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2024-11-06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共12篇)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篇1

近年来, 高校贫困生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而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国高考录取机会均等和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造成的。与此同时, 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和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为了使更多的优秀青年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均等机会, 新型贫困生资助体系应运而生。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目前,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已经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1.“奖”。

主要指奖学金, 包含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各高校自行设立的奖学金等。其中, 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 000元, 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0.3%;国家励志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5 000元;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

2.“贷”。

主要指国家助学贷款, 即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 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全国平均每100名大学生中就有20多人可以获得这种资助, 每人每年最高可得6 000元。

3.“助”。

主要指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助学形式。其中, 助学金又分为两等:一等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3 200元, 二等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 600元。勤工助学主要指学校为贫困生提供实验室、图书馆、后勤服务等岗位, 让他们通过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 获取一定的报酬, 贴补其在学习期间的一些开支。

4.“补”。

主要指困难补助, 即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款, 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补助。国家还规定, 高校每年都要从所收取的学费中提取10%左右的资金, 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 以加大对特困学生的补助力度。

5.“减”。

主要指减收或免收贫困生的学费。对于部分公办院校, 减免学费已成为资助困难学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在民办高校, 此项措施目前执行起来还较为困难。

二、北京各高校贫困生资助情况

为了对各高校现行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做进一步的了解, 笔者特意走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几所公办院校和一所民办院校--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并与几所院校里负责贫困生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发现, 每年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在20%~30%。从2008年开始, 国家大幅度增强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扩大了受益学生面。目前, 各类资助在贫困生中的覆盖面基本能够达到90%以上。但是, 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还存在一定差异。

1. 公办院校现行资助体系。

近些年, 北京各公办院校不断建立健全贫困学生群体的校园支持体系, 资助方式主要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 以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为辅, 奖、助学金为激励方式。大部分公办高校设有学生资助中心, 并在各学院设有资助办公室或专责老师负责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帮扶及各种补助的发放。尽管很多公办高校在困难学生的资助方面已经获得一定的成绩,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尚未形成完善、成熟、可以推广的贫困生校园支持体系。

2. 民办院校现行资助体系。

对于民办院校来说, 由于受到资金、管理、办学形式等各方面的制约, 再加上缺少对贫困生资助的社会渠道, 因此, 目前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如, 高校“绿色通道”是教育部对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规定, 而对于民办学校来说, 目前还无法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

三、目前北京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 北京各高校现行的各种针对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贫困生的难题, 基本实现了“没有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但是, 笔者经调查发现, 现行的资助体系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奖、助学金在贫困生中覆盖面不高。

由于各种奖学金的发放都是有一定比例的, 因此, 在贫困生中的覆盖面并不是很高。而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往往由于心理压力大、思想负担重, 再加上课余时间和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勤工助学方面, 致使其学习成绩不堪理想, 进而导致获得各种奖学金的比例也较低。长此以往, 部分贫困生对奖学金也就不再抱有希望了。因此, 奖学金对贫困生也就起不到太大的激励作用。

2.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存在漏洞。

当前, 各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方法基本一致, 都是以盖有生源地街道或县级以上的民政部门公章的贫困证明为准。学生入学持有这个贫困证明便认定为贫困生。但是, 笔者发现,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加之某些地方主管部门不够负责, 致使公众怀疑部分学生贫困证明的真实。

3. 校外各类社会资助大多只针对公办院校, 很少考虑民办院校, 致使民办院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渠道不足。

随着学生来源的变化, 许多贫困生进入了民办院校。民办院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并不完善, 仅仅依靠政府和学校的资助是不够的。因此, 资助工作还应建立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基础上, 才能有效解决各类高校的贫困生问题。

4. 当前的资助体系只注重物质资助, 轻视精神资助, 不利于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贫困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是一种经济压力, 还会给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笔者通过对各高校对贫困生需求的调研结果发现, 大部分贫困生希望能得到心理、学业、生活、就业等多方面的帮助与指导, 有的甚至超过了对经济上的要求。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篇2

论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高校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减少校园与社会矛盾,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构建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将从确保高校大学生能够得到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促进社会公正、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建立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等方面,促进校园和谐.

作 者:王小元 WANG Xiao-yuan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赣州,341000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年,卷(期):200929(12)分类号:G41关键词:完善 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和谐校园 重要意义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篇3

【关键词】高校收费制度 贫困生 资助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01

1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的依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扩招的推进,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以及贫富差距逐渐扩大,高校贫困学生数量增多。国家和政府制定出了以育人为导向,全面的,完善的资助机制和管理体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使这一政策惠及所有贫困学子,达到资助效益的最大化,如何在他们享受国家和社会关爱的同时,培养他们自立自强和感恩社会的健康人格,如何让他们成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这已不仅是一个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共同的责任。

2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我国高校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指导下,逐步建立了以“奖、勤、助、贷、减、免”为主的资助模式。

2.1 奖学金

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各高校自行设立的奖学金等。国家奖学金主要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的学生,奖励普及范围为 2%。国家励志奖学金主要奖励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励范围为3%。高校自己设立的等级奖学金,奖励范围一般为 40%左右。

2.2 勤工助学

高校在校内实验室、图书馆、后勤服务、校院机关等校内单位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有关规定,从每年学生学费收入中提取10%的资金,用于发放参加勤工助学学生的报酬。

2.3 助学金

包括国家助学金以及各高校为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的困难补助等。助学金范围目前已经达到在校学生的20%。

2.4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加大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国家助学贷款操作8年的时间为高校20%左右的学生解决了求学问题。现在相关省市开始尝试开展生源地贷款政策,这一政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入学前就能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2.5 减免学费

教育部要求对普通高校中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制度,尤其是要对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等,实行减收或免收学费,具体减免额度由学生所在高校确定。

3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无偿资助存在的隐形危害

在现行的资助体系中,学费减免、国家助学金、社会各类助学金形式,都具有无偿资助性质,这使部分学生享受了权利,没有给他们履行义务的机会,强化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弱势意识,也在无形中给他们造成了心理压力。对其他非贫困学生也是一种潜在的利益诱惑,在资助供给量小于求助的实际需求量时,容易助长学生投机偷懒和搭便车行为。

3.2 对贫困生缺乏科学的界定标准

学校对贫困生的确认是根据学生家庭所在地出具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为主要依据,但在实际执行中,学校无法准确掌握贫困生的生活费支出和家庭经济状况,由于计算方法和所在区域不同,其数据差别也很大。目前除了少数经济富裕的家庭外,困难或比较困难的学生比较多,都想用学校的资助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中间就不乏不该而享受资助的学生。

3.3 高校资助体系微观整合能力不强

国家制定资助政策时,多是从宏观角度出发,不可能全面考虑学生已经获得其它资助情况,高校可以根据客观情况执行资助政策,通过微观的整合使资助政策体系更科学化和具体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贫困生的认定,名额的分配与划定这些微观层面,高校都没有形成比较科学认定方法,大部分学校将贫困生的认定权力交给了学生的当地机构,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也会助长学生弄虚作假的风气。

3.4 助学贷款现存的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属于高校与银行之间的合作项目,旨在帮助学生缓解当前经济困境。由于中国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不敢尝试申请助学贷款,同时,贷款学生的还贷信用与还贷能力也影响了银行对此合作的信心,部分学生也会利用当前还贷条件的不完善,不再偿还助学贷款。助学贷款作为教育资助体系的重要内容,作用应该不只是帮助学生解决当前的难题,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和诚信意识。

4 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的方法

4.1 制定客观科学的贫困学生界定标准

客观科学地确定助学政策的目标群体,是实施资助的必要前提。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制定相对客观、科学的贫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测评标准的量化体系,采取量化测评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根据学生困难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并划分出不同贫困等级,有针对性地予以资助。对资助后缺乏监管的现象,可以建立学生定期反馈制度。

4.2 构建外部资助与内在关怀相结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要构建贫困大学生内在人文关怀体系,促使外在的资助内化为贫困生内在精神动力,形成外部救助与内在关怀相结合的资助体系。现今的资助体系正好忽视了这一点,导致贫困生在获得物质资助后经济包袱减轻了,但心理负担却加重了,影响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和资助的效果。社会要营造一个关心爱护支持贫困生的氛围,高校要注重对贫困生心理关怀,通过心理咨询与心理档案相结合,使学生在获得的资助的同时心理健康发展。

4.3 加快高校教学改革,推行弹性学制

弹性学制是一种以完全学分制为基础,集选课制、导师制、学分绩点制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制度,与传统的学年制相比,它对学生的管理以目标管理为主,它以学分及绩点计算学生学习的质与量,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年限。实行完全学分制,只要完成专业要求学分可提前毕业;本科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需要从固定的四年学制改为三到七年内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那些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另外要允许高校贫困生在一定条件下,暂时中断学业,待其经济和其他条件允许时,再重新开始学习。

4.4 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广泛开展

生源地助学贷款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生源地金融机构对贫困生情况的了解更真实全面,信息识别成本低,而且,它以父母作为担保方,这样银行承担的风险要小一些。当前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各级管理机构仍需完善,大学生个人资信评估与咨询体系尚未建立,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担保机制不健全和还贷机制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这都不利于它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和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积极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谭成华.浅谈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教研教改2008.11.

[2] 丁力杭,卢锟.浅议高校贫困生助贷体系的构建.新西部,2008.18.

[3] 崔邦焱.切实做好2008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国教育报,2008-06-11(10).

[4] 刘翠燕.试析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3).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分析 篇4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近些年, 贫困生资助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切实解决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一资助体系现状

1. 贫困生来源

家庭贫困的学生大多来自于边远山区, 那里交通不便, 地少人多, 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经济落后, 家庭收入单一, 家庭人口多。据调查, 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地区。

2. 贫困生心理压力大

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生活压力增大, 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高校贫困生因为家庭贫困, 生活条件不好, 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表现出自卑、焦虑、抑郁、不合群、处理事情尖锐, 这些都影响了贫困生的健康发展。

3. 受助比例低

虽然国家规定贫困生可以享受生源地和学校的贷款资助, 解决学费问题, 但是贫困生的生活来源还要靠家庭供给。国家助学金名额有限, 落实到具体班级名额也就是班级人数的15%, 助学金比例比较低。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同样不能满足贫困生的需求。贫困生学习困难的比较多, 获得校内奖学金的比例相对较低。

二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 贫困生认定办法不科学

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两个标准:一是看家庭人均收入, 即家庭整体收支情况。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各地的生活水平也存在巨大区别。东南沿海相比西部地区生活消费水平就要高出很多;二是在校的消费水平。这主要看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 看学生是否有奢侈消费情况。在调查中存在很大争议, 很难形成统一认识。

2. 学生诚信意识缺乏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影响, 许多家庭富裕的学生假冒贫困生, 通过生源地社会关系开具假的贫困证明, 冒充贫困生骗取助学金。真正的贫困生碍于面子和自尊心, 因为怕别人轻视他, 不去申请贫困补助, 得不到资助。学生诚信意识缺乏, 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

3. 贫困生认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

现在贫困生认定一般是由辅导员、班主任来完成。认定主体一般都是辅导员, 但是辅导员事务性工作量非常大, 除了管理所带班级, 还要做好日常学生管理, 辅导员不可能有时间对每个困难学生在经济方面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

三对策

1. 完善贫困生认定办法

建立一套公平合理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 建立贫困生档案, 对每个贫困生的个人信息进行详细的调查, 对贫困生进行动态管理。做好贫困生公示和后期管理工作, 贫困生一经认定, 要加强全程跟踪与监管, 保证认定公平合理, 辅导员、班主任对困难学生的审核要严格, 要听取班干部和普通同学的意见, 要了解学生的生活消费状况。要深入学生寝室, 越细致越好。同时对于假冒贫困学生要给予严格的惩罚, 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2. 加强诚信教育

高校要加大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诚信意识的教育培养, 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谦虚礼让、诚信文明的新风尚。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真挚的情谊比金子还可贵, 要做到互相爱护、互相关怀。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贯穿到整个资助过程。

3. 建立多层次的助学体系

高校贫困生的资助, 除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 也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慈善团体、企业、毕业校友都应加入到助学队伍中, 高校要开辟多条渠道, 建立多层次的助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国峰、陈瑶瑶.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 (7)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篇5

我国高校贫困生现状及资助对策研究

一、中国普通高校学费政策历史变迁 中国普通高校学费政策的历史变迁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高等教育免费时期(1949-1988) 1955年以前对普通高校的.所有学生免收学费并给与人民助学金,当时对高等教育实行“统包、统分、毕业分配的招生制度”,高等教育被当作纯公共产品看待,政府承担了所有的培养成本.1978年,一批短期职业大学开始招收“收费走读、不包分配”的大学生,成为中国普通高校招收自费生的雏形.

作 者:王川邛 王莎莎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G64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篇6

向大众型的转化,高校贫困生的问题也日益严峻。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应的贫

困大学生资助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落实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过程中,诸多问

题随之出现,阻碍着资助政策的顺利实施。鉴于此,在大量实地调查和探析的基础上,结合

实际分析目前高校贫困资助体系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性的

对策。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中图分类号:G46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2-0004-03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04年的280万人

增加到2011年的650万人,依照学者马丁·特罗的理论,我国已经跨入了大众型高等教育的

时代。但是,我国高校收费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三农问题等因素影响着大众化高

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贫困生的问题随之出现,并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1]。为

了保证众多的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从中央到当地政府、院校和社会都做出了相应的努

力,出台了针对地方现实的政策和制度,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补

、减”有机结合的多元化贫困资助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贫困生资助体系在实

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而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2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为了确保每一位高校

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从中央到当地政府、学校和社会无不给予高度重视,并做出了艰苦的

努力,在最大程度上使每一位贫困生得到相应的资助,有效地缓解了众多贫困生的经济和心

理压力,使之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然而,在贫困资助体系推进和实施

的过程中,一些现实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严重制约着贫困资助体系的顺利实施。

2.1贫困生的认定缺乏合理性

贫困生纳入对象的认定工作,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已经成为当前棘手的问题之一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的学生生活指数标准差异很大。另

外,不同地区对贫困生家庭实际情况和经济状况的评估、申报收入和统计制度不尽相同,势

必会影响统一的贫困生认定标准的制定,只能用一个模糊的认定标准加以界定:凡是家庭的

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平均生活线的都算贫困生[2]。这样,在学校对学生家庭经

济收入情况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缺乏准确性,导致在实际的认定操作中,学校管理人员往

往仅靠学生的家庭所在地管理部门或家长的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进行认定,加上部分院

校的系或班级的数额、辅导员的主观因素,从而会导致资助对象的认定工作存在失真和很大

的随意性,使部分确实贫困需要资助的学生被淘汰,得不到有效的认定。笔者认为,贫困认

定机制除个人申请、学生所在地证明外,还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学生家庭的实际

情况,需要做全面的考核,加大学生之间的监督力度,对管理部门和辅导员进行认定业务培训,

并做好跟踪调查、责任追究等工作。

2.2对贫困资助体系制度的把握缺乏全面性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院校实施了“一揽子”资助工程,其中包括国家贫困资助贷款、国

家奖学金、勤工俭学金、特殊贫困补助金和学费减免等制度和政策,其中的每一项都规定了

特定的方向,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做到各项资助金政策的應用,缺乏运用

的全面把握,导致出现政策的交叉、重合,使部分学生获得多项政策的过多补助,而另外一

些真正贫困的学生不能够或者不能获得合理的补助的情况[3]。例如:在国家奖学

金方面,一些来自经济贫困、教育水平特别落后地区的学生,其本身文化基础比较差,且面临着生

活和心理方面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而部分学校仅以成绩的高低为

标准,没有考虑其他因素,这样势必造成他们获得奖学金的概率较低。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得

出的结果显示,高校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仅为全体奖学金获得者的18.76%,与非贫

困生的奖学金获得者的概率相差甚远。在高校贫困生的生活费来源中,仅有2.83%的贫

困生依靠奖学金进行支付。由此说明,奖学金对贫困生的作用微乎其微。

2.3存在重“物质”轻“精神”资助的误区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加强是毋庸置疑的,并且把它提升到前所

未有的高度,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减轻了经济和学习压力,但在对贫困资助体系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受传统思想和意识的影响,管理者更多的是考虑到如何解决贫困生的经济生活问题,

让他们获得最大可能的物质上的资助,将绝大部分的工作用在如何让经济贫困的大学生获得

金钱上的资助,而忽视了对这部分学生的思想、人格的养成和心理因素上的关注[4]。由于生

活的环境和经济压力的原因,他们在人格的养成方面与一般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自卑、

焦虑等不良心态自然容易产生,甚至对社会产生极端的看法或过激行为。缺乏对生活自立自

强、艰苦奋斗的人生观的引导和教育,物质上的资助只能是暂时的,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才是一笔永恒的财富。

2.4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高等教育的需求,确保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中央到地方政府

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了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法

律法规上的欠缺:(1)相关政策没有提升到法律法规层面。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同,缺乏相

应程度上的强制性,再好的政策失去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也很难实施,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例如,一些学校在贫困生资助方面违背政策的规定,在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方面

,不提取或不足额提取政策规定的费用和补助,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根本不愿在助学贷款上进

行贴息,致使出台的贫困资助政策很难得到有效的落实;(2)贫困资助活动中的主客体双

方缺少法律的保障。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相关政策在制定中

的不完善,又没有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部分学校的管理者过于注重学校本身的经济利益,在

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制定的操作规程不尽人意,使受资助对象的合法权益遭受侵犯;另一方

面,存在部分学生通过不合理的渠道,开具经济收入证明,以达到骗取国家贷款、学校贫困

资助的现象,甚至故意不按期偿还贷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行为由于没有相应配套的法

律法规约束,致使主客体双方存在侥幸心理,不但侵犯了组织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上也造

成了不良的影响。

3完善贫困资助体系的对策探讨

3.1完善贫困资助对象的认定制度

完善科学的贫困资助认定制度,要以“全、准、快”为着手点。第一,将贫困生资助

对象的认定制度标准化,制定科学的认定程序,不能因为管理人员的工作调动和贫困资助对

象班级变化而改变。要建立由一名学院主管领导负责下的贫困生资助认定小组,制定出合理

的认定程序和规章,对全校的贫困资助对象进行统筹协调,各院系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再专门

指定相关教师负责贫困资助对象的认定工作,实行分层负责,责任到人;第二,要加大对贫

困资助小组成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熟悉贫困生认定程序和标准,以提高他们

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身的责任感;第三,建立贫困生入校资助档案信息系统,对新生报到时

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审核,必要时还要进行生源地实地调查,利用现代化通信

技术与生源地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交换、协调,及时更新资助对象的档案信息系统;第四,组

建贫困生资助监督网络,减少认定工作过程中的材料不真实或者人情关系造成的不公平现象

。学生必须开具生源所在地民政部门的贫困证明,首先以班级或系部为单位进行审核,然后

上交学校主管部门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对比审核,将最終审核结果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网络公示

,以接受同学和教师的监督;第五,做好受资助对象的个人情况变动存档工作,对贫困

生家庭情况的变动调查可以考虑每年一次,资助程度也应随个人情况变动而有所改变,尽最

大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第六,贫困生资助档案信息要反映全面,它除了包括学生家庭经

济收入的基本情况,还要包括学生在校的平时表现、学习成绩和受资助的种类、份额,达到

动态的追踪调查效果,确保资助金的有效使用。

3.2统筹各项资助经费的范围,完善资助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出台的贫困资助项目和种类较多,其中以贫困助学金和奖学金为主,资助金

额也有比较大的差距。而绝大部分学校对贫困资助对象的要求以品学兼优为标准,这对部分

来自经济贫困、教育水平落后地区的贫困生来说,明显有失公平,容易造成个别成绩优秀贫

困生包揽多项奖学金的交叉、重叠现象,超出他们自身的需求,而大多数贫困生失去接受资

助的机会。因此,学校的贫困资助管理者有必要对资助经费范围进行优化整合,完善各项贫

困资助金的保障制度,不但规定对个别优秀贫困生的最高限度,而且兼顾到大部分文化基础

较差的贫困生。首先,考虑国家有关资助政策的条件,不要把成绩优秀作为绝对的附加条件

;另外,也应对于那些在学习和表现上具有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奖励,让他们起到良好的导

向作用。这样,获得资助的贫困生的范围就进一步扩大了,同时让他们有了争取进步的信心

,减少了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其次,学校必须按照相应资助政策的规定,明确各项资助经

费的资助范围,突出“奖优”、“助贫”和“激励”的资助功能,让各项政策的应用各有所

向。

3.3做到“物质”和“精神”资助齐头并进

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要具有长远的眼光,“物质”上的资助只能暂时减轻经济上的压力

,大部分贫困生缺乏积极向上、自立自强的生活观念,不健康的人生观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因此,为了大学生贫困资助体系的长远发展,学校对贫困生在物质上给予援助的同时,更要

做好精神上的扶贫工作。经常对贫困生进行贫困心理的疏导,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精神上的贫

困比物质上的贫困更为可怕,如何看待目前的经济贫困,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贫富观,增

强抵抗贫困的勇气和能力,在逆境中树立远大理想。

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大学生扶贫教育:第一,健康人格养成教育。通过专业的心理

疏导,让他们树立起穷且益坚、自信、自立、自强和自尊的思想,帮助他们找到自身心理存

在的不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抗贫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贫困,辩证地看

待目前的贫困和压力,让他们知道经济上的贫困不是耻辱,而是一种财富,经济上的贫困是

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的,自己的命运只能靠自己掌握和改变。第三,人际交往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同学们的关心和照顾,正确对待贫困资助活动,用良好的心态去接纳

贫困资助和社会爱心;让他们学会自我接纳、自我调适,打破自闭、敏感和抑郁的心理障碍

,增强与他人交往的信心和勇气,激励他们正确地看待同学之间的友谊,积极主动与他人谈

心,从友谊中获取他人的理解和帮助。

3.4健全贫困资助法律体系

笔者认为,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不能仅限于国家政策,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是完全必要

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做到有法可

依、违法必究[5]。对贫困资助法律法规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对

贫困对象的认定标准进行规定;二是制定出高校贫困资助工作机构的职责;三是明确双方的

权利和义务;四是创造贫困资助工作的保障条件;五是对违反贫困资助法规的具体处罚等。

4展望

做好大学生的贫困资助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它不但是国家高等教

育公平的体现,更有利于校园和社会的和谐,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学校和

政府部门的紧密配合,更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只有科学高效地落实完善的贫困助学

体系,才能让广大贫困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ZK(#〗张素芬.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1

,(4):12-16.

[2]蔡红建,薛单,王兵团.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的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

2009,(12):100-103.

[3]李庆豪,沈红.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优化与重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0)

:84-87.

[4]賈淑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探析与应对[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5):182-183.

[5]毛晓华.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J].湖北社会科学,2011,(6):162-165.〖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研究 篇7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

为了使贫困生都能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高校根据中央政策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 逐步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 “奖、贷、助、免”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努力确保广大贫困学生都能通过获取一项或多项资助政策, 顺利完成学业。

(一) 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

2007年6月, 在国务院的部署下, 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包括《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等8个配套文件, 就落实新的资助政策做出了明确规定。

在新的奖、助学金体系中, 设计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项制度。

其中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 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 (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 学生 (以下简称学生) 中特别优秀的学生,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 可以分为2-3档;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这三项制度施行所需资金全部是政府投入, 在资助强度与资助面方面大大提高。

(二) 助学贷款制度

我国的助学贷款可分为“国家助学贷款”、“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和“高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借款”三种类型。

1.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 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 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 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 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 毕业后分期偿还。

2.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

金融机构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学习或其直系亲属、法定监护人发放的商业性贷款;只能用于学生的学杂费、生活费以及其他与学习有关的费用。贷款对象为年满18 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 不能使用信用担保, 贷款数额一般在2000~3000 元之间, 助学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贷款学生毕业后四年, 具体期限由各商业银行规定, 不能减免。

3.高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借款

高校为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的无息借款。贷款对象是除去享受专业奖学金的本、专科贫困生, 由家长担保, 该项贷款一般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经办, 学生可以在毕业前一次或分次还清的, 或者由毕业后的接收单位垫还, 以后由接收单位在工资中扣还, 在毕业后逐年归还的, 最长还款期限不超过6年。贷款数额为基本学习、生活费用减去奖学金, 力度较小, 目前各高校学生贷款实际额度一般每生每年在1000元以上, 并且可以减免。

上述三种贷款中以国家助学贷款为最主要方式, 今年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国务院提出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以解决贫困生求学问题。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被录取的大学生或在校大学生在户籍所有地的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用于解决学费、生活费和路费等费用的信用贷款。它是近几年各地探索出的比较符合金融属性、具有商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助学贷款品种, 在身份认定、信用约束等方面有突出优势, 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国家助学贷款享有同等优惠政策。并明确提出对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生, 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从事第一线工作且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 国家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三) 勤工助学制度

勤工助学是指高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助教、助研、助管、实验室、校办产业的生产活动和后勤服务及各项公益劳动, 学生从中取得相应报酬的助学活动。这项活动有利于学生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而且是对广大学生, 特别是贫困生的有效资助办法, 是对他们安心完成在校学业的有力支持。

为规范管理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工作, 促进勤工助学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6月联合制定了《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对勤工助学的原则、学校职责、岗位设置、组织管理、酬金标准及支付方式作出了规定, 从而使高校勤工助学活动更加规范, 学生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四) 特殊困难补助

特殊困难补助是各级政府和高校对贫困生遇到一些特殊性、突发性困难时给予的临时性、一次性的无偿资助。对于那些在校月收入 (包括奖学金和各种补贴) 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的学生可以申请特别困难补助。对于“特困生”的困难补贴的标准可参照学校所在地所需的最基本的学习、生活费用标准, 由学校研究确定。

(五) 学费减、免制度

国家对部分确因经济条件所限, 缴纳学费有困难的学生, 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 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减免学费额度由各高等学校根据本地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本校的实施办法, 结合学生本人表现及经济状况, 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 逐一审核、研究决定, 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六) “绿色通道”制度

近年来, 为切实保证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 教育部规定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 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 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 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 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二、对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思考

这些年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在高校贫困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贫困生的数量比例依然在不断上升, 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贫困生问题会日益突出, 这些都对现有资助体系提出了挑战。

(一) 现行贫困生资助体系有待完善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1.对贫困生的界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各高校在对贫困生的界定方面缺乏合理标准, 诸如有手机的同学是否属于贫困生?有电脑的同学算不算贫困生?标准的缺失引发资助过程中很多不规范操作, 尤其在今年国家资助力度较大的情况下, 能否被认定为贫困生直接涉及是否可以享受几千元助学金的问题, 学生之间有争议, 学校也难以处理。我认为, 贫困生的界定应分地区, 学校应该到生源地做调查, 只有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够把资助的款项用到最需要的学生身上。

2.勤工助学岗位少, 无法满足学生需要。勤工助学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生活资助, 培养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大部分学校处于为学生安全着想, 只能给学生安排校内岗位, 使得报名人数多而岗位明显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 高校可以设置由教师带头、学生参与的教学科研岗位, 尤其在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 可以在招聘临时工作人员时, 根据用人条件、岗位要求, 结合贫困生实际安排贫困生做临时工, 还应组织人员成立校外勤工联络小组, 以拓展校外勤工岗位。

(二) 应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这些年, 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 其他渠道筹措的资助经费比例较低。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政府的财政能力有限, 要加大对越来越多的贫困生进行资助的力度, 必须突破完全依赖政府财政性拨款的格局。贫困生问题是社会问题, 对贫困生的资助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些年一些大学设立了社会奖学金与助学金, 由知名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赠, 但覆盖面很小。现在应通过各种渠道, 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 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资助经费的运行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进步, 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热衷于在高校捐资助学, 这也将带动国内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个人, 用自己的力量来回报社会, 从而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扶助。社会捐资助学将成为一种值得大力宣传和倡导的精神文明新风尚。高等学校应当抓住这些机遇, 努力争取国内外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

资助贫困家庭学生, 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身心健康成长, 是一项关系到高校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 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 国家、高校和社会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资助贫困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实际出发, 逐步改进贫困生资助工作, 努力构建更为科学、合理、规范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92号.

[2]鞠庭英.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6, (04) :113-115.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篇8

一、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内涵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指我国已建立的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 以及地方政府、社会、企业对贫困大学生的奖励与资助等多种资助措施并存的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四点。

1.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核心是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态, 人的尊严, 以及符合人的生活环境的关注和支持。贫困生资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贫困生, 其价值诉求以贫困生为核心, 贫困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是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价值所在。贫困生资助工作本质上是关怀人性的教育活动, 其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构建人文关怀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应该以尊重、关心贫困生的需要, 特别是精神需要为根本特点, 以不断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品位、丰富心灵世界为价值取向, 以唤醒贫困生的主体意识和塑造独立人格为本质特征, 以培养贫困生的伦理情操、完善贫困生的道德境界为核心内容, 以建构精神家园, 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2.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逻辑起点是关照生活。

简单来说, 生活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简称, 也可以理解为人生来就要活着。确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一个人优秀品性形成的本源性途径。高等教育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贫困生资助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特殊方式, 它具有隐性教育特点。即使我们给予学生最高额度的资助, 从直接的物质条件上也未必能够彻底改变学生已有的生活状态, 但我们仍坚持开展资助工作, 并不断从理念、政策、制度、规章、方式等方面提升资助体系的发展水平, 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引领学生确立一种具有人类性和时代性的生活方式。贫困生资助体系对于贫困生的生活关照就是在此环境中获得了它实现德育功能的合法性。

3.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价值期望是优化人生。

所谓优化人生的价值期望, 就是要促使贫困生内在地认知人生的真实面貌, 引导大学生内在的领悟人生的真实意义与真实价值。贫困生资助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化隐性教育方式。若想引领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真实的理解, 塑造合理的观念, 并以此作为学生未来发展的生命意识, 就必须运用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方式, 而这恰恰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优势所在。资助体系通过物质财富的载体内在表征了一种生命精神, 这种生命精神就是人类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生命品质。我们在现实资助工作中应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了解这种精神, 生成这种精神。只要能引导学生形成这种精神, 他们就会形成具有人类性、时代性和个性的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理解。这是贫困生资助体系优化人生的重要内涵, 也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价值期望。

4.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社会效应是道德行为。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其思想道德境界, 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包含的最后一层内涵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于生活中发挥高级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道德教育需要言传身教, 而我们一直以来进行的道德教育更多的是说教。贫困生资助活动作为一种隐性德育方式, 无疑符合道德教育的特质, 因此能更好地使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生命的一种内在修养。如果高校资助工作人员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很好地加以运用, 贫困生的道德行为将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

二、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运行方式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奖、助、勤、贷、补、减等措施, 它们发挥育人功能的运行方式有所不同。

1. 通过奖学金激励贫困生成长成才。

奖学金是向优秀贫困生颁发的奖金, 用以表彰和鼓励先进分子。目前, 高校设置的专门面向贫困生的奖学金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 地方政府、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等为贫困生设立的各种奖学金。这些不同类型的奖学金, 都是为了引导和鼓励贫困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全面发展。由于奖学金评比存在着竞争, 要想获得奖学金必须依据评定标准来规范和调节自己的言行, 这就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导向作用。事实证明, 奖学金制度能调动贫困生的学习热情, 激励他们提升自我。

2. 通过助学金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国家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学费的减免可以统称为助学金。国家助学金人均3000元/年, 发放比例达到在校生的20%, 再加上特殊困难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等, 具有金额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助学金都具有无偿提供、无须归还的性质, 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无私关爱。高校应该根据助学金的这些特点, 启发、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3. 通过助学贷款提高贫困生的责任与诚信意识。

助学贷款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 在借款人与银行之间存在着一种信用契约关系, 即银行基于借款人会按约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而发放贷款, 而借款人则在承诺支付本息的前提下获得贷款。助学贷款是一种重要的资助手段, 高校在助学贷款的办理中, 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使他们把贷款和还款作为践行诚信、主动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此, 高校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贷款学生的示范效应。

4. 开展勤工俭学加强贫困生自强自立教育。

勤工俭学不仅是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重要举措, 而且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心理调适、拓展职业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在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中, 通过正确引导, 不断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实现个体人格,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在组织勤工俭学活动时将德育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使德育不再凌驾于生活之上, 教育学生正确理解社会。通过勤工俭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品格。

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效果表现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资助活动强化了贫困生的进取思想。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正处在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掌握贫困生的思想特点, 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 不失时机地做好指引教育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在注重解决学生经济生活困难的同时, 在资助过程中渗透开展艰苦奋斗、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学会感恩等教育活动。挖掘一批逆境成才的先进典型, 通过宣传他们的真实感人事迹, 使身边的贫困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促进学生在观念上脱贫, 思想上脱贫, 从视贫困是一种负担、耻辱转变为视贫困是一种资源、力量, 奋发进取, 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 资助活动促进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新资助政策的落实, 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力度加大, 一方面, 学生物质需求的满足越来越有保证, 其结构趋向于丰富和优化。另一方面, 学生的精神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 并趋向于大量化和高雅化。贫困生资助体系本质就是对人的关心, 对生命的呵护, 对人生意义的激发。所以, 在资助工作中要引导贫困生正确对待贫困, 树立“人穷志不穷”的意识;要接纳贫困, 不以消极的态度回避现实;要悦纳自我, 找到自信的立足点。贫困生入校后, 往往担心大学的学习生活费用难以承担, 导致心理压力过大, 意志消沉, 容易产生抑郁、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甚至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因此, 我们应该注重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努力提高贫困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还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等活动, 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收获、劳动光荣的健康心理感受;通过评审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 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 提升他们的人格尊严。

3. 资助活动提高了贫困生的学业成绩。

大学生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 贫困生受教育条件差, 知识面较窄, 信息量少, 部分贫困生学习心理紧张, 学习成绩较差, 同时又因相对过高的学业期待加重了心理压力。他们因自卑心理产生了挫折感, 再加上学习方法不科学, 又不愿意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和指导, 进而形成经济困难和学习困难的“双困”局面。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 有效解决了他们的经济难题, 同时也减轻了其家庭负担, 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 使他们能够安心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提高学习成绩, 掌握专业技能。在实践中, 我们可以在物质资助的基础上, 宣传推广优秀贫困生的学习经验, 鼓励学习困难的贫困生树立学习信心, 指导贫困生改进学习方法, 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大学学习生活, 顺利完成学业目标, 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贵臣, 刘和忠.试析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

[2]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篇9

从1997年普通高校全部实行招生收费并轨以后, 我国高校初步建立了收费制度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机制。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从本质上说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增加了高校收入, 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 缴费上学从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教育公平。但是, 由于我过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收费制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低收收入家庭来说, 又是一笔沉重的负担。目前公立高校的学费标准在4000-10000元之间, 加上住宿、日常开销的费用, 加上目前物价上涨, 平均每个大学生每年的开销在1.5-2万元, 4年大约需要6-8万元。如此巨额的费用, 对部分地区和家庭来说, 已经超过家庭承受的零界点了。此时,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 让许多贫困生个人和家庭看到了希望,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 历经了从无到有, 从简单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 召开了“全国第一次高等教育会议”, 在此会议上基本上确定了高等教育的免费制, 高校学生不但学费免费, 还有基本的生活补贴。通过此举, 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正轨。新中国成立之初, 高校的毛入学率为15%以下, 处于精英教育阶段, 大学生资助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小, 通过国家单方面的努力, 完全能够支付高等教育的所有费用;相对应的是, 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 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接收高等教育, 甚至很多人连基本的义务教育都享受不到, 国民的整体素质偏低。

二、起始阶段

从1983年国家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助学金暂行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奖学金试行办法》为标志, 我国的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模式由单一的国家承担向多元的资助模式发展。

1987年7月国家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的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贷款制度的办法》, 对大学生资助演变为奖学金和学生贷款两种类型。

1998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第五十四条和五十五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有这样的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国家设立奖学金, 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 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规定的专业的学生以及到国家规定的地区工作的学生给予奖励。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 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学生, 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针对目前如此庞大的高校贫困生人数来说, 这一法律条款显得过于简单, 笼统, 而针对当时的高等教育基本免费制度来说, 这一法律条款建立的意义不大, 操作性也不强。

1993年7月, 教育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规定:要求各高校要从“奖贷基金”或“专业奖学金”中按每人2元的标准提取困难补助经费, 用于补助“特困生”;组织好学生, 特别是“特困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 各高校可根据困难的程度减免其学杂费。

1994年5月教育部引发的《关于在普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要从教育事业费、学杂费和预算外收入中提取出一定比例的经费设立勤工助学基金, 至此勤工助学政策有了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尤其是特困生得到有效资助, 得以完成学业。

1995年4月下发的《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区, 各部门、各高校要认真贯彻学费政策, 切实解决好困难学生上大学的问题, 认真贯彻减免学杂费政策, 保证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缀学。

三、发展阶段

从1999年起, 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 从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 到2002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275万人, 增幅高达154.6%, 用飞跃来描绘中国高校招生规模的变化一点也不为过。高校扩招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得数百万人享受到了高等教育的机会, 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 进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教育机会的均等。1999年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 力求到2010年实现大学毛入学率15% (即在校人数与适龄人口之比) , “十五”计划将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前到2005年。高校扩招标志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宽带的高速时期, 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权利。

高校扩招对于国家经济和教育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 做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决策以来, 国家连续三年累计安排高等教育国债资金达70多亿元, 拉动各方面配套投资120多亿元, 额外增加中央本级教育经费470多亿元。高校扩招, 使得贫困大学生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以往所出台的资助政策已远远不能满足现行的需求。

1999年5月, 国家出台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 (试行) , 同年9月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8个试点城市39个中央部委所属136所高校中开始试行。

2000年2月国家下发的《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及同年8月由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 把中央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 由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范围, 其经办银行由中国工商银行扩大到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 这标志着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形成。《补充意见》规定把申请助学贷款的对象范围扩大至研究生, 并延长还贷期限至毕业后4年还清。各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产生的呆坏账, 分别由各商业银行总行核实后按规定核销。到2002年6月末, 金融机构统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8.6亿元, 共有100.5万学生获得助学贷款。

四、现状

2007年5月13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了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行“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基本原则。其内容包括:完善国家奖学金制度;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新招收的师范生, 实行免费教育;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 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同时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积极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等面向各级各类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同年教育部明确发文要求各高校对贫困生作到6个“确保”, 确保资助经费到位、确保“绿色通道”畅通、确保国家助学金及时发放、确保“应贷尽贷”目标、确保反映渠道畅通、确保政策宣传到位

至此,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讨,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通过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发展历程, 可见建立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的共同努力。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 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能否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能否顺利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以及建设创新型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摘要: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现状不但涉及到每个贫困生自身的发展, 也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国力强盛与否。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通过借鉴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优点, 以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在历经近三十年的时间里, 逐步走向完善。目前,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2]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aboutus/.

[3]袁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问题与展望.2007中欧论坛.

[4]马桂兰.中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篇10

一、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征

(一) 自卑感、人际交往不良

高校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后感觉身边的环境变化很大, 与中学阶段同一地区单一的生活环境相比, 周围的很多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域, 他们当中有一些生活消费水平和家庭经济状况明显优于自己。经济上显著的差距给高校贫困生心理上带来了冲击, 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在得不到有效排解后很容易导致情感脆弱, 在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时往往使贫困生陷入长时间的自卑, 影响其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是一种直接的沟通方式, 人际交往能力是个体完成这些活动所具备的心理条件。然而, 贫困生由于经济因素的制约, 在集体活动中往往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很多情况下只扮演配角。比如在宿舍聚餐中不愿每次都是别人请客, 宿舍交流中, 涉及衣食住行等经济话题时不愿深入交流, 而是选择避开话题。长期以来, 贫困生会感觉越来越难融入集体生活, 周围的同学也会感觉他们比较孤僻, 这就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在拉大。在缺乏倾诉对象和知心朋友的境遇下, 内心的思想得不到有效的传递与交流, 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会显著下降, 从而影响正常的学校生活。

(二) 对资助的依赖心理

针对在校贫困大学生上学和生活方面的困难, 国家出台了“奖、贷、助、补、减”的资助政策和措施, 目的在于让每一位考上大学的同学都不因经济原因而辍学。但有些贫困生缺乏对资助政策的全面正确理解, 认为自己属于贫困生范畴, 不用在学业和生活上积极上进也应该获得国家的资助, 认为只要自己上了大学国家就应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而自己不用去努力解决经济困难。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一方面, 有些贫困生把贫困当成获得资助的砝码, 学业上的好坏不会影响到获得资助的资格, 从而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很多贫困生缺乏摆脱贫困状况的动力, 在各种资助到来时把获得资助视为荣获荣誉一样, 想方设法去争取, 缺乏感恩之心。

(三) 隐瞒贫困身份拒绝资助

一些贫困生自尊心比较强, 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状况, 害怕同学们瞧不起自己, 所以在平时的日常消费中很容易产生攀比心理, 通过各种兼职活动提高自己的消费能力, 在有机会申请资助时表现的不屑一顾, 故意隐瞒贫困身份拒绝资助, 这样就给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提供了获得资助的机会。这类学生由于自身的优越感, 不怕别人的异样眼光, 相反, 他们把伪装贫困争取资助当成一种获得利益的方式。此类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很容易导致诚信问题。

二、高校资助体系下贫困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高校诚信教育时间相对比较集中

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一般集中在每年5月份进行, 通过分析, 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 每年5月份正在紧张的开展生源地贷款工作前期资格审查和相应资料准备工作。在这个时间段开展诚信教育既可以引导贫困生在提供贫困资料时尽量做到真实有效, 也可以减少非贫困原因而出现的贷款数量, 客观上就减少了贷款风险。另一方面, 5月份大四毕业生即将离校, 辅导员老师会根据银行要求对毕业贫困生离校后如何偿还贷款事宜进行详细说明, 此时进行诚信教育有利于他们在离校后按照要求做到诚信还款。对毕业生进行诚信教育, 也有利于其进入社会后在诚信意识的帮助下诚信做人、做事。但是这种集中式教育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主要是因为各类贫困生接受诚信教育的时间较短, 诚信意识很难立刻培养起来。如果高校可以加大诚信教育的周期, 使诚信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课堂, 在学风校风建设方面注重诚信主题的树立, 加强诚信氛围的营造, 使贫困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可以养成诚信的习惯。

(二) 社会和家庭环境对贫困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 大学生也普遍看重经济效益, 不断提高自身的显性竞争优势, 如尽可能多的拿到各类证书, 对基本的诚信认为在竞争中缺乏力度而很少关心。同时,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不重视, 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好商量。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很多贫困生只关心自己的学业成绩和未来的竞争实力, 他们认为诚信不是很重要, 只要最终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在社会中稳定的立足就是对各项资助的最佳回报。所以, 有些贫困生在申请资助时就故意写低家庭收入, 将家庭困境描述的很严重;在评选过程中提前做工作, 拉弄小团体;在获得资助后将资助金用到学习以外的地方;毕业后也未能做到按时还贷。

(三) 信用评价体系和监督惩处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监督、管理、处罚机制还不健全, 这样就给诚信缺失者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在高校信用评价体系之中, 主要采用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形式, 在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建立新的诚信档案。但这种档案并没有真正起到有效评价的作用, 往往建立容易, 更新完善内容困难。在需要掌握学生诚信程度时守信者和失信者之间缺乏明显区别, 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对诚信的认可度, 认为诚信与否对自己的影响不大, 所以也就渐渐的忽略了诚信的重要性。其次, 地方对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监督体制不完善。地方政府部门认为贫困生资助是对贫困学生的有效帮助, 是给学生办好事, 加之认定准确性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 即使不准确也没有监督体制来约束, 所以在认定时也就不严格。在学校发现部分贫困生有弄虚作假成分, 不符合资助标准时也没有相应的惩处措施和补救办法, 只能在下次评选中取消。

三、高校资助体系下解决贫困生诚信缺失的措施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理想场所, 大学阶段的教育是学生在正式步入社会生活前的过渡教育, 大学期间对学生诚信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未来诚信道德水准,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尤其是要引导好贫困生, 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

(一)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首先, 高校要发挥好自己的主体引导作用, 帮助贫困生走出思想误区。让贫困生对资助对象所应具备的条件有准确的认识, 引导贫困生更应通过自己在学业上的努力和生活上的奋斗去摆脱贫困, 而非通过在资助评选过程中拉选票, 夸大贫困程度等手段获得贫困资助, 要扭转贫困生等、靠、要的思想和心理。其次要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学年, 使同学们在长期诚信教育的熏陶下有了自发的转变。避免因教育时间过于集中, 学生容易遗忘, 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二) 注重诚信教育实践, 丰富诚信教育内容

在诚信教育实践方面, 要让学生真正走进现实生活, 切实体验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诚信会给整个社会和自身带来众多的益处。在诚信教育内容方面, 针对不同年级的贫困生要有侧重点, 使诚信教育活动分层开展, 自成体系。笔者认为大一学生, 侧重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例如以班级为单位的主题班会。大二学生, 侧重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学校或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亲身实践去体验诚信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至关重要性。大三学生, 则侧重开展以诚信和励志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通过对以往毕业贫困生经过自身奋斗最终找到理想工作或进入理想院校进一步深造的事迹宣传, 引导学生对未来有个合理规划。大四学生, 侧重毕业离校之际的诚信还贷事宜和进入社会的诚信再教育。

(三) 完善高校信用评价体系和惩处机制

完善整个社会的信用评价体系和惩处机制还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但高校中完善相关事宜范围小, 种类少, 可操作性比较强。这就要求有专人负责对学生的诚信情况进行有效评价, 针对发现的不诚信情况做及时记录, 情节严重的要做出严肃处罚。目前高校建立的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项重要的评价依据, 如果能使内容和相关数据更新及时就更具有参考性。评选资助对象时要参考诚信档案, 对在档案中有不诚信记录的同学要做出相应惩处。相信随着具体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高校信用评价体系和惩处机制会愈加完善。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为了体现教育公平, 确保每位贫困大学生都可以顺利进入大学校园学习, 国家一直致力于完善高校资助体系, 力争通过不同的途径解决各类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在执行国家资助政策时, 高校要加强贫困生诚信教育, 帮助贫困生养成诚信的美德。本文在探讨了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以后, 对高校资助体系下引起贫困生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解决贫困生诚信缺失的措施, 以期达到助困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特征,诚信缺失,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周翔, 林英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感恩与励志教育研究[J].时代教育, 2014 (1) :67-77.

[2]王涛.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J].学理论, 2014, (3) :87-88.

企业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文化意义 篇11

企业作为社会一分子,在其中应当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

企业的一片爱心,可以使面临退学的贫困生再次燃起求学的希望,企业的精神鼓舞着贫困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通过企业资助,可以使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使贫困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人间的真情。

企业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

积极资助高校贫困大学生一方面对贫困生来说缓解了经济困难,解决了燃眉之急,同时,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资助贫困大学生体现了企业回报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已成为许多知名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热心支持公益事业,支持国家教育事业,正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体现企业热心教育、关心社会的高度责任感。通过资助贫困大学生,使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价值。

有利于企业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

通过让贫困生在本企业勤工俭学,可以直接地考察、了解学生的工作能力、个性特征,既为他们提供了工作锻炼的机会,又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了一条捷径。企业还可以通过提供奖学金的方式吸引更多人才毕业后为企业做出贡献。

树立了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扩大了社会影响。

企业的社会形象是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的具体印象。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无不重视企业在公众中的社会形象。通过资助贫困大学生向社会树立了企业支教重教、回报社会的良好形象,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如何资助高校贫困生

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励基金。

奖励基金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直接在经济上帮助大学生的一种资助形式。专项奖励基金方便、直接,具有固定性和连续性,是贫困生获取经济扶助的重要渠道。例如,在浙江省团委实施的“浙江省大学生助学计划”中,企业捐资5000万元,设立“浙江省大学生资助基金”,基金增值部分用于资助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完成学业,根据目前的基金规模,每年可以资助1000名以上大学生。许多知名企业都在高校中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如在上海有宝钢奖学金、索尼奖学金和“民营企业帮困奖学金”,湖南设有“创远集团50万元助学金”,河南有中泰集团“助学成才”特别援助金。还有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百胜餐饮集团联合设立的“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该基金自2002年9月实施以来,共资助贫困大学生320人次,资助金额为160万元人民币。

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如前所述,勤工助学市场狭小是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存在的不足之一,目前勤工助学岗位主要限于校内,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贫困生的需求,而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有的工资过低,如某私营企业,要求大学生每天早晨7点上班,干到夜里11点,工资只有每天20元。有的雇主心怀不轨,调戏甚至强奸贫困女生。出于安全、风险的考虑,许多贫困生对校外勤工助学机会望而却步。企业如能加强与校方联系,提供本企业的一些工作机会给贫困生,既可以降低本企业劳动成本,又可以使贫困生找到勤工助学岗位。

积极帮助录用的贫困大学生尽早完成还贷任务。

助学贷款是国家对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的一种优惠政策。这种借款是无息或低息的,还款方式采取学生毕业后若干年内分期返还。按时还款是保证贷学金制度长期运作的关键。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贫困生在如期还贷方面做得不够好,究其原因,有的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有的是由于工作初期收入不高,经济压力过大。如果企业能配合银行制定措施,如为贫困生先行垫付偿还借款、督促本企业录用的贫困大学生及时还贷,在间接上也是对贫困的一种支持。

对本企业下岗职工、贫困职工有子女就读大学的,给予经济补助、工作照顾。

目前,高校贫困生来源复杂、分布呈现多样性,既有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也有城市下岗、贫困家庭子女。近年来,因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家庭收入急剧下降,城市贫困生逐年增加,2002年末,仅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再就业职工人数就有410万人。因此,企业一方面应积极向社会上的贫困大学生给予捐助,同时对本企业的困难职工更应多加照顾,有子女就读大学的困难职工,一般都已步入中年,知识老化、身体状况下降,再就业竞争能力弱,家庭负担沉重,在面临企业倒闭或改制时,常常面临下岗失业的威胁。企业应关注这部分职工的家庭生活,如尽量避免夫妻双方同时下岗,对家庭困难者给予子女教育补贴和奖励。这在间接上也是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一种形式。

企业在资助贫困大学生中应完善的措施

企业资助贫困大学生应注意维护贫困生的自尊。

贫困大学生年纪轻、自尊心很强。在现实社会文化环境下,贫寒并不被一般人视为荣耀,家境贫寒是贫困生最大的隐私和痛处,对于他们来说,接受捐赠无疑是一次极其艰难的心灵考验。有的资助活动中,过分渲染贫困生的家庭窘境、家庭隐私,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因此,企业在资助贫困生时应考虑方式方法,比如,将无偿资助改为分期借贷,在电视报道中,不突出学生的个人资料和隐私,即使需要报道时,也应征得学生的同意认可。

企业资助贫困大学生要将经济扶助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如前所述,无偿性的资助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依赖和行动上的惰性,对有的学生而言,还感到是一种施舍。因此,企业可以考虑改变无偿资助,将经济扶助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加强企校交流,采取经济资助与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相结合的形式资助在校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由企业为在校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大学生在实习期或寒暑假在实践中亲身感受企业文化,借此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在创造价值中实现自强。使得资助过程转变为培养的过程,即在帮助贫困生方面由简单的捐助变为培养能力与资助相结合;使资助的过程变为创造价值实现自强的过程,使单一的打工行为转变为全面的学习过程,从而让企业文化走入校园,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融入企业。

企业捐助不应仅仅关注名牌、重点高校。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篇12

一、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缺陷

(1) 资助力度有限, 实际发放与学生申请贷款人数、金额相差较大。据资料统计, 接受助学贷款等资助的学生仅占目前贫困生的35%, 还有大多数的贫困生没有获得过任何资助[2]。由此可见, 当前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还有待提高。

(2) 贫困生的认定不够标准化。在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 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科学指标评价体系, 各学校对贫困生认定所采用的程序、方式各有不同, 这使得贫困生认定的主观性增强, 认定结果不能完全反映贫困生真正的贫困程度, 认定的公正度有待提高。

(3) 资助工作方法不利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当前, 贫困生的认定往往采取公开申请、评比、审查、公示等几个步骤, 贫困生往往需要将自己的家庭状况、经济困难程度等个人隐私在认定过程中进行陈述, 这大大加重了本身就自卑、敏感的贫困生的心理负担, 无意间给他们造成了心理伤害。

二、建立适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经济资助体系

(1) 改进资助方式。高校应该在一定比例上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资金的投入, 为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 克服依靠、依赖的思想, 可加大“奖、助”的力度, 鼓励贫困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高额的奖学金。加大推行生源地贷款的力度, 可以避免学生家庭隐私的公开, 也避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2) 改进贫困生资助的工作方法。以保护贫困生的自尊心为前提, 为保护受资助学生的个人隐私, 实行辅导员或班主任与贫困生的单线联系, 不对外公开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等方法。同时, 积极扩大助学的范围, 为贫困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让贫困生在获得劳动报酬的同时, 提高个人能力和自信心。

(3) 推行按学分收费制度, 学生按照所修学分的数量缴纳学费。贫困生可以根据自己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 自行选修课程, 自由选择读书或打工, 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贫困生有足够的条件合理安排读书、工作的时间, 自己赚取劳动报酬解决上学的费用, 减轻了自身压力的同时也体现了自我价值。

三、建立关爱贫困生的人文关怀体系

(1) 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要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与公平, 必须努力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进而才能实现社会整体和谐这一目标。因此,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 应该把贫困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纳入贫困生资助价值体系中, 并注意维护其相互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进而彰显对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那么, 如何维护贫困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矛盾的协调呢?首先要从贫困生的现实需要出发, 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其次, 要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让贫困生用正确的心态去接受社会所给予他们的关爱, 充分发挥各类资助的保障作用。同时通过课堂、心理咨询、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 点拨学生知恩, 以感恩之心态对待施助者, 能够自觉将个体价值的实现融入社会价值, 用个人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来回馈社会。

(2) 强调以人为本, 实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要做好贫困生资助的具体工作, 在改善贫困生生活条件的前提下, 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价值, 注重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趋向, 积极培育其人文的精神和向上的情感,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目的。

(3) 将人文关怀的资助理念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高校要在资助工作的实践当中, 充分尊重贫困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贫困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 着力探究具有人文内涵的资助方法, 将人文关怀的资助理念体现于各项活动中, 引导贫困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此同时, 社会再分配体系要以灵活多样且充满人性温情的方式关爱高校贫困生群体, 使贫困生公平地享有福利待遇、发展机会等社会公共资源, 切实维护贫困生的合法权益, 保证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彭才华, 何珊.关于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J].事业财会, 2005 (4) :70-72.

上一篇: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设计下一篇:移动互联网体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