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2024-10-23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精选11篇)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篇1

一般而言, 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无力支付就学期间教育费用或支付有困难的学生群体。随着我国各大高校持续扩招, 贫困生已经成为高校值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 这个群体不仅身负经济压力, 而且还承受着难以名状的心理负荷, 能否排除贫困生的心理困扰, 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不仅关系到贫困生个人及家庭的前途和命运, 更关系到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 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帮助这一群体走出心理障碍和误区, 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现在, 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将近30%, 贫困大学生作为当前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由于经济等多方面原因, 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更多的问题, 更易出现多方面的消极心理。

1. 消极的心理特征。

有研究表明, 自卑、多疑、敏感、焦虑等消极心理特征更易出现在贫困大学生中。贫困学生在学业、经济以及就业等方面比其他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长期的高压和精神紧张, 使得心理一直处于绷紧状态, 自然更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消极心理特征。

2. 学习压力过大的心理。

贫困生由于自卑感使然, “生活上不能与你比, 学习上就一定要比你强, 考试拿一”这是压力大的原因之一;之二是, 读书的钱来之不易, 想以优异成绩回报家人和社会;之三是, 自主择业的强烈竞争。但由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还是中学式的, 还未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所以成绩平平。而在特长方面更是什么也没有, 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展示自己的风采。

3. 人际交往敏感。

贫困生多来自偏远地区、相对落后的城镇, 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多数贫困生家长的教育更注重于培养孩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音、体、美等方面缺乏锻炼。贫苦生像其他大学生一样渴望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人际交往, 但由于自身条件的弱势、经济的困窘、过分的自卑, 在与人交往中过度敏感, 担心自己遭到别人的歧视, 被人瞧不起, 与人交往顾虑较多, 对公众活动往往采取回避态度。还有则是一些贫困生把自己当作“另类”看待, 总觉得矮人半截, 不愿过多与人交往, 久而久之, 便脱离集体, 人际交往不良。

4. 能力上的自轻心理。

背负着经济上的压力, 很多贫困学生根本无暇或者不愿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以使自己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经济上的“弱者”地位, 使得很多学生习惯上把自己的各方面都置于弱势一方, 不愿过多表现自己, 压抑了这样那样的潜能。在言语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不及其他同学, 最终影响自己的就业和未来生活。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

第一, 积极拓宽勤工助学渠道, 开辟助教、助研等新的勤工助学岗位。在学生能力允许的条件下, 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 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种方式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培养贫困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加强其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使之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并增强他们对社会的全面认识。第二,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应该把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位。辅导员要清醒地认识到:对于贫困生来说, 心理帮扶与经济帮扶同等重要。心理帮扶就是“帮心”, 辅导员应该像关心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一样, 关心贫困生的内心世界, 对每一名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和个性特点、心理素质有准确的了解;在实施各种资助措施和组织活动时, 一定要顾及贫困生的自尊和情感需要, 避免对贫困生造成无意的伤害和刺痛。同时, 针对不同贫困生的不同心理特点, 开展多种方式的工作, 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2. 加强校园精神文明道德建设,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加强校园精神文明道德建设,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给予贫困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贫困生生活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他们的成才和发展离不开同学之间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尊敬, 而不是一直被人同情。因此, 创造一个和谐、互助互谅、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形成良好的校风, 对贫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班级应当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 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 加强与贫困生的交流与沟通, 逐步建立起真挚的友谊, 让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化解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 增进学生的感恩意识。

做好高校贫困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个人发展也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 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贫困生的扶住、心理辅导等工作。不仅要使每个贫困学生公平地享受到国家政策的资助, 还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学生为本, 给贫困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给他们创造均等的机会, 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 使他们在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深化、意志得到磨练、情感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骆郁廷, 丁雪琴.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2 (21) .

[2]陈阳, 常薇, 李斌.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分析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 2004 (02) .

[3]欧洪湛.浅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1) .

[4]王麓雅, 冀学峰.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4) .

[5]许驰.高校农村贫困生家庭致困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职业圈, 2007 (4) :86-88.

[6]苑晓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设想[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3 (7) :46-47.

[7]董耘, 何军, 陈立霞.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生, 2006, 26 (7) :18-19.

[8]刘均玲.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决策探索, 2006 (5) :82-83.

[9]李露, 仲稳山.中国商界 (上半月) [J].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及调适对策探讨, 2009, 12:189-190.

[10]李宗建.和谐校园视域中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传承, 2009, 5:46-47.

[11]汤志斌, 李菁.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05, 2:113-114.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篇2

姓名:吴海燕

班级:政教二班

学号:090100087 摘要:本文查阅了大量贫困生方面的专著、期刊、学位论文和其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贫困生的定义、贫困生的现状、贫困生的特点、贫困生产生的原因、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对贫困生的解决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关键词:贫困生、贫困生问题、认定标准。

当前,我国积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对教育越来越关注。同时,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贫困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由于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计划生育政策落实不到及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贫困问题给发展带来一系列障碍。现在,党和各地区政府及各高等院校普遍采取了一系列解决贫困生的措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的政策体系。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状况。然而,随着高校贫困生总量的激增,贫困生资助体系在沉重的资助任务面前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盲点问题严重制约着资助效果的发挥,因此,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更好落实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关键。

1:贫困生的定义

所谓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及其相关生活费用,或者基本生活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标准的学生。

2:贫困生的现状

贫困生往往性格孤僻内向,有自卑心理。进入大学后,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相对于其他同学,很多贫困生仍属于埋头苦学型的,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学习上,与老师、同学沟通缺乏。久而久之,贫困生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的贫困生问题绝非单纯的经济问题,更会加剧经济问题乃至影响人生发展。

(1):坚强的外表与脆弱的心理时刻伴存。

(2):过强的自尊与过度的自卑感如影随形。

(3):独立的外表下掩饰的封闭内心。

(4):逃避集体活动,游走在大学的边缘。

(5):面临就业压力大。

3:贫困生的特点

目前高校贫困生呈现以下一些特点:一是贫困生比例逐年增大。二是城乡差别正在缩小。三是来自中西部地区家庭的贫困生比例较大。综合数据表明,高校来自中西部的贫困生已占了70-75%。四是由于理工就业容易,理工科专业学生中困难比例高于文科学生。五是低年级困难学生比例高于高年级。六是贫困生欠费较多。七是贫困导致贫困 生精神和心理上承受了很大压力。

4:贫困生产生的原因

1.从社会角度看,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产生是伴随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而出现的。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前, 实行“国家全包”教育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 改革中收入不断增加的人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党和政府根据这一情况放宽招生政策, 招生人数由原来每年几十万增至几百万。高校招收人数急剧增加必然要求改革“国家全包”的教育体制, 实施高校招生“并轨制”, 学生的家庭不论经济状况如何都要承担子女的学习生活费。

2.从经济角度看, 东部地区经济文化很发达, 而中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低,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 边远地区的人民有些甚至处于贫困线以下。因此, 高校招生“并轨制”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大学生家庭来说, 很难负担。随着下岗待业人员的增加, 其中没有技术并且身体状况又不健康的下岗人员子女在大学中也就进入贫困生的行列。改革过程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别拉大, 那些经营不善部门的职工几乎无法担负自己的子女读大学的学习生活费。

3.从家庭角度看, 经济拮据是产生高校贫困生的最根本最直接原因: 第一,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尤其是中西部的农村家庭收入一般比较低, 其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产品, 而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较低, 且大部分是满足自己的需要, 没有多少用来交换, 无足够资金供子女上大学的费用。第二, 来自城镇的大学生, 因有些职工分流下岗, 生活很拮据, 难以支付子女读大学的费用。第三, 单亲家庭或父母双亡的子女因经济失去依靠, 考入大学缺乏经济支柱。第四, 遭受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幸的家庭, 经济困难不能提供孩子的学习生活费用。第五, 家庭人口多,劳力短缺, 致使家庭经济入不敷出。

5:贫困生的认定

目前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认定对象界定缺乏操作性所谓的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重庆市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了贫困生认定标准:(1)孤儿、烈士子女或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者;(2)单亲或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长期卧床家庭缺乏劳动力,家庭又无固定经济来源且亲友无资助能力者;(3)家庭被地方政府列为特困户,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者;(4)家庭为民政部门确定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者;(5)学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学生本人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者;(6)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条件差,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者;(7)因家庭经济贫困,无力支付在校期间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应该说,政策还是比较明确的。制定一个界定贫困生的“科学”标准并不难但科学的标准并不一定就是最可操作和最易操作的标准,难就难在如何用这一标准去认定“谁是谁不是”贫困生。这一政策最大的弊端在于它缺乏具体的相对客观的量化操作标准。高校学生来自大江南北,这本身就给取证工作带来难度。我国东西部贫富差距较大,各省市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对贫困的界定也就各有说法。加之每个学生在校的经济表现也各有千秋,因此,有限的资助金额给谁,不给谁,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认定过程存在漏洞现有的高校贫困生认定办法是:由学生本人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加盖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公章,并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各高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各省市文件,制定相应的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并按其规定的程序和办法对贫困生资格进行认定,认定结果公示无异议后存档,为贫困生资助提供依据。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由贫困生持加盖公章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由所在班级同学及辅导员组成评议小组,对其在校经济情况表现进行评议,认定贫困情况,再由学院进行审核。

这套认定体系看似相当完备,没有什么漏洞,但是,在中国这一人情社会里,这一套操作就有大问题了。

首先是家庭经济贫困证明。由于贫困证明需要生源地政府出具,而一旦出具此证明就有可能为申请办证人员带来一定的好处,自己又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因此,面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乡里乡亲,基层办事人员一般都乐意帮忙出具这样一份证明;当有了基层政府出具的贫困证明,后面的盖章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其次是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学生随意捏造极低的家庭收入情况时有发生,随着国家奖助学的发放,部分学生明白了家庭低收入就有可能获得资助,有时候,学生为了能成功办理贷款,往往也把家庭经济情况写得极低,以便取得所需。对于需要到生源地核实的家庭人员职业、经济等情况,由于高校的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根本无法实地走访调查,材料的真实性也就无从证实,只能依凭学生出具的材料来判断。

第三是评议小组的评议基本依据老师同学的平日观察和感觉。同学之间互相比较熟悉,能为评定贫困生带来一定积极影响,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非常熟悉自己周边的人,一个寝室的相对熟悉,跨寝室的同学就了解较少了,男女生之间接触较少,如果担任评议的是位一般同学,对其他同学的了解更少;学生的个性不同,在穿着、表现上也有较大差异,有些家境较好的同学,由于自身的勤俭节约,从外在难以看出是否贫困,而有些较贫困的同学,为了不让别人看不起自己,在外在打扮上较为大方,这给评议带来一定难度;另外,也不排除某些评议同学的小团体主义,在评议过程中支持和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否定与自己接触不多、关系不好的同学。辅导员老师在评议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辅导员往往负责管理两三百多学生,日常事务繁杂,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知根知底,在审核时,一方面参照评议小组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尤其是在大一新生的贫困认定工作中更是跟着感觉走。时间短、任务重,往往到了一学期以后才能发现判断错误。2 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建议

建立科学的认定标准,共享贫困生数据库应由国家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社会保障、教育保障方面的专家学者,讨论和制定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贫困家庭量化指标。根据此标准,户口所在地的政府工作人员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数据库,由系统自动判定贫困等级:不贫困、贫困或特贫困。对此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在有效保护信息安全前提下,允许

全国共享此数据库,高校可按照规章制度申请查询数据库信息,为贫困生认定工作做好铺垫。

认定工作应提早到高中开始现有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基本集中在高校,由于高校学生来自于天南海北,无形中为认定工作带来了困难,增加了高校认定工作的成本。如果在学生中学阶段就着手建立贫困生档案,学生升入大学后,该档案和学生其他档案一起随学生调入所在高校,高校则根据学生申请,查阅其档案即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认定的准确性。

在认定工程中加大监管力度政府是贫困生认定体系的主体,同时又是具体的执行主体,因此,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非常必要。在办理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应落实工作人员问责制,最大可能地保证贫困

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高校自身也应对贫困生认定各环节加强管理和监控。从贫困生申请、评议建档、审核公示、跟踪了解、违纪查处等多个环节进行监管,杜绝主观违规,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的学生随时取消资助资格,并给予相应处罚,不断提高认定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完善学生信用资质评定系统诚信教育,是近年反复提及的一项教育内容。一方面,我们要让所有学生都能了解贫困生资助的程序、方法、方式和标准,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贫困生评定与监督的行列之中,提高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诚信教育使那些“假贫困生”增强诚实守信的意识,从而有助于降低贫困生认定成本,提高贫困生认定效益。加强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让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树立诚实守信的校风对学校建设也极为重要。

6:贫困生问题对策思考

一、贫困生的确定。准确确定贫困生,将学校有限的资助资金真正“助”给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是高校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先决条件。国家对贫困生的界定是:学生在校的月收入(包括奖学金、开展勤工助学取得的收入和各种补贴),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的。而各地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状况是差别的,有的差别还很大。因此,对贫困生的认定所依据的标准,一是学生家庭所在地区及其具体经济收入状况,二是学生就读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水平。要选准贫困生,就必须较为准确地掌握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单凭学生本人陈述和申请是不够的,应由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政府、机关出具较为详细的证明材料,作为学校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完善助学贷款。从全球来看,学生资助政策的总的趋势是:从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变,从以助学

金、奖学金为主向以学生贷款为主转变。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有了学生贷款,学生贷款在许多国家已成为学生资助的最主要的方式。回顾近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的进展情况,虽经多方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总的来看,并不很理想。截至2003 年7 月全国高校已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合同的学生人数仅占申请人数的31 % ,贷款金额只占申请金额的37 %。根据江苏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2002 年3 月初的统计,至2002 年1 月底,全省国家助学贷款申贷总人数45490 人,申贷总金额26484.24 万元,已贷总金额为8023.64 万元,占申贷总金额的30.3 %;已资助19449 名在校大学生顺利就学,占申贷总人数的42.8 %。尽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取得了突性的进展,但与全省9 万多名贫困生(其中一半为特困生)的实际情况相比较,申贷人数仅为50 %左右,实际资助的人数仅为贫困生总数的20 %左右。国家助学贷款是应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银行、学校、学生应积极配合,努力使助学贷款成为未来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主渠道。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完善助学贷款政策,分担助学贷款中的拖欠风险,组织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加强对学生助学贷款的宏观管理和监控;银行要提高认识和责任感,同时要强化贷款回收;高校要搞好学生助学贷款的咨询服务,承担学生助学贷款资格认证的主要工作,加强对学生的信用教育;而作为贷款的最大受益方学生,则必须按借款合同严格履行还款义务。

三、加大勤工助学力度。通过勤工助学形式,把对贫困生的资助从无偿变为有偿。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意识。补、助、减都属于无偿性的资助,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依赖感以及行动上的惰性。而勤助学可以使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理解劳动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大学生活,发奋成才。第二,贫困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心理上不会有一种被施舍的感觉,可以减轻贫困生的精神压力,有利于培养贫困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三,参与勤工助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实践能力、扩大社交范围、克服自卑心理、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因此,应鼓励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把勤工助学作为高校资助贫困生的重要途径。因此,完善勤工助学机制,高校需要配套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行政管理方式和学籍管理制度。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逐步实行弹性学制,允许高校贫困生在保留学籍和学业成绩的前提下休学参加勤工助学,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勤工助学,使之充分发挥资助学生、锻炼能力、增长才干、适应社会的作用。

四、扩大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覆盖面。奖学金主要是用来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所占比例小,一般受奖覆盖面是30~40 % ,并且奖金额度较低。据了解,贫困生在奖学金获得者中占比例不大,约为10 %左右。事实上,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对贫困生而言并不平等。因为,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经济状况不好的环境中,相对而言,他们在中小学受教育的条件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困难造成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也影响学习的效果,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贫困生的获奖概率。因此,奖学金条件应向贫困生倾斜或单独设立“贫困生奖学金”,以保证奖学金真正在资助贫困生方面发挥作用。

五、建立混合资助模式。“资助包”政策是由美国国会研究制订的一整套学生资助评审规则和办法,供美国教育部、各级政府、高等院校和学生以及家长参照使用,对我国贫困生资助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资助包”将助学金、贷学金等各种资助混合计算,形成一个“一揽子资助”方案,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各种资助方案都界定了具体的资助对象、资助额度、计算办法,便于执行。通过“资助包”政策,可以防止一部分学生获得大量资助

参考文献:[1] 透视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难现象 林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9-0175-02 [2] 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现状及资助对策 张鼎良 中图分类号: G 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25409(2007)082017120 [3] 浅析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 田修胜 周贤君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篇3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心理问题 研究对策

高校贫困生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群体,而且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占在校生总数的10%至20%左右,可以说已经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根据调查研究贫困生中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学生,分析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认真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1.自卑与自尊交织。自卑是高校贫困生中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和最重要的心理特征。高校贫困生大都来自边远贫困地区,家境贫寒。由于其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以及受其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发觉自己在经济、知识技能等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差距悬殊,遂有自惭形秽之感,愈加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久而久之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这给贫困生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和压力。但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家庭、社会环境的激励使贫困生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毅力,使他们从小就形成了争强好胜的心态,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想方设法改变贫困的现状,希望能出人头地,为此他们努力奋斗,因此自尊心相对更强。一些生活本无着落的贫困生却拒绝领取助学金,甚至不愿意参加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活动,有的对学校和别人的好意资助断然拒绝。这就是贫困生自卑和自尊心里交织的真实写照。

2.敏感和孤僻共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很敏感,容易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者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由于激烈的竞争、繁重的学习、陌生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冲突,一些贫困生变得敏感多疑,他们感到自己不被别人接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封闭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愿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也尽量不参加同学们的聚会活动,独来独往,离群索居,结果变得越来越孤独。甚至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一道围墙,他们常常给人一种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长此以往,会造成性格上的严重缺陷和心理畸形,敏感孤僻,逃避现实,沉默寡言,甚至产生自怜、自残、自毁等心理问题。

3.焦虑与抑郁并存。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很大,贫困生背负着沉重的思想负担,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的心境,有的为生活费用、学习费用、能力培养的落后而焦虑;有的为同学交往中的误解或歧视、面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所承受的巨大就业压力而焦虑;有的对家人生活担心和大学生活中的种种不适而焦虑;有的为迫切希望改变贫困生活而焦虑,焦虑抑郁的心理成为贫困生突出的心理特点。贫困生长时间的焦虑就会形成抑郁性格,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疏导,久而久之会发展为抑郁症。

4.无奈和愧疚交错。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不少贫困大学生表现出无奈和失望,贫困生大都有着强烈的出人头地和报答父母恩情的想法,但往往为自己不能自立而苦恼,不能为家庭减少压力特别是无法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而产生强烈的愧疚感。这种无奈与愧疚的不断交错,更加剧了原已过重的心理负担,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和突发性事件。

5.嫉妒与怨恨相伴。有些贫困生针对同班、同级、以及同校的一些经济条件以及其他方面优越的同学产生强烈的忌妒心理,他们经常怨天尤人、愤恨世道不公、感叹生不逢时、对社会持悲观否定的态度,他们常常为自己家庭贫困而苦恼,自我意识消极,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

6.逆反与偏激同生。由于现实沉重的经济压力、城乡之间的差别、消费水平的巨大差距、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封闭的生活、人际交往的不适应、感情上的烦恼、社会生活存在着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就业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等等问题的存在,部分贫困生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把自己的贫困归罪于社会的不公平。

二、增进和维护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和社团、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等的作用,结合当前贫困生的思想实际认真分析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心理性格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同行为表现,通过专题讲座、个别谈话、座谈讨论、典型案例教育、演讲辩论赛、主题活动、班级社会活动、家访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理想观念教育为核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育他们虽身处逆境,但要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引导他们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勇敢地面对挑战。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如周末文化、节假日文化、寝室文化、班级文化等开展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贫困生在宽松的人际环境中学习、生活,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把自己融入到大集体中去。同时,可以开展多种活动让贫困生特有的文化反过来影响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可通过鼓励贫困生刻苦学习,带动整个校园的学风建设,可通过贫困生勤俭节约,端正学生的消费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贫困生利用寒暑假从事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出封闭的校园,多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学会与他人交往,增强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高校要确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于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德育工作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方面的社团,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正面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开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咨询门诊、心理行为训练、心理信箱、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 篇4

对于高校贫困生的概念, 暂且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表述, 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家庭人均收入较少;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低于学校所在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在校期间, 学习及生活缺乏固定经济保障;家庭基本无力支付学杂费等。为了给贫困大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教育部及各高校制订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显性的经济问题, 但却忽视了同样影响贫困生学习与生活的隐性心理问题。

一、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意义

1. 帮助高校贫困生克服心理障碍, 重塑生活信心

大学生正处于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在现实与理想的冲击之下常会产生许多矛盾心理。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因受种种内外压力的干扰而产生心理症结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因此, 能为高校贫困生提供除经济支持以外的有关心理上的帮助, 能使他们不断克服心理问题, 培养健全人格, 进而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 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2. 为高校培养更多的人才提供支持

高校贫困生人数在近几年持续攀升, 截止2009年, 贫困大学生人数占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由于教育平等提倡每个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 所以贫困生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自然也是国家的栋梁, 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能使更多高校贫困生从心理阴影中走出来, 以一名普通求学者的身份为我国高等教育添砖加瓦, 以踏实勤奋的态度努力成长为国家及社会需要的新一代建设者。

3. 促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稳步发展

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在近几年贫困生大军的不断壮大下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领域, 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任务和课题。这对于提升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完善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能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途径和支持。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 经济上的“弱者”———自卑感严重

贫困大学生因长年累月忍受生活上的凄苦, 自然向往物质充实的富裕生活, 因此秉承着“金钱至上”的理念, 希望能用知识改变命运。可物价的日益攀升以及当代大学生越来越严重的攀比风使贫困生的自尊心受到重大挫败。在他人轻视的目光中, 贫困生也越来越瞧不起自己。此外, 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富二代”“官二代”给贫困生造成一种无形压力, 他们开始抱怨家庭与社会, 这更加重了他们心理上的自卑。

2. 无法实现的“位移”———人际关系敏感

学生从一种环境进入并适应另一种环境的现象叫学生的位移。一方面经济上的落后给许多贫困生带来了交友上的困扰。由于长期的勤俭节约, 许多贫困生在与同学交往时常常显得畏手畏脚, “不舍得花钱”成为他们被孤立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贫困生在较低级的生理需要及安全需要满足后会产生归属于爱的需要, 因此他们渴望积极融入集体、渴望获得关爱和友谊, 但他们又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过于封闭自己, 因此陷入苦闷与孤独中, 内心积郁过重。在人际关系上的困难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 使他们产生对周遭环境的排斥, 进而打碎了他们原先设想的美好大学生活。

3. 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压力大

一方面, 贫困生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 他们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相隔绝, 接触新事物的机会较少, 因此他们在面对诸如电脑课、英语课等公共课时显得捉襟见肘。另一方面, 他们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为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从事勤工俭学的工作以及各种校外兼职, 自然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少于其他同学, 因此对于学习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 他们在学习上的压力还表现为对未来感到迷茫以及在学习与赚钱之间拿捏不定的矛盾心理。

三、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举措

1. 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改善贫困生的心理状态, 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念的转变。这就需要学校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电影展播、宣传榜样人物的先进事例等方式使贫困生认识到物质上的贫穷并不是他们的缺陷, 现代社会更加看重的是知识和能力, 只要摆正心态, 不卑不亢, 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同样可以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

2. 创设和谐互助的校园环境

教育社会学认为: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成就感、幸福感、挫败感不是由他们自身决定的, 而是取决于他们周围的环境以及他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贫困生来说, 大学生活是新鲜而陌生的, 因此他们急需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找心灵上的支持和慰藉。创设和谐互助的校园环境, 不仅能使贫困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温情, 也能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平等的生活与学习氛围, 使他们能安心完成学业, 努力实现梦想。基于此, 学校师生应当尊重贫困大学生, 不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 为他们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 使他们能自然地融入集体中。

3. 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一方面, 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应及时了解及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另一方面, 应当拓宽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的渠道。例如, 为贫困大学生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改善心理咨询室的硬件设备;定期组织教育工作者与贫困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以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难题并帮助其解决等。

4. 开展有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的实践活动

学校应积极组织贫困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良好心态以及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如开展公益活动等, 使贫困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人间真情, 能不断挖掘出其内心深处的感恩情怀, 并能化感动为力量, 摆脱心理缺陷, 努力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同时, 学校应在贫困生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上进行调整和优化。俗话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给贫困生分发助学金固然能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但也容易使他们养成“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许多贫困大学生拿着国家的助学金肆意浪费, 完全抛弃了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 这样就背离了国家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的初衷。因此, 学校应该结合贫困生的兴趣及专业需要安排适当的勤工助学岗位,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用, 都能把工作也当做一种学习而不仅仅是以赚钱为目的。这不但能给予贫困生以心理上的尊重, 使他们不用每天机械性地完成工作从而怨声连连, 而且能为他们今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校贫困生是抱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开始大学生活的。因此, 国家、社会及学校应当将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而使大学校园真正成为他们挥洒青春、铸就梦想的乐土。

摘要:近几年,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似乎一直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就此问题对研究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意义,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以及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相关举措进行了论述。为引导国家、社会及学校减轻贫困生的心理负担, 从而使其能够积极向上的渡过大学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意义,表现,对策

参考文献

[1]迟丽杰.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 2009.

[2]张蓉蓉.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63-66.

[3]郭先根.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 21 (4) :114-115.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篇5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心理贫困 心理援助

[作者简介]陈立春(1967- ),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吉林 吉林 132013)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86-02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作为同龄人,同生活、同成长在大学校园里,本应有着同样的欢乐或痛苦。但在现实生活中,贫困生往往由于经济上的沉重压力和所处消费环境的巨大差异,以及成长中所遭受的挫折经历影响,会产生心理上的自卑感、焦虑感、抑郁感。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偏执心理,陷入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贫困状态。因此,关注贫困生问题,不仅要从经济上资助,更要对其群体实施有效的心理援助。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具体表现

所谓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是指因为经济贫困等原因,给人带来的精神迷茫和心理困惑等一系列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负面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自我认识上的自卑。基于贫穷的家庭经济状况及以往的挫折经历,贫困生往往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对自己持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信心,总觉得低人一等。这种过度的自卑又激发强烈的自尊。可以说,相比非贫困生,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更加强烈。他们对涉及自己的事情总会引起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以强烈的自尊来掩饰真实的自我。由于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担心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往往从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

二是情绪情感上的焦虑。贫困大学生的焦虑心态主要是由现实环境的压力与经济困难而引起的自我无力应付的现实性焦虑,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担忧,以及对危机预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体验。贫困生都有着发奋成才而改变自身窘迫处境的强烈愿望,但物质生活的匮乏,学费与生活费的无法保证,以及学习和就业的竞争等,使他们产生巨大的思想压力,精神上常常紧张、焦虑,处于烦躁不安、悲观甚或厌世的痛苦境地。过度或持久的焦虑体验必将损害他们的正常心理活动,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三是看待事物的偏执。贫困生的偏执思维表现在对于他人的不信任与怀疑,常常将他人的动机理解为恶意的。偏执的学生极易掉进思维的死胡同,看问题片面、狭隘,脱离实际,不能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由于自卑而激发的强烈的自尊心也可能使贫困生产生对社会文化的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部分贫困生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和不满情绪,他们常常会认为是社会的不公平造成自己的困苦境遇,因此对社会的消极面极力夸大,深恶痛绝;对老师、同学的热心帮助更是冷漠排斥;对父母产生怨恨,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是他们无能力给自己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四是人际交往中的敏感多疑。很多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在实际的交往中,也往往因经济上的拮据而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与人接触大都经常抱着一种防御心理,不但将自己紧紧封闭,且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只要涉及能联系到自己的事情,很容易对号入座,从而引起情绪上的强烈反应,甚至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也总是多疑与妒忌。这种心理,会促使他们的人际关系紧张,精神上痛苦不堪。

二、高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援助”

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偏执心理,严重的还将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及社会的安定。因此,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不可否认,家庭经济困难是困扰贫困生的最大问题,也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但是,这并不能决定一切。有些同学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全面发展。可见,经济贫困只能说是贫困生“心理贫困”产生的外在因素,而制约其主体心理素质水平的知情意行的状态及其人生观和世界观才是最为根本的内在影响因素。笔者认为,要使贫困生真正摆脱贫困危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心理上的疏导和心灵上的援助。

(一)以人文关怀和精神鼓励,帮助贫困生避免负性情绪的产生

1.人文关怀。在解决贫困生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在物质救助的同时,要考虑贫困生在情感、心理方面的需要,要关注、理解、尊重他们的认知、情感及行为方式,要支持、鼓励他们克服消极情绪,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要引导他们意识到,贫穷不是错误,贫困生和其他同学是平等的,他们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相同的,而成功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2.精神鼓励。在帮助贫困生经济解困的同时,更应着重培养贫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他们奋发成才。一是要使经济资助与自立自强教育有效结合。要加大勤工助学力度,力求通过贫困生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从而达到既解决实际困难,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二是要使社会支持与回报社会有效结合。社会及学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既是对贫困生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贫困生的期望。应有意识地将资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贫困生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帮助贫困生消除心理疾患

心理咨询是引导贫困生树立健康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它能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释放压抑情绪,使之向健康方向发展。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不难看出,造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物质贫困,更有贫困生对贫困的非理性认知,他们往往夸大了贫困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心理矛盾与困惑。心理咨询技术,能有效地帮助贫困生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情绪与行为,从而获得新的心理感觉。

近年来,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高校普遍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咨询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很多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只是一种摆设。据此,笔者认为,高校要从组织上高度重视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要深入宣传学校心理咨询的功能、心理咨询室的具体位置、开放时间等。同时努力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水平。

(三)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贫困生的心理保健能力

1.要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在新生入学初,就应进行必要的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以全面掌握包括贫困生在内的广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有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贫困生要格外重视,鼓励老师和同学主动与他们交流,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从而克服人际交往中积累下的不良情绪体验。同时,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同学,要做好预防和发展性的心理辅导工作。

2.要做好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在贫困大学生中,多数人的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失衡,可以随着诱发情境的消失或经过同学的帮助或心理辅导老师的辅导而恢复正常,只有少数人属于心理失常或心理疾病。因此,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或各种专题讲座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普及活动,让广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增强心理健康水平。

3.要搞好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或解决心理问题的心理辅导方式,主要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引导成员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相互支持鼓励,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提高成员的社会适应性,促进成员的人格成长。团体辅导,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群体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对于帮助贫困大学生认识自我,接纳他人,改变认知,提升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良好的作用。

(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贫困生克服消极心理障碍

1.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建设。要注意培养团结友爱、相互理解、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2.充分发挥党团、学生会、社团的作用。党团组织及社团组织要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使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从而消除经济困难给贫困生带来的精神压力。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为贫困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既为贫困学生提供了锻炼的舞台,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尊自信,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了深入了解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和途径。此外,也能促使他们结识更多的同学,有助于打破人际交往的心理屏障。

4.对学生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引导。要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杜绝一切向钱看的不良社会风气,营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

(五)培养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指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辩证思维的指导,因此,要对贫困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发展中的一切事物。

1.指导贫困生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认识活动。要认识到大学生贫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历史、自然、社会以及家庭收入等方面,个人原因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此,贫困不是贫困生的错。也要认识到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认识不清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贫困非但不是耻辱,处理得当,反而是一种精神财富。

2.指导贫困生自觉地运用辩证逻辑思维指导认识活动。要认识到贫困包括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贫困,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真正的贫困在于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贫困大学生是精力充沛,并且已步入知识殿堂的佼佼者,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增强自信,消除自卑。

3.指导贫困生自觉地运用发展的思想指导认识活动。要认识到贫困是暂时的,通过劳动等途径是能够改变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认识不清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要充分挖掘自己的长处,从现实出发,规划自己的生活;要树立自信心,积极面对困境,自觉减轻心理压力;要把主要精力用到学习上,树立自强、自立、自尊、自重的精神,顺利完成学业。实践证明,当人有了自信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目标和信念时,就会自主地战胜心理障碍,从而自动排解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

[参考文献]

[1]田经兵.高度关注大学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J].学习月刊,2007(6).

[2]李瑞学.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J].教育探索,2005(11).

[3]温阳,余方亮.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岳华.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村教育版),2006(3).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篇6

一、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 自卑心理

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只是不同的学生自卑的程度有所不同。自卑感是在当今贫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表现出易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等。高校贫困生面承受着很大的经济压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为基本的生活费用发愁。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何难和其它学生进行交流。很多贫困生都不敢和其它学生进行正常的交际, 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贫困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 也希望获得同学的认可, 但由于自卑心理, 不敢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 将自己封闭, 从而使得自卑心理变得更强。

2. 逆反和偏激心理

高校贫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仅要承担学习上的压力, 同时还要承担经济上的压力以及精神上的压力。长期生活在各种压力下, 再加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公现象, 使得贫困生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 将自身的贫困现状归咎于社会的不公, 从而形成亚健康形态, 加剧了对金钱的渴望, 对周围一切产生反感, 容易形成逆反和偏激心理。

3. 懈怠心理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氛围中会使得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变得更强, 从而出现无法控制自己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又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 从而出现严重的懈怠心理。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甚至对学习都失去了兴趣。

4. 虚荣心理

贫困生对于自己贫困的处境感到很自卑, 不愿意承认自己生活上的窘迫。因此, 在和同学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总是极力掩饰自己囊中羞涩的事实。甚至个别学生不愿意被学校评为贫困生, 拒绝学校的资助。这些都是贫困生心理上脆弱的一种表现, 这种虚荣的心理往往又给贫困生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虚荣并不是自尊, 而是一种扭曲的自尊心的表现。但往往是学生的虚荣心越强, 自卑心也就越强。

由此可见, 我国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偶然, 而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这种强烈的自卑心不仅会影响贫困生和同学之间的交往, 同时还会影响其学习成绩以及人格的形成。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高校贫困生中出现学业不合格、中途退学的比例是非常高。因此,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应为高校贫困生提供正确的心理辅导。

二、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第一, 要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解决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首先就应改变其思想, 这是帮助贫困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本方法。高校应加强对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 为其提供专业的指导,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 还应多关注贫困生的学习生活, 及时发现问题, 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第二, 要帮助高校贫困生增强学习的信心。首先, 应改变贫困生自我封闭的现状, 让他们多和同学、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使其能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其次, 要多关心贫困生的学习情况,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最后, 通过身边贫寒学子成长、成才的事例, 影响贫困生, 给他们学习的动力;

第三, 要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鉴于贫困生不好意和周围的人进行沟通交流, 学校应为学生定期举行心理咨询活动, 通过这种专业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 为其提供舒缓压力的途径;

第四, 创造助学条件。“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学校应加大贫困生减免学费和提供困难补助, 同时应创造条件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对于那些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学校应尽量优先推荐, 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这和国家的政策、社会的支持以及家庭教育等有很大关系。大学生是民族之希望, 大学生是国家之未来, 贫困大学生更加承载着自己和家庭脱贫的希望。因此, 高校应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给予他们正确的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郭丽君.李建伟.浅谈新时期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知识经济, 2015 (18) .

[2]杨倩.浅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现代交际:下半月, 2015 (8) .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篇7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强烈的自卑感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面的困窘,造成了在生活和学习上有很强烈的自卑感。在这个时代,物质生活被推到了极高的位置,精神生活却相对贫乏。这样一来,导致了在学校中贫富差距很大,家境优越的同学出手阔绰,在日常生活当中有着很强的优越感;贫困的同学由于巨大的心理落差,自己觉得处处不如别人,造成对自己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巨大冲击,从而离群索居,不与别人过多的交流,在自己的空间内封闭自己。即便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这部分大学生的自尊心非常脆弱,心理上比较敏感,自尊心较强却也容易受挫,在自尊和自卑的情感之中,产生了交错复杂的一种性格。

2、自尊感过强

贫困生因为困难的家境从小受一些歧视和挫折,这样养成了他们自尊心强的特点,部分贫困生更是因为想掩饰自己自卑的心理而用过强的自尊心来武装自己。强烈的自尊心使得他们听不得半句有关贫困的话,受不得半点委屈,不能理智地看待周围的一切,老师同学一句不经意的话和平常的举动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使他们感到压力。其中部分人稍遇挫折,就会心灰意冷,悲观绝望。这样由于性格上过于内向,精神上焦虑不安,萎靡不振,人际交往自我封闭,言谈举止小心翼翼,造成人格上的缺陷,给人一种猥琐、消沉、懦弱的感觉。

3、焦虑

贫困生在求学的过程中,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高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奋发努力来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所以一些贫困生给自己制定很高的目标。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一方面,因其期望值过高或目标不切实际,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问题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得到解决,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其次,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贫困大学生生活拮据,面对着更多的生活压力——为学费发愁,为生活费苦恼,甚至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为了维持生存,利用业余时间打工赚钱,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干扰正常的学习,致使他们精神高度紧张。

4、依赖心理

由于学校对学生的关怀不断深入,学校为贫困生提供了奖助学金,以及一定数量的勤工俭学的机会,甚至政府和企业也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帮助。并且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帮助以物质为主,精神上的帮助很少。这样一来,让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认为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甚至把美好生活的愿景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忽略了自身努力的重要性。甚至在这种依赖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对学校、对社会产生不满甚至是对立的极端情绪。

二、改善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的对策

1、加强对贫困生思想教育

首先,应通过思想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分析困难,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眼前暂时的经济困难,树立信心和希望。第二,通过老师谈心、自强自立先进个人报告会、勤工助学经验交流会、优秀事迹汇编等方式在思想上培养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要帮助他们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针对一部分贫困生身上所存在的虚荣心及自卑心理过强、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等问题,要通过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贫困不是耻辱,凡是有助于完成学业的勤工助学活动都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克服困难。第三,帮助贫困学生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对于那些思想认识上和心理有偏差,如依赖懒惰、消沉麻木型的贫困生,一味地给予经济救助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甚至会助长精神贫困的发生。要引导他们意识到贫困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外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困生的奋斗自救必不可少。第四,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思想。在贫困生中加强诚信教育,要使贫困生把国家、社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化为自己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强大动力,以同样的爱心关注与自己同样困难的同学,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异成绩回报国家和社会。

2、建立贫困生档案,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针对在校贫困生,高校应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对贫困生中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学生,要注意建立档案,追踪了解,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通过真情释疑、融情说理等科学教育方法,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顽强的意志和宽阔的胸怀对待困难和挫折;教会他们掌握自我接纳、自我排解、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克服和战胜困难,做生活和事业的强者等等。有些心理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因性格或难以表明等原因,即使心理存在问题,也不愿意与别人交谈,不愿打开心扉。但现在大学校园都有网络,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迅捷性、互动性、便捷性,时间、空间不受限制性,学生可以和心理咨询老师在网上平等的沟通,交流的形式也是“见字不见人”,这就使得性格内向或当面沟通有障碍的学生也能毫无顾忌地敞开心灵。总之,高校贫困生群体是一个需要给予特殊关注的群体,我们在帮助他们摆脱物质贫乏的同时,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念,培养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3、加大勤工助学力度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篇8

一、影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 家庭环境的影响。

贫困生多来自农村或城镇父母下岗职工的家庭,其父母文化层次低,对子女缺乏交流、沟通,无法满足对子女精神上、心理上的需求,心理健康的引导难以到位。由于经济拮据,许多贫困生的生活俭朴,常为生活发愁,至少他们除学习压力外还要筹措学费和生活费。

2. 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个人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习成绩,大学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使贫困生失去了只要通过努力学习使成绩优异就能获得社会尊重和重视的优势,加上家庭教育资源的匮乏,倾向于贫困生的评价资源更为有限。另外,大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时尚消费热点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贫困生原有的生活环境的贫乏,与一些教育背景较好的同学相比,极易引起贫困生面对困难的自卑和退缩,而持续的自卑和退缩又更限制着他们的发展,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带来心理的压抑。

3. 校园环境的影响。

(1)学习方面。贫困生本身的综合素质就相对弱些,进入大学后,他们无法和其他的同学一样拥有各种昂贵的学习工具(如随身听、电脑等),他们也无法随意地去参加一些需要学费的培训班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另外,他们在课余时间还要忙于寻求兼职,自然投入到学习的时间就少,学习成绩受到影响,而且生活的疲惫感较强,这些都会加重他们的心理压力。(2)生活方面。学生在就读其间主要生活在校园,每天都与其他非贫困生特别是富裕家庭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彼此间的比较是在所难免的。例如:高收费宿舍优美环境与普通宿舍的简陋给他们带来的心理低落感,贫困生和富裕同学的日常用品、饮食方面花费的差异,也都会给他们带来自卑感。

4. 学生自身的原因。

贫困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例如,常用消极的眼光看待问题,把同学平常的帮助等看成是别人对自己的怜悯与同情;或将个人性格中的弱点非理性的泛化等。认知上的错误导致贫困生的心理状态逐步趋向于内向、冷漠和孤僻,对前程和未来缺乏自信,陷入茫然和悲观之中。另外负性情感体验也较强,容易感受到挫折,容易否定自己。

二、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营造平等、互助、关爱的环境。我们要充分理解贫困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我们都要欣赏他们,发掘他们的优点,并且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真正与贫困生交朋友。给贫困生营造一个宽松、充满亲情、友情和关爱的大家庭。非贫困生也要信任他人,以诚待人,互相关心,营造互爱互助的良好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良好的校园活动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鼓励贫困生多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可以开拓视野,感受同学间的温暖,师生的关怀,也能提高他们的社交等能力。通过学术、科技、体育、文娱等活动,有助于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3)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中心。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点面结合,组织心理咨询人员通过集体咨询、个别面谈咨询、电话咨询等心理咨询形式,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给予指导,让学生了解心理发生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新生入学时可以通过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心理状态测试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特别是“贫困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生找出心理障碍的根源,进行行之有效的疏导,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

(4)健全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帮困,不断健全资助体系。例如,建立起以国家贷款为主的解困体系,并包括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特困生生活补贴、学费减免等的多元助困政策体系。高校还可以利用非政府组织的资助设立各种基金,参与资助贫困生;也可以有社会企事业单位为贫困生提供兼职,是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得报酬的同时也收获经验。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可以解决贫困生生活的困难,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健全贫困生的心理,并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

2. 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能量,重视高校辅导员对贫困生的影响力

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交流最多的人,辅导员工作范围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从心理上对辅导员比较亲近,辅导员容易接近那些心理有问题的贫困生,也为辅导员借助专职心理教师、家长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高校辅导员要做到:(1)不断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2)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工作。(3)利用一切机会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3. 提高贫困生个人的自我调适能力

贫困生应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制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勇敢地面对现状。另外,贫困生还要积极主动地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在当今社会,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的素质。所以,贫困生更应该主动与同学交流,用自己的真诚与同学交往,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贫困生还应利用自己的能力,减轻经济压力,以达到减轻心理压力。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对于贫困生来说,合情、合理的经济帮助是迫切的,但是,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贫困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对贫困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决定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成功步入社会的关键。

摘要:影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有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本人等,从学校大环境的建设、辅导员老师的帮扶、学生的自我调试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培养贫困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构建和谐的校园。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林芙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2007,8 (2):50-54.

[2]陈秀春.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教纵横,2007.108 -109.

[3]李春兰.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调适对策[J].健康教育研究,2008.203-205.

[4]率华娟,彭瑞娟.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成人教育,2008.64-65.

[5]项瑜,李洁.关于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世纪桥, 2007,138(5):136-137.

[6]张雪洁.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J].心理健康, 2007.63.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篇9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贫困生,心理援助

0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特别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实施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向“大众教育” 的转变, 高校逐渐引发并日益凸显了贫困大学生的问题。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 有利于其个体的成长成才, 有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有利于和谐校园的营造, 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给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即如何有效地针对性地做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

1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扫描

1. 1自卑敏感, 缺乏自我认知感

贫困生大多来自于老、少、边、穷地区, 这就造成了他们在物质生活水平、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综合素质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刺激着贫困生的心理, 使得贫困生逐渐丧失自信, 自卑感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对周围人的言行特别敏感, 容易形成情绪或情感上的波动, 他们开始低估自己, 否定自己, 往往以人之长比己之短, 久而久之对自己就没有正确的认知。

1. 2焦虑抑郁, 致使情绪状况差

因为担心自己的学业成绩、活动参与度以及未来的就业等, 贫困生在潜意识中对自己过去的不幸产生恐惧。而现实生活中, 他们又经常为现状和未来产生苦恼, 不断地产生挫败感, 进而出现焦虑的心理。情绪低落得不到缓解就转向抑郁, 甚至出现各种躯体不适症状, 如记忆力下降、失眠厌食等, 个别贫困生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 幻想通过虚拟世界来实现情绪释放, 以躲避自己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生活。

1. 3妒忌偏执, 心理承受能力弱

贫困生在平常学习生活中, 往往无法借助丰富的生活经验或科学的方法来有效减轻妒忌情绪, 无法相对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样慢慢就会由情绪上的妒忌过渡到行动上的偏执。 或打肿脸充胖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个别甚至会采用偷抢等非法手段来获取他人财物, 或因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往往因某个事件激发导致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较之其他人, 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弱。

1. 4自闭孤独,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部分贫困生往往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 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交流, 甚至拒绝与外界交往, 长此以往, 他们就会养成我行我素、独来独往的处世态度,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可接近, 其实内心却非常孤独, 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 给人一种不合群、性格孤僻的感觉,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与人相处能力较弱, 更有甚者, 会产生轻生、仇恨等错误想法。

2基于思想教育视域的贫困生心理援助对策

高校对贫困生的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 除了系统地对贫困生进行理想价值观、道德、人格、素质等教育, 还应该把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对贫困生进行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要对他们的人格、思想道德以及生活习惯进行教育,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要手段, 更新贫困生教育观念内容, 创新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2. 1健全多元资助体系, 提供经济解困措施

据悉, 部分高校贫困生资助在实践上还缺乏完整规范的资助体系。可以尝试建立“财政+ 金融+ 社会+ 学校+ 自身”相结合的多元宏观资助体系。具体来说, 包括加大政府财政拨款, 降低教育收费比例; 拓宽教育金融渠道, 成立教育发展银行以及教育储蓄业务等; 挖掘社会资助力量, 鼓励知名校友、企业集团设立贫困生奖助学金等; 完善校内助学体系, 尽可能多设勤工助学岗位, 提供校内低息或免息贷款等; 自助成长成才, 通过自身努力获取专业奖学金, 兼职锻炼自身综合素质等。此外, 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经济援助机构, 如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经济资助机构, 包括暑期援助贷款和学生辅助贷款计划等, 为贫困生尽可能多地提供经济方面的解困措施。

2. 2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加强自我心理调适

高校领导部门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推动相关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改善工作条件, 设立专项经费,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心理咨询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要紧密配合, 建立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当然, 高校还要通过引进专门人才、进修、培训等措施, 提高心理健康育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以保证贫困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包括建立心理健康协会或校园心理网络驿站等相关平台。 此外, 贫困生应该增强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 多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发现心理问题应积极应对, 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贫困生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历练自己的意志,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进一步提高抗挫能力, 培养自立自强的信心。

2. 3采取多维视角方式, 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创新和拓展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可以尝试从传统的“满堂灌”或 “一言堂”教育模式过渡到与贫困生“平等互动沟通交流”的双向反馈模式, 借助QQ、微信、微博、博客或邮箱等方式与他们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还可以根据网络自由化和渗透性等特点, 创建特色网络心理教育课程, 力争实现点对点的个性化教育。 高校应结合贫困生的成长特点, 经常开展以培养积极乐观态度为目标的各种文体活动, 培养他们健康愉悦、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某些活动过程中可以不失时机地给予贫困生以正面评价, 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及时加强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观念的培养, 营造和谐的班级宿舍文化氛围, 让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在产生归属感的同时逐渐消除自身的封闭和寂寞情绪, 从而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陈瑜.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

[2]吕延明.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11 (11) .

[3]蓝媛慧.高校贫困生心理分析及政府管理对策探析[J].暨南学报, 2010 (3) .

[4]单鹂娜.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调查与解困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10) .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篇10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

高校贫困生是高校内部的弱势群体,其身心健康发展,不仅关系着贫困生是否能够更好地接受高等教育,甚至牵动着学校与社會的稳定,关系到我国在人才培养事业中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从各个角度找到影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贫困生能够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与精神鼓励,帮助其树立应有的自信,让他们能够跟普通学生一起接受良好教育。

1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不良表现

1.1 强烈自卑心理

强烈的自卑心理是高校贫困生最为普遍的心理问题,由于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或农村,家庭条件与其他同学相比较差,经济压力使他们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巨大落差,造成了自卑心理的出现,除了对自身家庭出身感到自卑之外,贫困生常常会因家庭经济能力较差从各个方面贬低自身能力,认为自己处处都不能和别人进行比较,对待生活的态度十分悲观,进而影响正常的大学生活与学习。

1.2 盲目排外心理

贫困生通常会形成较为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生活中的人与事都比较敏感,由于自身经济水品较差,所以在面对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校园活动都不能很好处理,很容易对任何事情都产生盲目的排外心理,甚至因自身的敏感对他人产生敌对心理。

1.3 迷茫焦虑

我们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变革时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中每个人都承受着很大发展压力。贫困生由于自身家庭经济水平较差,所以在面对激烈的竞争时会更加焦虑与迷茫,他们一方面很想努力学习,想通过自己的刻苦拼搏改善家庭环境和自身处境,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自己在各方面的竞争能力不足以帮助他们改变自身窘境,这就形成了一种心里矛盾,长期困扰着贫困生,面对未来他们时常感到焦虑、恐慌,在行为上常常无所适从。

1.4 人际交往障碍

在社会转型发展期间,各种利益关系交织,社会呈现多元发展态势,人们的交际往往更加注重利益与时效性,这种交际方式具有不确定性,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开始加大,人们在这个时期中对人际交往会产生一定困惑。在高校内,贫困生的人际交往也出现许多问题,有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贫困生不能在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很多贫困生内心敏感脆弱,情绪容易被激怒,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心相互交织,很渴望与人交往但是又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这些矛盾心理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1.5 文饰心理

文饰心理,指的是人们在经受了挫折或者困难后,为了缓解失败带来了的挫败感,主动寻找一些对自己有利的理由,以便让失败有足够“合理”的理由,如阿Q精神就是这种心理的体现。许多贫困生在一些情况下会想要尽力掩盖自己贫困生的身份,以此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在但这种平衡中往往隐藏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例如很多学生不主动参加贫困生的困难评选,也不接受学校提供的贫困补助,他们在心理平衡的情况下生活也承受着更大的痛苦。

2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

2.1 社会转型期因素

第一,社会转型期内,中国出现各个阶级的分层,而各个阶层所接收到的政治经济资源也有很大落差,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加速,各个阶层的划分也日趋明显,社会阶层形态由最初的金字塔转化为纺锤状,各个阶层的收入差距也在这中划分中日益拉大。高校贫困生多数是来自社会结构中的中下阶层,其家庭收入与上等阶层相距甚远,一方面,自身经济困难使得贫困生得不到与其他大学生同等的生活水平,心理落差加大;另一方面,社会阶层的出现也让贫困生自动将自己与其他同学划分出不同的生活圈子,不同圈子的交往也会带来贫困生心理的变化。

第二,社会转型期内,社会价值取向开始呈现多元趋势,社会原有的良好价值观被弱化,相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维开始逐渐占据人们的心理,人们对事物的处理态度或与人交际的过程中都更注重自身利益。高校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机构,各种社会思想的冲击在所难免,这些利益驱动思维也渐渐改变了许多大学生的处事原则,而贫困生在这样的校园思想环境中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2 高校因素

第一,高校所接纳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与不同阶层,其生活、消费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环境中,贫困生为了适应大众,往往隐瞒自身贫困情况与同学进行接触,但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实在有限,因害怕同学的嘲笑,只能自己独处从而不产生任何多余消费,久而久之便脱离了大众。

第二,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补助工作时,只注重对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忽视了贫困生心理帮扶。当前的大学教育仍延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许多学校并未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而专业的心理咨询室与心理老师往往在校园内形同虚设,心理老师通常是由其他部门的教师辅导员进行兼职,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心理学教育,不能准确把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在面对贫困生在校园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只是简单归结于贫困生本身,心理健康的干预与知识的普及不能落实,导致贫困生在出现许多不良心理反应时不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2.3 家庭教育

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模式也是导致贫困生心理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贫困生往往来自偏远地区,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不能够运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子女教育,很多时候家长一味地向学生灌输“金钱至上”“好好学习才是唯一出路”等极端思想,让学生不能够正确面对社会生活学习,对于子女的综合素质培养很不到位。与此同时,许多贫困生的家庭环境很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许多家庭除了经济困难以外,还存在许多其他的问题,例如家长身体不好、家庭债务繁重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身心发展上的负担。

3 社会转型期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策略

3.1 国家政策支持

首先,国家应当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及相关制度,形成“奖、贷、补、免”系列多元资助体系,其补助奖励应当能够覆盖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生,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助学、奖学金,为此,国家可以增设例如精神文明獎学金等特色形式,让贫困生能够真正通过自己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切实得到帮助。

其次,完善社保体系。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根源来自于家庭经济上的困难,所以社会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让贫困生及家庭成员享有最低生活保证,以最大的便利申请该项保障金,对于有特殊困难家庭,国家应给予更多关怀保障,进一步保证困难家庭的生活来源。

最后,国家应当拓宽助学渠道,鼓励更多的企业、慈善机构投入贫困生助学、奖学金建设工作中,有效缓解贫困生生活学习上的经济压力。

3.2 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家长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管家庭贫困与否,都能够与孩子进行健康平等的沟通,建立一种朋友式的交流模式。作为家长,应当为孩子树立起一种正面积极的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孩子懂得努力拼搏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孩子并且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怨天尤人,要及时对孩子的生活给予关怀,培养子女乐观、自信的性格,能够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环境,让孩子在更积极的心态下努力学习。

3.3 学校各项制度的完善

首先,学校应当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在这个机构中应当有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专职教师进行操作,建立起贫困生心理档案,做好高校心理普查工作,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贫困生进行及时帮扶,让所有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除此之外,心理咨询机构应当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积极与学生产生联系,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其次,高校应当不断推进勤工助学计划,在校园内设置一些勤工俭学岗位,例如图书馆整理员、食堂清洁员、家教、校园清扫队等等,多面项的拓宽学生勤工俭学去到,同时,对于不同专业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应当积极利用其专业优势开辟助学岗位,让贫困学生能够在接受物质帮助的同时感受自身价值,在未来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

最后,校园应当建设更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高校文化建设应当摒弃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不良观念与思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添“诚信”、“自信”、“努力”等正面标签,积极开展具有正能量的团体活动,在校园展示栏、校园报刊、校园广播中宣传具有正能量的学生,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

高校贫困生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临许多心理问题困扰,高校应当及时对贫困生进行正确引导,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予以不同层面的关怀,不仅是对其经济生活进行资助,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生摆脱心理阴影,让他们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当然,贫困生的心理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应当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继续探索,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美琴.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现状特征与教育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02).

[2]柯荔宁.大学贫困生问题的调查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3]潘满英.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5(07).

[4]郑毅.社会环境对职业院校贫困生心理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0).

作者简介

陈星辰(1988-)男,湖南省吉首市人。现为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作者单位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篇11

高校弱势群体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也是他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生作为高校弱势群体的首要代表者,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和谐与稳定直接关系着高校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贫富差距拉大,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增多。“高校贫困生”群体由于经济压力较大而引起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也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特困生作为贫困生中经济矛盾最突出,最需要关注的一类对象,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近年来,由于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忧心的不可轻视的问题,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及其人格发展,已经成为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我们对我院贫困生进行的深入的调查,我院在校本科学生为1341人,贫困生233人,占全院学生的17.4%,其中特困生33人,占2.5%。以2006级本科生为例,06级共有学生252人,我们在2006年进行过一次入学心理普查,当时测试结果显示有22人心理可能有问题,经过辅导员排查、核实,其中确有由于心理问题学生16人,其中贫困生6人。06年至今,全院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休学的学生4人,其中3人都是贫困生。可以说,贫困生一旦产生心理问题,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对于学生本人及其家庭都是雪上加霜,极其沉重的打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出身原因,大多来自偏远地区,他们进入大学之后,扩展了眼界之外,还很有可能产生心理落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他们需要承受着落实学费、生活费带来的焦虑,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困难、学习条件差等客观因素,他们会出现难以适应新环境、学习起点低等情况,参加活动时缺少信心,与同学很少交流,甚至跟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相处时会产生心理失衡,从而导致自卑心理。

我们结合多年的贫困生管理工作,总结了如下几条经验跟大家分享:

1 建立贫困生档案,及时完善信息系统

在大一新生入学时,我们需要及时完成贫困生认定工作,及时掌握这些贫困生的实际困难,建立贫困生档案。贫困生是一个动态的群体,有的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好转而退出贫困生行列,有的同学也会由于家中突遭横祸而变为贫困生。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贫困生信息系统,做好档案管理、分类,存档工作,定期跟踪调查,做好实时调整。

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贫困生资助金额的逐年提高,一些家庭经济一般甚至良好的学生也开始申请贫困生资格认定,使得同学意见颇大。以往认定程序的单一使得我们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为了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国家、社会、学校资助发到每位真正贫困的同学手中,我院在借鉴学校出台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的基础上,于2010年2月出台了《信息与控制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中首先强调了我院支持、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勤工助学获得收入来帮助完成学业。在各种场合,我院都注重强调贫困生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完成学业,可以通过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如果不刻苦学习,只靠国家、学校资助是可耻的。我院学生会实践部免费为想勤工助学的贫困同学联系岗位,包括家教、促销员、实习岗位等,每年都为贫困同学提供很多岗位,有效的帮助了贫困同学解决了学费、生活费问题。2010年度,我院欠费学生为零,这也有效的说明了我院资助工作的成功性。

其次,为了杜绝同学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时弄虚作假,杜绝贫困生高消费现象,申请贫困生的同学在提交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时需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残疾证、低保证、学籍证明等,家庭成员生病需提供病历、用药清单等。在每学期开学初时都要求贫困学生提供近三个月话费清单,复查该生是否有高消费现象,如购买高档笔记本电脑、高档手机、数码相机等。一旦查明存在高消费,困难生资格评定委员会将酌情采取直接取消其贫困生资格或降低其贫困等级。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不再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同学也会主动放弃贫困生资格。被取消困难生资格的同学除非有特殊原因再次造成贫困的,原则上不再进行资格认定。

再次,我院在认定贫困生时都要求每个班级认定小组履行如下程序:贫困生在班主任主持的班会课上自述家庭困难情况,全班同学结合其衣着打扮、平时消费等表现进行投票,班级认定小组结合投票结果评出是否困难生及其贫困等级,被认定为困难生的同学票数需占班级人数的50%以上,由班主任签名后上报学院。

如上几个程序的履行使得我院的贫困生认定一步步走上正轨,同学反映普遍较好,大家都觉得我院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已经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公平、公正。在助学金发放时,大家都能理性的对待,让真正贫困的、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同学能够更多的得到国家资助,资助工作认定结束没出现一例同学反对意见。

2 注重平时教育,做好提前预防工作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型学生,我们要着重从自立自强教育入手,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要将贫穷当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鼓励他们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通过勤工助学等形式完成学业,我校专业设立勤工助学中心,为贫困生免费介绍勤工助学的工作,学校也特设勤工助学的岗位,专门用来招聘贫困生当学生助理,鼓励贫困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帮学校干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赚取自己的学费、生活费。

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比如: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绿色通道等,保证我们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可以顺利读完大学,甚至更深层次的深造。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要注意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心,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知道暂时的贫穷并不可怕,只要现在刻苦学习,将来肯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一切。突患重病,家庭遭遇不幸等突发事件,往往会对个人造成较大的身心伤害,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内向,与其他同学不太合群,甚至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举动。他们一旦发生问题,将会是致命性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解决问题。

3 定期举办活动,从各种渠道了解贫困生实际情况

对于贫困生来说,思想、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经济上的困难和压力大。所以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他们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

学校可以每年举办一次针对贫困生的心理普查活动,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向,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帮助解决。通过举办助学、励志征文,品学兼优贫困生展览等一系列活动,激发贫困同学的奋发图强、自强自立的积极性。

4 营造健康集体氛围,促进贫困生茁壮成长

一个好的集体环境对贫困生的成长无疑是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贫困同学由于家庭条件,成长环境的差异,在班级集体活动中肯定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落差,从而导致学习、生活中的其他问题。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会、分团委等学生社团作用,开展一些学生互助活动,让普通同学和贫困生互帮互助,营造一个和谐、互助、积极向上的学生集体氛围。通过开展一些高品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增进友谊,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集体氛围,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学校和班级的温暖,人类之间真挚的感情和友谊,一定程度上会消除经济困难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5 规范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帮助贫困生排解心理压力

目前普通大专院校在校生都已达到1万人以上的规模,学校也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帮助心理出现问题、一时平衡不了的学生缓解情绪,排除心理压力。贫困生在这方面比普通的同学更需要帮助,特别是大一刚入学时,贫困生遇到的困难和尴尬比普通同学要大很多,学费、生活费、学习、日常交往都是他们头疼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发生心理危机。

据调查,各大高校心理咨询师配备的数量还是偏少,学校绝大部分学生心理问题要靠辅导员来帮助解决。由于在现行体制下,辅导员都不是专业出身,解决心理问题时只能要经验来进行指导,有时言语不当,可能会引发更多问题。所以建议高校在多引进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同时,也要注意多宣传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存在。包括请校外专家做讲座,多进行一些心理调查,然后进行专业指导。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有问题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前预防。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动态群体,也是心灵特别敏感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关爱又容易自我封闭的群体,是承受巨大压力而又有理想,有抱负的群体。如何为这一特殊的群体创造条件和机遇,帮他们的心灵撑起一片绿荫,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努力探索,用我们的细心、爱心、关心来帮助他们茁壮成长,冲破种种难关,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摘要: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所以迫切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分重视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特征,做到提前预防。文章还重点介绍了本院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一些经验,将真正贫困的同学纳入到资助工作中来,希望对同行高校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心理问题,贫困生,弱势群体,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徐彦龙,李泓源.特困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教育教学,2009,7:19-21.

[2]刘东江,潘道财.加强对高校贫困生教育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8,(6):57-58.

上一篇:网络编研下一篇:隐喻的语用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