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题解答策略(通用7篇)
历史高考题解答策略 篇1
纵观近几年来高考文综试题中历史主观题的命题方式, 笔者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将以往单纯的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变为文字材料、图表等结合起来的综合型问答题, 从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引导考生致力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养成。在这种情况下, 考生怎样解答才能获得满意的成绩呢?笔者认为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四审”。
第一, 要认真审“材”, 即读懂试题所提供的材料, 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以2003年高考文综 (全国卷) 第37题为例 (笔者认为其是近几年来高考文综试题中最典型、构思最好、结构最佳的一道历史主观问答题) , 此题图文并茂, 信息量大, 两段文字材料均为文言文, 四幅魏晋墓砖壁画画像均标以名称 (“沙漠之舟”、“犁耕”、“龟兹妇女采桑”、“驿使”) 。考生在审题时要抓住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 获取重要的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所透露出来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在该题所提供的材料中, 有提示时间的, 如, “汉武帝时期”、“明中后期”;有提示地理方位的, 如, “西北”、“长城沿线”;有展示史实的, 如, “ (匈奴) 攻之, 而不能害”、“置使者校尉领护”等。在阅读材料时, 考生一定要做到全盘把握, 并抓住重点, 重视细节, 领会“提示语”的含义, 做到“一切为我所用”。
第二, 要认真审“问”, 即要明确试题所提诸问的指向、时空界限等。此审至关重要。仍以上题为例, 其第二问是:“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 参照材料一与所学知识, 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这一问中又分为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的指向是要考查考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发掘信息以印证历史的能力, 以及把图形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第二个问题的指向则是要考生参照所提供文字材料及所学课本知识, 分析汉长城对西北地区社会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因此, 在审“问”的时候, 考生要依其“问”构思答案要点。在构思答案时, 要体现出“三个结合”:一是要结合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如果答案与材料毫无联系, 或者答案不是从材料中引申、概括出来的, 那么往往就是答非所问;二是要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虽然答案不一定是课本中的原文原话, 但其本质是符合历史课本主导思想和基本历史事实的。不管高考答案如何出乎意料, 它总是与考生所学知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三是要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只要是考生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 不妨答出, 不要犹豫不决。这些个人的分析和看法, 往往成为显示区分度的所在。
第三, 要认真审“答”, 也就是说, 考生要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消化吸收, 以及对问题的理解, 精心组织答案。高考文综试题答案要求具有简明、扼要、概括性强等特点, 所以, 考生在组织答案时, 要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不能漫无边际, 信马由缰, 答题要答在“得分点”上, 因为高考评卷人员就是按“得分点”给分的。如, 前述试题的“得分点”就是:使用先进农耕技术 (或农业发达) ;丝绸之路 (或道路) 畅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抵御匈奴侵扰;实行军事、政治管理;保护商旅往来;有利于民族交往和经济发展。六个答案要点, 表述简练明确, 没有多余的废话。做这类题目时, 考生容易犯的毛病是, 将某一个答案要点写得详细而繁琐, 其他则不顾及;东拉西扯, 言不及义, 看似写了很多, 但答在“得分点”上的字句却很难找到;书写潦草。考生应尽力避免上述现象的产生, 表述应做到有条理, 书写时字迹要清晰, 不要无谓犯一些技术性的错误、非智力因素的错误。
第四, 要认真审“变”。当前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既注重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 那种死板、毫无发挥性的主观性试题多半不会出现。题目虽然有所变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 其依托的基本历史知识、基本史学原理没有变, 考生思想上要有清醒的认识, 不应被出现的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所迷惑, 应镇定自若应考。回答这样的“变化题”, 实际上就是要依据自己所学知识, 并把这些知识加以重组, 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作答。
关键词:高考,文综试题,历史主观题,审材,审问,审答,审变
历史高考题解答策略 篇2
随着高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历史问答题的测试功能近年来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掘,这一题型在高考中的地位也曰益巩固,而这一题型恰恰是考生最易失分之处。究其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和历史基本理论修养不够是其根源,但应试能力(考生将自己具备的历史学科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转化成考试分数的能力)差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何提高应试能力呢?笔者以为,依次做到“审准题目”、“找齐材料”、“理清思路”、“规范作答”,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一、审准题目。
准确审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题目的类型虽然多种
多样,但其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因此,审题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分析试题结构。
历史问答题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限定语。例如:“评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一题中,“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主干语,“历史作用”是答项语,“民主革命时期”是限定语,“评述”是提示语。
主干语又称“中心语”。一般位于试题的中间,由专用历史名词构成(材料问答题的主干语一般以历史材料的形式出现)。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这是问题的主体,是试题的核心,试题的其余各成分都围绕它展开。只有正确理解中心语的内涵,才能把握住审题的大方向。不然,准确审题则无从谈起。找出主干语应作为审题的起点。
答项语就是求答项目,往往位于试题的最后。它具体规定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是审题的最终落脚点。找准答项语就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就明确了思维的方向、找到了解题的着力点,收集材料、组织答案就有了目标。审定答项语是审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提示语常常出现在试题的最前面(个别试题的提示语融合的答项语之中)。规定用何种方式解答,也就是解决怎么答的问题。常用的词语有:“述”、“评”、“论”、“比较”、“说明”等等。这些词语能够清楚地告诉我们试题的类型,提示我们应对的方法。把握准提示语,就能够确定答案的基本结构,确定试题的基本解答方式。
限定语是对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在范围、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规定答案要限定在什么范围内,基本上都是位于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的前面(个别试题的限定语融合在主干语之中)。如:“简要评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活动。”一题中带着重号的词语就属于限定语。其中“简要”是对提示语从程度方面进行的限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对主干语从时间范围上进行限定,“主要、政治”是对答项语从程度、角度方面的限定。准确理解了限定语就可以少做许多无用功,从而保证把非常宝贵的考试时间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并且还可以减少阅卷老师的劳动量,避免惹老师讨厌。
当然,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提问方式一般不是那么直截了当。有的是一题多问。有的虽然是只有一问,但问题的各组成部分却不是一目了然。如98年高考试题第49题:“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题中的主干语是“这种现象”即“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答项语是“原因”,提示语是“说明”,限定语是“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虽然这几种成分的分布不是那么清楚,但只要稍做深入分析,并不难找出。一题多问的,则需要逐个找出它们的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和限定语。把一个题目看作是几个题目分别解答。
第二,推敲关键词语。
弄清试题结构,找出试题的四个组成部分,只是为准确审题创造了便利条件。理解了上述四部分的内涵才能算得上明确了题目要求。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限定语都是由若干词或词组组成的,能否正确认识上述各成分,取决于对这些词语,特别是关键词语的理解。由此看来,弄清关键词语的含义是审题的基础,推敲关键词语便成为审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步骤。
审题中最易于出错的是限定语。对组成限定语的各词语的推敲,往往决定着考生能否按照命题者限定的范围答题。如果把题审“小”,就会导致答案要点不全。如果把题审“大”,就会多做许多无用功,浪费大量宝贵的考试时间,并且还会冲淡问题的主题,影响考试的得分。因此,我们在考试中应不惜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这项重要工作。
在有多个问项的问答题中,审清每一问的主干语并非易事。除第一问以外的各个问项的主干语大多是代词,如:“其”、“此”等等。这些代词的含义都是由它前面的一句或几句话决定的,有些语句往往还相当复杂。在审题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导致不能正确认识这些代词的含义。这样,就必然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自然也就得不到本来应得的分数。
第三,推测命题意图。
要做到真正准确地理解题义,完全按照试题的要求解答问答题,仅仅能把题目的结构弄清,把握住关键词语的含义,从字面上理解了试题,是不能够完全满足要求的。只有认识到了命题者的意图,审题才能算是真正“到位”。考生弄清了命题者要考查哪些方面的能力、考查哪些基础知识,考查哪些方面的政治思想认识?就能够按照命题者的意图,顺着命题者的思路去解答问题。这样,考生对问题的解答,就会最大限度地接近试题的“参考答案”。
二、找齐材料
在“审清题目”之后,考生的思维应立即转向对答题所需材料的收集上来。找齐材料是解好问答题的关键。只有找齐了材料,才能保证回答问题时不漏要点。换言之,就是不漏得分点。由此我们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对答题所需材料搜集的齐全与否,将决定着问答题的最后得分。
“材料”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与题目有关的基本史实,二是答题所需的历史基本理论和基本认识。“收集”当然是指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
对材料的收集要“全面”,不漏过与题目有关的任何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解决时间紧与内容多的矛盾,做到“简明”,对材料的搜寻只能是纲要性的,框架式的。
三、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是规范答题的必要条件。
1.理清答案的基本结构,筛选要点。
完成前面所述两个步骤以后,考生的主要精力应立即转到对答案的总体规划上。设计好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相关要点如何组合?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次对试题要求仔细推敲,然后从前面选定的材料中精选出与题目关系最密切的部分,组成答案要点。
2.研究试题的分值分布,确定答题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分值较高的问项,理所当然是解答的重点。
3.理清试题本身并未明确指出思考方向的问项的解答思路,突破难点。这些问题虽然难以把握,但它们往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原因”、“评价”、“体会”等等。下面探讨一下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①“原因”。分析原因无论从什么角度入手,都必须明确找出历史的承担者--题中所述历史现象所涉及的社会团体(或个人)。逐个分析它们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它们的政治、经济要求,它们与题目中所涉及的事物的联系。由此,就不难找出它们对题中所述历史现象的发生所产生的作用,也就是说是上述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②“评价”。一般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
消极方面,应从“危害”、“局限”、“不足”等几个角度思考。
积极方面,通常又称之为“意义”。往往分成以下三部分来回答:第一,用简练的语言(一般是一句话)概括所考查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第二,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产生的直接的、近期的、较小范围的作用和影响。第三,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的深刻的、长期的、大范围的影响。
③“体会”(启发、启示、反映出什么、想到了什么?等等)。这类问题,考生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许多同学在考试时,干脆放弃这些题目。
其实,这种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它们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规律性、本质性的结论。第二,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第三,题中所述现象验证了哪些现行政策的正确性或者是验证了哪些事物的危害性。第四,我们能从题中现象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第五,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后,我们的工作要朝什么方向努力。
按照上述思路思考,我们就不难得出“体会”类试题的答案。再加上此类问题的评分标准一般比较宽泛。这类“难题”反倒能够成为易于得分的题目。
4.打破思维定式,严格按照试题本身提供的信息,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问题。
引进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改变教材和社会造成的思维定式,是高考检测考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历史,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命题方式。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的特点,往往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同时,也都有着相当高的难度,是考生易于失分的试题。如:1995年高考第38题第3、4问:“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答案为:“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而许多考生却基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勤劳的中国人民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的灿烂辉煌文化成就为全世界所注目,我们为自己的祖先的成就而自豪”等思维定式,不能客观地分析中国古代的社会条件,对在封建制度下科技被视为“奇技淫巧”等现象视而不见。结果他们的思维方向与试题要求南辕北辙,考取高分自然就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考生在确定解题思路时,一定不能先回顾以前做过的类似的题目,不能机械照搬教材上相关内容的表述。应是坚定地依照审题的结果,果断地从教材相应内容中提取与试题有关的一些方面的信息,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就能有效地排除思维定式的干扰,保证把审题的成果转化成答题的正确思路。
5.编制提纲。
大家普遍认为,编制提纲是保证答案的完整、条理、规范、整洁的必要手段,应该是应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许多考生在应试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省略这一步骤。这主要是由于考试时间紧与试卷题量大的矛盾所致。综合利弊,较为恰当的做法是:提纲一定要列,但必需简明扼要。
提纲应包括两大方面内容,第一,明确列出共有几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分几段,每一段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几个要点,每个要点使用哪些关键词语。第二,设计答案在卷面上的布局,安排好每一小问、每一层次在卷面上位置,为下一步的规范作答奠定基础。
提纲字数不易过多,自己能明白即可。
四、规范作答
规范作答是解答好问答题的最终保证。
1.答题格式规范。解答问题要严格对应试题的提问方式,采用历史教学界通常使用的格式,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这样组织出的答案就能与历史阅卷教师的一般思路保持一致,为老师顺利地阅读、评判试题创造出便利条件。按照规范化的格式答题,能有效地减轻评卷老师负担。同时,也在无形中为考生创造了更多得分机会。
2.语言规范。组织答案必须注意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这样做的优点主要在于:能用最简捷的语言,最准确地表达考生的思想。同时,还能充分地显示出考生的历史学功底,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3.书写规范。书写规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字体规范、用字规范。答题一般应使用楷书,字体虽然不要求有多高的艺术水平,但必须要做到字迹清晰、卷面整洁。答卷时用字也必须注意规范,不能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更不能自己随便造字。第二,布局规范。答卷时要尽可能按照“编制提纲”时设计的版面书写,考生书写的答案以占试卷所留空格的五分之四左右为易。做到了以上两点,考生的答案就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这样,就能保证考生书写的答案的所有要点,不因辨识不清(或者是因为书写的杂乱无章,阅卷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找出所需要点)而不能转化成得分点。
当然,以上所言,只是本人在教学和阅卷中的一些体会,只是对高考历史问答题应试策略的一管之见,尚未经过严密的理论验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历史高考题解答策略 篇3
一、课本知识层面
高考历史试题不可能完全摆脱课本知识而独立成题,所以课本知识是本,在复习的时候要夯实基础,不可本末倒置。高考历史主观题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与课本知识挂钩。在考查面上也有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过这种考查更多是注重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
如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39题,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材料略)。第1问,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本题要想了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原因,必须要分析20世纪30年代时代背景。这个时候要结合课本知识,并且要运用知识的联系与迁移。20世纪3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与此同时,苏联运用计划经济,实现了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的成就。当时的中国,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侵略中国。另一方面,国共两党正处于第一次内战时期。标准答案概括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基础知识不光是高考试题考查项目,同时也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媒介。因此,课本知识作为基础知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材料信息层面
高考历史主观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量的运用史料。多数史料比较新颖,平时根本没有接触过,有些史料体现着学术研究动态。所提出的问题,不是平时所学,而是与提供的史料密切相关。对于问题的解答也需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如2010年天津文综卷第12题,“材料四: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第5问,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本题的解答要从材料入手,课本知识是无法得到答案。“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这句话说明民国制定这些经济法规囊括了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特点一是经济立法涉及领域广泛;“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这句话说明工商界代表对经济法的制定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和要求,表明这些法律代表了工商界的利益和诉求。特点二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需求;“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这句话体现着特点三是将西方有关法律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故本题特点的解答都是材料提供的,材料信息是历史主观题解答重要途径,当前大部分高考历史主观题的解答都依赖于材料的解读,体现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理念与学科特点。
三、现实视角层面
有的时候高考历史主观题运用课本知识、材料信息也无从解答,笔者发现这些问题大多要以现实的视角来思考。现实视角指的是以现实角度看历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系现实进行推导演绎,二是立足于现在,反观历史并归纳总结。
如2011年安徽文综卷第35题,材料三2011年初,“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际,农业部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告别了以人畜力作业为主的时代,进入了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时代。(摘自《加速中国农机化进程的强大推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七年纪》)。第3问,结合材料三概括中国当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本题要联系实际国情民情分析,从政策层面看,国家是重视农业的发展,给购买农机具以补贴;说明“政府重视三农问题,予以政策扶持;”从农机具角度看,农业机具大规模使用且大都是本国生产;说明“综合国力增强”从农民使用情况看,农民能买得起机具。说明“农民购买力提升;劳动者素质逐渐提高。”如上2011年广东卷第39题,(材料略)第4问,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如果只探究材料,可能得知20世纪3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但是我们站在现实的角度,从整体上看历史上的计划经济,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其实计划经济也有缺点,市场经济也不是一无是处。所以,我们获得的历史启示是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高考历史主观题体现在课本知识、材料信息、现实角度这三个方面,这种分析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一种解题思路。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种宏观角度的思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还需根据试题本身的要求具体分析。
高考数学解答题解题策略 篇4
一、数列问题
数列解答题在高考中的考查主要为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其中,第一问一般设置通项公式问题,可直接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可以an与Sn的关系的形式给出;第二问相对比较综合,主要考查数列求和或数列与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结合的综合问题.
例1(2014年江西卷·理) 已知首项都是1的两个数列{an},{bn}(bn≠0,n∈N*)满足anbn+1-an+1bn+2bn+1bn=0.
(1)令cn=an/bn,求数列{cn}的通项公式;
(2)若bn=3n-1,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二、三角问题
三角在高考中命题类型主要有:(1)三角与平面向量的交汇考查,一般将函数的解析式以平面向量的坐标形式的数量积的运算的形式给出,设置求周期与最值或单调区间类型的问题;(2) 三角与解三角形知识的交汇,主要是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内角的计算以及数量关系的证明等;(3)解三角形的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例2(2014年安徽卷·理)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b,c,且b=3,c=1,A=2B.
(1)求a的值;
(2)求sin (A+π/4)的值.
三、概率与统计问题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解答题对概率与统计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统计与统计案例型、概率型、统计与概率相结合型,难度一般不大,只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即可顺利解答.
例3(2014年天津卷·理)某大学志愿者协会有6名男同学,4名女同学.在这10名同学中,3名同学来自数学学院,其余7名同学来自物理、化学等其他互不相同的七个学院. 现从这10名同学中随机选取3名同学,到希望小学进行支教活动(每位同学被选到的可能性相同).
(1)求选出的3名同学是来自互不相同学院的概率;
(2)设X为选出的3名同学中女同学的人数,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6/5.
四、立体几何问题
立体几何一般第一问考查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第二问设置可以用性质、定理来定性解决,也可以用空间向量定量计算来解决的问题,多考查空间角或空间距离.
例4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理)如图 , 三棱柱ABC-A1B1C1中 , 侧面BB1C1C为菱形,AB⊥B1C.
(1)证明:AC=AB1;
(2)若AC⊥AB1,∠CBB1=60°,AB=BC,求二面角A-A1B1-C1的余弦值.
解:(1)证明略.
五、平面解析几何问题
圆锥曲线在高考中的主要命题形式为:给出曲线方程,讨论曲线的基本元素和简单的几何性质;给出曲线满足的条件,判断(或求)其轨迹; 给出直线与曲线、曲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讨论与其有联系的有关问题(如直线的方程、直线的条数、弦长、曲线中参数的取值范围等);讨论直线与曲线、曲线与曲线的关系;考查圆锥曲线与其它知识的综合(如与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向量、导数等).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若动点P(x0,y0)为椭圆外一点,且点P到椭圆C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的轨迹方程.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策略 篇5
——摘自【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根据材料,归纳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从蒸汽机、水车的变化人手,反映了近代工业革命的历史发展。该题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蒸汽机、水车的革新,二是近代工业革命。第一个方面是表象,第二个方面是根本,二者存在必然的联系。命题者意在通过表象引领学生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该题有两个小问,第一小问针对材料本身,即归纳变化趋势,第二小问针对深层原因。学生如果理解了这一命题意图,就能顺利解答该题。 二、探寻答题线索 正确揣摩了出题意图,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答题的方向,但是要想给出具体、正确的答案,学生还必须寻找答题线索,找到突破口。许多学生之所以得不到高分,就是因为不会顺着答题方向,寻找答题线索。
就上例第一小问而言,归纳趋势的关键在于两点:归纳的主体是“装机容量”,归纳的内容是“变化趋势”。因此,答案的主体应该是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或蒸汽机与水车的装机容量,归纳的内容应是装机容量的变化趋势,而“变化趋势”正是答案的核心内容。 三、激活知识网络 材料解析题的答案具有综合性,因此学生要激活知识网络,筛选出特定的知识点。
例。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洋务派创办了哪些重要的民用工业?(答出两个即可)为什么说他们“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对于第一小问,学生根据有关洋务运动的知识网络即可给出答案。对于第二小问,学生必须对整个洋务运动有一个总体了解,尤其是对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根据问题提炼出答题要点。由此可见,构建知识网络是解答材料题的基础。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纵横联系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才能有效激活知识网络。 四、提炼答题要点 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抱着以字求胜的心态,写满答题空格。但是,答题并不在于字数多少,而在于是否抓住了要点。
例如,上例第二小问的参考答案是: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客观上却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这一答案的字数不多,但却能从本质上揭示问题的本质。“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是对“预期目的”的回答,“客观上却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对“反面”的回答。这两句话言简意赅,但针对性极强。
浅谈高考历史主观题的应对策略 篇6
一、夯实基础, 以不变应万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扎实的基础是解答主观题的关键因素。基础的夯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要形成知识体系, 对单个历史事件要按照事件的背景、经过
(内容) 、影响 (结果) 等要素进行梳理整合, 并能与别的相关历史事件做横向和纵向联系。这样对章节知识形成系统, 加深理解, 切忌支离破碎地记忆。
2. 要总结一些小窍门 (如口诀、对比、排序等) , 降低记忆难度, 增强记忆效果。
二、全面细致地审题
这个要求看似简单, 但一旦疏忽大意便会造成不应有的遗憾。对题干和题支要逐行逐句领会, 切莫走马观花、粗略浏览。有时问题的答案就存在于一个括号中, 重在一个标点上。因此, 审题要一丝不苟, 马虎不得。
如2009年高考历史题 (浙江卷) 第38题。该题第三问, 要求学生根据材料, 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 有学生却只分别解释了梁启超的“新民”理念和陈独秀的“新青年”理念, 而并未按题目要求答出两者的“联系”, 这是非常遗憾的。
三、遵循“两度两挖”的原则
“两度”是指答题的“广度和深度”。“两挖”是指“挖材料和挖知识”。“两度”和“两挖”往往是结合运用的。
1.“广度”是指解答时思路宽, 要点全面。
答题时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教、军事等角度全面系统地组织答案。对各种题型采用相应的思维, 如“原因题”应考虑主观和客观原因;“影响题”应考虑积极和消极影响;“变化题”应表述为“A—B”的变化;“评述题”应注意先述后评等等。
2.“深度”是指答案表达的专业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3.“挖材料”是指对要求“结合材料回答”的题目, 应注意对材料充分提炼, 逐行逐句挖掘答案要点。
4.“挖知识”是指对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题目, 要在注意“广度”的前提下, 调动大脑知识储备, 全面系统地组织答案。
四、强化主观题练习, “精练胜于多练”
主观题解题能力的提高, 需要平时做练习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好的做法是先按照“两度两挖“的原则把答案写出, 然后对照参考答案。这里将有个层次的区别, 第一个层次是从参考答案中发现自己答案的不足;第二层次就是发现参考答案的不足。如果能做到这样, 我们完全可以从题海战术中得到解脱且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五、其他方面
1. 由于人为阅卷的因素, 使主观题的得分往往受到改卷老师个人意志或情绪的影响。
故卷面的规范与否、书写的端正与否都会成为影响得分的关键。所以在答题时切记答案段落化、分点化, 字体大小适当, 用楷书或行书, 切忌用草书。
2. 平时多关注时事热点, 做好积累, 与时代同步。
3. 高考改卷是按点给分, 对一些不合题意但并无历史常识性错误的答案一般不予扣分。
所以, 当遇到了你不能准确把握但还知道一些相关内容的题目时, 可以采取把自己知道的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都列上去的办法, 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总之, 近年来高考历史题对主观题命题的重视, 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考查, 难度系数有加大趋势, 这都要求教师深入对主观题的研究, 了解其命题特征并形成应对策略。这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考生的应考能力。
摘要:“得主观题者得天下”。研究并探讨高考历史主观题的应对策略, 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考生的应考能力。
历史高考题解答策略 篇7
一、历史材料解析题命题特点
1.依托考试大纲,考查主干知识
高考考试大纲规定和指明了高考的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是高考的“指挥棒”。近几年历史高考都是依托考试大纲来命题的,着重考查历史主干知识。历史主干知识主要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主要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近代科学技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等等。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0题分别从李龙乾《明清经济史》和《康有为全集》等文献中摘编成材料,考查清代人口增长。清代人口增长属于古代中国的经济这一主干知识。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从卢梭《社会契约论》中摘编成材料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2.突出能力立意,考查学科素养
经过近些年的改革,高考历史命题为有效考查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进行了积极探索,完成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高考历史命题将对学科素养的考查渗透到了每一个试题当中。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坚持能力考查的目标,选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采用概括、比较、说明、简评等史学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作用,评价历史现象,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2017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提出了四项能力要求,它们分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该题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注重史学思想和方法
近年来,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越来越注重引进和运用各种史学思想和方法。如运用了比较史学、概念化史学、计量史学、心态史学、结构史学方法。新课程改革带动了高考的命题改革。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考历史命题引进了许多新的史学观念。新的史学观念能够给我们提供多种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视角,让我们能从多角度和多方面把握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演变规律。高考历史试题中经常出现的史学观念有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
例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提供有关西方崛起的材料,让考生阅读材料后分析材料中有关西方崛起的观点。该题就非常明显地考查了全球史观。
二、复习策略
1.注重对历史主干知识的复习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范围一般是不会超出高考考试大纲的。所以,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注重对高考考试大纲中主干知识的复习。
2.注重对材料的解读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材料所占文字数量比较多,设问一般根据材料设置的。可见,材料在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中的重要性。所以,正确地解读材料,获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就成了关键。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注重提高和培养阅读材料的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打破原有教材体系,在专题的基础上按通史方式进行复习
【历史高考题解答策略】推荐阅读:
高考历史的解答技巧05-09
高考历史图表题08-08
题型——高考历史地图题07-21
2019年高考历史材料题05-16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05-24
高考历史考前答题策略07-26
高考历史 文字类材料解析题做题方法10-06
高考历史应试策略与答题技巧分析07-27
高考历史的复习策略是怎样的11-27
高考历史必背大题知识点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