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2024-10-04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精选12篇)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篇1

推动各地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研究制定控制公立医院规模盲目扩张的政策措施, 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鼓励整合辖区内检查检验资源, 促进大型设备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医疗服务体系薄弱环节建设, 优先改善儿童医疗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条件, 重点支持基层以及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卫生事业。鼓励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加强医疗机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启动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 推进检查检验结果共享和远程医疗工作。加强顶层设计, 统筹制定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业务规范和信息共享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促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药品器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保等信息标准体系, 并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和医疗机构评价体系。完善病人出入院标准和技术规范。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中整顿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售药和违规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 严肃查处药品招标采购、医保支付等关键环节和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 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强化医务人员法制和纪律教育,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摘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3]80号)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篇2

全力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中共沙县县委 沙县人民政府

(2010年11月)

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作为三明市经济发展“排头兵” 的沙县,目前共有各行业职工3.5万人。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始终把抓好工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多方位地关心支持工会工作,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全力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一、党工共建,夯实工会工作基础。县委、县政府坚持从组织上加强、制度上保证、工作上支持,为全县工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一是抓好工会组建,夯实工会工作组织基础。加快非公企业组建工会,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是工会基础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事关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县委、县政府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营造工会建设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相辅并进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县工会组织达788家,其中非公企业组建工会481家,全县工会会员累计达3.4万人。二是开好“两个会议”,切实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县委每年都安排一次常委会议,听取工会工作汇报,研究加强工会工作的举措,为全县工会工作把关定向、排忧解难;县政府每年都与县总工会举行一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不仅建立了政府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还亲自主持政府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帮助工会解决了

1困难劳模帮扶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三是落实“三个经常”,确保基层党委抓好工会工作。明确要求各基层党委、工业园区党委必须把工会建设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耕好自家“责任田”,做到“三个经常”:即经常研究,每个季度至少听取一次工会工作汇报,研究相关问题;经常部署,年初提出全年工作要点,年终在认真“回头看”的基础上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经常督查,开展不定期检查,或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工会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村、社区、企业和机关。四是规定“两个必须”,不断拓宽工会组织参政议政的渠道。县委、县政府研究涉及职工利益和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都必须邀请县总工会领导和基层工会代表参加;县委及各基层党委、工业园区党委在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时,都必须把工会组织吸纳为成员单位,充分听取各级工会组织对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让工会在了解全局、参与全县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有位置、工作上有作为,确保党建工建工作协调并进、互动双赢。五是配强干部,增强工会工作实力。坚持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配备全县各级工会领导班子。目前,县总工会主席由县委副书记兼任,基层工会主席均由党政副职领导兼任,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文化程度多数在大专以上,年龄、文化程度比较理想;县总机关干部年龄、知识、专业结构比较合理,40岁以下干部占30%,40-50岁干部占63%,50岁以上干部占7%,文化程度均在大专以上。

二、目标考核,激发工会工作动力。坚持把对工会工作的考核,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综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总盘子,真正使考核机制真正成为激励各级党组织抓好工建工作的动力。一是明确责任。下发了县委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将工会工作纳入基层党委党建目标考核体系,分值为5分,从而把工会工作纳入全县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进行管理,摆上全县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县总工会也下发了《沙县工会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对各基层工会工作责任目标进行进一步细化。二是设定内容。根据工会组织的主要职能,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工会组建、工会维权、工会帮扶、工会规范化建设、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等几个大项,实行量化考评。分别设定各大小项目的权重和评分标准。比如对工会组建工作,明确要求国有、集体单位组建率必须达到100%,非公企业必须达到90%以上。同时,在每年年初,我们还根据当年工会工作的侧重点,对项目权重及其量化评分标准进行必要的修订,使考核工作真正起到了应有的导向作用。三是落实结果。我们十分重视落实和兑现考核结果,切实将考核结果与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创五好、评星级”活动相结合,与工会组织的评选“先进职工之家”、“工会工作先进单位”以及推荐劳模等工作相结合,与干部的评先评优和选拔任用相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以党建带工建、抓工建促党建的工作积极性。

三、坚持联席会,搭建工会职工帮扶平台。县委、县市政府确立了“政治上把关定向,组织上抓好共建,班子上选优配强,机制上创新完善”的原则,定期召开工会工作会议,听取工会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切实为全县职工排忧解难。连续14年来,坚持县政府与县总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先后提请解决有关工会工作及职工热点难点问

题76项。我们走过了“工会工作汇报会”、“县情通报会”、“县领导指示会”三个历程,县政府把联席会议当成“办公会”、“办事会”,切入基点是党政所望、社会支持、职工所需,深受广大工会工作者和职工的好评。如县总工会通过联席会提出了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收费的问题,后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城镇职工从2010年1月开始,按8%+2%“单基数”缴纳医疗保险费,职工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个人部分,这一决定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近年来,县总工会在联席会上建议县政府出台有关农民工子女就学免交借读费政策得到了县政府的支持,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通过联席会决定建设沙县工人文化宫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大楼,加强了县总工会的阵地建设,拓展了工会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通过联席会议加强了企业集体合同协商工作,更大程度地维护了职工权益。另一方面,积极构筑三级联席会议网络。在县政府与县总工会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在全县工会组织中构筑和完善了县政府与县总工会联席会议、准二级地方工会联席会议、企业行政与工会联席会三级联席会议网络,拓展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作为的工作空间,不仅进一步密切了政府与工会的联系,而且使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不仅为工会源头参与、切实履行维权职责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四、财力支持,保障工会履行职能。为增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帮扶弱势的功能,县委、县政府支持工会履行“大帮扶、大培训、大服务”职能,为工会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一是确保工会工作经费。每年及时向县总下拨困难帮扶专项资金等工会工作

经费,为县总服务职工、帮扶弱势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二是完善工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实发挥工会组织职工帮扶职能,在2008年县政府与县总工会第10次联席会议上确定兴建“沙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大楼”,并列为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今年10月中旬,总投资700万元的福建省沙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正式启用,内设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技能培训、职工医疗互助、职工文化娱乐等。三是实施帮扶、培训、服务工程。在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县财政每年还拨出专项资金3万元,对全县困难职工进行困难帮扶。县总工会还荣获福建省首批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近五年来,全县1126名困难职工得到扶持,130名困难职工子女在金秋助学中得到资助,一批困难职工在“结对帮扶”中脱贫。立足“沙县小吃”品牌,县总工会以创业带动就业,被确定为“福建省职工教育示范基地”,专项技能培训机构被确定为“三明市总工会再就业培训基地”和“三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目前,借助“沙县小吃”品牌到全国各地创业者达2万多人,带动就业5万多人。

五、政府主导,推动工会做好和谐文章。为增强工会组织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宗旨,县委、县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全县工会工作机制的创新,找准切入点,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一方面,深入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由县委办、政府办联合发文成立“沙县和谐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开展创建和谐企业工作的领导,全县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在创建活动中,金沙工业园区被授予省级“劳动关系和谐

园区”、省级区域性集体合同示范点,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被授予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此外,先后有18家企业被授予市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青山纸业还于2010年6月被中国造纸协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授予全国造纸行业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签订集体合同工作。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开展签订集体合同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从本县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合同签订工作。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推进企业集体合同签订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县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导小组,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并将此项工作的开展列入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模范职工之家、优秀企业家和劳动模范、优秀工会工作者等评选中,实行“一票否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已签订集体合同78家,建制率达60%,覆盖职工1.8万人,职工覆盖率61 %。今年10月22日的《工人日报》以《支持工会履行大帮扶、大培训、大服务职能,沙县:政府出资新建帮扶中心》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股市走进资源优化配置时代 篇3

今天,中国股市终于走进了资源优化配置时代。我们不妨来看几个例子。

一是长江电力。公司出资31亿元,以增资扩股方式战略投资湖北能源集团,获取其45%的股权,并将尽快推进其改制实现整体上市。由于湖北能源本系长江证券二股东,长江电力得以间接参股长江证券。一个是将非上市公司尽快实现整体上市,一个是成为正在借壳上市的长江证券的第二大股东,这两块资源本来与长江电力并不搭界,可由于长江电力是绩优蓝筹股,一优化配置,就配置给它了。

二是沪东重机。去年8月23日,沪东重机刚刚以14.5元的增发价非公开发行2100万股,募资3亿多元。可不到半年(1月29日),该公司又公告将以30元/股的价格,向大股东中船集团等定向增发4亿股,中船集团的造船资产得以整体上市。若放在从前,一次增发后不到半年是断然不可能提出再融资申请的。可如今,再融资已没有时间限制,一切不可能的都变得可能了。再说,沪东重机及其大股东中船集团也好,还是这次共同参与增发的宝钢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中国人寿等也好,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大集团,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就这么着,也倾斜给它们了。

三是南山铝业。上述两例都是央企,南山铝业只是山东省的一家村企改制的上市公司,可在资源优化配置中却颇具特色。去年8月,南山铝业计划定向增发7亿股,收购大股东的铝业资产。但当时说好只有增发在10月底前完成,大股东铝业资产所产出的净利润才归上市公司所有。可最近突然改口了,大股东决定将铝业资产自去年7月至今年4月底的净利润全部让利给上市公司,一让就让了2亿多元,而南山铝业2006年全年净利润不过1.7亿元。

从上述几例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中国股市资源优化配置的几个特点。

首先,强势企业率先配置。当然,最强势的是央企,其次是地方国企。它们背靠各级政府,拥有最广泛的社会资源和权力资源,就像长江电力那样,原来不搭界的都可以变着法子拿来。当前整体上市、券商借壳最热。就拿整体上市、券商借壳资源来说,长江电力可以这样做,工行、中石化、国寿等又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这种强势企业率先配置,其实质是政府主导型的“强者先得”。这就告诉我们,在资源配置已逐渐成为中国股市第一功能之际,国企(特别是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机会远比民企或其他类型的个股要多得多,也强势得多。而且投资人的思路要放开一些,不能光看大股东拥有多少资源,还要看大股东能调动多少资源。

第二,配置方式多采用非公开发行(条件较宽松),且多为高价股的“市价配置”。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至今实施非公开发行的近70家上市公司,平均增发价超过10元,最高的宝钛股份增发价为31元。高价增发其结果是以尽量少的股本扩张,尽量多地增厚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可以预计,它们中的一部分公司,今年还会像沪东重机那样,在更高价位上吸引更广泛的社会优质资源,以最紧凑的方式,加快向上市公司集中。至于那些股价不甚高的公司,则要想尽办法在抬高股价后推出增发和资源配置方案。即如长江电力,短短三四个月,股价从6元多涨至12元多,各种资源配置方案便随之而来了。

第三,如果大股东是民企,调动不了那么多资源,就来个先吃亏再占大便宜。即如南山铝业,大股东让出了2亿多元利润,可这一让,上市公司预期利润多了,股价涨了,就把什么都给补回来了。更别说整体上市后大股东增大持股,市值膨胀更以数十亿元计。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篇4

1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

1.1 服务能力不强:

医疗机构欠缺, 工作环境艰苦, 工资待遇低, 人才匮乏, 是农村地区医疗资源配置的突出问题, 这与城市地区医疗资源的完备形成了鲜明对比[1]。很多乡镇医务人员缺乏系统培训, 在乡镇地区长期接触病种单一的大量患者, 诊治能力、临床思维薄弱, 缺乏对大病、重病的早期诊治能力, 再加上乡镇医疗机构临床检查设备的缺乏, 对村民的就医选择造成了直接影响。

1.2 工作量过大:

目前, 国家对农村卫生医疗越来越重视, 乡镇卫生院承担了很多针对农村人口免费检查身体的项目, 各乡镇卫生院都建立了公共卫生科负责农村居民的社会信息和预防保健工作, 如农村育龄妇女的“三查”, 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 儿童免费体检等。由于工作量大, 任务繁重, 且临床医生资源短缺, 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工作时间均非常紧张。

1.3 社会环境不佳:

当前, 医患矛盾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社会对医生的要求过高, 从医环境恶劣, 年轻一代害怕从医, 以致医务人员越来越少, 在职医务人员工作任务繁重, 沉重的工作压力不但影响了医务人员的正常工作, 也常因顾虑太多, 从而害怕引起医疗纠纷。其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大大增加, 对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与基层医疗机构贫瘠的医疗资源产生了矛盾。

2 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优化办法

2.1 政府主导, 调节财政支出:

目前, 财政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有了明显增加, 基层卫生机构资金不足的状况有了很大缓解。但是根据长期的工作实践及相关调查, 我们认为政府应当尽量把农村医疗资源建设的费用全部纳入预算支出范围, 尤其是要加强对乡镇地区人口的医疗资源倾斜, 扭转乡镇地区人均卫生资源缺乏的问题。

2.2 加强卫生事业的全行业管理:

卫生事业的全行业管理需要从规划和监管两个方面着手, 其中, 区域规划是重点。我国现行的卫生管理体制是在当初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 重医轻防, 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因此, 必须打破这种情况, 根据区域经济水平、人口数量、居民收入等来配置区域医疗资源, 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 合理配置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人员, 为创造一个公平、公开的农村就医环境而努力。

2.3 灵活卫生服务模式:

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优化, 不但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 也需要卫生机构完善自身的服务模式。如针对服务量过大的现象, 乡镇卫生院可以组织医疗人员“走出去”, 下到各个村庄为村民们做健康检查, 提高服务质量;也可以充分利用人口信息资源库中, 对各年龄层和各病种的信息化管理资源, 通过公共卫生科及时宣传和引导, 避免大量患者就诊时间过于集中, 更好地使用卫生资源, 从而使老百姓确实体会到国家政策的优越性, 为老百姓健康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

结语

就某个区域来说, 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先划出试点区, 等条件成熟后再普及。在配置过程中, 政府、卫生机构要各尽其责,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切实让老百姓能够为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 做到“早知道, 早预防”。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与资源优化配置 篇5

市场经济与资源优化配置

从经济学角度讲,任何资源总是稀缺的,如何高效地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始终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使有限的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配置,需要市场机制与财政宏观调控相结合。

作 者:苏红 SU Hong 作者单位:太原冶金工业学校,刊 名:太原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19(2)分类号:F123.9关键词:市场经济 资源 配置 效益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教育公平 篇6

长期以来,与国际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比较,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相对比较低的。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偏重于城市、偏重于高校、偏重于重点高校,对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又偏重于实验小学、重点中学、示范高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区域之间教育水平的巨大差距。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教育公平的实质就是政府作为资源配置主体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大致确保社会成员接受教育权利相对平等。针对弱势人群和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国家应遵循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原则,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弱势人群、农村地区倾斜。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对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的投入

城乡差距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城乡孩子在受教育条件方面的不平等,将直接导致未来城市和乡村居民在知识结构、经济地位和收入方面差距的扩大。因此,各级政府要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要集中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力度,让优越的教育条件留住农村家长的心,留住农村学生的人,真正体现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二、加大结构布局调整工作力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现有的办学条件越来越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有关部门必须创新思路和方法,加快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步伐,实现教育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合理配置,提高规模办学效益和水平。

教育部门要在搞好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订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的整合方案,加快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的进度。坚持“高中向城区和县城集聚,初中向建制镇集聚,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大布局调整和实施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减少城乡学校在硬件建设上的差距,从根本上改变城乡教育二元化格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

三、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就在于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着力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加强农村学校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实行城乡教育管理的均衡,要在干部管理机制上突破创新,建立符合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选拔和培养力度,实行干部定期交流及校级干部互派挂职,建立定期的学校办学经验交流制度,促进各校管理水平的均衡发展。

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完善城镇优秀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制度,提高支教教师的待遇,鼓励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支教,增强支教教师的荣誉感与责任感。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进城教师的数量,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做到教师合理有序流通,逐步缩小城乡学校之间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减轻农村教师负担。对城乡中小学教师福利待遇实行统一筹措、统一发放,对偏远农村教师的待遇,采用多种有效倾斜的制度。鼓励或支持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解决城乡教师数量失衡和素质失衡的问题。人事部门在核定教师编制时,应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的特点,按照班师比例的标准,合理地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人尽其才。

搞好现有农村教师的专业培训。搞好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为重点内容的农村学校教师全员培训,提高农村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制定并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制度,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医疗执业监督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篇7

医疗执业监督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相关问题之一,对我国有序发展及社会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监督关系着我国亿万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医疗执业监督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是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建设与研究对象,医疗执业监督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可有效整合医疗界合理资源,同时还可不断提升我国公众的整体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但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医疗执业监督事业的发展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与问题,如医疗执业监督人力资源总量相对较少,综合素养较低,导致执业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工作效率难以提升。随着我国城市区位性的不断外延,我国医疗执业监督机构多受到人力资源及物力的局限,导致监督质量差异性较大。

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及配置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现代化社会中,人力资源的作用日渐增强,医疗行业属技术及知识密集型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高,因此不断深入研究医疗执业监督人力资源的配置有利于我国资源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1 研究对象

选取衡水市30 名从事医疗执业监督的相关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2. 2 研究方法

以卫生需求为理论依托,以目前所开展或应开展但并未开展的医疗执业监督工作总量作为本次研究需求,后与每年的人均有效工作日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本次研究的医疗执业监督人力资源配置。

2. 2. 1 文献查阅法

根据本次研究内容,结合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实现文献检索,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及有用数据,对其内容涉及医疗卫生监督体制建设以及医疗执业监督人员的应重点分析与研究,为文章提供理论基础。

2. 2.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次研究内容,对选取的30 名从事医疗执业监督的相关工作人员采取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30 份,回收30 份,回收率100% 。

2. 3 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选择自设工作量表( 内容: 现场监督、执业许可、医疗事故处理、无证行医管理、需开展而未开展的工作) ,对衡水市2013 年9 月—2014 年8 月一年内的医疗执业监督工作量资料予以统计分析,后借助计算机EXCEL软件实现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医疗执业监督人力资源配置数量: 将工作量、工作所需时间及所涉及的监督人数相乘可得知工作人时,结合折算系数,室内工作日按总工作日25% 得出总工作人时,后结合人均有效工作日229 天计算各医疗执业监督总工作人时,后用年人均提供有效工作时相除便可得知医疗执业监督人力资源配置量。

3 研究结果

3. 1 衡水市医疗卫生机构情况

衡水市属河北省地级市之一,位于河北东南部,其面积约为8815km2( 2013 年) ,据2012 年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衡水市现有医疗机构共11352 个,医院194 个,卫生监督所共22 个。

3. 2 工作量分析

根据对30 名医疗执业监督人员调查研究可知,其在2013 年9 月—2014 年9 月共实施现场监督1162 户次,处罚90 次,执业许可登记92 次,医疗事故处理55 人次,执业医师考试共1169 人次。

3. 3 工作人时计算统计

3. 3. 1 内容分析

医疗执业监督工作在统计人时需要包含现场监督、执业许可、医疗事故处理、无证行医管理、需开展而未开展的工作。其中现场监督主要分为专项技术、处方管理、心理咨询及预防性健康体检等; 执业许可则包含人员许可( 医师、护士注册、医师变更、母婴保健合格证) 及机构许可( 广告初审、专项技术初审以及设置审批、执业登记等) ; 医疗事故处理则主要包含咨询、医疗事故受理、已交及审核等; 无证行医管理包含于其他医疗执业监督类型; 需开展而未开展工作主要指诊所监管、内设医疗机构监管及无证行医打击等。

总工作人时= 许可人次 × 工作时间/户( 人次)× 监督员人数/户( 人次)

3. 3. 2 工作人时统计

根据本次对30 名医疗执业监督工作人员进行分析可知,现阶段25 名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所需的工作人时为33655,但根据实际工作日计算其所需的工作人时应为42068,一般情况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卫生监督人力资源配备多以0. 8 /10000 的比例配备监督员。衡水市医疗机构众多,因此监督人员在工作时其难度及工作量较大,在对医疗执业监督人力资源配置中还存在一定的缺失性,影响监督效果。

3. 4 医疗执业监督人员的综合素养调查

根据对本次研究中所调查的30 名医疗执业监督人员调查结果可知,现阶段各监督人员在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认知中,认为法律知识最需掌握的人数共16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3. 3% ,认为临床医学知识重要的人数共13 人,占总人数的43. 3% 。而对于所需具备的能力而言,按所占比例大小分别为法律知识解读能力、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等。

4 讨论

4. 1 问题总结

根据研究调查可知,目前衡水市在医疗执业监督工作普及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医疗机构在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内均未进行任何监督,而对现有已开展并实现监督的医疗机构而言,由于该市区医疗执业监督人力资源缺乏,从而难以实现深入及有效监督,且在监督过程中难以实现监督高效性。

4. 2 措施研究

目前衡水市医疗执业监督人力资源应加强人员素养建设。医疗执业监督人员在工作中是我国法律的直接执行者,监督执业人员自身的法律知识及法律认知能力均直接影响着监督工作是否得以高效开展。因此随着我国社会医疗机构管理的不断深化,面对日渐复杂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行为,各监督人员在工作之余应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知识,完善法律认知,不断提升事故及问题处理能力,促进工作高效开展。

同时,根据我国现有医疗监督体系建设规定可知,我国应不断加强对卫生监督队伍的管理。在对医疗执业监督人员进行选择时,应严格按照我国相关医疗监督人员录取流程,参照国家公务员考试规定及标准实现对监督人员的管理与考核,对于考核通过的人员予以颁发卫生监督证。在监督人员入岗工作期间,各管理者应注重对监督人员的定期培训与考核,不断增强各监督人员知识及综合素养提升,提升工作效率,对其进行定期考核,对监督人员的工作现状予以了解,不断促进监督工作高效及完善开展。

5 结论

医疗执业监督作为我国医疗行业的工作体系对于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及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医疗执业监督人员是医疗监督的主体,在医疗监督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现阶段我国医疗执业监督人员配置问题,应不断加强人员管理,提升监督人员综合素养,促进我国医疗监督水平不断提升。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执业监督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我国医疗执业监督管理人员及管理范围不断增长,医疗执业监督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文章主要依托于现阶段医疗执业监督的实际工作要求,结合衡水市现阶段医疗执业监督人力资源配置,对目前医疗执业监督人力资源配置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促进各地区医疗执业监督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化,提升监督工作效率。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政策取向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政策,区域卫生规划

1 目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主要存在的不足

目前,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呈倒金字塔型,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群众患病就医的可及性较差,加之医院补偿机制不健全,医院为了生存,乱检查、大处方的出现,进一步加重了看病难、看病贵,又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为了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必须认真分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主要存在的不足。

一是政府卫生投入不足与卫生资源浪费并存。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为了解决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状况,对医疗卫生实行外延式扩张政策,新建扩建了大批医院,由于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相对下降,加之卫生筹资机制不畅,致使卫生发展经费严重缺乏,结果造成大部分医疗业务量下降,处于吃不饱状态,造成卫生投入不足与卫生资源浪费并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卫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大小医院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地区之间卫生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实行分级财政体制,经济发达地区卫生投入较多,加之经济富裕,群众经济承受能力较强,卫生发展速度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卫生投入较少,加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群众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卫生发展速度较慢。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卫生发展不平衡,据资料显示,占全国80%的农村人口仅拥有20%左右的卫生资源,造成农村卫生工作力量薄弱;第三方面大小医院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占医院总数20%的大医院拥有80%左右的卫生资源,造成医疗资源向大医院聚积,基层医院业务萎缩,发展艰难。

三是医防比例失调。医疗卫生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逐步上升,而防疫经费较少,而防治工作又十分繁重,为了生存,防疫保健机构的工作重点也转到经济效益上来,用以弥补经费的不足,防疫保健工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是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失衡。高资历的卫生技术人员集中在城市大型医疗机构,而基层医疗机构整体素质偏低,医疗技术水平有限,人们舍近求远,到大医院就医,不仅加重了大医院负担,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又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也造成群众患病就医的可及性较差。

五是卫生设备资源配置失控。CT、MR及一系列其它的先进医疗设备大部分集中在大医院,而且更新速度快、设备越来越先进,病人流向大医院;而基层医院医疗设备不足,病人感觉看病时不放心,病人越来越少,劣势进一步加重。一些医院为了生存,争相购买高档医疗设备,造成资源浪费和乱检查也就不足为奇了。

六是新技术的大量采用。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群众承受能力有限,而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医疗设备、新特药品和高值耗材我们又都大量采用,在医疗技术提高的前提下,也占用了较多的卫生资源,进而造成医疗费用的增加。

七是行政调控失灵。由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的内在经济规律研究不够,过多的行政调控管理手段,效果不理想,如药品收支两条线、集中招标、药品降价等,造成政府对卫生资源配置宏观调控能力弱化。

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政策取向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政策的重点取向,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使之成为医疗服务的主体和基础。卫生宏观政策决定着改革的方向,没有科学政策的宏观指导和干预,卫生改革将是一盘散沙。

第一,区域卫生规划法制化。为了确保区域卫生规划的贯彻落实,必须上升到法制化管理,不能说在口头上,挂在墙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要加快区域卫生规划的立法进程,用法律的手段加强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管理。

第二,存量卫生资源整合。把现存的卫生资源进行重新分类、整合,首先把我国现有的防疫保健、传染病等院站所整合,构造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人员按公务员对待,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政府财力予以重点保障,使工作重点转向预防上来;其次,按照区域卫生规划标准,筛选一些区域医院和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按准公务员对待,实行差额预算管理;再次,对一些大型医院进行专项支持;最后,对未被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的一些医院进行改革,转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非营利性医院,也可以吸引社会民间资本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第三,卫生财政投入方式多样化。政府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可以考虑多样化,直接补助给人民群众或通过竞争为公民购买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但这些钱只能看病才能用,这样国家用宏观手段调整,鼓励医院之间合理竞争,既能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又能真正使人民群众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四,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化。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取得了成效,应在此基础上加快其覆盖面,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对于城市和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医疗主要由政府解决,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筹资资金。引导人民群众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提高低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第五,医保卫生管理一体化。目前医疗保险由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卫生主管部门管理,为节约管理成本,实现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共享,有效地防止成立专门组织,造成新一轮人员、机构膨胀问题,应成立一个管理机构,为以后实行全民医疗保障积累经验和铺平道路。另一方面,医疗保险管理和卫生管理分置,双方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异向选择问题较突出,造成管理成本较大。因此,笔者认为,实行医保卫生管理一体化,由卫生主管部门管理为好。

第六,管资产与管人相结合。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由于产权不清晰,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形成无人管,对医院的制约不力,造成短期行为严重。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建议由卫生主管部门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医疗卫生资产,实行管资产与管人相结合,可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第七,卫生人力资源调整。基层卫生工作应是卫生工作的重心,没有政府的干预,高素质的人才不愿到基层来,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卫生资源流向基层,提高他们的待遇,城市医疗专业人员晋升晋职应有基层连续2年的基层工作经验。

第八,引导社会办医。公平对待各类医院,公平的准入制度,公平的管理,一视同仁。积极引导慈善机构、公益组织和社会各方兴办非营利医院及私立医院。鼓励公平竞争,同时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医院的评审评价和监督检查。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篇9

1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发展现状

各国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观察存在很多差异, 在国外的土地制度的建立时就开始相继进行, 传统的土地制度, 经过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利用完全合理的布局理论, 这些都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基本理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 随着世界工业不断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 在一定程度上完全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始和时期, 很显然这种发展是迅速的, 但发展过程中, 完全忽视了对资源的保护, 最后导致土地形成了退化和一些环境遭到了污染等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几十年以前, 工业的发展快速, 这样的因素和影响直接带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在一些土地资源的利用上有了很明显的变化, 导致了各国的人口迅速的增长, 给土地的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慢慢的一些问题就凸显出来, 其他一些国家, 在土地资源配置研究的工作上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最近几年的国外土地资源和环境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不管是在规划上还是模式上, 都积极的全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等工作,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作为区域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得到了很大关注和重视。然而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也经历了长时间的洗礼, 在古代已经有了研究土地资源的工作者, 但都没有详细的计划和规划, 随着改革开放, 我国的土地资源研究工作慢慢的走向了正轨, 有了完美的计划性, 一个崭新的转折阶段, 一些科技型的技术不断发展, 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因此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在优化配置上严格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进行了学术讨论和会议的召开, 实施了有偿使用制度的深化改革, 广泛开展了土地利用优化决策的研究,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特征

1) 整体性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很多的条件组成, 需要利用很高的结构系统整体的功能, 在这之间应该完全的保证各个系统中的协调关系, 从而实现, 整个结构系统的功能优化。

2) 灰色性

土地资源的配置关系到很多个因素和条件, 有一些是确定的, 而有些是不确定的, 比如说, 在一些微观的经济、生态因素等, 具体的工作必须用灰色理论来分析抽象的土地利用系统。

3) 多目标性

多目标性其中包括很多效益问题, 其中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目标, 在确定目标之前, 一定要准确和及时, 这样才能够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进行, 在优化中除了对重点目标进行配置外, 更多的还要考虑次要目标的实现, 从而使各个目标达到权衡。

4) 时空性

一些土地的利用系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中要随着土地结构的变化和使用功能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不仅仅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还相对具有空间性。

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当代的发展非常迅速, 科学化、现代化的科技业在快速发展, 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将数学方法和GIS的功能性实现了很好的结合, 从而完全的实现了土地资源在数量和空间上较好的结合和合理的配置, 使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GIS功能现在火热, 在土地扩大的优化配置建模中都已经应用了这种功能技术, 成为当代研究的重要工作和热点, 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上应该多学习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方法, 并且要结合在一起运用到工作中, 这样才能够实现共同目标, 这一项重要的工作, 同时也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4 总结

我国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厚, 地域跨度巨大, 土地面积也相对很广, 地形地貌也很复杂, 作为一种不可以再生的资源, 应该合理的进行开发和利用, 真正做到使我国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和优势, 强加土地资源管理, 同时还要科学合理的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这是我国现在及未来势必要面临的重要工作, 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前提, 因此, 今后土地资源在优化配置方面的工作, 必将成为我国土地资源发展的方向, 从而提高我国的土地资源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萍, 吴群, 刘勇, 胡立兵.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 2003, S2:340-346.

[2]汤菲.论学报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 04:94-96, 109.

[3]刘锐, 王兆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哈尔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7, 08:103-105.

[4]商晓帆.关于政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思考[J].现代情报, 2007, 11:69-71.

[5]谭惠.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13, 11:111-112.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篇10

关键词:资源配置,三甲医院,因子分析法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呈现“倒三角”形态, 主要表现为优质医疗资源在大医院过度集中。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南京市17家三甲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以探讨其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1.1 资料来源

南京市医院数据来源于2010南京卫生年鉴。从南京卫生年鉴中选择南京市主要的17家三甲医院进行评价。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17家三甲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状况, 以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

1.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专家推荐、文献法和聚类分析确立指标体系, 选择了以下9项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年末实有床位数 (X1) 、卫技人员占职工数比例 (X2) 、固定资产价值 (亿元) (X3) 、万元以上设备数 (X4)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 (X5) 、总诊疗人次 (X6) 、平均住院日 (X7) 、平均病床周转次数 (X8) 、治愈好转率 (X9) , 如表1所示。

1.4 数据处理

在计算机上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1) 指标同趋势化及标准化变换。

评价指标中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 (X5) 和平均住院日 (X7) 为低优指标, 采用倒数法将其转化为高优指标, 已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同趋势化, 转换公式为:X’=100*1/X;为了消除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 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变换。

(2)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17家三甲医院进行综合评价, 计算出因子得分并对其进行排序。

2 结果与分析

表2按照特征根从大到小的次序列出所有的公因子, 3个公因子贡献率分别为47.876%、23.435%、14.472%, 累积贡献率为85.783%, 满足公因子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条件。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提取方法:主成份。 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a.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

表3为旋转后因子负荷矩阵, 可以看到, 经过5次迭代后, 第一个公因子主要在万元以上设备数、年末实有床位数、固定资产价值 (亿元) 、总诊疗人次上有较大负荷;第二个公因子主要在平均病床周转次数、平均住院日、治愈好转率上有较大负荷;第三个公因子主要在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卫技人员占职工数比例上有较大负荷。每一个公因子所代表的意义比较明确, 因此将3个公因子分别称为:物力资源因子、工作效率因子、人力资源因子。

表4列出了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表5为因子得分情况, 可以看出, 在物力资源配置方面, 各医院排序依次为:A、B、F、C、D、E、M、L、H、G、O、K、N、I、Q、P;在工作效率方面, 各医院排序依次为:N、M、Q、D、G、C、B、E、F、P、I、A、H、J、K、L、O;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 各医院排序依次为:J、P、O、M、E、B、N、C、K、D、A、Q、H、G、F、L、I。

提取方法:主成份。 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构成得分。

通过表5的综合得分可以得出, 南京市17家三甲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状况综合评价排名依次为A、B、M、F、C、N、E、D、J、G、P、Q、H、O、K、L、I。

3 讨论

因子分析法不仅可以综合评价各医院的整体医疗资源配置状况, 还可以通过公因子得分来反映医疗资源配置的不足与问题所在, 为优化配置指明方向, 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综合排名在最后的医院I, 其医疗资源配置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配置上不够合理, 可以适当调控资源的投入, 控制医疗费用, 不要盲目扩大规模;对于医院O, 最主要的不足在于工作效率不高, 可通过提高卫技人员素质,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达到增大医疗产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葛移繁, 黄省利.论我国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 23 (2) :112-113.

[2]万志刚, 陈景武.因子分析法在某市各县市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及利用情况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9, 22 (4) :389-393.

关于国家档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话 篇11

摘要:本文对于国家档案资源建设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1、国家档案资源是否应该包括非国有档案?2、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是否应该面向公众?3、档案馆(室)如何实现合理布局?4、国家档案资源配置如何实现整体优化?

关键词:国家档案资源档案馆(室)布局优化配置

1国家档案资源是否应该包括非国有档案

黄存勋:什么是国家档案资源呢?我认为,国家档案资源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过去、现在和将来,所有组织(含国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总和。它的形成主体,包括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无论是国家机构、政党社团、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其他社会组织,无论是国有国管的,还是私有民办的都可以,只要它们形成的档案对国家、社会和广大公众有保存价值,就应该纳入国家档案资源的范围。对于自然人也是一样,只要符合上述价值标准,他们形成的档案也可以纳入国家档案资源的范围。

在这里,首先必须突破所有制壁垒,把国有和非国有的档案都纳入关注的视野。对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从苏联舶来的那个国家档案全宗理论要有必要的分析和反思。该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一切档案都归国家所有,由国家及国家指定的机构直接管理。即一切档案都应该“国有国管”。它在长时期内之所以行得通,盖源于当时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该理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例如简单化、一刀切、偏爱行政命令、统得过死、管得过多等等,已经开始在档案工作中显现出来。

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在经济总量中已经占有了过半的份额,这些企业所形成档案的非国有性质已经为法律所认可。国家档案全宗理论显然已经过时,既然如此,那就必须有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理论来取代它。个人认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理论就是这样的新理论,这个新理论既是对旧理论过时部分的否定,又是对旧理论中某些合理成分的发展。换言之,新理论是对旧理论的合理扬弃。

强调新理论有很明显和直接的现实意义。其重要意义之一,就是要把民营企业的建档工作、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纳入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范畴。因为国家档案资源不仅包括国有档案,也包括大量非国有档案。

王萍:新时期民营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丰富而生动,作为其活动轨迹的记录和凝结物的民营档案,记录着中国多元化实体经济发展的历史,也与除民营企业以外的其他所有制经济实体形成的档案一道,见证着中国社会如春潮涌动的蓬勃进程,从文化和社会学的意义来讲,它天然地是国家档案资源的组成分子,理应纳入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框架和体系。就力保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而言,这样的纳入和统筹当是题中应有之义。对于这个问题,英国知识管理专家阿诺,克蓝斯朵夫也曾指出:重视、保存与善用组织记忆绝对是政府与产业界必须严肃面对的重要课题。组织记忆介于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之间,大多数人认为它是公司文献的记录、信息或是企业资料。其实,相当一部分根本未被收录在组织文件当中。但是对于纳入和统筹的理解,建设方和资源提供者须处于共同的意识空间内,才能就统筹的方式和执行标准达成共识,民营企业的档案首先和首要的任务是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形成过程和管理方法普遍带有灵活性和较强烈的实用性倾向,加之围绕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民营档案,其内容和形式都与主要由党、政公务文书转化而成的档案馆藏有较大差别,如果因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纳入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范畴而以行政命令推行,会不会侵犯企业的合法权益,加重企业的负担呢?

黄存勋: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避免以下两种倾向:

第一种倾向是民营企业不知道找谁提供档案工作方面的指导与服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则不敢,或者不愿意干预和介人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双方都存在一些阻碍沟通与合作的顾虑。要消除顾虑,首先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1对于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否具有引导和服务的责任或者说义务呢?我想,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就是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档案事业。民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既然是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些企业的档案工作理所当然应该是档案事业的一部分,对他们进行引导与服务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行政管理人员是由财政经费供养,为国家、社会和公众服务的公务员。财政经费说到底主要是由纳税人、由企业提供的。为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提供相关服务正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份内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2对于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否有权依法进行必要的干预或者说适度监管呢?我想,回答也应该是肯定的。这种干预。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例如,《法兰西共和国档案法》就专列了一章对私人档案的国家干预问题作了详尽规定,包括对那些“由于具有历史意义而涉及公共利益的私人档案”依法登记、禁止销毁、未经档案管理部门批准不得修改、出口须经批准并接受管制等。无论是否登记的私人档案,公卖过程都要接受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管。在我国,《刑法》、《会计法》等法律和工商、税收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也都对维护相关档案的真实与完整,作了明确规定。民营企业档案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当然应该归属于形成这些档案的企业,但这些档案如果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其存毁关系公共利益的话,就有必要对它们的形成和管理过程进行必要而适度地监管,换言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既要充分尊重民营企业对档案的所有权、处置权和直接管理权,也不能够放弃依法监管权。

第二种倾向是侵犯民营企业在档案工作方面的自主管理权利。必须明确,自主管理是档案所有者的合法权利。依法适度监管不能异化为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内部体制和具体管理方法过多地指手画脚,过度地强求一律。例如,集中统一管理是现代档案管理的重要原则,实施这个原则既有利于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提高管理水平,又便于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但是,集中程度绝非越高越好。在不同的民营企业,由于所在行业、发展阶段、规模实力、科技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利用需求差异的诸多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了全部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分层级集中管理、按部门集中管理、按门类集中管理、委托寄存、部分档案管理业务外包等办法,还有的实施了更高层次的现行文件与档案一体化管理、档案与情报资料等其他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诸多管理体制,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够简单沿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去强求企业改变。

就现实情况看,据我个人调查,确有一部分民营企业档案集中程度偏低,需要进一步提高集中程度,但这种提高只能是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才能实施。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强迫命令。档案信息化

的实施,文书档案的整理是继续组卷还是按文件级进行,这些问题,也都应该由企业自主选择和决定。

总之,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要发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责任提供引导和服务,民营企业则应该理直气壮、因企制宜地自主管理。在自主管理前提下,依法适度监管也是必要的。

王萍:看来介入是在所难免了。只是针对姓“公”还是姓“私”的企业档案工作,到底应该介入到工作的哪一个层面,如何把握既不统得太死又不放得太宽的度量标准,甚至具体工作中有没有摸索出这种理论上适度的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用于民营企业的档案指导工作?个人认为,档案学者、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优选具有标本意义的民营企业。三方应分别从理论层面、管理体制层面和实践层面挖掘问题,厘清思路,建构合理的档案管理模式,为全国众多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提供一种尽可能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和范式,

黄存勋: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觉得尊重企业自主管理权利的思路,同样适用于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企业。也就是说,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因企制宜,才有利于企业档案工作(包括国有企业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服务。而优质服务,正是企业档案工作更快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调研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给我的一个重要启示。

当然,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自主管理与民营企业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国有企业档案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和全民,是国家和人民的财富,企业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确保这些财富的完整与安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介入程度可以更高一些,但这种介入,同样应该是在企业自主管理前提下依法进行,不要对企业的具体管理方法干预过多,不要成为企业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干扰和负担。

还想讲一点,就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经验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在长期的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实践中,很多国有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化程度相对比较高,对于起步阶段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民营企业在档案工作中则有体制和机制灵活、不搞花架子、更能务实创新的优势。两个方面应该有更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2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是否应该面向公众

黄存勋:有人认为:“档案文化永远只是小众文化,再过几辈子也成不了大众文化”。我觉得,这个意见恐怕是过于武断了,持“小众文化”观点者的立论依据是市场细分理论,即“任何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都是细分的、分层次的、有特定对象的”。这话当然没有错,但却不可能引申出“档案文化永远只是小众文化”的结论。

个人认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大众文化,或者准确地说,应该面向公众,决不应该止步于“小众文化”。这样说的理由至少有以下几点:

1从档案的来源及形成、管理和利用过程看,档案现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能形成档案。都要与档案打交道。只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谁都不可能与档案绝缘。户籍、学籍、产籍、原始凭证、产品说明书等等,不都是档案吗?

2从档案的利用需求看,有哪个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呢?

3从国家档案馆建设和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现状看,虽然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但在某些地方确实还存在档案移交单位比较偏重于党政机关、馆藏结构比较偏重于文书档案、公众利用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的方便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一类问题。但存在问题并不等于听任这些问题“永远”合理、“永远”继续,恰恰相反,公共档案馆和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课题,正是要合法有序地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国家档案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要转变为真正向公众开放、为公众服务的公共档案馆。完整意义上的数字档案馆,也必然是向公众开放的公共档案馆。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最重要的前提和方向,就是面向公众,把更多来自公众(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档案收藏好、保管好,向公众提供更有效、更方便、更快捷、更丰富的档案服务。

在确保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安全,确保知识产权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要把依法应当公开的形成时间满30年的历史档案,可以随时向公众开放的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馆藏档案,依法已经公开的现行文件,都纳入开放的范围。

总之,不能因为某些档案馆在公共档案馆建设的道路上还需要继续努力,需要继续克服较多关注“小众”而忽视公众的问题,就把“档案文化”定位为“小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问题,其实关系到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基本导向。强调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公众本位、社会本位、人民本位,强调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要以服务公众为导向。也就是在档案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方向。

王萍:谈到这个问题,我有一点想法。在中国内地,档案媒介的受众学术化、行政化、小众化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观照这个现象,或许会得出新鲜的观察视角和结论。

传播学界有句名言:“重要的是不要看媒体对大众做了什么,而是要看大众对媒体做了什么。”换言之,即大众对媒体传播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接受期待。传播学者McQuau等人指出,媒介的功能在于以不同的方式提供属于/针对如下需求的各种满足:1消遣娱乐。媒介提供的材料被人们用来“逃避”或避开例行公事——比如工作上的事务,以及各种各样直面与限制自己的问题。这样一来,媒介就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宣泄,并从这些以及其他限制中获得解脱,即使是暂时的。2人际关系。媒介提供的材料可以满足人们结伴与结群的需求。3个人认同。媒介产品可被象征地用于探究、挑战、调整或确认个体的认同感与自我感,包括对自我、自我的情景意识、同媒介情景相连的种种价值与看法以及种种事态所做的比较。4监视。媒介提供的材料可满足有关身边社会与远方世界的信息需求:关于种种问题与事件的信息,都直接与间接地影响着个人的生活。虽然媒介种类繁复且受众各异,每种媒介都被理解为在提供一套独一无二的内容与属性,产生不同种类与不同范围的满足。

就档案媒介而言,第一,以档案记录的史料和内容为蓝本改编的小说、电视剧等文化产品,以其比一般艺术创作更真实的情节铺陈和历史的厚重感成为文化娱乐产品中新鲜的看点。第二,记录个人和家庭生活足迹的民生档案,在提供个人认同方面更是有先天的优势,如果说传统的大众传媒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所传播的内容为受众提供了自我评估和定位的途径,受众通过对媒介中出现的某种形象或某类群体的认同而产生了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也先天地具有虚拟性,只在精神世界中存在。而包括族谱档案在内的家庭档案则能为你清晰地描述家族发展的支系和脉络,描画具有亲缘关系的族人的日常生活,由于血缘的相近,这日常生活

不再与你无关,而成为个人定位的坐标,提供一种温暖的、真切的根源感和归属感,从而完成人生道路中提供精神动力的重要的个人认同。第三,通过档案媒介可以有效地监视过去和当下社会。

就档案的媒介功能而言,除了在人际关系的建构上,档案似乎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因受众与档案的接触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向性的个体行为,但就其他三个功能来看,档案媒介因其独有的本源性、记录性和真实性,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至于在早已进入媒介社会的今天,在媒介特别是大众传媒正以强势姿态全面介入传播领域、大众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之时,档案为什么这样的沉默和被边缘化?其中的原由值得深思。

黄存勋: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提出:“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以人为本思想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形势给档案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是对我国档案工作实践新趋势的新总结,也是对以往档案工作体系薄弱方面的新加强。各级档案部门要把建设‘两个体系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全方位推进”。个人理解,这里提出的建设“两个体系”的要求,正是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国家档案资源的来源、结构和内容,要能够“覆盖人民群众”建设小康社会的多姿多彩、雄浑壮阔的原生态,国家档案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度开发与进一步开放,努力的目标也是要“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说到底,就是要在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两个方面都做到面向公众。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档案工作在面向公众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展可以说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但是,与时代的进步和公众的呼声相比较,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处,需要继续强调这方面的要求。

王萍:我认为,矫枉无需过正。不可否认,档案是国家的权力话语,其形成和保存都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实施权力的正当性并保障权力实施过程的顺畅。不论国家的意识形态如何,为当权者服务是档案形成和积累的原始动力。那么,中国国家档案资源为中心工作、为党和国家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坚持的。

黄存勋:在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方向上,我之所以强调面向公众,是觉得我们档案工作者应该有更强烈的公众意识、平民意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意识。这样,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才能够真正与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潮流同步。如果停留于“精英”意识、“小众”意识,国家档案资源优化配置与深度开发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加拿大档案学者T·库克1996年在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上的著名报告中强调:“由于坚信档案应当反映产生它们的社会……档案理论的思想基础发生了另一根本变化——从一个国家的理论发展到一种全社会的理论。”他指出:在过去的时代,“档案事业在传统上是由一个国家建立,为这个国家服务,作为该国统治机构和机构文件的组成部分。档案理论因此在国家理论、模式和概念中建立了合法地位。现在情况不同了。20世纪末期公众对档案的认识,或至少对用纳税资金建立起来的档案馆的认识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即档案现在是‘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甚至通常由人民管理。我们的‘记忆宫殿是为人民,而不是为国王服务的。极少数公民会同意将他们交纳的大量税金用于资助其馆藏大多反映政府官僚活动的档案馆。在普通公民看来,档案不仅要涉及政府的职责和保护公民的个人权益,而且更多地还应为他们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地方感和集体记忆。”他更尖锐地指出:“但是,档案人员通常较迟地认识到这一变化,在论述档案原则和实践时也较慢地认识到从‘国家模式转变到‘社会模式。因此,近年来档案论述中的激烈争议大多表现为传统的国家范例与更新的社会范例之间的冲突。”库克的论述当然有其片面和不足,但他强调通过“社会模式”“为人民服务”的思路,至少是不应忽视的。

3档案馆(室)如何实现合理布局

黄存勋:国家档案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应该是档案馆、室网络的合理布局。在这方面。首先需要注意区分内部档案机构(习惯简称为档案室)与公共档案馆在功能定位方面的重大差异,不能简单套用公共档案馆的标准去衡量档案室工作,更不能搬用档案室建设的传统思路来建设公共档案馆。换言之,就是要准确把握档案室、馆功能定位差。

内部档案机构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管理、开发和提供利用现行机关档案即半现行文件,主要服务于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在对所管档案进行开发时,应该着重挖掘它们为现实活动服务的现行价值,对本单位有用的第一价值。

当然,现在情况有了一些新变化。例如,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正式实施的背景下,正在修订和征求意见过程中的新的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提出,机关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直接相关的档案,应当允许当事人查阅利用。机关已向社会公开的政府信息,应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档案信息查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关档案室向公众的有限制开放。

公共档案馆的性质、地位和职能则与内部档案机构有根本的差异。作为集中管理档案的独立的文化事业和公益事业机构,公共档案馆理所当然地应该把维护国家档案资源整体的完整、安全和优化,把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提高开放性档案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整合国家档案资源的高度,论证和设计国家档案馆网设置与布局的总体方案。

总体上,国家档案馆网的建设,应该以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指挥中枢,以中央级、省级和大城市综合档案馆为核心和枢纽,以市(地、州)级和县(区)级综合档案馆为主干,以各级各类专业、专门、部门档案馆为侧翼,以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为重要方面,以内部档案机构、文件中心与联合档案室为提供档案资源的基地,以档案托管与咨询服务机构为补充,构成一个覆盖全国的既集中统一、相互协作,又类型多样、各有分工的网络体系。

王萍:作为理想的和在理论上持续探讨的档案资源网络体系建设,上述构想可以说基本覆盖了中国目前所有的档案管理实体单位,蓝图很美好,但涉及到如此多有不同归属、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利益诉求的档案管理实体单位,在实施细则上,如何做到“档网恢恢,疏而不漏?”如何做到既在宏观层面上掌控布局、尽量减少冗余、减少资源重复建设,又在微观层面上不遗弃可以“折射太阳光辉的”那一滴水,即小单位、小利益集团直至公民个体形成的档案信息资源呢?

黄存勋:要正确处理不同类型档案馆互补互联问题: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篇12

1中国少数民族村寨卫生资源要素配置状况:模式与效率

我国的少数民族多数居住于祖国的边疆沿线,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和交通不便使得民族地区的卫生医疗状况一直比较落后。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很大程度改变了少数民族社会缺医少药和传染病流行的状况,少数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均有一定的提高。笔者对55个少数民族村寨医疗卫生调查资料的研究中可以看到现代医疗资源在逐步积累起来,处于不同生存环境和经济状况的少数民族村寨中,除个别少数民族村寨外(如珞巴族)几乎都能看见现代医疗的存在, 县-乡-村三级现代医疗保健网的建立,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形成以县医院为中心,乡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卫生防疫保健模式。但是这一水平远远滞后于全国的整体发展水平,少数民族村寨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笔者参与的云南大学21世纪初对中国55个少数民族村寨调查资料反映出来的少数民族村寨医疗预防保健设施、技术人员配置和运行状况,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卫生资源相对短缺,不能充分满足少数民族村民就地医疗、预防保健的需求。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模式的建设,按照资源配置与健康需求的关系而言,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结构,也即:人口占绝大多数,健康状况较差,卫生条件不好而地方病、传染病较多流行的村寨,卫生资源配置越少,卫生机构越是不全,技术人员越为缺乏,而政府的服务越不到位,卫生与疾病的监管力度越低,整个卫生资源系统的运行效率越低下。

另外,在云南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一些村寨人年均纯收入不到300元,一部分病人生病后由于支付不起医药费,无法到医院治疗,小病拖成大病,导致病情加重,有的甚至死亡。这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笔者对藏族、布依族、拉祜族、瑶族、傈僳族、哈尼族、满族、布朗族、苗族、傣族、景颇11个少数民族村寨现有卫生人员的调查统计分析,共有卫生人员18人,其中男性14人,女性4人。受过中专教育卫生学校毕业生有3人,高中毕业生1人,初中毕业生2人,接受短期卫生培训的7人,自学或者拜师学习的草药医生5人。在这11个村级卫生人员中,接受过初级医疗正规教育的只有3人,占16.22%%,其余83.88%的人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疗卫生教育,该调查说明了目前中国一些少数民族村级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低,难以保证基层卫生工作的质量[3]。受现代卫生资源供给不足的影响,特别是在很多村寨,少数民族受困于“边疆、山区、贫困”的环境条件,使得基本的医疗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在现代医疗卫生知识普遍欠缺和信息不畅达的情况下,生活习俗中包括饮食偏好(如嗜酒、嗜烟等)、食物营养结构以及卫生行为等方面存在的不科学、不健康行为得不到纠正,导致少数民族人口身体素质较低,健康状况较差。

从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整体情况来看,在少数民族地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与运行状况都处于这种资源与需求的倒置状况。卫生资源不足是县、乡、村三级网的普遍问题,而且在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资源大量集中在县一级,乡村特别是村寨一级卫生资源严重不足。例如,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的医疗卫生情况是:全县有病床1 093张,平均千人病床数为0.42张。每千人拥有0.81名卫生技术人员,人均拥有卫生人员数和病床数这两项指示都远远低于甘肃省每千人拥有3.27名卫生技术人员和每千人2.18张病床的水平[4]。再如,珞巴族所在地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没有卫生所,也没有村医生,在南伊珞巴民族乡有规模很小的乡卫生所,只有两名卫生员,卫生员背着药箱定期到各个村子走访,给村民带去一些基本的药品并为老人作定期的身体检查,如测量血压等。整个米林县只有一个县医院,县城还有两家私人诊所,村里人如有稍大的病都需到县医院乃至地区一级医院进行治疗。米林县医院现占地24亩,有38个床位,现有职工40人,其中12名医生,13名护士。县医院由于条件差,硬件设施建设力度不够,平时住院率并不高,平均每年住院人数在170人左右[5]。

在20世纪50至80年代初,中国少数民族医疗体系扎根于最基层村寨的公共卫生系统,采取合作医疗的形式解决医疗筹资,由“赤脚医生”处理最常见的疾病,为村民提供了最初级的医疗卫生保障。然而,随着医疗卫生体制逐步市场化的改革,合作医疗逐步解体,村民的健康需求失去了基础性保障。至今,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的村民仍然对合作医疗怀有深厚的感情。甘肃省肃南县大草滩村的裕固族牧民认为,以往合作医疗工作的重点是在医疗条件差的农牧区,现在却相反了,牧区缺医少药的状况严重,牧民看病难的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以往的合作医疗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的确给牧民带来了方便,广大牧民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虽然现在交通比以前方便得多,当地人可以到肃南县医院,甚至到张掖市医院去看病,但如果遇到急性病就束手无策。还有医药费过于昂贵,牧民生了小病都自己去药店买药,不敢去医院就医;生了大病,住不起医院,往往欠下大笔医药费难以偿还。牧民们希望合作医疗不应该被削弱,而应该加强[6]。新疆吾库萨克乡卫生院从2001年起取消合作医疗后,维吾尔族村民的就医率降低,原因是经济跟不上[7]。

本调查资料证实,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的现代医疗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具体体现为村级卫生所医疗设备简陋,药品种类不全和质量低,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大专以上医科专业技术人员很少,大多数乡村医生没有接受过正规医科专业技术教育,主要是通过一些短期培训,来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导致医疗卫生资源严重投入不足,人均卫生总费用不足12元,千人临床医生数、病床数明显偏低。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合作医疗的解体,大多数少数民族村寨基本没有医疗保险,现代医疗技术传播和发展长期以来受到限制。

2改善少数民族村寨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的健康与疾病类型发生了变化,医疗卫生的重点从过去以控制传染病为主,转变为控制传染病与控制慢性病同时并行。这种转变使得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肩负着“双重负担”,既要积极预防仍然易于在农村流行的各种传染病,又要针对已经大量出现的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这需要创新现行农村卫生工作的体制,使得农村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能够有效地担当起克服“双重负担”,保障健康需求的重任。显然处于第一次卫生革命向第二次卫生革命的过渡时期,交替着更为复杂和艰巨的健康问题的农村,国家应该提供有效的农村公共医疗预防保障措施。本调查资料证实,在中国少数民族农村,无论是传染病还是慢性病防治工作形势较为严峻,少数民族村寨处于经济收入低和公共医疗预防保障水平低的“双低困境”,导致处于健康需求快速增长和医疗机构治疗行为市场化取向下的少数民族农村居民处境极度窘迫。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全面地、尽快地构建农村全民健康保障体系,采取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措积累资金,保障少数民族村寨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以确切保护农村居民的健康。为此,应从下述要点着手:

2.1 国家应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保障体系给予政策的倾斜

首先,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快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以合作医疗为主的保障制度;其次,大幅度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卫生保健设施的投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第三,降低药价,让民族地区的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对一些大病患者的救助,应该有专门的救助措施,比如在这类患者的医疗费用高到一定数目时,国家给予一定的医疗保障。

2.2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更宽泛的医疗救助或免费医疗

要鼓励社会资源积极加入扶贫与救助病人的社会福利项目,设立贫困农村社会医疗救助基金,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农村健康保健的福利事业。国家确定将在我国农村建立和实施医疗救助制度,这一救助制度将配合农村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医疗救助体系和实施措施的建设。根据少数民族社区的特殊性如都地处边疆、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卫生设施基础差、技术资源紧缺、疾病与健康需求服务缺口大等实际情况,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农村的卫生资源的投入,特别对10万人以下的少、小民族,医疗救助力度要加大,采用倾斜性扶持政策,确切保障村民健康发展需求。

2.3 构建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为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政策、经费来源和管理等方面的保障。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应该考虑少数民族农村医疗卫生发展水平以及基础社会条件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认真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分类推行新农合制度,使这一制度的建设更好地符合各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以及健康需要,从而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新农合制度达到最大的制度创新效率。

2.4 加强对少数民族民间医疗的发掘、保护与开发

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因此,发掘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为当地社区的病人服务,是民族地区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需要特别关注的。国家应该高度重视并在医疗卫生政策与体制上提供保障,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民族民间医生文化和医学素质,大量培养民族民间医生和乡土卫生技术人才,开发与研究我国民族医药。通过人才培养把民族医药科学地整合到现代医疗体系中,采取政府扶持的方法开发传统医药,提升其市场潜力和价值,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2.5 推广和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改善少数民族社区居住环境与不良生活习惯

改善少数民族社区的居住环境与生活设施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改善其居住的自然环境条件,如住房和牲畜圈应该分隔开;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和不良的卫生习惯,比如改变吃生鱼、生肉的习惯;改善饮用水质量和改变饮用生水习惯等。

2.6 加快少数民族村寨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

少数民族村寨医疗人员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送出去学习;二是引进来。送出去学习,这是一条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少数民族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所的医务人员专业素质整体偏低,因此,要不断将其医生或护士送去医学院或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的大医院进修和深造,提高他们的卫生知识和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Yuanli Liu,Keqin Rao,John Fei.Economic transition and healthtransition:comparing China and Russia[J].Health Pollcy,1998(44):103-122.

[2]张跃.中国民族村寨研究[M].第1版.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411

[3]高发元.云南民族村寨调查——跨世纪的思考[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378.

[4]秦臻,马国中.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丛书——东乡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22.

[5]龚锐,晋美.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丛书——珞巴族[M].第1版.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269.

[6]郑筱筠.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丛书——裕固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345.

上一篇:钻孔灌注法下一篇:石化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