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经费申请报告

2024-09-23

高校科研经费申请报告(共8篇)

高校科研经费申请报告 篇1

教科研经费申请报告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教局:

为深入贯彻开发区文教局关于做好教学教研工作的文件精神,我校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深入开展了全区优质课展示、送课下乡等教学教研活动。同时,我校还开展了师徒结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教研、进城务工子女就学及迎省检工作,而且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做了研究工作并被九江新闻网报道,后期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还将开展区教学明星等评选工作。

因前期教学教研活动我校已投入大量资金,为保证后期教学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特请区文教局批准拔付经费17600元(壹万柒仟陆佰元整)。请领导审核!

特此报告

九江出口加工区学校2014、12、30

附:教学教研支出明细

经费使用情况

1、常规教研活动:2600元

(1)师徒结对(4对):资料费、教学具费等:800元(2)全区优质课:交通费、资料费、教具学具费等:300元(3)送课下乡:资料费、教学设备配置费、会场布置费等: 500元

(4)两节省科学录像课:(请校外专家指导):1000元

2、教育科研经费:共计 1500 元

(1)校本开发:(资料整理)1000元

(2)教学论坛、班主任论坛:(请专家讲座、交通费等500元)

3、教研专项经费:共计 13500元。

(1)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经费8000元。(特色校创建且获创建成功九江市教育局〔2014〕174号文)

(2)新教师及其指导教师学习培训费:(2014年新分配教师:朱涛、谢萌。指导老师:黎明珠、邓腊胶:)共计3000元

(3)教学明星、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评选工作经费:(请校外专家参与评选费)500元

合计:17600元(壹万柒仟陆佰元整)

高校科研经费申请报告 篇2

高校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庞大生力军, 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随着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由原来单一的人才培养功能, 逐步向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多项功能转变,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呈大幅度增长, 不仅增加了高校的收入, 也提高了高校教学质量、科技水平, 提升了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自“十一五”以来,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 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指出, 2011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8687亿元, 比上年增加1624.4亿元, 增长23%, 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 (全时工作量) 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30.1万元, 比上年增长2.5万元。按执行部门看, 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6579.3亿元, 比上年增长26.9%, 高等学校经费支出688.9亿元, 增长15.3%。2011年, 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4902.6亿元, 比上年增加788.2亿元, 增长19.2%。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随着国家对科技经费投入的增加, 高等学校的科研经费也不断增加。但与教育事业经费管理相比, 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过于粗放, 往往存在重立项, 轻管理的现象, 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和流失, 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甚至导致科研经费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因此,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科研经费, 确保高校科研工作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当前高校科研及财务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及结构

高校科研经费按照来源渠道大体分为两类: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纵向科研经费指列入国家、地方政府科技发展计划, 并由政府财政直接拨付资助的科研经费;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相关科技计划资助的科研项目经费等。横向科研经费指承接国外企业或国内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项目经费。以2009年为例, 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经费收入为276亿元, 其中纵向科研经费占62.83% (高杰等, 2011) , 这说明高校目前科研经费收入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

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 “意见”多, “办法”少。有资料显示, 在我国现行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中, 除前述配套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或规定外, 财政部、教育部和科技部出台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多以“意见”形式颁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行政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这一体系中, 其效力依次递减。其中规章常以“规定”、“办法”、“细则”等形式出现。可见, “规定”, “办法”, “细则”等效力属最低层次, 而以“意见”形式出现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 其效力更是等而下之。其次, 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统一。横向、纵向和校内等科研经费都有各自的管理制度, 有些条款存在冲突。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对于财政拨款的科研立项 (一般称之为纵向科研) 管理制度相对较严, 而对于来源于企业的科研立项 (一般称之为横向科研) 管理制度相对宽松。

(二) 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不流畅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科研、财务、资产管理和审计等部门协调、配合, 共同完成管理、监督科研经费使用的全过程。然而, 在科研工作的实际中, 往往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立项申报、日常管理和经费下达, 财务部门负责项目的经费的日常收支核算和管理, 审计部门负责科研合同的签订和经费收支的审计监督, 各自负责各部门的职责, 相对独立, 各自为政。这样的管理模式下, 三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及信息交换平台, 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严重脱节的现象。

(三) 忽视科研人员权益

从现行的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看, 关于开支范围的规定, 均或明或暗地禁止对“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发放劳务性费用, 但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 “会议费”等支出未加限制。然而, 就高校而言, 绝大多数搞科研的教师还承担着教学任务, 如果严格按现行办法执行, 搞科研的教师除能借机发表几篇论文和获得职务发明创造外, 似乎别无他益, 试想一下,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 科研经费管理的这种目标期望, 显然有悖于市场经济规律。于是, 一部分科研人员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科研精力被分散, 想方设法搞发票以抵充材料费、测试费、差旅费等。

科研活动是开创性的活动, 往往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置身于现实社会环境中, 只有重视并考虑科研人员的基本权益, 才能显示出对其劳动的尊重, 毕竟科技人员是科技活动的最关键因素, 否则, 国家对科技的投入, 很可能只会事倍功半。

(四)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不严格

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科研项目结题时, 项目的实际支出与项目预算严重不相符。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编制预算不准确。经费预算编制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不仅要熟悉相关课题的具体开支内容和预计金额, 还要具备一定的编制预算相关的财务知识。申请科研项目时, 通常由科研人员自行编制预算, 再报经科技管理部门, 由科技管理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项目、申请经费。整个过程没有财务人员参加, 既没有参考现有的各项财务信息编制经费预算, 而科技管理部门由于不掌握财务数据, 也不能有效地对科研人员编制的预算进行审核及调整。二是预算执行不严格。在科研经费“课题主持人负责制”下, 经费支出管理意识和执行预算意识淡薄, 存在不能严格按照预算实行专款专用、课题经费混用、公用私用不分等现象。财务人员在报销审核时, 也仅仅关注票据的合法和报销手续的完备, 仅仅对劳务费、招待费等敏感性支出以及项目超支与否加以关注, 至于是否与预算匹配、是否是课题必须开支, 存在把关不严现象, 没能履行会计核算、监督、分析等职能。

四、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 转变科研经费管理认知

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已引起国家、社会的重视, 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如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财[2005]11号) 文等。科研经费管理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到科研工作完成的好坏, 甚至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为此规范科研经费管理, 最重要的是转变科研经费是科研项目和经费是个人争取的, 个人享有绝对的、完全的使用权限的错误观念, 引导他们认识科研经费是学校经费的组成部分, 树立科研“课题主持人负责制”观念, 要求课题负责人要对课题经费使用负全责, 作为责任主体, 不仅是对经费享有合法使用权, 还应承担出现滥用和挪用科研经费等违法违纪行为应负的各种处罚处分的责任。同时, 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负责人和科研人员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方面知识的专项培训, 提高他们遵守科研经费管理和财务制度等有关规定的自觉性, 促使他们在科研经费方面廉洁自律。

(二) 各司其职, 颁行普适性的科研管理相关规定

根据政府部门目前的职能分工, 从专业管理角度, 科技部可制定规范科研活动的科研项目 (课题) 管理办法以及科研人员科研行为规范, 以达到规范操作、提高科研成果质量之目的;财政部可依据科研项目的性质、承研单位及人员的不同情况, 制定科研经费申领、使用、分配与结算等管理规定, 以实现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果之目标;教育部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门, 以培育和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科研队伍为立足点, 制定有关端正学风、提高学术诚信的制度, 变无形的道德约束为有形的制度规范。

(三) 建立有效的信息交互平台, 加强内部管理过程

建立一个多部门参与、资源共享、联动高效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和体制是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具体实践的首要任务。目前许多高校的科研经费信息, 如预算审核、科研到款、支出控制、固定资产购置等信息不能做到完全共享, 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连接科研、财务、资产、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科研信息共享平台, 便于对科研项目全过程进行监控管理, 对预算不合理、超额支出、固定资产流失、节余经费过多等问题及时发现, 尽早解决。从学校内部管理上来说, 继续强化“课题主持人责任制”, 强化责任意识, 学校科研、财务、审计、院 (部) 、项目承担部门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职, 各尽其责, 共同做好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采用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对责任主体进行跟踪考核,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问责, 建立“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责任到人”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四) 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首先,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在编制项目预算时, 应先根据相关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开支范围, 综合全面提交项目研发必须的各类所需开支项目, 例如固定资产购置、材料、会议、调研、测试等, 编制初步预算, 交由财务和审计部门进行市场价格调研、支出内容聘请同行专家论证, 综合同类项目实际支出水平, 对各项支出进行测算合理性, 调整明细支出额, 并按照一定比例计提房屋、水电、设备使用等间接费用, 调整编制详细预算提交经科研项目管理几方进行讨论, 由管理小组制定支出结构合理、可行的科研项目细化预算进行申报。其次, 严格经费预算执行。为了严格执行科研经费预算, 科研经费下达后, 财务部门首先设立专项进行专项管理, 确保专款专用。

五、结束语

面对我国高校科研工作的大发展, 科研经费的管理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科研经费的管理过程中, 既要兼顾国家、学校、科研人员的利益, 又不违反国家的有关规章制度, 科学地管理科研经费, 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 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 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才能推动高校科研事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兰欣卉]

摘要:随着国家对科研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 科研经费管理是否科学与规范, 已成为影响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对科研工作日益重视, 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 但科研经费管理较为混乱的现象已为社会所关注, 如何管好用好科研经费, 已成为高校和社会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科研人员

参考文献

[1]方娟娟.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 2013 (9) :18~19.

[2]李海涛, 徐磊.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13 (4) :109~111.

[3]燕廷淼.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及其未来走向的思考[J].财会研究, 2013 (6) :49~51.

[4]张建江.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规范探析[J].财会通迅, 2013 (9) :55~56.

[5]杨二宝.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 2013 (4) :61~62.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管理 研究

中图分类号:F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15-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及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高等院校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科学研究队伍,开展科学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教育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科研经费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还可增强高校的资金实力。因此,搞好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不仅是科研工作的一个方面,更是高校财务工作的一项

重要内容。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导致了经费管理的复杂性。随着高等院校的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加强,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日趋多样化。一是来自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各主管部门都制定了每类科研经费相应的管理办法。二是来自于企事业及社会上各类单位的横向科研经费,由于大多数项目是以委托合作的形式、内容各不同,对经费的管理与核算的要求也不同。三是来自于校内自筹经费,多数高校的财力有限,学校拿出大量资金支持科学研究是希望有所回报,因此,对这部分经费的管理办法也有所不同。

2.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由于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广、项目类别及名称繁多,造成经费分类管理困难,有时同一项目从不同渠道均获得资助经费,而经费使用情况要分来源渠道上报,给科研课题的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又由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及会计软件功能的局限性,项目的分层次管理和分级上报也很困难;科研经费的负责人一般是课题主持人,他们多数对财务知识不是很清楚,往往做不到按财务制度要求报账,使财务人员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既要考虑实际情况,又不能违反财务制度,从而给工作增加了难度;课题结题按要求上报经费使用情况时,科研人员自己上报的项目经费开支明细与真实的开支情况往往不符,上报的经费结余数一般为零,而一些课题经常出现“结题不结账”的现象,结余经费仍留给课题组继续使用,造成账表不符。有时也会出现一人同时有几个项目,经费混着用,无法核算每个项目的真实成本。

3.科研项目成本核算比较困难。在高校大多数人员教学科研双肩挑,其工资、津贴都在学校的人员经费中统一列支,学校的公共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无偿为科研课题组提供使用,大部分科研仪器设备的维护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水电费等与学校事业费一起核算。按有关规定,科研收入计提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中一部分是用来支付学校垫付的水电、仪器设备更新等费用,但实际上所提的管理费成了科研管理部门的日常开支,用教学的材料作科研项目的实验,用纵向科研经费拨款作横向课题的实验,使科研项目的成本难以准确计量。

4.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比较严重。随着高校横向科研收入的大幅增加,高校对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在加强,多数院校出台的政策是按科研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或为国家代扣代缴一定比例的税金,因此有些科研人员将从社会上争取到的科研资金不入学校账户,而是挂靠在校外单位,从而逃避上缴管理费和税金,避开学校对资金的监督管理;或将已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科研资金以各种方式转移到校外;或用一些与该科研项目无关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将个人及家庭生活开支列为科研费用,将科研经费变为私人财产;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承接项目,资金不进入学校,却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等进行实验,学校得不到补偿,造成学校资源大量流失。

5.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处于失控状态。目前大部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实行多级动态网状管理模式,存在着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人员所在院系、学校设备管理部门、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等多头管理现象,使高校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处于都不管状态;由于学校财务账只反映科研资产的金额,而科研设备购置的数量、品名、规格及型号等在学校的设备处反映,科研设备的利用率财务处也不清楚,所以财务处无法知道科研设备的购置、利用是否合理,从而造成科研设备重复购置和利用率低下的浪费现象;科研资产验收入库的手续也不像管理事业经费资产那么严格,购置后的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大部分由课题组保管使用,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和岗位调动时,没有办理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更有甚者,有些科研人员为了逃避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购置固定资产时化整为零,将国有资产拆分成材料、元器件等开具发票,从而造成学校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6.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大多数高校的科研经费开支审批是实行课题组负责制,课题组自行计划开支,使得课题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各自为政,资金使用综合效益不高。各课题组添置设备大都由课题经费支付,各课题组购置的设备成为专用设备,学校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不同部门、课题组重复购置相同或类似的设备现象严重,仪器利用率不高。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从未将自创无形资产纳入学校的财务管理体系,科研资金间接使用效益不高。

7.科研项目争取过程中存在“商品化”现象。由于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的取得, 大部分是靠审批获得, 审批部门就形成了一个“卖方市场”,加上近几年来不正之风的增长, 高校申报课题就出现了“跑课题”、“跑经费” 的现象,科研人员为了取得科研经费,申报课题者与审批者之间就容易产生不正当的“钱权交易”现象,造成国家科研资金的流失和浪费,过多的剩余科研经费很容易导致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发生。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高校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但是一些高校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真正重视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没有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批、报账制度,没有建立分级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度,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

2.高校中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过于宽松。许多高校尤其是规模相对较小、整体实力较弱的高校,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争取多报项目、多拿项目,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都比较宽松。如为了充分调动从事科研工作的教职工的积极性,大多院校在科研经费到款后学校只留取经费额的5%~10%作为科研管理费,而没有对科研工作进行细致的成本核算,对于学校通过科研工作取得了多少经济效益并不关心。应该看到科研和教学在有些方面是相互促进的,如果把主要人力、财力用在科研上,就必然减少教学上的力量投入,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如果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收入过高,也会造成教职工之间的收入差别过大,进而影响教职工的整体稳定,不利于高校总体工作的开展。一些高校认为科研经费为预算外经费,无需从严管理,而只要课题经费能进学校, 至于学校通过科研工作取得多少经济效益并非重要,甚至认为“宁可学校赔钱,也要支持科研工作”。所以从事科研所用的水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管理费、科研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等都不计入科研成本,而从教育事业费中列支,一些高校常常用教育事业费去弥补科研经费的空缺。

3.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造成科研经费报销中出现违纪违规的现象,既有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许多学校在科研管理体制上实行课题组负责制,科研经费到款后学校扣去管理费,剩下的经费全由课题组自己支配,而缺乏对科研过程尤其是经费使用的监督与管理。

4.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直接费用在课题间的分割困难。项目负责人往往同时承担多个项目,有些项目的研究内容之间存在相关性,或内容相互交叉,因而,很难将承担多个科研项目的一个课题主持人的经费支出具体到某个项目。财务人员不能准确地填报单个科研项目决算报表。在此情况下,往往由课题负责人自己确定某课题的支出数额,从而造成了科研课题成本核算的不真实。公共费用分摊困难。如何按照课题制的要求合理分摊公共费用,并列入预算,目前许多单位尚没有较明确的分摊办法,从而难以进行成本核算。按照全成本核算要求,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所取得的收入应计入课题的预算收入,并参加成本核算,但由于它涉及所得收入的产权界定、不同产权拥有者之间经费的分割等等问题,这一块的经费也较难分割和计算,从而加大成本核算的难度。

5.科研经费管理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研经费管理过程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科技、财务、设备管理、审计和行政监察等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管理、监督科研经费使用的全过程。然面,在科研工作的实际运行中,由于科研经费管理各部门间的沟通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各职能部门将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作为割裂的过程,缺乏系统的配合、协调和沟通,科研项目信息在各部门之间未能做到及时、全面共享,造成经费使用和管理的混乱。

6.科研经费监督过程存在的问题是高校科研项目来源渠道广、数量多、专业面广等特点,加大了对其监督检查难度。“热规定、冷监控”的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缺乏对经费支出的实时监督,审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事前、事中监督职能,不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的漏洞,尤其是在报销过程中财务部门看不到项目申报预算,无法考核各项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容易造成“报销不真实”、挤占挪用科研经费、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1.不断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各高校要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科经费管理制度。特别应针对当前横向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和完善校内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横向科研经费的收支必须规范,经费的使用要依据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符合有关法规制度的要求。在横向科研活动中,为个人谋取私利、损坏学校声誉或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的,必须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2.树立成本核算意识,加强对科研成本管理。科研项目成本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参照国际上通行的核算办法,将在科研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划分为科研成本和期间费用。科研管理费、人员经费(根据科研工作量折算)、业务费等支出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组成部分,进入科研项目直接成本。各高校应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确定科研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合理水平。其中,科研管理费可根据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规定的比例由学校安排使用;科研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学校制定管理办法予以规范,但目前科研管理费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项目经费总额的10%。提取的科研管理费必须纳入学校预算统筹使用。人员经费、业务费等其他各项支出,各高校应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的要求据实列支,不得预提。相关期间费用根据耗用数量(如水电费)或估算租赁价值(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等)进入科研项目间接成本。非相关期间费用(如学校实验场所及仪器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可进入科研项目间接成本。

3.建立研究生助研津贴制度。研究生是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生力军。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方式,也是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成功经验和重要任务。各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学校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应紧密结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并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的要求,对参加课题研究的研究生,在课题经费中据实安排研究生劳务费用支出,作为研究生助研津贴。各高校要重视和规范研究生助研津贴的管理工作。日常核算时要保证助研津贴在科研经费中的支出,并采取直接转入研究生个人银行卡等措施,确保助研津贴按时足额发给研究生。

4.重点开展科研经费管理审计。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在各个高校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借鉴的经验很少。在开展这项工作之前,可采用调查问卷、询问、观察等方法对高校科研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当前情况下,内部审计部门可主要选择一些金额较大、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大科研项目,跟踪项目申报、立项、研究、结题的全过程,以经费预算和经费到账、使用、决算为主线,针对每个环节实施审计,以揭露管理不善、经费开支不合理作为审计重点,并为今后全面开展这项审计工作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5.建立科学的专项经费创新管理模式。即:实行科研项目课题组的全额预算,实施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全成本核算。将预算管理、过程控制、成本核算与决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预算资金进行动态管理,同时要重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建立虚拟科研资产管理中心管理,并多次利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设立科研人员节约创新奖励基金,鼓励节约,设立红色警戒线,对违规、违法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形成科学规范的科研经费创新管理模式,设立虚拟资产管理中心。对已购置验收未报废可继续使用的科研设备进行详细的登记,记入虚拟资产中心有形资产科目;对已验收项目的无形资产登记记入虚拟资产管理中心无形资产科目进行管理,以备后来的项目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可以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浪费大量的资金;可以减少设备在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之间的归属权和使用权的部门之争; 减少设备因集中管理而带来的损伤、管理费、空间占用费等。节省了重置费用和其他费用,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同时,节约下来的资金可以纳入奖励基金。

6.建立核算中心,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分级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度。一所大学可能包含若干所学院和独立核算的机构,对这些单位完全实行预算管理不利于事业发展,同时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加强对各部门领导,避免设立多头账户,防止私设小金库。确保学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完善计算机联网管理,提高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快速性和完整性,并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学校有关部门执行预算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因此,高校可建立校长领导下的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人员组成的预算管理机构。其主要工作是对学校有关部门的预算编制情况进行指导、论证、监督;对学校有关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评价;对学校有关部门的预算指标要求客观、合理、准确。

7.规范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的管理。国家和各省市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都明确规定: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其使用权和经营权归项目依托单位, 必须纳入项目依托单位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与管理。资产的处置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各学校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均属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的统一管理。项目负责人必须配合财务部门、资设备管理部门做好资产的保管、维修、报废、报损、清查等工作,特别是在项目结题时, 应及时做好清理、移交、保管人员变更等手续,这样不仅能提高资产的共享率,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账外资产和资产流失。

8.建立有效的数字化信息网络管理平台。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将每个职工所有科研项目信息(含申报支出预算、项目有效起止期)与校园卡做好绑定,报销科研经费需先刷校园卡,财务人员根据卡内申报预算进行审核并从相应支出项目上做减法,直至报完为止。如果到有效期末项目仍有余额,学校自动结转入科研基金中。设备管理部门将有关固定资产入库信息加入校园卡内,职工发生变动时,首先收回校园卡,根据卡内信息办理调动手续,防止科研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程玉洁.新形势下应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2.王义明,刘红梅. 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06(7)

3.常笑霓,王心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监督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3)

4.吴京红.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创新的探讨[J].群言堂,2006(5)

(作者单位: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财务处 天津 300222)

科研经费自查报告 篇4

(一)本室科研经费严格按照项目专账核算,制定有具体的管理办法;

(二)不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等有关要求的问题,以及不存在其他形式的铺张浪费行为;

(三)不存在擅自调整项目预算、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扩大开支范围的问题;

(四)不存在以委托协作费、材料费、虚假合同等方式转移、套取科研经费的问题;

(五)不存在以劳务费、咨询费等名义套取现金账外使用的问题;

(六)不存在利用科研项目经费超标准、超范围发放绩效工资的问题;

(七)不存在违反会议费、差旅费、出国费等有关开支标准列支费用,以及超标准配置资产的问题;

(八)建立了合理、有效的实验耗材出入库登记与保管制度并严格执行;

(九)不存在违反财经法律法规的其他问题。

医院科研经费审计报告 篇5

1、建议科研科工作人员应做好《科研经费明细帐》的记录工作,对每一课题的经费来源、支出内容、金额等逐项逐笔登记,及时按月、年进行累计结出余额,并与财务科按课题核对科研经费的收支情况,完善科研经费数据记录的动态管理,如有不符,及时分析、查找原因,确保科研经费收支数据相符,以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规范经费使用,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2、严格执行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细则)》、《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加强科研设备的管理,凡用科研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一律纳入医院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并由医院统一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申请报告 篇6

摘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对科研工作日益重视,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然而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都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科研经费已成为高校自筹经费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高校科研经费在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因此,如何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经费管理认识不到位

目前,在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认识误区,一部分高校领导认为拿到科研项目、获得科研经费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越多说明学校的科研工作做得越好,因此只注重科研项目数量与规模,对科研经费监管却不够重视。科研管理部门侧重于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及一些程序性的工作,认为只要课题经费能进入学校财务账上就可以了,至于科研经费开支的情况如何、是否合规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财务部门认为科研经费只

是一种代管经费,只要进行简单的收支核算,忽视了对科研经费支出合理性和真实性的审核。一些科研人员也认为,科研经费是科研人员凭个人能力和学术声望取得的,科研经费如何使用应由科研人员支配,学校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无需过多干涉和监管,加之许多科研人员不懂得财经纪律和会计法规,致使科研经费支出混乱的现象屡禁不止,导致科研经费滥用严重。2.科研经费管理重立项、轻预算

许多高校把科研经费作为考核科研管理部门和教师的重要指标。科研项目的级别及科研经费的多少成了学校实力的象征,代表了科研部门的工作,也成了教师能力的体现。许多高校把科研经费和教师竞争关键岗、重点岗、职称等紧密相连,所以科研人员想方设法去争取科研项目,科研部门也在全力协助科研人员争取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申报项目时必须编制项目预算,而项目预算的编制并不被人们所重视。项目负责人在编制相应的预算时并没有真正地和今后将开展的工作相联系,仅考虑如何安排能让评审专家满意,如何能让项目立项,而凭空想象出来,更谈不上与财务部门的共同探讨。当经费到位后,实际使用和预算相差甚远,也就理所当然地不按预算执行,预算形同虚设。3.科研项目成本难以核算

高校的科研人员大多是科研、教学双肩挑,科研工作与教学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用教学的材料作科研项目的实验,或用纵向科研经费作横向课题的实验,使科研项目的成本难以准确计量;学校对从

事科研所用的实验材料、仪器设备以及科研人员的工资等都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从教育事业费中列支,无形中加大了教育事业费开支范围。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实际上是核算经费是否用完,至于将经费花在何处,用途是否与科研有关,科研、财务等部门缺乏协作审核;加之科研人员普遍认为科研项目是个人努力争取来的,因而出现了科研经费支出无序性和随意性,“专款未必专用”,而且支出结构也不尽合理。将科研经费转化成为个人消费基金的现象成为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病。4.经费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检查意识不强现象,缺少对科研经费结题审计和效益分析。尚未建立在经费监管下的科研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对科研项目成果与经费开支的综合考核没有开展,成为科研项目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高校还存在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腐败”现象。近年来,随着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在评价一个大学、一个学者科研实力中的权重越来越大,加之目前科研项目立项制度的不健全,许多高校出现了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拉关系”、“跑项目”的不正常行为。在科研经费使用中,便会出现一些以专家招待与咨询、专家鉴定等不同名目的变相行贿,造成了“钱权交易”等腐败问题。同时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的情况大量存在,致使结余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也给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和项目管理增加了难度,并最终不利于科研项目的考核和评价。

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1.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认识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高校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并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因此,各高校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加强科研人员的财经法规和财务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自觉合法使用科研经费的意识。加强学校主管领导、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增加科研管理和经费管理知识,明确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经费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与协作,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2.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预算不仅仅是为了申请到项目,项目申请到以后,预算也并不是束之高阁,而是为了申请到后依据预算执行。所以项目的预算编制决不能马马虎虎。项目申请时,课题组负责人负责项目预算的编制,财务部门应协助课题组负责人编制预算。项目经费来源和经费开支预算编制要科学、合理、详细、明确、切合实际。科研部门审核时不仅要强调项目申请人的学历、职称、项目方向、金额,更要注意审核项目的预算编制。对于预算编制不负责任的课题组,绝对不能

接收。项目经费到位后,科研部门要和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密切配合,根据项目进展情况,以项目预算为依据,共同监督经费支出情况,发现不合理的支出及时纠正,让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科研管理水平。3.加强科研经费成本核算

科研经费核算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对科研进度进行财务监控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应在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下,加强对科研经费日常开支核算的从严管理。一方面,要严格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没有纳入科研项目预算且与本项目无关的内容,以及国家和学校明确禁止的消费项目不得在科研经费中列支;另一方面,推进科研课题的全额成本核算,完整、真实、全面地反映科研课题的成本,特别是对开展科研活动占用学校资源发生的水电费、实验材料、实验设备折旧费等间接费用,应该按科学合理的比例予以分摊。这样既能够保证科研经费开支的适度、合理、透明,同时也能够杜绝因为成本核算不完整,造成科研项目挤占高校日益紧张的事业经费项目的发生。4.逐步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督与考评机制

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审计部门的作用。审计部门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角度对科研经费从立项到结题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审计部门要不定期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规定、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应共同探讨,制定出适合高校科研经费特点的绩效考评办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科研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对科研绩效考评,更好地发挥科研人员的作用,增强竞争意识,鼓励科技观念创新,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创造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总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否科学与规范,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影响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为了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必须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不断探索和实践,以保证高校科研事业的顺利发展。参考文献: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 篇7

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了大量科研任务, 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科研经费是高校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中央财政科技支出更是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 高校科研经费随之大幅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发布的《2013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13年, 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11, 846.6亿元。然而, 随着高校科研经费的增长, 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 经费管理乱象、监管不严, 导致科研腐败问题频发, 如用假票据套取资金、假合同转移资金、虚构劳务名单冒领劳务费等恶劣手段, 高校成了科研腐败重灾区, 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 如何管好用好科研经费, 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促进高校快速发展, 成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国家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目前, 国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名目繁多, 各专项有各自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同时, 对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又没有明确规定。这种情况给财务人员在日常核算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一方面是无制度可循, 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 各种专项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又较多, 且不尽相同, 加大了具体管理及执行的难度。

(2) 科研预算编制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不统一。现行的科研支出预算科目与财政部规定的会计科目相差很大, 致使财务收支核算与项目预算执行口径不一致, 也加大了具体管理及执行的难度。

(3) 预算编制质量不高。在科研项目立项申报过程中, 由于科研人员对相关科研管理政策法规、管理办法了解的不全面、不准确, 而财务管理部门仅对重点重大项目预算进行审核, 因此, 项目预算编制质量不高, 致使项目批复后预算与科研实际需要有较大差异, 导致实际开支与预算有出入, 项目结题验收后结余经费较多或未能严格按项目进度列支经费等情况。

(4) 日常报销不合规。科研经费在日常报销支出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 主要表现在:挤占挪用资金;扩大科研经费开支范围, 如部分纵向科研项目中开支餐费、招待费等不符合规定的支出内容, 变相转拨经费;弄虚作假, 劳务费列支与事实不符, 持虚假发票报账, 持虚假经济业务套取资金等。

(5) 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信息未全面共享。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基层管理单位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履行管理权限, 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 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 基层管理单位对本单位科研经费的使用履行监管职责。但在实际执行中, 一方面, 科研项目类别多、数量大, 项目预算并未全部报财务部门备案;另一方面, 财务部门按项目负责人提供的项目支出情况核算, 科研管理部门、基层管理部门等又不能全面掌握项目的执行情况。因此, 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信息未全面共享, 信息不对称。

(6) 监督机制不完善。从经费管理部门的职能出发, 高校基层管理单位应对本单位科研经费的使用履行监管职责。但由于高校科研管理全面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 基层管理单位不了解科研项目的预算申报、项目执行、结题结账情况, 也就不能发挥其对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的监管作用, 因此, 基层管理单位成了科研经费管理的真空地带。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1. 建立分级负责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确保权、责、利有效行使

建立学校、基层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分级负责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明确基层管理单位的监管责任, 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确保科研经费使用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学校主要领导是科研经费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分管财务、科研、纪检等校领导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科研经费管理负责;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设备资产管理部门、审计监察部门等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具体履行相关管理职责;基层各学院是科研项目及经费的基层管理单位, 为科研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提供服务和监管;科研项目负责人是科研经费使用的直接责任人, 对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有效性及相关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

2. 成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机构, 实行科研项目全程化管理和服务

成立一个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服务机构, 在科研项目立项申报、项目实施、预算执行、结题验收、成果保护及推广应用等方面, 实行全方位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科研经费管理服务机构提前介入, 协助、指导项目申请人根据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的规定, 结合项目研究开发任务和实际需要, 编制项目经费预算, 力求预算科学合理, 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同时, 指导科研人员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科研活动、依照预算合理使用科研经费, 确保科研项目执行进度和经费开支按预算执行;提供预算执行通报、预算调整、决算编制等服务, 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管。此外, 做好政策咨询、税费减免等相关工作, 并定期开展科研管理与经费使用系列培训, 帮助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国家相关部门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

3. 推广项目间接成本补偿机制, 尊重科研规律, 优化考核办法

目前, 科研间接费用仅存在少部分纵向科研项目当中。事实证明, 这种项目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结合了科研管理实际, 对于支撑高校整体科研实力的基本设施建设、管理运行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 能够发挥补偿和支持作用, 也符合国际惯例。因此, 为尊重科研规律, 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应将项目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在所有科研项目中推广应用, 并提高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可用于项目组成员的比例。同时, 高校也应对间接经费和绩效经费做出明确规定, 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一次性提取间接费用, 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 统筹安排使用。此外, 高校应完善科研业绩的认定与考核办法, 发挥评价导向作用, 正确引导和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使科研绩效评价不再单纯的依靠科研经费和论文数量, 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4.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为科研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科学完善的制度是约束力最可靠、最有效的刚性手段。从硬性管理的角度讲, 严格、合理的财务制度必不可少。因此, 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规章制度, 从管理职责及权限、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项目管理费提取与使用、经费外拨、决算管理、责任及处罚等方面做出全面明确的规定, 既要规范科研经费使用, 防范资金风险, 又要为科研活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5.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近年来,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浪费严重, 甚至还出现了跑冒滴漏、挪用乱用、贪污腐败等现象。问题的产生虽然与科研人员本身自律意识低关系密切, 但与科研经费报销结算本身标准宽松和欠科学也有关。部分高校虽然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定了规章制度或操作办法, 但在执行过程中并未有效实施, 于是制度便沦为纸面上的流程与标准。因此, 要确保经费使用安全、有效, 一方面要尊重科研规律, 另一方面, 必须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切实将制度落到实处。经费报销该严格的地方必须严格。按照纵向按预算, 横向按合同原则, 所有经费支出须符合预算和合同约定。涉及劳务费报销的, 经科研管理部门审核, 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或合同约定范围内据实列支;涉及政府采购的, 严格按国家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执行。经过招标采购的科研设备、材料等均签订经济合同;所有外拨科研经费均由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审批;科研项目结余经费, 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6. 正确引导科研经费管理理念, 完善科研经费监督体系

长期以来, 科研经费是科研人员私人存折或红包的观念潜藏在许多人的理念中, 这严重偏离了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初衷。因此, 高校应正确引导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的管理理念, 明确不论纵向课题经费还是横向课题经费, 均为国有资产, 真正让科研经费用于科研本身。此外, 高校在注重项目资金争取的同时, 更要强调经费的规范使用, 并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监督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主体责任, 认真履行法人职责, 不断转变观念, 避免科研项目重争取、轻管理的倾向, 坚持申请立项和过程管理并重、服务支撑与管理监督并重, 加强项目执行和经费使用监管力度。高校科研管理、财务、监察、审计部门和基层管理单位紧密配合, 各尽其责, 对科研经费进行监督检查, 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纳入审计范围, 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立项、资金分配、经费下拨以及经费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监督。同时, 也要广泛动员科研人员学习科研经费有关知识, 准确把握政策要求, 增强依法依规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7. 建立学术道德和经费使用诚信档案, 遏制科研不端行为

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 科学完善的制度等硬性管理必不可少, 但软性管理也非常重要。高校应积极开展学术规范、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等软性管理, 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在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建立科研人员学术道德、科研经费使用诚信档案, 作为科研人员绩效考核、项目评价、后续项目申报的依据;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科研诚信体系, 引导科研人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使其在思想上明确红线, 在行为上明确界限, 从而遏制科研不端行为, 推动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科研经费可谓是科技进步的源头活水, 在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整合科技计划等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永远是进行时, 也是确保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试金石。

参考文献

[1].陈阳.论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教育财会研究, 2014 (1) .

[2] .王丽.高校科研经费绩效支出管理研究.教育财会研究, 2014 (5) .

[3] .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11号) , 2014.

[4]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 (教财[2012]7号) , 2012.

浅议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 篇8

关键词:科研经费;监管;高校

1.目的与意义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及支持力度日益加大,不断加强各种渠道的科技经费的投入。而在我国的科技机构系统中,高等学校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科学技术研究为主要任务,是知识与科技力量高度密集型的组织,具有强大的科研优势,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活动中一直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己成为承担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生产力。

但是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科研经费的使用缺乏透明度,效率不高,在某些领域甚至出现过严重的浪费,制约着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山东省公布的2006年度审计报告显示,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费用仅占高校科研经费的40.5%,而管理费用、人员经费等开支却占到近60%,这样的数字触目惊心。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研究的现实意义:

A.加强高校科技经费监管,有利于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

根据谢亚兰的《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经费投入与产出相关性实证研究》显示科研经费的投入对科研产出尤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产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思考的问题是,加强高校科技经费监管,让经费转化为科研成果,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实现科学研究从量向质的转变,最终提高高校的创新能力。

B.加强高校科技经费监管,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约社会成本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科研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课题组负责制,各课题组自行计划开支。各课题组购置设备大都由本课题组科研经费支付,购置的设备专由本课题组使用。这样难免会造成有些设备大量重复购置,同时又有些设备长期闲置的现象。学校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造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在许多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大,产出少,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更少。因此,只有加强高校科技经费监管,才能提高其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優化配置,节约社会成本。

2.国内外监管情况概况

A.国外监管模式

国外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各级政府拨款,西方发达国家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不断改进,加强科研经费的核算与控制,加强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a.国外政府的措施

美国政府的措施。美国政府倡导的是一种自由竞争的机制。联邦政府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主要分配方式是自由竞争。国家并没有设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科研领导机构,而是将科研的管理权分散到联邦的各个职能部门,各部门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资助计划或发放研究课题,各大学内以教授为核心组成的研究小组可以在其选择的领域中自由地提出申请,平等竞争,经过同行评议审查后择优与其签订合同。有关申请的具体要求和步骤都有详细的明文规定,并且公布在网上。这种竞争的结果就是联邦政府提供的资助往往集中在少数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就卓越的大学。[2]

德国政府的措施。德国高校的科研经费主要来自州政府的财政拨款,州政府对于科研项目进行严格的核算和管理。对科研项目的核算有一套现成的软件,包括人员成本、消耗成本、运行成本、仪器设备成本、用房成本等。由州政府财政划拨的科研课题经费在课题结束后如果仍有结余,则划入概括课题的负责人的下一财政年度经费中,如剩余的科研经费超过总数的1%~5%则被收回。[3]

英国政府的措施。英国政府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分配,非常注重该高校的科研质量的水平,在2009年之前,英国一直采用一种叫RAE(ResearchAssessmentExercise)的科研评估系统进行高校科研经费的分配。RAE负责评估英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质量,RAE把英国的研究分成69个分学科,各大学以系为单位上报进行同行评审,并按照1,2,3b,3a,4,5,5*七个等级打分。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各个大学的下拨经费,因为只有得分为3以上的机构才能获得资助。而得分越高,得到的经费也会越多。而在2009年,英国将引进论文引用率这样一个标准进行评估,这仍然是重视科研质量从而分配科研经费的重要体现。[4]

b.国外高校的措施

美国高校现状。长期以来美国的科研计划实行课题制管理,美国的这种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的核心就是以项目合同为依据的经费管理。经费管理的关键是立项阶段的经费预算以及项目执行阶段的严格执行,其特点是将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必需的费用都明确列入预算,被审查通过的预算成为合同执行的根本依据。[5]

德国高校现状。德国高校的科研经费主要来自州政府的财政拨款,州政府将资金拨到学校财务部门,学校根据院系的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毕业生数量、科研成果等指数,把相应的资金划拨到院系,院系在依据一定标准平均分配。一般来说,科研经费由课题负责人管理、支配,学校不从科研经费中提取管理费。[6]

B.国内科研管理现况

目前在我国传统的科研管理仍是一个封闭系统内部管理,是在一定的规章制度下,对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人财物的一种规范,寻求一种组织内部的良好秩序,是一个封闭系统内构成要素的协调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行政的强制性。我国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按全额预算管理,实行统收统支、实报实销。科研课题不管成功与否,能否在生产中实施,其支出一律报销。财务管理在不少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中只停留在经费管理的基础上,经费下拨到位后,在财务部门转个账,日常收支完全由项目组自行管理,自行支配,财务部门很难起到监控的作用。

a.政府监管措施的探索

对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上,国家相关部门都有一定规章制度的规范,而各个拨款机构和资助项目一般也有比较明确的规定。2006年10月,国家财政部、科技部、总装备部印发《国家高科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8];2006年10月,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印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9]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10];2007年10月,国家财政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印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11]。这些规章制度,是国家对于一些国家级项目科技经费监管实施的具体方案。

而到省级层面上,政府对于一些资助的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管权一般放于各个高校,让其自行监管。而这一部分的监管,往往存在着各个方面的不足。

b.高校监管体系的研究

随着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研究科研经费的监管体系。一是高校科研费用监管的研究文献很多,但仍停留在理论上的研究,且几乎都是问题与对策的理论研究模式,缺乏实证的数据支持和有价值案例的参考,操作性不强。二是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多数来自于高校的财务处人员,他们对高校科研经费监管的过程和存在的问题比较清楚,但缺乏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和系统研究的功底。而且,未考虑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类型。三是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所引发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缺乏理论或实证的分析,对评价方法选取的研究较少。

3.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A.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监管的松懈

当前,高校的科研项目普遍采取“课题组”的方式,科研经费的使用权,基本掌握于该项目负责人的手中。在这个过程中,经费如何使用,到底流向何处,政府以及高校相关部门的监管是松懈的,这是导致高校经费监管出现问题的一个直接的原因。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决定了高校科研经费监管的成败。

B.科研经费预决算机制不规范

在科研项目申请过程中,经费预算是关键的一环,这不仅关系到一个项目所需求的经费额,而且对于项目的实施起到监督作用。而对应的,经费的决算必须按预算来执行,才能有效的规范经费的使用。高校现在的科研经费预决算机制都有相当的不足,从而导致科研经费使用的不规范问题的存在。建立规范的经费预决算机制,对于高校科研经费有效的监管也是相当重要的。

C.项目评估机制不健全

对于科研项目的价值及风险的评估,已经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是在高校经费监管过程中,对于科研项目的价值及风险的评估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的。对于申请资助的科研项目的评估,是非常之重要的,只有通过准确的评估,才能够决定资金具体要投入到那些项目,从而使得所投入的资金能够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

D.激励机制的缺失

激励理论已经是成熟的理论,但是在高校科研经费监管过程中引进激励机制,只有相关的从业者比较片面地提到,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以及实施方式。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高校科研经费监管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科研人员能够更加积极的进行科研工作,并且有效的使用相关科研资金,真正的实现物尽其用,是我们这个项目的一个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2008年陕西统计年鉴

[2]白 羽,李美珍,王孙禺.中美政府部门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及管理方式比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2

[3]郭玉山.德国国立科研机构面临经费管理的重大改革[J]全球科技经费瞭望.2000.08

[4]论文引用率将成英国高校项目评估新标准[N]科技日报.2008.11.17

[5]刘 波.基于《课题制》的大学科研经费管理—与美国的比较[J]科研管理.2003.01

[6]郭玉山.德国国立科研机构面临经费管理的重大改革[J]全球科技经费缭望.2000.08

[7]韩国信用卡管理科研经费[N]科技日报.2001.01

[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

[9]关于印发《国际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财字〔2007〕393号.国中医药科函〔2007〕77号

[10]张玉周.论基于会计系统的科技经费监管体系[J]中國科技论坛.2007.02

上一篇:美容医院开业策划方案下一篇:水仙花三年级状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