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2024-10-25

七年上历史材料分析题(通用9篇)

七年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1

快速减肥的秘诀。

又到一年减肥时,所谓冬季不减肥,春季徒伤悲,趁着冬季开始

进行减肥吧,就能在春季穿上美美的衣服。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冬节快速减肥的一些小秘诀,都是我个人的经验所得呀,虽然不是那种立竿见影,但是还是能有效地看出效果,希望对减肥的朋友们有帮助。

[饮食方面]:早晨起床一杯温开水。

早晨起来一杯温开水,不仅能暖胃,也是快速减肥的一个秘诀。

早晨一杯温开水能让体内宿留的滞留物比较顺畅的排出,防止滞留物过多堆积在脂肪皮层下导致小腹胀大。所以每天早上一杯温开水,不仅能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利于减肥,同时这个减肥的成本比较低。根据个人体质挑选适合自己的食物。

每个人的体质不相同,食物对于不同体质的影响也不统一。因此

减肥的朋友们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条件,搭配适合自己体质的减肥食物。要从内而外的减肥,改善自身的体质。例如:寒性体质的人群不要吃太凉的食物,因为这样会令体温进一步下降,新陈代谢失衡,就无法消耗更多的热量,体内的废物与毒素也不能彻底排出,易胖体质会更加严重。

饭前一杯温开水或者一碗汤羹。

饭前一杯温开水或者一碗汤羹,能适当地填饱肚子,增加饱腹感,能让用餐的量有所减少,同时温性流食能暖胃,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进食后的消化,改善排毒便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量避免比较冷的开水或者汤羹,因为比较冷的流性食品会令体温急剧下降,甚至减

缓新陈代谢,尤其是体质比较寒的朋友,冷的流食会对体质造成影响。

[运动方面]:通过快走运动来消耗热量。

散步能减肥,但是效果比较差,而快走这个运动能比较有效地消耗热量,快步走,姿势要矫正好,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充分落地,上身挺直,腰腹收紧,达到稍微出点汗的效果最佳。如果想运动效果有所提高的话,两臂就大幅度地摆动起来吧,每次走路坚持15分钟以上。这个运动坚持一个月以上能有效地减肥,但是也要注意坚持,不要运动几天后就突然放弃,这样会导致腿部肌肉短时间反弹,会更胖的。如果不想继续运动,也建议慢慢地减少运动量。

每日注意多收腹,同时可以通过按摩保持体内平衡。腹部是众多朋友减肥时最头疼的,腹部容易堆积脂肪,形成小肚腩。所以平时要注意多收腹,提高腹肌能力。平时站直收腹,坐的时候也要挺直腰板,多收腹多呼吸,尤其是洗澡后按摩腰腹,能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

[药物方面]:减肥药立竿见影不用太辛苦,适合懒人、上班族。

减肥药市场上很多,也是现在减肥最为泛用的。选一个没有副作用并且减肥效果好的,也是减肥并且保证身体健康的关键。在这里给你推荐身边很多懒人、胖友、同事在使用。纯中药的,药性温和,减肥效果也很好。

温馨提示:

以上也许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方法,甚至谈不上是秘诀,但是上面的每一种减肥方式都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在里面。其实真正的减肥秘诀是:将上面几种方法结合起来(饮食、运动、药物方面),可以达到真正的神速减肥效果。

减肥是一项持久战,不要中途放弃,但不要盲目减肥把自己的身体给弄坏了,必竟我们要漂亮更要健康!祝你减肥成功!

七年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2

一、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把兴趣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乐于学习。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从而树立自信心,扫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当然,在教学和考试中,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教会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日积月累的过程。简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处理材料、阐述历史和文字表达的能力。所以,在材料训练中,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二、牢牢掌握书本知识,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

说到提高材料分析题的能力,学生往往会急功近利地抛开课本背笔记,丢下教材看资料,即使看书,也只看大字正文部分,其它一概不看。这样是很难学好历史的。做好材料分析题,熟悉掌握课本内容是关键,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熟悉课文目录,形成基本的历史框架结构

历史课文是以章节体系编排,每一章构成一个单元,体现出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反映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经常阅读目录,便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结构,从而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而且可以做到纵横对比,融会贯通。新课程是以专题形式编写的,阅读目录可以对该专题有个立体的,有深度的了解。

2、理解章节导语,把握历史梗概

高中章节导语主要是介绍专题主要线索。导语是高度概括浓缩的语言,读导语也是便于从宏观上了解这一章或内容,从而形成立体的时空观和系统的历史感。对导语的深入理解可以提高历史概括能力,“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3、熟读正文,了解来龙去脉,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

正文显然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点和主体,因此要高度重视。每节都有相应的子目,阅读正文要围绕课题与子目,了解历史的原因,经过和影响,注意每节历史事件、人物的关系。高中学习,尤其要分析历史动因和影响,理解历史表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读正文,要注意领会理论性的表述和历史结论性的论语。正文的阅读应带着问题去研读。

4、阅读正文旁的学习思考、知识链接、资料卡片等,拓展历史思维

这些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拓展或分析。虽然往往不作考试的主要内容,但却可丰富历史知识,开拓视野。有些是较高的理论分析,对提高理性思维有很大帮助。

5、研究历史地图,形成纵横立体的时空观

“史地不分家”古人治史,尚且“左图右史”,我们学习历史更要结合地图。课文本身有地图,另有单独的历史地图册,边读史书,边对照地图。如有些地图是战争形势图,体现战争动态过程,结合地图用彩笔勾勒,了解战争的经过,结果,以便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空间观念。

三、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书本的知识是基础,学好了书本的知识才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高材料分析的解题能力,还要具备其他综合知识和能力,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锦上添花”。

1、认真审题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认真审题是历史材料题获得高分的关键。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理解材料的意思。不少学生不会审题,特别是考试时总有抵触心理。于是,匆忙看一下,还没理解清题意,就草率答题。结果可想而知。读懂、读透、理解材料,是解答的第一步。因此,认真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前提。只有仔细审题,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准确答题。

2、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针对性强,有助于理性思路,节省时间

学生一看到材料题,往往会马上阅读,其实这样做事倍功半,正确的做法应是先读问题,再读材料,带着问题阅读针对性强,有助于理清思路,进行正确判断。阅读材料时,除了阅读正文、材料的出处、时间以外,还要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破折号、省略号。阅读完后根据意思把材料分好层次,对材料有基本的把握。考场如战场,要分秒必争才能有胜算。

3、对材料进行归类和分解

理解材料大意后,对材料里的有效信息要进行概括归纳。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出材料的重点,可以画出关键词和关键句,以便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要理解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挖掘有效信息,有时材料会给一些迷惑项,要把这些无效信息挑出来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4、关注关键词和关键句

在所给材料的首尾句往往是命题者对材料内容的简单介绍和高度概括,学生要注意材料的出处、时间、地点、作者等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带有一些暗示和引导,有可能隐藏着解题所需要的信息。

5、答题要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点,寻找其联系之处并归纳整理,切记语言要精准、规范、表述准确

所给材料不管难度有多大,往往与课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大多数材料所设的问题,往往要求与所学的历史知识相结合,所以答题一定要材料与知识点相结合。切记语言准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通顺,要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正确的历史术语,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进行解答。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不要带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要做到客观、平实的描述。

四、总结

培养学生解决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立足于教材,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绝不能一蹴而就。高中历史的材料分析题对学生有比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而要达到这种能力要求不能临时抱佛脚,应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方法的不断积累。

摘要:高中历史的材料分析题一向是高中历史题型的“重头戏”,如何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这是学生及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答题能力都有很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初中历史混合材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篇3

这是一类将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和表格材料等结合起来的材料解析题,其突出特点是材料类型多样化、容量大、信息量大,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解题模式

1.阅读、理解材料。要瞻前顾后,通读材料,建立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做到宏观理解与确定中心相结合。

2.精读设问部分。要体会命题意图,注意限定范围,把握解题方向。

3.进行材料整理。要抓住中心问题,带着问题再读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4.组织文字作答。组织文字时,要以材料信息为主、所学知识为辅,要做到论从史出、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5.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材料,在解题技巧上会有所侧重,我们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以下的解题方法:(1)挂靠法:初步接触材料后,应将材料与相关历史挂靠起来。(2)提要法:对于记述性材料,关键是要从中提炼出要点。(3)钩玄法:对于论说性材料,关键是要提炼出其中的观点、看法。(4)发微法:在提要、钩玄的基础上,往往还要讲一步揭示历史现象或某一观点、看法背后隐藏的实质性的东西。(5)正反法: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思考时先做出一正一反两种非正式答案,并简要列出理由,经比较后筛选出其中一种组织正式答案。

三、典型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

——自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材料二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枳和谷物、皮棉产量

——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1939—1941)》、《陕甘宁边区建设概要》提供的资料

材料三可以给人这样一个印象,即边区政府在发展它的领域内的生产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1940——1941年间国民党加紧封锁以后更是如此……在农业上,粮食作物的产量可能至少是有所增长的,这主要是由于为了增加谷物种植而大规模垦荒的结果。纺织品原料的生产由于棉花种植的恢复和振兴肯定也大大增加了……政府发展生产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因为有了这样的进步,边区政府能在1943—1945年间很好地达到了在衣、食、住等方面自给自足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也反映了极端俭朴的消费水平。

——摘自(美)施兰《陕甘宁边区生产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

(2)据材料二,比较1941和1944年的几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材料三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二和你的认识,对它加以鉴别并简述理由。

【解题思路分析】

本题属由文字材料和数字表格材料相结合的混合型材料题。所选的三则材料均简明扼要,没有文字障碍,便于阅读、比较。解答本题可根据这三则材料所设计的三个问题采取灵活的解题方法。如:

解答第(1)问,可运用“挂靠法”:初步接触材料后,把材料提供的事件“大生产运动”、时间“1941—1944年”、地点“陕甘宁边区”、材料的论述人“毛泽东”等有效信息与课本中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相持阶段困难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挂靠起来,这是解答该问的突破口。解题时首先抓住“在当时”这一时间界定,结合所学1941至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的困难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当然,在分析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设问要求的“以农业为主体”这一新情境独立思考,而不能以课本中大生产运动的意义来代替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的特殊意义(要牢记“材料为主、教材为辅”的原则)。

解答第(2)问,可运用“钩玄法”:因该问已明确要求“据材料二,比较1941年和1944年的几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所以解答此问的关键是从材料二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提炼观点。通过比较1941年和1944年农业生产产量的具体数字,可提炼出“产量明显增长”、“成绩很大”等信息。

解答第(3)问,可运用“正反法”:该问要求鉴别美国人施兰对大生产运动的评价是否正确,旨在考查考生的辨析、鉴别能力。假如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一看施兰是美国人,就会在没有认真审题、没有真正理解材料的情况下,感情用事,对其观点大加否定和驳斥。这时候,我们就可先做出一正一反两种非正式答案,并列出理由,再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鉴别、评价:

①施兰的评论是正确的。因为他的看法与材料二反映的情况相符合,如材料二反映出耕地面积有了较大增加、谷物与皮棉产量有了明显增长,施兰在评论中也提到“有所增长”、“大大增加”、“取得了相当的成功”等。

②施兰的评论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是美国人,是资产阶级学者,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公正地评价中国革命。

通过比较上述两种答案,看哪一种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观,最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参考答案】

(1)当时,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处于日伪和国民党包围、封锁之下,一切都必须自力更生,首先要解决抗日军民的吃、穿问题,才能生存下去和坚持斗争。其他各业也要依靠农业才能发展。

(2)开垦荒地、耕地面积和谷物、皮棉产量都有明显的增长,其中皮棉产量的增长幅度最大,大生产运动取得很大成绩。

(3)可分三个层次给分(从低到高):

第一层次:评论正确,符合大生产运动的实际情况。

第二层次:评论正确,材料二提供的数字可以证明,根据地克服困难的事实更是证明。

高考历史材料题有效教学 篇4

一、强调答题时要“表明观点”

答题时没有表明观点是许多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没有表明观点, 答材料分析题时必然泛泛而谈, 不肯定也不否定, 不赞成也不反对, 笼统含糊, 不能切中要害, 失分就成为必然。

例如, 一道有关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材料题, 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面对此题, 不少学生回答说,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 会加快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也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 更多地扩大出口和更好地利用外资等;但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对本国经济所造成的冲击, 如随着更多的境外产品和服务业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的一些产业将面对更激烈的竞争, 特别是那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业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压力……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 最后却没有表明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类, 或忘记了表明态度, 或不知道该如何去表明态度。又比如, 一道有关几则孙中山三民主义材料的题, 要求考生回答“应如何理解‘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之间的关系”。回答时许多学生都在“三民主义”的理解上大做文章, 说民族主义就是要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 民权主义就是要建立中华民国, 民生主义就是要平均地权等。但直到结束, 最后也没有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态度。

再如, 某材料题提供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 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 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 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 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 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 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 据《环球时报》2005年8月24日报道:1992年, 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纪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打算将这天定为全球纪念日, 没想到这个提议遭到了许多墨西哥人的反对。墨西哥的印第安人还于当天举行了游行示威, 甚至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不仅如此, 许多土著居民坚决反对人们使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种说法。他们认为, 早在哥伦布之前, 他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每到10月12日, 就会有印第安人来到塑像前表示抗议, 指责哥伦布的到来给美洲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鉴于印第安居民的强烈反应, 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这一天定为‘种族日’, 意思是说在这一天, 美洲人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改变。”材料后的问题是:“你觉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利大还是弊大?”回答中, 有不少学生把答案写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出现了大汇合, 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同时又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进行殖民扩张殖民掠夺, 给许多国家、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说了一大段, 却没有表明自己的观点, 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 阅卷教师无法得知考生的观点, 得分自然就受到了影响。

针对以上情况, 教师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 解答材料题时一定要表明态度, 决不含糊, 以切中要害取得应有的分数。为此, 教师在复习教学中, 不妨挑出些典型例子让学生判断失分原因, 归纳结论, 以提升对解答材料题的能力。

二、强调答案不能“散”“缺”“乱”“虚”

学生在高考答题过程中, 不注意表明自己的观点, 答案往往会有“散”“缺”“乱”“虚”等问题, 以致丢分严重。

“散”是有损材料题得分的典型情况, 是学生在应考中常犯的毛病。主要表现为:答案要点不清晰, 形散神散;没有切中要害, 题目只要求答几个关键词, 学生却把它复杂化, 写成一大段, 写来写去, 最后反而没有抓住最传神的词, 从而影响了得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拿不准应该答哪几个字, 生怕答错了一分都没有;相反, 如果多写一些, 总会更好看, 而且也更容易挨上答案的边, 给阅卷教师的印象也会更好。殊不知弄巧成拙, 事与愿违。

“缺”是指考生的答案不完整, 丢三落四。每道高考试题都经过了专家的精心设计, 以准确考察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有些材料题设计的问题是要求依据材料作答, 而有些则要求依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作答。如果考生没有把题目审清楚, 很容易造成答案不完整, 缺这缺那, 轻易失分。

“乱”是指答案逻辑不顺畅, 给人一种东拼西凑、东拉西扯的感觉。特别是对题目没有太多把握, 对材料也没有看懂时, 答案也会表现出这些特征, 没有逻辑性。一看到这种情形, 阅卷教师就知道该考生对题目没有把握, 只是胡乱作答, 给的分自然也就很低。

“虚”是指考生在答题时, 分析不深入, 言之无物。常常表现为答案泛泛而谈, 没能击中要害。这种情况出现, 通常是考生平时没有注意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 答题时只把现象重新叙述一番, 几乎等于没有作答。有的考生平时没有注意学科专业术语, 答题时没有使用, 自然很难言中要害, 分析不深入, 即使答出来的东西挨上了边, 也没有分量, 更无法精辟。

例如, 某材料题提供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 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 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 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 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 进行整体性研究, 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题后的问题是“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 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至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要答好该题, 考生一定要注意时间, 即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后这一段时间。如果答案内容超过了这一时间段, 写成随着西方殖民侵略的加强, 民国后期的民族工业纷纷倒闭破产;随着侵略的加强, 先进的中国人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到学习西方文化、全盘接受等等, 这样的回答对应的时间段明显不对;而说西方殖民侵略的加强, 按其思路下一句应写自然经济出现解体加快的局面, 而考生却把笔锋转向写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 答案很混乱, 答案中没有写到关键性内容, 有明显的“乱”“缺”现象。其实要答好这一问, 一方面要注意时间段, 一方面要注意层面, 即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层面, 答成经济上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企业的兴办标志着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 民族工业开始出现;政治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 产生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国门被迫打开;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中体西用”和维新思想, 引进自然科学, 兴办新式学堂。如此解答, 才符合要求。

三、强调解答时的几个有效“步骤”

材料分析题虽然很难做, 但只要掌握了几个有效的步骤, 解答好材料题也不是很难的事。

1. 学会做记号

带着问题读材料时, 学会围绕问题在材料中每一个独立意思的地方做记号, 最简便的方法是打上一个勾。就像一个探险者第一次到达一片原始森林一样, 为了在后面答题时不至于迷路, 边读边做记号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尤其现在是电子阅卷, 题卷不会交到阅卷场, 考生可尽管放心地在上面做记号。

2. 寻找材料与教材的相关处

材料题的材料、问题都体现一个“新”字, 材料都不是来源于课本;形式也多种多样, 有文字叙述 (文言文、现代文) , 还有数字表格、柱状图、扇形图、曲线图、地图、实物图、漫画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要求考生在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同时, 还要能准确地解读、分析、评价图表所反映的内容;等等。但不管多新, 总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 如能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 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 就能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 挂靠准了, 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所以考试时考生既要联系教材, 更要读懂材料, 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有的问题中, 材料只是一个信号, 一个提示, 正确回答需要考生具有相当扎实的系统的基础知识。

3. 关注设问与设问之间的关系

设问间的关系也有玄机。特别是递进设问类材料题, 每一设问逐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 甚至下一设问是上一设问的直接或间接答案。若考生能借助并把握其微妙关系引导思维方向, 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由此表明, 材料分析题虽难, 但总会有解题的突破口, 出题是让学生解的。

4. 按问作答, 依分定值

根据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不多答不少答。看清设问指向, 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的, 就不要把其他材料内容也答上。还有, 答题时要关注分值, 一般说高考材料题的分值的多少决定答题文字的多少, 基本上是一分一个要点, 不要在同一个要点上多浪费笔墨。同时, 在回答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实事求是, 一方面不要拘泥于课本, 材料仅以教材知识为背景依托, 答案一般在教材中没有或没有现成的文学表述;另一方面要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 因为材料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 难免带有封建史学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必须拨开云雾, 去伪存真, 按照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例如, 有这么一道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 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 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 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 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 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 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 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 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之后的问题是:“材料一、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高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 篇5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分析中可以发现,材料分析题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甚至连客观选择题也趋于材料解析,而学生的学习弱点正在于此,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对这类题目无法把握,不知道如何答题。针对上述情况,现把我自己工作以来在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步骤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

做好历史材料题可分为四步: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出有效信息、联系课本相关内容、组织规范语言答题。

1. 审题抓关键词。拿到材料首先看设问,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何关联,即找准问题的关键词所在。

2. 读材料找出有效信息。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读材料时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

例:中外国内生产总值对照表 (单位:万元)

请回答:表格中的信息说明了什么問题?

解析:先看提示性文字——中外国内生产总值对照表,可得知是中外GDP对比。对于表格题,方法是“横着看来竖着看”,横着看是国家对比,竖着看是时间对比,可得出结论:中国1820年以前,国内生产总值几乎是欧美的总和,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近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

3. 联系课本相关内容。将材料与课本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建立答题的大方向。

4. 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考试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学写了满满的答案,却不得分或得分不高。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犯了答题忌讳。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搬材料不分析;二忌不顾材料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历史语言的表述,措辞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做法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 材料解析题 解题做法

材料解析题是历史学科中考富有生命力的题型,要求学生分析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这类题型对于考察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以及结合史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一种极好的检验方式。现在历史考试材料题跟问答题有逐渐融合的趋势,材料题跟问答题现在在考试试卷中统称为非选择题。有的问答题里面也有材料,有的材料题设好几问也可以跟问答题一样思考。所以这里面不好完全切断他是材料题还是问答题。有一个逐渐融合的趋势。现在材料在考试中越来越重要,材料解析题中经常出现的问法 变化(或发展趋势)、原因(或背景)、特点、作用(或影响)启示(或认识)等。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或结论?材料间有何联系?比较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或异同点、优缺点等)。 既然材料解析在考试中越来越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解析题解题。

科学的答题方法和步骤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以迅速、全面、准确把握住命题方向,最大限度的提高分数。答好材料解析题,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还应有较强的驾驭史料的能力,掌握答题技巧。

一、审清设问规定,明确取舍方向

大多数同学都不太习惯这样的答题顺序,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先读材料后读问题的答题习惯决定的,但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同学们不知道读问题该读什么?读问题我们需要挖掘两个信息。第一,数问题,看分数,初步估算答题要点数目。中考文综历史材料解析题实行按点给分,采分点的分值基本是一点2分或4分,这就给予我们以启示,我们将该大问涉及考查的几个小问数清楚,再用该问的总分进行相除,大致会得出每小问的分值,然后利用分值除以2或4估算得出每小问大致的得分点。第二,抓住有效设问点。一般历史材料解析题易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趋势、异同点、举例说明等方面进行设问。我们在读问题的时候抓住这些关键的设问点,以便带着问题读材料,有助于快速准确的找到并提炼相关信息。

二、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材料新、问题新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单元、哪一课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能否提取出真实有效的信息,并恰当地进行提炼整合,是学生准确解答试题的关键。因而要有目的地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三、联系课本相关知识,归类对号。

题目中所给的材料一般都是在平时学习当中很难接触到的,当时没有见过的材料背后必然至少有一个学过的知识点。任何材料虽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中的基础内容来解答,完全脱离教材而考查“能力”是不可能的。换而言之,材料题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新应用。做材料题时必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单元哪一课的内容,缩小范围,根据题目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将材料分析透彻,注意回想它与教材哪段历史有关。 另外一点是可以规范我们的答题语言。语言规范化,答案要用专业的历史语言.

四、构筑提纲要点,准确组织答案

料题主要有两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 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一种答案比较简单,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答出,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第二种问题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部分答案还必须根据材料提示的内容联系课本知识总结答案。 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解答问题要力求做到提示化、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让人一目了然。

①提示化。写出答题的提示语,表明所答问题的指向。回答时,每一小问写清楚答的问题,即清问题的关键词,例如原因、目的 、过程、影响等。这样答卷不仅给阅卷老师带来很大方便,而且答题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②要点化。答题尽可能用课本语言和观点,史实准确,经提炼概括,使答案严谨慎密,言简意赅。不能把课本内容整段照抄或任意发挥,空话连篇。

③段落化。把题目分若干层次,大题化小题,每层一个自然段。切忌一大段文字写下来,没有段落。

④序号化。答案行文或按时间先后,或按空間顺序,或按性质归类,依此展开,且在每要点前标明序号,标记上1、2、3、4较明了,使答案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五、认真检查。

题目答完后,对题目和答案进行严格认真地检查,检查一下审题是否有偏差,答案要点是否齐全,史实是否准确,力求答案准确无误。

六、重视平时训练及课堂延伸,及时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

对平时解答材料解析题出现的失误,一定要找出原因,不一定要去记住这一问怎样答才正确,应当考虑“我为什么没有答对”,只有平时注意总结失误,才能避免考场上的失误。

七年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7

一、读:解题的基础

怎样阅读材料, 才能又快又准确呢?我认为应该“先读设问, 后读材料”。因为经过长期训练的学生只要心理镇定, 单看设问对材料所指就已略知一二, 并能在头脑中锁定某一特定的历史空间或事件进行思考, 从而大大增强了答题的信心, 减轻迷茫心理。所以, 先读题目设问,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一) 一般情况下, 应读两遍。

首先是粗读, 了解大意。尤其要注意先看两头, 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 往往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 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 给学生某种暗示和引导, 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学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是细读, 读懂、读透材料, 带着设问有重点的阅读, 理解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挖掘有效信息, 搁置无效信息, 并确定材料与教材及相关知识的联系。

(二) 阅读材料时, 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

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 只有读懂题干中设问问什么, 才能领会答什么, 才能使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规范的高考历史材料题, 其题干设问一般有四个成分:第一, 提示语, 它告诉你答题方式, 是根据材料答, 还是结合所学知识答;第二, 主干语, 它告诉你解答所涉及的主要历史问题;第三, 限制语, 它限制了回答问题的时空范围;第四, 答案语, 它告诉你具体答什么, 是原因、内容、影响, 还是认识。审题是考试的重要环节, 如果审题失误, 解题思路与命题意图南辕北辙, 答案一定错误百出。弄清了题干的“四语”, 有助于准确了解题目的要求, 有助于提高答题的针对性。以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第40题的题干为例:“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提示语) 指出我国 (限制语) 制定“统购统销”政策 (主干语) 的历史背景 (答案语) 。”

二、找:解题的关键

(一) 材料阅读后, 要找出材料围绕的中心点。

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 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 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 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二) 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 但不管多新, 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 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 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 挂靠准了, 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三) 找出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 体会命题者的意图。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 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 因为“论从史出”, 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 即抓住材料的本质。材料解析题的设问, 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 所以, 读材料时要带着设问去读, 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 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 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时, 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另外, 阅读材料时, 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 (正文) 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 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 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 这开头和结尾两句, 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 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 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三、答:解题的最终落脚点

组织编写答案是得高分至关重要的一步。怎样组织编写答案, 认真作答, 使阅卷老师不扣你的分呢?根据前面所获取的材料信息以及确定的答题范围与重点来行文作答, 请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一) 注意按问作答。

根据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不多答不少答。看清设问指向, 要求根据某个材料回答的, 就不要把其他材料内容也答进来。

(二) 注意设问分值。

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 分值大, 回答详尽一点;分值小, 回答简要一些。

(三) 注意审准设问。

在好多设问中, 往往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 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 “不得照抄材料原句”, “综合材料……得出结论”等。这些限制词语要给予充分注意, 以防“画蛇添足”, 造成“劲没使到点子上去”的局面。

(四)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实事求是。

一方面不要拘泥于课本;另方面要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按照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五) 答案要做到要点化、系统化。

要点化指文综历史非选择题高考阅卷一般都是按答案要点给分, 在组织答案时, 首先要量分确定答案要点, 文综历史科一般1个要点2—4分;其次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辨能力。考生在审完问题后, 要根据分数迅速对题目写几个答案要点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注意答案的完整性, 包含宏观方面的知识结构完整和微观方面的知识点的准确完整, 也就是“面要宽、点要全”。

系统化指组织答案在注意要点化的同时, 还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 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例如:2006高考文综Ⅰ第37题 (历史) 第 (2) 问“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答案就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组织答案, 这样往往可以避免答案的重复和遗漏现象。此外, 有关评价题常常要一分为二;问及作用和影响时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六) 语言要做到简洁化、专业化。

简洁化指组织答案时, 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 以便于阅卷老师快速阅卷定分。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因为怕遗漏要点, 总是答得太多。然而, 高考阅卷的速度很快, 阅卷老师大多反对答得太多的做法。更何况, 言多必失, 答得太多会冲淡答案要点, 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专业化指组织答案时, 语言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术语作答。这样做可以起到言简意赅、语言简洁的作用。

(七) 书写要做到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段落化指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 往往有几大问, 在组织答案时要把每一大问的答案独成一段。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漏答现象, 也有利于卷面保持整洁。还能方便阅卷老师对号入座, 快速阅卷。

序号化指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 每一问都有1—4个答案要点, 在组织答案时须把每一大问的答案要点用序号标明, 以便阅卷老师迅速阅卷和判分。

条理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先后顺序条理。如:2007高考文综Ⅰ第40题 (历史) 第 (2) 问“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中的顺序条理就是先“原因”后“影响”。二是次序条理分明。有些答案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回答, 因此, 考生组织答案时要有次序条理, 这样做既可避免重复, 又可避免漏答, 并且卷面整洁, 易得高分。

突破材料解析题 应对中考历史卷 篇8

一、材料题的考查目的

材料题是考查历史学习、探究能力的重要题型, 是一种主观型试题。它的设计是在试题中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 要求应试者在读懂试题的前提下, 依据课本所体现的历史知识, 从提供的种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这类题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一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二是考查考生整理资料的能力;三是考查考生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四是考查考生利用材料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的能力;五是考查考生史论结合的能力。考生在材料题上的功夫能反映出其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

二、材料题的解题步骤

经过多年命题、阅卷、分析, 我总结出了以下一些解答材料题的技巧。

(一) 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型选择题是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扩展和延伸。此类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一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 根据材料创设新情境, 并根据材料设置选项。二是题干中没有材料, 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 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 认真材料阅读。因为阅读材料是做题的前提, 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中心字、词, 提取有效信息。

第二, 和所学知识相联系, 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读懂材料后, 要找准切入点, 将材料中的内容同所学知识进行整合。

第三, 搞清选项与设问的关系, 根据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 找出正确选项。

(二) 材料型解析题

一道材料解析题一般由若干材料和问题组成, 可按照读、找、答、查四步进行解题。

1. 阅读———解题的前提

(1) 阅读的内容。材料解析题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 由文字、表格、图片、报告等多种形式组成。二是设问部分。在阅读材料的时候, 一定要认真, 注意读全, 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等任何内容。考生对此都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不可漏读。

(2) 阅读的顺序。阅读材料时, 要先读设问, 后读材料。先读题目设问, 给材料内容定位, 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会使学生答题思路更加清晰。这样做不仅节省了时间, 还使学生的思维有了目标。

(3) 阅读的目的。①看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材料的两头, 是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介绍的地方, 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这些文字往往给学生一些暗示, 有一定的帮助。②认真阅读, 读透材料。一般情况下应读两遍:第一遍细读, 找到材料的核心内容, 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以防止出现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问题。第二遍重点读, 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 并确定材料与教材中相关知识的联系。

2. 查找———解题的关键

阅读材料的过程, 也是思考的过程、寻找有效信息的过程, 要边读边想边找。

(1) 找材料与材料的结合点。结合点即一道材料解析题的主题。一般情况下, 每一道材料解析题都有一个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将若干材料结合一起, 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也是如此。找出了结合点, 确认了材料所涉及的内容后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 找材料与设问的切入点。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 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 回答设问提出离不开材料。所以, 找到设问与材料的切入点很重要。我们应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 然后在带着关键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 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 对号入座, 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 问题就能解决了。

(3) 从材料与教材中找相似点。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 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 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完全脱离教材而考查“能力”的材料题一般是没有的。正所谓“材料在书外, 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中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 确认材料与教材的部分内容相联系, 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 解题的大方向也就明确了。

3. 作答———解题的重点

经过前两步后, 如果你已经有了解题的思路, 接下来就是组织语言写出答案了。可是,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学生说“这个题我会”, 结果他所写的答案却拿不了满分, 甚至得不到分数。问题就出在写答案时忽略了一些细节。那么, 写答案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 问什么答什么。即紧扣题意, 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对号作答, 坚持“问什么答什么”, 不脱离材料, 随意发挥, 答非所问。

(2) 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答案时要注意设问的分值, 以河北省中考试卷为例, 基本上分值为“1分”或“2分”问题的答案就是一点或两点, 除非有特别注释说明。如果是两点一定要分开写清楚, 以免写成一句被误认为是一点。当然, 有些省市的试卷因为总分值较大, 会设置成2分一点。但总体来说是, 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 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数字要求更要慎重处理, 想好再下笔。

(3) 恰当使用历史语言, 表述准确, 少说大白话。历史学科中的一些关键历史名词一定要表述准确, 如“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4) 书写工整,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卷面整洁了才能使阅卷教师感到掌心悦目, 才能得到应得的分数, 甚至得到额外的印象分。

4. 检查———解题的保障

题目答完后, 要对题目和答案进行严格的检查, 看看审题是否有偏差, 答案要点是否齐全、完善, 知识点是否准确。

总之, 在开卷考试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真正解决好历史材料题并不容易。上面提到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的步骤, 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在反思中不断总结。我们应根据教学实际, 因材施教, 灵活选用, 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考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任鹏杰主编.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齐世荣主编.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试题与研究.中学生学习报社, 2012 (7) .

浅谈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篇9

紧扣材料 提取信息

材料解析题,顾名思义题目提供一定的材料,通过材料设计情境、提出问题、考查相关历史知识和能力。要做好材料解析题首先得紧扣材料,读懂、读透材料。

1. 紧扣材料第一步是粗读材料,提取宏观信息,理解命题的基本意图,考查的基本方向。每道材料解析题的设计,不管其材料多么新颖,设问多么开放,都不会脱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都有其明确的考查意图。通过粗读材料和设问,要理解其意图,考虑这道题考查哪些基础知识、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认识等。如江苏省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第23题一组宣传海报,通过对海报的粗读,应该能基本理解本题的意图旨在考查苏联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这就确定了答题的大方向。

2. 紧扣材料还须对材料进行细读,提取有效信息,对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首先从材料主体内容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材料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如5个“W”: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原因why、评价what),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

当然,细读材料不仅要读材料的主体,也别忘了还要阅读材料的情境和出处,命题者对材料的情境和出处往往会作简要介绍,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提供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如江苏省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第25—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段关于战争评述的材料,如果注意到材料出自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就能够很轻松的知道这一改革的背景,更好地帮助解决第一个问题;再如江苏省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第21题材料一,如能注意到材料引自顾炎武《日知录·廉耻》,就能够知道其考查的历史背景是明末清初,从而对回答第一问“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有很大帮助。

联系课本 史论结合

近年来的高考材料解析题越来越注重提供新材料、构建新情境、提出开放性的新问题,但大多数材料题的设问,都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查范围不会超出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尤其是部分图表类材料,包含的信息必须通过联系课本来解读。

如:

问: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表中民族资本主义C阶段出现的原因。

这里的联系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方面主干知识的联系,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直接“获得答案”,这既锁定了回答的正确方向又能使得回答问题的语言更加规范、简明和“专业”。

另外,现阶段的高考历史试题增加了不少开放性、判断性的问题,如:“你对……怎么看?”、“你对……认识如何?”等。其主要观点应该来自课本,这也进一步要求要注重联系课本。材料反映的问题和观点如果与课本一致的就用课本观点支持,反之,要用课本观点反驳!

如:江苏省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第23题一组宣传海报

问:图 ③为苏联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如果我们仅从材料本身看,无论如何都作不了判断,也说明不了理由,必须联系课本,从“斯大林模式”的特征着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不准确 ,忽视轻工业发展,轻 、重工业比例失调。”

看清问题  有的放矢

紧扣材料、联系课本只是为最后的解答作准备,答题才是最终的目标。答题是否准确、完美,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审准审清问题。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不得摘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认识”、“ 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 “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以防“答非所问”。

2. 注意问题分值。材料解析题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回答要更注重层次;分值小,回答要简约一点。从近几年高考试卷来看,如果分值为2分的,一般要求答1-2点(方面);分值为3分或6分的,一般要求答3点(方面);分值为4分的,则大多要求答2点(方面)。切不能置分值于不顾,不熟悉的问题就只言片语,自己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小也长篇大论。

3. 关注新史学观的应用。运用基本的史学理论观点甚至新史学观分析材料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历史阐释能力的更高要求,在近几年高考题中的考查逐渐呈上升趋势。

如:江苏省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第24题最后一问“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4分)

再如:江苏省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第22题(9分)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事实加以说明。(4分)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2分)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3分)

这些问题要求能理解并运用情境材料所阐述的新史学观点去回答问题并分析新的问题,而并非简单用通常的知识和观点作答。

4. 注意答案的层次性和扼要性。对于材料解析题的文字表达能力,历年高考试题的要求都是很高的,通过每年的参考答案的评分说明是不难看出这一点的。材料解析题的答案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楚,层次清晰,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另外,答案用语要规范和专业,准确使用“书面语言”和“考试语言”,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总之,要做好材料解析题,只要掌握解题技巧,认真落实好这三个步骤,无论命题者采用哪些材料、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上提出问题,考生都能很好地应付自如,从而实现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成绩的目标。

【作者简介】

钮庭友,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兴化市安丰高级中学副校长。

上一篇:(CPA)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下一篇:土建监理员月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