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材料题(共8篇)
2019年高考历史材料题 篇1
2019高考新型语用题汇编
【上篇】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7-19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_。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有__________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_________。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 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妙笔生花 差强人意 B.雕梁画栋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差强人意 C.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妙笔生花 心满意足 D.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心满意足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B.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C.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D.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20.下面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匠》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5分)《语文匠》编辑部:
我是 X市X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久闻你刊大名,决定向你刊投稿。现奉上作品《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拔冗回示为谢!
此致 敬礼!
张晓2018年7月
6日
答:
21.阅读下面文段,围绕“国家精神”,根据划线句子仿写三句话,组成排比句式。(6分)
国家精神是什么?简单两个字,就是一个国家的“国魂”。
它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赤子精神,B.(本题要按逻辑顺序来排序,”回味之无穷”是表达效果,一般要排在最后,故选B.)
18.B.(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
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妙笔生花:比喻笔法高
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差强人意:形容尚能令人满意。心满意足:形容
心中非常满意。)19.C.20.答案:
(1)“你刊”改为“贵刊”(2)“妹仔”改为“女生”
(3)“作品”改为“拙作”或“拙笔”(4)“拜读”改为“指正”
(5)“务必”改为“能”或“能够”
21.示例:它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
它是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精神
它是一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发精神
【下篇】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悠然自得 B.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 C.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 D.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泰然自若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B.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20.下面是中国天气网一则应用文的一部分,在标点、字形、语法和语言得体方面都存在问题,请找出其中的四处并修改。(6分)
《中国天气网》天气新闻征稿启示
《中国天气网》内容涵盖丰富,其中《天气新闻》栏目尤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天气新闻在报道突发天气事件和提高防灾减灾常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自本网2008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每天都需要发布大量全国各地重大天气新闻。由于网站影响不断扩大,公众对各地天气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不断提高,而本网编辑人数有限,现特向各省、市、区级气象局征稿,请务必踊跃投稿。
(1)
(2)
(3)
(4)
21.请参照下列文段中划线句的逻辑方式,反驳对方的观点。要求符合事理,每空不超过20字。(5分)
某天,北京大学课间休息时,众教师闲聊起谭鑫培演出的《秦琼卖马》。胡适道:“京剧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在场者恭听高论,一时无人应声。黄侃慢慢站起身,说道:“适之,唱《武松打虎》怎么办?”胡适一时语塞,众人哈哈大笑。
①有一天,有个地主在家里喝酒。正喝得高兴的时候,酒壶里没有酒了,他连忙喊来长工去给他打洒。长工接过酒壶问:“酒钱呢?”地主很不高兴地瞟了长工一眼说:“有钱能打酒算什么本事?”长工没有再说什么,拿着酒壶就走了。过了一会儿,长工端着酒壶回来了,地主暗自高兴,接过来就往酒杯里斟酒,可倒了半天也没倒出半滴酒。原来酒壶还是空的。地主冲着长工喊叫:“怎么没有酒?”
假如你是这位长工,请写出一句反驳的话:
②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出生于中国。多年后,当他竞选加拿大某省议员时,反对派大肆宣传他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
假设你是朗宁,请写出一句反驳的话:
17.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 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18.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从上下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19.D【解析】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此句必须有主语“这”与上文衔接,排除AC;同时,“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排除AB。
20.(6分)(1)将标题中的“启示”改为“启事”或“公告”。(2)两处“中国天气网”都应该去掉书名号。(3)将“提高”改为“普及”。(4)将“自本网”中的“本网”移至“每天”前(或将“自本网”改为“本网自”)。(5)将“务必”删掉。(答对1点1分,2点3分,3点4分,答出任意4点6分)
21.(1)示例:壶里有酒才能倒出酒来算什么本事?(2)示例:喝牛奶长大的,难道就有牛的血统了?(答对1处3分,2处全对5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2019年高考历史材料题 篇2
从2000年高考开始试行文科综合模式以来, 历史主观题由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两种分野明显的题型逐步发展为以材料解析题一统天下的单一题型, 大多试卷中其分值基本占有“半壁江山”, 成为全国文综卷、各省市文综卷等历史试题的主流题型。
一、材料解析题题目类型分析
在当今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中, 只有内涵式、外延式和内涵外延结合式三种。内涵式题目, 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依据、据) 材料……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在解内涵式类型的题目时, 有时只要符合题意, “照抄”、“摘抄”材料亦能得分。但要注意, 评分标准规定:“整段抄袭材料不给分”。外延式题目, 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结合) 所学知识, 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 答案来自教材等所学知识, 而与材料本身无关。内涵外延结合式题目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依据、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 又要与教材相结合, 对二者要兼顾, 是难度最大的题型。从目前看, 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以后两种为主。
二、材料解析题的审题技巧
1.审清题目设问类型。
先弄清题目设问是内涵式、外延式还是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 然后根据题目设问模式或类型, 有针对性地作答。如果是内涵式问题, 一般只需在材料中寻找答案, 当然也需要考生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如果是外延式问题, 则要根据题中材料和问题, 先确定所要结合的知识点所在教材中的位置, 然后整合、重组出答案;如果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先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 然后结合所学教材知识, 解决问题。
2.审清问题指向。
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 往往有比较、指出、列举、归纳、简述、论述、说明、概括等要求。问题指向不同, 对题目答案内容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也就不同。譬如, 比较型问题有三种类型:即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异同点。比较相同点时, 常用“都”、“皆”、“均”之类的字眼来表示;比较不同点时, 常用对称性的语言来表达。
3.审清问题的核心。
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 一般都要求学生回答某一个关键性问题, 而审题中就需要紧扣这一关键性问题作答。如果没有抓住这一关键性问题, 其结果将是所得答案离题万里。
4.审清问题中的限制性条件。
这些限制性条件包括时间、空间、领域 (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角度 (如背景、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等) 等限制。这些限制性条件, 规定了答案的获取范围和角度, 弄错了这些限制性条件, 答题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 或者缺少角度, 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5.审清问题的分值。
问题的分值既是答案详略的提示, 也往往是答案要点个数、角度的暗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答案, 一般是2分一个要点, 也有3分、4分、5分一个要点的。4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至少要回答2个要点;6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3个要点;8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4个要点;9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3个要点, 以3个要点为主;10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5个要点;12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3~4个要点;15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3~5个要点。
三、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及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有原因类、过程类、特点类、实质类、内容类、结果类、影响类、论证类、启示类、评价类、比较类等。常见的提示性动词有指出、分析、归纳、概括、提炼、概述、简述、评述、论证等。
1.原因类。
原因类问题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情况。一般而言, 三者是有区别的, 背景的范围最广, 原因和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回答条件注重客观性, 分析原因注重主观性。有时, 三者可以通用, 即背景、条件也是原因。常见的前提是原因, 也是条件。导火线是直接原因, 不是条件。
回答这类问题, 要从内因和外因, 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 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切入, 根据问题的类型,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历史、地缘等角度着手分析和说明。
【例1】[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8 (2) ] (材料略, 下同) 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 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7分)
【解析】此题要求回答材料中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 钱玄同等仍然提出“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等观点的原因。从历史角度看,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腐朽统治, 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社会上仍然存在清朝的遗老遗少, 为复辟帝制埋下了伏笔;从政治角度看,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虽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但美日侵华却在不断加强, 甚至形成了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中华民族的危机仍然深重;从经济角度看,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增强, 提倡科学、民主;从思想文化角度看,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式学堂不断增多, 留学教育不断发展,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西方启蒙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新文化运动兴起和发展, 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彻底否定儒家学说。基于这些角度分析, 就容易概括、提炼出答案了。
【答案】辛亥革命胜利, 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
【例2】[2011·北京文综卷·40 (1)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 (6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提炼能力。要求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 就是要考生认识到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是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经济层面看,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环境问题对各国而言是面临的共同问题;从科技角度看,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提高了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也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物质条件;从政治层面看, 世界政治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从意识层面看, 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扩大了保护环境的群众基础。立足于这些角度分析, 所得答案应该比较全面周密。
【答案】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科技的发展为共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物质条件;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
2.过程类。
过程类问题在当前的高考中较为少见。答题时, 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在遵循时空因素变化的前提下, 逐步叙述, 全面归纳。以说明题意即可, 不必具体详细地阐述。
【例3】[2011·广东文综卷·39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8分)
【解析】本题第一问, 考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过程中, 由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 再到干预主义、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主要变化。20世纪3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打击之下, 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进行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到70年代提出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思想, 主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实行介于全面干预和自由主义之间的经济政策。第二问, 实际上是考查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主要表现。中国改革的第一步是1980年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1984年开始, 全面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逐步建立起以商品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管理体制;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讲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目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根据以上分析提炼答案,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分)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2分)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分)
【例4】[2011·江苏历史卷·24B (2) ]依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2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时空范围为“20世纪50年代”, 答项语是“构想付诸实践”。题中“未来社会”是指社会主义社会。据此, 可以联系下列知识概括说明:1953年至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 1953年至1956年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等。
【答案】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特点类。
特点类问题的解答, 要求运用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 主要以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阶段、某一领域为参照, 形成新的与这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阶段、这一领域不同的特质的认识来。归纳、概括、提炼出的内容要新颖、精炼, 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所分析的对象的面貌特征、发展趋势、存在的不足等, 分析角度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拓展。
【例5】[2011·北京文综卷·39 (1) ]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6分)
【解析】这道题要求概括特点, 是典型的内涵式问题。从试题图中根据地的面积看, 由小逐渐变大;从分布的范围看, 则由分散到逐步集中连成片状;从涉及的省份看, 由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紧抓面积、范围、跨省数量几个角度分析, 提炼出全面详尽的答案应该不是难事。
【答案】面积由小变大, 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 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例6】[2011·安徽文综卷·35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8分)
【解析】这是内涵式问题, 从题中“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牛耕”、“犁耕”看, 其耕作特点限于铁犁和牛耕;从“垦辟倍多”看, 其耕作技术水平属于精耕细作;而“京师及三州大旱”, 表明自然经济受制于自然环境, 具有脆弱性等特点。
【答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 具有脆弱性。
4.实质类。
实质就是本质, 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 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 不能简单、直观地去认识, 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概括历史事件的实质的一般方法是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 再确立其本质属性, 揭示其本质或目的, 最后指出其性质。
【例7】[2011·浙江文综卷·38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分数略)
【解析】这道题实际上要求考生指出“其专在下”和“其专在上”的实质分别是什么。“其专在下”是指地方势力膨胀, 威胁中央集权, 实质是地方权势过大;“其专在上”是指权力集中于君主手中, 皇帝独揽一切大权, 实质是君主专制。
【答案】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
5.内容类。
内容类问题属于高考材料解析题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有内涵式问题、外延式问题、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 以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为主。回答内容类问题, 通常要运用概括和提炼的方法, 以全面分析、具体说明问题为终极目标, 且要做到精炼, 提炼的观点必须与材料或教材所述相一致。其答题模式通常是交代目的、说明要求和分析具体做法。
【例8】[2011·北京文综卷·39 (2) ]抗日战争期间, 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8分)
【解析】这道题限定的时间是抗战期间即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 要求提炼和概括中共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从政治角度看, 党在1937年9月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并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按照“三三制”原则, 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从经济角度看, 党实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 调动了农民和开明地主的积极性, 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军事上, 党领导人民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等斗争, 坚持抗战、反对分裂, 抗击了绝大多数日伪军。思想上, 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使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 使全党实现了高度团结和统一, 为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样, 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四个角度分析概括, 得出答案。
【答案】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
【例9】[2011·福建文综卷·41A (1) ]根据材料一、二, 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 (分数略)
【解析】这是内涵式问题, 要求对材料内容进行归纳。在归纳时, 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和省略号, 划分好材料内容的层次。从材料的层次看,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天皇在当时是国家的最高元首, 统揽一切大权, 权力至高无上;在议会协赞下, 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 根据材料逐层提炼答案。
【答案】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
6.结果类。
结果类问题是高考材料解析题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其主要答题指向通常是“指出”、“概括”、“简述”等。在分析结果类问题时, 通常要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结果、间接结果, 积极结果、消极结果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 必须根据题目的要求, 分别对待, 逐一说明;如果没有具体的指向要求, 则要进行全面分析, 角度多样, 详略得当。
【例10】[2011·福建文综卷·38 (3) ]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 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6分)
【解析】这道题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 也就是分析辛亥革命结果的局限性。从材料“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可以看出,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为了争取外国对中华民国政权的支持, 承认列强与清廷签订的一切条约继续有效。这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也反映了其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其原因要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的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 不敢公开反帝, 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7.影响类。
影响类问题多分为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积极结果或影响, 消极结果或局限性;对本事件或本国的影响, 对其他事件或其他国家的影响;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局部地域和整个世界的影响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 紧扣题意是前提, 分门别类是关键, 根据要求是基础, 全面综合看问题, 深入分析才高明。
【例11】[2011·浙江文综卷·39 (1) ]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 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0分)
【解析】这道题出示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二战全面爆发、苏德战争爆发、《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和苏联对日宣战等八个件事。这些事件中, 有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有的产生了消极影响, 要根据每一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为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粉碎了英法绥靖政策, 但此“祸水西引”政策, 实质上也是一种绥靖政策, 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苏德战争爆发, 使二战规模扩大, 加深了世界人民对法西斯的仇恨, 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不仅是苏德战场和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由于其决定了整个世界大战的走势, 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雅尔塔会议牺牲了中国等弱国的部分利益, 同时英、美、苏等大国在处理战后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 为二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 德国法西斯完全战败, 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 消灭了七十多万关东军, 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之一。
【答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苏联参战, 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以及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 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 加速日本投降。
【例12】[2011·广东文综卷·39 (2) ] (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4分)
【解析】这道题是外延式问题, 实际上要求从中国经济建设的角度评价计划经济体制。在解题时, 可以迁移运用苏联模式的影响, 也要运用分阶段分析法。新中国成立初期, 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也是必要的, 有利于初步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后来,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不得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 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8.论证类。
论证类问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 要求考生对这些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 并论证自己所选择的观点的合理性。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 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 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 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题的格式不定, 一般是围绕一个主题命制, 强调密切联系现实生活, 突出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与探究性。
回答这种类型的问题, 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 而是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考生首先要选择其中一种观点, 然后结合史实全面论证这一观点;在论证过程中, 要求做到符合逻辑, 论证严密, 材料与观点统一, 理由、论据充分。因此, 解答此类问题, 第一, 要确定观点;第二, 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 以充分的论据支持观点;第三, 要做到史论结合, 有论有据;第四, 论述要全面, 切忌绝对化。
【例13】[2011·江苏历史卷·22 (3) ]运用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6分) (要求:对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陈旭麓先生的观点是“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 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 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从题中材料一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 瓦解了中国传统手工纺织业, 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凋敝, 导致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但从材料二和材料三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渗透, 也有“建设性”的一面, 它在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同时, 客观上推动了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在中国的传播, 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 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大力宣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并致力于实践, 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答案】开放性试题, 答案略。
【例14】[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1]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试题, 材料提供了两种观点:其一, 西方国家的崛起开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 然后是封建社会和骑士制度,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论证时可以运用下列史实说明观点:古代希腊的小国寡民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人文主义起源, 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和万民法,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新航路的开辟, 宗教改革运动,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和苏联的争霸,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其二, 1800年之前亚洲与中东国家是世界的引领者, 1800年之后欧洲国家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论证时可以依据下列史实:中国等东方国家最早进入封建社会,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 科技、文化全面领先于世界;郑和下西洋, 比西方航海家的航行早了半个多世纪;明末清初, 中国和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其得到缓慢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等。18世纪下半期, 英、法、美等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工厂时代”,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西方终于全面超越东方国家。对开放性问题, 要立足于一种观点, 用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论证。
【答案】 (12分) 开放性试题, 答案略。
评分标准:一等 (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 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 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 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二等 (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 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 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 表述清楚。
三等 (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 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 表述不清楚。
9.启示、看法、认识类。
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通常是运用“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 要求考生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 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这类试题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 以检测考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回答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 要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分析。第一是读懂材料, 明确材料的核心和启示的规定和指向;第二是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第三是根据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 提出我们今后的具体行动、奋斗目标、应借鉴的经验和避免失误的举措。简言之, 就是“就材料中的事论事”, 最后是“联系实际谈体会”。
【例15】[2011·广东文综卷·39 (4) ]通过上述探究学习, 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3分)
【解析】这是典型的启示类问题, 从“就事论事”的层面看, 材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及苏联所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 甚至认为中国就要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而从“联系实际”的层面而言, 经济政策的制定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国情, 不能照搬。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手段,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不论是何种制度的国家, 都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国情推进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上述分析, 整合得出答案。
【答案】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 皆可得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 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此问分三个层次给分, 如答案包含多个层次, 按最高层次给分, 不重复给分。第一层次, 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的简单论断, 如“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人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等, 给1分。第二层次, 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 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 如“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会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等, 给2分。第三层次, 答案在综合分析和归纳材料与问题的基础上再提升, 如“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等, 给3分。
【例16】[2011·江苏历史卷·24A (3) ]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 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 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2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从材料本身看, 日本明治维新后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是因为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将部分国有企业低价转让, 甚至以无偿赠送的方式, 支持资本家。从实践上看, 这种干预效果是明显的, 表明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但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之下, 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如20世纪70年代之后,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逐步采纳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观点, 主张对经济减少干预。这样, 联系实际分析可知, 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因时而变。
【答案】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10.评价类。
评价就是衡量、评定价值。评价类问题通常是通过“评价”、“评述”、“评析”、“认识”、“看法”等提示语设问, 就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定。其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 从而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回答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种方法:一分为二法, 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事物;分阶段评价法, 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分析评价历史事物;主客观评价法, 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评估历史事物的历史价值。
【例17】[2011·山东文综卷·27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 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8分)
【解析】第一问是相对比较容易的题目, 因为材料中反对用“现代”的评价方法评价黄宗羲, 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评价要全面, 史论结合, 要辩证地评价。第二问, 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模式分析, 一方面要看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在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和设计资产阶级未来社会蓝图方面, 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 这一思想主张的阶级属性是资产阶级性质, 反映了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 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广大下层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答案】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 (历史的评价) ;进行全面的评价 (辩证的评价) 。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例18】[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8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8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辛亥革命前, 钱玄同全面肯定传统文化, 但新文化运动中, 他却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在辛亥革命时期, 为了推翻满族贵族的腐朽统治, 需要借用儒家传统文化来反对清朝专制统治, 而此时全面肯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有利于发动民众,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 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 由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封建残余势力还很强大;袁世凯甚至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等来复辟帝制, 企图代表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中, 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力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 批判传统旧道德, 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有利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但其中对中西方文化采取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做法和态度, 对后来影响深远, 也是不科学的。从上述分析可知, 运用分阶段分析法是解答这道题的最佳方式。
【答案】辛亥革命前, 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 全面肯定传统文化, 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 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 但矫枉过正。
11.比较类。
比较类问题是通过类比或对比, 归纳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异同点及其本质特征的题目。
比较类问题根据题目对比较内容或项目的限定, 可分为外显比较题和内隐比较题。外显比较题, 即命题已经指定了比较的内容或项目, 其特点就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指向性。内隐比较题, 即命题对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没有指定或限制内容和项目, 由考生依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去组织答案。其特点是比较的范围无提示、不确定和不定向, 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根据题目所比较的内容或项目概括、归纳、演绎推理和阐释深浅层次的要求, 可分为简单比较题和比较论证题。简单比较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过程、结局和影响等浅层次内容的异同点, 并不要求考生作更深入的辨析以得出某种深刻的、规律性的结论来。比较论证题, 即命题不仅要求考生对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现象和本质差异的比较, 而且要求考生进一步运用历史理论知识深入剖析, 论证这些差异的正确性, 甚至得出某种理性的、规律性的结论来。
根据比较内容或项目的方向差异, 可分为类比题、异比题和异同题。类比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其特点是只求同不求异。异比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不同之处, 其特点是只求异不求同。异同题, 即命题要求指出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同 (或相似) 及不同之处两个方面, 其特点是全面比较、深刻领悟。
根据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背景区间的差异, 可分为横向比较题和纵向比较题。横向比较题, 即命题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背景区间相同或基本相同, 比较的内容或项目向横向空间发展。纵向比较题, 即命题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空范围差异较大, 呈前后相续的纵向关系。
根据命题的设计、选材不同, 可分为平铺直叙的普通比较题和由原始材料构成的材料式比较题。此外, 根据所比较的对象在性质和空间上的差异, 又可派生出人物比较题、事件比较题、中外比较题等。
比较类问题的解答宜从审题和答题两个方面入手。
(1) 审题。
审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 审题目类型。根据以上关于比较题类型的划分, “按图索骥”, 确认题目类型;在此基础上, 把握住这一题型的特点, 明确答题的方向。第二, 审比较对象。比较对象即命题要求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迄今为止, 高考比较题的比较对象以两个居多, 比较对象数最多为三个;应注意比较对象的共同属性及其特殊性, 其时空位置是纵向关系还是横向关系, 做好破题准备。第三, 审比较项。如果是外显比较题, 应按其设定的项目逐一展开比较, 注意设定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是内隐比较题, 则需根据题意、比较对象作具体分析, 考生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从历史事件发展的整体倾向考虑, 可以从背景、原因、性质、经过、结果和影响着手;从比较对象的类别属性考虑, 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着手;从比较对象间的因果关系考虑, 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 历史和现实, 直接和间接等角度深入分析。第四, 审限制条件。限制条件一般有时间限定、角度限定、频率限定等, 这些对于考生组织答案、确定比较内容要点的取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考生答题的航标, 审题时要一一标出。第五, 审与课本知识的关系。此类高考试题考查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课本的主体内容, 因此, 课本上有关的“蛛丝马迹”往往会是解题的重要依托, 考生应尽可能地对照题目与课本知识, 诱发联想, 启迪思维, 考虑答题的选点和突破口。
(2) 答题。
答题的第一步是草拟提纲。就是把答题的要点、顺序简明扼要地列出, 根据问题的范围和时限按部就班地作答。第二步是组织答案。依据提纲, 以历史基本理论为统率, 以史实为论据, 史论结合。答题还要简明扼要, 言简意赅, 详略得当;主答部分应详, 兼答部分应略;要全面准确, 不能顾此失彼。
【例19】[2011·安徽文综卷·36 (3) ]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10分)
【解析】第一问, 题目要求比较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和古代希腊梭伦改革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 这是一道内隐比较题。在比较时, 首先要确立比较项, 可以从人才选拔的依据、选拔的作用、选拔的历史影响几个角度去思考。从选拔的依据看, 中国是依据诗赋才学;古希腊是根据财产。从选拔的作用看,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打击了门阀士族;财产等级制度扩大了古希腊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 有利于社会政治民主化。从历史影响看, 科举制改变了世家大族把持中央政权的局面, 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未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而财产等级制度, 推动古希腊由旧氏族贵族专制向奴隶制民主政治过渡, 奠定了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第二问, 比较社会观念的差异。联系科举制度之下的“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说明它有利于读书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 但“学而优则仕”又说明其主要目的是维护皇权专制统治;古希腊的财产等级制度引导民众追求财富, 而在思想层面上, 它又推动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智者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从比较的基本要求看, 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答案】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
差异: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 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重视个性的发展。
【例20】[2011·福建文综卷·41A (1) ]结合所学知识, 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分数略)
【解析】这是外延式问题, 比较的关键是“君主……权力差异”, 分析时必须依据宪法中的规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天皇的权力至高无上。而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的征税权、平时主持常备军权、废除法律权、干涉议员在议会活动等权力作出了限制;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 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18世纪中期之后, 随着内阁制的形成, 英国国王成了国家权力的“象征”, 处于“虚位”。由此可以归纳出“差异”。
【答案】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2019年高考历史材料题 篇3
一、对山东文综卷历史材料题的分析
1.形式上变化较大。
今年的必做题,由往年的2个大题6个小问,变成了3个大题6个小问。今年的选做题,由往年的每题两问,变成了每题一问。题目总数的变化,让考生很不顺手。一问式题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答题难度。如第47题对商鞅变法的考查:“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这对习惯于两问式题目的考生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
2.模仿全国卷的痕迹很明显。
今年是山东高考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在考试大纲中,已明确提示向全国卷命题靠拢。这一点在试卷中体现得很明显。以材料题为例,第39题对四川广汉人民公社体制的变化的考查,只设计了一问“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这与往年全国卷一问式题目很相似。第40题材料二是对《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的摘目,形式上与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很相似。考前不少人预测,山东卷应该还会沿袭往年的出题样式。而今年考题向全国卷的靠拢,给考生带来了很多不适。
3.更加凸显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第38题中的第(1)题“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注重了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理解能力。第48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孙中山所答内容的认识”,强调了批判性历史思维的运用,考查了考生的历史认识能力。这一变化对在历史复习中侧重于背诵、不注重理解和应用的考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二、阅卷中出现的问题
1.答题不用关键词,不用历史术语。
高考阅卷时间紧、强度大、速度快,一道历史题八九秒就阅完,阅卷人很难仔细认真看每一个字。但是在眼睛扫描的过程中,关键词成为给分的一个基本依据。如第38题中的第(1)题的关键词是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瓦子、商品经济发展、僭越礼制、“存天理,灭人欲”、规范社会秩序;第(2)题的关键词是三教合一、面临佛教挑战、吸收佛教思想。
2.不注重审题,答非所问。
如第38题中的第(1)题“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设问与回答的重点是“联系”,但很多考生只答了“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没有把“联系”答出来。第47题“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第一问需要抓住“社会关系”和“变化”,第二问需要答出“关系”。很多考生回答第一问时不是回答社会关系的变化,而是回答商鞅变法前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很多考生回答第二问时,不是回答商鞅变法与社会关系变化的关系,而是回答商鞅变法的内容。
3.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
书写规范、卷面整齐的卷子,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这种卷子在阅卷人看来,容易找得分点,看着也顺心。今年山东历史卷有23.6万份,加上双评和三评卷,总计近50万份。一份写字认真、书面整洁的考卷,能体现出答该卷考生的态度是认真的,这种卷子比字迹潦草、无法辨识的卷子,起码要高1分的印象分。
4.没有预留检查时间。
在高考过程中,考生心态不可能是绝对平静的,再加上文综题目多,需要书写的内容也多,笔下误也就在所难免。但在关键词上有笔下误,易造成失分。在阅卷过程中,我搜集了以下笔下误:群(郡)县制、仿(坊)市界线(限)被打破、弗(佛)教、存天立(理)。还有一些属于常识性错误,如宋代王阳明的“存天理,灭人欲”;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鞅变法维护了旧贵族利益,不利于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还要避免在答题中出现与考题无关的语句。如:老师辛苦了,请高抬贵手,多给几分;我觉得不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了;补充什么材料呀,吃饱了撑的。
三、对备考的建议
1.必须精研考试大纲,把握细微变化,以此为依据进行备考。
2015年山东省考试大纲中说要向全国卷靠拢,很多人没在意,没有加强对以往全国卷试题的练习,结果在第39题和第47题上吃了大亏。
2.不能死记硬背,需理解、应用。
同学们应该减少背诵的时间,要注重理解和应用,着眼于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表达能力的培养。
3.不要迷信教辅资料,要做研究型考生。
在以往备考中,很多同學扮演着知识搬运工的角色,把教材、教辅的整合性知识直接拿起来就背诵,迷信某本教辅、某位专家、某地市题目的权威,自己对如何解题没有想法和见解,这对备考的制约很大。
4.要注重审题的准确性与答题的规范性,尽量避免非智力失分。
附:《2015年山东文综卷历史材料题评分细则》
38.(16分)
(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3分)【若只答出三项中的一项,得2分】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3分)【只要回答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和传统儒家伦理秩序受到冲击中任何一项,即可得3分】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2分)【后两句只要答出任何一项,即可得2分】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2分)【只要答出约束行为和规范秩序中任何一项,即可得2分】
(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3分)【只答出佛教或者道教,可得2分;答三教合一、三教合流,可得3分】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3分)【只答出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或者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即可得2分】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9.(14分)
提取历史信息
层次一: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歷史信息。(4分)例: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只要答出二者之一,即可得2分】“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只要答出二者之一,即可得2分】
层次二:能依据材料,获取表面信息(2分)。例:向阳人悄悄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人们对摘牌行为感到忧虑。
层次三:答案与材料没有联系。(0分)
进行历史解释
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7~8分)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例: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只要答出任何一项,即可得2分】
层次二: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1~6分)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依据考生作答时所涉及要点多少及解释的合理程度等酌情给分)
层次三:不能在历史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没有对历史信息进行解释。(0分)
历史表述
层次一:合乎逻辑,条理清楚,语言流畅。(2分)
层次二:基本符合逻辑,条理较清晰,语言较流畅。(1分)
层次三:缺乏逻辑,条理不清,词不达意。(0分)
40.(16分)
(1)君主立宪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政治上的示范。(3分)【若只答出其中一层意思,得2分】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济上的典范。(3分)【若只答出其中一层意思,得2分】
(2)前者强调英国革命的开创性,把它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2分)【只要回答出其中一层意思,即可得2分】
后者也承认英国革命的重要性,但只把它作为政治革命的一部分。(2分)【回答出后一句内容即可得2分,只回答前一句得1分】
(3)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化的视角研究历史,西方“优势地位”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逐步确立的。(2分)【只要回答出两项中任何一项,即可得2分。全球化也可用全球通史、全球史观、世界一体化、整体史观等词汇代替】
它既是西方自身发展领先于世界的结果,(2分)也是西方对其他民族和地区侵略和掠夺的结果(西方殖民扩张不断扩大,亚非拉很多地区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分)
47.(10分)
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2分)【若只是照抄材料不得分,若答平民地位上升、平民可以做官、布衣卿相、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也可得2分】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3分)【只要答出两句话中的任一句,即可得3分】
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等措施,(3分)【只要回答出两条以上措施,即可得3分,若只答出一条只能得2分】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2分)【回答打击旧贵族势力得1分,回答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得1分】
48.(10分)
建立共和是孙中山个人的革命追求,也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3分)【只要回答出“建立共和”是个人、国家、民族等需要,即可得3分】为了早日结束南北对峙,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共和,孙中山不计个人得失,让位于袁世凯,反映了孙中山高尚的政治品质。(2分)【只要回答出孙中山的高尚品质,即可得2分】
民主共和是历史的潮流,袁世凯为了篡夺革命果实,实行假共和真专制。(3分)【若回答出袁世凯假共和或实行专制的具体措施,也可得3分】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本来面目认识不清,这体现出孙中山的政治局限性。(2分)
49.(10分)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3分)【回答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实现全民族抗战中任何一项,即可得3分】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衰弱到复兴的历史性转折。(2分)【只要回答出两项中任何一句即可得2分】
2008年高考历史热点主观题 篇4
王鹏
2008年高考历史热点主观题
“三农”问题
1、(15分)小岗村、华西村、浙江慈溪是中国农村改革不同时期的典型代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小岗村)全村适龄儿童还没有全部入学,上中学的很少。„„一位30多岁的妇女说:“念上个一两年,也和没念差不多,庄稼人靠劳动吃饭,读不读书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小岗村)同时也出现了与它们经济发展和不适应、很不相称的事情:一是他们在村头盖了个牌楼,花了不少钱。„„二是盖了气派的村公所办公楼。„„农村改革已经快20年了,小岗村至今也不过是停留在兢兢业业地把他们的那几亩地种好的水平上。因此生产结构不合理,多种经营部发展。粮食生产是大幅度增产了,但比较利益低、卖粮难、农民收入低、经济不发达。
--摘自《万里与小岗村--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20周年而作》
材料
二、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把全国的乡镇企业发展推向高潮。华西村办起了年产30万吨线材厂、30万吨轧钢厂、毛纺厂等20多个大中型企业。年产值一年翻一番,1992年为5.16亿元,1993年超过11亿元。
--摘自周大鸣《农民企业家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材料
三、浙江省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创造性地探索并完善了“公司+科技+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运用订单、合约、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联合当地10多个镇和周边10余个县的2万多农户,建立了总面积20余万亩次的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蔬菜基地,„„较好的解决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使每亩土地的产值和利润比传统单一结构增长2-4倍,基本实现了“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两头富”的初始目标,成功地将千百万农户与千百万消费者进行了高效有序的链接。
--据人民网2006年12月25日
回答:
⑴依据材料,概括小岗村、华西村、浙江慈溪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6分)小岗村:单一经营,发展速度缓慢。(2分)华西村:重视发展乡镇企业。(2分)浙江慈溪:发展现代农业。(2分)
⑵依据材料,分析小岗村、华西村、浙江慈溪经济发展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9分)
启示:要重视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讲求实际,不搞形式主义;要面向市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重视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每点2分,最高不超过8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我国现在已取消农业税,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而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中国和前苏联的工业化的资金支持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靠对外掠夺,农业的高积累支持工业发展更是不可避免。结合史实说明前苏联在建国初期,中国在过渡时期,农村经济是如何服从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在这期间前苏联出现了哪些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1)苏联在建国初期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国在过渡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的发展。
(2)问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经济的破坏性特别大,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甘肃省临夏中学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王鹏
过分重视重工业发展,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操之过急。
(3)启示: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农业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等。
3、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之初,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时,一项重大而深远的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神州大地稳步推进。建设新农村,对中国农民而言是一种福音,对中国农村来说是重大变革,对中国农业则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的理想是什么?(2分)政治上摆脱压迫奴役,经济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
材料二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5分)新乐园:人民公社。(1分)
原因: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出,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迅速发展。(4分)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雇了农村生产力,(2分)使农民逐步富裕起来。(1分)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1958年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右图反映1958年河北怀来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的情景。
材料二
1970年,韩国发起了“新村运动”。“新村运动”的初期,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上,地方政府把近20种乡村公共事业的建设项目交给农民自主开发,如修建桥梁、村级公路等。1971年,韩国全国80%以上的农舍都是茅草屋。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政府采取了“政府出大头、地方出中头、农民出小头”的建房政策,即中央政府出建房资金的55%,地方政府出30%,每家农户出15%的方式,国家向农户贷款帮助建房。“新村运动”开始后,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在全国推广水稻高产品种,使韩国稻米产量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也随之攀升。韩国在大力推进“新村运动”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伦理道德水平,培养勤勉、自助协作精神。
材料三
在圈地运动开始的最初时期,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英国统治阶级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四
二战以后,为安置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合作事业,拉长产业链,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采取措施促进非农产业向农村地区扩散;鼓励劳动力由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
甘肃省临夏中学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王鹏
--《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如何?(5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韩国“新村运动”建设的重点工作有哪些?(4分)(3)依据材料三、四,比较英、日两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不同特点。(4分)(4)上述材料对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有何启示?(2分)答案要点:
(1)特点:由许多农业合作社联合组成;全国农户普遍参加;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刮起共产风);集体生活(吃食堂)(4分)
后果:挫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是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因素之一。(1分)
(2)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收入;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4分)
(3)英国主要通过暴力和强制方式,日本采取温和的政策引导;(2分)
英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城市,日本则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2分)
(4)从实际出发,农村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科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安置劳动力。(2分,答到两点即可)
5、假如你是一个导游员,陪同一个外国旅游团到安徽凤阳农村考察,外国友人请你介绍1953-1956年、1958-1964年、1966-1976年、1978年以来凤阳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并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发生变化的原因,你准备怎样介绍呢?
参考答案:①1953-1956年,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社,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1958-1964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各地纷纷组建人民公社,浮夸风泛滥,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③1966-1976年,是十年“文革”时期,农村经济遭严重破坏,农民四处逃荒要饭。
④1978年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农村经济走向繁荣。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政府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8、根据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分析这两次会议的正确决策在贯彻过程中的不同结果及其主要原因。
(1)“八大”背景:①借鉴苏联教训,总结了“十大关系”,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②三大改造完成,国家经济结构和国内主要矛盾已发生根本变化。③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已颁布,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全国人民面临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任务。
(2)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①长期的“左”的错误和十年浩劫,全国经济陷入困境,必须尽快改革。②文革虽已结束,但“左”的思想政策仍在继续推行,必须拨乱反正。③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禁锢开始被冲破。
(3)不同结果:“八大”的正确决策很快被从理论上修改,“左”倾错误随之迅猛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决策得以全面落实,并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2019年高考历史材料题 篇5
◎选修一题型特点
(1)从考查特点上看:命题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
(2)从考查内容上看:以中国的改革尤其是中国古代改革为主;选修和必修相结合;(3)从考查方式上看:以横向或纵向对比、类比为主。
(4)从设问方式上看:一般为两问(分值分配为8、7分或6、9分),主要以考查改革之背景(原因、年高考盟旗制度体现文明、发展;2012年高考王莽改制从反面体现进步、发展。2013年高考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比较体现现代化。2014年高考魏晋法律改革体现法治……因此,在选修一的学习和解题中,不可忽视新史观的引领作用。新史观视野下的选修一
文明史观: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代化史观:俄、日、中、埃的改革如何推进了本国的现代化进程;原发型与传导型现代化的联系与区别。
目的)、内容、措施、特点、影响(作用、评价)为主;
◎应对策略:
(1)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能(四分法、四定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把握命题的特点和规律(考查特点、内容、方式、设问等)(3)了解试题的学术背景和时代背景
(4)注意史观(如唯物史观)、史法(如比较史学研究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史观引领法:
新史观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强调的历史核心价值观是文明、发展、公平、进步、现代化、交流、融合,这在选修一高考命题中也有体现,如2010年高考刘晏改革体现公平、进步;2011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视野下和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俄、日、中、埃改革)社会史观:改革对社会生活的改变与反思 ◎掌握学习方法,总结发展规律。
(1)如何认识改革的实质(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角度)
(2)如何认识改革的历史背景(从社会发展趋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内部原因、外部因素、改革力量及其革新意识等方面)
(3)如何分析改革的作用和影响(3个层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族关系以及对外关系方面——对本国及世界方面——在当时及对后世方面)
(4)如何判断一场改革的成败(2个标准: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5)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5个看:看历史潮流;看力量对比;看政策措施;改革者看素质;看内外环境)
(6)如何评价改革(2个标准: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标准、历史的标准;1个观点:辩证观点)(7)你从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必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措施、用人、策略等)等等。◎课外延伸法:
选修一高考命题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通过研究大学教材,梳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从拓宽学生史学视野的角度,我认为,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改革:
(中)李悝变法、吴起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汉武帝币制改革、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两税法、张居正一条鞭法、考成法、开中法、养廉银制度、改土归流、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改革、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改革、张之洞湖北新政、癸卯学制、壬戌学制、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土地改革、西藏的农奴制改革
(外)大化改新、彼得大帝改革、斯托雷平改革、勃鲁姆改革、日本、德国战后民主化改革、撒切尔改革、里根改革、现代企业改革 ◎选修一: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1.改革定义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
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1)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2)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
②封建社会内部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洋务运动
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②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改革:罗斯福新政、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国家的改革(4)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东欧改革
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开放 3.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4.改革的原因(背景、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5.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成功的改革: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欧洲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2)失败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戊戌变法(3)成功改革的共同原因: ①改革本身顺应时代潮流---根本原因
②改革领导者的杰出才干、坚定意志、灵活决策(4)失败改革的共同原因:
①改革的局限性: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②改革者本身的局限:用人不当、措施不当 ③反对势力的强大
(5)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妥当和符合当时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改革派力量是否足够强大),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是否支持)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⑤国际环境(外部环境)是否有利。6.评价改革的标准(1)标准
①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 ②坚持历史的标准;
③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④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⑤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⑥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基本思路: ①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要求;
②然后再看这次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要求(3)社会效果: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角度分析 7.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国情、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2007-2017
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恩那个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年全国卷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真题汇编
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拜托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9分)
3、(2009年新课标全国卷)(15分)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 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5分)
1、(2007年新课标全国卷)(15分)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5分)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
2、(2008年新课标全国卷)(15分)
材料一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
4、(15分)(2010新课标全国卷)
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
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责”。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
5、(15分)(2011新课标全国卷)
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境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中华民族关系史纲要》等(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分)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
6、(15分)(2012新课标全国卷)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7.(15分)(201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各就砚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有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
一、张之洞为参与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行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8.(15分)(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期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欲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
9.(15 分)(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 “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 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竞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规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 分)
10、(15分)(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11、(15分)(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
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贷币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
12、(15分)(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度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
15、(15分)(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据《清史稿》等
13、(15分)(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族谱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
14、(15分)(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讲师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练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
16.(2017新课标全国1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7分)
17.(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7分)
18.(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
(2007-2017)全国卷选修一高考真题汇编
答案
1、(2007新课标全国卷)
(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2、(2008新课标全国卷)
(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
(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国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3、(2009新课标全国卷)
(1)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2)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4、(2010新课标全国卷)
(1)(8分)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
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
(2)(7分)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
5、(2011新课标全国卷)
(1)旗、盟是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部落、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族自身的社会、政治组织。
(2)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
6、(2012新课标全国卷)
(1)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巩固政权。
(2)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
7、(201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8、(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
(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6分)
(2)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9分)
9、(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8分)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7分)
10、(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
(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失去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6分)
(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9分)
1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整治。(8分)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抵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7分)
13、(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14、(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
(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法,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15、(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
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
16.(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
(1)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意义: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17.(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
(1)原因: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18.(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
(1)特点:改变了北周的严刑竣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019年高考历史材料题 篇6
班级:
姓名: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三 19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推崇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的变革指什么事件?(1分)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这场“变革”给英国带来的影响。(2分)
(3)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的变革的政治前提是什么?(1分)
2.西方很多学者认为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因为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见右图)
材料二 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 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区间彼此隔绝的束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名画《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谁?它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二中的圣萨尔瓦多位于哪一个大洲?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为什么说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3分)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等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1分)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1分)
材料二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 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2分)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分)4.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新闻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水晶宫内挂满万国彩旗,参观人流摩肩接踵,各种工艺品、艺术雕塑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人们惊奇地观看来自不同国家的发明、珍奇和不同产品„„。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材料二:据统计,在已经举办的41届世博会中,全世界有16个国家承办,涉及欧洲、北美洲、亚洲以及大洋洲。其中,举办次数最多的是美国,为12次,包括1853纽约世界博览会、1876费城世界博览会、1893芝加哥世界博览会、1904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等。(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展品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的主要原因。(列举两条即可)(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多次举办世界博览会原因。(1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何影响?(1分)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1分)
5.思想解放促进人类对自身和社会的理性认识,几乎每一次思想解放都带来社会巨大的变革,认识思想解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鲁内莱斯基以新奇的设计和精巧的施工完成了文艺复兴建筑最伟大的杰作——佛罗伦萨大教堂空前高大的圆顶。佛罗伦萨市民都把这座凌云摩天的大圆顶看作新时代、新文化取得空前成就的象征,其轰动效应可与今日之宇宙航行、登月成功相比„在城市共和国中,多数大规模的艺术创作都可供市民群众参观欣赏,使艺术作品更能发挥其社会功能。
——《新艺术:艺术和科学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1)材料一提到文艺复兴时期不少艺术创作可供市民参观,这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精神?(1分)
(2)材料二引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孟德斯鸠,针对“防止权力被滥用”,他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这一主张最早在哪部法律中实现?(1分)
(3)根据材料三,《共产党宣言》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何影响?(1分)
(4)材料四所述“讨论”为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分)会议决定实施何种伟大决策?(1分)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材料二
材料三: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以上材料由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改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岛国”在19世纪60年代末是如何“弃旧图新”赶上历史发展机遇的?(1分)根据所学推断第一个“西方殖民者”是指哪个国家?(1分)
(2)材料二内容反映了“岛国”“弃旧图新”的哪些措施?(1分)
(3)材料三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强国之路上是如何成功解决殖民压迫、国家分裂的?(2分)
(4)通过上述材料的分析,请你谈谈这些国家的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1分)
7.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革命是反对英国的“奴役压迫”的革命。在这个革命中,南方一些奴隶主感到奴隶制度与自由平等的原则格格不入,因而多方寻求废除奴隶制而又不致造成自己的经济破产的道路。但是他们终于没有找到这样一条两全其美的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美国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一中“美国革命”的遗留问题是什么?(1分)最终是通过哪个重要文件解决的?(1分)
(3)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请分析原因。(2分)(4)材料三反映的美国参与的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1分)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材料二:“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真正的狂飙时期。”——马克思 材料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 ——《大国崛起》
材料四:有一位思想家,他“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宣扬人天生的自由,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
(1)材料一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献?通过这一文献该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2分)
(2)根据材料二,请写出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简述工业革命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2分)
(3)结合材料三,请列举一位德国历史上伟大的作曲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涌现出了一批发明家,请写出其中一位人物及其成就。(2分)
(4)材料四中的“他”是谁?他所引领什么运动,促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一场思想解放?(2分)
参考答案
1.(1)制定《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限制王权)(2)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成为英国主要的生产方式。为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加强了海外贸易的发展。(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1)达芬奇 人文主义 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美洲 是世界历史的开始或者世界连成一体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
3.(1)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资本主义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或联邦共和制,民主共和制)。(3)《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
4.(1)时代特点:蒸汽时代 大机器生产
主要原因: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2)主要原因: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3)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事件:一战爆发
5.(1)人文主义
(2)三权分立;1787宪法
(3)作为科学理论指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进入历史新时期;(4)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6.(1)明治维新让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美国(2)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3)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4)要善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科教兴国;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等(言之有理即可)
7.(1)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奴隶制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南北战争扫清了障碍 第二次工业革命(4)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8.(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和解法 篇7
高考历史试卷的第Ⅱ卷为材料解析题, 材料内容以文字史料为主, 也包含表格、图片等素材。有的考题先集中展示材料, 后设置问题;有的考题把材料与问题交叉相间。材料解析题的分值一般占高考历史试卷总分的一半, 且很多考题集中地考查了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 因此学生想要取得较高分数也不容易。下面, 我以2014年高考真题为例, 对高考历史试题中的材料解析题进行分类总结, 以期能为学生们取得好成绩助上一臂之力。
一、历史基本要素类考题
【题型概述】历史基本要素类考题一般考查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内容”“特点”“后果”“意义”等, 有些考题还会把最后一问设置为“认识”“启示”之类的问题。此类考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有关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总结自己的认识、领悟。尤其是“认识”“启示”类考题, 其所占分值比重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逐渐成为考生拉开分数差距的一个关键点。
【真题回放】2014年天津卷 文综历史 第14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 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 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 结果, (希特勒) 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 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 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 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5分)
材料二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 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 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 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 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 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 (的制裁) 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 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 情形也差不多, 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 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 (4分)
材料三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 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 大压力, 要它屈服, 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纵容下, 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 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 他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3) 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 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 (6分)
(4)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 (4分)
【答案要点】 (1) 行动:出兵莱茵非军事区、进军奥地利。 (2分) 变化:从试探变为无所顾忌。 (1分) 影响:打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 (2分)
(2) 思潮:和平主义思潮。 (2分) 原因:许多人认为一战是一个错误, 带来重大伤亡, 因而恐惧战争。 (2分)
(3) 政策:绥靖政策。 (2分) 原因: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 并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3分) 后果: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分)
(4) 启示:对侵略和扩张行为 不能姑息 纵容, 也不能牺牲他国利益来保护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 要警惕历史重演。 (4分)
【总结反思】历史要素类考题在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中广泛存在, 在各地历年高考历史Ⅱ卷中占有很大比重。以2014年高考为例, 大纲卷文综第39题以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棉花为切入点, 从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埃利克·奥森纳的《棉花国之旅》中摘编两则材料, 要求概括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 并说明棉花种植业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福建卷文综第38题考查科举制的特点和积极影响;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2题最后一问要求依据材料, 谈谈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安徽卷文综第36题最后一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
对于这类考题, 考生首先应逐一厘清问题的关键词, 然后参照题目分值确定答案要点的数量, 最后根据要求编写答案, 确保答案要点完整无缺。“认识”“启示”等设问方式的考题貌似灵活开放, 考生作答时要力戒漫无边际、随心所欲, 而应紧扣题眼、精心组织答案。
二、古今中外纵横比较题
【题型概述】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历史学科贯通古今中外, 故比较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历史学科中, 对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对照, 归纳异同, 分析成因, 概括发展规律, 揭示本质, 统统要用到比较法。在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中, 对古今中外的纵横比较也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考查要求, 频频出现在材料解析题中。从比较对象所涉及的时空角度进行分类, 一般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类。纵向比较主要是从时间角度, 对同一民族、同一区域、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横向比较主要是从空间角度, 对同一时间段内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
【真题回放】2014年新课标 Ⅱ卷文综 第41题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 (节选)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其中一处不同, 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观点正确, 合理充分)
【答案要点】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 目录B以16世纪为开端。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 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 思想领域拨乱反正, 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 所以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 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总结反思】此题巧妙节选了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目录, 考查不同时代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对世界历史做出不同分期的原因。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两份目录主要是对世界近代史的起始时间界定不同。除上述参考答案中提供的角度外, 考生还可以从教材目录中涉及的领域进行比较:目录A单纯叙述政治运动、阶级斗争, 目录B则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艺、宗教等诸多领域。2014年同类考题还有:新课标Ⅰ卷第40题比较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其出现的背景, 分析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重庆卷第14题比较宋代“三舍法”与国民政府的教育考试、美国SAT (学业性向测验) 和ACT (高校测验) 的区别;四川卷第13题将中国“瓷都”景德镇与欧洲的梅森相比, 分析梅森瓷业辉煌300年的独特之处;山东卷第46题直接比较在改革问题上, 光绪帝和康有为认识的相同之处。对于以上试题, 首先要明确比较项有几个, 求同还是求异, 或者是异同兼顾。然后找准比较点, 即确立比较角度, 这是关键所在。考题通常已经设置了比较点, 即可按题目要求进行比较;题目没有明确设置比较点的, 一般从背景、原因、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最后组织答案。不管共同点还是不同点, 都要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回答共同点时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 并套用“两者都……”这一通用模式;回答不同点时, 要对所有比较项逐一作答, 采用“前者……;后者……”的格式。
三、阐释、评价类考题
【题型概述】柯林伍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人类的历史活动渗透着人们的主观判断, 所以历史学科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对历史进行反思。因此, 历史高考题从来没有忽视过对历史事物进行阐释、评价类试题的考查。这类考题将各类历史信息融合在一起, 贯通中外, 所设问题均涉及对“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的考查, 体现了当今高考对文科综合能力的要求。
【高考真题】2014年高考四川卷文综历史第14题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10分)
材料二
材料三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 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上图中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10分)
材料四“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 其实, 那个时候的中国, 天下滔滔, 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 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 欲破启锢闭, 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 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 “西用”无所依托, 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 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 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 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6分) 按照这一原则, 任选表1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 (4分)
【答案要点】 (1) (10分) 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 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 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 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 (10分) 整理:图中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 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果:鸦片战争后,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 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3) (10分) 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维新派实力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 民主革命势力迅速发展的历史现实。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 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英试图把中国引入民主政治轨道的追求。
【总结反思】这一题型由传统的历史问答题变化而来, 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此类考题不仅考法灵活多样, 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所占的题量、分值有增无减。2014年各地高考试卷中, 新课标Ⅰ卷文综第41题题干摘编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 要求考生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 并说明修改理由;江苏卷历史第23题要求考生从纵横两方面说明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中, 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北京卷文综第39题提供四幅地图, 要求考生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 结合所学, 对地图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山东卷第39题要求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这类考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教材和传统学术观念补充、纠偏的功能。在作答过程中考生必须注意问题中的两类要求, 即“根据材料”与“结合所学知识”, 注意处理好试题材料与教材知识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学习型考题
【题型概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思维已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近年来, 各地历史高考题对此趋势亦及时跟进, 在题目中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情景, 提供充实的资料, 确定研究的主题, 明确研究任务, 设置相关问题。这类考题试图让考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完成考试任务, 同时对历史课堂教学起引导和指向的作用。
【真题回放】2014年山东卷文综第38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 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 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 父为其订了亲, 未婚夫不幸去世, 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 不满这种包办婚姻, 因而反抗出走, 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 积极的和环境奋斗, 向光明的人 生大路前进。”
结论:
1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 保守和进步共存。
2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 研究该课题时, 兴趣小组为什 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4分)
(2) 根据材料乙、丙, 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1的依据 (举一例说明即可) 。 (6分)
(3) 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 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6分)
(4) 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 对结论2加以阐述。 (8分)
【答案要点】 (1) 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 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 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 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1的关系, 举一例说明即可。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 希望娶鸣凤为妻等, 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 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 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 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 材料丙。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 相对较为真实, 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 文学作品,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 但有艺术加工成分, 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4) 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 新观念、新思想, 促进了女性解放。文 化上, 新式教育 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 民主、科学的 弘扬, 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上述史实表明, 反对专制制度, 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 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总结反思】2014年各地高考试题中还有很多与上题类似的题目, 例如:江苏卷历 史第22题提供《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要求考生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广东卷文综第39题要求考生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 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从材料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安徽卷文综第37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 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 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浙江卷文综第39题考查考生在评价拿破仑时, 更注重材料所列四种主张中的哪一种, 要求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上海卷历史第39题要求考生以“人与环境”为主题, 叙述人类在工业进程中所付出的代价。上述考题都设置了研究性学习的情景, 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作答时, 必须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
2019年高考历史材料题 篇8
【关键词】高考历史 材料题 特点 解题
【中图分类号】G63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41-01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历史这门课程在高考中试卷试题结构是一直有所改变的。结合过去几年间的出题规律来看,有很多试题是通过材料的方式来呈现的,且在全部试题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给予材料题教学给予充分重视,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思维去思考,并逐渐的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一、把握材料题的命题规律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材料题的命题大致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命题中材料形式的试题比例近几年都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笔者通过对福建近 4 年高考历史试卷进行统计,选择题中的材料性题目,2012 年有 7 题,占 28 分,其余三个年份 2010 年、2011 年和 2013 年都各有 9 题,占 36 分,如果加上固有的材料解析题 52 分,整份试卷材料题达到了 80 及 80 分以上,由此可见,材料性题目在历史高考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其次,命题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时代性、实践性,注意用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来解答问题。
再次,命题特别强调开放性与层次性,主张采取 SOLO 分类评价法,即开放式与能力层次评分法,以此达到三个重视: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史论与史观的培养。此类命题在历史的材料解析题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综卷第 38 题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具体说来,就是给出相关材料后,根据材料进行设问,设问往往围绕四个层次展开,分别为读取信息、辨别历史、阐释历史、论证问题。所谓的读取信息就是要求学生阅读理解图文材料和试题要求,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将有效信息完整地、准确地、合理地表达出来;辨别历史即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阐释历史就是要客观的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论证问题即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从而能够批判、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注重复习准备工作,提升学习效率
(一)立足于基础知识,研究教材
要学好历史这门学科,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关键。现在有不少学生主观地认为,只要平常多接触一些深题、难题,那么,在考试中就会多一些胜算。其结果恰恰相反,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没能掌握透,那么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就更难以领会,又花了时间,又没有收到成效,做材料解析题也是如此。尽管课改以来,在命题形式上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所提供的材料还是所提供的设问,都是立足于教材的基础知识,然后进行延伸与扩展。所以,笔者一贯主张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多研究教材,夯实基础,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力求将知识点讲细、讲透,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很好的“消化、吸收”。
(二)加强知识的整合,树立通史观念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是采取模块专题史的体例进行编写的。这种编写形式虽然有利于同类性质问题的综合归纳,但是,它本身也打乱了史学的通史体系,对于中学生来说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同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做题。当材料题给出一则或几则材料时,学生往往由于通史概念的缺失,难以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时代以及前后相关联的史实,从而不能判断材料所体现的时代背景,那么这道材料题的相关设问也就无从回答。所以,在日常的学习和复习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在现有教材基础上重构通史体系,以有利于对历史的发展和延续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便于对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与背景进行了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读懂材料,理解材料,然后做好材料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读多练
知道了材料题的命题规律和掌握了复习的一些注意事项之后,并不是意味着就能够顺利地完成答题。所谓实践出真知,没有在实践中真正具体的进行演练,一旦遇到题目,尽管理论上有一套一套的方法,但是还是会感觉难以应付。因此,在平常一定要多读多练。读得多了,不仅能够加快有效读题的速度,而且能够扩展材料接触面;练的多了,答题的感觉就培养出来了,就能够善于捕捉材料与问题的核心,还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临场的发挥都是有极大益处的。
三、讲究应对策略,提升解题能力
(一)先审题,后阅读
多数考生通常的做法是,拿到材料解析题后,就迫不及待地将材料进行阅读与分析,然后才看设问。这样做的不足之处在于,在不了解问题的情况下阅读材料,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也影响了对材料的理解度。所以,采取先审题,后阅读材料,可以做到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并且在所要考查的问题明朗的情况下阅读材料,很容易使我们体会到材料所反映的背景、核心等实质性内容,可以直奔主题,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可以说,材料解析题设置的问题为我们阅读理解材料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仔细审题,认真阅读
做材料解析题的题目,最忌讳只浏览大意。没有仔细认真的审题和阅读,往往会漏掉许多重要的信息。这类题目,经常在问题的设置和材料中隐藏一些“陷阱”,比如一道题中,常常会包含不只一个问题,而是多个问题;所要回答的问题并不浮于问题语言的表面,而需要经过细致的分析才能发现;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有时并不在材料段落中体现,而在于材料的作者或者该则材料的出处等等,这些都需要仔细审题。认真阅读材料才能有所发现,这也是做好材料解析题的必备条件。
(三)紧密结合教材,切忌答题与教材分离
众所周知,历史材料解析题的一大特点是“材料在教材外,答案在教材内”,所以在审题和阅读材料后注意与书本相关知识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进一步提取有效信息。
(四)答题序号化
目前评分标准多数还是采取“踩点给分”,即要点的全面是首要的,然后才是各点的完整性。因此,在答题中,笔者强烈建议必须分点答题,注明序号。这样既能及时发现答案的遗漏点,保证要点的齐全,又能显示答题的条理性,符合解题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陈龙.浅谈如何做好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J].考试·教研版,2011(12)
【2019年高考历史材料题】推荐阅读:
高考历史 文字类材料解析题做题方法10-06
2019版高考历史第一轮05-23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06-26
高考历史图表题08-08
历史高考题解答策略08-10
题型——高考历史地图题07-21
高考历史必背大题知识点10-28
近三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07-07
2019高考文化常识题07-15
高考历史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