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庭教育

2024-07-13

初中生家庭教育(精选9篇)

初中生家庭教育 篇1

浅谈初中生家庭教育的方法

六安九中荣 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气氛与孩子的态度、情感和个性特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的形成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是遗传,一个是环境。对一个小孩子来说,父母集中了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从遗传方面来说,父母知道夫妻双方个性上的不足,在培养孩子时应努力加以矫正;从环境的角度讲,父母应该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在家庭里给孩子的积极行为以奖赏,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朝着家长和社会希望的方向健康成长。孩子上中学以后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内心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家长必须 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地教育孩子。

一、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1、独立和依赖的矛盾

上中学以后,孩子们不再象小学时那样遵从老师和父母的指示,天真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他们开始意识到,以往自己的许多观念并不是自己的,而是从师长那里得来的。于是,他们开始探索真正的自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孩子很想独立,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再和家长一起活动。但是他们很清楚,自己还不能完全独立,还离不开父母的帮助,还缺乏独立于社会的资本和经验。所以,在他们自我意识中存在着矛盾。

2、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所有的孩子都有着对于自己未来和关于人生的美好理想,随着他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他们也看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较大差异,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产生了矛盾。有时候,孩子过于理想化的倾向往往是父母教育方式的结果。父母极力让孩子看到生活的积极面,把消极面掩盖起来,一旦孩子自己发现,便处于困惑之中。有些父母本身存在着追求完美的倾向,凡事有绝对化的要求,这也导致孩子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加剧。

3、沟通和封闭的矛盾

青春少年渴望与同龄人交流思想、沟通内心体验,排遣日益增长的孤独感。从青春期开始,孩子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他们既充满了各种幻想和憧憬,又会萌发许多孤独和感伤,并且有自我封闭的倾向。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渴望有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桌柜,可以存放自己的日记本、信件像册等“私人物品”,不喜欢别人特别是父母向自己问这问那,不愿表露自己的内心感受。父母为了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有时对孩子的私人物品发生兴趣,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此时,父母与孩子的“代沟”表现比较明显,这种现象其实是孩子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矛盾之一。家长应该平等地与孩子讨论问题,以教训的口吻和孩子说话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家长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二、积极互动的亲子关系

1、身教重于言教

所谓教育孩子,实际上是教孩子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每个作家长的人都应该明白,当我们教育孩子应该如何时,应该注意到我们自己是否正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些道理。父母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所谓家庭气氛是指家人相处时的关系、家庭与人交往的方式、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研究报告指出,家庭气氛与子女的适应状况有很大关系。在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中成长的子女,比较开朗乐观、积极自信,人际关系比较好,适应能力比较强;相反,在一个冷漠敌视和压抑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子女,往往在性格上容易退缩,缺乏安全感;有的则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搞不好人际关系,不易产生积极进取的愿望。

2、尊重孩子的人格

俗话说:“心态决定人生,性格决定命运。”可见,性格在人的一生中有重要的影响。我们要认识到性格虽具有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通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家长需要学会运用移位思考法,即面对同一问题,不停到寻找新的视野、角度进行分析,学会辨证的看问题。将自己融入到孩子中,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建立崭新的人际关系。这样能让孩子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培养大公无私、宽容忍让、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自信自强、自尊自爱的优秀品质。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力,使在处事中能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干事能持之以恒;能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自觉地对一些行为与认识加强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自我控制。使自己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3、给他们交往的空间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希望能有人倾听自己的话。这种需求较少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而同龄人的思想水平接近,对事物的看法有有更多的共同点,容易沟通、更可信赖。同龄朋友可以帮助青少年增进对自我的了解,可以帮助青少年肯定自我的价值,和朋友交往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另外,青少年正在学习适应社会,与朋友交往是他们学习人际关系能力的开始,进一步发展独立的人格。做家长的还应该告诉他们朋友交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明辨是非,选择好朋友交往。要让孩子懂得,不是每个人都是可以做朋友的。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发现自己交了坏朋友,就要拿出决心和勇气,坚决离开他们。其次,和朋友相处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短处,朋友之间要取长补短。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帮助别人改进不足。嘲笑朋友的缺点是最伤感情的。另外,朋友之间要保持独立性,才能建立对等的朋友关系。有的孩子形影不离、不分彼此,久而久之,只能给双方带来心理负担。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帮助我们的孩子坚定地迈好人生的每一步,学校重任在肩,家长责无旁贷,社会义不容辞,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群策群力,为我们的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营造出一片更加健康成长的蓝天。

初中生家庭教育 篇2

一、学校对初中生家庭教育辅导工作的内容

1. 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育在人脑中本质属性的反映, 对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它首先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目标、期望, 进而影响其教育态度、方式, 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教育观念主要是教子观、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

2. 帮助家长掌握教育规律, 提高科学育人水平。

教育是一门科学, 孩子成长发展有它的客观规律。只有掌握了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知识, 了解孩子成长发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 才能顺利地实施家庭教育, 妥善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家长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实践学方面的知识, 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等。

3. 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技巧提高育人水平。

家庭教育的效果, 不仅取决于教育者———主要是父母的教育动机、教育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技巧。因此,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家长学习交流教育方式及心得, 让家长能够更科学地进行教育。

二、学校对初中生家庭教育辅导工作的方式

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是根据家长的需求分类的, 其基本类型有:集体指导 (共性需要) 、分组指导 (身心发展不同需求) 、个别指导 (特殊需要) 。依据家长的需求并结合学校教育实际, 通过实践, 我们探索出了下列指导方式:

1. 专家专题讲座。

学校根据家长的需要按计划邀请相关专家给家长以系统性的指导, 除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方法讲授外, 还请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方法、经验, 提出家教中的问题和困惑并与专家共同探讨, 有效地调动了家长参与研究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从我校开展讲座后的匿名反馈调查中得知:家长们都认为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 他们从中学到了相关的家庭教育方法与技巧, 能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他们都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种讲座。

2. 建立家教咨询站。

安排资深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定期接待家长, 及时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帮助家长在解决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加以改进。

3. 家长会。

学校不再用以前在家长会上更多的只是公布考试成绩、介绍本班学生学习和生活表现的做法, 而是把这些信息利用各种表格及材料发到每一个家长的手中, 让家长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各位老师对孩子、家长的建议。这样可以留出时间让家长们畅所欲言, 提出自身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介绍自己家教的成功经验。

4. 家访。

家访是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个别性指导的一种有效途径, 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制度, 保证家访的正常开展。

5. 开放日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对家长开放, 请家长到校听课、观摩教育教学活动, 不仅能让家长直观地了解学校教育现状和孩子的表现, 了解到自己家庭教育的效果, 更能通过观摩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启发,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

6. 建立学校与家庭的信息通道。

信息的畅通是家校合作最根本的要求, 利用电话、网络等快捷的信息沟通手段能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 缩短教师与家长的距离, 让家庭教育指导能更有效并及时地发挥作用。

7. 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热点问题, 学校可以编制《家庭教育指导读本》。

利用校报、校刊、校园网等各种载体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让更多家长能够得到更多、更有效的指导, 同时弥补讲座和其他指导形式的不足。

8. 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报刊、书籍、电影、电视、录像、广播和录音等。

让家长们能最大限度地吸取相关知识,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学会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教育。

摘要:孩子成长的道路上,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现实要求学校必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我校在多年的实践研究过程中, 通过调查分析, 了解了家庭教育的现状, 研究探索了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方法, 指导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家庭教育辅导,内容,方法

参考文献

[1]傅冠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教育.湖南教育, 2001, (5)

[2]刘斌.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学与管理, 2005, (6)

[3]彦农秋.家庭心理辅导.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8)

[4]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性质与渠道.山东教育, 2004, (Z3)

[5]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对象、内容与形式.山东教育, 2004, (Z3)

[6]韩似萍.学校对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研究.中国家庭教育网

谈初中生家庭教育辅导工作 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辅导内容方法

众所周知,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完美结合,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庭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摇篮,是向孩子传送健康理念、知识的重要载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年青一代家长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家庭对孩子的责任不只是生活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本文将在总结我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对初中生家庭教育辅导工作的内容与方式。

一、学校对初中生家庭教育辅导工作的内容

1.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育在人脑中本质属性的反映,对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它首先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目标、期望,进而影响其教育态度、方式,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教育观念主要是教子观、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

2.帮助家长掌握教育规律,提高科学育人水平。教育是一门科学,孩子成长发展有它的客观规律。只有掌握了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知识,了解孩子成长发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才能顺利地实施家庭教育,妥善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家长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实践学方面的知识,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等。

3.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技巧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一主要是父母的教育动机、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技巧。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家长学习交流教育方式及心得,让家长能够更科学地进行教育。

二、学校对初中生家庭教育辅导工作的方式

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是根据家长的需求分类的,其基本类型有:集体指导(共性需要)、分组指导(身心发展不同需求)、个别指导(特殊需要)。依据家长的需求并结合学校教育实际。通过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下列指导方式:

1.专家专题讲座。学校根据家长的需要按计划邀请相关专家给家长以系统性的指导,除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方法讲授外,还请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方法、经验,提出家教中的问题和困惑并与专家共同探讨,有效地调动了家长参与研究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从我校开展讲座后的匿名反馈调查中得知:家长们都认为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他们从中学到了相关的家庭教育方法与技巧,能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他们都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种讲座。

2.建立家教咨询站。安排资深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定期接待家长,及时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家长在解决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加以改进。

3.家长会。学校不再用以前在家长会上更多的只是公布考试成绩、介绍本班学生学习和生活表现的做法,而是把这些信息利用各种表格及材料发到每一个家长的手中,让家长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各位老师对孩子、家长的建议。这样可以留出时间让家长们畅所欲言,提出自身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介绍自己家教的成功经验。

4.家访。家访是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个别性指导的一种有效途径,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保证家访的正常开展。

5开放日活动。学校可以定期对家长开放,请家长到校听课、观摩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家长直观地了解学校教育现状和孩子的表现,了解到自己家庭教育的效果,更能通过观摩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启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

6.建立学校与家庭的信息通道。信息的畅通是家校合作最根本的要求,利用电话、网络等快捷的信息沟通手段能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缩短教师与家长的距离,让家庭教育指导能更有效并及时地发挥作用。

7.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热点问题。学校可以编制《家庭教育指导读本》。利用校报、校刊、校园网等各种载体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让更多家长能够得到更多、更有效的指导,同时弥补讲座和其他指导形式的不足。

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研究 篇4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言传不如身教”,环境对个体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从0岁开始,对孩子的影响无所不包的家庭环境。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研究,希望有所帮助!

引语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言传不如身教”,环境对个体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从0岁开始,对孩子的影响无所不包的家庭环境。孟子有“择邻处”“断机杼”的孟母;欧阳修有以沙做纸,用芦荻教他写字的欧母;岳飞有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的岳母;曾纪泽有家书教子的父亲曾国藩……中国历史上许多有成就者的诞生都与用心有效的家庭教育分不开;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及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也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看法:自己的生活习惯、性格特征、思维观念、行为方式,无不烙下深深的家庭印记。我们发现,同样的班级,同样的老师,年龄、智力水平相似的初中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业水平,品德表现,自理能力等却表现出很大差异。优秀学生往往有关注孩子,教育得法的家长;而问题学生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家长,往往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愤怒,指责孩子“不听话”“调皮得很”“惹人生气”,甚至拳脚相向。历史与现实的观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的巨大影响。

何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家庭教育都承担了大量的教育任务,在今天,家庭教育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80年代以来,家庭教育在我国就引起广泛重视,研究家庭教育科学理论的热潮在我国开始兴起,一些家庭教育学的著作应运而生,这些家庭教育学著作的内容几乎都提及到家庭教育的作用,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赵忠心认为家庭和家庭教育不仅对人个体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而且在社会发展中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关于家庭和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他分别从父母遗传、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关于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认为:家庭教育首先承担着为社会造就人才的任务:其次,家庭教育也承担着传播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任务。

彭立荣在其《家庭教育学》一书中对家庭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他认为,家庭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家庭教育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第二,家庭教育能提高人口素质。

第三,家庭教育对人生能产生巨大影响。

第四,家庭教育具有培养人才的功能。

第五,家庭教育能促进社会稳定。

陈佑兰在其著作里指出:“家庭教育关系到社会发展与儿童个体成长。在社会发展方面,家庭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家庭教育状况关系着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在儿童个体成长方面,首先,家庭对孩子个性形成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次,父母对儿童发展有特殊价值,即以一种特有的方式给孩子以最早和最持久的影响与教育。

季诚钧在其《家庭教育学》里对家庭教育功能作了如下分析:“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如同教育的作用一样,主要表现在社会和人两个方面。家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家庭教育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基础;家庭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条途径;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种手段;家庭教育是影响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是影响子女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能促进智力发展;家庭教育对孩子身体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家庭美育有助于发展子女的良好思想品德,在开发智力,增强体质和形成美感;家庭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独立性、自食其力都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现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生作为童年和青年的过渡期,家庭教育在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值得人们注意,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有学者把它称为“心理断乳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是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决定初中生家庭教育效能的最重要因素。

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

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现状如何?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家长教育方式调查显示,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求多,说教多,指责多,反思少,示范少,具体指导少;亲子沟通情况调查显示,亲子沟通内容集中在学习成绩上,亲子之间存在较大心理认知偏差,亲子沟通有效性急待增强;家长教育价值取向调查显示家长普遍重智育,忽视孩子兴趣、爱好、特长,评价孩子标准单一,只以成绩论好坏;轻德育,极少关心孩子思想发展,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遭冷遇;家长对青春期少年心理特点的认知情况调查显示,许多家长对青春期少年心理特点知之甚少,对有效教育孩子感到力不从心。

我们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孩子们表示,在自己犯错时,多数家长的行为模式是:发脾气+说教+指责甚至是打骂,教育方式简单,缺乏对孩子的有效行为指导。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不喜欢家长的教育方式;根据孩子们的反映,多数家长不会因自己的过错向孩子致歉,甚至不允许孩子指出。

资料显示,初中学生家长普遍比较关心孩子,但多数家长受几千年封建社会文化传统的束缚,还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教条,不注意与时俱进,思考学习,缺乏民主、平等的教育意识。许多父母缺乏对孩子心理特点的`认识与把握,对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知之甚少,不理解孩子独立要求的合理性,习惯于强制、控制孩子,片面要求孩子“听话”,存在以家长要求为中心,要求过多,说教过多,指责多,表扬少,反思少,示范少,具体指导少的现象。在教育无效后,家长往往感到悲观,失望,无力,茫然,容易出现将教育责任推给学校的情况。

现代初中生家庭教育大致存在这几大误区:

1,普遍重视智育,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由于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及从众心理的影响,很多家长把教育理解为纯智育,又把智育狭隘等同于提高成绩,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评价孩子标准单一,只以学习成绩论好坏。家长对孩子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都毫无保留地放在学习活动管理上,尤其注重“主科”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的监督、检查与补习,八年级后,还存在重理轻文现象,相对重视物理、化学,把历史、地理、生物、政治、音乐、美术等视为“副科”,忽视孩子人文素养的培养。

2,轻视德育,极少或无暇关心孩子思想的发展变化。7成多家长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遭冷遇,如: “勤劳”在家长心中价值地位不高,4成家长不鼓励孩子做家务,“爱劳动”品质得不到培养。

3,家长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注意呵护孩子心灵。不少家长喜欢以自己的要求代替孩子的需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缺乏对孩子的尊重。许多孩子因为成绩没达到家长的“标准”,家长很少给予赞赏,给孩子的往往是批评责骂、摇头叹息,导致孩子缺乏自我价值感及安全感,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让最有学习力的青春期在无心学习,一无所获中度过。也导致孩子不愿敞开心扉,亲子关系紧张。

4,家长缺乏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以为自己付出多少孩子会有回报多少,对教育的规律及科学方法缺乏认识及把握,觉得自己教育失败,但不注意去思考失败的原因和改进的措施。

管中窥豹,调查告诉我们,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堪忧。

为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文化特色相结合。

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把培养优秀家长作为办校目标,力争“优秀家长的摇篮”成为学校办学特色。

2、建立有效家长培训机制:

建立家长学校,有计划的开展培训活动。如:通过问卷调查家长关心的今天教育问题,定期邀请教育专家以讲座方式对家长进行团体辅导,帮助家长释疑解惑,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开展亲子拓展活动,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开展小组家庭教育工作坊活动,帮助家长学习有效教育行为。

3、建立家庭教育交流机制。

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发现家庭教育骨干,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改变家长会模式,给家长以发言机会,努力使家长成为家长会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更关注孩子,更了解教育;定期进行教育孩子的好文征集活动,并在家长会上进行交流;定期开展家长论坛活动,为家长提供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的平台。组织家庭教育读书沙龙,给家长推荐优秀家庭教育的书籍报刊,鼓励家长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建立家庭教育博客圈等,鼓励家长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教训。

4、建立家庭教育辅导机制。

为了有的放矢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指导家长更好地应对孩子的个别问题,学校还要建立家庭教育咨询室,对个别家长进行单独指导,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有效性。

5、建立优秀家长激励机制

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七大原则 篇5

第一条,父母以身作则。

这是老生常谈,但是还要谈。

子女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如果父母亲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自然无法要求子女,父母亲的话也就没有权威。

中国父母对子女最普通的要求是,好好学习,认真读书。

如果你在城市家庭做调查,绝大部分好学上进学生,都出在家庭父母本身热爱学习。这不是说父母一定要天天读书。

学习可以是各种不同的文化爱好,热爱戏剧、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历史、热爱科技等等,父母和父母的朋友圈子都有爱好、有文化品位和追求,子女就比较能够发展起上进心。

当然,许多父母本身教育程度不高,但子女也同样好学上进,这类家庭往往父母言传身教、为人正直、勤奋,有良好的道德,使子女明白好好学习是自己的准则。

好学上进,本身是一种追求。有调查显示,子女问题比较多的主要是四大类家庭,第一类是父母文化教育程度太低,而家庭又非常富有,那些农民暴发户,第二类是高官后代,第三是父母冲突不断或离异家庭。第四大类家庭,父母本人都不错,可是工作太忙,只忙工作,没有抽时间关心子女教育。

西方人有句谚语,造就一个暴发户只需要一天,造就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中国人的谚语,富不过三代。

现在全中国人的理想都是“暴富”。经济富裕本身是好事,但缺失了文化追求与道德准绳的富裕环境,很容易使青少年迷失,失去上进的动力。

第二条,家长要学会保护子女。

在处理子女教育问题上,有两个错误的倾向,或者是完全偏袒子女,不信任学校和教师;另一个是完全信任学校,信任老师,不信任自己的子女。

现在的孩子即是小皇帝,也是小奴隶。在学校里压力很大,学业压力、考试焦虑、人际关系压力、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压力,不可能个个同学都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实际上大部分同学是学习一般的学生。

到初中以后,少男少女还有体相烦恼压力,体相烦恼,对自己的长相很在乎,对同学的评价很敏感,还有生理和身体迅速发育带来的种种困惑与烦恼,等等。

当子女与学校与老师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父母既不能无原则地偏袒子女,也决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站在学校老师的立场上批评子女。

要替子女设身处地着想,要学会倾听子女倾诉,实事求是地了解情况,如果确实是子女的错,也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子女分析,如果不完全是子女的错,更应该心平气和地与子女交流,找出解决的方法。

如果确实不是子女的错,而是学校方面的问题,老师方面的问题,家长就应该积极想办法解决,分担子女的压力,而不是与老师一起对子女施加压力。

儿童少年是未成年人,在心理上不成熟不健全是正常的,尤其需要家长的呵护。

家庭和家长是子女健康成长的最后堡垒。简单地说,家长要学习在学校的压力下保护子女,学会维护子女的权利,不能够事事都与学校站在同一个立场。

许多反面的悲剧的例子,导致学生走向极端行为的,许多都是因为家长不问青红皂白跟着老师训子女。

第三条,学习与子女平等交流。

父母和子女之间总会有所谓代沟的。在初中到高中阶段,是子女容易产生叛逆的一个阶段、逆反的一个阶段。

子女生理发育迅速,长成半个大人,个头与父母差不多,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从各种媒体接受了很多信息,有自己的主见,但也常常过分地自以为是。

父母的那些说教也听了10多年了,听烦了。加上学业压力大,这个阶段的子女,一般都会非常讨厌唠叨的家长。

要学会倾听子女,学习与子女平等交流。如果子女到了中学阶段还愿意有什么事都与家长交流,那家长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只要子女愿意与家长交流,有什么问题都能够得到比较妥善地解决。

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忙于赚钱,不想听子女的倾吐,认为那是毛孩子鸡毛蒜皮的事。这样就丧失了了解子女、引导子女最重要的一个渠道。

第四条,对子女多鼓励,少批评。

少年儿童只有在鼓励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

第五条,给子女一定的自主空间。

有些家长总是想控制子女、管制子女、设计子女。适当的控制是必要的。

但随着年龄增长,更多地是靠子女的自觉和自律,而且要给子女以自主的空间,要尊重子女自主的空间。

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不仅孩子要解决青春期的困惑,父母也要解决好自己与子女关系上的困惑。父母亲过分管制已经长大的子女,是许多子女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分的恋子情结恋女情结,是子女不幸福的重要原因。

家长应该明白,子女的快乐和幸福,就是家长最大的幸福,如果子女对家长非常服从,但他/她自己不快乐,那么家长还是失败的。

子女来到这个世界是家长的选择而非子女自己的选择。

而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恰如金庸小说里所说:“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学生少年又有那么大的.压力。

所以,家长有责任创造条件使子女健康成长,而不是使子女完全成为实现家长愿望和要求的机器。

第六条,对于学业,不过分苛求。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适应目前这种学校教育的。有些孩子尽了努力,可是成绩还不理想,家长要学会为孩子化解烦恼、分担压力。

西方人说,压跨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总是给孩子施加压力,好了还要再好,一次考试就要达到什么什么名次,这些都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可能把孩子逼上危险的方向。

家长应该懂得并记住,子女的身心健康、个性开朗豁达,比学业成绩重要得多。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只有在父母慈爱而不宠爱、多帮助少施压、多引导少管制、多鼓励少批评、多宽容不苛责的家庭环境中,子女才能逐步发展健康的个性。

第七条,要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是富裕地区、富裕家庭的一个问题我想,对子女成长和教育的重视绝对必要,对具体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案可以也应该精心设计。

但千万不要把孩子本身当作一个可以设计的对象。孩子是人,是生命,而不是工程师手中的一块材料。

在父母的引导和学校的教学之外之上,要给孩子自主的空间,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想法、爱好,不要把孩子当作为学校制造分数的机器、为老师制造教学业绩的努力,也不要把孩子当作为父母争光的工具。

没有人能够设计出爱迪生,没有人能够设计出爱因斯坦,没有人能够设计。人最重要的素质:好奇心、兴趣与爱好、欣赏与追求美与和谐的能力、创造发明的能力、求智爱真的渴望,都不是他人能够设计出来的。

初中生家庭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篇6

一、实施项目

1.在家长的指导下手洗简单衣物,每周不少于2次。

2.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洗衣机、吸尘器、电饭煲等家用电器,每周使用不少于3次。

3.在家长的指导下择菜、剥虾,洗碗筷等,每周不少于4次。

4.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学习烹饪,学会烹饪至少2种菜品。

5.在家长的指导下更换床单、被罩、枕套等个人床品,寒假中不少于2次。

6.保持自己卧室整洁,每2天打扫、整理一次。

7.拟定采购清单,与家长一起购置年货、节日用品等。

8.主动帮助家长进行家庭大扫除。

9.其他劳动(请在记录单上注明)。

二、学生劳动说明

1.以上劳动项目都是初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学生要勤于劳动。

2.家长对家务的分工要妥善安排,可以让孩子有正确认识,“家”是属于每个人的,所以屋里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义务去做。

初中生家庭教育 篇7

关键词:家庭背景,教育期望,关系

一、家庭背景与初中生自身教育期望的关系

社会分层引起的阶层差异是受教育主体自身的先赋性因素, 它客观地影响着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社会中的基本人权必须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进行保证。实际上, 国家和社会尽管从政策上提供了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各项制度保证, 但是, 受教育权平等的现实目标仍然很难实现。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个人常常由于自身的某些特殊因素而不能享受和行使这些基本权利。”也就是说, 在义务教育阶段, 不能排除学生父母所处的阶层差异对其产生的影响。社会分层的本质是不同群体在社会资源占有上的不平等。由于社会的不同阶层处于社会的不同地位, 他们便拥有了不同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在社会分层体系中, 上层社会成员明显有更多的机会, 而下层社会成员在占有机会方面却很难达到社会的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 从教育的结果来考察, 对受教育结果的期望往往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估, 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业成绩, 可能造成弱势人群教育机会的实质不均等。因此, 虽然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所有人义务教育的入学权利, 但是他们所享受的教育质量是不一样的。

(1) 家庭经济情况与初中生自身教育期望的关系。在义务教育阶段, 不能排除学生父母所处的阶层差异对其产生的影响。有三种家庭资源影响人们的教育获得: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学生学业成就的差异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教育背景的差异, 教育背景主要指社区环境、父母所受的教育及所属阶层。更重要的是, 不同阶层的经济收入不同, 对接受教育、参与教育过程所需成本的承受能力也大不一样。低收入阶层父母有限的经济收入首先要用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中等收入阶层父母有稳定的收入, 他们能够承受起子女各种选择性和扩展性的教育费用, 高收入阶层父母则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来追求教育的品味。

(2) 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孩子自身教育期望的关系。根据布迪厄的理论, 受教育过程是一个接受和传承文化资本的过程, 学校本质上是一个承担着教化和传递文化资本职责的社会机构。较高教育程度家庭后代在获得教育机会上具有优势。由于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也可能影响其教育观念及教育投入, 因此本研究中同时考察了父母的择校意愿以及其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第一个问题是“如果送自己的子女上一所令人较为满意的学校, 需要交纳一定的择校费, 您是否愿意”, 结果显示, 愿意为子女交纳择校费的父母对其子女的教育投入水平大大高于无意交纳择校费和没想过此事的父母。第二个问题是“您期望子女最终完成哪个阶段的学业”, 期望子女完成硕士及以上学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最高。 (1) 总的趋势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越高, 其对子女的投入也相对较高;而父母的教育期望值越低, 则其对子女的投入也相对较低。

二、相关调查

本研究选取本区域内不同两个区的两所初四毕业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父母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三个纬度来测量家庭社会地位。而初中毕业后教育分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就读高中, 一类是就读职高技校。调查的基本结果如下:其一, 样本的分布情况:A班升学类型:重点高中35人, 重点高中自费19人, 普通高中5人, 职高3人;B班升学类型:重点高中12人, 重点高中自费5人, 普通高中18人, 职高21人。其二, 父母收入与职业:A班级:父亲公务员、收入2000以上、13人, 企业领导、收入5000以上、8人, 商人、收入5000以上、7人, 工人、收入2000以上、31人, 下岗、收入1000左右、3人。B班级:父亲公务员、收入2000以上、4人, 企业领导、收入5000以上、2人, 商人、收入5000以上、5人, 工人、收入2000以上、26人, 下岗、收入1000左右、19人。

三、结论与讨论

上述分析表明:

(1) 对各级各类学校选择的直接干预。家庭背景对初中后教育分流的影响可以通过对分流结果的直接干预来实现。如鞍山市教育局规定了高中择校生 (是依据成绩, 比正常录取成绩要低一些) , 可以交3万赞助费就读重点高中。同时也规定了择校生不得超过高中实际招生总人数的20%。在无结构式访问过程中, 我们发现, 很多学校, 特别是比较好的高中, 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自费生”。在一些学校, “为解决办学经费困难”“自费生”的就学方式已被合法化。“自费生”所需的额外费用对寻常百姓来说也许不是小数目, 对这种额外费用的承受能力反映了不同的学生在家庭背景上的差异, 特别是经济条件上的差异。更有意思的是, “自费生”现象不仅反映了学生家庭在经济条件上的差异, 而且还反映了学生家庭在社会资本上的差异。在与调查对象所在学校的老师的交流中, 我们获悉, 所谓“自费生”的名额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争取到的, 也就是说有些人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争取到这样有限的名额, 对“自费生”名额的争取同时决定于人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 或者用通俗的话来说, 如果你的孩子考分不够, 而又想上比较好的学校, 你不仅要有钱, 还要有“关系”。

(2) 物质条件的差异及其对学业成就获得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也可以将其转化为子女的学业成就, 间接影响教育分流。在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 教育由公有产品向私有物品转换, 教育相关的各种支出大幅提高, 包括购买书籍和各种先进的学习教辅用品、参加各种培训班、辅导班, 聘请专人辅导和家教, 使用各种付费网站资源, 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可以为子女的学业支付各种相关费用, 从而为子女提供更优质的学习条件, 以提高学习质量。从调查还可以看出, 这里的所谓学习条件主要是指家庭为子女创造或提供的各种物质设施或条件, 因此, 由这些具体条件得到的综合指标可以命名为“物质性条件”。“物质性条件”这一综合指标的得分与学业成就 (升学成绩) 的相关关系,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习条件的差异对学业成就获得的影响。接下来, 第二节的内容将详细考察家长文化程度对子女教育过程产生的影响。

(3) 父亲和母亲受教育程度都对孩子入学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父亲或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子女在入学机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 父亲或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 其子女拥有的入学机会就越多, 而父亲或母亲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 其子女拥有更多的进入重点高中就读的机会。

(4) 相对于父亲而言, 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孩子能否接受更好的教育以及在哪类教育机构就读影响更大。作为家庭文化资源整体的父母亲受教育程度, 对孩子入学机会的影响与父亲或母亲单方面的影响类似。所不同的是, 父母受教育程度都在大专及以上的子女, 享有更多的进入重点高中就读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储朝晖.走出教育公平观念的误区[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7) .

[2]罗尔斯, 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3]郭彩琴.教育公平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4.

初中生家庭教育 篇8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融洽和睦的家庭关系与氛围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点,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港湾。然而,近年来家庭问题频现。究其原因不外乎家庭成员对自身角色的理解错位。

一、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原因

1. 沦陷在父教缺失的年代

六十至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正是当今初中生的父辈们出生的年代,当时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好几个兄弟姐妹,不缺玩伴,父母亲为了养活一大家子,都忙着工作,社会的稳定也不需要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这个年代的人就这么成长起来,没有什么机会接受父亲的教育,或者只接受父亲的打成骂就长大成人。到了二十一世纪前后出生的孩子,国家已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宝贝,母亲角色在生活中占据较多时间,父亲也被迫将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同时,这些父亲在年幼时没有机会与自己的父亲交往,当然也就不会与自己的孩子交往。

2. 传统观念导致父亲远离孩子

在农业社会中,孩子的生活技能是要向父亲学习的,比如说中医技术,各种手工技艺均是祖辈传下来的,子承父业,必须服从父式教育和管理,母亲也因为文化知识的缺失,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显得不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工业社会,到处都可以获得知识,男、女都有机会接受教育,甚至女性逐渐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提高,也将提高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从而削弱了父亲的作用。

3. 家庭问题的处理不当

当夫妻情感出现问题时,内心孤独的妈妈不自觉地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甚至用注意力将孩子裹挟,造成孩子和妈妈之间的过度依赖。当家庭不那么需要自己时,爸爸则将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孩子因此更多地生活在一个只有母亲的世界里。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夫妻间情感生活出现问题后,没有办法进行良性的交流和沟通,尤其当今社会女人地位的提高,往往导致男人以工作来逃避问题,女人则以照顾孩子来掩盖问题。孩子被母爱过度包围,和爸爸关系疏离。妻子的关注点转移了,从而忽视了夫妻间的感情问题。

二、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1. 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承担者

传统的中国家庭中父亲被认为是养家糊口的人,主要责任是保证家庭成员的物质生活,能够提供给家庭成员足够的经济保证。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参加工作,成为家庭的经济来源之一,但目前,大多数的家庭仍然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男性仍然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

2. 孩子优秀品格的重要培养者

男性具有不同于女性的精神特质,例如,男性比较独立,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父亲更加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男子汉一样有担当。男性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大胆尝试身为父亲的男性可以将这些优秀的品格传递给自己的孩子。父亲广博的兴趣爱好也能够引导孩子尝试和见识不同的事物,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多方面的兴趣。古语有“教子以义方”的说法,意思是父母不能只给孩子物质的关怀,还应该教给孩子道义,为人做事的道理。国外的一些研究以及我校课题组近三年的研究表明经常与父亲接触玩耍的孩子更多地表现出勇敢、自信、意志坚强等良好的人格品质,有更高的生命追求与激情。

三、扮演好父亲角色的策略

1. 父母亲角色的调换,明确父亲角色的重大责任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里,都才能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角色,妈妈是主要管理者,陪伴和管教孩子的时间较长,父亲因工作原因经常在外。母亲与孩子接触时间长了,会容易产生矛盾,尤其在初中阶段,孩子叛逆期,甚至会产生母亲管教,孩子不听的现象。这时,父亲不妨与母亲的角色进行互换,适度让母亲抽离管教孩子执着的状态。有责任的父亲会给孩子明智的爱,意识到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是父亲的责任。父亲多与孩子相处、聊聊天,换手照顾孩子,这样,孩子的情绪会比较稳定,有较强的安全感。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被母亲细致地照顾,较多母亲在孩子面前担任一个强者角色,照顾孩子,主动帮助孩子去做选择,包办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普遍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为了学习不让孩子做家务,使孩子在学习上也养成惰性,没有学习主动性,学习目标和责任心,总是被动地为父母学,而不是为自己学。让孩子学会承担家务,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通过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才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上自主学习,会为自己去学,而不是为父母去学。除此以外,母亲对孩子的要求多说自己不会、不行,推荐孩子找父亲,增加父子(女)交流的机会和时间,也培养孩子会主动思考问题,而摆脱依赖性。父亲和孩子一起帮助、照顾母亲,使母亲快乐,家庭幸福,孩子会是最大的收获者。

爱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责任来源于爱,是爱的体现。而责任又赋予爱理性的品质,让爱变得更加明智。

2. 父亲要做到威严有度、信爱有加

管教孩子最重要的是父亲要树立威信,让孩子由衷地敬佩父亲,那就自然而然接受父亲的教诲,甚至以父亲为学习的榜样。在我们研究个案过程中发现,有些父亲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往往对孩子采用哄骗的方法,最后却没有落实诺言而以种种理由敷衍了事,长久以往,孩子再也不相信父亲了。如果这种不诚信行为延伸到夫妻关系上,那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我校有一对孪生兄弟,弟弟自小在阿姨(妈妈的亲妹妹)家长大,环境不错,能较为健康成长,6岁回来广州读书,现在就读我校初三1班,善解人意,成绩排名中上。哥哥跟父母一起长大,但这位爸爸经常不回家,在外面有了情人,经常骗他的妻子,一回来就跟妻子有争执,并经常动打手她。这孩子自小就充满了仇恨。他在学校没办法跟人交流(只是偶尔跟班主任有几句话的交流,有时候也不清晰),经常对同学、老师傻笑,有些女同学很怕他。这是一个家庭悲剧,这位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不负责任的父亲。相反,本人曾经在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中群了做了持续两年时间的调查、访问和研究,群里的家长都是懂礼貌、识大体,尤其是这批家长中的男性家长非常有学问、信守承诺、有责任意识、有担当的人,可见,他们在孩子中是有威望的父亲。有威望的父亲在孩子面前不怒自威,一诺千金;而没有威望的父亲,在孩子心中是很难得到一个家长应有的至尊地位。

安全教育心得初中生 篇9

安全教育心得1

通过本次安全管理讲座的学习,使我对教室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教室安全工作应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和各任课老师们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教室管理的首要位置。切实从增强学生的安全认识,强化教室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教室育人环境。在此,谈谈个人对教室安全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利用班队时间,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班同学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充分利用班队时间对本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学生心中树立安全认识。学期初应把教室安全工作写进本学期的教室领导计划中,并在教学中依据本计划进行。例如:学期的第一周定为“安全教育宣传周”,这一周里主要对学生进行了新学期的安全入校教育。在以后的班队会上,应对学生进行了学校安全、路途安全、居家安全等多方面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认识,增强学生安全认识。

二、运用多种宣传方法,树立学生安全认识

我们应利用教室黑板报、主题队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并对班上的学生不定期地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知识。在教室中营造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各种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民主选举班委会时,班内应在学期初选出管纪律、管安全的副班长。另外还应在班上选出几个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担任班上的安全、纪律监督员。给这些同学详细分工,让他们明确职责,协助教师管好教室的安全、纪律工作。使教室安全管理遍布到班上的每一个角落。

四、争取各方力量,搞好教室安全管理

学期初,应该与学生父母签定了安全责任状,让父母注意配合学校教室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严防学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另外,班上所有的任课教师,特别是安全课教师也随时对本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样多方面齐心协力,共同搞好教室的安全管理。

总之,教室安全教育不是教室领导一个人的事情,所有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都有管理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只有在所有教师的齐抓共管下,教室安全工作才能做得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全的教室氛围!

安全教育心得2

安全关系着我们的生命,同样也关系着我们的幸福,这个世界上实在有太多太多的安全隐患了。例如:学校里面,在楼梯道上不要追跑打闹。在下雨天,走廊上有非常多的积水,容易滑倒。而且不要带一些小刀子进入学校,更不要带打火机。在走廊上休息时,不要将上半身探出栏杆,更不要攀爬栏杆。不要从走廊向楼下扔任何东西。不要在教室内跑、追逐打闹和做游戏。

而在校外的安全隐患也一样,例如: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随意地跟陌生人走。不要吃一些没有经过安全检测的零食。不要进网吧这些的游乐场所。

除了这些校外和校内的安全以外还有家里的安全,例如:不要触摸电线,这样很容易被电到。有时爸爸妈妈煮饭忘了关火,一定要及时提醒他们,还有,千万不要碰那些炉子,这样很容易被烫伤。不要玩滚烫的白开水,以免皮肤烫伤。

预防安全隐患从身边做起,从大家做起!

安全教育心得3

有人说,生命是宝藏;有人说,生命是黄金。我说,生命是花,就像春天绚丽多彩的花。世界因如花的生命而精彩,可是有的人却轻易地让生命之花过早地凋谢了。“关爱生命,注意安全”这句生命标语我们一定要时时牢记在心。

在我看来,安全是生命的保障,安全是幸福的守护。牢记安全,生命长存。可往往有些同学却认识不到这点,随便在校园里打闹。体育课时不听老师的指挥,下楼时挤、推同学。学校里就发生过一起对部分同学造成了巨大伤害的故。

下课了,同学们火山爆发般你拥我挤的一窝蜂涌出教室。从快被踩烂的地板和快被挤垮的门框以及摇摇晃晃的窗子就可以看出人流的拥挤。男同学们兴奋的叫喊着,那声音真像杀活猪的嘶叫。只有绵簿之力的女同学们被挤到墙边,活像一群“垂死挣扎”的猫。下楼时,因为人群的拥挤,有几名同学被推倒在地上。可是队伍后面的同学们看不清前面的状况,卯足了劲往前挤。大家你一脚我一脚地从摔倒的同学身上踩过,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前面摔倒的同学不过一会儿就受了伤。幸亏部分老师急忙赶来救援,才让这个“死亡病毒”不继续蔓延下去。虽然老师的赶到减少了伤亡,但伤亡的同学还是因为大家对安全的不重视成了牺牲品。这次事故给了学校重重的一耳光,惨痛的教训让学校增强了对安全的重视,经过这个惨案后同学们也意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

2005年因交通事故丧生的中小学生超过二万五千人,平均每天就有12名中小学生丧生在无情的车轮下。在其他安全事故方面,比如食物中毒、溺水、运动伤害、火灾等,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死亡,平均每天就有40名中小学生死亡。也就是说每天就大约有一个班的同学永远消失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同学们,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在你下次攀越栏杆、横穿马路的时候,请记住:“生命只有一次。”

家虽然是我们幸福的“港湾”,但对安全的不重视也会让幸福的“港湾”沉入大海,让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家里的餐具一定不能拿着玩耍、挥动。在不久前,就有一个小女孩拿着筷子玩耍时摔倒,筷子从鼻孔插入大脑,若不是及时送到医院就性命不保了。家里烧水时不能离水壶太近,水烧好后如果力气不够不能逞强提走水壶。如果水壶里100℃高温的沸水溢出来烫到人了的话,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在家里也不能玩火,如果一不小心火花落到易燃物品上,可能会发生爆炸、燃烧等一系列事故。如果引起了小型火灾,应用湿毛巾覆盖于火上。如果引起了大型火灾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呼吸到有毒气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学们,我们是含苞待放的鲜花,充满着青春与活力。我们是冉冉初生的太阳,散发着蓬勃朝气。一切源于生命。

安全教育心得4

面对川流不息的车辆,我的脑海中映出了八个字‘文明交通,平安出行’!让我们珍爱生命,让交通安全成为我们的朋友。——题记

让我们与交通安全同行吧!在疾驰的车辆中,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倒在罪恶的车轮底下,血泊中,有个声音在呼唤着:那个司机师傅啊,您要是再慢那么一点,何至于发生了这样一场严重的事故呢?这位同志,您要是再慢点,何至于将自己送入这不明不白的深渊呢?这样的声音谴责着人们:慢行一秒钟,就多珍惜这一条生命!让我们与文明交通并肩吧!在密密麻麻的人群和车辆中,有许许多多的人不等绿灯亮起就强行过马路,红灯明明就亮着还硬闯。

在两个路口之间的时间差,赶快争取时间,哪怕再等一秒都如坐针毡。

他们不知道,在这不文明的交通中,有个声音在呼唤着:多等几秒吧,多等几秒你就捡回了自己的生命和应有的价值,哪怕你侥幸过关,每一次都侥幸过关,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万一就把你置之死地了!这样的声音责备着人们:文明交通下,就捡回许多生命!让我们与平安出行相伴吧!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有多如牛毛的人不顾他人与自己的生命,拿他们开玩笑。

他们越栏杆,爬护栏,在车道上飞速行驶。

在这形形色色的各种行为中,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着:多走几步路去过斑马线吧,自行车要骑非机动车道,万一人家车把你撞了,飞了,解决了,这也是你自己的责任啊!人司机顶多赔你点精神损失费,后果你自己吞,多不值得啊!这样的声音时时刻刻责备着人们:平平安安出行,幸幸福福回家,千万别让悲剧发生在你我身上。

上帝是慷慨的,也是吝啬的,他只赋予我们一次生命。

生命是宝贵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就要注意安全。

而交通安全是安全的一部分,我们与它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就像是我们的朋友,日夜守在我们的身边,教育我们有文明的交通,告诫我们要平安的出行。

怎样才能做到呢?我们就应该遵守交通规则。

骑车要在规定的道内,不逆行,不撑伞骑车,不带人,不扶肩并行;不钻爬隔离栏杆,要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嬉戏玩耍……我们只有谨记交通规则,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让我们把“交通安全”扎根在心中,让“交通事故”从我们的字典中删除,让我们的明天充满阳光与鲜花吧!关爱生命,安全出行;遵规守纪,一生平安。

安全教育心得5

我班在学校和年级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班关心和支持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切实保障学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一、班主任重视,措施有力。我班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计划,班主任具体抓,并配备班级学生安全员1名,班级信息员若干名,随时观察班级情况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二、制度保证,措施到位。班级与极少数非常想上晚自习的走读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经常学习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班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班会课经常宣传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课等室外课安全等规章制度。不组织学生从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不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就近、徒步原则。严格按学校要求并遵守学生意外事故处置预案。

三、加强教育,促进自护。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安全工作的基础。班级以安全教育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以“校园安全”为主题,在安全教育周期间,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小班会、法制教育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积极推行一周安全提醒,提醒学生注意最近可能的安全隐患,如学生中出现钱被偷的问题,主要利用周五放学前的小班会,小结上周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

3、提倡走读学生步行上学,对学生骑车上学情况进行清查,严禁学生骑“三无”(无刹车、无铃、无牌照)自行车上学。

今后,班级将进一步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及时解决安全保卫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我班安全保卫工作水平。

上一篇:守护红豆杉作文范文下一篇:咏梅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