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扶贫调研报告

2024-09-21

贫困户扶贫调研报告(通用8篇)

贫困户扶贫调研报告 篇1

一、基本概况

(一)村情简介。xx村位于巴东县绿葱坡镇西南角,东与秭归县磨坪乡接壤,南邻铁厂荒国营林场,西与野三关镇玉米塘村连界,北与野花坪相邻。整个村由“两条河、三等岩、两面坡”构成,地势狭长险恶,海拔从1800米到800米高差悬殊,南北垂直纵深12公里,中坝河、杨桥河两条小流域横贯,山多地少,人口分散,交通极为不便,距离镇址所在地和相邻野三关镇均为22公里。该村是典型的老高山重点贫困村,被列入巴东县整村推进重点村。境内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解放军解放鄂西南首战胜利遗址娃娃寨遗址。

(二)贫困人口识别。该村国土面积22800亩,其中耕地面积1350亩,人均耕地2.06亩;林地21450亩,人均林地32.79亩。全村现有10个村民小组、208户、654人。其中男性378人,女性286人,分别占比58%和42%;60岁以上占110人,18岁以下145人,分别占比17%和22%;全村人口以汉族、土家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41%。全村现有贫困户76户、266人,占全村人口41%;低保户50户74人,五保户11人,分别占总比11%和1.6%。现有劳动力280人,占总人口的43%;目前外出打工人数58人,占总人口的9%。外出务工人员大致流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居多,大多从事建筑业和加工行业,以体力劳动为主。农民人纯收入5500元,占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7194元的76%、全省10849元的51%;其中贫困户人均纯收入2670元,占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全省25%。

(三)产业状况及收入。该村主导产业为药材、蔬菜种植业和生猪、山羊养殖业。20全村种植药材、蔬菜550亩;养殖生猪350头、山羊500只。其他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红薯为主,种植面积300亩。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于药材、蔬菜种植和山羊、生猪养殖以外,以外出务工为主,打工收入约占总收入的28%,农业种植收入占60%,养殖占12% 。

(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当前,该村境内无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上学需去20多公里外的绿葱坡集镇和野三关集镇。现有在读学生65人,其中,在校大学生3人,高中生2人,中小学生60人。全村高中文化程度以上8人,占全村总人口1%;初中文化程度5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5% ;文盲和半文盲126人,占总人口的1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5%,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该村拥有村卫生室,医疗工作者2人,能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重症病人需去绿葱坡卫生院、野三关或县城医院。

(五)村级治理及村干部情况。该村现有党员15人,60岁以上党员5人,30岁到55岁党员9人。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战斗力较强,党员带头作用较为突出。其中,党支部书记王祖华是该村致富带头人,副书记余涛为种植带头人,其他党员如王明、王太松等人都是种植能手。

(六)近两年变化情况。2014年该村脱贫11户44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已通水泥路,总里程11公里,仅有3户农户未通公路,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全村已有6个村民小组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绝大多数村民能喝上安全干净的饮用水;全村通电率100%,通讯覆盖率率85%,电视覆盖率95%;建有设施较为完善的村文化活动室和村卫生室。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是交通不便。因地理位置偏僻,距离绿葱坡集镇22公里,距离巴东县城72公里,全村仍有5个村民小组未通水泥路,3户村民未通公路;通村、通组公路大部分为陡、窄、险路段,每当山洪来临时,村民出入极为不便,出行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二是自然条件差。该村山高谷深,坡地多,平地少,土地板块小、远、散,土壤贫瘠,四面环山,光照不足,对旱、涝灾害抵御能力差,生产效率低,农民增收难。三是居住条件落后。全村140户村民的居住房屋是上个世纪修建的土木结构房屋,占全村总户数的67%,没有卫生厨房和卫生厕所,还有4个村民小组70户280人安全饮水没有保障;全村人畜混居比较严重,目前全村新建楼房共50栋。四是信息闭塞。有线电视、网络宽带均为开通,即使全村通讯覆盖率达到85%,但是局部移动电话信号不畅通。

2.文化教育落后,村民素质亟待提高。全村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仅有64人,占全村总人口9%;文盲和半文盲126人,占总人口的19%。之前该村没有一名工人或者国家干部,直至现在,也仅有1名大学毕业生在外创业,5名入伍军人走出大山,大部分村民视野思想僵硬,视野狭隘。

3.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龙头引领作用不强。2014年之前,全村没有一家集体型加工企业,未能引进一家外来企业投资,未成立一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基本是空壳,民营经济一片空白,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龙头作用基本为零。2014年,先后成立了华盛魔芋专业合作社、王明药材专业合作社和荣小芳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三家专业合作组织,情况有所改变。

(二)下步工作打算。该村为巴东县至20整村推进重点村。该村整村推进涉及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三大类,实施项目15个,规划整村推进整合各类资金88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行业扶贫资金479万元,社会帮扶4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267万元。从专项资金投向来看,蔬菜、药材基地建设20万元,养殖业投入5万元,蔬菜、药材、种植业产业区间道建设50万元,油牡丹基地配套设计建设5万元,合计80万元,占专项资金的80%。当前该村急需完成居民小区公路建设,总投资27万元;硬化组级公路15公里,总投资305万元;完成规划内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总投资180万元;扶贫搬迁户安置小区饮水工程建设,总投资65万元;文体场所建设和村卫生室改造,总投资40万元。以上项目已列入xx村整村推进村级实施 规划,其中一些项目已经启动,扶贫搬迁户安置小区“三通一平”工作已初步完成,种植景观树2000多棵,治理河道200余米,工程已进入地基施工阶段。

三、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扶贫搬迁,大力打造乡村旅游业。扎实推进扶贫搬迁工作,将全村居住在挂坡、悬崖等交通不便的偏僻地的村民搬迁至朱目玉、北界和中巴河三个点集中居住,统一规划,建特色民居和星级农家乐,发展牡丹园、葡萄园等精品花卉和水果园,完成15口鱼塘建设,解决50户贫困户居住困难和经济来源的问题。深挖该村高山深谷、溪流纵横、奇峰怪石的山水美景和娃娃寨红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气候优势,全力打造野花坪罗家淌观光农业、跑马场——朱目玉石柱、溶洞观赏——杨桥河休闲度假——娃娃寨战斗遗址观光的旅游线路,结合三个扶贫搬迁居民安置点,全力打造旅游观光、徒步摄影、垂钓休闲、避暑度假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

(二)结合整村推进,大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紧抓2016-2016年整村推进的良好机遇,科学规划,用好、用活整村推进整合资金,全力完成1到2组、3到6组和5到6组三条产业区间道建设,总里程13公里;完成油牡丹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公路建设,全长500米,在1、2、5、9组建水池5口,管网20000米,解决小区居民饮水问题;硬化1、2、3、4、5、6组级公路15公里,进一步完善该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结合科技培训,大力提升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华盛魔芋专业合作社、王明药材专业合作社和荣小芳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引领作用,加强科技培训,规范农村合作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和入社村民种、养水平,提高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代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争取到2016年底,华盛魔芋专业合作社种植红白萝卜、魔芋和甜玉米500亩,辐射带动农户85户,贫困户45户,实现年收入5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470元;王明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天麻、贝母、独活、玄参800亩,辐射带动农户100户,贫困户30户,实现年收入8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荣小芳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山羊200只,辐射带动农户15户,其中大户1户,贫困户5户,实现年收入2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300元。

(四)突出能人带动作用和党员的中坚地位。xx村从一个与世隔绝的贫困村发展到现在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基础,村支部书记王祖华发挥了关键作用。王祖华入伍,并在部队入党,是xx村为数不多能够走出的人。退伍后,他组织年轻村民外出打工,跑运输、进企业、种苗木、办公司,带头致富。绿葱坡党委、政府历年来充分重视xx村的扶贫攻坚工作,一直在挖掘和培养年轻有为、敢想敢干的村干部。9月经镇党委任命,王祖华担任xx村支部书记,、村支两委换届,均高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2014年底xx村与野花坪村合并后,继续当选为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其担任村书记的数年里,王祖华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带领村民自力更生,新修公路,发展产业,解决农户安全饮水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改变了xx村的面貌,为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想彻底做好xx村精准扶贫工作,一个王祖华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致富能人培养工作,大力培养一大批年轻、有思想、有冲劲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形成以王祖华为核心的一股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致富创业团队,带动整个北界脱贫致富。

贫困户扶贫调研报告 篇2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及《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 》颁布实施以来, 湖南省怀化市深入贯彻落实《纲要》与《规划》精神, 重点瞄准98个深度贫困村, 扎实开展精准扶贫, 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2013年, 深度贫困村平均完成投入资金508万元, 其中各类无偿帮扶资金43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集中突破。长期困扰贫困群众的“五通” (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讯) 问题基本解决, 村级公路95% 实现通畅, 组级公路90% 实现通达, 村级路网基本形成;80% 以上的农户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95% 的村实施了农网改造, 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通讯信号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 以上。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每个村重点发展了1项特色产业, 并建起了标准示范园, 直接参与农户达38%, 受益农户62%, 部分村已初步形成了“一村一主业, 一户一项目”的产业格局, 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2011年相比, 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的村达96个, 其中增收2000元以上的村达44个,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只脚已迈入小康生活门槛。

精准扶贫——1 户1棚, 一棚脱贫。

一、主要做法

深度扶贫是怀化市首创, 也是现实倒逼而来。一是对扶贫工作的反思触动了开展深度扶贫的理念。多年来, 尽管国家一直强调扶真贫, 但最贫困的地方依然是困难问题最多, 争取项目的能力最差。这种状况如不尽快改变, 建设全面小康就难以实现。二是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推动了开展深度扶贫的决策形成。怀化市是武陵山片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扶贫任务最重的市州, 是名符其实的扶贫攻坚主战场。为了落实国家对武陵山片区战略定位, 打造扶贫攻坚先行区, 怀化市委、市政府决定按照“两个瞄准” (瞄准贫困地区、瞄准贫困人口) 的要求, 把深度贫困村这个最难啃的“硬骨头”作为怀化扶贫攻坚的首要突破口, 并采取超常规措施, 实施差别化重点扶持。这项决定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湖南省扶贫办的肯定和支持, 并希望怀化市积极探索, 为全国全省扶贫工作积累经验。2012年5月23日, 全市正式启动了深度扶贫工作, 将98个深度贫困村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对象, 举全市之力重点帮扶。

1、全面调查摸底, 找准重点目标。为切实找准深度贫困对象, 全市重点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细致调查, 摸清贫困底数。各县 (市、区) 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从相关部门和乡镇抽调人员深入523个贫困村逐村调查登记, 调查内容包括住房、交通、水利饮水、农电和产业开发等九大类55个小项, 囊括了贫困村发展需要解决的方方面面困难。二是制定“三最”识别标准, 找准重点目标。首先按照“贫困人口最集中 (贫困发生率在50% 以上) 、生存环境最恶劣、地理位置最偏远”标准, 在全市划定54个深度贫困小片区。在深度贫困小片区内, 再按照“收入水平最低 (2010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 、基础设施最差 (重点是不通路的村) 、产业发展最弱”的标准, 划定了98个深度贫困村, 并把深度贫困村内收入最低的30% 人口共2.8万人划定为深度贫困人口, 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对象。

2、科学整体规划, 明确攻坚思路。深度贫困村自然条件差, 情况复杂, 实践证明, 采用单一的或常规的帮扶措施不能完全解决贫困问题, 必须科学规划, 统筹兼顾, 突出帮扶措施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在制定村级扶贫规划过程中, 坚持把扶贫开发放到新农村建设的大框架中进行整体规划, 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力争通过精准扶贫把深度贫困村能直接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小康村。在规划的具体设计上,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 按照“抓班子、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促和谐”的思路, 做到突出重点, 统筹安排, 全力破解深度贫困村的发展难题。一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 破解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难题。重点实施路、水、电、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 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突出特色产业开发, 破解群众增收难题。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 围绕水果、干果、茶叶、油茶、肉牛、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 因地制宜, 选准发展项目, 并以深度贫困村为中心, 向周边村延伸发展, 建设若干特色产业小片区, 逐步形成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扶贫产业格局。三是突出农民整体素质提升, 破解贫困人口素质低、技能差、就业难的难题。坚持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务技能培训和扶持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等列为规划发展的重点内容, 帮助“穷二代”通过获取知识改变命运, 从而斩断贫穷的代际传递。四是突出基层组织建设, 破解深度贫困村两委班子软弱焕散难题。把党员队伍培训、后备干部培养和村干部学历教育等列入村级规划, 逐步优化村干部结构, 提高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

3、强力整合资源, 做大扶贫投入。为筹措资金, 全市重点着手在四个方面进行资源整合。一是强力推动行业部门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职能, 将任务分解到各行业部门, 并将行业部门完成任务情况列入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范围, 确保该做的项目一个不拉下, 用出的钱一分不浪费。据初步统计, 2012—2013年共整合交通、水利、电力、国土等行业部门项目资金达2.1亿元, 最多的村达600多万元。二是设法增大财政专项扶贫投入。严格落实中央投入, 按整村推进资金要求, 每个村落实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积极争取省里支持, 省扶贫办给深度扶贫每年特殊支持2400万元;设法加大地方投入, 市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 (其中市财政安排750万元) , 给每个村配套支持20万元以上。从2012—2015年每个村可稳定获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0—340万元。三是创新撬动信贷资金投入。在条件成熟的贫困村, 创建产业扶贫资金担保贷款模式, 由县产业扶贫资金出80%、项目合作企业出10%、贫困农户出10% 的比例成立产业扶贫担保金, 为全村贫困户申请产业贷款提供担保。金融部门按担保金总额5-8倍的额度向有发展产业意向的贫困户发放担保贷款。同时, 在利率上给予优惠。贷款利息由县扶贫办、项目合作企业和贷款贫困户各承担三分之一。通过这种模式, 既减轻了金融部门对贫困户的惜贷心理, 又切实减轻了贫困户的负担。四是积极拉动社会资金投入。通过建立帮扶机制, 发动和引导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捐资4160万元, 投资7500万元。

4、创新开发模式, 提高扶贫效益。对深度贫困村而言, 产业开发是希望所在, 但更是难点所在。在扶持产业的过程中为了既保障扶贫资金绝对扶持到人, 又能够相对集中使用, 握紧拳头做大事, 做成事, 各县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在资金安排方面, 重点探索点面结合、特惠与普惠相结合的资金分配方式。在贫困村普遍制定了三个层面的产业扶持方案:即产业扶持资金的70%实行特惠制, 扶持贫困户;余下的30% 实行普惠制, 奖励从事既定主导产业的所有农户, 或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联村单位、企业的扶持资金及县域重点产业建设资金安排一部分用于奖励大户。2014年确保深度贫困村每个扶贫开发对象扶持资金不低于1000元, 并建立《扶贫开发对象帮扶卡》, 明确帮扶内容和责任。在组织开发方面, 重点探索产业扶贫与工商企业原材料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 引导企业从单纯捐资扶贫向领办、创办特色产业转变, 把深度贫困村建设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间或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 实现企业转型与农村脱贫双赢;重点探索产业建设与直扶到户相结合的新路子, 把直扶到户资金和区域重点产业开发资金、信贷扶贫资金等有效叠加, 支持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通过不断总结完善, 群众比较接受的产业开发模式有四种:一是示范园带动模式。安排部分扶贫资金以村集体名义向合作社或大户入股, 建立特色产业标准化示范园 (场) , 为农户提供示范、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等服务。村集体所得红利50—70% 用于扶持当年的贫困户, 剩余的用于全村分红或再投资或公益事业。贫困户在示范园的指导下, 利用得到的直扶资金按统一要求发展同类家庭项目。目前98个深度贫困村已建立了示范园 (场) 64个。通道县江口乡古冲村通过建立300亩股份制钩藤 (中药材) 种植示范园, 去年一年引导农户分户种植钩藤800多亩。二是企业订单模式。由村集体或企业利用扶贫资金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 免费或低价让贫困户使用。沅陵县官庄镇沐濯铺村利用扶贫资金建立蔬菜大棚60个, 低价让贫困户使用, 贫困户按本村蔬菜合作社的计划生产, 经营一个大棚每年可获利8000多元。三是融资合作模式。以扶贫资金为主, 联合企业资金建立担保基金, 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担保, 贫困户获得贷款后, 按企业计划开展生产。或由企业 (合作社) 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担保, 贫困户将所贷款额悉数入股企业 (合作社) , 年分红额不低于贷款额的15%。政府扶持贫困户的资金用于贴息, 不足的由企业承担。麻阳县扶贫办与湖南益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 安排资金20万元为该县石羊哨乡谭公冲村农户提供担保。2013年该村有78户获得贷款105万元, 种植半夏 (中药材) 428亩, 获利近百万元。四是股份合作模式。对于产业发展条件较差、经营能力较弱的贫困户, 引导他们把量化到人的扶贫资金连同土地等生产资料入股到某一合作社或大户, 作为贫困户的永久性投资, 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既有效保障项目开发质量, 提高成功率, 又切实让贫困户有机会分享发展成果。

因户制宜, 一户一策。工作队和村干部上门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增收方案。

5、建立帮扶机制, 确保持续给力。扶贫攻坚必须举全社会之力, 深度扶贫还必须持续给力。市县两级着重建立了“三联一包”帮扶机制, 促进社会各界与贫困村结成稳定的帮扶关系, 进一步强化大扶贫格局。一是市、县领导联村指导。每个村明确一名市或县级领导联村指导, 重点抓好规划编制、项目开发、组织领导。二是机关单位联村帮扶。每个村安排2至4个机关单位联村帮扶, 重点抓好资金筹措、技术服务、素质培训, 并由联村单位选派2名干部、所在乡镇选派1名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 贫困村不脱贫工作队不收队, 联村单位不脱钩。三是工商企业联村援助。1个村明确1个工商企业联村援助, 重点援助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劳务输出。两年来, 平均每个联村企业援助资金达30万元, 多的上百万元。一些企业还根据自身特点, 与贫困村合作开发蔬菜、中药材、葛根等农产品基地2万余亩。四是干部党员包户解困。对贫困村内2.8万深度贫困人口, 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 由联村机关单位和企业的党员干部联户帮扶, 重点帮助贫困户实施一个经济增收项目、帮助解决就学就医就业困难、帮助改善居住生活环境。

二、几点体会

开展精准扶贫, 关键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第一, 要在加强政府统筹, 强化县级党委、政府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主体责任上下功夫。县一级处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前沿, 县级党委、政府是抓落实的责任主体, 必须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要务, 以扶贫开发统领全局, 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在资源整合工作中, 一个县的整合工作能不能搞好, 关键在县主要领导的态度, 态度决定成效。

第二, 要在加强沟通衔接, 提高资源整合水平上下功夫。在制定村级项目规划过程中, 要反复与行业部门沟通衔接, 努力使规划项目既符合贫困村实际, 又符合行业部门的政策和承受能力 , 防止规划沦为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实践表明, 沟通衔接工作越充分, 资源整合的成功率就越高, 效果就越明显。

第三, 要在创新扶持机制,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上下功夫。扶贫资金的政策性决定其扶持对象是贫困人口, 但实践表明, 在一个贫困村里如果怱视对一般农户和大户的扶持, 是不现实也不受欢迎的。要保障精准扶贫效果, 就需要在尽量做大资总量的基础上, 研究差别化措施, 合理安排好对不同层次农户的扶持力度, 使扶贫工作有点有面健康推进。

贫困户扶贫调研报告 篇3

河南省太康县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筹协调、政府具体推动、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以管理精细化、措施精准化、成果精品化为目标,建立健全了精准扶贫机制、干部帮扶机制、资金投入机制和工作考核机制,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是摸清底子,明确扶贫任务。在2014年识别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基础上,太康县组织乡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逐村逐户调查,摸清每个贫困村的贫困状况,在道路建设、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危房改造,教育、卫生、文化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对贫困户逐户核查,摸清基本情况、贫困状况、贫困原因。通过外出务工、发展产业等途径达到脱贫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及时列入已脱贫对象,摘掉贫困帽子。对每个贫困村实现脱贫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对每个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脱贫需要解决的问题逐户列出清单,建立台账,明确脱贫任务。

二是结对帮扶,精准帮扶到村到户。太康县县直单位帮扶贫困村实现全覆盖,每个贫困村派驻一个工作队,负责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协调帮扶资源,统筹安排使用帮扶资金,监督帮扶项目实施。实施“5431帮扶工程”,从县处级领导干部做起,各级干部、教职工都要有帮扶对象。县处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5户贫困户、乡科级干部每人帮扶4户贫困户、一般干部和教师每人帮扶3户贫困户、每个企业帮扶10户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根据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贫困原因,为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给予必要的培训、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支持,帮助其尽快脱贫致富。

三是分期分批,实施整村推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每年集中实施一批整村推进村,4年完成167个贫困村脱贫任务,实现16.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对照脱贫标准,对整村推进村的现状进行调查,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缺啥补啥,责任到行业部门,两个县直单位帮扶一个整村推进村,通过重点扶持实现整村脱贫,贫困人口脱贫率达95%以上。2015年实施整村推进村48个,实现脱贫人口3.1万。

贫困户扶贫调研报告 篇4

一、发展情况和问题

临洮县地处甘肃中部,定西市西部、洮河下游,是全国最早进行“三西”建设、扶贫开发的县份之一,也是新世纪确定的甘肃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09万亩, 人均2.23亩。全县辖6个乡、12个镇,有6个社区居委会、326个村委会,26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农村劳动力25万个。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按照“产业富民、工业强县”的总体战略,突出项目、环境、城镇三大建设,做强洋芋、畜牧、蔬菜、花卉四大支柱产业,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2006年底,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4.8亿元,较上年增长12.1%;完成固定资产7.88亿元,增长11.6%;大口径财政收入连续四年超过亿元,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抓发展、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面临的新形势

在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看到,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县外大环境和县内小环比照分析,我县经济发展总体上又处于一个突破难点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适时改变我们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和发展问题,使贫困地区的面貌得到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得到明显改善。

从外部环境看,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这表明扶贫开发已经进入新了历史发展阶段。首先,科学发展观为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新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贫困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不断满足群众的多方面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新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必须紧紧瞄准贫困人口,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劳动力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生产力发展,增强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必须实行综合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必须实施参与式扶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扶贫开发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计划生育相结合,实现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其次,构建和谐社会为我们指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方向。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反映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前,我县农村还有贫困人口8000多人,同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差别继续攀升,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相差较大。贫困现象不消除,贫富差距不缩小,难以构建和谐社会。因此,继续缓解农村贫困,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三,新农村建设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新要求。贫困地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消除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目标任务、实现形式必然与发达地区有差异,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准工作重点和着力点,在不同的阶段达到不同的要求。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集中力量,多管齐下,综合扶持,全面推进一个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其形式、内容和要求既与新农村建设相一致,也切合贫困地区的实际。贫困地区在现阶段发展条件下,扶贫开发就是建设新农村,因此,扶贫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做到解决温饱与巩固提高并重,加强贫困人口能力建设,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这些有利形势,为我县解决发展基础薄弱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经济社会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二)发展情况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有临洮特色的发展之路,那就是“齐心协力抓项目、夯基础;持之以恒抓产业、上水平;集中精力抓工业、扩总量;坚持不懈抓城镇、增活力;竭心尽力抓民生、促和谐”。在2006年争取到国家投资项目28个,签订千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0个,各类在建项目112个,总投资18.84亿元;洋芋、畜牧、蔬菜、花卉等特色支柱产业的产值比重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70%;建成了兴达、腾胜、三江洋芋淀粉加工骨干龙头企业,海巅峡电站建成投产,临铝公司电解铝扩产项目完成,同时一批大型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进展,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6184户,对当年财政的税收贡献率达到90%。

目前制约我县发展因素: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率低,综合实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企业竞争力较弱,重大产业开发项目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农村基础条件还没有根本改变,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农业产业琏条短,农民增收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三是财政赤字和债务较大,包袱沉重。四是城市建步伐慢,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五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六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发展的潜力和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经济社会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尤其是特色产业已经具备了优化升级、做精做强的良好条件,广大干部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项目建设意识进一步增强,盼发展、求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兰临高速公路通车后,临洮正在融入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卫生城”、“后花园”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必将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农村贫困人口情况

临洮县是全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到2006年底,全县尚有未稳定解决温饱的扶贫重点村136个,占全县总村数326个的41.7%,人均纯收入低于67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有0.85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7%;纯收入675—942元的低收入人口有6.4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2.9%,这两部分人口加起来有7.25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4.66%。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南部山区乡村。到2006年底,全县绝对贫困人口下降为0.85万人,比2000年底减少0.57万人,绝对贫困面由2000年底的2.9%下降为1.72%,低收入人口下降为7.12万人,比2000年底减少2.79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比例由20.4%下降到14.3%,实现了新世纪新阶段扶贫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贫困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为:

1、政策扶持。自2001年以来,在国家“三西”建设、扶贫开发决策的指引下,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中央国家机关的大力扶持帮助下,通过各方支持,合力攻坚,我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产业带动。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已形成了洋芋、蔬菜、畜牧、花卉、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新兴、兴达、腾胜、三江大型洋芋淀粉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康家崖土特产批发市场,新添崖湾蔬菜批发市场、漫洼洋芋批发市场、窑店中药材市场等专业市场,花卉市场也准备建设,兴达乳业公司、澳牛公司目前养殖奶牛均超过千头,同时新添镇王魏家、师家湾、潘家庄蛋鸡、瘦肉猪养殖已形成规模,产生了一批养殖大户。这些龙头企业、专业市场的建成和养殖大户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支柱产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贫困群众的增收。

3、项目支持。近年来,我县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主要有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目前全县538户2460多人贫困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有32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占全县扶贫重点村166个的18%,共覆盖了232个村民小组,农户7861户34762人,其中覆盖绝对贫困人口828户3635人,低收入人口1397户6310人。

二、扶贫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

(一)扶贫工作中情况和问题

新农村建设方面: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我县的主要作法为:一是及早动手,超前谋划。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县上组织农业、水利、畜牧、交通等部门开展了集中调研活动,组建成立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办公室,组织写作班子及早着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与省、市有关部门衔接争取将我县洮阳镇阳洼村、新添镇潘家庄村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二是强化领导,周密部署。县上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由县委书记亲自任组长,并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从各相关部门抽调人员,负责办理日常工作。各乡镇和县农业局、水利局、畜牧局、交通局等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简报、广播电视,召开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全县新农村建设。并邀请省农牧厅武文斌厅长做了专题报告,进一步推动了各级领导干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促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深入发展。四是多方配合,共同努力。针对农业大县和全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支农资金相对短缺的实际,从农业产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等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出发,千方百计拓宽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狠抓工作落实,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进程。

培育主导产业方面,我县紧紧围绕把临洮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集散地和马铃薯淀粉加工基地、全国最有影响和西北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及种球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省肉蛋奶鲜活食品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和农业发展思路。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把发展马铃薯、畜牧、蔬菜、花卉等四大支柱产业和中药材、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产业作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扶贫措施,认真规划,大力扶持,通过强化科技扶贫,培育产业链条,建成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效益较好,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产业开发项目,使全县贫困乡村的特色优势产业得到了培育壮大,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2001年以来,全县进行了马铃薯、蔬菜、花卉、药材等新品种引进推广和规范化种植,小尾寒羊、良种肉羊、肉牛、奶牛等优良品种引进繁育和品种改良,使优势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2006年,全县马铃薯、蔬菜、花卉、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7.6万亩、11万亩、3万亩和6万亩,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75%以上;猪、牛、羊、鸡存栏量分别达到23.8万头、3.67万头、26.5万只和138.4万只,全县农民人均从四大支柱产业中获得收入16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以上。同时,通过信贷扶贫等扶持手段,建成和培育壮大了兴达、三江、腾胜等马铃薯淀粉加工及运销龙头企业,新兴、美兰、三易等花卉产业龙头企业,兴达、澳牛、华加等畜牧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基地带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

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面对新阶段农民增收趋缓,扶贫开发难度增大,“三农”问题突出的形势,县委、县政府把劳务输转作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途径,狠抓了劳务输转工作。一方面针对全县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技能单

一、不适应务工市场需求的现状,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劳务工作的突破口,切实加大了拾花技能、电动缝纫、民用建筑、保安服务、家政服务等劳动力技能的培训力度,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县劳务办和18个乡镇劳务工作站的协调组织作用,主动走出去建立劳务基地190多个,并依托我县建筑企业多的优势,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到兰州、天水、西宁等省内外建筑工地务工,初步形成了以建筑业为主,电焊、餐饮服务、家政保安、服装缝纫等20多个工种为补充的劳务输转就业机制。近几年,全县每年向外输出劳动力7万多人,平均每户输出0.7人,挣回劳务收入8000多万元,农民人均从劳务输出中获得收入300多元。

支农投资整合方面,临洮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由于县、乡两级财政困难,在解决贫困群众脱贫方面投入明显不足。虽然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了“抓项目就是求发展”的意识,各部门、各乡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项目争取力度和项目建设力度日益增强,但国家投资对于解决贫困群众脱贫和发展方面还是不足。为了使有限的国家投资发挥最大的扶贫效益,县上逐步加大了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财力解决最需解决的问题。如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方面,县上组织各相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将安全饮水、通乡、通过道路、农业综合开发、灾民建房、基层政权建设、排危建校、农业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畜牧世行贷款等项目资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保证“资金使用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的前题下,由县政府统筹部署,及早安排,有力地促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步伐,为移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新世纪“三西”建设和扶贫开发纲要实施以来的六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和农村贫困面貌改善最显著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全县总体上还是一个欠发达县份,特别是全县农村基础条件差,发展水平低,贫困问题突出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大多数乡镇特别是东北部干旱山区乡村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仍很严酷,生态环境恶劣,人口素质不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加之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与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相比,与省内、国内其它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到2006年底,全县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的扶贫重点村还有136个,占全县总村数326个的41.7%,人均纯收入低于67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尚有0.85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7%;纯收入675—942元的低收入人口尚有6.4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2.9%,这两部分人口加起来有7.25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4.66%。同时,由于目前这些没有解决温饱和刚刚跨越温饱线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生存的自然条件相对更差,科技文化素质更低,所以每年解决温饱的速度明显趋缓,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返贫现象比较严重,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仍十分艰巨,还需要国家给予倾斜扶持。

分析当前全县扶贫开发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一是财政困难,投入不足。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源不足,县乡级财政十分困难,基本无力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十五”期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刚刚超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仅5000-6000万元,而财政支出2006年已达4亿多元,各项支出特别是扶贫开发等支农专项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根据近几年国家和省、市下达的“三西”专项和其它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每年约1000万元左右,与全县扶贫开发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投入不足是制约全县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是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由于境内大部分地方山高坡陡,沟谷纵横,道路不畅,投入有限,全县大部分乡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目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抗预自然灾害能力脆弱,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农产品运销难、信息闭塞等问题在一些乡村比较突出;部分原有的水利、道路等公共设施由于投入不足,年旧失修,老化严重,急需改造维修;大部分乡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是产业开发起步迟,水平低。由于受地理条件、投入、群众科技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全县种养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马铃薯、畜牧、蔬菜、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产业开发起步迟,水平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全县绝大多数山区乡村基本没有摆脱“雨养农业”的生产局面,马铃薯、草畜的良种化程度不到50%,科技含量低,特别是产业链条短,缺少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现有的企业加工能力弱,技术水平低,带动能力不足,农产品以出售原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

四是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由于地处祖国大西北黄土高原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全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十年九旱,雹、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大部分山区乡村基本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县乡各级党委、政府按照顺应天时、顺应市场的原则,积极推进贫困片带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形成了马铃薯、畜牧、中药材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扶贫开发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这些农作物大幅减产,又使部分群众返回到贫困的行列。2006年,全县大面积遭遇旱灾、霜冻、洪涝和雹灾等自然灾害,马铃薯、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产量不到往年的一半,窑店、康家集、连儿湾、龙门等东北部贫困片带乡村群众减收严重,因灾返贫人口达2万多人。

五是劳动力素质底下,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全县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科技文化素质低,接受新科技、新知识的能力差,加之居住条件差,信息闭塞,导致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困难,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大多缺乏技能,主要从事一些报酬较低的体力劳动,稳定就业率低,生存竞争能力弱,“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扶贫开发进程。

三、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情况

(一)预算内以工代赈

临洮县从1985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以来,至2006年全县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2项,总投资15663.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9103.4万元,省财政配套569万元,省养路费配套340万元,自筹5651.3万元。在资金总额中,交通项目4246万元,水利项目6763万元,邮电项目403万元、农村支柱产业项目907万元,易地搬迁项目930.4万元。其它项目2414.3万元。

通过大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改善了交通条件,活跃了农村经济。投资4246万元,建设交通项目86项,共新建、改建道路59条487.05公里,其中修建等级路101.46公里,修建农村道路385.59公里。硬化道路35.71公里,铺油26公里;建姬家河洮河大桥、东廿铺大桥、三岔河大桥、祁家崖洮河大桥等桥梁12座。

(二)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投资6763.4万元,建设水利、水保项目146项,新修、加固河堤31.84公里;建提灌工程46处,建集雨节灌工程12处,新增灌溉面积14500亩、改善灌溉面积88900亩、发展保灌面积6337亩;加固洮惠渠险段3.18公里,改善灌溉面积5000亩;建塘坝工程8处,拦蓄泥沙93万方,淤地880亩;兴建流域治理工程2处,治理流域面积33平方公里。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水利项目,有力地改善了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多年来,全县利用以工代赈资金兴建人畜饮水工程21处,修水窖2300眼,解决了20100人25100多头牲畜饮水困难;建成邮电项目4个,使农村落后的通讯条件得到改善;建成拉电项目5个,彻底改变了刘家沟门、苟家滩等地深山区5个村不通电的历史。投资493万元的中铺人饮工程建成后,将使我县北部干旱地区的3万多人用上洁净卫生的自来水,提高了群众健康水平,投资200万元用于临洮县三甲电站建设,为三甲电站早日建成投入使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发展了农村支柱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实施农村支柱产业项目13项,改造中低产田22万亩,发展高效日光温室500多亩,建渔场100亩,林业育苗基地300亩,花卉基地500亩,果品基地500亩,玉米良种基地550亩;建种子繁育基地1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30亩,实施农村综合示范项目1项;新建优质牧草基地12万亩。这些项目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带动作用。

(五)改善了教学条件,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义务教育项目4项,新建教学楼3920平方米,实施绿色希望工程2项。改善了我县红旗、太石、西坪、新添、玉井等乡镇边远山区教育设施落后的现状,解决了当地群众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主要作法

(一)立足县立足县情,突出根本。以工代赈的宗旨是扶贫济困,其目的是通过贫困地区群众的劳动获得报酬,解决生活困难;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为全县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如何使国家的这项扶贫政策完整、准确、有效地落实到贫困地区、体现到贫困群众身上,是以工代赈工作的一个根本问题。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工代赈直接面向贫困地区、面向贫困人口,在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结合上做文章,寻找以工代赈资金的最佳切入点,力争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以取得最大的扶贫效益。一是摸清贫困状况,明确工作方向。我们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掌握贫困人口的分布变化状况,认真分析贫困的成因及特点,明确以工代赈主攻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尽力把以工代赈这项扶贫政策,用到最需要的贫困乡村去。二是划清区域,严格界定工作范围。根据每个批次以工代赈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结合贫困现状,我们认真选择和界定以工代赈工作范围,使最贫困、问题最突出地区及时享受到以工代赈的扶持。三是明确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在全面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根据我县川区、坪区、山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以工代赈项目工程,通过资源开发逐步形成自己的经济优势,实现脱贫目标。

突出重点,狠抓管理。在项目管理上,突出了“四加强”。一是加强计划管理。计划的管理是以工代赈项目的管理前提,二十年来,我们严格按照《甘肃省以工代赈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执行计划。为保证计划的切实可行,每年初我们都会同各行业部门,深入开展调研,精心筛选,编制计划,上报市发改委。在计划下达后,要求项目单位严格按照计划积极启动项目建设,不得调整计划和项目建设内容,对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或变更的,按要求和程序报请批准。二是加强资金管理。为保证以工代赈资金的规范使用,发挥更大的扶贫效益,我们严格按照《甘肃省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和《甘肃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实施办法》管理以工代赈资金,并根据我县实际,制定了<<临洮县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对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和各个环节,明确作出了规定,并以县政府令的形式下发全县各部门和乡镇执行。严格将以工代赈资金纳入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借用和改变资金用途。在资金下达到我县后,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由实施单位申请,经县发改局、财政局审核,预拨30%的启动资金,再根据项目的进度和报帐审核情况分批拨付。在报帐过程中,我们严格要求附有有效的凭据,并对劳务报酬兑付情况进行认真审核,要求必须及时发放劳务报酬,不得拖欠。对所有的项目,我们都预留以工代赈资金的5%-10%作为质量保证金,项目竣工后,由项目单位申请,县发改委会同财政等有关单位组成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限期整改,直至按要求完成全部工程后,方可拨付质量保证金。为确保资金使用过程中规范操作,县发改局、财政、审计及项目单位每年在年末都对上项目资金进行了自查。三是加强质量管理。为保证以工代赈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我们认真招待项目法人责任制、合理制、监理制,对投资比较大的项目,分开进行招投标。在项目建设中,县发改局和县直有关单位对在建的项目进行多次督查,对项目落实专人管理,随时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把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到位情况纳入经常性的跟踪、监控、管理、服务之中,既能促使施工单位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又能及时地将项目建设进度统计上报。四是加强竣工验收。项目竣工后,先由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计划和设计,逐项进行自查,并将查出的问题及时改正,对于符合质量要求,达到验收标准的,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照工程合同书检查验收。对发现质量不合格,或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建设任务的,拒绝验收,并责令施工单位返工重建或补救,保证了项目按期保质建成,尽早发挥扶贫效益。

(四)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为了增加项目建设的透明度,便于接受群众监督,我县严格实行了项目公示制。一是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告。每年在接省发改委的计划下达我县后,经县以工代赈领导组研究,及时将计划分解转发给各项目单位,要求各单位积极组织实施,不得调整和变更。并将计划在县电视台和县政府网站上进行公告,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及时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公示。对项目建设单位是县直部门的,要求在项目启动后,将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的进度、资金的使用、劳务报酬的兑付等各项内容在项目建设单位的政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对项目实施单位是乡镇的,要求该乡镇在政务公开栏上对当年的以工代赈项目设立专栏,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公示,并要求项目建设地点的行政村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直接接受群众监督。三是项目建成后树立公示牌。为进一步增强以工代赈项目的透明度,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保证项目的独立性,我们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地点树立公示牌,在公示牌上将项目建设内容、开竣工日期及资金来源等各项内容在公示牌上做简要介绍。

同时,为了发动项目区群众积极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我县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同时,对老百姓广泛进行宣传,并在项目建设区张帖宣传标语,让老百姓明白以工代赈项目是国家的扶贫项目,是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在项目实施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和发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广泛参与工程建设,监督项目实施单位,及时兑现劳务报酬,充分体现了以工代赈本质特征,使贫困群众从项目建设中直接得到实惠,充分调动了群众投身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五)突出前期,加强项目库建设。扎实、有效的项目前期工作是项目争取的关键。由于以前对项目前期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有投资没项目”的现象,致使错失了许多良机。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坚绝杜绝“资金等项目”现象的发生,县上下大力气抓了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库建设,要求各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县情、吃透县情,拿出投资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好项目,并由具有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可研、初设,并要达到相应的深度。县发改部门及时掌握国家资金投向和投资政策,加大协调力度,帮助、指导各业务部门切实搞好项目前期工作。

(三)易地扶贫括迁试点试点工程

我县从2004年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项目总投资930.4万元,将辛店、太石两乡镇的192户800多人整体搬迁到洮阳镇兴荣滩集中安置,目前项目已全部建成。该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存环境,增强了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探索出了一条群众脱贫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2006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总投资2335.1万元,括迁346户,1640人。目前项目已全部动工。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方面,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总体规划的制定、重大事项和有关政策的协调,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方案的落实、技术方案的执行和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和严格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计划管理、资金监督、政策兑现和检查验收等日常工作。同时项目安置区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督促的指导项目建设。

2、强化部门协调。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项目为支撑,整合资源,组织相关部门按各自业务范围做好施工设计、业务指导、技术服务、政策咨询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在安排项目和资金时,尽量向安置区倾斜;积极引导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人畜饮水、乡村公路、农网改造、“六小”工程及其他扶贫资金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

3、落实政策配套。县上结合实际,在不违背国家现行土地承包、国土管理、林业等政策前提下,制定有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包括安置用地、土地调整、建材优惠(如木材指标调配)、户籍迁转、子女入学、税费优惠等,给搬迁群众从各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4、狠抓项目管理。计划管理:严格执行省上下达的计划,严禁擅自调整或变更计划。资金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实行报帐制管理,对项目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工程管理:对项目实施严格实行了合同制、监理制,对工程质量由项目监理和行业部门严格按工程设计进行监督,对出现的问题一律要求按设计和有关标准整改。档案管理:建设项目要分类、编号、造册,从项目可研报告到项目后评价报告等各环节的文件以及农户搬迁资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归档。监督检查:县上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项目公告公示、项目检查、项目专项稽查、项目审计等方式,扩大监督范围,增加监督层次,落实监督责任,保证了项目资金、工程质量和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有关建议

1、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投入不足是制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小康建设的主要因素,新阶段国家财力大大增强,有能力对扶贫重点区域扶持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建议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各项支农资金的安排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重点解决修路、通电、吃水、灌溉、能源、上学、就医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2、整合资金投入,提高使用效益。目前财政扶贫资金和支农资金的专项较多,管理部门多而杂,既减少了资金规模,又增加了管理环节,加大了资金运行成本,不利于扶贫项目建设,不利于资金的集中使用。因此,建议进一步改革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和支农资金的运行体制,将分散的专项资金集中管理,集中安排下达,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将绝对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实行社会救助扶贫。现存的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大多缺劳力、缺技术、缺发展资金、非农就业比例低,教育、医疗支出费用高,难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脱贫,建议尽快推行农村“低保”制度,除对农村“鳏、寡、孤、独”和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外,对生活困难的绝对贫困户也要实行“低保”,保障其生活来源,使他们安心生产,加快脱贫。

4、提高劳动报酬标准。目前,以工代赈项目人工工资标准太低,现市场劳动力价格差距太大,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以提高。同时,由于市、县财政困难,自筹资金很难落实,建议提高国家补助比例,以利于项目建设。

贫困户扶贫调研报告 篇5

一、基本情况

宁陕县位于秦岭南麓中段,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是省会西安南枕的绿色屏障和“后花园”,安康的北大门,是关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塞。东接柞水、镇安,南连石泉、汉阴、汉滨,西邻佛坪,北靠长安、周至、户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山地占96.41%,耕地占2.73%,水域占0.86%,地貌特点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县辖14乡镇9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万余人)。有森林4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2%,分别是全省、全国的3倍和6倍。“版图大县,人口小县,资源富县,经济穷县”的基本县情。2009年开展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村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16%。试点村总户数1715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0.23%,总人口618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25%。截止9月底,八个试点村吸收会员1032户,占试点村总户数1715户的60.2%,其中:贫困户会员522户。收取基准互助金51.6万元,省级安排专项扶持资金64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56万元,社会捐赠资金21万元,互助资金总量为192.6万元,平均每个村24.08万元;组建互助联保小组206个,村级互助协会监事会管理人员48名;8个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共配股206户,占入会总户数的20%;赠股49户,占入会总数的5%。已投放资金115.56万元,占资金总额的60%。平均每村投放资金14.45万元,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运行,保证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食用菌、野生猪苓种植等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解决了8个贫困村385户贫困农户缺乏生产资金问题,促进了村级协会农户树立互助合作的意识,推进了诚信社会氛围的健康形成,初步实现了扶贫资金的可持续使用,为开发式扶贫探索出了新的发展路子。

二、主要做法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宣传发动。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开始,县、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搞好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及时召开全县扶贫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下发《宁陕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宁陕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安排意见》,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扶贫、财政、民政、审计、信用联社等部门及有关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相关乡镇也分别成立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指导组,各村还成立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筹备领导小组,确保试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为了促进扶贫互助资金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让广大群众了解扶贫互助资金的有关政策,县扶贫、民政、财政、宣传、广电和金融机构等部门之间加强协作配合,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刷写

标语、召开村组干部会和群众大会、举办宣传培训班等形式,从政策依据、运作程序、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使互助资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为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抓住关键环节,配强协会班子。开展扶贫互助资金试点是探索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基于这种认识,为了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工作中坚持抓好几个关键环节,保障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有效开展。一是立足县情定村子。在试点村的确定上,立足于有示范性、带动性、典型性的要求,把县委、政府确定的野生猪苓种植、食用菌种植、白山羊养殖、冷水鱼养殖、大鲵养殖等五大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把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乏资金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把镇、村两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实际执行能力结合起来,根据各村的资源状况,采取优先选择的原则,确定了8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试点村。为全面推动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严把条件配班子。在组建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组织上,他们对各村推荐的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组织和监事会组织成员认真进行审查,严格按照互不交叉任职的原则审核把关,对不符合条件,标准的一律不准进入协会组织。尤其是协会会长、会计、出纳和监事会主任的配备上,坚持把责任心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村民“信得过、有能力、会办事、懂经营、群众公认”的村民作为候选人。经逐级按程序审定后,由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筹备领导小组召开协会成员第一次大会,采取票选制,选举产生协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并将选举结果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县扶贫办、县民政局、财政局,由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领导小组审核后批复。三是典型示范引路子。在工作方法上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切实把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引向深入。首先选择在江口回族镇高桥村开展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的试点,扎实搞好组织发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认真做好各项工作。通过一个月的试点,基本达到了组织机构、宣传培训、配套资金、工作经费、工作措施“五个到位”,实现了有固定办公地点、有协会牌子、有协会管理人员、有协会规章制度、有协会档案、有扶持发展项目等“六有目标”,通过试点探讨摸索了一些经验,为全县其他7个村起到了典型引路作用。其次,组织人员深入到江口回族镇新铺村对该村运行比较成功的妇女发展基金的管理模式、运作程序、资金管理、妇女发展基金的效益等进行调研,形成专题调查报告下发各村,指导各村开展工作。同时,还邀请新铺村妇女发展基金管委会主任在全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培训会上介绍经验,确保了全县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三、科学建章立制,规范操作运行。村级扶贫互助资金项目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一项新的扶贫模式,也是支持贫困农户调整产业、发展项目、保障增收的一个重要举措。为规范互助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确保资金的安全、健康、有序运行。一是广开言路,健全制度。根据中、省、市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各村实际制定了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章程》,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监事会《职责》,村级互助资金《借款、还款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十不准制度》、《十不贷制度》,村级互助资金《操作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办法》、《入会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办法》、《信用等级评定办法》、《项目评估办法》和村级互助资金贷款安全协议等规章制度,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各项职责和制度贴近群众,使各项规章制度、职责和办法更加具有操作性、科学性、实用性。二是有章可循,依章办事。协会章程、各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形成后,在村级扶贫互助协会第一次大会上交协会会员讨论表决通过,按制度抓好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实施,确保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安全、健康、有序的运行。三是事前监督,规范运行。由县村级扶

贫互助资金领导小组组织扶贫、财政、信用联社等相关部门深入各村,按照《宁陕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项目验收办法》对8个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实行资金投放运行前的验收,本着“合格一个、验收一个、投放一个”的要求,严格验收把关,验收合格方可投放互助资金。四是把好入口,确保安全。严把协会“会员”入会关,保持会员队伍的“纯洁”性。还明确规定有社会不良表现,明知有骗取、套取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现象的村民不准入会。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操作,有效地促进了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安全运行,达到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制度化、规范化的目的。

三、主要特点

千村扶贫互助资金是一种在政府主导下,由贫困户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滚动使用、长期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小额信贷,是一个带有金融特点操作方法的惠民项目,它与过去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式和项目操作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为管好用活这笔资金,在项目管理上下功夫。第一、坚持“四权”分离的原则。按照资金安全,永续利用、到期归还、有偿使用的原则,制定下发了《宁陕县村级互助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和《宁陕县村级互助资金“十不贷”制度》等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县、乡、村三级共同监督管理的职责,加强协会会员信用等级评定,优化农村诚信环境。同时,将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委托乡(镇)财政所管理,严格执行管理权、投放权、使用权、监督权“四权”分离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乡镇财政所只有资金管理权,没有审批权;村级互助资金协会只有资金的审批、投放权,没有资金使用权;村监事会只有监督权,没有资金投放权;协会会员有资金使用权。坚持做到管理权与监督权分离,起到防范风险和规范运作的效果。第二、规范财务及档案管理。实行财务及档案管理“四统一”。县扶贫办统一印制农户借款审批表、借款合同、资金投放借、收票据等财务凭证;借款、收款票据实行统一领用登记签字制;统一购买财务帐薄及设置会计科目;统一财务及档案规范化管理。第三、实行资金借款担保。县扶贫办制定了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借款安全协议书,实行乡镇政府、财政所责任担保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借款程序,确保资金安全使用。第四、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实行公示公告制度,从试点工作开始,就把会员入会、基准互助金收取的额度、收取的标准、互助资金占用费率、互助资金使用情况和原则等进行公开,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完善提高,保证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第五、强化检查指导。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刚刚起步,没有成功经验和模式,都是在探索中总结,摸索中完善,他们始终坚持每月到村检查指导一次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尤其是在指导财务工作上,实行现场指导,对财务会计、出纳手把手的教,8个村会计、出纳基本上掌握了记帐方法。财务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迈进。

四、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为帮助各村选准产业项目,解决生产投入不足的困难,充分发挥互助资金带动贫困农户增产增收的作用。明确规定互助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及营销等生产性项目,不得用于非生产性项目(如修路、架桥、起房盖屋、看病、上学等),体现扶贫的宗旨。一是互助资金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结合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江口回族镇高桥村、双河村,旬阳坝镇大寺沟村,广货街镇沙沟村等实施特色民居改建,村容村貌极大改观。二是互助资金促进了农村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互助资金协会依法登记注册,机构合法,证件齐备,协会章程、财务会计制度和配套制度健全,为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中起到了引导示范作用。也使互助资金协会成为农户和个体户、种养业协会联系的桥梁纽带,把协会建在产业链上,产业链联在农户上,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互助资金成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的平台。三是互助资金促进了农户发展项目的主动性。始终坚持在投放村级互助资金前期,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发展有保障”的原则,由村项目评估小组按照《宁陕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项目评估实施办法》对贷款农户进行项目评估,对有项目的贫困农户优先投放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贷款,签订产业扶持协议。截止9月底,向385户贫困户借款115.56万元,四是互助资金促进了 “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如:江口回族镇高桥村、双河村的白山羊养殖专业村及大户养殖;旬阳坝镇大寺沟村野生猪苓栽培项目村及能人大户;广货街镇沙沟村冷水鱼养殖;城关镇龙泉村大鲵养殖项目;龙王镇东沟村猪、牛养殖专业村及大户养殖;江口回族镇新铺村养殖项目等。互助资金扶持野生猪苓栽培60户,发展12000窝;天麻30户400窝;扶持养羊项目户60户,建标准圈舍4800平方米,养羊3000只;扶持养猪项目户70户,其中:大户12户,建正大圈舍8500平方米,共养猪1100头;扶持养牛项目户20户,养牛60

头;扶持养鸡项目户70户,养鸡10500只;养鱼25户7500尾;扶持袋料食用菌栽培50户,发展香菇34000袋,从而使这些村在我县成为比较知名的“一村一品”示范村,这些项目的实施,为贫困农户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是互助资金试点促进了整村推进项目后续管理工作。对历年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进行科学的后续管理,是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扩大扶持覆盖面,实现扶贫资源效益最大化。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将农户“闲置资金”以入股的方式纳入互助资金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投资的规模效应。带动农户可持续发展和增收。六是互助资金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级互助资金的投入和民主化管理,解决了基层组织有心办事但无钱为民办事的实际困难,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坚定了群众自觉跟着党组织走,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积极性,使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目前,群众的精力都放在了发展生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上,有效预防了“三股势力”对群众的拉拢,促进了试点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进程。

实践证明,在贫困村建立村级“互助资金”,是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方式和扶贫开发方式更加符合农村和农民需要的一种有益探索,是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直接在农村和农户中落实的一次革命性尝试。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以金融操作的方式,打破了过去传统的资金配置方式和项目运作方式,使扶贫资金从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从短期使用变为长期使用,并将政府投入与群众自有资金科学合理地捆绑在一起,建立起“人人有钱、人人管钱、人人用钱、人人诚信”的信用机制和项目运作机制。进而,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了农村的信用环境,充分调动了农户自主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探索出以下基本经验:

一是精心组织是前提。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是加强扶贫开发的新尝试、新探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把好事做好,让群众得到实惠,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只有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妥善安排,把各项基础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真正选出会员信任的协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才能让广大会员放心和满意,试点工作才能稳步推进。

二是广泛宣传是关键。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对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来讲,是一项新生事物。要想让干部群众真正了解互助组织的性质,明白互助组织的操作规程,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加入合作组织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才能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凡是宣传引导工作扎实,组织发动工作得力的地方,群众的入股参与率就高,资金使用效益也最好。反之,群众入股参与率就低,资金使用效益也差。

三是建章立制是核心。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根本性的东西。开展互助资金组织建设,搞好扶贫开发,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运行机制,使各项规章制度既有约束性又有操作性,真正从源头上堵塞工作中的各种漏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发生资金运行的风险。否则,试点工作很难长期有效运转。

四是加强监管是保障。执行制度靠自觉性,但仅仅有自觉性还远远不够,还必须靠外部力量进行监督。由于各试点村协会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普遍比较低,如何保证资金的使用安全是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扶贫、财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单位密切协作、积极配合,定期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隐患。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业务能力和水平,督促他们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真正把基础工作做好,让互助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是农民增收是目的。村级扶贫互助资金项目是国家为有效缓解贫困村群众发展生产所需资金短缺问题而进行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其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只有牢牢把握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个关键,我们的工作才不会偏离轨道,才能体现扶贫的宗旨,也才能被更多贫困群众接纳和拥护。

五、存在问题

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级有关部门、乡镇的大力配合支持下,摸索了一点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赢得了贫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但是也存在着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理难度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在管理上没有成功经验。第二、管理困难多。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大多数村是贫困村,居住分散,村集体无积累,办公无经费,村财务人员素质低,达到规范管理有一定过程。第三、村协会工作人员第一年的报酬难以解决。第四、资金投入到项目后的风险规避机制不够健全。第五、资金与户规模大小有差异。大村小村农户使用互助资金平均率上存在着不平

衡等问题。第六、县级财政资金配套十分困难。这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作出坚持不懈的探索努力。在今后工作中解决思路是:第一、理清思路,总结经验。结合本县的工作实际,理清工作思路,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建立长效机制,使之达到规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把资金的投放、回收管理与报酬挂钩,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把考核、考勤、实绩、能力相结合,建立《村协会报酬管理办法》,用激励机制调动村协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第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加强村协会管理人员的培训,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把培训作为一种制度,坚持每半年举办一次,真正提高村协会管理人员素质问题。努力把我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抓出成效,真正成为贫困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长期使用的扶贫项目,为全县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作出积极贡献。

六、几点建议

一是对千村扶贫上级专项互助资金额度适度加大。大小村应有所区别。(100户以下村15万元,100-150户的村20万元,150-200户的村25万元,200户以上的村30万元)。

二是村级协会管理人员报酬拿入财政管理。大村(200户以上)年经费1万元,小村(100户以下)年经费不低于7000元。(含管理人员报酬)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村级互助资金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是加大扶贫互助资金扶持力度,每年可按全县村总数的30%安排。

五是适度延长农户贷款使用年限,(适宜1-3年),降低占用费率。(控制在千分之四以内)。六是增加县扶贫办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办公、培训、旅差等费用。

贫困户扶贫贷款入股分红协议书 篇6

甲方: 乙方:

为进一步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加快贫困户脱贫奔小康步伐,依据相关扶贫政策,由乙方申请方正县扶贫贷款资金投资入股到甲方企业中,作为甲方企业的发展资金。甲方企业每年给乙方一定股利,以增加乙方家庭收入。为此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1、乙方自愿将申请方正县扶贫贷款50000元,投资入股到甲方企业中,作为甲方企业发展资金,投资期限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月**日止)。

2、乙方成为甲方企业投资股东,乙方在投资期间可享受甲方企业发放红利。

(1)甲方企业将乙方扶贫贷款资金投资入股当日,作为每年第一个红利发放日,优先发放给乙方2000元红利。

(2)甲方企业将12月31日作为每年第二个红利发放日,给乙方发放红利800元。

3、甲方企业按照高于市场价格0.02元/斤,优先收购符

合本企业标准的,乙方自有种植面积的水稻原粮。

4、本协议履行期间,如果甲方企业没有按照要求支付股息和红利的,甲方企业应承担乙方扶贫贷款投资总额5%的违约金,如果甲方企业到期未按时返还本金的,甲方企业按月承担乙方扶贫贷款投资总额20%的违约金,直至还清本金为止。

5、本协议履行期间,乙方不得向甲方企业提出返还扶贫贷款投资资金,如果乙方提出让甲方企业返还扶贫贷款投资资金的,乙方应承担扶贫贷款投资总额5%的违约金。

6、本协议履行期间,若双方发生争议,可协商解决,也可由有关部门调解解决,如协商调解不成的,由当事人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7、本协议履行期间,甲方企业要向xx乡政府提供

企业资产,作为xx乡贫困户扶贫贷款入股本金信用抵押。

8、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生效。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xx乡人民政府备案一份。

甲方:

乙方:

****年**月**日

贫困户扶贫调研报告 篇7

关键词:新疆,国家级贫困县,贫困类型,扶贫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5月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平均水平,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由于自然、历史、地理和政策等方面原因,新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新疆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重点在农村贫困地区,难点在国家级贫困县。新疆国家级贫困县是新疆贫困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区域,居民收入水平更低、城乡收入差距更大,仍有较多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此外,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县级财政收支差距大,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是实现以上目标任务最为艰巨的地区。因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新疆,在跨越式发展、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新时期,扎实、稳健地推进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开发,不仅关系到“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大局,对于新疆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和谐社会都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1 国家级贫困县的确定与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分布

1.1 国家级贫困县的确定

1986年中央政府第一次确定了国家级贫困县标准:以县为单位,1985年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和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民主革命时期作出过重大贡献、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老区县,给予重点照顾,放宽到年人均纯收入300元。1994年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中央政府重新调整了国家级贫困县的标准。具体标准是,以县为单位,凡是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国家级贫困县扶持范围,凡是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高于700元的原国家级贫困县,一律退出国家扶持范围。重点县主要在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范围内确定,确定重点县的主要依据是:贫困人口数量、农民收入水平、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及扶贫开发工作情况,适当兼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人等综合指标[1]。根据这个标准,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扶贫开发任务重、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国家级贫困县共有592个,分布在21个省区市,涵盖了全国72%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国家级贫困县数量较多的省区是:云南(73个)、陕西(50个)、贵州(48个)、四川(43个)、甘肃(41个),新疆被列入的国家级贫困县的数量为27个;数量较少的省区是:广东(3个)、浙江(3个)、吉林(5个)、海南(5个)、西藏(5个)。从集中连片的角度看,这些贫困县主要分布在18个贫困地区,显示出国家级贫困县的确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1.2 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分布

目前,新疆有30个贫困县,其中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3个,国家级贫困县27个,重点乡(镇)276个、重点村3607个;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数量占新疆县(市)总数(91个)的29.67%,其中有17个是边境贫困县,所占比例为62.96%(表1)。新疆国家级贫困县分布范围较广,涉及地域较大,情况既不均匀,也不平衡,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州的国家级贫困县个数明显较多,占新疆国家级贫困县总数的70%以上;同时也说明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南疆三地州。

数据来源:《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

2 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现状

2.1 贫困率与恩格尔系数指标分析

贫困率指标反映一个区域中贫困户所占的比重。贫困率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贫困率(%)=总贫困户数/总户数[2]。截至2OO8年年末,新疆农村总户数约230万户,27个国家级贫困县总贫困户数约100万户,贫困率约43.5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左右,说明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率较高。

恩格尔系数也是常用的衡量贫困程度的指标。通常恩格尔系数与农民生活水平有以下关系,恩格尔系数>59%为绝对贫困,恩格尔系数处于50%-59%之间为勉强度日,数值介于40%-50%为小康水平,数值在20%-40%之间为富裕阶段,当恩格尔系数<20%时为最富裕。2OO8年,27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恩格尔系数大于59%的县(市)有7个,恩格尔系数在50%-59%之间的有6个,在40%-50%之间的有11个,只有3个县在20%-40%。2009年,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恩格尔系数为52.52%,可见有约一半的贫困县的人口处于勉强度日或绝对贫困状态,生活资料匮乏,基本生活缺少保障,生存受到一定威胁。

2.2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总量较小,经济实力较弱。2009年,新疆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577.69万人,占全疆总人口的比重为26.76%,但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全疆国民生产总值的8.96%。27个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GDP总量均低于乌鲁木齐市、伊犁州、巴州、克拉玛依市和昌吉州;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7.78%、21.32%和40.90%,与新疆的总体情况以及乌鲁木齐、伊犁州、巴州、克拉玛依市和昌吉州等地区相比,产业结构明显很不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高,分别比新疆、乌鲁木齐市和巴州高19.98、36.25、21.78个百分点;二产所占比重分别比新疆、乌鲁木齐市和伊犁州、昌吉州低23.78、21.61、13.94、18.08个百分点(表2),如果与巴州和克拉玛依市相比差距就更为悬殊。通过对比可知,新疆国家级贫困县在主要国民经济总量指标方面较为落后,产业结构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从而也使当地扶贫开发的难度增加。

数据来源:《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

从人均指标落后程度来看,2009年,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5018.95元,仅相当于新疆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的82.97%;2009年,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人均GDP远低于全国及全疆平均水平,为6634.49元,仅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26.34%和新疆人均GDP的33.27%;其中墨玉县人均GDP最低(3254元),只相当于新疆国家级贫困县人均GDP的49.05%。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3883元,而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810.07元,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新疆平均水平的54.53%与72.37%;新疆国家级贫困县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三个县分别是阿合奇县、阿克陶县和乌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有1482元、1615元和1630元。

2.3 财政收支指标分析

新疆国家级贫困县无一例外均出现高额赤字,财政不堪重负,收支矛盾极为突出;县级财政支出85%以上靠上级财政补助,对上级财政有着极强的依赖性。2009年,新疆27个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人15.41亿元,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207.58亿元,相当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人的13.47倍,财政赤字192.18亿元,财政自给率平均只有7.42%,分别比2004年和2007年减少了2.96和6.45个百分点。财政自给率达到10%的只有6个县,尼勒克县财政自给率最高为20.13%;9个县的财政自给率低于5%,分别是柯坪、策勒、于田、墨玉、疏附、阿合奇、岳普湖、民丰、吉木乃,其中柯坪县的财政自给率最低,仅为1.78%(表3)。新疆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极为困难的状况具有普遍性、延续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县级财政资金极端匮乏,长期处于赤字状态,使得贫困县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社会福利与优待抚恤事业严重滞后。

数据来源:《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2010新疆领导干部手册》。

3 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类型及原因

关于贫困产生的原因,经济学家纳克斯最早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的原因是“资本缺乏”,舒尔茨认为贫困的主要根源在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刘易斯则提出贫困是保守落后的亚文化在代际之间传递,而以研究饥荒和贫困问题著称的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根源是基本能力的剥夺和机会的丧失,世界银行在《千年发展报告》中提出,贫困原因是某些个体或社会群体脆弱性高,在遭遇风险时极易导致财富损失或生活质量下降到某一社会认可的水平之下。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是人力资本水平低下、社会文化落后和制度缺失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恶性循环,贫困原因既有外部客观性致贫因素,也有内部主观性致贫因素;既有历史、现实与人文因素,又有自然和生态等原发性因素;综合来看,本文将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类型及原因划分为以下几种:

3.1 生态贫困

新疆国家级贫困县都位于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和恶劣的地区,27个国家级贫困县有21个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呈现出集中连片的分布态势。例如表1中的和田、喀什和克孜勒苏州的南疆19个贫困县,有的紧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的位于帕米尔高原,全都是新疆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北疆和东疆有6个国家级贫困县呈点状分布在阿勒泰、塔城、伊犁和哈密地区,都处在天山、阿尔泰山脉的高寒山区,海拔高、冬季寒冷期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春旱、夏洪、地震、风灾、雪灾、沙尘暴灾害交替发生,如疏勒县和伽师县耕地盐碱面积分别达89.50%和91.20%,并且盐碱化程度在加剧;英吉沙县土壤贫瘠,风沙、盐碱危害严重,春寒、干热风、霜冻、冰雹、沙尘暴等各种灾害连年发生。贫困与生态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是造成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非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致使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更为尖锐。

3.2 地域贫困

新疆的国家级贫困县大多处于偏远地带,远离大中城市,如南疆地处888.50 km边境线的塔什库尔干自治县,距省会乌鲁木齐达1765 km[3];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和封闭性的影响,造成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畅、基础设施落后,不仅制约了人口的适度集中,使市场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现代要素很难辐射到此,造成经济活动成本偏高,经济发展明显滞后,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和基础设施的恶劣状况,成为影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直接因素,并最终制约了新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整体地域性贫困状态并加剧了这种贫困的自我维系。

3.3 民族贫困

新疆少数民族的分布与贫困人口的分布在地域特征上的吻合程度较高,国家级贫困县多为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地区。2009年,新疆27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少数民族人口536.15万人,占新疆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577.69万人的92.81%,特别是和田、皮山、洛浦、策勒、于田、疏附、英吉沙、伽师8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都超过了98%。

3.4 文化教育贫困

新疆国家级贫困县文盲率高于全疆平均水平,并且往往是科盲、文盲、法盲集中之地。2008年,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7.29年,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为7.90%,小学占比43.90%,初中占比38.9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只有9.30%;2009年,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劳动力仅有40.90%受过教育培训,用于学校及技术培训的费用在当年当年使用的5961.60万元扶贫资金总额中仅占2.56%。劳动力资源的教育贫困既成为影响他们掌握农业技术、应对市场风险、提高生产技术含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又成为影响其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主要障碍,反而将形成“低水平教育-贫困-低水平教育”这一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同时,长期的物质贫困和文化教育落后容易导致精神贫困,主要表现为文化匮乏、因循守旧、安土重迁、懒散怠惰、自甘落后、乐于贫穷,不仅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空间的选择,还阻碍了文明乡风的形成。

3.5 市场竞争引致性贫困

市场经济是讲求效率的“竞争经济”和“强者经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区域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贫困地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竞争基础和起点的不平等会导致其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使得贫困人口的利益被忽视、被伤害。不仅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人力和技术,而贫困地区稀缺的矿产、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发达地区流动,这种由资源占有不平衡所带来的贫困状况日趋严重,可能加剧贫困人口的边缘化倾向。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人口生存环境也日趋恶化。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是以农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在大农业中又偏重于种植业,种植业中又以某一种农产品为主;非农业产业发展很不充分,劳动力价格低廉且大量闲置,致使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面临较大阻力,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造成市场竞争引致性贫困。

3.6 制度性贫困

城乡分置的二元体制造成农民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很难公平地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大体一致的公共服务;农民在面临因自然灾害、疾病、市场风险等突发事件时,由于权利与机会匮乏,缺乏必要的经济和社会保障,经常陷入贫困之中,主要表现为因灾致贫、病残致贫和因学致贫[4]。2009年,新疆国家级贫困县24.30%的村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农牧民因灾害致贫、返贫问题十分突出;2009年新疆国家级贫困县未能及时就医的人中91.80%是源于经济困难,南疆三地州19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一比例高达95.60%;国家级贫困县村有卫生室比重63.70%,村有合格乡村医生、卫生员比重65.70%,村有合格接生员比重64.70%。灾害致贫根源于农业保险制度的缺失与不完善,病残致贫体现出农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与大病救助等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因学致贫与现行的财政体制、教育体制、转移支付等制度息息相关。

4 新形势下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对策

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构成,使得新疆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变得尤为复杂,加上思想观念封闭保守,产业结构低度落后,弱势的地方工业缺乏反哺农业的实力,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和市场发育缓慢两大矛盾对贫困地区的小康建设的刚性制约将长期存在,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对南疆三地州扶贫开发构成现实威胁,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在新形势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特殊性。

4.1 有效整合各种扶贫资源

各地实践证明,扶贫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扶贫开发效率的提高。(1)整合扶贫政策。由于不同政策的思路、目标、方案存在差异,政策相互配合、衔接不一致、政策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与“异化”现象等,都会影响扶贫政策的实效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进度[5]。因此,需要有效整合与扶贫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区域、产业和投资等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移民搬迁和农用技术培训等扶贫项目也应符合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之相辅相成合力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和谐“五位一体”的扶贫效果。(2)整合扶贫资金。有效整合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社会扶贫资金、地方配套资金、信贷扶贫资金等各类扶贫资金,发挥政府扶贫资金的“引爆”作用和“酵酶”作用,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引导社会资金的“启动器”,努力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扶贫资金投入体系。(3)为非政府组织从事反贫困事业提供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引导社会力量广泛进入反贫困领域和拓展反贫困空间,继续开展“希望工程”、“幸福工程”、“光彩事业”、“春蕾计划”、“巾帼扶贫”等工程,使其与政府的扶贫资源形成有机互补,逐步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开放高效、运作透明、互为补充、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创新型反贫困良性互动机制。

4.2 积极探索权益保障为主要内容的赋权式扶贫开发

赋权式扶贫开发:(1)在实施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应赋予贫困农户应有的政策知情权、实施参与权、管理维护权和评估监督权等,强调贫困人口直接参与包括教育和卫生保健等方面社会服务计划的设计、实施、监测与评估的整个过程,立足于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从而扭转扶贫资源使用效率低下、扶贫代价高昂、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较差等局面。(2)应大力推广小额信贷扶贫,60%扶贫资金通过小额信贷方式投向特色种养业、家庭加工业,建立农户间的互助、良好关系,促进贫困人口对反贫困战略的参与及自我选择、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其参与扶贫开发和脱贫致富的积极性[6]。(3)将外部组织干预转变为引导贫困人口建立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乡土合作组织系统”,培养贫困人口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其管理渠道明晰、运行高效迅捷、弥补政府资源不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贫困人口的主体意识,以实现扶贫效益的可持续性。

4.3 加强以结构调整与龙头企业为动力的产业扶贫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增强边疆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性措施。(1)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村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围绕粮、棉、畜、林果四大基地建设,扶持和发展林果业、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走产业化扶贫开发道路。(2)大力扶持民族特色家庭手工业的发展。着力打造乐器村、小刀村、花帽村、地毯村、丝绸村等专业村,重点发展和田地毯、艾得莱丝绸、维吾尔小刀等特色产品,拓展贫困农民的就业渠道及增收空间。(3)大力推行“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的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努力使龙头企业肩负起标准化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4)设立“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成长性好、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项目给予必要的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并在土地、供电、铁路运输、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4.4 促进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的科技扶贫

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的科技扶贫:(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承包和技术服务,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围绕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推广优良品种、高效栽培、畜禽饲养和加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等先进实用科技成果,提高贫困县农业科技覆盖率。(2)加强科教扶贫,努力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与生产技能。实行农科教相结合,通过加强对农牧民和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专项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县各族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力争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掌握一、两门脱贫致富技能,增强自我发展和脱贫致富的能力。(3)结合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调配、充实、培训国家级贫困县的基层干部队伍,通过完善干部轮换、下派挂职锻炼制度和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锻炼制度,形成既流动又相对稳定、向贫困县、乡、村输送智力资源的规范机制,努力在新疆国家级贫困县实现每个村有一名以上中专程度的农牧业先进技术的传授者和示范者,每个乡级班子中有一名以上大专以上程度的、懂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领导骨干,每个县党政职能部门中有一名以上大学程度的、专业业务熟练、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领导骨干。

4.5 全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短缺是新阶段致贫和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因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反贫困中的重大作用在于有助于减少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保障,形成有效的社会安全网。(1)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五有”(有学上、有医疗保障、有科技文化室、有集体经济收入、有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和“五能”(能用上安全饮用水、能用上电、能有一项以上有稳定收入来源的生产项目、能有经济适用房住、能及时得到培训和获得信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制约新疆国家级贫困县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林网建设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一池三改”工程(建沼气池、改厕、改灶、改圈)、抗震安居工程、饮水安全工程、村村通公路工程、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2)健全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农民促进教育与医疗卫生服务公平,解决农民学有所教和病有所医的问题。(3)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特殊的保障对象与薄弱的经济基础是新疆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严峻现实。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贫困人口的大病救助制度等,将其作为新时期农村扶贫创新的重要着力方向,构建农村反贫困安全网,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风险承受能力,遏制因灾致贫、病残致贫等返贫现象的产生和蔓延,缓减城乡间与区域间的收入差异和社会矛盾。

4.6 根据贫困类型和群体特征相机选择扶贫措施

选择扶贫措施:(1)应考虑资源禀赋状况,对于具有自然资源开发优势的地区,适宜采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优势的扶贫策略;对于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地区应采用鼓励劳务输出的扶贫措施;对于缺乏自然资源优势和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北疆高寒牧区、戈壁荒漠和边境地区,就地脱贫建设成本高、生态环境代价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应实行生态移民,采用异地搬迁或者异地开发式扶贫政策[7]。(2)应考虑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对丧失劳动能力、负担过重的贫困家庭,应建立社会互助与救济制度,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对因灾致贫人口,应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和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制度,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于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扶贫开发需要将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计划生育相结合,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环境,着力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治穷与治愚相结合、自力更生与社会扶持相结合,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进行的综合开发式扶贫。

参考文献

[1]孟戈.新阶段新疆农村扶贫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2009:(5):62-66.

[2]陈见影,王哲.新疆扶贫重点县贫困线确定[J].新疆农垦经济,2008(2):63-66.

[3]刘娟.我国农村贫困的新特征与扶贫机制创新[J].乡镇经济,2008(2):31-34.

[4]朱金鹤.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与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50-269.

[5]赵曦,罗洪群,成卓.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农村扶贫机制改革的路径安排[J].软科学,2009(10):69-73.

[6]徐志明.我国贫困农户产生的原因与产业化扶贫机制的建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6):711-714.

关于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思考 篇8

湖南省洞口县有320个国家、省、市、县级贫困村,28个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贫困村,贫困人口34.5万人,2011年纳入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洞口县因势利导,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特别是加大对生猪龙头加工企业的扶持,使该县生猪产业稳步发展,农民养猪效益稳步提高,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产业扶贫之路。

一、洞口县生猪产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洞口县生猪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扶持农户生产阶段,加大生猪养殖力度,规模扩大了。但由于产业链短,只卖活猪,附加值低,收益低,再加上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全县的生猪产业发展陷入低谷。

第二阶段重点扶持龙头企业,走上了一条“企业+农户、延长产业链”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第一阶段:“小农”经营,产业严重萎缩。

洞口县是个产粮大县,农村家家粮食富足,加上当地气候宜人,为发展生猪养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1990年,洞口县委、县政府为推动生猪生产向产业化发展,因势利导,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对农户修猪圈用地的审批大开绿灯,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用地费用,鼓励农村兴建万头养猪场,并把万头养猪场的建设作为各级政府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支持指导农户不断改良生猪品种,对引进优质猪种实行奖励;对养猪大户从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由县财政部门发放财政周转金,或由县农发部门投放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或由信贷部门发放贷款。

到1995年,洞口县万头养猪场达到23个,当年全县生猪出栏达到100万头,比1990年增加2倍。生猪屠宰税曾一度达到全县年财政收入的1/10。但是,生猪除一部分由县内仅有的两家规模较小的冷冻食品厂简单粗加工外,猪产品基本是以活毛猪的方式销售出县,养猪的整体效益比较低。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东南亚地区农产品市场进入持续的低迷期,生猪价格持续跌破盈亏平衡点,养猪成了赔本的生意,养殖规模越大,亏损就越多,一时间,举县上下,人们谈猪色变,养猪成了许多农民的一场噩梦。

(二)第二阶段:扶强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快速升级。

洞口县对生猪市场持续低迷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除了外部大环境外,只注重扶强养殖基地,而忽视对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扶持,从而导致产品单一,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低是主要原因。2001年县委、县政府调整了产业扶贫思路,在制定十年扶贫规划时,将龙头加工企业纳入了重点扶持范围,制定了具体的扶持方案。同时将龙头企业纳入县里的重点项目管理,确定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企业,整合各类资金,优先确保龙头企业项目的实施。

2002年元月成立了一家专业从事生猪加工的企业——湖南省三可食品有限公司,短短两三年时间,该公司就成了洞口县最大的生猪加工企业并晋升为省级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2005、2006年该公司连续得到相关部门的重点扶持,相继实施了生猪分割肉加工项目和供港优质瘦肉型中猪加工项目,总投资达到4644万元。通过两个项目的实施,2005年三可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10117万元,年创利税1301.9万元,直接受益农户达到10700户,受益农户每年从养猪中得到收入近7000元,新增就业人数达4000余人(其中安排农村劳动力400多人)。

2009、2010年该县又确定对洞口县肉食冷冻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连续两年的重点扶持。洞口县扶贫部门以贷款贴息的形式投入128万元,帮助公司获得银行贷款2800万元,用于2万吨猪肉自动线加工、3000吨容量的冷库、烤中乳猪加工等项目建设,快速带动了公司的发展,公司年加工猪肉产品2万吨,加工的冻乳猪系列产品全部出口香港、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年产值3亿元,成功培育了62个养猪专业村,解决了3000农户近1万人就业,猪鬃、猪皮、猪杂多项加工业也得到飞速发展。

二、关于产业扶贫的思考

通过对洞口县生猪产业发展历程的分析,笔者认为,各地应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应加大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转变产业扶贫理念,明确产业扶贫方向。

目前,社会上和我们工作中有这样一种思想:扶贫就是“扶穷人”,扶持企业就是“扶老板”、“扶富人”,与扶贫的初衷相违背。因此,产业扶贫虽将扶持企业纳入了范围,但总给人一种悄悄进行的感觉,担心扶持企业承担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只注重农民生产这一头,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由政府包销。在市场经济时代,再采用这种方法,将出现卖难,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必须依靠加工企业加工转化增值,形成产业链。因此,要转变产业扶贫理念,建立一种“扶企业就是扶贫,由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的基地建设和转移就业,以达到共同富裕”的产业扶贫舆论导向,明确产业扶贫的方向,把当地发展特色产业所需要的能够带动区域发展的龙头企业作为产业扶贫重点,消除人民群众对新的产业扶贫方向的顾虑,确保各地在产业扶贫中能突破旧制,大胆作为。

(二)完善企业扶持机制,提升扶持效果。

一是要完善扶持企业的准入机制。应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扶持能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或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产业。同时,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准入机制,将企业的产品与基地农产品关联度、致富带动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法人责任心和诚信度等作为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

二是要不断创新企业的扶持方式。要围绕“扶持一个龙头,壮大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不断创新扶持方式,在对企业采取固定资产贷款贴息的基础上,增加对企业技术改造、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扶持,通过基地种苗补助、支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或企业直补方式进行扶持,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

nlc202309030206

三是要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逐步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确定扶持年限,对带动能力不足、特别是对存在欺农害农的企业应及时取消扶持。此外,要建立扶持资金全程监管制度,扶贫等相关部门对扶持资金进行专项审计,严禁挪作他用。

(三)因地制宜,采取扶基地与扶企业并重的模式。

扶持一个产业发展,要坚持扶基地与扶企业并重的模式,才能将产业真正做大做强。一是在扶基地时,要注重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重点扶持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突出一个“恒”字,一以贯之,不朝三暮四。一个产业或基地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同时,要提高基地发展标准,努力建设“农业与生态环境友好型基地”, 如在发展生猪产业的同时,要加大对养猪废物的循环利用,建立“猪、沼、果”循环发展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扶贫和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格局。二是在扶强基地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企业的扶持。在市场经济下,只重视基地,常常不能促进产业发展,反而会使老百姓出现“丰产不丰收”或卖难的尴尬局面。只有采用“双扶”模式,既重视扶基地,又重视扶企业,才能使农产品增值,解决好产品的销路问题,形成一条科学高效的产业链,提升产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确保农户与企业的双赢。与此同时,对与农户基地建设和企业之间起桥梁纽带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应给予相应扶持。

(四)加强引导,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连结机制。

在扶持过程中,各地要引导企业与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连结机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协商合理的收购价格,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规范合同文本,明确双方责权关系;对贫困农户采取寄养等办法,让贫困农户发展实现“零成本”,提高贫困农民的积极性;通过订单合同、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形式,确保农户的稳定增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订单农业的监管与服务,强化企业与农户的诚信意识,切实履行合同约定。企业应承担起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责任,主动反哺农户,开展结对帮扶,积极安排当地农民就业。同时,鼓励企业每年从企业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农户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和社会扶贫基金,用于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等,帮助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国家对这些资金应予以免税支持。

(五)抢抓产业扶贫机遇,强化扶贫部门的自身建设。

扶贫部门应抢抓产业扶贫机遇,强化自身建设,将相应的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纳入重点扶持范围。一是要从职能上予以明确,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增加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的服务职能。二是要加强自身建设,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加大对扶持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的调研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三是要完善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的扶持规划,形成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湖南省洞口县扶贫开发办)

责任编辑:洪峰

上一篇:国内药品注册流程下一篇:《的概念》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