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2024-09-29

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精选8篇)

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篇1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摘 要:贫困农民、进城民工、下岗失业者等构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部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在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等方面严重失衡。这主要由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穷困、文化素质低以及社会政策制度等原因造成的。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深入研究。关键词: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

正文:教育公平是实施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工具。我国自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关注并有效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也就成为完善和建构国民教育体系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且不容回避的问题。

1.弱势群体的界定

弱势群体虽然已为众多研究者所瞩目,但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或者说根本没必要形成统一的共识。按照国际社会学界、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界达到的基本共识,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简称。所谓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通常具备下述特征:物质生活处于贫困或相对贫困状态;由于制度安排或个人原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政治上不能有效表达自身利益、捍卫自身权益。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只要社会还存在等级、贫富差距,存在权利效应,就会有弱势群体的存在。社会弱势群体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严格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分类同样是多种多样的。目前较为权威的说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先生给出的,他在解释朱镕基总理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四类人,他们分别是下岗职工、“体制外”的人、进城民工、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从贫困这个角度讲,农民尤其是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也应该属于这一行列。无论从相对贫困还是绝对贫困来讲我国农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而且是人数最多、最弱的群体。本文所关注的弱势群体主要指贫困农民、进城农民工以及下岗职工人群。所指的弱势群体子女即上述群体子女。

2.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质是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工具,而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不仅危及社会的公平与稳定,而且是对人性、人权的侵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状况而言,确实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2.1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义务教育虽然是强迫教育。但实质是一种赋予性机会。而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统计20世纪90年代末“普九”人口覆盖率低于65%的省区全部集中在西部的贫困地区,而这些地区儿童的入学率仅为80%,并且巩固率低,流失率高,辍学现象严重。教育部公布的1998-2000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基本情况计算2000年全国初中流失生占在校总数4%,而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民工子女就学存在诸多矛盾,如二元户籍制度与受教育权的矛盾;办学条件与教育支付能力的矛盾;公立学校中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这些矛盾阻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主要症结。

2.2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主要是指弱势群体子女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或歧视。表现在:(1)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弱势群体子女输在了起跑线上。由于经费不足,农村地区学校危房尚存,必需设备不足,师资力

量单薄,生员无保证。而“民工子弟学校”较之全日制公里学校收费低廉,管理灵活。但这些学校多为私人办学,教学设备、教师队伍、教学质量不能达到相应要求和标准,有的还存在卫生安全隐患。(2)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资源和课程开发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学校和中西部地区的薄弱学校连儿童最基本的课程需求都无法满足,在加上课程政策优先考虑效率原则缺乏公正性,课程改革注重“跨越式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牺牲了农村和非发达地区的利益。(3)教师整体素质低,以及“学习成绩好其他一切必然好”的畸形学生评价标准,使弱势群体子女尤其是从农村到城市谋生的流动人口子女即便获得了入学的机会,但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收到不公平的对待被“歧视”,极少数教师甚至公然地“歧视”。

2.3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这主要是指不能使每个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实现。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的实证研究表明基本相似的投入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并不大,而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的最大因素是学生教育背景的差异。从弱势群体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高考分数线存在地区差异,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会阶层其子女的成功机会的不均等,就业的不平等问题。北京市招生办曾统计1990年背景市录取大学新生17248人中工农子女3651人,仅占21%,这其中教育均等的失衡问题足以略见一斑。

3.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的原因

弱势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十分严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3.1家庭经济、文化处境不良

目前在国家教育资源尚未极大丰富的较长时期内,都需要家庭不断投入。贫困地区农民经济状况差,生活贫困,温饱问题还有待于解决,子女的教育只能放在次要位置。下岗职工人群中女工多,年龄大,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她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进城民工由于文化技术较低只能从事一些服务型行业中脏、苦、累、差的工作。他们中有不少没有享受到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得不到任何保护,更不必谈其子女受教育的问题。经济上的贫困是导致其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的直接原因。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由于落后的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如“多子多福”“读书无用论”“上学不如打工”等陈旧思想限制了其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

3.2国家政策不完善,教育体制不健全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认识的影响

国家颁布的《户口管理条例》造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民负担过重。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趋势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在教育公平原则下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制度方面,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基础教育有各个县、乡财政管理,其经费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中央政府掌握了主要财政却承担极少的义务教育财政责任,县乡政府财力薄弱却承担着义务教育的筹资重任。此外,教育政策较长时期执行教育资源分配重点倾斜政策,教育经费、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向重点学校,实验学校倾斜,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表现出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对落后地区实施“新课程”的条件保障没有提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再加上我国业已形成的富有的歧视贫困的、城市的歧视农村的、从事脑力劳动的歧视体力劳动的历史传统的影响,弱势群体被歧视,其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便日益凸显出来。

4、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研究

教育既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强有力工具,又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实现教育公平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迫切的需求。面临社会转型,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有效地解决。

4.1健全法制法规,确保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权

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全国和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子女健康成长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是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进一步确保受教育者的教育权不受侵犯。

4.1.1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制度。

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也是国民教育,政府有责任担负起为适龄儿童提供入学的机会,同时弱势群体子女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尽快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全免制度,保证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

4.1.2妥善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彻底打破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使流动人口子女与城镇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权。进一步明确“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流入地政府责任”,坚持民工子女教育“公办为主”的办学原则,积极探索符合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特点的管理制度。

4.1.3制定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补贴或教育费减免的政策。

为特困户、失业贫困户子女提供必要的特殊帮助。此外,政府还应出台相应的法规,强制私营企业主部门承担起本企业职工子女的义务教育费用。保证这些家庭的子女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

4.2建构无差别、无歧视的学校教育环境,做到教学公平

4.2.1转变观念,端正学校管理者办学指导思想。

制度化教育确立了经年难改的“应试”模式。学校管理者受升学压力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区别对待学生的做法,如快班与慢班、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之分,目的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提高升学率。因此转变这种观念采取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原则。

4.2.2在教学中做到教学公平。

我国《教师法》第八条第四款明确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一位教师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期望上应该一视同仁,体现平等,而不是少数教师公然的“歧视”。

4.2.3要正确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办学水平从根本上判断不是看升学率高低而是使所有学生健康成长。让一些考核评价指标:如辍学率、合格率、学校事故率、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投诉情况等项目对学校的评价硬起来。真正把以分数为中心的管理转到以人为本的管理上,形成对学生的尊重保护氛围。

4.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加快办学形式多样化

4.3.1合理配置资源。

在指导原则上要体现整体公平,差别对待和切合原则。有效利用资源,加大对经济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建立“教育优先发展区”通过专项资金的形式优先发展教育。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对口扶贫工程”。同时改革招商体制,缩小招生录取上的地区差异。

4.3.2公立学校要成为吸收流动儿童团就学的主要渠道。

这是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建议》上规定的,并且,同年开始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民办教育的地位。支持和促进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捐资集资办学,设立教学基金会等,为弱势群体子女提供助学金,解决他们的上学问题。

4.3.3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

试行“教育券制度”即:委托某个机构向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发放一定面值的“教育券”吸纳民工子弟的学校可凭收取的教育券向有关部门领取等值的专款补充办学经费。教育券的经费来源可采用政府财政拨一点,外来人员出一点,用人单位筹一点的办法来解决。我们可以讲教育券的发放范围扩展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发放对象是贫困学生。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借鉴教育券的经验或许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参考文献:

[1]郑杭生.走向更加公平的社会[Z]2003-1-20

[2]郭小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30

[3]明庆华.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J].教育学刊,2003

[4]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8-7

[5]王腾迈,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J].教育研究.2002-6-3

Children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education equity research Pick to: Poor farmers, migrant workers laid off into the city, the unemployed

constitute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the main part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Children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rights and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education process and education results of serious imbalance.This is mainly composed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poor economic conditions, cultural quality is low and social policy system causes.Children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in solving the education fair problem must b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in-depth study.Antistop: Vulnerable groups, children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education fair

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篇2

1 职业教育公平的内涵

职业教育是教育分流的产物, 由一定的机构或组织通过某种公开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不同年龄的人提供从事某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或职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不同形式的教育服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 它是一种面向更多社会群体和人终身的教育, 实现人的“生存权”是它的首要目标。

职业教育公平是指职业教育平等地满足每个人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的基本平等和对差异发展的尊重, 以保障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和自由幸福的生活。职业教育公平危机是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而存在的不公平对待;本文职业教育公平概念的提出, 是从它与普通教育相对应的角度, 即相对于目前我国学者提出的“义务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而言的特殊公平。

2 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分析

2.1 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

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是指职业教育及其结果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被接纳程度。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 既是一个历史问题, 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既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 也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2.1.1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观念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即使在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 如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 在人们的观念中, 职业教育的地位也不如普通教育高。2.1.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有密切关系, 而且更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现实发展。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直接关系是通过就业状况体现的。2.1.3职业教育质量的影响。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 与职业教育自身的质量问题也有密切关系。在我国, 接受职业教育的人都是普通教育选拔后淘汰下来的人, 中等和高等层次都是如此。生源质量难以保质职业教育的质量。

2.2 职业教育经费存在公平危机。

在我国, 由于国家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投资采取的不公平政策, 导致了公民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平, 也导致了职业教育的不公平发展。2.2.1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一般来说, 发展中国家职业和技术学校生均成本通常比普通中学生均成本要高153%。而我国职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低于或基本与普通教育持平。我们没有经费的保证就很难有质量的保证。2.2.2职业教育经费地区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区和城乡之间差距很大,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严重的地区间不均衡。这种教育投资的地区和城乡差异, 无疑加剧了,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形成恶性循环, 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2.2.3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由于职业教育投资不足, 投资渠道不畅, 不少职业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相当滞后, 传统专业普遍落后, 新兴专业实习基地更不适应技能教学和实习需要, 有的新专业根本没有实习基地;投资不足导致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特别是教师自身的技能欠缺, 严重地制约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3 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不公平。

2.3.1片面发展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多形式、多类型的教育, 与普通教育相比, 它应该更具多样性以满足不同人的职业教育需求。但实际上, 我国却存在着明显的职业教育形式单一, 不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情况。2.3.2缺乏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质关怀。一般来说, 城市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要比农村偏远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得好, 这与职业教育中所提倡的职业教育为当地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思想有关。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一直落后于城市, 这与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低, 职业教育还没有能力培养出更多的创业者有关。2.3.3忽视对处境不利群体的职业培训。我国职业教育政策重视学校职业教育、城市职业教育, 而忽视了残疾人和妇女、少数民族、农民工和城市下岗职工的培训。职业教育是“人人的教育”, 而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政策和制度中, 还没有充分体现这样种思想。

3 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策略

实现职业教育公平正成为我们的共同策略和价值选择, 针对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我们还任重而道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解决职业教育公平的策略。

3.1 政策和法律的保证是职业教育公平的关键。

国家在政策和法律建设上, 应该制定能够对实践产生有效指导的、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指导职业教育公平的条款, 尤其对弱势群体的关照性政策。我国职业教育公平的对象不仅只有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村人口, 由于我们传统观念的限制, 女性在利好性政策方面一般处于被忽视。另外, 少数民族和残疾人也应该是职业教育公平的对象群体。

3.2 优化机构设置经费保障职业教育经费。

我国应该尽快成立职业教育机构和专门的拨款机构, 加大国家在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职业教育是公共性产品, 在职业教育的管理中, 设有专门的机构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和有效, 在机构人员的构成上, 包纳了与职业教育有关的各个部门的人员。

3.3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远距离职业教育, 打破地区和城乡差别。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远距离职业教育网络的建设。这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另一方面, 也与政府部门的政策价值选择有关, 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公平, 不仅要提供经费上的保障, 而且要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 加快职业教育中的远距离学习网的布局建设是一种有效促进职业教育公平实现的途径。

3.4 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的评估机制和各种统计工作。

职业教育数据库建设能为职业教育公平研究提供翔实资料, 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我国目前关于职业教育的很多资料, 政策文件和各种规定的内容比较全面, 而统计资料中还有一些方面没有包括在内:职业教育中男女学生数据、残疾人受职业教育数据、接受职业培训的人数和男女比例等。

3.5 加快经济建设, 做到公平和效率的和谐发展。

国家只有合理经济发展规模和方式,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提高工资待遇, 才能使有质量的职业教育真正实现它的公平使命。职业教育公平发展必须坚持平等与效率和谐的发展原则。只有当国家在很多牵涉到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上为职业教育的公平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各种保障时, 职业教育的公平才能很好实现。实现职业教育公平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职业教育公平任重而道远。

摘要:“教育公平”和“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两个热点问题。在“公平”的理念下对职业教育进行研究, 丰富职业教育理论和教育公平研究, 有助于人们改变职业教育观念, 制定出更好的职业教育政策, 促进职业教育价值的全面实现。本研究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职业教育公平的内涵;二是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分析;三是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公平,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郝文武.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理论[J].教育研究, 2007 (11) :25-29.

[2]郝克明.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 2000 (9) :3-8.

[3]南海, 董华.论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16) :27-29.

[4]杨金土.教育公平与职业教育公平[J].教育与职业, 2004 (7) :4-7.

我国幼儿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社会和谐;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10

和谐社会是在现有条件下,人及事物之间动态、具体、相对的辩证统一,是互相合作、互促互补、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发展关系。社会公平是一个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体现和延伸,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核心环节,如果教育机会不均等,那么就会导致社会失去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不利。因此,教育公平问题是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性差异,也使得区域性的幼儿教育公平问题出现,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幼儿教育的公平问题。所谓教育公平,主要表现为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权利平等两个方面,当前,我国教育公平问题集中表现为教育机会均等上。由于不同的人对教育机会均等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多数都理解为均等的接受教育机会、获取教育资源、享受教育过程、得到均等的教育结果和成就等几个方面。本文也在这几个方面的基础上,从幼儿教育的入学机会、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过程三个方面对幼儿教育公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幼儿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性的不平衡,不同阶层的贫富差异和分化不断加大,又因为教育的发展受到各种政策的影响,导致国民受教育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弱势群体,在教育公平方面得不到保障。所谓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指的是家庭经济贫穷、贫困的学生,或者是存在智力或身体缺陷的学生,或者是少数民族学生,或者是流动人群的子女及违法犯罪分子的子女等。由于弱势群体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这部分学生所受的教育是不完成的,存在较大的欠缺。与之相比,那些拥有特权的人员或者是经济实力雄厚的群体通常具有实力或资格去选择优质的幼儿园,而农民及民工等收入较低的人群,没有经济实力,也没有特权,加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只能选择教育质量差、收费低的幼儿园,更为严重的是放弃子女的学前教育机会。

2、幼儿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

受我国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的影响,造成不同地区的幼儿园的发展水平不同。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大陆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幼儿教育发展的差异较大,如上海、北京及浙江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幼儿教育水平非常高;辽宁、广东、山东、江苏、山西、吉林、海南等地区的幼儿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青海、广西、甘肃、宁夏、贵州、西藏等地的幼儿教育水平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当前,城市幼儿教育中,入园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家长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哪所幼儿园的质量好;相比之下,農村幼儿教育相对滞后,70%的幼儿只能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这就使得农村的幼儿在一开始就与城市的幼儿产生了差距,农村幼儿所接受的学前教育质量远远低于城市幼儿的学前教育质量。

在我国,对幼儿园的投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关统计显示,教育财政的投入主要针对的是城市中少数政府机关及教育部分办的幼儿园。70%财政拨款用于城镇公办幼儿园,也就是说,公办幼儿园越来越好,部分幼儿园已经向着高标准、豪华型发展。而乡镇本身所占的幼儿园数量就比较少,村办就更少,财政投入也比较少,发展相对缓慢。此外,民办幼儿园得不到国家财政的支持,有的地方还向民办幼儿园征收企业所得说和营业税,这就阻碍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3、幼儿教育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

在幼儿教育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首先,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接受学前教育时,教师不考虑幼儿的努力程度和能力,采用无差别、相同模式的教育方法对待幼儿,尽管从表面上看,这种教育模式是公平的,但从本质上看却存在着不公平因素。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发展个个体差异,属于不公平的幼儿教育;其次,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对带幼儿的态度受家长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影响较大。一些职业道德素养偏差的教师,对社会地位高、经济实力雄厚的家长的幼儿往往会另眼相看,倍加关爱,对于那些一般家庭的幼儿,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第三,部分教师对待不同相貌特征、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的幼儿,不能做到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教师的这种态度导致了部分幼儿永远是高高在上的班干部、永远是班级活动的主角、永远可以批评另外一部分不受教师喜爱的幼儿。第四,由于幼儿教师个人在教育理念的认识方面不足,用承认的思想情感、世界观及行为标准来要求幼儿,在对幼儿严加管教的时候,要求幼儿必须绝对的服从,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幼儿,完全不考虑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导致师生关系异化,幼儿的人格受到侮辱,对幼儿的成长带来消极因素。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压制了幼儿的实际需求,对幼儿的个性表现是一种伤害,也损害了幼儿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这也是一种不公平的体现。

结束语

在所有的教育问题中,幼儿教育公平性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中的一个问题。影响着未来国民素质的差异,所以,在以后的幼儿教育发展中,应该以国家相关政策放着能对导向,健全幼儿教育发展机制,服务与幼儿教育,使幼儿教育朝着公平、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于耀.幼儿教育公平问题解决策略的探索[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11).

[2]鲍艳睛.从微观的视野看幼儿教育的公平问题[J].江南论坛,2011(6).

[3]彭海艳.幼儿教育发展的财政公平性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2(9).

[4]王晓芬.幼儿园教育中的课程公平[J].学前教育研究,2008(1).

我国学前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篇4

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姓名:郭清

摘要:本文旨在探析我国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首先,我们要明晰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其次,我们要弄清楚教育公平的含义及重要性;再次,我们需要厘清当今中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和问题;最后,我们要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文中阐述了当今中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主要有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差异与不足、幼儿园教师工作学习机会及待遇的不平等、幼儿入园机会及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大力发展经济,减小社会差距;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的投入向弱势群体倾斜,发放学前教育券;提高学前教师的教师待遇,完善幼儿教师的聘用和培训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中;拓宽道路,多渠道开办学前教育机构;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幼儿园的管理。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公平;不公平现象;问题;对策

1.学前教育

要分析我国学前教育中存在的公平问题,那首先就应该厘清一个概念,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什么年龄段的教育?而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又处在一个什么地位,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呢?

1.1 学前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

[1]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学前教育。而狭义的学前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我们在研究的时候,特指的是狭义的学前教育,即隶属于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幼儿园教育。

1.2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前获得的。从杰明斯的研究结果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以及最后的智力水平与其在学前时期的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关系,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这让我们看到学前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智力乃至人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开始的时候,也是人梦想、创造、智慧和思维的开端。这一时期的教育活动可以说是启迪学前思维和智慧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方式,从家长、幼儿园教师、到幼儿园再到政府和国家都应该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将学前教育的地位摆正到与义务教育平齐的位置,或者也可将其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不论是何种方式,重视和正视其发展和地位才是基础与根本。

2.教育公平与学前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教育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关系到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所以,明晰教育公平的概念十分有必要。而本文研究的是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所以界定学前教育公平的概念也是研究的需要。

2.1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促使自身

[2]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自由发展。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

2.2 学前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公平是指在学前教育领域中主体及其行为之间等利(害)交换的社会关系的[3]度量和评价。其中,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主体指的是幼教机构、教师及幼儿等。而目前学

前教育公平的深层内涵也应该从主体的这三个层次来进行分析。

第一个层次即是:对幼教机构的公平。政府不能因为地区的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来给予不同幼儿园差别化的投入,应平等的为各个幼儿园提供财政支持以及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

第二个层次也就是对幼儿园教师的公平。这主要体现在:幼儿园教师获得工作机会的平等、获得晋升和进修机会的平等以及获得工作报酬的平等。

第三个层次则是对幼儿的公平。这主要表现为学前教育起点、过程及结果的公平。起点方面即是“有教无类”,每个幼儿不受任何条件的影响,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过程方面即是学前对有形资源的占有及接受教师公平对待的权利。而结果的公平则是幼儿要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并保证每个学前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我国学前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学前教育位于教育供给链的底端,所以已被视为教育公平的“起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公平”一词出现高达18次之多,而且首次正式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并将其作为学前教育第一发展任

[4]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方面的延伸,实现教育公平是政府是社会是幼儿家长的共同期盼,但要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并不容易,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和任务。所以在当今的中国仍然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和问题。

3.1 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差异与不足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存在差异和不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从横向看,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不同地域的幼儿园投入的差异以及对同一地区不同幼儿园投入的差异这两个方面。不同地域的差异主要指的是东西部差异和城乡差异。同一地域的差异则是表现为对重点园和非重点园投入的差异、对公办园和民办园投入的差异等等。近年以来,我国地域的经济发展的差距呈渐渐扩大的趋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发展较落后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是造成我国现今学前教育失衡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从各省市学前教育事业“九五”发展指标就可看出这种差距:第一片9省市发达地区学前三年教育一般在80%以上。如江苏浙江两省学前三年的入园率2000年为80%,浙江学前一年的入园率为95%,农村正推行学前两年和三年教育;第二片13省市为中等发达地区,如河北、湖北等地,学前三年教育基本上在50-70%,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在50-70%左右;第三片9省、自治区是欠发达地区,如内蒙、广西、宁夏等,学前三年的入园率基本上只能定在35—50%,没有

[5]农村学前一年教育指标。从纵向方面看,学前教育的经费在全国教育经费的总量中所占

比例过小,教育资金的分配是向着高等教育倾斜的。地域经济之间的差距以及政府支出的有限教育经费难以支撑中国庞大的学前教育事业。

3.2 幼儿园教师工作学习机会与待遇不平等

其实在这个大标题下,包含了幼儿园教师在学前教育公平问题上存在的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幼儿园教师在工作机会上的不平等。在现实里,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以及性别、年龄、家庭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相同能力与学历的学前园教师并不能获得同等的工作机会。其次,幼儿园教师在获得继续学习和深造方面的机会也不平等。当前,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及学习机会和条件还没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相对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民办幼儿园,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效益好的公办幼儿园的教师就能获得更多的培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也能让个人获得更好的发展。最后,幼儿园教师待遇方面也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由于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工资、编制以及医疗等方面缺乏应有的保障。近些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现实中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各方面待遇仍然偏低,尤其是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教师。

3.3幼儿入园机会及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幼儿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所涉及到的条件很多,再加上各种主客观因素,所以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很难做绝对的判断,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学前教育因经济的落后往往被忽视。大部分的幼儿被家长采取一种“放养”的方法呆在家中,接受的教育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他们在成长的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同龄的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幼儿。还有一个群体的幼儿,即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学前,他们的家长收入微薄,无法缴纳昂贵的教育费用,所以这些幼儿的教育问题也成了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则是幼儿性别差别大。这主要集中在经济较落后的山村,家长和教师都对女童不大关注,不能平等地对待男女幼童。而在教育过程中也有对幼儿的不公平现象,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个性等,教师也存在很多的主观观念,受这些因素的制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而另一方面,各类的幼儿园还未能按照国家的规定配备教职员工,幼儿园的师幼比例是很低的。教师的职能很容易会陷入“保姆”这一角色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怎么能因材施教呢?学前教育的结果的公平又如何来实现呢?

且不说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就连在我的家乡九江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九江市的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很好,在九江市民当中的口碑也不错,学费大约在每月500元左右。因为办学规模有限,所以每年招收的幼儿数量也很有限,很多幼儿家长就只能到处找关系,想把小孩排上队报上名入园学习。有关系的家庭当然好说,如果没有关系没有门路的家庭又该何去何从呢?九江市另一所小金星幼儿园是一所私立幼儿园,教学设施和娱乐设施众多,开设的课程也很多样,蒙氏数学、英语、陶艺、绘画、舞蹈等等非常丰富,在师生比上也完全做到了1:12的师生比,也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两教一保”,但每月的支出大约要1000元以上。根据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做的统计,九江市2010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为2062元,如果要将孩子送到这所教学质量好的幼儿园,每月孩子在幼儿园的开销就达到了工资水平的一半,这对于工薪阶层的父母着实是很大的开支和负担。那如果父母的工资水平达不到平均水平呢?家中若是只有一个劳动力或是父母都没有劳动能力呢?仅靠着每月政府发放的低保金生活的家庭呢?他们又怎么负担得起呢?位于九江市城乡结合部的好苗苗幼儿园也是一所私立幼儿园,教学设施很有限,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每月的学费大约在200元左右。以上的三所幼儿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条件,虽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是有的孩子就能去“价廉物美”的公立幼儿园,有的孩子必须支付高额的学费去上好的私立幼儿园,有的父母无法支付和负担,就只能将孩子送往教学质量和收费都偏低的私立幼儿园,可以说,这样的幼儿园更类似于“托儿所”。当然,好苗苗幼儿园地理位置虽是城市边缘,但最少与城市沾边,再往外延伸便是农村了,笔者曾在农村老家生活,不要评说农村幼儿园的质量,就是过去了20年,九江市周边的农村还是基本没有几所像样的正规幼儿园,幼儿园一般开设在大队里,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很薄弱。还有的农村孩子因为经济原因负担不起入园的费用,就在田间地头放养着长大,这怎么能和生活在城市里,接受着正规学前教育的孩子们相比呢?从接受教育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又怎么能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呢?

再来谈谈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我的一个朋友,夫妻两人都来自农村,现在在浙江打工,育有一子,学前教育的适龄幼儿。夫妻二人将儿子带到浙江,想让儿子上城市的幼儿园,接受好的学前教育,慢慢的融入城市生活。怎料,公办幼儿园需要有城市户口、私立幼儿园收费高昂,农民工子女幼儿园收费偏低但教学质量不敢恭维。思来想去,夫妻俩还是将孩子送回了农村老家,将孩子送到了家旁边的一所私立幼儿园,这个私立幼儿园就在一栋民居内,一楼是幼儿园,二楼是民居,楼前的空地上摆了个小滑梯,这便是一个幼儿园了?它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了。所以为什么农民工子女想要上好的幼儿园就那么难呢?这就是教育公平的结果吗?

4.实现学前教育公平的对策

诚然,在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教育体制之下,要想短时间的实现教育公平确实是不太现实的,而且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也是不能实现的。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实现一种相对公平。我们可以保证达到一个底线,避免从学前教育时就开始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我国学前教育中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和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学前教育的供给总量十分短缺。所以,在现阶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改变这种现状。

4.1 大力发展经济,减小社会差距

众所周知,现代的公平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不仅要求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更要缩小地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阶层之间的差距,平衡地域经济,减小贫富差距。并且,减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指居民和地区政府收入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要减小教育差距,尤其是学前教育的差距。

4.2 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的投入向弱势群体倾斜,发放学前教育券

我国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短缺,如何分配这少量的教育经费就成了一个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是让这些本就不多的经费流向条件本就优越的为社会优势群体服务的幼教机构,还是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幼教机构呢? 试想,如果我们想要社会稳定,想要人人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想关注社会弱势的利益和学前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那我们不应该将资源配置给弱势群体吗?

政府在划分教育公共资源的时候,应该先划分给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对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入园提供政策上的帮助和支持。均衡城市与农村学前教育的资源分布。

此外,我们还可以由政府发放学前教育券。学前教育券是政府发放给学前家长的一种代币券,学前在入学时可以凭券抵扣学费的部分或全部。学前教育券制度的最初实践在美

[6]国。在中国的实践主要包括台湾、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和山东省淄博区。从形式上看,学前教育券是改变了政府教育经费下发的其中一个环节,即是由“政府—幼儿园—幼儿”转变为“政府—幼儿—幼儿园”。形式上看只是做了一个小的调整,但实际上却是将教育的选择权还于消费者、将办学的自主权还与幼儿园、将资源的配置权还于市场。学前教育券的价值就在于提高了资源的配置的效率,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的公平。

4.3 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师待遇,完善幼儿教师的聘用和培训制度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中的关键一环。所以,必须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高学历、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从事幼教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完善幼儿教师待遇和基本权利方面的立法工作,依法保障幼儿教师聘用、培训进修、待遇、社会及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扩大和稳定幼儿教师的队伍。此外,我们还应该严格的执行幼儿教师的聘用及继续学习和培训的制度,以此来保证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4.4 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中

试想,假如我们将学前教育也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中,使其成为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这样就可以让义务教育成为一个从学前教育阶段就有主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教育体系,也更加有助于实现教育的起点公平。我们如果能通过立法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之中,这将有利于国家和政府建立并完善针对弱势群体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贫困学前的资助体系,更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4.5 拓宽道路,多渠道开办学前教育机构

政府除了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投入之外,还应该鼓励及支持社会多种力量开办幼教机构,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发展学前教育,为更多的学前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不仅是政策上支持,还应在财政上支持,给予帮助和扶持。首先要大力扶持和鼓励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办幼儿园;其次,还应以社区为依托,以基层部门为中坚力量,合理利用场地、人力和设施条件,充分的发挥社区软硬件资源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满足更多学前受教育的需要。只有拓宽道路,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办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才能实现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更早实现。

4.6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幼儿园的管理

国家出台的有关幼儿园的和学前教育的政策非常少,关于针对幼儿园管理的法规只有1990年开始施行的《幼儿园管理条例》、2003年《关于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意见》、2011年12月31日印发的《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幼儿园管理条例》针对的是幼儿园的管理,但是发布的时间距今已有20余年了,有很多的问题表述的并不明确,也不够贴合当今的现状。而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办法国家并没有出台,只有各省市的一些暂行办法和法规,这对于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和约束是不够的。而国家也未对幼儿园的设施有具体的规定,在《幼儿园管理条例》中,第二章第二条“举办幼儿园必须具有与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园舍和设施”,我们应该怎么去界定这个“相适应”呢?什么样的设施和园舍才是相适应的呢?第二章的第三条“幼儿园园长、教师应当具有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这样的学历标准能否满足现今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呢?标准里是不是应该包含“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证书呢?这些都只是举例,但这对于学前教育的规范可能都是不利的。所以,国家应根据现今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应的政策,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学前教育的公平。

参考文献:

[1] 谷红斌.从教育公平角度论学前教育[A].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72-1217(2009)02-0178-02.[2].谷红斌.从教育公平角度论学前教育[A].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72-1217(2009)02-0178-02.[3] 张瑞芳.透视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现状[J].学前教育(研究与探索).2005-12.[4] 彭云.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探索.研究)2011-02.[5] 肖瑛,魏九花.学前教育公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A].科技咨询导报.1673-0534(2007)01(c)-0246-

01

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篇5

一、引言

谈起教育公平及教育均衡发展这一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就会想到《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章程。其中,明确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优先发展教育。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而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那么,教育——培育人才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显的非常重要。

二、教育公平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念,加上科学的政策指导,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同时,它还体现着每个人自身的“自由、平等、正义、尊严”等人生价值。教育公平意味着必须要遵循“平等原则、差异原则、补偿原则”三大教育资源配置原则。总之,教育公平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公平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差异不平衡

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东部和西部的差距甚大。据相关调查显示,东部教育经费的投入是中西部的一倍之多。而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城市与西藏、青海等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更是相差甚远,而且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

2.师资力量及重点学校制度不平衡

虽然我国的教师学历提高的非常快,但是我国城乡及区域之间的悬殊也不断加剧。学历不合格的老师主要集中于农村,同时区域之间的差距也相当明显。另外,“重点学校”制度的出现,直接导致本来就有效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

3.财政收入和教育投入的不平衡以及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不平衡

当今世界,教育的最大投资者主要是政府,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居民所占投资一般低于8%。然而在我国,个人投入却惊人的占到了62.7%。21世纪之初,在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所占GDP的比重一般为5%~6%,在发展中国家,其所占比重约为4%。在我国,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19%、3.41%、3.28%、3.26%,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并且还呈下降态势。

四、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公平的策略及建议

1.政府方面

对于城乡以及区域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性,政府应明确职能,在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尽快的建立公平、公正的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不仅要加大在财政方面对整个教育的投入力度,而且要加大对弱势区域及农村的扶助力度,以减少城乡、区域之间的基础教育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政府应有效的约束东部发达地区,发达城市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其制定教育经费投入上限;而对于中西部和农村制定相应的教育经费投入的最低限度。只有政府承担起了对教育的责任,时刻坚持三大原则,才能确保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这是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能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学校方面

首先应当取消所谓的“重点中学”制度,取消区分等级学校的简单做法,把力量转移到建立和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上来,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应加强投入,努力增强薄弱学校在软、硬件方面的投入,实现软件和硬件配套设施的均衡发展。在硬件方面,应对教舍进行改建,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每个学生在安全、幽静的环境中成才。另外,学校应当购买必要的教师教用设备,保证教师授课的基本需求。在软件方面,学校应当适时的培训在职教师,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建立起优良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校长和教师之间,应适时的进行相互交流,分享优秀教学资源,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同时,全日制公办学校应积极主动的吸收流动儿童,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流动儿童教育机制,避免出现流动儿童就学困难等教育不公平现象。

3.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效果的优劣全体现在学生这个教学主体上。对于学生,教师应当排除差异,公平对待。由于学生存在家庭背景、经济及个体差异,难免会出现小部分弱势学生。对待这种学生,应当积极给予关注和关怀,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使基础教育在各学习主体之间得以均衡发展。此外,要使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得考虑生源均衡的问题。由于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给予殷切希望,想方设法让孩子到最好的学校去学习,这就使得某些学校出现“人满为患”,而其他一些学校则出现“门可罗雀”的现象,这样不仅加剧了基础教育的巨大差距,还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教育机构应当制定相关积极的政策,比如:就近入学、划区域入学等,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增进教育的公平性。

五、总结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公平必将是我国教育事业今后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教育公平是社会教育的本质之一,它是基础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诚然,现在的教育不公现象必然存在,但,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应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实践观,成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时的重要原则,成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丁飞、周华.公平视角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

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对策研究5 篇6

摘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要求和必然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区域教育,农村与城市教育失衡的现状。我国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关注日益增多。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新农村建设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在现实中,农村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教师水平不高,教育差距较大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财政支付体制不完善等因素引起的。研究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教育 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要求和必然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 十六以来,我国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关注日益增多。每年两会期间教育公平更是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2003 年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作出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决心用更多财力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深化农村义教育改革,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更是把教育公平和农村教育变成了两个课题,均衡教育发展不仅在城市是必需的,而且在农村的实现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更需我们去研究并解决农村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努力实现农村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

一:当今实现农村公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教育基础薄弱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民收入虽有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悬殊。除去物价上涨因素,农民实际收入几乎没有增长。这些肯定会影响农村的发展,从而使农村教育基础更显薄弱。农村教育的整体质量不高,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产生厌学现象;还产生了许多因学返贫的现象。农村教育的落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农村地区的教育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形成了非良性循环,又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愿意留在农村任教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少,教育也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尽管九十年代初推进的“两基”工作(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村教育的普及水平,普九水平是低层次的,巩固提高任务仍很艰巨,农村教育的基础仍显薄弱。

(二)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农村教育不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投入上。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0 年,中国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 2.2:1,近几年的差距则更大。据教育部财政司公布的数据,2003 年国家对城镇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比为 50.23:49.77,2007 年为 40.71:59.29。虽然到 2007 年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增加较快,但由于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比为2.75%:17.25%。由此可以推算出 1 个城市学生占用的经费相当于 4 个农村学生占用的经费。如;70-80 年代因缺乏资金未能有效地修善学校危房加之 90 年代后期的校舍建设中的“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使一些地区的劣质校舍比例逐年增长。虽然在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在生均经费,教师工资保障及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方面都加大了

投入的力度,但与城市、发达地区多年来形成的巨大优势相比,仍然差距大

(三)农村教育不同群体间差距明显

农村中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这一差距的出现,直接影响到农村下一代人的教育,强势群体依据自身资源,可以享有更多优质服务,而弱势群体只能得到劣质服务或者得不到服务。还有一些农村地区,女孩辍学在家,残疾儿童无法上学,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到同城待遇。而留守儿童的出现,成为了农村教育新增的研究课题。教育公开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农村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孩子得到关注,应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应尽之职。长期以来,不仅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存在着不平衡,就是在农村,城镇和偏远贫困地区、学校和学校之间也存在着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导致择校热的现象再现,从而加剧了教育不平等。从当前择校现象中可以看出,受教育群体间的差距也有拉大的趋势,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比例相当明显,其实,城市重点学校制度,在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可以说发挥了历史性作用,然而,随着“择校热”持续升温,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演变成两种不同文化——“贵族”文化与“平民”文化的存在,其“示范”作用正在逐渐失去应有的意义。

(四)农村教师水平待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差距的现实存在,农村师资水平与城市师资水平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造成农村教师素质不高原因是多方面,首先:是长期低工资和恶劣的农村从教环境,使相当数量的骨干教师向大城市流动,其次:是老教师的待遇普遍不高。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计,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与当地公务员月工资相差 560 元。不少地区农村教师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未落实。农村教师则因为年龄大、编制紧、无培训经费等多种原因,参与提高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所有这些均造成农村教师水平提升困难。从2009 年以后,虽然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的启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待遇,但艰苦的条件以及严重缺乏的公共资源仍严重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的重点是农村地区,农村教育的重点在教师。因此,加强农村教师思想教育、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提高农村教师水平已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二:实现农村公平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公平,特别是农村教育公平,是新时期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是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教育发展的新目标,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指导。首先,们必须辩证地、历史地认识教育公平。作为一个社会理想和目标,教育公平具有历史性、相对性和长期性。所谓历史性,指的是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其内涵和重点有所不同;所谓的相对性,指的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在任何历史阶段,教育公平都是相对的,绝对的教育公平是不存在的;所谓的长期性,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次,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促进公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意味着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用发展和改革方法来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快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整体教育改革与发展,把发展教育的当前与长远任务、局部与整体要求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又充分发挥能动性。为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区分情况,不但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必要性,而且还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既要整体推进,又要

突出重点,既要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又要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的加以区别,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分区规划,分类指导,一步一步来推进。具体来讲是。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是新农村的重要发展目标,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必须要靠教育,但是,就整个社会教育状况来看,农村教育显然处在不公平和不利的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素质普遍提高。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农村地区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建立和谐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对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和长远意义。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发展创造一个绝佳的机会,公平的教育生态是实现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农村教育公平有利于新农村的发展。“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也是解决一切农村问题的基本前提。然而,目前中国较多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农民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有少数家庭连基本的生产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就是发展农村经济,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先从人们真正的所需开始做起,如:让农民掌握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让农民子女上得起学、上得好学;让更多的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等等。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基础作用。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实现农村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还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建设,而这些都依赖于人的发展,取决于人的素质。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没有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人是社会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动态因素。其次,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个体生存的内在要求,人在快速发展社会中,强烈感受到个体社会压力的不断增长。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个体如何适应社会,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在广大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农村教育公平,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愿望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教育的公平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农村教育发展更公平,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才更大。

教育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效率,又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当教育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时,可以促会生产力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繁荣;当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公平的手时,除了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优化社会环境外,还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它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可以帮助弱势群体摆脱出身低微的局限,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社会生活对教育依赖更大,个体的职业选择和流动能力,个体社会地位的提高和人生价值的实现,社会适应能力等都与个体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失去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就意味着生存和发展机会的丧失。如果不能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将导致他们终身遭到社会的多重不公正待遇,直接后果就是对人类社会原有公正体系和价值观念进行破坏,引发整个社会的不公正,进而导致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危及社会的稳定,造成社会的混乱。因此,教育公平,是维护和确保社会公平和作为正义底线的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三)实现教育公平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实现农村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别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公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村教育是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是造成城乡差别的基础性原因之一。统筹城乡教育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体现。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业问题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三:实现农村公平教育的措施,路径。

(一)发展农村经济,是发展农村公平教育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认为,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因此,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考虑其他方面的需求和人的自我实现,才能够真正做到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能公平分配,才能使得教育公平变成现实。在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为农村教育的公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教育财政机制,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公平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直接源于教育制度不公。也就是说制度问题是许多教育不公现象的根本原因。一是因制度缺陷或不健全造成的诸多不公平问题;二是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因此,要不断推进机制创新。完善公共教育财政机制。财政政策有强大的功能,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结构失衡,究其原因,主要也是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存在大的缺陷。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完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加大教育投入,用制度化手段来解决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的不公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突出问题。第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有效落实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免费政策,逐步扩大免费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步向学期三年和高中教育。基础教育是一项免费性、强制性的教育,基础教育的普及是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劳动者整体素质的关键。因此,基础教育支出应该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绝大比重。

(三)加强对农村公平教育法律制度上的完善,优化农村教育公平的发展环境。

推进教育公平,需要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正确导向和有力保障。只有树立“法制权威”的理念,制定公平的教育法律政策,设计公平的教育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随着整个社会法制建设的推进,中国教育立法有了较大进展,与教育相关的法律也在不断修订和颁布中,这些都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实行教育公平上某些方面还缺少具体的条文。需要贯彻落实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要按照教育公平的精神,建立完整的教育法律体系。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制,所以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教育法律的落实很大

程度上依赖于地方权利机关和地方政府,这需要地方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法规、条例等。实施法律调节是是维系公平的充要条件。要尽快修订和完善教育体系法,落实教育法的执行,办让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勇鹏.和谐性公平观:统筹发展城乡教育的呼唤[J].当代教育论坛,2008

2:于向英.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的教育公平论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 3:明庆华.:发展我国农村教育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中国教育学刊

4:陈敬朴.:中国农村教育观的变革:从工具论走向主体论-----东北师大学报

5:王林清.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研究.教育理论与践,2008(7): 28-29 6:王世枚.教育公平的理念与实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6):141-145.7: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 2006 年版

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篇7

一、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认识

准确认识“公平”是界定教育公平的关键。公平有实在公平和观念公平两个层次。《辞海》认为, “公平, 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 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 (法律、道德、政策等) 、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 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性质”。“公平”被强调为一种“合理”的“道德要求和品质”。基于观念公平较实在公平更易实现这一事实, 在二者之间, 本研究更关注前者。从社会的视角出发, 前者比后者更具价值。当然, 有个事实也无可回避———后者是前者的基本前提。本研究倾向于将教育公平视为由教育现实状况导致的人们对教育的公平或不公平感受。

二、城乡教育公平研究的起点

教育公平的研究视角之区别在于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就城乡教育公平研究而言, 研究对象是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 研究起点是两种教育之现实。在该种研究中, 应摒弃“城市中心论”的误区, 即以城市教育水平作为衡量乡村教育水平的准绳, 乡村教育没有得到与城市教育对等的研究地位。因文化传统、自然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人力资源等内外部条件不同, 城乡教育的差异是巨大的, 但差异并不是差距, 差异是相对的, 意味着二者各有其优劣势, 这就是城乡教育之现实。考虑到城市教育研究结论已较多, 本研究仅就乡村教育的优劣势作简要概括。

1. 乡村教育的优势

班额小。乡村学校布局分散, 尽管近年来一些学校已合并, 但其班额与城市学校相比仍是较小的。这对于学生安全及人际关系构建均具重要意义。班额越小,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力量越强, 交流频率越高, 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学习风气和班级氛围。最重要的是, 小班利于课堂调控和师生互动,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了条件。

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乡村地区远离城市喧嚣, 乡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距离大自然更近, 能更直观地观察、了解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国家三级课程制度确立后, 因乡土教育资源贴近乡村生活实际, 已成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

农民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穷根难断的切肤之痛使广大农民让子女受教育的渴望毅然而又坚决。在乡村地区, 受尽可能多的教育是绝大多农民改变现有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的不二选择, 乡村教育的发展有了可以依赖的主观前提。

2. 乡村教育的劣势

社会重视度不够。社会上越来越重视乡村教育, 但其程度仍显不够。部分人教育观念滞后, 没有从人民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乡村教育, 仍将教育等同于升学。这种对教育的肤浅认识对当地教育的发展势必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教育经费不足。教育经费是学校良性运行之本, 对经费相对不足的乡村学校而言意义尤为重大。近年来,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村教育办学难的问题, 但许多偏远乡村学校仍然经济困难, 办学条件差等问题一时难以解决。

师资短缺且结构不合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受区位、环境、习俗、经济等因素影响, 乡村教师流失较多。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两种后果的出现:一方面, 乡村学校师资不足, 尤其缺乏高素质师资;另一方面, 城市学校师资过剩, 高素质师资富余。

信息交流不畅。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 城市是信息交流的中心, 乡村对新信息的接受滞后于城市。尽管如此, 在一些农村地区, 某些部门受经费、政策等因素所限, 即便是那些并不能提供太多信息的地方教师培训, 也不能得到切实的保证。

辍学现象严重。学龄人口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普及程度的重要指标。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在2003年达到了98.7%。然而,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对教育的忽视等原因, 一些偏远乡村地区小学教育普及率仅有50%左右, 乡村女童入学率更是低至20%左右。

三、城乡教育公平研究对象的取样

1. 取样难

城乡因其地域差异而表现出生活习惯、社会习俗、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它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第一, 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存在差别;第二, 不同地区的城市之间存在差别;第三, 不同地区的农村之间存在差别。复杂的城乡差别状况给城乡教育公平研究的取样带来了难题, 其难不在取不到样, 而在样本太多且复杂。我们权且以“高”和“低”来指称地区发展水平, 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与乡村会形成多种复杂的对应可能, 如:高发展水平的城市与低发展水平的乡村、高发展水平的城市与高发展水平的农村、低发展水平的城市与高发展水平的乡村、发展水平相当的城市与乡村等。城乡教育公平研究的一个预设是城市水平高于乡村水平, 而教育发展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以此为依据, 取样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2. 合理取样

选取高发展水平的城市与低发展水平的乡村为样本是不合理的, 这样势必会得出一个大于城乡教育实际差距的结论;取发展水平相当的城乡为样本也是不合理的, 那样又会得出一个小于城乡教育实际差距的结论。随机性原则是取样的基本原则, 只有选择最普遍的城市和最一般的乡村, 样本才具有代表性。笔者认为, 取同一地市级行政区划下的区县为样本是个好选择。理由如下:第一, 这样的地区城乡空间距离相对较小, 风俗人情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相近;第二, 相同的地市级行政主管部门, 遵循一致的规章和政策;第三, 同区域内的城市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乡村。这既避免了样本走向两极, 又避免了样本差异不明显。

四、城乡教育公平研究的目标

1. 处理好城乡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是一个相对概念, 绝对公平遥不可及。正如社会学家所言:“按需分配、按劳分配、平等分配, 要么无法实行, 要么实行了也仍然是不平等。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平等从最终意义上说是不可能的。”“人们只能在几种不平等中选择:一种是特权身份带来的不平等;另一种是具有完备规则的市场竞争带来的不平等。”前一种不平等是不合理的存在, 其应有的发展趋势是消亡;而后一种不平等则会长期存在, 本文将其称为“效率”。平等与效率往往会形成反比, 二者存在一种替代关系, 平等和效率双方都有价值, 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优先权。因此, 在它们发生冲突时, 就应该达成妥协。这时, 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 为了效率也要牺牲某些平等。

基于此, 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教育公平的现实可能性。一方面, 人们有实现教育公平的美好理想;另一方面, 真正的教育公平如此难求。人将何为?追求绝对意义上的公平是徒劳, 基于城乡的客观差异, 人们应正视不平等现实, 坚持“同样情况同样对待”和“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原则, 努力使客观存在的不平等现实不导致人们的不公平感受, 意即实现相对公平。城乡教育和谐发展是实现相对公平的前提。而教育和谐需要完备的教育制度、较高的教育发展水平、适度的教育规模和稳定的教育发展环境等条件。

追求城乡教育相对公平避免了“一刀切”、“等价交换”等误区, 兼顾了城乡教育发展的效率, 也兼顾了城乡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本研究认为, 宜在城乡人民可接受的前提下, 通过对城乡教育各自优劣势的吸纳与放弃, 找出有助于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对策。

2. 提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阶段性目标

就我国社会现实来说, 由于城乡社会尚处于不同发展水平, 其教育发展效率也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者应关注城乡教育的基本现实,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育制度设计, 从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学生、社区等角度, 提出能够促进教育公平的阶段性目标和对策。

3. 以教育多元的理念为指导

文化多元、价值多元已得到普遍认可。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下, 人们的教育需求多种多样。不同地区基于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空特点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特色, 人们形成了对教育、教育公平的不同认识和理解。离开这个现实去思考城乡教育公平是不科学的。我们主张在理解并认同城乡教育公平需求基础之上去探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 让教育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个体的发展需求, 方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 (上)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338.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04.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96.

[3]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229-239.

[4]郑也夫.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59.63.

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篇8

摘要: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在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别、城乡差差别、阶层差别、性别和民族差距。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必须要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以寻求教育公平的实现,达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教育公平;政策路径

收稿日期:2011-12-18

基金项目:百色学院校级项目(2009KB09)。プ髡呒蚪椋好狭⒂(1978-),男,河北藁城人,百色学院政法系讲师,研究方向:伦理学;唐凯兴(1957-),女,广西玉林人,百色学院政法系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的真正利益,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拥有的一项平等权利”[1]。“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都伟大得多。”[2]为此,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必须促进教育公平,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所谓教育公平,是指人们对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机会供给的认识和价值判断。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3]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是起点和基石,更是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构建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

1.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客观上要求教育公平,使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利益”。[1]教育本质来说就是通过对人的培养而服务于社会。“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张的是挖掘人类无限潜能的方法,而不是人为地去制造一个人。”[4]人与社会又是相互作用的,公平的社会制度可以满足更多人的教育需求,从而更广泛地促进人的素质提升。公民作为社会主体,其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又是提高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实施真正的教育,将会有效地改变一个人、一个民族以及一个国家;同时也将会有效地改善我们目前的道德水平、社会风气以及人文素质。”[5]只有坚持教育公平,赋予每个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才能使社会成员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的深层原因都在于教育,或者是教育的不发达,或者是教育内容本身存在着问题,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5]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调节器”,既能促进社会平等,也能加剧社会的不平等。教育一旦变成工具,就会产生异化。教育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公平竞争和向上流动的机会,它能够有效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改变自身境遇,从而能够和谐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普及教育比黄金更能使人致富。学校教育对下一代的甄选应完全按照个人的才能,而不考虑出身、性别或种族等因素。”[6]这就要求破除身份、地位、民族、性别、年龄、区域等界限,不分对象、不加以限制地赋予每个受教育者以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这不仅是宪法、法律所体现出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指导思想。

二、我国教育公平缺失的体现

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0个省、市、区2952名公众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中,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越来越不公平”。择校费、大学高学费和高考加分政策,是公众心目中最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分别有75.8%、69.7%和58.7%的人选择。面对延续至今、异化的教育事实,我们必须进行深刻反思与剖析。

1.区域差别的悬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研究教育公平问题的社会背景。中国是世界上区域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教育差距悬殊,且最发达的地区与最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仍在扩大。此外,不同省之间差距悬殊,即使在同一省不同县之间差距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常常被忽视,再加上有些乡级财政困难,更无力独自支撑基础教育。这样就造成了在受教育机会、教师资源、教学设施、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2.城乡差别的失控。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结构的显著特征,这也造成了城乡之间教育的巨大差距。在教育资源分配上,政府教育经费主要投入城市教育部门。2005年我国全社会投入教育的经费达6800多亿,而占全国人口60%以上的农村所得的教育投入仅占23%。农村中小学的基建资金绝大部分由农民自己承担。在教育机会上,农村学生远远不如城市学生,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升学率方面。据调查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教育成本由农民支付,培养的人才却为城市和发达地区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城市对农村进行着一种无形的、违背伦理和公平的资源掠夺、人才掠夺和利益掠夺,也进一步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扩大。

3.阶层差别的固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渐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阶层逐渐分化,阶层差别已经出现固化的不良趋势。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尚未实现完全免费,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收费制,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贫困生群体”成为校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据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来自总人口20%的高收入和次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占大学生总人数的70%;而来自总人口40%的最低次和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仅占大学生总人数的21.6%。贫困仍然是许多人上不起学的首要因素。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数千万的流动人口和子女的教育问题被忽视,致使他们得不到公平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不同阶层群体之间,得到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也造成子女就业岗位的差别,以致出现了子女代际继承性岗位,这也就固化和助长了业已存在的阶层差别。

4.性别和民族差距的严重性。由于受重男轻女的文化传统影响致使女童教育受到轻视,特别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女童教育问题更为突出。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文盲的绝对数依然高达8500万人。在这些文盲中, 90%分布在农村,其中一半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且70%又是女性。此外,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十分薄弱,民族教育的差距始终存在,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这一差距正在拉大。仅以2003年为例,在各类高等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生的比例分别占学生总数的6.55%,而少数民族专任教师却只占教师总数的5.01%。

三、和谐社会视阈下实现教育公平的路径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公平的起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根据国情和个体差异等情况,合理、恰当地确立现代教育公平的具体规则和途径,力促教育公平的实现。

1.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和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公平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为教育公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发展的支柱和血液,《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务,保证财政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只有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才能实现教育机会公平,才能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学校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体系都需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在努力增加对农村、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同时,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业务培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创造条件,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師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鼓励和吸引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服务农村教育、安心农村教育。

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多次教育机会。教育公平的最终实现在于有充分的教育机会,虽然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教育的公平,但学校教育也有自身的缺陷,因为一旦个体在某一阶段中断了教育,也就意味着从此与教育的绝缘。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最终的现实保障。通过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搭建起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逐渐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样接受教育不再是某个阶段性的特定概念,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和时间,不断充实自己和提高自身能力。人们将把学习看做是社会生活的一种自主调节器,以“人是目的”的教育伦理精神也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翟悸灵.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前沿,2010,(11).

[4]赵健伟.教育病: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5]史瑞杰.效率与公平:社会哲学的分析[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6]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上一篇:永泰监理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一议论文作文100字:秋日的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