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困生工作研究

2024-10-09

高校特困生工作研究(共12篇)

高校特困生工作研究 篇1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 贫困生现象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虽然国家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 逐步建立起了“奖、贷、助、补、减、勤”的多元化资助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但由于贫困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而且现行的贫困生工作体系还不完善, 加之社会收入差距加大, 随着高校扩招, 贫困生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因此要解决贫困生完成学业的实际困难, 任务还很艰巨。

一、贫困生的界定问题

贫困生的界定是对他们实行帮助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制定一定的标准确定贫困指标, 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才能落到实处。但是各高校在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中存在着困难, 认定的标准不能统一, “贫困生是否能拥有手机和电脑等高等消费品”这个话题也争议不断。此外, 在认定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公平现象, 学生托关系开“三级证明”或其他贫困证明的现象屡禁不止, 贫困生监督机制不完善, 该由谁来监督以及监督方法不明确。

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奖、贷、助、补、减、勤”政策中, 助学贷款是主体, 是贫困生的命脉。它是政府、银行、学校为保证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建立的保障机制, 湖南从2000年下半年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但是由于目前信用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因素限制, 国家助学贷款陷入两难境地。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有以下几点:一是贫困生规模大, 但是贫困生取得国家贷款受益面不大。二是贫困生规模大, 但是贫困生取得国家贷款的金额偏小, 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需求。三是贷款政策宣传还不够, 还没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助学贷款各参与方政策执行力不够, 贷款速度比较慢, 只有一小部分贫困学生从中受益。五是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助学贷款所属性质定性模糊。政策性定位与商业性操作使高校和银行陷入矛盾之中;2、政策本身不完善, 影响了执行的质量;3、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涉及银行、财政、教育等多个部门, 部门之间对国家助学贷款认识上的不到位, 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4、办理助学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贷款合约签订前后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5、申请程序太多, 且贷款发放比较慢, 学生贷款困难;6、学生还贷不积极导致银行“惜贷”。

三、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高校贫困生作为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特定的成长环境以及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 给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带来了负面影响。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1、自卑与自尊交织;2、焦虑与抑郁并存;3、敏感与孤僻共生;4、无奈与愧疚交错;5、嫉妒与怨恨相伴;6、虚荣与依赖互融。

四、解决贫困生工作中的困难的方法

(一) 做好贫困生的调查统计与界定工作。

准确界定贫困生, 是高校做好助困工作的先决条件。贫困生的界定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印制《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 让新生入校前或进校时就填写,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正确性;二是阅读学生档案, 了解家庭经济情况;三是在学生中设立信息员, 向老师提供贫困生情况, 也可进行个别访谈;四是调查学生在食堂用餐的费用信息, 掌握贫困生的消费现状。将有关调查数据录入电脑, 建立贫困生档案, 同时建立贫困生信息核查机制, 进行动态管理, 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实时性。

(二) 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特别是助学贷款体系。

目前, 高校已形成了“奖、贷、助、补、减、勤”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在整个资助体系中, 助学贷款是核心, 如何完善助学贷款体系, 对于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困难至关重要。

1、提高认识, 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各高校领导要提高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认识, 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 要形成齐抓共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管理到位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有效机制。

2、为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开辟“绿色通道”。我们要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媒介, 及时宣传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 并开通咨询专线, 及时做好新政策的宣传和导读, 及时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指南》手册、设立接待咨询点, 帮助困难学生详细了解有关贷款信息, 做好申请准备, 为困难学生入学开通一条“绿色通道”。

3、积极强化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工作, 建设好资助工作的主渠道。要建设好国家助学贷款这一助学工作的主要渠道, 必须要把握好银行、学校和借款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 我们在工作中要: (1) 把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关心贷款学生的学习、生活, 对他们加强引导和监督; (2) 结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 教育贷款学生诚实守信; (3) 给每名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详细说明有关政策、利息的缴存及计息办法, 并建立助学贷款档案; (4) 在与贷款银行签订借款合同的同时与学校签订“信用合同”; (5) 在贷款学生毕业前, 集中进行诚信教育; (6) 建立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与银行主管部门的定期联系制度、助学贷款额度需求申报制度、校、院两级贷款申请审核制度、公示制度、还息提醒制度、欠息追讨制度和违约学生曝光制度等有效措施, 以帮助银行化解贷款风险。

4、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及失信惩罚机制建设需要提高。银行要尽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 这才是解决助学贷款违约的根本办法。目前, 银行还没有对大学生贷款建立完善的信用机制, 对于贫困生欠息、失信的责任追缴更多地通过学校来完成, 但是效果却并不十分显著, 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全面的信用体制, 通过严格的“失信惩罚”, 辅以高校的诚信教育, 达到提高信用的目的, 真正提高全民“失去什么也不能失去信用”的意识。

(三) 增进和维护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对于大部分高校贫困生来说, 经济上的贫困不仅使他们生活清苦, 更重要的是他们比其他同学有着更多的心理负担。为此, 我们要采取一定的调适办法, 使贫困生健康成长, 从而顺利完成学业, 健康地走向社会。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干部等的作用, 结合当前贫困生的思想实际,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自立自强教育, 帮助贫困生学会接纳现实和自我接纳, 以平常的心态积极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 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建立贫困学生心理档案, 并随时进行更新;积极开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咨询门诊、心理行为训练、心理信箱、热线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等活动, 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贫困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把自己融入到大集体中去, 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 还可以通过优秀贫困生的事例带动整个校园的学风建设, 端正学生的消费观。

高校贫困生的解困工作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 我们要努力将经济解困和精神解困相结合, 将教育、管理、引导相结合, 构建有效的政府、社会、学校等多位一体的贫困生帮扶机制, 才能切实解决贫困生问题, 才能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高校贫困生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也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关心和帮助贫困生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高等学校贫困生工作现状进行分析, 就如何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体系,助学贷款,贫困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建峰等.高校贫困生的界定[J].江苏教育科研.

[2]刘燕杰.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难点和对策.考试周刊, 2008.6.

[3]刘幼昕, 黄云超.完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机制的思考.考试周刊, 2005.7.

[4]罗成翼.论诚信原则在助学贷款中的应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 2002.6.

高校特困生工作研究 篇2

四天的丽水之行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是在传统的贫困生鉴定方法上我们能否找到新的鉴定方法,新一学年的学校的资助工作即将开展,加强贫困生的认定工作的准确性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推行成本分担机制以及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普遍关注,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但缺乏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影响了贫困生资助的效果,因此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方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常见方法主要有四种:家庭收入生源地对比认定法、学生在校月消费水平认定法、学家庭收入高校对比认定法和综合认定法。

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仍处在完善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

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贫困生认定所参考材料的真实性值得质疑;贫困生认定专职人员缺乏;学生的诚信度有待提高;贫困生信息库缺乏动态的调整,使我们无法了解学生实际的家庭状况;人为影响因素较多,贫困生评定主体的主观责任心有待强化,民主评议主观性太强;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存在缺陷,贫困生的名额有限等原因,导致部分专业、部分班级,部分小团体有平分国家助学金的想法或现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国家奖学金原有的意义;缺乏全面资助理念,贫困生资助模式不科学,特别是2007年新出台的规定: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只有贫困生才有资格申请,使得许多非贫困生争先恐后去争当贫困生,而一部分真正贫困的学生出于强烈的“自尊心”,不愿成为贫困生去接受别人的恩惠;贫困生资格认定机制不完善,操作不规范。目前,高校认定机制主要包括个人申请、贫困证明、民主评议、小组审核、管理部门审批与公示。在这个认定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操作透明度不高,有的公示只是一个形式,并没有真正启动监督机制。很多高校为了避免过多的麻烦,并没有对加入贫困生库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也没有建立相应的违规惩罚制度。这样使得很多非贫困学生轻轻松松混入贫困生队伍,享受本不该属于他们的各项资助;根据“两表”来认定的做法缺乏配套的措施,时机不成熟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贫困证明一路走来基本上是畅通无阻,一些地方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存在很大的“水分”,县、乡、村大都愿意做这个顺水人情,学校对实地走访这个走法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信而有之,这样就存在弄虚作假不该资助而享受资助的情况。《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的填写实质是把权力下放给了生源地,但是目前,我国各地行政部门人员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上的态度以及方式方法还没有达到要求,同时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各地行政部门人员的工作,他们开具《申请表》也没有统一的程序与标准,准确性不够,再者对这样的一个《申请表 》也缺乏专门的部门来核查其真实性,学校和银行对当地政府的失职缺乏监控。

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对策建议

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全面、准确的掌握贫困生信息的基础上,依据合理、可行的标准界定贫困生和非贫困生。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强化和完善。

定期对贫困生群体进行适度调整;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加强对贫困生认定小组的教育和引导;构建动态的贫困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贫困生国家认定标准;加强贫困生认定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专门负责贫困生事务的机构。主要负责国家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宣传,贫困生信息的收集与核实,帮助贫困生选择合适的资助方式和及时地发放各种资助,实施资助后期的管理,以及根据各高校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贫困生认定标准等工作,使各高校的贫困生的认定与资助机制更完善,工作更到位;建立贫困生认定监督及责任追究机制,从而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

建立完善的贫困生认定机制,包括个人申请与诚信承诺、所在地的证明、公示与学生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跟踪调查与逐年调整、追究责任等。政府应出台关于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明确认定部门的责任与义务,进一步加大对造假的惩罚与追究力度。实行披露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担保与责任追究制度。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贫困材料的来源由学生生源地地区的民政局、当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村委会出具的联合证明。如果今后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除了追究学生的责任外,还要追究出证明的部门责任,从而保证贫困材料的真实性;新生入学后辅导员尽快收集有关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信息,辅导员作为贫困生认定的主导,应该对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对于特殊的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完善监督机制,构建举报奖励制度体系。辅导员、班主任要对已经收集的学生家庭信息进行有重点的抽查核实,通过抽查暗访等手段核实有关学生的信息,落实学生获取的资助金的实际流向,对于以不正当手段骗取资助金,或者把资助金用于奢侈生活、挥霍浪费的学生要给予追回资助金,并实施相应批评教育的处罚方式。同时,公布专项的 qq 号、电子邮箱、电话、网上博客等接受同学们举报。

高校贫困生认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认定程序, 包括: 个人申请、贫困举证、信誉承诺、资格审查、提出建议名单、班级评议、异议与申诉、公示和建档、动态调档等环节,需要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共同确保贫困生认定的真实性。还要在工作中要加强教育引导工作, 一方面要尊重申请建档的学生, 对其加强自强自律教育, 引导他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贫困学生的认定和建档工作;另一方面要对建档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当事人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经济制裁。

认定贫困生的方法通过在工作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摸索,找出更加合理的方法予以完善,加上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深入到贫困生所在生源地,与当地民政部门的沟通了解,我们发现建立以政府与学校共同参与的贫困生认定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其中关键就是认定成本问题。由于学生生源分散,高校尤其是面向全国招生的高校,不可能派人到生源地去进行实地调查,去证实材料的可靠性,这样耗时耗力,最终也不一定能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由生源地政府认定学生家贫困状况应是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中最节省、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其手中掌握有学生自上学到高中毕业的较详细的家庭状况资料。但实践表明,由于学校跟生源地政府很少沟通甚至是没有沟通,致使生源地政府认为自己出具的证明没有责任力和约束力,此外出于对学生受益方面的考虑,生源地政府的有关部门一般都会在开贫困证明对学生给予“特殊照顾”,基本上是申请一个通过一个,从而造成虚假贫困证明的产生。因此贫困生的认定需要政府与学校共同参与,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认定部门的职责,确保生源地政府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具有真实性。学校再依据真实的贫困证明,进行民主评议,确定贫困生,这样可以减少提高贫困生认定效率和准确率。

明确贫困生调查表和贫困证明的具体责任人;在学生的贫困生调查表和贫困证明中不仅要有相应的公章,而且必须要求出具贫困生调查表和贫困证明的部门相关责任人签字,明确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联系方式,以备核查、否则贫困生调查表视为无效;如此一来可以使那些弄虚作假者在开具证明材料时有所顾忌,同时提高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贫困生认定的效率。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健全国家信用征信系统国家信用征信系统应该实现政府税务、财政、民政、金融、教育、公安等部门的联网, 实现网络公共资源的共享, 建立个人收入、税收、信贷等信息的监管系统, 使高等学校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 能为贫困生

建档提供准确的家庭经济数据, 同时将学生在校的资助信息和日常表现记录在该系统, 确保国家贫困生资助工作效率的提高。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创新初探 篇3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资助体系 创新措施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向大众教育,高校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也随之急剧增加。据教育部调查统计,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1]。随着贫困生数量的增加,贫困生问题渐渐成为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要求“完善资助困难大学生的机制,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在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奖、助、贷、勤、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资助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青年学子健康成长和成才。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仍然存在资助工作效率较低、资助渠道较窄、经济资助不尽公平合理、注重经济扶困忽视心理疏导等问题,如何进一步解决好上述资助工作中的问题,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

一、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贫困标准界定难

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较困难的学生[2]。就高校贫困生现状来看,较明显的极度贫困学生还是极少数;偏远地区农村学生、城市下岗职工子女等支付教育费用较困难的学生占多数,这导致贫困大学生中多数贫困生的家庭贫困程度往往很难判定。因此,摆在资助机构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界定贫困生的贫困程度,进而给予相应的资助额度。

目前,高校一般根据学生持有的户口所在地各级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建立贫困生档案、认定学生的贫困等级。该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首先,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对贫困的标准认知有差异,往往出现根据经济发达地区标准认定的贫困生,其经济条件、生活水平明显优于经济落后地区的贫困生;其次,受资助资源限制,部分贫困程度较轻的学生受资助金额相对较少,导致有些贫困生为了成为重点资助对象而故意夸大自己的贫困程度;第三,部分学生家庭并不贫困,但是为了获得资助,通过各种途径开具贫困证明,部分乡土人情观念浓厚,街道、乡镇以及县级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碍于情面,纵容作假。高校资助机构仅仅依靠民政部门一纸证明来准确界定学生贫困程度,于情于理都缺乏说服力,但是实地调查核实又在经费、人员上存在较大困难,严重影响了贫困程度的界定工作。与此同时,仍有部分真正贫困生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说明家庭经济实际情况、羞于表明家庭困境,而得不到资助,使得真实、公平地评定贫困生存在一定的障碍,给贫困生评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勤工助学岗位获取途径狭窄

勤工助学是贫困生减轻经济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地参与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获得相应的报酬以增加自己的生活补贴,能够很直接的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变资助为自助,帮助学生成才,因此勤工助学深受贫困生欢迎,但获取各岗位详细信息的途径比较狭窄。

目前,勤工助学岗位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校内助学岗位设置,校学生工作部门每年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岗位,安排贫困生勤工助学,每年学校各院相关部门都会安排一定数量的贫困大学生参加校内外勤工助学。但受各种条件限制,校内勤工助学的岗位数量尚不能满足贫困生的需求;二是校外企事业单位需求的社会兼职岗位,即部分需要用工的企事业单位在校内发布各类兼职海报,招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兼职,此类勤工组学岗位信息可能存在虚假宣传,社会企业也良莠不齐,往往会引起劳务纠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部分贫困生通过网络招聘或熟人介绍直接在用人单位勤工组学,调查发现此类勤工组学岗位少之又少。总的来说,现在为贫困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偏少,急需拓宽助学渠道增加岗位数量以缓解目前的供求矛盾。

3.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严重

高校资助部门在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认定过程中,为了减轻假贫困证明带来的冲击,并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公平、公正、透明,往往要求申请助学金的同学采用演讲的方式叙述自己家庭的困难,班级同学结合该贫困生日常消费情况,进行班级民主评议,进而确定贫困程度并给予相应的资助。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消除非贫困生开具假贫困证明的现象。然而让这些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当着同学的面把自己家里不为人知的事情说出来以博取同学的同情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甚至让他们产生了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得到资助的贫困生虽然在生活上得到了一些帮助,但是从此心里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该方法是十分不科学的。

极少数非贫困生,依据假的贫困证明,杜撰家庭悲情故事博取同情,通过弄虚作假获得了较多的资助,这种重视物质资助,忽视精神道德资助做法,会造成部分贫困生诚信道德存在一定的偏差,人格不够健全。没有得到资助的学生心生埋怨,嫉妒,憎恨那些得到资助的同学,尤其是当他们知道那些并非家庭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资助,更加扭曲了他们的心理,继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机构总是把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简单归结为经济问题,认为只要资助到位,学费生活费解决了就不存在其他问题了,缺乏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构建和谐教育要做到对贫困生在物质资助的同时,兼顾培养高校贫困大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作风,让资助贫困生成为“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endprint

二、创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措施

1.团队建设为前提,促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建立完善的资助团队是开展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操作关键,这样不仅能使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发挥最大效能,更能体现其优越性。高校现有工作部门的资助中心和辅导员队伍是整个团队建设主力军,因为这样不仅能发挥他们的工作优势,更能调动大家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要加强,这样不仅极大的推动整个体系的团队建设,更有利于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2.评定程序建设为基础,促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公平合理化

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资助对象的确定是关键。因此建立科学的贫困生评定程序,关系到整个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同地区间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学生的贫困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别,所以贫困生贫困等级的评定标准应运而生。这要求高校资助机构严格执行评定标准,根据贫困等级差异性,建立科学的评定程序,推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公平合理地向前发展。

另外,认定后的贫困生等级仍需要及时的更新。部分贫困生家庭收入有了提高、经济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甚至完全摆脱了贫困;也可能有少数同学由于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而成为新的贫困生,因此对贫困生认定、贫困程度评定应实施动态管理、及时的更新,使贫困生评定更加科学化,让其在阳光政策平台上顺利运行。但是在评定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来干扰评定工作,这时应本着尊重学生的宗旨,积极开展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鼓励对弄虚作假者进行举报,促进贫困生评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地开展。

3.渠道建设为依托,促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多元化发展

积极开拓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渠道,为他们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勤工助学岗位,这样大大的缓解他们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在勤工助学的岗位上,他们可以锻炼自主生活及学习能力,对养成他们独立自主的品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勤工助学的岗位上,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会学习,学会交际,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岗位的多样化更符合高校个性人才培养方案,因此高校应在资助工作的内容上加大投入,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发挥最大的效用。

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学院就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计算机维护方面为贫困生提供了部分勤工助学岗位,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为贫困生提供了经济资助。此外,助学工作还要积极拓展校外资源,多和企业联系,建立勤工助学基地,开展“送岗助学”等活动[3]。作为实用型本科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为优秀的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对增强校企合作深度、帮助优秀贫困生更好的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多方收集勤工助学岗位信息、努力扩宽勤工助学渠道、在企业建立勤工助学基地、积极争取社会助学资源,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贫困生资助水平和资助质量。

4.课程体系建设为保障,促进“资助育人”工作和谐化推进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不仅仅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育人”,因此,单一的经济资助应该逐渐转变为在“资助”中“育人”,重视资助工作的导向作用和育人功能,坚持经济资助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深化励志扶困工程。开设“资助育人”课程,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将避免“资助育人”工作流于形式[4]。

首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作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抓,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统筹安排“资助育人课程体系”。其次,加强资助育人队伍建设,提高资助育人工作水平,通过设置专职性资助课程体系机构,开展多样化的“资助育人”课程。把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与学生人生观的培养、心理问题的疏导等结合在一起,避免学工部门单独作战,打造多方位,多角度“资助育人”队伍。

资助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育人是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努力实现在资助中育人,在育人中资助,将资助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建立起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是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当务之急,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5]。

5.社会联动体系建设为辅助,促进高校贫困生就业

在贫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导致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贫困生往往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择业过程中没有用来进行人际交往的物质基础,较少有社会关系帮助,与家庭条件富裕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无形地处于弱势地位,对择业有一定的恐惧感。

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机构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不应该仅仅解决贫困生眼前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困难,而应该转变发展观念、拓展发展思路,让一切有利于资助贫困生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资助贫困生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贫困生资助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着眼于贫困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于解决贫困生长远发展中有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现实情况下,贫困生的就业、发展问题就是长远问题。

第一,把纯粹的现金资助转换为“资金+技能资助”。目前高校通过贫困程度评定给予贫困生一定额度的现金补助,以帮助贫困生度过困难,这种现金资助是必要的。然而从长远考虑,在现金资助的同时,高校可以自筹部分资金帮扶贫困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结合学生专业、个人爱好兴趣进行校内创业,通过创业对贫困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拓展,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课堂学习以外的能力提升机会和平台,使他们自身有足够的能力参与职场和社会竞争,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就业、创业。通过贫困资助,转变为“扶志、强能”。

第二,贫困生资助机构,应该走向社会、联合企业,建立校企联合资助机制。高校资助机构应该结合学生培养方案,与当地企业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勤工助学岗位,高校学生通过在相关企业实习、工作获取报酬。近年来,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学院与苏南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有数十名学生留在企业工作。校企联合资助一举三得:其一,贫困生获得了资助、增强了技能、开阔了视野、增加求职择业砝码,促进了贫困生就业;其二,企业在大学生中间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知名度,也为企业发展储备了潜在的员工;其三,高校通过校企联合,改进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扩大学校在企业间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贫困生资助体系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没有配套的高校资助政策,高等教育发展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尽管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深入开展仍然帮助了大量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年学子完成了大学教育,对促进高校稳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坚信在国家教育部门和国家高校资助中心的带领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各大高校的不断努力中,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一定会健康发展,越来越健全!

参考文献:

[1]李心怡.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第17卷第5期,2011.5.

[2]马进,马兴国.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第6卷第10期,2009.10.

[3]顾海燕.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研究[J].职业时空,2011.8.

[4]曾庆璋.构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

[5]陈守珊.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考试周刊,2011(23).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发展研究 篇4

1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

高校贫困生通常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无法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水平, 无力或难以支付受教育费用的学生。2007年5月,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的颁布实施, 标志我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该意见指出设立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资助覆盖面平均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0%。意见还指出要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与学生向学校所在地银行申请的助学贷款相比有一些优势。首先学生有法定意义上的担保人, 可以避免不还贷款的情况;其次银行能够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 提高贷款原始信息的准确性;三是可以保密学生的信息, 避免了学生的家庭情况被其他同学知道所带来的自卑心理。目前我国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实行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虽然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资助体系, 但贫困生资助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2 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资助资金和工作岗位有限

首先, 目前我国用于贫困生资助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拨款和学费提成, 资金来源渠道较少。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总额与贫困生的数量相比, 金额比较小, 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其次, 勤工助学岗位少、报酬低, 并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校内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数量较少, 无法满足贫困生群体的需求。勤工助学岗位大都属于服务性工作, 报酬较低。同时, 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2.2 贫困生身份认定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 贫困生在身份认定上没有明确标准。高校贫困生来自全国各地, 各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有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造成了贫困生身份认定的不确定性。其次,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真实性很难保证。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主要依据学生自己反映和递交的由家庭所在地居委会和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对于学生递交的证明, 不可能进行实地调查确认。因此, 在贫困生的身份认定上难免存在谎报现象, 部分不贫困的学生混入了贫困生的队伍, 拿到了资助资金, 挤占了原本有限的资金。

2.3 无偿资助方式引起的依赖心理

无偿的资助方式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依赖心理, 许多贫困生以贫困作为资本, 不愿积极主动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 而是消极等待。

3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出路

3.1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增加贫困生资助资金总额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 引导企业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资助, 对这样的企业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一是企业可以直接对高校进行资金援助。二是企业可以在高校设立贫困生基金, 资助本企业所需专业的优秀贫困生, 这样既可以树立企业形象, 起到宣传作用, 又可以吸引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为企业发展提供忠实的员工。三是企业可以通过定向培养的形式, 向优秀贫困生提供资助, 同时贫困生在毕业后到该单位服务一定年限。

3.2 发挥各方力量, 增加勤工助学工作岗位数量

积极开拓稳定的勤工助学途径, 在增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 开拓校外勤工助学岗位。首先建立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合作机制, 为贫困生争取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尤其是有技术或知识含量的岗位, 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 使贫困生既获得了经济收入, 享受到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满足感, 又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其次, 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力量, 为高年级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 专业课教师一般有科研或校外合作项目, 对于一些基础的科研工作高年级学生完全可以承担, 为高年级贫困生提供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 既可以达到资助贫困生的目的,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3 加强贫困生身份认定管理, 增强贫困生身份认定的准确性

(上接第41页) 生出具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时, 要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审核, 确保家庭经济情况的真实性。其次, 在学校认定贫困生时, 增强评价的客观性, 可从学生平时的基本消费情况, 如饭卡等方面进行考察。

3.4 建立贫困生专项奖学金, 加大对优秀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缩小助学金的金额, 减少学生被动接受资助的情况, 发挥奖学金在资助体系中的主导作用。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学金, 鼓励贫困生以优异的成绩获取高额奖学金, 既可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 又能实现鼓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3.5 树立正确观念, 资助与教育引导相结合

在贫困生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 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 从贫困生的角度出发, 想贫困生之所想, 急贫困生之所急。在做好物质资助的同时加强贫困生的教育引导, 既要解决好贫困生当前的经济困难, 又要着眼于贫困生的成长成才。

(1) 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其树立积极地心态。贫困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 有属于这个群体的心理特征, 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训练等方式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培训,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树立积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要注意发掘贫困生身上的优点, 并以此为出发点, 树立贫困生勇于面对挑战的信心。

(2) 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各高校可通过评选“自强之星”之类的活动, 对贫困生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 树立自强、自立的榜样, 激励贫困生积极地面对困难, 鼓励他们通过自身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 摆脱被动的资助局面。鼓励贫困生充分发掘自身资源, 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 创造各种机会锻炼自己, 提高综合素质,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教育贫困生妥善处理勤工助学与学习的关系, 合理安排时间, 真正通过勤工助学活动达到自强、自立的目的, 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

(3) 鼓励贫困生自主创业。引导贫困生善于发现校园内部或周边的商业机会, 鼓励他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尝试自主创业。学校应对贫困生的创业计划大力扶持, 给予一定的孵化基金。同时也要加强对贫困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 增强贫困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要多思考和多分析, 推动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促进校园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邱建玲, 盖玉先.帮扶贫困大学生的七大工作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40) :176-177.

[2]杨安民.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看高校资助体系的改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7) :107-109.

[3]陈新, 赖中平.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4) :122-124.

高校贫困生的双重困境及对策研究 篇5

蒋文宁陈振中.(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高校贫困生面临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困境,应从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上去寻求解决高校贫困生双重困境的办法,具体包括改革教育资助体系、完善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机制、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正确看待贫困、提供精神支柱等解困策略。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物质困境精神困境解困

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高校贫困生逐渐膨胀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资料表明,目前全国重点院校的贫困生比例超过了20%,农、林、师范类及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比例更是高达35%以上。虽然,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关注与扶持力度日益增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但是,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不仅是物质的匮乏,还有精神上的困扰和压力。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公平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某些研究有脱离现实的倾向,过多聚焦于物质贫困而很少关注精神贫困的问题。本文力图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去探讨高校贫困生的真实处境及帮扶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的物质困境

据本人亲自的问卷调查,某高校贫困生的生活费平均毎月为300元以下,其中,家庭资助部分约占个人生活费总额的30%—60%,不足部分靠勤工助学或奖助学金填补。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养、亲友资助、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在非正式的社会资助中,主要是奖学金、助学金、社区以及亲友的资助,极少属于企业、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的资助。70%的贫困生曾经获得过奖学金或助学金,20%的贫困生没有接受过任何非正式支持。所谓“高校贫困生非正式支持,是由亲属、邻居、朋友以及社会组织等构成的初级群体,对高校贫困生提供的经济、劳务、精神等方面的支持。”[1]

1.关于勤工助学

为了挣取学费和生活费,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90%的贫困生都参加过勤工助学。主要从事家教、服务员、推销员、话务员、图书管理员、机房管理员等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勤工助学不仅是一个劳动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过程。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使他们产生能够独立生存的自豪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蒋文宁(1968-),女,广西师范大学户籍科,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陈振中,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

了很多在学校课程中学不到的东西,极大丰富了社会实践经验,锻炼了自己的口才、胆量及处理事情的能力,而在工作中得到的认可和支持更给他们树立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大部分贫困生认为勤工助学的机会不太容易获得,学校勤工助学的机会没能更好地针对贫困生,校外的机会比校内的机会相对多一些。如果主动向学校家教中心或同学、朋友求助,得到勤工助学的机会就会大些。社会上对勤工助学的大学生支付的酬劳偏低,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某些商家甚至还昧着良心蒙骗涉世不深的贫困生。

2.关于助学贷款

获得助学贷款的高校贫困生普遍感受到该项政策为他们创造求学机会的好处,表示要更加努力学习,将来按时还款、回报社会。但是,助学贷款的申请手续也存在一些令他们感到苦恼的地方。部分贫困生申请了助学贷款但没能获批,主要原因是名额有限,如果贫困生学业成绩不好就有可能失去申请助学贷款的资格。这使他们感到不公平:很多贫困生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家庭经济和教育背景等客观因素。部分经济困难的同学没有申请助学贷款,主要是因为助学贷款要利息,父母担心日后还贷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此外,还因为申请的程序比较繁琐。

3.关于奖学金和助学金

奖学金和助学金是高校贫困生最主要的社会资助方式,也是贫困生除父母以外寄希望最大的经济来源。但高校的奖助金制度也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地方。比如,虽然奖学金制度是贫困资助政策之一,但实际上它面向所有的学生,并不专属于贫困生资助体系,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实际机率并不高。奖助学金的金额过低,覆盖面少,而且差距过大:一等奖助学金额较大,但名额极少,而最末等奖助学金的金额又过低。因此,上进贫困生的基本生活保障岌岌可危,高额奖学金不但拉大了贫困生的贫富悬殊,而且激发了学院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矛盾(为了争夺高额奖金,学生们不惜伤害友谊、违背诚信、遗弃公正)。评选制度不够健全,缺乏真正客观公正的评选标准和程序,或只看分数不看经济状况,或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由同学投票,甚至有一些不太近人情的硬性条件,如“不按时交纳学费者不得参评奖助学金”(正因为贫困才未能按时交学费,才更加需要申请奖助学金),结果有限的奖助学金不能发放到最应该得到和最需要的贫困生手上,使奖助学金失去本来的意义。部分老师、院系不尊重学生对奖助学金评选的意见,未能重视奖助学金评选问题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以致有贫困生发出“饱汉不知饿汉饥、暧汉不知冻汉寒”的感叹。

二、高校贫困生的精神困境

经济困难在给高校贫困生带来物质压力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精神压力。据问卷调查,80%的高校贫困生因为经济拮据而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压力主要来自:

1.来自温饱压力

普通高校贫困生家庭提供的生活费毎月平均为300元以下,有的只有200元,不足部分只能靠自己打工去挣。在物价不断飞涨的情况下,很多贫困生随时都担心

哪天会没钱吃饭,到了月底常处于半饥不饱的状态。

2.来自学费和贷款的压力

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经常欠交学费,在屡受催促而再三拖欠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此外,在某些高校里,欠交学费还可能产生其它连锁反应:如取消奖助学金、取消评优资格、扣发毕业证等。助学贷款往往跟学生的学业成绩挂钩,一旦出现课程重修,就会取消贷款资格。因为要偿还助学贷款而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担心毕业后不能就业难以按时还贷。

3.来自学业和期望的压力

贫困生承受着比普通同学更大的学业压力和和家庭期望压力。学习任务繁重,但时间和精力又被勤工助学大量占用,为此不时觉到心身疲惫。有些同学因为没钱买学习必需品,上课不能使用,甚至不愿意去上课,也会产生心理压力。有些同学想报考其它各种资格证书,但一想到没钱只能望而却步。贫困家庭供养一名大学生的机会成本更大,整个家庭的希望几乎全押在他们的身上。贫困生如果学业成绩不好,不但面临失去奖励金、助学金的危险,还会让全家人的期望落空,因此,他们的内心如履薄冰,成绩稍有不好就会难过、自责。自我期望值高的同学更加焦虑不堪,以致彻夜辗转难眠,不但因失眠影响身体,还严重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质量,于是学习成绩的下降又造成一轮恶性循环。

4.来自人际的压力

贫困在高校贫困生心理上留下的烙印主要表现为自卑和自尊两种矛盾心理的激烈冲突。他们极端自尊好强,对周围人群的态度十分敏感,生怕别人嘲笑自己的窘况,在与家庭富裕的同学交往时感到压力特别大,通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大部分来自农村的贫困生由于成长环境的限制形成相对内向、保守的性格,简单的阅历使他们在大学这个充满青春活力和现代气息的环境中相当不自信,很多活动他们都因胆怯而不敢参与,心里不免产生远离群体的感觉。同时,当一个贫困生意识到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内心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决定进行自我挑战,这时候更需要旁边同学的鼓励,但他们萌发的一次次“冒险”往往都被别人粗暴的冷嘲热讽一次次击碎。部分贫困生亲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对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十分痛恨,对社会鄙视穷人的态度非常厌恶,由此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态度和想法。

面对这些困惑,他们是怎么看待和调适的呢?大多数同学在情绪低落时,都能找到安慰和鼓励自己的精神支柱。这种力量主要来自家人的期盼、亲友的关心,还有地里父母辛勤的劳作;有些同学更愿意以实现心中的理想、憧憬美好的未来鼓励自己;找朋友倾诉、运动、看励志的书和写日记也是排解压力的良方。但是少数同学在情绪低落时处于孤独封闭状态,找不到可以寻求安慰的人或信念,自怨自艾。

三、高校贫困生双重困境的突破 1.改革教育资助体系

目前中国的教育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及社会资助。调查显示,在贫困生支助体系中,较为普遍的是前四种形式,慈善机构、企业等社会资助的力量相对薄弱。在先富起来的人口越

来越多的背景下(目前中国百万美元富翁达34.5万),政府应该加大教育资助体系改革的步伐,增加高收入阶层的教育税,为教育捐赠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并加强对教育捐赠基金的社会监督,提高奖助学金的力度,增加助学贷款的名额,并尽量降低其利息。在学校的层面上,应把教育捐赠纳入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大力寻求社会捐资;为贫困生争取更多助学贷款的机会;减免贫困生的学杂费;对贫困生进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实行技能和素质方面的扶助。2.完善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机制

贫困生认定,不能简单地仅凭一纸“贫困证明”,或个别人的主观判断。要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经过全面的了解和多重鉴定,才能识别出真正的贫困生。只有提高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才能保证有限的助学贷款、奖学多、助学和勤工俭学等机会真正公平地降落在那些困顿而自强的贫困生身上,否则就会侵害贫困生的就得利益。实际操作中,由于鉴定程序的不严谨,或者是人情等主观因素,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准确性关不高,以致评选出来的“贫困生”不贫困,而真正的贫困生得不到认可。于是高校衍生出一些“贵族式”的贫困生,他们拿着贫困生的资助金挥霍,穿的是名牌,吃的是极品,去的是KTV,这种高校中出现非家庭因素的贫富悬殊现象更令真正的贫困生感到“双重”的不公平。可见,“我们应认真思考资助的有序操作,使之真正做到公平与公正,增强资助的实效。”[2]

3.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和谐的校园文化首先建立在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在文化的层面上营造对贫困生人文关怀的氛围。高校学生贫富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学生们言行间有意无意流露出对贫困生的冷漠和嘲笑是对贫困生精神粗暴的伤害。有些同学提出,如果校园中的大多数同学不太讲究“金钱”的话,贫困生的困窘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兀。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需要继续强调“勤俭节约和关爱贫困生”的主题,况且,培养艰苦朴素的精神对于即将创业的年青人无疑是受益终身的。使同学们意识到用歧视或怜悯的眼光看待贫困生都是不可取的,要以真诚的心帮助贫困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热情鼓励贫困生大胆表现自己,在参加校园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正确看待贫困

贫困容易使人失去信心,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贫困就可以使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战胜贫困。有些同学能够坦然面对贫困,他们说:“贫困其实也没什么,只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上简朴一点而已。我们不能选择出生,但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父母,能在那么困苦的条件下还能供我们上大学,真的很伟大!”有些同学认识到上大学是为了求学成才,而不是为了享受和赚钱,日子虽然清苦一点没什么,只要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安心学习就行,因为“东、西方哲学让我明白自身价值的实现更重要。”可见,只要降低物质欲望,克服盲目攀比,重新调整追求的目标,就能有效降低贫困对人的压力,进而把贫困转化成奋发向上的动力。此外,应该使贫困生认识到自卑会使人错过很多机会,从而给人带来经济上的损失,鼓励学生们增强自信心,努力完善自己,积极与人沟通和交流,争取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5.提供精神支柱 大部分贫困生在苦闷时都能从父母和亲友处寻求精神安慰,但仍有少数人选择独自承受。众所周知,精神上的支持对于身处困境的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种精神支柱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以及理想和信仰等。由于贫困生相对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帮助他们建立牢固的精神支援尤其重要。如:加大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贫困生的关注;帮助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利用QQ群、聊天室等网络平台促进贫困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他们从苦闷和孤独中走出来,并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最重要的是培养贫困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部分贫困生自强自立的意识很强,认为不需要给予贫困生太多的经济支助,否则会造成贫困生的依赖心理。“性格决定命运,思想决定幸福”,只要我们的精神更充实、个性更完善、意志更坚毅,就会创造更多的机会改变我们的际遇,用坚定的步伐开拓奋发成长之路。

高校贫困生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国家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加强资助政策的保障力度;社会从爱心的角度构建捐助系统;高校则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规范资助金的评选机制,加强心理关爱和精神激励,提高贫困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样,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有助于突破高校贫困生的双重困境。

参考文献

[1] 熊尚鹏.我国高校贫困生非正式支持的现状及拓展[J].教育评论,2007(4).[2] 仲丽娟.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的盲点[J].东北师大学报,2007(3).通讯地址:广西桂林市七星区,邮编541004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或:广西师范大学 校办公楼 户籍科;

电话5802295(办)、5852012(宅);***。

高校特困生工作研究 篇6

摘 要:本文采用“卡特尔16个性因素测验”对某普通高等学校所有在读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贫困学生的人格特征总体呈正态分布,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处于中间水平。通过对困难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随着资助力度的加大,贫困学生的心理有好的发展,如更加开朗、合群,但也有不好的变化,如过分依赖资助等。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贫困学生人格教育的几点举措,为困难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贫困学生;人格特征;心理健康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达2563.3万人。根据全国学生资助中心最新发布的“201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6.95%。贫困生群体除了在经济上完成学业有所困难,在心理上也不容乐观。根据调查表明,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在3.79%-26.14%之间,同时此类大学生的患有精神疾病的概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除了做好贫困生经济解困工作以外,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 调查数据分析

1.1 贫困生人格特征总体情况 采用每一因素得分的均值来衡量贫困学生的16种人格因素总体特征。统计结果表明,总体上兴奋性得分最高(7.608分),怀疑性得分最低(4.052分),均分从高到低排序发现,兴奋性、敢为性等因素得分较高,而独立性、怀疑性等因素得分相对较低。

贫困生人格特征得分区间频率统计和贫困生人格因素得分区间比例可以看出,对于绝大多数的性格因素得分在中等水平的分布遥遥领先于其他两个区间,多在60%以上,平均约67.31%,说明67.31%的贫困学生的人格没有明显缺陷,基本处于常态水平。

通过测验数据分析可知,近几年贫困学生的心理状态改观较大,其人格特征表现在能够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大胆、外向和热情,易与人相处,善于抽象思考,学习能力强,遇到困难表现出较好的抗挫折能力,有自信心,对感兴趣的事情充满激情,富有拼劲。但同时也可以看出贫困学生缺少独立性,随群附众,缺乏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对于认定的事情坚持自己的看法,比较固执。(表1)

1.2 性别差异特点 对贫困学生分性别进行分析,贫困学生在乐群性、敏感性等九项因素上的性别差异是十分明显的。根据SPSS处理分析,如果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值临界值只能为0.05,即P<0.05才能具有统计意义,且P值越小,数据更加具有统计意义,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可知男生在乐群性、敏感性、幻想性、聪慧性、忧虑性都显著低于女生(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在稳定性、独立性、怀疑性方面男生都显著高于女生(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显而易见的是,在恃强性、兴奋性等八个因素方面,性别差异都比较小。

2 讨论

2.1 总体特点分析与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贫困学生的人格特征总体成正态分布,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处于中间水平,只有少部分学生的人格特征是处于比较极端的情况。总体来说,贫困学生的人格是可以进行塑造的。

从样本各项人格因素可以看出:①得分最高的兴奋性和敢为性两项得分均高于7,除了与其所处年龄段的心理需求相关,更表现出随着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关心,其逐步表现出精力旺盛,愿意结交朋友等心理特点。②得分最低的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三项得分均低于4.5,由此可以看出,随着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普及,贫困学生不再像人们印象中的不合群、忧虑抑郁、缺乏自信、感到自卑,而是比较容易合作,安详沉着。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资助力度的扩大,贫困学生也逐步习惯于社会的支援,开始出现依赖、随群附众的心理。

2.2 性别差异特点分析与讨论

通过比较贫困男、女学生16种人格因素得分,可以看出男生在乐群性、敏感性、幻想性、聪慧性、忧虑性都显著低于女生。说明贫困学生中女生比男生表现更多外向、合群,细心,学习能力也更加优秀,但好感情用事,容易忧虑抑郁,缺乏自信。

相反,在稳定性、独立性、怀疑性方面男生都显著高于女生。说明贫困学生中男生情绪更加稳定成熟,做事能够当机立断,但固执己见。

3 结论

当前贫困学生群体的人格特征大多数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表现比较主动、宽容、谦逊,容易与人相处;在学习方面,表现学习能力强,善于抽象思考;在生活方面,能够适应环境,遭遇逆境時能够表现出较好的抗挫折能力,比较自信。比较显而易见的是贫困学生也缺少独立性,随群附众,缺乏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对于认定的事情坚持自己的看法,比较固执。

以上人格特征的形成与近年来资助政策不无关系,贫困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一项重要而漫长的工程。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塑造健康人格的方式方法,如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其次,通过课程教育、活动开展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影响学生,培养其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如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促进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再次,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进行自我塑造,最终完善自我人格。

课题项目:本文为北京联合大学校级党建科研课题《多维度视角下高职、专升本学生成长规律研究》项目号:Sk60201409阶段性成果。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探析 篇7

1.1 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不完善

很多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办法过于笼统,只从宏观层面上对贫困生认定提出指导性的原则和方向,在具体资助工作中还需要在该原则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细则,尤其需要结合各高校自身情况,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制定切实可行的贫困生认定指标。

1.2 贫困生证明材料的可信度不高

在各高校,学生出具的贫困证明一般是认定贫困生的主要依据。但事实上,学生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往往是学生自己填写的,其中的许多信息缺乏可参考性,需要进一步的审核。

学生自行填写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在各级民政部门盖章时,生源地基层组织出于对本区域学生的照顾,往往审核不够细致:村干部的审核流于形式,他们往往认为盖个章对村里不会有什么损失,或者认为反正是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不愿意得罪乡亲就顺水做个人情;而乡干部只要看到有村委会公章,而且是支持大学生读书就毫不犹豫把公章盖上;县民政局就更不费吹灰之力了。据大多数学生反映,无论家庭条件如何,只要去盖章没有哪一级部门会认真审核,很快就可以把所有的章盖全。在此意义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基本已无公信力可言。于是一部分并不贫困的学生往往瞅准这个机会,投机取巧,怀着侥幸心理瞒天过海。基层职能部门的失察或者失职刺激了假贫困生的诞生。

1.3 贫困生认定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1.3.1 组织方面

目前,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工作一般由学校资助中心组织策划,院系辅导员具体落实。由于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认定工作中,特别是对于新生,短时间内很难对班级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贫困生认定工作常常被淹没在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之中。此外,部分学生干部工作态度与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深入的调查,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认定工作随意性较大,出现有限的资源“轮流享受”或“平均享受”的现象。

1.3.2 指标分配方面

为操作方便,许多高校采取按各院系学生数来分配指标的办法,而不是依照各院系贫困生的实际人数进行分配,这就造成资源分配不公平,有的院系贫困生人数较多,但由于名额的限制,一部分贫困生就享受不了资助。有的院系则名额相对较多,为不浪费指标,只能放宽对贫困生认定的标准,致使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也享受了资助,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资助工作的目的。

1.3.3 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贫困生认定过程,要求评议小组的学生本着公平、公正的心态参与评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学之间的关系及了解程度对于被评议学生的影响较大,这就使得评定工作缺乏可比性。还有一些参与认定的学生,看到有自己宿舍或关系不错的同学就优先提出,其他学生在了解不够的情况下,也就认可了认定排序。参与评议的学生的公平心和责任心,直接影响着认定工作的客观公正性。

2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2.1 建立完善定性和定量认定相结合的指标体系

对于贫困生的认定,从辩证认识事物的角度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考察:定性认定和定量考察。定性认定从事物的内在共性出发,分析判断事物的内在特征,从而确定所认识事物的群体范围,做出客观的判断。对于待认定的贫困生,理想状态下,符合定性范围内的学生都可被认定为贫困生,但由于资助资源和高校贫困生名额有限,贫困生数量众多,使得这种理想状态在当下只能是指导性方向。因此,定性范围只能在资助资源范围之内和待认定的学生范围取交集处理。

定量考察则是根据定性分析提取的待定贫困生的考核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反映和体现事物的特征,将这些指标结合具体的待认定贫困生进行量化处理,实现了对贫困生的困难程度的量化认定,直观形象地体现了贫困生的困难情况,有利于实现资助资源的优化配置。

贫困生认定工作即需要完善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可操作指标。首先,贫困生的界定是: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需要外界的帮助才能完成学业,这是对贫困生最基本的认定,也是高校贫困生定性的最高原则。为了客观地进行定性认定,需要从造成贫困的家庭特征进行认真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贫困生的出现:(1)经济困难的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和优抚家庭子女以及城市低保职工子女;(2)父母一方亡故、经济困难的单亲学生;(3)父母一方或双方有病,不能参加正常的生产劳动或家庭中兄弟姐妹上学(非义务教育)人数较多,家庭负担重者;(4)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或遇意外事故家庭的子女;(5)个人患有较大疾病,需支付昂贵医药费用的在读学生等。

上述贫困生定性描述也是贫困生认定的一级指标内容,具备上述条件之一者应该属于特困生群体。当然,在此群体范围之内,也不排除部分学生并非家庭贫困,因此需要考察量化指标。

在定性的基础上,提取贫困生家庭的量化经济指标,在定性群体内进行可比性分析,使贫困生困难程度的认定更加合理有效。高校贫困生量化经济指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学校所在地保障线;(2)家庭负债总额;(3)家庭收入和支出的比例;(4)家庭劳动力情况;(5)学生月基本生活费;(6)学生获奖助贷补减免情况等。

上述量化指标除了(2)~(3)条需要学生提供外,其他的均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客观地获得。而(2)~(3)除了参考学生本人的信息之外,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得证实。在考察群体之内,将上述指标有针对性地对群体成员进行细致考察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贫困生更精确的范围。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某些贫困生获得多次资助之后,其个体指标发生了变化,需要将其排除出贫困生群体范围,如:(1)拥有或使用高档通讯工具(以800元为标准)的;(2)购买或长期租用电脑的(特殊专业除外);(3)购买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奢侈品的;(4)节假日经常外出旅游的;(5)在校外租房或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的;(6)有抽烟或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7)有其它高消费行为或奢侈消费行为的。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贫困生认定已经越来越走入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实践中,笔者在近5年的辅导员工作中也逐步实施和完善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操作。

2.2 规范认定程度

2.2.1 建立生源地认定机制

贫困生认定工作是一项复杂艰难的问题,把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全部依托于高校,这与高校教书育人的主要任务是相矛盾的。贫困生生源地的政府部门,应该是最了解贫困生家庭和个人情况的部门,生源地认定应是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中最可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建立生源地贫困生认定机制,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编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建立职权责统一的制度,通过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的了解,初步确定需要资助的对象,建立贫困生档案,并随同调入所在高校,高校则可根据学生申请,查阅其档案来认定。同时,高校应与生源地相应的管理部门建立网上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与资助情况档案信息系统,保障信息的共享、连续和及时反馈,并通过这一系统跟踪和监督贫困生个人和家庭经济实际变动情况,避免贫困生认定工作的误失,制止假贫困生的出现。

2.2.2 评定材料的多样化

第一,应加强对学生提交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等相关贫困证明的审核。如要求学生提交的贫困证明材料必须详实、完整,同时出具完整的村、乡、县三级民政章的贫困证明,退回不符合要求的证明材料,并要求学生必须完善。第二,严格按照《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要求,建立有代表性的民主评议小组,并制定规范的工作职责。第三,贫困生认定依据的材料来源应多样化。对贫困生的认定不仅参考当地政府开具的贫困证明,高校还应该根据学生在校消费的实际情况,通过考察申请人日常的消费情况、衣着打扮等方面,进一步确认该生是否贫困和其贫困等级。第四,保证公示时间,畅通学生反映通道,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公正。

2.2.3 签定贫困生诚信协议书

高校贫困生认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共同确保贫困生认定的真实性。为了做到防微杜渐,除了在认定环节上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可行的标准为指导外,还应该强化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辅助措施,使贫困生得到合理的认定,为贫困生资助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保驾护航。

从目前来看,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辅助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第一,签订贫困生诚信协议书——凡被认定为贫困生的,必须签订贫困生诚信协议书,协议书一式两份,学生本人一份,学校一份(在协议书中注明:如若一经发现弄虚作假现象,在校期间的贫困资助一律收回,不受追溯时间的限制,而且还要结合学生的态度,进行相应的处分)。第二,明确贫困生调查表和贫困证明的具体责任人。在学生的贫困生调查表和贫困证明中不仅要有相应的公章,而且必须要求出具贫困生调查表和贫困证明的部门相关责任人签字,明确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联系方式,以备核查,否则贫困生调查表视为无效。如此一来可以使那些弄虚作假者在开具证明材料时有所顾忌,同时提高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贫困生认定的效率。第三,制定受资助学生公益活动卡——要求受资助的贫困生在每一学年内必须完成一定工作量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义务的校园或社会公益性活动,一方面是强化受资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另一方面是使那些想混入贫困生队伍的非贫困生有所顾忌,知难而退。

2.2.4 加强诚信教育,实施惩罚措施

为什么假贫困生屡禁不止,就在于没有相应的惩罚手段。对于一些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弄虚作假,贿拉选票,拉帮结派平分奖助学金的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因此,对于一些假贫困学生,应该采取一定的处分措施,不仅是取消认定资格,还要视情况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2.5 加强对贫困生认定小组的教育引导

贫困生认定小组是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贫困生认定小组成员的责任心、对贫困生认定问题认识的深刻程度等直接决定了认定的结果,决定了贫困生资助资源的使用是否科学合理,因此,必须加强对贫困生认定小组的教育和引导。

首先,应教育贫困生认定小组成员认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摆脱地缘关系、情感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认定过程中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和客观的原则。其次,应组织贫困生认定小组成员认真研习贫困生认定办法,让每一位认定小组成员充分了解贫困生认定的程序、办法等。最后,要组织认定小组成员认真搜集、整理和分析贫困生信息资料,并进行相互间的对比,在此基础上对贫困生进行认定。

总之,贫困生认定工作应该以人为本,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更新观念,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高校与地方联动不断提高认定工作效率和水平。

摘要: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就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如何强化贫困生认定工作,让资助资源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诚信

参考文献

[1]薛浩.高校贫困生现行资助体系中亟待改善的几个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2]谢玉辉.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

[3]岑道权.高校贫困生认定的难点及对策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刘蕾.浅谈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J].价值工程,2010(9).

高校贫困生思想工作探讨 篇8

一、贫困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一) 心理归属使贫困生难以融入学校主流文化

贫困生大多出身于落后地区或贫困家庭, 其生活环境、教育水平、社会阅历限制其综合素质及个性的充分发展, 形成了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经济条件、教育水平不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对大学校园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难以融入, 心理归属与学校主流文化产生冲突。

(二) 消费能力的差异使贫困生产生沉重心理压力

随着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社会时尚的影响, 大学生们在消费上更加追求新异、推崇时尚。电脑、手机等现代化产品在学生中日益普及, 使得贫困生在吃、穿、用、玩等方面与其他同学相差悬殊, 在心理、精神上带来很大的不平衡, 再加上昂贵的学费、生活费等费用的压力, 越发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常常以回避的方式掩盖内心, 拉开了与同学间的距离, 使他们变得性格孤僻和心理封闭。

(三) 个人与社会对贫困归因的偏差使贫困生产生不良心态

嫌贫爱富、崇尚金钱等社会观念, 使得社会和校园中有些人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对贫困生的歧视, 甚至有些人将贫困主要归咎个人问题, 贫困被认为是自己的过失, 是个人的懒惰和能力缺乏使然[2]。社会文化中的这些负面因素无疑制约着整个社会扶弱济贫主流文化的形成。制约着人类应有的平等观念的发展, 也制约着贫困生的自主、自强、自信、自尊心理的培育。另一方面, 有些贫困生可能将贫困的原因简单、片面地归结为客观条件所致, 认为主要是政府、社会给予贫困群体的机会不公平。因此而产生不满、愤懑心态, 容易思想颓废, 态度消极。加剧了贫困生自卑妥协心理的形成[1]。

(四) “拼爹”现象使贫困生产生消极情绪

随着当今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 以及一些权钱交易等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 子女的贫富意识越来越明显, 这就造成了学生在求学、就业等方面的“拼爹”现象和不正确心态。有些人认为自己学得好, 不如有个“成功”的老爸。贫困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原因, 在就业竞争、继续升学等方面也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使他们更为紧张和焦虑, 甚至产生消极情绪, 失去理想与追求。

二、贫困生思想教育的途径

(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来自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物质贫乏的窘迫之中, 受到的大多是要摆脱贫困就要刻苦读书的教育, 虽然有学生在以后的教育中能够自觉地认识到正确的学习目的, 但仍有相当数量的贫困生始终存在以学习为目的的偏差, 这个偏差影响了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影响了其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在考上大学后, 他们发现校园里家境好、多才多艺的同学比比皆是, 学习优秀的人也很多, 生活上的贫富差距, 见识上的多寡悬殊, 冲击着这些学生的内心世界, 原以为荣的学习优势也不复存在, 缺陷便慢慢地显露出来, 精神的压力过大, 自卑感加重, 争强好胜产生虚荣心、信用度较差等。

(二) 让贫困生走出封闭的自我

由于贫困极易使这类学生产生相当严重的自卑心理, 而在生活上、思想上、心理上也都受着很大的压力, 他人无意识的言语刺激, 就会使他们产生受到歧视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 这类学生的意识偏差就显现出来, 他们会用异样的眼光来分析这个世界, 在交往中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即使是努力走近他们, 也不愿意与其他人交往, 但发现真正使他们感到有共同语言的人还是与自己处境相同或相似的同学。所以, 应主动与他们交朋友, 以情动人, 以心交心, 尽早使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状态。

(三) 做品学兼优的合格大学生

贫困的学生, 承受能力差, 感到命运对自己不公, 从此变得意志消沉, 不思进取, 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另外, 有些学生由于贫困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学习用品, 还有学生要抽出一部分的学习时间从事兼职以赚取生活费用, 还有一些学生节衣缩食, 省吃俭用, 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高校贫困生要学会自我调节, 正确看待人生的挫折,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做一名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三、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 关注贫困生的思想动态

建立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联系贫困生制度, 每学期可召开贫困生座谈会, 开展贫困生思想的动态调研, 建立网络平台, 不定期地在网上与贫困生开展对话和交流活动, 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 针对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及时帮助贫困生解压释惑。

(二) 加强贫困生的心理疏导

学校要把贫困生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每年举办贫困生心理素质提高班,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 有针对性地去对贫困生进行细心的训练, 帮助其加强心理调试, 克服自卑心理。

(三) 开展贫困生心理专题研究

总结贫困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把握其发展趋向, 把心理健康与成才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 尝试着开办一些如“挫折与心理健康”等专题讲座, 有针对性地开展宣泄心理教育和挫折训练, 可以帮助贫困生缓解心理压力, 远离心理困境, 提高心理素质, 达到真情关爱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目的。

(四) 让贫困生正确理解贫困

要帮助和教育贫困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贫困。一方面, 要注意他们可能因贫困而产生自卑、自弃心理, 失去理想和信念;同时, 还要教育其他学生正确看待贫困生, 不能对 (下转第97页) (上接第99页) 贫困生存在歧视, 不能强制要求他们做什么, 要努力减轻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五) 大力营造爱心氛围, 给贫困生以家的温暖

在师生中举办爱心捐助活动、爱心拍卖会,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贫困生, 积极营造全校师生共同关爱贫困生的良好氛围, 以胜似亲人的关怀滋润每一位贫困生的心田。

(六) 积极搭建实践平台, 激励贫困生的真情回报社会

学校一方面积极组织贫困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帮助他们勤工俭学, 自食其力, 自我完善;另一方面, 激励贫困生真情回报社会, 关爱他人, 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

四、结语

贫困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要从贫困对学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及贫困生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言行特征、理想信念等方面, 针对贫困生自身及外部环境, 帮助贫困生克服自卑心理, 教育贫困生正确理解贫困,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 大力营造爱心氛围, 给贫困生以家的温暖, 积极搭建实践平台, 给贫困生创造自强、自立、回报社会的机会,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真正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玉霞.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吴理财.反贫困:对人类自身的一场战争[J].社会, 200l, (3) .

北京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 篇9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目前,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已经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1.“奖”。

主要指奖学金, 包含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各高校自行设立的奖学金等。其中, 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 000元, 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0.3%;国家励志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5 000元;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

2.“贷”。

主要指国家助学贷款, 即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 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全国平均每100名大学生中就有20多人可以获得这种资助, 每人每年最高可得6 000元。

3.“助”。

主要指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助学形式。其中, 助学金又分为两等:一等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3 200元, 二等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 600元。勤工助学主要指学校为贫困生提供实验室、图书馆、后勤服务等岗位, 让他们通过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 获取一定的报酬, 贴补其在学习期间的一些开支。

4.“补”。

主要指困难补助, 即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款, 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补助。国家还规定, 高校每年都要从所收取的学费中提取10%左右的资金, 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 以加大对特困学生的补助力度。

5.“减”。

主要指减收或免收贫困生的学费。对于部分公办院校, 减免学费已成为资助困难学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在民办高校, 此项措施目前执行起来还较为困难。

二、北京各高校贫困生资助情况

为了对各高校现行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做进一步的了解, 笔者特意走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几所公办院校和一所民办院校--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并与几所院校里负责贫困生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发现, 每年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在20%~30%。从2008年开始, 国家大幅度增强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扩大了受益学生面。目前, 各类资助在贫困生中的覆盖面基本能够达到90%以上。但是, 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还存在一定差异。

1. 公办院校现行资助体系。

近些年, 北京各公办院校不断建立健全贫困学生群体的校园支持体系, 资助方式主要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 以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为辅, 奖、助学金为激励方式。大部分公办高校设有学生资助中心, 并在各学院设有资助办公室或专责老师负责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帮扶及各种补助的发放。尽管很多公办高校在困难学生的资助方面已经获得一定的成绩,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尚未形成完善、成熟、可以推广的贫困生校园支持体系。

2. 民办院校现行资助体系。

对于民办院校来说, 由于受到资金、管理、办学形式等各方面的制约, 再加上缺少对贫困生资助的社会渠道, 因此, 目前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如, 高校“绿色通道”是教育部对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规定, 而对于民办学校来说, 目前还无法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

三、目前北京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 北京各高校现行的各种针对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贫困生的难题, 基本实现了“没有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但是, 笔者经调查发现, 现行的资助体系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奖、助学金在贫困生中覆盖面不高。

由于各种奖学金的发放都是有一定比例的, 因此, 在贫困生中的覆盖面并不是很高。而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往往由于心理压力大、思想负担重, 再加上课余时间和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勤工助学方面, 致使其学习成绩不堪理想, 进而导致获得各种奖学金的比例也较低。长此以往, 部分贫困生对奖学金也就不再抱有希望了。因此, 奖学金对贫困生也就起不到太大的激励作用。

2.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存在漏洞。

当前, 各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方法基本一致, 都是以盖有生源地街道或县级以上的民政部门公章的贫困证明为准。学生入学持有这个贫困证明便认定为贫困生。但是, 笔者发现,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加之某些地方主管部门不够负责, 致使公众怀疑部分学生贫困证明的真实。

3. 校外各类社会资助大多只针对公办院校, 很少考虑民办院校, 致使民办院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渠道不足。

随着学生来源的变化, 许多贫困生进入了民办院校。民办院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并不完善, 仅仅依靠政府和学校的资助是不够的。因此, 资助工作还应建立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基础上, 才能有效解决各类高校的贫困生问题。

4. 当前的资助体系只注重物质资助, 轻视精神资助, 不利于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 篇10

自2007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扩大资助面,拓宽资助渠道,增加资助额度。目前,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日臻完善,已经在各高校基本确立了“奖、贷、助、勤、补、减”一体化资助模式,分别指奖学金、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金、困难补助及减免学杂费。其中奖学金跟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挂钩,面向的是全体大学生,而“贷、助、勤、补、减”的资助对象多倾斜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如何更好地落实新的资助政策,确保资助公平、公开、公正、合理,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资助项目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由此可见,做好对贫困大学生的认定工作是做好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保障。

1 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

高校是将学生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材料中的家庭困难程度的鉴定作为依据,对困难学生进行困难程度认定的,并据此进行不同程度的资助。

1.1 贫困生类别

贫困生是指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即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贫困生分为一般困难生、困难生和特殊困难生。一般困难生是指学生家庭有一定经济基础条件,但因突发变故,使学生家庭承担教育费用产生困难的学生。困难生是指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其基本生活费用接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特殊困难生是指家庭经济极其困难,基本上无生活来源的学生。

1.2 认定方法

高校的认定程序一般由学生填表后到村和镇开具家庭困难证明,盖上公章,然后由班委会讨论后上交院系,再由院系确定名单后报送学校最后敲定。贫困生采用的是一年一评的办法,已被认定的贫困生再次申请认定时,如家庭经济状况无显著变化,只要提交申请表即可,“续评”成功率往往很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班委负责调查了解学生的贫困情况,但是,教师和班委往往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这些开具的贫困证明,不可避免会有随意开具的可能性。

1.3 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制订统一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十分困难,这就导致在具体的操作中,往往只凭学生家庭所在地或家长单位开具的证明来确定,从而导致在资助工作中的随意性较大,操作透明度不高,使一些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有效资助。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变得不再绝对客观真实,造成资助金没有完全得到有效利用。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一道难题,有的学生家庭并不贫困,却领着助学贷款和生活补助,这也引出了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贫困生只是一个大致概念,即“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贫困生认定的基本条件中,有些硬指标容易把握,但对于诸如“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等宽泛的条件则比较难把握。

2 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改进措施

为使国家的资助资金发挥它应有的效用,改进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认定工作刻不容缓。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大力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做到人尽皆知

在每年新生入校前发放国家资助政策资料,并且在入学报到时开展政策宣讲教育活动,充分宣传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政策和资助体系,即“奖、贷、助、勤、补、减”一体化资助模式。这给那些家庭确实比较贫穷的学生带来希望,解决其上大学的后顾之忧,抛弃那些因为没有钱交学费而产生的辍学念头,还能让他们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使大学生资助工作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那些家庭经济相对不是那么困难的学生,扼制了他们通过投机取巧获得不真实证明信息而侥幸得到资助的想法。

2.2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做出诚信承诺

从大学生入校开始,所有的大学生都应做出诚信承诺并建立诚信档案。当大学生申请资助的时候,要求学生确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以至于不能承担其大学期间的部分或者全部学杂费及生活费用,才向国家或者所在学校申请相关的资金资助,且所提供的家庭贫困证明材料也完全属实。一旦查证其所提供

浅谈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苑林宏,肖荣,封锦芳,余焕玲,麻微微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北京100069)

摘要:研究生是科研领域的后备力量,因此,应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我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就近年来本学系研究生的培养情况浅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体会。

关键词: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科研能力不仅是研究生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1]。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应当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主要包括:较强的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熟练应用与本学科有关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当前不少学校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很难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研究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及科研领域的后备力量,应加强对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我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下面笔者就近年来本学系研究生的培养情况谈谈体会。1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研究生研究探索某一专门科学的能力[2],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具有本质的区别。研究生教育以研究为主要特征,其特点是通过研究生参加研究活动,使其在本学科、本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不是机械的训练,而是培养研究生在科学领域的探索和钻研精神。目前,国内多数大学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都设置了基础课和理论课,其主要目的是使研究生在掌握了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这些专业课程中的相关课

的材料与事实部分或者全部不符,则取消对他的所有资助,情节严重的要追回已经发放的资助金,并在其诚信档案中记录这种不诚实行为,同时,将诚信情况装入学生档案。这样做是为了使贫困生认定工作更加公平、公正,从而让资助金真正得到有效使用。

2.3 结合在校消费情况、教师调查情况等进行贫困生认定工作

学校进行学生贫困认定时不能仅凭借一张“证明”确定,而应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消费情况以及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调查了解的情况等综合考虑,以此来确定贫困生及其贫困程度。

2.4 生源地和学校联合进行贫困生认定工作

生源地的政府相关部门比较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学校比较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如果两者能结合起来进行贫困生文章编号:1671-1246(2013)16-0016-02

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这种科学研究实践来提高科研能力[2]。因此,知识的积累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环节,科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

科学研究是一种高度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它对于提高研究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研能力是研究生从事本专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各个学科领域均面临着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研究生只有具备了科研能力,特别是科研创新能力,才能站在探索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的前沿,才能推动技术成果向现实策略转化,才能为解决目前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3]。

2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式

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及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通过多年摸索,我们形成了本学系行之有效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现介绍如下。

2.1结合专业特点,设置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

研究生教育必须以研究为主,因此研究生课程设计必须以研究为中心,必须为提高研究生以科研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服务。基于研究方向要求,总结历届研究生论文写作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参照国内外知名高校相关的研究生

认定工作,就能够使这项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同时为后续的各项资助工作做好保障。

2.5 依靠大学生资助的法律法规

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具体落实,不能完全依赖于政策实施者的公正、廉明和受益者的无私、谦让,而需要依靠合理具体的大学生资助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发挥更大的作用。

贫困生认定工作既是一项高校工作,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既决定学生的现实利益,也关系到他们一生的成长发展,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共同完善。科学合理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资助工作实施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资助金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从而真正解决贫困大学生没钱上学、上学难的问题。

摘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尤为重要,对现在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措施。

高校特困生工作研究 篇1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步伐的不断加大,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贫困生人数和比重呈快速增长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的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30%,特困生约占15%,少数地区、部分高校和某些特殊的专业中,上述两个比例甚至超过了40%和20%。在全国高校的农业院校中,由于农村生源比例较高,其贫困生比例也相对较高,例如:四川农业大学依据建立贫困生档案的资料统计,在校学生贫困生比例超过40%。如何使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便是国家教育部门和高校共同面对的任务,同时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我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及原因分析

所谓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及相关生活费用,或支付教育及其相关费用很困难的学生。贫困生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普遍性原因,如低收入家庭等;又有特殊性原因,如多子女、单亲、本人及家人患重病或家庭变故等。就我校的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农业院校的贫困生中,有近50%生源来自农村,还有一些来自偏远落后的地区,家庭经济收入少或几乎无固定收入。再就是东西部差距问题,在所有贫困生中,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其家庭经济状况总体较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差。(2)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使得不少城市职工下岗,未能及时再就业或者没有充分就业,最低保障和以往积蓄只能维持家庭日常开支,从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高校费用,这也是贫困生比例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3)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在贫困生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有的学生兄弟姐妹多,并且大多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上学,负担过重;有的学生双亲不全或父母双亡,无固定经济来源,靠亲朋的周济度日;有的学生家庭常年有病人需要医治等情况。(4)由于我们国家近年遭受了较多的自然灾害,尤其是“5.12大地震”,使得很多地方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高校就读的学生省内生源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因而使得这三省高校贫困生比例增大,同时也导致全国高校贫困生比例有所上升。

二、对贫困生的确认与管理

要做好贫困生工作,首先要对贫困生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定。国家对贫困生的界定是:学生在校的月收入(包括奖学金、开展勤工助学取得的收入和各种补贴)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对于一些家庭在支付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费用上虽感吃力但大体上还能过得去的学生,就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贫困生;家庭遭临时变故,一时手头拮据,应变一下就可以度过难关,这也不算贫困生,只有那些从总体上分析其家庭收入在一个较长时间内都不能改善的学生才可能列为贫困生的筛选对象。此外,对于下岗失业等城市家庭情况需要动态掌握。要准确定位贫困生,单凭学生本人的陈述和申请是不够的,这需要当地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协助,出具较为详细的证明材料,作为学校的重要参考依据。

很多高校对贫困生档案认定的具体做法是:新生入校后,通过同寝室的同学反映,班主任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逐一摸底,并对其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通过谈心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其家庭经济能力。然后通过本人申请,并附有其所在乡镇开具的三级证明材料,上交院里建立贫困生档案。对于贫困生档案的建立,我们应该采取较为严格的审核方式,有的学生自报贫困,同时也开具了相关证明,但实际生活花销很高,这对我们帮扶真正的贫困生造成了很大干扰。贫困生需填写学生处统一印制的的表格,建立档案,用以存查。由于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年一审的办法。实际上,“贫困生”不会一成不变,“贫困生”是一个动态概念,只有一些贫困生中的特困生(因父母双亡或父母双双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或本人系残疾而经济困难者),一般经济来源不会有什么较大变化,对这部分学生就不必一年一审。

贫困生确定之后,必须通过严格管理让扶贫资金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管理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料管理,即贫困生档案里的申请书,确定后填写的表格,有关证明材料等,由学院将它们录入计算机中,可根据学生的经济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改。管理的第二方面是思想教育。在贫困生中,有一部分由于生活压力所致,自卑心较重,没有勇气正视现实,导致精力分散,学习成绩差。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要热情地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四川农业大学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处设有勤工助学与贷款管理科,同时,各个学院的学生会也成立了专门的勤工助学与贷款管理部,这对贫困生的帮扶工作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动物科技学院还成立了以“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为宗旨的“励志大本营”,以实际行动关心、帮助贫困生,使他们走出自卑、孤僻,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同时也帮助他们认识到“贫困生”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激励词;贫困也是一笔财富,它能让人体味到生活的艰辛,更加懂得珍惜和利用好美好时光。

三、贫困生心理状况分析

贫困生是大学生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与其他同学一样的思想和感情,但由于生活境况的窘迫,他们思想上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特征。[1](1)自信乐观型。有的贫困生认为经济上的缺憾可以用精神来弥补,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把贫寒作为动力,发愤学习,并尽量通过自己劳动获取报酬以改善生活。在参加某一班级的贫困生认定的班会时,同学们对待自己及家庭状况的表现反应不一。有一位来自西北农村的同学父亲早逝,但他却很乐观,能够坦然面对贫困和家庭的变故,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的社团活动,生活积极向上,从他平时表现中没人能看出他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贫困生。(2)自卑脆弱型。逆境可以催人奋进,但也可能压垮人。在同一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同样来自西北农村,年龄在班内相对偏大,家庭又遭受了地震灾害,他的思想表现很压抑,自卑心理强,这种状况对他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会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学习。(3)消极依赖型。有少数的贫困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的各种补助上,认为自己家境困难领取困难补助是理所当然的,感恩与感激之情淡漠;还有的学生认为贫困是父母的事,与自己无关,生活上不勤俭节约,也不愿参加任何勤工助学劳动。这种不积极面对困难、只图不劳而获的消极依赖心理是贫困生心态的一大误区。另一些贫困生,他们却热衷于各种勤工助学工作,虽一时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但荒废了学业,这也是贫困生对待贫困问题产生的困扰之一。

四、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力度在逐年提高,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金额也随之加大。对于贫困生工作,各高校均通过多种渠道为贫困生提供帮助,已逐步形成了以困难补助、缓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社会资助等为主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2]

以特困补助为主要资助形式,切实在经济上帮助贫困生。每学年开展一次特困补助评定,按一定比例由班级推荐,学院审核、学生处审批的程序评定贫困生,分三个等级按月发放补助金。对部分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学费,尤其对来自地震灾区的学生,国家、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减免他们的学费,生活上大力扶持,消除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学习。设立勤工助学基金,以贫困生为主要参与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勤工助学活动,坚持“以校内为主,解决贫困生为主”的原则,把勤工助学作为更广泛的贫困生自助活动,尽量为贫困生提供一定数量、相对稳定、报酬合理、安全便利的勤工助学岗位,如宿舍值班、资料整理、图书馆阅览室值班等,既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费用问题,又培养了他们的自律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也为学校解决了一定的人力问题。

五、关于进一步做好我校贫困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由于近些年国家、社会、学校等对贫困生的资助金额增多、资助面扩大,使得一些非贫困生也争相建立贫困档案,获取一定的资助。如何使有限的经费有效地应用在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身上,帮助他们度过大学时光,这是一个“双重解困”的问题,即在做好“经济解困”的同时,还要做好贫困生的“精神解困”。因此,我们还需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贫困生的脆弱心理是长期形成的,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深入细致,校院级领导,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要切实关心贫困生的思想状况以及他们的具体困难,一方面为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教育引导他们正视生活上的困难,满怀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战。

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要注重对贫困生加强艰苦创业教育。艰苦创业精神也是党中央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时期高校更应加强贫困生艰苦创业精神的培养,如有些高校学生成立的“二手市场”,既解决了学生的经济问题,又让他们克服了消极依赖的思想,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增强了劳动观念和自强意识,在接受他人、社会和国家关怀的同时,树立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进而通过艰苦奋斗、不断进取。

对贫困生的资助还需要包括对他们进行如何正确使用资助金的教育,要将钱物用在急需的生活费和学习资料上,绝不能随意挥霍。这个教育不只是如何使用资助金问题,也是一种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勤俭操持、善于计划的品德。教育他们认识到资助金来之不易,应当不辜负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刻苦学习。可以通过建立学年小结制度,在一个学年结束时,每个享受资助的贫困生都应写出一份书面小结,总结这一学年的进步与存在问题,汇报所得资助费的主要用途以及对今后扶贫工作的建议。这样就避免以往在扶贫资金上只管发放不问效果的弊端,让贫困生珍惜每一分钱,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也可以从学生的“小结”中发现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扶贫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志恒.大学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3).

高校贫困生实现就业的途径研究 篇12

一、国家与社会:完善贫困毕业生就业支持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一)创新思路,搭建起贫困毕业生就业的绿色通道。

关心贫困大学生就业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党和政府要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搭建起贫困毕业生就业的绿色通道。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促进贫困毕业生与整个社会的融合。

(二)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就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农村,基层工作。

国家或省部门要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就业政策,并制定科学的政策配套机制,保障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同时国家还要从宏观就业保障政策上进行改革,“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公正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和宽松和谐的人才市场,建立人员到基层工作的良性机制,减小劳动力流动的阻力;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优惠条件,鼓励他们到西部的老山边穷地区就业,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就业”。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规模,积极吸引和鼓励毕业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贫困毕业生基层和西部工作。

(三)改善就业竞争环境,为贫困生就业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

政府和社会各行业是公平、公正、公开就业竞争环境的主要创造者,在就业过程中自觉守法、公平竞争、量才录用,积极营造一个健康优良的就业竞争环境。政府和各行业在招聘人才时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录用程序,严守录用规定,防止暗箱操作,杜绝不正之风。贫困毕业生应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就业竞争,在择业时具有公平竞争精神、法律道德意识,把就业竞争看做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检验,个人全面竞争力的锤炼。只有政府、社会各行业和就业竞聘者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优良的竞争环境,为全体毕业生,尤其是贫困生就业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

(四)深化就业市场建设,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就业平台。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够畅通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才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之一,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政府要紧紧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与高校,建设多渠道、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服务体系,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能够及时联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政府还应进一步放宽各种政策限制,废除一切不合理的收费规定,禁止那些以赢利为目的的大学生就业招聘会,规范市场操作保护学生利益,打破地区、行业、部门壁垒,实现全国就业大格局。

(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自主创业,进行灵活就业。

部分贫困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勤工助学、外出打工等已具备一些社会经验,加之他们掌握的知识,应该说已具备自主创业能力。因此,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引导他们到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创业,对于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推动当地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大学生创业资助政策,包括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供免息就业贷款、创业基金等。

二、学校:构建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学校支持体系

从法定年龄入学到一步步成为大学生,学校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主要生活和学习场所,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如何发挥学校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是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加大帮困助学力度,确保贫困生就业无后顾之忧。

高校要积极挖掘、动员各方力量从资金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贫困难,不仅要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难而辍学,还要尽力帮助贫困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具体到工作中,一是要认真做好国家助学贷款这一贫困生资助渠道工作。积极协助银行为经济困难生争取助学贷款,确保贫困生学习无顾虑;二是要多渠道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帮困助学;三是要想方设法降低贫困生就业成本,“积极开发和完善以就业信息网络为核心的毕业生无形市场,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收集、处理、发布和交流系统,让贫困生在校内就可以通过学校网络完成法规学习,求职简历发布、需求信息查询和网上竞聘等程序,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信息渠道不畅,就业费用偏高等问题”,解除贫困生就业奔波之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加强贫困学生素质拓展与职业技能培养工作。

从根本上说,“大学生的就业取决于于社会需要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贫困学生也不例外。高等学院在科学预测社会需求变化、科学设计人才培养、加强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是贫困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贫困生的素质提高工作中,一是要努力构建健康向上、内容丰富、生机盎然的校园文化。正确引导贫困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竞赛中接受历练,增长才干,提升素质;二是要提高贫困生职业技能。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咨询、培训、创业设计大赛、模拟双选会等活动,把就业、创业理念引入教学环节,取得职业技术资格,不断提升职业技能。

(三)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贫困生成长提供精神动力。

学校应高度重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可能消除因心理问题给贫困生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要把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重要日程,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配足专业教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着力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二要鼓励贫困生增强择业信心,树立自理自强精神;三要耐心细致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尤其在贫困生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要切实加强沟通,及时化解矛盾,缓解心理压力,倡导文明离校,确保安全和谐。

(四)加强就业指导,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高校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大学生毕业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努力实现贫困大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地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1. 必须对贫困毕业生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认识自己的择业实力,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定位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引导贫困毕业生把个人的愿望和自身的实力、用人单位的要求、总体的就业形势等结合起来做出一种合理的决策。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然后创业的思想,不放过任何一个就业机会。

2. 要重视就业指导,强化就业技能的培训。高校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应从一年级抓起,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除正常的就业指导教育外,还要结合贫困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为择业有困难的贫困生配备一名就业辅导老师,和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进行点对点的帮助,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开展职业测评、模拟面试、工作分析、就业技巧训练等活动,提升就业困难学生的自信心,加深对面试程序的了解,增强面试实战经验和随机应变能力,提高面试成功率。

总之,关注和支持贫困大学生就业是政府和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大力度,明确目标任务,调动各方面力量,实行更加积极有力的就业政策,为贫困生提供优良的就业环境,保证贫困学生正常入学,安心学习,顺利就业。

三、个人:树立自信,完善自我,走出弱者心态的误区

(一)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其自身能力。

企业需要高素质的优秀员工,所以,大学生要想找到好工作,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因此一定要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一进大学就要为将来就业做准备,使自己各方面有一个提升,而不是沉迷在空虚的网络,大学期间过得越充实,将来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越大。贫困生应该以企业的需求为指导向,更新就业观念,努力完善自己,变“我想找怎样工作的”为“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

(二)明确自身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很多私营、民营企业不愿意去,而一直在减员增效的大型国有企业却成为大学生“争夺”的目标,导致相对不需要人才的地方挤破头而需要人才的地方却没人去。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确定位也就为顺利就业打下了基础。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应该务实和正确定位,放下架子,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天子骄子”,而只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

四、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同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问题一样复杂。我国社会在经济转型时期,由于收入差距拉大所形成的在校贫困大学生现象在较长时间内必然存在,贫困大学生的绝对数量还会继续扩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能根本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将长期存在,甚至会日益突出。但是,政府、社会和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正予以高度关注,我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各方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好。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人们深刻认识到受教育者程度与未来收益有关, 然而, 由于经济原因, 中国大学校园里有部分贫困学子艰辛困难地完成学业, 面对市场化的挑战, 准备走向社会就业。本文从国家、社会、学校、贫困毕业生等多角度探讨实现高校贫困生就业途径及相关研究。

关键词:高效贫困生,就业途径,实现研究

参考文献

[1]何瑾, 樊富珉.西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2) .

[2]张欢, 王丽.中西部十省高校贫困生就业愿景现状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3) .

[3]庞丽娟, 等.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原因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2) .

上一篇:高校园区下一篇:新股发行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