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图表题

2024-08-08

高考历史图表题(共9篇)

高考历史图表题 篇1

历史图表类材料题是以图片、数据表格、地图等为载体, 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一体, 将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地结合起来, 而且因其材料篇幅小、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阅读量小、可视性强等特有优势, 能为考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 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广阔空间, 在近几年高考命题中颇受青睐。 它提示我们掌握阅读和使用教材图形的知识和技能是准备高考的重要环节, 因此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应重视图文资料, 拓展历史知识, 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卷, 图表类材料题按图形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数据图表类、图片类和地图类材料题, 现以近几年江苏高考历史卷为例, 从这三种类型分别谈谈它们的特点、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数据类材料题

数据图表类材料题主要以数字表格、线型示意图、柱状数据图等为载体, 利用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数据图表类材料题的试题特点主要有: 一是以数字信息材料或表格为载体, 要求学生将数据信息转换成历史文字知识和信息;二是数据图表类题在表现形式上, 不如历史图片那样形象直观, 核心信息量隐藏较深, 要求考生善于辨别获取, 只有从综合的角度多方面对比材料信息的基础上, 才能明确材料的主题及命题意图, 因而对考生的比较归纳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例一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题)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由此可见, 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以例一为例, 该题问题比较笼统, 需要看清数据图要表达的意思, 往往有同学比较直观地只关注士族子弟占了绝大多数, 就误认为是九品中正制的表现, 贸然选择了A或者B选项, 这就犯了没有全面分析数据图的错误。 该图应该表达两层意思:其一, 《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族及小姓三部分, 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了多个阶层, 并没有完全被特权阶层垄断;其二, 在这三部分中士族子弟占了绝大多数, 说明唐代科举制没用完全打破特权低位, 所以还不是特别完善。 故选D项。

由于数据图表类材料题是以表格、 数据曲线等为载体因此在解答本类题型时, 第一步要高度关注题干和注释中的关键词, 例如其中的限定词和答题要求等, 表格类题中的关键词是解题的钥匙, 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第二步, 就要带着题干的问题仔细阅读数据信息, 对数据要“三把握”:一是把握表格数据本身或者注释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界定历史线索的范围;二是把握表格反映的问题实质, 确定答题方向;三是把握表格的关键信息, 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 明确内涵和外延。 第三步, 捕捉表格中的隐藏信息, 即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 第四步, 联系课本知识, 利用阶段特征, 分析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最后综合判断, 得出答案。

二、图片类材料题

图片类材料题是历史考卷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它主要以历史照片、图片或绘画等为载体, 考查学生对图片的理解认知能力和运用图片提供的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这类试题资源比较丰富, 且提供了直观形象的试题情境, 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

历史图片类材料涵盖了选择题、 材料题及问答题等各种题型, 其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试题提供图片材料 (宣传画、漫画、历史照片、文物展示等) 及其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 二是提出“设问”, 指出解题的方向和范围。 这类试题的基本特征是:试题新颖直观、生动活泼;强调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 要求考生弄清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体现不同学科之间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

例二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11题)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 在这一过程中, 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

以例二为例, 该题分别提供了宣传画和文物展示两种图片, 题目设问的方向比较明确, 围绕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展开。 本题的难点在与学生对图片表达的历史信息不明确, 造成无从下手的局面。解答时, 要先通过观察三幅图提示的历史信息, 如合作社、人民公社、承包合同书等进行辨别, 明确三幅图分别代表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者责任制, 进而运用所学知识, 联系生产关系, 得出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但是土地的用途、所有权及规模都没有发生变化。 故选A项。

图片材料题将一定的信息隐含在图片里, 借助图片研究事物的特征、规律或联系等, 解答好这类题, 需要坚持“两步走战略”。 第一步:审, 一是审图和注释, 要求弄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有几个要素和几层含义;二是审标题, 因为标题是图片的题眼或中心, 能够迅速缩小答题范围; 三是审设问, 设问是图片题的题点所在, 不同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 只有把图片内容与设问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答问题。 第二步:联, 即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 注意图与教材相关知识的联系。

三、地图类材料题

历史地图是研究历史事件发展脉络的直观材料, 在反映历史战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地图类材料题以地图为载体, 既考查了学生对地图信息的处理能力, 又考查了学生依托地图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更考查了学生的相关地理学科能力, 体现了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对学科间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

地图类材料题可以涵盖各种题型,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地图为主题情境, 用直观的图示代替文字描述反映历史现象, 主要考查学生读取地图的信息、理解地图所涉及的基本史实的能力;另一种是以地图辅助文字材料来设题, 融读图、阅读文字、逻辑思维于一体, 在该类题型中, 地图和文字之间有密切联系。

例三 (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6题) :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 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以例三为例, 该图很明显考查的知识点是甲午中日战争, 解题的关键在于判定该图片是哪场具体战役, 这也是本题的难点所在。 很多考生表现出对地图不熟悉, 纠结于黄海海战还是威海卫战役, 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和充分挖掘地图信息, 我们可以判别出该地图反映的是威海卫战役, 在本次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故选A项。

解答地图类材料题可分别对待。 一是以地图为主题情境, 另以文字补充地图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 解题的关键在于从地图中提炼信息, 并以文字传递的信息为补充,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筛选, 得出正确答案。 二是以文字材料为主题情境, 以地图作为辅助。 解答的关键在于对文字材料所隐含的信息进行深挖和解读, 以地图所传递的信息为补充, 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判断, 正确作答。 三是图文并重型, 文字和地图材料都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依据, 并可相互参照和佐证。 解答的关键是地图和文字同时挖掘有效信息, 并互相参照和佐证, 得出答案。

通过以上三道例题的分析, 针对高考中历史图表型材料题的类型,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解题方法和技巧:

第一, 审题, 即审清设问规定, 明确题意要求。 首先, 要审清设问中的关键词语, 它规定了具体的作答要求。 其次, 要审清材料、设问和课本三者间的关系, 理解以设问为中心的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侧重点, 进而融会贯通、迁移知识、选取有关历史知识作答。

第二, 辨别图表数据, 挖掘并提取有效信息。 就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据, 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历史信息, 这是解题的关键, 并结合设问规定的作答要求, 对判读分析出的材料信息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提取。

第三:规范用语, 关注分值, 完备答案。 就是把提取出的有效信息付诸实施, 形成语言准确、内容完备的答案, 同时要关注试题的分值, 根据分值安排答题量, 这样能迅速有效地把握答题量。

总之, 在解答图表型材料题时, 要根据图表型材料题的特点, 灵活运用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把一般特点与具体问题结合起来, 才能融会贯通, 提高得分能力。

高考历史图表题 篇2

作者: 陶莹 郭涛 稿源: 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2010-05-19 11:09

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讯 在高考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考生怎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地理备考,昨日,西北师大附中地理高级教师王述华做客本报热线8119000,就广大考生关心的问题做了解答。

地理考试最大的难点就在综合题的图文图表题,王老师建议考生在做此类题时特别要注重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要细、要慢,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和解答范围。

【答疑实录】

读者:请问综合题的审题有哪些技巧和重点需要注意?

王老师:人文地理题需要掌握答题套路,如农业区位,需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工业区位,从资源配置、地理位置、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工业基础、科技、等方面分析。交通区位(如港口)从陆域条件、水域条件、经济腹地及依托城市分析。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及成因的探究。

读者:如何提高地理选择题里的图文题做题效率?

高考历史图表题 篇3

1.分布情况。

2.特点。

(1)图表丰富,形式多样。几乎每套高考试卷的历史试题中都有图表题,且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涉及,从上表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安徽、山东、江苏、福建、四川等地的高考尤其重视此类题型。多种多样的图表,如表格、柱状图、漫画、时间轴、照片、图片、曲线图、绘画作品等,体现了“创设多样丰富情境,促进考生有效学习”的理念。

(2)考查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总体来说,经济史试题比重较大,且以统计数据为主,多为表格形式,也有曲线图、柱状图等,旨在通过数据的变化反映经济发展趋势。以统计数据为主的计量史学是当前史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大量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试题的出现体现了史学研究成果对高考的渗透。

(3)关注社会现实,注重图表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高考历史试题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图表题是实现这种联系的重要媒介。例如,北京卷文综第37题第(2)小题、福建卷文综第17题、四川卷文综历史第10题、重庆卷文综历史第8题等,均通过试题的考查,引导考生关注现实。

(4)注重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迁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本质、分析历史原因、推断历史结论、概括阶段特征等能力。对分析问题本质能力的考查多体现在漫画类试题中,对分析历史原因、推断历史结论、概括阶段特征能力的考查多体现在数据统计类试题中,而对提取有效信息、迁移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几乎在所有类型图表题中均有体现。

二、高考历史图表题的解题技巧

一般来说,历史图表题的解答策略是:先读懂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然后把材料与教材结合起来,将材料内容定位于某个历史阶段,最后审清设问,总结答案。另外,解答图表题还有一些特殊的思路和技巧,下面就结合例题分类讲解。

1.图片类试题。

解答图片类试题时应先分析图片信息,将其在脑海里转化为文字信息,然后再回归课本,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中,寻求正确答案。

例1.(2014年高考浙江卷文综)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可先观察甲图,受满族习俗的影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政府要求全国男子蓄辫;再观察乙图,民国初年,出于反对专制统治的需要,政府强行剪辫。由此可知,某些生活习俗与政治联系紧密,故选B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而且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蓄辫、剪辫风俗的变迁不能反映出专制王朝的兴衰和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故排除C、D项。

答案:B

例2.(2014年高考江苏卷历史)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图片史料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图片中文字信息“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说明该谕旨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有关,故A项错误;“香港仍坚持‘赏借’”说明清政府仍坚持天朝上国的思想,故B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当时《南京条约》还没有签订,故C、D项错误。

答案:B

2.漫画类试题。

解答漫画类试题时,考生必须根据漫画间接提供的信息,如作者、主题、时间、附加文字等,准确提炼漫画的寓意、背景、史实,然后结合题目作答。

例3.(2014年高考四川卷文综历史)右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 )

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提取漫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漫画中人物的部分身体异化为钢铁构件及工具,寓意人被视为没有感情的工具,人性被忽视,反映了工业革命下工人的处境,故B项正确;漫画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而非正面影响,故A项错误;从电影的背景与内容可知,电影描绘的是世界经济危机后期工人的生活状况,与应对危机无关,故C项错误;《摩登时代》是用喜剧的手法描绘工人的生活,故D项错误。

答案:B

例4.(2014年高考江苏卷历史)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解读漫画并获取信息的能力。漫画中人物剪掉一部分发辫并不表明“盲目崇尚西洋风尚”,故A项错误;漫画体现不出“刻意保存传统精华”,故B项错误;漫画中人物剪掉一部分发辫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部分人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故C项正确;D项说法不符合漫画主旨。

答案:C

3.地图类试题。

解答地图类试题时,考生必须读懂地图,根据地图中的自然地理名称、区域范围等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判断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例5.(2014年高考广西卷文综)右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 ( )

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

B.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D.德国即将进攻波兰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解读地图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地图中奥地利处于德国势力范围内,说明其已经被德国侵占,故选择B项;三国轴心形成是在1940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项;地图中捷克斯洛伐克不处于德国势力范围内,说明不是慕尼黑协定的结果,故排除C项;D项中事件的发生时间是1939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答案:B

例6.(2014年高考浙江卷文综)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下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

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B.1946年的联合国

C.1949年的北约D.1967年的欧共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地图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二战时意大利是法西斯国家,故排除A项;意大利是二战战败国,不可能在二战刚结束时就加入联合国,故排除B项;英国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故排除D项。

答案:C

4.表格类试题。

对于表格类试题,除了要看清表格中的文字、注解等,还要对表格中的内容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总结出数据变化的基本趋势,并思考这种趋势背后的历史原因,进而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例7.(2014年高考江苏卷历史)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表格解读史料并获取信息的能力。余粮收集制的推行导致了1920年至1922年较高的平均税款,但这并不是1922年以后平均税款降低的原因,故A项错误;1921年以后,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了原来的余粮收集制,从而导致了1922年至1924年较低的平均税款,故B项正确;实物配给制的废除属于产品分配领域,不是造成农业税变化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模式”后出现的,在1930年开始推行,不在本题讨论的时间范围内,故D项错误。

答案:B

例8.(2014年高考重庆卷文综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析:表格类非选择题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考查考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对于“是什么”的解答,一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图表中获取表面信息;二是挖掘深层次的信息。解答“为什么”时,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注意表格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表格与教材或其他材料的联系,寻找题目与教材知识或其他材料的结合点。解答“怎么样”时,要根据表格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此题第一小问要求“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即要求回答“是什么”。根据表格可知,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减少。第二小问要求分析原因,即要求回答“为什么”。联系题干材料和教材知识可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又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答案: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三、2015年高考历史图表题的复习备考策略

1.狠抓基础,关注图表,注意分类。

虽然高考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其考试资源逐渐向教材外延伸,但历史学科能力是建立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的,即“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中”。历史图表题的材料多半出自课本,但也有少数来自课本之外。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既关注课本中的图表,也关注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的课本外的图表,并将这些图表按照上述分类,用课本知识加以诠释,从而使课本知识与图表紧密结合起来。

2.强化训练,熟悉题型,提高能力。

要想在高考中熟练解答历史图表题,就必须在复习备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强化训练有利于我们掌握各种图表题的解答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强化训练中的图表题可以是往年高考真题,也可以是各地模拟考试中的新颖图表题,还可以是教师原创的图表题。

高考历史图表题 篇4

一、局部图补充为整体图

【例1】 (2007年全国文综1) 图1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 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 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 (1) - (3) 题。

(1) 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 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 。

A.5时B.15时C.9时D.19时

解析:图图转换:把图1补充成完整图 (即图2) 。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 则北极附近是极夜;M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因M、P两点的经度差为45°, 则地方时相差3小时;P点在M点东侧, 因此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5时。

(2) 若此时为7月份, 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 。

A.55°N B.65°N C.75°N D.85°N

解析:图图转换:把图1补充成完整的侧视图 (即图3) 。若此时为7月份, 则北极圈附近出现极昼, M点所在66°34′N-90°N, 而且应接近66°34′N, 因此M点所在的纬度数可能是75°N。

(3) 若Q地的经度为0°, 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 。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解析:图图转换:把图1补充成完整的北极地投影图 (即图4) 。若Q地的经度为0°, 此时正是北京日出 (如图4表所示) , M点 (45°E) 是纬线圈和晨昏圈的切点, 地方时为0时, 北京 (120°E左右) 的地方时约为5时, 昼长为14小时, 说明北半球为夏季。在四个选项中洛杉矶是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易发生森林火险, 其等级最高, 符合题意;长江下游枫叶正红指秋季;长城沿线桃红柳绿指春季;南极地区科考繁忙的季节则是冬季。

二、生图转换为熟图

【例2】 (2008年全国文综1)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 km2, 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 图5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 据此完成下题。

在该水源地内 () 。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解析: (1) 图图转换:把生图 (图5) 转换为熟悉的图 (下图2005年全国文综1) , 从下图中看出如果水田主要分布在AA′河谷, 而旱地主要分布在CC′河谷, 那平均海拔水田高于旱地, 故B错;从图5中看出石砾地主要分布在河谷, 则C错;河谷没有高山灌丛草甸, 而且从表1中看出阔叶林的比重是25.30%, 那河谷中阔叶林面积不是最小, D答案错;坡度越缓越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从图5可以看出, 水田和旱地的面积在阳坡大于阴坡 (特别是水田) , 因此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A答案正确。

三、抽象图转换为直观图

【例3】 (2008年全国文综1)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 (图6) 。读图6, 完成 (1) — (2) 题。

(1) 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

A.道路 (1) 为直线

B.道路 (2) 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 (3) 最长

D.道路 (1) 和 (2) 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2) 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 最适合行车的是 () 。

A.道路 (3) B.道路 (1)

C.道路 (1) 和 (2) D.道路 (2) 和 (3)

解析: (1) 图图转换:把抽象的地形剖面图 (图6) 转换为直观的景观图 (图7) 。从图中不难看出道路 (3) 为直线;道路 (3) 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道路 (1) 最长, 道路 (1) 和 (2) 在海拔150米到约250米这一段平行, 所以道路 (1) 和 (2) 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的选项D正确。

(2) 从图6可以看出 (1) 线路所经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度最小, 那坡度应该最和缓, 有利于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因此B答案正确。

高考历史大题:历史大事件综合题 篇5

夯实基础知识

理解知识点

首先要准确记住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概念等基础知识。多看书、常复习、采用一些容易记忆史实的方法,如:比较记忆方法、理解记忆方法、联想记忆方法(如时间联想法、人物联想法、事件联想法)等记忆历史史实。

其次是要掌握好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内在联系,以重要知识点为基点。

如文艺复兴这个知识点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冲破宗教会神学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于是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它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而文艺复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创世精神,又极大地鼓舞着当时的人们去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地理大发现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完成的;与此同时宗教改革也受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资产阶级借助反对天主教会神学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整个欧洲社会的进步。文艺复兴是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同时它又与地理大发现及宗教改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鸣锣开道。

当我们理解了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后就很容易解决这段历史问题。

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史实

将知识系统化和形成完整性对学生复习历史有重要的意义。如中国近代的每一个变化无不与世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复习中国近代史一定要把历史事件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中学习,形成历史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每年高考出什么样的题,学生在考前很难预料,但学生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就是将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

如“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的背景从国际角度分析是一战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从国内角度分析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北洋军阀统治对内镇压革命对外卖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巴黎外交失败引起了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而“五四”运动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阶级)条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民主科学的指导。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出路,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设问,但回答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史实都是一个,所以对每一个历史知识都要做到全方位地掌握。

学会以不变应万变

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分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知识点的考查具有完整性、跨度大和逐层深入的特点(表现在选择题上);

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综合”的特点,尤其是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的答案来看,精练、概括性强、可操作性强,而且许多答案出自于书上的内容甚至章节目录及标题(表现在材料式的问答题上)。

在高考中通常考题所要考查的不外乎有这样几种情况:

1. 考查基础知识的准确再认再现;

2. 考查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3.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考查在比较知识异同基础上的归纳、概括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属性的能力;

5. 考查在庞杂的史料中提出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6、归纳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7. 考查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的再造能力和潜在能力;

8. 考查各科综合能力的掌握情况。

高中历史的学习建议、

一、博采厚积,品味畅游历史知识长河的快乐

历史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到积累并理解历史的过程。如果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进程是一条长河,那么中华文明就是长河中一股源远流长永不间断的涓涓溪流,她流淌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兴衰、悲欢离合、失落荣辱、艰辛发展、智慧梦想……而所有这些对我们未来成长有用的历史知识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历史课程、历史教材、名胜古迹、文物遗存、媒体网络以及历史典籍等来广泛涉猎、博采厚积,可为我们进一步感知历史的本真做好积淀。而今天我们能有幸畅游于历史知识的长河,从我国古代历史的学习中,我们会为北京人能吃上烧熟的食物而激动不已,为商代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而兴奋莫名,为汉代人们第一次穿上薄如蝉翼的丝衣而快慰,为南朝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而喜悦,为唐时开明盛世万民归一文化辉煌中外往来频繁而惊叹,更为明时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祖国的统一而骄傲,为祖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累累硕果而自豪;从我国近现代历史的学习中,我们也会因祖国的贫弱而被动挨打甚至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羞愧,为近代先进的国人艰辛求索中国革命的道路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喟叹,更为共产党人多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使多难的祖国终于崛起复兴而振奋。上述这些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心灵悸动的历史信息,我们积累的越多,我们的人生就会越充实快乐智慧。

二、体验亲历,品读探究历史本真的情趣

《论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对历史的学习,我们拥有广博的知识还不够,更要灵活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途径和方法,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品读探究历史本真的情趣。如“西安事变”一目,为更好地理解事变相关史实,我们可以按照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史论等历史要素来编演情景剧,同学们想象穿过“时空隧道”神入历史情境,让自己成为当时的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周恩来等历史人物,象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体验探究他们当时的心境,可以帮助我们感悟历史的本真,夯实我们的历史记忆。所以,课堂上老师为我们创设的一些讨论、展示、游戏和讲故事等活动,我们除了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展示学习收获外,还要尊重他人的看法,分享他人的智慧,激发、拓展自己的思维。而下列“提纲挈领,仔细研读”、“织网串珠、梳理架构”、“易思善疑、观察联系”等都是很好的历史学习方法,只要我们在学习中能灵活运用,就能帮助我们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基本线索和历史的学习要点等,并促进我们养成归纳综合、勤思善疑的学习好品质。

三、感悟践行,品尝汲取历史智慧的硕果

历史是一种记忆,皇城古道、爱恨情仇;历史是一种知识,四大发明、唐诗宋词;历史更是一种智慧,存续文化、鉴往知来。我们的先人在不断吸纳、创造和丰富历史文化中,也使人类从愚昧野蛮走向了进步文明。历史上数不清有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不仅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而且也实现了其人生的价值,而这些都与历史的陶冶感悟启迪分不开的。如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表现了大禹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和万丈豪情。我们景仰他们,珍惜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细细品尝从中汲取到的历史养分,并用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践行他们的品行,必会为我们未来健康、美好的人生涂抹上绚丽的神彩。而历史上更有诸多发明、改革、战争等重大史事,均会给我们未来的人生以启迪和警示,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做法,同样会使我们从中悟出许多道理,学会怎样做事和做人,进而使自己变得更聪慧起来。

生命有限,学海无涯。愿同学们能在人生积淀的关键时刻,带着浓厚的历史探究情趣,广泛涉猎对自己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用的历史信息,熟练掌握对自己终身学习有用的历史学习途径和方法,主动探求祖国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不断反思中华民族艰辛前行的经验教训,积极吸纳中华历史文明的智慧,博古通今,鉴往知来,继承弘扬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并在尊重和欣赏祖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用深远的历史眼光,怀着宽广的世界胸怀,在有限的时光里,博采、探究、感悟、践行,我们就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发展成为能适应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国家栋梁之才!

★ 高考历史大题题型答题技巧

★ 历史大题套路

★ 高一历史大题答题总结

★ 做历史大题的步骤方法

★ 江西高考部分题型有微调

高考历史图表题 篇6

关键词:高考地理;图表题;图图转换

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地理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了地理图像或图表的重要性。在高考地理题型中,地理图像或图表题属于一项重要组成,并且其分值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地理图像题型比例之所以能够广受重视,一方面是地理图像具有信息量大、精确度高以及知识结构更加直观特点,另一方面则是学习掌握和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学习和掌握好地理图像或图表知识,已成为中学生高考地理成绩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

一、高考地理图像、图表现状特点分析

伴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考地理图像、图表题在数量上呈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其分值所占比例日趋提高。在题型设计方面,高考地理图像、图表题以综合题和选择题两类题型为主。在地理图像、图表能力考察方面,综合性题型主要考察了学生根据图像、图表分析,对气候特点、降水特点等自然特征和交通路线、居民布局等人文地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此将各种知识串联起来;选择题型则以设问形式,着重对基础地理知识、表格数据信息以及空间定位能力掌握情况等进行考察。

由此可见,高考地理图像、图表题的主要特点表现为[1]:首先,在高考地理信息的呈现方式主要在地理图像、图表的基础上展现,有效的考察了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能力,并且结合自身所学地理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的能力,即“信息获取收集——信息汇总整理——信息问题分析——信息问题解决”模式;其次,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区域图的考察力度加大,其分值比重逐年提高,即高考地理图像、图表题型主要以区域图为载体,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理解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等。

二、高考地理图像、图形分类及判读方法分析

当前,对于地理图像、图表的分类方式复制多样,还未形成统一标准。结合近几年高考地理图像、图表题型,可高考地理图像、图表分为等值线图、区域分布图、地理统计图、地理示意图、平面地形图和剖面图、景观图和漫画等。

针对不同地理图像、图表,其判读方式方法不同,具体有[2]:

(1)对于等值线地图判读时,其主要以等压线图、等温线地图和等高线地图为主。其中,在进行等压线图判读过程中,在辨识气压场形式基础上,对风力方向和大小进行判别,以确定天气情况;在进行等温线地图判读过程中,应明确冬季线密夏季线稀、陆地线密海洋线稀、温带线密热带线稀的理论基础;在进行等高线地图判读过程中,首先确定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其次将其相对高度计算出,最后采用辅助线法进行判读等高线。

(2)对于区域分布图判读时,首先根据已知或隐含的区域图信息对区域位置进行判断,其次进行高考地理试题中地形分布题解题中结合上一步区域位置完成。区域分布图题型解答要求学生日常加强不同区域图对比、组合练习,以培养空间定位能力。

(3)对于地理统计图表题判读时,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地理统计图表所包含的地理信息能够正确理解,并对其信息等级、数量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等进行判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 日常学习中加强综合分析、逻辑推理、思维发散等能力,以便于在解决高考地图试题中对地理规律、原理以及特性等进行分析说明。

(4)对于平面图和剖面图判读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判读平面图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平面图形态、数量以及其他特征参数着重把握,诸如山脊、悬崖、等高线疏密和形态特点等;在判读剖面图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对几何立体图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将平面图与剖面图相互转换能力。当遇到平面图或剖面图考题时,考生应首先对剖面图起始点、特征点、终止点等进行确定,以及实现对其高差、高程等信息的判读;其次,应针对地形图中等高线与剖面线交点进行计算,已解决相应问题。

(5)对于景观图和主体漫画判读时,其中景观地理图以描述地理景物为主,判读过程中首先对于地理现象、地理因素等进行相应说明,其次准确分析出景观地理图中各特征因素间相互关系,最后结合地理景观图信息和联系相关地理知识实现对问题的解答。而在判读主体漫画图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对主体漫画地理图中描述主题含义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地理知识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则是制定出解决主题漫画地理图主题问题的措施、方法或者建议,已完成相关问题的解答。

三、高考地理题图图转换法分析

针对高考地理中图像、图表题型分值比重日趋增加,考生在解决图像、图表过程中如何将陌生图转换为已知图,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扩展和对地理图像、图表相互转换,实现对高考地理题的解决[。图图转换方法主要包含陌生图转换为已知图法、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和抽象图转换为直观图法三种[3]。

四、 提高高考地理图表题解题能力建议方法

针对当前高考地理图像、图表题特点,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提高学生高考地理图表题解题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方法,具体有[4]:

(1) 着重培养中学生地理素养,即培养中学生理解地图、制作地图等能力素质。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利用地图信息实现对地理知识学习的能力,这包含了閱读地图、认识地图、解释地图以及绘制地图的技能。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图意识,这种意识是在熟练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具有一定地理技能等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观点或思维方法学习地理。地图意识以地图智能观、地图版图观以及地图工具观等为主。总之,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可促进学生对地理图像、图表等信息的熟练判读能力,进而增强高考地理图表题综合解决能力。

nlc202309040635

(2) 引导学生对高考地理读图理念的树立,通过由浅及深、从易到难、从局部到整体以及由简及繁等选循渐进方法实现对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基础,这是由于心理基础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应配合学生身心发展进行因材施教。而生理基础则对学生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读图观察能力等具有重要影响。其次,培养学生学习地图图表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良好读图习惯的养成。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兴趣爱好是其学习动力所在,特别是地图图像图表知识,因其具有一定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培养兴趣爱好,这就要求学生应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不断的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第三,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的结合生活化模式,促进学生读图和识图能力的提高。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既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又能够促进地理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和生动性。

(3) 教师应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学生识图能力培养教学方法。识图能力既反映了学生记忆和理解地图图像图表知识的能力,又是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的重要体现。一方面,教师应不断的将地理图像和图表语言传授于学生,使其对地理图像、图表判断的基本程序进行掌握;另一方面,教师应将地理图像、图表题解题技巧传授于学生,诸如在读图识图过程中应结合多个角度,以一图为基础通过发散思维和举一反三的方法认识其他相关图表,同时还有在对地理图像图表题进行审题读题中按照一定顺序进行。

(4) 充分的提高学生图像绘制和说图能力。在图像绘制能力方面,着重对地理简图、地理示意图、简易地图以及统计图等绘制。图像绘制通常包含规划或顺序进行填图、练习描图、地理简图绘画以及绘图能力等方法。在说图训练方面,学生应结合积累的地理信息知识或经验,将新学地理知识充分运用其中,最终实现图像信息转换为自己构思图像,从而提高學生口头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以及抽象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5) 提高学生分析地图和运用地图能力。在分析地图能力方面,主要以地图分析技能、地理统计能力以及地理教具使用技能等,通常可通过一图多思方法,对地图中隐含的本质信息进行挖掘,也可以通过图图转换、变换角度以及图文转换方式等进行地图分析。在运用地图能力方面,主要通过结合自身已学的地理信息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小结

总而言之,伴随着地理图像、图表题在高考地理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加强学生日常地理图像、图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练习具有重要作用。图图转换方法是一种解决高考地理图像、图表题的有效方法,针对不同的图像、图表题可结合学生学习知识,实现对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赵红,2003-2007年高考地理图表、图像题的研究——四川卷[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论文,2009.04

[2]郝东,杨秋菊等,高考地理图表的分类与判读[J].试题与研究:12-19、

[3]施胜杰,图图转换:高考地理图表题制胜法宝[J].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09.10,总第30期:50-51

[4]冯中跃,李永全.中学生的地图素养与培养.[J].地理教育,2006.2

高考历史图表题 篇7

高考的涉图问题主要以三种形式体现:图表、图像、工业流程图。如何解决其中的图表和图像问题?本文试通过分析和研究近两年江苏及全国各地高考试卷, 探求这类题型的解题策略。

一、图表——高考试题的重要表述语言

用图表表述化学过程或呈现背景信息是化学常用的表达方式。图表往往拥有较大的信息存储量, 能够很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案例1】 (2009江苏卷·3) 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 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 ( )

元素化合物知识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在江苏卷中约占20%。本题突破了传统的考查模式, 将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集中在表格里, 虽然仅为一道3分的单项选择题, 但是其中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远大于3分的分值。其考查内容包括:铝、氮、硅三种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烯醇醛转化关系等部分有机化学内容。该题充分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和知识网络的构建水平, 将图表在化学考试中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案例2】 (2008江苏卷·16) 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 (答题时, 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

(1) 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同学取X的溶液, 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 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 由E制备的E (C2H5) 2的结构如右图, 其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但早期人们却错误地认为它的结构为:。核磁共振法能够区分这两种结构。在核磁共振氢谱中, 正确的结构有______种峰, 错误的结构有_________种峰。

“无机框图推断题”作为一种高考的常见题型, 是图表在化学试卷中的典型应用, 有着明显的学科特点。它不仅考查我们对元素及其化合物主干知识掌握的情况, 更能考查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严密性和分析推理综合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无机框图推断题”的解决往往要经历两个重要的过程:一是寻找题干和框图的突破口, 二是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推断出具体物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下面两种能力:

【方法与策略1】归纳总结高中化学中的“特殊点”

这类考题中各方框之间的联系不能直接看出, 信息量小, 要求考生必须对框图和题干中的隐含条件进行合理的挖掘。突破点的选择是解决无机框图推断题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所谓突破口就是题干和框图中涉及的中学化学中性质比较特殊甚至是独一无二的物质。解题时我们往往通过先确定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 然后顺藤摸瓜, 各个击破。这里所谓的“特殊”包括特殊颜色、特殊现象、特殊条件、特殊关系、特殊类型等。例如本题中出现的“红色金属”, “KSCN+红色溶液”, “X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 溶液变为蓝色”等都是该题的突破口。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着力培养学生发现和寻找突破口的能力。比如有关中学常见化学物质的特殊颜色问题,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的专门整理:

对于其他特殊的现象、条件、关系等, 我们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进行归纳。

【方法与策略2】构建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

无机框图推断不是纯粹的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 更倾向于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与联系。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应对效果, 我们建议让学生以图表、框图的形式整理和归纳元素化合物知识, 以增强学生对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认识。例如铁及其化合物可以引导学生整理如下:

二、图像与化学反应原理的有机结合已成为高考热点

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在研究大量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上, 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 是高中化学学习的理论基础, 在高考考查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纵观近年来各地高考试题, 图表已逐渐成为化学反应原理考查的重要载体。原因是它能将深奥的化学理论巧妙的融入简单、直观的图像中去, 既考查学生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 又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化学图像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

【案例1】 (2009江苏·14)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 (aq) +I- (aq) 葑I3- (aq)

某I2、、KI混合溶液中, I3-的物质的量浓度c (I3) -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I2 (aq) +I- (aq) 葑I3- (aq) 的ΔH>0

B.若温度为T1、T2, 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K1>K2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 一定有v正>v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 状态A的c (I2) 大

【方法与策略3】培养学生准确提取图像信息的能力

图像是一种考查的载体而不是考查的核心, 其核心还是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准确地从图像中提取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 用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来加以分析和判断。例如A选项和B选项中, 其考查的实质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即温度升高, 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这个知识点是高考复习中重点练习的, 只不过对于本题来讲, 它并没有以文字的形式呈现温度的变化和平衡的移动的方向, 而是通过图像中横纵坐标的变化来间接表达, 所以要求学生对图像中所蕴涵的变化规律有准确的把握。在众多的图像信息中, 应特别注意下面3个方面:

(1) 坐标系——明确横纵坐标含义, 并设法使其与已学的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相结合。

(2) 起点和终点——起点、终点往往关系到反应的初始状态和平衡状态, 对后续的分析有至关重要。

(3) 变化趋势——化学图像分析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图像承载的化学原理往往是定性的分析, 而非定量的计算, 因此变化趋势是图像中最需要也是最值得解读的内容。

【案例2】 (2008山东理综·15)

某温度时, 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提示:的平衡常数Ksp=c (Ba2+) ·c (SO42-) , 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方法与策略4】数形结合思想在化学图像中的应用

本题的背景知识为沉淀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的饱和溶液中,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c (Ba2+) ·c (SO42-) , Ksp为定值。在溶液饱和、温度一定的条件下, c (Ba2+) 和c (SO42-) 满足反比例函数关系y=k/x, 该图像也正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赋予了简单、抽象的数学图象以丰富的化学原理知识。本题中也正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传达Ksp、c (Ba2+) 和c (SO42-) 之间的关系。A选项中虽然加入了Na2SO4, 但该体系依然是饱和溶液, 在温度不变时, 无论是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 另一种粒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 而不可能变到b点;B选项应特别关注c、d两点的坐标位置关系:c、d两点纵坐标相同, 横坐标不同, c点在曲线上, d不在曲线上。由d点变化到c点, 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不变, 离子浓度增大。蒸发时, 溶液中两种离子的浓度变化有两种情况:若原溶液不饱和, c (Ba2+) 和c (SO42-) 应同时增大;若原溶液为饱和溶液, c (Ba2+) 和c (SO42-) 都不变。d点溶液中两种离子浓度都在曲线以下, 说明溶液中硫酸钡未达到饱和, 无硫酸钡沉淀生成;溶度积常数与温度有关, 而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无关, a点和c点的溶度积常数相同。

“数形结合”中的“数”即化学反应原理, “形”就是化学图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出在“数”与“形”的“结合”上。因此, 如何引导学生将化学图像中的信息与化学反应原理相结合是我们教学中要仔细思考的。

高考历史图表题 篇8

例如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中的赫德路路牌题考查对照片形成背景年代的判断识别,结合“北京”及“赫德”等可判断其设立时间在八国联军占领时期;1956—1965年间我国粮食产量题则考查对函数图表的理解与判断,该产品的产量在1956—1965年间呈现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联系同一时期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及七千人大会可判断是粮食生产状况;非选择题中宋金“绍兴和议”题要求对教材地图和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并结合文字材料加以归纳答题。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中的柏林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外图片的解读能力及对两极格局等知识的理解、把握。

那么,什么是历史图表型试题?它有何特点?在高考中我们该如何应答?下面笔者结合大量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认识与策略:

一、概念解读与特点分析

历史图表型试题是以历史图片、地图、图表等材料为主要载体和形式,以考查学生的分析处理有效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表达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型试题。它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直观性

图形是历史材料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比纯文字表达更直观形象、更具体化,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历史的本质,往往把庞杂的内容化繁为简,减少了学生的文字阅读量,开阔了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欲望与兴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 隐蔽性

历史图形材料往往隐含大量信息,高考试题出于区分难度的需要,一般都侧重考查学生对图形材料的隐性知识和关联知识的解读、再现与概括,一般对相关历史背景原因、实质、特征、影响作用等考查较频繁,这也是考生容易失分的地方。

3. 多样性

首先是载体的多样化,可分为图片、地图、图表三大类型。图片一般包括重要人物和事件、典型文物和建筑遗址的照片、漫画等,地图则有形势示意图、地理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等,图表常常包括数据统计表格、函数图像图、动态曲线图等。

其次是题型的多样化,常见的有选择题、填空题、解析题等。

再次是反映内容的多样化,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其次是题型的统一。从高考的发展趋势看,非文字型材料试题“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现象日益普遍,具体表现为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解析题的题干形式乃至分值多少都不再界限分明,“小”题的图形材料常常让考生费尽思量,“大”题的图形材料有时却一目了然。

再次是考查目标的统一。无论是哪一种图形载体、题型,都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历史非文字材料的基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答题程序的统一。基于以上的统一性,考生答题的基本程序也应该是统一的,通常来讲包括全面审读图形材料及问题、提取有效材料信息、迁移有关所学知识、组织规范答案等环节。

二、教学策略及答题技巧

1. 在教学策略方面

(1)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教材中的典型图表。历史图形材料所反映的内容离不开教材,教材的主干是基础知识,因而突出基础知识的识记是答好类似题目的前提条件。当然,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很多,比如形象记忆、谐音记忆、归纳综合等方法,这是需要教师长期贯彻的教学方针。

(2)培养学生对历史图形材料的分析能力。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解读历史图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高三阶段,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具有相近主题的多幅历史图形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探究其所表现的历史史实的本质、规律、特征及形成原因。

(3)培养学生从历史图形出发,结合与之相关的地理、政治知识进行跨学科综合分析的能力。在这一方面,教师要注意有选择、有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2. 在答题技巧方面

(1)审读题目和知识迁移。首先是审要求,题目的要求规定了答题范围,先理清图形与教材内容的联系,这是解图形题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明确要求,答题时才具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审设问,围绕图形审读设问,只有把图形内容与设问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答所设问题;再次是审设问间的关系。近几年来图形题一般设有几问,它们都围绕中心,相对独立。

(2)理解图形和提取信息。首先区分图形中的内容的孰是孰非。其次要揭示图形所反映的内容间的关系。要通过数据、图形等把握事物的特征和内在联系,发掘其本质、特征或内涵。应用所学知识,对图形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立体的描述和分析。

高考历史图表史料的解题策略 篇9

一、读懂图表信息

第一,读图表的标题。标题一般是图表的题眼或中心,说明图表的中心与针对性内容。

例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世界工业生产与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和1870~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额。

上表内容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征?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些特征的出现?

“世界工业生产与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和1870~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额”就是图表的标题。

第二,读图表内容。只有理解图表的内容,分析才有根据。图表里一般有时间、地点、物品与数据等信息。

例2 (1999年上海卷)下图是1914年8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传的照片之一。

宣战消息发表后,德国士兵热烈欢呼!

问题:

(1)火车上的士兵将去参加什么战争?

(2)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什么战争?

(3)德国当局广泛宣传这一照片的目的是什么?

图片主要内容有:时间1914年,地点德国,人物德国士兵,行为高呼拥护大战的口号。

第三,读图表的按语与注释。按语与注释有提示或补充的作用,一般隐含了材料的中心思想,提示答题的要求。

例3 (2003年上海卷)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回答问题。

问题: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本题的提示语为“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表层信息如女俑的形状、容貌、服饰与体态和行为动作等,也包括深层信息如手工业水平、艺术工艺、民族与思想、审美情趣等。

第四,要揭示图形所反映的内容间的关系。每组图形的内容、形式虽有区别,但反映同一类型内容的、各组图形间必定有内在的联系,可挖掘其本质、特征或主题内涵。

例4 (2003年全国文综卷37题部分)

材料二

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回答:

(2)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参照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沙漠之舟》与《犁耕》两个画面,与另两个材料《龟兹妇女采桑图》、《驿使》联系起来可得出丝绸之路对河西走廊农业、手工业及政治影响的主题。

二、提取图表信息的方法

第一,纵向比照法。把图表内或图表间反映不同时间同类信息进行比照,找出变化的信息,找到图表内容的因果关系即原因与后果。例1从纵向可得出:世界工业生产、世界贸易、世界资本输出增长迅速。

第二,横向比照法。把图表内或图表间同时段不同地点的同类信息进行比照,找出历史事物结构、布局、格局之类的信息。同时把本信息与课文中相关史实进行联系,得到本信息的原因与影响,也属于横向比较法。同样是例1从横向可得出: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导致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从而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三,多角度辐射法。对同一幅或一组图表从纵向到横向,从政治到经济到民族到外交到文化,从成就到缺陷,从产量到结构到布局来提取信息。此法特别适用于表格与各种示意图。

例5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图略)中可归纳了哪些历史信息?

采用多角度辐射法,可得出以下历史信息:(1)纵向比较以前的历史,也就是从成就上看,“建设了一大批大中型企业、铁路、公路与桥梁,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从横向也是产业结构来看,“以重工业建设为主”。(3)从横向也是从布局看,“以东北为建设的中心”。从缺陷看,“重工业发展过快,而农业、轻工业发展过慢,经济结构发展不够合理”。

第四,材料与课文比照法。把图表中的时间、地点与特定标志性的物品这些图表内容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挂靠相应的课文内容进行理解,理解图表内容的真正含义与原因、影响。如例2。

第五,层次深入法。除了形象、直观地反映历史史实外,还包含着某些内在的知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分析。先直接从图表中获取表面信息,描述出历史现象,即看得见的时间、地点、事物的数量与内容。再从图表物品形成的原因、图表内容出现的原因找出文物反映的社会状态及规律,即深层信息。如例3: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其表层信息解决图表是什么的问题:时间属唐代,地点中国唐朝,物品是唐三彩陶器中的女俑形象,直接感受到女俑的形状、容貌、服饰体态和行为动作等。其深层次信息解决为什么以及从中说明什么的问题:这些唐三彩为什么如此精美?因为唐朝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如陶瓷工艺、造型艺术等非常高超。为什么女俑既能骑马又能跳舞?因为唐代妇女地位还较高,社会较开放。为什么女俑服饰有少数民族特色?因为民族融合,学习了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活习惯。为什么女俑都较胖?因为唐代流行以胖为美的时尚。

第六,主题概括法。具有相同主题(或共同表示内容)的多幅图表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图表所表现的历史史实的本质、规律、特征以及形成原因。即按组成本题的图文材料群的灵魂与中心主题,提炼出材料信息的中心结论。如例4的中心结论为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西域开发。

三、理清史实或材料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一,从材料中各种史实的先后变化或内容共性中归纳出相关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例6 南通市2008届高三基础调研测试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中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

答案是A,因为它反映了四图的共性与趋势。

第二,从材料中各种史实的因果关系来归纳出相关的道理。有时题目中没有列出因果关系的材料,还得从课文相关史实中找到它们的原因或后果,从而形成因果关系,归纳出道理。

例7 以下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距

步枪、火炮、火药的之所以不同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文明的差距,故选C。

上一篇:询价制度下一篇:稻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