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群体

2024-09-23

贫困生群体(精选11篇)

贫困生群体 篇1

2000年以来, 长安大学等西部高校一直致力于探索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型资助, 即将资助工作首先视作是教育人的文化建设工作。其文化基点是, 贫困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无奈, 更为突出的是贫困意识导致的心理文化问题日趋突出。西部高校贫困生特有的价值意识、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文化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在更多的领域会影响西部高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单纯的经济扶贫,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发展问题。文化扶贫, 才是解决西部高校贫困生发展的主要与高品位手段, 也是西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型资助的教育发展与文化延伸。形成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理念, 在文化意义上获得领先的教育, 成为文化意识的富有者, 带动广大贫困生文化脱贫。规划和设计好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教育, 是一种社会文化责任。

一、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文化分析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有着复杂矛盾的文化背景, 他们生存的文化困境、教育的环境影响与区域文化刺激, 既可能激活他们的创业激情, 亦可能扼杀他们脆弱的期待。由于西部高校贫困生生源的地域文化特点和家庭文化影响, 其接受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较低, 同源文化的高频低水平互动, 加上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内部互动与外部互动的自我保护等差别, 使得来自农村、边远山区、少数民族, 以及贫困家庭的学生, 既形成了庞大创业冲动群体, 又强化了某些区域缺陷, 使贫困生创业群体的文化引导任务艰巨。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文化困境存在着诸多形式。如创业教育的环境困惑 (缺少系统的创业教育机会、课程体系、师资、教育实践平台等) 、创业政策资源欠缺的困惑 (鼓励贫困生创业的政策不完备, 为毕业生设计的政策有少许, 对在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政策几乎是空白) 、创业的社会心理文化困惑 (支持贫困生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差, 认为毕业求职就业是正道, 创业属无奈之举;学校对贫困生创业提供的制度和资源条件很少, 学生办公司被误认为是不务正业, 甚至持鄙视态度等) 、创业的经济环境困惑 (西部大开发带来了机遇, 但总体上经济欠发展, 给贫困生群体创业的市场条件不充裕, 商机较少) 。

贫困生群体的创业过程, 也是强化贫困生创业动力的过程。由于西部边远地区贫困学生缺少社会辅助资源, 总体上属于就业更困难群体, 因缺乏社会资源或就业经济支持, “一张白纸”的创业文化心态, 更鼓足了他们创业的勇气。

贫困生群体的创业经历, 是现代教育精神的人格塑造过程。通过创业经验的总结, 使其将西部农村长期远离工业化大生产, 家庭式独立生产方式孕育的自主创业个性, 适应艰苦恶劣自然环境的顽强意志与吃苦精神, 升华为具有现代意识和集体团队精神的创业文化。

二、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文化导向

西部高校贫困生创业群体的文化导向具有量与质的规定性。通过文化导向的作用, 可正视贫困生地域特点和生源特点, 充分认识对该群体进行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和社会价值。通过激发与挖掘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特殊的创业原动力, 可以培育西部开发的创业大军, 从文化的角度入手, 转变社会、学校、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 营造创业的文化氛围。通过构建西部高校贫困生创业教育的新体系, 在政府的教育行政指导框架内, 予以制度和条件支持, 使制度导向始终体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 通过贫困生创业教育, 形成社会的导向价值体系。

三、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文化定位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教育教什么?创业教育的目标文化价值定位是什么?是形式引导还是内容教育?是鼓励小贩式利益标准, 还是在教育层次、文化设计、创业平台建设、专业学科基础上支撑知本创业?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教育引导不能仅仅局限于扶贫这一狭隘目标, 而应通过系统的教育, 培养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综合性创新、创业人才, 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创业与成才相结合。通过教育, 影响其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事业目标, 具有发现机会、整合知识、综合创新的能力。通过教育引导, 培养其创新欲望和创业意识, 鼓励其组建创业团队, 将创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教育引导, 须形成常规教育引导的积极系统方案。即构建围绕一个中心 (即以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核心) , 建设二个载体 (即创业教育的课程载体和创业教育的实践载体) , 培养三种素质 (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 的贫困大学生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四、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教育的文化构建

西部高校贫困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构建, 须以提高就业能力为核心。西部高校不少贫困大学生有其自身的一些弱点, 鼓励、支持他们参加创业活动, 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激发过程。

文化构建需要科学设置贫困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使其了解基本的创业知识, 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 形成创业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文化构建需要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体系。如举办创业精英论坛, 为学生组织高质量的“创业报告”、“创业论坛”、“创新论坛”、“企业家课堂”和“成功校友创业成功报告会”等活动, 用专家、教授、企业家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及成功的创业历程, 激励学生、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组织开展科研创新实践活动, 设立“大学学生科研创新基金”, 支持和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申请课题, 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创新活动和开展科学研究。开展科技作品大赛,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爱好、能力和特长, 激发出能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个性的充分发挥。组织开展社会调研考察, 拓宽专业口径和就业渠道, 理性的修正其创业目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 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提高创业素质, 积累创业知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 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 演示高精尖设备, 展示最新科研成果, 进行创业体验。建立创业基地, 选派贫困大学生到企业挂职、实习、训练或者工作, 拓宽学生培养途径, 提高他们创业的综合素质。

贫困生群体 篇2

困群体脱贫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州发改委《关于编制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规划2011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绿春县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规划》,绿春县戈奎乡的一些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有幸被列入2011年度脱贫发展的范围之内,按照“年度一次性规划,年度实施完成”的原则,为确保戈奎乡2011年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有序推进,结合实际,特制定绿春县戈奎乡2011年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瞄准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以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深度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为关键,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统一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首要任务,突出抓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基础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实现好州委提出的脱贫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发展目标。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深度贫困群体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摒弃“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力量搞好深度贫困群体道路、水利、农田、安居、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确保深度贫困群体受惠。

(二)坚持重点突破、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突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重点,依托现在州委给予让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的大好机会,整合各种项目资金,重点就我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方面下功夫。同时,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解决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和基本队伍问题,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原则。在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大各级各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及社会帮扶投入力度,以群众为主体,鼓励深度贫困群体多投工、投劳,充分发挥深度贫困群体在脱贫发展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深度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引导深度贫困群体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励深度贫困群体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家园,合力推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的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因地制宜,根据各村实际,采取不同的建设措施,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兼顾民风民俗,着重在现有基础上开展综合整治,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格局。

(五)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和各村发展实际,科学合理规划村庄,适度有序集聚,充分保留村庄的历史文脉,注意传承居住文化,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防止千村一面。在此基础上,坚持集约利用土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期分批,扎实有序地推进示范村建设。

(六)坚持统一政策、统一实施、统一补助标准、统一考核验收、统一奖惩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2011年,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工作目标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实施俄马村委会布都、格马、腊咪新寨四个村民小组。通过实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使受益的村寨实现“十有”目标,即:有通村公路;有干净整洁的村内硬化道路;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室或活动场地;有卫生公厕;有公共沐浴室;户有内外整齐干净的住房;有收入提高;有稳定可靠的产业;有好的管理制度。

四、戈奎乡情及深度贫地区自然村村情

(一)绿春县戈奎乡位于绿春县东北部,东面与元阳县沙拉托乡、俄扎乡毗邻,西南与本县大兴镇相连,北面与红河县阿扎河乡、洛恩乡隔河相望,距县城40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52个村民小组,2010年,全乡共有4705户,20830人。居住着哈尼、彝两种民族,其中哈尼族占99.85%,彝族占0.1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2人,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乡。由于受

地理、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全乡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2010年,全乡人均有粮仅309公斤,人均纯收入仅1750元,是全县最贫困的一个乡。

(二)布都自然村:布都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 村委会2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2.73平方公里,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5.8℃,年降水量1672毫米,适宜种植大豆,荞子等农作物。有耕地238.27亩,其中人均耕地1.1亩;有林地1175.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0户,有乡村人口217人,其中农业人口217人,劳动力16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1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格马自然村:格马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3.15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668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274.72亩,其中人均耕地0.68亩;有林地2427.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6户,有乡村人口404人,其中农业人口404人,劳动力30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99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3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腊咪自然村:腊咪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

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1.81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1672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158.07亩,其中人均耕地1.02亩;有林地839.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1户,有乡村人口155人,其中农业人口155人,劳动力11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4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新寨自然村:新寨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5公里。国土面积3.32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1660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289.43亩,其中人均耕地0.85亩;有林地1442.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0户,有乡村人口341人,其中农业人口341人,劳动力26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52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5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五、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2011年,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1个村委会4个自然村,覆盖231户,1420人。

(一)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按安居房、基本口粮田、农村清洁能源、农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工程、通电建设、自然村内道路、自然村通行政村道路、劳动技能培训、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工程建设十个部分进行。总投资1345.22 万元。

1.安居房建设工程:民房改造 231 间(投资 231 万元)。2.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 基本口粮田建设 1420 亩(投资 142 万元)。

3.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节柴灶231 口、大阳能231 个(投资38.12 万元)。

4.农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饮水工程 4 件(投资80万元)。

5.农田水利发展工程:新建农田水利14000米(投资140万)。

6.通电工程:通电工程往年建设完毕(投资0万元)。7.农田水利发展工程:新建农田水利14000米(投资140万)。

8.自然村内道路建设工程:道路建设工程41公里(投资480万)。

9.劳动技能培训工程:培训劳动技能1112次(投资44.5万)。

10.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工程: 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249户(投资99.6万)。

(二)资金筹措总方案

项目预算总投资 1345.22 万元。

六、时间安排

(一)制定规划阶段:2011年3月上旬至3月底;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4月上旬至4月中旬;

(三)建设实施阶段:2011年6月中旬至2012年4月中旬;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

七、工作职责

(一)县级领导小组职责。统揽示范村建设全局,审核建设规划,协调、整合、统筹各部门项目资金,督促、检查和指导项目建设,确保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顺利实施和完成。

(二)县发改委职责。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的各项具体工作,定期收集并通报建设进展情况,做好信息宣传,收集档案资料,组织项目验收,做好总结和资料归档,推广工作经验。

(三)县级有关部门职责。按照县级领导小组的安排,整合、调节、安排建设资金及物资,督促资金、物资落实到位,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参与各项建设,完成部门所承担的各项任务。

(四)戈奎乡党委、政府职责。制定建设规划,宣传发动群众,管理资金物资,组织实施项目,落实各项任务,整理档案资料,做好工作总结。

八、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发展建设是州委、州政府根据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 7

展需要,为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州小康社会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戈奎乡被列为全州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乡镇之一,项目来之来易,机遇千载难逢。各有关部门、戈奎乡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将及时把思想统一到州、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实施这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重大意义,把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作为各有关部门、戈奎乡党委政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用项目攻坚的决战态势,全力以赴,精心安排,深入落实,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做出亮点,树好样板。

(二)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由县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领导小组总揽,戈奎乡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县发改委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验收工作。为切实抓好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戈奎乡成立以乡人民政府乡长为组长、联系扶贫工作的人大主席、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为副组长,扶贫、财政、农技、林业、水管、民政等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项目的规划、实施等具体工作。村委会也成立相应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督促,并层层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和责任人。为项目 8 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整合资金,统筹使用。县直各有关部门按照县领导小组的要求,对涉及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村倾斜。各部门在申报项目时,加强协调沟通,尽量把建设项目安排在这几个村,发挥整体效益,避免撒“胡椒面”。县领导小组做好项目申报的把关、审查。县发改委加强对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项目申报的综合协调服务工作。通过整合资金,确保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资金的足额投入。

(四)积极宣传,发动群众。深入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开展耐心细致的群众思想工作,努力激发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依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让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唱主角,充分发挥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掀起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新高潮。

(五)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县发改委定期组织开展对整乡推进新农村示范乡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给予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坚持标本兼治,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督查机制、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全力保障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项目建设按时按质按量有序推进。

九、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十有”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可有效培植后续财源,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优质产业,选择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项目的实施,可进一步巩固提升深度贫困群体人均5亩的经济林果,进一步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开发中药材产业,突破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通过项目的实施,还可以发展壮大畜牧业,种养殖业并举,把畜牧业培植成支柱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项目的实施,通过加大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力度,粮食产量可明显增长,通过对茶叶、八角、紫胶产业增加科技投入,可促使茶叶改造升级,增加产值,使八角、紫胶产业规模化进入盛产期,直接增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收入;通过对核桃产业增加管护投入,可巩固提高核桃成活率,从而为把核桃培植成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新兴的支柱产业,增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收入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扶持农户发展养殖业,可改变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群众长期以来“养鸡为换盐,养猪为过年”的小农经济模式,直接增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收入。同时,每个村寨拥有几个卫生厕所可减少疾病传播机率,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群众发病率减少,可节约就医费用。

(二)社会效益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将显著改善,改善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项目的实施,村容村貌将得到有效整治,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基层组织等基础设施将得到显著改善,农业增收、贫困群体致富能力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将得到明显增强,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将深入推进,有利于大幅提高村民整体综合素质。通过实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推进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综合素质,逐步形成村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农村新气象。

(三)生态效益

改善项目覆盖区生态环境。实施绿色产业培植,进行植树造林,将大大改善项目覆盖区生态结构,有效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改善项目村寨地质环境。由于实施卫生路、排水沟、改厕、改厩工程,建立了科学的村寨排水和排污系统,可有效保持村寨及周边原生态的地质条件,从源头上控制地下土层 11 的腐化,能有效预防项目村寨地质灾害的发生。

改善局部气候。由于实施绿色产业培植,进行植树造林,增加了植被覆盖率,通过光合作用,造成地物形态的结构改变,这种改变必然会通过各种过程传递到大气中,影响原有的大气底层结构,形成与植树造林前不同的局部小气候,创造了农业生态的有利环境。

戈奎乡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四月十日

附:云南省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

气候变化与贫困弱势群体 篇3

这张图是河北省怀安县的两个儿童的手,是我5月份拍的。他们可能已经两个月没洗手了,因为没有水。气候变化对全人类都有影响,但对不同的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从全球来看,对非洲、南亚还有太平洋岛国的影响程度更为严重。听说在巴厘岛会议上太平洋岛国对美国的抨击特别尖锐,为什么?因为他们面临生存或者消亡的威胁。

在国内,气候专家也曾讨论到,气候变化对于中国各个地区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西北地区工作得比较多,我们看到整个西北地区显示出来的是一个逐渐干旱的过程。在西南地区由于冰川的消融所带来的退化,还有泥石流也是比较严重的。还有东北粮仓沙漠化趋势加剧,农牧业和农村地区受影响大,水资源、农业生产条件改变使农业成本大幅增加,影响相对于城市来讲是更为严重的。一些战略性的行业受影响比较大。

再就是气候变化对弱势群体贫困人群的影响也更为最突出。我们国家70%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和偏远地区,由于地理分布,这是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这里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最贫困的人群影响程度反而最大,这是不平等的。为什么说不公正呢?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贫困人群,他们实际上从碳排放中得到的受益是最少的,他们产生的碳排放是最少的,受益最少或者说排放最少,反而受到的影响最大,损失最大,这种现象是一种不太公平的现象。在国际上谈判的时候强调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是小的,反而受的影响很大,是一种国际的不公平,但是在国内我们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公民社会在行动》的报告里面有那样的数据,从人均的排放量来讲,我们农村的居民人均的排放约占城市的一半,在我们国内也有一个公平问题。

为什么灾害“青睐”穷人呢?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贫困人群没有资源,没有预防措施,一遇上灾害直接就冲击他们的粮食来源,甚至有时候没有粮食储备,不得不吃来年的种子(有资料证明这点)。再有,就是农村社区不像城市,没有基础设施资源也比较少。第一,是贫困人群的获取资源和咨询能力机会都比较少。最后,是说贫困人“被选择”成为灾害的受害者,比如说排洪区,特别是当农村和城市发生潜在冲突的时候,往往城市的居民被优先的考虑和保证。举几个我们工作区域的案例:

这个案例发生在河北省张北县纳令村。几乎所有的水井在过去几年内干枯,全县20多个村庄存在吃水问题。村民从邻村挑一桶水往返需40多分钟,旱季时邻村拒绝他们前往挑水。那里人均年收入仅400~500元,全村130多户人家已经有30多户放弃村中土地搬迁,处于萎缩状态。水利局承诺打几百米深的机井,但水源属于几万年前岩层中的水,不可再生,不可持续。他们每口井都是干的,我说这个井是什么时候干的?他说最近十几年,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基本上全年都有水,现在没有水了。

还有怀安县的北郭家窑村,1995年因居住地逐渐缺水,整村移民到平原地区。由政府协调部分耕地,人均水浇地仅0.4亩,50%以上收入依赖外出务工。与邻近村庄关系紧张,处于孤立状态,只能依赖当地政府协调关系。大部分土地属高价租种当地驻军的土地,租金高昂(480元/亩)。因为占有其他村庄的土地,我们可以叫做气候难民,或者气候移民,他们是一种移民的状态,不跟邻村来往,只能靠政府。

这是甘肃省张家川县李庄村,他们也是一个缺水的村,跟其他村庄的矛盾非常大,我们通过资助,让他们找到了水源,这个村有五个自然村,有两个村缺水严重,我们想资助它打井,也找不到水源,这不是给予经济上的资助所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西南地区发现一些案例,广西省在2006年至2007年旱灾是比较严重的,广西南部不是一个缺水的地方,2006年的时候第一次遭遇了饮水困难,我们工作人员说要给他们修水塘,他们说不用,我们那儿水多的是。

贵州雷山县掌批村10天内灌溉水渠两次被冲毁,村民借钱抢修。贵州雷山县甘吾村部分旱季来水减少,部分田地由种植水稻改为种植小麦。这是一个被冲毁之后的危房。面临这些问题和挑战,就像这些案例所出现的,贫困地区返贫,因为农村家庭的收入减少,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外出打工,给留守人员造成社会问题。

我们机构还关注气候变化和性别的关系,在所有弱势群体当中,我们发现女性相比男性付出的代价更大,在全世界人口当中,贫困人口70%是女性,中国没有精确的统计,估算至少60%上是女性。在撒哈拉以南地区75%以上的家庭消费食物是由妇女生产,在每一个村见不到青壮年男性,基本上是小孩和老人,我国估计这个数字也不会低。根据政府IPCC的预测,妇女的负担比较沉重,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她们负担比较重。气候变化也加重了她们的负担,比如在陕西修沼气池的项目,妇女不太欢迎,没有人帮她们,她们劳动的强度非常大。

再就是越来越依赖于外出打工,好像妇女的贡献不是那么大,因为现在花钱都是打工的钱,妇女的地位没有得到提升。中国妇女的地位很低,我看到一个数字据说女性村支书的比例非常少。

贫困生群体 篇4

一、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能力发展状况及原因分析

1. 现状分析。

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字统计, 目前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为大概在25%~30%之间, 特困生的比例在8%~10%左右, 而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比例要远高于这个数据。由于经济困难,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就造成了贫困生的个性特征, 因此贫困生不仅仅面临着经济困难, 还要面临心理困惑、学习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在心理方面。贫困生因家庭贫困普遍性格内向, 沉默寡言, 甚至极个别会非常孤僻, 恐惧与人接触、与人沟通, 无意识的把自己封闭起来, 但是同时他们又有较强的自尊感和自卑感。内心非常敏感, 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大多数经济困难生的心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学习能力方面。贫闲生往往承载着家中很高的期望, 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高考成绩不够理想者, 他们觉得考入高职院校已经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总觉得愧对父母。所以进入高职后, 一方面他们主观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获得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一旦这种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 高职贫困生就会觉得愧对父母, 产生内疚感, 从此容易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爱好, 严重的甚至对人生悲观绝望。

2. 原因分析。

(1) 客观环境造成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发展。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 父母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收入, 同时经济来源的渠道少、收入水平低;另外一些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学生中父母多为下岗工人, 经济收入低, 生活较为困难。在他们的潜意识中, 他们认为要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只有通过努力学习, 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并改善家里的条件, 为此他们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几乎都投入到学习书本知识中, 对外界的了解和接触很少, 社会阅历程度也相对较浅。 (2) 来自社会和自身的双重压力, 经济困难学生不能较好认识自我。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高职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因为学校定位等体制原因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距, 处在一种弱势地位。而高职贫困生因经济困难产生心理自卑, 缺乏自信.在一定程度也影响了他们的自身能力的培养。

二、对策研究

1. 构建良好的扶贫体系, 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及家庭的后顾之忧。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主要有以下几种资助途径———奖学金、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当前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并且奖学金往往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贫困生, 特别是农村生源的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相对其他非贫困生而言明显偏低。因此奖学金获取条件可向贫困生倾斜, 或者单独有针对性的设立“贫困生奖学金”, 以保证奖学金真正在资助贫困生方面发挥作用, 同时能更好的激励学生的积极上进的心态及奋发图强的精神。

2. 积极引导学生勤工俭学。

银行贷款和国家奖助学金是缓解学生经济困境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勤工俭学, 把勤工助学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 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劳动和服务获得报酬。经济的独立是个人独立的前提条件, 勤工助学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 培养他们自尊自爱和独立意识, 使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生活问题, 从中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同时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也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提高自己的口才, 锻炼自己的处事能力。学校有条件的也可以增加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 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创建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 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

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 贫困生的成才以及发展都离不开学校这个大环境, 为此营造一种宽松、平等、文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氛围对贫困生提高自信心尤为重要。首先要提倡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精神, 反对铺张浪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其次高职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特别是适合贫困生的, 让贫困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最后是班主任和辅导员, 还是其他任课老师, 都应主动积极了解贫困生的内心, 用心去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 及时帮助贫困生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4. 做好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贫困生因为经济的贫困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问题, 这是影响其健康发展及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应该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学校对贫困生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 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是消除其心理问题的重要方法。首先学校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部门, 提供电话、校刊、校园网络等多种心理咨询方式和辅导的载体, 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选择自己喜欢、愿意、可以信任的咨询方式。其次积极开展心理教育, 努力帮助贫困生解除心理贫困, 引导贫困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自我排解, 增强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如何克服和战胜困难, 做生活的强者。再其次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特别是新入校的新生,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访问调查, 发现问题, 及时做好心理辅导, 尽量做到防微杜渐。帮助学生尽可能地保持乐观、积极、稳定、健康的心态。最后主动积极的和学生家长沟通, 把学生平时在校期间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及时地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同时从家长那里也可以较好的了解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想法等, 通过学校和家长的联手, 共同应对出现的问题, 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 高职大学生与其他一般大学生在教育模式及培养目标上有较大的区别, 高职生重在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积极探索扶助贫困大学生的新途径、新方法, 要争取为社会培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能够不断创新进取的新一代实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毅, 何伟光.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 2008, (1) :125.

[2]冯森.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07, (18) :165.

[3]彭梅.高职经济困难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 2011, (7) .

[4]杨岚.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及解决的新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5) .

贫困生群体 篇5

一、用爱心感化学生

我班的刘淼鑫同学从小生活在老家,去年爸爸把他从老家接回来,但是姐姐却对他到这个家十分不满,认为刘淼鑫的到来夺走了原来属于她的一切,而妈妈也好像跟他有点生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的内战使他日感到苦恼伤心,幼小的心里留下了一层阴影,使他日性格孤僻,不善表达,没有朋友。为此,我经常找他谈心,做思想工作,并且告诉他妈妈是非常爱他的,而且还把他妈妈请到教室来与他谈心,同时,安排性格活跃的同学做他的同桌。通过老师、妈妈与他谈心,同学们的帮助,终于感化了他,一天,他

对我说:冯老师,我再也不自卑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让爸妈看看,我是个乖巧的孩子。他说到,也做到了,果然在第一学期其中考试中,他的成绩比以前提高了一些。在期中表彰会上,我表扬他取得的进步。而他却害羞地说:冯老师,我这次考试没考好,对啊,虽然你没有考在全班前几名,但是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知道用心去学习了,这就是你的进步。如果以后在学习上多用心、多下些功夫,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在爱的呼唤下,他变得乐观开朗了。

二、用关心来重视学生。

有的学困生不是智力差,而是没有人监督、没有人指导,才致使他的学习跟不上别人。我班学生张新由于父母离异,妈妈到外地去打工,把他留给了姥姥照顾,可是姥姥又不认识字,所以他的学习才跟不上。既然他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家得不到温暖,那么在学校大家庭就更需要老师、同学的关爱和温暖。我特意安排学习成绩好一些的学生做他的同桌,每天督促他完成作业。课堂上也为他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发言,增强他学习的自信。由于他基础很差,我安排同学每天为他补课。他感到,尽管缺少了父母的亲情,但多了几十位同学和老师的友情。他的心目中,慢慢洒进了阳光。

三、用信心去鼓励学生

有的学生总是恨自己笨这些学生主要是学习态度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的失败,所以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有一句俗话说的好,一个人的最大敌人就是自己。如果你能战胜你自己,你就是最后的胜利者。我班的学生,他口头表达能力极强,可就是老师教的知识记不住,每次考试都是全班倒数第一名。针对这种情况,我常常在课堂上抓住他回答问题完之后,及时表扬他,老师相信你也一定能够记的。随着持之以恒的多次暗示他自我教育,他对自己有了自信,开始主动坐下来识记生字及词语了。

四、用决心去监督自己

不按时交作业、书写速度太慢了。每天没写完作业的老是他?他怎么学点东西这么费劲呀﹗这就是学困生——张海澎的特点。让我这个老师的一度感到很苦恼。帮助了、教育了、也批评了,怎么就改不了呢? 有一次,和一位老教师说起了他,老教师对我说了一句话:你作为教师应该坚持去把他的这个毛病给改过来,而不能在这说一说,要持之以恒,不能再让他继续发展下去。听了老教师的话我也开始进行了反思:是呀,如果我们不尽快帮助他改正过来,那以后怎么办呢?想到这,我决心去改变他。在课间,放学后的活动空隙我经常和他在一起,和他聊天,和他说笑,听他给我讲他所知道的课外知识。渐渐地,我从他的身上发现了他的可爱之处,我问他爱不爱学习?他很认真地告诉我:爱。我又问他想不想把学习成绩提高下去?他又很认真地告诉我:想。于是我对他说:要想提高学习成绩,上课的时候就要认真听讲,写作业的时候不能一边玩一边写,而且要把写字的速度放快一些。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

学习其它的知识。他又很认真地对我说:老师以后我肯定会的。我也很认真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确实发生了变化。写作业时也快了。能够按时交上作业了。看到他的变化,我在高兴的同时也在想:在遇到这样的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能只凭自己的想当然,一下子就放弃,稍有一点进步的希望能要去争取,一个也不能丢弃。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我们的教育才会达到它真正的目的.教师要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状况,找出问题的根源。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完成规定的课业;对因父母离异,遭受挫折或因生理缺陷导致性格孤僻、自悲的学生,要加强生活上的关心,心理上的关爱,帮助其走出抑郁的心境。在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用爱心、真心去感化他们,这样他们就不会再差下去了。

德 育 案 例

新 建 小 学

贫困生群体 篇6

相对剥夺感反映了人们要求改变目前状况的愿望,这种愿望会转化为不同类型的实现目标的行动,并产生正面或负面,积极或消极的不同社会影响。比如,合理竞争、盲目攀比、平均主义等等均属此列。但对于贫困群体而言,更多的是起到一种消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加剧了社会焦虑心理的产生。由富裕阶层较高的经济生活水准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会引发贫困群体的高期望、高失落感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相对剥夺感,这是社会焦虑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现象在城市里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果这种心理没有得到有效的疏导,就会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指数型的扩散状态,从而使社会制度相应弱化与紊乱,并使社会成员和长期性行为难以得到制度层面的有效保证。由于从事长期行为的人,只承担长期行为的成本,而得不到长期行为的收益,其结果只能是短期行为的普遍化。相对剥夺感和社会焦虑存在着共生共长的双向恶性循环联系,将给社会治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损害社会公正原则并降低社会的整合程度。贫困群体的利益要求和自尊得不到实现,会感到压抑、自卑、无助、受挫、孤立,使得该群体的社会心理趋于冷漠化,对社会问题及自己身边的人与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害,均持观望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种不正常的心理会发展为反社会的心理或者宿命的心理。基于对现实的无奈,许多贫困居民将目前的生活境地片面地归结于由于强势群体的存在而导致自身的贫困,而无法客观地评价自身现状的成因,使社会成员的行为更加没有规则的约束,且往往采取一些粗暴的反社会行为,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了社会的整合和良性运行。这种无助与受挫感,如果不能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安排加以宣泄、疏导,有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社会矛盾的一个新的焦点。

——限制了社会成员潜能的开发。社会成员潜能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各项需求的满足状况。存在严重相对剥夺感的贫困群体面对的是自身的生存危机,其生活的主要目标取向只能是限于满足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求,而无力顾及其他需求层面。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使贫困者的潜能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强化了“今不如昔”的怀旧心理,妨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当前,贫困群体的不满心态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生活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社会资本占有量的悬殊、社会地位的绝对低下、公共秩序的混乱与社会治安的恶化等。与其它群体比较所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强化了该群体的惧变和怀旧心理。在市场风险和社会生活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刺激下,一些人开始留念起“吃大锅饭”的安稳日子;生活水平、社会地位的悬殊使他们厌倦目前的社会制度安排,怀念“平均分配”的计划模式。这种心理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便会形成局部性的抗拒改革的不安全隐患,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阻碍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大部分存在相对剥夺感的贫困群体所看重的是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很难产生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和冲动(特殊条件下的社会动员和集群行为除外);很难积极而有效地参与社会性的事务,这样就阻碍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贫困群体相对剥夺感的存在,还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

贫困群体相对剥夺感的若干社会调适

为了有效地克服、疏导由内外部环境所导致贫困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心理,以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建立有效的社会心理疏导安全阀机制。美国著名的冲突论社会学家科塞认为:社会冲突产生于社会报酬的分配不均以及人们对这种分配不均表现的失望。科塞提出要建立社会安全阀制度,这种制度既可以发泄积累的敌对情绪,又可以使统治者得到社会信息,体察民情,避免灾难性冲突的爆发和社会结构的破坏。有效的社会心理疏导安全阀机制是使人们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和释放,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它应包括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和非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两种主要形式。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是指设在医疗机构中,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治疗人员运用心理治疗技术,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实施个别或集体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非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主要是指能发挥心理疏导功能和“社会安全阀”作用的某种制度体系。要在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以及其他反映、采纳社情民意的制度的同时,在我国构建出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社会问题信息采集、反馈系统,设立由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负责的社会情绪宣泄场所,通过专业心理治疗人员的沟通、疏导等,努力地为社会成员提供正常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将平时因遭受挫折而蓄积的敌对、不满等消极情绪予以宣泄、化解,从而改变认识、理顺情绪、恢复心理平衡,从而把可能造成的负效应降至最低程度。

——从基本需要满足入手,确保贫困群体能够不断地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获得益处。保证社会成员对于日常生活消费品的满足,努力降低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使社会成员对于社会转型的不适心理不至于加剧。应该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像教育、健康和卫生这样的公共服务事业,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要建立合理的再分配制度。在二次分配中,可按照关怀和分享的原则,通过资源的分享换来社会的稳定,使富人和穷人都能获利。此外,社会和政府需要对贫民的脱贫机制提供一个“加速器”,尤其是需要产生一个贫者变富、富者变穷的社会机制,而不是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悲剧效应。很显然,促使贫者致富,有助于对贫民阶层产生一个示范效应,鼓励他们的奋斗精神;而富者也可能破产、变穷的社会环境,则有助于强化富者的危机意识,而且也能给众多穷人一个公平竞争的符号启示。

——建立起系统、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增进人的平等、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并推动社会发展。当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制度仍很不完善,应增大投入,动员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构建起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共同构筑的完整的“社会安全网”,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4项制度。对于贫困群体应该采取“治标性的输血”和“治本性的造血”相结合的方法,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切实地解决贫困问题。

——发挥主导价值观作用,强化理想信念。缺少了主导价值观念和信念的国家和民族是不会有凝聚力的。对个人来讲,如果没有规律性的观念,没有对平凡和普通常识的坚定认可,就会“随波逐流”,容易迷失方向,导致心理紊乱。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主要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观念,和与承认个人利益为前提的集体主义观念,这样的主导价值观,必然能够有利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只有不断地强化这种理想信念,才能更好地疏导和释放由相对剥夺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最终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

贫困生群体 篇7

一贫困生特殊群体的概念和界定

1. 贫困生特殊群体的概念

所谓贫困生, 是指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6月26日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财[2007]8号) 中的所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即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 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2. 贫困生特殊群体的界定

做好贫困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必须科学界定贫困生的范围。在实践中, 当前多数高校主要依据三个因素来界定贫困生。一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每月消费支出;二是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三是学生交纳学费状况。其中, 学生在校期间月消费支出水平最能反映其家庭经济状况。但在实际的认定工作中, 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综合考虑物价上涨、生活需求变化等诸多动态因素, 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便于操作的定量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 建立标准更新的动态机制, 这样才能使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行为状况分析

一方面, 在当前大众化的教育背景下, 贫困生特殊群体的政治态度基本是好的,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认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有比较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在被调查的贫困生中, 有17.74%的人是共产党员, 有41.13%的人是入党积极分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政治上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关心国家大事;生活上积极乐观, 能正确面对现实, 生活节俭, 乐于助人;学习上勤奋刻苦,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这些说明贫困生的思想状况在整体上是稳定的。

另一方面, 通过对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等方法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发现贫困给贫困生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压力, 对他们的学习、就业、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1. 学习生活面临困难

对于贫困生来说, 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无疑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 不稳定的经济来源使得他们在学校生活得很压抑。虽然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家庭贫困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但从实际学习情况来看, 贫困生的学习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难以保障, 使得他们不得不四处奔波打工、勤工助学而无法保障应有的学习时间, 或者因身心压力和生活困难学习精力不能集中, 致使学业受到影响, 这使得部分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2. 就业择业面临困境

贫困生与同学相比, 就业压力更大。一方面, 贫困生既没有殷实的家庭经济基础作后盾, 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脉”, 他们只能依靠自身单薄的力量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不菲的就业择业成本面前, 他们背负着家庭的期望和还贷的压力, 思想包袱过重。另一方面, 贫困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 职业取向功利, 收入因素往往成为他们考虑的首选, 加上绝大多数贫困生在选择地域时倾向于大城市, 不愿意回到家乡或者欠发达地区就业, 择业范围受到限制。

3. 心理状况面临危机

经济上的负担使得贫困生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贫困生一般不爱参加集体活动, 处事谨慎、情感脆弱, 对事物敏感, 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一旦他们的理想与现实有了很大的差距, 他们便容易产生焦虑和自卑感, 常将自己封闭起来, 性格逐渐变得内向、自卑、多疑、焦虑、孤僻, 甚至形成心理障碍。贫困生特殊群体心理问题的存在, 既影响学生的学业和健康成长, 也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不利影响, 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思考和挑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贫困生特殊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对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思想认知存在偏差

一些来自边远山区或农村的贫困生, 由于当地经济文化落后, 教育水平有限, 造成他们在信息量、知识面、兴趣特长等方面与其他大学生有一定的差距, 导致他们在思想行为、认知等方面出现偏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有一部分贫困生因经济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 而对未来前途迷茫悲观, 感到消极无望, 由此引发了他们对当前社会及改革的偏激看法和对社会的不适应等一系列问题。

5. 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渴望与人交往、得到尊重和肯定是人类基本的情感需求。贫困生内心同样也渴望与人交往和交流, 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肯定。但是, 贫困生由于囊中羞涩, 他们无力承担各种交际费用, 导致一些聚会、集体活动等无法参加;外表上的寒酸常常使他们自惭形秽, 没有较多的优势, 自信心不足等都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为了缓解生活上的困难, 贫困生课余时间要忙于各种勤工助学, 也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去参加各种交际活动。这使得贫困生们在人际关系上趋于自我封闭,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常常被边缘化, 久而久之, 容易导致行为孤僻, 有时甚至还会产生交往恐惧。

三加强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 建立贫困生特殊群体学生档案, 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深入学生实际, 摸清底数, 建立贫困生特殊群体学生档案, 是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通过查阅学生档案, 关注学生缴费情况, 平时学习、生活表现, 与家长沟通, 发放调查问卷及个别访谈的方式等来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以需要为原则, 制订科学的贫困生界定标准, 建立贫困生特殊群体学生档案。随着对贫困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 及时调整和更新档案内容, 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以确保对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2. 将帮困扶贫与励志育人结合起来

对贫困生经济上的援助是不可或缺的, 解决经济问题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一是继续完善“奖、助、贷、减、免”五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制订严格的评比标准, 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各类奖助学金的评比工作, 让那些最需要得到帮助的贫困生最先得到资助。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工作, 通过启用助学贷款诚信机制等途径, 缓解高校资助经费不足的矛盾, 帮助贫困生贷款上大学。开辟入学“绿色通道”, 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适当减免学费。二是积极开辟勤工助学渠道, 如在高校设立“三助”岗位, 加强与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 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在校外设立一些长期、固定的勤工助学岗位, 为高校贫困生走出校门参加有偿服务提供机会, 让贫困生在课余时间和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参加适合于自己的勤工助学活动, 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减轻经济上的负担, 提高自己的成就感和实践能力, 最终实现变“输血”为“造血”;变“依赖”为“自立”。

在经济上对贫困生进行援助的同时, 还要努力做好他们的励志教育, 将帮困扶贫与励志育人结合起来。对贫困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 使贫困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和刻苦勤奋、奋发向上的学风, 培养其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还要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 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挫折调节能力, 将挫折产生的消极影响转化为前进的积极动力, 确保贫困生特殊群体的精神、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集多种教育形式为一体的、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由于贫困生所处的特殊环境, 他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心理波动较大, 急需心理健康的教育, 让贫困生得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正确认识自我, 形成健全的人格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课, 利用心理专题讲座、报告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当前贫困生的现实情况进行剖析, 帮助贫困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 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提升贫困生的思想认识。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师通过个别谈话、电话咨询、网上咨询、团体辅导的形式开展日常性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 让贫困生有倾诉的机会, 为疏导和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保障。三是建立贫困生心理问题防御和干预机制。定期对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活动, 发现心理障碍及时干预解决。

4. 优化育人环境,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应组织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优化育人环境,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生活上互助、学习上互帮、思想上互动等形式让贫困生从各方面得到帮助和关怀, 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 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从而使他们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认识自我, 增强适应能力, 消除心理困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教育工作。只有真正正视现实, 从大学生思想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出发, 关注贫困生生特殊群体的动态特点, 及时、准确、系统地掌握这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及心理表现, 深入调查和了解家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出现的新问题, 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增强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既有利于贫困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也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贫困生特殊群体在高校学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贫困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对贫困生特殊群体的思想行为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生特殊群体,思想行为状况,对策

参考文献

[1]赵长渝.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11 (5) [1]赵长渝.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11 (5)

[2]徐凤宝.基于心理因素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论坛, 2008 (6) [2]徐凤宝.基于心理因素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论坛, 2008 (6)

[3]陈宋芳.加强高校贫困资助生德育工作的对策与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 [3]陈宋芳.加强高校贫困资助生德育工作的对策与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

[4]朱继国.新形势下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技术与市场, 2011 (5) [4]朱继国.新形势下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技术与市场, 2011 (5)

[5]王雅君.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5) [5]王雅君.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5)

贫困生群体 篇8

时有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甚至社会冲突与贫困人群生计无着或者缺乏社会支持多少有些关联。政府为低保人群提供法定性质的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福利,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该群体的基本生存;基于非正式关系的社会支持网络是该群体获得其他支持的重要来源,它可以弥补政府制度性支持的不足。

长期以来,国家为了改善和缓解贫困群体的贫困状况,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扶贫方式。无论是救济式扶贫,还是开发式扶贫,都注重提高贫困群体的收入,而忽略对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网是满足困难群体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重要社会资源,研究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将为反贫困提供新的视角。在社会支持网的帮助下,人们能更好地缓解和处理在生活中遭受的压力和危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能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增加生活福祉。

关于社会支持网的研究最早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学者在心理学、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概念,巴恩斯则将 “社会网络”的概念用于挪威渔村阶级体系的分析。多年来,社会网络分析已经积累了格拉诺维特(Granovetter) 的关系强度理论、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伯特(Burt)的结构洞理论以及詹姆斯·科尔曼(J.CoLeman)等人的社会资本理论等。随着对社会网络的深入研究,由社会支持构建出的关系网络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它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中不断规范与完善,成为解决个体或家庭生存与发展困境时不可缺少的研究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社会支持网络的视角分析弱势群体以及贫困群体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1~6〕社会支持网研究成果丰富,已有研究表明:贫困群体从个体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的资源,能够有效支撑其基本生活,它们与社会保障制度一起,构筑成社会安全网。社会支持网在满足困难群体物质与精神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既有研究也存在四个非常明显的局限,第一,尚未形成关于社会支持网的统一定义与测量工具,社会支持网规模的研究成果没有可比性。第二,现有研究通常将城镇作为一个研究总体,未对城市与乡镇进行严格区分。显而易见的是,乡镇既带有乡村特点,也带有城市特征,同时还是一个相对独立于乡村和城市的社区,研究时应该有所区别。第三,关于社会支持网的研究多集中针对城市或农村的特定群体,如老人、农民工、学生、妇女、穷人,对低保人群关注较少。第四,对于贫困群体的界定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笼而统之的 “穷人”或贫困地区概念已经引发了 “扶贫精准性”命题。精准扶贫的首要前提是确定需要扶持的对象,低保人群无疑是比较容易识别的相对确定的贫困群体。

二、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

本研究是课题组继2011年在四川农村开展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研究后的持续性研究,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问卷、分析工具等与王卓等(2013)对四川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研究保持一致。在控制信度的前提下,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分析视角,以乡镇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实地调查四川部分乡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现状,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个案的深度访谈,分析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构成和关系强度等,并比较研究乡镇贫困群体和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共性与差异性。

本研究将社会支持网分为经济支持网、生活物品支持网、劳务支持网、社会交往支持网四个子支持网,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假设如下:

1.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分析及其与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比较

个体拥有的社会支持者的数量称之为社会支持网的规模。受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个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社会支持网规模越大,支持者越多,个体越能更好地处理生活与工作事件。本研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定量分析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总规模,并与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进行比较。研究假设1: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小于农村。

2.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

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是指社会关系网中的个体与为其提供帮助的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分析何种关系类型提供何种帮助,何种类型的关系在社会支持网中发挥重要作用等问题。本研究将关系类型分为亲属与非亲属两大关系类型:亲属主要是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其他亲戚;非亲属主要是朋友、邻居等。研究假设2:乡镇贫困群体获得的经济支持、生活物品支持和社会交往支持主要来自于强关系,弱关系的支持主要是劳务支持。

3.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关系强度

社会支持网关系强度是指被支持者与支持提供者的关系亲密度。本研究采用格拉诺维特确定的互动频率、情感密度、信任程度、互惠程度四个指标分析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关系强度。研究假设3:强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中发挥主要作用。

4.乡镇贫困群体个人特征与社会支持网的关系研究

社会支持网潜在的理论假设是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越大,人们越有可能从中获取较多的资源,因此社会支持网的规模研究尤其重要。在以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个体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等变量对社会支持网规模的影响。研究假设4:婚姻状态显著影响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

三、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四川南部某国家级贫困县(以下简称L县)的李家镇为田野调查点,对该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进行典型性分析和研究。李家镇是集该镇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典型的传统小城镇。李家镇于2001年开始实施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镇政府根据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判定该家庭是否属于低保范围,然后将该家庭中的弱势成员确定为低保对象。李家镇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幅度为每人每月100元到300元不等。李家镇共有低保对象50人(2014年),其中男性26人,女性24人。本研究对李家镇所有低保对象进行了结构式问卷面访调查,同时选择6个典型个案进行了深度访谈。样本的人口学特征参见表1所示。

四、主要研究结果

1.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分析

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4.48,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0,标准差为2.78。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很小,且差异比较大,12%的受访者无社会支持,50%的受访者其社会支持网规模少于4人。参见表2所示。

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平均规模偏低。支持网中经济支持、生活物品支持、劳务支持、社交支持都十分薄弱。分析各子网的结果如下:

(1)经济支持网规模为1.12。乡镇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网规模是指乡镇贫困群体获得来自他人的无偿货币支持的人数。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经济支持网规模平均为1.12,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4,标准差为1.154,40.0%的受访者没有获得来自他人的无偿货币支持。参见表3。

(2)乡镇贫困群体生活生活物品支持网规模为0.6。乡镇贫困群体生活物品支持网规模是指乡镇贫困群体获得来自他人提供的生活用品以及家具或是其他实物帮助的人数。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物品支持网均值为0.60,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标准差为0.926,64.0%的受访者无来自他人的生活物品支持(参见表4)。

(3) 乡镇贫困群体的劳务支持网规模为0.94。乡镇贫困群体劳务支持网的规模是指乡镇贫困群体获得来自他人劳务支持的人数。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劳务支持网的均值为0.94,最小值为0, 最大值为3, 标准差为0.89, 参见表5。38%的受访者没有获得来自他人的劳务支持。

(4)乡镇贫困群体社交支持网规模为1.82。乡镇贫困群体社交支持网规模是指与乡镇贫困群体日常社会交往的人数。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社交支持网平均规模为1.82,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5,标准差为1.28。20%的受访者无社会交往(参见表6)。

2.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分析

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关系构成主要来自亲属关系,占比71.5%;非亲属关系的贡献比较弱,占比28.5%。参见表7。

乡镇贫困群体的亲属关系中,父母被提及的频数为13,占比5.8%;配偶被提及的频数为25,占比11.1%;子女被提及的频数为102,占比45.3%;兄弟姐妹被提及的频数为17,占比7.5%;其他亲戚被提及的频数为4,占比1.8%。由此可见,子女在为乡镇贫困群体提供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亲属关系中,朋友被提及的频数为31,占比13.8%; 邻居被提及的频数为33, 占比14.7%。参见表7。

进一步分析贫困群体各子网的关系构成发现:

(1)乡镇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主要来自子女、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在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网中,子女被提及的频数为49,占比86%;去年一年提供的无偿货币支持为50500 元,占比67.9%。父母被提及的频数为3,占比5.3%;去年一年提供的无偿货币支持为17000 元,占比22.9%。兄弟姐妹被提及的频数为3,占比5.3%;去年一年提供的无偿货币支持1700元,占比2.2%。由此可见,为乡镇贫困群体提供经济支持的主要是子女,其次是父母,再次是兄弟姐妹。配偶、其他亲戚、朋友邻居很少为乡镇贫困群体提供经济支持。

(2)乡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物品支持主要来自子女。在乡镇贫困群体生活物品支持网中,父母被提及的频数为5,子女被提及的频数为23,兄弟姐妹被提及的频数为2。由此可见,亲属关系中的子女在乡镇贫困群体生活物品支持网中的贡献占比76.7%。

(3)乡镇贫困群体的劳务支持主要来自朋友邻居。在乡镇贫困群体劳务支持中,父母被提及2次,配偶被提及3次,子女被提及8次,兄弟姐妹被提及6 次。朋友被提及13 次,邻居被提及15次。亲属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劳务支持中占比40.5%,朋友邻居等非亲属关系占比69.5%。由此可见,在乡镇贫困群体的劳务支持构成中,非亲属关系发挥了较大作用。

(4)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交往支持主要来自子女和配偶。在乡镇贫困群体社交支持网中,父母被提及3次,子女被提及22次,配偶被提及21次,兄弟姐妹被提及6次,其他亲戚被提及3次,朋友与邻居被提及18次。亲属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交往支持中占比60.4%, 非亲属关系占比39.6%。亲属关系中的子女和配偶在贫困群体的社会交往支持中贡献较大,占比43.7%。

上述分析表明,本文的研究假设2成立。

3.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关系强度分析

本研究将关系强度划分为互动频率、信任程度、亲密程度、互惠程度四个维度,并用五点法测量。互动频率定义为乡镇贫困群体与资源提供者之间通过面对面、电话等方式交流的频率。②信任程度定义为乡镇贫困群体是否愿意相信资源提供者。③亲密程度定义为乡镇贫困群体与资源提供者关系亲近程度。④互惠程度定义为乡镇贫困群体与资源提供者互相帮忙的状况。⑤首先分别计算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四个子网的关系强度,然后加总得到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总体关系强度表(参见表8)。

分析发现:乡镇贫困群体与不同关系类型的关系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兄弟姐妹>子女>父母>配偶>邻居>其他亲戚>朋友。这表明本文的研究假设3成立。

4.个人特征与社会支持网的关系分析

(1)性别对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无显著影响。研究发现:乡镇男性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3.76,乡镇女性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25。F检验显示:均值差异的显著性为0.06 (>0.05),表明性别对社会支持网规模的影响不显著。

(2)居住时间对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无显著影响。通常在一个地方居住时间越长,越可能与其他人建立关系,获得社会支持。研究发现:居住时间在10年以下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3.68,居住时间在11~20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85,居住时间在21~30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40,居住时间在31~40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居住时间在41~50 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4,居住时间为51~60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居住时间在61年以上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4.5。F检验显示:均值差异的显著性为0.557 (>0.05),表明居住时间对社会支持网规模无显著影响。

(3)婚姻显著影响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研究发现:乡镇未婚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2.66,乡镇离异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2.25,乡镇丧偶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4.85,乡镇已婚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12。F检验显示:均值差异的显著性为0.036 (<0.05),表明不同的婚姻状况对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有显著影响。乡镇已婚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大于未婚、离异以及丧偶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婚姻能够显著地拓展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这表明本文的研究假设4成立。

5.基于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比较分析

(1)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显著小于农村。 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4.48,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8.63,各子网也呈现出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弱于农村的格局。进一步的方差分析和均值检验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显著小于农村(T=37.523,P=0.001<0.05)。四个子网中,除了社交支持网的均值差异性不显著外,乡镇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网、生活物品支持网和劳务支持网均显著小于农村。参见表9所示。这表明本文的研究假设4成立,也就是说不同社区类型对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有显著影响。

(2)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以亲属关系中的血亲为主。农村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和生活物品支持主要来自于亲属关系中的子女和兄弟姐妹,劳务支持支持和社交支持主要来自于非亲属关系的朋友邻居。而乡镇的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生活物品支持和社会交往支持主要来自于亲属关系中的子女和配偶,劳务支持支持主要来自于非亲属关系的朋友邻居。由此可见,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中,子女和兄弟姐妹发挥的作用较大。

(3)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中的强关系的作用胜过弱关系。农村贫困群体与不同关系类型的关系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朋友邻居>其他亲戚。乡镇贫困群体与不同关系类型的关系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兄弟姐妹>子女>父母>配偶>邻居>其他亲戚>朋友。分析可见,两类社区的贫困群体与亲属关系的关系强度胜过其他关系的关系强度。换言之,农村和乡镇的贫困群体在获得社会支持的过程中,强关系的作用胜过与弱关系。

(4)婚姻状态对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都有显著影响。就个人特征对社会支持网的影响来看,本研究与王卓(2013)关于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研究有同样结论,婚姻状态对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有显著影响,已婚者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显著大于未婚、离异、丧偶以及独居者。由此可见,联姻是拓展贫困群体个体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和讨论

1.乡镇贫困群体获得的社会支持很弱

在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乡镇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区类型,它不同于农村,却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同于城市,却离城市有 “一步之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乡镇犹如具有神秘功能的 “转圜机”,紧紧地扣住传统和现代的两端,使中国社会不至于因城乡差距而断裂。与此同时,乡村的传统性和城市的现代性又挤压着乡镇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致使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十分弱小,平均获得社会支持的人数为4.48人,12%的贫困群体无任何社会支持,完全处于与社会隔离状态。

2.强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由经济支持到生活物品支持,到劳务支持直至社会交往支持,呈现了社会关系网中不同层次的资源属性。本研究发现了乡镇贫困群体在其社会关系构成中所获得的资源主要是来自强关系中的血亲所提供的微弱的经济支持、生活物品支持和社交支持。除此之外,乡镇贫困群体几乎不能获得任何其他的社会资源。强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中发挥主要作用。婚姻状态显著影响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

3.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显著小于农村

在剧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中,乡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日趋多样,人口流动性加速乡镇成为一个半生半熟的社区,社区的异质性显著增加,共同的集体意识日益瓦解,互助和救助的习俗逐渐消失,乡镇贫困群体从中获得社会支持的可能性降低。比较而言,农村居民有大体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社区有较高的同质性、认同感和归属感,加上传统农业劳动的普适性技能等因素使农村社区尚残存互助的集体意识。这种共同的集体意识有助于农村贫困群体从中获得相应的社会支持。

4.乡镇和农村贫困群体难以通过社会交换建立社会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通过交换获得彼此需要的东西,在社会交换中缔结形成社会关系。在社会交换的结构中,社会吸引是首要要素。无论是乡镇贫困群体还是农村贫困群体,他们在财富、权力和声望几个方面都不足以对他人产生社会吸引,很难通过社会交换获得自己期望的东西并建立社会关系。

弱小的社会支持体系严重制约乡镇和农村两类社区的贫困群体从既有的社会支持网中获取资源。以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为扶贫对象是提高扶贫精准性的前提,通过倡导公益文化、强化社区建设、提高政府社会服务(包括社区扶贫)购买力以及持续推进专业的社会工作,可以由外而内改善贫困群体的社会关系构成,将弱关系带入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从而缓解其贫困状况。

参考文献

[1]贺寨平,曹丽莉,张凯.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2]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03).

[3]洪小良,尹志刚.北京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J].北京社会科学,2006,(06).

[4]韦璞.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初探[J].人口与发展,2010,(02).

[5]王卓,曹丽.四川农村低保居民社会支持网研究---以L县团仓村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13,(01).

贫困生群体 篇9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当代高校贫困生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方面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扩招;另一方面实行高等教育并轨制和收费机制改革,贫困生在高校大学生中比例不断增加,成为高校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主体之一,贫困生的问题也必然成为高校大学生问题中重要问题之一。同时大学贫困生的内部结构也变复杂化,所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多样化:除了经济上的贫困外,更多呈现的是“多困”,包括生活,学习,心理等等方面。大学贫困生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体问题,还是一个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2、就教育理念而言,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把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现实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人格等全面发展。贫困生绝大多数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其生活状况远远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吃不饱穿不暖,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同时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这些学生在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受损的情况下,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多困集于一身,从根本上影响他们各方全面发展。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3、就社会发展而言,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各方面利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和精英的重要场所,创建和谐校园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高校贫困生作为利益下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思想是否稳定,学习是否安心,身心是否健康,不仅严重影响着贫困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同时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最终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例如部分贫困生因家庭经济的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而对未来前途迷茫悲观,感到消极无望,由此进一步扭曲了他们对社会的态度与看法,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

二、当前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目前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简单的把贫困生工作理解为以扶贫救困为中心,觉得确保扶困资金的量的完成以及资金的合理配置,做好国家和生源地的贷款工作,“保证每个贫困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就是做好了贫困生助困工作,故而埋头业务工作,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更有部分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抽象,不能产生实际效果,而资金支持是最实际,最直接的,只要把每个贫困生经济问题解决了,因为经济贫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就自然而然解决了。故而平时工作主要集中在经济扶持上,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2、过分依赖国家和社会的支持,轻人格自强自立

目前,需到高校对贫困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吸收来自社会各界提供的无偿补助以及争取企业设立助奖学金等方法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支持,但容易使得许多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免使得部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青年消极的等待别人的资助。更有甚者觉得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是应该的,在助学金的配置等问题由于某些原因没有解决好时抱怨,或者拿到贫困助学金后挥霍请客吃饭,买奢侈品。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重要力量,但是外力的扶持不等于彻底解决问题,加强其自立自强教育才也很重要。因此高校在需考虑如何进一步帮助贫困生培养自立自强品质和独立的面对生活压力的能力。

3、重视学业完成,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简单的认为,经济贫困是贫困生的主要问题,只要能够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解决贫困生的生活问题,确保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贫困生的问题就算解决了。因此在他们看来确保贫困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业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的最终目标和衡量标准。殊不知,随着贫困生群体的壮大,贫困生的来源结构的多样性,贫困生问题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例如贫困生除了单一的经济贫困外,他们在面临价值判断、人际交往,就业等问题上,都有一些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心理状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轻视甚至忽视这些心理差异的存在,不能帮助贫困生解决好在成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疾患和障碍,不能引导贫困生塑造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贫困生学业完成时缺乏有力的思想和心理的保障,最终也将会导致学业的失败,不利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以自立自强为导向,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教育

俗话说“扶贫先扶志”,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教育是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避免因强化经济方面的帮助而相对弱化思想道德意志方面的教育,积极引导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如加强责任心教育,吃苦耐劳教育,自力更生教育等等。

其次,“一个贫困大学生的真正成长在于他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必要的物质帮助,来保证自己顺利完成学业。他们在精神意识层次的独立与不依赖,是他们难得的精神财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还需要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自强实践,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专业学习参加各种勤工助学,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的同时能丰富生活,锻炼自身的能力,增加自信,提升自我。

最后,高校还要积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为贫困生提供更多更宽的勤工助学平台。一方面是较重的学业,一方面是经济的贫困,同时面对这两大问题贫困生的精力相对有限,如果学校能够在校园里多提供些勤工助学的岗位,让学生不至于需要奔波校外,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勤工助学,可以节省课余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业上。

2、以诚信为道德保障,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

当代高校贫困生的诚信危机主要体现在贫困生资格认定以及助学贷款的拖欠、逃避等方面。

贫困生认定成为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一道难题,有的学生家庭并不贫困,却领着国家的助学金和生活补贴。为加强对贫困生的认定,相关大学在贫困生基本条件认定的同时引入量化指标,学校采取食堂消费数据高低当作认定困难学生的指标。例如厦门大学将提取所有学生连续3个月的食堂消费数据,计算出每名学生的用餐总次数和每月在食堂消费的平均金额,作为衡量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一项参考指标。但这一指标有其一定合理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这个真正的贫困生就不敢再买好点的饭菜吃,甚至出现节食三个月的现象。而那些并不贫困的学生,为了骗取补助金,可以在食堂少吃,再到校外消费。

目前高校贫困生除了可以享受助学金外还可以申请国家或生源地助学贷款来确保顺利完成学业,但“据调查,工商银行助学贷款坏账率高达10.7%远远高于普通人贷款坏账1‰的比例。”助学贷款政策规定贫困大学生在毕业后一定时限内需要还清贷款,但有部分人找到工作后不及时还清贷款,故意拖欠或逃避债务。

因此,在建立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以及助学贷款借贷偿还体系的同时,还需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以诚信为道德保障。具体来说诚信教育可以通过“诚信校园行”短信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为载体加强高校诚信教育。同时,还可以建立“诚信教育人才库”,制作诚信教育宣传光盘,并采取告会、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诚信知识宣传。全校性的诚信教育活动只能使部分学生受到教育,只能是营造一个大的氛围,而真正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的是各院系、班级、寝室开展的活动。因此,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深入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活动,才能将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3、以健全的人格为支撑,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贫困是把双刃剑,同样面对贫困,不同人格特征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认识和态度及行为倾向。”大多数贫困生能够正确面对生活的困境,自强不息,但同时也不乏一些贫困生存在不良的心理和片面的人格。“由于家庭环境以及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一定数量的经济贫困生因种种压力和因素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梁芹生的调查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的得分均比普通大学生各症状因子的得分要高得多,尤其在抑郁、强迫、焦虑、偏执四个方面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贫困大学生要比普通大学生高得多。”例如他们容易陷入自卑,思想偏激;有的封闭自我,边缘群体之外;有的面对压力对生活特别是未来不安、焦虑;适应能力差,情绪波动大,易自暴自弃。

因此要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建立畅通信息体系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应主动关心、理解和开导他们,让他们正视自己,逐步解除自己心理的各种障碍。另外建立以一条畅通的信息体系,例如在班级挑选培训一批心理信息员,让他们及时观察了解贫困生的心理资料,若发现异常能及时通知辅导员或班主任,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疏通、劝导。(2)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特别是在社区建立心理咨询室,安排专业老师值班,给有心理压力的同学提供更宽阔的疏导平台。(3)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贫困生克服心理障碍。

4、以爱心为回报,加强当代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目前国家、社会和高校为保证更多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不断拓宽资助渠道和增加资金数量。大多数贫困生在国家和社会的资助下心存感激,珍惜上大学的机会,乐于奉献,但也有相当多的贫困生完全依赖资助,不思进取,学习上得过且过。有的对扶持资助态度漠然,认为是应得的,若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得到多的资助还埋怨社会,埋怨父母,抵触身边人,故意与家人疏远。有些贫困生对学校、社会的资助一边是争取积极,另一边却是躲避自己应尽的义务,例如逃避做义工,虚报义工时数;一些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毕业工作后故意逃避还贷责任,给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带来负担。因此,高校要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与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

参考文献

[1]职君利,陈晓鹤,叶云,等.进一步做好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J].管理观察(教育管理),2009,(1).

[2]陆铭,乔学斌.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高校高职研究(文教资料),2009,(1)中旬刊

图书馆如何为知识贫困群体服务 篇10

知识主要由三种方式储存, 人类的大脑、纸质、数字。第一种方式体现在知识的人为传授上。后面两种方式体现在自学上。在当今知识爆炸年代, 如果仅仅通过人为传授的方法获取知识, 即等知识, 要知识是不行的, 社会大众还必须通过主动学习才能够更快更好的提升社会群体平均知识水平。而图书馆是以纸质和数字的方式存储了大量信息中有用的、结构化了的知识, 更利于人们学习。但是面对知识贫困者, 我们做的还不够。因为知识贫困者往往缺乏的不仅仅是知识, 而是学习知识的自觉性, 以及学习知识的能力。

图书馆要做好知识贫困者学习知识的引导。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知识服务:

1 加强宣传

宣传的内容:a.资源宣传。全面系统介绍图书馆馆藏资源及可获取的资源;及时介绍新书、新的数据资源;辅导和培训大众上机上网, 消除数字鸿沟;推荐优秀读物。b.服务宣传。包括图书馆的服务项目、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服务手段等的宣传。c.知识的组织与推广。围绕书籍、文化、科普知识等开展文化服务活动。

宣传的方式:a.传统宣传方式。参考咨询台、馆内宣传栏、告示栏仍然是基本的和不可缺少的宣传工具。传统的方式主要有:口头宣传推介方式, 如个别交流、集中指导等;书面宣传推介方式, 如墙报、板报、新书通报、专题书目、索引、动态、快报;直观宣传方式, 如书刊展览、宣传橱窗及音像宣传。b.公共图书馆网站。应以数字信息资源为基础,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加强重点和特色开发, 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 积极开展个性化服务, 建设互动的多元化信息网络社区, 使之成为面向大众进行图书馆自我宣传的重要阵地。基层图书馆网站要朝着贴近市民、贴近生活的方向发展, 注重通俗性。c.专题文化服务活动。阅读推广活动, 公益讲座, 文化展览, 专题文化服务和信息服务活动, 社会教育活动。

2 合理的知识导航

2.1 提供个性化图书馆界面, 根据用户选择来集成有关的资源和服务。

2.2 按主题建立虚拟图书馆。

按照不同的用户类别、分门别类, 甚至根据具体或动态的主题事件灵活地选择和组织资源来构成特定的专门图馆, 这些实际上是按照不同要求对图书馆内外的重组, 但往往具有自己的符合特定用户或特定主题要求的门户架构、分类浏览体系、检索方式和表现形态等。

2.3 提供数字参考咨询。

利用电子邮件、实时讨论软件、网络会议系统、客户呼叫系统等开展的咨询服务。读者可以和在线馆员进行交流, 随时解答;还建立学习中心, 放入一些数据库供读者学习。

2.4 网络资源导航。

将网络资源的搜寻、组织、检索作为资源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采访”工作流程的有机环节。进一步的发展是将这些资源与图书馆目录、文摘索引数据库、全文数据、知识管理机制, 乃至一般网络搜索引擎链接起来, 提供集成服务。

3 合理的知识服务人际网络机制

运用知识动态传播模型。将知识传播看作是拥有某项知识的人员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授给不拥有这项知识的人员, 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就存在有两方, 一方是传授知识的知识拥有者, 另一方是学习知识的非知识拥有者, 知识传播过程就是不断传授与学习的过程, 假如社会大众都向图书馆寻求知识服务, 则图书馆可以引导民众之间的相互知识传播。在知识拥有者向非知识拥有者自由地传播知识的情况下, 可以想象, 社会中知识拥有者所占的比例越大, 说明知识拥有者的数量相对越多, 从而知识拥有者的传授次数就会增加, 因此知识拥有者所占的比例越大, 则该比例的增加速率也会越快;另外, 当社会中的非知识拥有者的比例越大时, 则发生的学习次数就会越多, 从而非知识拥有者转化为知识拥有者的人数和比例都会增加, 因此非知识拥有者所占比例越大, 知识拥有者比例的增加速率也越快。

4 良好的知识管理体系

4.1 营造一个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 建立和造就一个能够促进学习、交流、积累、创造和应用的环境。

4.2 了解图书馆对于社会大众各层次知识需求, 提高知识的开发能力, 改善图书馆知识结构。

4.3 定期检测、评价这些知识的优劣以及冗

余, 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完善知识体系结构。

4.4 在知识服务过程中, 不断创造新知识, 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为实现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知识生产、传递、应用、创新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促进相互间的合作与协调, 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应用图书馆为知识贫困群体服务应当是一项长期开展的工作。中国人口的知识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我国许多地方不仅存在着经济贫困的问题, 同时也存在着“知识贫困”的问题, 西部地区是我国“知识贫困”的重灾区, 当地人口知识能力严重不足。在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之际, 知识扶贫是首要关键。

摘要:知识弱势群体是指在知识获取与利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的社会弱势群体。文章在分析知识弱势群体的含义与产生原因基础上, 就图书馆为何和如何进行知识援助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知识需求与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的关系, 提出解决知识贫困问题是当前社会工作当务之急, 阐述了如何利用图书馆更好地对知识贫困者服务, 从而消除巨大的知识贫富差距。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贫困,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1]谭映奇.论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为建设新农村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27) .

[2]苏金妹.农村知识贫困与县级图书馆的应对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9 (1) .

[3]王子舟.图书馆如何对基层农民实施知识援助[J].图书与情报, 2008 (6) .

[4]林辉.试析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信息援助[J].现代情报, 2008 (11) .

贫困生群体 篇11

1.1 城市贫困群体范围的界定

城市贫困群体是指那些生活在城市、在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生活处于相对贫困状态、无力支付医疗费用和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群[1]。医疗保障中的贫困群体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已经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但部分门诊特殊病患者和医疗费用超过封顶线的住院大病患者;第二类是属于参保范围,但由于无力缴费而未参保的困难国有企业职工;第三类是按规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生病后难以承受医疗费用负担。按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朱庆芳的估算,中国的城镇贫困人口约3000万人,贫困率为7%左右。

1.2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医疗现状

疾病与贫困往往相伴而生,有天然的联系。贫困人口一旦患病,不仅意味着劳动能力的丧失,收入的减少或中断,且意味着家庭经济开支的增加。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负担不起医疗费用,贫困人口常常是有病不看,使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小病拖成了大病,结果医疗费用更昂贵,造成生活更加贫困的局面。北京市委党校尹志刚等人于2001年年底所做的对北京市低收入家庭基本状况的抽样问卷调查的实证材料显示,有75.9%的人在得了头疼脑热这样的小病时选择自己买药治疗,另外还有32.2%的人是不看病,自己硬挺。这主要是因为去医院、诊所花钱多。而那些已经下岗、失业的人因为已离开原单位,无法回原单位卫生所就医,或原单位根本就没有卫生机构[2]。

该调查还表明,在医疗费用支付方面,有71.2%的被访者是自费看病(表1)。贫困群体本来生活就很拮据却还要自己负担看病吃药的费用。这无疑会加重他们的生活困难,使其陷入更深的贫困。

%

表2说明疾病已经成为贫困人群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贫困的第一位原因是“家里有长期患病的病人和老人,医药费负担太重”,比例最高,占29.0%;另有19.4%的受访者其造成贫困的首要原因是“家里有残疾人或精神病人,负担重”。将这两项与疾病有关的项目选择人数相加,总比例就会达到48.4%[2]。也就是说,将近有一半的人认为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疾病。

2 我国现行社保制度下贫困人群的保障现状

从理论上看,人们的医疗保障至少可以从社会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商业保险3个渠道获得。但由于制度设计的局限性和制度间衔接的问题,最终使贫困群体游离于医保制度之外,没有得到体制上的保护。

2.1 社会医疗保险对贫困人群的保障现状

2.1.1覆盖面窄。大量乡镇企业非正规就业人员、特困企业以及负担重的国有企业尚难参保。

%

如表3所示,在贫困群体中,有近2/3的人没有参加医疗保险(62.7%)和大病统筹(66.0%),而在参加医保或大病统筹的人口中,能按时足额报销医疗费的不足20.0%(分别是18.4%和17.7%);拖欠和领不到的分别为18.8%和16.2%,说明贫困群体基本上没有受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保护[3]。2.1.2保障水平不足。由于受筹资比例、资金平衡等条件的限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立了起付线,对低收入者来说,起付线的门槛偏高。2001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为10 870元(《中国统计摘要2001》),按职工平均工资10%设定起付线,平均是1 087元。一些大中城市的起付线更高。这对低收入职工、早退休职工来说,单是承担起付线以下的医疗费用就会超过其月收入,更不用提其他自付费用了。按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规定,超过封顶线(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社会医疗保险不予支付。事实上,超过封顶线以上的高额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患慢性病、重病、特殊病患者和老年人群。据卫生部的一项调查显示,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1.4%,比普通人群高1倍多,有42.0%的老年人患有两种以上的疾病。如果没有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来分解这种高额医疗费用风险的话,这部分人就很可能出现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

2.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人群的保障现状

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享受低保的对象为:“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可以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解决的是贫困人口的最基本生活问题。也就是说,作为收入的重要来源或唯一来源的最低生活保障津贴只够用来吃饭,至于看病,只能挤占吃饭的钱,结果是“病———贫———病”。

2.3 商业医疗保险对贫困人群的保障现状

商业保险原则上认为任何风险都是在一定价格上可保的,保险公司拥有接受或拒绝哪些人投保的权利。根据大数法则,被保险的事件是那些被认为发生概率较小且随机,可以将风险分散到一个大的人口群体中的事件。低收入者常常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不仅是因为他们在保险公司眼中是“风险更大的风险”,也因为他们无力负担与其风险相关的保险费,见表4。

%

整体上看,贫困人群参加各类商业保险的比例偏低,只有4.5%,参加大病保险的只有0.5%[3]。对这一结果可能的解释是:一是由于他们收入偏低,不具备投保能力。二是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偏低,防范风险的意识较薄弱。其中第一个原因更重要,商业保险以追求利益最大为经营目的,接受贫困群体投保风险过高。

综上,在现有的社会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内,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3 建议和措施

对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只有建立系统的救助规划,将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完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解决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

3.1 筹集医疗救助金

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作为主渠道同时充分利用民间力量多方筹集医疗救助资金。借助非政府组织,如慈善机构参与社会捐赠,以及其他资金来源。如福利彩票和社会义卖的收益,大力发展民间救助事业。

3.2 对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险予以补贴

对于城市贫困人口无力缴纳保险费的问题,可以参照美国等国家的Medicaid保险制度,政府补贴穷人购买医疗保险。这样可以避免穷人因交不起保费而被排斥在医疗保险范围之外,导致因贫致病、因病致贫的恶性循环[4]。

3.3 采用专项基金形式管理资金

基金的管理,既可以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基金,交由当地民政部门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也可以通过成立基金会,由专门机构负责进行运营。总之,救助基金应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行政监督、民主监督制度,以克服目前救助基金管理分散、管理职责和层级划分不清、资金挪用和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3.4 实行三级医疗救助体制和双向转诊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福利医院(专门为贫困群体服务的医院)和省(市)中心医院构成救助网络,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当救助对象在社区医院无法满足其就医需求时,可转向福利医院,若仍旧无法治疗,可转向中心医院。同样,建立中心医院→福利医院→地段医院的向下逐级转诊制度,这样的双向转诊制度既可以避免卫生资源的过度利用,又可使真正需要诊治的穷人节省医疗费用开支。

参考文献

[1]陈立谨.关于积极推进弱势群体医疗保障问题的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8):61-62.

[2]尹志刚.北京市城市居民贫困问题调查报告[J].新视野,2002(1):47-51.

[3]仇雨临.关注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J].社会保障制度,2003(3):3-6.

上一篇:餐饮课程下一篇:关键在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