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和高校(精选12篇)
科研院所和高校 篇1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成为引领和支撑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第一生产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提出生产力是“所有生产因素之间的平衡”[1]。国内有研究认为科技生产力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利用先进工具和高新科技,在高水平的科学管理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各种日益扩大化的科技生产要素,使技术、设备、原材料、能源、资金、服务等可用资源达到准优化组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社会创造增加值的核心力量[2]。我们认为,科技生产力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现代生产力,其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能提供支撑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基础力量,是构成该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生产力主要体现在具有现代知识和先进技能的科技工作者、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研发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等3个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既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集聚区,又是各类高端研究开发设备的密集地,也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源头,因此是科技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江苏省是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量最多、种类最为齐全的省份之一,解放和发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生产力,对于江苏省充分发挥区域科教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江苏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的现状和特点,随后深入分析制约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的对策措施。
1江苏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现状分析
截至2010年底,江苏省共有各类高等院校124所,各类独立科研院所330余所,数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我们对上述高校和部分科研院所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综合其他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呈现以下的特点。
1.1研究型大学是全省高等院校科技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作为全国的教育大省,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24所,其中本科院校45所,高职高专院校79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5所研究型大学是全省高等院校科技生产力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载体。这些研究型大学虽然数量上只占全省高校总数的12%,但却集中了全省高等院校大部分的科技人才,研发设施设备及资金。例如,这15所高校集中了全省高校97%的两院院士、99%的长江学者、94%的博士后流动站、74%的博士点、85%的科研经费、62%的科研固定资产以及73%的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1.2庞大的研究生队伍是全省高等院校科技生产力的重要主体
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促进科技、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为责任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结合点和制高点,它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3]。近几年,我国研究生规模连续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基本实现了研究生教育大发展的数量增长目标[4]。与此同时,江苏省也已经形成了在全国各省市中最为庞大的研究生队伍。截至2010年底,全省在校研究生达12万余人(其中博士生约2.2万人,硕士生约10万人),大约相当于全省高校高级职称科技人员总数的3倍。新增的研究生队伍主要集中在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相关专业,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已成为大多数科研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和完成者。
1.3军工类科研院所是体现全省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整体水平的独特力量
在新的发展时期,军工科研院所承载着国防科技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双重使命,具有人才、科技等基础优势,在自主创新中始终走在前列。江苏省军工类科研院所数量多、实力强、涵盖领域广,是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构成的一个重要特点。目前,全省共有军工类科研院所13所,集聚了大量的科技人员和厚实的科技基础条件,拥有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30个,各项指标远高于省属科研院所,其中科研人员、年度科研经费分别为省属科研院所的2.1倍和2.5倍。这些军工类科研院所一方面承担大量的高水平、高难度的国防军工科研课题;一方面积极参与全省重大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项目,是体现全省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整体水平的独特力量。
1.4非农社会公益型科研院所在全省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整体布局中较为薄弱
社会公益型科研院所是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为主,从事农业、林业、水利、医疗卫生、资源环境、灾害防治、气象、测绘等领域科研工作的科研机构[5,6]。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社会公益型科研院所通过开展公益类科技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物质文化需求[7]。近些年,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非农社会公益型科研院所仍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力量分散、研究开发实力较弱的状况。截至2010年底,全省除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系统以外,共有30余所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平均每个研究院所拥有科技人员约150人,研发经费约300万元。这样的科技实力和创新活动规模,难以形成足以应对日益增长和愈发复杂的社会发展需求的团队力量,基本不具备有效解决区域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
1.5技术开发类转制院所发展良好
2000年前后,国家开始对各级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分步实施了企业化转制,这是国家对科研院所的一次重大改革。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改变了我国科研机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强化了研究开发工作的市场导向,并按照市场导向合理配置了科研机构资源[8]。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部省属转制院所72家,职工20000多人,年度研发经费约16亿元,销售收入约100亿元。技术开发类院所转制后,全省各地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建设了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它们产业服务方向明确、运行机制灵活,成为全省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布局中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
1.6巨大的研发设备资源是体现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的重要物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大型、尖端科学仪器设备为核心的研发设备资源已经成为战略性的科技要素,研发设备资源的水平成为衡量科技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设备的投入不断加大,高校科研院所仪器设备拥有量和总值迅速增加,研发设备的结构和性能也发生了质的飞跃。截至2010年底,全省本科院校拥有总固定资产超过400亿元,科研用固定资产约110亿元;专科院校拥有总固定资产约210亿元,科研用固定资产约15亿元。巨大的研发设备资源和工程技术文献、信息等软性资源,已成为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是体现全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水平的重要物资基础。
2制约江苏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中央部署,全省不断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生产力得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颇、管理体制上的障碍、运行机制上的缺失等一些综合性、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制约着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的充分解放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高等院校主动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仍有待提高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大体经历了从以教学为主到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再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演变[9]。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院校被推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得到确立、放大和凸显。尽管近年来全省高校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自觉性、主动性、内生性不够的问题。据统计数据,2009年,我省高校院所科技经费中应用开发经费只占总数的22.5%,低于广东(39.7%)和浙江(32.3%),也低于全国平均(25%)。从南京地区抽样选择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9所高校调查显示,从2006年到2008年,19所高校科研经费中纵向经费年均增长29.62%,横向经费年均增长16.98%,相差近13个百分点。近几年,高校院所科技活动筹集资金中来自企业资金的比例还不到30%,而来自政府的资金比例超过60%。
2.2 “条块分割、单位占有”的管理体制阻碍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过去以科技项目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工作模式向以科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工作模式转变[10]。但是,目前除了已转制的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仍参照行政机关的级别划分,以事业单位的性质隶属于各级政府,由具体的政府部门作为主管机关进行直接管理。条块部门的职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对高校科研院所的人财物的管理、对高校科研院所业绩的最终评价和考核等,从各方面影响着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对创新资源的配置,制约着高校、科研院所的社会主体性地位,在高校科研院所对创新方向的把握、创新活动的组织、创新资源的配置上印有部门的痕迹,显现“条块分割、单位占有”的现象,使得能够胜任重大集成创新任务的科研团队和解决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科研成果难以涌现。
2.3对科技创新活动及绩效的考核单一、片面
科技创新活动及其成果是科技人员智力劳动的主要过程和结晶,是反映和评价科技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客观载体。高校科研业绩评价是促进高校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由于不同类型高校的不同学科在科研工作中内容、性质、特点上具有较大的差异,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层次和类型较多,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体系,可以将不同学科、层次的科研成果进行相对客观的比较,对科技人员的科研业绩做出全面、公正、准确的评价[11]。但长期以来,以论文、获奖为重点的考评体系形成的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重学术理论轻经济效益的科研导向和大学文化,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科技人员按照高校的三大功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多元化选择发展路径的能动性。
2.4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不充分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认为,企业和高校之间人员流动率比越高,反映其技术创新环境越好。人才流动有利于科教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高效开展。日本、丹麦、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出台了详尽的政策措施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人员流动。我省科教人才资源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高校院所。现行的人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还难以改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只进不出的状况。对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9所在宁高校抽样调查显示,从2006年到2008年高校以各种形式向企业流动的科技人才仅占专任教师的1%,而且即使实现流动,也非常不愿意放弃高校教师的身份。19所高校中调离高校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工作的只有23人,仅占0.12%。
2.5现行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下,校园文化建设忽视创业文化
创业是更高形态的就业,创业文化是关于创业的意识形态、知识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和制度体系。包括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12]。目前高等院校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将大学生、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仅限于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未将创业能力和创业型人才纳入到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即使在省内有些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也仅限于一些选修类的创业课程,没有形成完整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中创业文化基本缺失。缺乏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热情,成为我省大学生、研究生素质上的一块“硬伤”,严重影响我省大学生队伍的能力提升和释放。
3解放和发展江苏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针对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生产力的现状、特点以及制约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借鉴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以产业技术创新为主要目标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
截至2010年,全省高校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14379项,投入经费37.90亿元。全省高校与地方、企业共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2806个,其中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13个、与企业共建实验室334个、与地方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个、与企业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1个、其他产学研联合体1758个,产学研合作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今后,必须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高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为目标,围绕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产业方向上的引导,大力发挥产业技术联盟对产学研合作的促进作用,并加快国际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要争取形成深度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从现有的以单个项目的短期、临时性合作为主,向以实现技术链、产业链创新为目标的长期、稳定合作转变,由注重基于科技成果的合作,向注重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合作转变。
3.2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独特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有可能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主导性地位,并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产业。当前,可再生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应依托全省在这些领域具有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引导相关骨干企业早期介入,以具有明确市场方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标志性产品为主要目标,采取超常规的支持方式和力度,加强核心技术的攻关,加速产业化技术的集成创新,尽快实现规模产业化突破,使江苏成为新兴战略产业的科技研发中心和产业化源地。
3.3探索军民融合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推进军转民进程
军工产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军工技术是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是民用高技术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带动相关产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源。要大力引导和扶持军工类科研院所积极探索军转民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新途径,要高度重视依托全省军工类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生产力,吸引和支持军民两用高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增强高端技术的储备;要采取切实措施加速重大军工技术和军用产品向民用化转移的进程,为全省新型材料、航空航天、船舶制造、自动控制等民用技术与产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
3.4进行公益类科研院所的资源整合,构建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将公益类科研机构作为政府直接兴办的事业型机构,由政府部门进行组建和管理。公益类科研院所数量多,规模小,领域窄,实力弱,稳定性差,难以有效应对新形势下日益紧迫的重大社会需求。应当按照社会需求的主要领域,对全省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进行资源整合、机构重组,提高公益类科研院所解决重大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同时,要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完善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理事会制度,实行聘任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聘请相应领域的权威性专家组成发展咨询机构,对研究机构的业务发展提供信息及咨询服务。并进一步参考国外非营利机构管理和运行的经验,逐步实现从“以钱养人”向“以钱养事”的转变,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运用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创造性探索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3.5改革高校考核评价体系,促进科技人员多元化发展和合理流动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基本功能,要在体现三大基本功能的主体性活动及其绩效之间建立较为平衡的可互为参照的指标体系,并改进相应的考核、奖励、晋升等制度,特别是强化和细化对面向社会服务的创新活动进行评价的办法和激励措施。要探索建立高校分类管理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的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引导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特色发展,围绕我省产业发展开展科研及学科建设工作。要针对高校科技人员建立科学的考核和晋升制度。调整现有的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完善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和要求,特别要强化和细化对面向社会服务的创新活动进行评价的办法和激励措施,促进高校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促进高校科技人员多元化发展。
3.6以完善科技公共服务网络为基础,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设备资源的潜能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支撑下,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公共科技基础资源的优化重组和开放共享,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撑体系,对促进全社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全省已经建立了一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全省企业、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支撑。要进一步协调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解决阻碍公共服务机制实现的各种制约因素;通过地方立法保证公共服务体制和机制的实现,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庞大的创新设备资源的社会效能。
3.7加强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素质和热情
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高校毕业生除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面向市场、自主创业的能力。高校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系统具体的创业教育模式,全面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高校要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进行选拔和培养,还要充分利用各类创业服务机构,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董田春.生产力定义要素再思考[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23-29.
[2]任盈盈,刘思峰,方志耕.科技生产力及其相关概念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8):120-122.
[3]刘斌,邢慧斌,吴利明.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74-77.
[4]彭拥军.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J].江苏高教,2006(1):5-7.
[5]江建云.地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3(9):123-125.
[6]张庆阳,王亚光,胡英.我国公益型科研机构结构调整初步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2(2):50-53.
[7]师运.公益型科研院所——改善民生的着力点[J].科技智囊,2009(5),:16-19.
[8]李刚,苏广宇.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关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2):48-49.
[9]朱善璐.科技成果转化:高校服务社会的关键[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3(9):4-5.
[10]郭广生.优化资源配置,开创首都高校科教创新与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8):8-11.
[11]何先刚.高校R&D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设计[D].重庆:西南大学,2008:1-56.
[12]施险峰.新时期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10-11.
科研院所和高校 篇2
[论文摘要]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任务。通过几年的教学、科研工作实践,作者对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论文关键词]教学;科研;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1.引言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的环境中,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存在不同的特点。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最为重要的两项职能,但较长时间以来这两种职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协调二者的矛盾,既突出教学的主旋律地位,又要加强科学研究,是目前高校教师函待解决的问题。
2.对教学和科研关系的理论探索
2.1教学和科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学派的观点:
(1)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三个,即稀缺模型、个性差异模型、不同激励系统模型。
(2)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两个,即传统智慧模型和G模型。
(3)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零相关关系。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零相关的模型主要有三个,即不同活动模型、无关个性模型和官僚资助模型。
以上的观点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教学科研的关系,但是,作者认为教学和科研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应当综合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所说的教学科研关系相协调,并非只是简单意义上的五五分成才算协调。而是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分配,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地共同发展。科研成果比教学成果多,不一定代表教学就不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与科研之间应该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二者结合是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最佳途径。教学与科研是手段,培养人才和创新知识是目的,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科学研究同时推动人才的培养,其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2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1)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
高校教师通过科研,可以时刻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通过科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不断地完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改革;有了科研之源,在教学上就会得心应手,所讲授的课程内容也会更加生动、翔实,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科研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首先,高校教师通过科研活动,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教师们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一边学习和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边摸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与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其次,教师承担的一定科研任务,为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一方面提高了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很好的选题;另一方面通过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有意识地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3)科研是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建设的根本和核心,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是高校学科建设发展与腾飞的强劲动力,是高校实现整体目标的重要保障。
(4)科研成就高的教师对学生更具感召力
教师从事科研会使学校具有较高的声望,这意味着学校吸引资金和优秀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而较多的资金和优秀学生又是取得高质量教学的重要基础。从事科研、取得成绩的教师对学生更具感召力,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风范、科学态度、敬业精神对学生的道德提升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3教学是科研的推动力与催化剂
(1)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科研活动经过无数次实践的检验,产生了定理、定律,即理论。这些理论编人了大学教科书,变成了教师的授课内容,这些知识是进行更深层次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通过知识传递,教师本身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甚至有新的认识。教师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决定了科研队伍的结构和水平。教学不仅为科研提出问题,也为解决问题提供思维方式和技术路线。
(2)教学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进一步传播
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一方面充实和优化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学可以使科研成果得到进一步传播、延续和再生,充分发挥科研的价值;教学实践能使教师对基础知识更加融会贯通,促进自己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反思,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活动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而学生活跃的思维也有利于科研的发展。
3.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思路
3.1学校层面上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策略
从学校层面看,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主要从观念的更新、宏观政策的制定与规划,学院的优化组合等方面人手,通过采取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来缓解学校面临的双重压力,并最终将这些措施落实到院系及教师个体上。
(1)要更新观念
教师正确的观念,端正的态度与积极的工作热情是教学与科研关系协调发展的有力保证。首先,要坚持大学人才培养之本的观念。其次,教学作为学术的一种形式而重新定义。
(2)优化政策与创新管理机制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动态发展的,大学不但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创新。学校需要不断地开发与创新互动管理机制、激励利益机制等方面。一方面,教学与科研都是学术水平的反映,在学术水平上建立互动机制。①在组织结构方面,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平衡需要流动的编制,采取院的研究所与教学系单位相结合的流动办法。②评价教师教学的质与量应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教师报送的教学资料等,这样教师教学的内容能更新更好地得到反映。③开发教学与科研资源的潜力需要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利益机制。另一方面,学校优化院系结构、以学科建设为契机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3)促进教学与科研校际校内的分工与交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要在学科、教师、院系不同层面,就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和措施进行宣传、交流与借鉴。另外,加强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协调。
3.2院系层面上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措施
(1)调节教学管理
学校应该将提高教学待遇与科研待遇并举,教学得到的回报与教学付出的努力成正比,加大对教学的奖励政策;搞好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加强对教学的监管力度。
(2)运用二次分配杠杆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
院系对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平衡教学与科研,院系在计划的制定、结构的调节与实践的实施等方面加强联系,创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最佳环境。学院根据本学院的特点和教师个体差异,分析不同学科属性的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设立教学岗与科研岗,并在相应的二次分配中得到体现;院系制定合理的二次分配制度,对教学岗与科研岗进行合理量化和轮换。
(3)建立协调机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
学院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处理应采取了一些具体的协调措施。加强学院在这方面的意识与任务;利用学科建设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制定可行的政策。开设教学与科研紧密联系的课程等。
3.3教师个体层面上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途径
(1)健全师资管理制度
学校需要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公平利用其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领导对教师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了解教师的实际能力,让教师自由选择应聘教学岗或科研岗。
(2)促进教师科研的公平竞争
学校应该提供更有利的竞争环境,加强对年轻教师的科研指导与鼓励。当然,高等院校无论大小,完全可以把科研提到重要位置。解决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不但从观念的更新开始,更重要的是各种体制的创新,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3)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
考核要求既注重教学的质量又注重科研成果,还需要考核师德修养,因为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联系同样需要高尚的师德修养来保证,不单单为利益而工作,更要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不单有科研的热情更要有教学的责任。
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中的各种矛盾,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之外,还有道德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高尚道德情操,根据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4.结论
教学与科研相对平衡、相对协调的关系不是自发形成的。不同教师的兴趣、能力等因素各不相同,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处理一样;管理部门的政策及主管的工作不同,对教学与科研的倾向也同;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甚至不同院校也有所区别。因此,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高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促进教学与科研相对衡,主要是建立一个创新管理机制,从深层次融合教学与科研发挥有利的一面。
科研院所和高校 篇3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困难;策略
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为解决高校目前面临的诸多发展瓶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政府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力度的增加,一方面确确实实的推动了我国高校科研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科研成果,但另一方面,由于科研经费的快速增加,再加上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又与之不能很好的相匹配,导致在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发展困境。着力解决好这些发展瓶颈,能实现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完善发展,推动高校科研能力的创新突破。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控制困难。当前高校的科研经费通常来源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源渠道相对多元,但是各部门的经费划拨和实施办法存在很大差异,在预算的控制上也很难达到统一,管理较为困难。首先,各类预算科目的不统一致使财务管理人员在对预算控制时存在不统一的现象。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中的许多科研项目在经费管理办法上存在差异,具体到各个省级单位差距则更大,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就每一类的科研项目进行不同的预算控制,无形之中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其次,各类预算项目与政府制定的标准会计项目存在差距,财务进行预算控制时很难做到匹配一致。最明显的例如:科研业务费,该项目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水费、电费等等会计项目,两者的不一致给财务预算控制增加实际操作难度。最后,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实施办法存在差异,例如在“劳务费”的支出额度上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诸如此类的不同程度的差异致使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控制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进行把握和实施,对经费的后续使用带来困难[1]。
(二)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不统一,监督落实困难。在许多高校中科研项目是由专门的科研部门进行管理,而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则是在单独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部门进行,两者之间因为信息的不对等以及管理上的不同步都使得经费与项目管理相脱节,也自然出现了监督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经费的合理使用和财务管理效率。财务部门由于对科研项目及项目实施内容并不了解,也没有有效的执行管理依据,在经费开支中出现的问题也就不能及时的反馈到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而项目部门则只注重申请项目,争取经费,忽略了经费的具体使用,对于经费使用中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到财务部门;更有一些科研人员存在“经费是我申请的,就归我使用,别人无权插手”的错误观念,不仅为经费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而且极易导致科研腐败行为的出现,造成科研经费的流失。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的不统一,导致了监督体制的缺陷,没有统一的、强有力的监管制度和措施,经费的实际落实也就无从保证,进而造成科研经费管理混乱的局面[2]。
(三)科研经费存在流失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校科研经费在使用中存在经费流失的现象,除了监管落实制度不到位造成经费流失之外还有以下两个主要表现:一是,在项目完成结题时经费使用报表数据填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实际使用的经费与上交财务的使用数据报表存在误差,这就导致了结题之后剩余的闲置经费不能很好的被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另一个是,高校相关资源管理部门没有对资产情况进行核实和登记的工作,导致许多固定资产不能被有效利用,甚至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各科研项目小组也没有良好的沟通联系,导致了重复购置图书、设备等现象,科研资源的不能实现共享,无形之中不仅增加了科研成本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科研经费流失[3]。
(四)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存在缺陷。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经费绩效考核标准,但仍不是很完善,在具体的实施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只注重对科研成果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一些应用型项目则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不能很好的反映科研项目的实际效益情况;在评价对象的选择机制上也存在许多缺陷,对那些项目进行评价、怎样实施评价、评价反馈机制如何等等高校都没有建立起明确的细则和规范,只是在应付上级检查时形成被动评价等现象[4]。科研经费的绩效考核存在缺陷不仅影响到科研经费的实施使用情况,而且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科研经费对于科研项目的支撑作用,影响科研成果的实际转换,不利于高校的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应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困难的策略及建议
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上述等许多方面的发展瓶颈,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合理的解决,将会对高校的科研发展和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上述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困境,笔者在总结工作经验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健全经费管理制度。思想问题是根源问题,制度问题是核心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高教改革步入深水期,积极进行科研经费管理的改革任务迫切而艰巨。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入手,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应该引起各高校领导者的重视,要不断加强认识,突出责任主体,强化责任意识。对于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严格进行处理,坚持对科研腐败做到零容忍,从根本上保证经费的合理运用和有效运作。要改变传统的被动管理局面,在思想认识转变的前提下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实施主动干预[4]。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是经费使用和实施的核心问题,既要建立宏观的指导制度也要进行相关细则的制定;既要建立健全经费申请制度也要完善经费审批制度,力争形成一套合理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对经费审批、使用、反馈的有效管理。制度的建设既是保证也是方向,能够确保经费管理有序进行和经费使用的规范化。
(二)优化科研经费政策,提高经费管理的协调性。从前文论述不难看出当前的科研经费政策存在缺陷,所以,(1)依据国家的指导方针和相关政策,各高校也应该根据本校的财务管理实际制定出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对经费预算科目进行全面的梳理整合,并对核算内容进行细化,力争预算科目内容的一致性,实现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保持一致。(2)由于科研活动存在一定的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科研人员常常在事前很难预料到,这就需要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上考虑到预算执行的灵活性和操作性,实现经费使用与管理制度的协调性,确保科研顺利实施。(3)吸收国外相关的积极积极经验,对不同的科研项目实行怒通的经费划拨制度,如,投入成本较低的项目可实行以奖代拨制度,对一些科研成本较高的项目可实行按比例拨付的经费管理制度,不仅能够节省经费报销的时间,让科研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项目研究上;更能确保经费的有效利用。此外,科研项目主管单位要加强对每一项科研项目的成本测算,并确保预算的准确性,避免再次实行统一的预算定额导致的部分项目经费过度富余。在科研经费的配套政策上各高校也应该进行合理的调整,将配套政策改变为奖励政策不经能够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而且能够有效避免经费报销的麻烦。无论是预算控制还是成本核算都应该实现与经费政策的统一,这样才能使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高校的运转。
(三)严格监督落实制度,确保科研经费合理支出。在制度完善中要更加注重监督落实制度的健全和规范,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支出。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经费流失以及实际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加强监管落实是非常必要的。要对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流程实施有效的监督约束,对科研经费的具体流向进行详细的监督,坚决从根部杜绝违法违纪的科研腐败现象的产生。另外加强对项目负责人进行有效监管,特别是对经费的使用情况,严格审核经费支出项目,确保经费的合理支出。另外也还要建立健全资产记录和评估制度,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使用,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校内资源管理平台,将各种科研资源统一放置在该平台内,通过引入自动化的办公系统实现各个科研项目小组联系与沟通的协调,从而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经费的不必要流失,实现经费开支的合理化,充分保证科研经费的使用率。
(四)逐步健全科研经费绩效考核体系。传统的绩效考核评级体系存在许多管理的漏洞,导致在最终的绩效考核中出现实施不利的困境,严重影响经费的使用。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就要将绩效目标与预算的合理性、科研项目的实际效益、持续影响力等项目进行囊括,形成多元考评体系,对科研人员的科研状况和实际经费使用状况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评估,促使经费的合理使用。可以组建一支专家考核评价团队,依据本校的科研实际情况和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制定恰当的考核条例,并进行积极的指导实施。建立绩效考核标准要注重对科研项目的社会效益合格经济效益的双重考量,要注重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对科研人员进行科研考评的重要依据,不仅能够提高科研经费的充分利用,也能够健全科研人员科研能力评定制度,提升高校科研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此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并与财务部门实现良好的信息衔接,对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信息反馈机制进行及时的反馈,帮助财务核算部门及时的进行经费的调整优化,还能够为项目负责人提供相关的研究数据,帮助其进行积极的项目研究调整和科学决策,提高科研效率和能力。
结束语: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对于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和优化经费管理模式和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的困境,更好的推动高校的科研能力的发展。这对于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以及教育水平的提升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呼应新时代历史期内高教改革的题中之意。因此各方应提高思想认识,对于科研经费管理投入更大的关注度,推进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蹇登霞.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中国市场,2015,No.82207:82-83.
[2] 张玉翠.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面临的困难与解决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v.36;No.21609:94-96.
[3] 张金贵,孙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v.14;No.5503:98-103.
[4] 吴晓莉.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v.2705:834-837.
[5] 闫亚梅.新形势下高校内涵外延式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探究[J].会计之友,2012,No.42832:85-87.
科研院所和高校 篇4
随着世界新军事理念变革的逐步深入和国内军事装备建设的持续发展, 多种高精尖武器系统的科研生产任务逐步增加, 各大高校利用自身学术优势, 承担了部分大型复杂武器系统或分系统的预先研究、研发以及小批量生产任务, 在我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与企业的科研力量相比, 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企业或专职科研机构无法企及的优势, 如财务风险小、拥有众多专业人才和相对自由的学术交流平台等。但是, 高校的国防科研体系中也存在诸多矛盾, 如管理体制相对松散, 质量保证体系不严谨等。
2 高校国防科研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难点
GJB9001B-2009标准的主体是企事业单位, 高校的科研工作不同于企业和专职科研机构, 高校国防科研管理与GJB9001B-2009的结合尚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与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管理、资源整合以及科研任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方面。
2.1 资源整合难度大
大学教育具有较强的综合型, 学习科目多, 资源覆盖面广, 大部分人员、设施分布于在其所属的各类二级机构, 少数跨校联合的科研项目涉及到的学科和科研人员更加宽泛。因此在GJB9001B-2009标准范围内整合自身有效的资源优势, 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资源整合对于国防科研的质量保障体系来说是顶层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2 组织机构设置
高校的最高管理者往往由校长担任, 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作为管理者代表, 从组织结构来说, 往下是负责人、财、物的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 具体的项目组则分布在各院系。科研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 职能部门和各二级院系更多承担的是服务职能, 在管理方面与企业的科研生产有着明显不同, 这些对于贯彻GJB9001相关标准来说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方面。
2.3 过程管理繁琐
科研项目的立项、检查、经费管理、成果管理一直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点内容, 项目组主要从事科研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因此, 科研项目的质量等级主要取决于项目研发者的质量观念。企业对科研项目的监管都很严谨, 但是现阶段高校的科研项目的质量管理严谨的程度远不及企业的质量监管水平。受“重申报、轻过程”思想观念的束缚, 高校科研项目工作往往不重视管理流程, 质量管理相对滞后, 质量管理体系如空中楼阁浮于形式, 缺少实质的行动。
2.4 人力因素复杂
能者多劳是高校在科研工作者的一大特点, 在众多高校中, 一般由具有专业水准的高素质的科研工作者承担大部分科研工作和教学任务。国防科研的任务节点紧, 质量要求精细, 全程可追溯, 对保密要求相当严格。鉴于此, 当前高校从事国防项目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积极笼络高精尖人才参与国防项目的研究。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也是现阶段高校科研的一大特色, 但这也增加了科研成员的不稳定性。
2.5 科研任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高校的科研工作不同于企业单一的科研生产的特点是其科研方向和工作任务复杂多样。高校可以从多个方向着手进行多个领域科研项目的研究, 如科研项目的类别就涵盖了基础研究、原理样机研制和应用研究等多个专业类别, 广泛的研究领域也意味着在确保质量控制的前提下要承担更为繁重的科研任务。
3 提高高校国防科研质量的措施
高校与企业在科研方面各具特色, 根据其不同特点, 结合高校现实条件, 在深刻领会研究目的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质量管理的方法途径, 维护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为进一步推进质量管理在高校科研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笔者着重强调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3.1 设立质量管理机构, 明确质量管理职责, 建立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教学与科研实践齐抓并举是高校培养高科技人才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校管理者首先要落实工作场所, 配备科技人员。对于科研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设施的配备, 高校应该体现出不同于企业等社会科研机构特点。高校自身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特殊性决定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只能独辟蹊径, 切不可全部效仿企业或研究机构, 甚至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管理经验。高校科研项目的质量管理只能根据自身实际, 通过不断的摸索、尝试逐步完善。加强军工及其背景工程项目的管理, 严格控制科研项目研发质量, 做好保密工作。在质量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 基于高校实际, 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同时将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流程体现在管理制度上。
3.2 广泛培养质量管理骨干, 以点带面, 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高校推行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科研生产模式, 这就决定其无法对质量管理和保密工作投入足够的人力。高校可以利用教、研结合的优势, 培养通晓科研与质量管理的人才。准确把握科研课题的研究现状, 通过“点带面”的形式实施质量管理, 使校内科研成员深刻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途径, 促使科研人员广泛参与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工作, 逐步总结出管理规律, 从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得以有效实施。
3.3 重点借鉴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 实施科研项目分类质量管理
国军标GJB9001B-2009以等同采用国标为基础, 增设了军品的特殊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多个科研领域, 同时能满足多个专业领域科研产品的质量管理标准, 但是由于类别的差异, 每一类科研产品也都其具体的质量控制要求和侧重点, 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管理要求分类管理高校所承担的基础研究、预研、应用研究、产品研制和型号小批量生产等项目, 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突出重点, 缩减流程;根据质量管理办法来管理应用基础类研究项目, 坚持质量管理中的应有节点, 可重点对文档化要求且适当简略。
3.4 优化重组资源, 局部实现科研生产过程集中管控
高校中资源均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高校的科研专业琳琅满目, 各专业领域之间一般跨度较大, 研制过程差异很大, 均采用小批量生产模式生产科研产品, 即使是实物产品形式的工程研制项目, 也只是进行样机生产或新产品试制, 多方参与管理、资源重复投入的情况屡有发生。为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资源管理”对人员、基础设施、科研设备、工作环境等的规定, 对批生产任务和产品试制、样机生产的项目, 尽量将科研资源专用、通用, 进行集中管控。
4 结束语
当前, 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国防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以及国防科研质量管理监控体系的构件方面的研究尚未成熟, 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如果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现行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将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而得以优化, 并有望突破管理瓶颈, 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国防科研力量作为当前国内科研界的一部分, 必将为推进我国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高校科研管理者应该正视管理中的不足, 不断强化自身优势, 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大胆探索, 积极尝试, 切实推进高校国防科研管理实现科学化、现代化, 为高校服务国防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作者分析了当前高校参与国防科研项目的现状, 以及高校国防科研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难点。建立质量体系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科研环境及体制的变化, 满足各类科研用户的需求, 提高科研项目完成质量, 增强学校科研竞争力, 从而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科研,国防项目,质量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志生, 刘维亭, 孟庆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薄弱环节的分析与改进[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12) :135-136.
[2]刘征, 吕世峰, 刘珩.高校在科研中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 2009 (10) :68.
科研院所和高校 篇5
计划工作的通知
各高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根据《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赣发[2005]15号)中提出的“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队伍,力争在5年内,全省培养20名左右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100名左右的科研学术骨干”的要求,省教育厅决定实施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培养计划。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条件
基本条件:参评对象必须是本省普通高校在职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人员。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作风正派,为人师表,有较强的敬业奉献精神,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本学科领域有明确深入的研究方向,有较大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有较高的学术科研水平,具有开拓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不超过54周岁(即1953年1月1日以后出生),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已凝聚了一支相关并相对稳定的学术团队。经考核2002年1月1日以来取得的业绩符合以下条件中的其中4项。
1、所独著的论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被国际科学检索系统SSCI或A&HCI收录3篇(含)以上;
(2)在国内CSSCI刊物发表文章7篇(含)以上。
2、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承担并完成的科研项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承担并完成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在5万元(含)以上,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在10万元(含)以上;
(2)承担并完成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经费在10万元(含)以上;
(3)承担并完成过教育部或其他部委人文社会科学类规划项目2项(含)以上,经费累计在6万元(含)以上。
3、正式出版1部(含)以上本专业的高质量、高水平学术论著(独著或课题组完成的省以上社科类课题成果,但申报人必须是课题第一负责人和著作的第一作者,并负责著作的统稿及完成著作不少于二分之一的撰写工作)。不含编著、译著、教材、合著。
4、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的成果获得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或获得过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
5、取得公认的有重大创新的或有重大价值的突出科研成果,并已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上论文、著作、科研项目及获奖成果均应限本专业范围内。
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
不超过50岁(即1957年1月1日以后出生),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经考核2002年1月1日以来取得的业绩符合以下条件中的第1、2项,以及第3至第5项中的其中2项。
1、所独著的论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被国际科学检索系统SSCI或A&HCI收录2篇(含)以上;
(2)在中文核心刊物发表文章7篇(含)以上。
2、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承担并完成科研项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在4万元(含)以上;
(2)承担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经费在5万元(含)以上;
(3)承担并完成教育部或其他部委人文社会科学类规划项目,经费在2万元(含)以上。
3、正式出版1部(含)以上本专业的高质量、高水平学术论著(独著或课题组完成的省以上社科类课题成果,但申报人必须是课题第一负责人和著作的第一作者,并负责著作的统稿及完成著作不少于二分之一的撰写工作)。不含编著、译著、合著、教材。
4、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的成果获得过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或获得过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以上。
5、取得公认的有创新的或有重大价值的突出科研成果,并已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上论文、著作、科研项目及获奖成果均应限本专业范围内。
二、评选程序
全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的申报及评选工作由省教育厅社政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评选工作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即由个人报名与所在教学(研究)部门推荐相结合,由院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被选对象进行实事求是的考核,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评议通过,学校研究同意并公示无异议后统一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在组织专家考核评审的基础上,结合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建设与发展情况研究确定入选名单。
三、支持措施
1、入选的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采取省校结合、立足学校的方式给予培养和支持,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当选对象培养一个周期后要重新评选确定。省教育厅在培养周期内每年提供30万元对入选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进行资助,其中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每人每个培养周期资助5万元;科研学术骨干每人每个培养周期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所在学校应按省教育厅的资助经费数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和科研学术骨干给予不少于1:1的配套资助,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并负责落实。各高校要在学历提高、学习培训、教材编写、科研立项等方面对入选者给予优先考虑和支持;要优先提供包括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开设新的专业课程、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交流等机会,并提供较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必要的经费支持。
2、所在学校每年底要对给予入选对象的培养支持情况进行自查,并于每年12月30日前填报《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培养支持工作年度检查表》一式2份,一份报送教育厅社政处,一份留存学校社科(科研)处。
3、省教育厅将对各高校的培养支持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视具体情况中止培养支持或取消资格。
(1)逾期不上报《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培养工作年度检查表》或该填写内容失实;
(2)无正当理由,未按计划开展科研学术工作;
(3)年度考核不合格;
(4)已调离省内高校;
(5)所在学校没有及时足额投入配套支持经费。
实施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培养计划,开展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评选,是高校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贯彻落实《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的重要举措。各高校要高度重视,严格把关,按照评审标准,认真做好推荐申报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入选人员的宣传,扩大影响,形成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科研的良好氛围。
四、申报办法
1、申报材料请于2007年2月1日-2日报省教育厅社政处,逾期不受理。
2、申报材料:
(1)《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申请表》(请在江西教育网上下载)填写一式5份和电子版;
(2)相关附件材料:《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申请表》表2-1中所填成果及项目应作为附件材料报送(论文、科研项目的立项通知书及结项证书、获奖成果证书等各报送复印件2 份;著作、研究报告等报送2份);
(3)申报人自己撰写的3千字左右的本学科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的设想(一式5份和电子版)。
3、申报材料由申报人所在高校科研(社科)处负责审核,凡报送复印件的材料,由高校科研(社科)处核对原件后,在复印件上签字盖章。如发现申报材料不实或弄虚作假者,取消参评资格并严肃查处。
附件: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科研学术骨干申报表
江西省教育厅
科研院所和高校 篇6
关键词:化学科研实验室 安全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c)-0094-02
科研实验室是展开科研、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安全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为专业众多,科研实验室门类也比较多,加之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在各类科研实验室中,化学科研实验室同其他基础实验室有着很大的差异,其是一个比较高危的场所,应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强化安全管理,进而减少实验安全风险,提高科研实验室利用价值。
1 化学科研实验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无法准确预测安全事故,危险性较大
通常而言,科研实验室中开展的实验均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属于研究探索,安全管理的不确定性也非常大。在大多数情况下,部分实验方法与物质均是安全、无害的,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或者出现某种特殊情况,导致部分实验方法与物质出现危险[1]。虽然在科研实验之前,研究者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预测,但依然存在着很多意外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是在所难免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化学基础教学实验室的任务就是锻炼学生的操作技巧,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科研实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
1.2 研究生独立工作,缺少统一管理
科研实验指的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予以主要实践操作,因而导师不可能面面俱到。通常而言,在科研实验室中,研究生均是独立开展工作,但其安全意识浅薄,存在侥幸心理,进而导致实验安全隐患频繁发生。科研实验室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加之学科差异较大,实验室均是各自为政,缺少统一的管理。近些年来,多数高校为了提高本科生的实验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经常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学生可以带着课题或者项目在实验室中展开研究,但因为本科生还未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训练,缺少安全意识,未充分认识到实验危险性,导致经常因为马虎大意出现安全事故。而基础教学实验室因为有教师全程指导与监督,并且有教师负责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无须学生加以特殊关注,导致学生安全意识较差。
1.3 实验室改造调整频繁,存在安全隐患
在科研实验室中,主要进行的就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在科研项目不断更新,或新教师的更替、人才引进,导致实验室改造调整频繁。频繁改造调整不仅会导致通风、气、水等管线设备遭受破坏,还会经常搬移实验试剂、仪器设备等,导致存在安全隐患。因为随着科研内容的变化,导致实验室添置的仪器设备也日益增多,使得实验室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上长期使用化学试剂以及室内杂乱无章,导致安全隐患非常多。在科研实验室改造建设中,科研仪器选购与实验设施改造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导致安全防护设施改善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留存了一些安全隐患。
1.4 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管理不便
在基础教学实验室中,教师经常会选择一些危险性较小的实验内容、化学试剂、实验方案,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与监督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并且,除了确保实验安全以外,还可以突出安全、绿色、环保理念的宣传[2]。然而,在科研实验室中,不能因为化学品毒性大、危险性高就放弃,所以,在进行科研实验的时候,除了使用一些常规化学试剂以外,还会使用到一些易燃易爆、强碱强酸、毒性大的高危品,并且其种类繁多,统一管理非常不便,导致安全隐患较多。
2 化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策
2.1 合理布设科研实验室的布局
在布设科研实验室的时候,一定要从大局出发,结合实验室的特征与功能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例如,在对大型仪器设备区、理化分析实验区、合成实验区等进行布设的时候,做好隔离,以此便于落实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污染集中管理工作得以贯彻实施,缩小实验室污染范围,降低实验室污染程度,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实验设施改造中,应予以集中维护,根据有关规范标准安装通风系统、危害报警装置、安全防护装置等[3]。与此同时,在实验室中,一定要准备充足的气、电、水等管线设施,以此便于操作,减少经常性搬移。即使需要进一步改造实验室,也无须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以此确保实验室安全。
2.2 调动研究生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化学相关专业研究生不仅是科研实验的主要人员,也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卫生到废弃物处理等环节,均需要研究生参与。所以,作为化学研究生而言,必须熟练掌握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隐患排除、安全事故处理等技能,以此确保实验安全,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首先,研究生应协助导师完成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如实验室仪器设备保养与维护、化学品分类存放、废弃物处理等,以此通过亲身参与,提高其主人翁意识,进而确保实验安全[4]。其次,协助导师管理与指导低年级研究生与本科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针对低年级研究生与本科生而言,高年级研究生的行为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所以,应加强自身管理,做好示范,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安全。
2.3 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在化学科研实验室中,安全管理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化学科研项目的深入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了全面提高科研实验室的安全性,一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将实验室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加强内部监督检查与安全技术指导,以此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策略。
2.4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从根本上而言,安全事故的起源是安全意识薄弱,所以,一定要重视师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以此在思想上,提高师生对安全的重视,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实验安全[5]。在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候,首先应重视化学仪器设备操作规范的说明,以此保证其操作规范,避免安全事故;其次介绍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师生能够严格按照其内容执行,以此减少安全事故。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加大对教育事业投入力度的形势下,科研投入也在不断增多,使得很多学生均可进入实验室展开研究,最大限度地展开了实验探索,为科研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科研实验室中,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其与科研成果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恰当的安全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邓吉平,李羽让,李勤华,等.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83-286.
[2]黄胜.高校实验室化学试剂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166-168.
[3]孟宪法.公安现役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模式探究——以武警学院实验室为例[J].武警学院学报,2015,31(3):51-54.
[4]傅雅娟,牛海涛,程林洁,等.浅谈高校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5):141.
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 篇7
一、高校科研经费的现状
1.2008年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总额由2006年的457.3亿元增长到654.5亿元, 其中半数来自于企事业单位和地方委托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科研经费成为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 有近40万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总数的63%, 国家创新研究中心占总数的39%,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总数的27%, 国家工程实验室占总数的25.8%,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占总数的70%, 国家大学科技园69个。2008年, 高校主持完成自然科技奖占总数的47%, 技术发明奖占总数的81%, 科技进步奖占总数的37.9%, 高校囊括了技术发明奖的全部一等奖, 充分显示了高校科技工作在科研领域的重要地位。
2.高校为鼓励科研人员争取经费, 在科研经费管理规定上给予争取到经费的研究人员高比例奖励, 造成重申报、轻成果的现象, 一个项目多头申报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我国高校的科研大都围绕经费申请与发表论文转, 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很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也较低, 平均仅为20%, 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 专利技术的交易率只有5%,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二、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难点
1.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元化造成了管理与核算的复杂性。高校科研经费的申报有多种渠道,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 如:国家级科研经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省级科研经费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市级科研经费包括市科技局计划;学校科研经费包括青年基金、创新基金等。二是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及企业进行科研合作、科技咨询或科研成果转让所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 由于项目合作的内容不同, 对经费的核算也不同。三是高校自筹的配套科研经费。由于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科研经费的提供部门对经费使用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 各个渠道的科研项目有不同的使用要求, 这就带来了科研经费管理及核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科研经费管理必须按资金来源及科研项目独立设账, 分项管理, 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大多数采用单一项目管理和核算模式, 这势必会产生经费来源多元化与管理核算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加大了经费管理及监督的难度。
2.高校不重视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 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审计监督职能未充分发挥。由于当前科研课题的数量及经费额度已成为衡量高校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某种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排名”, 也是高校创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 高校领导层只关注通过上项目来争取经费, 而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效益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甚至有观点认为, 科研经费是教师自己争取来的, 项目负责人花自己的钱, 其他人无权过问, 且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而且为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高校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上实行“课题组负责制”, 对到账的科研经费只提取少量的科研管理费, 其余全部由课题负责人自主支配使用, 使相当一部分科研经费在还未开展科研工作前就变为个人消费基金, 而真正用到科研上的经费大大的减少。
同时, 有些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于科研经费报销中不符合规定的费用宽松对待, 有些高校是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或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手段, 使“潜规则”大为盛行, 损失浪费、支出不合理, 管理费和人员经费比重过大的现象非常严重, 财务人员只是充当了一个经费保管员的角色, 这些问题在横向科研经费的使用中尤为突出。而且高校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力度也不够, 在审计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阻力, 审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事前、事中监督职能, 对经费的监督仅停留在科研项目结题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审签, 不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的漏洞,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和产出效益的提高。
3.高校科研经费重立项、轻预算, 预算编制与结题结算不匹配。许多高校把科研经费到位额度作为必须完成的工作量指标, 列入教师工作考核及岗位聘任条件中, 只注重科研项目的数量与规模, 对管理不重视。由于教师不熟悉有关的财务制度, 预算观念一般不强, 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经费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所需的成本, 预算的精确性较低、偏差较大。而实际使用中科研人员又不能根据预算适当开支, 以至于项目结题的经费结算与预算存在较大的差距, 为了弥补“差距”, 只能人为地调整结算支出成本, 造成数据的失真。这种情况下, 预算的编制仅仅是为了满足争取科研项目的需要, 而没有发挥科研经费预算的真正作用。
4.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 长期挂账报销费用现象比较普遍。所谓结题不结账是指, 科研项目完成后已通过项目下达单位验收评估, 但项目不做结账处理, 结余资金仍作为项目进行管理。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的意见》的规定, 各高校负责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具体分配、使用、考核等全过程管理, 定期向主管部门提交总结报告。主管部门负责对各高校基本科研费的分配、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但有些高校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脱节, 特别对于横向课题, 结题不结账的现象更为普遍, 从而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结题不结账导致固定资产不能及时进行清理, 结余资金不能分配, 课题负责人为给个人或课题组谋取私利, 将剩余经费长期挂账, 报销餐费、电话费等与科研无关的支出, 造成科研资金的极大浪费, 同时也增加了财务人员会计核算和项目财务管理的负担。
5.科研成本核算的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科研项目的成本应该实行全成本核算, 所谓全成本核算就是将科研项目消耗的所有资源成本纳入科研项目进行核算, 但在实际中较难实施。一是因为以财政拨款为主的高校, 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 不进行相关成本核算, 不计算利润。二是因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有着密切的联系, 事业经费与科研经费的成本往往相互渗透, 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区分教学与科研支出、横向课题支出与纵向课题支出。许多高校的横向科研经费, 立项时不做预算, 期间不进行成本核算, 结题时不做决算, 只核算发生的直接费用, 其间接费用如课题实验所耗用的房费、水费、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等等, 都没有在课题经费里分摊, 造成学校事业经费收付不实, 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会计信息失真, 学校办学效益核算不清, 也给科研人员业绩考核带来了困难。
6.绩效评价指标的缺乏。开展科研经费绩效审计需要对效益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评价, 效益性评价又包括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而技术效益的评价往往超出审计人员的专业范畴, 社会效益评价又以定性描述居多, 以科技部、财政部2006年7月颁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 (国科发计字) (2006) 330号]为例, 其中第38条规定要对科研项目实施效益评价的内容仅为:“……重点评价研究成果的实质性贡献和作用, 重点评价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 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国际影响。”这样的表述只能作为科研经费审计的参考内容, 而不能作为审计依据。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指标也没有统一的规定, 使审计评价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很难操作。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的空白导致无法有效地开展科研经费绩效审计, 这也是制约其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
7.科研资产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重复购置, 流失严重。高校开展科研活动形成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由于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众多, 尤其是横向经费, 不易为学校所控制, 造成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对有形资产诸如电脑、仪器设备等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登记不及时, 对那些化整为零、以耗材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亦未仔细核对, 其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后续处理工作缺失。科研部门结题时, 也未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固定资产清理;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和岗位变动时, 没有办理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 物随人走, 使资产中的较大部分滞留在私人手中, 流失严重, 而且重复购置的情况很普遍, 学校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国家政策明确规定, 科研经费必须统一纳入学校财务管理, 但部分高校的课题组在外设立公司, 科研经费不入学校财务而直接转入公司, 以逃避学校财务的监督和漏逃学校提取的管理费, 造成高校科研资金的直接流失;或将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资金以各种名义如合作、测试等方式转移至校外, 使科研资金转为私人资金。更有甚者, 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承接科研项目, 却无偿占用学校资源, 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等进行实验, 做成产品, 向外销售, 中饱私囊。此外, 对科研经费所形成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 许多高校没有纳入财务管理体系, 进行账务处理。这些都造成了资产的浪费、流失和失控。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 引起政府和高校领导层的重视,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共同发挥作用, 提高经费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 中央提出了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 教育部2010年工作计划中也把科研经费审计做为工作内容之一, 可见政府也意识到这方面出现的问题, 越来越重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但是, 高校领导层对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这一方面要加强宣传, 二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定政策来严格管理、规范管理, 如果领导层不重视、不支持, 高校对科研经费的内部审计就无法真正有效的开展起来。就目前“863”、“973”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审计实践来看, 主要是由国家审计机关或由科技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实施外部审计。横向课题主要由合作单位委托社会审计进行或由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实施审计。需要注意的是, 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均具有较强的监督制衡作用, 但其作用层次、领域和方式是有差异的。内部审计的核心是对科研经费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全面的监督, 优势体现在过程控制、实时控制, 能够有效克服“中间过程不问责”的弊端。然而, 对于虚设课题骗取资金、改头换面多头申报等已超出单纯科研经费管理范畴的问题, 则应以国家审计监督为主导, 内部审计起配合、协助的作用, 而且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经费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将经费评审、经费分配和经费管理过程向公众公开, 充分发挥媒体与互联网的作用, 构建打破部门疆界的信息共享平台, 提高经费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让申报的课题公众都可以查询和监督, 让纳税人的钱真正用到刀刃上。针对多头申报的问题, 有些专家还建议, 国家可以采取新的科研政策, 除了对基础研究项目直接拨付经费外, 对应用科技项目可以走市场化道路, 由项目业主单位或客户企业投资, 国家给予企业相应投资额的免税支持。因为企业奉行的是“谁投资, 谁当老板, 谁说了算”的原则, 这样可以逼着高校的科研项目出成果, 出效益, 实现产业化。
2.审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制度要先行。2009年8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制定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这是继《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之后, 国家就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出台的又一项重要制度。各高校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结合实际情况, 建立一套科学、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在管理纵向科研经费时, 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项目主管部门的财务规章制度, 监督、控制不合理开支;而针对当前横向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应建立和完善校内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规范经费的收支, 经费的使用要依据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 符合法规制度的要求。在横向科研活动中, 为个人牟取私利、损坏学校声誉或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的, 必须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的内部管理制度, 明确学校科研、财务等部门及课题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学校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和合同管理, 代表学校签署科研协议, 对课题执行过程中的重大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 组织协调课题结题验收和技术评审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指导课题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 审查项目决算, 监督、指导课题负责人按预算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 并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符合国家和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课题负责人负责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 并按规定在批准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内使用经费。课题负责人应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 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各负其责, 密切配合, 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4.审计科研经费的预算及其使用情况, 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一是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强化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既有利于保证科研活动按计划有序开展, 也有利于严格控制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 加强财务预算的约束力度, 维护其严肃性。二是科研经费收入的管理。不论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纵向课题经费, 还是向企业等经济组织提供技术有偿服务而取得的横向科研课题经费, 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按项目进行会计核算, 专款专用, 杜绝科研收入脱离学校监管形成体外循环。三是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 防止盲目挤占学校资源和科研经费使用失控现象的发生。对于纵向课题经费, 应严格规定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 重点规范人员费、管理费、协作研究费等支出的管理, 课题支出预算项目中该三项经费预算一般不予调整;人员费应按照研究人员的工作量和国家相关标准在批复的预算内据实列支, 严禁从课题经费提成用于人员奖励支出;项目管理费包括项目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行政管理支出;项目使用学校的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 应在批复预算范围内按照财务制度允许的分摊方法, 分摊计入课题成本, 据实列支, 不能简单地按比例直接提取。对于横向课题经费, 在弥补科研活动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差旅费、管理费等课题研究费外, 应建立兼顾学校、院系和科研人员个人利益的科研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账务处理方面, 可设“科技服务收入”为一级科目, 下设若干二级明细科目, 包括材料、水电费、资料费、差旅费、人工费、管理费、设备费、税金、其他费用等, 以便项目结题后进行财务分析, 使科研经费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审计过程中, 一是关注与科研活动无关的支出。诸如文化用品、日用品、礼品等支出, 这是一项极其繁琐但很有必要的工作, 要得到财务部门的支持, 要求项目报账时提供实物明细。必要时, 还可以到卖方进行调查取证, 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二是关注劳务费的支出。通过审查项目合同书中所列人员名单, 并通过向有关当事人及其所在科室知情人调查取证, 判断劳务费支出是否属实, 有无编造假名单套取劳务费, 以及偷逃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另据教育部教财[2005]11号文件中“人员经费、业务费等其他各项支出, 各高校应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的要求据实列支, 不得预提”的规定, 审查有无从科研经费中预提费用私自掌握脱离财务监督的情况。
5.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 防止私分滥用。目前, 高校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题不结账, 继续留归课题组作为其他科研项目的前期启动资金使用。造成高校应结未结课题越来越多, 导致科研成本核算严重不实, 这种情况在横向课题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 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 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明确课题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管理办法, 及时清理结题经费, 避免长期挂账, 防止国家科研资金的浪费与流失, 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对纵向课题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部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经相关部门批准后, 可留给学校, 用于补助科研发展支出;对横向课题, 可按照科研合同的约定, 在兼顾学校、院系、科研人员利益的前提下, 合理分配, 一部分留作学校科研发展基金, 一部分留作院系发展基金, 其余作为课题组基础研究经费使用。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严禁用于发放奖金和福利支出。
6.引入绩效评估机制, 强化成果管理理念。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如何既是资金提供方所关注的重点, 也是衡量科研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实践中, 发达国家在政府科研经费管理中普遍引入了评估机制, 不仅重视立项前的预算评估, 还重视立项后的绩效评估。因此, 我国有必要建立定期的经费使用评估与反馈调整机制, 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经费监控, 并通过建立健全项目成果评审制度, 强化成果管理, 既要积极推进应用类成果的产业化, 还要建立和完善公益类成果的共享平台。当前, 大多数高校科研项目不注重管理, 效益性监督不够, 使得项目效益低下, 甚至无效益而造成损失浪费。因此, 必须将科研经费投入的成果回报纳入绩效审计, 对学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及其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检查和评价。建立健全投人产出比的统计和奖惩制度, 并加大透明度, 对大项目、国家或部委实验室的投入必须公布它们的投入产出比, 建立量化指标进行检查和约束,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的价值与科研经费投入的价值以及科研项目的预期研究价值相比较, 以确定其经济效益, 作出审计结论, 并提出审计建议, 从而促进学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
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的比率、前期与本期各项收支指标的对比比率、科研效益、资金使用率、科研项目完成率、科研课题耗时率、科研经费节约率、成果应用率、成本效益率、科研成果得奖率等, 根据科研计划、财务决算报表、统计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 对科研经费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揭示存在的问题。
7.规范科研资产管理。规范科研资产管理, 是避免科研经费支出混乱的有效方法。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学校的固定资产。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应实行预算、申报、审批、购置、验收制度;科研管理部门要建立科研仪器设备、低值易耗材料台账, 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当科研人员变动以及项目结题后, 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对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变更登记, 做好清理、移交、保管人员变更手续, 资产由学校统一保管和使用, 做到资源共享, 以提高使用效率, 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 有效防止资产流失, 促进科研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科研项目购得的图书资料可按发票集中造册, 交由校图书馆或学院资料室进行统一管理, 既可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效益, 也可避免个别项目负责人变相开发票套取现金的现象。对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无形资产, 如专利技术、版权、发明权等, 应根据鉴定和认证资料, 纳入学校无形资产的保管。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转化转让应由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成果转化法》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执行。
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在科学研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应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手段, 开拓管理思路, 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 为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推动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谭红梅, 张经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初探.财会通讯, 2009 (1)
[2].沈菲, 沈立峰.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当代经济, 2008 (12)
[3].周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现状及其改进对策.教育财会研究, 2009 (6)
[4].孙珍寿.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0)
[5].孙志明, 李文钊, 陈亮.高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经费管理浅谈.经济师, 2008, (11)
[6].王宁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教育财会研究, 2008 (4)
科研院所和高校 篇8
1 高校科研基金管理的现状
1.1 基金项目的种类繁多, 资助的比例和强度低
随着我国对科技事业的日益重视, 各级政府纷纷设立各种科研基金项目或计划课题用于资助科研工作, 这一方面反映了各级政府对科研工作的重视, 通过增大科研投入、增多申请渠道促进我国科研的发展, 但是, 与基金项目种类的日益增多不相适应的是各类科研基金投入虽有增加但仍显不足, 中标率低, 一般不超过20%, 很多甚至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即使能中标, 资助额度也很低, 只能进行一些肤浅的研究工作, 影响项目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不能真正保证课题项目的完成质量。因此, 科研人员需要不停地申请各类基金项目。由于各类基金项目的申报要求各不相同, 科研人员每次申请都要花很大的精力用于查阅文献资料、填写申请书、打印复印、到会答辩等, 并且要花费很大的财力用于支付评审费, 而最后能获得资助的金额却很少, 这样极大地制约了科研人员开展科研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同时也耗费了科研人员大量的精力。由于中标率低、资助强度弱, 有的科研人员只好广种薄收, 到处申请, 因此没有做好基础工作, 缺乏充分调研, 严重影响申报质量, 在浪费科研人员精力的同时也浪费了管理部门和评审专家的精力。
1.2 基金项目的中后期管理较薄弱
目前, 很多基金项目申请人与承担单位存在着“重申请立项, 轻实施完成”的现象, 对基金项目或计划课题中后期管理工作的重视明显不够。虽然国家对科研项目或计划课题及其经费管理工作有一套较完整的条例、办法、规定和细则, 从申请到结题都有明确的制度, 但是基金负责人与承担单位往往存在“重申请立项、中标数量及中标率, 轻项目中后期过程管理、目标管理”的现象。基金项目或计划课题中后期管理仍沿用拨款、检查、上报年度进展报告及总结报告等流于形式的管理模式, 对基金项目或计划课题完成好坏奖惩不明, 有些基金项目甚至没有奖惩制度, 即使有制度也并没有认真执行, 项目或课题完成不好问题也不大, 如有些项目负责人出国而项目却无人问津。这些说明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基金项目或计划课题的中后期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更加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使得基金项目中后期管理工作相当薄弱和滞后。
1.3 基金项目的成果转化应用率低
高校对科研基金项目的管理是从申报、立项到成果鉴定与奖励即认为是课题已完成, 而对其能否转化应用却不太重视。由于对基金项目成果管理不力, 影响了科研基金的资助效益, 使成果转化率低下, 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差。有的项目虽然申请了专利, 但能转让、尤其是能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少之更少。
1.4 基金项目各环节管理的效率低
目前各类基金项目包括各级政府计划课题基本上均采用招投标与自由申请制, 从申报、评审一直到合同鉴定本来过程就很长, 严重影响了项目研究工作的及时开展, 而且很多的资金或政府计划课题经费往往在立项并签订合同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到达, 有些项目中间需要经过很多部门会签, 资金的下拨更加迟缓, 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缩短各类基金项目申报及经费到位周期, 提高基金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是摆在科研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2 科研基金项目管理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措施
激励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核心问题。在高校的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工作中, 我们必需加强五方面的激励:一是管理激励, 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奖励制度;二是协作激励, 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 联合攻关;三是竞争激励, 岗位合理竞争, 增加绩效评估;四是目标激励, 确立明确的管理目标, 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潜力;五是培养激励, 改善自我修养,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水平。约束机制是指科研基金项目管理者通过一定合同、协议, 使项目负责人承担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责任, 以此来控制、约束和规范其行为, 确保项目负责人按照科研活动的正常程序完成科研项目的任务。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措施, 尽一切可能改善目前科研基金项目的管理现状。
2.1 精简基金项目种类, 提高基金的资助比例和强度
政府可以从宏观上对各类基金项目的数量进行控制, 如对类型相同的、中标率很低的、资助强度很弱的项目进行合并, 减少基金项目种类, 这样就提高了资金的资助力度, 也减轻了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负担, 提高了科研的效率和能力。
2.2 采用预留资金、年度拨款、滚动资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资金管理模式
在项目初始拨款时预留一部分资金, 如整个项目经费的20%—30%, 待项目完成并通过年度考评, 视课题的进展情况考核后再予以拨付下一年度的款。而对于研究前景好且又有继续延伸价值的课题, 实施滚动资助, 继续给予经费支持, 保证课题基金研究的连续性;同时积极推荐、争取更高层次的立项, 促进项目的完成及其成果转化。
2.3 各类基金建立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
对历年来项目完成较好的负责人及时给予奖励, 并在下次拨款或申请时在专家同等评价的情况下给与优先资助。对项目完成不好的、或无故拖延的, 甚至根本没开展科研活动的, 可以限制该项目负责人在1—2年内申请同类或其他项目, 停止年度拨款。
2.4 改革受理评审方式
可采取季度或半年受理与评审方式, 改变以往对项目每年集中受理一次和评审一次的模式。实行项目或课题网上评审, 使评审尽可能趋于公平公正, 同时提高评审工作效率。与项目负责人签订协议, 完善科研项目的中、后期管理, 使之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2.5 坚持追踪管理, 强化责任意识
基金项目或课题的结题并不是课题的终止, 需要在其后1—2年的时间发表论文和申请成果, 科研管理部门要督促科技人员及时总结, 尽快发表论文, 保证论文的先进性和时效性, 在成熟时申报成果;同时要收集落选基金项目或课题的评审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申报者, 与其共商改进办法, 做好重新申报工作。做好基金项目或课题的档案管理工作, 完善追踪制度。
2.6 简化中间环节, 提高基金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各类基金包括各级政府计划项目均采用基金制, 设立的基金由专门科研基金管理部门负责向全国或各地区发布申请指南招标, 无论是项目招标还是经费下达都由基金管理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直接发生关系, 缩短项目申报和经费下达的周期, 没有必要在项目申请和经费下达时都要通过单位主管部门。目前不少单位主管部门在科研基金或政府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只是“橡皮图章”和“中转站”而已, 反而影响了基金管理的效率。
3 案例实证研究
运用上述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管理理念, 结合单位的实际, 近年来某高校一附属医院对科研基金管理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证研究, 经过几年的多方努力, 该院的科技工作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3.1 单位领导思维更新, 规范各项科研制度
该院的党政领导班子越来越充分认识到发展科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充分运用激励手段加强科研管理, 不断完善医院科研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 不断更新观念, 大力开发以科技兴院为主线的全面建设, 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措施, 并以此作为新的效益增长点, 增强医院的内涵式发展实力。为此, 医院制定、修改、完善了各种制度和规定, 如《科研基金项目实施程序》、《关于科研课题结题管理规定》、《关于查新费、评审费支付办法的暂行规定》、《发表医学专业文稿管理的有关规定》、《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关于临床实验性研究的管理规定》, 制定了医院学术委员会章程、科研成果评选条件、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等一系列规定, 从而做到职责明确, 管理有章可循。
3.2 运用激励约束措施, 强化项目全程管理
激励与约束制度作为科研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搞科研的积极性, 该院每年从医疗收入总额中提取1%作为科研教育基金。同时设立了科研课题立项奖、学术论文论著奖、科研成果专利奖、新技术新项目创新奖等多项奖励措施, 而且每项奖励措施均细化, 如:科室学科带头人每年未按要求申报课题或发表论文者, 年终分别扣发1 000元;连续两年未达标者, 加倍处罚;连续三年及以上未达标者, 除按单位其他相关规定处理外, 并分别扣发5 000元。每年举办科技活动周, 大力表彰在科教兴院中有作为的科技拔尖人才。这些奖项的设立, 大大地激励了广大医务人员搞科研的积极性。
为保证科研质量, 对开展的科研项目实施全程约束管理机制。该院在上报各级科研课题时实行评审工作“双盲制”, 首先由科教科对申报项目进行统一编号, 评审专家与课题申报者相互不知晓, 尽量避免人为因素, 专家根据课题内容, 进行评分, 同时提出对该课题的修改意见;在课题进行中期, 按计划书要求实施检查, 对将要结题的项目提前下发结题报告书, 督促结题, 对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则要求填写阶段性报告书;在课题结题时, 由课题负责人申请公开答辩, 科教部门组织院内外5—7名专家评阅并打分, 课题结题材料包含申请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报告、原始数据、经费结算清单等原始资料, 按照有关规定逐项规范存档。鉴于科研用品消耗量明显增多, 科教科与设备科、总务科联合, 规范科研用品出入库手续, 强调以实物办理出入库的原则, 使对科研用品的管理更加合理、更加规范。加强医学论文发表的管理, 对在未取得国内正式期刊号、商业性浓的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不予以报销版面费;同时, 在投稿前须经科室主任签署意见, 到科教科开具证明, 使得文章能发表于质量有所保证的期刊。通过上述措施和管理体制, 做到了层层落实, 环环相扣, 较好地保证了科研计划项目的实施与完成。
3.3 五年来该院科研基金项目管理效果
该院建院八年来, 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稳定发展的轨道。在科研制度建立和不断完善的基础上, 该院进一步抓紧制度的落实, 对科研课题完成好的按规定予以奖励, 促进了科研成果申报与转化。医院建院八年来共获各类基金项目399项, 金额共计1 052.4万元, 立项数和获资助费用逐年稳定上升 (两者相关系数为R=0.871、P=0.005, 有显著的正相关) , 课题成果、专利、发表的论文在2003年后也逐年稳定增加 (见表1和表2) 。
4 小结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方面军,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 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和雄厚的人才资源优势, 鼓励创新, 勇于创新, 有效利用科研基金的资源优势, 提高科研基金的利用效率, 使高校的科研成果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这才是高校科研之根本。
参考文献
[1]王彬, 郭启勇, 冯国和, 等.改革评审方式, 完善科研项目基金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 2005, 25 (10) :51-52.
[2]刘梅.我校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体会[J].中药管理杂志, 2006, 14 (3) :23-24.
[3]杨苏萍, 王琳.运用激励措施搞好科学基金管理[J].医学信息, 2008, 21 (2) :221-222.
科研院所和高校 篇9
随着“十五”、“十一五”期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充实教师队伍先期引进了大批年轻的体育教师,他们除承担基本教学任务外,还应该承担起科学研究重任,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充满活力和朝气群体,理应成为高校科研队伍中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生力军,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再过五年、十年,教学和科研骨干从他们中产生。但从目前情况看,体育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弱、主动性不强是不容乐观的事实。体育科研怎样渗透到“运动训练、体育竞赛、体育管理、体育教育与教学、群众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等,如何引导体育教师从事体育科研工作,发挥体育管理政策激励机制作用,充分地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高校体育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重视的课题。笔者对南京某高校体育教师十年发表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础上,指出存在不足,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加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1 南京某高校体育教师结构和发表科研论文统计与分析
1.1 体育教师结构特征分析
南京某高校现有专任体育教师46人,具有教授职称1人,副教授11人,讲师32人,助教2人。具有高级职称占26.1%,讲师占69.6%,助教占 4.3%,主讲教师达到95.6%,符合教育部对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要求。职称结构反映一所高校初、中、高职称比例,是衡量教师群体素质状况的重要尺度,反映教师群体教学和科研水平重要标志,南京某高校体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和相应其他学科相比偏低,反映业务水平“断层”现象严重。从工作年限和学历看,如表1.所示,参加工作年限5-12年的30人(其中助教2人、副教授1人、其余均为讲师),13至18年5人(其中讲师2人、副教授3人),19至25年7人(其中副教授6人、1人专业运动员退役后从教1人现为讲师),26年以上4人(其中讲师2人、副教授1人、教授1人)。学历结构指教师获得最高学历或获得最高学位,经过“十一五”努力,具有硕士学位占30.4%,正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占26.1%,二者合计达到56.5%,本科学历43.5%。虽然教师学历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还是空白。目前职称评聘上要求四十岁前晋升副教授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这让青年教师增加了压力,纷纷争取机会攻读在职硕士,作为一种不脱产学习,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培养学校通常安排在假期,往往一个多月就学完所有课程,一门课程大体安排二天集中恶补,普遍采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效果可想而知。学位课程结束后就开始各自选题,在一二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因而出现学历提高与科研能力增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1.2 十年教师科研论文发表统计结果分析
1.2.1 论文数量与质量分析
从2001年至2010年所发表论文统计表2显示,论文发表数量不多,合计发表了156篇,教师人均三篇略余,且论文质量不高,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9篇,占总论文数12.2%。论文数量上出现了2004年和2007年高峰,2001年和2008年低谷。主要是2003至2005年,60年代出生的教师进入了晋升副教授阶段,1998-2000年进校工作的助教,到了2005年至2007年普遍进入了晋升讲师阶段(表3实际晋升职称情况统计显示),为了晋升职称需要,科研上普遍存在临时动议。晋升讲师在科研上只要求数量上必须一篇正式发表论文,晋升副教授在科研上要求必须发五篇以上论文,其中一篇为核心期刊论文,因而造成了多数教师重论文数量,忽视论文质量,科研选题较一般。表4.不同职称教师各年度发表论文情况统计显示,以助教职称发表的论文占总数的26.9%,以讲师职称发表的论文占48.1%,说明讲师及以下的教师所发表论文占到论文总数75%,副教授职称发表论文占19.2%,教授职称发表论文占5.8%,造成了论文质量总体不高,多数教师为晋升上一层次职称而写作。当教师晋升到副教授之后,感觉晋升教授条件很难达到,干脆不愿动脑筋进行科研。已经晋升到教授的教师,由于现有职称聘任政策基本上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写与不写关系不大,学术上感觉到达了终点,积极性全没,没有真正体现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在科研上起到引领作用。通过表4.数据分析,不同职称教师科研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性,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方面,不同职称教师间的差异性呈显著(P<0.01),在省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情况存在差异(P<0.05)
注:表4.数据统计时以作者发表论文时的职称为准。
1.2.2 科研论文内容特征分析
对论文内容特征分析,从表5发现,排在前三位:“体育教学类、训练与竞赛类、社会体育与体育文化”。“体育教学类”排在第一,表明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实践主要形式,既反映教学在学校工作中重要位置,又反映体育教师思维比较单一,思路不够广泛,加上校体育教师平时教学工作量大,平均承担工作量达790标时/人.学年(满足工作量为400标时/人.学年),教师日常除接触到学校体育素材外,无暇关注体育其他领域,许多教师安于现有知识,对体育临界科学毫无兴趣,缺乏团队精神,科研氛围不浓和研究条件有限。体育训练类论文占近三分之一,主要依赖于学校拥有省级专业运动队和大学生高水平运动队,青年教师兼任了运动队教练员,从事日常体育训练,有一定经验和体会可总结。但群体类论文比较少,管理类、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论文加起来只有13.46%,说明体育科研方向较为狭窄,没有形成跳出体育去研究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从科研力量上看:科研重视程度不平衡,发表论文主要集中在少数人身上,最多的发表了24篇论文,10年里没有正式发表论文的有5人之多,只发表一篇论文的达到25人。这引证了管理学中“二八定理”即在群体中有那么20%人可为群体目标现实产生80%积极作用,作为管理者一方面要全面动员,争取人人参与科研、重视科研;另一方面为了完成组织科研目标,必须有重点地对那20%人进行组织,发挥他们特长,调动他们积极性。
2 体育教师科研不理想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2.1 体育类期刊数量不足,发表论文存在“地域刊源”、“利益交换”特征,青年教师具有职业压力,科研得不到经费上资助等
首先,全国体育类核心期刊数量上看,仅有16种,从发表数量排前十位省份中,除了河南省无核心期刊外,其他前9位省份均有,其中北京有4种,广东2种,其余均一种,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时具有地域刊源特征,据调查,在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地域刊源的特征更明显,地域比高达58.4%,地域比超过30%的就有8种。而体育类CSSCI核心期刊仅10种,其中6种为体育学院学报,大多数体育类CSSCI核心期刊是双月刊,对比语言学的CSSCI核心期刊22种,中国文学CSSCI核心15种,艺术学CSSCI核心19种,同是高校基础课的外语和语言学教师可选择核心期刊范围明显大于体育类教师可选择的范围。艺术类教师更比体育类教师具有较多选择范围。由于科研功利性导致科研关系网和科研腐败现象蔓延,在核心期刊领域也一定程度地存在。有42%的教师认为,某些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时存在利益交换”。[2]另外,由于青年教师平时课题申报较为困难,从事科研没有经费上资助,论文版面费只得自费,对于工资、待遇本来不高的青年教师,心理上承受不了,想发不要版面费的期刊论文,由于职称和论文质量不高,就更难录用。
其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较大。学者袁银梅认为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一是由于社会的期望值过高。二是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校又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实行了学生网上选课、学生网上评教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师教学强度和难度加大,需要青年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同时,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要熟悉多媒体课件制作。三是科研任务沉重,社会上在衡量一所学校时,科研实力是重要砝码,成为高校排名的坚强武器,学校每年进行年终考核,在职称评定时对科研有硬性要求,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津贴发放等直接或间接地与科研挂钩,甚至有的高校出现“重科研、轻教学”趋势,传统教书匠式教师不能适应高校发展需要,现实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弱、发表论文难度大,课题申报时有职称要求,很难获立项资助。四是深造趋势逼迫,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对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有要求,各高校对于没有获得硕士教师,提出几年内必须获硕士学位,在职称评定时,硬性规定四十岁以下晋升副教授必须达到硕士及以上学位。这种外部压力和内部需要,迫使他们为学位而奋斗。五是教育对象带来压力,信息时代给予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和渠道,在某些方面知识比教师还丰富,造成了青年教师职业压力。[3]
2.2 体育教师科研论文动力不足,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对教师从事科研目的的调查,在“你认为从事科研的目的是什么?”设计五个答案供选择。在选择“评职称”需要的占90.9%,反映高校在评定职称时存在利益诱导性。教师职称往往同与社会尊重、舆论关注、社会和经济地位密切相关。认为科研可以提高社会地位占84%,提高经济地位占36%,反映教师从事科研看重社会地位,而非经济地位,这种受尊重需要属高层次动机,高校应该大力加强。但不同职称教师在选择比例上有所不同,助教、讲师选择“选择科研可以提高社会地位的”分别为58%、82%。在课题申报方面,由于学校或者科研部门对申报者要求较高,以确保课题正常完成,获高质量成果,对申报人资格审查,职称较低教师由于科研能力不强,不能单独申报到课题,只有少量教师参与课题中。选择“提高学术水平”,青年教师选择占比37%,说明了对科研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学者高航对北京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动机研究中也发现,抱着“谋生需求”进行科研的占46.8%,反对的占22.7%,迫切需要改善自身生活条件时,就有从事科研原动力,当生活水平得到充分改善时,需要得到了满足,从事科研积极性会下降,通过科研奖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某些教师科研动力。功利要素可以分为工资福利、职称、荣誉、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一般来说学历高、职称低、年龄小的教师更认同“科研改善工资、福利待遇”,而职称高、年龄大的教师认同感下降。随着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递增,工资福利作为外因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明显减弱。[4]随着民办学院发展,民办高校一般师资力量不足,通常会外聘同一个城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授课,现实生活中发现,许多教师从经济角度考虑,表现为确保承担本校基本教学工作量之后,余下精力承担校外体育课指导,以获得额外收入,不会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研工作,他们看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从体育教师年龄和职称看,随着年龄增长和职称提高,科研可以“改善工资福利待遇”外因对他们激励作用明显减弱,说明体育教师获得尊重需要,是维系体育科研动机重要内在因素。学历高教师往往与学历低的教师在对科研兴趣上显著差异性,表明提高青年教师学历水平,能激发他们对科研兴趣。其研究还认为:体育科研工作薄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体育观念误区所致,学校过多地重视体育竞技成绩,而忽视了体育教学与科研,体育教师自身素质需要提高。
2.3 科研方法单一、科研能力不强,态度不积极
对于任何一项研究,很重要因素就是正确地运用方法,它有助于体育科研工作提高效率和科研的质量,从而获得更好更多成果。笔者对教师科研研究方法项作了调查,在调查“你平时采用什么样方法”研究,选择文献资料法的高,理论研究占多数,反映了体育教师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较强,其次,观察法和实验法,但是作为一种灵活、简便获得第一手材料的调查法和测量法没有得到青年教师广泛应用。加工和研究法中的分析和综合法、归纳和演绎法、类比法、比较和分类法,这些属于逻辑分析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运用数理统计法这样定量分析方法运用得不多。即使应用数学方法、统计方法,一般只以百分比、平均数或者标准差这些最简单处理方法。说明体育教师分析资料的方法学基础相当的薄弱。笔者在对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态度调查中,普遍选择了“不太积极”和“不积极”,占到了89.14%,而选择“非常积极”和“积极”的只有 10.86%。
3 加强高校体育科研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引导,提高教师对体育科研的重要性认识
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科研重视程度不平衡和功利主义倾向严重,论文质量不高,只求数量,为晋升职称而写论文,没有把科研上升到个人兴趣或者自身素质提高上来的现实。作为管理者要引导教师提高科研重要性认识,加强科研意识培养,帮助他们端正科研态度。由于受科研基础条件差、学术研究氛围不浓厚、成功申报课题困难大等因素影响,制约了体育科学研究发展。高校应该在改善条件、营造氛围、组织团队、培养科研兴趣和防止功利主义、临时动议上下工夫,要从人可持续发展角度认识科研工作重要性,帮助他们每年确立科研目标。从燕飞,王雁的研究,通过以学历为变量,以兴趣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本科毕业教师与硕士毕业教师有着明显差异性。科研兴趣随着学历提高呈现递增趋势。40-50岁教师一般具有了副教授职称,且多数为本科生,他们进行科研兴趣就比较低。[5]为此,通过鼓励提高学历层次来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因为兴趣作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一个人对科研兴趣,表现在对客观规律认识过程的良好情绪体验,能唤起对体育科研动机。高校领导要改变过去重视体育竞赛成绩,而忽视体育科研现象,使广大教师认识到体育科研不仅是提高体育学科内涵和价值的有效途径,而且能够改善不受重视的境地。考虑到体育类期刊,特别核心期刊数量不够,地域刊源严重,有意识地建议教师选择适合教育类核心期刊或者综合性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的有关体育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成果,从而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3.2 重视培训,力求针对性, 满足教师不同层次需要
目前教师科研方法比较单一,没有掌握好方法,教师智能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师大多在传统教育思想和旧的教学模式下培养起来的,综合知识结构上欠缺,专业知识陈旧面窄,教育基础知识薄弱,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知识和人体科学知识,对于深层次专项运动理论与技术、先进的应用科学理论基础也不很扎实,需要进行培训才能得到解决。首先,针对“教师严重不足,工作量大”现状,高校应该积极争取引进优秀人才进入高校体育师资队伍中来,以此改善教师学缘结构,即改善高校来源结构状况,防止和打破学术思想沿袭守旧,加强不同学术风格和思想交流,达到相互渗透,使教师群体的学缘结构达到“远缘杂交”,师资做到来自五湖四海,切不可同一“源头”。在减轻教师工作量前提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体育学术会议,选派参加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有关的进修培训,请专家来校讲学,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在培训内容上按照学者匡勇进和伍骥研究所提出的根据不同职称教师不同需要有所侧重点和层次性。如对于45-58岁之间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相对成熟,积累了教学经验且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养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是教师职业生涯“黄金期”,培训内容侧重于专业知识更新和综合知识掌握。35-45岁之间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年轻且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较强,应该注重提高教学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继续提高上,专业知识更新和综合知识掌握上,年龄集中在35-45岁之间讲师其科研能力较弱,应该注重培养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更新。25-35岁之间讲师和助教,教学科研能力较弱,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接收能力较强,应该注重在教学、科研、技能、裁判、思想水平、审美等“专业内”和“专业外”全面综合培养。目前体育教师普遍比较倾向于技能、理论、教法、科研上的培训或者进修,忽视了论文报告会、教学比武这类科研交流、教学方法交流平台,往往重视学习提高,忽视交流提高。重视校外学习培训,而忽视校本培训和交流信息,使自身发展受到影响。[6]
3.3 建立机制,用政策导向去激励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体育作为普通高校的一门公共课,学校一般对科研要求并不高,校体育部门也没有引起相应重视,组织不力,缺乏科研计划和相应措施,没有研究方向和主攻课题,学术带头人和梯队没有形成,与学校科研处、省市科协、体育科学学会联系不够。科研动态和信息沟通阻滞,科研处于自发状态。由于许多高校教学经费未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学校总经费1%,这就造成了有限体育经费主要用于体育教学和运动竞赛等,很少有高校用于鼓励科研工作。高校重视体育科研,必须制定一定科研激励政策,科学定位体育科研,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体育科研课题和方向、专项科研基金,支持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学科研工作,给予体育教师申报课题机会和经费保障条件,从而增强体育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由于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严重,职业发展平台不足,深感付出和回报不对,把体育教学只是一种谋生手段,缺乏坚定的志向和毅力,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不明确,科研目的功利化倾向严重。因此,除加强教育与引导,提高科研重要性认识外,还必须在岗位聘任和晋升职称时,增加对科研论文的要求,在进行岗位聘任和校内津贴制度改革时,对某一级别职称教师,必须在规定要在层次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论文或取得相应成果,职称越高,要求达到的标准越高。目前之所以有的高级职称的教师对科研热情不高,长期没发表论文,这与高校对科研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有关。
当然,制定政策和要求时,必须做到实事求是,目标不宜过高,也不能过低,同时将体育教师参加基本功比赛获奖作为评定职称的参考条件之一,评定教师工作能力时,要改变“教学都一样,主要看科研”错误想法,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天职,是职业道德的首先条件,对于那些认为科研更容易获得功利而忽视教学水平提高的教师要格外高度警惕。事实上教学和科研并不是一对矛盾,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教师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考虑到体育类核心期刊数量少,建议有条件的普通高校,规定教师在所在学校学报上发表论文,在职称评审和奖励时可视同为核心期刊论文,这样有力地促进体育教师积极性,当然各高校学报每年办刊要有规划,规定一年或者一期上可刊发多少篇有关体育类论文。对于评定副高职称的是否一定要有核心期刊论文也要明确规定,不能因人而异,出现有时需要核心论文,有时就不需要。还要建立客观有效的教师学术能力评定标准和机制,重视科研成果价值,反对靠数量来衡量,真正做到科学客观地衡量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1998.
[2]刘永林等.对高校体育科研作风调研分析[J].第一健身俱乐部,2010(13):12-15.
[3]袁银梅.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32.
[4]高航.北京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动机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04):77-78.
[5]燕飞,王雁.论山西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科研内部影响因素[J].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6-110.
科研院所和高校 篇10
一、辅导员科研能力
高校辅导员工作集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于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核心任务, 包括日常学生的思想教育、参与和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 在基层党团组织建设、班集体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等;同时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又涉及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 包括安全稳定、学生党建、学风建设、学生科技活动开展、学术社团管理,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班团建设、宿舍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就业指导、三困生 (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心理困难) 工作等等。
二、辅导员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对高校学生工作来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是发挥学生工作队伍人员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 以人为本, 遵循学生工作的规律, 科学地开展工作,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而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队伍中最主要的力量, 其自身的科研能力提升是发挥学生工作人员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必然要求。
2、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促进专业化建设进程的必然要求
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促进专业化建设进程的必然要求。《意见》中指出要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理论功底扎实, 勇于开拓创新, 善于联系实际, 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 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 让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基于此, 高校专职辅导员要向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 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职业化和专业化要求辅导员专心本职工作, 成为学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 将辅导员工作作为事业去努力进取。只有这样, 才能为辅导员的发展指明方向。而要成为辅导员这个职业的专家, 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就是必经之路。只有提升了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才能实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 才能实现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专家素养。
3、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促进辅导员自身成长的必经之路
由于高校大学生家庭环境差异性、学生个体多样性, 导致学生工作内容繁杂、学生工作的界限趋于模糊。高校辅导员如果不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 可能就会整天纠缠于繁杂的日常事物之中且成果不佳。其实, 学生工作有其客观规律, 是一门科学。要正确把握学生工作的规律, 科学理性地开展工作, 必须科研当先。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 对此进行归纳总结、理论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可以形成固化的成果, 反过来再指导后续的实践, 就能大大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从而能够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规定》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迈进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辅导员对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研究, 可以丰富、完善和发展高校学生工作的理论, 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 可以增强辅导员对高校学生工作规律的认识, 获得较高层次的教育科研成果, 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 成为专家型、学者型人才, 增强自身的价值认同感和事业成就感, 激发出不竭的工作动力, 这些都需要通过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来予以支撑。
4、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途径
在大学生的眼中的辅导员一般身兼数个角色, 除了辅导员之外, 可能是兄长姐妹或家长, 甚至有称之为“保姆”的。从入学环境的熟悉, 到生活上琐碎事情的解决, 专业学习的咨询, 毕业就业的指导, 很多辅导员成为他们生活上的朋友, 学习中的榜样。大学生有事就会找辅导员, 有问题就会首先想到辅导员。正是这样, 辅导员肩负着指引学生发展的重大使命。而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保证之一。只有辅导员在繁杂的学生工作中注意总结规律、提炼成果, 以科研的成果带动工作, 以科研的成果促进育人, 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才能紧跟时代步伐面对发展变化中的学生工作。因此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途径。
三、辅导员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
1、提供经费支持
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辅导员科研基金, 或由学生系统划拨专门资金用于辅导员科研, 对辅导员科研立项、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奖励等提供经费支持。保证辅导员有一定的学习、进修和科研条件, 要在课题立项申报、经费使用、成果评定等方面体现一定的政策倾斜。
2、注重辅导员科研工作指导
邀请专家为辅导员作科研专题讲座, 对辅导员科研的重要性、如何进行科研进行专门指导, 包括如何选题立项、收集材料、填报课题申请表、论文撰写等基本的科研知识。
3、成立辅导员科研小组
根据学生工作实际, 按照辅导员个人兴趣爱好、教育背景及工作需要将全校辅导员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就业指导”等等若干个科研小组, 每个小组聘请几名专家担任指导老师, 以团队的形式开展科研活动, 最大限度利用学科优势, 整合资源, 形成科研合力。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 出版学术著作和刊物。
4、建立健全辅导员科研管理及相关奖惩制度
对辅导员从事科研工作提供有效监督和管理, 使辅导员科研能力培养得以有序、规范、顺利地进行。要将辅导员的科研成果纳入工作绩效的评定指标, 在辅导员队伍中营造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
5、辅导员应当注意培养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从事日常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 繁杂的学生工作事务非常容易磨灭掉辅导员身上的科研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目前我国高校中辅导员和学生的师生比大致为200比1, 很多辅导员在带班的同时还要完成就业指导、共青团工作、助学贷款等等方面的事务, 工作耗时、琐碎。一旦被事务性的工作缠身就很难再用心于科研工作。因此辅导员在完成日常的工作基础之上一定要注意培养进行科研工作的意识。积极申请课题, 积极撰写论文, 积极思考问题, 自觉地进行科研工作。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本文将从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对促进专业化建设进程、辅导员自身成长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等多个方面探讨辅导员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相关途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专业化
参考文献
科研院所和高校 篇11
关键词:科研院;企业
一、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
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知识分子人数很多,其中党外知识分子更是占有较大比例。自古以来,知识和知识分子对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独立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知识分子作为负责任的一个阶层曾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分子始终站在科学文化和时代发展的前沿,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引领者。近些年来,涌现出一批素质好、层次高的党外知识分子纷纷进入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成为技术骨干。民主党派吸收了大批的知识分子,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民主党派成员的队伍已经呈现出高学历、高职称并且年轻化的特点,党外知识分子的人数日益增多。
现阶段,我国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统战工作的范围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人士、有宗教信仰的人士、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其亲属 ( 包括在大陆定居的台胞和就读的台湾学生) 、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当前,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党外知识分子人数呈上升趋势,统战对象数量不仅多而且层次较高,社会联系面也广,党外知识分子形成了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统一战线最广泛的群体,是研发、生产和科技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加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统一战线工作既是维护我国政权稳定的需要,也是充分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创造力,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二、党外知识分子在“产学研一体化”中的作用
“产学研一体化”是指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这种机制发挥各自的优势展开科研、产品开发和培养人才等活动,通过联合行动与单一组织相比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放到联动机制中去,让科研、产品和人才成为一个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个系统中参与的各方,就其最终目标而言,研究机构是为了多出科研成果,出新成果;高校是为了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的人才;企业则是在利用新技术生产新的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追求利益最大化,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合作各方虽怀有不同的目的,但在联动机制的前提下能够組成产学研联合体。
建立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为经济发展注入科技动力,从而提高综合国力,这也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在我国建党和建国的艰难历程中,党外知识分子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知识分子投身民族革命和社会建设,既促进了革命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党外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新时期下,很多党外知识分子发挥各自的优势,他们站在理论前沿,具有全球一流的科研技术和一流的管理经验,这些技术和经验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科技创新和教育理念正好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加强和改善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一体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迫切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引领,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将在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时期发挥重要作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知识分子队伍中的党外知识分子,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统战工作,充分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教育、科研创新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三、统战工作是推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分布广泛、层次广泛、学科领域广泛的特点,既可以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也可以间接服务经济建设。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党外知识分子在社会兼职的人员比较多,有的已经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先进的理论和扎实的社会实践让高校老师和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更加贴近社会、贴近需求,很好的对接了高校中学生的理论需求和社会的科研创新的需求。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天然的认同性,做好统战工作将更好的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更好的将科研、生产和教学有效的结合,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智力保障。党外知识分子社会影响较广,调动他们参与“产学研一体化”意义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到国外留学和进修的人员日益增多,这些人员回国后,成为联系外界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将世界上先进的科研技术和创新理念传入国内,也将国内的一些学术难题通过国际合作而提出解决对策。加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加强与世界先进科研机构和院校的合作,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实现统战工作的核心价值。
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攻击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适应新要求,紧随时代变化。“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目标,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优良传统,团结一致,继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宏. 论统战工作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4
[2]杨大楷王洪卫唐娜. 发展大学城,促进“产学研”一体化[J]高教与经济 2004.1
[3]陈彩霞王书宽徐燕. 产学研结合理论研究的内涵、意义与现状[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1
作者简介:罗政军,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科研院所和高校 篇12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科研活动从早期的一种科学家及其学术团体的兴趣性活动, 变成了由政府领导和支持下的一项社会事业, 并肩负着国家发展的重要使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创新尤为重要, 而高等院校是我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力量, 当前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知识创新的基地, 又是知识传播的基地, 最能体现高校的水平和发展潜力, 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对国家科技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现在有将近740所本科院校, 国家对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尤为重视。国家教委在1998年开始实施了“985工程”, 重点用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在2000年制定了“211工程”, 在其后10年间, 国家为建设“211工程”投入资金总量累计近370亿元;2006年, 国务院建设了“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又称“特色985工程”, 以促进我国创新型、现代化的发展;2011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了“2011计划”, 这项计划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高校学科建设方面的综合优势, 为发挥高校学科综合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资金项目实施, 有力调动了黑龙江省高校科研院所发明创新的积极性。全省现有“985工程”院校1所、“211工程”院校3所, 国家大学科技园4个, 省级大学科技园2个。近年来, 教育对黑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7%以上, 其中高等科研教育的贡献率为2%以上,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统计, 截至2012年, 黑龙江省有效发明专利7 032件, 其中高校科研院所有效发明专利4 364件, 占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62%, 比全国28.6%的平均水平高出了30多个百分点。与历史同期相比, 专利申请量增长了63%。高校科研成为拉动全省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高地。
二、高校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而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持, 两者相互补偿, 相互依托。高校科研与区域科技资源整合和联合攻关, 使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 这样不但能提高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而且能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高校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联动效应:一方面, 社会经济实力的提高是高校科研发展的基础, 高校科研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依存和适应关系;另一方面, 高校科研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动力和人力资本, 科研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与之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并由此扩大社会规模。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发展聚集了人力、物力、财力, 聚集了文化和创造力;地方经济为高校科研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活场所条件及社会实践基础。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 也是高校科研、文化创新的动力源泉。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校科研不断提出新要求, 成为促进高校科研自身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高校科研与地域经济形成了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科学技术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建立互利互惠、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高校科研要与社会经济零距离接触, 多渠道交融瓦动, 谋求双赢发展, 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 进行正确的前瞻分析和机会把握, 与地方经济共建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互动平台。
三、黑龙江省高校科研助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目标实现
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是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八大经济区”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认识升华, 是发展思路的完善创新;“十大工程”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基本抓手和重大举措。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搭建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为“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为企业、地方政府提供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决策咨询和建议。高校科技力量要积极主动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主动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 组织和开展科技攻关, 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大力开展联合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工作。
(一)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 完善高校科研转化机制
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组织实施省属高校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建设计划, 高校与企业建立起长期紧密的科技合作联系, 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科技服务。实施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对省属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引导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实现高校优质科技资源共享, 切实解决优质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目标需求, 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将高层次人才队伍输送到经济建设前线, 建立并完善技术入股、技术开发奖励、优先评聘职称等机制政策, 吸引国内外专家、留学人员到黑龙江省创业, 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等到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究, 促进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二) 打造创新平台, 促进科技研发
针对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目标建设, 产业结构优化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 整合学科优势资源,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推动科技创新。依托工程技术研发平台, 如黑龙江工业技术研究院, 以及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等高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建立开放、共享的研发平台;以大型仪器设备面向企业、社会开放和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为重点, 以访问学者、学术会议、开放课题等形式, 实现高校优质科技资源共享。发挥已有大学科技园区、校企共建工程中心、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平台作用, 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 开展顶层设计和合作研发, 着力服务新兴产业发展。
(三) 推进产学研合作, 加快成果转化
高校科研课题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 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目标, 针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需要, 主动参与产学研联盟,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 组织联合科研攻关, 突破关键技术。高校科研团队要加快可转化项目的培育, 选择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有望转化的新材料方面科技成果, 通过信息发布会、科技成果展览及校企对接活动等形式, 向社会及企业推荐。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做好大学科技园孵化引导资金投入的试点工作, 解决科技项目的前期孵化难题, 从根本上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和外流问题, 切实提高转化率,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结束语
高校科研积极探索与区域经济有机结合的渠道、增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校科研自身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各高校科研团队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人才培养与科研要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接, 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主题, 以促进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目标实现为根本任务, 积极搭建科研与企业的合作平台, 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实现高校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 推动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向荣, 等.浅析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经济论坛, 2007, (20) .
[2]龙文.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 (8) .
[3]郑存库.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区域化联合[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