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

2024-09-29

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通用8篇)

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 篇1

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三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 篇1

6月30日下午放学,一辆突如其来的公共汽车把我送进了医院。

当时期末考试刚刚结束,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见了父母的小汽车,我欣喜若狂,当时也没有多想便横穿马路,轰的一声,等我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急诊室。原来当时我横冲马路的时候身后正好有一辆公共汽车把我给撞了,当场晕倒,幸好我没有什么大碍。但如果当时车速快一些,我可就小命不保了!

其实,类似的悲剧每天都在重复上演,其中部分人还因此失去了小命,这些人的亲人该有多么伤心啊!而绝大多数的事故都是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的。

如今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一条条马路也在不断得拓宽,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变成现在的双向六车道甚至双向八车道。马路上的车辆也急剧增多。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交通事故也因此而发生。

据资料显示:近10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0万起,死亡10万余人,并且死亡人数呈递增趋势。仅20xx年1月至10月,全国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26378起,造成87218人死亡,39175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0。2亿元,死亡人数比去年增加1618人,上升1。9%。交通事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杀手。

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使我沉思;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令我惋惜。车好路好安全最好。想要避免此类事故的重演,让我们遵守以下基本交通规则:

1。不闯红灯,有再急再重要的是也等一等。

2。过马路走斑马线。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3。各行其道。不逆向行驶。

4。自行车、电瓶车应在非机动车道行驶。

5。未满12周岁的儿童禁止骑自行车上街。

安全就是生命。让我们多等一分钟的红灯,多一分安全。为了你和他人的人身安全不受损害,为了社会上不会再有因违反交通规则而造成亲人哀伤的呼唤,年轻生命的断送,为了不再出现因为交通意识浅薄而造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状,让我们一起来遵守交通规则吧!

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 篇2

最近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老师的观点鼓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反思几年来的教育历程,重新审视教育,我感觉教育应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一天一天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这期间我们不能拔苗助长。

而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送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

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己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让我们走出为了教育而教育的误区。其实教育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 篇3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但在当今社会里仍然充斥着各种诱惑,人的思想和观念难免会受到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与腐蚀需要我们能够摆正思想,坚定信念勤勤恳恳办事,堂堂正正做人。

目前,通过学习我们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安全法制教育的学习,可以时刻让我们进行自我约束,增强防范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能够做到严以律己,尽职尽责,恪守职业道德。安全法制学习的目的不但是要求我们进行自我约束同时还能增强员工的警惕意识,增强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遇到险情能够作到触变不惊,临危不惧,能够机警的去应对所面临的险境,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难题,能够果断勇敢的去化解各种危机,国家财产受到威胁时能够义无返顾的去保护财产,与不法分子斗争,保护集体利益。

通过安全法制教育的学习,我们不但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同时也更加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及发展趋势,我们今后在工作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会进步,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更是使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法制教育的学习我们应该继续的坚持下去,在学习中不断的进步我们的工作也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的人生轨迹也才会留下更好的印迹。

努力 强化安全法制意识,进一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我们的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预防校园群体性的事件发生。最好不要从事宗教和非法宗教及传销活动;不酗酒、斗殴、贩毒、吸食毒品;佩带管制刀具。保障自己身心健康,促进自己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好安全防范意识。不玩火,遵守纪律,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不用大功率,不吹吹风机。多学习了解安全的知识。

不管怎么样都要有自我防范意识,不用慌张,要沉着冷静,要敢于和不法分子做斗争。要记得求救电话,一有机会就赶快逃跑。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要努力去学习有关知识,以便遇事可以很快想到办法逃脱。平时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己的能力。要学习更多的有关知识,不能盲目,无理头。可以去实践,要有一些防火的知识。我们要珍惜生命,珍爱他人。远离火灾!

终坚持安全法制教育学习,不断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学生所要履行的职责,重点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学习,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警惕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取经验教训,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要牢牢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从小事做起,及时处理好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或灾难的发生。事情的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当存在微小的安全隐患时,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及时处理。要认真履行学校职能,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节约用电。

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 篇2

一、要把促进学生自省当作个别谈话的重要目标

管理的要义不是堵而是疏。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育的奥妙和高明, 恰恰在于教会人自我惩罚。”学生的管理也不能简单地用制度管卡压, 用教师的权威去强迫。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 在简单的训斥一顿后, 很多学生都是当面承认错误, 当面作出保证, 但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便又出现反复。原因是学生对这种教育的方式已经习以为常, 已经出现了免疫, 尤其是中学生更是如此, 学生从心里去抵制这种说教, 但碍与教师的权威, 不得不去应付教师。此时教师的方法不触动学生的心灵, 则不能有效地使学生受到教育。要想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 必先促进其思想的改变。我们永远不能忽视学生在思想进步中的主观能动性, 促其自省永远比外在的约束更有效更重要。

二、要用包容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可以说在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中进步, 也可以说是在改正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中进步。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一生的成功不计其数, 一生的失败更是不计其数。他曾为一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 他却并不以为这是个浪费, 而是说:“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所以说, 成绩和错误都是学生进步的阶梯, 都是教育学生的过程和契机。尤其是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人的成长必经之路, 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而且错误所带来的并非都是负面的影响, 每一次的错误的发生和改正, 意味着学生又向正确和成功走近了一步。每一次的错误的发生和改正, 都会让学生有新的成长。有时不让学生犯错误或不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就等于让学生失去了进步的阶梯, 封堵了学生成长的道路。教师对学生的包容, 可以让学生的思想更丰富;教师对学生的包容, 也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空间的开拓;教师的包容可以创造更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如某位教育家所说:“教育需要等待。”既然需要等待, 我们就要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这一切也唯有包容使然。

三、要有具体的方法为其指明前进的方向

德育不仅是让学生明确是非, 认识到错误, 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认识到错误后知道如何去改正错误, 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德育。而作为涉世不深的学生, 生活经验欠缺, 犯了错误后虽然能认识到错误, 但是很多时候不知如何去改正, 或明知怎样去做, 却无法坚持。这时, 学生需要的也许不是批评, 而是帮助。这时, 如果教师能帮助其分析错误的原因, 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 树立起改正错误的信心, 相信学生一定会真心实意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错误的修正中得以不断的提高。

四、要用阳光的心态促进学生心态的阳光

有了太阳的阳光, 地球则生机盎然;有了父母的阳光, 孩子则快乐生活;有了教师的阳光, 学生才能茁壮成长, 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爱心的照耀和真情的温暖。以爱才能育爱, 以情才能动情。用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态度面对学生, 只会使涉世不深的学生走向片面和极端。只有教师用阳光的心态面对学生, 不断为学生输入正能量, 才能尽可能避免学生阴暗心理的形成, 让学生看到生活的美好, 人性的光辉。阳光的教师也必能催生学生阳光的心态, 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

学生的情况是复杂的, 尤其是思想的发展更为复杂, 我们不能仅仅用程式化的管理, 公式化的制度去管理约束学生, 不能仅仅用群体化的教育解决个体化的问题。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单独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对学生做单独的思想工作是学生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方法, 对学生单独的思想教育, 也因教师的不同而方法各异, 但真要使谈话有效, 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即谈话要促进学生自省, 要用包容的心态促进学生成长, 用具体的方法指导学生改造错误, 促进学生阳光心态的生成。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学生思想的升华, 行为的转变。

初中生思想教育之心得 篇3

关键词:自省 包容 方法 心态 阳光

学生的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德育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很多教师也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但学生是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个体,每名学生有每名学生的特点,一把尺子不可能去度量所有的学生,一种制度也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有效。在很多情况下,在大的环境制度之下,还需要教师或领导对学生做单独的思想工作。下面我就单独的学生思想工作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要把促进学生自省当作个别谈话的重要目标

管理的要义不是堵而是疏。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育的奥妙和高明,恰恰在于教会人自我惩罚。”学生的管理也不能简单地用制度管卡压,用教师的权威去强迫。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在简单的训斥一顿后,很多学生都是当面承认错误,当面作出保证,但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便又出现反复。原因是学生对这种教育的方式已经习以为常,已经出现了免疫,尤其是中学生更是如此,学生从心里去抵制这种说教,但碍与教师的权威,不得不去应付教师。此时教师的方法不触动学生的心灵,则不能有效地使学生受到教育。要想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必先促进其思想的改变。我们永远不能忽视学生在思想进步中的主观能动性,促其自省永远比外在的约束更有效更重要。

二、要用包容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可以说在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中进步,也可以说是在改正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中进步。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的成功不计其数,一生的失败更是不计其数。他曾为一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他却并不以为这是个浪费,而是说:“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所以说,成绩和错误都是学生进步的阶梯,都是教育学生的过程和契机。尤其是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人的成长必经之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而且错误所带来的并非都是负面的影响,每一次的错误的发生和改正,意味着学生又向正确和成功走近了一步。每一次的错误的发生和改正,都会让学生有新的成长。有时不让学生犯错误或不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就等于让学生失去了进步的阶梯,封堵了学生成长的道路。教师对学生的包容,可以让学生的思想更丰富;教师对学生的包容,也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空间的开拓;教师的包容可以创造更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如某位教育家所说:“教育需要等待。”既然需要等待,我们就要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一切也唯有包容使然。

三、要有具体的方法为其指明前进的方向

德育不仅是让学生明确是非,认识到错误,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认识到错误后知道如何去改正错误,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德育。而作为涉世不深的学生,生活经验欠缺,犯了错误后虽然能认识到错误,但是很多时候不知如何去改正,或明知怎样去做,却无法坚持。这时,学生需要的也许不是批评,而是帮助。这时,如果教师能帮助其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树立起改正错误的信心,相信学生一定会真心实意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在错误的修正中得以不断的提高。

四、要用阳光的心态促进学生心态的阳光

有了太阳的阳光,地球则生机盎然;有了父母的阳光,孩子则快乐生活;有了教师的阳光,学生才能茁壮成长,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爱心的照耀和真情的温暖。以爱才能育爱,以情才能动情。用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态度面对学生,只会使涉世不深的学生走向片面和极端。只有教师用阳光的心态面对学生,不断为学生输入正能量,才能尽可能避免学生阴暗心理的形成,让学生看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光辉。阳光的教师也必能催生学生阳光的心态,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

学生的情况是复杂的,尤其是思想的发展更为复杂,我们不能仅仅用程式化的管理,公式化的制度去管理约束学生,不能仅仅用群体化的教育解决个体化的问题。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单独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体会 篇4

一、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感恩是一种品德

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

(二)感恩更是一种责任

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三)懂得感恩才会付出

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二、初中生感恩存在的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感恩、报恩是相当重要的。在不少文学作品中我们很容易找到知恩必报者的影子,也很容易找到对知恩不报者,甚至是恩将仇报者的唾弃。然而从教几年来我发现时下的中学生感恩的心在渐渐蒙尘,对家国之恩,父母之恩,师长之恩竟渐渐浑然不觉,反而滋生出越来越多的抱怨之声。

(一)初中生缺乏对祖国的感恩概念

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比过去要好很多,国家在教育上的重视与投资也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国家,然而学生们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它们大多以为家长出钱我来上学与国何干。当他们得到一点点外国教育优于中国的消息时,就会大肆的.发牢骚,甚至会把我们中国的教育批个体无完肤。他们看不到“两免一补”的实施国家需要投入多少资金,看不到国家为实现义务教育所作的努力。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他们都视而不见。

知恩才会报恩,感恩的心已经失去了感受的能力,又怎能期盼会有报恩的行动呢?为什么在我国真正的困难时期我们有那么多的有识之士对我们的祖国不离不弃?是因为他们感念祖国的养育之恩,热爱祖国的这方土地。当今的初中生还会再有像钱学森那样的人吗,还会像他那样放弃外国的优越条件来报效祖国吗?当然这不能仅仅责怪学生,社会风气的影响,家长过分诱导的影响,更多的我以为这是我们教育者在这方面教育的缺失。

(二)初中生缺乏对父母的感恩情怀

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读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句子吧,这样的句子这样做的人不胜枚举。而我们当今的中学生又是怎样看待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怎样对待父母的呢?

对“感恩,你第一个会想到谁?”这一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想到的会是自己伟大的父母亲。70%的城镇的学生会记得父母亲的生日,但只有53%的农村学生记得父母的生日。假期里,53%的学生忙于同学聚会和自我娱乐外,而陪父母逛街和聊天的同学并没有太多,47%都只是偶尔这样做。此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家长都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虽然大部分同学们都能体谅父母亲的奔波忙碌,但能主动表达的感恩之情的同学却又并不太多,有的甚至经常与父母吵架。

(三)初中生缺乏对师长之恩的回报

在学校里,面对老师的辛勤劳动,学生们是否学会了感恩?老师不管有多累,只要看到学生哪怕只有一点进步,老师都会忘记自己的劳累,为学生感到高兴、为学生的成功庆贺。当老师看到学生学习上出现了滑坡,学习习惯散漫的时候,对学生提出了警醒或批评,学生能否体察老师们的关怀之情,对他们感恩呢?有一位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荣誉和赞美,我们只喜欢“老师”这两个字。这种朴质的语言无疑是老师们共同的心声。在路上见到老师时,主动打招呼是最基本的礼貌,更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调查显示,有94.32%的学生都能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其中65.71%的女生是不管老师认不认识她都主动向老师问好,但男生中,只有45.07%能做到这点,其余更多的是只与相熟的老师打招呼。

除了在日常中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外,在教师节到来时向老师说一声“节日快乐”也是很基本的礼貌,教师节的设立正是学生们对老师表示感谢的好机会,经调查,只有48.98%的学生能在教师节或其他节日到来时向老师表示祝福,更有7.1%的学生从来没有在节目上送上祝福。

三、加强初中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感恩教育是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多种生活活泼的方式进行。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蕴涵着丰富的感恩因素其中,语文、思想品德教材中就有许多感人至深、充满着浓浓亲情的课文,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中的《我知我家》、《我爱我家》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资源。笔者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已不仅仅满足于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1、教育学生谨身节用,懂得体贴父母

一些初中生不顾家庭经济条件,电视广告上最新推出什么,他们就攀比着吃喝什么,什么最流行,他们就穿什么;什么最高档,他们便用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钱为自己买面子,给同学点歌,庆贺生日party。一些工薪阶层的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的欲望只得勒紧裤带,那些亏损企业提前下岗的学生父母更是苦不堪言。针对这一现象,先是布置学生开展下一次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让班级干部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论节俭的警句和名人故事,接着,请部分家长给我写信——亮家底、讲苦衷、提希望。

去年5月,班级举行了一次由关工委老干部、学生家长、兄弟班学生代表共同参加的报告会,同学们在听了一名亏损企业下岗职工讲他为了使读初中的儿子不在同学们面前“掉碴儿”而节衣缩食的事例后,一个个惭愧地流下了眼泪。报告会之后,班上向全校学生提出了“生活节俭,不向父母提出过份要求”的倡议,同学们纷纷自觉执行,在全校引起强烈的反响。

2、引导学生仿效榜样,学会尊敬父母

“敬”是“孝”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大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父母,不仅要“养”,更要“敬”,否则与犬马无异。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多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他们对父母缺乏应有的尊敬和礼貌。家访时,一个因患脑溢血而致半身不遂的家长曾声泪俱下他讲述了她的孩子张xx, 她在邻居面前丢人现眼,经常在家摔盘子、砸碗,甚至为出窝囊气而对母亲拳打脚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有意识地安排张xx担任“纪念母亲节专刊”的编辑,让他在课外时间接集一组名人孝亲的故事,这一期班刊摘登了房玄龄为继母尽孝、陈毅亲手为病母洗尿布等古今名人孝亲敬母的故事。在母亲节这一天,又让全班同学每人讲一个在家“孝”、“敬”父母的实例,再由班干部对他们“孝”、“敬”的言行作出评价。一次次地“旁敲侧击”,对张xx触动很大。与此同时,还让班上几个个头较大的女生星期天轮流到张xx家为他母亲洗衣裤、床单,打扫卫生。第二学期,再次家访时,张xx的母亲拉着我的手夸她儿子“变了,变得像换了个人似的。”

(二)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感恩教育无处不在。将其有机的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听语文教师的作文审题课《最让我感动的事》,竟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写什么,经过教师的再三启发,学生所想起的事情也寥寥无几,而且,有些学生认为这些事情都是父母、老师或者别的人应该为他做的,不值一提。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感恩教育的契机。主题班会“感恩的心”,班主任老师引导学生策划,选材,组织,主持,听着学生深情地回忆令自己感动的往事,从他们晶莹的泪花里我们读到了感恩教育的成果。学校举行爱心结队帮扶活动,当学生接过学校赠送的学习用品时,那发自内心的感激与优异的高考成绩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的回报

(三)感恩之心需要有意识地培养

《中国青年报》讯:上海市教委日前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其中《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我认为:上海在对中学生感恩教育方面从体制上可以说在全国率先走了一步。当然,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要让孩子体验辛苦,不吃苦就不知道感恩。“现在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想不开,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欠他的,就是因为从小习惯了接受,据《光明日报》载: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有意识教育学生学会感恩。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

(四)灵活运用多种感恩教育方法

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面对众多中学生感恩之心的如此“迟钝”,甚至没有这种“本能”。作为教育者,我们便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

1、设计利用各种感恩情境

把感恩情境——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感恩情境素材包括说明情境——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童话和伟人故事;体验情境——为说明感恩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些比“说明情境”更隐蔽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教育;体谅情境——为增强学生的感恩敏感性和感恩意识而设计的,包括家庭、学校或社区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设计一些感恩教育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恩”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比如说,对一个生病的学生,开始你可以故意不去看他,让他一个人呆着,过一阵子慢慢给他无微不至的关心,他就会深切体会到被别人关照的“恩情”,以致以后遇到别人生病,他就会主动去关心别人,这样感恩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故事教育法

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事故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道理。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生动有趣,吸引力特别大,效果应该是非常显著的。老师用生动的感恩故事或忘恩负义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完故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或直接谈看法,老师最好是加以评述来达到教导学生的目的。

3、实践锻炼法

感恩教育的实践锻炼法有多种表现形式。既可以是为你的感恩对象做一件事情,如教学生亲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学会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鼓励学生把别人为其做过的比较感动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还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去做、去体会,与家长、老师进行换位后做一做家长与老师的事情,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另外,可以让学生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讲让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其自己报恩行为的体会和感想。

学生的现身说法也是一种实践锻炼法的表现方式,把发生在身边或自己身上的关于感恩的事情讲给他人听,增强感恩教育的现实感与可能性。如一位学生对其母亲大冬天为自己暖脚而导致生病的事情记忆特别深刻,时不时会唤起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初中生消防安全教育心得 篇5

初中生消防安全教育心得1

生命是宝贵的,但它很脆弱,任何一点点伤害都可能让它残缺或终止,就像一丝轻纱。我认识了消防,希望同学们能够注意安全。

小时候,我连消防是什么都不知道。在脑海里,我只记着妈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小孩子不能随便玩火。”可那时,不懂事的我没记着那话儿,跟着小伙伴们玩起了火。记得有一次,大伙围坐在草地上将砖块堆在一起,并拿来了自家的番薯准备烤番薯。我也不例外,凑着热闹,偷偷将自家仅有的两只番薯捧了出来,想体验一下烤番薯的乐趣。可意外却随之发生了。由于起初大伙没在草坪上放耐火的硬纸板,导致番薯刚烤了不久,火苗就迅速向四周蹿开。幸好大伙发现及时,躲过了一劫。后来,这件大事传到了妈妈那里,妈妈严肃地批评了我,还是那句话“小孩子千万不要再玩火了。”那次事故让我见识了火魔的厉害。从那之后,我也知道了玩火的危险。

后来,我又在大人那里听说了一些关于因用火失当、随意纵火所造成的家毁人亡事件,这让我对于火又多了一份关注,并牢牢地记住了妈妈的那句话“千万不能随意玩火”。到上了初中,消防于我而言就是帮助老百姓救火。记得我在上初一的时候,我们小区发生了一起火灾。当我赶到火灾现场时,看见三辆闪着警灯的红车停在那边,四五个穿着橙色衣服的人在那儿拼命地灭火,似乎想要一口气吞灭大火。

那时我就在想,他们太勇敢了,居然能够与火魔搏动。弥漫的浓烟让我实在受不了了,呛得我不停地咳嗽,我匆匆地跑回了家,救火过程持续了足足两个小时,后来我向妈妈提起了那些穿橙衣服的人,从妈妈那里得知:那是消防员,是一群专门帮助老百姓灭火的人。从那时起,我便向往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消防员,去帮助别人灭火。从此,我认识了消防。

初中生消防安全教育心得2

通过这次的对消防法规和消防实用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譬如:消防工作的方针、目的和意义,燃烧与灭火的常识,常见灭火器材的维护和管理,消防控制室及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消防安全培训的重要性等等。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消防安全管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校园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由于有些工作涉及到易燃易爆化学品等高危险物质,校园内部对火灾隐患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

第一是要“抓重点”。涉及到易燃易爆设备和物品的部门除了定期的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组织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不仅可以及时扑灭前期火灾,更重要的是通过义务消防队的组织,将消防意识和技能深入到重点部门的各方各面。

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和生产安全隐患不同,后者只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但前者却可能出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是要“抓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容易引人注意,如老化的绝缘材料、放错了位置的废纸篓等。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意”、“不小心”引起的,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很容易成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

初中生消防安全教育心得3

俗话说“疏忽一时酿火灾,痛苦一生追悔迟”,我们就必须防止这种一时的疏忽,避免“痛苦一生追悔迟”的结果,就要学习消防知识。一个个事实也都证实了这样的必要性。那么我们要怎样做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看点有关消防的事情,增进消防知识,这样有助于我们在平时防止火灾发生,在灾难发生时临危不乱地把损失降到最低。

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作的便是拨打火警电话。

如果火势严重,身上着火了,来不及脱衣,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可用湿麻袋、毯子等把身上着火人包裹起来,就能使火扑灭;或者向着火人身上浇水,或者帮助将烧着的衣服撕下。遇到火灾,有的人不知道周围失火,来不及迅速撤离火场。遇到这种情况,站着向外呼救,声音被烟火阻挡,外面的人是听不到的。怎么办呢?必须卧在地上呼吸,因为火势顺着空气上升,在低矮的地方,可燃物已经燃尽或还没有烧着,呼救的声音从这些空隙里传出去,就能及时得到外界的营救。

如果火势小,就用湿毛巾、湿毛毯披在身上冲出去,逃出去时。要逆风而行,并弯腰爬出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中毒。如果火势大,可以利用房屋的阳台、下水道或其他接地牢固的物件逃生。也可以用绳索或床单撕成条状接起,一端一端拴在固定物件上,再顺着往下滑,即可逃生。如果万分情急决定跳楼出逃时,可先往地下抛出一些衣物棉被等,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尽力保持双脚着地,尽可能地保全性命。“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不错,只要每人做到“人人关心消防、处处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的局面这样,火灾会少得的多,那么我们的明天也会给加美好!

生命只有一次,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珍惜生命,注意安全,我们才能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时也是脆弱的,“一不留神”它都有可能给你的生命一个终结。天地把生命给予了我们,它便由你我掌控,你给它保险,它边给你幸福,你伤害了它,它便让你终生后悔。它对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了。而我们可以做的事就是尽一切力量去爱护它,脆弱的它好比是个手无缚肌之力的人,而我们就是它身边永远的、忠实的保镖!生命是一曲优美的交响曲,是一片华丽经典的诗章,是一次经历挫折与艰难的远航,生命诚可贵!我们歌颂声明,因为生命是宝贵的,他只有一次;我们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美好的,他令我们的人生焕发出光彩!在这个世界上最蓬勃旺盛和美好的就是人的生命!保护生命,保护你美好的前程!珍惜生命,珍惜人生的点点滴滴吧!让安全伴我们快乐成长吧!

请记住:珍爱生命,关注安全。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着文明之花,让我们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为彼此的生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洒播进自己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时,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初中生消防安全教育心得4

安全永远放在任何事的首位,消防安全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学校、车站等公共场合,消防安全必须得引起重视。

当火灾发生时,学生们听到警报声后,有序地离开教室,在下楼梯时不拥挤、不慌张,头弯腰捂嘴向教学楼平台行进着。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全部学生已经撤离了教室,到达制定地点。随后,校领导对这次消防安全演练进行了点评,表达了对防火的重视、对掌握逃生技能的要求。

在学生时代,我们已经参加过无数次的演练活动了。从最初的嬉笑打闹到现在的严谨认真,我看到了我的成长,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今后,还会有很多类似的活动,我也一定要认真对待,熟练各种逃生技能,珍惜每一次演练。

老师的教导在我们耳旁从不间断,它真的很重要,即使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当你真的有一天面临灾难时、举足无措时,那些教导会突然出现在脑海之间,从而得以自救。每个人都有逃生的本能,面对灾难与死亡,人会有无穷的潜力,但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是必要的。

安全大过天,安全第一。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再多的麻烦、再多的嗦都是值得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认真对待,熟练掌握逃生技能,面对灾难不慌不乱,从容应对。

初中生消防安全教育心得5

我们日常生活中,火是不可缺少的,在化工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介质更是到处都有,所以我们了解有关于火灾的安全常识是尤为重要的。更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及掌握火灾的急救常识是十分必要的。

案例中的许多火灾事故主要是由于大多数的人没有火灾的安全常识,从而引发了重大的火灾事故,没有火灾的安全常识在火灾发生后,不仅仅没有救助别人的能力,更是连自救的都不能得救,从而导致事故更加严重,造成的损失更是重大,所以掌握有关于火灾的安全常识不仅仅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避免自己身陷火灾的危险之中。那么要避免火灾的发生,就要掌握火灾的安全常识:

如果火灾发生居民楼内,楼内居民首先要保持冷静。如果火灾是出于初起阶段,尽快用水和灭火器破扑救,如果扑救不了,尽快离开火场,不要贪恋财物。为了做好个人防护,可用湿毛巾掩住口鼻,用浸湿的衣服被褥包裹身体,以防止被火烧伤;在浓烟中,要低姿行走,烟大时要匍匐前行,居民应该保持秩序,依次撤离现场,切不可由于火灾使自己更加紧张,逃生心情更为急迫。一直不知道消防通道或安全出口的位置,疏散时辨不清方向,结果不择路线,不顾后果,致使失去有力的逃生机会。如果逃生通道被封锁,一时逃不出去,要爬在窗上挥舞物品或呼喊发出求救信号,以便消防人员及时救助。

如果火灾发生在公共场所,例如宾馆,学校等按照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和自己熟悉的逃生路线快速逃生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要快速组织求救,同时将各个房门关闭,如果火势较大,无法扑救,要根据平时熟悉的情况确定逃生路线,迅速选择逃生出口逃生,但不要乘坐电梯,以防断电出困在电梯中。如果走廊起火房门被封死,要关紧房门,堵住漏孔,防止烟雾进屋,同时向窗外挥舞物品呼喊,尽快向外发出求救信号;如果烟大,要低姿行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毒烟熏呛,要沉着冷静,选择最直接的逃生路线,开门时,要迅速将门关好,防止空气流助长火势和烟雾窜到各个房间。如果通道被封锁,要往远离烟火的地方疏散,可以利用卫生间、楼梯间、水房等场所避难,然后想方法下楼,没有救护措施,不要盲目跳楼,以免造成伤亡。

工厂企业应时刻保证单位的消防安全,加强消防标准化管理。消防设施要健全,消防疏散通道要保持畅通无阻,工厂企业员工要熟悉单位的消防环境。经常进行消防逃生自救训练,发生火灾时,要迅速组织救援,及时将火扑灭在初起阶段,如果不扑灭,要迅速逃生,每个员工要,熟悉逃生出口,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冷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烟大时要匍匐前进,被烟火围在里面的人员,要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又能避免烟火熏呛的地方,向外挥舞衣物,发出救援信号,也可以用绳索系到结实的固定物上滑绳自救。烟火大时,自己失去了自救能力,要趴在屋内墙根处,既防止被建筑物砸伤,又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身上起火时,不要乱跑,要迅速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将火压灭。

总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安全常识,对于火灾这样的重大事故,我们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工厂没有小的事故,更不要说是火灾的事故,我们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把一切不安全的因素制止在萌芽时刻。

初中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6

我在许多报纸和杂志上看到许多家长十分爱他们的孩子,认为对孩子的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不需要感激和回报的,只要孩子学好知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因此,常常有新闻报道,某某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和父母吵架而离家出走,使其父母心急如焚,四处寻找甚至打电话报警,而孩子却正在网吧中玩游戏。这实在是让人痛心,但归根到底,是孩子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对父母给予的关爱,毫无感觉而造成的,所以,我很重视这点。从小,我就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导和培养,孩子很小时就会在我下班前将地板擦干净,并给父母做好菜。现在平时的双休日,只要我在家,中午,他就会烧饭给我们吃,当父母过生日时,孩子就要做家务来报答父母,这是我们家默认的规矩,由此,通过劳动,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习生活技能

现在的孩子就像是温室中的花朵,在长辈亲人的呵护下成长,导致许多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毛病,丧失了生活能力,出现越来越多的“啃老族”。我认为,孩子必须要学会独立生活,因为孩子长大了,终究要一个人生活,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身边,所以,我一直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从最基本的洗衣服、叠被子,到烧饭做菜,在此期间,我发现只要你肯教他,他就会很感兴趣地去学。

现在,我还和孩子有一个约定,那就是在高考结束的暑假中由他来做饭给我们吃,以此来培养他的生活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三、民主平等,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很多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父母因缺乏与孩子的沟通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甚至有的还相当严重,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多少都会出现“逆反心理”,这点,身为一名高中生家长的我深有体会,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个子越来越高,他和你的交流就越来越少,并且现在学习如此紧张,孩子每天上学早出晚归,回家后吃了晚饭,又回房做作业去了,这时候,我们也不便打扰他学习,相互之间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我们只能找寻时间来了解孩子的情况。于是,我们选择了在饭后,大家坐在一起,彼此之间像朋友一样谈谈心。这时,我们会把自己的情况和孩子说一下,一起分享。因为交流是对等的,只有通过相互分享才能成功,做为另一方,孩子也会很乐意地将自己的心事告诉我们,由此,既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孩子,又可以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辛酸。

四、和孩子一同学习

父母的所作所为会深深地影响到孩子。譬如,我喜爱看战争、侦探一类的电视,受我的影响,孩子也特别喜爱,常常,我们母子俩会在空闲时一同坐在沙发中看这类影片。家长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潜移默化,“孟母三迁”,说得也类似于这个道理,只是将重点变成了周围环境。很多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打游戏、看电视,有时候家长要求孩子一放学就去写作业,而自己却守在电视机旁,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我从孩子上初中就开始实行孩子做作业时不看电视的措施,孩子的父亲除日常新闻外也基本上不看电视,他看看报纸,或是到公园去散散步,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有利于他学习。

五、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

学校中的老师很负责,尤其现在高中的班主任,他们总是辛苦地将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及时地反馈给家长,通过联系卡、家访、家长会等方式进行老师和家长间的沟通,帮助孩子,引导他们进入正常的轨道,我常常定期打电话向班主任了解一下最近孩子的情况,便于及时教导孩子。

六、适当鼓励、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考试对于孩子和家长是最熟悉不过的了,所以面对孩子的考试失利,我会根据他最近的表现情况帮他进行分析,例如:最近平时做作业时经常走进走出,来来去去的次数变多,由此判断孩子最近的心思没有完全放在学习上,杂念太多,于是,我就会告诉他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要安下心来,认真学习,减少这些杂念。

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 篇7

一、理解低碳原理是增强低碳意识的重要前提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与碳相关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适当地补充和延伸,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渗透低碳教育, 让学生明确低碳原理, 提高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认识, 从而增强低碳意识。

例如, 在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和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学时, 课前, 可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人类生产、生活中主要在哪些方面大量使用燃料?主要使用哪些燃料?造成什么后果?上课时, 让学生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这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 可先让学生代表把课前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汇报交流, 然后让学生汇总, 得出:由于工厂企业 (如电厂、水泥厂、砖瓦厂、钢铁厂、化肥厂等) 、交通运输中的运输机械等, 大量使用煤炭、柴油、汽油等燃料, 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 超出了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 使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严重失衡, 造成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最后, 让学生讨论: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永远清新,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答案不尽一致, 但可归纳为:减少燃料使用, 大量植树种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对低碳原理的理解更透彻了, 认识提高了, 低碳意识自然就增强了。

又例如, 在学习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 课前, 可布置思考题: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以及危害是什么?提示:可以看课本, 或者上网查阅, 或者社会调查, 或者与同学、家长讨论。课堂上, 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 分组讨论, 让学生明白, 由于人类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活动, 造成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过量, 而二氧化碳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 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 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 导致大气温度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 形成温室效应, 加速冰川熔化, 使海洋平面上升, 台风和旱涝灾害频发, 最终造成农业减产和某些物种灭绝等。其次, 教师延伸补充:2009年12月8日, 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 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气候最热的10年。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 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 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在不久的将来, 图瓦卢——太平洋的一个岛国, 会因为温室效应而被海水淹没。接着让学生举出具体的例子进一步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学生踊跃发言。生1: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生物形体变得越来越小, 苏格兰羊已证实了这一点。生2: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和温度逐渐升高, 各种植物的花期提前, 花粉生成量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患过敏症。据统计, 本学期我们班已有17人患过敏症, 约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生3:由于气温升高, 脱水现象增多, 研究人员预测, 到2050年, 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生4:由于水环境温度升高, 使蚊虫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使登革热、疟疾和脑炎等疾病时有暴发。生5:由于温度升高, 凉风减少, 加剧臭氧污染, 极易引发肺部感染。最后, 全班学生形成共鸣:低碳生活, 已成为人类急需的生活方式。

再例如, 在教学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五章《生态系统》时, 可先让学生调查了解本地过度开发、垦荒, 使森林、草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情况。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讨论, 让学生知道, 生态系统中的碳就在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反复循环着, 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成存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成含碳的有机物, 这是碳循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千百年来,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所有生物 (含人类) 的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维持着碳循环的动态平衡。但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由于过度开发、垦荒, 地球植被激剧减少以及石油、煤炭等燃料的大量使用,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多, 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动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地球环境和气候激剧恶变, 对地球生物 (包括人类) 生存, 威胁越加严重。那么, 如何解决碳循环问题?要采取哪些措施呢?通过小组讨论, 全班综合归纳, 得出两大措施:一是实施节能减排, 减少燃料使用, 推行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是大量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 发展生态农业, 从而增加植被, 增加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消耗, 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少排放, 多吸收。通过社会调查和课堂分析讨论, 学生彻底明确了低碳原理, 低碳意识不断增强。

二、强化低碳行为是养成低碳生活习惯的重要保证

人类的许多日常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二氧化碳有关, 因为日常活动所用的多数设备、材料、物品、用具等的生产、运输过程都消耗电 (发电需要煤或石油) 、石油 (柴油、汽油、煤气) 、煤炭等能源和燃料。低碳行为的原则, 就是少排放, 多吸收, 再利用, 也就是常说的节能减排。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始终贯穿低碳理念, 坚持不懈地进行低碳教育, 积极倡导节能减排, 从点滴细节做起, 强化学生的低碳行为, 促使学生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一) 从日常教学做起

教学所用的课本、资料、练习本、文具用品、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用具、药品、材料以及水电等的浪费行为, 都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在教学过程中, 应着力渗透低碳原则, 让学生明白, 节约就是节能减排, 节约行为就是低碳行为。从而使学生自觉做到厉行节约, 一物多用, 废物利用, 逐渐形成浓厚的低碳氛围, 养成低碳习惯。

(二) 制定并推行低碳生活制度

低碳生活从大体上理解, 一方面要植树种草, 增大植被覆盖率, 增加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另一方面要减少石油、煤炭、动植物尸体和垃圾、废弃物等的燃烧, 使用清洁能源,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个体来理解, 就是要以节能减排为出发点, 把生活、作息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 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在教学过程中, 应教育学生坚持低碳原则, 从生活小事做起, 时时处处注意节约, 戒除各种高能耗, 高排放的不良生活习惯。并通过集体讨论, 制定出如下的低碳生活制度:1.生活节俭, 不浪费粮食和日常用品, 做到物尽其用。不吃口香糖, 不喝碳酸饮料。不用一次性餐具和餐巾纸、面巾纸, 少用塑料袋。2.节电、节水、节气。随手关灯和拔出电源插头, 少用电风扇、空调和电脑等电器, 生活废水尽量再利用。3.不乘电梯, 上下学、出行尽量不打的, 多骑自行车、电瓶车或者乘坐公交车。4.减少燃烧垃圾、废弃物、动植物尸体和烟花爆竹等。5.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绿化祖国活动。6.向家长、邻居、亲戚等进行宣传, 让低碳观念渐入人心, 让全社会都来推行低碳生活。

(三) 通过身边典型事例, 激励学生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通过组织交流、课余交谈或者通过家长等, 了解学生遵守低碳生活制度的情况, 收集典型事例。并通过课堂、生物板报或者校园广播进行宣传, 从而激励学生坚持低碳生活原则, 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下面是学生低碳生活的几个典型例子。

1.90班唐欢同学的妈妈说:“我洗碗时, 都习惯开比较大的水, 前几天我洗碗时, 儿子跑过来一边关小龙头, 一边说:‘妈妈, 我学习生物课知道, 我国是全世界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 水贵如油!你洗几个碗开那么大的水, 一来浪费, 二来增加排污量, 以后要节约用水, 过低碳生活’, 接着还把什么低碳原理说了一大堆。打那以后, 每次用水我都会想起儿子的劝告, 更为儿子的懂事感到自豪, 这是学校教育的成功啊!”

2.96班的班委给校长提交了一份建议书, 建议学校的学生宿舍、办公室、教室、功能室、路灯等都尽可能使用节能灯, 他们从低碳行为方面作了充分的说理。校长看了很高兴, 决定采纳这个建议, 并通知总务处具体实施。校长还在全校大会上表扬该班同学关心学校, 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管理。

3.今年3月22日, 从校园广播传来消息:3月9日是157班黄晓薇同学的生日, 从去年起她一改以往的做法, 过生日不请同学吃饭, 不买纪念品, 而是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树, 到今年共种了10棵树了, 成活率100%!她说这是低碳生活, 同时也是响应团县委的号召, 建设绿色武鸣。其父母都很支持她的做法, 并一起护理这些树。

教育初中生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价值观取向坚持以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明天”教育价值观,它不以“重复过去”为己任,旨在人文本质上创造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的人格教育,它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独立品质。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属于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要导之以“创”。它是要在全面优良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迸出智慧的火花。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

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学科改革的排头兵,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即创造力,它是人类最高级的一种能力,是各种能力综合的结果,如记忆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以及好奇心等。其中想象力起着重要作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欲,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鼓励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情感气质,对作品作出各自不同的解读。这种体悟、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这是语文课的独特魅力所在,这本身也就保护了探索、创新的积极性,而决不能用教师的“权威”、统一的“模式”、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中学语文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并且要强化实践性,切切实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必须转化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实施语文创新教育,就必须真正尊重学生人格,民主平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查阅工具书、去思考、去探求、去讨论、去争辩、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语文学习过程中,引导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能力,使已有的智力在实践运用中得到重组、得到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空白”指的是作品以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因此,有效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亮点就是文章中耐读的地方,不少亮点是显而易见的。如《范进中举》中对范进中举发疯的描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冷中对于“三拳”的描写,《背影》中对父亲蹒跚穿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的描写等等。这些精彩之处,我们应该重锤敲打,引导学生认真品味。“空白”指的是作品以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因此,有效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有些亮点,粗看平淡无奇,细读则如饮甘醇。如“我的故园是浙东南的鱼米之乡。50年代初,解放了的家乡天地明媚。”(《我的长生果》)。对这两句话,学生读后并无疑处,这说明学生缺乏对语言的品味意识。教师若启发学生,有一词形象鲜明,别具韵味,结果会是无功而返。换言之,第二句话一般怎么说呢?学生会马上注意到“天地明媚”。此处往往用“欢天喜地”等词语,“天地明媚”给人无限想象力,充满了新鲜味,与解放前“灾难深重”“水深火热”形成强烈对比,韵味无穷,别具一格。这一处点拨无疑是开拓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人们常说:显见之美,没有错过,只不过见得细心;内隐之美,如能发掘,则是创造。确实,善于发现是创造的前奏。使学生亲自体验探索过程的心理历程,丰富、历练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准。这种实践的、活动的语文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丰富和改造主体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创新能力的养成、内化的过程。

美國现代作家海明威,把艺术形象比喻成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是冰山下的“八分之七”。这就是所谓的思想大于形象。换句话说,文字总是能提供比形象更多的意蕴。因此在进行艺术形象分析时,教师应尽量撤去定格好了的框框,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再想象。

上一篇:梦落江南之幻想梦幻江南之水乡情愫优美散文下一篇: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