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心理特征(通用12篇)
贫困生心理特征 篇1
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是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学困生”也是全体学生的一部分, 在教育界, 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阶段, 教育工作者一直为“学困生”问题困扰着。作为教育工作者, 的确应下苦工夫, 认真研究“学困生”的问题, 不仅要研究“学困生”的行为习惯、生活环境、成长发展过程、家庭教育等情况, 更应科学地分析“学困生”的心理活动,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事倍功半地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学困生”与同龄学生相比, 存在着比较复杂的个性差异, 它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 自尊与自卑交织着
大多数“学困生”进了初中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我意识与成人意识增强, 他们的自尊心由于不断受到挫败 (或批评) 而被扭曲, 以至于自己看不起自己, 认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 在同学、老师和亲人的面前, 总觉得低人一等, 但他们的内心深处, 又希望被老师发现、理解、尊重与爱护, 在众人面前, 他们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 不容他人侵犯, 他们的内心深处又想改变自己的落后状况, 只是由于他们已经形成了作风散漫、学习马虎的不良习惯, 遇到的往往是冷嘲热讽的语言和无法改变的脸色, 久而久之, 他们便灰心丧气, 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与自尊在他们的内心交织着, 时间久了, 就会出现情绪反复无常, 意志消沉, 自暴自弃, 给教育转化带来很大的困难。
2. 重感情但偏激
“学困生”在学习生活中, 常常会遇到老师的重言轻语, 同学的指指点点, 家长的唠唠叨叨, 因长期生活在被漠视受歧视的环境中, 较少感受到人间的温情, 一旦别人对他们倾注爱心, 他们会加倍珍惜与感念;同时也正是因为“学困生”对外界很敏感, 当别人有意或无意地伤害了他们, 他们便反击, 给班主任做思想工作增加困难, 轻则不合作, 重则对抗, 甚至做出一些令人吃惊的过激行为, 让师生不得安宁。
3. 愿望良好但意志薄弱
意志总是和克服困难、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相联系的, 表现为一定的自觉性、自制性和持久性。一般学生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能够应用适当的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而“学困生”则正好相反。“学困生”与其他学生相比, 他们也希望自己好好做, 但缺乏坚强的意志力, 难于在思想上正确约束自己, 刚有进步又在同伴的引诱下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 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 缺乏顽强的毅力, 容易出现曲折和反复。在学习上, 有的“学困生”基础差, 成绩落后, 他们一方面下决心迎头赶上, 但又怕苦怕累, 不想独立思考完成作业, 又怕老师批评, 只好抄答案或他人的作业应付。这些情况表明“学困生”有良好的愿望, 但又意志薄弱, 自制力差, 好胜又不能取胜, 一旦缺乏激励和支持, 就会加剧自身的懒散。
4. 可感化但易反复
多数的“学困生”并非“朽木不可雕也”, 他们的内心深处, 也有求上进的愿望, 并常常作出努力, 只要老师引导得法, 他们会振作精神努力拼搏的, 但是“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 又常常与他们的自制能力差, 意志不坚强有关, 这些因素决定着他们在转变过程中, 有可能出现可转化的一面, 但哪怕是一些小的挫折和困难就可能让他们动摇, 走回头路。
“学困生”的这些主要的心理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尽管十分复杂, 但由于中学生心理具有可变性与可塑性、过度性与动荡性的特点, 因此只要教师有的放矢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 这些学生所谓的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和的。
二、“学困生”的教育对策
1. 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教育学生, 应以表扬为主, 尊重个性, 尊重其自尊心, 尽可能找他们的闪光点进行正面教育, 不应在公众场合点名批评, 更不应该动辄就揭老底, 新账老账一起算, 如需指出错误, 也宜个别谈话, 就事论事。相反的, 如能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多肯定多鼓励, 则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旦他们渴求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 他们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对学习生活满腔热情。
2. 倾注真情, 付出爱心
作为老师, 既要关心“学困生”的冷暖温饱, 也要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还要为他们分忧解愁, 而这些都必须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去对待, 老师只有把自己放在“学困生”的位置上, 真情关心他们, 才会使“学困生”愿意向自己倾吐心事, 才会金石为开。
3. 开展多种教育活动转化“学困生”
(1)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 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负有神圣的职责, 因此, 学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 从教育入手, 积极引导“学困生”。要加强政治课的教学, 从素质教育入手, 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其次, 各学科教学要渗透德育教育, 在学校的内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 开展主题性的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主题班会, 如“人生价值讨论”、“如何应对挫折”、“寻找闪光点”、“我对上网的看法”等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要生动活泼, 灵活多样, 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是“学困生”所喜闻乐见的。
(3) 开展一些常规比赛活动
这类活动如学习方面的朗诵比赛、书法比赛、学科知识比赛等, 文艺和体育方面的各种球类、棋类、唱歌、小品等。以上的这些活动在了解“学困生”的兴趣、需要的基础上, 创造机会使他们能一展所长, 使学生体会成功, 树立自信心;另外, 老师还应进行一些挫折教育, 指导学生正确找出原因,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总之, 通过多种教育活动, 培养“学困生”的良好意志品质, 使他们逐渐学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 进而主宰自己。
4. 转化“学困生”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要狠抓反复
“学困生”的缺点、错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 因而对其转化教育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不能操之过急;“学困生”一般有“动荡性”的心理特征, 不少“学困生”都经过“进步———反复———再进步———再反复———到更大的进步”的曲折过程而转化为先进的, 因此转变“学困生”并非是一帆风顺、一劳永逸的事, 不应看到他的反复就认为是“朽木不可雕”而灰心放弃, 而应把每一次的反复看作是一次促进他取得更大进步的契机。从教育转变“学困生”的反复中, 看到前进的因素, 就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所以对“学困生”的转化要抓住时机, 反复抓, 抓反复, 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总之, 为了有效地帮助“学困生”转化, 需要教师把好“学困生”的脉, 才能对症下药, 使他们逐步转化并不断取得进步。
贫困生心理特征 篇2
新学年开始,又一批新生即将跨入大学校门,贫困生入学问题再度为社会所关注。目前,为解决这一难题,教育部和各高校已经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许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甚至一些普通公民也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种种资助为贫困生圆满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然而,就在全社会关心、关怀贫困生物质困难的同时,近年来一种新的“贫困现象”又悄然而生――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心理贫困”的危机。针对这一新问题,长期关注贫困生现象的专家指出,社会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双困生”悄然浮现
梁二平自广西一个农村家庭,现就读于某大学的信息科学系。曾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的他,上大学之前,头脑中编织了一幅幅大学生活的美好画面。然而,在进了大学之后,他才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原本成绩优异的他,现在常常无故迟到、旷课,不按时交作业,期末考试也频频亮红灯。老师了解到他家境比较贫寒,就建议他申请特困生补助,竟被他断然拒绝。
在宿舍里,他常常因满口的家乡话,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土里土气,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被认为没见过世面。他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经常为了一点小事有意跟同学争执不休。由于经济窘迫,他很少参加同学之间的聚会,有些同学又讥讽他“小家子气”、“不够潇洒”。现在他整天意志消沉,神情恍惚,连学习的劲头也没了。
和梁二平的情况很类似,北京某知名高校一名来自边远山区的特困生在进入大学不久后也发生了心理危机,并最终因人际交往中的严重障碍而被迫休学。他在休学后写给学校的一份材料中写到:
“我在学校中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很大,城市孩子中很多基本的技能我都没有,我不会打球、不会唱歌。高中的时候,我学习很好,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可到了大学,同学们学习都很好,而且大学生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习,在其他方面我再也找不到自信。对于手机、电脑,我不仅不会用,而且几乎没有见过。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很差,也总觉得周围的同学、老师都在嘲笑我。”
在对贫困学生的调查采访中,笔者发现,虽然在众多的贫困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强不息,刻苦上进,但在大学校园里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此类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双困生”。这些学生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自卑、痛苦,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常常自惭形秽,郁郁寡欢。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不与同学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顾影自怜。他们不愿承认自己的贫困,因此一次次失去受帮助的机会,即使得到别人的资助,也会深深内疚、自责。在一些高校的有关调查中发现,产生此类心理问题的同学大多数学习成绩和活动表现都很一般,甚至还有一些同学为自己是贫困生而羞耻,进而生怨,从怨恨父母、怨恨家庭,发展到怨恨他人。他们往往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或者是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针对这类情况,心理专家指出,如果自卑、自闭心理淤积过久,会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贫困”成因透视
贫困生出现心理障碍原因何在?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
一是不少贫困生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许多地方的农村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多乡村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课都不能充分开展起来,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习条件也较差,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往往只是一句空话,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容易导致“心理贫困”。
二是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高等学府无法成为世外桃源,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学生的消费欲望,大学生中不时泛起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这无疑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增添了许多烦恼。
三是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四是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带来就业的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贫困大学生没有父母可以依赖,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也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
五是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贫困生心理危机如何化解?
贫困生心理危机究竟能不能化解,又该怎样化解?专家认为,学校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离心理危机。据了解,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针对这些同学的特殊情况开展了各种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活动。此外,针对“双困生”现象,许多长期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教师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也开出了“对症”治疗的“药方”。他们认为,首先要全面准确掌握这些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学生进校后,应对其尽快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在此基础上,对有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同学进行个别交流,予以特别关注。
其次应点面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
经常性地开展主题活动也是帮助这些“双困生”打开心扉的好办法。例如近年来,一些高校在贫困生中开展了“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号召他们资助自己周围的困难对象,组织他们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资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同时学校还应注意选拔贫困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设立贫困学生奖励项目,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例如在南京大学,由贫困大学生组成的天健社、爱德协会、勤工助学研究会等学生社团非常活跃。学校对这类学生社团积极鼓励、大力扶持。一方面,社团将贫困生组织在一起,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社团也给贫困学生提供了舞台,为他们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据了解,很多原本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这些社团活动中锻炼了自己,重新找回了自信。
北方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研室教师田宝伟很推崇这种方法。他认为,成立特困生协会,可以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群体,找到一种归属感。在这个群体里大家是站在相同的起点,相互之间不会有歧视和被歧视的嫌疑,还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扶持。
贫困生心理特征 篇3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特征;教育策略
【分类号】G633.8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健全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以培养学生主体的主动精神和智能的开发为根本出发点的。解决学困生问题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以适应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从长远利益看,把一个学困生转变成才的社会意义远超过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同时,转化学困生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安宁和秩序,促进社会和家庭的稳定,也功不可没。可见,学困生转化有它潜在的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辅导学困生,首先要分析学困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笔者认为,多数学困生为心理原因造成的学困,因此,辅导学困生要首先正确分析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从心理辅导入手,与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其克服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情绪和行为习惯。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这样的一些学困生,他们有的执拗任性,妄自尊大;有的破罐破摔,得过且过;有的怨天尤人,无所事事;以上这些可能在某些学困生身上交叉存在或某阶段存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他们存在以下心理特点:
(1)、恐惧心理。由于学困生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成绩差,所以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同学的冷落,于是产生焦虑、紧张、颓废的情绪,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困生,心理压力更大。他们怕老师批评训斥,怕同学讽刺挖苦,怕家长责罚,怕学习、怕考试。
(2)、沮丧心理。学困生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无可救药,比他人矮一截,所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内心充满沮丧,缺乏进取心和上进心。
(3)、防御心理。学困生学习上有了困难,做了错事,不愿让老师知道,对老师避而远之,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敢向同学请教问题,或推托、或搪塞、或撒谎,心理矛盾重重。
2.学困生的心理成因。
(1)、生理因素:小学生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既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也有不少消极的心理活动。学困生和一般学生相比消极心理更多一些,对自己往往缺少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他们中有的调皮、贪玩,自制、自控能力差,上课坐不住;有的学习方法不当,还有的智商较低,接受新知识能力差,以至于产生心理障碍。
(2)、性格因素:一般来讲,学困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遇到问题不愿意与他人沟通,因此这些学生更容易产生忧郁、猜疑、自卑等病态心理。
(3)、家长因素:家庭是一个人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教育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影响;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会使学生养成消极的心理;如果家庭不健康或气氛不和谐,孩子生活在不安定的环境中,心理也会发生偏差。
二、师爱当先,多措并举;提升学困生的心智
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首先投入情感,主动关心孩子、理解孩子,逐步与孩子建立融洽的关系。取得孩子的信任与依赖是学困生辅导的关键一步。“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孩子愿意接近了,愿意聆听了,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了。
1.寻找焦虑心理中的“希望点”,重塑学困生的自信。学困生有焦虑心理,说明他们也想成功。此时,他们比其他学生更需要理解,更渴望帮助。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这种心态,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通过关键事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发扬自卑心理中的“闪光点”,坚定学困生的信念。陶行知先生说过:“你这糊涂的老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其实,每个学困生也都有闪光点,教师不能一味地冷落学生,应把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带出来,使他们能够真正地享受老师的爱。教师平时要跟他们多接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愿意把自己内心深处的话向老师诉说,从而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然后告诉他们,其实你们与优秀生一样,在老师眼里都是优秀的学生。教师平时还要多鼓励少批评,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坚定信念,使他们逐渐摆脱自卑这一无形的枷锁,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闪光点。
3.挖掘对抗心理中的“相熔点”,解除学困生的戒备。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人格侮辱甚至体罚,因此他们内心恐惧,敌对情绪的支配使他们产生“我就是不听你的”的逆反心理,为此,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的形象,做到把微笑带给他们,把欣赏挂在嘴边,和全班同学一起形成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给他们安慰与关怀,为他们创造一个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和老师的真诚与关心。
消除学生对抗心理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老师除了要改变自身形象,还要尊重学困生。教师对学困生要有充分了解,平等对待,只有动之以情,用火一般的热情去化解他们内心的坚冰,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即使是批评教育,也要注意艺术性,要爱字当头,如同在药片上裹一层糖衣,做到药到病除。如笔者所在班上有个学生对抗心理很强,只要老师表扬其他学生,他就会不以为然掩饰自己的在意,老师批评他他便与老师作对,上课不认真听讲,故意插嘴。笔者就抓住他在课堂上发言积极的优点,表扬他并告诉全体学生:老师就喜欢这样积极思考、主动交流的学生,尤其喜欢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恰当的时候发表见解的学生。时间一长,他便感觉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上课既能认真听讲,而且举手发言不随便插嘴,成绩也直线上升。
总之,为了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本着“不抛弃,不放弃”原则,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争取更多的时间和学困生谈心,走到他们的心里。针对不同类型学困生的心理特点,用一片爱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只要我们对学困生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理解,用我们的热情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我相信,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贫困生心理特征 篇4
国内外学者对学困生的界定方法主要有三类:一是侧重于理论层面的质性界定,依据“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状况设定;二是侧重于操作层面的量化界定,依据学业成绩水平标准判断学困生;三是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界定。[1]
本研究对学困生和学优生的界定,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的界定方法和界定标准,主要是从学业成绩方面的量化层面界定:即学生智力水平正常(排除智商在智力落后范围的学生),在教育部门组织的统一质量检测中,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的成绩有两门不及格的学生界定为学困生;三门课程的成绩均在80分以上(满分为100分)的学生界定为学优生。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学困生以定西市安定区农村某完全中学初中部一、二年级2个班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学优生(对照组)以定西市某城区市级示范性初级中学二年级学生为对象,随机选取2个班的前35名学生作为学优生被试。
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初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问卷》为工具,以匿名方式由学生填答。问卷主要涵盖性别、年级、年龄、父母学历、家庭类型及语文、数学、英语统一检测成绩等基本信息;关于学习心理特征共有20个问题,9个维度(包括学习的兴趣、动机、目标、态度、注意力、自信心、情感、焦虑、归因等内容)。问卷信度与效度经与班级成绩检测对比,符合实验要求。
3.研究过程
以2015年秋季期中统一质量检测成绩为标准,于2015年11月上旬由课题组成员亲自测试,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共发放问卷146份,收回问卷143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有效问卷141份,有效率为98.60%。
4.问卷数据处理
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运用SPSS19.0版本软件对问卷数据分析处理。
二、研究结果
1.基本信息
在141份有效问卷中,其中男生65人,女生76人。按照本研究对学困生的界定办法及标准,有学困生26人。经统计分析,农村初级中学学困生比率为28.26%;学困生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了84.62%;学困生来自农村家庭的占92.30%,学困生家庭普遍存在着收入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等情况。
学优生(对照组)63人,其中男生占42.9%,女生占57.1%。学优生中,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占58.7%;家庭成分方面,来自干部和城市个体户家庭的占65%。学优生家庭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明显高于学困生家庭。
2.学困生与学优生(对照组)学习心理特征比较
学困生与学优生在学习兴趣、课堂参与程度、课堂回答问题方面的显著性差异值P>0.05,说明没有显著性差异,视为均值相等;在学习目标、学习自主性、上课注意力、克服困难、考试焦虑、课堂安全感等方面呈现显著性差异,有的存在特别显著性差异,详见表1。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3.学困生与学优生学习心理特征分析(详见表2)
三、讨论
1.学习兴趣
对“学习兴趣”的回答:选择兴趣很浓或浓的学困生为92.3%,学优生为96.8%,显著值为0.417>0.05,表明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对“最爱学习的学科”的回答:学困生选择语、数、英的占42.31%,选择艺术或其他学科的57.69%;学优生选择语、数、英的占66.7%,选择艺术或其他学科的占33.3%;“最不喜欢学习的学科”回答:学困生选择语、数、英的占65.38%,而学优生占31%,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培养学困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
2.学习动机
关于“你学习的动力”:选择为了考取大学、将来拥有美好生活的学困生为92.3%,学优生为90.9%;“上课没有动力,只想睡觉”:选择符合或有点符合的学困生为61.54%,学优生39.7%。经检验显著值P=0.028<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学困生学习动机明确,都是为了考取大学、将来拥有美好生活,但课堂上学习动力不足,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应通过改进课堂教学、因材施教等措施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
3.学习自主性
对“教师不督促也能自主学习”问题的选择:学困生回答完全符合的占11.5%,有点符合的占53.8%,不符合的占34.3%;学优生回答完全符合的占34.9%,有点符合的占58.7%,不符合的占6.3%,经检验显著值P=0.000,差异特别显著。学困生存在惰性心理、自主学习能力差、控制力差是造成学困的主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法,如学习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等方法,提高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4.学习目标
对“有长远的学习目标,并制定了自己的学习小目标”问题的回答,“完全符合或有点符合”的学生:学困生占61.54%,学优生占81%,学优生高于学困生近20个百分点,经检验显著值P=0.011<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学困生与学优生相比,有远大的学习目标,但在课上或平时的学习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学习自主性不强。教师应注意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学习自信心
对“解题遇到困难时能够克服困难把题解出来”的回答:学困生选择符合或有点符合的占57.7%,不能克服困难或失去信心放弃的占42.3%。学优生回答符合或有点符合的占95.2%。经检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显著值P=0.000,差异特别显著。学困生自卑心理强,不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习力不能持久。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困生解决难题、增强自信心。
6.课堂注意力
对“上课时经常走神,注意力不能持久,对老师讲的内容一知半解”的回答:学困生选择有点不符合的占42.30%,选择符合或有点符合的占57.68%;对“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在整节课或前30min”的回答:学困生选择符合的占26.92%,注意力集中不足20min学困生占73.08%;学优生选择有点不符的占73%,选择符合或有点符合的占27%,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在整节课或前30min学优生占84.1%。对于上课注意力选项,经检验显著值P=0.002<0.01,差异特别显著。学困生课堂上缺乏注意力或注意力不能持久,这是学困生的主要学习心理特征,教师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变换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逐步提升学困生的课堂注意力。
7.学习情感
对“各门课程都喜欢”的回答:学困生占26.92%,学优生占52.4%;“爱哪位老师就喜欢学习哪位老师的课”的回答:学困生为46.15%,学优生为19%,经检验显著值P=0.04<0.05,差异显著;“在课堂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并踊跃发言”问题的回答,选择完全符合或有点符合的学困生占65.38%,学优生占71.4%,对这一问题经检验显著值P=0.767>0.05,没有显著性差异,视为均值相等。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情感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8.考试焦虑
“特别害怕考试,因为怕成绩考不好”的回答:选择完全符合或有点符合的学困生为85.2%,学优生为52.4%,经检验显著值P=0.009<0.01,差异特别显著;对于“课堂上老师一提问就紧张,不知道怎么回答”:选择符合或有点符合的学困生为50%,学优生为42.9%,经检验显著值P=0.519>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对于“频繁的竞争性课堂活动、测验或考试,总是感到紧张,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安全感”,选择符合或有点符合的学困生为65.38%,学优生为40%,选择完全不符合的学困生占3.8%,学优生占39.1%,经检验显著值P=0.004<0.01,差异特别显著。学困生焦虑心理严重,学习过程中没有安全感。教师应给学困生更多参与课堂实践的机会,多进行感情交流,逐渐消除学困生的学习焦虑心理。
9.学习归因
“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学困生回答平时没有努力的占69.23%,选择考前没有很好复习的占65.38%,选择自己能力差的占61.54%,选择试题难、运气不好的占19.23%;学优生回答平时没有努力的仅占13.9%,选择考前没有很好复习的占36.1%,选择自己能力差的占9.5%。学困生把自己学业成绩差的原因归于内控因素。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帮助学困生制订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使学困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实现自我发展。
通过调查研究显示:学困生与学优生在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自主性、课堂注意力、学习自信心、学习情感、考试焦虑、学习归因等学习心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学困生近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自主性不强,上课注意力分散,惰性心理、自卑心理、焦虑心理、自我效能感低等,这些是学困生学习心理的主要特征。
在学习兴趣、课堂参与程度即课堂发言的积极性等方面学困生与学优生没有显著性差异。学困生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都是为了考取大学、将来拥有美好生活,在老师的监督下都能主动学习,完成作业。因此,建议教师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措施,帮扶学困生达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贫困生心理特征 篇5
贫困生是一个从经济角度进行概念划分的群体,它是我国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个群体的定义,从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可以得知,贫困生指的是家庭经济苦难无法支付教育费用或者在教育经费支付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的情况,各地区之间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的地区对于贫困生的家庭经济量化评比标准也有所差异,但是总体上认可了难以支付教育费用这样的一个特征,也就是说,贫困生是一个教育领域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贫富差距的存在,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构建积极的人格、思想、行为和心理将有利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而为他们的心理干预治疗提供帮助。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述
积极心理学在上个世纪末开始在西方国家兴起,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具体指的是以积极作为人情绪的主体,主要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通过普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试验手段来对人的内在积极品质和心理活动进行一个探讨,充分发掘人本来就有的积极力量和情感,推动人们积极、乐观情绪的建立和心理素养的养成,从而促使人类和社会达到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状态。在社会环境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心理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而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发挥也越来越明显。哈佛大学还专门开设了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网络公开课程,以此来发挥积极心理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些群体,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特殊,这个群体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根据心理调查机构的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在高校的贫困生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到了12%,有一般心理问题的有21%,剩下的23%则是有轻微的心理问题,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贫困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基数越来越大,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地上升。在高校中,贫困生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而休学或者出现极端行为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上,最主要集中在自卑、过度的自尊、虚荣心强和嫉妒四个方面。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高校的贫困生中,有51.6%的学生是有自卑的心理问题的,并且自卑已经成为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如果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得不到有效的排解,他们就会变得敏感、多疑,并丧失了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勇气,容易出现退缩和逃避现实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人格的扭曲。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理想,很多贫困生的自尊心会比较强,对外界的事物特别敏感,容易出现过度的自我保护情况,对于他人的看法和评价过度在乎并存在一定的曲解现象。同时贫困生还出现了虚荣心,爱攀比的行为,以不符合经济能力的物质消费来提升自己的整体存在感,并容易对他人产生嫉妒,严重的时候会有犯罪行为的产生。
(二)高校贫困生心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开始注意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组织相应的资源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高校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关注程度还不够,更多的关注放在了物质方面,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反倒让他们在物质条件支持的情况下出现了攀比的行为;其次,很多高校的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是脱节的。我国政府在贫困生的帮扶方面出台了许多的政策,从奖助学贷四个角度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同时各高校也会有相应的勤工助学岗位,以此来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这些帮扶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主要用于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以此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改变恶性循环的状态。但是很多高校在政策的落实方面忽略了育人的目的,给学生形成了一种理所当然获得的心理,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感恩的心理;最后,在管理和教育方面,高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有脱节的情况的。高校的学习模式相对比较自主,学生自由性很强,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少,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很多高校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的部分是不同的,因而也在育人和资助工作的联合上不能得到很好的组织建设支持。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构建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环境对于人体是有着较大的影响的,尤其对于人的心态,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积极心理学的领域里,环境对人的作用也是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如果环境是轻松的、愉悦的,那么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会更加放松,从而心理状况会处于乐观、积极的状态。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多个层面入手,不仅要从教育的内容和环节上进行把关,也要注重环境氛围的影响。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氛围,从而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外部因素的影响。校园环境氛围的营造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其中,软件指的是人文环境和气息,这是一种非物质化的潜在因素,但是有时能起到更为明显的作用。硬件就是环境里面的物质、物品,例如校园布局、设施基础等等。
(二)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步就是要培养他们积极的人格品质,积极的人格品质内容很广泛,感恩、好学、宽容等等都是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里,人格品质的养成比心理问题的解决更加重要。要想培养这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就需要有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认知观。在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方面,首要的是抓住贫困生这个群体身份的根源,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明白家庭经济困难不是他们造成的问题,不需要自卑,相反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对于自己的困难要有客观的认知态度,不要将其作为博取他人同情的资本。在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培养贫困生应对挫折的能力。这个能力在教育阶段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心理能力,要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自我调节,充满自信,主动克服自卑的心理状态。
(三)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任何教育的良好开展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体制,从而促进教学的更好开展。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对于贫困生的`心理疏导是有很大的帮助,教育体制越完善,所产生的效果就会越明显。在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完善方面,高校要确保基础组织结构的落实,确保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且有专职的心理健康咨询师。在学生层面,要有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宣传员,并且在学生群体中有一定的联络员和信息反馈员,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完善还要从教育的内容入手,除了常规的教育引导之外,要多鼓励贫困生参与集体活动,让他们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网。同时,还可以发挥优秀榜样学生的作用,让他们与贫困生结对子,互相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虽然是一个教育模式,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还要注重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心理危机的干预。虽然高校贫困生中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大多数是属于轻微的症状,但是我国的高校学生基数大,如此一来,有严重和一般心理健康疾病的贫困生就不在少数。对于这种情况,高校要建立起个体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并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来看待,防患于未然。通过了解、调查等途径进行深入的摸底,给每一个学生都建立一个记录档案,通过档案进行跟踪和记录,以备不时之需。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要尽快地采取治疗的措施,对于心理问题加重的学生要建立危机干预机制,提前监控和干预,避免引发严重的后果。
(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贫困生心理特征 篇6
关键词:多维贫困测算; 空间化; 空间分布格局; 内乡县
中图分类号: 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5-0114-07
一、引言
通过长期的反贫困战略的实施,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9422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268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1]。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也发生了变化——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从“面上贫困”到“点上贫困”[2];贫困的内涵从传统的收入贫困逐渐演变为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现象,以往的单纯依靠测量收入的贫困度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扶贫政策的需要。
在这种背景下,从多维角度把握贫困的实质并进行多维贫困的具体度量,逐渐为国际学术界所认同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焦点。目前国内外贫困研究较为流行的是从能力贫困的角度利用森(Sen)提出的多维贫困理论[3]识别贫困对象。一些学者分别从社会、经济、教育、健康等角度定义贫困村识别的多维指标体系[4~7];阿尔凯尔(Alkire)等人给出了基于贫困剥夺计数的综合贫困指数测算方法[8];王小林等人运用该方法和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与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9];李佳璐在多维贫困测量理论框架下,沿用王小林以及阿尔凯尔的测算方法对S省3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多维贫困测算,通过收入分组的方式,分析不同维度对不同收入组家庭的影响程度[10]。但现有的贫困识别指标体系大多着眼于某个或某几个社会经济维度,且由于切入角度、数据源、研究区域不同,识别维度及指标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仅仅关注了贫困人口本身,而对其贫困特征空间分布模式鲜有涉及。另外,以往的学者对于贫困的分析都是通过统计图表形式描述,而现实中贫困人口及其贫困特征在空间上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匀分布,所以用统计指标表达贫困并不准确。相比统计图表,专题地图更易于对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提供决策辅助,方便后续扶贫政策的实施。
本文以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区扶贫重点县为例,构建瞄准人口的村级贫困识别技术体系,对多维贫困测算结果及贫困特征空间分布进行空间化处理和分析。以此识别真正的贫困人口和贫困特征分布区域,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更加全面与翔实的基础数据和支持信息,引导贫困地区合理利用优势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内乡县为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区国家扶贫重点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缘。地形呈南北条状,总面积2465平方千米。全县共16个乡镇,289个行政村和8个居民委员会,3840个村民小组,153841户农户,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5万人,占总人口的69.7%。据2010年内乡县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内乡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41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906元。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包括研究区社会经济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主要来自2010年该县统计年鉴及扶贫办贫困农户建档立卡调查数据,调查内容包含农户的家庭人员结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力输出情况、人均纯收入、住房结构与面积、耕地面积、饮水来源、家庭资产等信息。调查范围涵盖内乡县157个行政村,29832户家庭,村覆盖率达54.3%,户覆盖率达19.4%,其中,148户数据存在记录遗漏。基础地理数据包括研究区行政村村界数据以及内乡县居民点数据。本文在使用前对此进行了地理配准、数据查漏和剔除粗差等预处理。
三、研究方法
森把发展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实质自由的一个过程,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疾病、过早死亡之类)的基本可行为能力[11]。人们的这些基本可行为能力被剥夺因而导致贫困,多维贫困测算的目的就是识别出哪些个体的哪些可行为能力被剥夺,从而测算出标示贫困深度的“平均剥夺份额”指标,以及标示贫困人口群体综合贫困状况的“多维贫困发生率”指标(MPI)。
本文以2010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入户调查数据为样例,基于双临界值法,设计村级多维贫困测算指标体系,进行多维贫困测算。此处的多维贫困测算是指综合考虑收入、健康、教育以及住房条件等因子构建评价模型,测算多维贫困指数、多维贫困发生率、指标贡献度等指标来揭示区域贫困人口综合贫困状况。测算过程包括识别与加总两个环节:前者的目的是识别出人群中的贫困个体,后者的作用是把前者识别出的贫困个体进行汇总,用综合贫困指标表示该区域的贫困状况。并在上述贫困测算基础上,基于人口密度空间化方法,分析研究区域贫困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状况;并使用地统计插值方法,研究区村级多维贫困以及各维度或指标对贫困贡献度的空间分布状况,从而系统描述研究区贫困人口现状及贫困区域的空间化分布格局。
由于每个维度在贫困识别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所以多维贫困加总时需要考虑每个维度和指标的权重。经过相关性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等实证证明,在选择不同权重的条件下,多维贫困指数是一个稳健的指数[13]。所以本文对各维度和指标权重的处理采用等权重方法,即经济福利、生活水平、健康、教育各维度所占的权重相等;所有维度权重值之和为1,每一维度内各基础指标的权重相等,即等分该维度的权重值。例如“生活水平”维度内指标“饮水情况”的权重值(1/20)就等于“生活水平”维度的权重(1/4)乘以“饮用水”指标权重(1/5)。
(2)多维贫困测算方法。贫困测量必须遵循两个步骤:识别总人口中的贫困人口和构建贫困的定量测量方法。
本文在构建维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双临界值”(剥夺临界值剥夺临界值(剥夺线)用于确定农户各项人口与社会经济统计指标是否被剥夺的阈值,以此确定农户个体在指定指标上是否被剥夺(处于贫困状态)。+贫困临界值贫困临界值(K)表示判定为贫困个体的维度数阈值,据此可以确定农户个体是否属于多维贫困。)多维贫困测算方法来综合评价贫困个体在所构建的维度指标体系中的贫困状况。其中,维度加总能够计算出贫困个体所有维度指标的综合贫困指数—MPI,维度分解则可以计算出各个维度指标对综合贫困指数的贡献程度。算法如下: 第一,根据所构建的多维贫困维度指标体系,把入户调查数据中各户所对应的数据项导入数据矩阵。第二,根据各个指标的剥夺临界值确定该研究区域所有用户在各个指标上的剥夺情况,并把个体的剥夺信息存储在剥夺矩阵中。第三,在剥夺矩阵中根据贫困临界值确定贫困个体,并且把非贫困个体的剥夺值进行归零处理,剔除非贫困个体的剥夺信息对贫困加总的干扰,把归零后的剥夺矩阵称为已删减矩阵。第四,根据已删减矩阵的贫困个体剥夺信息进行贫困加总,计算出多维贫困发生率、平均剥夺份额、MPI,通过这三个指标来反映该研究区域的多维贫困人口数、平均被剥夺的指标数量以及贫困程度。
具体变量释义见表2。
2.多维贫困测算结果空间化
过往学者进行多维贫困测量研究大都只是停留在统计层面上,然而这些统计数据并不能直接应用到国家的扶贫政策中,必须对多维贫困测算结果进行空间化处理。此处的空间化是指采用一定的算法或者模型,把基于行政区单元的数据(这里主要是和贫困相关的数据)反演到规则网格上的过程,即贫困相关数据栅格化过程[14~15]。多维贫困测算结果空间化是指将多维贫困发生率空间化、MPI空间化、指标贡献程度空间化,分别用来表示研究区域的贫困人口密度分布、贫困程度分布以及指定贫困识别指标的贫困程度分布。
(1)多维贫困发生率空间化算法。首先,基于村级居民点数据,根据人口密度空间化模型[16],获得栅格大小为600m*600m的村级居民点密度分布图。其中,栅格大小值通过村级居民点的聚集距离的最小空间尺度取整获得。其次,根据行政村人口数据,对研究区行政村人口规模进行分级处理并对其结果网格化。通过计算“行政村人口数/该行政村的自然村数量”指标并将其结果进行分级处理并转换为600m*600m网格。最后,根据网格贫困人口密度公式(1),将前两步中计算生成的栅格数据进行栅格计算,进而得到研究区域贫困人口密度分布图。
首先,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选择:步长值采用样本点的平均邻近距离;空间数据结构性由空间变化趋势决定;空间数据变异方向由误差椭圆变化方向决定。以5个评价指标(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标准误差、标准化平均误差、标准化均方根误差)作为半变异函数模型选择的依据,对各种常用半变异函数模型通过交叉验证方法选取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其中,平均误差反映样本数据估值的总体误差或精度水平,均方根误差反映样本数据的估值灵敏度和极值,一般使用总体误差平均水平和各插值点的均方根误差作为半变异函数模型选择的主要的依据。这里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越接近于0,表明插值的精度越高,拟合的效果越好;平均标准误差和标准化平均误差越小越好,标准化均方根误差越接近于1越准确。
五、结论
为了满足新阶段国家对贫困区域贫困个体精准识别的新需求,本文在多维贫困维度与指标体系框架下,结合研究区的具体情况系统设计了一套村级尺度的多维贫困维度与指标体系,实现了对研究区域的多维贫困测算与分析。同时,运用空间插值技术以及人口密度模型对测算结果进行了空间化处理,由此得到贫困分布空间格局及专题地图,为后续扶贫政策快速实施提供了导向保障。
内乡县贫困特点归纳如下。
第一,内乡县大部分个体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贫困;其主要致贫因素依次表现为:收入低、健康问题严重、平均受教育程度低、儿童辍学情况严重以及普遍使用不清洁燃料。
第二,内乡县中北部的多维贫困程度较高,往南靠近县城附近的贫困状况有所好转;但是,靠近西南部边界时,贫困状况又加剧。总体上,内乡县北部地区贫困状况比南部严重。
第三,尽管内乡县北部地区贫困严重,但由于其北部区域为山区,海拔普遍都比南部高,人口基数少。因此,内乡县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内乡县中南部,南部的贫困人口密度要比北部大很多。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中国农村2011贫困监测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1~14.
[2] 郭熙保.论贫困概念的内涵[J].山东社会科学,2005,(12).
[3] [印]Amartya Sen.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李小云,叶敬忠,张雪梅等. 中国农村贫困状况报告[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1).
[5] 汪三贵, P.Albert , C.Shubham,D.Gaun. 中国新时期农村扶贫与村级贫困瞄准[J]. 管理世界,2007, (1).
[6] 李佳璐. 农户多维度贫困测量——以S省3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例[J]. 财贸经济,2009,(10).
[7] 曾永明,张果. 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的区域农村贫困空间模拟分析——一种区域贫困程度测度新方法[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
[8] Sabina Alkire, James Foster. 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11,95(7).
[9] 王小林,Sabina Alkire.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J].中国农村经济,2009,(12).
[10] 同[6].
[11] 同[3].
[12] 王艳慧,钱乐毅,段福洲.县级多维贫困度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连片特困区扶贫重点县为例.地理科学,2013,(12).
[13] Gilvan R Guedes, Eduardo S Brondízio, Alisson F Barbieri, et al.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the Rural Brazilian Amazon: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J].Human Ecology,2012, 40(1).
[14] 李新,程国栋,卢玲.空间内插方法比较[J]. 地球科学进展,2000,(3).
[15] 廖顺宝,孙九林. 基于GIS的青藏高原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J]. 地理学报,2003,(1).
[16] 闫庆武,卞正富,张萍,王红. 基于居民点密度的人口密度空间化[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5).
贫困生心理特征 篇7
关键词:人格,精神卫生,学生,贫困
心理复原力是人内部的一种特质,是个体应对和适应内外 界环境并 且保持良 好心态的 重要驱动 力[1,2,3]。研究表明,具有高心理复原力的个体能以一种无防御的积极乐观的方式生活,即心理复原力与个体的社会适应存在密切联系[4],具有较高的自信和适应性能预测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5,6]。心理复原力的研究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发掘个体潜在的特质,可以减小社会聚焦问题所引起的不良后果[7]。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贫困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成为近年来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通过调查了解贵州省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现状,并探讨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进一步帮助贫困医学生增强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省3所医学本科院校以年级进行分层,抽取大一至大三年级; 每层抽取6个不同专业,每个专业抽取1个班级在校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 020份,回收2 009份,最终获得 有效问卷1 940份,有效率为96.57%。本次研究共纳入贫困医学生444名,其中男生145名( 32.66%) ,女生299名( 67.34%) ; 汉族学生286名( 64.41%) ,少数民族学生158名( 35.59% ) ; 一年级学生190名 ( 42. 79%) ,二年级学 生149名 ( 33.56%) ,三年级学生105名( 23.65%) ; 来自县城学生141名( 31.76%) ,来自农村学生303名( 68.24%) 。 平均年龄( 21.81±2.47) 岁。
贫困大学生纳入的标准[8]: 城市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200元,农村及县镇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150元。
1.2方法
1.2.1大学生心理复原力量表( Resilience Scale of University Students,RSUS)由阳毅编制,包括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情绪稳定、问题解决、朋友支持、家人支持6个维度,共31个项目,采用Likert的5级评分方法,从非常不符合( 1分) 到完全符合( 5分)[9]。本研究中,Cronbach α 系数为0.825,KMO值为0.884,Bartlett值为4 318.289。
1.2.2卡特尔16种人格量表(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10]包括16种主要人格因素与8种次级人格因素,主要用来确定和测量正常人群基本人格特征。该问卷共187个项目,采用标准10点计分系统,从1到10分别表示分数由低分到高分,5分为平均分[11]。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805,KMO值为0.819,Bartlett值为24 738.802。
1.3统计方法采用Epi Data 3. 0软件双人双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处理。采用( x±s) 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心理复原力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检验水准 α = 0.05。心理复原力聚类分析采用K-层次聚类分析。
2结果
2.1贫困与非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得分比较由表1可见,与非贫困医学生相比,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除稳定性外其他维度得分均较低,其中自我接纳、 问题解决、朋友支持、家庭支持和总心理复原力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2.2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见表2。
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平均水平为 ( 103. 54 ±11.16)分,量表各维度得分均值在3.00~3.67分之间。不同性别学生自我接纳和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 不同性别学生稳定性和问题解决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 不同民族学生家庭支持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汉族学生得分高于少数民族; 不同年级学生朋友支持和家庭支持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不同生源地学生心理复原力各维度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2.3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表3显示,除幻想性、世故性和实验性外,其他人格特征与心理复原力及其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和兴奋性与总复原力呈正相关,忧虑性与总复原力呈负相关( P值均<0.05) 。
注: * P<0.05,**P<0.01。
2.4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类型与人格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心理复原力分为强型和弱型,再以心理复原力是否为强型为因变量,以人口社会学特征和16种人格特征各维度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受稳定性和有恒性人格因子影响, 且稳定性和有恒性与心理复原力类型呈正相关( OR值分别为1.223,1.298,P值均<0.05) 。见表4。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得分为103.54分,说明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总体上处于良好水平,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2,13,14]。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家庭经济窘迫使贫困生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更早学会了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从而培养了一些积极良好的心理品质,如自信、坚强、有毅力、独立等。这也与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大力开展扶贫助学政策有关,多数贫困生一定程度上接受过国家和社会的资助。但是与非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相比,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仍然存在一定差距[15]。 提示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贫困医学生在自我接纳维度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也许是由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接纳自己; 在问题解决维度男生强于女生,原因可能在于男性思想较独立, 自信心较强,能够按照自己目标前行,在处理问题上较独立,而女性常常在小细节上求全责备,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处理问题时较犹豫。从民族上看,贫困汉族医学生的独立性维度得分高于少数民族学生,汉族学生能够更多地领悟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家庭幸福感强,生活更乐观,而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家庭的关心与支持相对较少。金英良等[16]认为,心理复原力是青少年一种内在特质,且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安全、 归属、爱、挑战和价值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主要是依赖于学校、社会、家庭和同伴的高期望值和积极参与等外部保护因素的提供,使得青少年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所处的困境和挑战,从而促使心理复原力的形成。 提示少数民族学生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在家庭方面给予子女更多的支持。从生源地方面看,贫困医学生的复原力总体及各维度差异不明显。
贫困医学生心理复原力与诸多人格因子相关。 从总体上看,忧虑性与心理复原力及其各维度的相关性最大,其次是有恒性,然后是稳定性。忧虑性得分越高,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朋友支持和家庭支持得分越低,稳定性得分越高; 有恒性人格特征得分越高,自我效能、问题解决、朋友支持和总心理复原力得分越高; 稳定性人格特征得分越高,自我接纳、家庭支持和总心理复原力得分越高。表明贫困医学生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心理复原力水平。
贫困生心理特征 篇8
一、高职院校特困生的心理状态调查
我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2000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非特困大学生的检测率为17.1%,特困大学生的检测率为23.75%。特困生SCL-90各因子检出人数中最多的为强迫症状,其次为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其中特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多于男生,较农村特困生相比,城市特困生在某些方面心理问题较多。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当前高职院校特困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当代高职生正处在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他们往往还不能客观地看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缺乏理性的分析,在这种理想和现实脱节的情况下,他们就会感到困惑、迷茫,进而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较之非特困生,特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进入大学后,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要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进而更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表现,如,困惑、焦虑、迷茫等,但总体而言大多数特困生自身也有许多积极的心理表现,这就需要教师更全面、更理性地看待特困生的心理问题。
1. 特困生的积极心理特征
(1)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大多数特困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不愿意在班级同学面前承认自己是贫困生,尽量掩饰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家庭情况,但是他们都愿意接受诸如勤工助学、奖学金等资助方式,而不太愿意接受困难补助、物质捐赠等。可见,大多数特困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自身的困难,具有较强自尊心。
(2)自制力和意志力较强。大多数特困生在自律性、意志力等方面都好于非特困生。特困生在经受生活磨炼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特困生大多能严于律己、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刻苦学习,他们习惯于自强自立,且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强。
(3)具有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多数特困生能正确地对待自身的处境,勇敢地面对现实,拥有奋发向上的强烈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能在不利的处境中看到自己有利的一面,他们认为自己有很多优秀品质,对自己持肯定态度。所以,多数特困生都能积极进取,学习目标明确,他们都能拿到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等。
2. 特困生的消极心理特征
(1)具有沉重且强烈的自卑感。自卑其实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它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通过调查,大多数特困生来自于农村,由于父母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2)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由于特困生平时生活比较拮据,没有经济实力去进行人际交往、参加校园活动等。另外,他们也很抵触别人善意的同情,进而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并把自己封闭起来。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焦虑不安和社交恐惧,严重者导致抑郁。
(3)长期处于紧张、困惑的状态。特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与非特困生相比他们更易受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困扰。他们大多数人对待生活都有积极进取的态度,但现实问题又经常困扰着他们,例如:学费的欠缴、就业机会的渺茫、人际关系的淡泊等,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和困惑的状态。
(4)严重的“文饰心理”反应。文饰心理是个体无法达到目标时而产生的一种防御心理。通常是用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为的正确,从而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平衡,如阿Q精神就是这一心理的反映。一些特困生不愿意面对自己是贫困生的现实,不愿被别人提及是特困生,有的特困生甚至不愿去申请贫困证明,填写贫困生认定表。
三、提高特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
特困生作为学校的弱势群体,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特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很大原因是由于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首先我们要给予特困生足够的物质帮助,通过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而减轻其心理负担,但在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要给予精神帮助,实现经济和心理的双脱贫,真正实现由“他助”到“自助”,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当前,高职院校对特困生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
1. 建立健全科学的特困生评价体系
公平、公正地做好特困生的认定工作是各高校给予特困生帮扶的基础。目前,现行的认定方法主要是根据特困生所在地县、乡、镇开具的三级贫困证明,但是这种方法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因为有些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也有可能通过各种关系获取困难证明。各高校的院系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特困生认定小组,制订一套认定跟踪调查和激励措施,可以由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带头,调查学生生活消费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必要的时候还应到特困生家里走访调查,并采取个别访谈和宿舍同学民主评议的方法,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困生认定机制。
2. 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中心应及时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在每年开学之初,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并要建立专门的贫困生心理档案,对普查结果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排查和及时的心理疏导,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目前,很多学校在对待特困生问题上往往只关注他们的消极心理,忽视了他们的积极心理。我们应充分挖掘他们在自尊、自强、毅力等方面的潜能,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以及认识自身价值。再次,全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中心要安排好心理咨询,通过网上预约,特困生可以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沟通与交流来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
3. 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开展诚信教育,以国家助学贷款的诚信教育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让诚信成为做人的首要准则;开展挫折教育,相对于其他本科学校而言,高职院校的特困生所面临的挫折更加严重,在遇到挫折时比其他学生更显脆弱,应通过各种各样的励志活动帮助他们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在挫折中成长进步;开展奋斗教育,对特困生要适时地进行奋斗教育,要让他们形成勤奋刻苦、奋发向上、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引导特困生转变思想观念,而要变“资助”为“自助”,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敢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的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解决特困生的心理问题是一项长期、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促进特困生的健康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多方面共同努力,适时给予特困生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从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实际出发,学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多种研究与讨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而特困生个人更要自立自强,提高自己的耐挫折能力,争取实现由“他助”向“自助”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摘要:采用SCL-90对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特困生和非特困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了特困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要采取建立健全科学的贫困生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索灵活、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对策来帮助特困生克服自卑心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特困生,心理特征,对策
参考文献
[1]许若兰.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3).
[2]黄向真.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01).
[3]廖传景.构建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温州大学学报,2004(04).
[4]彭梅.高职经济困难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1(07).
贫困生心理特征 篇9
1 调查数据分析
1.1 贫困生人格特征总体情况
采用每一因素得分的均值来衡量贫困学生的16种人格因素总体特征。统计结果表明, 总体上兴奋性得分最高 (7.608分) , 怀疑性得分最低 (4.052分) , 均分从高到低排序发现, 兴奋性、敢为性等因素得分较高, 而独立性、怀疑性等因素得分相对较低。
贫困生人格特征得分区间频率统计和贫困生人格因素得分区间比例可以看出, 对于绝大多数的性格因素得分在中等水平的分布遥遥领先于其他两个区间, 多在60%以上, 平均约67.31%, 说明67.31%的贫困学生的人格没有明显缺陷, 基本处于常态水平。
通过测验数据分析可知, 近几年贫困学生的心理状态改观较大, 其人格特征表现在能够适应环境, 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大胆、外向和热情, 易与人相处, 善于抽象思考, 学习能力强, 遇到困难表现出较好的抗挫折能力, 有自信心, 对感兴趣的事情充满激情, 富有拼劲。但同时也可以看出贫困学生缺少独立性, 随群附众, 缺乏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对于认定的事情坚持自己的看法, 比较固执。 (表1)
1.2 性别差异特点
对贫困学生分性别进行分析, 贫困学生在乐群性、敏感性等九项因素上的性别差异是十分明显的。根据SPSS处理分析, 如果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值临界值只能为0.05, 即P<0.05才能具有统计意义, 且P值越小, 数据更加具有统计意义,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可知男生在乐群性、敏感性、幻想性、聪慧性、忧虑性都显著低于女生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 在稳定性、独立性、怀疑性方面男生都显著高于女生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
显而易见的是, 在恃强性、兴奋性等八个因素方面, 性别差异都比较小。
2 讨论
2.1总体特点分析与讨论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贫困学生的人格特征总体成正态分布, 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处于中间水平, 只有少部分学生的人格特征是处于比较极端的情况。总体来说, 贫困学生的人格是可以进行塑造的。
从样本各项人格因素可以看出:①得分最高的兴奋性和敢为性两项得分均高于7, 除了与其所处年龄段的心理需求相关, 更表现出随着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关心, 其逐步表现出精力旺盛, 愿意结交朋友等心理特点。②得分最低的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三项得分均低于4.5, 由此可以看出, 随着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普及, 贫困学生不再像人们印象中的不合群、忧虑抑郁、缺乏自信、感到自卑, 而是比较容易合作, 安详沉着。但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资助力度的扩大, 贫困学生也逐步习惯于社会的支援, 开始出现依赖、随群附众的心理。
2.2 性别差异特点分析与讨论
通过比较贫困男、女学生16种人格因素得分, 可以看出男生在乐群性、敏感性、幻想性、聪慧性、忧虑性都显著低于女生。说明贫困学生中女生比男生表现更多外向、合群, 细心, 学习能力也更加优秀, 但好感情用事, 容易忧虑抑郁, 缺乏自信。
相反, 在稳定性、独立性、怀疑性方面男生都显著高于女生。说明贫困学生中男生情绪更加稳定成熟, 做事能够当机立断, 但固执己见。
3 结论
当前贫困学生群体的人格特征大多数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表现比较主动、宽容、谦逊, 容易与人相处;在学习方面, 表现学习能力强, 善于抽象思考;在生活方面, 能够适应环境, 遭遇逆境时能够表现出较好的抗挫折能力, 比较自信。比较显而易见的是贫困学生也缺少独立性, 随群附众, 缺乏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对于认定的事情坚持自己的看法, 比较固执。
以上人格特征的形成与近年来资助政策不无关系, 贫困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一项重要而漫长的工程。首先, 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塑造健康人格的方式方法, 如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培养良好习惯。其次, 通过课程教育、活动开展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来影响学生, 培养其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如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促进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再次,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 进行自我塑造, 最终完善自我人格。
脆弱性视角下高校贫困生特征分析 篇10
一、脆弱性研究综述
脆弱性的提出者Burton,Kates(1978)和White(1974)将脆弱性应用于自然灾害的研究,这种研究突破了原本的灾后评估和救助的方法,通过预测脆弱人群,可以有效地规避灾害的风险。脆弱性的概念也成为了评估人类适应或提高现存威胁能力的分析工具。
20世纪90年代,脆弱性的概念被引入贫困的研究领域。贫困脆弱性是在权利失败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贫困并不都是伴随灾害出现的,而是由于权利的缺失引起的。贫困脆弱性的研究开辟了贫困研究的新路径,主要将研究的视角定位于个体层面在不利风险冲击下的应对能力,被广泛应用在发展型社会救助的研究中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中。笔者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希望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脆弱性的特征,从帮扶政策的可持续性和贫困生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构建适应高校贫困生发展要求的资助模式。
二、高校贫困生脆弱性的特征
贫困脆弱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是风险冲击与各项适应策略综合的结果,对贫困群体脆弱性的研究主要是从其现有资产出发研究其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对于高校贫困生(以后简称贫困生)而言,无论是资源占有还是风险冲击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都是非常有限的。贫困生作为特殊的贫困群体,从生计的可持续角度和贫困生的特点出发,可以将其脆弱性的特征划分为生计、机会、社会支持和心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生计脆弱
生计脆弱是贫困生脆弱性的最主要的特征。生计脆弱主要体现在资产的匮乏和能力的缺失。生计资本是为了实现可持续生计所必须的资本,对于高校贫困生而言生计资本的匮乏主要体现在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三种资本的积累方面。
物质资本的和金融资本的匮乏主要是由于高校贫困生没有固定的工作,其通过兼职或者勤工助学所获得的收入有限。高校贫困生受家庭条件限制,家庭能给予的生活费用有限,他们没有足够的金钱来消费生活耐用品,即使拥有其质量也普遍不高。贫困生平时获得的助学金等资助仅可以支付生活费用,很难有结余用于储蓄和投资,所以贫困生金融资本的存量往往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甚至为负。
人力资本方面,贫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于边远地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少有学校有条件开展相应的计算机、美术、音乐等课程,很难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限制了人力资本的提升。由于经济的拮据,在大学期间他们往往需要承担较多的勤工助学工作,没有足够精力来学习除了课堂内容之外的其他技能,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人力资本积累的缺失,限制了生计资本的积累,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和家庭的脱贫。
(二)机会脆弱
机会脆弱主要是指贫困生在升学、就业和创业等方面机会的脆弱。首先是制度造成的机会脆弱。由于地域间发展的失衡,高校教育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校资源比较集中,而西部地区高校资源相对短缺,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其次是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有些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往往有较高的地域限制,使得优秀的毕业生很难实现高质量的就业,限制了其发展的路径。随着就业成本的提高,贫困生受经济条件的约束,就业主要依赖校园内部的就业渠道。再次贫困生技能提升方面的薄弱,缺少相应的资格证书也限制了就业的质量。贫困生往往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贫困,都希望找到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从而放弃中小企业或者偏远地区的就业机会,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资源占有的缺失造成贫困生敢想不敢干,很难实现自主创业。机会脆弱限制了贫困生的发展,甚至造成一些贫困生抱怨社会、抱怨学校的现象,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三)社会支持脆弱
社会支持脆弱主要是社会网络简单和政策支持的脆弱。首先,高校贫困生的社会网络范围比较小,其生活网络主要集中在同学和亲友范围内。同学大部分都处于求学阶段,没有固定的收入,对贫困生的帮扶只限于精神方面。而其亲友经济状况都处于差不多的水平,很难给予过多的帮助。其次,高校的资助实行的是补缺型的救助措施,这部分救助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需求。在医疗救助方面没有针对贫困生设计的资助措施,大部分高校学生的医疗采取的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形式,造成很多贫困生有病不敢看的现象。有些社会资助采取的是以奖代助的形式,条件设置比较高,造成有些特别困难的学生难以获得支持。
(四)心理脆弱
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提出了著名的贫困文化理论,他认为贫困群体由于条件的影响,会造成与社会的交流减少,脱离主流文化,形成贫困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并影响周围其他群体和子辈的价值观,形成应对贫困的消极心理。对于贫困生而言考上大学往往是成功的象征,大学生活的落差,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的出现。贫困生承担着整个家庭所有的希望,他们需要长期承担经济、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长时间作用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其一是化压力为动力,各方面都表现优秀,并最终实现自身和家庭的脱贫。而另一种结果则是截然不同的,压力造成的结果是心理上的不平衡,造成心理扭曲,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危机,甚至有些很难顺利完成学业。
三、消减贫困生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IPCC对脆弱性的中心解释即“脆弱性=风险-适应”,从贫困生的特征出发,要消减贫困带来的脆弱性可以从降低风险和提高适应能力两方面入手。目前,贫困生面临的风险大部分是不可控的,对其脆弱性的消减就从自身能力建设方面入手,以提升其面临风险的适应能力。
贫困生资助帮扶的目的是让贫困生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目前,贫困生的救助主要以经济救助为主,减贫策略主要是以满足贫困生的基本生存需求为主,反贫困的效果是短暂的。
(一)政府层面,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政策执行力度
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执行者。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借助精准扶贫的策略,充分考虑制度的可持续性,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强法律建设,明确贫困生资助的权利和责任。在高考和就业政策上也可以适当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生倾斜。作为政策的实施者,政府需要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创新资助形式,改变原本单一的经济救助模式,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贫困生提供培训、公益岗位实习和医疗服务方面的资助,帮助贫困生克服困难,提升能力。
(二)社会层面,广泛吸引民间资源参与救助体系
贫困生的资助和帮扶离不开相应资源的供给。除了国家支出外,贫困生的资助和帮扶还应吸引民间资源的加入,可以广泛吸引校友和社会资源参与贫困生的救助,适当降低评选标准,增加贫困资助项目,并适当向边远地区学生倾斜。以合作办学和实习基地建设的方式加大与企业的交流,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增强就业能力。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友的力量,在寒暑假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增加贫困学生的生活来源,缓解生活压力,锻炼自主脱贫的意识。
(三)高校层面,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帮扶工作
高校是贫困生资助帮扶的最直接的实施者。高校承担着贫困生的管理和能力提升的任务。高校不仅要做好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要做好贫困生的精神慰藉、激励教育和心理辅导等的帮扶来消减贫困生的脆弱性。
1. 搭建全面能力提升平台
全面能力的提升包括贫困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及其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首先要提升贫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对于贫困生来说,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需要从其所学专业入手,通过鼓励教育和心理辅导,培养起对未来的信心,尽快融入到集体生活中,维持较为稳定的社会网络。此外,还应当帮助其搭建沟通咨询的平台,让其适时的释放压力,合理利用压力的作用,帮助其进步。其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消除课程学习和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之间的脱节。完善培训内容体系的建设,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的贫困生,需要加强其基本技能的培训,帮助其适应岗位需求。再次,提升贫困生创新实践能力。从专业学习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机会,帮助贫困生适应专业的学习,了解最新的学科动向,将所思所想运用到实践中,树立自信心。
2. 发挥朋辈帮扶作用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同学间的帮扶是最具成效的。朋辈间的帮扶可以有效地减少帮扶的成本,消除贫困生的顾虑。贫困生可以在朋辈间找到学习的典型,通过分享和分担,减轻心理负担,树立信心,消除贫困带来的自卑和脆弱。同时,朋辈间的帮扶还可以有效地激发贫困生服务同学的意识,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身边的同学。在学业、生活和社会工作等多个方面,帮助贫困生重拾信心,带领贫困生走出贫困阴影。
3. 完善贫困生信息建设,分类帮扶
高校贫困生的管理大多采取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因此资助和帮扶很难实现对症下药。高校应该完善贫困生信息的登记制度,建立贫困生电子档案,运用指标化的手段对贫困生进行分类管理。根据指标问题的分类,制定相应的帮扶资助策略。如对于心理脆弱的贫困生,除了要给予物质帮助之外,还可以加强心理辅导和激励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贫困,树立信心。此外,贫困生脆弱性的消减除了政府、社会、高校的资助和帮扶政策和措施之外,还需要贫困生自身正确地认识贫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意识地锻炼自身能力,自强不息。
参考文献
[1]郭劲光.脆弱性贫困问题反思、测度与拓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6-20.
[2]冀慧珍.可持续生计理念下的社会救助政策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12(1):66-70.
[3]郭劲光.我国贫困人口的脆弱度与贫困动态[J].统计研究,2011,28(9):42-48.
[4]高玉玲.贫困生的生活困境及其应对策略_兼论发展性资助支持体系的构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2):1-5.
[5]周文华.社会资本视域下贫困生就业难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4):165-166.
[6]许德镇.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_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例[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5(3):83-89.
[7]周文华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2012(1):39-42.
[8]章元.贫困脆弱性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2006(12):14-20.
[9]檀学文,李成贵.贫困的经济脆弱性与减贫战略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2010(5):85-96.
贫困生心理特征 篇11
【关键词】团体辅导;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
一、前言
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本研究从农村贫困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健康现状出发,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和技术,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方式、人际交往、性格等方面进行干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影响,运用实证研究,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农村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完善其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性。
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
孟庆良(1999)在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调查分析时发现贫困大学生具有内向和不稳定个性倾向。李艳红(2002)的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有较高精神质、内向性和情绪不稳定性等个性特征。贫困生较多表现为冷静与严肃,较少表现出活泼开朗。大量研究证明了社会支持对压力的缓冲作用。因此在团体中形成的朋辈支持系统,亲密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压力的不良后果,降低青少年的压力感,提高个体适应各种压力和生活变迁的能力。
通常认为大多数贫困生较非贫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有:压力大自尊水平低、心理问题严重、幸福感低。李海星(2001)在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中显示SCL-90各症状因子贫困生都高于普通大学生。其中抑郁因子有显著差异,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4个因子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咚月华(2003)的研究结果显示,低收入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整体情感指数和幸福感指数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低收人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与整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指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486,0.428,0.489,P<0.01。
三、研究内容
经济上的困难使得这些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要面临着来自于人际关系、生活、学习、择业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压力,从而表现出自我封闭、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特征,这些不良情绪时刻都会影响到他们心理的健康水平,不利于农村贫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从农村贫困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健康现状出发,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和技术,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方式、人际交往、性格等方面进行干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影响,运用实证研究,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农村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完善其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性。
1.研究对象
选取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农村贫困大学生15名。所有被试都是在新生心理普查后筛选出来需要关注的对象,即“大学生人格调查(UIP)”普查显示总分在25分以上,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原因的学生,通过对这些学生的访谈,确定是因家庭贫困而极度自卑缺乏自信,并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
2.研究方案
团体目标:在接纳、支持的团体气氛里,使成员通过团体活动培养组员积极的情感能力和积极的认知能力,帮助其树立自尊自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培养积极合理的认知方式,并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团体以外的情景中,从而培养和提高应对能力。
团体活动时间:每周1次,每次100分钟,一共活动8周,8次。
阶段1:相识风雨中。
澄清团体目标、帮助团体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激发大家参与活动的兴趣,消除团体成员间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建立互动关系;探索团体成员对团体的看法,进行需求评估;订立团体规范。可以采用以下活动,活动一:大风吹;活动二:滚雪球;活动三:我们的家园;活动四:团体命名;活动五:为团体制定规则。
阶段2:你我之间。
让成员认真观察自己,并感受自己的特点;帮助成员学习如何正确地通过他人的信息来认识自己;让大家感受互相帮助是很重要的。可以采用以下活动,活动一:手指操;活动二:自画像;活动三:突围闯关;活动四:同舟共济。
阶段3:认识自我。
帮助成员怀着感恩之心认识和接纳自己;品味成长经历,了解自我优势,提高信心。可以采用以下活动,活动一:苹果凤梨活动;活动二:巧解千千结活动;活动三:假如“我是你”;活动四:翻越毒叶。
阶段4:风雨中无伞。
探索成员对于贫困的看法;通过分享让成员在团体中体验共同的感受;促使成员接纳白己处境,改变角度看待贫困;可以采用以下活动,活动一:人生曲线活动;活动二:人生的重要事件;活动三:头脑激荡;活动四:家庭作业。
阶段5:你我相融。
帮助成员体会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和接纳;让大家体会理解性的帮助给人的感觉最好;帮助成员体会自己对他人的帮助的需要。可以采用以下活动,活动一:热身——螃蟹;活动二:我的孤独;活动三:盲人旅行;活动四:人际温度表。
阶段6:提升自我。
克服现有困难,集思广益,促使成员学习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珍惜自己的潜能;自我肯定,增强自信和信任,学习欣赏他人;可以采用以下活动,活动一:自画像;活动二:天生我材;活动三:法柜奇兵;活动四:自信呐喊活动;活动五:天使留言。
四、团体辅导的反馈调查结果
团体辅导结束后,对所有参加团体辅导的同学进行了团体辅导效果评估问卷调查,团队成员中的15名实验对象在回答“参加完团体辅导后,您自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否提高”一题时,选择提高明显的5人占33%,选择提高较明显的9人占60%,选择提高不明显的1人仅占6%,选择完全没提高的O人;团体辅一导后,通过个别交流、集体分享、撰写短文的方一式了解大家的感受,从中看出大家对本次团体辅导的认可度很高,主要感觉团队氛围非常和谐,自己在团队中感到很开心、很温暖,同时觉得团体辅导对自己在交往和其他方面的帮助很大。据辅导员和团辅成员的同学反映,团体辅导前后,大部分同学在同学关系和宿舍关系上有很大的改善,能主动与人交流,对自己有了一些信心,脸上也有了笑容。
贫困生心理特征 篇12
贫困生资助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多数高校已形成了“奖、勤、贷、助、补、减、免”为一体的资助体系。2007—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生受助人数达17857.09万人次, 共计1817.18亿元 (表1) 。从总量上看, 现有资助能较有效地解决贫困生生活上的困难, 保障他们正常学习生活方面的支出。从结构上看, 有人得到的资助多, 有人得到的资助少, 有人不应得到资助而得到了资助, 有人应得到资助而未得到资助, 资助与资助水平不匹配, 影响了资助效果。研究其原因是对贫困生的认知不足, 在贫困生认定问题上找不出有效对策, 对贫困生资助缺乏绩效评价。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由于难以对申请资助学生的贫困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 对其是否贫困, 贫困程度也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正如陈璟指出,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认定难点有四:有虚假申请现象, 贫困证明公信力差, 缺乏明确的量化标准来界定“贫困生”, 认定成本过高。从贫困生认定的制约因素考虑, 主要是证实和证伪两个方面的工作。证实就是认定某贫困生是真正的贫困生, 证伪则要证明某贫困生是“假”的。在“假贫困生”充斥的现实情况下, 后者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可从贫困生的信息挖掘出发, 分析个体与家庭特征, 比对资助效果, 以提高贫困生工作的绩效。本研究拟以一个学院为个案, 基于贫困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学习成绩和奖助情况, 统计分析贫困生个体特征和资助效果, 探索优化资助的对策, 为贫困生工作的决策者和参与者提供参考。
二、贫困生的个体与家庭特征
(一) 统计样本情况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中,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 或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学生。这里的教育费用主要是指学杂费 (学费、住宿费、代收费等) 、生活费 (伙食费、衣服费、交通费、日常用品费等) 。本文指自愿申请并真实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 经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审核后盖章, 通过班级评议小组评议, 学院审核, 最后经学校审核确认等程序后进入贫困学生库名单里的学生。结合班级贫困学生的贫困程度把贫困生分为特别困难和一般困难两个类别。
统计样本为学院2010和2011级2个专业共156名贫困生, 均为理工类学生。其中, 2010级、2011级均为78人, 分别占同级学生的30%和29%, 共占学院贫困生总数的47%。性别构成上, 女生80人, 占51%, 男生76人, 占49%。贫困生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其中来自西部地区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60%。样本中, 96%的学生连续两年被认定为贫困生, 约81%的学生连续三年以上被认定为贫困生。
(二) 个体特征
1. 户籍所在地
共154名贫困学生来自农村, 其比例达99.2%, 其中2010级农村户口贫困生76人, 占年级贫困学生的97.4%;2011级农村户口贫困生为100%。以上数据反映了贫困生基本上来自农村地区。在中国城镇发展优于农村的背景下, 农村学生经济贫困现象更加普遍和突出。
2. 来源区域
来自西部地区的贫困生人数占样本总人数的60%, 包括重庆市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11个省区。其他40%的贫困生相对较均匀地分布在其他15个省。样本中没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江苏的贫困学生。
本研究特别关注了贫困生的个人特长。在特长一项中, 贫困生自认为拥有的特长大多集中在体育和艺术方面, 比如唱歌、绘画、演讲、打篮球等等。共48人具有这些展示性的特长, 占总人数的30.7%。我们认为, 有特长的学生参与活动积极, 具有更突出的表现能力, 对自我的认同度更高, 心理素质更强, 更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贫困生认定涉及到班级的评选和班主任、辅导员的参与, 因此, 可认为有特长的贫困生得到资助的可能性更大。
本研究未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三) 家庭特征
1. 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在研究的样本中, 家庭人数4人的占28.2%, 5人的占22.4%, 6人的占18.6%。76.5%的家庭三代以上共同生活。75.5%的贫困学生不是独生子女, 62%的贫困学生家里有至少两位老人需要赡养, 可谓是“上有老, 下有小”。有53名贫困生的家庭存在父母失业或者缺乏劳动能力的情况, 占总人数的40%, 有33个贫困家庭存在除父母外的其他亲人失业或者缺乏劳动力的情况。家庭人数越多, 这个家庭需要维持正常生活的支出就大, 特别是无劳动能力的人数越多, 家庭的经济压力就越大。在单亲、孤残等特殊贫困原因方面, 3人孤残, 约占样本的1.9%;6人单亲, 比例为3.8%, 总比例不高。
2. 家庭经济状况
贫困生家庭总收入总体较低。样本中, 家庭年总收入2万元以上的仅有13人, 占8.3%。人均年收入六成低于2500元, 有三成在2500元到5000元之间。108名贫困学生家庭有欠债情况, 占比为69.2%, 其中7.7%的贫困生家庭欠债超过10万元。只有6.4%的贫困学生家庭享受到低保。可见这些贫困学生家庭欠债情况比较普遍, 加剧了这些家庭的贫困压力。
2013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7907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4200元 (1) 。当前, 农民工工资不断增长, 体力工日工资均在100元以上, 技术工则更高。因此, 只要勤奋, 收入是可观的。我们结合全国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可以认为, 多数贫困学生提交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不尽真实。
3. 家庭受灾等突发状况
有46.8%的贫困生家庭遭受了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地震、台风、洪涝、雪灾等。53.2%的贫困生家庭突发变故, 其中20.5%的贫困生家庭有亲人患病情况, 9.7%的贫困学生有亲人意外去世, 另有23%的家庭出现过其他突发状况。可以认为, 贫困生可分为两种贫困类型, 第一种是生而贫困型的长期性贫困状态, 第二种是因变而贫困型的短期性贫困状态。前者主要是父母或病或逝, 长期缺乏劳动力, 靠社会力量改变这种贫困现状的难度较大;后者属于瞬时困难, 主要由于自然灾害或者家庭突发变故, 只要度过困难时期就能靠其自身的力量逐步改善贫困程度。当然, 第二种情况如无法在短期内解决, 也会转变成第一种情况。可见突发情况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 在贫困生动态认定时应予以重点关注。
三、贫困生资助效果分析
(一) 获得资助情况
海南大学奖学金种类较多。可分为面向全体学生或贫困学生的奖学金, 也可分为政府、学校设定的奖学金和企业个人资助的奖学金。面向全体学生的奖学金, 有国家奖学金, 本科生8000元/人;校级综合奖学金, 分为特等、一等、二等和三等, 奖励金额分别为4000、2500、1500和1000元;宝钢奖学金8000元/人;刘建贤、张永清奖学金, 5000元/人;百翔奖学金, 5000元/人;金光奖学金, 分为特等、一等、二等和三等, 奖励金额分别为5000、3500、2500和1500元;王承守奖学金, 心本爱心奖学金, 各1000元/人。面向贫困学生的奖助学金, 有国家助学金, 设为两档, 第一档为3500元/人, 第二档为2500元/人;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元/人;海南省优秀贫困学生奖学金, 4000元/人;肯德基曙光基金, 四年资助共计20000元∕人;宋庆龄基金会“中海油大学生助学基金”, 3000元∕人;中国建设银行少数民族大学生成才计划奖 (助) 学金, 3000元/人;王伟光奖学金, 1000元/人;百翔助学金, 2500元/人。奖助金大多对贫困程度有要求, 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其他方面表现也有相应的要求。
近年来海南大学对贫困生给予了大量资助。2013年全校共有1269名贫困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实现了无障碍入学, 占新生总数的14.14%;共有45567人次的学生受到困难资助或奖励, 资助和奖励金额达4301万元;共安排9546人次的学生开展校内勤工助学, 发放勤工助学酬金361万元, 联系了近2000多个校外岗位给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共向家庭突发事故的特困学生200名发放每人4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 (2)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同一年内, 除文件规定外, 奖与奖不兼得、助与助不兼得、奖助尽量不兼得”的资助原则, 更大程度地保证了绝大多数贫困学生的切身利益, 使奖助学金能够惠及到绝大多数需要经济补助的贫困学生。
样本中, 2011年有91名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得到了奖助学金, 覆盖面为58.3%;2012年获得奖助学金贫困生的人数为132人, 占贫困生总人数的84.6%;2013年143名贫困生获得了奖助学金, 占贫困生总人数的91.6%。在获得奖助的贫困生中, 91.6%的学生每年获得了2000—8000元不等的奖助学金, 达到了基本覆盖。三年来获得奖助学金的人数不断增多。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 2011—2013年, 分别有42%、16.4%和8.4%的贫困生没有得到任何奖助。据对这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 发现他们中的77%以上平均绩点在2.5以下。显然, 成绩原因是导致一部分贫困学生无法获得资助的主要原因。只有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才能拿到这一类奖学金, 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海南省优秀贫困学生奖学金等。
(二) 资助资金与家庭收入及在校生生活成本比较分析
根据上文统计, 学生最高可获得8000元的奖励, 最少的能拿到1000元左右。换言之, 在校的10个月中, 贫困生平均每个月能得到100—800元的奖助。资助资金与大多贫困生家庭收入相比还是较高的, 对贫困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上的支持也是相当重要的。
我们在学院随机地调查了不同生活水平学生的生活成本开支, 包括每月生活、学习、发展支出, 发现最高的每月生活成本是1800元, 最低的为700元, 大部分学生月开支在1000到1200元间。可见, 对于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贫困生来说, 只要获得最高奖助学金, 加上勤工助学和社会兼职, 足以满足自己的学习及生活支出。对于有临时困难的学生, 奖助学金也能够帮助其解决一定的困难, 避免特困生因经济原因而被迫放弃学业。
(三) 资助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
资助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的经济压力, 保证了贫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奖助项目和学习成绩挂钩这一现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促进贫困学生的学习, 勤工助学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和社会认知, 使其拥有改变家庭贫困状况的动力与能力。此外, 资助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 还有助于心理上的调适, 使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自卑, 同时使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积极回报社会。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 其中西部地区的学生贫困情况更突出;贫困生大多不是独生子女, 家庭人口较多, 且家庭收入较低。从资助效果来看, 高校资助工作已基本惠及到大多数贫困学生, 他们获得的资助金额也能够大大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还能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 给他们的学习创造动力。这些都证明高校的贫困资助工作已经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既实现了资助的目的, 也起到了育人的功能。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 其一是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还不够完善, 贫困生家庭情况调查表上的信息可信度普遍不高, 对贫困生认知分析不足;其二是一部分学生兼得多项奖助, 另一部分学生没能得到奖助的机会, 少数成绩较差的困难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资助;其三是奖助工作基本上采取的是直接发放奖助学金的方式, 贫困生能力的发展并未得到重视, 优化资助效果还有很大的空间。
(二) 建议
一是建立资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其核心是做好资助对象的认定工作。界定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 目前贫困生个人信息仍存在伪造、虚假等现象。个别真正贫困, 甚至是最困难的学生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资助。证实和证伪工作要依靠方法的创新, 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 充分应用大数据工具和技术, 正确认识和甄别贫困生。要通过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机制, 建立信息健全的贫困生库, 对不同年级贫困生进行动态化管理, 按需给予一定资助。这点在新生入学适应期和毕业生就业困难期尤为重要。
二是跟踪和做好资助的绩效评价, 可以在各学院建立相应的监督小组, 定期了解贫困生的生活状况和消费情况, 根据其平时的消费行为判断其贫困程度, 实现证实与证伪的目标诉求;也可以跟踪监督学生奖助学金的使用情况, 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 防止其对资助资金进行不合理的使用;还可以对贫困信息进行动态的跟踪调查, 对伪造贫困生个人信息的学生取消贫困生资格, 并进行惩处, 对家庭发生重大事故的学生及时更新入库。要建立专业化的资助工作队伍, 加强对贫困生的关爱与教育, 积极正面引导, 使贫困生摆脱“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使“假贫困”的学生或是经济条件已有好转的学生主动退出贫困生申请。
另外, 学校应对成绩较差的贫困生群体进行适当的倾斜支持。大概有8%的学生成绩较差不符合助学金申请的条件。一些贫困学生成绩差是可以理解的, 一是来自的地区可能教育水平比较落后, 本身基础和能力薄弱;二是一些特别困难的学生要利用大部分时间去工作来维持学习生活上的支出, 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所以不能仅仅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就剥夺他们获得资助的权利。助学金的使命是帮助所有因为经济原因不能正常享受教育的贫困学生, 助学金发放的时候可以适当参考学生的成绩, 但是对于确实需要经济资助的学生可以适当放宽要求或者抛却成绩因素, 这也符合我国“教育公平”的理念。对于这部分的贫困生可以进行资助效果评价, 以每个学年成绩的提升幅度及在校其他表现等作为参考依据。一些社会设立的奖助学金也可相应调整, 部分设立原则仅为助困, 部分可以助困扶优相结合, 这样资助的普及面将会更广。
为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不仅要做到物质上的资助, 精神上的帮扶, 还要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除了设立增进学习动力的奖助学金及勤工助学岗位外, 提供对外沟通交流的平台, 创造学习培训和就业创业等机会也是不错的方式, 这就需要学生工作处、校团委、后勤、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部门联合起来, 根据贫困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帮扶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光明.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2]陈璟.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认定难点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4 (4) .
【贫困生心理特征】推荐阅读:
贫困生心理08-24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10-23
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10-10
大学生心理贫困08-15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06-29
探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06-20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问题调查11-02
贫困生现状05-16
高效贫困生06-02
贫困生群体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