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阅读题(精选12篇)
解答阅读题 篇1
高考全国卷第I卷的现代文阅读, 与第II卷现代文的阅读相比较, 有人称之为“小阅读”, 也有人称之为“社科文阅读”。从近几年高考卷上看, 此题不仅位置稳定, 且文章选材题型设置也很稳定。
这个小阅读设置了三个选择题共九分。第一小题旨在落实“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第二小题落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第三小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面对“小阅读”, 如能掌握一个有效的方法来解析, 就能拿下这九分。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一个方法, 名曰“复位比较法”。学生在考试中对之屡试不败。
如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北京卷) 第四题:
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指称塑料袋使用的历史不过50年, 但近年对塑料袋的指责却不绝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亿到一万亿个塑料袋。废弃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 掩埋它们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营养和水分, 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塑料袋则会产生有毒气体, 影响人体健康。所以, 科学家十分关注如何处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问题。
一般来说, 将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其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科学家用“呼吸运动计量法”来测量垃圾的降解率。他们在一个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放入作为测试样本的垃圾, 例如报纸或香蕉皮, 使他们暴露在空气中, 微生物会一点点地吸收着样本, 并释放二氧化碳, 单位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结果发现, 报纸需要2至5个月完成生物降解, 香蕉皮只需要几天就足够了。然而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对塑料袋进行测试时, 却发现它毫无变化, 根本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科学家们还提出, 在阳光下聚乙烯内部的聚合链将发生破裂, 因此, 聚乙烯可以见光分解, 但这个过程可能漫长得无法确定。
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寻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纸袋很容易降解, 自然成为首选。然而, 制作纸袋需要耗费木材, 一旦舍弃塑料袋而选择纸袋, 大量的树木将被砍伐。生产一个纸袋所需的能量相当于生产一个塑料袋的四倍。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四倍, 这意味着运输过程中纸袋费用还可能更高。另外, 制造同等用途的纸袋要比塑料袋多产生70%的空气污染和50倍的水污染。同时, 处理垃圾纸所需要的空间也更大。目前处理垃圾的方式是将垃圾掩埋并利用水泥隔绝, 接触不到空气、水和阳光, 纸袋的生物降解过程会极为缓慢。看来, 不论是使用纸袋还是塑料袋, 要保护环境, 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随意丢弃, 而要循环、重复使用。统计材料表明, 塑料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比纸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能量要少91%。目前, 科学家们也在抓紧研制廉价易得而且能够降解的塑料。我们期望, 不远的将来垃圾塑料袋的处理就不再是问题了。
下列说法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呼吸运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B.在阳光照射下, 微生物的参与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C.可降解垃圾在空气中与微生物作用, 产生化学变化实现生物降解。D.同样大小的纸袋与塑料袋相比, 前者的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
答案:C。解析:A项由文中第二段一二句可知, “呼吸运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有效方法而不是唯一有效方法;B项由第二段第五句可知, 微生物不能分解塑料袋;C项见第二段三四句;D项由第三段第五句“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可知, 纸袋的运输成本比塑料袋的运输成本高很多。 (限于篇幅, 本文只选一题)
“复位”就是把选项句子回到原文位置, (有时选项句子与原文句子有些出入, 但句子中的关键词是一样的。) 为什么要“复位”?与原文句子“作比较”。“比”什么?比范围大小, 比程度轻重, 比时间长短, 比感情褒贬, 比观点正误 (即是否遵从了原文作者观点) 等比较诸多异同。特别注意, 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均遵从于原文或作者的意图。此法在具体应用时要讲究先后步骤, 第一步浏览全文, 整体感知。第二步逐题逐选项地“复位比较得出答案。
解答阅读题 篇2
1、文章分为12个段落,每个段落有自己的主题,文章后有10句话,是对10个段落的主题的高度概括,我们需要将10句话和其段落一 一对应,通常还有2段话是闲置的,这和语文中的找中心句很类似。
2、面对1500词的英语文章,不论英语基础的好坏,都会产生心理压力,甚至是厌恶感。很多专家介绍,这样的题应该纵观全文,理清全文思路,分析文段结构,小编想说,这样的长度,这么多的生词,专有名词,臣妾做不到啊。
3、对于英语水平一般的考生,建议化繁为简。我们不看1500字,直接看10句话,瞬间有种轻松的感觉。但是得仔细看,并且边看边做标记。画圈:大写的专有名词,时间词,你没见过的生词,注意句子中的名词。画五角星:你完全看懂了的句子。
4、当你的脑中有了这些词的印象,这些话的含义,再去飞速的扫描原文。特别留意你完全看懂了的几句话,这一般是我们最先能确定的段落。看每一段时,当成这篇文章就这么一段,不要给自己心理压力。
5、如果第一段并没有给你与后面句子的联想,那么果断跳过,浏览下一段。如果你发现了后面的句子有与之对应的,立即在句子前标记对应段落,并在原段中圈出你从哪儿看出文段与句子对应,这样一来方便检查,提高准确率。
6、每确认选好一段,将段前的字母划去,这样剩下的段落会越来越少,剩下的句子也更少。发现段落和句子有任何一点相似,不要犹豫,第一感觉很重要。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 篇3
下面以《后汉书•刘宽列传》(节选)为例,探究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方法。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父崎,顺帝时为司徒。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状。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宽尝宴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后汉书•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1.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是一词多义、古字通假、古今异义。
解题方法有:①代入法——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句试译;②推断法——利用字形、字音、词语、语法、对仗等推断;③返古法——返回古代用法,认定古义,否定以今训古、望文生义的词义。
示例: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里服其不校 校:计较
B.灾异或见,引躬克责 躬:自身
C.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化:风俗人心的改变
D.帝重其言 重:感到沉重
A项的“校”是通假字,通“较”,可利用字音来推断,句意为“州里的人都很钦佩他的不计较”;B项的“躬”可利用成语“反躬自省”来推断,句意为“把责任归于自身,能够自我责罚”;C项的“化”是特指,可用“代入法”认定其正确;D项的“重”,利用“代入法”试译,可知其讲不通,“重”应是“重视”的意思,句意为“灵帝很重视他的说法”。答案应选D。
2.文言虚词
《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文言虚词常与文言实词考查替换轮空。
《考纲》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解题方法有:①以实(词义)辨虚(用法)——从理解词义入手,分辨用法;②以内(课内)辨外(课外)——将课内文句的词义、用法代入另一句,比较辨析。
示例: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就宽车中认之
之二虫又何知
B.认者得牛而送还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C.事容脱误,幸劳见归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D.少年勉以孝悌之训
掭以尖草,不出
A项的“之”上句指牛,代物代词;下句是“这”的意思,指示代词。B项的“而”上句是“继而”“而后”的意思,顺接连词;下句是通假字,通“能”,指能力。C项的“见”上句用在动词前表对自己如何,有称代作用,副词;下句表被动,介词。D项的“以”上下两句均是“用”的意思,介词。答案应选D。本题四个选项用“以实辨虚法”或“以内辨外法”均可。
3.句式和用法
近几年高考很少为这个考点专门设题,但这些知识点却遍布文言文中,理解文意和翻译句子时不容逾越。考查重点是了解这些句式和用法的基本类型,理解其与现代汉语的不同,并能转化为现代汉语。
解题方法有:①转换句式——识别文言句式类型,转换为现代汉语的句式;②以义辨法——根据词语的活用义,辨析其词类活用类型。
4.信息筛选
该点常采取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选出都能表现某一种情况或分别表现某两种情况的一组。考查重点是把握选文的中心(表现什么人的什么性格或品格)。
解题方法是:①审情要求——谁,怎么样;②巧妙排除——选出不合要求的语句,排除包含其中的语句的选项。
示例: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刘宽行为宽厚仁慈的一组是
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②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③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④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
⑤宽须臾遣人视奴
⑥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④
本题考查的人物是刘宽,筛选信息的指向是“行为宽厚仁慈”。句②是刘宽的执政理念而非“行为”,句④表现的是刘宽的忠于职守和应对得体,两项均与“刘宽行为宽厚仁慈”无关,可借此排除A、C、D三项,答案是B。
5.归纳概括
此点的考查重点是全文的整体把握——明大意(知人明事);通词句(结合语境);能辨析(五W:1>Who、2>What、3>When、4>Where、5>Why,即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经过、几个时间、几个地点、发生发展的原因)。
解题技法是:①核对原文——把选项的说法和原文比对核实,看有无出入;②破解“密码”——破译、理解错误选项的编制技巧: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夸大变形,事件的时间、地点的表述中隐藏错误等。
示例: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宽为人宽容,在一次外出的途中,有个丢失牛的人误认了刘宽的牛,事后他不仅没有责罚那个失牛人,反而加以宽慰,这使得他在州里赢得了声誉。
B.刘宽历任郡守,不主张用严刑峻法整治百姓。属吏有错,他只是象征性地羞辱,从不施加刑罚。政务有了功绩,则归功于下属。
C.刘宽以德为政,他巡视属县时,对老年人谈农桑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
D.刘宽性情温和慈爱。夫人在他早晨准备上朝时让侍女故意以肉汤污其官服以试其会不会发怒,但刘宽神情自若,反而关心侍女烫伤了没有。
本题答案是B项。其中“从不施加刑罚”错,应是“只是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处罚,以显示羞辱,终归不对他们施加严刑”,该选项对事实的表述夸大变形。
6.理解翻译
此点的考查重点是:(1)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翻译标准——信(准确)、达(通顺)、雅(优美),重点是信、达。(3)翻译方法——留(人名、地名、官名、年号等专名)、换(古今异义词)、扩(单音节词)、补(省略的成分)、删(语气助词)、调(倒装句)。
解题方法是:①明确考点——句中关键字词、特殊句式和活用;②结合语境——结合段意推断句意,结合句意推断词义;③力求直译——字字落实,以“信”为“本”;④灵活变通——灵活机动地留、换、扩、补、删、调。
示例: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第一句主要有四个考点:典历(主管过)、虽(即使)、仓卒(匆忙的时候)、疾言遽色(语言、神色上显得急躁)。整个句子可翻译为“先后主管过三个郡,他温和仁慈多行宽恕,即使在匆忙之时,也从未有在语言、神色上显得急躁的情况”。第二句也有四个考点:此人也(判断句式),骂言(省略句式,省兼语“之”)、畜产(畜生)、辱孰甚焉(……孰……,表比较的特殊句式)。整个句子可翻译为“他是个人啊,却骂他是畜生,还有什么样的污辱比这更厉害呢?所以我害怕他会去寻死”。
考生在灵活理解、运用上述技法的同时,还可注意以下几点:①通读全文不少于两遍;②借助隐含信息(文题、作者、出处、注释、选项),整体读懂;③精心审题,比较选项,巧妙排除。
【作者简介】
吴明星,高级教师,执教于河北省三河市第一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思路 篇4
一、找线索,理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或为事,或为物,或为情。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旨。当然,也有的散文没有明确的线索,那么,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阅读一篇散文,要把握散文的主旨,即“神”,我们要先通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弄懂文章“说什么”。命题者命题时,总会结合中心主旨来命题,我们如若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问题,那么就不难找到答案了。
要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要分析文章结构,就要重点抓住首句和结句。一个语段,一般有起始、展开、收束三个层次。通常情况起始的一两句话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对本段小结。有的文章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处有结构大致一致的句子重复出现,这些中心句更是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当然,文章的主旨并不是直露的,它常借写景状物来予以表现。故而,要抓住散文的主旨,就得分析文中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与情感体验、社会生活及人生哲理之间的联系。散文的主旨大多是抒情、明志、言理,这也给我们把握主旨带来提示,即我们可从“情、志、理”入手。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要对词语进行语义和情感等方面的辨析,特别是散文,它承载了作者充沛的情感,文章中的词语就必然隐含着作者的情感。我们应当对所读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抉择、取舍,从而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
二、品语言,悟句意,分析写作手法。
散文的语言是文学语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因而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优美隽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品味散文语言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语言的含义和作用,思考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内容上起什么作用。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质朴明朗等方面思考;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含蓄、自然、淳朴等;从修辞的角度思考,有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问、借代、对偶等。
写作方法一般只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人物、环境、景物场面、细节、白描等)、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烘托、衬托(正衬、反衬)、铺垫(伏笔)、渲染、欲扬先抑、以小加大、托物言志等。谋篇布局方面的线索、过渡、照应、详略等也属于写作方法。
三、观全文,明哲理,领悟深层意蕴。
哲理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常运用象征手法。所以,我们要注意文中对具体形象的描绘特点和文章揭示形象与特征内在联系的方法,找出蕴含哲理的关键句仔细领会。另外,哲理散文往往卒章显志,或揭示哲理,或拓展境界,或启发读者思考而意在言外。因此,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文章的结尾,细细咀嚼,通观全文,辨明哲理,领悟文章的深层意蕴。如赵丽宏的《焰火的变奏》(2007年四川高考题),作者写形象喜庆的焰火,从平静地湖水写起,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接着作者联想到战争的“噩梦”,因为炮火是战争、灾难、死亡的象征,而焰火是和平、欢乐、繁华的象征,它们分别指向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意在提醒我们: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可忘记苦难的历史。最后,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卒章显志。“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而且是和平团圆的象征。这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深深地思考。
四、按步骤,精答题,获得理想高分。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文中一般不会有现成的原句可以作为答案,答题的信息都分散在作品的有关段落,一般不需要答题者自由发挥,考生不能机械地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中的句子,而是要根据命题人所“问”的角度,抓住有效信息中重要的词句,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契合要求的标准答案。
·运用语法知识解答现代文阅读题 篇5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学过的语法知识,用语法分析的方法解题,也是其中一种。下面就结合具体题目,谈谈这种方法的运用。
1.运用语法知识解释词语 词语,只有在确定的语言环境中它的含义才能被准确地确定。因此,要正确地解释文中词语的含义,必须充分考虑它所处的语言环境。这当然可以从分析词语所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入手。例如,1990年高考第28题: 甲和乙的发言中多处使用了“文字”一词,其中三处加了横线,对它们的正确理解是
(1)古人是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
(2)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3)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A.语言运用的风格 B.写作运用的语言 C.记录语言的符号 D.连缀成篇的文章句(1)是一个由“文字简结、干净、利落”组成的主谓短语充当宾语的句子,在这个主谓短语中,“文字”的含义的是通过谓语“简洁、干净、利落”体现的。因为“语言运用的风格”和“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无法用“简洁、干净、利落”去陈述的,只有B项中的“语言”和D项中的“文章”可以与之搭配,所以,可以排除A、C两项而认定答案是B或D。句(2)中“否定”的宾语是“语言文字、文学”,在这个短语中,“语言”与“文字”并列组成一个短语后又与“文学”并列。据此分析四个选项,只有C项“记录语言的符号”能与“语言”并列,其它选项自然也可以排除了。句(3)中“词汇”和“文字”是并列关系,同受“文言文中的”的限制。A项、C项与“词汇”这三者各属不同范畴,相互都不可并列,定语“文言文中的”又否定了D项成立的可能,因此,句(3)中的“文字”只能为B项。
2.运用语法知识解释句意 句子的语法构成不同,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而把握句子意思。例如,1997年高考第21题: 根据文意,对“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绝大部分物质存在于肠脑之中。B.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C.肠脑中具有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所需相同的绝大部分物质。D.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先从语法角度分析原句。原句主干为“肠脑中能够找到所有物质”;“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和“所有”作“物质”的双重定语,“几乎”作“能够找到”的状语。在此,要特别注意原句中的“几乎”和“所有”所限制的对象。对于A项表述,我们可以把它与原句做比较。“所有物质”在A项中被表述为“绝大部分物质”,“几乎能够找到”在A项中被表述为“存在于肠脑之中”。A项表述的内容与原句意思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故A项表述不正确。B项说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而原文中没有任何一句表明这一点,颅脑所依赖的应是“应激激素”。B项也是错的。C项表述是正确的,“具有……绝大部分物质”与原文中的“几乎能够找到……所有物质”的意思相同。D项表述把原句“几乎能够找到……所有物质”错误地理解为“所有物质……几乎相同”了。
3.运用语法知识划分层次 在一个段落中,能够表达一个相对集中意思的几个句子可以合为一个层次。要划 分段内的层次,较实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把陈述对象(主语)相同的句子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层次。
例如,1995年高考第24题:
(1)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
(2)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3)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4)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快速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方法刍议 篇6
第一、 再现文体概念,理清文体知识,弄清现代文阅读题的出题点。解题前再现大脑内储存的知识点、出题点是解答好这类问题的首要一步。七-九年级现代文体从表达方式上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从文学体裁上讲有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一般说来,各种文体在阅读时所涉及的知识点、出题点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及复习时是会讲明的,譬如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说明的主要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层次结构、语言的准确性等;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结构等等。这样就为下一步判定文体、动笔解题做好了准备。
第二、通读全文,领会文意,仔细审题,开始解题。试卷提供的阅读材料是命题的依据,通读选段或短文,理解所给材料总体上的内容和形式、中心句等,领会文意,再仔细阅读文下设计好的问题,便可以判定出文体的类型。之后就可以依据以往解题的经验,调动大脑储存的知识,并通过筛选、梳理、比较、辨析的思维过程,找到知识和试题的链接点,开始动笔解题。
第三、针对问题,精读全文,解决难题。现代文阅读题,题型灵活多样,繁难简易莫测,一般说来有选择、填空、分析、理解概述、仿写创造、联想想象等。无论问题难易,无论短文或文段,一定要看清问题,容易的如筛选比较型题,遇到较难的问题,如领会理解概述仿写型题,要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地研读原文,认真揣摩,真正读懂原文并分析命题的角度和意图。要知道,不管多难的问题总是依据阅读材料而设计的,它与原文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从原文中追本求源,紧扣命题要求,便可言简意赅地表述出来,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效率。反之,就会出现差错或浪费时间。
第四、做完后,需要认真检查、验证、复校,尽量做到合情合理,不遗漏问题。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探究 篇7
一、分辨题型,各个击破
在任何学科的考查中都会分成不同的题型来进行,英语考试也是如此,而且它在考查中似乎要比其他的学科更为注重题型,掌握了它所考查的题型就可以根据题型所要求的考查范围以及内容来进行解答。教师可以根据题型的要求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提升解题的技巧,从而让解题效果更好。
以苏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建立在该教材内容基础上的英语试题主要包括五种题型:主旨大意题、细节判断题、词义猜测题、逻辑推断题、判断对错题等。作为教师,我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时会向大家强调全部的题型当中一共是分为五种类型的题目。接下来面对考查题目,我首先要求学生判断该题目是哪一类题型。当学生判断出来之后,我会就此类型的题目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到主旨大意题时,我会告诉学生这一类题目所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整个篇章的理解和认识,而一篇文章中究竟都讲了什么样的内容主要和一些个别的关键句子有关。围绕这一类题目的要求,我会引导学生通读全篇,因为结尾部分有很高的频率出现一些主旨句;细节判断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学生对一些细节的掌握能力,通常这一类题型的答案就隐藏在个别的段落中。因此,我要求学生根据问题锁定整篇文章中的某一个段落,对该段落进行地毯式搜索,这样很快就能够找到答案,在这种有针对性的试题训练中,学生很快养成了良好的解题习惯,解题准确率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问题出发,准确定位
对于初中生来说,阅读一篇英文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会造成记忆上的困难,而且还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这些困难都是在做阅读理解题型时应该解决的,而解决的具体办法就是从该文章设置的问题出发。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明白问题究竟涉及什么样的要点,然后根据问题在全篇文章中准确定位,答案也就很快水落石出了。
以苏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考查题型为例,在该教材的阅读理解考查当中,词义猜测题的出现频率很高,该题型所考查的单词往往是教材上并没有出现过的。但是它的词义常会和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某一个单词存在相似的地方,甚至在用法上也有极高的相似性。所以解题的关键仍旧是回到原文中,查看该单词出现的具体语段在什么位置,然后根据前后文的意义推断出该单词的意思。作为教师,我很注重对学生解题习惯的培养,因此在讲解此类题目时,我向大家强调一定要回归到具体的段落中,而不是只盯着题目看。尤其是题目中所给出的四个选项,通常能够给人以极大的启发,结合语境以及四个选项单词的词义,基本上就能够判断出单词的大致含义是什么。在采用了这样的解题方法之后,学生在应对这一类题目时也显得游刃有余了。
三、借助语境,推断排除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题虽然考查学生的单词量和理解能力,但是更为侧重后者,对于词汇总量的考查并不多。这对广大教师的启示就在于要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于语境的运用能力,能够根据前后语境来提取一些信息,从而做出基本的推断和预测,它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推断能力考查得比较多。在单词量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语境才能够尽可能提升分数,这一点在逻辑推断题中体现尤为明显。
综上所述,阅读理解题在初中英语考查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高的比重,因为它对学生的单词量要求较高并且理解难度大,所以让很多学生心有畏惧。事实上,只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解答此类题目非但不难,反而会妙趣横生,而这一切都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适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思维,提高做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朱金兰.初中英语阅读理解[J].读写算,2014(11).
[2]冯月荣.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与学的策略[J].科教文汇旬刊,2013(4).
解答阅读题 篇8
首先, 发挥教材的作用。课堂是获取知识的主阵地,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 一是要多读课文, 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课文思路, 归纳文章的主题。同时, 还要对关键的词语、句子、段落作深刻的理解;二是在分析课文时要切中重点、难点, 提出有深度、有广度的问题。这样, 就能叩开学生的思维之门, 使知识趋于深化。三是在授课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表述能力的训练。根据这几年的评卷情况来看, 学生做阅读理解的主观题, 错误率比较高, 这说明学生对语段理解得不够透彻, 或者是虽“明于心”却不能“明于口”, 也就是说心里明白, 口里却说不清。所以在学生回答问题时, 应要求他们抓住要点, 扣住话题, 努力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比如《夏之绝句》中有这样一句话:夏天像一首绝句。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有一定的困难, 因为作者没有直接提示答案。这时, 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综观全文, 提取精要来回答, 因为“夏乃声音的季节”, 蝉声足以代表夏, 总是一句三叠, 有鲜明的节奏, 平平仄仄平的, 像古诗绝句, 这样就很自然而然地把夏天与绝句联系起来了。四是注重比较阅读。比较阅读的目的是鉴别和提高, 每当我们学完一篇文章之后, 就应找一篇在写法和内容上与课文相似的文章与之进行比较, 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其次, 注重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一是要认真阅读原文, 分清文体。若是记叙文应找出记叙文的要素, 明确记叙的顺序和人称, 理解文章的详略, 把握文章的线索, 了解故事情节及描写人物的方法, 分辨文中使用的表达方式, 理解这些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等;若是说明文, 要明确说明的对象, 把握各段说明的内容, 把握所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本质, 理清说明的条理, 把握文章的结构, 明确说明的顺序, 掌握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等特点。二是要认真审题, 弄清题目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 明确此题要考查你哪些知识点, 这样才能准确地去答题。三是语言组织一定要准确严密。
最后, 加强阅读题的训练。只要平时多读, 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有了语感, 学生在听、说、读中就可分辨出语言文字使用的正误优劣。所以我们要时时抓, 课课抓, 长此下去, 学生的这种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总之, 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只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培养及阅读方法的指导, 就能很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解题能力及语文素养。
解答阅读题 篇9
一、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并分清文章阅读题中出现的一些基本概念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后, 研究八年级几个班的学生答卷, 发现同往年一样, 八年级几个班的学生对阅读题的解答最差, 得分最低。有很多同学虽然做了, 但出现张冠李戴的乱答题现象, 而且特别严重。
例:2013年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⑴阅读题《隐形的翅膀》第11题, 从全文看, 本文2、3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学生答:1.语言描写, 刻画小女孩的坚强。2.设问, 生活教会小女孩感恩。
例:2013年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⑴阅读题《隐形的翅膀》第12题, 本文划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答:1.排比, 刻画小女孩的凄惨。2.铺垫, 为小女孩出场唱歌铺垫。
例:2013年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⑵阅读题《妈妈很早就醒了》第16题, 本文第一段和第四段为什么都强调天气?
学生答:1.埋下伏笔, 为刻画妈妈作铺垫。2.设置悬念, 为描写妈妈作陪衬。
从学生的答题可以看出, 多数学生对文章中的叙述方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等基本概念模糊不清, 这也暴露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教师讲析一篇文章的写法时, 只注重分析作者在写作中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什么修辞方法, 什么写作手法;而对于什么是文章的叙述方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等基本概念不做深入探究, 从而造成学生无法区分这些基本概念也无法形成知识链。这也是造成学生在做阅读题时答非所问的原因之一。
那怎样指导学生分清文章中这些基本概念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平常教学中对有关文章的基本概念做深入探究。
例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一文时, 教师只讲文中某段采用了伏笔的写法;教学《孔乙己》一文时, 教师只讲文中某段采用了铺垫的写法, 而不给学生讲什么是伏笔、铺垫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 学生对这些概念就会模糊不清。那就要求教师在讲这些文章时, 要用一些时间讲清铺垫和伏笔的区别。如教学这两篇文章时, 教师就可以讲讲铺垫和伏笔的区别:1.作用不同, 铺垫是为主要的人物、事件作陪衬;伏笔是为出现的人物、事件作暗示。2.写法不同, 铺垫是大肆渲染, 惟恐不见;伏笔是隐蔽埋伏, 点到为止。伏笔, 强调的是上文对下文的暗示、交代, 有伏必有应。好比你在上文里埋了颗雷, 下文说到雷爆炸了, 如果上文没提埋雷, 直接说雷爆炸了……这不很奇怪?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 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 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 第三自然段中, 小姑娘“挪动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 原来, 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 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 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同理, 对于什么是文章的表达方式, 什么是文章的修辞方法或写作手法,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探究。直到学生能分清文章阅读题中出现的这些基本概念为止。
二、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整理文章中的基本概念知识表, 让学生在心中形成完整的文章基本概念知识链或基本概念知识体系
学生在理解文章中基本概念知识后,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整理文章中基本概念知识表, 整理的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心中形成完整的文章基本概念知识链或知识体系的过程。
三、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关于文章的基本概念知识表在心中形成完整的文章基本概念知识链或知识体系来找到相应考点, 正确解答阅读题
如果有人问你, 怎样在卫星地图上找到你就读的学校, 你一定会按卫星地图—地球—中国—贵州—遵义—凤冈——这样由大到小的逐渐缩小范围去卫星地图上找你就读的学校, 因为你的心中存在地球、中国、贵州、遵义、凤冈、你就读的学校等这些知识点, 而且已经在心中形成了完整的知识链或知识体系。同样, 如果学生心中有了一张文章中的基本概念知识表, 而且在心中形成了完整的文章知识链或知识体系, 再遇到考查文章基本概念知识的问题, 学生就会准确地判断考题考的哪个知识点, 就会准确利用心中的文章知识链或知识体系找到那个知识点的相关知识来答题。
总之,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不要总认为学生不能正确解答阅读题是学生没有学好或者学生笨, 应该从教的角度去想, 是不是某些阅读题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没有给学生讲明白, 是不是给学生讲明白但在学生心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文章的知识链或知识体系。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更严格、更全面, 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学习新的知识, 用科学的理论去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 并指导学生遵循规律解决阅读题中的问题;借鉴他人的经验, 不断总结阅读教学中的得失, 找到一条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题解答途径,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素质以及答题能力不断探索。如果你这样做了, 我相信你一定能引导学生正确解答阅读题。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重要, 它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增长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 是通过学生完成考卷中的阅读题的得分情况来评价的,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解答阅读题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它不仅能正确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直接影响学生在考试中的得分率。
解答阅读题 篇10
一、在思想上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解答数学阅读题的关键是要多读,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首先鼓励学生见到数学阅读题不要怕, 读上几遍后, 再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 因为题目涉及内容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们要把这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答, 让学生投入其中, 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置自己于情境之中, 在解题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讲环形跑道问题时, 我就在课前把学生带到田径运动场的环形跑道上, 首先让两位学生背向而行, 当这两个学生第一次相遇时, 让他们停止, 让所有的学生观察这两位学生所走的路程与环形跑道周长的关系, 学生很容易理解两者是相等的;然后让一名男生与一名女生进行1500米比赛, 当这名男生追赶上女生时, 让他们停止比赛, 让学生分析思考这两位学生跑的路程有什么关系, 学生很快理解, 男生比女生刚好多跑一圈。这样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入手, 在实践过程中解决数学问题, 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使学生摆脱数学阅读题的阴影, 从而喜欢上数学阅读题。
二、教会学生解答阅读题的方法, 让学生迎难而上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阅读题的种类不多,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数学阅读题进行分类教学, 从每一种类入手教会学生解答数学阅读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将数学阅读题的教学分为和差倍分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形积问题、销售问题、数字问题、浓度问题、劳力调配问题、栽树问题、时钟问题、比例问题、平均数问题、年龄问题共十三个种类。不同种类的阅读题有不同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如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工程问题:工程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销售问题:利润=收益-成本, 形积问题:物体的形状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 但物体的体积不变, 平面图形的形状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 而图形的面积不发生变化;年龄问题:两人的年龄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两人的年龄差不变。同种类的阅读题又有不同的类型, 如行程问题分为: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包括同地不同时, 同时不同地) 、环行问题 (包括背向而行, 同向而行) 、航行问题 (航行: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航空:顺风速度=静风速度+风速, 逆风速度=静风速度–风速) ;栽树问题可分为:环行栽树 (栽树的棵数=分得的段数) 、直线栽树 (栽树的棵数=分得的段数+1) 。这样对于每个种类的问题分别向学生讲清其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 让学生在自己解题时首先分析这道题属于哪种题型, 然后根据这种题型的等量关系和数量关系设出相应的未知数, 这样就使原本比较复杂而无从下手的问题变得简单化, 让学生消除害怕的心理, 敢于主动解答阅读题。
三、加强一题多解的练习, 拓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习的方法能够比较轻松地解答很多数学阅读题的时候, 老师再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解答的这些问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写出其他的解法, 分析比较哪种简单易懂。例如: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出发, 骑车20千米到B地, 已知甲比乙每小时多行3千米, 结果甲比乙提前20分钟到达B地, 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大部分同学设甲每小时行x千米, 则乙每小时行 (x-3) 千米, 由题意可列方程为:这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了结论, 这样, 通过探究讨论, 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 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让学生之间的知识起到相互弥补的作用。从而让学生认识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 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让学生在集体中展现自己的成功和喜悦, 让学生有兴趣而且乐于去解决数学阅读题, 让学生的多种思维得到同步发展, 让学生在学习解决数学阅读题过程中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训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感。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去钻研, 里面有很多奇妙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 这样就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去解答更多的数学阅读题。
四、让学生摆脱教师解题模式的束缚
在初一学生的数学阅读题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年龄差异和环境因素, 学生的知识面不广, 见识不多, 解答数学阅读题的能力相对而言比较低。因此教师在数学阅读题的教学中, 不得把学生束缚在一个模式下, 要求学生都按照老师的解题模式解答, 就像是给学生统一解题格式一样。例如解答一道行程问题的阅读题: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5小时后相遇。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5千米, 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老师分析:甲、乙两地的距离除以相遇时间, 就等于两辆汽车的速度和。由此可列出方程, 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由题意得
这时老师讲解后, 不是要求学生这类问题的阅读题就如此解答, 而是应该把问题交给学生, 寻找其他解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从而得出更多的解答方法。学生通过思考后就出现了几种新解法:
【解法1】一辆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55×5=275 (千米)
另一辆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45×5=225 (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75+225=500 (千米)
综合算式:
55×5+45×5=275+225=500 (千米)
【解法2】两车每小时共行驶多少千米?由题意得
55+45=100 (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0×5=500 (千米)
综合算式: (55+45) ×5=100×5=500 (千米)
【解法3】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由题意得
这几种方法都可以, 如果老师一再强调某种方法, 那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扩展。久而久之, 学生解决数学阅读题的能力就局限于老师默认的那种方法。这样学生一旦遇见难题或者是老师没有讲解过的陌生题目, 按照老师的常规方法不能解决, 就会变得束手无策, 无从下手。因为平时没有独特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面对难题时无法把新旧知识进行对照和联系。多遇见几次不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 学生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对学习解答数学阅读题丧失信心。所以老师在教学数学阅读题时, 一定要加强变式练习, 做到一题多解,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触类旁通, 由一道题的学习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目的,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阅读题的解答过程中有轻松感和成功感。
五、加强数学活动实践, 拓宽数学阅读题的教学空间
学生解答数学阅读题能力的大小不仅是在纸上谈兵, 也不仅仅是解决已有的理想化的问题, 而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对一些数学实际问题进行实践, 找到其可实施性和制定实施的方案。而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数字信息时代,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问题也不是老师能够全部传授的, 需要学生自己去呼吸新鲜空气。所以学生数学阅读题的解答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还需要把学生从课堂上请到课堂下, 从教室内走到教室外, 从教材中走进生活中。例如在教学数学阅读题的时钟问题时, 这个问题没有实物演示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难以理解, 要解决“在钟面上12个小时内时针和分针成90°夹角一共多少次?”这道题, 老师只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是说不清楚的, 如果把这道题放在课外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大部分同学可以用实物操作来轻松搞定, 最后结合老师的理论讲解, 学生很容易掌握, 并且不易忘记;还有在教学栽树问题时, 让学生融入社会, 参加植树活动, 学生会轻松理解栽树棵数与所分段数的关系。要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知识, 对历史数据进行搜集、统计等, 需要学生借助网络。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 让其上网查询资料, 那是“另有一番激情”, 学生会从中体会到解决数学阅读题有如此多的乐趣, 从而会提高学生解答数学阅读题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各方面的体验和经验积累, 能培养学生解答阅读题的能力和习惯, 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作为数学教师, 应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在行动上精心安排, 认真落实, 优化阅读题教学, 始终着眼于学生解答阅读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那么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提高。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我们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适应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标准。
摘要:本文结合重庆市巫溪县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解答数学阅读题的能力, 从思想上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教会学生解答阅读题的方法, 加强一题多解的练习, 让学生摆脱教师解题模式的束缚, 加强数学活动实践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解答阅读题 篇11
“作用(好处)”题的命题方式一般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如“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第五自然段:‘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又如“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我以为,“作用(好处)”题的设题角度及其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十个方面:一、首段的作用;二、末段的作用;三、中间段的作用;四、第二人称的作用;五、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的作用;六、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的作用;七、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八、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九、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十、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
一、首段的作用
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如《门》的首段:“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如徐志摩的散文名篇《藏根草》的首段:“好一座颇有古堡风度的万佛阁,被人遗忘在大殿的背后,断了香火,受了冷落。”
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如《峭壁上的树》的首段:“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避免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如《野菊花》的首段:“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它不仅总括全文,开篇点题,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惊喜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根据上述思路来解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老家》表现了孙犁先生既思念家乡却又不想回乡的矛盾心情,并在开篇就引用诗句:“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那么,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各式各样有关回家的梦境,其作用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因为“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
二、末段的作用
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这些作用兼而有之。如《普希金之画》的末段:“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说过的一句话:‘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这是俄罗斯谚语,很耐人寻味。我想,才能应包括人的灵性与悟性。人对各种艺术是有通感的,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这一段正是作者对全文的总结以及对题旨的深化。
有时候,试题只针对最后一句发问,这一句偏偏又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我们通常说的“看不懂”。那么,“看不懂”说的正是这一句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作用是看不懂”,而要换一种委婉的说法。例如:“作用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此外,既然这一句放在末尾,又被命题人相中,那么,根据“卒章显志”的传统技法,说明它可能与揭示主旨有关,只不过因其含蓄,所以它的作用不再是点明题旨,而是暗示主题。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最后一句往往还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如“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根据上述概括,其答案“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应当在意料之中。
三、中间段的作用
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在较短的中间段中,如果描写的物象(即散文写作的对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某语段描述的主要对象是“大江流日夜”的气势及意味,而在描述之前,先在第三段中赞美大海的宽广与汹涌,那么,面对“从写作角度看,甲段写海的作用是什么”的提问,其作用恰如参考答案所说:烘托“大江流日夜”的气势及意味。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如《痛哭和珍》:“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其作用肯定就是反衬。再联系选文中“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等描写作者自己的语句,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和珍的英勇无畏。”
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如《乡土情结》:“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根据题目,先找到第四段,发现它是选文中最长的一段,当属较长的中间段,而且叙写的正是选文的主要物象——乡土情结,所以,它的作用和好处应当在“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的基础上再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发挥。我们看看答案: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了深化。果然如此。
四、第二人称的作用
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如“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的参考答案即为:“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又如“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的参考答案即为:“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五、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的作用
写人叙事类散文一般不写景物,如果整篇甚至整段地描写景物,那么,景物往往构成环境或背景,所以写景的基本作用就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某种气氛。而景物更重要的作用是以景衬人,它又可细分为两类:
1.正衬:即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或以景物之衰败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如《山峦》第六段开头有一句景物描写:“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其作用正好是用“落日的惨红”衬托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苦难而悲惨的命运。而《那一束伴地莲》在写母亲背着孩子寻找伴地莲的过程中,突出描写了明月和积雪,其作用之一就是用明月和积雪的明亮洁白衬托母爱的纯洁无瑕。
2.反衬:即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物命运之悲惨或人物境遇之凄凉。如《那一束伴地莲》中的明月和积雪,固然因其明亮洁白而堪称美景,但在数九寒冬的深夜,它又何尝不是突出了环境的艰苦呢?因此,其作用之二就是表现母爱的伟大,而这正是景物勾勒环境与反衬作用的结合。
六、修辞的作用
修辞种类虽多,但用来设题的往往是比喻、拟人、对比、排比与反复。比喻使语言形象具体,通俗易懂;拟人使语言生动活泼,同时还便于直抒胸臆;排比可以增强语势,同时还便于语意的层层递进或语境的步步扩大;反复可以突出语意或强调情感。只要掌握了上述修辞的基本作用,准确答题应当不成问题。如果答题要求中没有字数限制,那么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发挥一句,其保险系数就更大了。
在各种修辞中,以比喻设题的频率是最高的。诚然,一般比喻句的作用是使语言形象具体,但是,如果是以题目作喻体,而这个喻体又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且在比喻句后面还有比较深刻的议论句,那么,这种比喻的作用至少有三点。其一,呼应题目;其二,揭示喻体的象征意义;其三,表达作者与之相关的感情。如《山峦》第2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年轻的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根据前文的提示,“照应题目”的作用是容易答出的。至于象征意义,只要结合“山峦”的内涵或特点,再参考比喻句后的议论“就让病弱者和受难者靠在她们肩头吧,她们的臂弯里,不是有一种浴雪的乔木在生长吗”,就不难答出“赞叹这些年轻的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而作者与之相关的感情,则分明是“歌颂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她们的赞扬和仰慕之情”。
对比既是修辞方法,也是表达手法。如果只是两种事物的简单对比,那是属于修辞方法的范畴,其基本作用是为了塑造反差鲜明的形象,使读者印象深刻。如果是多种事物的分项对比,而对比的内容占全文一半以上,那就属于表达手法的对比,它的基本作用应当是丰富文章的思想内涵,使表达层层深入而更加集中。如《草堂 诗魂》第2题第(2)小题:“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对比)的好处。”因为选文中的对比多达六个方面,因此它属于表达手法的对比。那么,这种写法的好处就正如参考答案所说的:“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达更加集中。”比较本文的归纳和参考答案可以看出,除了“文章憎命达”这五个字是结合选文主旨而发挥的以外,参考答案的其余所有要点都没有超出本文的归纳。
七、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插入史实一般是为了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如果在史实前后有总括性语句或总结性语句,那么,插入的史实往往就具有例证的作用。如《微山湖上静悄悄》,开篇就提出“这(微山湖)是个在野的湖”的基本观点,然后连续插入“收留殷微子”、“接纳张子房”、“汉朝出高士”三段史实,那么,这三段史实的作用就是举例证明开篇的基本观点。
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如《春从心出》第2题:“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其在结构上的作用无疑是“起过渡作用”,并“引发议论以深化读者的思考”;其在内容上的作用则是“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八、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从论证的角度分析,引用诗文或格言属于引证法,一般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如《报秋》引用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正是要用《西江月》中“领取而今现在”一句来阐明作者“领取生活”的人生态度,最终论证文章的基本观点。又如面对“第②段引用了《闲情记趣》并加以分析阐发,目的是说明什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论证观点”四字。既然第②段的基本观点是“假山大都种树木,盖亭子……这就显得非常不相称”,那么,“说明”的就只能是这一句。不妨看看参考答案,果然是“假山与上面的亭、树不相称”。
此外,对引用史实和古诗文而言,它还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九、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
在写人的散文中,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标题,一般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翁的一生;二是象征某种精神,表现某种情思。例如在《井绳》一文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以“井绳”为题的用意。那么,其用意有二:其一,以“井绳”为题,可以串起父亲追求美的一生;其二,象征审美距离,表现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又如在《向日葵》一文中,以“向日葵”为题目,不外乎串起作者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人生感悟,同时借向日葵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的意图。
十、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
由实而虚符合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也是散文写作的一般技法,尤其是近几年现代文阅读《长城》和《门》,更是具有典型的由实而虚的哲理意蕴。看来,在试卷中读解哲理散文有可能成为现代文阅读试题今后的发展趋势,而从虚实角度命题也就顺理成章了。一般而言,由实而虚的基本作用是:从人们熟悉的实体写到蕴含哲理的象征体,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便于读者的理解逐步深入。只要掌握了这个基本作用,再结合具体语境,把“实体”和“象征体”变换成具体的写作对象(如在《门》中可分别换成“实在的门”和“具有象征意义的门”),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怎样解答化学鉴别题 篇12
物理方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溶于水时是否放热或吸热、磁性等的不同,把物质鉴别出来的方法。
解题的依据包括:
1.根据物质的颜色不同,进行鉴别。在常见的物质中:
(1)黑色的物质:氧化铜(CuO)粉末、木炭粉(C)、二氧化锰(MnO2)粉末、四氧化三铁(Fe3O4)等。
(2)紫红色的物质:高锰酸钾(KMnO4)、红磷(P)等。
(3)红色物质:氧化铁(铁锈)(Fe2O3)、氧化汞(HgO)、铜(Cu)等。
(4)淡黄色固体:硫
(5)蓝色固体:氢氧化铜(Cu(OH)2)
(6)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Fe(OH) 3)
(7)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和硝酸铜溶液。
(8)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和硝酸铁溶液
(9)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和硝酸亚铁溶液。
(10)其它初中常见的物质中,固体大部分都是白色的,大部分的溶液是无色的。
2.根据物质的气味不同进行鉴别。
(1)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二氧化硫和氯化氢等气体。
(2)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乙醇。
(3)其它气体、液体和固体是没有气味的
3.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进行鉴别。
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中,硫酸钡、氯化银、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都是白色不溶于水的物质。氢氧化钙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微溶于水。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因此加热饱和的石灰水,溶液会变浑浊,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其它常见物质大多能溶于水
4.根据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改变:
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等;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降低的有: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钾、尿素等。
5.利用磁铁吸引。铁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可以被磁铁吸引。
例如,设计实验鉴别氢氧化钠、硫酸钡、硝酸铵和氯化钠四种物质可以把它们分别溶于水,不难溶于水的是硫酸钡;能溶于水,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
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变化中现象的不同,对不同的物质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1.酸碱指示剂法:利用酸、碱和大部分盐的水溶液遇酸碱指示剂呈现不同颜色,对物质进行的鉴别。
例如,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和硝酸钾溶液。设计实验把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显中性、盐酸显酸性;首先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鉴别出来;然后再用硝酸银溶液把氯化钠和硝酸钾溶液鉴别出来。
解:分别取四种无色溶液各1-2ml分装在四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的是盐酸,变成蓝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再取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溶液各1-2ml分装在两支试管中,滴几滴硝酸银溶液,没有现象发生的是硝酸钾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PH试纸法。利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PH>7时,溶液显碱性,PH=7时溶液显中性,PH<7时溶液显酸性。能把含有酸、碱或中性盐的物质鉴别开来。
例如,怎样鉴别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钾溶液和稀硫酸三种无色溶液。
分析:可以用PH试纸分别测三种溶液的PH,PH>7的溶液是碱溶液,PH=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PH<7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解:分别用玻璃棒蘸三种无色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和标准比色卡对比,PH>7的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PH=7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PH<7的溶液是稀硫酸。
3.气体法。利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酸与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化合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碱与含铵根的盐反应生成氨气对物质进行鉴别。
例如:怎样鉴别硫酸钠和硫酸铵两种无色溶液。
分析:可取样后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有刺激性气体生成的是硫酸铵溶液,没能明显现象发生的溶液是硫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沉淀法。利用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的沉淀以及沉淀的颜色和沉淀是否能溶解于酸的性质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例如,有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仅用一种试剂,一次实验就能把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中的OH-与Cu2+或会反应发生明显的现象,氯化钡溶液中的Ba2+与或Cl-与Ag+会生成白色沉淀。所选试剂应是含有Cu2+、、Ag+和构成的化合物。
解:所选是剂是硫酸铜溶液或硫酸铵溶液。
分别取四种无色溶液各1-2ml分装在四支试管中,各滴几滴硫酸铜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溶液是氯化钡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发生的溶液氯化钠溶液,既有白色沉淀生成又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钡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物质鉴别的题型
1.不用试剂的鉴别题。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除了要鉴别的几种试剂可以使用外,不准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把几种物质鉴别出来。它又分两种题型,一种是先用物理方法鉴别出一种试剂,用它作试剂对剩下的物质进行鉴别,依此类推,直到把所有的物质都鉴别出来;另一种是让被鉴别的一组物质两两进行反应,然后对发生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把它们一一鉴别。
例如,不用其它试剂,把氯化钠溶液、氯化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四种溶液一一鉴别出来。
分析:“不用其它试剂”现有的四种溶液是可以使用的。首先考虑物理方法,发现四种溶液中,只有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其它溶液均没有颜色,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再用硫酸铜溶液作试剂,鉴别出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氯化镁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解:四种溶液中,呈蓝色的溶液是硫酸铜溶液。取剩下的三种无色溶液各1-2ml分装在三支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再取剩下的两种溶液各1-2ml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镁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限用试剂的鉴别题。
这类鉴别题所用试剂,不能超过题目所设定的限量。方法是要被鉴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明显现象的反应着手,进行综合比较,找出所用的试剂。
例如,只用一种试剂把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钾和硫酸钠四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
分析:硫酸铵中的用OH-鉴别、用Ba2+鉴别,氯化铵中的用OH-鉴别、Cl-用Ag+鉴别;硝酸钾没有特别的鉴别方法;硫酸钠中的Na+没有鉴别方法、用Ba2+鉴别。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用Ba(OH)2溶液或AgOH溶液都可以,但氢氧化银是一种不存在的物质,只能用氢氧化钡溶液。
解:分别取四种无色溶液各1-2ml分装在四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刺激性气体生成的是氯化铵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钠溶液,既有刺激性的气体生成,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铵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不设条件的鉴别题。
这类鉴别题不设置任何条件,但是在选择试剂时,还是要选择那些现象明显,一次能鉴别出较多物质的试剂,以确保答题简捷,节约做题时间。
例如,有七瓶无色气体,它们是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中的一种,试设计实验把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分析:七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溶解性尽管有差异但溶解性现象不明显,物理方法不能使用,可考虑化学方法。氮气和二氧化碳能灭火,其中,二氧化碳还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有可燃性,燃烧后的产物可以观察水珠或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解答阅读题】推荐阅读: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06-22
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06-14
小学三年级阅读题解答的技巧01-01
备考2012——阅读中作用好处的解答07-17
解答遗传题12-07
解答历史材料题05-17
解答题标准答案11-07
解答成语题方法01-17
历史高考题解答策略08-10
高考数学解答题指南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