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

2024-10-10

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精选7篇)

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 篇1

一、习近平论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

一切经济现象发生背后的深层原因都应在人的心理中去寻找。比如,我们说家庭联产承包这一农业制度变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就是因为该制度变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激发正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致贫的原因很多,但人自身是最重要的原因,尤其是人自身的心理或精神原因。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就必须首先瞄准、找准“人”身上的心理致贫原因。人的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对经济活动有重要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心理因素这一非物质原因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中的伟大作用。24年来,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观念扶贫”、“精神扶贫”、“扶贫要先扶志”的扶贫理念。例如,199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习近平同志聚焦贫困与发展问题的著作———《摆脱贫困》,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该书中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先飞、先富的关键是我们头脑里要有先飞、先富的意识。我们一向认为,地方贫困,但人的精神和心理不能贫困;贫困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人的精神和心理贫困。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首要意义并不是摆脱人们物质上的贫困,而是首先要摆脱人们头脑中的意识、精神和心理贫困,只有摆脱了心理和精神的贫困,才能彻底摆脱物质上的贫困。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扶贫要扶志”的扶贫理念。例如,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指出,“扶贫要扶志,有志气、自力更生很重要!”[2]不到一年时间,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再次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3]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扶贫要扶志,要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4]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6年全国“两会”湖南省代表团座谈时指出,“扶贫要扶志,补齐精神短板。精神贫困首先体现在贫困者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信心。精神扶贫则使人精神上有力量,实践中有力量,这样扶贫就扶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不拔掉精神上的穷根,就不能拔掉经济上的穷根。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5]“扶贫要扶志”中的“志”是什么?《辞海》对“志”字义的基本解释是:“在心为志”,“志”即人的心理或精神“[6]。”扶贫要先扶志“即扶贫要先扶人的心理或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一文中还提及了“新邵贺贫”、“两个县争戴国家贫困县的帽子”、“一个县一直戴着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帽子”的事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看了一些材料,反映说2012年初,某省某县(经查实为湖南省新邵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该县政府网站上随即发布‘特大喜讯’,热烈祝贺该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就是“新邵贺贫”事件)。还有一个案例,是说两个县争戴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落败的县长含着泪说,我们县这次之所以没能争取到国家级贫困县的资格,就是因为我们县实在太穷了。再有,有一个地方一直戴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帽子,其实,2005年该县就已经进入了全国百强县之行列,2011年因媒体曝光,国家级贫困县的资格才被取消。据说,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国中部百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评比榜单上,竟有17个国家级贫困县。对于这种现象,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一下,该摘帽子的就要坚决摘,不该戴就坚决不要戴,没什么好照顾的!”“新邵贺贫”(1)、“争戴贫困县帽子”的现象,一方面暴露了如今贫困地区政府及民众总是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于外部帮扶(或扶贫),贫困地区政府及民众“等、靠、要”的对外依赖心理还相当严重,贫困人口自力更生精神、劳作精神、自信心和坚韧意志严重缺乏,这在贫困地区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实质上就是人们心理贫困(或精神贫困)的表现,心理或精神贫困已成为制约贫困人口收入增长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非物质原因。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现行国家扶贫政策体系的某些不足。长期以来,我们在救济扶贫、物资扶贫、资金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项目开发扶贫、对口帮扶扶贫、生态扶贫、搬迁(移民)扶贫等的同时严重忽略了贫困人口心理(或精神)贫困与心理(或精神)扶贫。如今,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的某些深层心理贫困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二、习近平心理扶贫观对新时期反贫困的启发

检验一项扶贫政策的得失成败,主要不是看外部给贫困地区和人口多少援助资金、开发项目等,关键要看该扶贫政策是否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产生正向激励作用,而不能使贫困地区政府和贫困地区人口产生负向指望心理、依赖心理、懒惰心理和畏惧(困难)心理,更不能“越扶越懒”、“越扶越贫”。在脱贫致富中,能否最大限度激发贫困地区政府和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将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就是通过某些制度安排(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来激励人的积极心理和行为,促使人们更加努力、更加勤勉地工作或劳动以创造财富,就是变过去“外部(扶贫部门)要我(农户)富”的被动扶贫模式为现在“我自己(农户)要富”的主动脱贫模式,其实质就是持续不断地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内在动机或欲望的人的心理过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的思想给新时期中国反贫困实践以巨大启发,这就是:国家在物资扶贫、资金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项目开发扶贫、对口帮扶扶贫、生态扶贫、搬迁(移民)扶贫等的同时,应高度重视贫困人口心理(或精神)贫困与心理(或精神)扶贫问题,切实把心理扶贫提上国家顶层议事日程和反贫困实践上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序,跋,1-4,7-8,67-68,215-216.

[2]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29、30日)[G].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6):56-59.

[3]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N].人民日报,2013-11-06(1).

[4]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2015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15-10-17(2):2.

[5]习近平.心中的扶贫短板如何补齐?[EB/OL]www.chinanews.com/ll/2016/03-18/7802567,shtml.

[6]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453.

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 篇2

通过在厚学网报名学费可优惠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微博http://t.qq.com/zjuedpmd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分析及对策

【摘要】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不仅承受着经济压力,同时也更容易出现“心理贫困”的现象。高校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其帮助,更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扶贫”。本文从共性的角度,对贫困生的心理现象进行剖析,并寻求更好的预防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心理扶贫。

一、“心理贫困”的定义。

1.何为“心理贫困”。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谢桂阳给出了以下定义:心理贫困,就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从而产生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变化。

2.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谢桂阳教授曾对湖北大学185名贫困生和271名非贫困生进行过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同年龄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个性特征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更为敏感、拘谨;在心理健康状况上,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过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无独有偶,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调查结果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在217名被调查的贫困大学生中,有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还有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更容易陷入“心理贫困”中,更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

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1.性格问题。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 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自卑、敏感、脆弱是一部分贫困生最普遍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会出现三种行为表现:一是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贫困带来的心理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自愧不如别人;三是逃避离群,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贫困生因贫困而自卑,但又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和认可,却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有的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故意疏远同学;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贫困受到打击,他们一般很少参加需要花销的集体活动,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

3.学习问题。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因期望值过高而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很难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得到解决。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他们除了与别人一样竞争之外,还必须为生计问题而奔波。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明显偏高。

三、心理帮扶的渠道。

1.完善勤工助学,提高贫困生自助能力。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对贫困生都采取传统的资助方法,从生活费、学费上资助,减轻经济方面的压力,但上述各种手段容易使许多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产生依赖心理。而勤工助学与其他资助方式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参与式”,学生不再消极被动的等待捐助,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来自救。勤工助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减轻学习和生活负担,还可以克服大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大学生自主、自强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们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在与不同的人和事频繁接触的同时,学会了应付多种多样复杂局面,增加了对社会和人的了解。最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勤工助学,贫困生从观念上摆脱了等待救助,学会了平等、积极、主动。

2.消除学校对贫困生帮扶的误区。

(1)对贫困生资助的宣传要合理。

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时,很容易就把贫困生的资助做成对外宣传的工程,比如邀请受助学生公开谈感受、表决心,公开曝光等,殊不知很容易造成对贫困生自尊心的伤害。这种公开的宣传会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完全暴露,加重敏感和自卑心理。因此,高校在宣传时应征得受助人同意,尽量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以合理的不伤害贫困生心理的方式来表彰献爱心的精神,鼓励受助贫困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2)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不能“一刀切”

有些心理问题不光是贫困生特有的,普通大学生群体也会存在类似情况。但有的高校政工干部经常把贫困生置于学校的焦点下,将贫困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放大贫困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殊不知这样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刺激,非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3.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

(1)建立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创新心理辅导模式。

高校应建立一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体,政工干部、辅导员为辅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分清职责,各司其职。同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在心理教育模式上一方面要秉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2)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多开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心理特点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完善应对的方式。

(3)加强贫困生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些贫困生在得到学校或社会的帮助后,对赞助人却很冷漠,也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这给学校对贫困生回报社会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要求。学校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丰富回报社会的途径,例如参加志愿活动等,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四、结语。

总之,对于贫困生而言,助困与育人不能相脱节。如何强化育人环境,形成和谐成长氛围,注重贫困生人格培养,这需要社会和高校不断地努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2]尹春苹,胡苹,吴永祥。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3)。

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 篇3

近年来,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教育制度改革, 贫困生在大学生中的数量在增多。据有关调查表明, 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中, 贫困生所占比例为15—20%。贫困生作为在校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亦是弱势群体, 往往因为家庭贫穷, 其求学路比其他非贫困生更为艰辛, 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对生活的焦虑更大更甚。故贫困生容易出现“心理贫困”。所谓心理贫困, 指贫困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而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的负性变化, 表现为不合群、孤僻冷漠、过度敏感、焦虑、自卑、自大、虚荣和嫉妒等, 假如不能及时进行心理调适, 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甚至人格缺陷, 这对和谐校园的构建会产生不良影响。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对所在高校进行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和调适的实践, 并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及高校的相应对策, 指出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以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贫困生形式多样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1. 贫困生用外表的自尊掩饰内心的自卑。

当代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自尊意识, 贫困生的自尊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自尊心和自卑感是贫困生心理上的一对主要矛盾, 一方面他们渴望在同学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地位,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拮据, 生活条件和受教育条件较差, 可能在综合素质和能力上不尽如人意, 自觉难以维护自尊。在物质贫乏与现实需要的矛盾冲突面前, 他们往往会把经济上、见识上的不如人深化扩大到能力及其他方面都不如人, 对自己片面否定或全盘否定, 陷入强烈的自卑心态中去, 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 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 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

2. 高校贫困生情绪忧郁、冷漠, 对生活缺乏激情。

贫困的生活条件, 给贫困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由于其心理上总感到事事不如人意, 无心做任何事, 反应迟钝;情绪低落, 心境忧郁, 有一种无望、无助的感觉体验, 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 从而消极地对待人生, 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3. 高校贫困生向往又逃避着人际交往。

归属感是人的基本精神需要之一, 融入集体, 和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的基本情感需要, 亦是其身心健康的一个标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吸引着贫困生的注意力, 他们渴望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渴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青春。但是很多贫困生由于见识浅, 思想较狭隘, 不够自信, 害怕自己在活动中不能表现得优秀而遭到同学的耻笑。为了维护自尊, 他们选择逃避, 一些人因此而更加自卑, 敏感多疑, 自我封闭, 不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 与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 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 常常给人以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4. 高校贫困生过度敏感及自我防御。

经济上的捉襟见肘使贫困生们生活节俭、精打细算, 这本是优点, 但有甚者变得凡事斤斤计较, 在面临抉择时, 过度思虑, 难以决定, 由于担心自己的自尊会受到伤害, 顾虑重重, 情绪上始终保持较高的紧张状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争强好胜不甘人后, 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过于敏感, 他人不经意的话和正常的行为都有可能被认为是针对自己的, 从而产生对抗情绪甚至敌意, 致使人际关系紧张。

5. 高校贫困生无端地仇视他人。

贫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渴望人际交流, 追求友谊, 希望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大学生活, 体验大学生活的美好。然而家庭经济的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世俗的冷漠、同学的歧视、社会的一些不公平现象等, 容易使他们对社会持悲观否定的态度, 他们愤恨世道不公, 不满于自己的境遇, 为自己的贫困而感到羞耻, 怨恨家庭、怨恨他人, 甚至对社会充满敌视态度。他们常戴着有色眼镜看社会, 对一切充满敌意。

总之, 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有物质贫乏与现实需要的矛盾, 有自尊心与自卑情绪的矛盾, 有前途未卜与家庭期望的矛盾, 有良好愿望与扶贫方式不当的矛盾, 等等。由于贫困生上大学极其不容易, 往往被倾注了家庭甚至全村人的厚望,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择业竞争不公平现实存在, 贫困生若不能正视贫困往往因思想上的沉重负担而严重地影响了学业。此外, 他们没有“富爸爸”靠山, 就业压力更大, 更加剧了焦虑情绪。他们生怕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理想, 无颜见江东父老。这表现为极度焦虑, 耐挫能力弱, 容易悲观失望。生活贫困使一些贫困生长期生活在心理阴影中, 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 容易扭曲性格, 甚至导致人性扭曲, 严重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

二、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贫困, 消除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隐患

笔者在有关调查中发现, 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你”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 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不愿接受”, 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 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贫困大学生中出现的几种不良的心理之外, 嫉妒、感情脆弱等心理问题也比较常见。贫困生的不良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其成长成才及和谐校园的构建。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通过引导贫困学生正确看待一系列问题, 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缓解他们由于种种压力而产生的心理不适, 他们能将心理状态调整到学习生活的最佳状态, 符合和谐社会构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因而引导他们参与和谐校园建设至关重要。

1. 激发贫困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促进知识的积累。

现代化的大学, 要具有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品位, 构筑开放的、朝气蓬勃的人文科技文化氛围来感染人、熏陶人、启迪人、引导人。这需要长期的人文科技文化教育及实践,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原则, 使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 要努力创造条件, 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科技文化氛围。高校要经常举办科学、文化、艺术的系列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大力支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社团实践活动, 丰富知识, 增长才干, 愉悦身心;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 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 努力创造一种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学术环境和校园氛围, 包括: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年轻人敢于冒尖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通过人文科技校园建设, 为新一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才环境和成长空间。

2. 落实助困政策, 激发爱国情怀。

高校应妥善落实各项济困助学政策, 激发贫困生的爱国情怀, 是关系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课题。当前, 高校要进一步完善以助学贷款为主体, 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政策在内的助学体系。按国家有关政策要求, 全部开通助学贷款绿色通道, 确保每一位贫困生都能享受到助学贷款。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增设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帮助贫困生靠自己的劳动来缓解生活贫困问题, 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帮助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成才立业。建立健全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要主动走出去, 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作与联系, 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 为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 为大学生落实就业岗位创造条件。

3. 做好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具有不良心理状态的贫困大学生常表现为自我封闭、不自信、敏感、脆弱、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做好贫困生心理辅导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 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贫困生的挫折承受能力。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无论谁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挫折。对贫困生来说, 贫困只是诸多挫折的一种, 而且也是暂时的, 应该让他们明白, 人无法回避挫折, 人正是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才变得更成熟、更有力量, 心理发展得更充分、更健康。心理辅导人员要鼓励那些心理有挫折感的贫困生, 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 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把目前的艰难困苦作为对自己意志的磨炼, 不断提高挫折承受能力。第二, 心理辅导工作者要告诉贫困生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校园活动当中, 让他们懂得学会与人交往是一个人成长的需要, 在与人交往中学习别人的知识经验, 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三, 创造平等互助的交往环境。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是高校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不能只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问题, 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精神疏导, 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高校贫困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它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不仅是社会的需要, 更是时代的要求, 它要求教育管理部门、师生等各方面能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达到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境界, 要注重教育的人文性、个体差异性, 注重人格化塑造, 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摘要: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出现不良心理的高发人群, 是高校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关注焦点之一。本文对高校贫困生不良心理的表现及特点进行全面分析, 介绍了做好“心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指出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扶贫,和谐校园,建设,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建文.高校要负起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N].光明日报, 2004.3.13.

[2]吕明.浅谈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3:15-17.

[3]史马力.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与思考.安康师专学报, 2004, (1) .1.

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 篇4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状况不容忽视,其贫困心理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高校人才的培养.文章通过对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贫困现状的分析,从社会、学校、贫困大学生自身三方面提出了实现心理脱贫的具体对策.

作 者:轩欣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团委,河南周口,466001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7“”(21)分类号:B84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贫困 现状 对策

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 篇5

以往研究发现部分贫困大学生同时经历着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提高他们的抗挫折心理能力和减轻心理压力是需要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探索积极心理品质及相关变量对贫困大学生挫折心理的预测作用,为研究提高贫困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5 年3 月中旬根据贵州省8 所大学提供的贫困大学生名单,采用随机抽样法从中抽取1 000名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共收回有效问卷948 份,有效率达94. 8% 。其中男生392 名,女生556 名; 年龄在18~ 26 之间,平均年龄( 20. 43 ± 1. 56 ) 岁; 大一学生323名,大二学生431 名,大三学生99 名,大四学生95 名。

1. 2 研究工具

1.2.1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

根据Nansook等[13]提出的24 项积极心理品质自编适用于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经过因子分析,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共24 个项目,包括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卓越4 个因子。量表采用5 级计分,从1 完全不符合到5 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证明被试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量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 948,4 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1. 16% 。

1.2.2人际信任量表

采用Rotter[8]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原量表共25 个题目。本文根据实际研究目的采用其中8 个,且做不同程度的修改,经过因子分析,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共分为对人的信任、对政府的信任2 个因子; 采用5 级计分,从1 完全同意到5 完全不同意。所有项目得分累加即为总分,得分越高人际信任度越低。在本研究中,量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 6,2 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0. 34% 。

1.2.3心理复原力量表

该量表由Wagnild等[14]( 1993) 编制,共有25 个项目,量表包括个人能力和对自我与生活的接纳能力2 个因子。原量表采用7 级计分,本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5 级计分,从1 完全不符合到5 完全符合,经过因子分析,有良好的信效度。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复原能力越强。在本研究中,量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 913,2 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40. 71% 。

1.2.4挫折心理问卷

问卷由陈炎[15]编制,共54 个项目,包括9 个因子: 自尊挫折、自我实现挫折、环境适应挫折、就业挫折、学习挫折、人际交往挫折、经济挫折、恋爱挫折、家庭挫折。本文为了使问卷项目更具有代表性,根据原始问卷中大学生对各项目作答的百分比,从每个因子中选取3 个百分比排在最前面的项目组成本文的问卷,经过因子分析,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采用5 级计分,从1 没有影响到5 极重影响,得分越高挫折心理越强。在本研究中,问卷Cronbach α 系数为0. 925,9 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1. 66% 。

1. 3 数据处理

应用SPSS 15.0和AMOS 7.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 1 积极心理品质、人际信任、心理复原力和挫折心理的相关性分析

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挫折心理和人际信任均呈负相关,与心理复原力呈正相关; 人际信任与心理复原力呈负相关( r = - 0. 121 ~0. 559,P值均< 0. 01) 。在本研究中,由于人际信任量表得分越高,表示人际信任度越低,所以可以根据上述主要变量间的相关结果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见表1。

注: **P < 0. 01。

2.2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文对被试进行了4 个量表的调查,对容易形成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先对所有数据进行了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值为0. 933,Bartlett值为37 912. 36,P < 0. 01,说明本研究中的数据适合因素分析。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特征值大于1 的公因子有17 个,其中第一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8. 84% ,小于40% 的临界标准[16],表明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可以继续进行数据处理。

2.3模型的验证

本文潜变量包含的项目数量较多,各潜变量均采用各因子的项目均值作为新指标,以减少随机误差,然后建模验证模型的拟合度[17]。

首先,检验人际信任在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挫折心理之间的中介作用( 见图1) 。模型的拟合指数如下: χ2/ df = 6. 047,NFI = 0. 912,CFI = 0. 925,RMSEA = 0. 073。其中 χ2/ df值稍大于6,其他拟合指标在限定范围内,拟合程度较好[18]。

其次,检验心理复原力在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挫折心理之间的中介作用( 见图2) 。模型的拟合指数如下: χ2/ df = 6. 383,NFI = 0. 923,CFI = 0. 934,RMSEA = 0. 075。其中 χ2/ df值大于6,其他拟合指标符合标准,拟合程度较好。

最后,检验人际信任和心理复原力在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挫折心理之间的双重中介作用( 见图3) 。模型的拟合指数如下: χ2/ df = 5. 355,NFI = 0.918,CFI = 0. 932,RMSEA = 0. 068。其中 χ2/ df值大于5,其他拟合指标在限定范围内,相对于前两个模型,该模型拟合程度更好。

2.4中介效应路径分析

首先根据图3 分析各潜变量的因子负荷。积极心理品质的因子负荷均在0. 8 左右,说明卓越、公正节制、仁爱和智慧勇气是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典型代表。人际信任中对政府信任因子负荷接近0. 9,说明对政府信任的程度主要影响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心理复原力的2 个因子负荷均在0. 8 以上,说明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心理复原力有积极的影响,体现为其个人能力及对自我和社会的接纳能力较强。挫折心理的各因子负荷均在0. 5 以上,说明这9 个方面的挫折良好的代表了贫困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其中学习挫折和就业挫折的因子负荷最大,说明这两方面是贫困大学生的主要挫折心理。

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负向预测挫折心理( β= - 0. 109,t = - 2. 981,P < 0. 01 ) 。( 1 ) 当加入人际信任变量时,积极心理品质对挫折心理的预测作用下降,无统计学意义( β = - 0. 066,t = - 1. 335,P = 0.182) ; 此时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负向预测人际信任,无统计学意义( β = - 0. 258,t = - 1. 369,P = 0.171) ,人际信任正向预测挫折心理( β = 0. 167,t = 2.909,P < 0. 05 ) ( 图1 ) 。由于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人际信任的路径系数不显著,所以根据Sobel检验法进行检验,最终Z = - 1. 252,| Z | > 0. 97,所以人际信任作为中介效应是成立的,此时中介效应为0.043,占总效应的39. 5% 。( 2 ) 当加入心理复原力变量时,积极心理品质对挫折心理的预测作用下降,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β = - 0. 072,t = - 1. 509,P = 0. 131) ;此时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正向预测心理复原力有统计学意义( β = 0. 611,t = 19. 024,P < 0. 01) ,心理复原力负向预测挫折心理( β = - 0. 064,t = - 1.344,P = 0. 179) ( 图2 ) 。由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对挫折心理的路径系数不显著,所以根据Sobel检验法进行检验,最终Z = - 1. 341,| Z | > 0. 97,所以心理复原力作为中介效应是成立的,此时中介效应为0.039,占总效应的35. 9% 。( 3) 当同时加入人际信任和心理复原力变量时,积极心理品质对挫折心理的预测作用下降,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β = - 0. 032,t = - 0.560,P = 0. 576 ) ; 此时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人际信任( β = - 0. 261,t = - 1. 410,P = 0. 158) 、人际信任对心理复原力( β = - 0. 023,t = - 0. 669,P = 0.503) 、心理复原力对挫折心理( β = - 0. 058,t = - 1.245,P = 0. 213 ) 的路径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 图3 ) 。经检验,人际信任和心理复原力在该模型中起双重的中介作用,此时双重中介效应为0.077,占总效应的70.6%。

3 讨论

积极心理品质对贫困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有负向预测作用,说明贫困大学生拥有的积极心理品质越多,水平越高,越能降低挫折心理水平,增强其抗挫折心理的承受力。当面临负性事件时,积极心理品质水平高的贫困大学生会正确认识挫折事件,同时积极调动自己的优势资源,采取较有效的方式应对挫折,体现了良好的挫折心理排解力,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1,2]。所以平时要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如采用积极心理训练营的方式等[19]。

在本文中,人际信任和心理复原力均是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影响挫折心理的中介作用,分别正向和负向预测挫折心理。说明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通过上述两者对挫折心理起到一定的缓冲减弱作用,所以高校教育者应采取措施提升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尤其是信任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扶助政策,同时培养其面临挫折情境时能快速心理复原的能力。

由于本文的人际信任得分越高,其人际信任度越低。所以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正向预测其挫折心理,表明对人际之间的信任度越低,越容易引起贫困大学生挫折心理、自尊水平的降低及社交焦虑的增加[20]。本研究中对政府的信任主要决定着贫困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程度。由于长期经历经济贫困,部分贫困大学生体验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容易敏感和偏执。当他们处于经济贫困遭遇中,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种经济扶助支持( 如国家助学金等) ,只能对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久而久之,贫困大学生在经济及心理的双重压力下,会产生更多的人际不信任。在遇到困难时,不能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自己处于困境的挣扎中,极易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

心理复原力能负向预测贫困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水平,心理复原力水平越强,贫困大学生遇到困难时越容易激发积极心理品质,寻求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保持积极心态,降低挫折心理水平。心理复原力水平较低的贫困大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较低,在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摆脱困扰时,更容易形成心结,产生抑郁、焦虑、无方向感等挫折心态和人格受到损伤[21]。

本研究中,人际信任和心理复原力的双重中介作用显著,说明贫困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同时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教育者可以通过培养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提高其心理复原能力,更大程度的激发和塑造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继而提高他们应对挫折心理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摘要:目的 探索人际信任和心理复原力在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挫折心理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提供实证支持。方法 采用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心理复原力量表和挫折心理问卷,对贵州省8所大学948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挫折心理和人际信任均呈负相关,与心理复原力呈正相关;人际信任与心理复原力呈负相关(P值均<0.05)。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负向预测挫折心理(β=-0.066,t=-1.335,P=0.182)和人际信任(β=-0.258,t=-1.369,P=0.171),人际信任正向预测挫折心理(β=0.167,t=2.909,P<0.05)。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正向预测心理复原力(β=0.611,t=19.024,P<0.01),心理复原力负向预测挫折心理(β=-0.064,t=-1.344,P=0.179)。结论 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心理复原力在积极心理品质和挫折心理两者间起中介作用。培养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提高其心理复原能力有利于增强其抗挫折能力。

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 篇6

1 资助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对农村大学生采取的物质扶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某些地方与高校的领导对农村贫困生物质扶助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不是很到位,这导致某些贫困生不能得到及时资助。假如资助体系影响了贫困生信心,会对党与政府的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第二,物质扶助中的相关政策与措施未能得到全面落实。比如,国家自从2004年开展助学贷款机制以来,助学贷款的工作落实不十分理想,尤其是那些中标的银行并没有按照应该发放的贷款要求及时给贫困大学生。还有就是某些高校的勤工俭学政策中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

第三,物质扶助的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国家进行物质扶助的相关措施与政策并没有做到人人皆知,尤其是地处偏远地区的农村表现很明显。处在这些地区的农村,在遇到困难之时,也不知道去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

第四,有些相关的政策还需要完善。目前高等院校物质扶助模式都是奖学金与助学金,也就是奖励学业等各个方面优秀的学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但是这“奖优”与“助贫”的界限还没有正确的划分,使得有部分学生因为受到经济与身心两方面的影响而难以获得奖学金。另外,国家有关的“奖、贷、助、补、减”等措施还不能满足高等院校中所有的农村贫困生。

目前高校对农村大学生采取的心理扶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某些高校对贫困生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高等院校对农村贫困生注重物质方面的扶助,而对精神方面的扶助并不多。例如,某些高校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的时候,采取张榜的形式,严重损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某些学生宁愿放弃救助,也不愿意被别人知道自己是贫困生。

第二,某些高校的贫困生还不能正确面对经济方面的困难与资助。某些贫困大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来自学校的经济资助和同学们的爱心基金,认为是嗟来之食,不能够从心理上正确加以接受。

第三,高校对贫困学生没有采取全面教育。目前高校并没有对贫困学生开展有关的自强、诚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这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采取多种模式,创新物质助学工作体系

2.1 采取政府为主导的模式

政府为主导的资助模式指的是各级政府与高等院校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方面的资助。资助的形式主要有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助学贷款以及学费的减免等形式。高校对来自农村的贫困生进行资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采取的各种形式都是以政府作为主导的,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贫困生资助中的重要职能。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在目前高校实行收费的条件下,政府采取调整的政策,可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这差距中间难免有某些不合理的因素,因此政府有责任对国民收入再次分配进而实现平衡。高校对农村贫困生的资助政策也是为了更好解决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问题。最后,高等教育还是以公立为主,办学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靠政府的扶持,因此很有必要靠政府的帮助。

由于办学资金来源较为稳定,政府为主导的模式是目前我国采取的主要形式。采取这种模式体现了党与政府对贫困大学生的关爱。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也是采取政府为主导的模式,这在美国高等教育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美国在1965年便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其的助学贷款制度将贷款的风险由政府承担,并不是实行贷款的银行。在美国采取的助学贷款的两种重要形式分别是:帕金斯贷学金和由银行或者是其它的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为了更好收回贷款,美国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银行与学校一起努力防止出现贷款风险,保证还贷率。

2.2 社会力量作为辅助的模式

社会力量主要指的各类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慈善事业的团体或个人,来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开展资助。社会力量对高等院校的贫困生实行资助,潜力还是很大的,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形式做好宣传工作。社会力量资助大学生是一种社会慈善活动,是公益性的事业,是社会力量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也可以充分体现其价值观。另外,社会力量对贫困生的资助,也有利于某些企业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去相应的企业工作。比如中国扶贫基金中的“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和中国百胜餐饮集团设立的“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等等,这些形式的资助活动,充分体现了社会力量对贫困大学生的关爱,将有助于解决高等学校贫困生的助学问题。对于目前社会力量捐助主要向名校倾斜的现象,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去面对更多高等院校的大学贫困生,以更好解决国家财政资金办学不足的问题。

2.3 积极探索勤工助学模式

目前高校开展的勤工助学模式指的是高校内的助管、助教和高等学校其他的服务性活动。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可以有效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还能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强精神,这可以使大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的要求,适应未来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通过知识的学习去改变命运,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目前高校中的勤工助学模式主要是在学校内进行的,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作用还是不大,因此,高校需要抓紧勤工助学模式的改革,实行弹性学分制度,使得那部分愿意开展勤工助学的大学生能够面向社会承担起经济费用。由于勤工助学方面的报酬比较低,政府还很有必要加强政策方面的指导,使得社会上能够对实行勤工助学的大学生与社会上的工作人员同酬。另外,勤工助学的岗位要符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注重发挥贫困生的知识与能力的优势,组织各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比如开展家教、小区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有效解决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

3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心理扶助工作

3.1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开展人文关怀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文关怀强调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人,强调保障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还要对人们的价值加以尊重。二是塑造人,人在不断成长过程之中,为了避免其误入歧途,我们必须善于对人进行塑造,使人的主体性得到有效发挥。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对贫困生的人文精神关怀,可以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用人文精神关心和塑造大学生,这是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选取适当方式来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实行资助。我们在重视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开展物质扶助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大学生实施心理扶助。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会给贫困大学生心理造成一定影响,部分贫困大学生自尊心与虚荣心变得很强,心理变得较为脆弱,他们需要在人格上与其它大学生能够平等。某些高校出现的贫困生名单张榜制度,虽然是造成了新闻轰动效应,但势必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有些农村贫困大学生宁愿去吃咸菜也不愿意自己的名字在那张榜单上,不愿意在大学里一直背着贫困生的包袱。所以说,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资助时,要做到以人为本,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尤其要采取人性化的资助形式。例如某些高校在开展资助时,采取悄悄的方式进行。目前高校的大学生一般采用的是“校园一卡通”,校园内的所有消费都是通过“一卡通”来实现的。通过“一卡通”的消费情况,来对那些平时在食堂消费比较低的同学,每个月进行一次统计,对于消费次数较多,并且消费金额比较少的同学,学校的“一卡通”系统依据已经统计好的情况,向这些同学“一卡通”进行适当的充值,所以真正困难的学生每个月都能收到数额不等的资助。贫困大学生通过这种悄悄的方式收到补助的时候,心里面感觉很温暖。这种方式充分考虑到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对大学生人格的充分尊重。

社会力量在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献爱心时,要少举行仪式,新闻媒体少进行炒作,这样也是为了有效保护贫困大学生的隐私,注重资助的实际效果不受到影响,给贫困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另外,大学生贫困资助管理机构要对贫困生进行认真的鉴别,坚决杜绝假贫困生享受待遇,而真贫困生没有待遇的情况发生。

其次,教育贫困生正确面对经济方面的困难与资助。学校要教育贫困生去正确认识经济上的暂时困难,明确外界的经济资助对于其发展的真正意义,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尤其对那些将补助视为嗟来之食的贫困生,更要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正确认识经济资助的重要意义,在尊重其人格基础上,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经济困难。

3.2 采取多方面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加强自立自强方面的教育。学校要注重鼓励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意志,正确的去面对困难与贫困,坚持完成学业,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更好帮助那些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其次,加强诚信方面的教育。农村贫困生中很多是依靠国家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的,因此必须加强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诚信教育,比如采取诚信知识竞赛、创建诚信档案等。贫困大学生在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后要及时还清助学贷款。

最后,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心理上对一些问题更加敏感,有些农村贫困大学生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就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感。还有的农村大学生虚荣心比较强,在别人面前从来都是伪装自己家庭真实情况,摆阔气,大肆花钱等等。所以学校有必要对农村贫困生采取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对那些心理方面存在障碍的大学生,要进行适时疏导,开展心理治疗。

总之,高等院校是教书育人之地,农村贫困大学生问题很值得我们去关注。我们从物质扶助与心理扶助两个方面入手,对目前高等院校的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扶助模式进行了研究。我们进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处在高校中的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和谐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润平,郜军.对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的思考[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2]何建学,王晓萌.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陈忠平.高校经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5).

[4]崔寅.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09(,1).

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 篇7

一、高职贫困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与思想问题

贫困是把双刃剑, 有的学生虽然贫困, 但始终自尊自信, 自强自立, 发奋图强, 敢于迎接各种挑战和困难, 无论在学业上, 还是在综合能力提高上都表现突出。而有的学生却因贫困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缺乏自信, 产生一定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成为高职院校安全稳定的潜在隐患。

(一) 自卑心理

这是当代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手提电脑、高档手机、品牌衣物等高档消费品, 已经成为小部分高职学生的日常用品。而贫困大学生日常消费水平普遍较低, 他们不仅要担心高额学费的来源, 还时常为每月的基本生活费犯愁。由于经济上的拮据, 生活上的窘迫, 使一些贫困学生陷入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冲突中。一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尊心, 不愿意因贫困被人轻视和耻笑;另一方面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卑感, 脆弱敏感, 害怕异样的眼光, 害怕被人议论。行为上有时畏首畏尾, 沉默寡言, 眼神躲闪, 更不敢轻易参加同学聚餐、游玩等活动, 表现出焦虑、抑郁、封闭等心理状态。

(二) 嫉妒心理

由于经济拮据, 高职贫困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很多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有的贫困生看到其他同学使用高档电子产品, 穿戴名牌衣物, 出入餐馆饭店, 容易产生羡慕和嫉妒心理。有的贫困生日常忙于打工维持生活, 学习成绩一般, 对荣获奖学金的同学或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同学也会心生羡慕和嫉妒。心怀嫉妒的贫困生容易产生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 在行为上会表现出对人冷漠或讽刺、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他人。有的贫困生因嫉妒, 在虚荣心的驱使下, 不顾自身经济状况, 盲目地与他人攀比, 造成人前光鲜亮丽, 私底下节衣缩食, 或以各种借口向父母要钱, 给家庭造成更大经济困扰。

(三) 人际关系疏离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华, 他们重视人际交往, 以增进友谊, 提升感情。而人际交往活动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这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 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经济负担。有着极强自尊心又自卑的贫困大学生往往不愿意参加一些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 对班级活动也不热衷, 他们退缩在自我的狭小空间中, 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较为疏离, 给人以不合群、难以接近的感觉。

(四) 道德观念淡化

有的高职学生偏执地认为贫困是社会一些不合理、不公平因素造成的, 一味地怨天尤人, 自艾自怜。他们认为国家、社会和学校开展各类资助是对他们应有的补偿, 天经地义, 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改变贫穷。对于获得的资助金, 他们不用于购买学习书籍、补贴正常生活所需, 而是不切实际地购买电脑、高档手机, 肆意挥霍。他们缺乏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情怀, 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 道德观念薄弱, 缺乏诚信, 对和他们一样处于社会弱势的群体表现出冷漠, 更不愿意尽己之力乐善好施。

二、高职贫困学生产生思想与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高职贫困学生存在的心理与思想问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经济因素

经济困难是产生贫困生心理压力的最主要因素。贫困生一般来自农村或城镇下岗失业家庭, 高昂的教育费用给收入微薄的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为了供养一个大学生, 许多贫困家庭要节衣缩食, 东拼西借。面对家庭的拮据和家人的辛劳, 贫困学生往往心中充满内疚感和负罪感, 使得他们进入大学后, 忙于打工维持学业和生活, 用于参加集体活动和同学交往的时间较少,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习成绩和同学感情。

(二) 家庭因素

贫困生的父母大都因工作繁忙或自身文化水平不高, 缺乏对子女的教育引导和沟通交流。有的贫困生从小就作为留守儿童, 和祖辈生活在一起或者寄宿学校, 独立能力强, 具备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但由于与父母相处时间很短, 彼此之间缺乏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 在其成长道路上缺乏父母正面教育和亲情感染, 使得贫困生内心孤独。

(三) 校园环境因素

从校园环境来看, 在高职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攀比现象, 比父母职位高低、比家境富裕程度、比消费水平高下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来自城市的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对贫困生冷眼相向, 造成贫困生严重的心理压力。此外, 在助学金评定过程中, 往往存在不公正的现象。国家设立了“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奖学助学的资助政策体系, 其中, 助学金是国家支持和扶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获得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防止因贫困而失学, 是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具体体现。学校在确认贫困生身份时一般根据学生户籍所在地乡镇或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有的学生为了得到困难补助, 对真实的家庭人口或家庭收入情况进行隐瞒, 而有的相关部门把关不严, 开出虚假家庭经济状况证明。在奖学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 有时也存在学生“拉票”“造假”等不正当行为, 这不仅严重损害了评选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公正, 而且造成学生之间的不良竞争, 伤害同学之间的情谊, 而且暴露出诚信危机, 使真正家庭贫困的学生得不到资助, 导致心理失衡。

(四) 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社会中以学历定能力的现象屡见不鲜, 对高职学生的社会认同度仍然不高。这使得高职贫困生认为与高学历的人比较, 自己低人一等, 自身又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为今后就业创造条件, 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很小, 感到前途渺茫, 就业难度大, 对未来发展缺乏信心。

三、加强高职贫困生教育引导和帮扶力度, 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

(一) 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立志立德

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第一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建设,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作用, 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 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对贫困学生要平等对待, 关心关爱, 加强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国家的帮扶政策, 消除错误认识和偏激思想, 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把社会对自己的关爱延伸下去, 尽己所能回报社会。要充分发挥班级职能, 鼓励贫困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 搭建贫困生展现个性, 凸显能力, 提升素质的平台, 引导帮助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关爱, 消除隔阂, 营造平等友爱、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通过QQ、微信、微博、电访、家访等多种方式促进家校联系, 鼓励贫困生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家庭关爱和温暖, 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 在对贫困生教育的理念、方法和实际操作上与家长达成共识, 取得家长支持和理解, 形成教育的合力。

(二) 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健全人格

因贫困导致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加强学生心理引导十分关键。学校要深入研究和把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心理辅导、专家讲座、心理咨询、校园活动等方式, 从对大学环境的适应到进入社会前的心理准备, 从恋爱心理与性健康到人际交往艺术、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切实加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引导贫困生开阔胸襟, 正视现实, 消除自卑, 增强自信, 健全人格,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的贫困和各种挫折, 培养坚韧不拔和自强不息的性格。

(三) 健全科学的奖学助学扶助体系, 保障公平公正

国务院2015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建立科学系统和公开透明的国家奖助学金评定标准和体系, 是真正让品学兼优的学生, 特别是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获得奖学金和国家资助的关键所在。学校要打破现有的贫困生资助僵化模式, 建立以学校所在地和生源地生活水平为综合指标, 科学衡量学生贫困程度, 决定资助额度的灵活有效的方式。要建立贫困大学生个人信息档案, 及时记录和跟踪贫困生的生活消费变化、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勤工助学情况等, 合理界定贫困生身份。在评定过程中, 班级辅导员要全程监督, 由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共同参与, 在公开透明的评选下, 保证贫困生能真正获得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同时, 学校尽力为贫困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勤工助学岗位, 不仅有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作岗位, 还可以让优秀贫困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社会服务、教师科研、实习指导等活动中, 使他们在获得一定物质报酬的同时, 提升专业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

(四) 强化就业指导, 畅通贫困生就业创业“绿色通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成了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民生工程。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 是高职院校“扶贫工程”的重要环节, 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要创建政府、高校、企业深度合作机制, 通过政策支持、心理辅导和订单培养等措施, 建立高校毕业生培训实训、就业服务、创业孵化平台, 大力构筑贫困毕业生顺畅就业和解决困难资助的“绿色通道”。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为贫困毕业生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咨询、推荐和职业技能相关培训, 实施国家有关补贴政策。企业也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优先择用贫困大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培训, 承担贫困大学生的部分学杂费用, 受资助贫困生毕业后履约到该用人单位工作, 保证贫困毕业生稳定就业。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思想动态, 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加强人文关怀, 强化以诚信、敬业、责任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养成教育, 强化挫折教育, 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进行科学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可以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 组织贫困生利用寒暑假到合作单位进行岗前实习, 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学校要努力搭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培养创业精神, 实施创业扶持, 为高校贫困毕业生提供“点对点”就业创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敏.加强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11 (9) :244-245.

[2]陈潇.浅谈高校贫困生心理帮扶与救助工作[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32 (3) :64-65.

[3]张新兰.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 2012 (14) :43-44.

上一篇:先公司合同论文下一篇:农村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