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历史材料题

2024-05-17

解答历史材料题(共12篇)

解答历史材料题 篇1

一、阅读理解, 这是解题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 应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 大致了解材料的大意。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了解材料在课本的位置。第二遍精读材料题所设的问题。粗读材料后最好先细读一下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为带着问题再细读材料做好充分准备。目前材料题的设计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指令很强的问题, 要求总结、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观点、政策、目的、原因、要求等, 这种指令性很强的问题一般出现在前三个或两个问题材料中。另一类是指令性不强的材料题问题, 如“说明什么问题?”、“给你什么启示?”、“你得出什么结论?”、“反映了什么历史规律?”等等。读懂问题, 再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是很关键的步骤。第三遍是带着材料题的设问读材料, 主要是根据问题,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 从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有效的答题信息。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 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 进行字斟句酌, 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 有的句子很长, 很难读懂;此时, 可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 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 再找定、补、状语等其他修饰成分。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阅读水平有关, 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 运用历史观点, 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 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阅读材料时, 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 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 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 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阅读材料时, 除读懂材料正文外, 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

二、找, 解题的关键

(说明:在实际解题过程中, “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 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 阅读完全部材料之后, 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 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 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 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 但不管多新, 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 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 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 挂靠准了, 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 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体会命题者的意图。

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 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 因为“论从史出”, 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材料解析题的设问, 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所以, 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 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 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时, 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

三、答, 解题的落脚点

组织答案时注意的问题:

1. 按问作答。

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 每问具体指向, 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 如“依据材料指出……”, 答案是根据材料得来的, 不是从其他地方得来;答题时要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最好是分条阐述, 一点写一两行, 不必太啰嗦, 关键是把要点写出, 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 写得太多, 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 不仅会喧宾夺主, 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 还会浪费许多时间, 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

2. 克服思维定势, 坚持论从史出。

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 往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 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 如2010年山东文综27题“哥伦布美洲发现与相遇题”, 在回答时, 要克服思维定势, 对材料作具体分析, 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3.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

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 多是原始史料, 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4. 要认真书写, 字迹一定要工整。

想想看, 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 如果字迹潦草, 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解答历史材料题 篇2

一、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方法

1、三读材料,获取信息。

材料一般应该读三遍:第一遍,粗读(看),明白大体内容,不要在个别字、词上纠缠;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会议、人物等),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弄清楚考查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知识,分清材料中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材料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还是相互补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井用笔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句子,对材料中的史实与观点(评论)分点或分层,有些材料较浅显的,可以先看提问,再带着提问看材料并确定有效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要注意材料的开头、结尾、出处、注悉。

2、分析提问,明确要求。

从提问情况看,一般有四种方式:结合材料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提问时,应注意某一提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提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有的提问实际上包含着几个要求回答的问题;有的提问是以上一问的回答为基础的;有的提问要求根据几则材料回答,在审题时要注意,在审题时最好把要求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和限制性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遗翻和疏忽。

3、紧扣提问,认真作答。

第一,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并且按要求回答,即注意答题依据和限制性条件,如提问为“根据材料„„”,那么,答案主要来自相关材料;如提问为“根据所学知回答”,那么,答案主要为所学课本知识;如果没有规定答题的依据,则要视材料和问题来定,第二,如果某一问有几个要求回答的中心词,那么在作答时最好把表示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如原因、意义、措施、区别等)写在具体答案前面。

第三,组织答案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一般一问为一段,一问有几个答案要点的话,用序号标示出来。

第四,根据具体问题和提问赋分确定答案的多少,如“内容”“措施”“原因”“意义”“异同”等应多答;赋分多的要多答,赋分少的要简答。

第五,对于“启示”“说明”“经验教训”类问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和组织答案,不要在某一个方面展开叙述或分析。

第六,对于认为很难的问题,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不要空题,因为高考评卷时,对错答的不负分,另外,对于那些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评分标准往往是“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实际上给每位考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第七、语言准确、规范,逻辑紧密、史论结合。

第八、要使用正确的历史名词、历史术语。从高考文综历史评分细则来看,其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或者不给分。历史学科中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例如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土地所有制、君主立宪制、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世界格局、全球化等,必须准确表达,不能张冠李戴

第九、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广度第一,深度第二),层次性(分时间、空间、分类别)

二、高考历史材料题分析方法和公式

1、历史背景类=(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

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

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的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2、历史特点类

从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措施、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

3、历史原因类:

(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政治+经济+思想)

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和主观需要等方面考虑。

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管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进行思考;

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根本原因 是指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历史发展必然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本质、历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所谓根本原因,是指促使历史事物产生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性因素,是历史事物能够产生的土壤,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与之相应的历史事物便不会产生。

主要原因 是指对历史事物的产生起主导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则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甚至不会产生。

直接原因 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的诱导性因素。“直接”的含义是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要注意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一种偶然性因素。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4、根本原因类:

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考虑 政治现象:从经济方面考虑;

思想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经济方面考虑;

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6、比较类:

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然后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A.---B---C---”

7、影响或意义类:

影响或意义=(积极+消极)(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8、判断成败及原因类: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9、性质分析类:

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10、历史评价类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⑵事物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⑶观点评价=是什么(材料的观点或你的观点)+为什么(你的理由)+怎么样(对错的根源及正确的观点)

11、启示、认识类: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12.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13.、经过 内容

经过 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之外,经过一般至少包括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如:“五四”运动的经过怎样?就要答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和结局(取得初步胜利)三部分内容。

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 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 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13、开放性问答题

如何解答新历史材料拓展题 篇3

例1(2009年高考江苏历史卷)21,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童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结合中国历史上的重农抑商政策,来考查传统思想观念的沿袭与变革,以及这种沿袭与变革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一问和第二问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和概括知识的能力。第一问要求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考生关键是要认真阅读材料,发掘其中的有效信息,归纳出答题要点。材料一中“勤啬好殖”中“好殖”的含义就是喜好经营、从事买卖活动;“与市为贾”的“贾”就是经商;至于“多蓄织妇,岁计所积”是指经营手工业或者纺织业,也就是江南经济发展、有些人富裕起来主要靠从事手工业。把它们概括起来就是完整的答案:发展工商业或者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材料二从徐光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中可以看出明朝非常注重科举制度,对考中的举人给予种种优待,比如免除他的徭役及其他负担,由减轻负担使江南士大夫得以致富。至于第二问,其实有关信息从材料当中可以很清楚地概括出来。材料三“伦教荡然,纲常已矣”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突破了封建伦理道德;材料四“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则反映了封建士大夫追求奢侈生活极尽挥霍的不良习气,而“好讼致穷”则说明封建士大夫遇纷争时好诉诸官司,所以答题要点很容易归纳出“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好诉讼”。材料四“好讼致穷”还说明了一个问题:历史试题有相当一部分材料都是引用古汉语的原文,要求考生对古汉语知识有比较好的掌握能力。第三问主要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对题目所提供的观点进行探讨和论证。答案带有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性质,江南士大夫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这要用具体的史实和相关材料来说明。从促进角度来说,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江南很多士大夫积极投身工商业活动,促进了明朝商业的繁荣及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从阻碍的角度来说,封建士大夫在致富以后挥霍享受,大量资金被用于消费;封建士大夫普遍在致富以后受重农抑商观念束缚,喜欢把大量资金用来购买土地,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例2(2009年高考江苏历史卷)22,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夸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现在世界的大勢!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

解题思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考试的重点,考生在做题时要非常重视材料中的限定时间。第一问着眼于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和归纳,仔细阅读材料应该不难回答出来。材料一观点非常鲜明:由父母来决定子女婚姻的做法或包办婚姻已经行不通了,反映了婚姻自主的观念。为什么行不通呢?材料中其实也给出了答案:20世纪辛亥革命之后,随着民主意识、民主平等观念的进一步传播,这时候(1920年4月15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遵循婚姻自由。第二问前半部分的答案教科书中没有现成的表述,需要在解读古代和近代中国经济专题、儒家思想专题和近代思想解放专题的基础上做出概括。第一,从经济基础来说,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思想观念的变化,而且材料中也讲得非常明白;第二,分析家庭关系肯定要考虑伦理纲常,如果学生答封建礼教也可以。第二问后半部分对社会条件的分析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并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如从材料“家庭妇联”的支持和“新婚姻法”的颁布等信息,概括出“社团组织”和“法律保障”的因素;从“1950年”联想到新中国的成立所带来的社会制度变革的情况。第三问的前半部分是对材料叙述角度的审视和观点的思考,要求看出材料一、三分别是从历史和社会关系的角度考查相关问题的。材料一研究考查的是婚姻观历史变化问题;材料三主要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认为婚姻是牵涉到一定范围社会关系的大事。第三问后半部分的“认识”,既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婚姻观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婚姻观的阐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会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此问含有辩证的历史价值观。

复习应对策略:

1夯实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高考侧重考查的是学科主干知识,体现了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理念。在试题呈现方式上,高考注重新材料和新情境的创设。但历史基础知识是决不可忽视的,像上面例题中的“江南士大夫”题就是以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为知识背景命制的,没有该单元的历史知识作支撑,解答本题就束手无策。而“婚姻观念变化”题同样给我们了一个启示,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导致其变化的经济基础、家庭关系和社会条件,所以高度重视历史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很重要,并且要活学活用。

2关注新的史学理论,了解新的史学观点和新的历史研究成果。解读历史材料自然离不开对历史观的学习和把握。“江南士大夫”题在史论上的分值就为5分(总分10分),透露的信息是考生要领会新课程精神,渗透新课改理念,对多元文化史观给予必要关注,对新出现的史学理论则需细细加以揣摩。而“婚姻观念变化”题给我们的启发则更大,之前我们都认为婚姻问题不是命题重点,但认真想想就可以发现该题很好地体现了社会史观:历史不是英雄的历史,是群众的历史;不是精英的历史,是平民的历史。所以,在考前我们要多选择典型的试题进行练习,最大限度地学会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从宏观处着眼,在微观处切人,学会运用多元史观去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解答历史材料题 篇4

一、读:解题的基础

怎样阅读材料, 才能又快又准确呢?我认为应该“先读设问, 后读材料”。因为经过长期训练的学生只要心理镇定, 单看设问对材料所指就已略知一二, 并能在头脑中锁定某一特定的历史空间或事件进行思考, 从而大大增强了答题的信心, 减轻迷茫心理。所以, 先读题目设问,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一) 一般情况下, 应读两遍。

首先是粗读, 了解大意。尤其要注意先看两头, 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 往往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 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 给学生某种暗示和引导, 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学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是细读, 读懂、读透材料, 带着设问有重点的阅读, 理解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挖掘有效信息, 搁置无效信息, 并确定材料与教材及相关知识的联系。

(二) 阅读材料时, 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

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 只有读懂题干中设问问什么, 才能领会答什么, 才能使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规范的高考历史材料题, 其题干设问一般有四个成分:第一, 提示语, 它告诉你答题方式, 是根据材料答, 还是结合所学知识答;第二, 主干语, 它告诉你解答所涉及的主要历史问题;第三, 限制语, 它限制了回答问题的时空范围;第四, 答案语, 它告诉你具体答什么, 是原因、内容、影响, 还是认识。审题是考试的重要环节, 如果审题失误, 解题思路与命题意图南辕北辙, 答案一定错误百出。弄清了题干的“四语”, 有助于准确了解题目的要求, 有助于提高答题的针对性。以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第40题的题干为例:“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提示语) 指出我国 (限制语) 制定“统购统销”政策 (主干语) 的历史背景 (答案语) 。”

二、找:解题的关键

(一) 材料阅读后, 要找出材料围绕的中心点。

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 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 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 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二) 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 但不管多新, 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 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 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 挂靠准了, 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三) 找出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 体会命题者的意图。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 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 因为“论从史出”, 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 即抓住材料的本质。材料解析题的设问, 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 所以, 读材料时要带着设问去读, 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 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 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时, 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另外, 阅读材料时, 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 (正文) 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 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 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 这开头和结尾两句, 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 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 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三、答:解题的最终落脚点

组织编写答案是得高分至关重要的一步。怎样组织编写答案, 认真作答, 使阅卷老师不扣你的分呢?根据前面所获取的材料信息以及确定的答题范围与重点来行文作答, 请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一) 注意按问作答。

根据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不多答不少答。看清设问指向, 要求根据某个材料回答的, 就不要把其他材料内容也答进来。

(二) 注意设问分值。

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 分值大, 回答详尽一点;分值小, 回答简要一些。

(三) 注意审准设问。

在好多设问中, 往往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 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 “不得照抄材料原句”, “综合材料……得出结论”等。这些限制词语要给予充分注意, 以防“画蛇添足”, 造成“劲没使到点子上去”的局面。

(四)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实事求是。

一方面不要拘泥于课本;另方面要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按照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五) 答案要做到要点化、系统化。

要点化指文综历史非选择题高考阅卷一般都是按答案要点给分, 在组织答案时, 首先要量分确定答案要点, 文综历史科一般1个要点2—4分;其次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辨能力。考生在审完问题后, 要根据分数迅速对题目写几个答案要点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注意答案的完整性, 包含宏观方面的知识结构完整和微观方面的知识点的准确完整, 也就是“面要宽、点要全”。

系统化指组织答案在注意要点化的同时, 还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 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例如:2006高考文综Ⅰ第37题 (历史) 第 (2) 问“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答案就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组织答案, 这样往往可以避免答案的重复和遗漏现象。此外, 有关评价题常常要一分为二;问及作用和影响时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六) 语言要做到简洁化、专业化。

简洁化指组织答案时, 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 以便于阅卷老师快速阅卷定分。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因为怕遗漏要点, 总是答得太多。然而, 高考阅卷的速度很快, 阅卷老师大多反对答得太多的做法。更何况, 言多必失, 答得太多会冲淡答案要点, 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专业化指组织答案时, 语言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术语作答。这样做可以起到言简意赅、语言简洁的作用。

(七) 书写要做到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段落化指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 往往有几大问, 在组织答案时要把每一大问的答案独成一段。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漏答现象, 也有利于卷面保持整洁。还能方便阅卷老师对号入座, 快速阅卷。

序号化指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 每一问都有1—4个答案要点, 在组织答案时须把每一大问的答案要点用序号标明, 以便阅卷老师迅速阅卷和判分。

条理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先后顺序条理。如:2007高考文综Ⅰ第40题 (历史) 第 (2) 问“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中的顺序条理就是先“原因”后“影响”。二是次序条理分明。有些答案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回答, 因此, 考生组织答案时要有次序条理, 这样做既可避免重复, 又可避免漏答, 并且卷面整洁, 易得高分。

解答历史材料题 篇5

1.提炼要点类

广东卷第32题要求概括提炼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方面的特点,就是这一类。严格地说,这类设问并无很大难度,它考查的主要是阅读理解能力和简洁的表达能力。对这类设问感到困难的主要是归纳概括能力比较薄弱的考生。

突破这一难点的办法,主要是用科学的方读懂材料。即在细审题问、明确题问要求的基础上,依据题问去细读有关材料。细读时,不仅要掌握材料的核心内容,还要理清材料的层次结构;对于符合题问要求的字、词、句应作出标记;最后在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再作出归纳。要记住:①这种提炼要点的设问,其答案内容全部包含在所供材料中,在组织答案时,根本不用去牵涉材料之外的内容。②这种提炼要点的设问,要求的是用考生自己的语言对材料要点作出简洁明了的概括,切忌不要去摘抄原文。

⒉得出结论类

例如20广东卷第32题要求分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意义,就是依据指定材料内容作出结论的设问。这种设问不同于“提炼要点”的设问。“提炼要点”只是对指定材料内容的浓缩,考查的是阅读概括能力;“得出结论”则是对指定材料内容所隐含的实质进行揭示,考查的是分析论证能力。所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就是指定材料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总结出来的一种理性认识。

对这类“得出结论”的设问,许多考生感到困难的是在认识上很难有深度,要么停留在就事论事的低水平上,要么就唱出与材料内容不合拍的高调,出现史论不符的情况。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弄清材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其实,依据材料得出结论的设问,就是只给论据不给论点,要求考生依据所给的论据去寻觅相应的论点。因此,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指定材料的内容究竟能证明什么?还是以上引试题为例,通过对三则材料的比较,可以得知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上与清初和民国初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可以充分说明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化的要求,但仍未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范畴,仍然没有革除封建因素,这也就决定了其必然失败的命运。

这种依据材料得出结论的设问,其结论和材料,或论点与论据是统一的。它可用逆证法得到证明,即得到的结论又可以用指定的材料作为论据来印证。如果结论与材料不统一,那么这个结论就是不可*的。

⒊谈论认识类

年广东卷第31题,要求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还有全国卷第33题,要求对热月党人政治主张作出评价,就是对指定材料谈论自己的认识的设问。对指定材料谈认识和依据材料作结论是有明显区别的。如前所述,后者要求考生的只是依据材料去寻觅相应的论点,由于该论点实际是指定材料内容的实质所在,因而往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共识。而对指定材料谈论自己的认识则不一样了,它要求考生的是针对指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鉴别并作出评价,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命题意图来说,这种谈认识的设问,主要是想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让考生对重要的历史问题有一种比较全面的认识,让考生敢于以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此外,从通过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命题者在设计这种谈认识的问题时,所引史料大多从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之处着眼,答案要求往往纠正教科书的偏颇之见落笔。像以前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过的对“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努力”的评价、对清末“新政”的评价等等,都反映这种意图。从这些问题的“参考答案”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辩证思维的光芒。

因此,突破这种谈论认识的难点的关键,在于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指定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给予一个辩证的评价。实际上,设问中的“如何认识”,就是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因此,解答时必须在“评”字上下功夫。这里要注意的是:必须坚持两点论并注意分清主次。例如对热月党人政治主张的评价,从一个角度看有它的进步性,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有其局限性,但占主导地位的应是前者。

解答历史材料题 篇6

一、阅读——阅读材料、问题,确定主题

命题者在命制一道试题时,往往先确定一个中心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去找材料、构思设问。因此,同学们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快速阅读材料,明确主题,尽可能地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接着再阅读设问,理解问题的具体要求,看一看问题设计的分值,以此为依据确定答案要点的多少。然后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克服阅读的盲目性,减少阅读时间。材料可分为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的内容大体上包括题头、正文、注释、出处等。同学们在阅读时,不可忽略题头、注释、出处等自认为“不重要”的材料,尤其要注意提示语,图表型试题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在较多情况下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例如,2015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3题,主题是美国的工业流水线创新问题,显然材料就是有关创新方面的具体史料,让同学们探究有关创新的原因、表现、影响等问题。问题设计:第一问要求从工业发展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第二问要求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人口移动的趋势。

二、提炼——加工整理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提炼就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设问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关信息,同时对其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最终提取出问题的有效信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往往隐含在以下几个地方或内容中:一是材料的开头和结尾。因为高考命题有时间和试卷容量的限制,命题者所选的材料必须是精选的。二是材料中省略号的两侧。三是材料的出处,它含有材料的时空、属性、价值等信息,便于我们回归课本,运用相关知识解答。四是材料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名称。五是材料中的注释或说明,它实际上是要告诉我们“如没有注释,将无法全面、正确解答所设的问题”。

三、挂钩——联系主干知识,印证史料

近年来高考考查的趋势是: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但是不论选用的材料如何新颖,高考总是离不开学科主干知识的依托,往往以某一主干知识为中心、为切入口,进行组织材料,进行多角度问题设计。如问题呈现往往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样的要求,因此在阅读材料、问题及提取有效信息时,要联系主干知识,回归课本,从材料与课本知识中归纳答案的具体要点。例如,2015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3题,第一问涉及流水线产生原因问题,材料中没有提及,只有联系课本知识了。创新的产生是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考点知识。第二问是让分析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人口移动趋势,材料中有“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城市向郊区扩散”这一信息,可结合课本进行分析。

四、组织答案——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从材料中已经提取了问题的有效信息,并且也回归了课本,那么就要把它们归纳整理成问题的答案要点,切忌不能照抄材料原文,更不能把答案内容无序地堆砌,语言表述要专业化,不要抒情。答案的组织和表述要做到如下几点。

(1)按问作答。

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答案要“三化”:条理化、要点化、序号化。

(2)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

要注意答案与材料的相关性,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概括、提炼,即“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

(3)坚持以科学史观为指导,要多角度回答,要点多而全,回答要直接,尽量使用历史学科的专业术语。

(4)有关历史小论文答案的表述。

第一,要表述成文。小论文也是论文,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

第二,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

第三,文章应体现论文的三要素。观点要明确,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第四,对文字的组织要抓住关键,高度概括,文字简明准确。

解答历史材料题 篇7

关键词:历史学科,材料解析题,解题

历史学科的材料解析题在文科综合卷的历史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 以2009年高考安徽 (文综) 历史部分为例, 材料解析题的总分值是60分, 而历史部分的总分约100分, 这样材料解析题的总分值就约占历史部分总分值的60%。因此, 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解答历史学科材料解析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2009年高考安徽 (文综) 第36题 (历史学科的材料解析题) 为例, 主要以三个重要步骤的形式来分析历史学科材料解析题的解题。

一、对“三步法”及与每一步相适应的能力要求进行简单的解释

第一步, 获取与解读信息。获取信息主要是获取由材料提供的与设问有关的重要信息, 主要是完成对材料的感知, 获得感性的认识;解读信息主要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合理、准确的理解, 包括对材料内容的转化、解释、推断等。这一步主要是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及领会材料内容的能力。领会能力是最低层次的理解, 考生可以不必把某种材料与其它材料联系起来, 也不必弄清它的最充分的含义, 只要知道材料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看到设问的要求时, 知道怎样去使用[1]。

第二步, 调动与运用相关历史学科知识。这一步主要是调动与两方面有关的知识:首先是与材料有关的历史知识, 其次是与设问有关的历史知识。这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记忆能力是学好历史学科必备的基本能力, 主要是要做到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运用能力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特定的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是指能够分析构成历史问题内部各要素, 分析这些要素内部关系及将这些要素和与之相关的因素联系起来, 找出与外部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1]

第三步, 科学合理地组织答案。这一步主要是根据设问的需要, 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及相关历史学科知识来组织答案。这些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与评价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是指把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是对第一步所领会的材料内容及第二步运用知识分析得出的观点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能力。评价能力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观点作出价值判断的能力, 在判断中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运用现成的结论。[1]

二、结合具体考题来分析

下面以2009年高考安徽卷 (文综) 第36题为例来分析:

36.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 (宋高宗) 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 利入甚厚, 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 (指海外商人) 肯来, 动得百十万绺 (货币单位) , 皆宽民力也。”

国朝 (清朝) 设关之初, 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 (艘) , ……舶长曰大班, 次曰二班, 得居停十三行, 余悉守舶, 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古代部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 “洋布大行, 价才当梭布 (土布) 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 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 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 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 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

(2) 针对材料二所反应的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3) 分析材料三 (图11) 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

第一小题, 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对外贸易的具体作用和清朝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回答这一题, 首先要对材料形成感性的认识, 材料一分别介绍了南宋和清代前期对外贸易的情况。在感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领会材料中哪些话是在谈南宋对外贸易的具体作用, 材料中有这样的话“利入甚厚”, “皆宽民力也”, 可以看出南宋对外贸易既获利丰厚, 又减轻百姓的负担, 这样完成了对材料内容的初步理解 (即做到对材料内容的领会) , 这是解题的第一步。结合教材内容我们知道:古代的贸易主要是由官府控制的, 这些收入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来源, 这样就完成了对已学的历史知识的回忆, 进而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 将材料内容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南宋对外贸易的具体作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对老百姓的影响, 从而完成与问题相关因素的分析。到这里完成了解题的第二步。再看解答的最后一步, 通过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 再结合已学的历史知识对答案组织如下:南宋对外贸易获利丰厚, 一方面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又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这就完成了对一个问题的综合 (将与问题相关的因素组合成一个整体) 与评价。 (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对南宋对外贸易的具体作用, 根据材料一和教材的知识, 我们要给予积极的评价, 这是答案中所要求的其对外贸易既是政府的财税来源, 又可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对清朝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 我们可以通过同样的步骤来分析得出合理的答案。

第二小题, 要求考生对材料二所反应的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首先是认识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 完成对材料二的感性认识。根据材料二我们知道:第一段反映的是上海开埠后洋布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传统纺织业产生的影响;第二段反映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大量出口的情况及产生的影响。而这两段材料反映的实质情况是近代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这就完成了对材料真实含义的领会。再看解题第二步, 设问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这种现象的原因, 这是要求考生调动相关的历史学科知识来分析一个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根据教材内容我们知道:大量洋布进入中国的外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 迫使清政府开埠通商;农产品的大量出口既与外国侵略有关, 又与中国的经济技术落后等因素有关。这样把教材内容和材料中的现象结合起来, 既完成了对已学历史知识的回忆, 又运用知识分析了历史问题。最后是答案的组织, 答案的组织是把前面感知与领会材料的内容及结合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而认识的相关要素组合成一个整体。即:出现材料二中现象的外部原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 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内部原因是中国在经济技术上落后于西方。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可以通过同样的步骤来组织答案。

第三小题, 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三所示的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材料看出:1979年以后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是逐年增长;到上世纪90年代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加快;到了新世纪更是突飞猛进。这完成了对材料的感性认识, 通过感知的表面现象, 我们要领会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即新时期为什么能取得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是紧密相关的。这是解题的第一步。再结合已学历史知识, 我们知道1979年以后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逐年增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上世纪90年代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加快是中国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表现, 是在十四大上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新世纪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突飞猛进, 其重要的外部条件是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这些就完成了对知识的回忆, 并运用历史知识分析了取得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各种相关因素, 这是解题的第二步。最后是组织答案, 对分析所产生的各种要素要结合成一个整体, 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经济体制方面, 实行由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新世纪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推动了21世纪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概括中国新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古代、近代的不同点, 这涉及对材料内容的感知、领会和对问题的分析、综合与评价。首先对材料产生感性认识, 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古代贸易在南宋时发展较好, 到了清朝对外贸易迅速衰落, 新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其次要领会材料的内容, 通过不同时期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新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在共产党领导下快速发展, 这是解题的第一步。再结合教材知识来分析, 古代的贸易主要是由官府控制, 以政治因素为主, 到清朝时实行闭关政策, 这是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到了近代由于列强的侵略, 对外贸易在半殖民半封建的环境下发展, 这些使得近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近代中国更是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新时期, 中国外贸的发展, 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主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适应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要求。这些分析既完成了对历史知识的回忆, 又利用相关知识分析了历史问题, 是解题的第二步。最后是组织答案, 这是对相关因素的综合与对历史问题的评价。评价是要我们对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外贸发展情况形成本质认识, 通过整理分析的内容, 我们看出新时期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主动开放, 而近代的开放是被列强被动地拖入了近代世界市场, 具有被动性, 最终得出这样的答案:新时期政府积极推动,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古代对外贸易受政府控制, 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新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具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下扭曲发展, 具有被动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和科学合理地组织答案等三步来解答历史学科材料解析题是可行的。同时这三步又对考生提出了多方面的能力要求, 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认识问题、发现问题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广大考生在平时更要注意解答材料解析题的能力的训练。期望本文对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及考生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解答历史材料题 篇8

第一, 要认真审“材”, 即读懂试题所提供的材料, 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以2003年高考文综 (全国卷) 第37题为例 (笔者认为其是近几年来高考文综试题中最典型、构思最好、结构最佳的一道历史主观问答题) , 此题图文并茂, 信息量大, 两段文字材料均为文言文, 四幅魏晋墓砖壁画画像均标以名称 (“沙漠之舟”、“犁耕”、“龟兹妇女采桑”、“驿使”) 。考生在审题时要抓住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 获取重要的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所透露出来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在该题所提供的材料中, 有提示时间的, 如, “汉武帝时期”、“明中后期”;有提示地理方位的, 如, “西北”、“长城沿线”;有展示史实的, 如, “ (匈奴) 攻之, 而不能害”、“置使者校尉领护”等。在阅读材料时, 考生一定要做到全盘把握, 并抓住重点, 重视细节, 领会“提示语”的含义, 做到“一切为我所用”。

第二, 要认真审“问”, 即要明确试题所提诸问的指向、时空界限等。此审至关重要。仍以上题为例, 其第二问是:“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 参照材料一与所学知识, 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这一问中又分为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的指向是要考查考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发掘信息以印证历史的能力, 以及把图形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第二个问题的指向则是要考生参照所提供文字材料及所学课本知识, 分析汉长城对西北地区社会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因此, 在审“问”的时候, 考生要依其“问”构思答案要点。在构思答案时, 要体现出“三个结合”:一是要结合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如果答案与材料毫无联系, 或者答案不是从材料中引申、概括出来的, 那么往往就是答非所问;二是要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虽然答案不一定是课本中的原文原话, 但其本质是符合历史课本主导思想和基本历史事实的。不管高考答案如何出乎意料, 它总是与考生所学知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三是要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只要是考生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 不妨答出, 不要犹豫不决。这些个人的分析和看法, 往往成为显示区分度的所在。

第三, 要认真审“答”, 也就是说, 考生要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消化吸收, 以及对问题的理解, 精心组织答案。高考文综试题答案要求具有简明、扼要、概括性强等特点, 所以, 考生在组织答案时, 要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不能漫无边际, 信马由缰, 答题要答在“得分点”上, 因为高考评卷人员就是按“得分点”给分的。如, 前述试题的“得分点”就是:使用先进农耕技术 (或农业发达) ;丝绸之路 (或道路) 畅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抵御匈奴侵扰;实行军事、政治管理;保护商旅往来;有利于民族交往和经济发展。六个答案要点, 表述简练明确, 没有多余的废话。做这类题目时, 考生容易犯的毛病是, 将某一个答案要点写得详细而繁琐, 其他则不顾及;东拉西扯, 言不及义, 看似写了很多, 但答在“得分点”上的字句却很难找到;书写潦草。考生应尽力避免上述现象的产生, 表述应做到有条理, 书写时字迹要清晰, 不要无谓犯一些技术性的错误、非智力因素的错误。

第四, 要认真审“变”。当前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既注重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 那种死板、毫无发挥性的主观性试题多半不会出现。题目虽然有所变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 其依托的基本历史知识、基本史学原理没有变, 考生思想上要有清醒的认识, 不应被出现的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所迷惑, 应镇定自若应考。回答这样的“变化题”, 实际上就是要依据自己所学知识, 并把这些知识加以重组, 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作答。

高考中政治意义型材料题解答探析 篇9

1 意义型材料题的审题要求

1.1 审材料

审意义型材料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 抓关键词, 划分材料层次, 概括材料中的中心意思。2) 分析材料中心意思与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 提炼出材料所体现的原理。3) 寻找与材料事件有联系的主体, 明确答题方向。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第37题 (原题略) , 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安徽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经济意义。解答本题首先注意考查的模块范围, 问题中的“现实经济意义”明确指向经济生活;其次, 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如经济结构、文化产业、培育软实力、“厚积薄发”的底气等, 从材料中抓住有效信息, 使要点更具有针对性。考生可以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安徽省的冲击和影响;提升安徽的综合实力, 实现文化强省和安徽崛起的目标”等角度谈意义。

1.2 审设问

一是要明确设问的范围, 明确是政治学意义、哲学意义还是经济学意义。二是明确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2 考生要储备充分而正确的知识

一定时期内国家制定的重要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意义, 一年来国内各条战线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国内、国际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意义等都是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纵观高中政治教材,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意义方面的知识点多达60多个。对教材中有关意义的知识的把握, 则需要考生把教材中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现仅举几例说明其重要性。第一, 经济意义类内容举例。1) 发展农业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 政治意义类内容举例。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 构建和谐社会。2)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 有利于维护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促进两岸关系稳定发展,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 哲学意义类内容举例。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 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2) 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 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事物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 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 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考生掌握了这些意义知识, 在解题时只要看到试题设问中要求某一范围内的“意义”, 就会建立该题材料中心与设问内在联系的意义内容, 就可以根据设问要求很快得出答案。

3 要遵循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原则。

有些意义题综合性较强, 涉及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教材知识的综合。遵循上述原则, 有利于全面、完整、准确地解答意义型试题。

4 注意时事语言的运用

有些意义类试题并非教材知识, 而是结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谈意义。这就要求学生关注时事热点, 注意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关内容, 恰如其分地把时事语言运用在意义型材料分析题的解答中。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 就需要结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内容, 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等内容充实在答案中。

5 结合材料谈意义

有些意义型试题的材料设置和要谈的意义是相悖或相反的, 材料中涉及的问题往往具有迫切解决的必要。所以, 解答材料意义题要注意结合材料, 根据教材中的观点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6 解答意义型试题力求全面性、综合性、逻辑性

解答历史材料题 篇10

一、有效阅读材料, 快速捕捉有效的历史信息

材料解析题首先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整理材料的能力。快速有效地阅读材料, 捕捉有效信息是做好材料解析题的重要步骤。有的学生材料看了好几遍, 却感觉一无所获。建议从两方面入手:带着问题看材料, 做到有的放矢;利用阅读材料的小秘诀, 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带着问题看材料与传统的先阅读材料再看问题相比, 首先避免了阅读材料后读题再回头读材料的时间上的重复性浪费;其次先看问题, 掌握了所设问题, 就可以带着问题中的有效信息与提示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 既省时又省力。

阅读材料时, 掌握一定的技巧也很重要。笔者把它归纳为一段顺口溜:“带着问题读材料, 细看一遍比较好。手中有笔不用停, 勾勾画画很重要。看头看尾看破折号, 省略号前后不能少。”仔细阅读一遍胜过走马观花好几遍, 省时又高效;阅读时随时将有用的信息勾画出来, 能有效地减少把捕捉到的信息又遗漏的现象;材料中的头尾、省略号前后以及引自何处也有助于我们有效提取信息。

二、掌握问题中的常用提示语, 有效答题

材料解析题中的问题一般分为概括归纳类 (分文字材料类和图表类) 、分析评价类。每种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提示语, 针对不同的提示语, 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有效答题。

一般概括类解析题, 多以“依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指出) ……特点 (背景、影响、作用) ”“说明……阶段性特征”“材料反映……的问题”等形式呈现。“依据材料概括 (归纳) ”是提示只需从材料搜寻有用信息进行归纳即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则需要在阅读材料理解中心思想的同时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并运用平日学习的知识两方面相结合答题。一般做法是先看材料获取核心信息再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概括。对原因的概括要注意纵向横向, 主观和客观的区分。纵向分为根本、主要和直接原因, 横向分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因素。对于文字材料类解析题, 我们可以用语文阅读材料中划分层意、段意的方式进行。对于图表类解析题, 多以“依据图表 (并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 (概括) ……变化趋势及原因”呈现, 再进行概括归纳时要注意图表的名称、走向、总趋势。如果变化趋势有增有降, 要注意对应说明原因, 既要说明“增”的原因, 又要说明“降”的原因。分析评价类解析题, 多以“比较……异同”“指出……不同之处 (或差异、特点) ”“指出……相同之处”“依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 , 谈谈你对‘……’ (观点) 的认识”“如何理解‘……’ (材料中的观点) ”“……的教训 (经验) 谈谈你的认识”和“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之类的表达呈现。其中, “比较……异同”“指出……不同之处 (或差异、特点) ”“指出……相同之处”, 要注意按照比较的角度, 分类进行归纳概括。“……的教训 (经验) ”即找出本题考查知识点的失败原因或成功原因, 再利用一些政治语言进行组织即可。“谈谈你的认识”和“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这样的表达是要我们在找出本题考查知识点给我们的经验或教训的基础上, 运用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从性质、结果、积极之处、不足之处几方面组织语言作答。

三、善于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作者的立场和基本态度, 明确材料解析题的主题和中心

每道材料解析题都有一个中心, 材料是按一定的主题来选择组织的, 掌握了这道题的主题就明确了答题的大范围, 避免偏题。

每段史料都有一定的中心思想, 题目选用的材料学生不一定每一则都能完全读懂。学生最头疼的是文言文材料, 难度大些的用词晦涩, 读一两遍还语意不明。对于这样的材料不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 主要靠通读找出材料涉及的问题或现象, 以及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即可。纵使这段史料用词晦涩, 文意难以全盘掌握, 它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态度、立场是可以从对史料的整体阅读上归纳出来的, 了解了这个史料题的考试主题, 知道史料的中心思想, 以及作者的立场和基本态度, 再结合掌握的相关知识答题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看分猜点, 结合问题和分值确定答题要点

高中历史试题尤其是材料解析题的分值设立有一定的规律:基本上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分值较低, 一般一个答题要点1—2分;对原因、意义、影响和启示类、分析评析类的分值较高, 多为2—3分一点。我们可以根据分值的设定确定答题要点。

当然这种做法可能存在学生分析判断失误的现象, 一般来说, 高考材料解析题的答案中会有1—2个机动性选项, 即3点或4点中取2点即可的情况。教师在平时评讲材料解析题时可带着学生尝试看分猜有几点答题要点的训练, 不断训练, 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五、注重答题时语言的有效组织, 字迹清晰和卷面整洁

材料解析题的思考、分析概括过程很重要, 但最终思考的结果要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 因此答题时语言的组织、字迹和卷面符合高考要求也很重要。

学生答题时要注意语言的组织、选择, 力争条理分明、逻辑关系明确、简洁明了, 做到答题要点化、段落化。答题前先根据答题区域的空间合理组织语言, 答题时我们多用1、2、3进行分隔, 注意语言要简明扼要。

解答历史材料题 篇11

一、指导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

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是提高解决历史材料题能力的基石。解答历史材料题的过程和解数学应用题的过程都是对课本知识的应用,历史课本的知识就好比解数学应用题的数学公式。那么应当怎样指导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呢?

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感。历史感就像一个人学打篮球、学游泳时的球性与水性。球性、水性好的人学打篮球、学游泳要提高水平是不难的。要想学好历史、提高解决材料题的能力必须有良好的历史感。我的最主要的方法是指导学生经常去关注身边的历史故事、新闻、小说、电影、电视、历史古迹,比如要求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了解连州中学的人文历史,写一篇关于连州中学历史人文遗产的小论文等。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历史感,也就为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历史知识。学会理解、学会分析是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事实上,你知道了一个事物,并不等于你就理解了这个事物,在高考这个环节上,我们无法考查学生的行动,因此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能力也就成为考查的重中之重,可见理解的重要性。简单地说,理解就是在记住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比如学生要记忆必修三中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时,我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批判君主专制、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要求学生从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去理解:因为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君主专制的腐败、专制思想和资本主义萌芽。理解史实出现的原因后再记忆史实有利于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

三是帮助学生掌握粗线条的时间线索和主要历史阶段性特征。这样有利于学生用大局观去掌握历史知识,保持历史思路的清晰度。比如学生在学习必修三第五单元的内容时可引导学生整理粗线条的时间线索:1840年至1919年期间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过程。之后再引导学生掌握这个时期的历史阶段性特征是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为提高解决历史材料题能力奠定基础。

二、指导学生掌握解答材料题的方法,增强学生解题的信心

俗话说:人有信心不一定能成功,但没有信心一定不会成功。在任教高二年级时,我对所任教的五个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每个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在解答材料题时有一种恐惧的感觉,缺乏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提高学生解答历史材料题的信心是重要的教学任务。怎样提高呢?我最主要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了一套解题方法:首先指导学生读懂材料题中的每一个问题,知道题目问什么,重点理解题目的关键词语。然后指导学生读懂材料,找到材料的关键词,细读材料,从而获得有效的信息。最后指导学生在获得信息后联系课本的内容,运用课本的概念、结论、事实及专业术语进行回答。在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后,再引导学生多做材料题、多思考、多总结。我结合学生的实际印发了五十题较为简单的材料题给学生,要求他们在学过当节课或当个单元后限时完成。由于这类题目较为简单,学生完成得很好,得分很高,从而找到了成功的感觉,增强了信心。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找到了自信,在以后的考试中材料题的得分率有较大的提高。可见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并通过训练来增强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现在高考评卷改革是让过去的采点评分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着评分标准的不断完善,对考生的遣词造句、行文逻辑的要求也较高。可见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对提高高考成绩有多么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和课后作业上:在课堂提问时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课后布置语言组织类的题目,同时辅以方法的指导和鼓励。通过这样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为答好材料题奠定了基础。

当学生准确、牢固、清晰地掌握课本的知识后,再辅之以正确合理的解答材料题方法,以及自信和良好的写作能力,他们解答历史材料题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当然高中学生提高解答历史材料题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教师耐心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更需要学生去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

解答历史材料题 篇12

一、传授解题技巧

材料分析题不同于一般的简答题, 并不是学生熟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就能“一举突破”的。材料分析题的解题要点在于围绕材料进行解答, 但又必须“有理有据”, 即所说内容一定要和课本相关联。而大部分学生不会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原因就在于不会从材料当中提取出与课本知识相呼应的有效信息。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他们展开训练。

1.捕捉材料有效信息

很多学生一看到材料分析题就一脸茫然, 不知从何入手, 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不会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无法概括材料所要表达的重点。为此, 笔者给学生传授了一些提取有效信息的技巧。在平时的作业练习中, 笔者有意识地引入了图表、文字等不同类型的材料分析题。例如, 笔者在课堂上就以“2013年某市的经济产业图”为例对学生展开训练, 让他们先审标题, 明确这一材料与“经济产业”有关。然后再看注释, 明确图表每一项内容, 找出一、二、三产业各自所代表的图例。接着引导学生审内容, 对图表进行综合分析, 提取有效信息, 概括出该市的产业结构, 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要点。通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不再对图表材料心生畏惧, 反而在解题过程中游刃有余。

2.规范答题模式和方法

事实上, 不同题型的材料分析题会有一些常见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因此, 笔者也会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例如对于材料设问为“上述材料说明 (反映) 了什么?”的题目, 笔者不仅要让学生说出材料本身反映了什么, 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进一步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其进入深入挖掘。例如, 材料反映了某市经济发展的同时, 资源环境破坏得十分厉害, 学生就不能只回答表象, 还要说出对该市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再比如有关“建议类”的题目, 即根据材料要求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对这类题目笔者引导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一要有针对性, 二要多角度提建议。例如, 根据材料为某市构建和谐社会建言献策, 对这类题, 学生就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国家、个人等诸多角度审视材料提出合理建议。类似“认识类”的题目, 笔者鼓励学生不仅要表明观点, 还要说明原因和启示。学生只有掌握类似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模式, 答题的时候才不会毫无头绪。

二、培养分析能力

笔者深刻地意识到, 仅仅传授给学生一些解题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方面材料类型多种多样, 内涵十分丰富;另一方面学生从根本上缺乏材料分析能力, 既无法对材料进行概括, 也无法提取出其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分析。因此, 还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训练, 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材料分析能力。为此笔者在班上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1.开设新闻时事课

笔者在合理安排课时的前提下, 每节课抽出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回顾近期发生的“大事件”, 并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看完新闻以后, 让学生结合课本发表自己的感想, 笔者从旁引导。例如播放了某品牌奶粉不合格的新闻, 笔者就引导学生根据必修一经济生活和必修二政治生活对该新闻进行点评。学生很快就能联系到有关维护消费者权益、市场经济盲目性及国家宏观调控等经济生活内容, 以及政府职能、和谐社会构建等政治生活内容对该新闻进行点评。

2.开辟“时事论坛”

“时事论坛”的内容基本和新闻时事课相同, 区别在于“时事论坛”完全由学生去组织和开展, 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学生在课后围绕最近所学的知识收集资料, 与班上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 然后每个学生都做一份交流的记录报告上交给老师。比如“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学生关系较为密切, 可以让学生围绕“为了解决就业问题, 国家颁布了哪些政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等问题, 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 在课堂上各抒己见, 最终完成交流记录报告。除此之外, 学生还对“中美关系”“中日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等众多时事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并且得出了相当丰富的感想和评价。通过这些活动, 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上一篇:仓储管理问题下一篇:事业单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