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质量问题

2024-05-18

高校科研质量问题(精选12篇)

高校科研质量问题 篇1

1 建立的背景

从1999年原国防科工委颁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到2008年国务院颁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用了9年时间从行政法规上升为了国家法律。维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秩序,保证武器装备质量合格稳定[1],成为了法律的基本要求。《条例》明确规定计划或已经从事国防科研及生产的单位,必需按照国家军用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地运行。因此,在高校中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是具有强制性的,换句话说,为了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积极开展质量体系建立和认证工作。

高校的产品是人才与科研成果。一方面,优秀的生源对国内外高校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很多名校已经或正在丧失高起点人才竞争的优势,仅仅高价吸引人才和购买先进机器,已不足以提高社会的公认度;另一方面,不少高校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一流大学意味着要做出对世界有良性影响的、深刻的学术成果,并且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能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正在逐步实现战略转移,科研工作呈现多元化和多向性,既重视基础学科和先进科学技术研究,又重视工程项目和产品的开发,这就导致高校科研体系从传统的探索、设计、开发扩充到研制、生产、安装和服务这一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因此也具备了质量体系建立和认证的必要条件[2]。

2 建立的意义

2.1 满足国防科研和科研管理的特殊性要求

军队建设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3]。国防科研项目研究内容、过程涉密性较高,科研成果密切关系到国防科技的现代化建设,只有采取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科研军品的质量,提升军品的可靠性与稳定性。GJB9001A-2001的颁布和实施为国防科研的各个方面、每个阶段的质量保证建立了良好的理论和方法依据。

2.2 满足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科研工作既要有学术兴趣的支持,也要有资金的支持[4]。在国防科研领域,高校一度面临缺乏资助方所要求的质量保证资质而失去许多机会。相反地,如果获得了相关的行政许可,凭借自身实力,高校在国防科研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新产品研制方面必将争得一席之地,并获得相应的经费支持。

高校科研资源主要包括科技人才、辅助人员、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财务资源、科技信息等构成要素;高校科研质量形成过程,始终伴随着各要素资源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以及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流动过程[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资源管理的理念,为合理界定高校科研资源要素的基本要求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计量体系,科研人员不得不自己解决计量仪器的检定和维修、专业人员培训等问题,每个课题组都重复类似过程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了计量管理程序,全体人员、设备实行统一培训、管理和调配,不仅节省开支,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质量管理体系为高校大规模、高投资的研制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一些偏重应用性的科研项目, 如新产品的开发, 新设备、新装备的研制等,必须事先制定较为严格的研制方案, 各重要阶段都要实现程序化,这就为体系内各部门、各类科研人员间的密切协作提供了保障。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的基础上,各类原始记录也作为重要的工作证据得以保留。

3 建立的方法和步骤

高校国防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经历“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试运行”、“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等四个阶段。具体步骤简要概括如下。

3.1 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宣传贯彻国军标,组织各类培训,领导动员,统一认识,拟定计划,分工落实;其中几项中心工作是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制订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开展组织现状调查和分析;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等。

(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传统意义上,高校营销的是科研能力,即包括顶尖人才、科研资源和学术环境等的综合实力的展示。现如今,高校需要向顾客展示的内容在逐渐丰富,例如在国防科研领域,高校需展示自身的“科研质量保证能力”,其中就包含了保密保证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和科研能力等诸多方面。

(2)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一般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归纳组织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表达质量追求和质量承诺。简短精炼是为便于记忆,但并不意味着要哗众取宠的附和标准或好高骛远的脱离实际,归纳时需要考虑到四个方面的问题,即组织的实际情况、产品的特点、预期的发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可作为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质量方针应能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框架[6]。质量目标是一个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的质量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实现组织和部门(项目)希望达到的目标。它有三个基本属性:满足产品要求、可测量、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资源

首先,应系统地识别并确定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过程,并明确每一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的要求。然后用网络图、流程图或文字,科学而合理地描述这些过程或子过程的逻辑顺序、接口和相互关系,最后明确这些过程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规定其职责。

在质量目标制定的同时,还应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

①人力资源:先进管理理念中,始终倡导培养懂技术的管理人员。应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既是一种意识的培养和行为的自我约束,又可以发挥他们的业务专长,将过程监管深入到科研第一线。

②基础设施:规定过程实施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以及通讯、运输等支持性服务。

③工作环境:管理者应关注工作环境对人员能动性和提高组织业绩的影响,营造一个适宜而良好的工作环境。

④信息:没有质量信息和数据,质量目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用数据说话,更能体现持续改进的原则。

此外,资源还包括财务资源、自然资源和供方及合作者提供的资源等。

3.2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质量体系文件是组织的“质量法规”,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质量记录表格等四个层次的文件;各层文件可以合并也可以分开;下一层次文件的内容比上一层次文件的内容更具体、更详细且不相互矛盾。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原则概括为满足标准、结合实际、操作性强,即“该说的一定要说到,说到的一定能做到”。编制的方法如下:

(1)在第一阶段应对体系文件的结构进行策划。体系文件一般应在第一阶段工作完成后才正式制订,必要时也可交叉进行。如果前期工作不做,直接编制体系文件就容易产生系统性、整体性不强,以及脱离实际等问题。

(2)除质量手册需统一组织制订外,其它体系文件为便于今后执行,应按分工由归口职能部门分别制订,先提出草案,再组织审核。

(3)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应结合组织机构内的质量职能分配进行。按所选择的质量体系要素,逐个展开为各项质量活动,将质量职能分配落实到各职能部门。

(4)为了使所编制的质量体系文件做到协调、统一,在编制时可建立《质量体系文件清单》、《部门职责和岗位说明书》等,将现行的质量手册、标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以及各类记录,各个部门的职责、接口关系和岗位设置等情况收集在一起,与质量体系要素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新编、增编或修订质量体系文件项目,正确标识,较好地处理各种过程的接口,避免不协调或职责不清。审核体系文件时,要保持审核组成员的组成相对固定、审核标准的一致性、文件的层次间、文件与文件间的协调性。

(5)一套好的质量体系文件遵循“最简单、最易懂”原则,结构清晰、文风一致,通过清楚、准确、全面、简明扼要的表达方式,实现唯一的理解。因此要经过多年多次的反复修改和完善,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始终是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内容之一。

3.3 质量体系的试运行

质量体系试运行的目的是考验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和协调性,并对暴露出的问题,采取措施,以达到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文件。体系的试运行过程,是一个自我修补和完善的过程,也是组织熟悉体系,锻炼队伍的过程。

在质量体系试运行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系统地培训。应慎重制定详尽的计划,并根据各类人员不同职责和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应使各类人员都了解执行程序的重要性,理解和掌握文件规定的工作方法,并对培训效果做出适当评价。

(2)严格地监视与测量: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程序规定的频次和方法进行监视与测量;试运行阶段,特别是体系文件的适用性,相关职责的落实情况,体系文件、程序、作业指导书的实施情况,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3)注重信息管理。所有与质量活动有关的人员都应按体系文件要求,做好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反馈、处理和归档等工作。这些信息的记录和保存也是进行第三方认证、管理评审、内审、不符合项纠正与预防等后续工作的重要依据。

3.4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在这一阶段,质量体系审核的重点,主要是验证和确认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内部审核是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保证自我完善功能的实现。内审的目的不是挑毛病,更不是为了单纯的开列不合格项,而是通过内审使得管理水平得到不断地提升,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陈旧的弊端及新出现阻碍发展的滞后项,使体系随时有效地得到完善和持续改进。体系初建立,内审员在审核过程中有机会与体系内人员接触、广泛交流,让内审起到宣传、解释、联络和沟通的作用,使以往和新出现的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确保管理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并成为体系运行的有力保障。

管理评审则是侧重诊断体系的现状是否适应体系方针的要求,方针、目标贯彻落实情况,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相关方的要求和反应等问题。组织通过管理评审求得体系运行的评定和问题的解决。

体系正常运行时的内审,重点在符合性,而在试运行阶段,通常是将符合性与适用性结合起来考察。为使问题尽可能地在试运行阶段暴露,应鼓励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此外,试运行阶段的内审要覆盖所有要素,充分考虑对产品的保证作用,应当强调,质量体系是在不断改进中得以完善的。

4 体系建立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避免重流程,轻实施。

体系建立之初首先要避免流程规范但缺乏可操作性的现象,其次要竭尽所能地抓落实,增加监督执行的力度和频次。

第二,积极争取配合。

帮助管理对象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将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和实际科研工作相融合,说的问题到位,让他们感受到体系的正面效应,他们就会接受,否则,如果没有管理对象的配合,就算体系建立起来也根本无法实施。

第三,不能一开始就全面开花,而要由点到线,由线到面。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不断投入人力和物力,而这些在体系建立之初还没有看到实际成效之前往往是不具备的。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逐步完善体系,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实施,待到质量意识普遍形成,体系运行稳定,质量管理对科研工作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质量工作被列入各部门常规化工作之后,再逐步深入和健全体系建设,即先“建立”、再“健全”。

第四,做人的工作。

首先,正确理解领导作用。在变革时期重于领导, 在稳定时期更看重管理。领导和管理的作用是否得到发挥、是否有效, 最根本的衡量准则就是全员参与的程度[7]。要实现全员参与, 首先要解决员工参与的动力和员工参与的能力。另一方面,领导主观非常重视质量不等于重视质量工作,质量工作做得好坏,差别在于谁更懂怎样用质量工作抓质量的方法。

其次,打铁先要自身硬。做质量管理工作,不但最好有技术背景,还要有一支可造就、可信赖的质量管理队伍。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一旦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质量保证队伍就可以保证工作越做越有成效。

最后,要善于借力。管理人员的经验与科研人员分享,让科研人员成为质管部门的编外质量人员。

第五,不一味地追查责任。

体系建立伊始,工作的重心应该是查找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改进质量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把追查责任的工作留给管理层去做。

第六,对科研管理中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质量管理有一个定律,测量质量的成本低于随后的质量偏差修正成本,而两者成本之和低于由于质量不佳造成失去市场机会和失去顾客的损失。因此要做到对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心中有数,并重点做好部署,重点监查,防御质量问题的发生。例如,对于高校这样的非生产单位,产品形式大多是理论、软件或样机,质量管理相对薄弱的环节是元器件采购和软件产品的质量。因此,对元器件采购的规范性,检验的严格性,合格供方的审核等环节要格外引起注意。对软件产品的出校验收要严格和规范,杜绝自编自导自演的现象。

第七,建立初期的“痛点”及对策

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初期,每个组织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些“痛苦”, 现将这些“痛点”归纳如下表,并相应地给出缓解对策。

5 结语

在高校中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外忧内患”的管理改革举措,如果行之有效,它将使高校科研资源的优化与充分利用可以发挥到更高水平。如果运行不良,则变为一项“豆腐渣工程”——形似而实质相差很远。建立一套适宜的体系,并且不断完善,同时重视贯彻落实,就是我们的管理目标。简单而明确,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第521号国务院、中央军委令,2008-03-06.

[2]付强,申杰,王晓林.高校建立科研质量保证体系的设想[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4):58-60.

[3]朱嘉等.浅析科研质量管理对军事科研资源的优化[J].海军医学杂志,2008,29(2):152-154.

[4]钟灿涛.科学研究的质量保证问题研究[J].科研管理,2008,29(2):1-9.

[5]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6,2:8.

[6]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技术基础局.国家军用标准G 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解释提纲与实施要点[M].北京,2001.

[7]李艳平,柳谋洲,李运文.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新认识[J].质量管理,2008(3):34-44.

高校科研质量问题 篇2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经理 A.V. 费根鲍姆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提出。他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并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方面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相比较,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具有这样一些创新:一是质量管理的全面性,二是质量管理的过程性,三是质量管理的动态性。质量管理的全面性是一种质量管理全覆盖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因企业生产要素既包括生产设备又包括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就要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区域和每一个环节,又要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员工,实现质量管理的全面化和全员化。质量管理的过程性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程化管理,包括市场研究、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与销售、售后服务与反馈等,对于所有环节的质量管理显然也是系统而全面的。质量管理的动态性是管理目标,也是企业的核心,是对产品质量从研制、到维持再到提高的系统化管理,也是对产品目标的全面质量管理。

2.2 全面质量管理对高校科研的适用

将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全面质量管理引入到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从企业生产和高校科研的特性分析来看两者有着一定的相似性。首先,企业生产和高校科研都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与生产过程及产出;其次,企业生产和高校科研都需要针对产品或成果质量的管理,而管理系统都要涉及到对规划、策划、组织、指挥、控制与协调等环节过程的管理及部门、人员、岗位、职责、任务、目标等等的管理,即都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再次,企业生产和高校管理都需要通过动态过程使产品质量始终处于不断提高的良好状态之中,使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方面的活动构成为一个有机、高效的统一整体;最后,企业生产和高校科研都要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研发方向,以市场认可为质量追求,以市场反馈为促进动力,以市场份额为效益衡量,而达到这些指标的基础最终依然是产品质量。因此,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无论是对企业生产还是对高校科研,都必然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当然,将全面质量管理运用于高校科研并不能和企业做法等同起来,而是要深刻把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面性、过程性和动态性内涵,并将之运用于科研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相关要素与环节之中,从而不断提高高校科研项目的质量与水平。

2.3 高校科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着力点

高校科研质量问题 篇3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科研质量;内外因素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就是科研能力的提高。高校外语教师总体素质较高,有接触国外最新教学思想和理念的优势,但比起其他专业教师,其研究成果比较微薄,笔者以为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考虑,着手改革,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外语教师所面临的困境

1.外语专业性不强

外语是工具还是学科的争论由来已久,外语教师主要任务是教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一旦学生获得了这样的技能,教师的使命似乎已经完成。其实对于外语教师而言,外语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专业发展的基石,必须发展外语的专业特征,像其他科学一样看待,既要有理论更要有实践应用。尤其在高等教育阶段,外语教师要转换视角,要把外语和专业知识、教学理论相结合,探讨专业外语教学的新方法。

2.研究方法的单一

高校的英语教师基本都受过研究生的训练,掌握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比如定性研究或者定量研究,或者描述或者实验,搜集资料数据论证提出的假设。有些研究与教学脱节,实验的痕迹太浓;有些研究打着“叙事研究”或者“行动研究”的旗号,实质上依然是教学经验之谈。掌握适合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外语教师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3.研究过程的忽视

阅读许多研究报告,较多的篇幅用来介绍研究背景和讨论研究意义,真正的研究过程却谈得很少,让人不禁对其研究产生了怀疑,这样的研究让人无法检验其信度。科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真实的,研究者有必要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作详细的报告,不是仅仅靠前后的分数对比就能说明实验的效果的。

4.研究成果难以推广

许多高等学校每年都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科研发表任务,许多教师只有写文章应付,至于研究成果有没有意义,能不能推广似乎不在考虑的范围。即使花不少钱资助的项目也只是为了发表,其推广价值实在有限。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的想法不能改变当前的现状,所作的研究不能推广,研究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

二、促进科研水平的外部条件

1.加强与学生的联系

外语教育研究是应用型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高校的外语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的特征和他们的需要,脱离学生的研究必然是空洞的。在这一方面,高校教师应该向中小学教师学习,应该多和学生在一起,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也能从中找到研究的方向。

2.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合作

“文人相轻”在高校教师群体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之间的接触不多,同事之间的合作很少,更不要谈一起做研究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倡导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一起做研究,分享彼此的成功和成果。合作研究可以带动年轻教师加入研究的队伍中,可以完成一个人无法完成的研究。“伙伴合作”作为教师群体发展的一种行动模式,其创新点在于同时达成激发教师学习动机和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目标(徐国梁,2010)。

3.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高校外语教师比其他教师更应该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基础教育的改革推动了中国的外语教学发展,学生的外语能力普遍有了提高。高校外语教师如果还用以前的标准要求学生就已经过时了,许多中小学教师已经尝试在课堂上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学英语教师更应该有新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4.创造和谐的研究氛围

除了教学工作外,高校教师必须通过做课题,搞科学研究提高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为了评职称写文章,为了拿经费做课题,这样只会出现浮躁空洞的文章。因此,高等学校一定要给教师创造宽松的研究氛围,让教师有时间有空间进行科研工作,在科研评定中公正客观,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

三、提高科研能力的内部因素

1.加强教育学和课程理论的学习

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重语言、轻教育”的倾向,导致语言教学游离在教育主流之外,语言教学课程理论发展不完备,语言教学人员教育学养缺失等问题(刘炜,2010)。高校的外语教师应该抓紧时间学习各种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课程理论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理论修养,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而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者。

2.参与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课堂的中心是学生,教师是教学的灵魂,教师要善于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开展科学研究。首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寻找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采用行动研究法或者实验法开展教学研究,搜集各种数据,检验各种假设,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3.形成课题研究和系统研究

当前教师研究的一个薄弱点是比较分散,缺少长期系统的研究。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教师可以用课题的形式,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利用较多的资源,完整的进行专项的研究,这样研究的推广性更大,研究价值容易实现。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专注于某个方面做深入研究。

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从经验走向实证,目前又兴起了微观的行动研究;研究者从描述走向干预,走向叙事,将微观和宏观整合,无论名称如何变化,高校外语教师必须从教育为学生服务,教师为教学服务出发,站在哲学的高度去审视外语教育这门年轻又古老的学科,加入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队伍中去。

【参考文献】

[1]刘炜. 2010, 重语言,轻教育:探究ELT与普通教育研究及课程理论之隔离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4期.

[2]徐国梁.2010,伙伴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实路基 《上海教育科研》第12期.

[3]赵庆红、徐锦芬.2011 新世纪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外语界》第1期.

高校科研质量问题 篇4

尽管两者融合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在实践中却差强人意。20世纪下半叶,美国大学“科研漂移”[1]现象加剧,科研脱离了与教学的联系,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对此,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1997年设立“科研教学融合认可 奖”(Recognition Award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Education), 奖励在教学科研融合方面成就突出的十所研究型大学[2]。1998年,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促进委员会发表了影响深远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简称“博耶报告”),呼吁研究型大学给予本科教育更多重视,并提出了本科教学改革十项建议。而3年后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让本科生参与研究、将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建议,是十条建议中最受欢迎的方法[3]。

与美国同时期相比,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研究型大学完成提升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双肩挑”任务的难度更大。面对挑战,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已经在教学科研融合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本研究主要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6所高校在2011至2013年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以下简称“质量报告”)为依据,分析总结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推动教学科研融合的主要方式,并结合国外高校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已开展教学科研融合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在借鉴、发展国外高校教学科研融合的方式、策略上进行了探索,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办学理念上凸显本科教学的重要性。2001年以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3个指导性文件, 力求有效推动高校改进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善由扩招及高校科研功能的强化带来的种种问题,高等教育开始“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本科教学改革成为焦点。在此背景下,研究型大学注重强调回归大学之道,在办学理念中突出人才培养工作。北京大学提出“要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必须建设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复旦大学强调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的引领下,坚持把本科教育摆在发展首位;南京大学提出要努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清华大学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优势转化战略”, 把多种办学优势汇聚和转化到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上来; 上海交通大学也提出了要努力将学科、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2. 培养体系中不断加强本科生科研训练。本科生科研训练是研究型大学加强教学科研融合的重要方式,目前主要包含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由国家、省、学校设立专项,学生自主申请,学校择优立项,教师予以指导。早在2006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已经通过“莙政基金”,南京大学通过“培养和造就富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计划”,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本科生研究计划”等,开始资助优秀学生开展科研训练,但规模相对较小。200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提出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后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自此,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迅速在高校中扩展。研究型大学普遍设立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拥有专项经费及展示平台。

第二种形式是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这种模式最初是以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项目形式开展, 即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进入实验室跟随教师学习,开展科学研究。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教师的科研课题较多,有充裕的课题资源。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内的部分研究型大学在质量报告中明确提及这个举措。

上述两种形式会有部分重合。较为常见的方式是学校将教师科研课题中适合本科生参加的内容汇总公布,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其中的课题作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主题进行申报。课题获批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研究,获得相应的科研经验。

3. 教学方法上逐步推广研究性教学。近年来 ,“研究性教学”在研究型大学是一个热门词汇。研究性教学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其定义的内涵和外延也见智见仁,而究其根本和共性,都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以探究为特征。它主要包括研讨课(seminar)、基于问题的学习 (PBL)、案例教学(case study)等多种形式。

国内研究型大学在实施研究性教学过程中,以研讨式的课程形式居多。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主要针对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 主要帮助新生树立学术旨趣,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完成适应性和学术性转变。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着力推行小班化教学改革,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在通识课或其他类型的课程中,推行“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复旦大学也在加大小班化教学改革的力度,2011年班级规模在30人以下的课程已达到课程总量的54%以上。

部分研究型大学也在实验教学中探索研究性教学的模式。他们鼓励教师从科研成果中提炼相应的实验构成要素,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通过设立专项的形式推动这项工作。清华大学从2007年开始开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整合开放32个院系80多个实验室的科研资源。同年,上海交通大学启动“特色实验项目”,支持教师将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的综合性、设计性或创新性的实验项目。截至2012年底,“特色实验项目”已建设257个,每年受益学生2万余人次。

4. 在教学队伍上推动科研高水平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国内研究型大学把推动科研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教学, 作为推动教学科研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科学研究所获成果构成了一流大学最重要、最鲜活的教学内容,科学研究过程构成了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教学过程[4]。这方面包含了3项具体举措:

一是将教授上讲台作为一项重要制度推行。一般而言,教授比副教授、讲师有更高的学术水平,但研究型大学的教授可能更愿意从事显示度更大、回报率更高的科研工作而不是教学工作。对此,《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校“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国内的研究型大学也逐渐在制度上将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作为一项硬性规定。目前,各研究型大学的教授授课比例都较高。如浙江大学2011年“各院系1246名教授中,共1060位为本科生授课,比例达85%”;北京大学2011年“担任授课的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995人,教授授课比例为80.2%”。

二是鼓励教授群体中处于第一梯队的院士、长江学者等一流学者参与本科教学。上海交通大学制定了各类高端人才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建立了“人才通报制度”“特别课程安排制度”, 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本科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复旦大学认为,学校的教学科研骨干教师承担的科学研究质高量大,科研成果涉及学科范围广,因此这些教师有能力在所承担的本科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术资源,将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

三是鼓励和肯定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本科教学。为本科生授课是教师参与本科教学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 研究型大学还会鼓励教师通过课外指导本科生、为本科生开设讲座等多种形式参与本科教学。截至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16个学院正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导师充分利用自身条件,提供各种参与科研与实践的机会,30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

5. 职称晋升及奖励体系中突出教学指标的比重。学校的职称晋升及奖励政策,对教学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融合具有导向作用。目前,主要有3项具体举措:

一是在教师职称评审体系中加大教学的权重。如南京大学在职称晋升上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没有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或教学工作量不足的教师只能晋升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

二是岗位分类设置时,专门设立教学岗。如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均设立了教学岗,主要以教学指标作为职称晋升和聘期考核的依据。浙江大学不仅设立了教学为主岗、教学团队岗,还设置了求是特聘教学岗、求是特聘实验岗,作为高层次人才岗位。

三是专门设置教学奖励。如清华大学设立“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北京大学设置了“教学优秀奖”、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了“卓越教学奖”; 浙江大学设立了“心平奖教金”“优质教学奖”, 前者包括三个类别,其中获得“心平杰出教学贡献奖”的教师可获得100万元/人;后者为一等奖5万元/人、二等奖2万元/人。南京大学设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奖教金体系,包括面向资深教师的“教学终身成就奖”,面向教学科研骨干教师的“赵世良讲座教授”,面向中青年教师的“雨润奖教金”、面向青年教师的“中国银行奖教金”,面向基础学科教师的“杜厦奖教金”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在报告最后部分(即问题和对策或下一步发展方向), 都提到了要加强把学科或科研等方面的优势转化为教学上、人才培养上的优势,这也从侧面说明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总体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

1. 对教学科研融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6校质量报告显示,虽然研究型大学在办学理念上更加注重本科教学,但大部分高校对本科教学的重要性仍是泛泛而谈,并未把重心聚焦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上。并且,从各校质量报告的结构来看,6所高校里只有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发布的质量报告中有一个二级标题、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2011年发布的质量报告中有一个三级标题阐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其他高校均未有专门篇幅描述教学科研融合的内容,报告中也基本未见到高校对教学科研融合有系统的思考和阐述。这说明多数高校并未对教学科研融合有足够的重视。

2. 本科生科研训练质量难有保证。6校质量报告主要介绍了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的立项数量、参与人数、经费数量以及学生成果的展示等,但对于如何保证学生科研训练的质量,特别是对科研训练过程的质量监控却基本未提。6校质量报告中的质量保障体系部分,主要都围绕课堂教学评估等展开,均未把本科生科研训练纳入其中。本科生科研训练作为教学科研融合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如果不对其质量保障给予足够重视,实际成效难免要打折扣。

3. 研究性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曾有学者指出,“审视这些年中国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可以说大多还仅停留在形式上,基本上是对国外大学一些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模仿,并没有对研究性教学的实质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5]。在质量报告最后部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都提出了要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或提出要更深入广泛地推进研究性教学。这从侧面反映出教学方法的改革仍然是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难点和“硬骨头”,研究性教学的效果有待提高。

4. 对教师开展教学科研融合的专业支持力度不够。6所高校的质量报告均强调推动科研水平高的教师投入到本科教学中,但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并非可以直接划等号, 科研成果也不能直接转换为教学成果。目前,各校均在开展教学方面的培训,但培训内容也更偏重于教学基本技能、教学理论等,较少有如何对教学科研进行融合的专业指导。

5. 教师考核与激励机制缺乏针对性。国内研究型大学在职称晋升评价和激励机制上不断加大教学的力度,但更多是单向加大教学的权重,而没有聚焦到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指标上。如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都突出了对教学工作量的强化。上海交通大学“对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明确人才培养工作量要求,年终实施分类考核”;北京大学“对申请教授、副教授职称所需的教学工作量和课程评估做出了规定”;浙江大学制订了《浙江大学优质教学奖评选暂行办法》, 并规定了年度教学工作量需在同类岗位教师中处于前1/3左右、教学质量优良等条件。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研究型大学需要进一步研究国情、校情,同时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更好地推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1. 制定系统化的教学科研融合的实施方案。国外研究型大学往往将教学科研融合作为学校使命的重要内容,并系统设计各种类型的活动。如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建立了“教学科研融合”工作小组,由一位副校长负责,依据“博耶报告”对学校教学科研融合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和改进。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组织“教学科研融合活动周”,包括研讨会和工作坊等形式[6]。国内研究型大学应将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明确提升为人才培养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其视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政策研究领域,成立组织机构,设计整体规划,实施配套政策,安排专项经费,精心设计各类活动,并最终形成科学有效的、系统化的实施方案。

2. 强化本科生科研训练质量保障体系。国内研究型大学需要设计、建立对学生科研训练的质量监控体系,并纳入学校整体的质量保障体系中。特别是要注重过程监督,完善教师指导规范,确保学生完整体验整个科研的过程, 掌握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防止学生科研经历的碎片化。如同美国《科学》杂志主编艾伯茨谈论科学教育时提到的,要学习如何像一个科学家那样解决问题,使用数据、运用逻辑,真正理解科学过程是如何进行的[7]。而提升科研训练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丰富项目类型,细化申请对象群体。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类型相对较为丰富。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组织的“本科生暑期研究计划”, 专门针对有意攻读博士及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的本科生,旨在引导他们继续深造[8]。加州理工学院除 了“暑期 本科生研 究计划” (Summe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s,SURF) 外 , 还设置了针对新生的专项研究计划(AXline SURF),以及面向生物 和化学拔 尖学生的 贝克曼学 者计划(Beckman Scholars)等 [9]。不同类型的项目面向不同的学生群体,由此课题内容的选择、研究进程的控制、教师的指导会更富有针对性,教学科研融合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3. 加强研究性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编制。研究性教学的重点并非仅是上课的形式,更需要科学设计研究性教学中的教学内容。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学生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出类拔萃,这对教师如何设计教学内容更提出了挑战。对此,教师在开展研究性教学时,除了对逻辑性和系统性知识进行适当的提纲挈领式的讲解外,应该主要在课堂讲授、讨论教材中尚未写进的、或未清楚表达的反映探索性、前沿性和跨学科的内容;科学史上反映科学知识复杂性、相对性的内容;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思想;科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分析及其与学生现行学习、生活和世界观相联系的知识[10]。同时,教师也需要对预习内容、讨论主题、课堂节奏、课后作业等进行有效规划。

4. 加强教学支持服务机构的建设。包括哈佛大学在内,国外研究型大学普遍建立了教学发展中心作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支持机构,并将指导教师教学与科研融合作为核心的工作内容之一。获得首届“科研教学融合认可奖”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经验之一就是, 要建立促进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支持服务机构。为此, 卡内基·梅隆大学教学中心和学习创新中心应运而生。威斯康星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等十几所高校还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 于2003年联合成立了“科研、教学和学习融合中心(CIRTL)”。

随着2012年教育部开展评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活动,国内研究型大学也广泛建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学校要加强这类机构的专业力量,围绕教学科研融合提供专业的指导与服务。除对新进教师、青年教师、研究生助教进行培训外,也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帮助资深教师也获得教学上的提升。迈阿密大学就专门为已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设立资深教师优秀教学项目,要求参与教师在两个学期中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体会,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此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11]。

5. 建立以教学科研融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评价政策在教学与科研融合的过程中举足轻重,国外大学的很多做法值得借鉴。Marsh等学者对前人大量实证调查的原始数据作了二次挖掘,并引入“学校教师评价政策”作为中间变量,结果表明,如果学校政策鼓励教学,则科研与教学呈现正相关,否则可能不相关或者负相关[12]。

加拿大多 伦多大学 设置了专 门奖项 (The Northrop Frye Awards), 由学校校友会和教务长共同颁发,每年选出一位教师和一个院系,用于奖励他们在教学科研融合方面做出的示范性的创新举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则设置了奖励体系,将教学经费预算的0.5%用于奖励教学科研融合效果显著的院系[6]。唯有在评估指标中加强对教学科研融合标准的引导,而不是大而化之的教学方面的指标,才能真正使教学和科研二者都不偏废, 使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得到完整实现。

摘要: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提升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双重任务,而只有通过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才能顺利完成这两项任务。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在2011—2013年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国内研究型大学中开展教学科研融合的主要方式有:开展本科生训练,推广研究性教学,高水平科研教师上讲台,评价指标中突出教学比重等。鉴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制定系统化的教学科研融合方案,强化本科生科研训练。

高校科研质量问题 篇5

摘要: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在不断的兴起,国家投入到高校科研项目中的经费也越来越多,在此基础上,管理这些经费是财务部门首要的职责和任务。但是目前高校的财务部门对于管理科研经费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科研费用在使用上比较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科研项目不能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还会因为经费下发不到科研项目组,造成科研项目暂停等等,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管理好高校科研的经费在整个科研工作中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的管理进行较为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 问题 建议 管理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进步,科研工作也变得更加的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尤其是高等教育学校的科研工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奉献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国家对于科研项目更加的支持和鼓励。但是在高校的科研经费的管理上却是漏洞百出,科研经费管理不当,对高校的科研项目就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本文就对高校科研经费在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方案。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缺失

在整个高等教育的科研项目中,经费是由财务部门进行保管和支配的,而科研部门主要的任务就是把项目所需要的费用向财务部门进行报备,才能获得经费进行科研工作。对于科研部门来说主要的就是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能够有效的做出科研项目的成果才是最主要的,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并没有做到细节化,不是每一笔经费都要进行记录的,所以在经费进行报销的时候,就会和财务部门出现误差,经费的报销就会发生很大的问题,科研部门在经费的使用上,没有办法向财务部门提供具体项目的信息和资料,财务部门就没有办法了解经费的支出了,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财务部门和科研项目部门因为经费使用信息不对称,使得科研经费的效益没有发挥到作用。这种问题的发生就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缺失,这样的问题发生会导致整个科研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造成的后果也是不可想象的。

(二)科研项目经费缺乏严谨的成本核算

很多高校在申请经费的时候,没有把经费具体化,就是说只是对以后所用到的经费进行了一系列的预算,并没有实际的去计算以后会用到多少,预算费用是科研部门项目申请人直接进行申报的,而后期的管理才是由财务部门进行的。对于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把以后所用到的经费进行比较细致的划分,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就是与科研项目没有直接关系的,比如说科研过程中所用到的水电费,网络产生的费用,还有一些不能忽视的行政管理费,等等。都是和科研的过程和结果没有关系的,但又是不能忽略的,除此之外,还有和科研项目有着直接关系的费用,比如说科研人员的工资,科研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料,书籍,科研设备等等。这些在科研结果上有着不可忽视作用的,但是目前在高校科研经费上的利用并没有这么的细致化,也没有特别的严谨,很多时候就是哪里需要经费了就直接应用上,并没有考虑清楚一定的比例,这样就会造成在经费用完的同时再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整合时,发现经费在其他地方的开支要比在科研项目上的经费多很多。或者在科研项目没有结束之前,科研所需的经费早已经用完。只有能够控制好科研的成本才是关键所在。

(三)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

由于在科研项目经费的规定上不是那么的具体化和细致化,在整个科研经费的支出和使用上并没有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并且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在经费的运用上也没有一定的规范,最终的结果就是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完全是混乱的,太过于随意,这样随意的支出,对于经费的支配比例就会完全打乱它的顺序。支出的结构不符合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造成经费使用很混乱,很多高校在申请到经费进行科研的同时,并没有把经费用在科研工作上,甚至有些人会去开假的发票进行报销。在经费的运用上,花在和科研工作不相关的事情上的经费很多,真正去购买科研设备的钱用的却是少之又少的,有些科研项目中,实际用在科研材料上的费用甚至都达不到10%。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经费的支出,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这样对经费在科研项目的利用上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以及对策

(一)加强经费管理制度建设并强化科研经费管理

无论是企业还是单位,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套科学化的并且完善的、合情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于科研项目来说,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整个科研项目中,并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对科研经费来说,所以制定一套具体化的制度是首要的任务。管理制度最主要的就是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在一定的法律基础上进行制定。通过制定的制度对科研项目所用到的经费起到一个监督和管理的作用。这样制度的制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科研人员对经费使用的合理合法性。让每一位科研人员都能在根本上明确国家的法律法规,避免在使用经费上出现任何问题。

(二)制定科研奖惩规定

在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的一切收入,目前都在科研人员的手中,而科研人员可能会利用这些原本属于学校的收入进行一系列私人的使用,所以一定要对科研项目盈利部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和监管,要明文规定,只要是科研项目所盈利的费用都需要交到学校的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支配,在此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对为学校争取到利益的科研人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奖励,除了对学校盈利有帮助的科研人员之外,对科研过程中节省开支和有结余的科研人员也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嘉奖,有奖就要有惩罚,对那些私自挪用学校科研经费进行私自应用的、对盈利不上交的科研人员,一经发现就要进行严厉的惩罚,这样才能在管理经费上起到比较大的作用。

(三)加强对项目经费预算的管理,使经费预算科学化、合理化

对于高校科研项目的预算来说,通常都是没有什么依据可言的,科研人员向财务部门进行申请时也没有具体化到具体的项目,只是一个大概,财务部门也习惯了这样的申请,也就宽松了很多,但是这样的情况在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对整个高校的科研项目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要在科研项目的预算上进行一定程度上严格的把控,最主要的就是科研人员在向财务部门进行申请预算的时候,要把项目的标题、具体用到各项用处的名字和经费的多少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全,要由项目的负责人进行签字,在此基础上才可以下发经费。除此之外,还要在实际的科研过程中,注意对经费的使用把控,要把每一笔经费的用处写清楚,方便以后对财务部门进行报备。也要对经费的使用做到透明化,管理者和负责人员也要对经费的使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监控,这样才能保证经费的高效的使用。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研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好,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几个解决方法和建议,只有对科研经费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起来,才能更加的有利于整个科研工作的完成,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高校的利益,只有一个好的管理方案才能促进整个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上也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永林,李茂峰.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教育与经济,2013

[2]吴晓莉.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高校科研质量问题 篇6

关键词:科研项目评价;学术质量评价;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30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101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cience Fund and further stimulate the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the evaluation of academic qua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should be promoted. Its key problems have been analyzed, includ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desig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difficulty of the lagging and the non-dominant of social benefits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ject evalu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se problems can be solved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expert selection mechanism, implementation of peer review, the establishment of facts database of evaluation indexes, revealing non-significant benefits by using the new evaluation index, establishment mechanism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 group.

Key words research project evaluation; academic quality evaluation; evaluation system

1 绪论

近年来,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大幅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科研产出及其质量。如何对这些科研项目进行学术质量评价,以便调整资助策略,提高科研基金的绩效,同时为科技创新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协助达成国家规划及战略目标,已成为科研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早在1998年就开始对1992年以后资助的管理科学面上结题项目进行“后评估”[1],以此了解基金项目研究进展,掌握资助效果。而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0年开展的国际评估[2],即对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开创了我国基金整体绩效评估的先河。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家科学基金绩效评估的建立均起步较晚,还处于由探索向规范过渡的阶段[3]。

当前,通过对我国和欧美日等国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借鉴,学术界和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路径已经逐渐达成共识。普遍认为质量评价应采取定性的同行评审和定量的指标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4];不断完善、及时更新同行评审专家库是建立评价体系的重要工作;开展国际评审;评价不应过于关注成果数量,而要着重考虑其创新性与影响力;对于不同类型的科学研究,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指标;基础研究周期长、意义大、见效慢,应探索更为有效的评价方式;对于应用研究,应重视发明专利、成果的应用推广及其创造的经济价值等[5]。

然而,如何实现以上设想,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要问题或改进评价体系的瓶颈[6]。有关研究不是停留在定性探讨和提出建议的层面,就是陷入具体指标的构造与改进等细节研究,或建立一个较为笼统的评价体系的阶段,缺乏对于建立评价体系操作层面的研究。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立科研项目学术质量评价体系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并给出解决路径。

2 科研项目学术质量评价面临的关键问题

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复杂性

科研项目的质量要素非常复杂,其评价不能仅依靠单一的文献计量指标,还要考虑成果转化和应用价值。因此,科研项目质量评价需要建立一个基于多类型产出的综合评价体系。论文、图书和专利都有专门的公开发行渠道。学术论文是经同行评审的公开出版物,对内容的独创性有严格的要求。专利是科技活动中创新部分和成功经验的提炼。而优秀的出版社对于学术专著的出版也是严格把关的。图书销售量以及一些数据库包含的图书被引情况,其数据也可以用于评价。专利和软件的价值可以用经济收益来衡量。总之,对特定类型的科研成果进行学术评价都有章可循,其研究和实践也比较丰富,尤其是对于期刊论文的评价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如何将一个科研项目中不同类型成果的评价结果进行适当加权,形成可在相同学科领域中进行比较的标准化指标是该评价体系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权值分配的复杂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学科门类,其项目成果类型之间的比重不同。有的学科看重高质量论文的发表,而在另一些学科,更看重发明专利。那么,在这两个学科中,论文与专利的权值分配应该不同。如在信息科学部评估中占有相当分量的“发明专利”指标,在管理科学部评估中则没有采用;二是同一种成果类型也存在设定权值的问题。如会议论文与期刊论文、SCI论文与EI论文均不能等同,且在不同的学科,它们的相对重要性也不相同。因此,无法统一设定不同成果类型之间的权值,必须根据每个学科领域的具体情况而定。

nlc202309091546

2.2 项目成果社会效益的滞后性和非显性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认为,社会效益是指一项工程对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等社会福利方面所做各种贡献的总称。而科研项目的社会效益是指科研项目成果对社会有良好的影响,能够推动科技进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有些科研项目成果单从经济角度看收益很小,甚至得不偿失,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精神文明建设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类科研项目应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科研项目的社会效益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滞后性与非显性。滞后性是指项目成果的社会效益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示出来;非显性是指项目成果的社会效益并不能直接显示出来,其效益有时是通过被研究者消化吸收后产生新的科学技术。这两个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科研项目评价的客观性。但是如果过多考虑社会效益的滞后性,延长结项与学术质量评价之间的时间,则降低了项目管理的时效性。而对于科研项目社会效益非显性价值的测度还是一项空白。

2.3 交叉学科项目评价的局限性

交叉学科研究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特别重要,因为新学科或研究领域往往产生于现有学科交叉重叠的部分,而学科交叉对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常常是必需的。科学基金已经成功资助了大量的交叉学科研究,培育了交叉学科研究团队和平台。如于1986年设立的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瞄准国家优先领域的大型研究项目;于2000年设立的重大研究计划,资助多种项目类型,其中很多由研究者自由选题。这两类资助通常都由多个科学部共同支持,许多是由4~5个科学部共同资助的。

然而,对于交叉学科项目的申报与评价一直令科研人员和项目管理部门困扰。虽然科学基金使用的学科分类代码体系自1986年来经过了5次较大调整,但是调查显示[3],仍然有三分之一的面上项目负责人表示并非一直可以找到合适的学科代码,只是“有时”可以找到,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认为找到适合的代码更为困难。不仅项目申请时如此,项目结题鉴定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如何针对各个交叉学科项目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组建专门的评审组并有效工作,是所有研究理事会都要面对的问题。基金委人员和申请人都表示交叉学科的研究实际上很难获得同行评议的共识。

3 科研项目学术质量评价关键问题解决路径

3.1 实行小同行评审,优化专家遴选机制

“选择适当的评价者是评价能否合理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条件。”[7]小同行由于是同一领域的研究者,熟知该领域的学科发展概况和学术思想,并且遵循同一套研究范式,因此他们比外行人更清楚某人或某成果在学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以及应用前景[8]。某个学科门类或学科内部的不同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其成果形式和内容也不一样。由某一研究领域的小同行确定该领域科研项目中不同类型成果产出的权重,并对科研项目的学术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是最为合适的。

美国已经正式将同行评审纲领作为一项国家信息法令加以颁布。美国科技报告审查和基金评审采取的就是“大学科,小同行”的方式。其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将科技领域分为6大学科门类,对基金项目的内容评审基本是由相关度很高的“小同行”具体执行的。目前,我国评审的实质是大同行背景下的学者声望机制,还未真正实现小同行评审。其弊端显而易见:其一,评审组内大多是学科领域的大同行,其知识结构和研究经验限制了他们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其评价难以客观、准确;其二,评审专家往往比较固定,缺少退出和进入机制,自我更新缓慢,使得评审组的整体气质较为保守,不易接纳新兴研究领域和超前创新成果。

实行小同行评审就需要优化专家遴选机制。目前,国家基金委是基于学者的注册信息来确定其学科领域的。此种方法不但高效、快捷而且成本低。但是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领域不是固定的,可能会随着人事变动、兴趣转移等情况而发生漂移,而学者的注册信息很可能不会及时更新或更新滞后;另一方面,没有合适的退出和进入标准。因此,小同行专家的遴选除了依靠自我登记的方式,还需要有基于科学大数据的推荐系统作为补充和校正。利用科研成果形成的大数据,对其进行挖掘,可视化每个学科大类中的科学共同体,根据专家遴选工作的实际需求调整焦距与视域,确定小同行,标识领域标签,并定时截取科学发展的演化图谱,更新小同行成员及领域标签。这样,既能实现小同行专家的准确推荐,也能为小同行的退出与进入提供依据。这一过程的实现,可以通过自建遴选推荐系统,也可以通过利用一些成熟的数据挖掘软件达成。

3.2 确立交叉学科评审组的组建机制

3.2.1 允许项目负责人推荐国际评审专家

对于非共识项目,项目负责人最清楚谁是这个领域的小同行。因此,应允许项目负责人自行推荐评审专家,并且可推荐国际同行,以扩大特殊领域的专家选取范围。从英美两国对国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的选取中也可以看出,评审委员会中有一定数量的国外专家参与是其评价制度的成功经验之一[9-10]。其过程可参考欧美近年来对国际同行评审改进的经验[11],即要求项目负责人提供包含多名评审专家的候选名单,再由科研管理部门商议,从中选出若干名加入到该评审组中,且选取结果保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项目负责人推荐的专家,该评审组中占大多数的专家应由管理部门选取。如此,既能确保评审组中有合适的评审专家,也可避免项目负责人利用自荐机制作弊。

3.2.2 增加跨领域评审专家的遴选

可以利用学术交流网络遴选跨领域评审专家,包括引文网络、科研合作网、关键词共现网络等。(1)引文网络记录科学发展的轨迹,它不仅体现科学知识纵向上的积累与继承,也揭示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横向上的交叉与渗透。因此,该网络可以确切地反应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知识地图中占据的“桥接”位置;(2)科研合作网直接呈现不同研究机构或不同研究领域的合作,以及合作的规模与影响力;(3)关键词共现网络可及时定位新近涌现出的研究领域与学者。可利用其中一种或融合几种网络进行测度。

nlc202309091546

跨领域评审专家的筛选过程如下:首先,建立学术交流网络。以引文网络为例,建立以作者为节点的同被引网络、作者耦合网络或作者互引网络;其次,利用网络理论与方法的中介性指标进行测度,得出跨领域专家;最后,当需要组建交叉学科评审组时,可先选取项目所涉学科中的各领域专家,再从跨领域评审专家库中选取对应的跨领域专家。在交叉学科评审组中,跨领域专家不但是该项目的小同行,而且能够在评审组各领域专家中起到知识桥梁作用,促进评审组对交叉学科项目的客观评价。

节点中介性指标可选择中介中心度(betweenness)[12]和媒介角色系数(Brokerage Roles)[13]。中介中心度用于测量一个节点在多大程度上位于网络中其他节点的“中间”。中介中心度高的节点位于网络中不同信息流的交路上,对异质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非常适用于识别跨领域专家。媒介角色系数是基于桥理论发展起来的。所谓桥(bridge)是指连接那些不相连接的行动者的结构性位置。媒介角色根据桥连结派系的情况,将代理行为分为5类。有协调同一子群中信息流的“协调人”(coordinator)和“桥接人”(itinerant broker),也有协调不同子群间成员信息交流的“发言人”(representative)、“守门人”(gatekeeper)和“联络人”(liaison)。后三种角色是在测度节点中介性时需要考察的。发言人控制本子群信息流,与其他子群交流信息;守门人控制群外信息的流入;而联络人则协调不同子群成员的信息交换,其本身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子群。其算法原理很简单,计算网络中每个节点分别“扮演”这几种角色的频数[14]。

中介中心度指标偏向于测度节点控制不同信息流的总量,媒介角色系数更注重区分中介的类型。二者在应用中均需先借助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网络中的研究领域分群,以便确定跨领域专家所涉及的学科。

3.3 建立评价指标事实数据库

由于科研项目的社会效益存在滞后性,很多时候,项目结题时所提交的结题验收报告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反映科研成果的质量。这意味着,在科研项目结题时进行的绩效评价也并不一定准确和客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结题验收时评出“特优”、“优”、“良”、“中”、“差”等级,而此后很难更改的话,显然弹性不足,很容易在客观上导致科研人员鼠目寸光、疲于奔命。鉴于此,马健[15]提出建立科研项目的多次评价制度。认为在结题验收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继续打开对已结题科研项目重新评价的大门,更有助于鼓励科研人员目光长远、从容研究。但是,多次评价的评价次数和时间间隔如何确定是个问题,而且过多的评价次数将大大增加人员和经费上的成本。

评价体系既要支持项目结题后的即时评价,也要支持能够全面反映项目成果社会效益的后继评价。兼顾科研管理的便捷性和科研激励的有效性,从根本上解决二者的对立,应建立以“科研项目学术质量评价指标事实数据库”为基础的评价制度。该数据库中记载每个科研项目各学术质量评价指标的历年得分,即不经过加权处理,或时间窗口处理的原始数据。由于该事实数据库中指标数据的历时性和原始性,无论评价制度的时间窗口如何调整,该库都能为科研项目的后继评价以及不同年份科研项目学术质量的纵向比较提供客观、可靠的基础数据,从根本上避免随着评价制度的逐渐成熟和新情况的出现,评价时间窗口发生变动造成的当前评价结果与往年评价结果不可比的情况。

“科研项目学术质量评价指标事实数据库”中的评价指标,如影响力评价指标、创新力评价指标等,从项目结题以后开始每年计算。对于评价时间窗口的设定建议为:(1)项目结题时,成果只要达到结题标准即可结题,无需进行学术质量评价;(2)第一次学术质量评价的时间窗口对于每个学科领域来说应相对固定。根据学科特征,如引文高峰、被引半衰期出现的时间来设定,如生命科学可在结题2年后进行学术质量评价,而管理学的评价应该延后更长的时间,以确保成果的影响力和创新力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彰显;(3)学术质量跟踪评价。在常规的学术质量评价结束后,继续利用“科研项目学术质量评价指标事实数据库”,监测各科研项目评价指标的变动情况。如有异常变动,如发现延迟认可(delayed recognition)的“睡美人现象”[16],可以对评价结果做出实时修正;(4)可根据需要,如以10年为时间窗口,对科研项目的长期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3.4 采用新的评价指标揭示非显效益

既然非显性是指社会效益通过被研究者消化吸收后产生新的科学技术,那么就可以利用科技创新的扩散过程揭示出来。新的评价指标采用大数据思维,不局限于单一的因果关系和线性相关指标的设计,而是利用复杂网络的思想,考察科研项目在创新扩散网络中对每个后继节点的影响。如此,可以衡量科研项目对整个科技领域的影响。近距威望(Proximity Prestige)[17]可以成为有效的测度指标。

基于被引量的影响力测度指标,只关注了引文网络局部的直接结构,没有以创新扩散网络的整体结构为背景。为了把影响力的评估范围扩展到间接选择关系,可以计算科研成果的所有直接和间接被引量。就是把直接引用项目成果的文献或与被评估者之间存在中介的文献都纳入结构威望的评估范围。这种方法计算的是项目成果的入域,可以称为影响域(influence domain)。对于创新扩散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来说,入域是指与它存在路径的其他节点的数量或百分比[18]。入域越大,项目成果的结构威望越高。

然而,在一个连通性良好的网络中,节点的入域可能包含网络中绝大多数的节点,导致各个节点的入域差别不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限定入域的距离,如与其距离最远不超过2的间接节点,忽略那些间隔了较多中介节点的间接选择关系。实际上,如果在被评估项目的创新扩散路径上相隔较远,则接受创新知识的最终宿点对该项目成果的采纳已经微乎其微了,确实无需计算这些对威望影响很小的节点。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7

1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基础相对薄弱

质量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高校体系建立、运行的时间短。据统计, 许多高校因为项目资质的要求, 不得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体系建设周期短。部分高校为了尽快拿到质量管理资质, 在没有充分理解GJB9001标准, 试运行时间严重不充足的情况下, 就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这样, 导致了其所建立的管理体系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 (2) 质量管理与传统科研管理之间的差距较大。各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各自特有的科研管理模式。在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中, 对过程控制, 顾客满意度调查, 各类文档的标准化记录、归档等方面的要求较低, 与质管体系的要求差距较大。因此, 一些高校大量借鉴了国防企业的运行模式, 但是, 高校的实际情况毕竟与传统的科研院所有很大的差距, 一味地生搬硬套往往会引发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1.2 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高校长期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 校级质量管理部门人数很少, 院级单位往往不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岗位, 仅由科研或保密管理人员兼职管理。此外, 在普通高校中, 院级、校级管理岗位上人员流动较大, 体系内人力资源不稳定, 而质管工作相对其他管理工作更加烦琐、复杂, 所以, 常常出现管理人员刚刚熟悉质管工作不久便调离岗位的情况。这些都是高校科研质管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1.3 生产加工能力相对较弱

高校的科研项目具有方向多、范围广、批量小、持续性不强等特点, 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 (1) 高校承担的科研生产任务多是企业定制的, 相对于产品的工程性, 更注重的是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其功能性; (2) 由于产品批量小、持续性不强, 所以, 专用的仪器、仪表或设备就显得有些“大材小用”, 而缺少这些专用的仪器、设备, 就很难保证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和产品的工艺性; (3) 普通的科研院所或军工单位, 产品的设计、工艺、生产、检验等岗位都配备了专业人员, 而在高校中, 这些通常都是由项目组内的同一个人负责的, 因此, 给产品的质量控制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1.4 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

基础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软硬件设备、通讯和运输等支持性服务。目前, 国内许多科研院所的工作环境对温度、湿度、粉尘含量和防静电等要求极为严格, 而普通高校的实验室显然很难达到相似的标准。此外, 由于高校最重要的职能还是教书育人, 所以, 在科研方面, 还是呈现出了“重研发、轻生产”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 高校很难有足够的资本去购置, 甚至维护科研所需的先进设备或仪器。

2 对策措施

2.1 落实领导责任, 完善组织架构体系

高校领导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 只有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 明确质量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 强化全校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 才能真正将质量工作落到实处。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最高管理者由校长担任, 管理者代表由分管科研的副校长担任, 质量管理部门与科技部、人事、财务、物资采购等部门协同合作, 部门之间责任清晰, 以保障各项资源有效落实。具体到各个学院, 同样由学院院长和分管科研的副院长来主管质量工作, 并设立院质管办来具体实施和管理, 进而保障质量工作的高效开展。

2.2 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由于高校基层院系体系内项目相对较少, 甚至有些院系只有一两项, 所以, 质量管理工作往往是由科研管理人员或保密员兼任, 而且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此状况。鉴于此, 只有不断加强对基层质量管理人员和各项目组质量负责人的教育培训工作, 才能使其在科研和生产一线把好质量关。具体的培训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 (1) 业务能力上的培训, 比如, 检验员、内审员的培训, 且必须取得相关的上岗证书; (2) 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培训, 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2.3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只有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才能保证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高校应在充分理解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空军标准等的前提下, 结合高校自身的科研生产实际情况, 编制《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而各基层单位应在学校编制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基础上, 根据各系、所、项目组质量工作的特点建立二级制度, 以保证制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 应明确对体系内人员的考核办法和相应的激励制度, 将年度质量工作考核结果反映到质量奖和年终考核上, 进而激发体系内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4 严格审核评估, 持续改进创新

除了基层单位定期组织质量自查外, 在高校体系的运行过程中, 学校每年应组织内审、管理评审和外审等。由于高校质量管理基础相对薄弱, 所以, 只有利用更加严格的审核评估手段, 才能保证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在审核评估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问题, 应在限定时间内组织整改, 并由有关部门进行复查, 保证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审核评估的目的并不是一味地开设不符合项或是挑毛病, 而是要通过审核来发现问题, 并实现持续改进和创新。

3 结束语

虽然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 但是, 只要全体人员提高质量意识, 勇于探索新方法、新思路, 不断优化和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 就一定能使质量工作和高校的科研工作互相融合, 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高校科研质量问题 篇8

随着世界新军事理念变革的逐步深入和国内军事装备建设的持续发展, 多种高精尖武器系统的科研生产任务逐步增加, 各大高校利用自身学术优势, 承担了部分大型复杂武器系统或分系统的预先研究、研发以及小批量生产任务, 在我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与企业的科研力量相比, 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企业或专职科研机构无法企及的优势, 如财务风险小、拥有众多专业人才和相对自由的学术交流平台等。但是, 高校的国防科研体系中也存在诸多矛盾, 如管理体制相对松散, 质量保证体系不严谨等。

2 高校国防科研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难点

GJB9001B-2009标准的主体是企事业单位, 高校的科研工作不同于企业和专职科研机构, 高校国防科研管理与GJB9001B-2009的结合尚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与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管理、资源整合以及科研任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方面。

2.1 资源整合难度大

大学教育具有较强的综合型, 学习科目多, 资源覆盖面广, 大部分人员、设施分布于在其所属的各类二级机构, 少数跨校联合的科研项目涉及到的学科和科研人员更加宽泛。因此在GJB9001B-2009标准范围内整合自身有效的资源优势, 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资源整合对于国防科研的质量保障体系来说是顶层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2 组织机构设置

高校的最高管理者往往由校长担任, 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作为管理者代表, 从组织结构来说, 往下是负责人、财、物的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 具体的项目组则分布在各院系。科研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 职能部门和各二级院系更多承担的是服务职能, 在管理方面与企业的科研生产有着明显不同, 这些对于贯彻GJB9001相关标准来说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方面。

2.3 过程管理繁琐

科研项目的立项、检查、经费管理、成果管理一直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点内容, 项目组主要从事科研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因此, 科研项目的质量等级主要取决于项目研发者的质量观念。企业对科研项目的监管都很严谨, 但是现阶段高校的科研项目的质量管理严谨的程度远不及企业的质量监管水平。受“重申报、轻过程”思想观念的束缚, 高校科研项目工作往往不重视管理流程, 质量管理相对滞后, 质量管理体系如空中楼阁浮于形式, 缺少实质的行动。

2.4 人力因素复杂

能者多劳是高校在科研工作者的一大特点, 在众多高校中, 一般由具有专业水准的高素质的科研工作者承担大部分科研工作和教学任务。国防科研的任务节点紧, 质量要求精细, 全程可追溯, 对保密要求相当严格。鉴于此, 当前高校从事国防项目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积极笼络高精尖人才参与国防项目的研究。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也是现阶段高校科研的一大特色, 但这也增加了科研成员的不稳定性。

2.5 科研任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高校的科研工作不同于企业单一的科研生产的特点是其科研方向和工作任务复杂多样。高校可以从多个方向着手进行多个领域科研项目的研究, 如科研项目的类别就涵盖了基础研究、原理样机研制和应用研究等多个专业类别, 广泛的研究领域也意味着在确保质量控制的前提下要承担更为繁重的科研任务。

3 提高高校国防科研质量的措施

高校与企业在科研方面各具特色, 根据其不同特点, 结合高校现实条件, 在深刻领会研究目的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质量管理的方法途径, 维护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为进一步推进质量管理在高校科研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笔者着重强调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3.1 设立质量管理机构, 明确质量管理职责, 建立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教学与科研实践齐抓并举是高校培养高科技人才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校管理者首先要落实工作场所, 配备科技人员。对于科研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设施的配备, 高校应该体现出不同于企业等社会科研机构特点。高校自身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特殊性决定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只能独辟蹊径, 切不可全部效仿企业或研究机构, 甚至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管理经验。高校科研项目的质量管理只能根据自身实际, 通过不断的摸索、尝试逐步完善。加强军工及其背景工程项目的管理, 严格控制科研项目研发质量, 做好保密工作。在质量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 基于高校实际, 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同时将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流程体现在管理制度上。

3.2 广泛培养质量管理骨干, 以点带面, 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高校推行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科研生产模式, 这就决定其无法对质量管理和保密工作投入足够的人力。高校可以利用教、研结合的优势, 培养通晓科研与质量管理的人才。准确把握科研课题的研究现状, 通过“点带面”的形式实施质量管理, 使校内科研成员深刻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途径, 促使科研人员广泛参与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工作, 逐步总结出管理规律, 从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得以有效实施。

3.3 重点借鉴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 实施科研项目分类质量管理

国军标GJB9001B-2009以等同采用国标为基础, 增设了军品的特殊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多个科研领域, 同时能满足多个专业领域科研产品的质量管理标准, 但是由于类别的差异, 每一类科研产品也都其具体的质量控制要求和侧重点, 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管理要求分类管理高校所承担的基础研究、预研、应用研究、产品研制和型号小批量生产等项目, 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突出重点, 缩减流程;根据质量管理办法来管理应用基础类研究项目, 坚持质量管理中的应有节点, 可重点对文档化要求且适当简略。

3.4 优化重组资源, 局部实现科研生产过程集中管控

高校中资源均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高校的科研专业琳琅满目, 各专业领域之间一般跨度较大, 研制过程差异很大, 均采用小批量生产模式生产科研产品, 即使是实物产品形式的工程研制项目, 也只是进行样机生产或新产品试制, 多方参与管理、资源重复投入的情况屡有发生。为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资源管理”对人员、基础设施、科研设备、工作环境等的规定, 对批生产任务和产品试制、样机生产的项目, 尽量将科研资源专用、通用, 进行集中管控。

4 结束语

当前, 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国防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以及国防科研质量管理监控体系的构件方面的研究尚未成熟, 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如果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现行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将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而得以优化, 并有望突破管理瓶颈, 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国防科研力量作为当前国内科研界的一部分, 必将为推进我国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高校科研管理者应该正视管理中的不足, 不断强化自身优势, 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大胆探索, 积极尝试, 切实推进高校国防科研管理实现科学化、现代化, 为高校服务国防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作者分析了当前高校参与国防科研项目的现状, 以及高校国防科研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难点。建立质量体系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科研环境及体制的变化, 满足各类科研用户的需求, 提高科研项目完成质量, 增强学校科研竞争力, 从而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科研,国防项目,质量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志生, 刘维亭, 孟庆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薄弱环节的分析与改进[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12) :135-136.

[2]刘征, 吕世峰, 刘珩.高校在科研中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 2009 (10) :68.

高校科研质量问题 篇9

外研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专业化语质发的较展提高中高, 有重。接要高触的校国一外外环语最就教新是师教科总学研体思能素想力质教量文/教师和理念, 的优势其研究成, 果比较微薄但比起其他, 笔者专业师的月考虑吴以为必, 着手改革须从内外, 促进外语教师的两个方面的因素

有一华专业化成、长外语。教师所面临的困境

效1.外语专业性不强外语是工具还是学科的争论方教学生掌由来已久, 握听说读写的语言技外语教师主要任务是法能教对, 师一于外的语旦使教学命师生似获乎而得已言了经, 这完外样成的语不。仅技其仅能实,

是工具, 更是专业发展的基石, 必须发展外语的专业特征, 像其他科学一样看待, 既要有理论更要有实践应用。尤其在高等教育阶

段, 外语教师要转换视角, 要把外语和专业知识、教学理论相结合, 探讨专业外语教学的新方法。

2.研究方法的单一

高校的英语教师基本都受过研究生的训练, 掌握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比如定性研究或者定量研究, 或者描述或者实验, 搜集资料数据论证提出的假设。有些研究与教学脱节, 实验的痕迹太浓;有些研究打着“叙事研究”或者“行动研究”的旗号, 实质上依然是教学经验之谈。掌握适合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外语教师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3.研究过程的忽视

阅读许多研究报告, 较多的篇幅用来介绍研究背景和讨论研究意义, 真正的研究过程却谈得很少, 让人不禁对其研究产生了怀疑, 这样的研究让人无法检验其信度。科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真实的, 研究者有必要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作详细的报告, 不是仅仅靠前后的分数对比就能说明实验的效果的。

4.研究成果难以推广

许多高等学校每年都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科研发表任务, 许多教师只有写文章应付, 至于研究成果有没有意义, 能不能推广似乎不在考虑的范围。即使花不少钱资助的项目也只是为了发表, 其推广价值实在有限。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的想法不能改变当前的现状, 所作的研究不能推广, 研究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

二、促进科研水平的外部条件

1. 加强与学生的联系

外语教育研究是应用型研究, 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高校的外语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的特征和他们的需要, 脱离学生的研究必然是空洞的。在这一方面, 高校教师应该向中小学教师学习, 应该多和学生在一起, 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也能从中找到研究的方向。

2. 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合作

“文人相轻”在高校教师群体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之间的接触不多, 同事之间的合作很少, 更不要谈一起做研究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倡导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 一起做研究, 分享彼此的成功和成果。合作研究可

以带动年轻教师加入研究的队伍中, 可以完成一个人无法完成的研究。“伙伴合作”作为教师群体发展的一种行动模式, 其创新点在于同时达成激发教师学习动机和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目标 (徐国梁, 2010) 。

3. 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高校外语教师比其他教师更应该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 基础教育的改革推动了中国的外语教学发展, 学生的外语能力普遍有了提高。高校外语教师如果还用以前的标准要求学生就已经过时了, 许多中小学教师已经尝试在课堂上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大学英语教师更应该有新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4. 创造和谐的研究氛围

除了教学工作外, 高校教师必须通过做课题, 搞科学研究提高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 但是不能本末倒置, 为了评职称写文章, 为了拿经费做课题, 这样只会出现浮躁空洞的文章。因此, 高等学校一定要给教师创造宽松的研究氛围, 让教师有时间有空间进行科研工作, 在科研评定中公正客观, 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

三、提高科研能力的内部因素

1. 加强教育学和课程理论的学习

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重语言、轻教育”的倾向, 导致语言教学游离在教育主流之外, 语言教学课程理论发展不完备, 语言教学人员教育学养缺失等问题 (刘炜, 2010) 。高校的外语教师应该抓紧时间学习各种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课程理论的知识, 丰富自己的理论修养, 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而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者。

2. 参与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课堂的中心是学生,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 教师要善于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在教学中开展科学研究。首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 寻找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采用行动研究法或者实验法开展教学研究, 搜集各种数据, 检验各种假设, 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3. 形成课题研究和系统研究

当前教师研究的一个薄弱点是比较分散, 缺少长期系统的研究。为了克服这个困难, 教师可以用课题的形式, 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 利用较多的资源, 完整的进行专项的研究, 这样研究的推广性更大, 研究价值容易实现。在做课题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专注于某个方面做深入研究。

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从经验走向实证, 目前又兴起了微观的行动研究;研究者从描述走向干预, 走向叙事, 将微观和宏观整合, 无论名称如何变化, 高校外语教师必须从教育为学生服务, 教师为教学服务出发, 站在哲学的高度去审视外语教育这门年轻又古老的学科, 加入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队伍中去。

摘要:教师的科研水平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指标,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外语教师科研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然后提出要从内外两方面考虑提高科研能力的方法, 以期达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科研质量,内外因素

参考文献

[1]刘炜.2010, 重语言, 轻教育:探究ELT与普通教育研究及课程理论之隔离《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4期.

[2]徐国梁.2010, 伙伴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实路基《上海教育科研》第12期.

高校科研质量问题 篇10

一、高校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 满足顾客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质量”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对科研开发项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质量条款在科研合同中也越来越清晰。尤其是高校参与国防科研项目, 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准入机制, 国防科研项目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要求, 使得高校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二) 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需要。

高校科研项目逐年增多, 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提升, 从项目申报到项目结题, 一系列的活动都需要高校加强系统的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能很好地进行项目管理过程的各节点控制, 促进管理创新, 提升管理水平。

(三)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重要保证。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科技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对综合国力的支撑越来越明显[1], 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与质量管理工作息息相关, 尤其是高校承担的重大项目越来越多, 比重越来越大, 高效的科研项目质量管理成为顺利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重要保证。

二、高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和问题

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 教育部科技司2006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2006年底前具备条件的高校通过质保体系的审核认证[2]。随后, 相继有二十多家高校通过了国标或者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不断落实了机构管理职能, 逐步规范了科研项目质量过程管理, 提高了人员的质量意识, 保障了产品研制过程的质量, 提高了顾客满意度, 但仍然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高校科研项目情况复杂, 生搬硬套标准造成执行困难。

国标和国军标给生产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优化了生产过程的管理, 为产品批量生产提供了有效的质量保障, 也为基于提高产品质量的研发提供了有效的增值方法。但是高校纳入体系的产品多属单件或者小批量生产的复杂产品, 专业领域跨度相对较大, 种类多, 研制过程差别很大, 而且一些产品的研制任务不连续, 设计和开发过程变更频繁, 研制任务时间紧, 质量管理环节多, 难度较大, 尤其是在没有吃透标准的情况下, 生搬硬套标准, 造成执行困难。往往出现科研过程中做过的做得很好的工作没有放入标准的环节中, 而为了标准的某个环节无谓地准备诸多额外的工作。

(二) 体系文件的适用性不强。

质量体系的运行依靠一套符合标准要求的文件, 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 它们是高校进行质量体系运行的指导性文件, 也是平时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规范。质量体系的引入对于高校的科研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目前还没有较成熟的模板和方式可以依托, 很多高校在创建初期多采取请咨询公司或者套用军工院所的体系文件模式, 但同时也面临了诸多与高校特点不相适应的问题, 虽然不少高校经过数次内外审核, 对体系文件进行了改版, 但依然存在很多文件规定和实际操作不符的现象, 结果实际工作一套记录, 现场审核再整理一套记录, 致使质量体系内外审成为额外的应付负担。

(三) 人员质量意识和运行体系的能力有待提高。

体系运行存在较为客观的原因, 但也存在不少主观因素。建立质量体系的目的不仅是为申请项目提供前提条件, 更是为了保证学校科研项目和产品的质量, 也是为了项目组自己的切身利益。良好的质量管理能有效促进项目进行, 保证产品各个过程的质量, 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避免归零带来的种种压力和负担, 提高顾客满意度, 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 目前仍有不少老师将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看做是学校要进行的工作, 理应由学校配备资源完成, 没有领会到质量体系的全员参与原则, 也没有领会到自己就是全质量过程的一分子, 造成了质量管理的诸多困难。

同时, 高校质量办和各项目组的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监督工作也需要加强。高校各项目组之间专业跨度较大, 质量办人员的项目专业知识无法面面俱到, 而各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体系知识相对不太熟悉, 双方需要多合作多沟通、多学习, 为项目组开展科研和有效的质量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途径。

三、切合实际深化运行质量体系, 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一) 以标准为准绳, 对项目实施分类管理。

GB/T19000族标准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别, 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 其提出的要求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通用性, 国军标以等同采用国军标为基础, 增加了军品的特殊要求。标准是个通用的体系, 给不同科研产品提供了过程管理的理念和准则, 但是不同科研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是不同的, 侧重点也很不一样, 所以, 应对高校承担的基础研究、预研、应用研究、产品研制和型号小批量生产等项目, 实施分类管理, 确定不同的质量管理要求, 比如对基础研究、预研等采取质量节点控制, 偏重文档管理。对研制类和型号类重大重点项目进行重点跟踪监控, 严格设计开发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管理。只要产品受控, 规则越简单越好, 对一般项目或者小型项目, 做到简化过程又能保证质量。对于任务书变化频繁、研制时间非常紧的项目,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简化手续, 控制关键。对于重大型号项目, 严格管理, 及时跟踪, 多与顾客沟通联系, 确保项目质量。

(二) 不断深化体系文件的改编, 加强文件的适用性和权威性。

如何编写和改进体系文件, 使之与高校特点相适应, 是目前诸多新建体系的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也是质量体系与高校管理紧密接轨的关键问题。体系文件的编写是一项复杂、繁琐、细致的工作, 同时要求编改人员要有很强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水平。要编制好体系文件, 首先要充分了解标准条款的含义, 只有不违背标准的情况下, 文件的编改才有意义;其次, 要调动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积极性, 参与文件的编制和修订, 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材料自己写, 或者提出改进方向, 使文件更具操作性, 更有实际意义。同时, 文件一旦发布实施, 即应成为执行规范, 加强体系文件的权威性。

(三) 加强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培养。

无论是按照标准进行项目管理, 还是加强体系文件的建设, 都需要相关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素质。质量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专业、细致、长期的工作, 除了加强理论学习, 吃透标准之外, 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总结经验, 加强运行体系的能力。所以, 要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的培养, 进一步推进全员质量意识提高, 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首先, 加强理论学习。值新版国标和国军标发布实施之际, 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一步学习标准, 尤其是标准改动部分的学习。同时, 加强技术状态管理、质量归零、五项技术的质量管理技术的理论学习、理解和应用。

其次, 不断提高项目质量管理能力。再好的标准, 再贴切的体系文件, 如果得不到落实, 就发挥不了作用, 就依然会存在现场审核一套, 实际操作又一套的“两张皮”的现象。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 系统的思维方式, 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主动开展工作的开拓精神和专业的业务水平, 有效落实质量管理的工作, 解决质量管理过程中碰到的困难, 带动全员质量意识的提高。

最后, 建立奖惩制度, 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激励评价机制中, 提高质量管理的执行力。无论是承担民口项目还是军口项目, 保证科研产品质量是每个承担任务的项目组应尽的义务, 也是保证合同顺利履行的前提。学校与项目组共同管理好科研项目的质量, 尤其是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质量, 既是对学校负责, 又是项目组自身发展的需要。奖励质量管理取得的成绩, 对质量事故追究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是克服懈怠, 提高质量管理执行力, 保持持久动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四、结语

质量管理大师朱兰曾说过, “正如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一样, 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3]。随着高校承担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不断增多, 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这些项目, 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 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要研究高校科技活动的特点,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 采用例外的、系统的、问题逐步解决的思维方式[4], 深入运行质量体系, 让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高校特色充分接轨, 真正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成文, 赫运涛, 魏欣亚.浅析创新体制下高校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 (3) :127-130.

[2]戚涌, 李常顺.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校与产业化, 2006, (5) :74-76.

[3]张明玉.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高校科研质量问题 篇11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经费管理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各级部门、单位及各行业对科研工作投入力度的加大,高校科研经费逐年增加,科研经费管理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管理好、用好这部分资金,对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工作热情,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保证科研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提升高校科研工作水平意义重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为确保高校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提高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参考。

一、 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科研经费的管理涉及到:事前,科研经费的申报评议以及由此分配的项目经费额度及项目预算;事中,科研经费的核算监管:事后,科研项目结题的经费管理。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在上述三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 科研经费分配及科研项目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二是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及企业进行科研合作、科技咨询或科研成果转让所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 三是高校自筹的配套科研经费。这三方面经费来源,除横向科研经费的获得是投入资金及取得资金的双方大多数对项目细节比较熟悉,从立项、项目资金的使用大多经过仔细分析评议外,纵向科研经费和高校自筹的经费在立项审批时,由于科研工作的专业性及精深程度的约束,不仅审批经费的各级领导及主管部门不一定懂得申报项目的专业及项目的实际价值,就是本学科的人员没接触过申报项目研究领域内容的也很正常,因此,对部分申报项目应不应该分配经费,分配多少合理,得到科研经费的项目如何使用,即项目的经费预算怎样做才合理都有很大的随意性,再加上,项目评审过程中,,人际关系使评审掺入了人情和面子等不公正因素,故而,从项目经费的分配是否合理,项目的预算编制是否可行上就存在了问题。只有在项目的科研经费分配合理,项目的预算编制符合实际的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才有了意义,会计的核算及监督才有了真实可行的依据。试想,一些项目得到了比项目本身需要多得多的经费或项目经费预算的各项金额与实际该项科研工作的实际使用相差太远,该项经费的项目负责人为能将经费从财务报销出来,必然弄虚作假,编造与实际支出不符的票据凭证以便套取经费,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则失去了意义。

2、科研经费支出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

一方面,就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实行的课题制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来看,科研项目负责人主要是负责对课题立项,组织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以及对科研项目验收、项目形成的资产和成果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许多地方以科研课题的数量以及经费额度作为一项重要依据来衡量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导致很多高等院校普遍注重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为刺激教师们能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获得更多的经费,给予科研项目负责人更多的资金自主权逐渐成为了许多高校管理部门的一个共识。另一方面,由于项目预算的不完善,甚至有些校级课题就没有成文的项目预算,科研经费支出就只有依据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财务规章制度等现有管理文件来核算监督,而科研经费开支灵活,专业性强,针对这种情况。现有各项管理制度尚不能满足这种经费管理的要求,再加上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筹集和运用全过程缺乏了解,和科研管理部门缺乏经常性的沟通,造成的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脱节,进而无法对项目经费进行有效的管理。出于上述主观上不够重视,放任自流,客观上没有健全的核算监督依据及制度,科研经费支出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①科研经费支出随意,会计信息不真实。②支出结构不合理。招待费、汽油费、出租车费等太多。③科研经费支出中固定资产购置重复,国有固定资产流失严重。④部分与科研有关的学校公共资源被科研工作占用,没有从科研经费支出中得到相应的补偿。

3、科研经费结题草率,监管不力,结余资金管理不善。

由于科研经费事前、事中的监管不到位,使得部分科研经费实际支出与申报时的预算有差异,为保证结题报告的报出,项目负责人往往不按实际支出填表结题报告,而是通过调账人为的将不符合预算的支出改为符合预算的支出,而部分校级课题根本就没有结题这回事。科研经费一旦结题后,结余资金就失去了申报时用款计划的约束,如何支出就更加自由,只要原始票据合法、签字审批等手续齐备,财务人员审核报销一般比较宽松。

二、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1、提高对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视,加强项目预算管理。首先随着科研经费的逐年增加,科研经费的管理应该逐步规范和完善,学校领导、科研管理部门、财务处和项目负责人都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摒弃科研经费是个别科研人员的经费的思想,从项目预算入手,以项目预算的内容及支出要求为准绳,事前作好预算,事中严格执行预算,事后以预算为标准考核科研经费的支出,这样才能实现对科研经费有效的监管。

2、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保证科研经费支出有法可依。上级主管部门可针对高校科研活动经费的资金适用范围、资金转拨、资金结转等方面进行规范,各高校依据规范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具体操作办法。纵向科研经费校内管理制度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项目主管部门的财务规章制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应本着促进高校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原则,积极作好服务,保证产学研的健康流动。对于高校自筹的科研经费应组建由学术专家构成的论证小组,根据实际需要分配校科研经费并保证分配金额的合理性。此外,高校还应建立严格的经费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规范细化经费使用范围的报销规定,使科研经费真正用于项目研究中。

3、加强科研经费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作好科研经费的结题审计。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部门包括科研项目所在院系、科研处、财务处、资产处、审计处,这些部门应及时加强信息交流,通过校园网互相查询所需信息,及时了解每项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同时作好结题审计。(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秀勤。关于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9

[2] 刘雁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之我见.财会月刊..2009.5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 篇12

目前, 高校作为科技研发的重要基地, 科研经费的来源越来越多, 数额也越来越大。但是, 高校科研人员常常专注于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 却忽视了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据中国科学技术学会调查指出, 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用于项目实际支出的金额仅占总经费的40%左右, 大部分的科研经费都没有用于项目研究, 对整个社会和国家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高校财务处作为科研经费的管理部门, 该如何科学、规范地管理科研经费, 以提高科研经费利用率呢?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

高校科研人员在申报科研项目时, 由于缺乏财务人员的专业指导, 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自行编制经费预算表。科研人员虽然在科研项目研发方面具有很多的经验、水平, 但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方面还缺乏相关的财务知识, 不能合理、规范地根据科研项目的情况编制相适宜的预算表。另外, 有些科研人员在编制预算时, 故意夸大项目的实质性费用, 减少非实质性费用来增加争取项目的筹码。这都导致了项目组自行编制的经费预算表或多或少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 也导致了科研人员后期在科研经费的使用时有些无所适从。部分科研人员的实际经费使用与预算大相径庭, 以至经费无法报销时, 甚至需要调整预算方案。

(二) 科研经费管理与科研项目脱节。高校科研项目的选题、申报、立项、落实及项目的过程管理、检查和验收等主要由科技处统一管理。为了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 丰富高校的科研成果, 科技处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前期的选题、申报、立项上, 而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往往直接交于财务处负责管理。财务处既没有项目的相关资料, 也不甚了解项目研发的专业知识, 仅凭着科研人员提供的经费预算表来管理科研经费。因此, 财务人员进行报销时, 依据原始票据难以鉴别支出事项的真假性、合理性, 只能在预算许可的情况下, 按照财务管理的规定进行报销。这使得部分科研人员很容易钻虚开发票、以个人消费或家庭消费的发票套取科研经费的空子。

(三) 科研项目使用效益低下。

科研经费的预算应该由项目组共同制定, 但是绝大多数只是项目负责人一个人编制的, 经费的列支也是由项目负责人审批。因此, 科研经费很可能任由项目负责人武断独行, 容易造成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低下。各个项目组都是根据自己的科研需要来购买仪器设备, 而各个学校各个学院的若干个项目组很可能有共同需要的并可以共享的仪器设备。由于学校、学院资源配置制度不完善, 项目组重复购置仪器设备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 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低下。目前为止, 我国还未建立一套科研经费经济效益评价体系, 科研经费的经济效益的高低无法衡量。项目组按照自身报销方便而非科研需要来使用科研经费, 这也造成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低下。

(四) 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失衡。

2012年12月, 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一文中指出,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一定要权责明确, 建立分级管理体制, 分管校长负有领导责任、二级学院负有监督责任以及项目负责人负有直接责任。但是, 在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过程中, 过分夸大了财务处的监管责任, 弱化了分管校长, 二级学院的监管责任。分管领导、二级学院通常只稍作了解一下单据内容就决定是否签字, 而不会仔细翻阅所有的原始凭证, 甚至根据项目组成员描述的特殊情况, 对不合规的单据网开一面。项目组成员将项目负责人签完字的单据, 有时甚至将签字不完整或代签字的单据拿到财务报销, 财务人员兢兢业业地根据相关财务规定, 逐一地仔细审核原始凭证, 把好至关重要的最后一道关。

(五) 结题后剩余经费管理不规范。

科研项目结题或者验收之后, 大部分的科研项目经费都有剩余, 但在财务账目上不做结账处理, 剩余资金还是按照未结题或未验收的项目来管理。按照相关规定, 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 科研人员可以将剩余经费用作本项目的后续完善支出。但实际上, 许多高校将剩余项目经费一部分作为项目组成员的奖金, 另外一部分作为发展基金, 由科研人员继续使用。还有些高校对项目的剩余经费不作处理, 任由科研人员处置。因此, 有些项目剩余经费长期挂账, 既增加了科研项目的管理成本, 又不能促进科研的提升, 妨碍了高校科研项目的发展。另外, 科技处与财务处信息不统一、沟通不及时, 项目结题或验收后财务处也无法短时间内做好结账工作。

(六) 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高校领导认为科研经费属于预算外经费, 是科研人员争取而来的。只要本高校的科研经费能够逐年增长, 能够促进高校的排名提高, 其经费具体如何使用不需要严格地管理;否则, 一旦科研经费管理过于严格将会导致科研人员不再积极地争取科研经费, 而影响到高校的声誉。大部分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经费是其通过团队或自己的努力争取而来的, 不是学校、政府的公款, 高校无权过问其经费的列支情况, 并且其利用科研经费购买的设备也应归为己有, 高校不应再验收、入库。因此, 科研经费入账后, 科研人员常询问财务人员怎样才能既方便又不扣税地将所有的科研经费取出。报销时, 科研人员也常问科研人员其科研经费能报销哪些内容, 或者拿一堆发票来问财务人员哪些可以报。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相关对策

(一)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目前, 高校的预算管理体系还不完善, 科研项目申报时的经费预算表大都只由科研人员负责编制, 造成了预算不合理, 后期经费使用困难。高校针对科研经费应统一管理, 集中核算, 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化。科研人员应扩大科研团队, 聘请财务人员加入科研的申报、立项和验收等, 从而保证科研经费的合理合法使用。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环节, 财务人员协助科研人员全面评估项目的预算成本与收益, 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提高项目的审批通过率;在项目执行环节, 细化科研经费的列支, 严格按照科研项目的实质来报销, 保证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高校财务处可以定期对科研经费的支出使用情况进行审查, 加大科研经费的监管与控制, 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 加强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的统一管理。

目前, 高校的科研项目, 基本由科技处直接管理, 仅科研经费由财务处管理, 这很容易导致科研项目研发与科研经费管理的脱节, 妨碍高校对科研项目的综合管理。因此, 有必要加强高校科技处与财务处的密切合作, 避免高校科研经费的非法挪用、虚报等现象的发生。我国高校科研处与财务处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 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发达国家高校的科技处与财务处的工作人员中, 科研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均占一半的比例, 且两个部门由同一上级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 将两个科研管理部门紧密地联系起来, 加强了双方的沟通与协调, 从而能够更好地监督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 促进高校科研项目的发展。

(三) 完善财务核算体系, 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除了加强科技处与财务处的密切合作外, 还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 降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本。高校应引进经验丰富的科研经费预算、核算、决算管理人才, 建立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 以监督科研人员合理、有效使用科研经费, 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另外, 高校、学院还应妥善管理材料、设备等, 针对各个科研项目组大批量使用的易耗品、材料等, 高校、学院应统一采购以降低成本。对于高额、使用频率不高的设备,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高校、学院应协调各个项目组的使用时间, 以减少设备的重复购买。只有真正做到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才能有效避免科研经费沦为“唐僧肉”、“私人提款机”, 促进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的提高。

(四) 明确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

首先, 高校领导应强化领导责任, 合理赋予科研、财务、资产、审计等部门的责任、权利, 以保证科研经费的使用权、管理权以及监督权, 带领整个高校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合理使用科研经费、努力做出科研成果。二级学院应强化监督和责任意识。学院领导应深入各个科研项目, 积极了解各个科研人员的科研情况, 对各个不符合规定、不合理的票据行为严令禁止。高校审计处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不断提高审计标准, 不定期地抽查科研经费的列支情况, 促进科研经费能够更规范、更高效地使用。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负有直接责任, 在审查签字时, 应事无巨细地审查每一张票据, 了解清楚票据产生的实质再签字, 尤其要杜绝为了使用科研经费而搜集相关票据来报销的情况。财务处应坚持一贯的作风, 严格审查每一张票据, 每一分科研经费, 把好最后一道关。

(五) 严格审定结题, 加强剩余经费管理。

结题是对科研成果把关的重要环节, 严格审查科研成果, 实行奖罚政策, 促进科研人员认真研究科研项目, 做出满意的成果, 减少投机取巧、滥竽充数的现象。科研项目验收结题时应采用专家打分法、反复论证科研成果等手段, 保证科研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根据结题评审结果, 对于研究成果显著、对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奖励, 并优先安排下一阶段的项目申请, 永久享受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对于研究成果不佳的项目组和个人发出警告, 并限制其下一阶段的项目申请。科研项目结题后, 财务上也应做结账处理, 主管部门应安排专人审查科研经费的列支情况, 对于滥用经费的科研人员, 应及时追回经费, 对于采用新方法、新思路, 即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效率又节约科研经费的科研人员, 将其合理节约的经费奖励给相关科研人员作为后续跟进研究的经费和奖金。

(六) 强化科研人员的项目经费意识。

科研人员常常认为其项目经费为其个人努力所得, 高校不应对其严格管理, 其各种票据财务处应无条件按预算报销。针对这一错误认识, 高校应对各个科研人员组织开展财经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讲座, 宣传科研经费属于国家经费, 任何人都不得滥用、挪用的意识。高校财务处应定期举办财务知识培训班, 普及不同类型的科研经费的用途和使用范围相关的规定条例, 引导科研人员规范使用科研经费, 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当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变化时, 财务处应及时执行并发出公告, 使得项目组和个人正确使用科研经费。财务处应推行科研经费终身负责制, 即无论何时发现科研人员列支的经费有虚假、舞弊的嫌疑, 查证后都要求全额追回。长此以往, 促进科研人员养成谨慎、规范使用科研经费的习惯, 充分利用每一分科研经费做出更出色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爱华.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 2014.l7.

上一篇:策略构建运用下一篇:检验实验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