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方法与问题意识

2024-07-22

材料、方法与问题意识(精选4篇)

材料、方法与问题意识 篇1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 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阅读教学中, 问题意识, 有助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品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中, 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发现问题, 引领学生有效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问题, 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 都需要创造的想象力。”学生不断有问题, 会提问题, 说明他们常在思考、研究, 也就会不断闪现创新思维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阅读中, 学生会遇到大量的复杂信息, 会提出许多问题, 其中有些是常规性的问题, 有些是创新性的问题, 我们教师应多点拨学生去发现和提出一些富有新意的问题。

下面是一位老师在教学《夹竹桃》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时的一个精彩片段。

师:课文第5自然段作者由夹竹桃在月光下的叶影参差、花影迷离, 产生了许多幻想。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 结合文中的句式, 想一想作者季羡林还可能幻想到什么。

生:我觉得文章有一个地方应改动一下。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望着她。有人轻声地嘀咕:季羡林可是一位语言大师啊!)

师: (感到有些突然) 你说说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刘老师, 作者把月光下的夹竹桃幻想得很美。不过我觉得有一点遗憾———如果在这节结尾处作者不用句号, 而用省略号, 就更好了。

(下面马上有学生附和。)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对月光下夹竹桃的幻想不可能就这三种, 应该还有很多, 所以这儿如果用省略号, 就能给人以更多的回味。

生:刘老师,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用句号好像作者的想象就到此结束了, 这不能尽情地体现夹竹桃的美。如果用省略号, 则能给我们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也能充分地表现出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

学生发现的这个问题很有个性, 很有思维含量, 更重要的是这个学生能独立思考, 善于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 能促进其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二、提取问题, 引领学生有效突破

任何创新性成果的产生, 都需要从贮存在头脑的知识与经验中提取有关的信息。提取问题, 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从提出的问题中寻找突破口, 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综合、筛选有共性, 符合教材要求, 富于创新、求异的问题。在提取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出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这个过程是一个激活思维的过程, 是学生形成创新心理的关键性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需要分析、概括和判断相关信息,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达到开发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如一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1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 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2江上的大雾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诸葛亮知道三天后会有大雾?3鲁肃是周瑜的部下, 诸葛亮怎么敢请他帮忙?4诸葛亮吩咐军士高喊“谢谢曹丞相之箭”是什么意思?5丞相是什么官?6开始周瑜要害诸葛亮, 最后又为什么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不如他!”?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提取、选择其中对学习课文内容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最后大家觉得:问题2涉及到自然课上学到的知识;问题4和5比较简单, 同学们读课文就可以明白, 不需要全班学生集体学习。其中问题136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值得仔细研究。在提取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领悟了提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贮存问题, 引领学生有效思考

问题是思考的表现。对于同一内容提出的问题越多, 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学生的思考越多。当然, 也许提出的问题绝大多数是无效的, 但至少说明学生进行了思考, 而且还被学生自动纳入他们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当在课堂上遇到类似内容, 原先学生思考的问题就会条件反射般地迸发出来。其实, 对于学生来说, 这个过程就是问题的贮存过程, 最根本的也就是学生的自学过程。因而作为教师需要重视贮存问题, 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

贮存问题, 就是将获取的问题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贮存起来。所获取的问题的贮存量与能产生创新性思考有密切的关系。在进行思考时, 问题信息贮存得多, 贮存得合理, 就容易被激活, 容易被提取和容易让学生产生联想, 这样, 学生的思路也就灵活。头脑里贮存了一定量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增强, 会主动地阅读课文, 主动地获取知识, 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中, 我们应善于引导学生通过生生、师生互相交流、对话, 贮存问题, 引领学生有效思考。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庐山的云雾》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文开始时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 课文的题目就是“庐山的云雾”。读这个题目, 你猜猜课文会重点写什么。

生:这篇课文会重点写庐山上的云雾。 (师在“云雾”的下面加上点。)

师:读题目要动脑筋, 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文章主要写什么。读了这个题目, 我们看出作者重点要写庐山的云雾。现在你脑海里面还会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 (师板书:?)

生: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稀奇的?

生: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 (师板书:?)

师:把这几个问题记下来。你们是想让我直接告诉, 还是自己到书里找答案?

生:从书里找答案。

师:好。打开书, 拿起笔, 默读课文, 把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加上拼音, 把不懂的词语作个记号, 同时想一想刚才提的问题。

……

课堂上教师的有效提问让学生学会了思考。没有问题就不会诱发思考, 不会思考就不会学习。“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让学生抓住课题质疑:“读这个题目, 你猜猜课文会重点写什么。”这个问题一下子带领学生直奔中心, 自然而然地告诉学生“读题目要动脑筋, 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文章主要写什么”。接着教师又通过让学生说说“现在你脑海里 面还会有 什么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留出时间供学生自学、思考, 让学生主动去获取和处理信息。学生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 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会更主动、积极, 其创新思维的火花也会不断地迸发。

四、重组问题, 引领学生有效生成

美国著名创新思维的学者迪伯诺指出:“思维的目的不在于正确, 而在于有效。”这种“有效”思维实际上就是创新思维。重组问题正是“有效思维”的先导。同样, 教师引导学生将在阅读课文中提出的问题重新组合加工, 获得“新的领悟”, 这也是创新。

如教完《三顾茅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后, 有一位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刘备会比张飞高明?显然, 这个问题闪现着思维的智慧火花。但老师不满足于这一问题, 而是启发学生:“对这个问题, 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来问:在对待人才这件事上, 刘备和张飞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他们思考问题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哪种思路更好?”这一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教师引导学生把提出的问题经过加工、重新组合, 上升到思路优化的层面, 鼓励学生探索, 这既是活化思路的训练, 更是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之, 学生不断有问题, 学会处理问题, 在学习中就会不断有新的发现、灵感及顿悟产生。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材料、方法与问题意识 篇2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生问题意识 方法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6-023-01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学生随着“学龄”的增长,要问的问题越来越少,甚至没有问题。教师当中也有一种现象:认为要作一名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都“讲深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这势必导致教师对所讲内容的每个细节都作详尽的解说,占去了绝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因而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及提出问题的空间。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硬把学生的思路套入预想的教案中,对超出预想的问题不予正面回答,使得提问成了引学生入“洞”的“圈套”,从而淡化了学生提问的意义。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弱化,严重阻碍了提问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研究的重点。

二、概念的界定及意义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达到激发求知欲望和活跃思维的效果。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上的问题下放给学生,提倡把“提问权”还给学生。

三、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实践

1.方法引导,激发学生善“问”

多数教师为学生的“学”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而对“问”则很少关心,很少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在教学中引学生问。当学生的解题策略和解法出现差异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辨别,给学生一个逐步领悟、自行选择的过程,激活学生内部的问题意识。

优化教学方法 培养问题意识 篇3

一、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问题意识

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在教学中, 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因此, 我们应以科学探究作为物理学习的突破口, 而问题意识, 是科学探究不可缺的要素之一。同时, 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和探索,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加强感知, 激发思维, 从而有效提高问题意识。

例如:在探索《力的分解》时, 笔者创设这样问题情境: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砝码 (非常大, 比较重) 和三根细棉线。之后提出问题:用一根棉线提砝码或用两根棉线提砝码时, 问那种情况棉线容易断?同学们立即得出用一根线容易断。笔者不做任何肯定, 而是组织同学们进行实验, 其中一名学生用一根棉线把砝码稳稳地提起来, 而笔者引导学生用两根棉线提砝码时, 有意识地把两棉线之间的夹角张大 (大于120°) , 然后让同学们仔细观察, 发现还没把砝码提起来, 棉线就断了。同学们对演示实验的结果感到疑惑, 此时, 笔者组织同学们开展探究活动, 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 去探究怎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引导他们寻找问题的答案, 通过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探索、交流、合作, 很快解决了这一问题, 教学效果显著。

二、创设和谐环境 鼓励大胆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 能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气氛, 所以在教学中, 应该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消除学生的焦虑, 让他们自由地把在活动中产生的疑问提出来, 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同学们的困惑, 从而使他们能真正领会知识内容。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构建和谐环境, 为学生搭建思考平台, 留给他们一定的时间, 让他们去思考、去交流, 使学生敢说、敢做、敢疑、敢议, 把遇到的困惑展示出来。同时, 教师对学生展示出来的问题要进行适当的评判, 充分鼓励, 让同学们感受到我能行, 使同学们的内在潜能充分释放。

例如:在探索感生电流产生的条件时, 笔者组织学生在和谐环境下, 做完几个演示实验之后, 提出问题: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讨论, 由于他们在初中学习了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流, 印象极深, 很快解决此问题。一部分学生通过预习, 提出这样问题:是什么物理量发生了变化, 从而使导线在磁场中没有切割磁力线也产生感生电流?这时教室里立即热闹起来, 笔者充分肯定该学生能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并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在解决问题之余, 笔者再一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经过大家探究, 有的同学提出问题:为什么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切割磁力线不产生感生电流?有的还提出问题: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流, 为什么与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生电流相同?此时, 同学们兴趣非常浓, 你一言, 他一语, 这时, 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把学生认知逐步引向深化, 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创设实验情境 发掘问题能力

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物理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多进行实验, 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 以便更好地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 激发他们对新知的探求欲望。同学们正是在这种可见的实验情境中, 满怀激情地展示自己的疑惑问题, 进而达到理解概念和认识规律本质的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挖掘教学内容, 善于创设鲜明、有趣的实验情境, 使学生主动参与物理的学习, 不断去发掘问题。

例如, 在探索动量定理时, 笔者创设这样的实验情境:哪位同学帮助教师做一个鸡蛋落下实验, 这时学生兴趣高涨, 个个想试一试, 其中一名性格内向的学生到讲台上, 开始做实验。笔者要求他举高, 落下, 顿时全体学生一致认为:鸡蛋落下, 碰到桌子肯定破碎;笔者迅速擦净桌面, 之后让该同学重做实验, 此时在桌面上, 笔者放一块大海绵, 问学生:这一次, 鸡蛋会不会破呢?这时同学们会在头脑中闪现出问题, 鸡蛋落到海绵后反弹起来, 而被学生捉住。笔者在新课前利用这样一个演示实验, 激活了同学们的好奇心, 让他们带着为什么鸡蛋落海绵上不破的疑问去学习动量定理, 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状态。

例谈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 篇4

新课程明确将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目标.这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大家杜威的教育观点不谋而合, 将学生的学习看成是自主探究基础上的自我构建, 是伴随着问题的发现、探究、解决过程中的自我超越.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必须围绕问题这一中心, 创设情境, 设计流程, 展开教学,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探究意识, 在有效方法策略的指引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得到发展.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培植问题产生的土壤

良好的课堂气氛, 和谐的师生关系, 团结的同伴友谊是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前提.自主学习又是学生展开探究并在探究学习中产生问题的土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自主学习, 在平等合作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创新理念.

二、创设问题情境, 在有效的情境中引发探究意识——主动探究是问题产生的动力

问题的产生离不开具体的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 能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探究的动因, 引发思维活动, 在思想上产生疑问, 从而发展提问能力.

1.重视学生源自生活的数学问题意识, 创设与生活相联系的情境

重视学生源自生活的数学问题意识, 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 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形中, 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重视学生主体的特点, 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境

问题应建立于学生基础, 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我们在数学教学中, 设置的问题应该尽量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准确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 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 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3.重视教材中资源的开发, 创设与知识紧密相关的情境

如: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从问题到方程》.

情景创设, 引入新课.

丢番图墓志铭 (激发兴趣、首尾呼应.) 引出本章 (录音播放) .

评析:此材料来源于教材, 安排在此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为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动力.

4.设置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情境

设置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 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他们在问题情境下主动探索.

如: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有理数的乘方》.

问题引入:有一张厚度是0.1毫米的纸, 如果将它连续对折20次, 会有多厚?请估算一下, 如果将它连续对折30次, 会有多厚?有一栋30米高的楼房高吗?

学生通常估算的结果会与正确答案有很大出入, 他会不服气, 从而去主动探求“为什么”, 有的人甚至拿出纸在手中对折起来……

5.设计“开放性”问题情境

在开放性问题情境下, 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 更能促使学生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 并沿着不同方向, 在不同范围内进行思维.

这样的问题情境, 有利于造成学生认知冲突, 打破原有的认知平衡, 激发学生形成探究心理.

三、设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流程, 让数学课堂围绕问题的产生、解决从而得到升华

新课程倡导“引导发现——探究实践——运用提高——小结反思”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身于数学活动之中, 让他们在参与中发现问题, 了解数学问题的背景, 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而鼓励学生在联想中产生反思.

四、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方法指引下激发问题意识

学生的学习中, 问题的发现不仅是灵感, 更依赖方法.观察、分析、实验、探究、操作等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如:《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章中《展开与折叠》一节, 以操作想象为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节则以分析方法为主.

1.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

诸如换元、整体代入、数形结合、归纳猜想、分类讨论等方法的运用, 函数、方程等数学思想的渗透, 长此下去, 势必会产生一定的效应.

2.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中学数学中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所提的问题是变化多端的, 方法也无固定的模式, 但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观察试验, 提出问题;②类似模拟, 提出问题;③讨论交流, 提出问题.

例如, 在学习四边形的概念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画图来主动探究四边形的概念.让学生拿出四支笔搭一个四边形, 通过实践学生发现有一种四边形, 四条边不在同一平面上, 会有学生提问:定义中“在同一平面内”这几个字能否省略?引导学生讨论.

五、注重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总结反思中“顿悟”, 体会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快乐, 形成“发现——探究——解决——应用”的学习策略——总结反思形成策略是创新的归宿与升华

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和引申的过程, 从而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的能力.系统自主的总结是学习发生质的飞跃的桥梁, 它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知识线索更加清晰, 更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高瞻远瞩”地把握知识;同时在总结的过程中, 学生可自觉地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对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摘要:从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出发, 提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基础上的自我构建, 是伴随着问题的发现、探究、解决过程中的自我超越.并通过教学实例提出了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围绕问题这一中心, 创设情境, 设计流程, 展开教学,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 自主探究, 在有效方法策略的指引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得到发展.

上一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下一篇:室内设计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