位的, 严格按照研究生不少于3年、本科生不少于5年、专科生不少于8年生产一线工作年限进行公开竞聘, 工作年限不足的人员不可竞聘管理岗位。

(2) 鼓励引导员工转岗。根据公司总体用工情况和一线岗位缺员的实际情况, 从整体出发, 着力解决管理岗位超员、生产一线岗位缺员的问题。加大薪酬向一线生产岗位倾斜力度, 鼓励具备条件地管理、服务和多经单位员工向生产一线缺员岗位转岗。

3. 实施配电业务集约化管理, 提升装备水平, 优化农电管理模式, 逐步减少用工需求, 大力解决公司总体超员问题

(1) 实施配电业务集约化管理。根据公司实际, 在公司本部组织机构编制规范时, 成了配电中心, 将市区五个分局按照行政区划管理的配电业务, 整合至配电中心统一集中管理, 原来的五套业务管理职能集约成一套, 简化了机构, 提高了人员配置效率。

(2) 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快老旧设备技术改造, 降低设备故障率, 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减少重复性检修、维护的工作量, 节约人力投入。结合智能电网建设规划, 加大科技投入, 加快技术革新, 将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技改、创新相结合, 不断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 降低电网运行、检修、营销等业务环节对人力的依赖。

(3) 优化农电管理模式。一是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 实现抄表工作流程网上运转, 提高抄表工作效率, 极大降低了工作量。二是通过采取坐收、社会化代收、自助售电等多种收费方式, 正逐步取消电费走收模式, 减少大量人力。三是通过95598客户服务系统的指挥、调度, 进一步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优化了原来以台区为单位的农电管理模式, 使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降低, 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通过贯彻落实定员标准达标工作, 大力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截止2010年底, 已基本解决管理人员超员、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和总体超员问题。

摘要:石家庄供电公司是国有特大型企业, 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 在机构和人员使用上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存在本部机构多、管理人员超员、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与公司整体超员并存的问题, 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根据组织工作基本原理中精干高效原理、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理和均衡性原理, 规范本部组织机构、创新用工管理模式, 解决公司总体超员和结构性超、缺员问题。

参考文献

资源再配置效率论文 篇5

[关键词]旅游用地;产权残缺;资源配置效应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11-0042-06

在启蒙思想家的观念中,财产权实际上还仅限于对物质财产在静态归属意义上的“定分止争”,因此是“要么全部,要么没有”(巴泽尔,1997)的一种权利。但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分工的深化,物质上同一的资产各种潜在的有用性开始被技能各异的人发现。这意味着,同一物质资产上的有用性可能被不同的人所利用,这些有用性的交易在可能为各方带来收益增加的同时,也形成彼此间“强烈的依赖关系”和双方收益的“不确定性”(段毅才,1992),先前静态的“要么全部,要么没有”状态也同时被打破了。行为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主体之间彼此影响和干扰,即产生了“外部性”。正如巴泽尔指出,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任何权利的界定都是不充分的,未界定部分就形成产权公共域(巴泽尔,1997)。

在我国,旅游用地的规划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城市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及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90年代以后,各地政府纷纷将旅游作为主要产业,同时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的不断涌现,促进了旅游用地规划的发展。但是,对旅游用地的界定在规划方案中是以复区的形式给予认定的,旅游用地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规划刚性太强,回旋余地太小。由此导致我国目前旅游用地产权界定、归属仍处于模糊、残缺状态。笔者拟通过一个产权分析模型,试图探讨我国旅游用地产权残缺的状态、形成原因及其经济效益。

一、产权界定、产权公共域与产权残缺

巴泽尔认为:“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和权力构成。产权束中的每一种权利,都有与产权能带给主体的收益或者效用相关,与每项权利相联系的收益在量或者质上有不同,从而权利和重要性程度各不相同。可以将权利按收益的大小和重要性程度排序,并用MR来表示产权的边际收益。人们对资产的权利不是永久不变的,它们是他们自己直接努力加以保护、他人企图夺取和政府予以保护程度的函数”(巴泽尔,1997)。因此,任何个人的任何权利有效性都依赖于3点:一是这个人为保护该项权利所做的努力,二是他人企图分享这项权利的努力,三是任何“第三方”所做的保护这项权利的努力。为确立产权收益的独占性,需要投入资源,资源投入量的大小,是他人企图染指程度的增函数,社会越混乱,产权的排他越困难,需要耗费的资源越多,界定和实施的成本越高,这可以用边际成本MC来表示。

产权边界由界定和实施行为的投入量多少决定,即由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均衡点决定,产权界定和实施行为的边际收益遵循递减原则,而边际成本遵循递增原则。

(一)完全产权:交易费用为零

如果信息完全充分,即权利的转让、获取和保护所需要的成本为零,市场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由此产权界定的边际成本也为零,产权边界由产权的边际收益决定,直到MR=0为止(如图1所示),产权边界为R'点,此时的产权称完全产权,不存在产权公共域(与产权相关的各种收益完全归其所有者获得)。以旅游用地为例,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各项权利均排他性地由占有者享有,与诸权利相关的收益也排他性地归其所拥有,此时产权总收益TR为MR的积分。

(二)产权公共域:交易费用不为零的现实

在现实世界中,由于资产的各种有用性和潜在有用性的信息是有成本的,任何一项权利都不是完全界定的。没有界定的权利于是把一部分有价值的资源留在了“公共领域”里,公共领域里全部资源的价值就叫做“租”。产权占有、界定和实施的成本主要与他人的侵占企图有关,若他人对产权没有侵占之意,则防范措施就没必要。现实生活中,他人总是想利用各种机会得到,而为防范他人的侵占企图而产生的成本归结为交易成本,把边际成本表示为MC,此时产权边界由MR=MC决定,产权的均衡点为图2中的R。RER1,领域的权利,是由于界定行为的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收益,而被产权所有者主动放弃才处于公共领域中。此时的产权公共域,是成本收益比较下的均衡结果,并不构成产权残缺。

(三)权利的限制:产权残缺

产权公共域因交易费用不为零而在事实上不能由产权主体完全占有,但这种状况并不构成德姆塞茨意义上的产权残缺。德姆塞茨所指的产权残缺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第一层次产权残缺

产权束中每一项权利均与收益相关,当对权利进行掠夺、限制或者删除时,产权收益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对权利的限制越多、程度越深,则收益下降越厉害,残缺了的产权对应的收益称为第一层次的产权残缺。权利残缺在减少主体收益的同时,也扩大了产权公共域;如果残缺了权利没有重新明确其归属,则这些权利也将留在公共域中。

2第二层次产权残缺

在“国家悖论”情况下,产权公共域扩大,产权独占域减少,这种情况构成第二层次产权残缺,这种产权残缺直接构成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当旅游政府相关部门执法努力有偏向时,相应的产权主体为防止他人的侵占企图而不得不牺牲部分产权收益,对受损主体而言,也出现了第二层次的产权残缺。当第一、第二层次产权残缺同时出现时,产权独占范围缩小,产权公共域随着扩大,社会中寻租行为普遍,产权主体工作激励下降,市场有效配置机制遭破坏。

如上所述,产权残缺既可以因为对权利进行强制性删除、限制和剥夺而形成,也可以由对产权的保护不足而形成。在厘清了造成产权残缺的原因之后,对残缺了的权利处于何种状态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如果这些权利会流入公共域,在自由竞争下,相关主体的掠取行为会导致处于公共域中权利租金消失,造成无效率。

二、旅游用地产权残缺的形成

旅游用地是一种特殊土地资源类型,是具备一定旅游功能价值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总称。它是旅游六要素中的重要部分,是旅游业最主要的物质基础,也是用以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吸引物。从土地利用角度看,旅游用地既不属农业用地,也不属非农业建设用地。所以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产权缺失问题。

(一)旅游用地的第一层次产权残缺

我国现行旅游用地征用制度的典型特征是政府垄断:政府禁止土地所有权市场、垄断一级市场,土

地征用成为国家获得旅游用地的主要手段。尽管《土地管理法》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农民集体在法律上、名义上拥有集体所有制土地较为完全的产权,但是,在农地转为旅游用地的过程中,由于旅游用地征用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当限制使农民获取旅游用地增值收益的成本极为高昂,致使农民不得不放弃一部分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利。

从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来看,一般都只重视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民点用地、交通用地、一般水域及建设用地的规划。虽然在开发旅游景区(点)之前旅游规划已经完成,但也因为相关的多方机构管理设限,特别是土地部门的管制,使旅游景区(点)建设或扩建工作的第一步就难以进行。

对旅游用地的实质做法是,当土地的相对价值发生变化时,与增加了的价值相关的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被法律强行界定给了国家,是“凭借国家权力来重新处置土地所有权”。这些收益实际上就处于公共领域中,对公共租金的竞争行为将导致资源损耗。政府是由理性经济人组成的,官员的目标与政府的目标不一定一致,上下级政府的目标不一定一致,政府与全体国民的目标不一定一致,因而土地涨价事实上无法真正归公。

如图3ABR0面积的收益由于政府对旅游用地的强行限制、删除产生产权残缺,可以将之视为MR曲线向下移动,由MR1下移至MR2,产权主体的收益减少了ABR0面积。此面积可视为产权相对应的收益,称第一层次的产权残缺。权利的残缺在减少主体收益的同时,也扩大了产权公共域,会引起对公共租金的掠夺、寻租、政府官员的腐败等,产生了对资源的浪费、收益的扩散、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无效。

权利的残缺将扩大公共域,如图3E1R2R1E0为新增的公共域,由于政府对旅游用地的强行限制、删除,主体收益减少,MR向下移动,产权边界由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均衡点决定,于是E0点向E1点移动。或者是当旅游用地的市场价值增加的情况下,当法律预先对可能增加的收益进行限制和删除时,相当于将边际收益从MR1削减至MR2

(二)旅游用地的第二层次产权残缺

从理论上分析,旅游用地的征用是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依法强制地取得他人土地并给予补偿的行为。国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征用土地是完全应该的。但是,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何准确界定公共利益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与此同时,尽管旅游用地的征用是一种典型的非市场方式,但并不否认它又是一种经济行为。土地资源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遗赠价值和存在价值等(诸培新,2003)。无疑,对旅游用地的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遗赠价值和存在价值的计量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这使得人们只能根据能确认的土地价值来界定和执行旅游用地产权。

同时,我国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属于控制性规划,采用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平均分配,规划的核心是保护耕地。对旅游用地的界定在规划方案中是以复区的形式给予认定的,旅游用地几乎被忽略了。土地是旅游资源的主要部分,目前,关于旅游用地的立法或规定有的已经不适应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进程及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导致旅游用地的界定和实施行为即旅游用地的排他性占有、使用、收益、分配的成本提高。如图4MC曲线上移。产权残缺导致ABE2E,收益不能归土地产权所有者和经营者,同样会引起对公共租金的掠夺、寻租、政府官员的腐败等,从而产生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无效。

当执法努力有偏向时,MC1向上移至MC2,产权均衡点从E1移至E2,于是产生了如图4R2R1E1E2的公共域,这种情况构成了第二层次的产权残缺,这些残缺的权利直接构成资源配置无效。

三、旅游用地产权残缺的资源配置效应

旅游用地产权残缺将产生公共域,对公共域租金的竞争行为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主要表现为旅游用地供需矛盾、旅游用地与农用地配置失衡、旅游用地内部结构失衡等。

(一)旅游用地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

旅游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许多省区市都把旅游业定位在主导或支柱产业上,纷纷实施旅游脱贫、旅游兴市、旅游兴省等发展战略,为此而积极挖掘境内的各种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改建或扩建旧景区,修建人造景观并完善基础设施。而旅游必须依托于土地,旅游建设项目的大量增加势必占用大量的土地(包括耕地)。

在现行农地制度安排下,农地承包经营权受让受到诸多限制,政府控制农地所有权交易市场,由此引发的农户承包经营权的不完全性必然降低农地的交易价格,使农地的承包经营权的交易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农地的稀缺程度,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收益也会因此下降,进而减少农地市场交易,农地的市场流转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使得一些拥有旅游资源的农地不能转为旅游用地,资源浪费,旅游用地供给短缺。

(二)旅游用地与农用地配置失衡

在我国,土地规划的核心是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长,特别是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增长。对旅游用地的界定在规划方案中是以复区的形式给予认定的,旅游用地几乎被忽略了。旅游景区(点)的开发一般是依托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中的很小部分进行的,一般景区(点)的核心范围都较小,其周边被其他类型的集体土地包围,甚至是农用地包围。有的景区(点)的土地资源是以租赁的方式来进行开发利用的,这种受控于周边环境状况,使许多景区(点)的核心部分与周边土地只有一墙或一栅之隔,旅游管理非常困难。此外,还有少数景区(点)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景区(点)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或缓冲区内还有不少居民点,其中涉及农民建房或拆迁的矛盾,旅游部门难以自行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土地资源使用权与所有权的交杂,旅游景区(点)与周边农民发生争执的案例常见,甚至危害到游客的安全。

(三)旅游用地内部结构失衡

由于土地一级市场中的地方政府买方垄断和二级市场中地方政府卖方垄断。旅游用地是具有公益性的和最有效益的用地,其单位产出在所有用地类型中是最高的。地方政府在GDP偏好引导下,一直忽视旅游用地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很多突出问

题。从上述分析可知,旅游用地存在第一层次产权残缺和第二层次产权残缺,致使旅游用地经营者所有权的排他性不强。而不同的制度安排下旅游用地的开发程度不同,在完全产权的条件下,旅游用地开发的潜在生产函数为r*=f(L*,k*),,其中,L*,K*为充分就业劳动和资本。旅游用地既得到充分开发,又保证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但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旅游用地的开发大大超过潜在水平y(>y*)。

如图5所示,X轴表示不同制度,y轴表示旅游用地的开发水平,由于现行的产权制度造成了产权的不完整,旅游用地的开发大大超过潜在水平y>y*。旅游用地的过度开发造成了许多人为的破坏,如破坏性地开挖山体、超负荷开发水系、占用耕地建设旅游设施、在生态保护区修建不协调旅游景观等。

另外,旅游用地的开发是获利性较强的项目,一些政府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对旅游用地使用的监督和规划。旅游用地所有者所有权被制度性虚设,即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剥夺,也没有监督可持续利用旅游用地的利益动因,旅游用地的开发商在旅游用地承包期内采取短视的、机会主义行为。如无节制地开发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为旅游搞旅游,不重视综合治理,忽视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和生态效益,致使生态旅游资源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资源退化问题日益严重。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已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中,有24%的保护对象受到损害、11%的旅游资源退化、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的出现水污染、3%的有大气污染。严重污染和人为破坏旅游环境使我国旅游景区(点)的土地利用难以持续利用,从而旅游业难以持续发展。

(四)旅游用地产权残缺的收入分配效应

产权残缺者收益会减少,权利的新获得者收益会增加。当旅游用地的相对价值发生变化时,与增加了的价值相关的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被法律强行界定给了国家,这些收益实际上就处于公共领域中。农地征用中较低的补偿和较高的出让价格,使地方政府及旅游开发商在土地征用中获得了很高的收益,而旅游者面对市场价格的上升而相对购买力减弱。此外,在巨大经济利益驱动下,不少地方政府忽视了旅游资源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社会职能的发挥,在风景名胜区大举兴建一些高档、豪华别墅群、度假村等。如果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都被私人占有,这必将关系到我国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直接影响我国广大普通人民的生活和消费,从法律和道义上都失之公平。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政府及法律对产权束中部分权利的强制性删除、限制会导致第一层次产权残缺。当法律不足以保证公平有效的执行,会导致第二层次产权残缺。如果残缺了的权利没有被专有地赋予另一有行动能力和行动意愿的主体,则这些权利将在事实上处于公共领域,其租金将趋于消散。在我国,法律对旅游用地建设时的使用权与交易权进行了限制和删除,造成了旅游用地的第一层次残缺;在执法不严、政府干预执法背景下,旅游相关主体的权利面临第二层次产权残缺。

旅游用地产权残缺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收入分配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要扭转产权残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旅游用地的合理利用政策分析如下:

1强化旅游用地立法

关于旅游用地的立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几部法律中的一些条款有所涉及。这些规定有的已经不适应当前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进程及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有的过于简单,因此有必要制定有关旅游区土地利用的具体规定来保证和规范当前快速发展的旅游用地,防止旅游资源被破坏。

2完善旅游用地土地规划

在以往的土地规划中,基本没有重视旅游用地项目。土地规划要重视目前的产业发展态势,旅游业是未来的强势产业,制定土地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规划区的旅游用地问题,特别是要以旅游用地、公共用地为主。在方向上,要为旅游规划用地问题做出明确的预见性规划,充分考虑旅游用地的特殊性,为旅游业将来发展中出现的各产业争地矛盾做好预见性规划,为将来旅游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留有余地,避免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瓶颈现象。

3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旅游区规划

从整体上规范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项目的投资及旅游产品的宏观调控。首先,在我国各地区,包括那些非专统旅游区,最大限度开发本地自然、文化、历史等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当保护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要把旅游地的旅游业建设纳入到旅游地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正确处理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关系。旅游地的开发应进行总体规划,合理设计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要严格执行经依法批准的旅游规划,维护旅游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改变规划。第三,各地旅游区开发都应进行综合规划,合理设计景区旅游产品,尽量做到长、中、短线相结合,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正确处理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规划与产品策划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周密规划旅游地的基础设施配套,科学确定各地旅游资源开发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地方旅游业建设。

4实行用地来源多途径化及统一管理

解决旅游开发中的土地产权纠纷,有多种值得考虑的途径,可在政府的协调下对景区(点)内的土地实行长期租赁,或以股份入股,或在安置好景区(点)内的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收购土地,给旅游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对有行政区划交叉的景区(点)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旅游用地政策、统一制定旅游规划及土地规划,为旅游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提供长期政策性的依据及法规保障。

5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旅游用地的供地制度

我国《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只是简单地规定了旅游用地应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取得,但对一些旅游产品却有所不同,如:在一些名胜古迹的基础上开发旅游项目,在一些公益设施上开发旅游项目,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都属于国有划拨土地,是无偿无限期使用的。我们很难在其中划出一部分来作为经营性旅游用地搞出让。也就是说,我国旅游资源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在旅游供地政策上不能单一化,必须考虑到具体项目的性质。如果是纯商业性的,就应当明确规定通过市场方式取得;如果项目本身带有一定的公益性,我们仍可通过划拨方式来供地,但是在管理上对这类项目就不能一味地提高旅游产品价格,作为商业景点来经营。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这些资源不仅其所有权属于国家,而且其经营管理者在用地、税收等方面享有优惠,社会公众应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不应是个别部门或旅游公司。否则,对普通公众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责任编辑廉月娟

资源再配置效率论文 篇6

一、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

㈠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坚持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切实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㈡坚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是否流转土地、开展何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要由农民做主, 必须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 立足于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提高农业效益, 促进农民增收。

㈢坚持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既要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引导作用, 通过宣传发动、典型示范、政策扶持, 培育规模经营主体, 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加快探索建立市场化的流转机制、股份化的土地经营制度、合作化的经营组织形式和产业化的经营方式,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㈣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要从各地实际出发, 允许多种组织形式并存、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多种投入主体并存、多种实践路径并存。

从面上来看, 发展规模经营主要通过发展专业化服务,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蔬菜、园艺等高效种植业主要通过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土地租赁等形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畜牧、水产等特色养殖业主要通过发展规模养殖与推进加工流通合作,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而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最早是1995年提出的,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 (国发﹝1995﹞7号) 中明确提出“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鉴于白银区土地面积少, 地块被零散分配到户, 无法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造成了费时、费工现象, 再由于一部分年青劳力外出从事第二三产业, 所以部分土地被撂荒, 在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

二、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四个结合”

㈠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相结合鼓励土地向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适度集中, 促进他们扩大经营规模, 取得规模效益。要通过土地流转, 在确保流出土地的农民获得承包土地合理收益的同时, 实现充分就业, 增加收入。

㈡与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相结合统筹安排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生活居住和生态保护等空间布局, 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促进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集聚、集约、集中发展, 打造优势产业带、产业群、产业区, 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白银区已建成百亩工业园区面向全社会招商引资, 同时还建成强湾和武川两个居住小区, 解决了部分农户把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到城镇务工入住困难问题。

㈢与发展高效农业相结合加强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 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高标准农田, 吸引规模经营主体投资农业, 发展设施园艺、规模畜牧业和特色水产业, 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㈣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合理组织、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生产, 带来了农户和龙头企业的规模经营, 增加了内部规模经济效益。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 延长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加快培育壮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带动更多的农户进入基地生产, 推动产业化经营。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基本情况

白银市白银区在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主要采取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目前, 白银区农村家庭承包土地面积10.8142万亩, 土地流转面积达9588.83亩, 占家庭承包面积的8.87%;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18976户, 涉及流转农户2540户, 占承包户数13.39%。

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㈠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体系, 促进规模经营发展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精神, 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 按照“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 白银区制定并印发了《白银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方案》, 成立了白银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 各乡镇也相应制定了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方案, 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 切实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管理。

㈡坚持“六项原则”,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一是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原则;二是坚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长久不变的原则;三是坚持不改变承包土地农业用途、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的原则;四是坚持农户“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五是坚持农业规模经营的原则;六是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㈢开展调查摸底, 引导规范流转正确引导和规范经营权流转是加快土地流转进度的关键, 做好调查摸底和政策咨询是引导土地流转工作步入正轨的基础。为此, 笔者设计了统一的土地流转情况摸底表, 对各乡镇所有的流转土地进行了一次彻底摸底。例如, 白银鑫昊工贸有限公司流转土地583.2亩, 涉及流转农户284户, 每年流转费用是1800元/公顷, 雇佣劳动力260人 (次) , 发展奶牛规模养殖, 种植玉米350亩, 山楂120亩, 苜蓿50亩, 目前存栏奶牛2000头, 日产鲜奶20吨, 如果得到政府的扶持他们就可以购置利拉法34位转盘式挤奶机1套, TMR专业饲喂车1台, 鲜奶运输车3台, 这样预计实现年利润45万元。白银区和利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的200亩土地主要用于蔬菜种植, 统一育苗、统一栽培、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种植品种有韩国天子朝天椒75亩, 韩国美人椒30亩, 广东长茄5亩, 水果玉米3亩, 莴笋精量播种22亩, 时令蔬菜60亩, 新奇特蔬菜观光园5亩。合作社的农产品采用订单农业的模式, 与兰州金梦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同。劳动力以合作社成员为主, 合作社支付工资, 70元/日。根据估算, 年产值可达230万, 纯利润达75000元/公顷。

㈣全面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建立健全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长效机制为了认真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白银区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 主任由主管农业的副区长担任, 副主任由区农牧局和法院的领导担任, 成员由区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农民代表组成。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农牧局。建立健全了乡镇村调解、区级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 做好土地流转纠纷仲裁工作。

五、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几点建议

㈠进一步做好经营权流转完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让农民了解政策, 放心流转;二是抓紧做好二轮承包完善工作,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台账。同时,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加速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 充分发挥乡镇的地缘优势, 引导农民集中土地资源,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高效农业。

㈡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动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一是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二是强化管理服务;三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

㈢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 允许农户把土地作为要素在市场上依法自由流转。一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 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 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三是适当奖励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明显的村社, 重奖通过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经营, 切实带动农户增收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

㈣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是做强做大工业企业和城市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三是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四是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

摘要:在阐述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和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四个结合”的基础上, 介绍了白银市白银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方面做的工作, 并提出了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几点建议。

资源再配置效率论文 篇7

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麦金农(Mc Kinnon)和肖(Shaw,1937)针对金融受到压抑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角度论证了货币金融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周国富等(2007)认为,金融效率就是一国金融资源的配置状态,具体包括微观金融效率(即金融产业本身的投入产出率)和宏观金融效率(即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两个方面。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等16个指标来反映我国的金融效率,构成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韩大海(2007)依据区域金融生态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显著关系,提出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用模型。据此模型设计出大陆省域金融资源配置的多种方案,并选取其中一种方案与实际金融资源配置现状做差异分析。最后针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受制于区域金融生态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推动区域发展(或开发)并重的政策建议。者贵昌等(2011)认为,金融效率是指资金融通和运用的效率,金融效率划分为宏观金融效率和微观金融效率两个层面,对宏观金融效率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衡量宏观金融效率的评价指标,对目前我国的宏观金融效率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考察。

总体而言,国内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大多数还停留在定性分析方面,定量分析的文献相对较少。唐青生(2009)从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产出两个方面设计8个指标,构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除西藏)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各省市之间配置效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唐青生(2010)利用1997—2006年西部地区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总体效率以及西部各省市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且各省市的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李明贤(201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中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中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还不高,有待采取措施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中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发展农村的同时,不能光靠增加金融支农的投入,还应注重农村金融资源自身的配置效率,使金融支农得到有好又快发展。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利用DEA模型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做出科学的评价,找出效率低下地区的原因,为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研究方法及说明

数据包罗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是一种非参数的效率评估技术[1]。DEA方法的CCR线性规划模型为:

Xij与Yij分别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种金融资源投入与产出总量,则Xij与Yij对应的参考决策单元集合为:,由T生成的凸锥(1)集合:相对应的T′的生产可能集为:对生产可能集T,所有的有效生产活动点(X,Y)构成Rm+s超曲面Y=f(X)成为生产函数[2]。生产函数Y=f(X)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其任意一组投入量与最大产出量之间的函数关系,Y是X的增函数。生产函数的单增性仅反映了产出Y对于产出X的相对不减性,但是不能描述不减的程度。若θ*=1,且s+0*=0或s-0*=0,称该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CCR模型中的最优值可以判断决策单元(DUM)的规模收益情况,如果存在λ*(j=1,2,…,n)使得则DUM的规模收益不变;若则DUM的规模收益递增;若则DUM的规模报酬递减[3]。

由于有很多的因素可能导致DUM存在规模报酬变化(VRS),因此,在固定的规模报酬的基础上,Banker(1984)提出了在CCR模型上增加了一个凸性假设得到BCC模型[4]。

通过执行CRS和VRS DEA,可以获得厂商的规模效率。其关系可以表示为:TECRS=TEVRS*SE

其中,TECRS表示规模收益不变的技术效率得分,TEVRS表示规模收益可变的技术效率得分,SE表示规模效率得分。根据这些指标,本文就可以对我国各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作出整体的评价。

二、研究指标及数据的选取

运用DEA模型对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时,首先要确定农村金融资源的各投入和产出指标[5]。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关键是在一定的投入规模下实现金融支持农业的效果最佳[6]。基于以上考虑,并兼顾样本数据的可比性、可得性、科学性与影响的重要程度,本文构建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

本研究投入产出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经过整理组成我国27个地区截面数据(Cross-sectional Data)。由于西藏的数据不全,不进入分析;北京、天津与上海经济指标差异化较大,亦不进入分析。在分析区域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时仍按传统划分法把我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广东、江苏、辽宁、山东、上海、浙江、福建、海南11个省份;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河南、黑龙江、吉林、湖北、湖南、江西、山西8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宁夏、青海、甘肃、陕西、新疆11个省份。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运用matlab编写程序,将表1中的各个指标带入程序中求解,得到中国国各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结果。见表2。

注:crste表示技术效率值;vrste表示纯技术效率值;scale表示规模效率值

1. 规模报酬不变(CRS)的配置效率。

该配置效率是技术与规模的综合效率,表示农村金融资源在最大产出下的最小的投入,这个效率值可以衡量在投入导向下我国各地区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即是存在资源利用的不足或者浪费。从表2可以知道,三大区域中,中部的规模报酬不变(CRS)的配置效率最高,达到0.865,东部的规模报酬不变(CRS)的配置效率最低,为0.823,西部规模报酬不变(CRS)的配置效率与东部的差异不大,但是中部与东部、西部的差异较大。

2. 规模报酬变化(VRS)下的配置效率。

该效率值表示在同一规模的最大产出下最小的投入量,可以衡量在投入导向下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状态到底一多少是由技术无效率造成的。该指标侧重反映相关制度运行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表2可以看出,三大区域中,西部的规模报酬变化(VRS)下的配置效率最大,达到0.947;东部规模报酬变化(VRS)下的配置效率最小,仅为0.877;三大区域规模报酬变化(VRS)下的配置效率大小差异适中,西部明显优于中部,中部明显优于东部。

3. 规模效率(SE)。

规模效率表示农村金融资源在最大产出下技术效率的生产边界的投入量与最优规模下投入量的比值。该值衡量了在投入导向下农村金融资源的利用是否处在最优的规模。从表2中可以看出,全国规模效率整体较高。从三大区域来看,中部的规模效率(SE)最高,为0.944,西部最小,仅为0.877,其中东部地区的规模效率(SE)虽然低于中部地区,但两者差异不大,但是中部、东部明显优于西部。

综上所述,东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的低下,必须不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主要因为规模效率的低下,所以规模效率是阻碍西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障碍。

四、结论与建议

整体而言,全国三大区域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中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总体高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如何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发展金融支农的关键。东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是纯技术效率的低下,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是因为规模效率的低下,需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支农的规模。

本研究的启示是: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加大金融支农的投入以推进农村的发展是必要的。但是,金融支农绝对不仅仅依靠金融支农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实现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忽视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只会造成整个社会金融资源的短缺或浪费。因此,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仅仅加大金融支农的投入而不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将会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全国各地区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作整体的评价和比较。分析表明:影响东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是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滞后,规模效率是阻碍西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障碍。各地区在加大金融支农投入的同时,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才是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重点。

关键词:金融资,农村金融,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Banker,R.D.;Charnes,A.and Cooper,W.W..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No.9,1984.

[2]Caves,D.W.;Christensen,L.R.and Diewert,W.E..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Outputand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s,No.6,1982.

[3]科埃利,等.效率与生产率分析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62-183

[4]龚锋.地方公共安全服务供给效率评估[J].管理世界,2008,(4):80-90.

[5]曾康霖.试论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J].金融研究,2005,(4):27-31.

资源再配置效率论文 篇8

1 政府财政助学功能分析

1.1 为教育公正和公平提供保障

政府财政助学资源能够利用行政力量有效弥补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状态, 为教育公正和公平提供了保障, 有利于维护受教育者基本权益, 对学生成长非常重要,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作为公益性事业, 教育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利用政府财政力量能够为教育事业运转提供保障, 这就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点以及巨大贫富差距, 促使政府能够有效减少助学投入差距, 有效规避教育公平性消极影响。

1.2 减少教育机构助学负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有政府财政给予生活补助、政府财政奖学金、政府财政助学金以及政府助学贷款等资金方面支持, 这样能够为学生入学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学校能够有效利用自有资源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从学生角度分析, 政府财政助学资源具有高效性、多样性以及标准性, 这样就能够为学生就学提供重要保障, 降低贫困学生求学门槛, 有利于提升学生个体求学意愿, 有效缓解贫困家庭精神压力以及经济压力。

2 茶学专业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较为完善的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制度

在进行财政助学资源配置过程中, 需要构建更加完善规章制度, 这样才能够为合理配置助学资源提供保障。从目前来看, 由于政府缺乏完善财政助学资源配置制度, 财政助学资源配置效率不理想。从助学贷款角度分析, 由于助学贷款涉及范围非常广, 只有制定更加完善助学制度才能够有效推行助学贷款工作。从目前发展来看,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诸如, 发放助学贷款的主体方面存在着问题, 这就使得银行需要承担非常高的风险, 使得银行助学贷款的实际发放金额并不多, 实际覆盖面积并不广, 无法有效满足经济较为贫苦学生实际需求。助学贷款风险的分担机制方面存在着问题, 这就使得贷款回收工作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再加上缺乏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使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适应性、有效性以及稳定性受到影响, 缺乏较为完善的助学资源配置制度。

2.2 助学资源配置腐败现象较为常见

随着国家相关部门愈来愈重视财政助学资源配置工作, 进而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 为茶学专业学生助学资源配置工作提供指导。在进行财政助学资源的配置工作中, 普遍存在着管理不完善现象和严重腐败现象, 诸如, 缺乏明确贫困生定义标准, 一部分教师为了获得个人私利, 将不应该评定为贫困生的学生评定为贫困生, 接受国家的资助。还有一部分高校缺乏完善助学管理制度, 导致助学资源并没有有效应用于贫困生补助中, 而是挪为他用。此外, 还有一部分高校班级存在着将助学资源充作班费或者是出现助学资源转为它用。

2.3 茶学专业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存在着诚信缺失

从目前来看, 政府财政助学资源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特别是对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影响非常大。财政助学资源实际配置效率并不高, 无法有效满足学生学费方面的巨大压力。一部分家庭条件差学生无法获得经济资助, 一部分家庭较好的学生则是可以获得国家助学资助, 导致国家助学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诚信缺失问题。作为社会诚信重要缩影, 诚信缺失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一部分家庭比较好学生可以利用关系来制造虚假材料, 继而领取国家财政助学补助。

3 茶学专业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效率对策

3.1 构建更加完善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工作制度

为了能够有效配置政府财政助学资源, 政府需要构建更加完善财政助学资源配置制度, 为助学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提供保障。政府需要通过法律来明确财政助学资源主体, 有效吸收社会多种可利用资源来实现助学资助, 不断加大国家实际资助工作力度, 考虑到茶学专业特殊性, 在财政助学资源配置方面需要具有倾斜性, 这样能够为茶学专业贫困生就学提供足够经济支持。政府需要严格按照法律制度来确定教育主体, 诸如, 高校、商业银行等等, 商业银行在发放助学资源时需要明确权利和义务。为了能够合理设置助学资源, 国家需要认真研究各项助学资源, 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来制定统一化标准, 实现助学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考虑到助学资源公益性, 政府需要构建担保制度, 进而有效承担配置自主资源风险, 充分调动商业银行办理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为助学资源丰富性提供保障。

3.2 严格惩治财政助学资源配置中腐败问题

高校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 结合茶学专业学生特点, 优化财政助学资源配置工作, 为家庭条件较为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保障。因此, 政府部门需要做好财政助学资源宣传工作和认定工作, 坚持贫困生认定工作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 结合学生竞技情况来进行更加合理、更加客观评定, 有效评定贫困生等级。政府工作部门还需要结合茶学专业学生特点来构建有效信息库, 规范贫困生认定程度, 以专业为单位进行认证, 为有效管理政府财政助学资源提供保障。高校还需要结合茶学专业贫困学生的贫困程度, 来确定国家资助档次, 通过规范化制度管理来严惩相关工作人员, 有效避免国家财政助学资源配置中的腐败问题。构建有效配置制度以及有效配置对策, 实现定性与定量的有效结合, 为茶学专业贫困生提供有效资助, 提升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有效性。

3.3 重视诚信教育

从社会大环境角度分析, 高校需要重视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社会日渐发展促使媒体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就需要利用多样化媒体来加大诚信教育宣传工作力度, 营造良好诚信氛围, 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着手做好诚信宣传工作, 促使人们认识到弄虚作假是可耻行为以及所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高校需要重视诚信教育, 重视诚信宣传工作, 有效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培养学生良好诚信习惯。在进行茶学专业财政助学资源配置过程中, 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引导作用, 促使学生认识到财政助学资源对经济贫困学生的重要作用, 不断加强诚信教育。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国家资助假材料, 需要从社会层面、学生层面着手做好诚信教育工作, 为政府财政助学资源合理配置提供重要的群众基础。

4 结语

随着国家新型资助政策逐渐推广, 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效果。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源配置以及自主政策方面的主导性, 充分体现政府对家庭贫苦学生资助的决心。政府在进行财政助学资源配置过程中, 需要考虑到茶学专业特殊性, 有效化解传统财政转移和财政拨付中存在的问题, 构建创新性财政助学资助制度,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充分调动学校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构建更加完善的监督制度, 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实现助学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为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有效性提供保障。

摘要:经济社会日渐发展, 促使教育改革逐渐深化, 市场竞争力逐渐加大, 促使社会职位也呈现出高端化发展, 高等教育逐渐实现大众化, 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巨大贫富差距以及日益高昂入学费用使得优秀学子进取心态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困难家庭“入学难”问题, 国家财政助学资源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重要农科专业, 茶学专业学生对茶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是学生却缺乏学习积极性, 这就需要丰富政府财政助学资源, 吸取更多优质人才努力学习茶学。本文对政府财政助学功能作了分析, 结合茶学专业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有效对策, 为提升政府财政助学资源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茶学专业,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效率,功能,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郭瑾.国家助学贷款与教育公平的经济学视角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 2010 (6) :26-28.

[2]王焕清, 刘建发.高校国家助学金与政府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5 (3) :13-18.

[3]王晗, 彭小智.关于国家财政助学资源配置现状及优化对策的研究[J].考试周刊, 2015 (23) :192-193.

[4]王敏.我国国家助学制度的问题分析与财政对策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1) :19-23.

[5]卢丹, 龙一平.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高教学刊, 2016 (3) :12-13.

[6]刘婧婧.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经营与管理, 2016 (10) :21-22.

[7]Widmer P K, Zweifel P.Fiscal Equalization, Tiebout Competition, and Incentives for Efficiency in a Federalist Country[J].Public Finance Review, 2012, 40 (1) :3-29.

资源再配置效率论文 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

一、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1. 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单一, 金融抑制现象严重。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已经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分主要市场的格局, 并且还存在多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 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农村金融仍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 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 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服务的需求。

2. 脱煤规模日益扩大, 民间金融活跃, 缺乏规范和保护。

农村民间借贷在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资金来源、促进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也容易引发以下问题:第一, 民间借贷风险大, 容易引发债权纠纷。第二, 民间借贷利率较高, 许多企业或个体户从民间所借资金利率水平一般较高, 比银行同业利率一般高3~4倍, 从而加重了个人和企业的负担。第三, 影响国家利率政策。民间借贷利率是借贷双方根据资金的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决定的, 利率水平同长远银行同期利率高, 影响了国家利率政策的全面贯彻实施。

3. 农村金融融资体系发展落后, 金融业务种类单一。

主要表现在一是融资渠道单一;二是中间业务产品种类极少。目前只有结算、汇兑等少量银行中间业务。三银行业务中多是以存、代为主的传统业务, 证券、信托、基金等投资银行业务尚属空白。单一的融资渠道的融资方式, 大大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 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需求。

二、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制约因素分析

1.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状态不够健全, 由此自然导致其分布密度低, 金融服务覆盖率低;

同时, 在数量有限的机构中, 又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 农业信用社等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缓慢, 这种情况表明了我国农村金融的脆弱性。

2. 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制度性、体制性障碍, 形成严重的不良资产、呆账坏账、信用确实问题等。

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农村信用社的营运效率低下。

3.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转换能力相对较低, 农村正规金

融机构在组织资金来源与组织资金运用方面的“存差”持续增大, 导致农村储蓄资源的信贷转换率和信贷利用率不断降低。

三、农村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成因分析

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 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金融资源似乎陷入了低水平均衡陷阱, 并没有找到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来突破这种共“均衡”状态, 以求得真正的金融资源优化配置, 究其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制度变迁下的“金融抑制”。

现行金融制度的变迁, 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功能持续弱化。表面上看来国有商业银行主动撤离县域经济, 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的改进, 向市场化迈进了一步, 但同时又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配置盲区, 制约了金融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主动性。

2. 农业的弱质性与金融资金趋理性的矛盾。

金融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其商业化运作必然导致资金在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 最大限度的实现趋利性, 然而农业是弱质产业, 其自身固有的高投入与低产出决定了它具有高风险性, 加之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不佳, 抵押担保又因程序多、成本高而难以落实, 因此, 农业仍是金融机构不愿涉足的高风险区域, 客观上造成了信贷资金支农不利。

3. 农村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 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由于农

村地区非正式金融市场活动的存在, 造成大量资金体外循环, 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在农村的传导效果。

四、农村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不良影响

中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容易引起经济体系各方面缺陷的出现,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金融制度缺陷和金融生态恶化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金融市场的出口和入口基本被堵塞, 新的银行难以进入, 金融业对于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仍然是困难重重。坏的银行出不去, 它们占据大量的金融资源, 这些金融资源是严重低效率的。

2. 资本市场不能有效配置金融资源, 也阻碍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就业市场的形成和发育;

3. 地区间资金配置不平衡影响金融效率, 使得农村金融长期供给不足。

我国的许多金融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 表面上人人平等, 但由于地区间要素禀赋不同, 无差异的金融政策造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不平等。例如, 名义上支持中西部的相关政策, 其政策效果却可能导致资金的倒流, 国家支持中西部发展的资金, 大部分用于购置东部地区企业生产的机器设备等, 实际上是支持了东部的经济发展。

4. 大量资金流向投机性交易易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由于通往中小企业、个人自主创业、农业和服务业的金融通道的堵塞, 银行过多的流动性投向了投机性交易, 如房地产、股市、期货炒作。一旦资产价格发生剧烈下跌, 就会使金融业产生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这样产生的。

5. 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是本行业出现严重的“短期化”特征。

金融资源在不同行业间的不合理配置, 也导致了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衡。中国城镇2006年首季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超过35%的省份达16个;在三十个制造行业中, 投资增幅超过四成的也达16种。出现这种情况, 与一些地方政府掌握大量投资资源并强调大企业战略有关, 归根结底与我们的金融体制有关。

五、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几点建议

1. 改善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 从立法的角度解决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歧视”问题, 以立法手段保障农业长期发展的资金投入, 以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龙头企业和提高农业技术所需要的相对庞大的资金需求。限制国有商业银行过高的系统内上存资金利差和资金比例, 同时制定优惠措施激励商业银行将盈余资金调剂到当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以更好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颁布《农业法》, 以立法手段加强对农业投入机制运营的有效管理, 保证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 并防止农业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 积极引导现有农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一是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以开发性金融的运行模式弥补体制缺损和市场失灵的“瓶颈”领域, 支持地方政府解决“三农”、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城镇化等项目建设;支持各级地方政府整合财政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农业发展银行要拉长政策金融服务的链条, 在继续做好对粮棉油购、销、存等传统业务所需资金支持的基础上, 积极强化对农业的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其农村基础建设的扶持功能, 加大粮棉油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品种改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二是继续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 充分发挥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主渠道作用, 真正转换经营机制, 加强自身建设, 强化内部管理, 改进金融服务, 更好的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

2. 积极推进监管制度从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的转型。

中国已逐步建立了中央银行主导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对维护农村金融安全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中国农村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以及中国加入WTO后的全面金融开放, 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因此, 推进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与体制创新成为提升中国农村金融监管效率的根本途径。机构监管的对象是农村金融机构本身, 即实行所谓“归口”监管。而功能监管则是通过建立或设置专门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各自不同的业务。功能监管的优点在于明确界定金融产品的监管归属, 避免机构监管体制下所形成的监管“真空”或多重监管。由于金融产品本身的功能稳定性使得据此设置的监管体系和监管规则能够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 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农村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功能监管成为中国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证。

3. 引导、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

一是尽快出台民间借贷交易管理办法, 建立民间借贷交易登记制度。从法律的角度完善民间借贷程序, 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 防止不必要的纠纷。要肯定和保护民间借贷中的合法借贷行为, 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 鼓励民间投资, 同时坚决打击取缔民间借贷中的洗钱、赌博等非法行为。二是要探索和出台个体私营经企业私募融资管理办法, 明确登记手续、融资条件、融资规模等要素, 是民间揭发公开化和规范化。三是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测地方经济发展及民间信用情况, 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提高城乡居民的风险意识。

4. 努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1)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村地区对信贷资金的吸纳能力。一是积极寻求地方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不要求大求全, 要集中优势培育特色经济。二是大力优化投资环境, 创造投资机会, 在财税政策上作前瞻性的设计、安排。

(2) 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一是加强宣传, 加强实惠信用意识, 规范政府、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行为, 在农村努力营造成新观念和信用文化, 停工良好的融资信用环境实现与金融发展的基础。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 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 结合创建金融生态环境, 防范开展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活动, 加大对守信企业、村镇和个人的信贷倾斜, 以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三是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严厉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 规范气压改制和破产程序, 地方政府既要支持企业改制, 又要督促企业落实银行债权, 主动为债权银行排忧解难, 对清收不良贷款, 化解信贷风险提供便利, 从而营造农村良好的信用环境。

(3) 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一是家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 在资金、税收、再保险等方面给与保障。二是政府出资成立非营利性的担保基金或担保中介机构, 按照“政策引导, 多方出资, 市场运作”的模式, 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担保服务。

5. 建立稳定、高效、规范的财政支农管理体系。

一是集中管理使用国家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部和农业部的农业项目投资资金等财政支农资金, 并统一由农业发展银行代理、确保国家支农政策的落实和使用效益。二是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补贴和保护力度, 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以利息补贴和风险补偿的形式用于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支农经营中的损失补贴。

6. 尽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一是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 除承办农村种养业的洪水、地震、台风、蝗虫等灾害保险外, 还可以核准开办农村所有财险业务和人寿险业务, 并考虑以免交营业税、根据业务品种给与鼓励。二是组建全国性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 将国家对农业保费补偿方式, 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资金投入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实行再保险。国家应设立再保险公司, 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涉农保险、以及相互性保险实行与一般商业保险有区别的再保险, 以分散农业保险经营风险, 帮助农业保险发挥对农村经济的补偿作用。四是引导建立以劳动联合为基础, 以资本联合为纽带, 以互保共济为目标的互助保险组织。承包理赔范围主要是农户养老、家养牲畜死亡及乡村企业职工失业保险。

参考文献

[1]朱 冰 刘钟钦:轮农村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 2005, (6) :44~46

[2]豆忠民:农村金融体改应适应“三农”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4, (10) :51~52

[3]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 2005 (, 2) :35~45

[4]白广玉 陈 淼: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 2005, (10) :45~46

[5]胡锦扬 彭 云: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 促进新农村加快发展[J].2006 (, 9) :33~34

[6]何 剑: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10) :75~77

资源再配置效率论文 篇10

对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能够有效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并能够有效对云南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金融资源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样, 通常有资金资源以及制度资源和机构组织资源等等, 对资金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情况进行研究能有效对地区农村的金融配置效率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有助于推进云南农村的经济增长以及整体的农村发展。

1 云南农村金融资源构成及特性分析

1.1 云南农村金融资源构成分析

从云南农村金融资源的构成层面来看, 在货币形态金融资源上, 这是农村经济活动当中有着流动性和价格以及支付等货币经济职能的现金余额。这样货币自身就是金融资源, 金融资源也主要是选择货币作为是自身存在的基本载体。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成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核心内容, 从而逐渐的形成产融互动的机制, 这也是农村经济市场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另外就是制度性的金融资源, 在这一方面金融制度自身其实也能算作是衍生金融资源, 金融制度效率也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源泉, 对金融增长起到了推进作用。再者就是信贷形态金融资源以及非银行性金融资源, 前者主要是金融机构提供以及在信用基础上有着严格规定及条件约束的银行贷款, 后者则是通过政府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金融资源的总和。

1.2 云南农村金融资源的主要特性分析

从农村的金融资源属性层面来看主要有脆弱性以及配置性两个层面, 在配置性层面是金融不仅是被配置的对象, 同时也是其他资源的制度性资源。作为整体, 金融也是对社会财富进行创造的基本要素以及源泉, 这就对金融资源属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在金融资源配置性作用下, 就向我们展示了新的金融含义, 这就和以往经济学以及金融学的相关结论有着很大的区别, 金融在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质的提升, 这样才能有效促进金融资源的配置。另外对于农村金融资源的脆弱性层面主要就是对金融经济运行的不稳定的重要反映, 这是金融行业内负债经营特征所决定。金融机构的负债多在安全性层面自然就会降低, 对市场的变化应对能力也会降低, 金融资源作为现代信用经济产物, 也只有在信心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金融功能。

2 云南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现状及优化策略探究

2.1 云南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云南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来看, 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在主体上存在着缺失问题。农业资本市场在主体上的缺失, 政府偏好通常就会造成政府决策可能陷入非理性, 这样就对资本市场融资预期风险有了增加。再者是非正规的金融没有合法的地位, 云南农村地区非正常金融市场重要性就超过了正规金融市场, 从而就会逐渐形成潜在金融风险, 以及加剧了农业资本形成环境开始恶化, 自然就会对云南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造成很大影响。

再者就是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相对比较缺乏, 正规的金融机构在云南农村地区竞争力比较欠缺以及多元化不足等, 这样就会造成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发生迅速萎缩。还有是农村金融风险转移机制层面相对比较缺失, 云南省的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相对比较缓慢, 保险的对象参与较少以及市场拓展有着很大难度, 这样在各种资源要素层面就出现了固化情况, 使得农村的金融风险得不到有效分散。除此之外就是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转换能力还相对比较低, 金融机构信贷配置功能还处在薄弱状态。

对于云南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造成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下的相关金融抑制。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成为政府强制性行为, 而当前金融制度变迁也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在资源配置功能层面逐渐发生弱化现象。云南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格局主要是通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中国农业银行等构成, 十级是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人为划分, 这样在不断的发展下就会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上的萎缩。

2.2 云南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 对云南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优化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要能够将商业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当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从具体的措施上来看要能对农业银行实施产权改革, 把其变成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农村金融市场层面农业银行的规模实力以及信贷支撑等方面都占据着很大优势, 并在作用的发挥上也较为重要, 所以要能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也要能够在农村市场体系当中发挥特有优势, 将农村市场培育新利润增长点得以突出, 这样逐渐的就能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第二, 对于云南农村的金融主体功能要进行完善, 并开发出县域的金融机构合作支农新模式, 在金融体制层面也要能够加强完善, 将金融资源配置问题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要能够着力推进云南农村金融机构度多元化格局形成及发展, 以及对金融机构得以积极化的开展和有序充分竞争。在担保方式层面要能得到有效创新发展, 对农村的风险分散机制以及补偿机制得到有效完善。

第三, 对云南农村的政策性金融改革要得到加强和完善, 具体措施实施层面主要就是要能对农业发展银行只能进行准确的定位及充分发挥。将农业发展银行的负债结构得以优化, 坚持资产以及负债相匹配的原则将资金来源进行拓宽, 这样就能够逐步的形成多渠道以及多元化资金融通体系。然后就需要确保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体系当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要能对产权制度改革得以有效加快, 这对对云南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解决的重要方式, 在对产权制度的选择上要合理化, 然后要对股权结构进行合理化优化, 并要能够保持股金的稳定性。再者就要将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化, 实现民有以及民营和民管。

第四, 对于云南农村的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特质问题, 相应贷款担保要能实行分类管理, 将实效性得到有效突出, 并要能够巩固以及完善多户联保的担保方式, 对农村的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问题有效解决。再者就是要能够将云南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加以合理化完善, 对金融机构在支农中风险弥补得以加强, 多种形式的增强农村担保创新的动力。要能够引进新型的农村金融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进行填补, 并要能够有效培育和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3 结语

总而言之, 对于云南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升要从能多方面进行分析, 针对云南省农村的金融资源配置现状, 找出问题的真实原因, 并针对性的解决。通过在法律上的力度加强, 处理以及协调好当地农村金融事务, 就能对当地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此次主要就云南省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以及解决的思路进行了理论研究, 希望对实际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苏秀平.我国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失衡现象与对策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4) .

[2]谭文君, 高国运, 王四一.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J].甘肃金融, 2005 (12) .

[3]白广玉, 陈淼.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 2005 (10) .

[4]程万宝.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缺陷研究[J].农村天地, 2005 (08) .

[5]霍健, 高炳辉, 尹玉勇, 等.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J].青海金融, 2007 (11) .

上一篇:专业频道下一篇:农户+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