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结题报告

2024-09-29

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结题报告(共8篇)

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结题报告 篇1

“学困生转化工作”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教师要把这项工作当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应时刻关注学困生的转化,这样,才能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困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若不及时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有些学困生也常常是家庭的主要负担。所以,能不能做好学困生的工作,不只是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班级的荣辱和社会的风气。

课题组成立以来,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从调查入手,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跟踪调查等多种方式,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负担、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并进行了细致的跟踪教育,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许多教师、班主任不仅有效提高对学生指导、教育能力,同时提升了处理和学生关系的能力,有效的降低了职业风险,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选定“学困生转化工作”做研究的课题,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决定的,这个课题已结题,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救或矫治的学生。原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把成长困难学生称为“难教儿童”。苏霍姆林斯基把成长困难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在智力发展上有偏差的儿童,他们不愿意学习,且学习成绩不良,另一类是道德修养上有问题的儿童,这是一个“学坏了的孩子,令人讨厌的孩子,不讲道德误人歧途的孩子”。小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问题的研究是指通过探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寻找学生成为学习困难学生发展过程,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认真系统的教育转化,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智力得到正常开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研究的内容:

1、学困生问题的调查和反思

2、学困生的特点、分类和成因

3、学困生行为、学习习惯的研究对策

4、学困生课堂教学的研究对策,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师生情感的研究对策

5、学困生教育管理及教育评价的研究对策

6、学困生心理辅导及家庭教育的研究对策

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中,采用调查法、分析比较法、谈话法、观察法、实验法、情感排障、教学渗透等方法。以行动研究、个案研究为主,辅之以文献研究。

三、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0年9月——12月)申报课题.1、提出课题,成立中心课题组。

2、开展学困生成因的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积极撰写研究计划。

3、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知识和有关理论知识,积极参加课题培训。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1月)开题报告全面启动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12月)全面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以便于开展今后的各项工作。

四、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个性差异

众所周知,儿童的智力因素是有差异的,智力因素体现在个性上所展现出来的素质、能力也不同。例如,有的儿童在音乐上有天赋,有的儿童在语言上有天赋,有的儿童动手能力强等等。入学时将这些不同能力的孩子集中接受同一种方式的学习,可想而知,有的儿童就显落后。所以,常听见家长这样说:我这孩子什么都行,就学习不行。这就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

2、望子成龙心切,过分溺爱

作为老师,大凡都见过这样两种不同类型的家长:一是望子成龙心切,一是对孩子过于溺爱。其实家长的这两种态度都会阻碍孩子的发展。我们就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作业完成了不行,还要另加作业,限制孩子玩的时间或根本不给他时间玩。时间一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感、恐惧感。不知家长想过没有,从心理、生理的角度讲,玩的过程也有助于孩子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也不是无益的。适度的玩、适度的看书、学习,相得益彰,如果小孩子就对学习产生厌恶感,势必影响他今后的终身学习。还有儿童的逆反心理,你越是叫我学我越不学,对学习逐渐形成厌恶——恐惧——不想学——不学这样一种结果。同这件情况相反的是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如今是独生子女时代,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有呼必应,不想写作业了,家长代笔,不想上课了,谎称生病告假,这样做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的惰性,另一方面使在校学习的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衔接和巩固,渐渐地,孩子学习就跟不上,接受新知也感到吃力。

3、学校的分数歧视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业成绩达到基本标准就算合格。可是现在不少学校、老师为了争名次,对学生的要求十分苛刻,分数歧视现象较普遍。

殊不知:以分数为标准,将学生划分为“好、中、差”三等,分数低的学生就是:“差生”,这样武断的定论过早地摧毁了孩子的自信心;以分数为标准,将分数低的学生长期臵于不利的学习空间和“存在消失”的氛围之中。说通俗点,就是将分数低的学生放在教室的后面或旁边臵之不理,上课也从不提问题。不顾及他们的听课效果。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一直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之中,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损伤了他们的健全人格,扼杀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分数为标准,武断地说:“你不行”。小学生天真无邪,他们崇拜老师,非常在乎老师的评价,往往老师一个欣赏的语言和延伸能够让他们振奋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有不少学校推出了赏识教育,这很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可有的老师以分数为标准,经常表扬那些成绩考得好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被作为参照物提出来加以批评,甚至说出:“你不行”,这样的评价,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对学校、对老师产生了恐惧感。

4、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

如今是开放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电影、电视、图书、杂志五花八门,诸多的“少儿不宜”已渐渐溶入他们幼小的心灵。加之网络游戏的出现,更加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在城市、县城、学校周边,电脑网吧随处可见,大人、小孩长驱直入,虽然国家明文禁止16以下少儿不得随便进入网吧,可又有几家网吧照章执行?那种网上游戏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模拟世界。一旦某个孩子玩上瘾是很难丢开了,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小学阶段是个很优秀的学生,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考试成绩也非常好。到了中学,很偶然的机会迷上了网上游戏,刚开始是背着父母每天放学过把瘾,到最后是全身心地迷上了,学也不上了,整天呆在网吧。可怜他的父母全然不知,直到学校老师找到家长告知孩子常不上课,而且成绩是一落千丈,由原来的前十名落到倒数第几名。当家长在网吧找到他时,只见他两眼直直的满嘴的胡言(网上语言),手不由自主地抽动着,到目前为止。听说还没有回过头醒来,家长只得每天送他上学,接他放学,一天四趟。尽管这样,也还是送去一个人,而他的神还是想着网上游戏。由此可见,社会上的种种诱惑已严重摧残了青少年的身心。

五、转化策略

1、广泛收集资料,科学制定计划。

专题组成员按学科、分阶段对学生学习状况全面调查和分析,依据对学困生的界定初步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深刻、准确的观察了解,将学生按类型登记。然后或单兵作战,或联合攻击,有资料、有分析、有阶段性成果——研究论文。进行个案研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跟踪教育。

2、走访特殊家庭。

问卷调查结束后,针对性地对有的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从走访中得知,学生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处于真空状态。隔代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由于心疼孩子,对孩子往往是百依百顺,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而不关心他们的教育和心理要求。这种养而不教的做法,使许多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是百般庇护,为孩子开脱,而对来自别人的批评,不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也不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沉迷于打牌,在家里夫妻谈的较多的话题也是切磋牌技,让孩子深感父母玩之乐,自己学之苦,导致孩子没有上进心。

3、办家长学校

使家长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分期分批按类型,针对学生家长教育孩子出现的误区,从理论上解决家长在家教中出现的问题,更新家教观念;请教子有方的学生家长介绍家教成功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榜样,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经常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发现家教中的新问题,探讨新对策,从理论上,思想上,方式方法上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就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新生入学后,举行家长学校的第一课,向新生家长汇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5、学校不断完善学困生转化奖励办法。

为了更好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善、提高每位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进步的喜悦。树立“不选择学生,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得到改善”的意识。所有教师应当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品德、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为宗旨,努力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形式,逐步改善和提高学困生的状况。具体要求和奖励办法如下:(1)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或集体辅导,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帮扶,同时,保留学生改善、提高的相关资料,如:作业、测试试卷、日记、作文等。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2)在每学期定期调研测试中检查学困生转化提高情况,并将期中抽测成绩与期末成绩进行对比,综合评价学生取得进步的情况。学困生从待定等级提高到合格等级,给学生颁发进步奖;(3)没有待定等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合格等级的学生中,选择学习相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转化,使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然后,将学困生的期中抽测成绩与期末统考成绩进行对比,学生提高一个等级,学生颁发进步奖;(4)期初,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拟定学困生名单及学困生转化计划,阶段结束后提交相关辅导资料。教师根据学校期中期末调研考试的成绩,对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提高的学生根据情况再按类型进行表扬奖励。

六、研究成果

经过努力,形成了以下的成果:一是通过对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及家长开展学习指导实验,家长增长了见识,观念得到更新,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转化效果明显。二是找到了几条有效提高学困生的规律。学困生家长认识提高,逐步树立了新的家教观念,把“为果教子”“教子做人”做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增强了家教行为的法制观念,增强了家庭的民主意识,改变了学困生家长简单粗暴、压制、体罚等不当家教方法,采取耐心的说服教育,互相沟通等方法,使学困生转化工作得到了积极的配合;三是一批教师专业得到了发展。教师在进行课题实验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结题报告 篇2

一、深入了解, 耐心引导

要做好学困生工作, 必须准确掌握第一手材料。其实, 在我看来, 世上所谓的学困生也只是多为世人的眼光世俗而已。学困生, 他们本身并不是笨, 只是学习上的进度慢一些, 但在其他方面却很灵活。为什么我们的许多教师鄙视他们?有的教师甚至对他们置之不理, 或者冷眼相看呢?我觉得, 学困生也是人, 是有血有肉的人, 有思想感情的人, 教师应尊重他们, 保护他们强烈的自尊心, 要从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关心他们,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缩短师生的距离, 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对他们的缺点, 做教师的要谅解、宽容、帮助他们改正。像我班的刘强同学, 捣蛋、懒散, 上课睡觉, 不交作业, 考试连名字不写就睡觉。针对他的情况, 我没有责骂他, 而是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聊天, 更深入了解他, 缩短我们的距离。一次, 我刚到教室门口, 就看见他在窗户旁“演习”上吊。我当时既生气又觉得可笑, 真想骂他一顿。我走到旁边时, 他已回到座位坐得好好的了。我突然不想骂他了, 而是微笑着说:“有什么想不开的?能告诉我吗?”他说:“没有, 我以后不玩了。”确实, 后来再也没发现他搞这玩意了。对于学困生不但要懂得他的困, 还要懂得他困在哪里, 为什么困, 同时了解他的家庭状况, 个性特点, 兴趣爱好等。我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建立情况记录卡

记录学科情况, 思品, 劳动表现, 健康状况, 个人特长及爱好。

二、是利用好家校联系平台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 或请家长到校座谈, 争取家长配合, 调动社会积极因素, 共同教育好学生。对于父母不在家的留守少年, 我利用教育平台与家长联系, 叫家长多打电话回来关心他们。

三、是深入学生实际

我常常利用每天的早晚读时间或其他课余时间, 深入教室、宿舍巡查或与学生谈心, 倾听学生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愿望要求, 及时发现问题。

四、动之以情, 诚心相待

在一个班集体中, 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在转化过程中, 要讲究工作方法, 否则, 便是事倍功半, 甚至徒劳无功。过去, 我对学困生急于求成, 真有“恨铁不成钢”之感, 见他们上课不遵守纪律, 调皮捣蛋, 往往是简单处理, 进行一、两次教育不见成效就批评或训斥一顿。可是, 好景不长, 学生的坏习惯又出现了, 我伤透了脑筋。为解决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我反复学习教育改革的有关文件、文章, 悟出一条真理:动之以情, 诚心相待, 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教育原则, 对学困生来说尤其重要。不少学困生都有一种偏见, 认为老师总是看不起自己, 所以对老师的教育满不在乎, 甚至逆反。对学困生, 我尽量不讲可能引起他们误会的话, 不做可能伤及其自尊心的事, 及时发现并肯定他们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和进步;主动与他们交朋友, 在师生之间培养信任感, 以感情打动他们的自尊心,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 培养爱心

学困生转化工作浅谈 篇3

在实际生活中,学困生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把学困生转变好了,就能促进整个班集体的共同进步,有利于整个教学工作,也利于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

一、要关心爱护学困生

在转变学困生的过程中,其他学生的作用也不小,教师不仅自己关心,爱护学困生,更要发动同学去团结、帮助学困生,不孤立学困生。尤其是学困生在转变过程中受到挫折时,更需要同学的关心、爱护、帮助,使学困生充分体会到老师和同学们在帮助我,他们是真心的,同时我的明天也是美好的,因为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

二、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教师要找出内在原因,结合实际情况,从思想上开导他们,使他们看到自己也有长处,只是在某些方面还赶不上别人。别人的轻视、不理解,无关紧要,关键是自己要能自尊,自信和自强,在学习和生活中,要能扬长避短,知错就改,就能通过努力赶上和超过别人,同样能做一个让大家喜爱的好学生。

三、让学困生自找不足

学困生,只要树立了自尊、自爱和自强之心,就有了上进的动力,就会想法努力学习,追求上进,用事实来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这就要求帮助他们找到身上存在着的一些不足,找到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鼓励帮助的同时,适时的指出他们的不足,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他们能正确地正视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缺点,刻苦努力,力求上进,争取赶上好的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刷去别人眼里心中的“学困生”一词。

四、使学困生识别美与丑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多进行正面教育,让学生能够向社会上的好人好事学习,向那些留名千古的革命先烈学习,向那些浩气长存的民族英雄学习。这些人虽然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在人民的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他们才是值得学习和敬佩的人,他们的追求和行为才是高尚的。

五、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各种不同特长,找出优点,鼓励并支持他们发挥其长处,并使他们知道,一个群体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争光,只要能用自己的才能为班上争荣誉,就是一个好学生。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一个人光有特长爱好还不够,要有相当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发挥自身的特长,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读书期间只能是很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否则再美好的理想也不能实现。

六、了解学困生的心态

教师为了使学生在学校里成长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不仅要掌握传授知识的技巧,还要有教育学生的科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不倦地教诲学生,还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给予及时的纠正,指导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还不能正确辨别现实社会中的对与错,是与非。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航人,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关心、爱护、教育密切相关,尤其是学习较差,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更是需要教师真诚的帮助。

在当今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国家大力提倡为学生减负的情况下,更不允许教师放弃对学困生的教育与管理。教师要竭尽全力地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有才能、有理想的未来劳动者,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作者单位:①贵州六盘水市盘县红果亦资中学

如何转化初中学困生课题结题报告 篇4

山东省沂水县诸葛一中

刘磊常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们农村中学,不可避免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延伸,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困难。各年级中“学困生”的人数明显增长,学困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从近两年的调查表明,有1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上跟不上教学进程,表现为学习效率低,学习不得要领,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成绩相当差,达不到教学要求。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不仅影响这一群体学生自身的成长,而且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难度,学困生问题已成为学校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因素,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历史时期。这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人而宜的教育,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针对性,能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地更好地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的初中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化好学习困难学生一直是教师面临的难题,也是教师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学困生教育转化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研究工作一直以来多以个案呈现,就其形成的原因和教学策略也存在不同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行“公平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成就巨大。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步得到巩固和落实,义务教育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新阶段。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公平的基石,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使义务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学困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当前新课程改革成就颇丰,学困生的存在,依然是困扰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当积极思考的,因而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显得更为迫切。所谓“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在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个性不同、习惯不一。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其相对性,“学困生”是相对优等生而言的;二是其发展性。“学困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教育教学措施得力,他们是可以转化并不断进步的。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当代教育者必须更加关心“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我们有义务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呵护学困生心灵,使学困生能愉快地学习课程,学好课程,并由学困生转化为合格生甚至优秀生。如果忽视“学困生”的教育与研究,推卸学校的责任,无异向社会输送了一批不合格的产品,必将阻碍社会的进步。

我们针对在实施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提出“帮助初中生学困生树立信心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申请,旨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解决学困生问题的途径,寻求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质量提升的措施;对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都有积极意义。

1.解决好学习困难学生学习问题,大面积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行“公平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2.探索适合农村初中学困生辅导策略和方法。

3、培养和锻炼一批有责任心、有能力、能胜任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高扬素质教育的大旗,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坚定帮扶学困生的意志;

营造人人爱学生、个个教学生,整体育学生的良好风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为主的教育原则。

5、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性。

6、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三、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根据现实条件,从多方面探寻学困生产生的原因。(1)从非学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2)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3)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

2、本项研究主要从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入手,调查形成学困生的不同原因,了解学困生的行为特征,个性及心理特征,了解学困生形成的个性心理原因,探寻其个性心理特征和形成其个性心理的规律,并逐步总结提炼对农村初中学困生开展个性心理辅导的策略。

3、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为我们提供了有利条件。

4、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5、现在市教研室的三五X教学策略,提倡关注差异,注重学困生。

四、课题实施的原则及方法

1、原则:

(1)坚持以爱换爱的原则。一般说来,学困生与教师之间都有一堵无形的墙,这就要求教师用爱心来拆除,用爱心来换取学生对老师的爱,促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喜欢听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布置的作业。

(2)坚持坚持以学生为主、增强学习信心的原则。可以说自卑感在每个初中学困生身上都普遍存在,在教学中要遵循分类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信心。(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困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师针对每个学困生各自的薄弱环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初中学困生的转化提高是一个过程,学困生的进步,往往进步缓慢或有反复现象,教师要多鼓励,少训斥,激发其积极性,增强其上进心。

2、方法(1).问卷测试、调查法:通过测试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家庭状况、行为、能力、心理、表现等发展状况;

(2)资料和文献法: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3)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状况,为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4)个案分析法:把转化模式中的对子“教师+学困生”“优生+学困生”形成个案,逐一分析,找出前后差距,总结经验。

(5)行动研究法:全体参研教师、参验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学业成绩,逐步转化。

(6)经验总结法:实验探索、提炼成果、理论创新、推广成果

(7)观察法:观察“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8)测试法:通过小测验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

本实验以自然实验法为主,同时综合使用观察法、调查法、行为分析研究法等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学习较为持久、认真,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他也可以对它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2、加强思想教育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如果认为从主科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比较困难,可以从副科入手。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3.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的转变也只能是逐步进行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由易到难,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进步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即刻纠正。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加强关注程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5.培养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

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他们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起初可以放宽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完成。(2)上课环节

首先要告诉他们应该精神饱满进课堂,把所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3)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6.鼓励学生帮助

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所以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来帮助学困生,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

7、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前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

8、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个别辅导的质量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要能照顾到这些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帮助补缺。为了补缺补差,我们要利用空堂课、自习课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补课。作业要做到区别对待。还应积极开展同桌教学,伙伴教学,合作教学,以优带差,帮助他们一起进步。

9、实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

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

10、通过内化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困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 “要我学”变为 “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使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11、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

根据每月单元测试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一次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没有进步的不予评价。有进步的学生,进

行表彰,颁发“进步奖”,以示鼓励。

12、树立正确的学困生观

首先教师要正确看待学困生,学困生并不是什么都很差的学生,学困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学生,学困生也有他们一片施展才华的天空,差学困生也得需要成功人士所拥有的一切,为此教师不要岐视差生,与学困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正确评价差生,公平对等差生,要把机会留给差生,让他们感到老师正期盼他的进步。

13、用爱心温暖差生

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爱的效应”在学困生身上尤为明显。经常与差生谈心,用爱心温暖差生,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他们精神的污染,使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关心着他,从而使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勇于与困难挑战,对学习语文充满着热情。

14、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转化学困生,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学困生的情况,解除他们的疙瘩。尽量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帮他们耐心辅导,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

15、捕捉亮点,正面教育

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设情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合理利用“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要善于克服以点代面,正确评价,消除偏见。

16、抓准时机,因材施教

A、对待学困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提高自我认识,促使自我反省,实行自我控制,使其内心深处认错,做到心悦诚服,乐意改正。

B、给学困生提出适当的目标,结合其实际情况,根据可接受性和发展性原则,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使之做到“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来”。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使其享受成功感,促使他们积极向上。

C、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做好转化工作。契机恰当,教育时感情融洽,学生才能敞开心扉,鼓励学困生大胆创新,多提宝贵意见和独立见解,这样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7、加强家访,促使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求得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与家长经常联系家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同家长共同商议教育方法,及时了解学困生学习情况,以便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

18、持之以恒,勤抓不懈

转化学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其始终维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六、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内容和措施

课题研究全面开展阶段的总体时间安排为一年,即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具体分为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1月至3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建研究人员,建立健全制度。

2、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学习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学习和讨论掌握“五个有效”的相关理论,深刻领会课题研究内涵和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理清研究思路;

3、组织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材料,找准学困生。

4、确立课题分工,做好宣传发动。

5、建立合理的平价策略。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

1、学困生的确定: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困生档案。通过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依据平时表现,通过对学生本人、家长、任课教师的访谈,综合分析,找出学困生的成因,对学困生的发展

状况进行及时地反馈,积累资料,积极做出调整,控制研究效果。

2、教师对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用爱心哺育差生,而耐心教育学困生。

3、双向选择,“一帮一,一对红”,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给学困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4、抓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进步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5、采取倾斜政策,对学困生给以“偏爱和厚爱”。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困生,作业实行“一抄、二读、三背”

6、抓学困生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7、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后进行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的转化。

8、“学困生转化”工作中,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少批 评、少指责。

9、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10、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思想,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困生的兴趣。

11、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善于总结“学困生转化”的典型经验。

12、帮助学困生做好预习工作,“笨鸟先飞”。

13、督促学困生课后复习,对学困生的作业面批最好。

14、争取学困生家长的配合,实行家校联合。

15、学生要及时进行总结;找出自己进步了多少,今后努力的目标。第三阶段: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

1、收集并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进行分类、存档,为总结做好准备。

2、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撰写结题报告。

3、学生写出个人总结。

4、召开教师总结实验课题,撰写论文,上报结题。

5、课题组写出总结论论文,展示研究成果。

6、如果验收合格,积极推广课题成果。

七、研究成果

1、课题组的教师思想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真正了落实“以人为本”新课程理念。

2、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3、我们要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多勾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想一想,本着理解的原则,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4、要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在非智力结构中,兴趣是一个最活跃,最现实的构成要素,对人的个性发展和事业的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

5、教师要尊重学困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微小的进步,是转化的关键。寻找和发现并肯定他们的每一个优点,及时表扬其在学习中的每一个微小进步,与他们谈心,成为知心朋友,让他们从自己的优点、兴趣、„„ 通过谈心、家访等方式,积极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给他们以自信,促进后进生的转变,我们深知博爱是基础,平等是关健,激励是成功。

6、消除了学困生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培养了积极的自我意识。学困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经过扎实有效的活动的开展,学生逐渐从心理上克

服了个人的学习畏难情绪,基本上能按教师的要求,逐步有效地对化学科的学习有了兴趣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进取心、竞争力。

7、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索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起点低,复习回顾多,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因材施教。这样会使学生采取积极进取态度,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改变对原有的厌学态度,学习成绩提高会很快,进一步使学困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8、加强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构建新的高效教学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并进行解释和应用,达到以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掌握较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9、端正了学生人才观、教学质量观,教师家长形成合力。

初中教学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其教学质量观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力强、和谐发展的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必须把握好对学困生的期望值,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学困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地给予他们主动锻炼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许和信任,都将会内化为学困生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进步,会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就会更加自信,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10、采取了多种方法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在课堂上我们继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继续采用生教生、师教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家庭辅导等帮扶方法,使学困生能学会,在课后,我们也抓紧一切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11、优化了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课堂上体现三个优先:优先回答问题、优先板演、优先批改作业。作业布置上适当降低难度,减少作业量,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达到最基本的要求。指导“学困生”将平时练习、考试中出现的错题汇集到错题本上,加强巩固,并针对易错点,设计二次过关试卷。

12、改变了评价方式,对学困生适时鼓励评价。

除了在课堂上寻找时机,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及时予以肯定鼓励,让他们增加自信心;在练习批改时,采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并给他们一定的奖励。每次测试后继续帮助他们分析试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点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通过对他们给予关注、帮助,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八、存在问题

1.教师思想仍滞后,不能与课题研究相适应。认为课题研究是表面形式的东西,与具体教学教育工作无多大关系的观念仍在部分老师的心里存在,缺乏耐心,方法简单随意。

2.理论学习不够,教师研究工作缺少理论支撑,对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在理论上掌握不够。课题研究工作中由于考虑教师的时间有限,理论学习以个人分散学习为主。这使得次项工作失去了监管,显得随意,其作用大打折扣。

3.对学困生跟踪不到位,没有对学困生各阶段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查分析,对比,失去对课题研究的成效分析的一些重要参数。

4.在研究过程中,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不够科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5.有急功近利思想,研究不够深入,对课题研究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6、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体怎样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学困生转困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实践我们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提高,今后我们会发挥学科特点,加大实践力度,继续进行探索,从根本上转化学困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九、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打算

1.加强理论学习,彻底转变教师观点。

2.完善学困生跟踪服务。对学困生转化情况及时进行分析,认真反思前期研究情况,分析各阶段学困生情况,做好学困生转化个案分析。3.做好经验总结和交流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研究成果,并进行及时的交流推广。

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结题报告 篇5

结题报告

摘要:在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产生了大量的“英语学困生”。分析形成原因,探索帮助策略,使他们树立自信,学好英语,是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需要,也是广大英语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生、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各个方面分析了“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一些比较适合农村初中实际情况的帮助策略,并对教育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 农村

“英语学困生”

成因

转化

帮助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近几年,英语教学在我市农村学校得到高度重视:英语课程的设置符合国家标准;英语师资的配备比较完善;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许多农村小学还开设了剑桥少儿英语教学点。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条件得到全面的改善,按理说英语教学应该上一个新的台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到了初

二、初三阶段,英语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英语学困生”的比例约占学生总数的35%。我校(长台初中)是教育布调整的试点学校,属跨乡镇招生。由于生源分布散、家庭住址偏远、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不高等因素,“英语学困生”的比例更是达到40%左右。这种局面若不得到改变,将直接影响他们后阶段的英语学习和人生发展。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英语学困生”的智力、身体发育正常,绝大多数人也都有改变这种困境的主观愿望。为了给这些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研究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帮助他们重树学习的信心,找到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类课题研究的近况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比较普遍。同类课题在国外早有研究,但由于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给我们的借鉴意义不大。省内外也有许多研究,但大多研究把学困原因归咎于学生自身,忽略了造成他们英语学习困难的客观原因,如教师、学校方面的因素。有些同类课题研究的对象侧重于城市学生,脱离了农村学校的背景,因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农村情况不尽相符,对我们的指导意义比较有限。本课题研究试图立足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于农村初中学生解决英语学困状况,缩小两极分化面的方法与策略。

课题研究的内容 1.“英语学困生”的类型 2.“英语学困生”学习障碍的典型表现 3.“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4.帮助“英语学困生”改变现状的策略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制作问卷调查表,对“英语学困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英语学习产生困难的时间、原因和他们的期望。

2.比较法:在同年级不同的教学班里采用不同的帮教措施进行比较实验,总结出最佳的帮助策略。

3.教育实验法: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探索出好的教学方法。

4.理论探究法: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在充分吸取别人经验的前提下,立足本地特点,力争使课题研究有自己的特色。

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英语学困生”的观察、调查、帮助,使他们走出学习困难的处境,学好英语,成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总结经验,为我市农村英语教学缩小两极分化的局面提供一些具体的做法;为教育部门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可以找到大量的理论依据,概括如下: 心理学观点

心理学认为:在“需要、诱因和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需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的周围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说明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让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提高是可行的。

掌握学习理论

芝加哥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学习动机等方面没有大的差别,只要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并找到帮助学生的方法,加上教材合适,教法设计得当,教师在教学态度和教学时间上为学困生提供平等的机会,教师就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达到他们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最新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学生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的差异称为“最新发展区”,根据最新发展区理论,教育和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教师在这一活动中扮演“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教师在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时,不仅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而应该找其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我们发现“英语学困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有的模仿能力较强,使用母语时,表现出较好的言语--语言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承认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且尊重这些差异,才能教有所获。

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等理念。义务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学生的终生发展。“有教无类”,学校要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

三、“英语学困生”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英语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英语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当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英语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困难学生。既然他们的智力正常,而且有些人的其他学科成绩相当优秀,只要“对症下药”,采取合适的帮助策略,他们的学困是可以转化的。

需说明的是,极少数道德品质败坏,已经放弃学习的,或者确属智力低下的学生不列入本课题研究的范围。

“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力型困难。这是占比例最多的一类,约为“英语学困生”总数的55 %。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其学习动机是对这类学生教育的关键问题。

(二)能力型困难。这类学生所占比例最少,约为“英语学困生”总数的5 %。能力较差 是他们学习上的主要障碍。而他们的动机,意志水平不低,这是他们身上宝贵的尚未开发的动力资源。

(三)整体型困难。这类学生所占比例约为“英语学困生”的12 %。他们的能力较差,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水平均较低。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低,造成持续的学习困难。同时,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否定评价,也使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四、“英语学困生”学习障碍的典型表现

(一)思维发展的缺陷。

著名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指出,“学困生”对教学内容理解、掌握较慢,常常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渐渐出现知识缺陷和能力欠缺。就英语学习而言,这种能力欠缺主要是指英语拼读能力、朗读能力、拼写能力、听觉记忆能力、推测能力以及“旁听”能力等的欠缺。英语学科的特点要求他们在学习中能以旧引新,举一反三。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而单靠别人教是不行的。农村初中班级大、人数多,课后又缺乏目的语的语言环境。久而久之,就形成大量的“英语学困生”。

(二)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课内不认真听讲(不大胆开口,不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巩固(作业马虎、抄袭);不主动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查词典、看参考书、请教别人);不注重完成老师布置的软任务(如反复朗读、背诵等);不认真模仿标准录音;不会利用读音规则记忆英语单词,而是孤立地死记硬背;不会在情景中学习句型、对话和课文;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说、读、答;不认真订正作业中的错误习惯;不会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等。

(三)意志的缺陷

学习英语要记大量的单词和习惯用语,要理解并能熟练运用“枯燥”的英语语法项目。一些“英语学困生”也曾发愤学习过英语,但经过一番努力,效果不理想,于是逐渐丧失信心,甚至放弃学习。他们最根本的缺点是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性格的缺陷

部分“英语学困生”性格内向、孤僻。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碰到问题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在课堂上不举手发言;回答老师的提问时或低头不语,或轻声细语。小组活动时不积极参加,没有合作精神,缺乏自我表现的意识。

五、“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从某种层面上分析,“英语学困生”的学习障碍表现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非智力因素方面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基本因素。“英语学困生”通常表现为:

1、对学习英语的动机不明确

大部分“英语学困生”对学习英语的动机不明确。他们没有树立“我要学”的思想。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想放弃学习。

2、性格内向、意志薄弱,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

意志,是自觉地达到目的的行为心理过程。学习优秀的学生都具有坚强的意志,他们能够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而“英语学困生”则不然,他们在经历几次学习失利后就失去学习信心。

3、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英语学困生”往往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知识归类、系统总结、课后独立完成作业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习惯于机械记忆,忽视意义记忆。英语学习中,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辅相成的,而“英语学困生”认为学英语只靠强记。智力因素方面(并非指智力低下)

1、缺乏质疑习惯

质疑是开阔与加深思维的重要方法。而“英语学困生”往往不具备这种习惯。他们不善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削弱了他们学习思维的独创性与深刻性。

2、缺乏有意注意力的稳定性。

注意是心灵的开关。善于集中自己注意力的人,就等于打开了智慧的窗户。有意注意力与其稳定性更是学习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而“英语学困生”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上课经常分心走神,学习效率很低。

(二)教材方面的原因

现行人教版JEFC教材有许多特点,如语言知识点的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注重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话与课文情景创设更加生活化、趣味化等。但通过在农村初中的教学实践,我们感到尚存在一些不足,列举如下:

教材容量大、要求高,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太多,短短的40分钟课堂时间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更不可能把课堂时间真正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训练。如第二册(上)第36课,我们不得不分成两课时来教学。为了赶进度,许多时候教师们被迫快马加鞭,所以出现夹生饭、两极分化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淡化了学生对语法知识点的要求。但教材某些内容似乎与课程标准相违背。从第一册开始,教材就融入较多较难的语法点、知识点,练习题中也多次出现陌生的语法项目。如第一册(下)第111课,出现了动名词walking,教师到底是先讲后练,还是只练不讲?我们感到困惑。

课文与交际话题设计脱离农村实际。有些课文与交际话题侧重于城市学生生活,与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较大。如发送电子邮件,购买数码相机等话题,对学生来讲很陌生;至于比萨饼(pizza)、乳酪(cheese)、汉堡包(hamburger),即便很多老师也没吃过,学生怎么谈得出体会?

缺乏既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又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的优秀篇章。像Thomas Edison, Because it’s there 这类的文章应多选一些。“英语学困生”非常需要多读那些鼓励他们百折不绕、知难而进的好文章!

如果我们的教材能更紧贴农村学生的特点,是不是能帮助减少“英语学困生”呢? 我们不敢妄加评论刚刚推广使用的Go for it(《新目标》)。但从使用这套教材的师生的反馈意见看,普遍反映这套教材有起点太高、词汇量大、内容太多、重点不突出、知识点凌乱、插图不易看清等问题。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对英语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但一开始就接触到大量的词汇,他们感到无所适从,难免产生厌学的心理。这样的教材在农村初中“坚持”使用下去,“英语学困生”恐怕是增多而不是减少。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学校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促成“英语学困生”的“罪人”。

小学英语课效率低。虽然我市农村小学都已开设了英语课,但严格讲,一些学校并不具备合格的英语师资力量。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部分小学“英语老师”的英语水平较低,他们的语音语调不准,课堂设计枯燥单调,等于是在孩子纯洁的心灵这张白纸上胡乱“涂鸦”,孩子们一旦形成不良的语言习惯是很难转变的,而有些孩子未进初中就已经对英语产生了厌学情绪。

被曲解的分层次教学。许多农村初中学校不能正确地看待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教育被简单化为教学、升学“两步曲”。他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少数尖子学生的身上,放松甚至放弃对学困生的教育。为追求升学率,编了“快慢班”。被编入“慢班”的“英语学困生”便自暴自弃,教师也爱莫能助了。

得不偿失的“疲劳战”。有些学校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随意延长学习时间,搞“疲劳战”。根据科学论证,中学生的每天睡眠时间应确保9个小时。但绝大多数农村初中高段学生的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所以课堂上出现了困倦、走神的现象,记忆力也明显下降。这对于“英语学困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取消了第二课堂。学校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教室、寝室和食堂这样“三点一线”的小空间里,除了课堂还是课堂,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劳技课”、“音乐课”、“美术课”均与初三学生无缘。试想,学生在学校里无快乐可言,他们还会有多少心思去“知难而进”呢?

班级严重超编。农村学校一般每个班里有五、六十人,多则达到七十多人。在这样的班级上英语课,师生之间不利于交流,教师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致使“英语学困生”被老师“遗忘”。

频繁地调换课任老师。学生从初一到初三,可能面临几次重新编班,就要多次地调换英语老师。师生之间需要一定“磨合期”,好不容易相互适应了,又被拆散,“英语学困生”就得不到老师及时的管理和帮助,在“学困”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四)教师方面的原因

在分析“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时,教师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专业素质不高。据调查,目前我市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师非英语专业毕业的占一半以上,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系统正规的训练,英语基本功不扎实,语音语调问题严重,口语表达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展示新时期英语教师的语言风采,也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往往因为对某位教师失去信心,而对其任教的学科失去兴趣。

教学理念陈旧 有些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课堂设计单调,方法呆板;过分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和求异思维训练,长期下去使学生养成偏狭的思维习惯。有些英语教师跟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走,“中考”考什么就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练,搞“题海战术”,忽视基础知识,造成英语课堂死气沉沉。这些都会导致“英语学困生”的增长。

课务负担重 有些学校的英语教师的课务负担太重,任三个班级,还要跨年级,根本没有时间对“英语学困生”进行帮助与辅导。

缺乏敬业精神 也有少数英语教师无意长期从事英语教学,不愿意学习别人好的教学经验,不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他们看重的是分数,对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对成绩差的学生缺乏耐心,听之任之,误人子弟。

(五)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最大空间和最典型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对学生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录像厅、舞厅、电子游戏机、桌球等娱乐设施也从城市发展到农村,诱惑着广大中学生,分散了他们的学习精力。“一切向钱看”、“读书无用”论等不良社会风气严重腐蚀了广大中学生。许多“英语学困生”也就被引入歧途。

(六)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农村家庭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促进子女健康成长。例如:有些学生的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子女无人教养,缺少温暖和乐趣,导致其对学习丧失信心。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和袒护,致使孩子养成了好逸恶劳、不思上进的坏习惯。有些家长则认为英语并不重要。还有许多农村家庭生活状况极其困难,不能为子女及时上缴学费,更谈不上为孩子添置必要的英语学习用品,如英语词典、课外读物、复读机等,有些学生就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

六、帮助“英语学困生”的教学策略

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阅读了许多理论书籍,为“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英语学困生”帮助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如04届的柴利伟同学,初二时的英语成绩在90 分左右(满分150分),通过帮助,中考英语成绩达到146分。05届的王丽同学,一度对英语学习失去自信,产生放弃的念头,在我们的帮助下,英语成绩从50分提高到中考的122分,如今她在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就读,担任英语课代表,英语的朗读和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还在学校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中得奖。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帮助工作。

(一)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现实意义。可以讲“大道理”,使学生感到国家的建设、对外交往需要外语,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责任感。同时讲“小道理”,即结合他们自己的前途,使他们懂得掌握一门外语对于他们将来就业和事业发展有很大帮助。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强烈的动机。还可以告诉他们,学习英语可以开发右脑,发展智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从英语入门教学起,教师就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是学好英语的根本所在。教师要遵循语言的认知规律,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勤学好问、大胆开口、读音准确、书写规范、善于背诵、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于动笔、善于总结等。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方法是指:预习,找疑难;听课,边听边思,解除疑难;巩固,积极操练所学内容;课后复习,独立作业,记忆所学知识;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

语音教学是英语入门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学习48音素时,可以适当放慢进度,尽量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可以教给学生如何根据音节记忆单词拼写;如何利用荒唐记忆法记住一组本不相关的单词;如何在情景想象下背诵一段课文;如何利用艾宾豪斯遗忘规律复习和记忆材料,如何正确参加英语考试等。

(四)转变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持久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要努力做到:精心备课,为学生设计各种有趣的学习任务;把游戏、简笔画带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唱一些通俗动听的英语歌曲;让学生猜英语单词、谜语,朗诵英语小诗;多使用直观教具,多利用真实情景;多用英进行真实语境的交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

(五)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可以把“英语学困生”均匀地分到各个学习小组中,给他们每人配一位英语成绩好的同学当“小老师”。他们在英语课上坐在一起,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分心时可以得到及时的提醒,偷懒时可以得到及时的监督,成功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分享。

(六)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 她 对“英语学困生”要加强个别帮助与辅导。教师要主动接近他们,与他们交流,给他们关爱。问他们的手表是否Made in China,服装是否Made of cotton or wool?是S号还是M或L号?这些其实都在轻松愉快中向学生传递了这个信息:我们的日常生活与英语已有了许多联系。借助教师的日常提问、作业分析、课堂反馈、个人访问、诊断性测验等方法,查明“英语学困生”的困难所在,进行有目的的帮助。

(七)多给他们参与的机会 教师要多给“英语学困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任务中找到自信,体验到成功,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前给他们三分种的时间作Daily report(值日生报告)。

(八)总结成绩,及时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作出自我判断的。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如果教师对“英语学困生”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欣赏,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就会明显提高。教师要有意识地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们,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慰和成就感,继而信心倍增。

(九)营造浓厚的校园英语氛围。可以开辟“英语角”、校园英语广播,出英语墙报,在公共场合设立英语标志牌等;学校可以举行以年级为单位的英语竞赛活动,如书法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并把更多的机会留给“英语学困生”。

(十)建立“英语学困生”进步档案袋 教师要及时记录“英语学困生”的进步情况,把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放进他们的档案袋保存下来,如一次清楚的作业,一张考得较好的试卷,一次小组活动的回答记录。多次的小进步,就会积累成一个大飞跃,当他们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时,就会坚定地继续前进。

七、建议与设想

在帮助“英语学困生”的教学实践中,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学校的配合。在此我们建议:

(一)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督,确保农村小学的英语课程开课质量。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持证上岗;多举办一些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功比赛,多开展一些送教下乡的活动,促进他们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农村剑桥少儿英语教学点的设立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核,不具备师资条件的要坚决停办,否则误人子弟,后患无穷!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急待提高。是否可以制定一些业务能力达标的具体标准?是否可以借鉴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的做法进行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等级测试?

(三)学校在安排英语课任教师时,是否考虑进行“大循环”,让他们为学生三年的初中英语学习负责到底。

(四)英语教学中要做到“治疗”与“预防”齐头并进。让“预防”涵盖所有的学生,而“治疗”仅仅指向“英语学困生”。

结论“英语学困生”的形成有错综复杂的原因,而帮助他们转变学困的局面更是一项艰巨漫长的任务。但只要分清原因,措施到位,大部分“英语学困生”是可以被转化的。初中阶段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能否将全体初中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毕业生,关系到普及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道路长,任务重,但我们别无选择。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版 2.《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

2001年第4期 3.《英语教学法》 胡春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1年版 4.《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5.《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 关文信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6.《英语学习策略》

程晓堂

郑敏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版 7.《英语教材分析与研究》

程晓堂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版 8.《英语教师行动研究》

王蔷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版 9.《城镇初中英语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研究》

平阳县昆阳二中英语课题组 10.《浅谈英语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

邢晓

常熟市辛庄中心小学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 一至三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江山市××初中课题组:略

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结题报告 篇6

东古城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为促进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全面推进、稳步实施、多出精品成果,按照《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总课题组《关于做好<“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检查的通知》,么春发组长、么佳亮副组长亲自组织,于2011年12月1日——12月21日历时三周,对本课题进行了中期检查,现将检查的基本情况通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总体进展情况:(包括:课题研究的组织、课题的研究方法、手段运用、学生的参与深度等)

1、课题研究的组织

我校从2011年4月份开始,结合自身校情,正式申报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在得到了总课题组批准立项后,成立了以联合校副校长么春发为组长,实验学校——镇中心小学校长么佳亮为副组长、联合校教研员程建华、赵育及镇中心小学十名一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子课题组,各级领导对课题的研究大力支持,积极参与,课题组成员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具有高尚的师德,为课题如期结题提供了保障。通过课题组的认真酝酿研究,形成了组长(课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副组长(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者)、教研员

(课题研究的学科实施者)、实验教师教师(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人)四个层面的课题研究网络。大家分层实施,层层交互,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展开课题研究工作。

2、课题的研究方法:

课题组举行了开题仪式后,召开四次学习、研讨会,确定了本课题的几个基本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教育杂志、理论书籍等多种渠道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把握研究方向。

(2)、问卷调查研究法: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结合学生学困情况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3)、个案分析法: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困生,进行调查、跟踪,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经验。是我们实验研究所用的主要方法。

(4)、经验总结法:由课题组实施成员总结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得失,形成有价值的成果。

(5)、实验研究法:提出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对某些策略进行检查或实验,找出该策略与学困生转化之间的因果关系,验证该策略是否有效。

3、手段运用

首先,我们确定了实验班级,设计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心理方面的《学困生调查问卷》,做了学困生调查分析基础工作,了解到学困的表象不同,导致学困的原因也很多。其中自身学习方式与习惯、心理障碍是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一般是家庭及社会的不良因素影响造成的。参与课题研究的每一位老师手,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摸底。确定了研究对象。建立了《学困生转档案》、《学困生转化跟踪记录》,全面展开个体案例的研究。

其次,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实施心理导航,为孩子们点亮前进 的明灯。针对学困生中明显存在的诸如自卑、自闭、性格极端等心理健康问题,课题组对学困生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题研究内容。课题组以宋艳青老师(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负责管理的心理健康咨询室为阵地,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欢迎他们将自己心中的“秘密”向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倾诉,由宋老师给予他们心理健康专业方面的调适和疏导。力争将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变成他们最可倾诉心中“秘密”的小天地。

第三,抓“典型个案”的研究,力求体现“以点带面”的效果。实验老师作为此项课题的重要参与者,除了进行前期的摸底、调查、分析之外,还承担着建立各班学困生“典型个案”的重要研究任务,他们从各自班级学困生中精心选择3——5名学困生作为典型研究个案,为他们建立了“个案资料袋”,收集了这些学困生成长转变中的点点滴滴,包括页作业、一张图画、一副剪纸、一张照片„„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反映了学困生在课题研究背景下的点滴转变。

第四,家校合作,将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向纵深。学校对学困生实行跟踪家访,注意家长反馈。每各班不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学校、家长及时沟通交流,实时反馈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变化。除此以外,每学期学校课题组还召集各班“学困生典型个案”的家长召开座谈会,及时向他们通报学校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他们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转变情况。

4、学生参与的深度

课题组各实验班级分别选取3-----5名学困生作为研究对象,占

实验班级学困生的85%以上,参与面广,实验中我们通过沟通、鼓励、帮扶让学困生消除了与老师、同学的心理屏障,心中有了目标,行动有了劲头,使他们从容的走近老师,走近同学。现在40名研究对象与同学交往频繁,设计学习内容交往多,主动与老师交流的有32人,能乐于接受老师、同学的帮助。课堂活动调查显示,研究对象每人每节课发言平均为1.5次,正确率60%以上,有了强烈的表现欲望,已经以积极的姿态融入课题活动中来。

二、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包括: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经验交流推广等)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困生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上课的精神状态有明显改善,课堂表现欲望增强,发言次数增多。改变了学生作业难收的状况。实验教师留下了40余篇学困生转化案例和心得体会。撰写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

论文《》获奖所取(2011年5月12日)得的初步成果已在全镇《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中交流推广。

三、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课题研究的组织、参与情况、能否如期结题等)

1、课题研究的组织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要明确,各种会议、活动安排要有具体日期,明确责任、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教学教研结合起来,让课题研究服务于教学。切实解决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题建档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过程性材料

过程性材料还欠充实,理论学习、辅导培训记录不够完备,要有时间、地点、讲授人、讲稿、讨论等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说明数据分析资料少。有学生作业,但无任何分析与评价,也体现不了与课题的关系,获奖论文需补充。

3、参与情况

本课题研究是课题组成员的工作,也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提供有价值的经验或案例,课题的成果也要及时推广,推过交流会、培训会、教师博客让全校、全镇以致更多的学校、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

4、下一步研究计划:

对前期课题研究实验所获取的各项资料、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完善,在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教师比较成功的个体案例和专题论文进行整理、汇编,以案例集锦和论文汇编的形式加以呈现。课题组还将对课题研究以来学校集体、课题研究教师和学困生个人所取得的各级各类荣誉成果进行汇总,制成学校荣誉册。另外课题组还将做出最终的结题报告。

5、可预期的研究成果:

预期本课题能有效转化四十名学困生个案,探索出转化学困生的新方法,新途径,积累完备的个案转化资料,实验教师整理转化案例100篇以上,发表、交流论文50篇以上,为学困生转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2013年4月前能完成本课题的所有工作如期结题。届

转化学困生工作的思考 篇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 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我们应认识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困生,只有差异”,要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认识到教育好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一样,同样重要,更为艰巨。把学困生转化好了,那将是造福社会、造福学校、造福家庭、造福学生的壮举。学困生转化既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要求。

二、寻找学困原因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前提条件

要真正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学困的原因,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通过分析调查发现学困的原因有两方面:(1)智力因素;(2)非智力因素。而大多数是非智力因素引起的:①认识问题,读书无用论,对前途悲观,认为学习好,考上大学不一定就能就业、就能找个好工作,学好学坏一样,因此悲观厌学,长此以往,由厌学到困学。②学习习惯问题,没有良好的习惯,导致学习困难。

三、思想准备是转化学困生工作的精神基础

首先对学困生的转化要具有十足的信心。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都要充满信心,都要满腔热忱。认识到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困生都是可以转化的。其次需要教师有耐心,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有八年抗战的精神,千万不可急于求成。最后还要有决心,认准的事,就一直做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四、具体措施是转化学困生工作的保障

1.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自信心

(1)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改变错误认识,摒弃读书无用论的观点。(2)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运动会、演讲赛、书法竞赛、歌咏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使学生能够体验出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 善于发现其优点和及时对于取得的进步进行鼓励表扬,激励其自信心,让其感觉到别人行,我也行。(3)给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加强关注程度,辅以爱的教育

一个被老师唾弃的孩子,学校就是他的地狱,一个被父母、老师同时唾弃的孩子,这个世界就是他的地狱。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学困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同时辅以爱的教育,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以宽广博大的胸怀面对学困生,要给他们以真诚、无私的爱,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认同差异,以宽容的心态接受学困生,不歧视,不贬低,不抛弃,善待学困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样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让其在表扬中进步、改变。在平时的生活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问寒问暖,多与其沟通,多谈心。

3.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1)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2)把比较简单的练习题、实验让学困生来完成,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3)布置作业时,对于学困生,一是从数量上他们的作业可减半,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二是从难易程度上,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4)设立学习帮扶小组,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帮助学困生尽快“脱贫致富”。(5)根据阶段考试的成绩,将这些学困生按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阶段成绩进行比较,有进步的学生,要进行表彰奖励。

4.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联动互动齐抓共管

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单靠老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家庭、学校、社会群体的影响是无限的。因此,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学校、 家庭、社会不仅要各负其责,而且还要通力合作,共同完成。

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我们持之以恒, 献出爱心,给予关心,给学困生以信心,他们一定会转变态度,变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学生。

摘要:要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就显得十分迫切而又重要。谈谈在转化学困生方面的思考和做法。

学困生转化工作策略探析 篇8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工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078-02

学困生通常是指学习自觉性或组织纪律性较差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欠缺和学习难度的加大,学困生一般集中在中学阶段。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心理和逆反心理的增强,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对老师闭上心扉,这就给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要转化学困生,教师应该对他们多给予理解和关爱、鼓舞和帮助,赢取他们的信任,重塑他们的信心,而不要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同时,适度推进学生民主管理,多做正面引导,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和积极奉献的精神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和奋斗目标,最终使学困生成功转化。

一、多给予理解、同情和关爱

学困生的形成有许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例如心理不成熟、贪玩厌学、基础不牢、失败委屈、同学关系不好、周边环境影响,等等。作为老师,要千方百计地接近学困生,把他们当作朋友,想办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在思想上多给予他们理解和同情,在生活上多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在学习上帮助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赢取他们的信任,重塑他们的信心,千万不要一味地冷落、批评、指责,甚至挖苦、侮辱他们。因为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学困生也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尊重,我们只有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抛弃他们,从内心产生感激之情,才能通过具体、明了、形象、生动的道理和事例,对他们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导,从而促使他们逐步转化,直至彻底转变。

例如,2008年春节过后,笔者接任高二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班上有一位女学生覃某,纪律很差,无心向学,经常迟到甚至旷课,性格有点古怪,脾气比较暴躁,与同学关系很紧张,并且还和社会上一些闲散小青年有来往,被记过处分,曾经连续被两任班主任劝说退学。笔者接任班主任之后,先通过家访了解该女生的家庭情况,然后再找时间和她聊天,询问她的生活情况,有什么想法等,让她觉得老师是理解而且关心她的,是值得她信赖的。愿意和老师交谈了之后,笔者接着慢慢跟她谈读书的重要性,聊理想前途,而且始终努力给她创造一个宽松、平等的交流氛围。经过多次的交流,该女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迟到、旷课等现象没有了,学习变得很努力,成绩不断进步,第四学期被撤销了处分,第五学期被选上了班干,第六学期荣获“三好学生”,并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又如,2011年秋季期,笔者接任高三的一个文艺班,班上共38个学生,都是学唱歌、画画的,因为参加特长训练的缘故,平时纪律比较散漫,学习也不认真,平时只有五六个学生的成绩稍好,其他学生的文化成绩很差,距离高考的本科分数线相差比较多,家长很担心。笔者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除了上文化课外,经常到音乐室、画室去看看,和学生唱唱歌、涂涂鸦,关心他们的生活,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帮助解决。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都把笔者当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学习、纪律不断地好转,后来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了好的成绩。

由此可见,理解、同情和关爱对转化学困生能起很大的作用。只要老师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以心交心,是能够将学困生教育成人、成才的。

二、适度推进学生民主管理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这个工作必须严格遵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学困生的形成伴随着其青春期而来的独立心理和逆反心理的增强,老师要真正做通他们的思想是很困难的。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除了按照常规的基本要求外,应该适度推进学生民主管理,和全体学生共同制定出科学民主严明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每个班的学困生毕竟是有限的,而积极上进的学生还是很多的。由于同龄、同学和友情的关系,这些积极上进的学生就可以充当老师沟通学困生心扉的桥梁,为老师做好工作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

在推进学生民主管理的问题上,首先要选好班干,尤其要选好班长。为了确保班干的素质和能力,必须限定候选人。这个限定不是指定,也不是自荐,而是从客观的成绩表上选定中位以上的学生。这样的选举一是合民意,二是保质量,有利于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例如,2009年9月,笔者接任高二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按照上述方法选出了一位班长。该班长的考试成绩刚过中位线,而在选举中却以绝对高票胜出。班长在班上人缘非常好,又能积极协作班主任管理,笔者充分放权让她去进行班级管理。她就通过发动同学,组建了若干个班上的帮扶小组,将班上的学困生编进这些帮扶小组,由同学对他们进行思想、学习的帮助。结果证明,这样的做法效果很显著,班上很多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学习成绩有了提高。

三、多做正面引导

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关爱和管理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许多学困生由于基础严重缺失而提不起学习兴趣,所谓转化也变成了昙花一现,或者表面之功。要从根本上解决学困生转化反复的问题,关键在于多做正面引导,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重燃希望。

到了高中阶段,学困生的学习基础问题往往已经积重难返,正面引导也并非一定要从基础补起。要做好正面引导必须从学困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的长处不断进行表扬,促使他们奋发向上,敢于正视不足,树立信心,化自卑为自尊,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学科,努力改进薄弱学科,最终实现目标。例如,2007年和2009年,笔者带的班中有两位学生,他们的英语和数学的学习基础十分差,但文综成绩比较好。对此,笔者每次考试都表扬他们文综成绩突出,让他们逐渐有了信心,然后再适时提醒他们在保持优势学科的同时还要想办法提高英语和数学的成绩。两位学生都听从笔者的建议,最终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实践证明,少数学科成绩欠缺并不决定考试成败,只要能把总分拼上去同样可以成功。学习基础薄弱的学困生不要悲观失望,一切都还来得及,要鼓起勇气努力拼搏,急起直追。

四、严格师生界限

学困生存在较多的学习问题和纪律问题,往往纪律懒散或无心向学。最令人头疼的是,一些学困生还经常跟老师对着干,不服从老师的管理。面对这些问题,班主任首先要制定明确的班规,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其次是勤于检查督促,善于发现问题,让学生没有纪律空子可钻。一旦出现问题,首先进行批评教育,然后根据其认识态度和错误情节,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此外,对于比较难转化的学困生,还要加强家校联系,协同家长共同教育。

例如,2009年秋季期,班上有一名卢姓男生,平时纪律问题比较多,学习成绩差,对老师的态度很不友好,经常和老师唱反调。笔者多次上门家访,加强了与家长的交流,统一了教育的要求,用毛主席等伟人尊师的例子对该生进行教育,最后这名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思想上、行为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老师也尊重了,学习认真了很多。一般说来,学困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转化,但经过努力,可以大大减少学困生的不良影响。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需要班主任、科任老师、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共同配合,需要科学的工作方法和积极奉献的精神。只要我们注重与学困生多进行心灵的交流,注重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成功点,多理解、同情、关爱他们,加强引导,一定能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好。

上一篇: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下一篇:夏季运动会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