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2024-06-26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9篇)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篇1

课时规范练4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17福建宁德二模,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颜之推,出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的一个士族家庭。侯景之乱时,梁元帝自立于江陵,颜之推任散骑侍郎。(公元)554年,西魏破江陵,颜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归江南,冒险偷渡黄河逃奔至北齐,但因当时南方朝代更替,遂留居北齐为官,齐亡后入仕北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终其一生,历仕四朝,“三为亡国之人”,行踪遍及江南、河北、关中地区。

晚年,颜之推写成《颜氏家训》一书。书中“述立身治家之法,辩正时俗之谬”,教导士大夫子弟如何修身、齐家、处世、为学等,其中含有诸如提倡棍棒教育等观点,还记录了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盛、佛教的流行、鲜卑族的状况等诸多内容,《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问世以来,广为流布,经久不衰。

——摘编自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之推创作《颜氏家训》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颜之推。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守仁认为儿童时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即所谓“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同样,如果不顾及儿童的实际能力,把大量的高深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就像用一桶水倾注在幼芽上把它浸坏一样,对儿童毫无益处。同时,王守仁还认为儿童教学“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因此,教学应该留有余地,“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使儿童“精神力量有余”,这样他们就“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不会因学习艰苦而厌学,而乐于接受教育。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以“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等主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守仁的儿童教育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靳辅,清康熙时治河名臣。康熙十年(1671年),靳辅“疏请行沟田法……沟土累为道,道高沟低,涝则泄水,旱以灌田”。靳辅认为若要真正把地方治理好,须“因民之力,教以生财之方”。三藩叛乱时,他在池州、安庆等地部署军队,既维护了地方安定,又有力支援了江西地区的平叛战争。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提出了治河方针:“审其全局,将河道运道为一体,彻首尾而合治之。”他采取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方法,创造性提出“寓浚于筑”等治河方法。从而使黄河安流了30余年,漕运亦安全通畅。

——摘编自《清朝治水名臣靳辅》

(1)根据材料,概括靳辅的为政业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靳辅身上体现出的品质。

4.(2017甘肃一模,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杨度在戊戌变法期间,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维新思想,主张君主立宪。从清末到民初,杨度始则反对共和革命,继则参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五四运动以后,工农革命运动使他看见了中国的未来。1929年秋,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材料二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传奇。……又是了解近代史时绕不过的人物。他是近代中国宪政专家第一人,对宪法、政体和国体的认识可谓开中国近代学术之先河。更有意思的是,观杨度一生,思想几度嬗变:此人从早年的君主立宪派,变为晚年的共产主义者,如同一个“近代思想标本”,具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

——摘编自《杨度:勿以成败论书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杨度是“了解近代史时绕不过的人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看待杨度一生数次更换自己的政治取向。

5.(2017全国卷临考冲刺卷六,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6年1月,邵力子在中华革命党创办的机关报——上海《民国日报》任总编……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邵力子立即在《民国日报》头版头条的突出位置上报道了这一消息,并到他当时任教的复旦大学宣讲。……邵力子于1919年5月5日在报馆里最先得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的消息,当天夜里编排好关于五四运动的新闻稿。同时,他主编的《觉悟》副刊,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摘编自朱顺佐《邵力子在建党前后的活动和贡献》

材料二 1922年邵力子出任国共合作性质的上海大学之副校长……1924年1月,邵力子当选为国民党第一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并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农秘书,积极地宣传新三民主义。

——摘编自朱顺佐《试论邵力子对国共合作的贡献》

(1)根据材料

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邵力子在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中的作用。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邵力子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的原因。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邓稼先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回到中国,开创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他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广泛调研,鼓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技术设备落后的环境下,邓稼先咬紧牙关,结合实际,组织人力分头攻坚,大胆地带领大家使用算盘这种“土办法”,进行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他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有15次在现场亲自领导并指挥核试验。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戈壁滩爆炸成功。随后,他又和其他同事投入对氢弹的研究中。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讨论,举行了多次学术讨论会,有时就在大食堂里讨论,听众有的坐在地上,有的站在桌子上,谁有好的意见都可以提出来。如果谁也说服不了谁,就通过计算检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当时,氢弹试验成功仅仅花了2年多的时间,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摘编自祁淑英《两弹元勋邓稼先》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稼先在新中国国防建设中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我国研制出核武器的有利条件。

答案: 1.参考答案(1)背景: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生于乱世,经历坎坷,阅历丰富;出身士族家庭,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2)评价:颜之推一生的经历折射出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割据的事实。他创作的《颜氏家训》开古代家训之先河,对重家教、家风传统的形成影响深远,对研究南北朝社会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但他的棍棒教育主张应当摒弃。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隋代周后,又仕于隋,终其一生,历仕四朝”可得出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颜之推生于乱世,经历坎坷,阅历丰富;根据材料“出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的一个士族家庭”,得出其出身士族家庭,有深厚儒家思想底蕴。第(2)问,从生平角度来看,他的一生是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割据的真实写照,从个人业绩的角度,“《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问世以来,广为流布,经久不衰”,可见,《颜氏家训》开古代家训之先河,对重家教、家风传统的形成影响深远,再从其对南北朝社会历史文化的认识和教育观点分析即可。

2.参考答案(1)主张:儿童教育应顾及儿童的身心特点;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应该留有余地;要量力施教,循序渐进;全面发展;重视对儿童的启蒙教化(或重视儿童的思想品德修养)。

(2)评价:符合儿童教育规律,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在当时具有反对传统教育的进步意义;以心学为指导思想,渗透封建伦理观,具有时代局限性。

解析 王守仁作为心学的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应该体现心学的核心,所以要联系心学的核心思想理解材料。第(1)问,可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回答;第(2)问要注意从心学发展和明代时代特征的高度分析。

3.参考答案(1)改良耕作方法;重视发展生产;支援平定三藩叛乱;治理河道运道。

(2)关爱百姓、勤政务实;保境安民、心系国家;批判继承、勇于创新。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行沟田法”“因民之力,教以生财之方”“支援……平叛战争”“提出了治河方针”等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第(1)问的答案概括即可。4.参考答案(1)原因:杨度参与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多次重大的政治活动;从支持戊戌变法、反对辛亥革命、参加袁世凯复辟,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政治立场多次转变、极富争议性。(2)看待:在杨度身上几乎集中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种种错综尖锐的矛盾;杨度的嬗变,也是中国近代艰难崛起之路上不断选择的一个缩影;只有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判明个人在特定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方能完整、客观、准确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此人从早年的君主立宪派,变为晚年的共产主义者,如同一个„近代思想标本‟”,得出杨度参与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多次重大的政治活动,从支持戊戌变法、反对辛亥革命、参加袁世凯复辟,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政治立场多次转变、极富争议性。第(2)问,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分析,杨度是中国近代人士追求救国救民的一个缩影,同时也体现了他与时俱进、勇于探索的精神。

5.参考答案(1)作用:宣传“十月革命”;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支持五四运动;推动国共合作;宣传新三民主义。

(2)原因:五四运动的影响;西方列强与苏俄对当时中国的不同态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邵力子个人的救国探索。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大学宣讲”,得出宣传“十月革命”;根据材料一“编排好关于五四运动的新闻稿”“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得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支持五四运动;根据材料二“出任国共合作性质的上海大学之副校长”得出推动国共合作;根据材料二“积极地宣传新三民主义”得出宣传新三民主义。第(2)问,从材料一可以得出邵力子受到五四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材料

一、材料二可以得出邵力子个人的救国探索促使其思想的转变,另外西方列强与苏俄对当时中国的不同态度(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过去沙俄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邵力子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原因。

6.参考答案(1)领导开展了核基础理论研究;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并参与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推动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的研制成功。

(2)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科技专家与年轻科研人员弘扬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发扬学术民主,激励群体智慧和创新精神;苏联的援助。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逐项列举即可。第(2)问则要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的思路,宏观上是国际形势、党和国家的决策与支持;微观上是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的科学态度和工作精神。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篇2

一、注重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整合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历史与其他学科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宗教、哲学、艺术、地理、文学、英语等。而每一个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加强对这些信息的解读,有助于我们还原历史面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因此,教师在传授历史学科时,不能只是讲述过去所发生的事,从而把它与其他学科割裂开来,而应该如新历史新课标中强调的那样: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也就是说,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譬如在上《西风颂》这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先请班上某一位女生单独朗诵:剽悍的西风啊,你是暮秋的呼吸……哦,听吧,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接着全体同学集体朗诵:拿我当琴吧,就像那一片树林……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西风颂》节选)

1. 设计问题。

(1)雪莱《西风颂》中,你认为其中的名句是哪一句呀?(学生答: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谁能用英语翻译这句名言?

(学生答: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2)《西风颂》是英国哪一文学流派的杰作?你认为雪莱在《西风颂》中要揭示的主题是什么?结合《西风颂》和老师补充的资料及所学知识,哪一位能谈谈浪漫主义的产生时代背景和主要的特征。

2. 学生回答(略)。

3. 老师补充资料。

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少年多才,短短的三十春秋历程,却留给了世人不少经典的诗句。雪莱是抒情诗的巨匠,创作了大量出色的诗章。他虽以浪漫主义手法来抒发感情,但强烈关注现实。他的一生都在同情弱小,反对旧事物,对社会新况充满了无限憧憬。

在这众多的诗篇中,《西风颂》是他对生命发出礼赞的最强音。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含蕴深刻的写景名篇。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触抒写了“秋的呼吸———奔放的西风”,创造出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的西风形象。感情真挚磅礴,格调高昂激越。传统的看法认为雪莱的这首诗更多地强调了它的社会革命性和胜利预言性的一面,这里我将从讴歌永恒的生命这个角度,探寻该诗主题的另一侧面 (1) 。

在以上案例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从历史、文学、政治、英语等多角度探究学科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习惯和能力。这种跨学科整合的教学尝试,既使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多元化知识,较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又使学生感受到各种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注重中外历史相关知识的有机整合

中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将中国史知识纳入世界史体系考察有助于我们把握世界的整体意识,更好地梳理中国史的发展轨迹和趋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如我在这课中,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

1. 从中西文化视角看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探究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多样性。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屈原、李白等作品;现实主义文学:《诗经》中的《国风》,杜甫“诗史”,明清四大小说等。

2. 从中西文化的繁荣及存在的共性和个性,你从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

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3.《红楼梦》与《人间喜剧》都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世界上有很多的史学家去研究它们。你认为能把它们当作研究历史的史料吗?为什么?用文学当作史料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三、注重三个必修模块知识的有机整合

高中新课程结构上的最大变化,就是采取了“模块”的架构方式,根据课标编写的各种版本的教材,也基本上都是以专题模块的体例呈现教学内容、“模块”课程的特点和历史新教材的专题化编写方式,大大拓展了原有的历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历史认识的提高和历史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打开了新的视角。“基于考纲,重整教材”,在高一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将散见于必修教材各专题、各课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如我引导学生结合必修Ⅰ、必修Ⅱ所学的相关内容来理解19世纪以来各文学流派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主要思想及地位,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

四、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加以整合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与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的关系作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基本尺度和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全面的课程资源观,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背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等方面对教材加以拓展、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发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增长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体验。由于历史与现实及未来的密切联系,历史教学应特别注重课程内容与社会现实及热点问题的联系与整合,使课程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我在这课中,把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就语言而论,网络文学更注重语言本身、语言外在的质感;而传统文学更注重语言的内涵,看起来朴素的毫无出彩之处的语言却蕴含了无穷的力量。

就结构而论,网络文学的随意性更强,但真正的具有文学意义的随意性却很少,它的随意有时显得松散、哗众、不合情理。而传统文学则要紧密得多,虽然它也在不断地寻找自身的突破,但当这种突破显得不合情理时,突破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另外,我不得不提一下语速的问题。顾名思义,语速就是一篇文章的速度———一篇网络小说和一篇纯文学小说,假若它们的字数是一样的,有一点可以肯定:读网络小说所用的时间要比读纯文学小说所用的时间短得多 (2) 。

2. 依据上述材料请你概括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区别。

(1)网络文学注重语言外在的质感;传统文学更注重语言的内涵。(2)网络文学的随意性强,结构松散;传统文学结构严谨。(3)阅读网络文学的语速快于传统文学。

有人认为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会使传统文学走向消亡,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你谈谈你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发展趋势的看法。学生讨论陈述观点,我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资源共享:(1)传统文学代表世界文化的精华,理应发扬光大;(2)网络文学虽然有局限性但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的一大进步;(3)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必将走向互融、共进。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只要教师具有关注时政和新闻热点的习惯和敏锐的历史意识,就可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捕捉到与每一课的历史教学内容相联系、相契合的生动鲜活的时政和热点材料。我还体会到,将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知或感兴趣的材料内容整合到历史教学中去,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习惯和意识,使学生通过历史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反思历史,从而提升历史学科的教育和应用价值。

五、教学反思

1. 把握知识整合的目的。

复习目标:整合教材、提升能力。依据国家《考试大纲》和省《考试说明》,以文明史为线索进行知识的归类、整合,对所学模块进行整合。

在复习教学中,重视和深化理解,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梳理科学的知识结构,其目的是更好地巩固基础知识,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辩证性。

2. 知识整合的对象应该是学科主干的知识,能够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多元性、方法性,不要什么都拿来挖掘。

总之,我认为,进行知识整合的标尺应是“课标”,知识整合的着眼点应是学生的发展。“课标”是历史教学知识整合的“灵魂”。

摘要:历史教学资源是历史教学的载体, 在新课改背景下, 历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历史教师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是提升历史教学效益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高考复习,知识整合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篇3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革命中的革命。”这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 B.机器的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D.生产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分工

解析:解答本题要从工业革命的原因特别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性入手,紧扣工业革命的特点分析材料的中心含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需求。

答案:C 2.一位美国史学家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为基础。”该材料中省略的内容最可能是()A.内燃机

C.发电机

B.蒸汽机 D.电动机

解析: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凭借的是工业革命后的强大实力,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

答案:B 3.图片能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历史,下图给我们的准确信息是()

①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 ②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污染 ③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工业革命对社会变迁产生巨大影响

A.①②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②③④

解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③说法错误,①②④说法正确。答案:B 4.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出现的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A.农业灌溉的需要 B.旅游观光的需要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解析:注意时间是18世纪末,当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马路”与交通有关,因此答案为C。

答案:C 5.下图是1750年至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增长示意图。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 B.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 C.英国成为世界上资本输出最多的国家 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经济高速增长

解析:示意图反映的是英国资本总额的增长情况,体现不出工业化、城市化、资本输出等内容。答案为D。

答案:D 6.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表现在()①资产阶级把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并抢占原料产地 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③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工业革命扩大了生产和销售的需要,促使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工业革命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而这一切,都促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故选B。

答案:B 7.对右图所示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B.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完成 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

解析:图片显示英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体现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A、B两项不符合史实,该图无法体现D项。

答案:C 8.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下列他们立论的题目中,错误的是()A.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B.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C.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D.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解析:工业革命是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开始的,A项论文题目不符合史实,故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6分)(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6分)解析:本题以工业革命为主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第(1)问,要依据材料中的“市场”“资金”“劳动力”等信息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要联系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来分析;第(3)问,要依据“动力来源”“对环境的影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劳动力资源。

(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篇4

1.(2016年9月绍兴适应性考试)周初分封而建的晋国,在春秋晚期曾发生了“三家分晋”的故事。观察下图,晋国位于()

A.① C.⑤

B.③ D.⑥

解析 观察地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晋在今天山西位置,位于⑥。答案 D 2.(2016年9月金华十校联考)王国维认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新制度”包括()①王位世袭制 ②礼乐制度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西周实行的“新制度”是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因此应该选B。答案 B 3.下图是浙江溪口“蒋氏宗祠”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D.礼乐制

解析 可直接读取图片信息,“祠堂”主要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一般是一姓一祠,内有旁文记载着姓氏渊源、族人荣耀等。可见强调的是血缘关系,因此,选B项符合 题意。答案 B 4.(原创)“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中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分封制,以下与其含义相同的是()①“众封建,非以私贤也”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 ③秦„„废封建而置郡县 ④西欧封建社会 A.②④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封建”两重含义的辨析。其另外一个含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封建社会”的专有概念,如封建主义、封建土地所有制等。答案 B 5.(2016·绍兴高一期末)下图为“西周宗法制结构图”,它体现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是()

西周宗法制结构图

①权力高度集中 ②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③严格的等级差别 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 分封制实行的结果是地方分权,故①错误;先秦时期的占卜术强调了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这与宗法制和分封制无关,故②错误;图示显示宗法制下嫡长子继承制及严格的等级划分,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答案 C 6.(2016·杭州七校高二联考)王家范的《中国历史通论》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里,谈到了西周政治的一大特点,即()A.天子并无实权 C.地方有自治权

B.贵族权高君主 D.中央绝对集权 解析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说的是贵族政治(宗法制),“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说的是分封制,分封制下地方有一定自治权,故C项正确;西周初期天子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形成了对周天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故A、B两项不符合史实;中央绝对集权在秦代建立,时间不符合。答案 C 7.“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 C.汉武帝开拓疆土

B.秦始皇统一六国 D.忽必烈一定乾元

解析 由材料中“六合”“皇帝”“一家天下”可知考查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完成统一。答案 B 8.(2016·杭州二中高一期末)“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解析 材料“使后无战攻之患”表明郡县制实行的积极意义,没有体现秦统一带来的积极影响,故选B项。答案 B 9.(2016·宁波九校高二联考)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郡”所设置的主要官职不包括()A.郡守 C.郡尉

B.丞相 D.监御史

解析 丞相为中央官制,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选B项。答案 B 10.(2015·海南单科,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 C.井田制

B.分封制 D.宗法制 解析 材料“侯”为诸侯意,“守”为郡守意,可判断A符合题意。答案 A 11.(原创)右图虎符是皇帝直接控制调动军队信物,其体现了皇权的特征是()A.朝议裁决 C.世袭传承

B.集权专断 D.政务繁忙

解析 虎符是皇帝直接掌管军队的信物,体现皇权专制的特征,与朝议无关。C、D项无从体现。故选B项。答案 B 12.(2016·绍兴高一期末)“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是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实行的“郡县制”的一句评价性的话。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 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 C.要害在于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 D.基本上将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

解析 秦统一中国后,吸取分封制的教训而改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国内设郡县,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央政府直接向郡县委派行政长官,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使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 B 13.(2016·湖州高二期末)在古代中国,有些称呼具有深层次的含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过去这二十年考古发现的另一个重要启示在于王畿和东部地区在体制上的不同。譬如,不管东方的诸侯在传世文献中怎样称呼,在考古发掘所得的青铜器铭文中他们均自称为“侯”„„相反地,在陕西王畿地区的贵族宗族之长从未有称“侯”,而常常是被称为“伯”,有时为“仲、叔、季”。

——许倬云《西周史》

材料二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 “皇帝”。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体制角度分别指出上述两类称呼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皇帝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体现这一地位的具体制度。解析 第(1)问,要注意题干“称呼具有深层次的含义”提醒,结合材料表达东方诸侯和京畿地区称呼不同的原因。第(2)问,结合所学答出秦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即可。答案(1)原因:东部地区按照分封制来称呼;王畿地区按照宗法制来称呼。(要对应写出,笼统写宗法制和分封制不可)(2)地位:至高无上(或天下独尊)。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

14.山东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大省,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面是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

材料二 据文献记载:

①鲁、齐等诸侯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的独立性。②秦代官吏必须经过国家委任才能就职;官吏调任时,不得带随员;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违者要依法治罪。

(1)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的山东大地出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它是何时实行的?(2)材料一中的图二所反映的山东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3)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以上所述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有何不同?

解析 第(1)问,从图一中“齐”“鲁”“晋”等信息分析应是分封制,开始于西周。第(2)问,从图二中“琅邪”“会稽”“南郡”等信息看,应是秦朝郡县制。第(3)问,应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方面综合分析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答案(1)制度:分封制。实行:西周。

高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篇5

1、背景:(1)从日本方面看: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和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日本帝国主义制定了“大陆政策”(“大陆政策”是一个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策。它的第一步是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蓄意发动侵略战争。(2)从列强方面看: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成为日本实施其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3)导火线: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契机。(4)清政府基本方针: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不认真备战的结果,使清军处于不利的被动地位。

2、战争爆发:1894年日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袭中国运兵船,不宣而战。

二、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1、战争的经过:(1)第一阶段战事(1894年7月到9月)·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抗日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走·黄海战役:致远号、经远号管带邓世昌、林永升抗日牺牲。双方互有胜负,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李鸿章下令保船,使日海军取得了黄海海域制海权。(2)第二阶段战事(1894年10—1895年4月)·日军入侵辽东和辽东之役:黄海大战后,日军一路从朝鲜进入中国,聂士成抵抗,日军占九连城;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占大连、旅顺,制造旅顺惨案。·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战略方针。

3、战争性质: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1895年日本马关,签字者:李鸿章—伊藤博文)

1、内容:(1)割辽台澎给日本。破坏主权完整,迫使台湾分离50年,刺激了列强瓜分野心赔偿军费2亿两。(2)巨额赔款,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就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使帝国主义的势力深入中国内地。(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掠夺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标志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使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尖锐,中国面临更严重的民族危机。

四、三国干涉还辽:①原因:由于割让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德、法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②三国干涉还辽:在俄、德、法三国干涉下,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向清政府勒索3000万两白银作为交换条件。

浅谈高考化学总复习方法 篇6

第一轮复习:按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金属、非金属 (卤素、硫、氮、硅) →基本理论 (物质结构、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 →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的顺序进行, 把化学计算串到各部分当中, 同时不断渗透一题多解思想及计算技巧, 逐步提高运算能力。

第二轮复习: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 如有机、无机推断专题总结, 阿伏伽德罗常数, 离子反应等内容。并整理一部分题目当堂完成, 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速度, 加强易错点、失分点的练习。而化学实验的复习则应注重思考方式、基本模型的建立, 信息题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第三轮复习:主要进行综合训练, 查漏补缺。学会整理和归纳错点、疑点、盲点, 并进行应试技巧、答题规范训练, 不要题海战术, 要挖掘精品题, 以点带面。同时要克服思维定式, 杜绝盲目做题。另外一定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定律、原理、性质、实验等内容仔细阅读, 对大纲和教材共同要求的部分加以重视, 真正做到回归教材, 以教材为据, 克服复习的随意性。

化学复习要把握三新: (1) 形式新。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使知识表现的形式新。化学复习应在一个部分重点研究一个问题, 把这部分内容学会、学透。如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以氧化还原为主线, 采用对比的方法, 并且以结构引出性质再带出用途和制备。另外应拓展和归纳, 如能净水的物质有哪些, 延伸出二氧化氯、铁酸钠等。 (2) 感悟新。复习中从“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 最后落实到“怎么做”, 学以致用, 使死的化学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变活。如离子反应中, 以醋酸铅生成为例来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3) 总结新。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罗列, 而应该通过勾画横纵线条, 织成一张网。如:a.元素化合物复习:横向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 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纵向:结构→化学性质→存在、用途、制备。b.有机化学:横向:卤代烃→醇→醛→酸→酯;纵向:如以浓硫酸加热为条件发生的反应有:硝化反应、磺化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等。c.实验:如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备哪些气体?可能的方法分别有哪些?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复习, 不论从形式、过程还是结果, 都体现了创新。然后是气体的净化、性质实验、与某物质反应后的计算等方案的设计, 可以把高中教材的所有知识整合在一起。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篇7

材料一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

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材料二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1583~1645年)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一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和国家对战争的看法。(2)根据材料二概括格劳秀斯对战争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其思想原则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一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民众对战争的看法,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国家对战争的看法;第(2)问,“主张”概括材料二即可,本问的难度在于“原因”和“历史意义”,“原因”的解答要与一战的残酷性联系起来,“历史意义”要从减轻战争灾难的角度归纳。

答案:(1)欧洲民众: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国家: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

(2)主张:格劳秀斯主张国际战争应受法律约束,并提出诸如交战规则、战俘待遇、武器使用等原则。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使人们更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人们普遍渴望和平。意义:格劳秀斯提出的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这将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和平主义思潮兴起。2.(2012年泉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历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来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同学说:战争已经永久结束了,真正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

材料二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虚拟):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1)如果你站在甲同学的立场上请用史实说明。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哪些矛盾?

(3)材料三中列宁所做的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实际要求回答一战后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第(2)问,材料反映了英、美、德、法、日之间的复杂矛盾,认真分析即可得出;第(3)问,可以将问题转换成“华盛顿体系不能维持长久的原因”。

答案:(1)①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基本维持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②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③签署《非战公约》,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限制国家的战争权。

(2)矛盾:美国与英法争夺世界霸权;法德两国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

(3)判断正确。原因: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暂时独霸,引起了日本的不满。日本因而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会议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火种。3.(2012年潍坊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4日,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巴黎街道,引吭高歌:“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最后,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法国士兵路易·迈雷在1916年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二 德国军队分阶段占领主要是日耳曼的领土将在10月1日开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四个星期内将从其军队……中解除任何希望解除的苏台德德国人的职务……

——《德意日法西斯覆灭记》

(1)材料一中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2)材料二出自哪一个国际条约?该条约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解析:本题考查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一战中士兵信念的变化从材料信息“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中提炼。“原因”要从战争的时间、伤亡及对战争的反思等方面归结。第(2)问,“条约”根据材料涉及的内容判断。“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英法实力、英法苏之间关系、法西斯的侵略、二战的爆发等方面归结。

答案:(1)变化:为祖国而战的信念发生动摇甚至被否定。原因:战争持续时间比预期长;战况异常惨烈,伤亡巨大;士兵们看不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对战争的恐惧和反思。

(2)条约:《慕尼黑协定》。危害:削弱了英法自身的力量;破坏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信任,导致构筑欧洲集体安全防御体系的希望落空;助长了德意法西斯侵略扩张气焰;加快了二战全面爆发的步伐。

4.(2012年唐山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一幅反映二战前某重大历史事件的漫画

说明:这幅漫画中,正义化身的超人(美国)左手抓着斯大林(苏联),右手擒着希特勒(法西斯德国),正朝瑞士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所在地)飞去,要带这两人去接受“审判”。

(1)为什么美国超人会把斯大林和希特勒放在一起去接受审判?(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二战前的外交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前各大国的外交。第(1)问,苏联在二战前后最值得反思的事件是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从这一条约产生的消极角度分析“原因”。第(2)问,首先要明确美国二战前的政策是所谓的“中立”政策,然后对这一政策的影响进行辩证的分析。

答案:(1)因为二战前,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蓄意扩张,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它使苏联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同时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

(2)二战前,美国为维护自身利益,采取了“中立”政策,这一政策发展了美国的对外贸易;但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并导致战争规模扩大。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雅尔塔体系形成后,与冷战格局一起成为20世纪后半期国际关系的两条主线,即合作主线和对抗主线。正因为如此,学术界对于雅尔塔体系与冷战格局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很多专家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是冷战的根源,冷战是由雅尔塔体系造成的。历史证明,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是不正确的。雅尔塔体系不仅不是冷战的根源,反而限制了冷战向热战的发展。

——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体系的视阈》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后半期国际关系的特点。

(2)你认为雅尔塔体系是冷战的根源还是限制了冷战向热战的发展?为什么? 解析:第(1)问是简单的基础知识考查;第(2)问是开放型的问题,注意答题的方法,要做到有理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答案:(1)从美苏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系到两极格局对峙;从两极格局瓦解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肯定的回答——雅尔塔体系是冷战的根源。因为它突出了美苏两个大国的地位,为后来两国的争霸埋下了祸根;美苏两国各自划分了势力范围,这是日后世界动荡不安的根源;雅尔塔体系结束了近三百年的维持欧洲均势的国际关系格局,直接导致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否定的回答——雅尔塔体系限制了冷战的发展。因为它倡导建立联合国,而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后来的联合国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这个作用;美苏之间的矛盾并非从雅尔塔体系开始的,早在一战后期,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国家就被资本主义国家称之为洪水猛兽,因此美苏意识形态的纷争由来已久,不能归结到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铲除了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使追求和平、反对战争逐渐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

辩证分析的回答——雅尔塔体系对维护战后和平、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的经济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论据部分可以参考肯定与否定观点的内容)(评价标准:学生可以从肯定、否定或辩证分析的态度来回答。无论采取哪种态度,都需要提供三个以上的论据。言之成理即可)6.(2012年长沙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以作为文化上是自治地区苟延残喘,但不能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

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满足我们,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

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但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尼赫鲁 材料二 伊拉克文明是阿拉伯文明中“最优秀”的部分。伊拉克军队不仅是伊拉克国家的军队,而且是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后代,是阿拉伯民族的军队,它必须对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危险作出反应。……统一有不道德想法的阿拉伯民族,是英雄的伊拉克军队必须完成的使命。

我们的雄心甚至超出阿拉伯民族广阔的地平线。……(伊拉克)将用自己的经验和地位影响世界。

——萨达姆

(1)比较材料一、二,归纳尼赫鲁、萨达姆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亚洲局部战争频发的诸多因素,并谈谈你从这些战争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战争爆发的原因。第(1)问,要从局部战争爆发的原因角度,归纳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第(2)问,“因素”可以从历史、民族、宗教、领导人等多方面归纳;“启示”应“从该怎么做”入手,言之成理即可。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篇8

一、考点聚焦

1、it的基本用法

(1)用作人称代词,代替前文提到过的事物。

The train has arrived. It arrived half an hour ago.

(2)用以代替提示代词this, that。

-What’s this? -It’s a knife.

-Whose watch is that? -It’s mine.

(3)起指示代词的作用,指一个人或事物。

-Who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It’s me.

(4)指环境情况等。

It was very noisy (quiet) at the very moment.

(5)指时间、季节等。

-What time is it? -It’s eight o’clock.

It often rains in summer here.

(6)指距离。

It is a long way to the school.

(7)作形式主语。

It is not easy to finish the work in two days.

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It is as pity that you didn’t read the book.

(8)作形式宾语。

I think it no use arguing with him.

I found it very interesting to study English.

He made it clear that he was not interested in that subject.

(9)用于强调结构。

It was Xiaoming whom(that)I met in the street last night.

It was in the street that I met Xiaoming last night.

It ws last night that I met Xiaoming in the street.

It was I who met Xiaoming in the street last night.

2、含有“It is …”的句型

(1)It is time (for sb.) to do sth.

It is (high) time that sb. did sth.(虚拟语气)

(2)It is + 形容词(+of / for sb.)+ to do sth.

通常用 of的词有brave、clever、careful、hopeless、kind、good、naughty、nice、silly、stupid、foolish、wise等。

(3)It is + 形容词 + that + sb. + (should) do sth.(虚拟语气)

能用于这个句型的形容词有strange、wonderful、natural、good、proper、right、wrong、well、fortunate、important、necessary、useless、likely、probable、impossible等。有时可省去should而直接用动词原形。如: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grain.

It is natural that he(should)say so.

(4)It is no use/ good + doing sth.

It is no use trying again = It is of no use to try again.

(5)It is + 被强调部分 + that/who + …

Was it in the street that you met her?

Who was it that called him“comrade”?

It was not until yesterday that I met my old friend.

It is in a small factory that my brother is going to work.(注意上述各句均为强调句型的“考点”)

比较:It is a small factory where my brother is going to work.(定语从句)

(6)It is said/reported/announced/ (well) known … that…

(7)It is/was + 时间 + since … 从……已多久了。

It is three years since I met him in Beijing.

It was a long time since I (had) lived in that small mountain village with these farmers.(注意两句中的时态)

It is five months since I arrived in New York.我到纽约已经五个月了。

It is five months since I was in New York.我离开纽约已经五个月了。

(注意:终止性动词表示从动作发生时算起;如果是状态动词或持续性动词,则从动作或状态结束时算起。)

(8)It is + 时间 + before …

这个句型和上面句型中时间都是时间段,如long、years、months、weeks、five days、three hours、twenty minutes等。不过主句的时态多用一般将来时或一般过去时。

It will be several years before we meet again.

我们要过好几年才能再见面。

It was not long before they set out for the front.

不久他们就出发去了前线。

(9)It is /was/will be the first/second/third … time that …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ve been here.

It was the second time that he had seen the film.

(10)It is up to sb. to do sth … 应由某人做某事。

It is up to you to decide whether we start or not.

二、精典名题导解

选择填空

1. _________ is a fact that English is being accepted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NMET 1995)

A.There B.This C.That D.It

解析:答案为D。本题考查作形式主语的用法。that引导的从句是真正的主语。为避免头重脚轻而平衡句子结构,将it置于句首作形式主语。

2. I hope there are enough glasse for each guest to have ________.(NMET 1995)

A.it B.those C.them D.one

解析:答案为D。本题考查替代词it和one的区别。it用于替代同类的、特定的、同一的事物;one替代同类的、泛指的人或物。根据题意“我希望有足够的杯子使每个客人有一个。”可知应用one泛指enough glasses中的一个。

3. Was __________ that I saw last night at the concert?

A.it you B.not you C.you D.that yourself

解析:答案为A。本题考查强调句型的疑问式。只须将句序变为陈述句便不难得出答案。

三、专项训练

1.Was it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_____ he died?

A.that B.while C.in which D.then (88)

2.Is ____ necessary to complete the design before National Day?

A.this B.that C.it D.he (89)

3.I don’t think ____ possible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without much memory work.

A.this B.that C.itsD.it (91)

4.Does ______ matter if he can’t finish the job on time?

A.this B.that C.heD.it (91)

5.It was not _____ she took off her glasses _____ I realized she was a famous film star.

A.when , that B.until , that C.until , that D.when , then (92)

6.I was disappointed with the film . I had expected ______ to be much better.

A.that B.thisC.one D.it (93)

7.It was not until 1920 ______ regular radio broadcasts began.

A.while B.which C.that D.since (94)

8.______is a fact that English is being accepted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A.There B.ThisC.That D.It (95)

9.It was only when I reread this poems recently _____ I began to appreciate their beauty.

A.until B.thatC.then D.so(97)

10.I hate_____when people talk with their mouths full.

A.it B.that C.these D.them (98)

11.It is the ability to do the job _____ matters not where you come from or what you are.

A.one B.thatC.what D.it

参考答案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篇9

一、全面复习, 系统掌握, 夯实基础

所谓“面”, 就是通过全面复习, 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教师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双基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排查, 辅导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 形成知识网络, 而后进行巩固训练, 夯实复习的基础。具体做法是:首先, 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 让学生通读教材, 使学生对教材各章节知识体系有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如:教材课、节、框知识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需要理解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哪些问题是重点, 哪些问题是难点, 哪些问题容易混淆?等等, 做到心中有数。其次, 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次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 (即知识结构) , 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最后, 强化训练, 巩固运用。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着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练习的面要广, 量要大, 题型要多;第二阶段着重突出重点、难点和能力培养, 训练内容要精心设计和筛选, 要注意层次性和灵活性。

二、归类连线, 综合训练, 强化巩固

所谓“线”, 就是打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 将有关的知识综合归类, 形成一条条知识线, 而后进行归类综合训练。这是搞好复习的中心环节。具体做法是:首先, 指导学生把教材中的有关“标志”、“原因”、“表现”、“意义”、“作用”、“区别”、“关键”、“本质”、“关系”等问题进行归类整理, 形成知识线。然后根据归类整理的知识线设计练习题, 进行综合训练, 可选用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训练。其次, 归类综合训练还可以把所学知识按题型分类进行综合训练。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说明题、阅读分析题等题型训练。训练内容既要抓住基础知识, 又要突出重点、难点。

在题型归类训练中, 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教师应向学生讲清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如:有些学生对于阅读理解题、判断说明题、理解说明题审题拿不准, 答题没有把握, 这就要提醒学生开拓思路, 尽可能把与本题目相关的内容都列举出来, 然后加以适当选择, 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第二, 教师还要讲清题型变化特点, 拓宽学生的思路, 提高其灵活变通的能力。近几年来, 政治试题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变一题为多题”, 即一个问题可变化为多种题型。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可用填空、选择、简答、理解说明、阅读分析、判断说明等多种题型来考查。

三、重点复习, 联系实际, 灵活运用

所谓“点”, 就是进一步突出强化重点、难点, 并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分析认识当今一些社会现象, 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搞好复习的关键。要达到这一目的, 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 选准重点和难点。教师对每课中的重点难点要选准, 并在复习过程中反复强调和训练, 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如:教材中有哪些重点、哪些难点, 要让学生心中有数。其次, 对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 让学生理解掌握, 坚决反对死记硬背。如:在分析“我国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问题时, 我运用比较和列图表的方式进行逐步分析讲解, 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宪法和普通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从而得出了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结论。再次, 理论联系实际, 学用结合。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 而且还要让学生多关心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观点和原理来认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 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某些“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法制观念淡薄, 违法犯罪现象严重, 贪图享受, 不愿艰苦奋斗”等现象, 我设计了这样几种题型:第一, 理解说明题: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 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通过启发、诱导、分析, 大部分学生能明确题目的内在要求和答题思路:一是文明的含义;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四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第二, 判断说明题: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没有必要提倡艰苦奋斗了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提问, 使大多数学生做到判断正确, 说理全面, 要点明确, 结论扣题自然。

当然要设计的题型还很多, 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上一篇: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金奖章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