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

2024-05-31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精选12篇)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 篇1

在长期的初中历史教学尤其是初三历史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对历史考试中材料题的解答并不理想。近年来, 中考文综历史考试材料题占据了大约百分之四十的比例。正如有人指出的做不好材料题, 本身就意味着文综考试的失败, 可见材料题的作答质量已成为制约考生中考成绩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本文拟从一道典型的材料题谈谈文综历史材料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历史告诉我们, 大国崛起得益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美国的探索:“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 建立起全球市场, 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 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 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苏联 (苏俄) 的探索: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 即苏维埃政权+普鲁士铁路管理+美国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社会主义。斯大林在1926年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统一最集中的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是按计划进行的”。

材料三新中国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 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改革开放前后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1) 材料一提到“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南京条约》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目的?罗斯福创新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20年代, 苏俄的哪一政策基本体现了列宁的主张?斯大林主张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从当前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分析这一体制有何弊端。

(3) 依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推行什么政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 综上所述, 你对“大国崛起得益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有何认识?

第一步:统览全题, 确定考查主题, 明确主要问题。本题给了三段材料和四个问题, 通过阅读材料, 分析设问, 首先需要综合判断本题的考查主题。每条材料均涉及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结合设问, 可以判断出本题是围绕着中外的经济体制展开的, 属于经济史的范围。

第二步:按题目顺序, 带着问题精读材料。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提炼显性和隐性信息;注意引文出处;注意基础知识与忠实于材料的有机结合。获取试题提供的有效信息是完成试题的第一步, 也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步。现代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分析、归纳、解读和组织信息, 因此, 加强对试题信息的处理日显重要。在本题中第一小问是本题作答的基础, 要求叙述《南京条约》中能够体现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目的的相关内容, 应该据此分析解读材料。《南京条约》的内容中能够体现经济方面的相关史实包括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因此, 在提取有效信息时, 除了应特别注意材料中所涉及的问题, 还要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点。在此基础上, 根据三段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 把握中外经济体制的差异, 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第二、第三小问都是在正确提取信息, 形成一个完整历史事实后的深入, 正确作答了第一问, 后面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再比如本题的最后一问:综上所述, 你对“大国崛起得益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有何认识?这种我们称之为启示认识题。这种题型一般设在材料题的最后, 围绕某一主题设问, 常含有“认识”“启示”“借鉴”“经验教训”“建议”“态度”“感想”等中的一两个词语。回答此种类型题目要注意掌握方法:一是紧扣考查主题或话题, 切忌空谈理论, 要具有针对性;二是适合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 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规律性;三是为社会现实服务, 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步:组织答案, 规范做答。另外, 还需注意回答内容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这是学生实际掌握、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 也是考生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目前文综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学生不能结合所学知识或材料提供的新情境进行说明和论证。这也是初中历史教学中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要在第一轮复习中, 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花费相当长一段时间进行训练,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综上所述, 在初三文综历史教学中应该花费较大力气, 做好材料题的解题能力训练,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历史教学实践中, 不断提高思维水平, 充分挖掘思维的个性和潜力, 使自身的思维品质不断得到提升。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 篇2

大家好,很高兴能到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众所周知,在中考历史题型中,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在中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开卷考试的实行,这类试题更是增加了开放度和难度。如何把握好这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对于即将中考的同学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

如何解答材料题?总的而言可从三步入手:

一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

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

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却有讲究。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感觉在读题环节中,先读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原因有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走完了“读”和“想”这两步,答题的思路有了,只剩最后一步组织答案了。

1在组织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问什么答什么

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3、要恰当使用历史中的术语,少说大白话。

下面尝试性归类几种材料题,并结合中考试题介绍一下解答思路: 历史材料题基本上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文字型材料题;

二、图表型材料题;

三、开放型材料题

一、文字型材料题

这是中考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考生较好回答。这种类型的材料题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按照前面的“一读”“二想”“三答”三步来入手。前面已分析了,在此不再累述。(2007年〃荆州市)13.阅读材料:

材料一:应准添设下开各处,定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从事商业、工业制作:

(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

(二)四川省重庆府;

(三)江苏省苏州府;

(四)浙江省杭州府。

——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二: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两国政府确认,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

——摘自《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回答:

(1)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较,《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臵上有何特点?(2分)

(2)在材料二中,中日两国达成了哪些共识?(2分)

(3)回顾中日两国近现代的外交史实,你得到的最主要的启示是什么?(2分)

二、图表型材料题

图表型材料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象(线)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一体,而且因其材料精炼、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阅读量小等特有优势,成为中考测试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1、单纯表格型

(2006年〃沈阳市课改区历史与社会)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以下材料引自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括号里的数字为其所包括的殖民地统计数字

材料三:下列为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简表(1)材料一反映了哪两方面的历史现象?并分别分析其原因?(4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历史现象?并分别分析其原因?(4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状况?(2分)(4)结合历史总结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及规律?(3分)

变化性、对比性和直观性是历史图表材料承载信息最显著的特点。因此,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

首先先读设问部分,带着问题再去分析表格。根据第(1)问中“材料一反映了哪两方面的历史现象?”带着这个设问,有意识地去观察分析材料一。通过观察发现,1870年和1913年各国煤钢增长情况大不相同。1870年时,英国煤钢总产量远远高于其它国家,是其它几国的总和。但1913年,占据熬头的是美国和德国了。这就是两方面最明显的现象,确定下具体的现象,再分析原因,然后组织答案。

第(2)问与第(1)问的不同在于“哪两方面”与“哪些方面”。哪些方面应是等于或多于两方面。带着这样的分析去阅读表格。表格中共有5个经济区域各个方面情况的详细内容的对比,通过对这5个经济区域情况的分析,就有5个方面的历史现象。还可以对其中任何几个经济区域进行对比分析,所以,答案的范围比较广。如:通过对俄与其它各经济区域情况的对比分析,可得出这样的历史现象,就是:俄国是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较缓慢的一个。确定下历史现象后,再深入地分析原因,俄国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主要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不彻底。其它历史现象的分析也这样进行。

材料三中选取的国家很有代表性,一是美国在美洲,二是德国在欧洲,三是日本在亚洲。且这三个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以,遍及全球且经济下降,工人失业严重。根据这些读表得出的信息,我们应能确定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4)问,需要综合以上三个表格的内容来做出综合的分析。

在解答图表型材料题时,既要遵循材料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又要结合图表的特点适当变通,把一般规律与具体分析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解答能力。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近两年中考材料题中,出现了填表材料题,这种材料题所给出的表格材料是不完整的,需要考生先联系其他内容完成表格,然后再对完整的表格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种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例如:

(2007年〃河北省中考试题)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1分)

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抗击。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如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黄继光.邱少云……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

(2)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的事件中,中国军队往往付出重大代价,却大多以失败告终,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请综合上述问题,谈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4分)

2、文、图、表混合型材料题 此类型题的特点是文字材料、表格材料或图片材料同时呈现,这类试题对学生考查面比较广,如分析表格的能力、识图辨图的能力及理解文字的能力。例如:

(2006年〃河南省)

三、材料解析题

要求:分析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1958年的一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见下图),在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人民公社很快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起来。

材料四:1978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立下一张把人民公社的集体土地“包产到户”的契约。他们苦干了一年,1979年粮食获得大丰收。这种“分田包产到户”的做法,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全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如何?(1分)

(2)运用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全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3)根据材料四,说出材料二中小岗村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

(4)如果让你搜集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变化的翔实资料.你可以采用哪些途径?(1分)

解析:面对这类混合型材料题时,要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不管是表格、图片、还是文字,都要通过各种方法找到有效信息,然后按照“一读”、“二想”、“三答”的步骤进行解答。

三、开放型材料题

所谓的开放性,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科书,尽可能的新颖,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不限定”范围,答案也非唯一性,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

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制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如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材料来源无法预知,但考生应当认识一点: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2006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试题

33、探究与实践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

(1)红军为什么要“远征”?(1分)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3分)

(2)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体现。请你围绕“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写出能体现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古训(可以是诗句、成语、对联、谚语、俗语等形式。至少两条,共4分)。

(3)为在全社会倡导学习、践行“八荣八耻”,你校开展“知荣明耻,从我先行”倡议活动。请你完成倡议书提纲的相关内容。(写出两条,共4分)

我们倡议:

第一、第二、第三、此题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第(2)和第(3)问上。这两问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将自己在历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自身的体会、感想结合起来,以达到升华认识、指导今后的行动的目的。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应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 篇3

一、阅读——阅读材料、问题,确定主题

命题者在命制一道试题时,往往先确定一个中心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去找材料、构思设问。因此,同学们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快速阅读材料,明确主题,尽可能地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接着再阅读设问,理解问题的具体要求,看一看问题设计的分值,以此为依据确定答案要点的多少。然后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克服阅读的盲目性,减少阅读时间。材料可分为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的内容大体上包括题头、正文、注释、出处等。同学们在阅读时,不可忽略题头、注释、出处等自认为“不重要”的材料,尤其要注意提示语,图表型试题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在较多情况下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例如,2015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3题,主题是美国的工业流水线创新问题,显然材料就是有关创新方面的具体史料,让同学们探究有关创新的原因、表现、影响等问题。问题设计:第一问要求从工业发展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第二问要求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人口移动的趋势。

二、提炼——加工整理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提炼就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设问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关信息,同时对其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最终提取出问题的有效信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往往隐含在以下几个地方或内容中:一是材料的开头和结尾。因为高考命题有时间和试卷容量的限制,命题者所选的材料必须是精选的。二是材料中省略号的两侧。三是材料的出处,它含有材料的时空、属性、价值等信息,便于我们回归课本,运用相关知识解答。四是材料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名称。五是材料中的注释或说明,它实际上是要告诉我们“如没有注释,将无法全面、正确解答所设的问题”。

三、挂钩——联系主干知识,印证史料

近年来高考考查的趋势是: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但是不论选用的材料如何新颖,高考总是离不开学科主干知识的依托,往往以某一主干知识为中心、为切入口,进行组织材料,进行多角度问题设计。如问题呈现往往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样的要求,因此在阅读材料、问题及提取有效信息时,要联系主干知识,回归课本,从材料与课本知识中归纳答案的具体要点。例如,2015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3题,第一问涉及流水线产生原因问题,材料中没有提及,只有联系课本知识了。创新的产生是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考点知识。第二问是让分析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人口移动趋势,材料中有“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城市向郊区扩散”这一信息,可结合课本进行分析。

四、组织答案——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从材料中已经提取了问题的有效信息,并且也回归了课本,那么就要把它们归纳整理成问题的答案要点,切忌不能照抄材料原文,更不能把答案内容无序地堆砌,语言表述要专业化,不要抒情。答案的组织和表述要做到如下几点。

(1)按问作答。

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答案要“三化”:条理化、要点化、序号化。

(2)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

要注意答案与材料的相关性,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概括、提炼,即“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

(3)坚持以科学史观为指导,要多角度回答,要点多而全,回答要直接,尽量使用历史学科的专业术语。

(4)有关历史小论文答案的表述。

第一,要表述成文。小论文也是论文,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

第二,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

第三,文章应体现论文的三要素。观点要明确,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第四,对文字的组织要抓住关键,高度概括,文字简明准确。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 篇4

材料解析题在高考历史学科中的分值是52分, 独占半壁江山,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材料题的解答过程中, 同学们往往存在读不懂题、没有思路、无话可写、写的不全、写的不专、站位不高等问题, 本文以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材料题为例, 为同学们分类解答, 指点迷津。

材料解析题按设问角度大致可分为背景原因类、影响作用类、比较异同类、特点特征类、实质启示类等五大类型, 这五类几乎涵盖了2013年高考材料解析题的所有设问方式, 因此, 掌握了这五大类的解题方法, 也就掌握了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方法。

一、背景原因类

这类题型是材料解析题中最常见、最常规的类型。其答案来源一是结合所学, 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文化、军事、科技、民族、外交等方面入手, 组织答案。来源二是从材料中找, 将材料分层、概括、提炼关键词关键句、转换成历史学科专业术语, 最后组织答案。2013高考题中背景原因类占了26分, 分别是47题第 (1) 问、48题第 (1) 问。

例1 (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8题) (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 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 与中国言语不通, 衣服殊制, 口不言先王之法言, 身不服先王之法服, 不知君臣之义, 父子之情。”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 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 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 “文以载道”。在他看来, 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 在孟子死后失传, 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 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 一面又讲“义”。他所说的“义”, 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 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 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8分)

【考点】唐代儒学中兴。

【答案】 (1) 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 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最大限度获取材料有效信息, 归纳、概括的能力, 答案主要从材料中提取, 而获取信息全面准确的第一要务是依据材料内容给材料分层, 同一个中心意思划分为一层, 然后逐层提炼, 这才能确保答案全面无遗漏。

第一层:前两句是第一层, 是对古文运动大背景的一个概括, 时期是“唐中后期”, 状况是“耗费大量财富”, 结合所学可见这时唐朝处于一个转型时期, 由盛转衰。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韩愈为了治愈社会弊病、复兴唐朝而提倡古文运动, 显示了儒学积极入世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感。因此, 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宏阔的背景。第二层:从“韩愈力加谏阻”到“不知君臣之义, 父子之情。”这一句为第二层, 中心意思是佛教的消极影响, 翻译材料可知中国的语言文化、服饰等级、礼节规章、传统伦理观念均受到冲击, 因此韩愈提倡古文运动, 要文以载道, 恢复华夏传统。第三层:从“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 ”到“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 ‘文以载道’。”这两句是第三层, 中心意思是当时的文风骈体文空洞无物, 韩愈主张文章应该有实质内容、实质作用, 因此主张文以载道。第四层:第一自然段剩余部分和第二自然段, 这几句是在分别解释“道”的涵义、内容、作用, 因此, 不算背景范畴, 不在此组织提炼答案。

【规律总结】题中所给材料在论述某一问题时是有思路可寻的, 我们可以按照语文学科的方法对文章段落进行分解分层, 全面把握段落的结构, 这是做好材料题、确保答案全面无遗漏的前提。一般段落的结构是总—分, 即第一句话是中心句, 然后分角度论述, 分—总, 即先分别论述最后一部分是总结, 或总—分—总, 即第一句是总述, 然后分述, 最后再总结。把握住这个规律有利于我们准确分析段落, 整体把握材料, 全面获取答案。

二、影响作用类 (评价类也可以归到此类)

此类题型也是历史材料题中最基本的一种类型, 要求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或重要典章制度的作用进行分析评价, 指出其影响。这类题型的基本思路是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总结回答, 也可以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方面来考虑。但对于有些倾向性强的历史事件也可能只有积极作用或只有消极作用。答案来源也主要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从材料中提炼概括。在2013年高考中这类题型有19分, 分别是第46题第 (2) 问、47题第 (2) 问、48题第 (2) 问。

例2 (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6题) (15分) 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 上以议国家之得失, 下以评草野之是非, 可以知四方之物价, 可以悉外国之情形, 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 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 外国情形, 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 或传教不公道者, 皆可写入新闻纸, 布告各国, 咸使闻知, 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 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 惕然知惧, 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 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 (1867年)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后, 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 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 “思想新而正”, “材料富而当”, “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 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 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 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 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 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 厥道非一, 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 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 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6分)

【考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答案】 (2) 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 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 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作了舆论准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归纳材料以及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设问是报纸的作用, 首先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定位。材料一第一层:从开头到“可以悉外国之情形, 原为有益之举。”这一句话显然是在讲报纸的作用, 可看出报纸有利于国民了解外部世界, 冲破中国原本封建专制制度下言论不自由的状况, 从而拓展国人视野。第二层:从“今宜仿而行之”到“布告各国, 咸使闻知, 使归曲于彼;”这一层中心思想是清政府对报纸内容的规定, 不属于报纸的作用, 因此不在此层归纳答案。第三层:从“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到“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 自行约束。”这一层次的中心思想是合适的办报内容可以激发国民的爱国精神, 有利于抵制西方侵略, 从而有利于救亡图存。救忘图存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 办报可以激发民族精神, 可以宣传、讨论救国方式、途径和主张, 因此, 一定要上升到主题层面。

材料二第一层:从开头到“一举足不能无方向, 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这一层的中心思想是维新派办报的原则非作用, 因此不在此层归纳答案。第二层:从“有维新人士倡言”到“报馆愈多者, 其国愈强。”这一层的中心思想是在讲报纸的作用, 从中可以提炼出关键词变法、阅报与爱力成正比、其人愈智等意思, 转换成历史学科术语即报纸有利于为社会变革作舆论准备、可宣传启蒙思想、有助于开启民智等。

【规律总结】由上述分析可知, 答案就蕴涵在材料之中, 准确阅读、理解、分析材料是关键, 依据材料所述内容给材料定位、划分层次、再提炼要点、转换语言, 最后组织答案, 按照这样的步骤最后答案就会呼之欲出, 迎刃而解。

三、比较异同类

比较异同点是高中历史学习所要求的基本能力之一, 新课标明确规定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 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比较类材料题在高考中也备受青睐, 在2013年中多达48分 (选修题重复计分) 。分别是40题第 (2) 问、45题第 (1) 问、46题第 (1) 问, 还有第45题第 (2) 问和第47题第 (1) 问, 表面看似乎是原因题, 其实是对原因的比较。

此类题型的基本思路是从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目的、方式、过程、相关因素、结果、实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例3 (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5题) (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1月29日, 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 在于习气太深, 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 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 困天下者在一例字, 至近之学西法者, 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 此西艺之皮毛, 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 学其皮毛而又不精, 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 各就现在情形, 参酌中西政要, 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 当因当革, 当省当并, 或取诸人, 或求诸己, 如何而国势始兴, 如何而人才始出, 如何而度支始裕, 如何而武备始修, 各举所知, 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 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 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 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6分)

(2)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9分)

【考点】清末新政、戊戌变法。

【答案】 (1) 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 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

【解析】本题选取课外史料, 考查学生阅读材料, 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样对材料进行分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天下安得富强耶”, 主要讲到:1.变法的目的是改变中国弱国状态, 救亡图存,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2.变法的方式是向西方学习。3.变法的内容是从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第二层:从“著军机大臣”到最后, 主要讲了:4.变法的方式是自上而下。5.变法的内容很广泛。结合戊戌变法的知识, 以上五点也适用于戊戌变法, 因此得出答案。

第 (2) 问需要打开思路, 确定角度, 应从改革的时代背景、领导者、改革的相关人员和推动者、改革的过程等方面来比较认识。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主导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 他们积极宣传、推动变法, 而此时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非常有限, 因此在行动上并没有与维新派站在一起, 导致戊戌变法昙花一现, 迅速失败。而新政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 中国革命形势风起云涌, 清政府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统治的背景下开始的, 它的主导者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 在经历了大变故之后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此时, 地方实力派在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也深受刺激, 清醒地认识到了西方的强大和中国亡国的危险, 因此清政府在推行过程中经历了从派遣大臣西洋考察、颁布新政措施、从预备立宪到立宪等一系列有准备的过程。因此, 两者结果差异很大, 与时代背景、主导者、地方实力派、推行过程关系密不可分。

四、实质启示类

实质类题型是考查考生透过历史表象, 正确认识历史事实的能力, 实质类试题一般要指出其根本目的、阶级本质、本质属性等内容, 往往与历史表象相反, 因此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唯物史观, 运用正确的史观来认识历史得出正确的结论。

启示类题型通常要求考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分析得失。它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 来检测考生历史思维层次、认知水平、感悟能力。启示类试题的一般答法是:从原因、内容、影响等大方面入手, 抓住主干和本质, 密切联系现实, 得出与现实报道相一致的结论。

在2013年高考中涉及到的主要有40题第 (2) 小问启示类、45题第 (2) 小问实质类, 由于这种类型一般都是材料题的最后一问, 是升华部分, 因此分值并不大, 往往在2—4分左右, 就不再举例说明。

五、特点特征类

历史特征的含义是一个历史事物区别于另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点, 它源于历史事物自身, 但又高于历史事物本身, 是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结果, 要求语言必须深刻、简洁、精练。因此, 特点特征类题型在组织答案时一方面要从所学知识中提炼历史事物本身所特有的属性, 做到语言准确、专业、到位, 另一方面从材料中提取时要注意全面、概括、凝炼。

在2013高考中涉及到的是第40题第 (1) 小问, 从材料中得出答案的基本方法在前三类材料题型中都有明确解析与举例, 因此不再赘述。

刑法案例分析题的解答方法 篇5

刑法中的案例分析题与选择题相比,更偏重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指南针”丛书之《案例教程》对案例题所要考查的内容、方法及思路有详尽的分析。

要准确解答案例分析题,遵守以下步骤是比较重要的:

1.仔细阅读案例内容

案例分析题一般都是考刑法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或者是法条中极其特殊的规定,即最基本的概念或法律规定,只要把概念和法律规定理解透彻,应试时就会比较有把握。

2.找准案例所涉及问题的“知识点”

在案例分析中,以下知识点可能是经常会涉及到的:总论部分,包括:(1)犯罪故意与过失、意外事件的认定;(2)刑事责任年龄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者应当负责任的范围;(3)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4)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的区分;(5)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的认定;(6)刑罚运用中的累犯、自首。各论部分,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侵犯财产的犯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它们都是传统的考查内容,案例分析原则上都会涉及这些犯罪。

3.理清答题思路

在找准案例分析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后,不要急于答题,还应当进一步整理答题思路。此时,需要考虑:(1)将分则理论与刑法总论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切忌分割刑法总论与刑法分论答题;(2)注意准确界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有的案例分析题,此罪与彼罪的关系极其微妙,需要先将案件性质判断准确,才能答题,否则即使长篇大论,也是无用功。

4.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准确答题

在答题时,要考虑每一个案例所涉及的概念或法规、司法解释,将这些概念、法规或司法解释明确地串连、回忆起来。

对所有案例分析题型的回答,都首先要得出答题人自己的结论:犯罪行为人是有罪,还是无罪;是此罪还是彼罪;是单独犯罪还是共同犯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以作为方式实施的犯罪还是不作为犯罪;是自然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是一罪还是数罪等。

同时,必须注意对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对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1)对“罪与非罪”类题型,需要紧紧抓住“犯罪构成要件”这一分析工具,考虑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完全符合四大构成要件。

(2)对“此罪与彼罪”类题型,需要回答不同犯罪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什么。

(3)对某些犯罪的“特殊形态”类题型,例如是否属于共同犯罪、未遂或者中止、是否应当数罪并罚等,需要考虑各种形态的成立条件。

(4)对“如何处理犯罪人”这类题型,要考虑行为人是否属于累犯、自首,有无缓刑、假释等特殊的刑罚适用情形。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 篇6

一、材料解析题的特点

1侧重一个“广”字,材料来源广泛,取材典型。众多的历史典籍、历史文件、名人论著、统计资料、图表等都可以成为试题的来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远远地超脱了教材。在引用的大量材料中,为了达到对考生信息处理能力考查,因而材料是粗精并存,真伪难辨。所以,材料解析过程,也就是考生对材料进行甄别,提取信息的处理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总结出正确的结论及论点。

2突出特点是“新”。每一道材料解析题,都具有引用新材料,创置新情景,设计新问题的特点。突出了对考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

3表现为“多”即设问层次化。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几段材料或文献之间,联系密切,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事物的本质,说明一个历史问题。因而在题的设问方面,环环紧扣,奇巧百出。考生在回答问题时,需要逻辑性强、条理清晰、文字表达准确、言简意赅。因此我们在作答这类题时注意几点。

(1)审读材料

试题提供的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条件:必须读懂读透。通过阅读要求判断出基本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各要素,并归纳出材料的基本观点(中心思想是什么?对事件的态度如何?一共有几个层次、几种看法?)。特别是材料的时空必须确定无疑,否则就无法答题。时间指年份、年代、世纪、朝代、年号、某皇帝统治时期等。空间指中国还是外国,中国的哪个地区,外国的哪个国家等。

审读材料的步骤:①粗读,了解大意,明确讲什么事即可;②精读,斟词酌句,通晓全文,根据总体叙述和关键词语,加上自己的判断推理,确定材料的基本史实和基本观点;③结合题问重点读,审读材料要讲究方法,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a.从材料介绍和出处获取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b.从主体材料的开头、结尾和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的原文一般很长,试题中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旬开始摘到某句为止,当然要考虑到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次要的,两边所剩肯定就是重要的。c,注意并寻找关键词眼。

(2)回忆重现课本知识

如前所述材料解析题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审读材料后,应将题目与课本对号入座,确定材料所述的是课本的某章某节某个问题。按图索骥,分类归纳。特别注意回忆课本对该事件的评价,注意比较材料与课本史实、观点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后面问题的设问和作答的难点、关键点之所在,也是容易忽视、容易丢分之处。回忆课本,诱发联想,便于启发思维,答题“有话可讲”。

(3)审清题问

主要是审清答题要求。是依据课本知识回答,还是引用材料原文回答;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概括观点,还是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是依据某一则材料回答,还是多则综合考虑等等。

二、答题

1答题原则

回答材料解析题必须严格遵循课本和材料相结合的原则。这是由它们两者的密切关系决定的。有的材料虽超出了课本内容,但并没有完全脱离课本,而是课本内容的合理延伸。有的观点虽与课本观点相反,但作为课本正确观点的对立面,也可理解为课本观点的合理运用。

2答题要求

材料解析题答案要求按问作答。科学准确,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3答题注意点

(1)全面性。要求答案能辩证地看问题,能全面地考虑问题的正反面,以及材料本身涉及的几层意思,切忌片面性,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考题要求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评价法国1791年宪法。它既要评价其要反对封建贵族特权和专制制度上的进步性,又要评其利用种种条件限制公民选举权的虚伪性。但很多考生或只答进步性一面,或只批判其虚伪性,看问题比较片面。

(2)准确性。一方面指对材料本身概念、内容理解的准确,另一方面包括答案材料组织、用词作答的准确,所答确为所问。回答材料解析题一定要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根据题问的要求、范围作答,或直接引用原文,或引用原文重组答案要点,或恰当地联系课文作答。切忌随意性,脱离教材,想当然地发挥。

数学解答题的两种方法 篇7

一道数学题, 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条件称为题设, 结论称为题断, 解答一道数学题, 是从题设出发, 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 经过推理运算建立起一个题设和题断的链接, 这一链接就是解题过程。因此, 对题设进行重新整合, 分析题设可有哪些结论, 并联想题断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当题设产生的结论和题断需要的条件统一时, 就形成了解题思路。

综合题是数学中一类十分重要的题型, 平时的练习和各类型考试都离不开综合题。研究综合题的题型, 演练一定量的数学综合题, 形成针对不同类型题的解题策略, 养成规范的解题书写习惯, 形成良好的解题意识, 必然会提升解决数学综合问题的能力。

解答题时, 可以参考以下几种解题策略。

1.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思考问题, 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 根据已有的定义、公理和定理考虑推出一些什么结论;分析法是从结论入手, 根据已有的定义、公理和定理考虑求解或论证结论需要哪些条件。在分析问题时, 往往同时采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来思考问题, 考虑由已知条件可推出什么结论, 同时, 寻找求解或论证结论所需要的条件, 不断将条件和结论进行转化, 使条件和结论之间建立必然联系。其思考的一般模式是:从已知到可知, 从未知到需知, 已知和未知的沟通, 问题便获得解决。

解题思路: (I) 由已知条件求出首项a1=2, 再由已知条件公差d=3, 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即可求出。 (II) 应先判断出bn为等比数列, 求出通项, 再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解。

解题中应注意, 本题是等差、等比数列的五个基本量转化成方程应用题, 应注意运算。

2.解决数学问题必须从数学问题的实际出发, 思考问题所阐述的指示特点, 围绕知识内容思考问题, 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2, (2016全国卷2·理) 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 (单位:元) , 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 续保人本年度与其上年度的出险次数关联如下:

设该险种一续保人一年内出险次数与相应概率如下:

(I) 求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的概率;

(II) 若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 求其保费比基本保费高出60%的概率;

(III) 求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与基本保费的比值。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概率与统计综合应用问题, 只要掌握相关概率与统计知识, 即可解决本题。重点考查了条件概率、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学期望等知识。

解: (I) 设A表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 则事件A发生表示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 故P (A) =0.2+0.2+0.1+0.15=0.55。

(II) 设B表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比基本保费高出60%”, 则事件B发生表示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3, 故P (B) =0.1+0.05=0.15。

(III) 设本年度所交保费为X, 则X为随机变量, 其分布列为

平均保费EX=0.85a×0.30+a×0.15+1.25a×0.2+1.5a×0.2+1.75a×0.1+2a×0.05=1.23a。

因此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与基本保费的比值为1.23。

(I) 中也可以根据互斥事件求概率, (II) 关键是分析出此题为条件概率问题, 并且P (AB) =P (B) , (III) 就是求分布列, 再根据数学期望公式求解。

政史综合性材料题的解答策略例谈 篇8

例: (2009年河北) 新中国建立60年来,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某校九年级 (1) 班的同学围绕“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这一主题展开了探究。

*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50%。

*中国明确承诺, 将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项援非举措, 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 减免非洲国家债务, 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 加强中非务实合作。

*截至2009年3月底, 中国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271人次。目前, 我军共有1949名官兵在联合国的9个维和任务区执行任务, 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之一。

⒈【主题探究】综合以上材料, 你怎样看待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⒉【历史回眸】请说出新中国成立以来, 与“历史性变化”相关的三个外交方面的史实。

⒊【顺应潮流】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国际背景、国内条件分别有哪些?

解析:该题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资料为载体, 综合考查了政治、历史等学科的知识, 是一道典型的文科综合试题。该题巧妙地把背景材料和设问结合起来, 使学生通过对背景材料的解读, 把注意力和思维集中在“如何看待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探究历史性变化的具体原因”上。

参考答案:主题探究: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或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树立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历史回眸: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l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l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l979年中美建交;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

顺应潮流:国际背景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国内条件 (2)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科技、国防实力不断增强)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或坚持推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等

解答元素推断题的方法与技巧 篇9

一、直觉法

直觉, 就是一种对问题直接的、有意识的、不经严密逻辑推理的思维。它可以跨越复杂的推理过程, 直接得出结论。但由于目前的教学过分强调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 学生的思维存在某种定势, 只有当条理清晰、因果关系分明时才敢确认结果。因此, 对于直觉这种非理性的、离散的思维形式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其实直觉是以对经验的共鸣和理解为依据的, 来自于厚实而清晰的知识积累和丰富而熟练的思维经验。所以扭转学生思维形式上的某种定势, 打破因有因果链, 通过适当的方法训练引发学生的直觉思维, 是实现思维突破的重要途径。

例1.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族, B、C同周期。A、B组成的化合物甲为气态, 其中A、B的原子数之比为4∶1, 由A、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乙、丙都是液态, 乙中A、C原子数之比为1∶1, 丙中A、C原子数之比为2∶1, 由D、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丁和戊都是固体, 丁中D、C原子数之比为1∶1, 戊中D、C原子数之比为2∶1, 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甲___, 乙___, 丙___, 丁___, 戊___。

分析:此题若要依据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进行推理判断, 确定各种物质, 过程相当复杂, 但根据原子个数比为4∶1的气态化合物之题意, 凭此直觉将甲假设为CH4, 并以此假设在原题中验证。若甲为CH4, 则A为氢, B为碳, 根据B、C同周期, 结合A、C形成的化合物特点, 可以判断C为氧, 则乙为H2O2, 丙为H2O。根据A、D同主族, 结合D、C形成的化合物特点, 可以推断D为钠, 丁为Na2O2, 戊为Na2O。

由此例可见, 丰富的知识积累是直觉产生的重要前提, 但由于直觉产生的结论只是一种可能的猜测, 因此, 只有对结论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和检验, 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二、论证法

逻辑论证是人们从不同的假设中获取最合理答案的重要手段, 也是培养学生智力发展, 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运用元素化合物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总感到无从下手, 答题时缺乏严密性和完整性。实际上, 对一些背景复杂的元素推断题, 只要从题中找出特殊性质及特殊现象, 作为解题的突破口, 进行全面分析, 再列出一种或几种假设, 这时就可以运用论证法, 将可能的假设一一代入原题, 与题中条件进行验证, 若结论与原题条件相符, 则为正确答案, 反之, 则否定。

例2.A、B两种固体, 都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在A、B中, 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 高温煅烧A、B时, 产物都是C (固体) 和D (气体) 。由D可制得E (酸) 。E和另一种酸组成的混合液跟甲苯反应可生成三硝基甲苯。C与E的稀溶液反应得到溶液F, 往F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该沉淀经灼烧后转变成C。往F溶液中加入甲元素的单质得到溶液G。试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空白:

(1) A的化学式 (分子式) 是。

(2) B煅烧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是;甲元素的单质与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往G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分析:红褐色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铁, 灼烧后转变成的C一定是氧化铁, 由E和另一种酸组成的混合液跟甲苯反应可生成三硝基甲苯。可知此两种酸一定是硫酸和硝酸, 再由已知条件A、B两种固体和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 高温煅烧A、B时, 产物都是C (固体) 和D (气体) 得出A是FeS, B是FeS2。

由此例可见, 在解题时, 只要挖掘“题眼”, 顺藤摸瓜, 便可一举攻克。论证法是假设与结论的桥梁, 是实现思维突破的关键, 也是解答元素推断题的重要方法。

三、位置图示法

解答元素推断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而学生现有的实际思维水平与这一要求有着较明显的差距, 要缩短这一差距, 教师不仅要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而且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位置图示法就是实现这一过渡的一种基本方法。所谓图示法就是采用图形或图表对题目条件进行形象化的展示, 直观地揭示题目条件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使学生把握解题的关键。

例3.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 已知:

(1) W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

(2) Y和Z属同族元素, 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3) 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 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

(4) 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

(5) X和Y不在同一周期, 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

请回答:

(1) W元素是;Z元素是。

(2) 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和。

(3) 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和。

(4) 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这类推断题, 题中条件渗透交叉, 相互干扰, 很难从抽象的描述中直接找到具体的元素,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题中的暗示条件, 逐渐缩小范围, 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 用位置图示法分析。首先根据W与Y的关系确定W与Y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其次由Y与Z的位置和性质确定其为硫和氧, 再根据X和Z的位置和性质得出, 它们是碳和氧, 最后根据其他已知条件可得出结论, 则X为碳, Y为硫, Z为氧, W为钙。

通过以上图示分析, 发现原来错综复杂的条件变得清晰明朗, 原来的抽象推理过程转化为形象分析过程, 从而大大简化思维过程, 降低了题目的难度。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 篇10

一、培养学生学会“看”

学会看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通过看, 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直觉思维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 通过对数学对象总体观察在瞬间顿悟到对象的某方面的本质, 从而迅速作出估计判断的一种思维。有的判断题, 它是检验学生对课本中的概念、总结的规律、重要的句子的掌握情况。这样的判断题, 学生只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认真地看、观察, 就可以直接判断出正误。

(1) 重要的句子。例如: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课本中总结的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因此, 学生就会马上判断出是错误的。

(2) 总结的规律。例如:12÷4=2……4 () 。这一题, 学生可以参考课本中总结的规律: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而这题余数和除数相等, 一定是错误的。

(3) 课本中的概念。例如: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国际上规定,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所以, 学生肯定会判断是错误的。

看来, 所谓看, 也就是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刻、透彻地观察并作出准确判断。

二、培养学生学会“算”

培养学生学会算, 可以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计算能力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能力, 如果你有很强的数学运算能力, 在面对实际问题时, 往往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常常在解判断题时, 不选择合适的解答方法, 而只是看完题目就打“√”或打“×”, 这样正确率就大打折扣了。学生只会看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在解答判断题时, 学会通过“算”来解答。教研员指出: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是数学的基本能力。同样, 在解答判断题时, 计算也是至关重要的。

(1) 根据定律计算。如:800厘米和8米一样长 () , 2千米+120米=122米 () 。这两题要根据定律计算出结果才会判断出正确结果。

(2) 纯粹的计算。如:51÷8=6……3 () , 750×4的末尾有两个0 () 。通过正确的计算, 自然会准确判断。

(3) 文字题式。如:甲数是60, 甲数是乙数的4倍, 乙数是240。这样的判断题, 学生一定要列式计算出结果, 才能正确判断。

(4) 解决问题式。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米, 它的面积是20平方米。 () 这题其实是一道应用题, 只有通过列式计算出结果才能正确判断。

总之, 解答上面这些判断题, 只有通过正确的计算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来。在教学中, 让学生学会计算, 解答时, 才会做到事半功倍。

三、培养学生学会“画”

有些数学知识需要借助图形来帮助理解, 如果这样的知识离开了图形, 将会是一知半解, 解判断题也不例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少形时少直观, 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 割裂分家万事非。例如:两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 。这题学生一画图, 根据图很清楚地知道, 拼成长方形之后少了两条边,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厘米, 所以这一题是错误的。这种方法, 教师要经常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

有的判断题, 通过画图比计算更加直观、更加简便。如:正方形的边长增加4厘米, 面积就增加了16平方米。 () 这道判断题, 可以这样计算:先假设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 3+4=7厘米, 7×7=49厘米, 这样显得复杂。而通过画图, 可直观地看出16平方厘米, 只是小正方形的面积, 因此这道判断题是错误的。画图比计算更能理解, 使学生在解题时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这是教师教学的目的。

有的判断题, 学生通过观察感觉模棱两可, 可如果通过画图学生就会一目了然, 马上柳暗花明又一村。如:由8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 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米。 () 这题的关键, 是要把能够拼成的几种大长方形都画出来。根据图, 可以清楚地知道无论怎么拼, 它们的面积总是8平方米。

教师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学会画图, 使学生很容易解决解题过程中存在的困惑。通过画图, 学生在解题时会觉得豁然开朗, 这样学生就更喜欢学习了。

四、培养学生学会“举例”

高斯说: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 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 但证明却隐藏得极深。要想说服人, 必须用尽各种方法来解释、来证明, 举个例子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举例子, 是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只从道理上讲, 人们很难理解, 这样就必须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举例子, 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 使说明的内容具体清晰, 通俗易懂, 令人信服。判断题中的举例子, 有反面例子和正面例子。

(1) 正面例子。所谓正面例子就是顺着题目的意思举的例子。例如: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 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 这题, 要按照题目意思任意举一个数字。比如: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 那扩大到原来的2倍边长就是8厘米;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现在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显然, 32厘米是16厘米的2倍, 因此这题是正确的。

(2) 反面例子。有正面例子, 自然就有反面例子, 就是举个例子来说明本道判断题是错误的。例如:在除法里, 被除数有两个0, 商也有两个0 () 。这一题让学生举个例子:比如, 2004÷3=668.通过这个反例, 足以说明这道判断题是错误的。

举例子, 在判断题中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例子, 只要学生掌握得当, 就会在解题中避免走弯路, 解题时会又准确又快。这种举例子的方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

毕达哥拉斯说:在数学的天地里, 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 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 篇11

这类题型简单归纳为:“主题+材料情境+论证性问题”形式,我们按问题设计的能力层次要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如下具体四类:

主题探究型

它是指在试题的题首中往往引用某人、某刊物、某一著作中提及的某一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观点为主题,后运用图表、漫画、谚语、文字史料等各种图文并茂的资源材料相结合,创设新颖的历史观点情境,设计与主题相关的探究性问题,根据材料信息,探究、证明该观点、结论、概念的准确性或正确性,侧重考查考生问题探究过程和方法,同时又考查对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的理解、判断、分析、归纳能力。例如: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探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此类题型首先要求考生一方面要理解、把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获取材料中与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相关的信息,然后根据设计的论证问题层次要求,对材料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比较、探究,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对问题进行论证,答案往往与考点关联性不大,具体做题方法如下:第一、明确探究主题的内容和方向。第二、根据具体史料提取问题有关相息。第三、根据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比较、探究,提出历史认识。第四、语言简洁,表述准确具体书写问题答案。按此方法此题答案为(1)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形成。政治:地主阶级日益崛起(士阶层日益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各诸侯国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2)相同点:其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对比论证型

它是指试题中围绕特定时期某一领域的历史主题,创设反映此主题的多种不同、甚至是完全对立的社会历史现象的历史情境,以此为依托,设计新颖的比较论证性问题,来考查考生对此主题问题的比较、分析、归纳、探究的能力 ,尤其是比较能力。例如:

公元1772年,从文化意义上说,是中西方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分水岭。这一年,在西方世界,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呕心沥血长达21年编纂的《大百科全书》11卷全部出齐;而在东方世界,乾隆皇帝则正式下诏各省征集图书,开始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前后几千人参与此项工作,历时10年,终于编成煌煌8亿字的巨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编辑工作开始之前,狄德罗就坚决主张不让政府部门参与此项工作。他发出这样的宣言:“汇集世界上分散的各种知识,向现时同我们一起活着的人们阐述它们的普遍体系,并将此书传之于我们的后人……让我们的子弟因为更有知识,从而更有道德,也更幸福,使我们与世长辞时无愧于人的称号……”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两点,狄德罗关在上了三道锁的房内,对任何人都不开门,他像个苦役犯那样编写《百科全书》。

——安德烈·比利《狄德罗传》

材料二 乾隆的《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材料三 以《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为中心,形成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百科全书被誉为法国法革命的“兵工厂”。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狄德罗为什么坚决不让政府部门参与编辑《百科全书》的工作,而要独自承担这份重任?(2)结合材料一、二,分别说明《百科全书》和《四库全书》编撰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百科全书》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兵工厂”?(4)启蒙运动“是中西方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分水岭“,它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外文化领域的变化比较,此类题型首先要求考生明白此题讨论的是什么主题,确定反映主题的角度、范围,然后回顾与此有关的高考考点的主干知识以及结合材料中获取的有效信息,再根据问题设计层次要求,进行理解、判断、分析、归纳、比较、探究、对问题进行对比论证,具体答题步骤为:第一、确定比较主题比较对象以及比较的目的和方向。第二、阅读相关史料,提取比较问题的有效信息。第三、根据提炼的信息对比较对象进行综合比较,在比较中找出各比较的异同,分析、归纳、比较差异的原因。第四、根据问题准确表述答案。显然答案为(1)因为启蒙思想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如果让政府参与,狄必然会失去独立人格,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2)《百科全书》:汇集和宣传科学知识,弘扬人文精神,追求幸福人生;《四库全书》:实行文化专制,毁灭历史文化,愚弄人民,削弱民族战斗力,巩固封建专制统治。(3)因为它为法国人民反抗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4)启蒙运动传播了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做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思。

观点解释、说明型

它是指试题中往往引用某刊物文章、 某史料文献、某新闻评述报道 、热点问题争论等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现实热点、焦点问题的多种评价争论观点,来创设具有新颖的论证历史观点的问题情境,设计具有论证性、开放性的问题,让考生根据具体观点角度展开解释,运用已掌握高考考点主干知识来说明该观点、结论、概念的准确性或正确性,是考查考生对历史认识、历史观点的说明、理解、分析、归纳能力。例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请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结合1840~1919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方面是如何实现转型的。(3)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请分别结合古代雅典、近代英国的政治文明实例,分析其主要特征并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两者利与弊的基本看法。

此题考查学生不同史观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此类题型首先要求考生明白此试题讨论的是什么具体问题,材料中与此有关有几种观点,然后依据自已知识储备情况,根据具体要求展开对论证的视角观点运用史实解释、说明,但语言要简洁、精炼,论据要正确、充分、切忌论据错误。通常做题步骤:第一、明确主题,理解历史概念、历史认识的内涵。第二、根据问题视角,收集主干考点有关史实。第三、运用有效史实论证支撑具体历史概念历史观点。显然答案为(1)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经济:伴随着西方的入侵,中国经济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小农经济逐渐瓦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政治: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①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权力机构相互制衡(或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有利于维护公民的集体意志和利益、文化的创造和城邦经济的繁荣,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和城邦体制(小国寡民),最终不利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在国与国竞争中保持强盛。②近代英国代议制度:君主立宪制,君主制、贵族制、议会民主与党派政治相结合,以内阁制为核心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利益、维护政治角逐的有序和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但终究不能完全体现全民各种权利和社会公正。

学术小论文型

它是指试题中往往引用现实社会上某刊物,媒体上某一史学观点、某一新闻评述 、 某一热点问题争论等文章,介绍对特定时期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评价,创设具有时代性的问题情境,设计具有开放性,现实性,学术性的论证性历史论文问题,考查考生历史知识储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

此类题型首先要求考生明白此题的主题,论据的范围,文章的结构、字数,然后收集有关正确的论据,构思文章结构,书写文章提纲,最后一气呵成,做到文章论据充分,论述层次分明,问题探究合理,逻辑推理严密。具体做题步骤为:第一步要从史家和史著的历史理论材料中阅读、提炼要评析的观点,确立小论文要阐述的主题。第二步根据主题内涵具体分解成为若干具体小论点,选择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其中某一史学范式作为评论视角,论证主题内容的合理性,初步形成全文的思维框架。第三步联系自己所储备的史实,支撑的每一具体论点,做到论从史出,史实与论点之间符合严谨的归纳逻辑,构成严密的因果关系,最终全文阐释形成思路清晰,思维具有层次性、逻辑性、整体性。

【结语】总之,只要我们掌握材料论证主观题的方法技巧,再通过实战训练,一定可以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应试能力。

【作者简介】

如何解答历史材料题 篇12

第一遍粗读, 大致了解材料的大意。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了解材料在课本的位置。第二遍精读材料题所设的问题。粗读材料后最好先细读一下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为带着问题再细读材料做好充分准备。目前材料题的设计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指令很强的问题, 要求总结、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观点、政策、目的、原因、要求等, 这种指令性很强的问题一般出现在前三个或两个问题材料中。另一类是指令性不强的材料题问题, 如“说明什么问题?”、“给你什么启示?”、“你得出什么结论?”、“反映了什么历史规律?”等等。读懂问题, 再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是很关键的步骤。第三遍是带着材料题的设问读材料, 主要是根据问题,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 从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有效的答题信息。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 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 进行字斟句酌, 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 有的句子很长, 很难读懂;此时, 可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 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 再找定、补、状语等其他修饰成分。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阅读水平有关, 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 运用历史观点, 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 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阅读材料时, 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 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 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 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阅读材料时, 除读懂材料正文外, 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

二、找, 解题的关键

(说明:在实际解题过程中, “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 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 阅读完全部材料之后, 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 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 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 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 但不管多新, 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 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 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 挂靠准了, 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 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体会命题者的意图。

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 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 因为“论从史出”, 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材料解析题的设问, 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所以, 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 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 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时, 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

三、答, 解题的落脚点

组织答案时注意的问题:

1. 按问作答。

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 每问具体指向, 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 如“依据材料指出……”, 答案是根据材料得来的, 不是从其他地方得来;答题时要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最好是分条阐述, 一点写一两行, 不必太啰嗦, 关键是把要点写出, 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 写得太多, 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 不仅会喧宾夺主, 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 还会浪费许多时间, 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

2. 克服思维定势, 坚持论从史出。

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 往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 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 如2010年山东文综27题“哥伦布美洲发现与相遇题”, 在回答时, 要克服思维定势, 对材料作具体分析, 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3.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

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 多是原始史料, 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4. 要认真书写, 字迹一定要工整。

上一篇:无土基质育秧下一篇:危重抢救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