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问题意识培养

2024-07-26

学困生问题意识培养(精选6篇)

学困生问题意识培养 篇1

摘要: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困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学习是教师的迫切愿望, 教师首先要摸清学困生“困”的原因, 在平时较多时间给学困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创设想学、乐学的课堂气氛, 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 几个方面来培养学困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使学困生变得不再“困”。

关键词:学困生,教学环境,合作交流,课堂气氛,非智力因素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的,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方式之一, 它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组织形式而言的, 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提高素质为宗旨, 是每一个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知, 共同分享中获知, 若能使学困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学习, 是我们教师的迫切愿望, 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我是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的。

一、摸清学困生“困”的原因

在教学中, 想培养学困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教师就必须先摸清每一个学困生“困”的原因。我将“困”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种:1.家庭原因;很多学困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同的缺憾, 有的家长对孩子平时不关心, 不过问, 一旦考试成绩不好, 就会采取粗暴态度, 导致孩子厌学。有的家庭父母不和, 经常吵架, 使孩子没有一个好的环境, 无法安心学习。2.学校原因;学校只追求分数, 重视德育教育, 忽略对学困生的教育, 或对学困生教育不当, 讽刺挖苦, 随便当众点名批评, 向家长告状, 甚至连同家长一同训斥, 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 甚至导致个别学生辍学。3.自身原因;缺乏强烈的求知欲, 道德无知, 是非模糊, 意志力薄弱, 学习基础差, 学习方法不当。

二、给学困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 有了这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 学生就能够畅所欲言,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就能够与教师积极合作, 教学的民主性就是要面向课堂每一位学生, 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困生人格, 抛弃一切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做法。对他们要耐心、细致的诱发学习兴趣,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重他们, 信任他们, 关心他们, 鼓励他们。教师要引导学困生认识自己具有的潜能, 为他们创设发挥潜能的条件、机会与情景, 鼓励自主发挥, 使他们能对学习充满自信和希望, 产生自强奋斗的心理与力量。

三、给学困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生与生, 师与生的交流。课堂上,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并不矛盾, 教师提出有一定难度的, 希望大家合作交流解决的问题, 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 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并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样学困生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 而不是讨论一开始, 就提问, 这样学习好的学生急于发言, 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而学困生还没有思考清楚, 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教师提问学困生时, 虽然他们也能答对问题, 但都不是他们思考的答案,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看、相互帮、相互说、相互考、相互辩等过程, 使学困生有信心, 也乐于参加到小组的交流学习中。

四、给学困生创设想学、乐学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 必须创设出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教学程度, 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长此以往, 不同层次的学生, 尤其是学困生, 会在教师的激发下, 都会增强学习知识的兴趣, 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在课堂教学中, 还要特别重视课堂练习, 如果用统一的练习题去要求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 要么使好学生吃不饱, 要么使学困生吃不了, 所以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水平的实际, 布置基本题目和拔高的思考题, 对学困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 做好基本题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既要做好基本题目, 又要做好思考题, 这样分层次的练习, 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练习成功的乐趣。但对于一些学困生, 可能在做基础题目时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教师一定不能严厉批评, 这样会使学困生自暴自弃, 教师每一个亲切的眼神, 细致有效的动作, 和蔼的态度和热情的赞语, 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千层浪”。

五、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 主要反映在人的意向心理活动中, 其中对学习活动影响最大, 关系最密切的主要因素有动机、心趣、情感、意志、个性等, 现代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非智力因素在人们认识改造宏观世界的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看, 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智力水平相同的两个人, 一个人勤奋努力、自信心强、进取心强, 有坚强的意志, 那么, 这个人将会获得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反之, 另一个人懒惰、缺乏自信心、缺乏进取心、意志脆弱, 安于现状, 那他将难以取得大的进步。由此可见, 重视对人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对于人的发展, 完善十分重要, 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尤其是学困生, 教师一定要用鼓励的眼神、语言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使他们勤奋努力, 增强自信心, 建立坚强的意志, 是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更好, 成为对人类事业有巨大贡献的优秀人才。

总之, 对于学困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的给学生提供空间和机会, 让学困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创新, 学习中能取得巨大进步。

学困生问题意识培养 篇2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 高职贫困生 节约意识 培养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11-03

在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的贫困学生一般都能接受不同类型的资助。受资助贫困生理应感恩国家和社会的资助,养成良好的节约意识,成为引领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践行者。而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也必须改进、优化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培养机制,为受资助贫困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高职院校疏于此项机制建设。为全面了解广西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学生节约意识机制建设现状,笔者对广西5所高职院校师生进行深入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尝试提出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机制的改进对策。

一、广西受资助高职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机制运行现状

调研发现,目前在广西高职院校中,受资助贫困生都已基本形成节约意识,各校对此项工作也比较重视,但在具体的节约意识培养和节约行为实施上却有较大差距,培养机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一)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已有共识,但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对培养高职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重要性有共识。学校大都从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等方面入手培养受资助贫困生的节约意识。同时,受资助贫困生能认识到节约意识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学校培养,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包括节约意识在内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社交素质。而且,学生普遍认为节约意识培养对高职贫困生意味着自身品质的不断提升,甚至这种意识可以作为人生的助力,有助于渡过经济难关,对专业技能学习有帮助。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学校对受资助贫困生培养机制重视程度不够,不能调动受资助贫困生自觉养成良好节约习惯的积极性。

(二)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方式虽多元,但有效性仍需提高。以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受资助贫困生的节约意识,对培养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有重要意义,这些方式的有效性直接反映了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是否切实得到了培养。最常见的培养的方式有“课堂教育”、“校园活动教育”、“知识竞赛和征文”、“自学”、“体验”和“分享与交流”等。通过对500名受资助贫困生的抽样调查显示:32.7%的人认为“知识竞赛和征文”对受资助贫困生的行为影响是有效的,32.7%的人认为“校园活动教育”有效,12.9%的人认为“自学”是“有效”的,14.2%的人选择“不清楚”,而“最没有效”的是“课堂教育”。这说明培养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方式虽然较多,但实际上并未得到相关人群的高度认同,也就不能从实质上影响受资助贫困生的行为,我们仍需要不断提高这些方式的有效性。

(三)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培养机制作用明显,但需加快改革。当前培养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机制主要有教育机制、惩戒机制、活动机制、监督机制和体验机制。从调查的500名学生看,36.4%的人认为“教育机制”在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方面的作用最为突出,34%的人认为“活动机制”的作用更加明显,25.1%的人认为“体验机制”更能帮助受资助贫困生培养节约意识,只有4%的人认为“惩戒机制”对培养受资助贫困生的节约意识有作用。并且,87.6%的人希望改革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机制。这说明培养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机制是多元的,但必须对这些机制加以改革。

二、广西受资助高职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机制缺失的原因

调研发现,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在培养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但是学校的培养机制也存在一些缺失。当然,出现这些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机制改革的滞后。首先,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的教育机制改革滞后。这不仅是指教育理念的滞后,还指教育内容的滞后;不仅指教育方式的滞后,还指教育评估的滞后。这导致以人为本的节约意识培养的教育理念并未真正进入受资助贫困生群体,他们依然被看作是与非贫困生不同的人群,相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教育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普通本科院校相关资料的照抄照搬,并未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和高职生的成长特点。其次,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的活动机制改革滞后。就培养节约意识的活动机制而言,主要是指校园活动机制,其中至少涉及活动主办方、活动主题、活动参与与互动、活动反馈。无论是就哪一方面来看,都难见受资助贫困生的身影,既缺乏以受资助贫困生为主体的校园社团,又缺乏以节约及节约相关的活动主题;既缺乏受资助贫困生的参与,更缺乏受资助贫困生对相关校园活动的反馈。一言以蔽之,受资助贫困生及节约这一主题在很多时候被排除在校园活动机制之外。再次,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的惩戒机制改革滞后。即使一些高职院校对受资助贫困生的相关行为做出了规定,也往往是惩罚多于奖励、柔性让位于硬性,以致惩戒机制挫伤了贫困生践行节约的积极性,不能发挥惩戒机制应有的作用。最后,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的体验机制改革滞后。就整个体验机制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受资助贫困生成为节约意识培养体验的创造者、执行者和经验分享者。而这恰是当前高职院校相关体验机制的“短板”。受资助贫困生既无法掌握创造体验情境,也难以被引导至真正的节约体验场景,更难成为切实的体验者。

(二)办学模式的制约。广西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相对单一,受资助贫困生的节约意识培养局限于学校内部,通过诸如理论课堂、报告会、校园活动等渠道去实施。虽然有校企合作平台,但受合作深度与广度的限制,受资助贫困生的节约意识培养在很多时候未能进入生产领域。一方面,校企合作并非节约生产成本层面的合作,也非节约消费层面的合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仅在于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培养就难以进入生产领域。再者,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上看,学校应技能和思想道德品质并重。但在实际办学中,技能培养往往得到充分体现,而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则常常被忽视,受资助贫困生的节约意识不能得到培养。

(三)教育教学方式的局限。首先,理论教育方式的局限。就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来看,与此相关的理论教育方式并不能适应培养节约意识的需要。相关的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理论教育大多依附于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缺少专门的专题教育。其次,相关校园活动体验方式流于表面。虽然校园活动是培养学生节约意识的重要方式,但这些校园活动对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培养却并无太大的影响。一方面,受资助贫困生奔忙于勤工俭学、社会兼职和与学习,并不是校园活动的主角或主要参与者。这样就导致对于节约的体验流于形式而难以真正进入他们的心灵。另一方面,校园活动很少以节约为主题,这使得受资助贫困生难以在其中真实体验何为节约、如何节约。最后,交流与分享缺乏深度互动。一方面,专业课堂的交流互动大多与各类知识、技能紧密相关,虽然偶尔涉及资源、能源、劳动力的节约,但却被忽略。另一方面,校园活动的交流互动集中于文学、艺术、体育、娱乐等方面,很少以节约为主题。实践证明,只有那些以节约、环保、生态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才有可能深入交流分享与节约相关的话题。

三、广西受资助高职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机制改进对策

广西当前的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培养机制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在高职办学模式更新、高职生源中贫困生增加、网络社会深入发展这样的办学环境下,这些机制逐渐固化、缺乏活力,以致难以适应当前培养目标,因此必须加以改进。

(一)提高思想认识。首先,高职院校领导班子应加强理论和政策学习,真正意识到培养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重要性,认识正确处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善于把这一问题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和谐联系起来。还应该认识到,解决这一问题,应通过加大宣传、营造节约氛围、加强教育和科学管理来培养高职生的节约意识。其次,辅导员要加深对培养贫困生节约意识工作的认识。高校辅导员的定位是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可以说,辅导员是与受资助贫困生联系最为密切的群体,他们对相关工作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养成。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加深对本职工作基本内容、基本纪律、基本特点、基本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视野下培养学生节约意识的重要意义。再次,加深对受资助贫困生的认识。受资助贫困生在家庭经济状况、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心理特征和职业追求等方面都与其他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包括辅导员在内的高职院校师生群体必须加深对他们的认识,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观念世界、情感世界和职业理想,深入了解他们的经济需求、学习需求、职业需求等,尤其要认识到受资助贫困生既是消费者,也是潜在的生产者,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主体,认识到他们将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二)完善以“以资促俭”为中心的各项机制。高职院校要充分调动学校、班级、学生所在地政府相关部门、学生父母工作单位等方面的作用,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认定贫困生身份,还要对相关贫困生资料进行动态管理,加大相关工作的透明度,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科学性,为建立“以资促俭”机制建立良好的制度基础,把受资助贫困生引入以资促俭机制全面、深入体验节约。要加快完善相关资助资金的投入机制,逐步加大政府对资助资金的投入,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到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来,逐步增加资助的项目和资金。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合理分配资助名额,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资助方式。

对于受资助贫困生的浪费行为,应当采用教育的方法来帮助其逐渐纠正。这种方法既可以是基于受资助协议的纪律教育,也可以是基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论教育;既可以是富有幽默感的谈话教育,又可以是严肃的训话。对那些恶意浪费的受资助贫困生,可以先扣发其部分资助金额,待他们重新回到节约轨道时再补发资助金;而对于那些有着良好节约习惯的受资助贫困生,则可以在勤工俭学、资助金额和评优评奖等方面有所倾斜。

(三)改善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的方式。首先,加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学习。要通过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主的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课外阅读、学术沙龙等方式引导受资助贫困生学习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相关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学习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政策,增强他们的政治素养,尤其要加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引导,为提高培养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实效建立理论、政策认识基础。其次,增加校园活动体验。体验是“主体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对客体进行感受和体认的感性把握活动”,能丰富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变革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校园是受资助贫困生最为熟悉的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既整合了许多包括与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校园相关资料在内的内容,又创设了许多与培养节约意识相关的活动环节。在这样的校园活动中,培养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有效性将得到提高。因此,“可通过培养正确的节约观、增强节约情感体验、用校园规范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及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并形成节约习惯”。另外,还要增加校外活动体验。包括融于社会环境、企业环境和行业环境在内的各种校外活动,都是增加受资助贫困生体验的极好平台。“应把培养节约意识看作一个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可借助家庭、学生、社区和媒体的共同努力来加强大学生节约意识。”再次,深化交流与分享。保罗·弗莱雷说过:“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教师不能替学生思考,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培养也应如此,具体而言,要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意识为引导,深化交流与分享,而不能停留于课堂的“热闹”与表面;要在校园主题活动、学术讲座、专题报告会等校内教育环境深化交流与分享,而不能使相关理论学习停留于表面知识的阐述;要在实训基地、实训车间和实训岗位深化交流与分享,而不能使实训停留于技能的训练。

(四)创造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培养的良好环境。首先,拓展校企合作领域,丰富校企合作层次,为学生深入生产实际,继而为体悟生产节约创造条件。此外,还应当丰富校企合作层次。不仅要有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的合作,还应该深入了解和把握包括企业规范、企业精神和企业理想在内的企业文化,继而帮助他们在企业行业的集约化发展中养成良好的节约意识。其次,推进校政合作。高职教育具有“惠及大众、面向人人”的公益性,切实发展高职教育是政府的“公共责任”,地方政府是高职教育的“举办主体”。良好的校政合作,有助于推动政府协调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科研机构的关系,打破它们之间的隔阂,促进人才培养要素与技术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这样一来,培养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平台就不再局限于学校、企业和行业,那些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都有可能成为培养他们节约意识的平台。再次,加强校校合作。一方面,要加强区域内和不同区域间的高职院校的合作,共享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培养的经验、做法等。另一方面,要加强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合作,推动院校师生的交流往来,积极借鉴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受资助贫困生节约意识的经验。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推动高职院校与国外相同类型学校的合作,学习国外院校在培养学生节约意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优秀经验。

【参考文献】

[1]蒋建刚,刘明.高职学生节约意识调查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

[2]高军,韩云金,张叶平.基于发展性理念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评价体系[J].高教探索,2014(1)

[3]金业文.体验学习的局限与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3(3)

[4]陈文.大学生节约意识特征调查与培养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

[5]于中华.浅论当代大学生勤俭节约意识的培养[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6]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28

[7]汪建云,王其红.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14(1)

【作者简介】黄宦霖(1982—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困生问题意识培养 篇3

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是学生依靠其自身积极探索的精神, 运用适合于个人的学习方法, 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努力使其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之心, 同样渴望成绩优秀。因此,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可以面对全体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 耐心帮助学困生消除消极心理, 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就可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此, 教师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消除消极心理, 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课堂上, 首先,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 灵活并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教具等来创造情景, 运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 如游戏、歌曲、猜谜、绘画、绕口令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活跃气氛,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以此促使学困生有“想学”的兴趣。其次,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 尽可能地创造机会, 鼓励其展示才能, 并对其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逐步引导、克服厌学情绪, 从而树立自信达到“乐学”的目的。

二、指导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英语学习中, 学困生基础差, 学习方法不得当, 造成知识结构不完整, 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 究其原因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 教师就要针对这一特点, 积极引导学困生善于查漏补缺, 善于总结归纳, 找准自己的弱点逐步强化。教学中, 教师要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中检查课前预习的效果, 课后检测课堂学习的效果, 发现问题及时补充, 同时督促学困生坚持朗读课文, 强化单词记忆, 积极主动练习英语口语, 加强课外阅读。这样师生互动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进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实施分层教学, 创造成功体验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只有多实践、多练习, 才能学好。在教学中,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那就是学困生不说不做也罢, 一说一做就总是说错做错, 多次反复之后, 他们就会产生畏惧心理, 然后恶性循环, 最终他们什么也不会说, 什么也不会做。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照本宣科, 只顾优生, 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 分层教学, 尽量创设条件,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平等参与课堂的机会, 不要把学困生遗忘在角落, 给他们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去回答, 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同时不忘记对他们的鼓励,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认识到自己的力量, 增强自信心。

四、结对帮扶, 集体感召

教学中, 成绩好的学生经常获得教师的表扬、同学的好感、家长的支持, 而学困生则因为成绩差、学习不开窍而自暴自弃, 放弃学习, 并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 教师要挑选一些学习好、有耐心、乐于助人的学生, 建立学习互助小组, 磨合学困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情感距离, 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和抵触情绪, 制定近期学习目标, 并指导他们听课、做作业、预习、复习, 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等。教师要定期检查、督促他们完成好每个环节, 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同时号召全体同学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以此产生集体压力, 感染学困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五、开展课内外活动, 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课内外活动, 让学生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 也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基础上, 开展英语诗歌诵读、英文歌曲演唱、值日生汇报、讲故事、小品短剧表演等各种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尤其鼓励学困生参与, 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困生参与, 把参与的机会多分给他们一点儿, 使他们体会到英语课很“好玩”, 增加他们求知的欲望, 以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注意情感交流,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默生说过:“成功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教师不能凌驾于学生的人格之上, 而是要尊重学生, 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努力创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 轻松愉快地学习。对于学困生而言, 这点尤为重要。学困生因学习成绩差, 长期遭受冷落而变得孤僻, 甚至自暴自弃, 故意违反校纪校规。因此, 要转化这些学困生, 教师必须注意与他们的情感交流, 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 努力从情感上打动他们, 在付出教学劳动的同时, 更要付出爱心、耐心。只有在互相尊重的教学氛围里, 他们才有可能卸下思想包袱, 积极主动地参与, 逐渐进步, 进而找到学习的动力源泉和信心, 摘掉他们学困生的帽子。

初中语文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 篇4

一、从观念上正确引导学生对待问题意识,让学生成为问问题的主体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传统课程的“满堂灌”与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严重背离,由于参与性不够,学生常常充当听者的角色,在课堂上自主发言的机会不多。加上学生自身年龄因素的影响,知识水平有限,在课堂上,学生是配角,课堂提出的`问题多数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的思维基本是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步步展开。这样的课堂组织性较强,容易展开教学活动,但往往也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长久下去,学生的依赖性会加强,易造成“等”和“靠”的局面,从而扼杀他们爱问的天性,故很难做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过程体现为孩子们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为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引导学生提问,要特意为学生们的“疑”创设空间。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味地设问,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饶有兴趣地提出问题,并在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不再表现为没有问题或不敢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这是他们学会学习的第一步。惟其如此,才能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提问是学生个体获取知识的心理能力的外部体现。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积极思维、富有创造性的表现。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再精妙的提问也无法替代学生独立思考,只有真正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促使其勇于探索、追求创新,所以唯有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问题,才能维护学生提问的尊严,不让他产生挫折感、畏惧感,从而让他们敢问、乐问。

二、从方法上进行及时的点拨和指点

由于长期形成的教师主导理念,仍然是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提问为辅,因而阻碍了学生生成问题的可能性。头脑风暴法应遵守如下原则:延迟判断原则,对各种意见、方案的评判必须放到最后阶段,此前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批评和评价。认真对待任何一种设想,而不管其是否适当和可行;欢迎各抒己见、自由鸣放,创造一种自由的气氛,激发参加者提出各种荒诞的想法;追求数量,意见越多,产生好意见的可能性越大;探索取长补短和改进办法,除提出自己的意见外,鼓励参加者对他人已经提出的设想进行补充、改进和综合。除了在程序上的要求之外,更为关键的是探讨方式、心态上的转变,概言之,即充分、非评价性的、无偏见的自由畅谈、延迟评判、禁止批评、追求数量;从内容上可以是预习中遇到的语言文字上的困难、题目与内容的扣题方面、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观点立场、作者的创新之处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写作方法上的选择出于哪些考虑等等,不一而足。

三、从数量过渡到质量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提问问题是一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一开始,只要学生能问出来即可,之后再从质量从精彩程度、思维含量、挑战性上加以划分,加以评判鼓励。还可以由小组共同提出问题,再过渡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尤其是有个性的问题。

四、从评价方式上肯定学生的努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备课,提出每一堂课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够囊括本课的教学内容,成为课堂学习的主线;这个问题应从学生的问题总结修正出来,于是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可以体会到学习提问的快乐,因为他们总能从课堂问题解决中看到自己所提问题的影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并进行适当的奖励。课上你创设了民主氛围,学生才能放言,民主的关键在于允许学生说错话。即使说错话,教师也应在指出错误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从而维护他们的面子。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特点,制定了提问奖励制度,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上一周设定100分奖励,一节课提问五次即得满分,由于门坎低,大多数学生能完成,除了极少数在初中、小学就留下了提问心理阴影的同学(他们回答问题时没有答好,曾被老师批评,以后害怕回答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最佳问题,还有适当的奖励,学生会因为这不起眼的奖励而获得“荣耀”。这样的课堂常常是师生互动自然而热烈,学生也能够因提问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就能够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直至培养出充满“问题意识”的学生,进而真正落实新课标精神。

巧没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篇5

一、问题情境与问题意识的概念及现状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新的未知知识间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主体认知需要,引导其主动探究,发现新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薄弱。“中国学生勤奋,但缺乏怀疑精神”,这是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麦克德尔米德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评价。问题意识的缺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笔者认为,当前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发展。二是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往往只强调对政治知识的死记硬背,学生兴趣索然,不想提问。三是教师权威角色的过分突显,致使学生不敢提问。四是学生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无暇去思考和探索,缺乏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提不出问题。学生长期在唯书唯上、迷信权威、盲目服从的思维定势中生活,思维得不到锻炼,最终丧失了创新能力,在读书、做题、考试三位一体的教育循环圈里走向平庸。

二、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创设的心理学依据

最早的问题情境教学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发明的“谈话法”,他认为“问题是思想的产婆”。随之在后人不断研究、总结、论证的基础上,特别是伴随着思维心理学的发展,问题情境理论有了可靠的心理学依据。问题情境创设的心理学依据是问题性思维理论。

1思维的过程性。

思维是一种动态、活跃、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的研究指出:认识思维的过程本身就是认识着、思维着的主体同被认识的客体,同所解决的课题的客观内容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政治课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认知的结果,更要重视思维的过程,以实现人格要素的全面发展。

2思维的问题性。

思维起始于问题。思维通常由问题产生,而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产生思维过程最典型的情境就是问题情境。思维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认识,而问题性是认识的特征之一。所以思想政治课问题,隋境的创设必须以问题为核心,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思维的主体性。

思维是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着的主体的活动。我们必须将思维主体的个性特点,如动机、见解、过去的经验和已获得的知识以及能力等包括在思维活动的内部条件之中。思维主体性的特征决定了思维心理学的任务不能局限于思维的功能方面,而必须研究思维的个体,揭示思维着的主体活动的内部条件及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创设政治课问题情境时,必须从学生个性发展出发,因材施教。

4思维的创新性。

思维的核心是创新。人的思维在受制于客体的同时,又具有能动作用,也就是对新事物的探索、发现和发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原有知识在思维中的现实化并不是记忆的简单再现。政治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周围世界里的新东西,也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三、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策略

1利用氛围激发问题意识。

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处于最自然、最放松的状态下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自由、和谐的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会处于活跃的状态。教师要把课堂的提问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肯定,逐步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2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它正如电影序幕一样,一定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3利用生活事件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教学中,利用生活事件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矛盾,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平时必须养成关心生活的习惯,用科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报刊、广播和电视新闻中获取鲜活的素材。如在讲“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列举平时生活中碰到的吃亏上当的事例,让他们说说作为消费者有哪些权利被侵犯了,权利被侵犯后一般该怎么办。这些生活素材重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6

关键词: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情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两年福州市物理中考增加了20个必做的实验,而科学探究的第一个要素就是“提出问题”,学生不能主动提出问题,那么接下来的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也成了“照本宣科”。可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学生能够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是课堂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一、目前教学的现状

作为长期工作在中学一线的物理教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中还是习惯于“听”,缺少“问”,缺少“主动”,个人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也慢慢淡薄,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而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只顾着自己讲课,在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体验,忽略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来主动思考、学习的过程,教学变成了教师单向性的活动,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得不到体现。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呢?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近年来,物理中考中对学生的考察,特别是对学习过程性的考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能提出问题是课堂有效性的保证,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1.创造良好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不敢提出问题的根源首先在于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会考虑提出问题后教师和同学会有什么看法,害怕提出的问题会不切合实际。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即使是价值不高的问题,教师首先都要找出问题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加以表扬,从而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鼓励其继续提问的信心和勇气;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更恰当的提问方法,促使学生从会回答问题,到尝试提出问题,到探究发现问题。

2.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能够解答学生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疑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好的激发作用。特别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小实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来源于生活的小实验,学生很容易完成并能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问题的产生和探究的欲望。初中物理的各个章节都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每节课都有实验探究,比如用吸管吸饮料、荡千秋、摩擦力问题、水中的鱼、家庭电路的故障原因、坐车时的惯性现象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提出较好的物理问题。

3.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发现问题

问题情境指的是能够给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土壤”,容易使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合适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去探究,是锻炼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如利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知识和生活现象之间的联系、利用物理演示和分组实验、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课本中的例题和插图、利用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以问题的启迪,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给学生以创新的体验。特别是物理生活性和实验性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问题情境设计的“土壤”。

4.教学生提问技巧,使学生会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抓不住提问的关键,有时提不出问题,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有时提出的问题没有探究价值。因此,为了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在问题的发现方面引导他们从教材和生活中、从教师的分析讲解中、从实验中、从所学知识和以往认知水平中发现“疑点”,并认真思考,发现问题;在问题的产生上可引导学生从“为什么”“怎么会”“条件变了会如何”等方面去思考,去提出问题;在问题层次方面分别从敢于开口提问、简单模仿教师提问、有意识地主动思考提问、提出合适的问题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生产生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问题,掌握提问的技能。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经常使用“还有什么问题?”“其他同学还能提出别的问题吗?”等语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在教师的刻意引导下,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锻炼,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只有教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才能真正让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才能真正实现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家灿.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科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1,(07).

[2]刁国军.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学物理,2011,(06).

[3]陈振锋.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问题[J].现代教育教研,2010,(07).

上一篇:情感与产品设计下一篇:前置胎盘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