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化视野(精选12篇)
心理文化视野 篇1
文化心理学是在上世纪的中叶产生和兴起的, 过去的这几十年中, 人们一直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了解心理学的框架内, 在某些领域研究成为了对文化影响进行了解的最直接证据。文化对人心理以及行为上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是专家们的一致认识, 然而在文化研究中, 它是怎样影响人心理以及行为的, 以及影响的机制, 是专家们一直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在严格的意义来说, 科学心理学在诞生的那一天起, 文化的影响就处在一个非常关键位置。人们心理的发展也是族群进行长期的发展而产生的, 对这个过程, 对于个体来说, 一无所知, 对人类的心理发展进行充分了解, 应该在历史以及文化那里寻求答案了。
一、在传统心理学的框架中研究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就是人们对周围信息进行感知和处理, 对世界环境一种思维习惯, 它在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 在元认知的模式上是比较固定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主要体现出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的文化核心。
思维方式的研究, 最早应该追溯到荣格对人格类型说的研究, 他在功能以及能量取向上的两个维度, 将人格分成了八种类型, 这也成了后来西方的心理学家研究思维方式的重要基础。在此之后, 阿德勒提出生活风格言论, 表现出了个人受到文化以及社会的影响后产生的思维特征。他提出了, 每个人在文化和生活的环境上都是不同的, 所以在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上也是不同的。
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 Myers与Briggs研究管理者及其人格的时候提出梅-比人格类型指标。在直觉和感受, 情感和思维, 知觉和判断以及外向和内向来对管理者的认知风格进行衡量, 在感觉直觉和内外向两个维度上将认知的风格分为十六种, 在管理的实践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
二、对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的测量
对中国人的思维进行测量的工具就是杨中方以及赵志裕的中庸的思维测量。他们把中庸认定是中国人特有思维的特征。中庸的主要功能是调整具体认知的过程, 帮助人们做决定, 使行动目标得以完成;第二个进行测量用工具是彭凯平等人研究编制出的辩证思维的量表, 他们运用了大量研究的实验来证明, 中国人所进行的思维都是具有辩证主义的。在对这种理论进行研究之后, 编制出一共有十四个题目表达的辩证思维量表;第三个测量工具就是由彭凯平和侯玉波几个人编制的中国人整体进行思维方式的量表, 这个量表主要的特点就是中国文化, 应该将东西方思维来进行对比, 并且把研究的结论当做根据来进行设计, 一开始整体思维方式的量表主要分成了五个维度和十七个题目, 分别从折中性、矛盾性、和谐性以及变化性和联系性, 这五个方面维度来衡量中国人的思维特性, 通过几次修订, 量表的最终版本包含七点力克特量表三个维度以及二十六个题目。
了解人们思维方式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以及思维方式怎么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为让这些问题得到的答案更清晰, 彭凯平以及侯玉波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对行为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做了系统地研究。首先, 思维在方式上对个体以及社会的认知过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涉及此类事件的归因进行研究时发现, 思维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和进行的对他人的责任评价, 产生的影响比较间接, 主要就是将意图以及结果的严重性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结合。思维的方式所产生的此种作用机制, 从一定的程度上表明它是具有元认知特性的。同时, 思维方式使行为和个体健康在观念上产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三、对于文化心理学视野下未来思维方式研究展望
在思维方式的研究上及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 是一个关键核心领域, 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中, 我们对文化影响方式进行简单了解, 它所拥有的价值非常重要。在以前的研究中, 我们应该通过文化的认知角度进行讨论思维的方式和他们的影响机制问题, 积极确定中国人思维的方式和结构, 在这项工作的进行上刚刚开了个好头, 还要进一步全面的对思维方式进行理解。能够对东西方人思维的特性进行更好地理解, 应该将西方人当成对象, 将西方人思维的特性确定出来, 将这种特性对比理论上逻辑的思维, 对以往相关理论假设的正确性进行验证。中国文化内部及其对中国人的思维特性进行充分理解, 应该开展下面几个方面实际工作:
第一, 研究思维的方式对个体心理和行为是通过什么方式和机制产生影响的, 这样可以有效证明我们提出的, 思维是通过认知的过程对行为的选择产生影响这一观点。其二, 研究思维和人格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 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 主要就是人格问题, 通过对人格以及思维方式关系的研究, 可以解释人格文化的特异性理论, 对思维的方式在研究的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三, 在研究思维方式以及自我关系上, 还有通过不同人际的情境, 来进行表现中国人思维的方式形成以及发展特性。第四, 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如何影响个体社会的适应进行的研究。
结语:
总体来说,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很多的心理学家在思维方式研究上面花费了较长时间。而且, 对于这些研究来说, 不仅是我们在思维方式上以及内容上进行理解, 一个良好的开始。在未来的时间内, 应该进行大量的研究, 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的方式是具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在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有效交流上架起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黎雪.儿童游戏与儿童自主发展探究—基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J].科教文汇, 2012 (28)
[2]孟晓梅, 姜永志, 张海钟.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弥合心理学困境的努力[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2)
[3]杨宝琰.多元文化社会中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来自文化心理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 (04)
[4]韩雪军.民族教育研究中文化观的革新:向宏观文化借鉴—从宏观文化心理学谈起[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04)
心理文化视野 篇2
在当前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必须结合学校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的现实状况,积极开拓新视野、探讨新途径,努力推动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明晰意义:以包容之态感受虎翼之乐
作为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想品德教育,无法避开学生心理活动,无法避开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因素。如果以包容之态,融入心理学视野,可使思想品德教育如虎添翼,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应有先见之明。中小学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学习比较紧张,压力相对较大。很多时候他们无暇、也无法排解内心压力,常常将不良情绪淤积于心。一旦积满,就会犹如火山爆发般造成意想不到的问题。倘若教育者仅从思想品德的角度进行教育,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如果教育者有效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原理对学生心理进行深入研究,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动向,及时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平衡心理,将问题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教育讲究科学性。思想品德教育亦是如此。随着年级的递增以及学科本身的科学化、系统化,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缜密,更为讲究做事、做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针对这种情况,教育者在学生的思想品德转化工作中更应融入心理学的视野,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提高教育的实际效率。要知道,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中间学科,其严谨的研究范式、科学的研究方法、精准的研究数据、可信的研究结论都可以充实到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没有个性的教育是呆板、乏味的。中小学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千差万别。教育者在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只有了解并掌握这些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才能实现良好的教育目标。心理学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行为、环境之间关系的大量研究成果可以为思想品德教育所吸收、借鉴及运用。因此,融入心理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二、剥落问题:以刮骨之为获取疗毒之效
当前,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倘若我们与心理学结合,及时地剥落问题,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刮骨疗毒”的功效。
问题之一:忽视了与受教育者的交流。受价值观、知识结构、社会角色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极为不平等。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对话和交流。受教育者处于弱势,被动地、无奈地接受教育者给予的观点。从表面上来看,教育者的说教目的似乎实现了,但从受教育者的内心深处来看,由于得不到教育者平等话语权的给予,得不到个体生命的尊重,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断加深,他们与教育者的之间的心理距离南辕北辙,教育的效果微乎其微。
问题之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需要。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如下教育规律:一方面适应社会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的需要,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这条规律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循。当前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偏重于把学生看成是社会人、工具人,而忽视了学生个体人、自然人的一面。教育者总是习惯性地把受教育者往学校、社会、国家等层面去引导,而把受教育者很多正当的个人需要置若罔闻。教育的天平出现明显偏颇,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问题之三: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虽然思想品德教育久已有之,但直到目前为止,教育者仍倾向于自上而下地给予受教育者既定的、正面的观念和理论等,而对于尖锐的思想言论、社会矛盾等问题避而不谈,将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严重割裂开来,与“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等观点渐行渐远。这种“偏一点而废全局”的教育缺乏足够的活力,是无生命的教育,难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问题之四:忽视了教育者需具备的素质。教育活动的双方都是人,都是活生生的生命。教育者要与受教育者开展有效的对话、交流,就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然而,正视眼下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育者只顾着对别人说道理、提要求,却忽视了研究自己的态度、能力、气质及性格等,忽视了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如果教育者素质不高,势必会影响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呈现方法:以脚下之路通往教育之梦
融入了心理学视野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的实施途径变得更为多元化,教育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我们可以把心理学中的需要理论、逆反心理理论等迁移到思想品德教育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脚下之路开始,朝着教育之梦走去。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一,运用心理学的需要理论。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中小学学生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爱,渴望拥有归属感。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并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冲突,做好思想转化工作。要善于把他人对学生的需要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将学生的个体内驱力演变为群体内驱力,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
其二,运用心理学的逆反心理理论。逆反心理是学生与教育者的意志和愿望相反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会使教育双方情绪对立、矛盾加深。如何预防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成为新形势下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教育者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个性特征,关注他们的心理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其三,运用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如果某一事情发生,有的人喜欢从自身找原因,反省“我哪错了”;而有的人喜欢从外在找原因,琢磨“他(她)哪错了”。也就是说,每个人的问题归因模式各不相同。教育者应努力学习归因理论,认真分析受教育者的归因特点,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其四,运用心理学的人格理论。只有心中充满阳光的教育者才会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工作,才会以真诚豁达、满腔热忱的心境去关爱每一位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作用实效不言而喻。有人格魅力的教育者在刚开始进行教育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没有人格魅力的教育者常常会受到受教育者的抵触,教育过程难以维持,教育效果难以巩固。因此,教育者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是影响思想品德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教育者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努力克服自己在情绪、态度、意志等方面的不足,塑造良好的教育者形象。当然,教育者还应加强各种专业理论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将这些理论内化为个人的经验结构,逐渐形成科学而富有特色的问题解决模式。
2.双育结合,珠联璧合
其一,从心理健康教育中移植方法。学生心理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效果。对此,教育者可以借助心理测验及其他测评工具来客观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点及发展趋势,可以采用认知疗法、角色扮演法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服务于思想品德教育。不过,教育者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地移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否则会闹出“东施效颦”的笑话。
其二,加强心理咨询对学生的攻心效果。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引人心理咨询的方法,就是要运用心理咨询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解决角色混乱、心理失衡等问题,以弥补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不足,最终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调整认知、调节情绪、恢复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还有利于消除他们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逆反心理,缩短他们与教育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思想品德教育的顺利进行。
其三,加大对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教育是生命体相互影响的发展过程。如果教育者的素质低下,教育的效果就无从谈起。为此,应加大对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有关心理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理论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在培训过程中,把科学素质的提升和人文素质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影响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心理文化视野 篇3
〔摘要〕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成功不再属于少数人,而是可以属于每一个人。教师要帮助中学生树立积极的成功观,培养中学生积极的成功心理。
〔关键词〕积极心理;成功;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1-0015-02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成功就是能够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过程,包括过程的体验。积极心理学认为,成功其实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承认了个人的价值,并赋予个人相应的酬劳,如金钱、地位、房屋、尊重等。二是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从而充满自信、获得充实感和幸福感。因此,成功虽然不排除外在的指标,一个成功的人可以拥有外在的高成绩和高分数,或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但成功主要不是指这些外在的东西,这只是一个人奋斗和机遇的结果,成功更多的指一种过程,强调个人拥有的积极状态。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和一个处于创作状态的作家,虽然所面临的人生状态如此不同,但在积极状态上会是一样的,他们都可能是成功的。只不过前者是与疾病作斗争而感受到生命的勇气,后者是陷入创作高峰体验而感受到生命的激情。两者之比,没有量的规定,但在质的规定上是一样的。成功是指主观上的感受,包括一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对中学生来讲,成功就是个性潜能的发现和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发展。成功意味着掌握丰富的学识、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情感、融洽的人际关系等,不仅仅是考试分数。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成功的标准不只是价值判断,更是事实判断。成功更多时候只能与自己的过去纵向相比,而不仅仅是两个人横向相比。好的学习成绩本身是相对的,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可能就是很大的成功。成功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标准。
成功不只是属于少数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拥有积极的成功心理。教师要善于培养中学生积极的成功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成功的积极心理认知
首先,成功以悦纳自我为前提。海伦·凯勒,一个耳朵不能听、眼睛不能看、嘴巴不能说的女子,却成就了非凡的教育事业;全世界有太多先天或后天失去双手、双脚的人士,却成为激励人心的演说家或成为一代典范的政治家。他们的共同点是悦纳自我,并让自己身上仅存的优点变成优势,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知道自己有先天的缺陷和后天的缺点,于是选择在优点上全力以赴,直至优点变成优势,并且帮助更多的人。海伦·凯勒以触觉听音,能聆听别人喉结中的音乐,真令人拍案叫绝。中国有句古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然而,铁杵有铁杵的优势,为什么一定要把铁杵磨成针,这正是中国人所面临的需要突破的一种思维定势。小兔子根本不是学游泳的料,即使再刻苦它也不会成为游泳能手。相反,如果训练得法,它也许会成为跑步冠军。中国的传统思维鼓励人们不遗余力地去纠错补缺。而事实上,当人们把精力和时间用于弥补缺点时,就无暇顾及增强和发挥优势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悦纳自我,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弱势,扬长避短,帮助学生树立起“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坚定信念。
其次,成功以确定合适的目标为基础。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成功。第一,目标是多元的。通过教育教学,学生品德优良是一种成功,学业成绩名列前茅是一种成功,参加体育运动获奖是成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取得成绩也是成功,每天进步一点点也是成功,甚至在更细小的事情上让学生获得预期的效果同样也是成功。第二,目标要具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给自己定一个近期目标和一个长远目标;不能将眼光看得太高,目标定得太远,那样只会好高骛远,结果只能是白忙一场,自己的信心也会受到打击;要给自己一个准确定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当近期目标在一点点完成时,会有一种成就感,它会让学生更加坚信走的路是对的,以后就会更有信心去做想做的事情。第三,目标的实现是要对社会有利的,必须符合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它的方向要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相吻合。
最后,成功以尊重客观规律为条件。坚忍不拔的意志往往更容易成功,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应该不畏惧失败,面对失败,勇于接受和承担,并在失败中寻求如何突破。但是,意志只是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积极也不总是积极有为地把每一个事情都去办好。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为了考上重点大学分分秒秒都在学习,生怕浪费一点点时间。这是不合理的认知。一个人并不是拥有足够的意志,就可以实现任何愿望,还需要去考虑人的生理的极限、很多现实的问题、很多客观的条件。神经症的人有时就过于渴求征服世界和追求完美了,他们的欲望超越了自身能力范围,用主观意愿取代现实的客观。比如,当一个强迫症的中学生因为考试过程中每一道题都过于反复检查,导致没有办法正常考试,他觉得事事都是有为的,只要我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就一定会万无一失。可是,这种脱离现实的有为,恰恰可以理解为过分的欲望,是不合理的,它不是真正的积极,而是导致矛盾和冲突的消极。真正的积极有时包括一种无为,一种面对现实的客观和如实接受,接受该接受的,做自己能做的,看上去很无奈,但它却是最佳的积极,因为此时此景,没有比这一行为更好的主动。只有主观意志,而没有客观条件来配合,还是没有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成功以尊重客观规律为条件。
二、加强中学生成功的积极心理体验
成功心理,就是获得预期结果的愉悦心理,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失败乃成功之母”,但屡遭失败容易导致中学生的习得性无助。实践证明,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更加符合成长中学生的实际。个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将更有可能发展出更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成功给人以愉快的体验,激起积极向上的情感,使人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更为强烈的间接兴趣。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条件,让中学生有可能取得成功,让全体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如,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发言、练习测试、实验操作等,课外的作文竞赛、手工制作、辩论演讲、体育竞技、社会调查,以及“研究性学习”等实践活动都为学生的成功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契机。给学生的问题应该有难有易,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收获思考的乐趣。体验成功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方法。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新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素质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
三、塑造学生成功的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重视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外,强调积极人格的发展,认为要成为成功者就应该拥有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自信、积极乐观、意志坚强、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教师要想学生成为成功者,就要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培养他们积极的人格品质。
首先,自信。现代社会更是一个人才济济、充满竞争的社会,只有自信并敢于行动的人才有成功的机会。在美国哈佛大学约翰·科特关于美国成功的企业家的一项调查中,研究了数百个成功的个案,他发现成功人士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有很高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的行为代表正确的方向,同时他们都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其次,积极乐观。积极心理学主张有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人生。一份由研究机构所进行的万人调查也显示:决定一个人成为成功者的最关键要素中,80%属于个人自我价值取向的“态度”类要素,如积极、努力、信心、决心、意志力等;13%属于后天自我修炼的“技巧类”因素,如各种知识和能力。7%属于运气、机遇等因素。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倾向于认为一个人成功取决于能力和动机欲望,如果一个人拥有天分并且很努力地投入学习或工作,他就一定会成功。但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天分意愿都很充足时,失败也可能发生,这仅仅因为这个人是一个悲观的人。
总之,学校一切教育活动所关注的应该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他们健康的成功心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不怕困难和挫折,具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是教育工作一个重要环节,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天职。
参考文献:
[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23(3):6
[2]Martin E.P.Seligman.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P5~14
(作者单位: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安徽省郊县黄口镇唐庄小学,扬州大学附属小学。电邮:ring17@163.com)
心理文化视野 篇4
关键词:茶文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径选择
众所周知, 高职院校主要以培训学生专业技能和操作性技术为主, 直接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蓝领”, 但往往却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导致一些高职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和误区, 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针对这方面的缺陷, 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去, 一方面能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文化底蕴, 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心理, 让他们能够更加乐观友善地去与人交往, 豁达向上地面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1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偏差
近些年,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专业能力培养、社会实践等方面都较之过往有了长足进步, 为社会培育出了一大批合格的专业人才, 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与此同时, 也要清楚地看到, 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重技能培育轻心理教育的现状, 一些学校觉得只要能够让学生学到技术, 今后能够找到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 却很少会考虑到高职学生会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 也缺乏相应的课程教育。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厌学、迷茫、自暴自弃、缺乏理想、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偏差,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办学层次上的偏差。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办学情况来看, 很多都有着办学层次较低的问题, 基本上都停留在中专的层次, 高的也不过是大专层面, 专门独立开设高职院校及专业的本科高校凤毛麟角。这一现状致使我国的高职院校在硬件和软件设施、师资力量和生源素质上面, 都与其它本科院校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一差距, 使得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力量和精力去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只能把全部的师资和硬件投入到对学生的技能教育上。
其次是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从实际情况看, 无论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 还是学生自己的求学目的, 都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 能够避开自身在文化素质上的劣势, 通过技术上的优势在社会上立足, 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则觉得可有可无, 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无关紧要, 所以基本上不会去关注这方面的情况, 很少会开设相关的课程。这就使得一些高职学生缺乏足够的心理教育和辅导, 加上他们又正处于青春期, 极易出现各种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往, 更会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第三, 在教育实践中的误区和偏差。近年来, 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教育中也开设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 这值得我们称赞和鼓励。但也毋庸讳言, 这些学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误区, 首先是重视心理测试, 忽视科学分析。有的教师并非心理专业毕业, 缺乏足够的专业底蕴, 加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是便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各种心理测试, 在教育中热衷于对学生进行一些答卷式的心理测试, 甚至将一些网络上的娱乐测试加入其中, 如星座测试等等, 这就将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形式化和简单化。其次重障碍咨询, 而轻发展咨询。一些学校觉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仅仅是那些存在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的学生, 因此就忽视了对大多数心理健康学生的重视程度。第三是重诊治, 轻预防。一些高职学校把重心放在了那些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上, 却没有从源头抓起, 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引导。
第四是师资力量较弱。制约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关键原因, 就是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教育。从现实情况来看, 很多老师都是其它科目的老师前来兼任, 属于“半路出家”, 没有受过专业而系统的培训。这就使得这些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只能从表面去辅导教育, 对深层次的理论知识知之甚少, 很难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茶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厚, 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千余年的饮茶历史中, 中国人先是将茶从单纯的“饮品”上升到文化的高度, 进而又把不同流派的哲学思想融入其中, 最终升华到了哲学的层面。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与儒教、道教、佛教的发展史高度重合, 因此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 不可避免地与这几种思想流派发生交融碰撞, 并不断吸收它们思想的精髓及养分, 慢慢也就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哲学精神。
假如寻找茶文化精神内涵的源头, 道教是当仁不让的起源。从历史发展看, 道教兴起的时间正好是茶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 而道教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境界, 又恰好与茶天然质朴的自然属性极度吻合, 因此道教便自然而然成为茶文化的精神源头。另外, 儒家思想的兴盛以及佛教的传入, 也给茶文化注入了不一样的精神内涵。总体来说, 道家思想决定了茶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础, 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以及大道无形的哲学思想, 是茶文化的“顶层建筑”;儒家思想影响了茶文化的礼节和程序, 其所倡导的和谐中庸思想, 深深影响了茶文化哲学思想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而佛教则影响了茶文化的审美趋势, 其所蕴含的“禅茶一味”的理念, 则给茶文化平添了几分超越尘世的清净和淡泊的意味。
“入于儒, 出于道, 逃于佛”, 这便是茶文化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入于儒, 指的是饮茶者在进行茶事活动时, 会通过茶这一载体进行对人生的思考, 去追求那种修身齐家治天下的宏大理想, 但假如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 或者是取得一定的成就后, 茶文化所蕴含的道家和佛家思想, 又可以去启示人们用一种超然淡泊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 从而让心态更加平和乐观积极。从很多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中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的这些精神内涵。比如说唐代的诗人王维, 其早期写了大量反映个人理想抱负的诗词, 很多都是以茶为载体来进行抒发, 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到了晚年, 王维则寄情于山水, 通过描写山水之景和茶之韵味, 表达了一种归隐之心。应该说, 茶文化在与诸多哲学思想流派以及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 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形成了一种源于传统文化思想, 但又更加超然而洒脱的茶道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深深影响着品茗者的价值观和心理状态, 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不断反哺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对我们的国民性格产生了不可小觑的正面作用。
3 茶文化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茶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处世态度, 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茶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去努力奋斗, 并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 也能让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 从自省、审己的角度去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 并做到心态平和地看待他人, 看待世间万物, 在取得成功时不骄不傲, 在遇到挫折时不馁不弃。
茶文化可以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 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打下牢固的文化基础。上面我们已经说过,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存在着重技术培训轻心理健康辅导的缺陷, 而茶文化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知识正好可以填补高职教育的这一偏差。我国茶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很多的物质及非物质知识文化, 譬如说种类丰富的茶叶, 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茶具等等。应当说, 这些物质方面的知识文化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厚性, 如通过了解不同地区和不同材料的茶具, 学生们能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制作工艺、制作工具、制作方法、审美风格等方面有更好的了解。当然, 这只是茶文化知识体系海洋中的一小朵浪花, 其它浩瀚的知识比如说茶叶分类、泡茶工序、茶艺茶礼、茶歌茶舞、炒茶方法等知识, 对学生拓展视野, 丰富和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大有裨益。
茶文化的礼仪和艺术性能够培养学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 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 缺乏足够的人文素养, 易导致他们在审美上出现一些偏差, 比如说以审丑为趣, 以搞怪为乐, 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嗤之以鼻, 却对那些糟粕和低俗的文化乐此不疲。尤其是在当前泥沙俱下的互联网世界里, 充斥着很多低俗庸俗的内容, 倘若长期沉浸在其中, 必然会对职业学校的这些学生的审美产生不可小觑的负面作用。而我国的茶文化蕴含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比如说在茶事活动中特别讲究环境之美、茶具之美、茶水之美、茶艺之美等等, 这种传承千余年而不衰的艺术和美学, 不仅能让这些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得到一种艺术上的享受, 更能够在不经意之间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
4 茶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第一,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茶文化的有机结合。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 要把茶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充分提炼出来, 并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讲解。比方说, 可以用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 去引导学生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并积极为之而奋斗。倘若有学生在面对挫折而自暴自弃时, 则可以将茶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 让他们坦然面对人生种种不如意之事, 做到心态平和, 坦然处之。当然, 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 去灵活选择相关的茶文化内容, 不能照本宣科、墨守成规, 要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 在将茶文化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时,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优势。随着时代的变化, 现在的学生们在信息和知识接收方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比方说更依赖于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载体去接受来自互联网的信息。针对这一特点, 高职院校就应当尽快建立和推广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账号。在传播内容和形式上, 也要创新思维, 摒弃那种老套的宣教语言, 要增加亲和力和平等性, 多用一些让学生们感到有趣的网络语言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在推广微博和微信账号时其实比个人更有优势, 因为学生本身就有了解和关注学校动态权威信息的需求, 因此在推广上面并不用费多大力气, 还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茶文化与心理健康的结合以及内容的生产上面。
第三,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茶文化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文化水平。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 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也是保证茶文化更好融入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关键所在。首先, 要做到“请进来”, 高职院校要多聘请一些具有相关资质的心理教师, 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其次, 要做到“走出去”, 要让本校教师多参加一些心理健康以及茶文化知识培训活动,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精神状况, 不断提高其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如此才能更好地用茶文化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晓林.简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1) :84-85.
[2]汪正贵.高职院校人文培养模式的偏向及矫正[J].职教论坛, 2007 (7) :18-21.
[3]傅佳.茶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J].福建茶叶, 2016 (1) :243-244.
[4]苏巧雯.谈茶文化在校园的育人功能[J].广东茶叶, 2007 (3) :13-15.
文化视野与时代要求 篇5
文化视野与时代要求
文章首先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独特性角度,思考中国现代性发展中的文化视野问题与当今文化发展问题.接着,文章探讨了新的文化流变情况下的文化视野问题以及先进文化建设需要文化积累的问题.文章认为,在新世纪,文化创新极其重要,它是我们党文化发展事业的不竭动力和永葆生机的源泉.
作 者:陈遵沂 Chen Zunyi 作者单位:福建省委党校 刊 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PARTY SCHOOL 年,卷(期): “”(11) 分类号:G0 关键词:文化视野 文化流变 文化积累 先进文化 时代要求
犯罪心理学的跨学科视野 篇6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交叉学科;跨学科视野;知识背景
中图分类号:DF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63(2009)04-0024-04
我国犯罪心理学从重新创建至今,已有30年了。为了犯罪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反思学科自身的一些理论问题。本文主要论述犯罪心理学的跨学科视野,这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一、从学科性质谈起
皮亚杰早在1979年的《心理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中写道:“心理学在科学体系中占有一个关键性的位置,它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其中的每一门科学,反过来又以不同方式阐明着每一门科学。”现在,对心理问题进行跨学科的探讨渐渐成为一种共识。例如,2007年12月在图宾根大学的学术会议上,来自各个学科的专家们尝试针对人类情感诸多现象(爱情和畏惧、渴望和节制、同情和憎恨等)的原因作出了不同学科的研究结论。我国犯罪心理学的许多著作通常都主张犯罪心理学是综合性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它不仅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属于刑事科学的一个分支。因此,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研究视野的跨学科性质。
犯罪心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较之于一般心理更有其特殊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客观环境因素的复杂性、主体因素的复杂性和主客观互动关系的复杂性。要揭示犯罪心理的复杂性,就需要跨学科视野。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单学科视野是有其必然局限性的。“走出心理学,我们才会意识到我们的有关解释如何受学科性质的局限。”这是《国际心理学手册》的一句至理名言。可以说,面对犯罪心理这一研究对象,任何学科的单独研究都是力不从心的,单学科的研究可能揭示犯罪心理的一个侧面,甚至是本质特征的一个方面,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种局限性。跨学科视野就有可能减少这种局限性、片面性,它能从不同学科的视角(诸如心理学、刑事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来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从而对犯罪心理的阐释显得更加完善。
犯罪心理学的跨学科视野是全景式的、整体性的,符合现代系统论的思想,是以心理学、刑事科学为两大学科主干,同时与其他学科协调一致,融会贯通的一种大视野。它的作用是:第一,加深对犯罪心理复杂性的进一步认识,尽可能减少研究的局限性、片面性;第二,促进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整合性;第三,推动学科创新,犯罪心理学的创新需要广阔、深厚的知识背景,即诸学科的广泛参与和协作;同时。学科的交叉点,很可能是产生创新之处。
二、心理学功能难在何处
说到底,犯罪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础理论来自心理学。离开母体学科的理论滋养,犯罪心理学就不能成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应当看到,我国犯罪心理学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重新创建以来,一直是比较重视学科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的。然而,面对现实,进一步反省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加强难在何处,是摆在学界面前的一个问题。
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三个难点需要重视。
(一)如何把握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通常,犯罪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但是,众多的心理学原理和知识怎样比较好地应用到犯罪心理学这个具体学科领域中去呢?普遍性与特殊性如何处理妥帖?这不是简单的搬运或是机械地贴上一个标签。比如,犯罪心理学十分重视犯罪心理的具体内容,正是具体的内容关系到反社会性以及是否触犯刑事法律,但是进一步追问,犯罪心理的具体的内容与心理过程、机制是如何联系、相互影响的?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而且也难以从心理学理论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再如,对认知、情感情绪、意志等心理学的常用概念,应用到犯罪心理学领域,是否可以径直演变成“犯罪认知”、“犯罪情感情绪”、“犯罪意志”等等呢?如果可以这样做,会有什么不妥呢?如果不能这样做,道理又何在呢?看似简单的问题,恐怕还需我们去费神深思的。而且,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尚有待于进一步解释。
这里有一个要点,就是如何吸取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营养化作犯罪心理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一种消化、融合、贯通的过程,要做得好是有相当难度的。笔者认为,这样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再造,需要二度创新。
(二)需要整体的心理观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如果把人看做一个整体或系统,那么心理只是人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人的心理也是一个整体或系统。那么,如何看待犯罪心理呢?笔者认为,应该把犯罪心理看做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犯罪行为是由犯罪心理导致的,犯罪人、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三者是统一的、密切联系着的。离开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犯罪心理。同时,犯罪人还是常人,除了实施犯罪行为之外,他同样有除了犯罪心理之外的其他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犯罪人的心理不仅仅是犯罪心理,但研究犯罪心理又不得不涉及犯罪人及其心理。犯罪心理是不能凭空产生与存在着的。
目前的心理学理论,在科学主义的长期影响下有不可忽视的消极面。缺乏系统的、整体的心理观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人的认知、情感情绪、意志、兴趣、动机、性格、习惯等,被研究时是解剖式的,而实际生活中,人的心理是以整体的完整面貌呈现出来的。这是心理学基本理论层面存在的问题,会给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带来局限性。
犯罪人是活生生的人,决不是只有犯罪心理的孤立的、抽象的人。试想,现实社会中的一个犯罪人,他可能是工人、农民、商人、教师、公务员等,或者有体育、文艺的兴趣爱好,甚至还会去玩股票。那么,能把这个犯罪人的犯罪心理、职业心理、体育心理、文艺心理、金融心理等等一个一个孤立地剥离开来吗?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需要系统的、整体的心理观作指导,虽然不是马上能做到的,但毕竟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三)在分歧、异议中的判断和选择
现代心理学在发展中是充满着分歧、异议的。科学主义的主流心理学内部学派纷争,在外部主流心理学与非主流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的
冲突明显,而且非主流心理学已取得一席之地并还在发展。国内外不少明智的心理学者都曾谈到过现代心理学的困境。人类上天人地的壮举甚多,但至今对自身心理的奥秘尚未完全揭开。
鉴于上述情形,犯罪心理学领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运用是在分歧、异议中进行的,特别需要犯罪心理学界的判断和选择。有时,这种判断和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质量。
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理解,犯罪心理学有效研究的空间还相当大。知难而进,可以把难处变成创
三、增加社会心理学的元素
犯罪心理支配下的犯罪行为是社会背景中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我国犯罪心理学的重新创建来说,当时对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关注不够。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众所周知,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有过时代性的曲折,而其中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更是晚了一步。审视一下目前我国的许多犯罪心理学著作,可能会发现其中的社会心理学元素还不够,对诸如交往、角色、群体、规范、制度、风俗、习惯、压力、舆论等研究较少。换言之,加强社会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之间的联系,现在尚有明显差距。如有可能,应该有较好的犯罪社会心理学著作问世。
笔者过去一直主张要区分狭义的犯罪心理学与广义的犯罪心理学,如今却有一个大胆的设想,犯罪心理学研究不仅要针对个体层面的犯罪心理,而且还可以扩大到研究社会层面的犯罪心理。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用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论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犯罪现象,把社会心理看做社会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意识的低层次因素,实际上是主张研究产生社会犯罪现象社会心理,这主要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反社会心理因素,诸如反社会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习惯等,还可以包括社会腐败心理、封建意识,整体上是指社会消极心理的总和。
研究社会层面的犯罪心理,似乎在心理学发展史是不乏先例的。弗洛伊德早就用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去探讨人类早期社会及后来文明社会的犯罪,他把个体心理学看做同时也就是社会心理学,他在《图腾与禁忌》、《文明及不满》等著作中主张精神分析理论的原罪说,表明他对社会犯罪现象的看法与对个体犯罪的观点是一致的。以后,弗洛姆和马斯洛都阐释了社会犯罪的心理,弗洛姆用异化、病态社会心理来诠释现代社会的犯罪现象,而马斯洛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和社会观来论述犯罪,使用了似本能、心理维生素、低协同等新颖概念。
据2009年4月2日的《社会科学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和京鼎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联合举办学术高层会议,来自社会学、犯罪学、经济学、法学、媒体界等方面的多位学者,探讨了当前中国的社会冲突和社会情绪问题。笔者认为,社会冲突和社会对立情绪受到学界的关注是一件好事。社会对立情绪是社会冲突的表现,这是我国当前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从犯罪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视角观察,要正确认识社会对立情绪的性质,善于不断化解社会对立情绪,尽可能减少社会对立情绪酿成犯罪的事例。要完全避免社会对立情绪的发生是不可能的,把社会对立情绪严重化或政治化不是明智的做法。犯罪心理学界对社会冲突和社会情绪应予关注,并积极参与化解这种社会对立情绪。来自实际的声音,同样表明了增加社会心理学元素的意义。
四、与刑事法学的融会贯通
前几年,北京大学储槐植教授在国内倡导刑事一体化思想,强调刑事科学的整体化。作为犯罪心理学工作者的响应,笔者在2004年的《刑事一体化与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一文中说过,刑事一体化倡导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对于促进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犯罪心理学著作存在着忽视刑事科学的缺陷,没有很好从刑事科学中吸取营养,存在“一头重,另一头轻”的偏向。
刑事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是规范性
学科,讲究的是法律规范。犯罪心理学作为跨学科、交叉学科,一头扎在心理学领域,另一头跨入了刑事法学领域。学科的性质表明,犯罪心理学必须与刑事法学融会贯通,最重要、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注重刑事法律的规范性。笔者是一直主张“犯罪心理法定性”的观点:所谓犯罪心理是针对犯罪行为的,就意味着犯罪心理离不开犯罪行为。可以说,没有犯罪心理的犯罪行为是不存在的;同样,没有犯罪行为的犯罪心理也是不存在的。对前一句不会有什么异议,因为犯罪行为总是在犯罪心理支配下发生的。至于后一句,有人可能不同意:犯罪心理在先,犯罪行为在后,有时候某人有了犯罪心理,但结果并未实施犯罪行为,那不是只有犯罪心理而没有犯罪行为吗?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误解。笔者认为,不存在犯罪行为,就不能确定先前存在的这种心理是犯罪心理,比如某人心里想过偷东西,但没有实施盗窃行为,某人只是有过不良心理或反社会心理,但不是盗窃犯罪心理。我们刑法对待犯罪行为是实行追诉,惩罚的是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现代刑法通常不惩罚思想。至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也是追溯的,主要从大量已发生的犯罪现象或行为中,去研究犯罪心理,探寻其规律性的东西。因此,离开刑法规定的犯罪,并无什么心理学涵义上的犯罪。至于不良心理、消极心理与犯罪心理的联系、转化那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由于犯罪心理学是在刑事领域应用心理学理论,因而重视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等是一个当然性原则。
另一方面,犯罪心理学的触角涉及刑法学、刑事诉讼法等领域还明显不够,如犯罪构成理论、刑罚理论、被害人研究等方面都需要心理学的协作。犯罪心理学与刑事法学的融会贯通,既有利于刑事法学的发展,又能深化犯罪心理学的理论,这是学科之间加强联系的一种必然趋势。近几年来,刑事领域出现的社区矫正、刑事和解、恢复性司法及少年司法制度改革等,使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更加拓宽了。因此,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必须借助心理学与刑事法学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壮大学科,不断形成新的学术亮点。
五、广阔的知识背景
强调犯罪心理学的跨学科视野,就意味着不断开拓和加深犯罪心理学广阔的知识背景,把犯罪心理置于诸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中予以考察。除了心理学和刑事法学是犯罪心理学的两大主干外,其实也很难断定哪一方面的学科知识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是绝然无关的。单学科的研究模式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而跨学科视野通过不同学科视角的转换、交叉、融合,是一种综合性的高层次的研究模式,它为犯罪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包括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和争论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国内外不少知名学者都谈到过学科的交叉点往往可能是创新的突破口。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丹尼尔·卡纳曼,把心理学分析方法与经济学研究融合在一起,为创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由此笔者联想到跨学科视野倡导的广阔知识背景,酝酿着犯罪心理学未来创新的生长点。
心理学的发展史表明,不管今天的理论多么盛行并获得赞同,但明天新的研究肯定会改写原有的阐释或推翻旧的观点。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也应该如此。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下,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是否应该有多种模式呢?有些争论的尖锐问题,是否可以有新的解读呢?是否一定是非此即彼?难道不能亦彼亦此吗?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强调多重未来、多重交叉和多重选择,强调历史依赖性,强调内在的和固有的不确定性。在笔者看来,可能是亦彼亦此,可以有多种模式,犯罪心理学的发展需要多元化。
2007年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联名发表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该历史文献指出:“避免把科学知识凌驾于其他知识之上”。笔者的体会是,广阔的知识背景还包括科学之外的来自生活和经验的特殊知识。2008年12月21日《新民晚报》报道了王蒙用生活经验与老子对话,这位大作家说:读老子不可能找出定解,我要做的是寻找各种解释的可能性;用生活经验和他对话,互证互文。无独有偶,汶川地震一周年时,心理学家讨论心理治疗,发现“沉默是金”挑战着“倾诉观点”,这是来自灾区生活的实证。笔者对这些是颇有感触的,认为犯罪心理学也要重视来自生活和经验中的知识。
心理文化视野 篇7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
20世纪末, 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理论, 西方世界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主观层面的积极的情绪体验, 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希望等;二是个体层面的积极的人格特质, 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和勇气等;三是全体层面的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心理学主张发掘人的积极品质, 提供积极的环境, 肯定人的价值, 方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心理学的作用。它区别于传统心理学一味的关注病态心理, 主要关注人内心的积极品质, 希望借此可以激发人类的潜能, 完善积极的心理人格。应用于学生群体的积极心理学要求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潜在的优势, 并努力使其优势增强, 倡导赏识教育与全员教育, 重视个性发展的同时也重视共性教育, 运用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行为的积极发展。
二、高职在校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 自卑与自负并存
进入高职院校, 对于很多学生从内心来说, 已经是一个自我否定的开始, 会觉得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外在表现来说, 一方面会在老师或以前同学面前, 表现为不自信甚至自卑心理明显。另一方面, 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不自信, 在外在面前表现的过于自信, 以显示自己能力, 证明自己。这种心理容易矛盾, 极易造成不平衡, 更加促使学生不善于于人交流。
(二) 依赖与孤独并存
高职新生这个年龄段正处于自我统一性确立的特殊心理时期, 这段成长过程中内心充满中冲突与不安, 特别是当学生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不一致时, 内心会充满不安全感, 表现出心理依赖与现实孤独并存的矛盾人格特点。情感迁移可以很好的移除这种内心的矛盾, 但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高职学生很难以掌握这种技能, 即便在老师的指导下, 也难以学会甚至掌握这项技能。一旦出现内心冲突发生后, 就会通过不妥言论或行为表现出来, 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矛盾。
(三) 网络依赖与现实冲突
网络的普及使学生容易沉浸在虚拟世界里, 同时因为高职新生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感较强, 在网络世界容易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但是由于长期沉浸在虚拟世界, 反而更加容易出现语言的交流障碍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缺失。
三、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 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新生教育
目前,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是“预防-咨询辅导-诊断治疗”, 形成了“筛查、跟踪、矫正”的模式。普遍做法是新生进校后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普查, 建立本校的学生心理档案。目前高职院校进行心理教育的第一步是针对全体新生, 进行普遍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并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与此同时, 根据心理健康调查筛查出来的结果, 针对部分有异常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并通知其所在院系, 要求辅导员对其重点关注。这样的做法易让同学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对心理有问题的同学进行辅导。首先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其次有问题的同学较排斥这种模式。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违背了心理学的积极价值取向。目前高职院校针对普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于新生阶段, 虽然各个学校开设了心理讲堂和心理咨询室, 但是学生普遍认为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同学, 而非每位同学都应积极参与, 使得高职院校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新生阶段。
(二) 师生关系不对等
作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形式之一的心理学课程, 教师还是传统的授课模式, 将学生定位为受教育者, 自己则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并不积极参与整个学生的心理品质构建, 只是单纯的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定位不得当, 使学生在这种不对等关系中, 难以敞开心扉, 致使心理教育难以成效。
(三)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 (个体咨诲、电话咨询、信箱咨询、团体咨询等) 、召开心理讲座等。这些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还是从“心理问题”为切入点,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并指导学生如何预防此类心理问题的发生, 而不是主动构建健康的心理, 这种模式偏离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心理素质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做越难。
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一) 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首先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心理学课程内容上, 高职院校的心理课程应注重积极心理学的挖掘, 让学生系统学习和把握积极心理学, 逐步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学生系统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以便更好加以运用。课堂形式上, 引入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 打破传统的讲授形式, 试点小班教学形式,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课堂中不断呈现积极向上的环境, 帮助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其次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出发。对大众开放心理咨询室, 不再将心理咨询单纯的定位于服务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应面向所有普通学生。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 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活动中构建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完善学生人格。
(二) 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 环境对于人类的心理构建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不同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各校学生的特点以及毕业后的职业需求, 为在校生打造属于本校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构建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 提升其心理抗压能力。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打造包容和欣赏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组织系统构建的重要内容。
(三) 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筛查、跟踪、矫正”的固有模式, 由此延伸成“预防-咨询-矫正”的工作形式, 使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分成以下三级工作目标。
1. 发掘培养。
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 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挖掘并发展对学生有持续影响的积极心理品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获得积极体验提供机会和平台, 使学生逐渐获得认同, 增强有效的情绪体验, 发展管理情绪的能力, 逐步使积极的主观体验上升为积极的价值观, 构建理性调节正确的引导高职学生的健康积极发展。
2. 辅导咨询。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辅导咨询应定位于积极评价而非传统的矫正心理问题上。改变简单克服心理困惑的做法, 让学生体验追求设定目标过程中的快乐, 增进幸福感。通过正向的刺激, 增加学生正向情绪体验, 减少负面情绪的堆叠。同时作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转变观念, 不再居高临下, 与学生共同成长, 构建一个积极、平等的平台, 吸取并分享学生的建议, 激发学生的潜能。
3. 积极预防。
积极心理学认为, 主体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会增强幸福感的体验。积极预防就是改变发现问题后矫正的观念, 将心理健康教育提前至心理品质的构建。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积极情绪体验和培养个体自尊作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积极心理资本增值是培养个体自尊等积极心理品质等有效途径。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品质构建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 为学生营造积极行为的环境, 让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目标, 构建自我意识, 增强主观体验, 在积极的环境中度过大学生活, 减少青春期的内心冲突。最后让“发掘培养-辅导咨询-积极预防”成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目标。
(四) 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沿用传统的课堂模式, “你说我听”的课堂环境, 使学生与教师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不利于师生平等关系的构建, 因而学生易产生被动消极的态度。积极心理学指出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应该以尊重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同学, 努力形成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 将自己定位于为学生提供服务的群体, 帮助其构建积极的心理品质, 其次学生在课堂中改变“听课”的习惯, 努力与教师共同主导课堂, 真正融入课堂建设中。最后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 突破教室的局限, 将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实践中, 利用课堂外的拓展活动, 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中。
五、结语
积极心理学侧重研究人性中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并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来激发人们内心的潜能, 协助人们不断追求幸福。在压力巨大和时代飞速发展的现在, 为心理咨询带来一股清流。与此同时, 如今高职院校, 心理危机事件层出不穷,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改变学生的现状, 而积极心理学理论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高职院校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提升和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促进高职学生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海军, 王佳利, 徐传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师教育论坛, 2008 (11) :72-74.
[2]段保才.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 2016 (2) :34-37.
[3]孙晓英, 周文静.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 2013 (23) :225-226.
心理文化视野 篇8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 它的代表人物赛里格曼和西卡森特米哈伊曾撰文指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 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 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帮助人们走向幸福, 使儿童健康成长, 使家庭幸福美满, 使员工心情舒畅, 使公众称心如意”。[2]积极心理学批判传统的消极心理学长期以来对心理疾病成因、治疗方法等主题的专注, 以为相关问题的解决就能带来个体生活的改变, 幸福感的获得。但事实却是, 随着心理疾病研究的深入, 患心理疾病的人数却日渐增多, 这一现象似乎是与心理学的研究初衷背道而驰,
作为一股新兴的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人格品质以及积极的社会制度。它以普通大众为研究对象, 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心理学要重视人类积极品质的挖掘与培养, 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Seligman曾概述了人类6种美德和24种积极力量, 包括 (1) 智慧和知识: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思维、热爱学习、正确观察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2) 勇气:英勇、勇敢、坚持、风趣、热情; (3) 博爱和仁慈:和气、热爱、社会智力; (4) 正义:公平、谦逊、忠诚、平等; (5) 节制:自我调节、谨慎、考虑周到; (6) 卓越:对优秀和美丽的欣赏、希望、感激、幽默、信仰。[3]这些美德和品质对于健康人格地塑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大学期间, 学生的人格品质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引入积极心理学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新视角, 为学生积极情绪和个性品质的升华提供方向。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 注重个别学生与全体学生的兼顾
目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都以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为主, 其他的学生被自然地忽略掉了, 这些学生的情况如何呢?他们在大学生活中能感受到幸福快乐而有希望吗?这些就不得而知了。积极心理学的引入, 对所有人的积极情绪、积极品质以及潜力发挥的关注, 能从理论上补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打破当下以少数问题学生为重点的局面, 使更多的人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视线范围内, 实现个别学生与全体学生的兼顾。
(二) 引入积极预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心理学研究者们发现, 人性层面的积极力量和美德如勇气、爱、开放思维、乐观、希望、坚忍等对于心理疾患起着不容忽视的调节和缓冲作用。[4]对这些品质的挖掘培养, 将积极预防的理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当中, 能更有效地实现心理预防。自我效能理论曾提出四种增强自我效能的途径:个人直接的经验、他人的替代经验、言语说服以及环境。这四种方式在积极情绪和人格品质的培养中同样适用。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讲座等多种方式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 挖掘他自身的积极品质, 引导他去发现这些积极品质是如何形成的, 他人身上有哪些积极品质是值得他学习借鉴的。当学生拥有相对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个性品质之后, 其抗压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会自然提升, 从而达到积极预防的目的。
(三) 强化全员育人的教育措施
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从个人的内部研究扩展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社会环境能促使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积极的层面。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营造一个关爱支持、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样有助于学生获得快乐幸福的感觉。目前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心理辅导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 与其他教职人员无关。这是非常狭隘的观点。相对于人数众多的学生, 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人数有限, 也没有机会与所有学生进行接触交流。而与学生接触最多, 影响最大的则是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如果他们在授课过程中能重视学生积极体验的培养, 将其自身积极、正面的品质示范给学生, 这在无形间能对学生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因此, 强化全员育人的意识, 在教育宣传中渗透积极心理学, 能有效地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范围, 营建促使学生积极品质发展的环境。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情感、人格和社会制度的理论, 其核心是对人类积极品质的挖掘与培养。本文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并将之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为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Seligman E P.Building human strength:psychology’s forgotten mission[J].APA monitor, 1998, 29 (1) :12-18.
[2]Seligman M E P, 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 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1) :5-14.
[3]宋雅娟.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3:68.
教师心理健康的新视野 篇9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认同感
1职业认同感
认同感, 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它的形成或缺失与该职业的社会整体评价、个体自我满足感、职业压力源和职业发展空间等诸多因素相关。
当前社会、学校和家长对教师群体的期望和要求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 但是有针对性地缓解教师压力的策略方法尚未形成科学体系, 导致教师群体在压力面前处于被动的地位, 教师往往只采取消极发泄、忍气吞声的方式承受压力。长此以往, 超负荷压力的累积, 会导致教师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已发生的教师自杀、虐待学生等案例应该引起全社会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调查显示, 压力过大是导致教师群体出现职业倦怠进而导致职业认同感下降的主要原因。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症, 是一种由工作单调、机械、无新意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 是在工作重压之下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它和身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 而是心理的疲乏。主要表现为工作提不起兴趣充满了厌倦情绪、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身心疲惫, 导致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下降。教师职业具有压力大、长期重复单调等特点, 是极易引发倦怠的职业, 这不仅导致教师群体心理健康发生偏离, 更危害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与探索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问题, 形成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法, 对促进教育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职业认同感的方法
(1) 培养积极心态, 合理认知
教师的健康心态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更关系到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常言说:心态改变命运。同样一件事, 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 就会采取积极的方法, 做起事来就会心情舒畅, 容易取得好效果;以消极的心态去应对, 就会采取消极的方法, 做事得过且过, 缺乏热情、弄得自己身心疲惫, 还收效甚微。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 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 学会以积极的心态认知、评价自身及外部事物,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而不是夸大或缩小自身价值, 要从心态上善待自己, 宽待自己, 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遇到困境, 挫折、失落、出现职业倦怠时, 可以尝试用自我暗示、倾述、放松等方法进行调试。遇到问题、困难的时候不仅仅要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理性的思维方式, 理智、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所处的情境。
(2) 辩证地对待教学工作的重复性
教学工作的重复性具有宏观与微观的辩证统一性。德国哲学家说过重复是学习的母亲, 其实很多职业都有重复性的特点, 要知道重复的工作中不只有单调和乏味, 更有发现和创新, 有乐趣和成长, 要认知到重复的双重性, 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简单的重复, 应在旧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发现新的知识, 把这种重复当做一种经验积累和财富, 就可以减少职业倦怠。
(3) 取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能够获得来自他人和社会各方面的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援助。社会支持可以为个体提供情感支持, 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体的健康, 它能对压力事件起有效的缓冲作用, 使个体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人需要他人的支持, 也需要关爱他人。与人互动, 沟通心灵, 倾吐遭遇的心理压力事件, 是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每个人的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学校、朋友等, 建立了这样的支持系统, 当我们内心欣喜、痛苦、烦恼、无助时就能得以倾述、分享, 或得到理解、关怀和支持。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期待
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展露的良好期望会让学生形成成功的信念和期待, 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 取得优异的成绩。正确的学生期待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激发其学习动机, 调动学习积极性, 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1教师的期待效应
1968年,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英国的一所小学进行一项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 煞有介事地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 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 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 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其实, 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 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其实, 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 根本没有一句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 不但成绩提高很快, 而且性格开朗, 求知欲望强烈, 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罗森塔尔借用希腊神话皮格玛丽翁的名字, 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玛丽翁效应, 这个效应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是现代心理学理论中的一大经典理论, 家长老师就是皮格玛丽翁, 孩子就是少女的雕像。这种由于期望不同而导致儿童发展出差异的现象就是期望效应。期望在本质上, 是人的情感和观念, 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 简单地说就是别人期许你什么样, 你就会慢慢地往那上面去做。
与期待效应相反的是破窗理论: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 没有人去修补, 不久, 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 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 很快的, 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 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 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 人就会毫不犹豫地丢垃圾, 而丝毫不觉羞愧。在学校里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 关键是孩子犯了错误, 教师和家长该如何对待。如, 两个孩子在考试中成绩都下降了, 孩子自己心里肯定很难过, 一位家长的反应是不问青红皂白暴打了孩子一顿, 而另一位家长安慰孩子说没有关系, 帮助孩子找出后退的原因, 并鼓励孩子下次一定能考好, 可想而知, 这个孩子肯定会加倍努力, 而另一个孩子, 会产生逆反心理, 甚至会破罐子破摔。
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 在教学中要用赞美和期待的方法对待学生, 而破窗理论又告诫我们慎重对待“问题学生”, 不能让他们陷入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怪圈。这两个理论经验对促进后进生的学习尤其有效。
2树立正确学生期待的方法
要用积极的、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积极心理学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会带来很多的启示。积极心理学重点研究人的积极因素, 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为出发点, 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 从而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品质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正确地对待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潜能发挥:真诚地赞美学生、关注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满怀热情地提出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尽可能地减少批评、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
三健全的自我认知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 在个性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是一个完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埃里克森认为, 认识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包含人格发展的内容。每个阶段有其特征性的冲突, 而对付冲突的办法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积极的方法有助于自我的成长, 形成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消极的方法则会削弱自我的发展, 阻碍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 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2健全的自我认知的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 一个人越有自我意识, 就越能够变得既有自发性又有创造性。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人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 同时也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保证。
(1) 正确地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它有利于发现现在的自己, 构建未来的自己, 是一个经过不断地调适逐渐完善的过程。认识自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与他人比较, 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建立自我的参照系和立足点, 在参照系之中客观、发展地看待自己, 才能更全面地定位自己, 发展自己;与自己进行比较, 主要是与过去自己、理想自我进行比较, 与过去的自己相比是否成熟、进步, 与理想的自我相比是否切合实际、差距有多大, 与自己比较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不断地进行内省, 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剖析、反省, 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 了解自己的情绪、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 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监控, 只有客观正确地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调节。
(2) 合理的发展规划
教师的职业发展不能只是一个被动满足社会、学校、家长需要的过程更应是一个主动发展、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觉追求发展的动态过程, 这就需要进行合理的发展规划, 不断地提升能力和信心。合理的发展规划应该具有以下特点:能够充分挖掘自我潜能和促进自我实现的、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相统一的、立足于自我发展环境、内容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人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逐渐地完善自我认识, 促进身心健康。
(3) 有效的自我调控
自我调控是指个体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 自觉控制自我, 主动协调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环境的关系, 并争取在这些关系中更主动积极地、更有效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是健全自我意识的核心问题和执行层面, 自我调控在教师职业的发展中具体表现为:成就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教育行为的创新持续性、成败得失的调节控制和自我的不断实现。教师在自我职业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发展困惑和危机, 导致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职业发展受阻, 引发自我意识危机, 影响心理健康发展。掌握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有效自我调控方法, 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控, 是教师健全自我意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2]白羽.改变心力[M].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6.
[3]朱永鑫.工作倦怠的心理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心理文化视野 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 被誉为是心理学发展领域的一次革命。总体来说, 积极心理学是从积极的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的学科, 研究的结论更加积极有效。积极心理学一经问世, 便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欢迎。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心理学理论给予理论和智力支持, 传统的心理学理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是尚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引入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大有裨益。
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沿革和主要特点
(一) 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领域内的新兴学科, 以Seligm an和C sikzentm ihalyi于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诞生的主要标志。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西方学者对于婚姻和幸福感问题的讨论, 以及荣格关于人生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一度中断, 心理学的功能和作用也转变为治愈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 消极心理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了主要地位。直到20世纪末,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才开始广泛出现。一些西方学者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概况为“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 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 挖掘个人的内在潜能和建设性的力量, 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共同幸福。
(二)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总结起来, 积极心理学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 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优点。
积极心理学认为, 心理学的作用在于建设而非修补。因此, 应当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设定为身心健康的社会群体, 而并非少数具有心理问题的社会群体。积极心理学倡导发现个人的优点和美德, 而并非通过研究发现其弱点和不足。这种研究思路带动和恢复了心理学研究的应有功能, 研究成果更加积极。
2. 提出了积极的预防思想。
积极心理学并不回避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而是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 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积极心理学认为, 心理疾病的预防主要依靠个体的内驱性动力, 而并非是外部对于缺陷的修补。人类自身就蕴含着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 心理学的作用是要引导个体将这些能力激发出来, 有效地达到心理疾病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研究应当集中在对个体积极性心理因素的挖掘和引导之中, 通过适当干预塑造个体良好的品质。
3. 强调个体与社会融合发展。
积极心理学除了对个体自身的积极性心理因素进行挖掘和引导以外, 还注重个体心理健康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强调个体与社会的融合式发展。在对个体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力量。
二、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 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集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教育手段单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主要具有下列几方面重要意义:
(一)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施适当的干预,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而良好的心理素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说教意味更浓, 很难从内心深处引发学生的共鸣。通过引进积极心理学理论, 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优势, 并实施更加积极地心理干预和预防, 将会更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二) 帮助学生树立更加积极的心态
当前,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和繁重的学业压力,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存在着心态过于消极的问题, 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引进积极心理学,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潜力, 他们将会树立更加积极的心态, 正确对待就业竞争和学业压力, 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
(三)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职院校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能够指导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营造更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有效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笔者认为,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全面理解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特点。在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含义及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 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 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整合优势资源, 形成教育合力。在深入理解和认识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 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还要充分整合校内的优势教育资源, 将思想政治辅导员、任课教师纳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之中, 在学生日常管理、专业教学等全过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学习动机的激发 篇11
一、激活动机,树立目标
目标如航灯,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巨大的力量,奋勇当先,永不畏缩。我们从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入手,通过主题班会课、故事活动课等途径介绍名人伟人成长事迹和小故事大道理,使学生明白,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机遇之外,崇高的追求目标和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激发学生以他们的先进事迹鞭策自己,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追求崇高的奋斗目标。中考前夕,学生忧心忡忡,生怕自己考不上高中,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一次题为“下一站,成功”的主题班会。班会课上,同学们先后上台讲了:闻鸡起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故事。从名人身上同学们深受教育和启迪,明确了“欲成才需先立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二、多种激励,促学生发展
1. 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比说服教育更具说服力和号召力,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给学生以鼓舞、教育、鞭策,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因此,在进行情感激励的同时,必须施以榜样的激励。在榜样的确立上,首先要重视学生身边的典型树立,教师要重点对优秀生加以栽培,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学习上的排头兵。同时,加强对班干部、优秀学生进行榜样意识的教育,使之在各项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去年中考,我校邓芷晴等三位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学校,为母校争光,很多同学为他们感到自豪,啧啧称赞,学校及时地抓住时机,邀请她回到学校与学生面对面座谈并在全校面前做演讲,事后又组织学生写心得体会并择优在班会课演讲,起到良好的激励效应。
2. 能力激励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但其他方面如体育、文艺、劳动等可能很突出。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鼓励他们发展个性,发挥特长,要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迁移到学习上,这样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每学期我校组织学生评选“雅”之星:引领之星、进步之星 、公益之星、才艺之星、善学之星、合作之星、读写之星等,通过评比,一部分中、差生榜上有名,他们感到很高兴,找回自信心,激发了上进心。
3. 语言激励
每个人都有渴求被肯定、被赞扬、被称颂的欲望,更何况成长中的学生哪有不喜欢教师对其关心和鼓励呢?所以教师要学会赞美学生,要不惜运用赞美之辞,赞美学生的每一个优点与进步,哪怕是不起眼的优点和进步。在批评学生时,要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善意批评,而且要在否定中有肯定,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因而,平常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可以亲切地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在批阅学生作业或试卷时,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就会写上“你真棒”、“你能行”、“你一定行!”“老师期待你的进步”等鼓励性语言。
三、勇敢面对挫折,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在人的成长道路上,失败与挫折就像预先为人设下的激流险滩,只有通过它,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要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磨合期”。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当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要不气馁,敢于承认和正视挫折,要有和挫折抗争的精神,学校也通过主题班会分享励志故事、邀请名人来校开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在失败中奋起,在挫折中成长。如组织学生观看“吃野菜的杨六斤” 和“无臂女孩杨佩”视频;开展“无臂琴者的天籁之音──刘伟”的视频教育主题班会课;邀请了奥运冠军冼东妹到校举办了“超越梦想,再铸辉煌”分享会等。
四、组织竞赛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中学生年少气盛,不轻易服输,好胜心较强。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教师应因势利导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来满足他们好胜的心理需求。开展多姿多彩的文体竞赛活动,如篮球比赛、花样跳绳比赛、拔河比赛、朗诵比赛,个人才艺比赛等,可以激发组别之间相互竞争,使学生在竞争中寻找差距,在竞争中激发了斗志,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氛围起到积极的作用。
心理文化视野 篇12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可以说, 它的创建, 扭转了以往心理学中对于人类心理中负面因素研究过多, 而忽略了个人身上本应具有的正面积极的力量这一局面。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三大领域, 即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的人格, 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正是这种理念的具体实施。具体到大学生层面, 便可以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 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 激发大学生创造力等方面。这些趋善趋美, 以培育塑造积极、优秀品格为旨归的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因循旧例、治病救人的缺陷。中医理论中有“治未病”一说, 而积极心理学在一定层面上讲, 也类似于这种理论指导下的践行者, 如果做得得当, 则不仅能防患于未然, 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积极心理学对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新生之“新”, 在于他们在学习环境、知识结构、角色认知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以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一种动荡之中, 如果不能及时确立一个明确积极的目标来引导他们的人生方向, 当代青年群体中常见的茫然、颓废、散漫等负面情绪就会乘虚而入。新生群体是自我角色认知最模糊又最不稳定的一个群体之一, 在很多情况之下, 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自己的目标, 对于自己未来未作有效规划, 因此, 用一种积极而非消极、自省而非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内在的潜力, 树立明确的目标, 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应该是最有效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是帮助人生活得更美好, 而不仅只是活着。用这一宗旨来考量心理学的作用, 便会发现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对的对象其实只是少数问题学生, 忽略了或者部分忽略了所谓的“心理健康”学生。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更加强调对于全体学生的一种辅导, 这其中既有心理问题学生, 又包括一般学生。因此, 积极心理学并未否定传统心理学的模式, 而是对其的有效完善和补充。在大学新生中问题学生毕竟是少数, 虽然应当引起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但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对其他绝大部分学生的教育。从新生一入学起就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实践, 将培养他们独立积极的人格、幸福感、自信心和创造力纳入日常的辅导中, 既利于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氛围, 进而通过这种力量和信念的传递, 使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孤独感、不适应感有所缓解, 又可为他们开展大学生活树立一个明确有效的目标。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
1. 新生辅导员要起到示范的作用。
辅导员与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相比, 接触到的普通学生要更多一些, 因此, 辅导员特别是新生辅导员要认真学习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不放弃任何一个言传身教的机会, 将自己乐观积极的态度通过有效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新生。例如通过各种班会向学生传达关于责任、人生态度、荣誉感等积极心理学所涵盖的不同主题, 通过用身体语言、态度、笑容、轻松的氛围来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 并用鲜活的事例向新生传达相关的理论, 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帮助他们准确定位, 促进自我的发展和实现, 引领他们适应大学生活, 开掘自身最大的潜力和创造力, 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同时, 辅导员在面对心理问题学生, 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时, 也要通过确立有效的目标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比如从增强他们的积极体验入手来给予他们自信、自尊的感受, 进一步鼓励他们表达自我、完善自我, 从而消除内心的阻抗情绪。
2. 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大学新生, 尤其是“90后”的新生, 因为多为独生子女, 同时又受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的影响, 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生活态度等各方面都迥异于之前的学生群体, 因此有舆论指出这是同西方“垮掉的一代”相类似的一代人。但他们也有着积极的方面, 比如对于独立的追求、自我价值的表达、真诚、不掩饰自我的好恶等。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形成了大学生所生活的主要环境, 新生群体背后的家庭, 既是他们获得教育机会的坚强后盾, 又在无形中影响到了他们性格的形成。如父母的教育方式开放抑或保守, 家长子女间的关系是否融洽, 这将直接影响到新生在一个新环境中的适应和成长。因此, 有必要向家长指出这一点, 并且请家长做好配合工作, 通过不同方面的努力, 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渗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信任和支持, 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 获得自我幸福感的体验。而作为校园和家庭支持者的社会, 在这个阵营中也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通过传播有利于积极和独立人格养成的理念, 以及控制负面行为信息和舆论, 这些都能起到支撑学生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作用。因此, 如何将校园、家庭和社会整合在一起, 努力营造出一个适合培育人才的环境, 是应该从新生一入学起就开始考虑的问题。
3. 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相结合。
在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 如何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就成为学生工作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更加美好的人生, 而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为此而做的准备。因此, 有论者指出:“目前大学生的发展性困惑, 从表面上看是情绪, 认知方面的问题, 但在更深的层面上, 反映的是生活观念与心理发展的滞后。”在价值不断重塑、文化日趋多元的今天, 传统的知识模式和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因此,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这种变化, 应对这种变化, 便成为学生工作的一个新的要求。从新生入学开始, 就应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开设, 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 为以后的就业和自我完善打下基础。而在这之中, 积极心理学的介入, 无疑会为课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过将生涯规划作为一条主线, 将学生们自我实现的愿望、潜力的发挥、积极进取的品质穿插进去, 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 从而为今后的择业和就业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4. 充分运用团体辅导方式。
为新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使新生更快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 这是很多高校的惯例。但在这种讲座形式下, 新生多是被动的聆听者, 而很少会主动参与到其中, 所涉及的具体事例也因是他人的感受和体验而少了自省、自察的兴趣。要改变这种被动的角色, 就需要在其中充分运用更为积极的团体辅导方式, 如提升自我抗压、抗挫折能力的心理拓展训练, 演讲讨论等真正使学生融入其中的交流方式, 以分享幸福分享快乐为主旨的主题班会。在这种彼此启发、彼此鼓励的交流中, 既可以使学生真正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 了解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又能使集体凝聚力得到提升, 可以说能够起到一种建立自信、体验幸福的积极效果, 而这也正是积极心理学中所奉行和想要达到的目标。
当然, 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必然会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和限制, 也需要相关部门提供一系列的支持, 但它确实为开阔心理健康教育视野提供了一条可资参考的道路, 相信随着积极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也会越来越广。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扩大教育的范围, 促进更多学生进行积极人格的培养, 发挥出更大的潜力和创造力。辅导员既要起到示范作用, 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又要与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结合, 还要采取一定的团体辅导方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燕.积极心理学: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拓展新视角[J].学习月刊, 2010.2.
[2][美]卡尔著.郑雪等译校.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1.
【心理文化视野】推荐阅读:
消费文化心理07-11
文化心理适应07-28
《易经》与中国文化心理06-03
超星心理行为文化答案09-06
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09-22
尔雅心理行为文化答案11-18
心理学视野09-22
文化心理学商务英语09-03
梁实秋文化心理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