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材料题复习(共7篇)
八上历史材料题复习 篇1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1839年3月,林则徐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并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2、1842年,中英签定《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是⑴ 割香港岛给英国 ⑵ 赔款2100万元
⑶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⑷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我国古代文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5、1851 年,洪秀全 领导太平军在金田 起义。
1853 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 天京,并定都于此。
6、在 第二次鸦片战争 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150多 万平方公里,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7、1862年9月在 浙江慈溪 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
洋枪队头目华尔。8、1876年,左宗棠 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1878 年,除 伊犁 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9、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邓世昌。
10、1895年签定的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⑴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⑵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⑶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⑷ 增辟通商口岸。
11、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程度。
12、1900 年6月,为镇压
义和团反帝爱国 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匈
八国联军两千多人,进犯北京,8月 中旬,攻占北京。
13、〈辛丑条约〉签定的时间是 1901 年。其主要内容是:⑴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为担保
⑵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⑶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⑷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4、〈辛丑条约〉的影响是 ⑴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⑵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⑶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是
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其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有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有 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16、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
运动。
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
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它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 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 第一批近代 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 开辟了道路。
17、戊戌变法的性质是 资产阶级的改革 运动。其特点是
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良。其根本目的是
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
。其作用是起到
思想启蒙作用,有
爱国、进步的意义。
18、百日维新开始于 1898 年 6 月—— 月,其主要内容是:⑴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⑵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⑶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⑷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⑸ 训练新式军队 等等。变法失败后保留了 京师大学堂。
19、1905 年,孙中山
提出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中国同盟会
。其成立地点在日本东京
。20、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民族、民权、民生 构成的 三民 主义。21、1911 年 10 月 10 日,革命党人在湖北
武昌 发动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又称
武昌起义、双十起义
。22、1912 年元旦,被选举为中华民国
临时 大总统的 孙中山
在 南京
宣誓就职,宣告
中华民国
成立。
2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1)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2)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运动。其作用是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5、“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 1919 年 5 月 4 日,地点在北京
。6 月
初,中心转移到 上海,工人阶级参加其中并起到巨大作用。最后初步胜利的三个结果是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26、“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一次
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爱国运动,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7、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是
1921年7月,地点在上海和嘉兴南湖
。参加大会的代表有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等13人。
28、中共一大通过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领导工人运动,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是
中央局
,选
陈独秀
为
中央局书记。
29、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
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
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她的诞生是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
就焕然一新了。30、在 苏联 和
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 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
创办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
学校,简称
黄埔
军校。蒋介石
任校长,周恩来 任政治部主任。31、1926年,广东 国民政府
决定北伐,推翻
北洋军阀 的统治,统一全国。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三个军阀。北伐的主要战场在 湖南
和 湖北
。北伐军,尤其是第四军
叶挺 领导的 独立
团,表现突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
珠江流域 打到 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
广州
迁到
武汉
。但在北伐胜利进军的同时,蒋介石、汪精卫
等国民党
右派
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 共产党人 和 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 国民革命运动 失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也破裂了。
32、蒋介石叛变革命后,1927 年4月,在 南京 成立“ 国民政府 ”,该政府代表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
投靠帝国主义,对内
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33、1927 年 8 月 1 日,在中共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 等人,率领 革命军 在南昌 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该城。南昌起义 打响了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第一枪,“建军节由此产生”。
34、1927 年毛泽东在井冈山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赴该地会师,史称 井冈山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 朱德
任军长,毛泽东
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35、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36、1934 年 10 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 长征。1936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
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7、长征途中的1935 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
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会后确定军事上由
毛泽东、周恩来 负责指挥。会议确立了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8、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侵略军有预谋的制造了
柳条湖事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
沈阳
城,九一八事变
爆发了。由于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仅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落敌手。
九一八事变
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也是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39、1936 年 12 月 12 日,伟大的爱国者
张学良、杨虎城
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 “兵谏”,他们要求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
西安事变,又称
“双十二事变”
。中国共产党在事变发生后,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
和平解决
。蒋介石被迫接受条件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0、1937 年 7 月 7 日,蓄意挑起战争的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从此爆发。这就是
卢沟桥事变,即
七七事变。
41、1937 年 12月,日军占领南京6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以上,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对此,我们中国人应该牢记历史,日本人不能否认和篡改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
42、1938 年春,国民党
李宗仁
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
大败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43、1940 年 8 月,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这是
中国军队抗战时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4、抗战胜利前夕,1945 年 4 月,中共在延安 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讨论
夺取抗战胜利
和
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中共七大为争取
抗战的胜利
和
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
准备了条件。
45、抗战胜利的意义是:
①这是中国近代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②为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③促成了中华民族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④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6、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
和平、民主
。但国民党蒋介石却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
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蒋介石为了
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
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这就是
重庆谈判,结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在客观上
为共产党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47、1947 年夏,刘伯承、邓小平
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兵力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
地区,严重的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这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在内战中转入
战略进攻。
48、从
1948年 9月
到
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
辽沈、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
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三大战役是战略性的大决战。49、1948年9月——11月的辽沈战役,解放了
东北全境
;1948年11月——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奠定了
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1948年11月——1949年1月的平津战役,使
华北
全境基本解放。
50、1949 年4月
渡江
战役开始,月 日,南京解放,标志着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统治
垮台。
51、张謇
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他提出了
“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创办了
大生纱厂
等一系列企业。
5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①洋务运动到清末
萌芽时期
受到封建制度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②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
黄金时代
辛亥革命成功,冲击封建制度,鼓舞民族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③一战后再度受挫,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帝
国主义经济势力
④抗战胜利后
没能很好恢复
53、近代(鸦片战争)后,轮船、车、电报、照相
和
电影、日本的侵略
国
民党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火等由
西方传入中国。
辛亥革命
后,人们的生活习俗有了
变化。54、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
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1897 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55、詹天佑
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铁路干线,有“人”字型路轨,于1909年全线通车。56、20世纪年代,我国著名的化学家
侯德榜
发明“侯氏制碱法”,制出纯碱,并写作《制碱》一书。
57、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
时期,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其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
58、严复
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译著《天演论》,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
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他激励人们
“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59、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作为“新政”,创办了
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是
北京大学的前身。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从
隋代
沿用、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60、鲁迅
《狂人日记》
《孔乙己》
徐悲鸿
《愚公移山》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北平改名为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毛泽东,采用公元纪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②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4、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人物是:黄继光、邱少云。
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即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的私有制性质没有改变。
6、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其意义是:①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② 巩固了人民政权,③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④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性质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9、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有两次重大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在文革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有:王进喜(工人阶级的代表)、邓稼先(知识分子的代表)、焦裕禄(党的干部的代表)。
12、全国大**局面出现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13、文革期间先后有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文革内乱的结束。
14、文革结束后不久,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1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978年,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总做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6、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17、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汕头、珠海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8、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
19、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0、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现有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和西藏五个自治区。
21、我国新时期统一的基本国策是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根本前提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22、在“一国两制”政策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顺利从英国回归;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顺利从葡萄牙回归。
台湾问题还没有解决,但目前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频繁,交往主要集中在民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
23、1957年,我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是周恩来,其基本内容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意义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5、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26、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7、上海APE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8、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29、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30、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1、2008年,中国将举办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
32、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的变迁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3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正确的态度是:① 网络这种科技成果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 中学生要正确的对待网络,文明、健康的使用网络。
八上历史材料题复习 篇2
一、教学准备
1.研读考纲, 明确目标
单元复习是按中考大纲要求, 分步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 为以后专题复习中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奠定基础。本单元复习中, 要充分注意《能力自测》中的目标要求, 促进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如对九一八事变和局部抗战、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提出的要求是识记, 而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抗战胜利的意义的要求是理解。所以, 在复习中, 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目标要求, 并在教材上做好醒目标记, 以便围绕考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2.全面把握, 分析考点
由于学生在单元复习中的识记量较大, 所以教师一定要精选和组织复习内容, 对某一知识点的不同角度命题要心中有所。教师要选做大量的题目, 特别是近三年来的中考原题, 以开拓视野, 全面把握复习视角。如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可能出现的命题包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中负责调停的中共代表、蒋介石被迫答应的主张等角度。又如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考查, 重点掌握这两次战役的特点:以徐州为中心, 分布在河北、山西一带,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胜利、破坏敌人交通线、主动出击日军等。再如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要能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相区别, 前者是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后者是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此处应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记忆, 突破口是“被奴役”, 可与之后的解放战争及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相联系。
3.精心设计, 周密准备
单元复习是按照教材原有知识结构, 结合中考目标要求进行的。教师要认真分析不同教学班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笔者把本单元的全部复习内容设计为基础知识、考点释疑、框架构建、走进中考四个教学环节。此外, 教师还应周密准备导学案和课件。
导学案是单元复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针对本单元知识, 笔者把导学案分为能级要求、基础知识、补充内容、框架构建、走进中考、自我检测六个部分。能级要求以表格方式呈现, 明确标注每个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基础知识点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补充内容为抗战胜利的意义, 因该内容考纲要求理解, 但教材并没有归纳。框架构建主要是完成两次国共合作的总结。走进中考的选题既要全面, 不遗漏主要知识点, 又要精选, 防止加重学生负担。自我检测应围绕本单元的重点来设计, 并注意训练学生的规范书写。
教学课件的制作要与导学案紧密关联, 起到提高复习效率的作用。制作时一定要考虑其视觉效果, 做到图文并茂、简洁明了、背景和谐。对需要重点掌握和特殊强调的部分可采用不同颜色或不同字体。
二、教学过程
1.简洁导入, 作好铺垫。让学生列举在近代史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事件, 同时把学生举出的日本发动或参与的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内容展现在时间轴上, 进而引入本单元复习的内容。这样做可把本单元的复习内容置于整个近代史背景下, 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中的关系。
2.阅读教材, 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本部分答案可在适当时候通过课件呈现, 以供学生校对。本环节是为整个单元复习作知识准备, 所以,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与书写, 更要保证答案的准确性。
3.考点释疑。这要求教师对本单元目标要求及常见考点的全面把握。本部分要拓展延伸, 分析事件的影响, 并能横、纵向思考问题。笔者认为本单元应突出如下几个重点:
(1) “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的区分。可通过演示材料进行分析:材料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命令不抵抗的漫画;材料2:蒋介石日记摘选:“倭寇在卢沟桥挑衅……决心应战, 此其时乎。”通过两则材料的对比, 促进学生记住局部抗战开始于九一八事变, 而全面抗战开始于卢沟桥事变, 即七七事变后, 从而达到识记要求。
(2)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可提出三个探究问题:杀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蒋介石被迫答应了哪些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在演示答案时, “基本”“初步”两个词要使用不同颜色, 以加深学生记忆。
(3) 关于南京大屠杀问题。充分的史料证明这是真实存在的史实, 然而, 就在中日正式建交40周年之际, 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的一系列做法显然不合时宜。所以, 适当结合时事内容, 分析应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正视历史、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结论, 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4) 与抗战胜利有关的钓鱼岛争端问题。教师可通过课件演示钓鱼岛的地理位置, 使学生知道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在抗战胜利后, 理应回归祖国, 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 导致日本始终垂涎于钓鱼岛, 中国对此事的正确态度应是怎样的?通过合作讨论, 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华领土, 寸土必争, 我们绝不会允许任何国家侵占我国的领土。
(5) 关于台儿庄战役与百团大战。一要演示两幅作战示意图, 培养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 建立起空间概念;二要掌握两次战役的特点, 如展示百团大战破坏铁路的图片及百团大战战果的表格, 训练学生用准确语言表述。
(6) 在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时, 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 确立正确的时间轴观念。课件出示两个时间轴:一是中国近代史, 从鸦片战争开始, 经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 一直到抗日战争,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抗日战争是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二是从1939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是三个法西斯国家之一, 而中国是抗击日帝的主要力量, 进而得出抗战胜利的世界意义,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承担了巨大的牺牲,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7) 分析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虽然该内容在考纲中没涉及, 但结合历年中考题, 以及对知识点完整性的把握, 应进行补充。笔者使用的方法是论从史出。如史实: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三光”政策等, 结论: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史实: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国民党的贡献不容忽视, 人民群众示威游行、自发抗日, 结论:全民族抗战。史实:加拿大医生白求恩, 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 海外华侨多方式支援, 结论:华侨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
4.搭建框架, 使知识系统化。以表格的形式对两次国共合作进行总结, 依次呈现目的、时间、名称、成就。第一次国共合作不属于本单元复习内容, 故相对应的知识点可直接在导学案中呈现, 要求学生用相同的方式总结第二次国共合作, 完成相应的空格。并在两次国共合作都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 得出结论: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提出对第三次国共合作的畅想, 希望台湾问题早日和平解决。
5.师生合作完成“走进中考”的练习题。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运用, 需注意:一是在答题中, 始终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如选择题中要读准关键词, 要会使用选项来反证题目;填空题要书写完整;材料分析题要注意对材料本身的使用及归纳。二是在学生“做”与教师“导”的过程中, 要时刻把握时间, 使基础薄弱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理解。三是强调书写的规范, 在课件演示完整的答案时, 渗透按顺序书写等相关原则, 确保准确。
6.自我检测, 评价复习效果。为给学生减负, 笔者采用随堂检测的方式, 即在导学案的最后设置3个小题, 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来完成, 其它学生自主完成。针对三位学生的答案, 教师要进行完整的讲评, 指出常见的错误, 并把改正后的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这样做旨在通过师生合作, 互动交流, 激励学生, 共同进步。
总之, 上述单元复习课, 既实现了有效, 即达到了考纲要求的目标;又达到了高效, 即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了大量的复习内容;还做到了长效, 即通过强化训练, 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达到加深印象, 持续记忆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八上历史材料题复习 篇3
一、历史材料解析题命题特点
1.依托考试大纲,考查主干知识
高考考试大纲规定和指明了高考的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是高考的“指挥棒”。近几年历史高考都是依托考试大纲来命题的,着重考查历史主干知识。历史主干知识主要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主要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近代科学技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等等。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0题分别从李龙乾《明清经济史》和《康有为全集》等文献中摘编成材料,考查清代人口增长。清代人口增长属于古代中国的经济这一主干知识。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从卢梭《社会契约论》中摘编成材料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2.突出能力立意,考查学科素养
经过近些年的改革,高考历史命题为有效考查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进行了积极探索,完成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高考历史命题将对学科素养的考查渗透到了每一个试题当中。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坚持能力考查的目标,选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采用概括、比较、说明、简评等史学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作用,评价历史现象,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2017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提出了四项能力要求,它们分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该题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注重史学思想和方法
近年来,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越来越注重引进和运用各种史学思想和方法。如运用了比较史学、概念化史学、计量史学、心态史学、结构史学方法。新课程改革带动了高考的命题改革。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考历史命题引进了许多新的史学观念。新的史学观念能够给我们提供多种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视角,让我们能从多角度和多方面把握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演变规律。高考历史试题中经常出现的史学观念有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
例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提供有关西方崛起的材料,让考生阅读材料后分析材料中有关西方崛起的观点。该题就非常明显地考查了全球史观。
二、复习策略
1.注重对历史主干知识的复习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范围一般是不会超出高考考试大纲的。所以,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注重对高考考试大纲中主干知识的复习。
2.注重对材料的解读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材料所占文字数量比较多,设问一般根据材料设置的。可见,材料在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中的重要性。所以,正确地解读材料,获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就成了关键。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注重提高和培养阅读材料的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打破原有教材体系,在专题的基础上按通史方式进行复习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之材料分析题 篇4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发生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商鞅变法。时间:战国时期(或“公元前356年”,或“秦孝公在位时”)。目的:富国强兵。
(2)为便于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四项内容。(限20个字以内)答: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定户口。
(3)根据材料一中加点的字,概括并写出这次变法的特点。
答:奖罚分明(奖勤罚懒,奖功罚罪)。
(4)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说明变法成功:“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答出三点即可)2.阅读下列两幅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为两幅示意图确定适当的名称。答:图一:秦统一文字(示意图)。图二: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2)图一说明秦朝在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是什么?秦朝时日常文书往来通用的字体又是什么?答:标准文字:小篆。通用字体:隶书。
(3)图二是谁采取的措施?据图说出这一措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秦始皇。具体内容:废除六国的刀币、布币、铜贝等,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历史影响:圆形方孔钱在我国通用了整整两千多年(秦以后,历朝都仿照秦钱样式铸行)。
(4)图
一、图二所反映的两项措施有什么相同点?(提示:可从目的、基础、作用、影响等方面回答)答: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都以原来秦国使用的制度为基础;都促进了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后建立了一套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中央集权制度。请回答:
(1)秦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理论?韩非子(2)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幅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体制)示意图。(见历史书)...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 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
(2)材料二中“亲族都得处死”“邻里都受牵连”的刑罚当时分别称作什么?“族诛”、“连坐”。(3)材料三中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进行起义? 答:陈胜、吴广。为了推翻实行残暴统治的秦朝。(4)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
答:有联系。正是由于秦朝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陈胜才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子为治第(指建造住宅),令骠骑(将军)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资治通鉴·汉纪十一》
材料二 “今„„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都要加以禁止),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材料一中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是谁的名言?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答:霍去病。精神:志向高远的爱国主义精神。
(2)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其目的是什么? 答:思想主张:“独尊儒术”。目的:稳固大一统局面。
(3)材料中的“天子”和“上”都是指西汉的哪一位皇帝?概括指出他对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答:皇帝:汉武帝(刘彻)。
贡献:使西汉王朝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答出其意即可,若只罗列史实酌情扣分)
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汉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1)材料中“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哪位皇帝执政时期?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答:皇帝:汉武帝。目的: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打破匈奴在葱岭以东的控制局面。
(2)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其大致路线是怎样的?答:道路:丝绸之路。
大致路线: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古代波斯),再由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古罗马)。(3)读了上述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和认识?
答:结论和认识:张骞对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贡献;今新疆地区早在西汉(汉朝)时期就归属中央政权;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桥梁);丝绸之路是佛教和佛教艺术等传入中国的通道;佛教在两汉之际(汉朝时)传入中国;丝织品(丝绸)是中国古代手工艺品的代表。(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7.史学家翦伯赞盛赞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汉书》中有“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记载。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张骞的主要活动及其历史作用。答:主要活动:出使西域。历史作用: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2)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据下图,指出当时的中国丝绸是怎样运往罗马的?这条横贯欧亚的陆上通道为什么有 “丝绸之路” 的美称?答: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原因: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3)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汉宣帝时期。其标志是什么?
(2)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原因: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3)西域都护的设置。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三国志》记载,毛玠劝说曹操“宜奉(利用)天子以令不臣(号令不听话的诸侯)”,并“修(发展)耕植蓄(积蓄)军资”。这样,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
材料二 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战后,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和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
材料三 观察所给的“三国鼎立形势图”
(1)材料一中,曹操是如何采纳并实践毛玠建议的?他接受毛玠的建议对
统一北方有何作用?
答:曹操把汉献帝迁到许,以天子名义发号施令;实行屯田。作用:使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权,基本解决了军粮问题,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中,“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这次战役发生在哪一年?
(3)仔细观察材料三所给的“三国鼎立形势图”,指出图中有哪些知识性错误? 答:“曹操称帝”应为“曹丕称帝”;“长安”应为“洛阳”;“221年”应为“220年”;“诸葛亮称王”应为“刘备称帝”;“220年”应为“221年”;“孙权称帝”应为“孙权称王”(或“222年”应为“229年”);“赤壁”应为“建业”。(3)综合三则材料,指出曹操的“壮心”是什么?这一壮心有无实现,为什么?
答:他的“壮心”是统一全国。没能实现,因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退回北
方,不敢再轻易南下。他死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据,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二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材料三 “今曹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1)材料一、二所赞颂的人是谁?最能高度概括其功劳的是哪一句? 答:诸葛亮。“功盖三分国”。
(2)材料一中“取西蜀”、“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答:“取西蜀”是指赤壁之战后,协助刘备进占四川;“东和北拒”是指确定联孙抗曹的战略;“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赤壁之战,火烧曹军。
(3)材料三是他给谁提的什么建议?此建议是否正确?请用史实说明。
答:刘备。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抵抗曹操。正确,因为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1)材料一、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答: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
(2)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
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3)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何历史影响? 答;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11.民族大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大显著特征之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请回答:
(1)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
(2)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凝结下来的成果非常突出。请举出其中最为生动的三个事例。
(2)“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3)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大显著特征是什么?答:政权的分立。
(4)你从孝文帝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学习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拥有智慧、以身作则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答出三点即可)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答;分别是孔子、韩非子。各属于儒家、法家。
(2)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历史地位,并至少列出三条“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著名言论。答;历史地位: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一位大思想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著名言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答出四条即可)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试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答;不同:孔子主张以“德”教化百姓,以“礼”治国;韩非子强调“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识: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重视以德治国,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答出其意即可)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材料二 “民贵君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上述材料分别是中国古代哪两位思想家的言论?他们都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 答:分别是是孔子、孟子的言论。儒家学派。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作者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答:贡献: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收徒讲学,总结出许多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他还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播。(答出其意即可)
高中历史总复习检测题 篇5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春秋时期,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的记录 B.《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C.唐朝僧一行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子午线长度的人 D.郭守敬创制了“十二气历”
2.把下列政权归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
[
]
①曹魏 ②西晋 ③前秦
④北魏 A.都曾定都洛阳 B.都曾统一黄河流域 C.都因权臣篡权而结束 D.都是少数民族的政权
3.下列各地,作为我国冶铁业中心或治铁业发达地区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徐州 ②邯郸 ③遵化 ④广东 A.②③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4.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
]
A.封建化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内迁的过程
5.下列各机构所辖范围包括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有:①黑水都督府
②黑龙江将军
③辽阳行省
④岭北行省
⑤奴儿干都司
⑥吉林将军
[
]
A.①③⑤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6.下列古称,能反映同一时期的一组是
[
]
万维试题库系统
第 1 页
A.流球、涿郡、余杭 B.流球、大都、杭州 C.东番、大都、临安 D.琉球、中都、杭州
7.中国古代社会中,曾起到否定血统关系、体现社会进步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科举制 D.士族制度
8.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
[
]
A.战国时秦的统治之下 B.汉武帝设置郡县机构 C.蜀汉政权统治时期 D.南朝江南大开发时期
9.我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和征税标准由人丁到田亩,收税办法由实物到银两的变化反映了
[
]
①土地由分散到集中 ②商品经济发展
③无地的农民不负担租税 ④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以下各项符合我国江南经济开发状况的有
[
]
①三国时,江南经济赶上了北方
②西晋时,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江南地区 ③南朝时,江苏南部、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一带,农业比较发达 ④福建、广东、广西发展很快,超过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明、清时期都曾设置的官制有
[
]
①丞相 ②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③内阁 ④军机大臣
万维试题库系统
第 2 页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2.下列各项关于唐末黄巢起义与明末李自成起义共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项目是 [ ] A.农民赋税负担十分沉重是起义原因 B.都在占领当时的都城后建立了政权 C.都长期进行了流动作战 D.都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
13.以下各组内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
A.知州、转运使派往各地--北宋中央集权加强 B.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海外贸易发展 C.废丞相--明太祖加强君权 D.八旗制度--元朝的统一
14.隋唐连接运河和长江的枢纽城市是
[
]
A.登州 B.扬州 C.苏州 D.杭州
15.汉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输出的主要是
[
]
A.应用性技术 B.农作物良种 C.手工业产品 D.书画艺术品
16.导致士族衰亡的原因有()
①士族的腐朽 ②科举制的实行 ③两税法的实施 ④唐末农民战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1923年10月以后,土耳其国家行政制度方面最大变化是
[
]
A.素丹制度被废除 B.废除了外国的领事裁判权 C.实行了政教分离 D.扩大了世俗教育
万维试题库系统
第 3 页
18.元明时期,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与下列哪一少数民族相关?()
A.傣族 B.彝族 C.苗族 D.黎族
19.指南针用于航海,开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0.宋朝曾把与契丹族政权边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这种现象反映了何时宋与契丹族政权的关系?()
A.澶渊之盟前 B.澶渊之盟后 C.宋金和议前 D.宋金合议后
21.五代十国时期,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的政权是()
A.南唐 B.吴 C.吴越 D.南汉
22.光武帝与周世宗都曾调整统治政策,所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
]
A.释放奴婢,减免赋税 B.减免赋税,惩处贪官 C.惩处贪官,提倡节俭 D.提倡节俭,安顿流民
23.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发现于
A.①
B.②
C.③
D.④
24.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分裂局面的社会根源是
[
]
A.西汉王国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 B.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 C.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D.北方各族人民被迫大量南迁
万维试题库系统
第 4 页
25.汉、唐、明农业生产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
]
①统治阶级调整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 ②注意兴修水利工程
③编辑农书,总结推广先进生产经验 ④封建政府对农民的控制大大放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6.汉、唐在西域设置管理机构的共同作用是
[
]
①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
②帮助西域地方政权摆脱北方民族控制 ③便利了东方与西方的交流 ④利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27.下列历史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 ②中国人开始到南洋谋生 ③中国海船到达非洲海岸 ④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28.与王莽建立新朝情况最为相似的是
[
]
A.刘邦建立西汉 B.李渊建立唐朝 C.杨坚建立隋朝 D.朱元璋建立明朝
29.以丝织品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
]
①三国时的蜀 ②三国时的吴 ③五代十国时的吴 ④五代十国的吴越
万维试题库系统
第 5 页
⑤五代 ⑥明朝
A.①④ B.①③ C.②⑥ D.②⑤
30.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五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引自《宋太祖纪事本末》卷二)太祖之“意”是
[
]
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 B.暗示他们自解兵权 C.表示歉意抚慰群臣 D.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31.隋唐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
A.强化了皇权 B.阻断了士族的仕途 C.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D.否定了人的血统地位
32.下列对唐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作用和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 B.它使农民的生产时间得到保证 C.它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D.其征税是以人丁为主要标准
33.对三国时期经济发展表述不准确的是
A.魏国统治者重视农业,在淮河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B.诸葛亮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C.吴国的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 D.吴国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开发江南,使其经济赶上北方
34.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不同之处是
[
]
A.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都属于农民运动
C.都反帝反封建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5.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措施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加强中央的权力 B.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划时代的变革
万维试题库系统
第 6 页
C.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
D.政府各部门互相牵制,客观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
36.雅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潮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引导人们注意世界的形势 C.掀起了学习外国技术的高潮 D.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37.《论语·先进》记载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里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 ]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学习思考相结合 D.择优而教
38.我国古代自南向北扩展的农作物有
[
]
①占城稻 ②玉米、甘薯 ③粟、黍 ④麦、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9.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实质上就是少数民族
[
]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封建化的过程
40.封建统治实行下列措施的先后顺序是①提倡节俭②让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③废除苛捐杂税④剥夺大批王侯爵位
[
]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41.《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楚越之地,地少人稀,饭焰羹鱼,或火耕par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元史·食货志》中记载:“元都于燕,去江南甚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从上述两段材料中,说明引起这种变化的最突出因素是
[
]
A.统治阶级政策的调整 B.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
C.北方人民的南迁和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万维试题库系统
第 7 页
D.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42.下列我国古代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开始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
①铸铁、凿井技术传到西域 ②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传入内地 ③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④养蚕技术传入吐蕃 ⑤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到辽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③①④⑤② D.④③①⑤②
43.《宋史·食货志》载:“大中祥符四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稍)小,不择地而生。”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
A.江南农业发展已经超过了北方 B.已经出现了南粮北运的情况 C.江淮和两浙地区农业技术落后 D.北宋政府积极推广优良新品种
44.今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时,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
()
①理藩院 ②宣政院 ③澎湖巡检司 ④台湾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5.为曹操统一北方扫除主要障碍的战役爆发于(图)
[
]
A.① B.② C.③ D.④
46.三国时期,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
万维试题库系统
第 8 页
A.河北 B.湖南 C.四川 D.浙江
47.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是
()
A.赋税沉重导致农民逃亡,土地荒芜 B.安史之乱造成农业生产破坏 C.国家把大量土地分配给皇室、贵族 D.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48.要了解隋朝以前各朝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情况,应查阅
[
]
A.《史记》 B.《隋书》 C.《通典》 D.《史通》
49.以节气的周期编订历法,出现于我国的[
]
A.战国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0.在下列南朝疆域变化示意图中,反映刘裕政权统治疆域的是
()
二、材料解析题
51.阅读下列材料:汉代中外交通示意图
回答:两汉时期,中外关系出现第一次高潮。请依据《汉代中外交通示意图》,指出汉代中外交往的社会条件、交往的国家或地区、文化交流的特点。
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答题应成文,限200字以内,多写扣分。
万维试题库系统
第 9 页
5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宋)赵汝适《诸番志》流求国条谓:“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公元171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那里建造了房屋两百间,派水军长期驻守。……公元1290年前,元政府在澎湖设立巡检司,“以周岁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另无科差。”
陈碧蓝《台湾地方史》
材料二:(1661年)四月二十六日,(郑)成功命使者以书告曰:“……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珍宝)不怠之物,悉听而归。执事(荷兰殖民军统帅)不听,可揭红旗请战,余亦立马以观,毋游而不决也。生死之权,在余掌握中,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唯执事图之。”
连横《台湾通史》卷1《开辟纪》
材料三:台湾人民听说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写了声讨卖国贼李鸿章的檄文,贴于彰化县署前:“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兵)部尚书孙毓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我台民父母妻子,田庐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
《中日战争》第6册
材料四:德黑兰会议前,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于11月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期间,苏联政府对《宣言》也表示同意。《开罗宣言》于12月1日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公布于世,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回答:①材料一反映了大陆与台湾的什么关系?
②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反映了什么共同的现象?
③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④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元璋)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及试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虑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四
材料二: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明宪宗)成化以后。……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时事,以后功令盖密,恐有借以自炫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至万历中,大结止三四句,于是国家之事罔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见应举之文矣。《日知录·试文格式》
万维试题库系统
第 10 页
材料三: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汤)宾尹以庶子(身份)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弃,淘汰),宾尹越房(越房,超越职权,到其他评卷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 《明通史》卷七十四 回答:
①根据材料--概括朱元璋“设科举”的目的和“暂罢科举”的理由 ②材料二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③材料三说明明朝后期的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④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明朝后期的科举与明初的科举有何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三、问答题
54.试分析“韩非思想、董仲舒学说以及黄宗羲思想的提出都是社会存在的客观需要”这个基本观点。并分别说明他们各自思想主张对时代所产生的影响。
55.概述隋唐时期和明清时期科举制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影响。
56.西汉贾谊给汉文帝上疏说:“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从事农业生产),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黄宗羲在论及经济政策时说:“(不切于民用者)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比较分析以上两种经济思想,并结合其各自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其影响。
57.元朝和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表现出哪些共同点?试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58.试分析3-6世纪时中国分裂割据局面长久的原因,说明为什么结束这一分裂局面完成统一发生在6世纪?完成大统一对中国经济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A 5.A 6.A 7.C 8.A 9.B 10.C 11.A 12.B 13.D 14.B 15.D 16.A 17.C 18.D 19.B 20.B 21.C 万维试题库系统
第 11 页
22.B 23.D 24.B 25.C 26.A 27.A 28.C 29.B 30.B 31.C 32.C 33.D 34.C 35.A 36.B 37.B 38.A 39.C 40.A 41.C 42.C 43.D 44.B 45.B 46.C 47.D 48.C 49.C 50.B
二、材料解析题
51.评分要点;(1)条件:汉代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丝织、冶铁技术领先;张骞沟通西域;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
(2)地区:向东达朝鲜、日本;向西达中亚、西亚、大秦;向南到越南地区、马来半岛、印尼列岛、缅甸;向西南到印度半岛。(4分,“向南……”答出两地即可给1分)
(3)特点:与亚洲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入欧洲;中国开始吸取佛教等外来文化;汉代文化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4 分。如写出“交流通过陆路、海路进行”可加1分,总分不超过12分。)
52.①在南宋时台湾与大陆就有了隶属关系。元朝时中央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台湾正式归属中央。
②无论是爱国将领还是台湾人民都把台湾看作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反对外国列强对台湾的侵占。
③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④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不但被历史所证明,而且也为世界所公认。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有着深厚的骨肉情义。
53.①实心求贤,巩固明朝政权。科举录用的人没有办事能力。②八股取士 ③徇私舞弊严重
④明初注重选择有能力的人才。后来,八股取士和科场舞弊不能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主要原因有:学校教育体现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八股取士只能培养和选拔顺从皇帝的忠实奴仆;科举成为士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加上统治集团的内部腐败,致使舞弊成风 1.三、问答题
54.①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渴望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实现国家的统一以发展封建经济。他们不仅需要巩固对奴隶制的胜利,严刑镇压人民反抗,也需要建立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韩非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实行法治以及主张严刑镇压人民的反抗的主张集中反映了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上述要求和社会现实,顺应了历史向统一发展的趋势。
② 秦以法治国,排斥儒学,结果“法治”过度而亡。汉初批判地继承发展了秦治国思想,一方面“削藩”解决王国问题,一方面休养生息,推行“仁政”,加强了集权,繁荣了经济。封建制至西汉基本稳定,激进的法家思想已不适应巩固封建制的需要。董仲舒正是适应西汉统治者建立集权统治巩万维试题库系统
第 12 页
固封建制的需要,提出了新儒家思想,主张“大一统”。
③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明朝统治者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宦官专权,君 主专制主义统治日益腐朽,渐趋衰落。同时,明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这些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也必然会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这就出现了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反封建和要求民主的思想。
④ 影响:韩非思想集中代表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主张,有利于封建制的建立和国家的统一;秦统一后被秦始皇采纳,成为秦治国的主导思想;而且建立起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一直沿袭两千多年。董仲舒的主张适应西汉统治的需要,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后期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黄宗羲的思想是对维系封建专制制度根基的正统思想--孔孟之道提出了挑战,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5.隋唐时期:为选拔人才,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唐朝时使它进一步完善。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使统治者可以进一步笼络士人,同时它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唐朝的学校制度完备。
明清时期:明朝和清朝前期,为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科举制演变为八股取士制度。它使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作官的大都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同时它使学校的教育也体现出君主专制的特点。八股取士制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成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出现了西学的高潮,新式学堂不断出现,废除科举制的呼声不断高涨,20世纪初,清政府迫于形势的压力,制订了新学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科举制的废除并不能挽救清王朝的灭亡。
56.两种思想主张截然相反,前者认为农为本,工商为末,应重本抑末:后者认为工商皆本,对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应该保护。两种思想虽然截然相反,但在当时都有积极意义。
西汉初期,经过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人民社会极度贫困,当时社会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发展生产,这时,贾谊提出重本抑末的主张,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因此具有积极的意义。
明末清初,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当时重农抑商的政策和传统观念严重阻碍它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冲破这种阻碍。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正是反映了这种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57.(1)相同点:
①都是少数民族统治着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②少数民族统治者吸收汉族地主阶级政治、经济、文化制度。③重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
④重视对民族问题的管理,都实行不同程度的民族压迫。(2)原因:
①中华民族是几千年来各民族间不断融合发展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整体。
万维试题库系统
第 13 页
②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元、清的上层建筑、生产关系、民族关系及政策。
④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为先进民族的发达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政治、经济、文化所同化。这是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58.持续长久的原因:①东汉以来,豪强地主以及与之有历史渊源关系的士族地主势力的恶性发展,成为分裂割据的阶级基础和历史根源;②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矛盾尖锐复杂也是造成分裂割据的重要因素;③北方虽是经济重心,但遭战争破坏严重,一时缺乏统一的人力物力。南方社会虽相对稳定,但腐朽政权不思北伐,南北呈均势状态。
完成统一的因素:①南北经济继续恢复发展,南北经济联系加强,这不仅为完成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②这一时
期,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为实现统一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北方北周灭掉北齐,实现统一,隋朝建立以后,强化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力量超过了南方腐朽的陈政权;④广大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结束分裂割据。
影响:统一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治,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政治基础。
万维试题库系统
《平等待人》训练题(粤教八上) 篇6
思想品德: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C.我们自己就是弱势群体,根本无法帮助别人
D.帮助他们是国家、政府、社会、组织的事,与我们无关
7、中国学者在瑞典访问,他们问路时,得到一位瑞典人的热心指点。待那人走后,一位一直等在旁边的路人告诉他们:“我听到他告诉你们的路错了,但为了他的好意,我等他走了才告诉你们正确的路。”学者们被这件事深深感动了。这反映的是
A.照顾
B.怜悯
C.帮助
D.尊重
8、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体现在A、工资和收入的平等
B、社会地位的平等
C、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
D、体力和精力上的平等
9、现实中由于客观原因,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和不平等现象,面对差异,下列属于正确的态度的是
A、抹杀差异,追求结果的均等
B、强调差异,以此划分人的等级
C、承认差异,但不以差异否认人格的平等
D、承认差异,并以此否认人格的平等
10、平等待人的出发点是
A、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B、待人接物时不卑不亢
C、尊重师长,礼遇同学朋友
D、为了得到他人喜欢
11、以下行为属于不平等待人的是
①城市学生看不起农村学生 ②老师不让成成绩差的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③家庭贫困的学生被人瞧不起④长相丑陋的人被人起侮辱性外号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联欢会上,丁朋正准备唱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陈浩抢过话筒说:“你唱得难听死了,你听我唱吧!”对陈浩的做法 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B.不利于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C.是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D.伤害了丁朋的自尊心
13、作为一个现代人不应具有的是
新课标教学网()--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A、尊重他人
B、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人
C、不因为人们之间的差异而划分尊卑等级,显示不同的态度
D、奉承别人
14、从人格平等的原则出发,我们应该
A.以平等态度待人
B.拒绝诺言,却不排除必要的沉默 C.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人
D.懂得承诺的重要性
15、造成人们歧视态度的根源是
A.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
B.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平等现象 C.人们习惯把人划分尊卑等级
D.不能正确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和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
三、拓展创新题
1、“平等是各种善的根源。”你认为怎样才能平等待人?
2、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生理的缺陷,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境不利,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对于身有残疾的同学,大多数同学能够奉献爱心,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人生。但也有个别同学歧视、嘲笑他们。
(1)你怎样看待个别同学的行为?
(2)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新课标教学网()--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3、消除歧视,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做到那些方面?
4、学校元旦文艺汇演要每个班出一个节目,漂亮的娜娜和长相一般的安安都要争着出节目,班上的同学分成两派争得不可开交,多数同学认为娜娜比安安更能代表集体。你认为应该如何确定人选呢?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高低贵贱平等
2、生命权利 发展权利 追求幸福的权利
3、正直 基本素质
4、美好理想 共同价值
5、思想 现象
6、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摒除陈腐观念
二、能力提高题
1.C 2.B 3.B 4.A 5.A 6.A 7.D 8.C 9.C 10.A 11.A 12.C 13.D 14.A 15.D
三、拓展创新题
1、要做到平等待人,就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摒除陈腐观念等。
2、(1)个别同学的行为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应该受到批评。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个别同学歧视残疾人的行为是木爱心,缺乏平等意识,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2)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人格的尊重;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到平等待人,要摒除陈腐观念。
4、从消除歧视,平等待人的角度作答即可。
新材料新情境历史材料题答题策略 篇7
一、审——解答的关键
认真审题是解题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在答题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进行仔细的审读,明确题目的要求。材料解析题和材料选择题一样,都由“题干”和“题肢”两部分组成,所不同的是“题干”(设问)放在“题肢”(材料)的后面。一般审题要抓住设问的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来源或者答案出处:表述为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答题要求:分析、概括、列举、说明、比较、判断等。
3.限定词:时间、地点、答题范围、答题角度(如政治、经济、思想等)等。
4.核心词(答题语):原因、措施、特点、影响、意义、趋势、启示、观点等。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累迁扬片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长潜、于辩要皆致之数万,唯?挺身而出。
——《旧唐书》卷88
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请回答:(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分析】该题的第二个设问包含了答案出处(根据材料)、答题要求(分析)、限定词(唐代扬州经济繁荣)、核心词(原因)四个方面。在考试当中,考生更容易忽略的是第一和第三方面的审题要求,即容易忽视“答案出处”的判定和对“限定词”的审读与思考。因此考生可在审题时用不同的符号对其进行标识,如“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以提醒自己不要忽略相关要求。
【答案】(1)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林立;城市繁华;扬一益二。(2)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二、读——解答的前提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材料,是解好题的重要一步。现在高考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和运用,在卷面中会呈现大量材料,而文字型材料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出处三部分,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规范阅读材料的程序和方法,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读材料引言(题引)
文综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者主题式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中心和主题,这体现了命题者的立场和意图,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领会命题意图和考查方向,就如同找到了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2.读材料正文
这是读题的核心部分,一般要求阅读材料在两遍以上(要有粗读、细读、重点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做到“分、概、划”。分,有些材料比较长,而且信息量比较大,要根据材料当中的“;”“。”“……”或根据材料内容,用“‖”符号划分材料段落和层次,这主要有利于一些概括、对比类的问题的理解分析;概,在阅读材料时需要概括出划分的每段或每层材料的中心,找出中心词,为正确理解分析问题做准备;划,动笔圈划关键词、句,最大限度的提取材料的重要信息,使线索更清晰,以全面把握重点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这三者不是分开孤立进行,而是要同步进行,在粗读后的细读、重点读阶段,要做到边分、边划、边概。
3.读材料出处
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因此在考试中要高度重视。对于没有文字或文字很少的地图、图片、图表型材料,要做到据史读图、据图说史、以图补文。
【例2】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分析】读材料引言(题引):这题的材料引言是,“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从中我们可领会到命题意图和考查方向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计划经济思潮,这样有利于我们针对性的对材料正文的阅读以及对材料信息和课本知识的整合。
读材料正文和出处:这两部分的阅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划出(如材料中所示)和概括出上述三则材料的关键信息。第一则为1933年(材料出处)苏联经济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经济制度(材料正文)——国际的正面经验,第二则为1933年(材料出处)中国急需实行计划经济是因为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材料正文)——国内的中国国情,第三则为1934年资本主义世界放任经济政策失败(材料正文)——国际的反面教训。经过阅读归纳概括出材料的关键信息,再结合对应时间相关国家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寻找到答题的信息。
【答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
三、找——解答的核心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寻找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不能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材料题是运用材料论证问题,体现了“论从史出”的原则。因此,要做到一边读材料一边读设问,将设问置于材料中对照,从材料中寻找回答问题的信息。读材料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获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而且要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挖掘一些隐含信息。另外不要忽略材料的引言和出处,有时关键信息可能隐含其中,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尤其是提示语为“根据材料回答”的设问,材料本身就蕴含着解题信息,但要注意一点,组织答案时不要简单照抄原材料,要对相关的有效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概括。
2.从材料与课本的联系——找取关联点
现在的高考材料题虽然都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问题,但与教材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一般通过材料和设问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如时间、人物、事件)可以找到与教材的关联点,利用这些关联点的教材内容可以进一步对材料进行解读和理解,获取更多有效信息。
nlc202309041010
【例3】阅读分析材料(如图1),完成下列各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
【分析】这道驼峰航线题是一道文字图表混合型材料题,属于典型的“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的历史高考题。
从材料内容本身找:材料中的“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告诉我们中国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一段时期内有较多的外部物资援助的通道;对于“图1太平洋战争形势图(1942年5月)”,我们根据“据史读图、据图说史、以图补文”的方法,可以得出,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再联系材料中“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驼峰航线”, 我们可产生这样的设问,驼峰航线开辟前,中国曾经有获取物质援助的通道,为什么在1942年中美还要付出巨大代价开辟新的通道?这样我们可以挖掘出材料隐含的一个重要信息:从二战全面爆发到1942年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导致以前的物质援助难以为继,这也是开辟驼峰航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从材料与课本的联系找:联系课本我们可以直接得出中国国防工业薄弱,军用物资匮乏,加上长期战争消耗,急需外部物质援助这些解题信息源。同时根据上面挖掘出的“从二战全面爆发到1942年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导致以前的物质援助难以为继”这一隐含信息,结合“1942年”这一重大时间背景,联系课本我们可以得出“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无力援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英美援华物资通道被切断”以及“中美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国希望中国牵制日军”等这些具体的解题信息点。
【答案】(1)①中国国防工业薄弱,军用物资匮乏;长期战争消耗,外援更显重要。②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无力援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英美援华物资通道被切断。③中美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国希望中国牵制日军。(2)略。
四、答——解答的落点
答是解题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终的落点,前面的三个步骤都是为最后的解答做铺垫和准备。这中间除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外,还要注意答题规范,以免出现非智力性因素的失分。
1.答好第一问
现在的高考材料解析题一般是一组材料多个设问,很多时候各设问之间环环相扣,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甚至有些题就是以第一问为基础进行展开,例如判断(选择)观点并进行论述类型的题。这种情况下答好第一问就至关重要了,要不然就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2.按分值答题
高考材料解析题的每个设问后面都会注有相应的分值,高考阅卷是依据“踩点给分”的原则。一般来说,答题时要“面宽点浅”,即答案的要点要全面,但每个要点要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同时要结合每问的分值,分值大的设问,要点要全,内容要详;分值小的设问,要点要精,内容要简。
【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怀疑主义、独立思想,都是没有活动余地的。没有自由工会,没有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充其量只有对宗教的有限的宽容。适应这个体系的某些苏维埃犹太人却发现自己受到较多的宽容,有些人甚至取得了重要岗位。但是多数犹太人仍面临着怀疑和不信任,而且在宗教事务上受到困扰。艺术、文学,甚至科学都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的作品——以及从事它们的人员——在苏维埃文化生活中消失了。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苏联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状况带来的严重后果及产生的根源。(10分)
【分析】本题共有三个小问题,其分值分别为: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6分),严重后果(2分),产生根源(2分)。这样我们可初步分析出第一问的答案应该要点多、内容详,第二、三问的答案应该要点精、内容简。通过仔细阅读材料,我们可完整地归纳出思想文化状况特点的六个要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出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和产生的根源,各一个要点即可。
3.遵循答题思路或模式
根据设问中的“核心词”或“答题语”,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形成基本的答题思路或模式。
原因(背景)类:主观—客观;国内—国际;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等。
影响(评价)类:分析性质;积极—消极;直接—间接—深远;对内—对外等。
措施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
作用类:由近及远;由内到外;直接—间接—深远等。
变化(趋势)类:由……到……;越来越……等。
体会(启示)类:材料反映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得出的经验或教训;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比较类:相同点;不同点;原因—内容、措施—结果—意义、影响—性质等。
判断(选择)观点类:判断(选择)观点—阐述理由、论证观点。
【例5】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齐底步《世界经济通史》
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此题属于判断(选择)观点类型的问题,其基本的答题模式为:判断(选择)观点——阐述理由、论证观点。
首先选取其中一种观点,点明自己同意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观点,勿放在论述后或不加选择,一般选择观点也是得分点。
然后对所选择观点进行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一是要依据所学知识,二是要注意材料信息的利用。比如此题中如果选择“临时性措施”,则应当充分注意到在前面材料中“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属于临时性为克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选择第二种观点则可以“借鉴、应用”材料中“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措施都属于制度性建设。
【答案】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贩、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旨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4.运用相关的史学观点和基本原理
在答题时要运用一些史学观点和基本原理,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等,去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分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探讨和论证历史问题。
【例6】以上文例3的第二问为例:(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
【分析】解答此问的重点在于运用全球史观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要把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联系起来,既要答出驼峰航线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也要答出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这样从中国角度和世界角度综合分析其作用,答案才能完整。
【答案】从物质上支援了中国抗战,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有利于中国对日作战并将日军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5.答题行文要规范
答题行文要做到“三规范”,即(1)卷面规范: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按照要求、讲究格式。(2)表达规范:语言精炼、运用术语、按问作答、答案三化(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3)内容规范:要点完整、合乎逻辑、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八上历史材料题复习】推荐阅读:
历史八上复习提纲(填空题)05-2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材料题》专项复习10-24
解答历史材料题05-17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05-25
八年级历史材料题05-31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08-13
中考历史材料题、综合题训练05-11
2019年高考历史材料题05-16
解答历史材料题的方法05-31
七年上历史材料分析题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