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事迹材料

2024-07-10

历史名人事迹材料(共8篇)

历史名人事迹材料 篇1

在““””十年内乱中,叶剑英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韧不拔的多种形式的斗争。““””初期,为坚持党的领导,稳定军队,保护老干部,他在职权范围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66年10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多次发言,坚决反对搞乱军队。11月13日,他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召开的军队院校和文体单位十万人大会上讲话,对当时的错误做法提出批评。11月29日,他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召开的军队院校师生大会上再次讲话,严厉谴责打、砸、抢行为。他针对林彪、江青等人煽动“打倒刘邓”的罪恶活动,明确指示军事博物馆展览厅保留刘少奇、邓小平同志的照片。

1967年1月,叶剑英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关于稳定军队的专题发言。会后,他拿着全国军分区以上军事单位受冲击的统计表,当面斥责江青,指出:“内忧必然引起外患”,“稳定军队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1月20日,他在军委碰头会上,义正词严,拍案斥责江青、康生、陈伯达等人打倒老干部和反党乱军的罪行,以致右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经过激烈斗争,他主持制定的中央军委八条命令,经毛泽东批准颁布执行,对稳定当时局势起了重要作用。2月14日,叶剑英在政治局碰头会上,愤怒质问康生、陈伯达、张春桥等人:“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林彪、江青等人把叶剑英和其他老同志对““””的抵制,诬陷为“二月逆流”。叶剑英遭受打击迫害,实际上被解除了在党中央和军队中的领导职务。

1969年4月,在党的九届一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的提议,叶剑英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6至10月,叶剑英与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受毛泽东、周恩来委托,全面深入地分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为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提出了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同年10月,他被林彪以所谓战备疏散为名赶出北京,抱病辗转于湖南、广东等地,受尽磨难。

1970年8、9月间,叶剑英参加在庐山召开的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同林彪、陈伯达等人抢班夺权的阴谋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会后,他按照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带领调查组到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调查陈伯达的反动历史,揭穿其政治骗子的面目。

1971年林彪叛逃事件后,叶剑英重新以军委副主席身份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对稳定当时全国和军队局势起了重要作用。

1971年7月,叶剑英受毛泽东、周恩来委托,主持接待秘密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1972年参加接待先后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日本国大臣田中角荣。1973年,又协助周恩来接待第二次来访的基辛格。他为建立中美、中日外交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3年8月,在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党中央副主席。

1974年1月,叶剑英受毛泽东、周恩来委托,同邓小平一起指挥西沙自卫还击作战,收回了被侵占的岛屿。

1975年1月,在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他被任命为国防部长。6、7月间,叶剑英和邓小平一起,主持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军委扩大会议。他在会上就国际形势、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安排超编干部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前后,他同许多高级干部谈话,向他们通气,讲了毛泽东对“_”的严厉批评,揭露江青等人背着中央,插手军队的阴谋活动。在他主持下,对全军二十几个大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配备。这些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稳定军队与全国形势,创造了重要条件。

1976年,在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叶剑英再次被中止了领导工作。

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进行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0月,在党和国家面临危险的紧急时刻,叶剑英和党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一道,根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意见,代表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在这场关系着党和国家命运的斗争中,叶剑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叶剑英高瞻远瞩,排除阻力,力主请邓小平、陈云等久经考验的老一辈革命家立即出来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主张明确肯定“天安 门事件”为革命运动,尽快平反一切冤假错案。

1977年3月,叶剑英再次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他以极大的魄力,领导全军清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流毒和影响。7月31日,他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庆祝建军五十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我军五十年的光辉历史,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提出了我军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任务。8月,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副主席。

1978年3月5日,在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人大会委员长。他在这次会议的解放军代表团小组会上,要求军队的同志要坚持马列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他担任人大会委员长期间,先后会见了许多来访的外国国家和政府首脑、议会代表团、军队领导人以及知名人士,增进和发展了我国同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

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一起,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拔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1979年1月,叶剑英主持全国人大会通过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并提出在海峡两岸“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和“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的方针。

1979年9月30日,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论述建国三十年来的成就和失误,总结““””的教训,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明确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着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1980年9月,叶剑英担任宪法修改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制定了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他还领导制定了《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试行)》等二十二个法律,为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法制做了大量工作。

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进一步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九项具体政策,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这一重要谈话对祖国统一大业发生着愈来愈大的影响。他还经常会见回国观光、探亲的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鼓励大家为祖国的统一和建设多作贡献。

1982年9月,叶剑英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同志走上中央和各级领导岗位,强调中央委员会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原则。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3年2月2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将满的时候,叶剑英写信给全国人大会,请求不再提名选他当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不再将他列为六届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候选人。3月5日,人大会复信同意他的要求,热情地赞扬了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充满艰难险阻的革命斗争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赞扬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卓越贡献。6月,在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他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0月,参与主持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这一年,出版了《叶剑英诗词选集》。他在晚年,还多次与王震等老战友一起,到全国各地视察,关心和支持一线同志的工作。

1985年9月,叶剑英同其他六十三位老同志一起致函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请求不再担任中央委员,以便让一批比较年轻的德才兼备的同志进入中央委员会,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新老交替。十二届四中全会同意他的请求,并给他写了致敬信,高度评价了他的光辉业绩。信中表示:“我们深信,您对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将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所永远铭记。您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献身精神,您在复杂的革命斗争转折关头表现出来的非凡的革命胆略,您好学深思、勤奋工作、照顾大局、团结同志的高贵品格,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广东名人事迹材料篇3——叶挺

叶挺,18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7岁入本村小学读书,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19入惠州府立蚕业学校。因剪掉辫子反对清朝统治、支持广州黄花岗起义而被捕,获释后转入惠州府立中学。同年10月在武昌起义的鼓舞下,立志走军事救国的道路,先后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

叶挺1912月,叶挺到湖北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攻读军事知识。19,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校期间刻苦攻读军事课程,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斗争,并广泛研读进步书刊,探讨哲学和社会政治学。曾给《新青年》杂志写信,提出“道德根本之基”在于“觉悟”,并表述其“振污世,起衰溺”的革命理想。

19,经辛亥革命元老、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参议何子渊(何贯中长兄)引荐,在福建漳州加入建国粤军,任支队副官,并加入中国国民党,走上了追随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革命道路。19,孙中山命令建国粤军攻打桂系军阀莫荣新,黄皮径战役,叶挺一举击溃了四倍于己的敌人,声名大振。后任粤军第1师少校参谋、工兵营营附。19,调任孙中山之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他的部队炮轰总统府,叶挺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1924年,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信仰三民主义转而信仰共产主义。

北伐期间

1925年9月,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粤军)参谋处处长(一说:12师36团团长),旋即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战役。不久奉命转往肇庆,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任团长。随第四军12师师长张发奎参加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获“北伐名将”之美誉,第四军亦有“铁军”之称,北伐军占领武汉后,部队大规模扩编,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1926年5月,率部北伐,担任先遣队,从肇庆、新会出发,向湖南前线挺进,讨伐吴佩孚。6月5日,独立团经过

两天的战斗,击溃投靠吴佩孚的赣、粤部队4个团,攻占湖南攸县城,北伐军进入湖北通城县,当地有名的革命志士吴国珍等热血青年毅然投奔北伐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参与攻占湖北咸宁汀泗桥。

汀泗桥战役中正面部队进攻受阻后,他率部翻越大山出其不意抚敌侧背,大败守敌,并乘胜追击20余公里,夺取咸宁县城。继又率部参加进攻吴佩孚亲率重兵据守的贺胜桥,先以团主力突破敌军桃林铺防线,揳入其防御纵深,再以预备队相机投入,将反扑的优势敌人击退。在所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严令部队集中兵力支援主攻方向,接连突破印斗山、铁路桥等敌军核心阵地,占领了贺胜桥。随后,独立团连克桃林铺、印斗山等地,率部围困武昌。叶挺因此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隶属之第四军也被称为“铁军”,此时,第四军军长为张发奎。

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办公,国民革命军进行了扩编或改编,叶挺被任命为第二十五师副师长,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兼任第十一军副军长。

1927年5月,夏斗寅叛变,袭击武昌。叶挺率部奋勇作战,打垮夏斗寅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与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南昌起义爆发后,所属三个师中,一个师(蔡廷锴)率部叛变,亲率一个师在汤坑被薛岳打垮,另一个师自师长周士第以下全部团以上军官离队出走,只剩滇军老将朱德率800人坚持了下来,后来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火种。起义军进入潮州、汕头地区,在寡不敌众而遭失败的情况下,叶挺等护送病中的周恩来转移到了香港。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叶挺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

1928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接到党的通知,要他前往苏联。经香港、马来西亚、日本至苏联。由于先后受到李立三、王明的无端指责而决定退党,加入由国民党左派邓演达、陈友仁、宋庆龄发起组织的“第三党”。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中国代表大会,会议虽充分肯定了广州起义的伟大意义,却没有给叶挺平反。

1928年秋,叶挺到了德国首都柏林。先后流亡德国、法国等地,过了5年时间。以翻译德文文章为生,成为素食主义者。1930年春,周恩来来到柏林,发现叶挺对革命失去了信心,与叶挺进行了促膝长谈,告诉他干革命不能考虑自我。周恩来的话对叶挺启发很大,旅居德国的廖承志等人也不断鼓励叶挺。

1931年,国内形势的发展使得叶挺再也不能呆在国外了。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三省。他每天翻阅大量报刊,密切注意国内局势。但远居海外,消息毕竟太少,也来得太慢。为此,他离开了德国,来到澳门,结束了海外流亡生涯。

1932年到澳门隐居。1933年11月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抗日战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1月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被授予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

1938年,叶挺亲率部粉碎了日军对皖南的“扫荡”,得到了蒋介石的致电嘉奖。

他虽未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坚持华中敌后抗战,虽与政委项英多次发生矛盾导致其出走数次,但在抗日大局以及周恩来的劝导下最终返回新四军军部。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之久,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入狱五年。叶挺将军严词拒绝了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婉拒了好友陈诚劝其前往缅甸御敌的请求,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回渝罹难

1946年3月4日,经中共中央多方面的努力下,叶挺始获自由,他出狱后第二天即电告中共中央,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已于昨晚出狱。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

1946年3月7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电告叶挺批准其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亲爱的叶挺同志”相称。叶挺参加了国共谈判三人军事会议。

1946年4月8日,他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附近失事,遇难身亡,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秦邦宪)、邓发等中共重要领导人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叶扬眉和尚未取名的幼子阿九。死讯传出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朱德提词:“为中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周恩来写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陈毅作《哭叶军长希夷同志》。遗体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园”。

历史名人事迹材料 篇2

一、高中历史教学善用史料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一般而言, 高中历史课程教材内容普遍都来自于历史材料。而且, 历史材料会涵盖不少人物故事、人生哲理等多方面知识。换而言之, 历史学科拥有很多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知识点。除此以外, 历史材料一般会通过某些生动、有趣、灵活的形式来反映真实事件。而高中历史课程的教材内容会依据当前的教学目标与学生情况而有所删减。很多情况下, 教师会跳讲或者略讲历史材料, 而利用大量时间来为学生讲解较为抽象的历史知识。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此, 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历史材料有效地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 为学生更好地展现完整化、系统化的历史事实。比如为每本历史教材配备相应的史料读本, 让史料读本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教材知识, 从而有效增强当代高中历史教学的吸引力。

(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与材料解析能力

教师在应用史料教学手段的过程中, 可以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价, 并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辨析任务, 让学生在共同分析、共同谈论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以及材料解析能力。比如, 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这方面史料, 不同的人拥有着各自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辛亥革命是一场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但从人民版教材中所传达出来的评价, 具有一定的肯定性, 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是同时教材上也指出了革命的局限性, 给学生与教师留有了一个遐想的空间。对此, 学生通过对以上观点进行分析、研究、谈论, 最后得出自己的总结和意义性评价, 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由此可见, 学生通过史料教学模式, 能够从客观的角度了解、分析、讨论、评价、总结历史事实, 对学生自身判断能力与解析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应用的误区

(一) 历史材料应用过程缺乏必要的甄别程序

众所周知, 历史材料是丰富多样、形象有趣的, 它主要包括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两种类型。所谓的直接史料是一些并未通过中间人修订等程序的历史材料;而间接史料则是指一些通过中间人修订等程序的历史材料。然而, 高中历史教学项目所运用到的历史材料, 不管是源于直接史料还是源于间接史料, 都必须符合真实可靠的原则, 必须经得起事实的验证。可是, 现阶段国内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就出现了一些史料不全面的现象, 比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知识点, 对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教材是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加以阐释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但仔细看来, 教材的这种提法不甚典型。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做了重要补充, 表述为:“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种表述更为全面, 更为深刻。因此, 高中历史教师在应用史料时务必要通过仔细认真的甄别过程, 唯有如此, 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相信历史、学习历史。

(二) 史料应用形式传统单一

教学方法是吸引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但是一些教师不善于运用历史材料, 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 导致学生不喜欢高中历史教学。当今的高中生思想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是真实的, 他们总会对知识提出疑问。但是, 一些教师已经在教学中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历史教学时, 一直在三尺讲台上叙述历史知识或者书写一黑板的笔记。其实,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也无形中添加了教师的疲劳感。所以说, 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只是照本宣科, 还应该善用历史材料。

(三) 历史材料不适应当前的教学实情

就目前国内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情况而言, 部分教师在应用史料的过程中会过度追求历史材料教学, 而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与教学目标, 使得学生逐渐降低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比如, 在讲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节内容时, 有的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教学资料, 像这样一段课前导入:“从西周分封制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 中间经过了群雄割据的春秋战国, 尤其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典故、成语, 如唇亡齿寒、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朝秦暮楚等, 尤其为我们大家所熟识。随后进入战国后期, 商鞅入秦, 助秦孝公变法, 使秦国后来居上, 国力跃居七雄之首。从公元前230年起, 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不到十年的时间, 就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这样的课前导入材料丰富、进程颇丰也极具文采, 但是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只是历史中的九牛一毛。面对多如繁星的历史材料, 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它们成为了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它的地位、定义和分类, 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要善于选择, 善于利用。也许, 增强高中历史教学吸引力善用历史材料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善用历史材料设置悬念

高中生都有很重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因素进行历史材料的运用和教学。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 一开始先不要讲解历史知识, 而是要设置一个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增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

如教师在讲解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 有几个条约证明了中国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讲解这些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无疑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向大家展示一些历史材料, 比如条约签订时的历史图片, 当时人们对条约的议论文章。

例如, 教师可以展示《辛丑条约》签订时的条约文本, 然后向学生说明, 这份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清政府的无能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后, 教师可向学生发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就会对这种悬念深感奇怪, 一份条约材料怎么能证明中国的社会形态呢?这个时候, 教师就可以娓娓道来:“《辛丑条约》有几条规定, 一是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二是准许帝国主义各国派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三是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住, 由各国派兵保护。”这些规定就像是自己的家里住进了坏人, 而且有一堆的坏人围着你转, 国家的安全和国人的生命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 这还不能说明中国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吗?教师引用历史材料设置悬念的方法, 成功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 那么这样一来就增强了高中历史教学吸引力。

(二) 高中历史课堂穿插历史材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历史材料, 从而长时间地保持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注意力。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难免会走神, 如果不能及时拉回学生的思维, 那么学生很有可能对历史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所以,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时不时地穿插一些历史材料, 这样在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活跃课堂, 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如唐宋、明清历史知识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块瑰宝, 唐宋和明清不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思想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唐宋、明清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以及他们的区别联系, 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当教师分别讲解完各个朝代的历史以后, 就可以穿插一些历史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身的历史素材, 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吸引力。

教师可以用史料中真实、具体而生动的资源素材, 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古代异域的历史情境。例如, 古人观《清明上河图》所述:“恍然如入汴京, 置身流水游龙间, 但少尘土扑面耳。”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这些历史材料, 并利用这些特定的历史素材, 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解读, 寻求历史的本来面目, 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在穿插历史材料时, 还要注意对历史材料的分析, 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一些历史材料的羞涩难懂而陷入历史学习的迷茫之中。只有这样, 教师才是善用历史材料的, 才能更加吸引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知识。

(三) 善用历史材料题进行高中历史研究项目

高中历史教师要能够选择一些恰当的历史材料来进行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历史研究项目。比如, 历史教师可以举办历史专题课程报告活动, 利用课程报告的新形式, 让学生在巩固过往知识的同时了解与掌握新知识。而且整个专题报告过程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每组学生为了更好地展现事实、阐述观点, 都会前往图书馆收集、查阅资料, 而后再通过小组分组讨论来科学有效地制定出呈现本组的课堂报告方案。这种学习模式能够全面、系统地提升当代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 查阅历史材料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资料查询;在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 学生了解到团队合作与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在课堂呈现本小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 学生又能够使自身的公共演讲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 等等。

教师通过对历史材料的运用, 让学生在材料中掌握历史知识, 或者是让学生在历史材料中找出错误的历史情节, 这些都可以增强高中历史的吸引力。教师善用历史材料, 首先要选择文言文和白话文相结合的史料, 以便于学生读懂材料。学生只有在读懂历史材料的情况下才能提取有效信息, 正确回答历史问题。其次, 教师要教授给学生在历史材料中找出有用信息的方法, 例如时间、地点和思想观念等, 并通过这些信息的提取回答出当时的历史概况。最后, 学生还要根据历史材料的分值有选择有层次地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来回答问题。教师善于利用历史材料让学生做题, 可使学生在历史材料题目中从多个角度理解了高中历史知识。这样, 学生肯定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喜爱历史教学。这无疑就增强了高中历史教学吸引力。

综上所述, 历史材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高中历史教学吸引力, 还能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 制定合理的史料引用计划,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材料对于学生促进历史学习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将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变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张桂平.史料教学——不可或缺的历史教学方式[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李红梅.试论史料的历史教学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黄莉.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4]陈二力.史学研究理论成果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D].重庆师范大学, 2012.

[5]许泷杰.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1.

[6]王欣.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0.

[7]任洪来.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评价[D].天津师范大学, 2014.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运用研究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历史材料 策略

从目前的教学形势来看,高中生肩负着高考的压力,各种学科的学习常常让学生感到劳累,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将学习精力放在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上而忽视历史学科,他们认为历史学科无非就是死记硬背。但高中历史是以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为首要,在基础知识上再施加具有思考性的问题,简单的说,高中历史课程相当于初中历史知识层面上的升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学习方式就需要在课堂中引入历史资料,吸引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注意力和兴趣,促使历史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将结合实际教案分析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并对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式进行探讨。

一、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的史学家曾经对历史学提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表明历史学的研究离不开历史材料,只有合理的历史材料才能使枯燥的历史学变得鲜活。在《普通高中歷史课程标准》一书中对此也意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历史的阅读能力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简单的说,一切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思维都离不开历史材料。同时,运用历史材料的历史教学课程对新课改后的高考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帮助。倘若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注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在参加考试时对问题的分析则永远存在疏漏,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材料对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界来说都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二、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虽然在历史学中占有的份量较少,但面对众多的历史材料时,教师在历史课程中历史材料的引用对历史教学具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合理利用各种版本材料弥补教材的不足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历史材料的引入需要按照课程标准为原则。目前各版本的历史教材虽然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的原则进行编写的,但各个版本教材上的历史资料也各有优劣。比如,人教版的教材虽然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但由于与课程无关紧要的历史信息较多,且部分重要概念性的材料不够准备,如高中历史必修二中第五章节第三单元“蒸汽的力量”一课中对工业革命的概述并没有提到工业革命的本质。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一段知识的时候便可根据课文标题对课本中的资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对解释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说明。此外,在新版本的教材上,我们能够发现有很多课本资料在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说明时使用到的历史材料较少,解析也不够清晰,但在老版的教材中对这些知识点的说明往往更准确更加具有说服力。由此可见,教师在对课本中解释不足的知识点可以合理的利用各种版本的教材材料进行科学全面的补充说明,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能够掌握得更加全面,了解得更透彻。

(二)利用历史材料在上课前留下悬念增强历史的吸引力

由于学生普遍都有着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进行历史材料在课堂上的引入。教师在开始讲课时首先引入历史故事,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接着将这个故事留下一个悬念,激发学生对历史事迹的探究性,从而增强历史课程的吸引力。

例如,教师即将对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三课《辛亥革命》一课进行讲解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历史材料,如当时中国在签订辛丑条约时的照片以及签订条约文本的内容,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向学生讲解这份《辛丑条约》标志着“当时的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无能导致的”这一历史事件,接着教师以这份条约的内容向学生抛出问题:“那么就以这一份条约材料就能够证明当时的中国社会的形势吗?”对此问题,学生在不了解实际历史的情况下就会对这种历史悬念产生疑惑。这时,教师便可将学生带入课本材料中,利用课文中关于《辛丑条约》前因后果的讲解材料,促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这种引用历史材料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一开始就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的传统型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驱散了学生昏昏欲睡的学习心态。

(三)在历史课堂中贯穿历史材料活跃课程气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合理的穿插历史资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缓解学生在长期的课本知识讲解中逐渐下降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中倘若不注重对历史材料在课本知识讲解中的合理利用,不仅不能及时拉回学生跑偏的思维,还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够准确。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材料中赋有具体化、真实化的资源,如播放《清明上河图》的图像,结合高一历史《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城市经济》一课中课本知识进行讲解,能够加深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印象,对学习困难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再例如在讲解唐宋和明清历史知识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在讲解各个朝代的历史发展形成时引入该朝代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采用课外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

历史材料如同浩瀚的宇宙,而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坚信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助手,正如中国现代教育实践家魏书生曾是这样评价教师这一职位的,他说:“坚信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同时你也是每一位学生的助手。”[2]在当下信息时代的发展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科技让学生去搜集各种历史资料,将其整理成课程报告的形式,然后在课堂上将之前分好的小组以小组单位的形式分别对课本内容进行补充和说明,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对历史资料的记忆性和熟练的掌握,促使学生得到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

诸如此类的历史课外活动还有很多的形式,而教师在举行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并且能使学生付之行动的历史研究活动时必须对历史材料的范围进行合理恰当的挑选,避免学生在收集材料时出现错误的方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水平。在引入历史资料的课堂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为出发点,以教学效果为目标,为课堂教学安排合理的历史资料,最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符颖.浅析历史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6):131.

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事迹材料 篇4

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事迹材料

退而不休 再做贡献

**,男,1931年生,中共党员,原任**行署副专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志退休后先后担任了老干部协会、老促会、慈善总会副会长,市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年12月担任**市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后,他紧紧围绕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带领全体会员深入进行姓氏历史文化研究和对外交流,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寻根联谊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的知名度等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他本人荣获“首届全国保护和发掘姓氏文化十大功勋人物”奖,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姓氏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认识。姓氏文化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型的学科,社会上对这一学科了解得不多,研究者更少,有的人受极“左”思潮影响,还对它有一种误解,这些都直接制约着这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姓氏作为经济交流的重要纽带,越来越显示出研究工作的重要价值。为了让世人理解支持这项事业,他便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宣传,并多次指示研究会积极利用姓氏会刊、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横幅标语、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姓氏历史文化研究和对外交流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在他和全体会员的努力下,增强了社会各界对姓氏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认识。

二、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同志积几十年工作经验,深知健全组织网络对开展好工作的重要性,市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后,他积极倡导完善组织机构,为研究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组织领导基础。与此同时,狠抓各县市区研究会的组织建设,使全市8县一市一区先后建立了姓氏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川汇区、沈丘县已落实“三个二”目标,解决了办公场所、活动经费和专职人员问题)。有的县市区还建立了陈、李、符、柴、杨、完颜、窦等专姓研究会。目前,全市会员加上名誉职务和顾问,总人数近2000人;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一支初具规模的队伍,这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也是我市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

三、圆满完成全市姓氏、人口的普查和复核工作。为配合首届姓氏文化节,2004年他组织人员开展了全市姓氏人口大普查,在人员少、经费少的情况下,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办法,找路子,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预定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誉。鉴于2004年姓氏普查存在的一些问题,**年他组织安排了对全市姓氏人口普查结果的复核工作。要求各县市区:一是要把当地大姓的情况搞清楚,比如,族源与支系、迁入与迁出、名人与业绩等等,从中找出其与外地(尤其海外)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二是要把一些稀有姓氏的来源及有关情况搞清楚。三是要核实简写、错写、误写的姓氏。四是要搞清楚小姓和单人姓氏的出处及有关问题。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于该年10月前完成了姓氏人口普查的复核工作,为10月29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献上了一份厚礼。据统计,止于**年6月底,全市共有10691620人,1084姓,较2004年普查,增加37866人,减少93姓。

四、启动并出版《**姓氏文化丛书》系列工程。为配合举办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皇甫会长采取我市专家研究人员与有关专家相结合的办法,组织编写《**姓氏文化丛书》。他成立《丛书》编辑委员会;邀请省姓氏研究专家刘翔南等人莅周召开座谈会;组织我市参加编写人员不辞劳苦,认真负责,按时提供了高质量的材料;积极联系专家,完成六本丛书的审稿工作;又多方筹措资金,确保了首批《丛书》1-6册在文化节前的出版发行。目前《夏姓》、《吴姓》、《窦姓》、《符姓》、《柴姓》已出版,《完颜姓》正在印刷。

五、创办会刊《**姓氏》。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是一个学术团体,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发表学术意见的场所,方便指导工作和对外交流,市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于2004年10月创办了会刊,现已编发17期(增刊《中国窦氏文化研讨会文集》1期),受到广泛好评,扩大了影响,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年完成了会刊《**姓氏》河南省连续性内部资料的申报工作,目前正在审批中。西华县姓氏研究会**年也开始不定期编印发行《西华姓氏文化》会刊。

六、积极服务大型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联谊交流。中华姓氏文化节是增进华夏子孙友谊的盛会,是加强文化交流的平台和经贸合作的桥梁,也是展示**形象,让世界了解**、让**走向世界的大好机遇。为使中华姓氏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皇甫会长组织研究会同志积极参与“伏羲与中华姓氏文化研讨会”、“姓氏文化论坛”等活动,联络邀请专家学者,认真做好会议的组织和接待工作,为文化节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配合社科联举办好“族谱展”,各县市区逐村逐乡调查族谱总数,统计出族谱名称,多少套册,修谱年份,主修人员,保存人员及联系地址、电话等情况。第二届文化节期间,共展出 100个姓氏族谱2000多册,进一步完善、充实了姓氏文化资料库,为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贡献。

七、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利用姓氏文化服务经济建设。姓氏文化研究工作的宗旨在于提高**的知名度,增强**的凝聚力,为**发展服务。其优势在省外、国外。**年春,中科院研究员袁义达等来太康讨论由太康谢氏牵头建立阳夏姓氏文化园事宜,现已在谢堂村筹资8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70余亩的谢氏文化园。**年接待南京中科院土壤研究所原副编审蒋国祥寻觅千家姓;中国地理杂志社一行3人采编《姓氏趣谈》等。12月份接待新加坡符氏宗亲来周寻根问祖,并陪同客人到太康、淮阳等地就符氏文化进行考察研究。参加在博爱县举办的“中国皇甫氏文化研讨会”,并配合沈丘县成功举办“中国窦氏文化研讨会”,促成项目1个,引资1亿元。**年龙都朝祖会期间,仅门票收入就达2000万元,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收益2亿多元。

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事迹 篇5

一、中国古代作家: 李白

1、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他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他闯进了宫廷,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他醉着,大笔横扫,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和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2、一叶舟,一个人,一壶酒.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一问之”道出酒入豪肠的酣畅,一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现无穷豪情壮志,一朵清逸飘洒的青莲绽放水中,一位自信狂放的诗仙璀璨于盛唐!

3、诗中仙起,千万书生尽低头.他乐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至情,“桃话滩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豪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看尽长江景色,方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 杜甫

1、漫漫长路,谁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破旧草堂,谁在用诗诠释背井离乡的悲甚愁肠。他的赤子之心,照耀在唐代盛衰上,化为一腔怒火,燃尽腐败和丑恶。他的诗篇铭记在人们心中,化作一股热泪,洒遍祖国河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忧愁的身影定格在历史长廊,化为一颗明珠,照耀在诗坛之上。

2、一代诗圣:杜甫:是他,用沉重的笔调写出战乱带给老百姓的灾难,写出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他的诗歌超越了唐诗的内涵,化成一把把利剑,划开封建制度的屏风,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也因此成了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人物.3、一片丹心,诗写历史——杜甫:他的一生,他的“诗史”是盛唐转为晚唐的写照。他吟唱历史,吟唱了唐朝的挽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的寸寸丹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他的雄心壮志。诗圣写诗史,诗史留万世。

4、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杜甫:谁,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谁,能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情怀?又有谁,能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窘境之下还怀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心愿.你博大的胸襟能容海纳川,惟有你,才顶得起“诗圣”的光环.屈原

楚王因为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流放了.屈原被放逐后,走到江边,独自一人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一个渔夫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夫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世间皆浊唯我独清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路漫漫兮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煜

古词坛“南面王”:李煜:上帝的方向盘打错了方向,于是,他在一个极浪漫的日子——七夕,降临到了才子的陵墓——帝王之家。他是一个业余的政治家,却绝对是一个天才的文学家。他有着那如女子般的细腻——“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他有着那似樱花零落的淡淡忧伤——“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有着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愁肠——“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他在瑟瑟秋风中走来,又踏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哀叹离去....留下的只是那令人叹服的绝美文字,和深深埋藏的缕缕愁丝.......苏轼

1、上天给与你辗转沉浮的生活和大起大落的经历,而你却用他们编织成了一个属于你的诗的世界。你道出了“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真理;绘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景;唱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的超凡绝世的才华在诗史上创造了一个新的奇峰!

2、豪放的哲人——苏轼:是你,凝望庐山,道出了“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是你,遥望苍穹,唱出了“西北望,射天狼”的气概;是你,对饮明月,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公婵娟”的人间祝福。你,不仅心系祖国,更胸怀人间真情。你,才是至情至性的好男儿!

3、天涯倦客——苏轼:好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你站在月下,感叹人生的无奈与无常。多情的流水伴你走过那段没落的仕途。你畅欢手中的美酒,倒出那我观人间世,无如醉中真的真言。寒冬逝去,又是春江水暖时。蕲水旁,是否还留下您矍铄的身影?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唱出了你的豪气冲天;“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唱出你的柔肠;一考成名,却又仕途坎坷,你却表现得如此坚韧。你留下的不仅是才情横溢的诗篇,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5、带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带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缠娟”的美愿,带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长情,他来了.他豪放豁达,全然不亚于易安的婉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坡居士,诗坛的恒星.6、忽一句“我欲乘风归去”明清的月色下,你遥遥以醉却风不流减.词,倾荡磊落;诗,开辟古今之所未有,涣然水质;文,漫衍浩荡,这是你的魂.文诗词凸现了一个文字家的博广.1 辛弃疾

1、铁骨铮铮民族英雄,慷慨悲壮一代词豪。

一位英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他的一生,奋发激昂,抗战爱国,壮志未酬却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大业;他的一生为民造福,呕心沥血,他的人格精神是世人楷模,令后人景仰。

一位艺术家,歌咏抗金,悲壮激越。他的词,穷极变化,处处生春。或热情洋溢,气概纵横;或情致缠绵,词意婉约;或清新纯朴,自然真切;或风格独特,幽默诙谐,艺术造诣,词史一绝。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铭记,金戈铁马的一代词豪--辛弃疾

2、一星陨落,抖落万千火星.辛酸泪,少年不食愁滋味.弃了谁?醉里挑灯看利剑,为了君王天下事.疾水向东流,中间多少行人泪,他不言,读者醉.李清照

1、你的身影,在伤感中飘过,“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战乱与离散没有抑制你的情感,反而抒出了丽处直参片玉之班、直欲压倒须眉的柔情。

2、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活泼少女,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寂寞思妇,你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时代见证者。但弱水之于中,只有你在藕花深处笑唱出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只有你在重阳吟出“人比黄花瘦”,也只有你唱出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那个封建的社会,深刻在人们的心头,在千年岁月的长河里,发出永恒的光辉。文天祥

一身正气撼千古,两眼冷对夺命刀,在牢笼里,你满腔豪情地写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断头台上,你坦然唱出威慑天地的《正气歌》,你凭着一腔爱国热情,一颗爱国之心成为了不屈的灵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岳飞

精忠报国是他少年的志愿,从此踏上征途.他的”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写下千古绝唱<<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何等地壮志凌云,”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何地气吞山河.英雄本色,飞跃云天!陆游

你满腔爱国热血,怀抱抗金救国的壮志,赤胆忠肝。你面对战场的冷漠无情毫不退怯。在失败时你仍对未来充满希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对祖国的忠诚至死不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曹雪芹

1、一生雨打浮萍,屡遭变故,然而性情豪放,痛感穷困潦倒,世态淡凉,然后愤慨着书,石头一生饱受难,却得红楼传遍天,怎能忘,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愿用星辉记雪芹。

2、曹雪芹先生,是中国文学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他穷愁潦倒而又嗜酒狂放,他生活落魄却挥笔铸成巨作《红楼梦》,他的胸襟和画风赢得此一诗: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傀儡时。对啊,傲骨如君世已少有。

二、中国古代人物

公元前99年,司马迁正潜心写作《史纪》时,因李陵事件,遭到惨无人道的“腐刑”。这对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极大的摧残和耻辱。在逆境中他想到了死。但更多的是想到不能轻生,因为他的宏愿还未实现,伟业还未完成。他从先圣先贤在逆境中奋起而有所作为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在狱中,他含垢忍辱,磨砺心志;出狱后,勤奋耕耘,发愤写作,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终于写出了《史纪》。

勾践

为王者,所以有勇气从头开始;为王者,所以有胆略为敌寇前马;为王者,所以有毅力苦熬万般耻辱;为王者,所以有威信使天下归心.十年忍辱负重,十年卧薪尝胆,终能傲立天地之间,成一番霸业.周敬王二十六年春,吴王夫差为报父仇而率军攻越,在夫越打败越军,越军退守会稽山越王勾践率披甲持盾的5000名士兵守卫,同时贿赂吴太宰嚭而求和。越国又给夫差进献美女求和,夫差有志向北方扩土,与越媾和。勾践与范蠡作为人质留在吴国,卑事夫差,而把治理国政之事交给文种。勾践在越三年,到周敬王二十九年吴王夫差赦勾践归国。他苦心积虑,立志报仇雪恨,为了磨砺志气,不忘屈辱,他把苦胆挂在室内,吃饭之时一定要先尝苦胆。睡觉时候身下垫着木柴,以使自己警惕,不得居安忘危,丧失报仇雪恨的决心。他亲自与百姓一起共同耕作,让夫人织布裁衣,食不加肉,衣不饰采,与民同甘共苦。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周敬王三十八夏,越王勾践乘夫差远出,以大军攻吴,大败 2 吴师,破吴都。周元王四年,勾践再次大举攻吴,击败吴军,夫差自杀。此后,周元王封勾践为伯,即为诸侯之长,勾践遂称霸于诸侯。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一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奈。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的气概,称霸的壮志,却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骸,苍凉的歌颂只能让滚滚的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史也惧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欲学万人敌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项羽,生于楚国将官世家。小时候家里请老师教他识字,没认几个他就不肯再学下去。再让他学剑术,又没学成。项羽的叔叔项梁十分生气,骂他不长进。项羽袒露心迹说:“认字,能够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剑术,只能对付一个敌人,不值得去学。我要学就学对付千军万马的本领!”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学习兵法,终于成就了项羽“西楚霸王”的大业。悲哉项羽,壮哉项羽

朔风哀哀,孤鸟悲鸣,一道森寒的剑光自他的喉部轻轻划过。如同那清冷的月光。一代战神就这样自刎于乌江水边。一颗巨星陨落了,但这却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和战绩。项羽,一个悲剧英雄。一代天骄,折服众生,却无奈,死亡就是当时赌得和平与统一的唯一筹码。项羽少有壮志。“彼可取而代之”在那个战乱横行,阴谋与权利纵横的时代,谁可以说出,谁敢说出这样豪迈而大气的话语。或许有些人会说项羽太外露,沉不住气。可我会说“艺高人胆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谁敢拿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开玩笑。西楚霸王,你一生杀敌无数,驰骋疆场,闪耀恢宏的霸气,却无奈天意弄人,四面楚歌。因自觉愧对江东父老,在滚滚乌江水边自刎以谢天下。要么一战灭暴秦,要么一战而弃天下。如此酣畅淋漓却又壁立千仞。

虞姬,这个倾国的美人只求可以与相爱的人厮守在一起。却无意她爱上的人是项羽,这个一生戎马的悲剧英雄。才会上演乌江水边那一场千古传颂的“霸王别姬”。一笑桃花开,一笑楚歌埋。两个相爱的人选择了以同一种方式告别尘世,似乎更符合那段历史的意境。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当拔山举鼎的传奇褪成一页泛黄的纸,与斜阳下汉高祖传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形成鲜明对比,你已经远去留下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我认为你最终还是战胜了刘邦的。以独特的魅力于后人的口碑之下。于是,因你的不朽,司马迁毫不犹豫将你列入本纪,李清照为你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丽诗篇。乌江也因你而成为历史帛书上流淌着的一行深深浅浅的篆文,成全了你的流芳百世。

项羽,其实你并没有失败。因为有重情重义陪你殉葬,你轰轰烈烈的死去,却永远活在 人们心中。历史将你铭记,这千百年来屹立在乌江水边的乌江魂。一代儒将美周郎

1、立足于滔滔江边,听取波澜咆哮,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你偏偏儒将的真实祷告。视百万雄兵如冢中枯骨,火烧赤壁,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虚怀若谷,让你屏弃“既生瑜,何生亮”的诽言。一曲《长江吟》,弹不尽的是你壮志未酬的遗憾。一颗将星陨落,顿时星月无光。

2、赤壁雄烈,江东英才——周瑜:他,忠君爱国,豪情万丈:他,割据江面,定建霸业;他,柔情似水,谁配小桥:他,雄才伟略,以弱制强。千年风雨盖不住当年雄姿,一首<<赤壁>>道不尽曾经丰绩,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存百世!关羽

1、一胡美髯,一个义字,一颗赤胆,一位武圣。他屹立在历史顶峰,永不褪色。回头望:过五关斩六将,显猛士精神;水淹七军,展智者风采;义释曹操、千里走单骑,看忠义两全;单刀赴会,刮骨疗毒,见英雄本色。他顶立在天地间,化为巍峨高山,永垂不朽!他是人们心中的英雄。

2、你手持偃月刀,温酒斩华雄,气势恢弘。你过五关斩六将,忠心不二.你华容道放曹,报恩之心天地可鉴.你那面红耳赤,已经给敌人一个下马威,加上你的忠心武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你的神威后人敬重,受人参拜!

3、仗青龙偃月,捋二尺长鬓,那是他凛凛的威风;持单刀赴宴,唯一心归刘,那是他耿耿的忠心,驾赤兔马,五关斩六将,华容释曹操,他为人深重义气,作战勇冠三军。他是豪情与 3 义气的结合,是人与神的极致。

4、红脸卧蚕眉,丹凤眼,身高八尺,他就是美髯公.乱世纷争掩不住他的气壮山河,桃园三结义方显他的英雄本色.一把青龙偃月刀,温酒斩华雄威震天下:一生赤胆忠义,为保兄嫂,“身在曹营心在汉”,为寻兄长,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成万世神话.曹操

他,”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野心庞大,“拱天子以令诸侯”。一站赤壁,败走华容,三分天下。他,雄心不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八十万大军尽归麾下。贞观之治------李世民

乱世之时,英雄辈出.山城太原,冲出一条蛟龙.胸怀大志,劝父起兵,高瞻远瞩,争夺天下.勇,平定关中,歼灭诸雄.智,玄武之变,抢先下手.仁,瓦岗降临,收入帐中,终成开国元勋.以史为镜,方显其明,连通国外,四海一家,方显雄才大略.马上能得天下,马下能治天下,终成贤明君主.贞观盛世,由后人来敬仰.山城蛟龙,终成真龙.包拯

1、公正的执法者——包拯:他,脸黑如碳却心明如镜;他,处于乱世却一身正气;他,身在黑暗官场却不同流合污。他,时人誉之:“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后世则以之为清廉正直的代表;他的名字似乎已被人们忘记,因为,人们给了他另一个更伟大的名字:青天!

2、廉洁如青天——包拯:额上一轮弯月,头顶一片青天。一股正气,两袖清风。他的断案推理,惊世骇俗;他的公正凛然,令人间妖邪闻风丧胆;他的辩驳智慧,让正义得到伸张。他,就像一片青天,纯净而廉洁。

3、他乌黑脸庞,正是无私铁面;他法眼如炬,让那凶犯无处藏身.他温和,心存百姓之疾苦,苍生之忧;他冰硬,冷眼看金银灿灿,权势诱逼.他心中堂堂明镜只映出良知与律法.他为黎民撑起那一片青天.现当代作家 思想巨人:鲁迅

1、你用锋利的笔尖,划出黑暗中的一道《白光》;你用声嘶力竭的《呐喊》,惊醒了《彷徨》中的国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气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胸怀。鲁迅—一个不朽的灵魂,用一生的奋斗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狂人日记》。

2、“把生命献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从狂人的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历史得沉重;从阿Q的身影中,我们体会到变革的艰难;从坟头的花环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从铁屋的呐喊中,我们听清了奋进的声音 你在孤独中呐喊,你在市声里彷徨,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大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我们知道任何奖项也不足以涵盖你的贡献,但谨以此菲薄的礼品献给你-----世纪伟人鲁迅。”

二、现当代名人

永垂不朽的伟人:毛泽东

1、他踌躇满志,欲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看透人生,慨叹人生易老天难老;他狂傲自信,一举一动尽显“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气概。在黑暗的旧社会,他照亮了星空,照亮了全中国,照亮了中华人民的心。

2、你横空出世,掀起中国惊天动地的大变革.你纵横文坛,竟引无数英雄竞相刮目相待.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你的光芒染红了整片东方的天.览苍茫大地,问谁主沉浮?定是非你莫属!

3、说他是文人,他却有“四渡赤水出奇兵”的韬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壮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胆量.说他是武夫,他却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绝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妙语.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领袖.周恩来

一天,在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相大家提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还有的说“为吃饭而读书。”“为挣钱而读书。”而周恩来只静静地坐在那。为校长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坚定而清晰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为之一振,睁大了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搏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事迹材料:先进党员事迹材料 篇6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自去年上任一年多的时间,就凭着执着的追求,踏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党支部一班人精诚团结、齐心协力,以满腔热血、无私奉献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所的各项工作中。率领党支部成员及党员多次深入各养护段及职工中,对全所人员结构、资源优势、经济状况及生产、生活条件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分析、集思广益,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围绕局党委的总体工作思路,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管理所的发展要求上。并结合实际,提出以实现“提高职工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及管理水平;强化工程维护、管理及强化人员管理;在基础设施、标准渠堤建设和综合经营创收上有新跨越”的“一个提高、二个强化、三个跨越”的奋斗目标的新的工作思路。作为支部书记,他深感自己肩负责任重大,为充分发挥支部成员及党员的保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保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进一步补充完善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推动管理所的科学管理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并以此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支部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工作中他特别注重党员的学习教育,即使在春季工程维修及春灌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仍然利用有限的时间,组织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理论及业务学习,并要求做到有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笔记、有体会。带动支部成员及党员将学习内容与管理所的实际及自己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剖析自己思想上的差距和工作中的不足。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工作上,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论是所内的工程维修、植树造林,还是集体劳动等,他总能身先士卒,模范带头,从不以自己是所长自居,职工也总是被他这种艰苦朴素、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染”。随着一条条科学而又符合实际的决策相继产生实施,管理所及养护段生产及生活条件、环境面貌的改善,井然有序的工作秩序,使职工深受鼓舞,推动了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及工作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在他的带动下,全所自觉形成了一种团结拼搏、敢打硬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谁又能想到,为达到这些目的他负出了多少心血呢!

上任以来,他始终保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把一切工作做好做坏作为己任,首先抓好支部班子的自身建设,特别是今年,他在班子成员配齐的情况下,首先带动班子成员做好表率,严格按照党的建设的要求,健全各项制度,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按时召开支委会和党员学习大会,不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使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够以马列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和方法论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并且结合管理所的具体实际写出心得体会,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在组织建设方面,他认真按照上级和党委制定的“五个好”支部的具体要求抓好落实,结合管理所的实际制定了争创“五个好支部”的方案加以实施,并对每个党员实行目标细化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每个人,极大地调动了党员争创的积极性,使党支部争创“五个好支部”活动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在培养和发展党员上,他严把质量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加强对重点培养对象的发展,为党支部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上,他更加严格要求,按时履行党员的例会学习制度,定时开展组织生活活动,切实做好党员的思想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的主观能动性。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他认真落实局党委的党风廉政责任状考核内容,不断进行自检自查,对照考核细则查思想、查工作、查作风,增强党员反腐倡廉、清政廉洁的自觉性。

新形势下,他深知“以人为本” 理念的责任和紧迫感,他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的文化和业务素质。在工作、生活中,始终把职工的忧乐挂在心头,时时想职工所想,处! 处急职工所急,不论职工有什么难处他都能想方没法给予解决。刚上任不久,他就深入到职工中调查了解情况,有问题想办法解决,有情绪促膝谈心,直至职工满意他才方可放心。他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做法有力地增强了职工对党组织的信赖和在职工心中的威信。

彰显“材料”魅力,激活历史课堂 篇7

本文试以人教版《中国历史》七 (下)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为例, 谈谈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进行材料教学, 以期启迪智慧。

一、渲染材料, 营造教学情境

有些教师觉得文化史难教, 因为知识点单薄松散, 没什么好讲的;也有些教师觉得文化史好教, 圈圈点、画画线, 几分钟就搞定了。这不仅是对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回避, 也是对教学材料和材料教学的无视。

这里的“材料”, 泛指用于历史教学的所有教学资源, 包括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真实材料和虚拟材料、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实物材料和音像材料等。历史包罗万象, 教学材料的浩如烟海为材料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如果教师能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历史教学材料的支持, 精心创设出极富感官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让“死去活来”, 让“昨日重现”, 倾情展示出神入化的教学艺术和随心所欲的教育境界, 化生硬为生动, 化腐朽为神奇, 历史教学之美、之趣、之智、之高效便触手可及了。在这里, 材料既是手段, 也是目标, 一旦“读书万遍”, 也就“其义自见”了。

教学本课时, 教者既引用了历史文献, 也引用了文学作品;既运用了文字材料, 也运用了图像素材, 尤其是词曲书画的大量运用, 不仅“还原”出了生动逼真的历史场景, 更“虚拟”出了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验、探究、感悟, 完成对历史知识、意义、价值的建构与解构。

例如, 通过诵读“大江东去, 浪淘尽……”“老夫聊发少年狂……”“……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醉里挑灯看剑……”等词作, 学生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 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苏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李词委婉清新自然, 辛词豪迈悲怆、沉雄慷慨的风格特点。再如, 演《窦娥冤》课本剧, 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反抗的窦娥形象, 听到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悲歌。经典本身就是历史, 是历史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经典诵读和演绎就是历史学习, 也使历史学习多了一种新颖别样的风情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 在教学过程中, 我还通过材料补充和知识拓展, 为学生塑造了司马光的勤学形象和苏轼的天才形象。这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优化, 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优化材料, 整合教材知识

知识性和广博性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然而, 中学历史教科书由于篇幅的限制, 叙述基本上是纲领式的和结论式的, 史实描述过于简略平淡, 所以被教师们戏称为“白开水”或“压缩饼干”。只有通过对教学材料的“添油加醋”, 历史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才能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只有通过对教学材料的“添砖加瓦”, 知识体系的构建才能顺理成章, 才能更有利于掌握和运用。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引用的补充材料 (鲜明生动的事实) 越多, 则学生对主要的、基本的东西理解得越深刻, 记忆得就越牢固”。实践证明, 材料教学不仅要有“破”, 而且要有“立”, 即在打破教材藩篱的同时, 开发出更新、更有效的教学资源。这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 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更化历史学习的陈述性为程序性。由此, 在涤荡应试教育的浊流的同时, 疏浚了课程改革的清流。

例如, 对于《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师就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读一读, 而是要发掘其中的美学因素和历史信息。教师可以启发提问:词中的“天狼”指的是当时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请问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与此同时还有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也与北宋长期并立?对于苏轼, 教者更应独具匠心, 不仅突出介绍其“词”, 而且简介其“文”“诗”“画”, 还可以把《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中提到的“东坡肉”在此处融会贯通, 自然地实现知识的衔接, 甚至可以将“书法”这一内容提到此处讲解, 让学生了解苏轼的书法成就。这些典型材料的反复使用、相关材料的普遍联系就使得知识点之间自然地形成了“证据链”, 将教学各板块有机结合。这样, 历史人物就不再是一个个了无生趣的符号, 历史事件也就不再是一个个枯燥乏味的代码。

三、解析材料, 提升学科能力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夫史才之难, 其难甚矣。”学科能力是学科教育与学生智能的结晶, 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标杆。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表述、整理归纳、分析运用四大类。所谓“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材料是开展历史思维、提高学科能力的基本素材。近年来, 各地中考历史试卷中出现了大量的材料解析题, 选择题、判断题甚至填空题也大量地运用材料, 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材料教学的开展, 而不能把历史课简单粗暴地上成背书课、默写课、习题课, 更不能一厢情愿地上成讲座课、欣赏课、电影课。

例如在这节课的复习导入环节, 我改变一问一答的传统模式, 精选了两段典型材料, 引导学生加以解读, 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材料一: 这三种东西, 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 第二种在战争上, 第三种在航海上, 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 以致没有一个帝国, 没有一个宗教教派,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 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材料二: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1)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2) 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 (3) 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教学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教。教学材料不能只是装点门面, 材料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堆砌材料。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 深入浅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活他们的思维。问题太难, 则会引发学生的畏难情绪, 进而放弃;问题太容易, 则会引起学生的轻视。

提出问题后, 我又通过巧妙地点拨, 告诉学生要抓住“文学”“战争”“航海”等关键词, 学生就不难把握宋元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了。

在这里, 材料不仅是研究的对象, 也是师生交流的桥梁、生生合作的媒介。学生的学科能力就在这样的主动探索中得到了提升, 而课堂教学效率也就在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中得到了提高。

再如学习司马光, 我由“司马光砸缸”这一妇孺皆知的典故出发, 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作为教学背景, 然后提供了以下三则材料:

材料一: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 儿得活。 (选自 《宋史 》)

材料二:仁宗宝元初, 中进士甲科, 年甫冠。性不喜华靡, 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选自《宋史》)

材料三:以圆木为警枕, 小睡则枕转而觉, 乃起读书。 (选自《司马温公布衾铭记》)

通过引经据典、阅读分析, 学生自然能够感知贤人身上的优秀品质。

历史学科是一门解释的学科。“当代教育, 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用全面性、发展性、联系性的观点对事物进行分析理解。”对于李清照的两首词, 我也没有为了读而读, 而是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我这样启发提问:“通过这首词, 可以看出李清照的词具有什么样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 同样是婉约, 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如《点绛唇》和后期的作品如《声声慢》却有些不同。同学们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学生联系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这一社会背景, 就能明白“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道理。

文化史尚能如此, 何况政治经济史?只要我们广大教师能持之以恒地提高史识, 在历史教学中适时、适量、适度地运用材料, 就一定能使学生的情感、情操获得真正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

[2][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历史名人事迹材料 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材料 意义 注意事项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109-01

历史学科主要是由无数前人留下来的历史材料组建起来的一门学科。历史材料重现历史、反映历史、构成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证明。历史材料形式多样,包括典籍、碑文、民谣、笔记、图表等。这些材料是构成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材料和对象,具有客观性。也可以说历史材料是历史理论的源头,没有历史材料就没有历史理论,历史理论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一、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史料综述

1.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自教育改革以来,从新课标所规定三维目标可以看出其对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的运用有着明确的建议和要求,近几年的高考题目分析史料这一类型的题目越发流行,如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28题(选择题):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曰“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凶过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又如40题材料阅读题,材料一摘自《中国救荒史》等等。分析最近几年的史料分析题目,学生失分率普遍较高,除了解题方法不当外,基础不牢固也是主要原因。

分析成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是教师的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学理念没有及时转变,教学方法以传统教育方法为主,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下降。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过分注重短期的成绩提升,通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强迫自己记忆历史理论,并没有深入地追寻这些理论的源头。

2.史料教学的意义分析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其参与度。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作为新课标下一大产物,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更加重视历史材料的运用,历史理论编排的基础几乎都源自史料。通常史料当中都会涵盖多方面的知识,如人生哲理、人物故事等。这给史料教学提供了基础,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参与度。

(2)有助于提高学生解析材料的能力和判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进行历史材料的分析与评价,提高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认识,并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下,形成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解析材料的能力,这对学生后期参加高考也是十分有利的。

二、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教学目标

新课标下,教学目标的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为后续的教案设计提供重要指导意义。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有着明确的规定,即三维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历史材料首先要充分把握新课标、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鸦片战争》一课为例。应把握以下重难点: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需要据此设定三维目标,分别有以下几点: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起止点、性质以及分期;鸦片战争前期清朝的危机以及世界形势;鸦片战争的起源与过程;虎门硝烟、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以及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并结合史料,提高学生解析材料的能力。

德育目标:了解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与封建统治冲突的必然结果;通过讲述鸦片的危害,提高学生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进而对其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通过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揭示“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教育学生积极向上,培养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

2.教学过程

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运用的重要一环就是教学过程。高中历史只是历史学当中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材料的选择就需要注意。结合上文的教学目标,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1)利用史料设置悬念引入新课。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大部分学校已经具备多媒体教学的基础。因此可以利用相关的贴合历史的影视作品片段或解密鸦片战争的一些电视节目片段,在课程开始前向学生播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封建社会晚期,应该出现的经济因素;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社会晚期,社会危机在经济方面的表现等等。

(2)适当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懈怠,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因此可在教学中适当时间穿插历史材料,始终保持学生的集中力,建立起良好的教学氛围。如在讲到虎门硝烟时,除了解析教材提供的材料外,还可穿插林则徐生平故事,林则徐苏州石刻像等历史材料,使学生把握住虎门硝烟的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解析材料的能力。

(3)探究性学习,一直是新课标强调的重点。因此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材料题,进行丰富多彩的项目研究。例如教师可按学生特点进行分组,进行专题课程报告活动,通过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扩展学生知识面。活动进行前应安排学生收集历史材料,并以此来阐述自身观点,同时制作出项目报告方案。

3.注意事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的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的,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进而提高利用历史材料进行教学的效率。因而还需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历史材料的选择不应带有随意性,需仔细甄别。史料丰富多样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其中还分为直接和间接史料。一般直接史料是未经过修订的一手材料,间接材料是经过后人修订过的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应用需要遵循真实可靠的原则,因此必须对所选材料进行甄别以确保材料的真实性。比较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大部分人对三国历史的认识还停留在《三国演义》上,然而这只是一本小说,其真实性有待考证。真正记录三国历史的应该是《三国志》。

(2)要尽量保持材料应用形式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好的执教水平,能够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在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中已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应用历史材料时应多注意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扩展教学样式,充分发挥出历史材料的积极作用。

(3)历史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当前的教学实际。随着史料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结合历史材料进行教学的教师也越来越多,但是其中有部分教师对历史材料应用的认识比较片面,常出现过度依赖史料的情况,这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是有一定影响的,但不一定是积极影响。

三、结束语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材料有着必然性和重要意义,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符合国家人才战略要求的。因此,需要重视在教学中应用史料,在正确把握新课标,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首先提高对历史材料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与必要性认识,并结合科学适当的教学方法改善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多文件编程方法总结下一篇:大二体育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