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野

2024-09-22

心理学视野(精选12篇)

心理学视野 篇1

更新教育思想,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是当前我过大、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必须回答三个问题:其一, 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究竟指什么 (是什么) ?其二, 创新素质能否培养, 原因以及什么因素影响和制约中小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形成 (为什么) ?其三, 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心理素质的学生 (怎么样) ?

1 心理素质培养的国内外概述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 这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和创新研究。而新世纪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 都非常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早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题。

1.1 国外观点

美国:早在60年代, 被誉为“创造学之父”的奥斯本, 他就提出研究创造之源俞由为重要;20世纪70年代, 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目标。到了90年代, 提出美国人应有的科学素养。

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 日本把发展创造能力视为国策, 提出“创造性科技立国”的口号,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把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和素养定为基本国策。

德国:创造性量表编制和性别差异。

英国:创新研究的发源地。

1.2 国内观点

随着改革开放, 发展的需要, 我国开始将创新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新素质与人格联系, 把创新素质提升为人格的完善。

2 创新心理素质的内涵及其培养的相关积极因素

2.1 创新素质的内涵

本世纪,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K.J.彼德首次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变量。创新素质在目前研究中普遍介绍的看法是:创新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 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

2.2 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相关积极因素

青年人才的开发应该有一个准备阶段, 如果到了青年期再来谈创新素质, 恐怕为时已晚。青少年时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代, 此时, 脑的技能增长很快、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此时对创新素质进行有目的、科学的培养, 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极大的发展。就学校教育而言, 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密切关系;就其智力因素的思维模式而言, 与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相关。

2.2.1 培养相关智力因素

(1) 与智力因素的关系

吉尔福特观点:高智力是高创造力的有利条件, 但不是先决条件。盖泽尔次观点:智力高低与创造性大小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我国学者认为:创新素质与智力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

(2) 与智力因素中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关系

聚合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 强调事物间相互关系, 有条理、有范围。

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 试图就同一问题从不同家角度思考。

二者相辅相成, 聚合思维是创新和变革的条件和基础, 发散思维是创新的想像基础和动机。

(3) 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 具有积极的求异性, 敏锐的观察力, 创造性的想象, 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这种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 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 并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可以说, 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素质培养的智力结构的关键, 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4) 培养创新能力

一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 没有良好的基础, 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二是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心理素质。

2.2.2 培养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与智力、能力活动相关的一切非认知、非能力的的心理素质。国际上, 任朱利和瑞斯提出“天才”儿童就是那些具有创新素质的、中等智力以上的儿童。斯滕伯格认为, 个体创新意识是促使兴趣和动机往创造性活动的驱动力。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 非智力因素可能成为影响创新素质的关键因素。

(1)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精益求精的意识, 是一种面对任何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而不无动于衷的强烈的尝试冲动, 它是创新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 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造兴趣、创新动机, 树立创新目标, 充分发挥创造潜能。

(2) 培养创新人格

创造性人格特征:坚毅的精神、富有幽默感、敢于求新、成就动机高、独立性强、焦虑低。创造性人格不仅激发创造意识, 而且能够促使创造思维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因此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和浓厚的兴趣等。

3 创新素质培养的制约因素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大量研究都已经证明, 个体的心理素质是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协调作用的结果。然而, 在对青少年实施创新素质培养的过程中, 无论我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应该明确:遗传影响孩子创新心理的因素以及后天环境、教育是任何影响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

3.1 遗传因素和创新

概括目前心理学、心理遗传学、心理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结果, 认为个体脑和神经系统遗传上的差异会从以下几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创新心理表现:

(1) 影响个体智力, 进而提供个体创新的潜在可能性。

(2) 影响个体的思维类型, 进而影响个体创新的方面。

(3) 制约个体能力的获得, 进而影响个体创新表现的速度。

(4) 决定个体的气质, 使个体的创新行为模式各具特色

3.2 环境、教育与创新

环境和教育激发创新意识、塑造创新人格。但只在创新素质培养的过程中, 受到了环境和教育中的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只有改善这些制约因素, 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培养。

3.2.1 传统文化对个性的忽视

(1) 体现在教学内容上

一味的灌输书本知识, 不懂得变革创新, 使得学生不能积极的去自己思考某些问题。同时, 也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理解情况, 分类教育、各个击破。

(1) 体现在校园文化上。

1) 儒家文化“群居合一”的观念对个性的束缚。

2) “因循守旧”、“知足常乐”的观点导致观念趋向和行为的守成性。

3.2.2 教学中对权威的遵崇

(1) 对教师权威的尊崇

教师的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是教师整体素质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教师教育就是要提高这两种素质, 否则将制约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显性制约: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和行为方式起一定的引导、定向作用。但是学生一味按照教师的要求发展, 日渐就是去了自己的思想。

2) 隐形制约:教师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法制观、职业道德、竞争意识、认识方法的深刻领悟等, 是偏重于道德、意识方面的素质教育。如果引导的不好, 可能直接导致学生的抑制行为。

(2) 对教材的权威的尊崇一味尊崇书本内容, 缺乏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 创新心理素质是可以培养的。遗传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的生物前提;其次, 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不是无限的, 只有注意其制约因素才能更好的培养创新素质。

4 结语

就基础教育而言, 为知识经济服务, 我们只有彻底转变教育观念, 注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 才能培养出一代具有良好创新心理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其最基本的任务就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人才。落实到学生的教育上, 首要的内容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更要培养其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而作为核心内容的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就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现代教育就基础教育而言, 需要注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培养具有良好创新心理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是知识经济服务的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通过国内外对创新素质培养的论述, 对创新素质的内涵和相关因素进行了论证, 剖析影响和制约创新素质培养的一系列因素, 来解释创新素质是可以培养的。落实到学生的教育上, 首要的内容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更要培养其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而作为核心内容的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创新心理素质,智力因素,素质培养,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杨玲.加强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 2001 (03) .[1]杨玲.加强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 2001 (03) .

[2]吴岩.从心理学视野轮创新素质的培养[N].嘉应大学学报, 2008 (4) :80-82.[2]吴岩.从心理学视野轮创新素质的培养[N].嘉应大学学报, 2008 (4) :80-82.

[3]刘运芳.中小学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策略[J].管理科学文摘, 2004 (10) .[3]刘运芳.中小学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策略[J].管理科学文摘, 2004 (10) .

[4]赵冰洁.论创新人格机器培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 (1) .[4]赵冰洁.论创新人格机器培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 (1) .

[5]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J].教育发展研究, 2000 (60) :80.[5]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J].教育发展研究, 2000 (60) :80.

[6]Sternbeg, R.J (1988) .TheNature of Creativity.New Yo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6]Sternbeg, R.J (1988) .TheNature of Creativity.New Yo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张大均.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年.[7]张大均.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年.

[8]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9, (1) .[8]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9, (1) .

[9]Renzullu, j.s.m.The school wide Enrichment Model.CreativeLearning Press, Inc, 1985, 23-27.[9]Renzullu, j.s.m.The school wide Enrichment Model.CreativeLearning Press, Inc, 1985, 23-27.

[10]葛明贵.学校创造学习和教育[M].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6.[10]葛明贵.学校创造学习和教育[M].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6.

心理学视野 篇2

声乐,是以唱歌中的人体作为乐器,以其心理活动为基本要素的一种艺术形态。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声乐艺术的质量,不仅仅受老师教学水平的影响,更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生理、心理等方面。这几个方面训练效果的好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的程度,直接影响了演唱者的状态。声乐学习和演唱中总是充满着复杂、艰难与抽象,演唱者时刻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并影响着声乐艺术的呈现。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把心理学的知识用到教学中,对学生的性格、音乐基础、学习环境,条件等细致了解后,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教学。这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更加能让演唱者发挥更好的水平。本文从学生心理因素和歌唱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简要探讨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形成养成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的帮助。

一、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个性教学

在声乐演唱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对音乐知识掌握、自身技能的程度,从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可能的挖掘出不同学生的最高水平。

(一)学习心态中的心理学

根据我自身多年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发现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是随其声乐学习进程和所处的环境而不断变化的。学生刚开始接触时,并不了解学科的困难,因此,一般呈现出乐观、积极、向往的.学习状态。经过初步的学习以及多次练习,学习者体会到的声音及歌唱感觉的多变性,加上缺少实践经验,使得大家会在唱法上做各种尝试,对声音的追求处于摸索阶段。当再进一步学习时,或多或少的发声和演唱方法,会促使学习者在否定与肯定交错中不断得到提高。可是由于声乐所具有的复杂性,随着学习的深入,遇到困难、停滞不前,甚至退步都可能。但在这基础上继续研究学习,一次本质上的提高就会产生。但不久之后可能又遇到新的困难……这种循环往复的状态,就是学生学习进步的过程。在这样不定的学习进程中,学生很容易对自己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会半途而废。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学生思想技术上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和分析,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实施个性教学。帮助学生跨过瓶颈期,取得进一步提升。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学生,导致学生是去学习的动力。

(二)知识及技术运用中的心理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坚定意志不断的推动,其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就会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我们在生活中听到音乐会或电视节目中优美歌唱时,不禁会跟着哼唱起来;在平时的学习中,听到其它演唱者好的声音状态,即使自己状态不佳,也可能跟随他人的状态唱出优美的歌声。因此,声乐老师在教学中应当不断激发学习者的积极状态,引导学生对美好的声音和形象进行想象,用丰富的情感来分析歌曲,使学生在歌唱中形成画面感并融入其中。以此来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引起学生歌唱的欲望,产生共同歌唱共鸣。让歌者更好的发挥出自身水准,展现出最佳的演唱状态。不同的学习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状态,运用合适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学习者调整状态,这样才有利于歌者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对演唱技术的运用。

二、激发学生健康的演唱状态

演唱者的情绪在歌唱中往往是最关键的。我们在学习中常常会发现,如果今天情绪不佳,状态不好,那么演唱效果也不佳。没有激情,歌曲高音常常唱不上去。情感上没有变化,歌曲唱出来就没有生机,极其死板。歌唱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往往表现的会比兴趣不高的作品要好得多。这一系列情况都表明:成功的演唱不单单依靠演唱者个体的生理机能,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支配下的二度创作对歌曲的完美表现同样重要。将枯燥的音乐符号语言转化成丰富的歌唱表演形式,才是演唱的最佳状态。因而,声乐教师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们演唱技巧和方法,更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激发最佳的演唱状态。然而,在演唱过程中心理失衡也时常有的事情,最为多见的就是紧张心理。歌唱技巧不成熟、缺乏自信,实践经验不足,方法不当,老师的教学方法与态度、自身的健康状况等等,都是演唱者心理紧张的直接因素,从而导致演唱者表演失常。这样一来,自然放松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反复练习,让良好状态成为习惯

在演唱时,我们常常会想歌曲的处理,吐字及发声位置。希望自己能达到好的状态。而这样的行为就会导致紧张的心理形成。如果我们在平时的不断训练中,不断反复练习,记忆性学习,使得自己的发声乐器有一定的习惯性行为,久而久之让这样的状态形成一种习惯。这样在演唱时,我们就可以自如的将平时的良好演唱状态运用其中

(二)培养兴趣,集中注意力

在文化心理学视野下认识儿童语言 篇3

【关 键 词】语言;文化;儿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46-03

对于全世界所有的儿童来说,语言的发展过程都遵循着一个固定的规律。不管他们生活在多么不同的地方,他们语言的发展阶段都是基本相同的,这是人类共通的心理机制所决定的。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又是那样的独特,即便他们生活在同一地方,他们的表达习惯也都存在着差异,这就是人类不同的文化组织所影响的。所以,语言充满了共通而又独特的意义。

一、语言,从符号到文化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语言的定义是:“语言(language)——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1]由此分析,首先语言是同文化系统中或异文化系统间,人类之间互相交流信息的独有沟通系统;其次,语言是认知主体在自己所处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交往活动中与价值性判断相联系、生成关于经验、知识的一种工具;最后,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和获得的必由之路。查阅在20世纪人类文化的研究文献中,关于语言的研究也逐渐成了文化学家们共同关心的焦点。但是,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尽管是不同领域的文化学家,研究也不尽相同,但是却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是象征符号的动物,是能利用象征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能把他认识的世界用象征符号固定下来,反映出来,并且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播”。[2]人用象征符号赋于世界以“意义”和“秩序”,从而拥有了一个世界。“所有人类行为就起源于象征的使用”,“正是象征把人类从一个婴儿变成人”。[3]而语言正是人类创造的最完善符号体系,构成了人的最直接象征符号世界和最重要的文化环境,它直接塑造了人的文化心理。

因此,“语言就仿佛一个棱镜,透过它的投射,世界在人脑中形成所谓的世界图景。而语言作为认知中介的功能对世界的反映,不是照相机似的客观表现,而在于世界透过它的主观投射”。[4]所以,语言并不仅仅是文化的直接表象,而是人类外在的文化符号和内在的文化心理。

那么,人类是如何掌握语言的呢?对这一现象的疑问使我们开始观察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在儿童从出生时的咿呀学语到能够自由表达自我的这一过程中,他们掌握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更是人类文化。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对应关系,文化中所包含的一切信仰、风俗习惯等等都可以通过语言传递给儿童。语言,将文化映射成一种符号作用在儿童的身上;文化,则通过语言这一符号体现在儿童身上。因此,从符号到文化,儿童通过掌握语言这一符号实现了对文化的自我重构。换句话说,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儿童学习文化的过程,语言是儿童学习和内化文化的工具。

二、语言,从声音到言语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不是沉默着而是哭叫着发出声音来到这个世界的。尽管新生儿不是沉默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是他们也还是不会说话,他们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自己,但是他们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而就语言本身而言,这一纷繁复杂的符号系统,“其实也只是由很有限的并没有任何意义的几个声音组成的,但是这些声音却可以通过大量的方式进行组合,产生出无穷无尽的丰富意义的词汇”。[5]但是,出生一年后,就会发生许多变化,儿童开始慢慢掌握语言,在这一过程中,他发展了自己的个性,找到了发展这种个性的手段。

所以,全世界的儿童都是从发出无意义的声音开始,到最终掌握意义丰富的言语。只是,成人很难理解这一过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这是因为成年人只能想出有意识的学习语言是什么样子,我们也只能有意识地学习语言,比如学习英语。在中国,大多数人都会有学习英语的经历,我们发现无论我们多么刻苦地朗读、背诵、写作,甚至参加专业的培训课程,也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去学习,但还是依然很难流畅自如地使用英语表达自我。所以,当回忆童年的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学习语言是如此困难的一个过程,那么为什么儿童时代的我们似乎没有经历过任何正式的训练,却依然顺利地获得了听、说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如地交流沟通呢?这就是因为,对于儿童时代的我们来说,语言并不是有意识地学习,而是自然地发展,是在大脑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开始的,当儿童听到一种语言的时候,它就已经成为了儿童的一部分。因此,“儿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说什么样的话,都是因为儿童从周围的环境里接受的文化模式影响的结果,这正是成人为儿童选择了本族语言的发音,也就是母语,并使之成为了儿童的语言”。[6]所以,不管一种语言有多么的深奥,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本族人也一样会说,也一样能流利地交流。以汉语为例,对于其它国家的人来说,学习汉语也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在中国,没受过教育的人和受过教育的人不是都一样说着汉语吗?乞丐的孩子和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不也一样说着同一种语言吗?所以,深奥语言与简单语言对于儿童来说没有难易之分,所有儿童都不会觉得学习母语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儿童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用其特有的方式表达着自己。最初,儿童的哭声就是其最初的“语言”,他用哭声表达着自己能够体验到的生理感觉,是饿了,是疼痛等等。之后,儿童开始发出类似元音的声音,渐渐的,又加上了辅音。然后,儿童就开始咿呀学语,当他听见身边的成人说话时,他也会发出微小的声音。紧接着,儿童说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词语。最后,从单词语→双词语→简单句→复杂句,儿童最终掌握了语言。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并不是死板的,不加改变地掌握了语言,而是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构,最终形成的是充满个性与独特的个人言语。

nlc202309010618

三、语言,从儿童到成人

对于新生儿来说,还不存在语言问题,语言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一些声音或是串联的音符而已,并且这些声音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对于他们来说,“困了”和“床”之间就不会有任何逻辑联系。“床”一词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人类赋予了它特定的含义。因此,任何一个词具有的特定意义都是同一文化群体共同认可的结果。并且,不同文化群体在表达同样的意思时,则会使用一系列完全不同的音符。而这些词汇的意义,则是人类赋予它的,所以语言就好像是一堵墙,它把一类文化群体圈在里面,与其它的文化群体隔离开来。这可能就是语言——符号在人的头脑中的一种作用。但是,任何一类文化群体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界中,它们之间都需要沟通与交流,因此语言同样又是一根纽带,它也可以超越文化的差异把不同的文化群体联系在一起。

儿童不是静止的存在,而是动态的发展,并在不断的成长,直到最终进入成人世界的集体文化系统,从儿童到成人转变的这一过程就叫做社会化。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经过学习的方式传承着某一具体文化的过程。为了完成这一过程,儿童也只有置身于某一具体的人类文化环境才能完成。又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符号,不同的语言是不同文化的符号,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文化群体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文化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在与西方人交流时,有时会不知所言,原因就在于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都不同而导致的。所以,当儿童接触到某一语言的那一刻,该集体文化就慢慢地引导着儿童步入了自我发展的轨道,同时儿童也会无意识地使自己的言语不断地适应它所处的集体文化环境,因此,“从儿童到成人,这一人生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人,而是作为某一文化具体的人的进化发展”。[7]“儿童一旦出生,就进入了一个事先已经准备好的文化环境,儿童通过观察模仿以及参与,从而实现了对其所处的集体文化的自我重构”,[8]语言,则正是儿童进行这种重构的重要工具,是连接人与文化的桥梁。

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儿童社会化的工具,使儿童最终成为一个正式功能的成年人。日本文化背景下出生和成长的儿童,自然地掌握了日语,形成了一套日本文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就自然成为了日本人;在美国文化背景下成长,形成一套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自然会成为美国人。R·本尼迪克特就发现在美国出生长大的日本后裔,形成的就是一套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非日本的。因此,人之所以成为他或她这样具体的人,就是人类普同性和文化特殊性的互动关系所致,是个体的先天遗传和由某一文化组织的共同经验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所致。

全世界人类的语言都是共通的,同时也是独特的。全世界的人用相似的语言方式沟通与交流着,但是出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一个人的语言又是独特的;个体在一生中通过使用语言认识客观世界。所有包涵在语言中的观念、信仰和世界观,在本质上都是文化的。这一切又都充满了个人独特的意义,但是这些意义又是相通的。

语言对儿童成长的意义是深刻的,儿童最终将走向成人。语言,从符号到文化,从声音到言语,是儿童学习文化的工具,是儿童将某一具体集体文化内化和重构的工具,是儿童社会化的工具,并最终帮助儿童走向成人,走向集体文化,成为一个正式功能的成年人,最终成长为一个具体文化背景下的成人。

注 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475.

[2]申小龙著.语言的人性与人的语言性——论人类语言符号的文化视界[J].学术交流,1989(4):121.

[3]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41-47.

[4]彭文钊,赵亮编著.语言文化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4.

[5]玛利亚·蒙台梭利著,高潮,薛杰译.有吸收力的心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m2007:86.

[6]弗洛拉·丽塔·施莱铂著,高明译.你的孩子的言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21.

[7]S·南达著,刘燕鸣,韩养民译.文化人类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04.

[8]J·瓦西纳著,孙晓玲,罗萌等译.文化和人类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3.

心理学视野下音乐能力的培养 篇4

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的联系十分密切, 这是由人作为特殊个体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所决定的。这个学科和其他学科都是研究共性问题的, 其中包括:音乐对人的作用、原因、音乐才能、还有如何通过集体和个体音乐教育手段来实现音乐才能的发展等等。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 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据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蒂芬·宾克博士表示, 音乐就像我们吃甜饼那样能够在我们大脑的某些区域激发惬意的感觉。

达尔文在他的自然进化理论中表示, 在求爱过程中能够使对方产生美好感觉的动物能有更多的机会将它们的基因遗传给后代。来自加大拿多伦多大学的萨德拉·特里哈布就采取了专业方法判断2~6个月的婴儿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她的研究表明, 婴儿更喜欢听和谐的声音, 而讨厌听不和谐音。因此她得出结论称, “感受音乐的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

二、不同心理年龄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

“每个人从幼儿成长为大学生,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 在每一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均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心理特征, 根据每个年龄阶段音乐学习的心理特征具体安排音乐教学内容, 是现代音乐教育应关注的课题。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发展理论有着重大的影响, 音乐学习心理内涵包括唱歌、演奏乐器、学习音乐文化知识等有关音乐本体方面的内容。”

根据布里杰1961年所做的实验表明, 大多数婴儿已具备了敏锐地辨别不同频率声音的能力。自然地对音乐作出反应是幼儿的本能也是幼儿的兴趣所在。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一书中论述了小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一些特征:小学低年级是对节奏的感受力迅速增长的时期, 对音乐节奏和旋律, 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做出反应。小学中年级是儿童发展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 他们理解力增强, 有助于学习乐理知识。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继续成长, 这一时期是音乐情感得到进一步陶冶和发展的时期。舒特·戴森与加布里埃尔认为12~17岁这一年龄阶段音乐能力的发展集中表现在欣赏、认知和情感反应能力三个方面。大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是在中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基础上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大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具有明显的分化性、选择性特征, 由于个性因素的发展, 个人的爱好足以影响音乐能力的获得。

三、音乐能力的培养

弹奏乐器时, 需要人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生理和心理相结合, 需要把思想感情逐步融化到乐曲之中, 达到高度艺术的意境。列宁从小就听母亲优美的摇篮曲入睡, 8岁就能熟练地弹钢琴;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本身也是一位小提琴名手, 爱因斯坦从小就受音乐的陶冶, 6岁能演奏乐器, 而且终生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日本心理学家铃木镇一认为, 正是音乐所赋予的灵感使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获得重大发现。从事或参与音乐活动的心理能力是多样而复杂的, 各种从事音乐活动的割力综合起来, 形成音乐心理能力结构。音乐心理能力结构是以音乐的感受能力为核心的五个方面的能力所构成的:

上图示可以看出音乐能力结构与音乐教学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柯达伊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奥尔夫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和美国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也都是以心理学为基础来进行教学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始:

1.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发声练习、视唱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了。如学习“do、re、mi”三音, 学生通过数手指, 找到自己手上的五线谱“do、re和mi”的位置, 大家很快就能掌握这三个唱名。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 为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做好知识上的积累。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 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要: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 本文采用心理学的视角, 对音乐心理学进行简要阐述, 并对如何培养音乐能力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心理学,音乐心理学,音乐能力,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1]谢嘉辛, 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2]中国青少年成才教育研究中心.音乐能力培养.远方出版社.

[3]罗小平, 黄虹.音乐心理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4]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心理学视野 篇5

试析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与后现代视野的关联

在现代科学视野和科学哲学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今天,行为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较大的分化,新的新行为主义者走上了革新之路,完成了研究视角的.转换;而在汹涌澎湃的后现代巨大冲击下,素有人文精神与情怀的精神分析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自然地与后现代视野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因此,心理学的三大势力与后现代视野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协同发展。以此为契机,打破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框架、教条与桎梏,重新构建心理学的体系。

作 者: 高峰强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 B84 B089 关键词: 行为主义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 后现代 转向

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效率学习 篇6

关键词:心理学;高效率学习;心理要素;心理机制;局限

中图分类号:B8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189-02

在当前中小学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减负增效”成为学生、家长和老师一直关心的话题。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教育领域一直试图解决的难题。目前,很多研究者已经对高效率学习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从心理视角对高效率学习的研究,将会为素质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一、高效率学习概念的界定以及特点

自心理学诞生以来,学习就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西方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学习的心理规律。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需要研究人类学习的内在机制,探索学习的本质。

关于高效率学习的概念,目前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对高效率学习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张庆林提出,有效学习就是高效率学习,指能够真正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学习,是推动能力和态度发展的学习。刘善循认为,所谓高效率学习,是指在科学的学习理论指导下,依据学习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应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发挥学生学习的个人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单位时间内能高效率学习的一种狭义学习。沈德立和白学军等人指出,高效率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学习,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成效的一种学习。高效率学习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和所学知识内在联系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建立在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高效率学习与传统的尝试错误学习和经验积累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它能够更轻松地获得更多、更完善的知识,达到培养能力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学习效果的过程。

以往研究中虽然对于高效率学习的概念有不同的见解,但是研究者从很多相同的角度对高效率学习进行了研究探讨。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高效率学习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率学习是科学的学习

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的规律,选择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科学就是按科学的程序来学习,并能够符合学习的基本规律,能够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进行系统的了解和进行控制调节。如能根据学习任务来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能及时复习所学习的内容;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劳逸结合,合理的利用客观环境等等。使自己对知识的学习做到系统化、条件化、结构化,真正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

2、学习的速度非常快

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指定的任务。学习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内容。要想实现高速度的学习,首先要思路敏捷,这是实现高速度学习的关键。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实现高效率、高速度的学习。

3、高效率的学习具有积极主动性

高效率学习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具有积极主动性,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加轻松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者对知识的兴趣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以后,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才能在轻松的状态下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4、高效率的学习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效率学习的结果不仅仅是学习的数量和速度上超过普通的学习,而且高质量的学习效果也是高效率学习所能获得的。此外,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自学的能力、自我控制和自我监控能力、增强心理素质等等。因此,高效率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高效率学习的心理要素

影响高效率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因素。根据以往的研究,从心理学的视角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选择性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高效率学习首先是指注意要指向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能够排除与学习任务无关的干扰因素。当学生学习的时候,只能选择自己的学习任务作为自己的注意对象,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他必须始终关注自己的学习任务,抑制与学习无关的其他事物。只有在正确指向的基础上加以集中,才能使一个学生在学习中清晰、完整、深入地理解学习的内容,才能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的。如果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学内容上,则只能降低学习的效率。

2、元认知

元认知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的监控系统。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可以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并能够调控自己的学习,以使自己能提高学习的能力,提升思维的品质以及完善自己的认知能力。因此,高水平的元认知能够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3、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的保障。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学习策略能够使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与学习内容来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只有选择出适合的学习方法才能把不同的学习环境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4、内隐认知

内隐认知是一种完全不需要意识和注意参与的认知加工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完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已经记住或者是理解了所学的内容,这是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无意识加工,这便是内隐认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学习任务的无意识加工,更加准确和迅速地完成学习任务,理解自己所学内容。因此,内隐认知也是高效率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心理要素。

5、非智力因素

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被称为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动机、兴趣、理想、意志、气质、性格等基本因素,积极的情绪才可能产生有效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推动力才能使学生更高效率的学习;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有求知欲,这样自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目前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许多学生在学习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理想, 主要原因就是学习效率不高, 自己不会学习。因此,我国的一些专家已经展开了对高效率学习的相关研究。

刘善循等人从1993年以来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习方法与心理发展的应用实验研究”,在此课题中,对14000多名中小学生和120多所中小学开展高效率学习方法与心理素质训练实验,指出高效率的学习是科学的学习;沈德立等人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高效率学习与信息加工”,结合高效率学习的特征,探讨了高效率学习的心理要素;王彦等人进行了“提高重点中学部分学科教学效率的实验与研究”,等等。尽管一些著名学者已经对高效率学习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从目前研究的现状来看,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1、关于有效的高效率学习的测量工具的编制

目前关于高效率学习的研究,或者是采用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或者是采用自编的问卷调查,但是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效的测量工具。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高效率学习的观点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这也可能是造成高效率学习测量工具编制困难的原因。在统一了观点的基础上,再编制一套有效的高效率学习的测量工具,会是以后高效率学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将会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依据与借鉴。

2、拓展个体差异

目前对于高效率学习的研究都是从普遍性的角度进行的,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效率现状的调查,利用大量的被试进行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更加注重个体在学习效率方面的差异,比如多动症儿童的学习效率问题,在调查了特殊人群的学习效率现状以后,可以制定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干预和指导,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研究将更加具有社会价值以及借鉴意义。

3、利用更多种类、更灵活的研究方法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高效率学习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利用更多种类、更灵活的研究方法,从更全面的角度对高效率学习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会更加具有说服力,为高效率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启示。

4、对于具体学科的高效率学习的心理特征的研究很薄弱

虽然目前关于高效率学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者也对高效率学习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机制等做了相关的研究,并且有些研究者已经开始了对具体学科高效率学习的研究,比如数学、英语,但是对于具体学科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薄弱。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强对具体学科的高效率学习的心理特征的研究,这样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而且对于教师的高效率教学提供借鉴,高效率的学习和高效率的教学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最大限度地高效率学习。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刘善循.高效率学习与心理素质训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沈德立.素质教育中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4]吴效锋.新课程高效率教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

[5]白学军.实现高效率学习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研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心理学视野 篇7

一、在传统心理学的框架中研究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就是人们对周围信息进行感知和处理, 对世界环境一种思维习惯, 它在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 在元认知的模式上是比较固定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主要体现出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的文化核心。

思维方式的研究, 最早应该追溯到荣格对人格类型说的研究, 他在功能以及能量取向上的两个维度, 将人格分成了八种类型, 这也成了后来西方的心理学家研究思维方式的重要基础。在此之后, 阿德勒提出生活风格言论, 表现出了个人受到文化以及社会的影响后产生的思维特征。他提出了, 每个人在文化和生活的环境上都是不同的, 所以在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上也是不同的。

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 Myers与Briggs研究管理者及其人格的时候提出梅-比人格类型指标。在直觉和感受, 情感和思维, 知觉和判断以及外向和内向来对管理者的认知风格进行衡量, 在感觉直觉和内外向两个维度上将认知的风格分为十六种, 在管理的实践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

二、对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的测量

对中国人的思维进行测量的工具就是杨中方以及赵志裕的中庸的思维测量。他们把中庸认定是中国人特有思维的特征。中庸的主要功能是调整具体认知的过程, 帮助人们做决定, 使行动目标得以完成;第二个进行测量用工具是彭凯平等人研究编制出的辩证思维的量表, 他们运用了大量研究的实验来证明, 中国人所进行的思维都是具有辩证主义的。在对这种理论进行研究之后, 编制出一共有十四个题目表达的辩证思维量表;第三个测量工具就是由彭凯平和侯玉波几个人编制的中国人整体进行思维方式的量表, 这个量表主要的特点就是中国文化, 应该将东西方思维来进行对比, 并且把研究的结论当做根据来进行设计, 一开始整体思维方式的量表主要分成了五个维度和十七个题目, 分别从折中性、矛盾性、和谐性以及变化性和联系性, 这五个方面维度来衡量中国人的思维特性, 通过几次修订, 量表的最终版本包含七点力克特量表三个维度以及二十六个题目。

了解人们思维方式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以及思维方式怎么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为让这些问题得到的答案更清晰, 彭凯平以及侯玉波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对行为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做了系统地研究。首先, 思维在方式上对个体以及社会的认知过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涉及此类事件的归因进行研究时发现, 思维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和进行的对他人的责任评价, 产生的影响比较间接, 主要就是将意图以及结果的严重性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结合。思维的方式所产生的此种作用机制, 从一定的程度上表明它是具有元认知特性的。同时, 思维方式使行为和个体健康在观念上产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三、对于文化心理学视野下未来思维方式研究展望

在思维方式的研究上及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 是一个关键核心领域, 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中, 我们对文化影响方式进行简单了解, 它所拥有的价值非常重要。在以前的研究中, 我们应该通过文化的认知角度进行讨论思维的方式和他们的影响机制问题, 积极确定中国人思维的方式和结构, 在这项工作的进行上刚刚开了个好头, 还要进一步全面的对思维方式进行理解。能够对东西方人思维的特性进行更好地理解, 应该将西方人当成对象, 将西方人思维的特性确定出来, 将这种特性对比理论上逻辑的思维, 对以往相关理论假设的正确性进行验证。中国文化内部及其对中国人的思维特性进行充分理解, 应该开展下面几个方面实际工作:

第一, 研究思维的方式对个体心理和行为是通过什么方式和机制产生影响的, 这样可以有效证明我们提出的, 思维是通过认知的过程对行为的选择产生影响这一观点。其二, 研究思维和人格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 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 主要就是人格问题, 通过对人格以及思维方式关系的研究, 可以解释人格文化的特异性理论, 对思维的方式在研究的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三, 在研究思维方式以及自我关系上, 还有通过不同人际的情境, 来进行表现中国人思维的方式形成以及发展特性。第四, 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如何影响个体社会的适应进行的研究。

结语:

总体来说,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很多的心理学家在思维方式研究上面花费了较长时间。而且, 对于这些研究来说, 不仅是我们在思维方式上以及内容上进行理解, 一个良好的开始。在未来的时间内, 应该进行大量的研究, 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的方式是具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在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有效交流上架起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黎雪.儿童游戏与儿童自主发展探究—基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J].科教文汇, 2012 (28)

[2]孟晓梅, 姜永志, 张海钟.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弥合心理学困境的努力[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2)

[3]杨宝琰.多元文化社会中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来自文化心理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 (04)

心理学视野 篇8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

20世纪末, 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理论, 西方世界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主观层面的积极的情绪体验, 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希望等;二是个体层面的积极的人格特质, 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和勇气等;三是全体层面的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心理学主张发掘人的积极品质, 提供积极的环境, 肯定人的价值, 方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心理学的作用。它区别于传统心理学一味的关注病态心理, 主要关注人内心的积极品质, 希望借此可以激发人类的潜能, 完善积极的心理人格。应用于学生群体的积极心理学要求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潜在的优势, 并努力使其优势增强, 倡导赏识教育与全员教育, 重视个性发展的同时也重视共性教育, 运用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行为的积极发展。

二、高职在校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 自卑与自负并存

进入高职院校, 对于很多学生从内心来说, 已经是一个自我否定的开始, 会觉得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外在表现来说, 一方面会在老师或以前同学面前, 表现为不自信甚至自卑心理明显。另一方面, 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不自信, 在外在面前表现的过于自信, 以显示自己能力, 证明自己。这种心理容易矛盾, 极易造成不平衡, 更加促使学生不善于于人交流。

(二) 依赖与孤独并存

高职新生这个年龄段正处于自我统一性确立的特殊心理时期, 这段成长过程中内心充满中冲突与不安, 特别是当学生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不一致时, 内心会充满不安全感, 表现出心理依赖与现实孤独并存的矛盾人格特点。情感迁移可以很好的移除这种内心的矛盾, 但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高职学生很难以掌握这种技能, 即便在老师的指导下, 也难以学会甚至掌握这项技能。一旦出现内心冲突发生后, 就会通过不妥言论或行为表现出来, 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矛盾。

(三) 网络依赖与现实冲突

网络的普及使学生容易沉浸在虚拟世界里, 同时因为高职新生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感较强, 在网络世界容易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但是由于长期沉浸在虚拟世界, 反而更加容易出现语言的交流障碍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缺失。

三、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 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新生教育

目前,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是“预防-咨询辅导-诊断治疗”, 形成了“筛查、跟踪、矫正”的模式。普遍做法是新生进校后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普查, 建立本校的学生心理档案。目前高职院校进行心理教育的第一步是针对全体新生, 进行普遍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并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与此同时, 根据心理健康调查筛查出来的结果, 针对部分有异常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并通知其所在院系, 要求辅导员对其重点关注。这样的做法易让同学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对心理有问题的同学进行辅导。首先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其次有问题的同学较排斥这种模式。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违背了心理学的积极价值取向。目前高职院校针对普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于新生阶段, 虽然各个学校开设了心理讲堂和心理咨询室, 但是学生普遍认为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同学, 而非每位同学都应积极参与, 使得高职院校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新生阶段。

(二) 师生关系不对等

作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形式之一的心理学课程, 教师还是传统的授课模式, 将学生定位为受教育者, 自己则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并不积极参与整个学生的心理品质构建, 只是单纯的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定位不得当, 使学生在这种不对等关系中, 难以敞开心扉, 致使心理教育难以成效。

(三)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 (个体咨诲、电话咨询、信箱咨询、团体咨询等) 、召开心理讲座等。这些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还是从“心理问题”为切入点,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并指导学生如何预防此类心理问题的发生, 而不是主动构建健康的心理, 这种模式偏离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心理素质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做越难。

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一) 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首先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心理学课程内容上, 高职院校的心理课程应注重积极心理学的挖掘, 让学生系统学习和把握积极心理学, 逐步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学生系统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以便更好加以运用。课堂形式上, 引入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 打破传统的讲授形式, 试点小班教学形式,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课堂中不断呈现积极向上的环境, 帮助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其次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出发。对大众开放心理咨询室, 不再将心理咨询单纯的定位于服务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应面向所有普通学生。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 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活动中构建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完善学生人格。

(二) 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 环境对于人类的心理构建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不同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各校学生的特点以及毕业后的职业需求, 为在校生打造属于本校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构建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 提升其心理抗压能力。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打造包容和欣赏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组织系统构建的重要内容。

(三) 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筛查、跟踪、矫正”的固有模式, 由此延伸成“预防-咨询-矫正”的工作形式, 使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分成以下三级工作目标。

1. 发掘培养。

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 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挖掘并发展对学生有持续影响的积极心理品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获得积极体验提供机会和平台, 使学生逐渐获得认同, 增强有效的情绪体验, 发展管理情绪的能力, 逐步使积极的主观体验上升为积极的价值观, 构建理性调节正确的引导高职学生的健康积极发展。

2. 辅导咨询。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辅导咨询应定位于积极评价而非传统的矫正心理问题上。改变简单克服心理困惑的做法, 让学生体验追求设定目标过程中的快乐, 增进幸福感。通过正向的刺激, 增加学生正向情绪体验, 减少负面情绪的堆叠。同时作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转变观念, 不再居高临下, 与学生共同成长, 构建一个积极、平等的平台, 吸取并分享学生的建议, 激发学生的潜能。

3. 积极预防。

积极心理学认为, 主体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会增强幸福感的体验。积极预防就是改变发现问题后矫正的观念, 将心理健康教育提前至心理品质的构建。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积极情绪体验和培养个体自尊作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积极心理资本增值是培养个体自尊等积极心理品质等有效途径。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品质构建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 为学生营造积极行为的环境, 让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目标, 构建自我意识, 增强主观体验, 在积极的环境中度过大学生活, 减少青春期的内心冲突。最后让“发掘培养-辅导咨询-积极预防”成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目标。

(四) 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沿用传统的课堂模式, “你说我听”的课堂环境, 使学生与教师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不利于师生平等关系的构建, 因而学生易产生被动消极的态度。积极心理学指出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应该以尊重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同学, 努力形成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 将自己定位于为学生提供服务的群体, 帮助其构建积极的心理品质, 其次学生在课堂中改变“听课”的习惯, 努力与教师共同主导课堂, 真正融入课堂建设中。最后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 突破教室的局限, 将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实践中, 利用课堂外的拓展活动, 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中。

五、结语

积极心理学侧重研究人性中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并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来激发人们内心的潜能, 协助人们不断追求幸福。在压力巨大和时代飞速发展的现在, 为心理咨询带来一股清流。与此同时, 如今高职院校, 心理危机事件层出不穷,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改变学生的现状, 而积极心理学理论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高职院校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提升和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促进高职学生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海军, 王佳利, 徐传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师教育论坛, 2008 (11) :72-74.

[2]段保才.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 2016 (2) :34-37.

[3]孙晓英, 周文静.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 2013 (23) :225-226.

心理学视野 篇9

近几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不断发展, 并对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也随着高校扩招、心理需求量的增加逐渐由专业人员进一步扩大到朋辈之间。其中, 心理委员是我国借鉴西方朋辈心理咨询模式所做的探索与尝试之一[1], 这支队伍日益成为弥补高校专业老师匮乏、推进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角色。实践表明, 心理委员在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3], 但同时也突显出队伍不稳定、胜任力有待加强、工作难落实、积极预防工作欠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基层的顺利开展及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本研究旨在通过自编的《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情况调查问卷》在高校进行现状调查, 通过了解心理委员工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高校工作实际, 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4,5], 构建推进心理委员工作实效的队伍管理体系, 并应用推广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 以期提高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性与实效性, 并由此增强学生心理自我调试能力, 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重要的理论导向与实践意义。

2 研究目标

2.1 通过开展心理委员工作现状调查, 了解心理委员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2.2 建立心理委员队伍建设管理体制, 以推进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深入开展。

2.3 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 从积极预防、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出发点, 探索心理委员积极的工作方式。

3 研究结果

3.1 当前心理委员的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心理委员的选拔制度有待加强

目前心理委员的选拔多由班主任任命、学生民主选票或学生自荐产生, 存在着由其他班委兼任、流动性大、标准不严、甚至出现形同虚设等现象。

3.1.2 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模糊

目前, 不少高校把心理委员的角色主要定位为“心理信息的反馈者”, 主要职责是收集心理信息, 并及时上报心理危机事件, 工作倾向于消极被动。而从积极心理预防上说, 心理委员同时还应是“心理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朋辈心理辅导员”。究其原因与心理委员所接受的培训与督导机会有限、班主任/辅导员的认识参差不齐等有关, 因而心理委员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局限于上报心理信息。

3.1.3 心理委员朋辈教育方式简单, 积极引导、预防不够

心理委员由于年龄与同学接近, 生活、学习经历相似、情感上易于沟通、思想观念结晶, 为朋辈心理教育提供了可能。但是由于缺乏朋辈理论知识、技巧的缺乏, 心理信息收集上多采用观察和直接询问的方式, 这容易引起同学对心理委员专业性的质疑的戒备心, 很难更深入、更准确地了解班级学生心理动态。此外, 在心理活动开展上形式单一, 缺乏创新和号召力, 积极宣传引导不够。。

3.1.4 心理委员胜任力有待提高

目前, 各高校开始注重对心理委员的专业培训, 可是由于资金、人员配备等问题, 对心理委员的培训次数不够系统、不够全面, 实践体验环节较少, 这不利于心理委员工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也势必影响到学生对心理委员专业性的认可, 给心理委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难度。

3.2 高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管理建议

针对心理委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心理委员队伍的建设管理关键在于完善心理委员队伍管理制度, 提高心理委员胜任力。

3.2.1 要明确心理委员的选拔标准、任用期限等

选拔对象应具备良好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 具有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人际关系良好等特点, 为减少队伍的流动, 任用期限至少1年,

3.2.2 澄清心理委员职责, 明确心理委员角色

目前, 心理委员的职责主要倾向为“关注学生心理动态, 反馈心理信息及协助心理危机干预”, 从积极预防的角度说, 还应强化心理委员“宣传预防、积极引导、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职责。

3.2.3 建立并实施培训制度, 提高心理委员的胜任力

定期对新生心理委员进行系统培训, 同时对更换后的心理委员及时给予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设置及服务介绍、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心理危机信息识别与干预、团体训练实践体验及朋辈辅导的助人技巧、沟通技巧等方面。

3.2.4 制定并实施心理委员激励机制

制定心理委员评优制度, 对表现突出的心理委员进行年度评优与表彰, 对培训合格的学生颁发结业证书、授予学风等。

3.2.5 要创新工作方式,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平台

鼓励心理委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如QQ、微博、微信、博客等平台掌握心理信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通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如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剧, 团体训练、素质拓展等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自助、求助、他助”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此外, 为了强化心理委员的角色意识, 增强其归属感, 还可以利用学生心理团队的作用, 如在各学院成立以心理委员为核心成员的心育部, 由院级心育专干督导管理, 负责其评优、培训和工作安排, 加强心育部之间的工作交流与合作等, 从而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学生基层的积极作用, 为提高学生“心理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 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功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等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石芳华.朋辈心理咨询:高校普及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J].国电力教育, 2007 (7) :122-123, 132.[1]石芳华.朋辈心理咨询:高校普及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J].国电力教育, 2007 (7) :122-123, 132.

[2]王猛.高校学生班级增设心理委员的探索与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 2007.[2]王猛.高校学生班级增设心理委员的探索与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 2007.

[3]何思彤.如何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能动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1) :51-54.[3]何思彤.如何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能动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1) :51-54.

[4]张倩, 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 2003, 23 (3) :6-9.[4]张倩, 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 2003, 23 (3) :6-9.

心理学视野 篇10

民族心理学是研究特定条件下某一民族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它以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 又以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材料为参照, 不仅研究特定民族集团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行为, 还研究他们内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自心理学成立以来, 和平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受西方霍布斯、马基雅维利等哲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等影响, 西方主流心理学把人类的攻击性上升为人类好战的思想, 进而产生了“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 比如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把人的攻击性视为“死本能”, 洛伦兹则把其引申为本能攻击论。

而民族心理学则为和平研究打开了新的研究视野, 也逐渐成为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据统计, 世界上存在着40多个和平社会[1], 有些和平社会只有几百人, 有些有数万人, 分布在世界各个大洲 (除南极洲以外) 。这表明和平社会存在的证据是无可争议的, 也说明人类有能力创造和生活在一个暴力冲突很少的社会里, 并且具有非暴力化解冲突的能力, 即用和平的方式达到和平。尽管每个社会拥有确定的历史、经验、世界观、文化、社会制度、地理背景等, 但和平社会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和平。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解决下列问题:和平范式社会中的人怎样保持和平?为什么现代社会有这么多暴力并认可战争的做法?需要调整什么样的价值观?

二、和平社会范式的典型特点

据笔者研究, 和平社会范式具有三个典型特征:非暴力的世界观, 相互尊重的价值观与非暴力的家庭教育观。

1. 非暴力的世界观

了解一个社会的状态的最佳方法就是去考察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哲学系统, 即世界观[1]。人们所有的行为往往取决于他们的认识水平、当地风俗及他们的理想。和平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看作是人们非暴力社会理想和信仰作用的结果。尽管, 非暴力的世界观并不能解释他们的所有行为, 但对于任何社会而言, 大多数和平社会人民的行为都是受其信仰引导。

(1) 信仰和谐。

和平社会的人们信仰和谐, 与他们接触的和谐度不高的社会相比, 他们对这种和谐感到由衷的自豪。从文献资料来看, 对于非暴力认识越肤浅的社会, 其暴力事件就越多。非暴力的强烈意识体现在他们的世界观之中。比如马来群岛的赛买人 (Semai) 将建立和谐的群落视作他们的最高理想[3]。在集会上他们一遍遍强调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性。住在马来西亚热带森林中的奇旺族 (Chewong) 甚至没有争斗、战争、侵略和犯罪这些词汇, 并且他们面对外族侵略时的典型反应就是立刻逃避[4]。东南亚原住民孟-高棉语族人 (Batek) 则更讨厌人与人之间的暴力, 他们通常避开他们的敌人而不是去打败他们, 当被问及为什么他们的祖先不用吹风管放毒标攻击统治他们到19世纪20年代时, 他们令人惊讶地回答:“那样会杀死他们的”[5]。Ifaluk是西太平洋岛群中一个渔耕社会。Spiro写道:“他们的文化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互不侵犯的道德规范, 以及对互助、共享、协作的强调[6]。”Burrows也详细描述道:“向他们传播谋杀的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 恣意的伤害别人与他们的思想背道而驰[7]。”Ifaluk的人们认为和谐利于身体和情绪的健康。他们相信, 健康明显地依赖于下面的这些信仰:“maluwelu、fago、mweol、song”等。在Ifaluk, “maluwelu”意味着平静, 不仅用于人还有风平浪静的环礁湖。在他们的观念中, “maluwelu”的人是乐于付出的。“maluwelu”是互帮互助, 按需索取。“fago”代表了爱和同情。“mweol”代表了慷慨、友好、孝顺以及他们理想的品质——互惠共享。“song”, 意思是情有可原的愤怒, 在没有按应该的那样分配的时候会激怒他人。互惠的共享、互不侵犯、团结协作以及平静, 在Ifaluk, 这些品质用来形容理想的人。其中, 和谐是最核心的品质[8][9]。据Lutz观察, “在Ifaluk, 谋杀从未发生过;一年中最严重的争端不过是一个人的肩膀撞到了另一个人的肩膀, 和一个及时上缴罚款的违规[10]。”

(2) 不抵抗的世界观。

阿们宗派 (Amish) 信徒的世界观集中在不抵抗上, 他们相信这是耶稣留下的训诫的核心。他们将自己看作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团体, 不与非Amish信徒结婚、合伙做生意, 以及成为亲密的伙伴。用德语词汇“Gelassenbeit”可以理解Amish信徒的世界观, 它代表了朴素、谦卑、节俭以及遵从权威。Amish信徒服从上帝的意志, 遵从组织的意志服务他人, 谨慎小心地谈话、行动以及穿戴。“Gelassenbeit”意味着克制个人的意志以遵从神的意志, 就像耶稣所做的一样。它建议人们要爱自己的敌人, 为他们付出, 永远不要谈论仇恨——正如耶稣所告诫的。对于Amish信徒, 他们的不抵抗表现在避免所有人际关系中的武力:当被攻击时他们不能反抗, 不提交诉讼, 不做治安人员或陪审员, 不在行政部门或从事竞赛。当面临敌对的邻居或政府时, 他们只是卖掉或放弃自己的农场并离开。他们坚信耶稣禁止他们陷入战争和暴力。他们用沉默和逃避应对冲突, 在Amish信徒中几乎从未有过暴力和犯罪[11]。

(3) 保持思想和心灵的纯净。

在地球的另一端, 在印度以北的喜马拉雅谷底, 与Amish人完全不同, 生活着以耕作和捕猎为生的Ladakh佛教徒。他们坚信要帮助他人首先要努力保持自己思想和心灵的纯净, 只有排除了错误、贪婪和占有欲的思想才能指引一个人的行动。一个充满内在力量和宁静的灵魂是他们的信仰和本质, 它会给人们带来宁静和力量。个人处在污浊的世界却不被它污染, 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正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不仅要追求思想和智慧的尽善尽美, 同样还有心灵和爱。两方面在佛教思想得到统一[12]。一个在Ladakh佛教徒中间生活了16年的观察者, 用“极为稀少”来描述这里的争论和侵犯;人们告诉她“在记忆力里这里从未有过战争[13]”。

生活在奥利诺科河流域的皮亚罗亚 (Piaroa) 人“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肢体暴力, 这里的孩子、青年、成人几乎从不用武力发泄自己的愤怒[14]”。他们的世界观集中体现在拒绝参加竞争, 他们认为这等价于自相残杀。他们还拒绝对资源的占有和控制欲。皮亚罗亚人认为能够毁灭人类的疯狂的、危险的、致命的力量掌握在天上的众神手中, 他们慎重地处理这些力量以使得皮亚罗亚人生活和谐。为了维持这种生活, 皮亚罗亚人每晚都要祭祀祈祷, 并将祷告寄予蜂蜜中。第二天早上孩子、成人食用蜂蜜, 以求平安保佑[15]。

Ifaluk、Amish、Ladakh以及Piaroa人的信仰完全不同。但是他们都将和谐——内在的和谐以及非暴力作为信仰的中心。他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和谐, 唯一的共同点在于和谐是他们世界观的核心。和谐在不同社会中的相对作用揭示了信仰和谐程度与社会暴力程度的关系。

2. 相互尊重的价值观

从一定角度说, 尊重他人的权利意味着和谐。在和谐社会中尊重不仅仅是人们能深深体会的, 也是一直被强调的。

(1) 尊重女性。

在墨西哥, 拉巴斯的萨巴特克族 (Zapotec of La Paz) 人身上就体现出了只有在祥和社会才能见到的性别平等。在那的女人几乎拥有和男性一样的地位。相互尊重也体现在夫妻相处与两性之间。妇女们时常相互走访, 她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在节假日期间, 男女聚集在一起聊家常。在日常生活中, 主动向异性打招呼或者寒暄一番是一种礼貌的表现。

在拉巴斯, 由妇女经营陶器行业的传统, 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 拉巴斯的妇女制造陶器用以商贸或是外销。因此, 有一段时间, 她们承担了养家糊口的重任。拉巴斯的男人对妇女大多来自母亲真传的陶瓷生产技术心怀敬仰[16]。

(2) 尊重个人意见。

本质上, 尊重是可被感知的。菲律宾Mindor小岛的Buid人是这样表示尊重的:当两个人意见相左时, 他们并不直接面对对方或发表评论或直接质疑;他们经常背对背坐着, 做出一些不受别人影响的评论。

同样, Paliyan人在定居印度南部平原之后, 也依然极力维护对每一个人的尊重, 这与大多数仍生存在附近山区游猎的Paliyan人相同。几乎所有的Paliyan人对于一些人更高的能力和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行为表现出极不舒适。对于生活在平原和山区的Paliyan人, 在经历过无数的事件后, 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忍耐而不是冲突。例如, 对于不听话的孩子们, 他们只是轻轻地打屁股处理[17]。

(3) 淡化领导权威角色。

位于奥特兰大南部的Tristan da Cunhan岛上的渔民起源于200年前就定居于此的欧洲人、美洲人和非洲人。他们对领导的权威角色非常淡化。岛民所有的习俗及领导形式只是以一种很分散的形式存在和传承, 尽管如此, 这里仍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这里和谐的社会生活。几乎没有指挥和命令, 即使这样, 在一些特定的比如操纵帆船上的大艇那样需要精准技术和大家协同操纵的情况下, 舵手几乎不下任何命令和做任何指挥, 他只需要像在其他安静的场合一样, 用柔和的声音做一个让船员改变一点操作的暗示, 便可以调整船的行驶状态, 使船能够在风浪中安全靠岸。在这种工作关系中, 他们都很谦逊、有品格, 并且会很平等地对待别人。重要的是在Tristan岛, 居民生活的记忆中没有战争的阴影, 就连吵架的事都很稀少。在这里, 基本没有胜利者和失败者, 并且没有激烈的竞争, 可能是他们觉得如果一个人已经承认不如别人有能力, 那么选择尊重别人就显得更合适。生活在安宁社会中的年轻人们玩的许多游戏在本质上几乎都是没有竞争性的。

3. 非暴力的家庭教育观

(1) 不严重体罚孩子。

生活在和谐社会中的人们则希望他们的孩子生活在无暴力的环境里。他们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与现代西方人有着本质区别。在和谐社会中生活的人们认为体罚孩子是不对的。各种形式的体罚在和谐的社会都被禁止, 在墨西哥的拉巴斯的萨巴特克人只允许一种形式的惩罚, 比如推孩子的胳膊、轻拍额头等。许多形式严重的体罚从来没有出现过。在Paliyan, 据报道, 父母们连很轻微的惩罚手段都极少对孩子使用。Gardner在那里进行观察的202天的时间里, 只出现了10次轻微的体罚事件。Gardner描述说有这样一个很典型的情景:母亲跟在几个4~7岁之间的孩子后面追赶, 用柔和的声音规范他们的行为, 还会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这是一片青草, 这是一片枯萎的树叶”, 她用这种温和的行动教育后代有关其传统和文化的准则和常识。

(2) 父母为儿童树立榜样。

在非暴力的社会中, 父母认识到他们自己的和平举止, 是为他们的孩子树立的最好榜样。父母通过与犯错误的孩子谈心以纠正和教育他们, 因为父母认为向孩子解释正确的行为模式和其他非暴力的方法是让年轻人生成非暴力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事实上, 非暴力世界观是在非暴力的环境、教育等社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正像一位父亲所说的一样:“如果我们的孩子看到我们并不尊重他人, 嗯……他也不会去尊重别人。不过当我表现得去尊重别人的时候, 他也会试图去模仿, 事实就是这样的。所以, 父母必须要以自身为表率, 去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尊重他人。”

(3) 对儿童暴力倾向的疏导。

一些和谐社会如Ju/'hoansi, G/wi, Kadar, Pliyan等教育孩子学会不要用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无论何时当孩子表现出攻击性的时候, 成人会上前干涉同时让另一方离开。当孩子试图去辱骂他们的父母或者对其他成人或同龄人表现出攻击性倾向时, 成人会很妥善地用大量的欢声笑语或其他方式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当分散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的时候, 成人也不会因为孩子的不当行为而惩罚他们。

对于父母和其他成人而言, 能够阻止和禁止儿童的攻击性是最重要的。在非暴力的社会里, 成人无法容忍打架和其他攻击性的行为。大部分父母都教育孩子不要去打架。Ifaluk岛上的居民会告诉他们的孩子自己对爱的感受和理解, 同时也包括对同情的理解。

三、结论

本文探讨了和谐社会对于维持和创造和平的三个方面的作用:非暴力的世界观、相互尊重的价值观、非暴力方式的家庭教育, 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 人类有约束暴力的能力

以上对和平范式社会的研究, 表明人类有能力在人际关系和暴力的谋杀与战争中进行自我约束, 然而, 人类被描绘成了一个天生的杀手, 这体现在一些急切地为暴力辩护者在作品中宣扬暴力的威力, 他们夸大人类对暴力的容忍力, 认为人类天生好战,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2. 和平信仰需要落实到行动中

心理学视野 篇1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危机干预;心理健康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既面临着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变化,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必然给他们带来适应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心理困惑。作为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学生,不仅面临着形成自我认同的阶段性任务同时面临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一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更加敏感,情绪情感波动较大,他们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重大事件往往无法及时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导致产生心理危机,有些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积极心理学注重于培养和调动人性中的固有力量,从而使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更加顺畅和有效。

一、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

1..心理危机界定

被称为“现代危机干预之父”的开普兰指出,当一个人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困难情景(Problematic Situation),也就是说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psychological distress),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由于个体的特殊性和危机事件的诸多来源,处于危机状态的个体表现各异,因此目前尚无统一的心理危机评判标准,但处于危机个体通常会表现出焦虑、抑郁、强迫甚至躯体症状等,因此可以通过对心理症状的衡量来作为心理危机的预防诊断标准。

2..心理危机的阶段

学者布拉默的应用性的危机理论区分出四大方面,分别是发展性危机、情境性危机、生存性危机、和环境性危机。发展性危机是指在人的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通常因为其对个体具有特殊的成长意义而引起当事人的心理上生理上不同寻常的反应。学者普遍认为发展性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虽然这些生活事件有可能相同,但是由于每个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些事件对他们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情境性危机是指个体在生活中遇到突发的重大的生活事件,而这些事件往往是个体无法预料并短时期无法解决的。情境性危机与其他危机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情境性危机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不可预见的,并且它所带来的结果多是毁灭性、灾难性的;生存性危机是指由于责任的形成、对对立和自由的要求等意义比较重大的事情所引起的心理的不适感和躯体上的一些障碍;环境性危机是指一个个体遇到某个偶然的自然或人为的灾难时,这个个体就会因为这个灾难的发生而产生一些心理危机,而且也会影响他们生活中的其他相关人群。综上所述,心理危机是指一种个体运用自己寻常的方式不能应付所遭遇的内外困扰时的反应。一般发生在个体无法避免的、强大的应激事件,动员所具备的应付手段失败时,存在明显的急性的情绪、认知及行为上的功能紊乱,于是,个体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状态。此外,国内外有些学者仅仅把危机干预定义为自杀干预,这可能导致大众将危机或心理危机简单的当做自杀的误解。心理危机不仅仅指的是自杀,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一切重大事件所导致的非正常的紧张状态都属于心理危机,都需要加以关注和预防。

3..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属于心理治疗的一种。主要是指运用一些专业的心理干预手段,使处在危机状态下的个体能够迅速的摆脱危机状态,恢复心理平衡。在危机干预中,设置的最低目标就是首先要保证个体的生命安全,不至于造成严重的后果损失。一些社会资源的支持常常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保证。

二、中学生心理危机

1

. 中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发展时期,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但他们的心智和情商又没有达到足够应对探索世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挫折或者打击,因而其心理状态难免有处于危机状态的可能性。每个人的个人特质和危机事件都不尽相同,根据布拉默应用性的危机理论,我们可以将中学生心理危机归为三类:发展性危机,这是中学生最常见的危机来源,比如学习上的落差,人际关系问题等;境遇性危机,突然出现的无可预测的危机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突发的重大疾病等都可能导致危机发生;现实存在性危机,伴随重要的人生目的,未来发展等内部压力冲突和焦虑的危机。比如中高考压力等。

2..中学生心理危机来源

王文革(2001)在分析相关文献和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出在中小学常见的危机事件中主要可以分为:学校事件,例如教师误会、班级中的欺负现象等;家庭事件,如父母关系不和谐甚至有离婚现象发生、家庭暴力等;社会事件,如突发的自然和人为灾难等。 王成果(2003)在分析各类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事件中总结出,人际交往障碍、重大生活事件、学业压力分别是导致中学生心理危机主要原因。其中,教师的误解、同学间的交往不顺和重大考试失败等是最容易导致中学生的心理危机。

(1 )亲子关系问题

亲子关系出现问题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是有一定比例的。大部分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第一,家长不合理的教育方式。随着当代人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过去那种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在不断的减少,但这并不就意味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开始走向科学化、合理化。很多时候,家长由过去那种简单的对身体上的惩罚转向为对孩子精神上的惩罚,他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对孩子特别是学习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给孩子很大的精神压力。另外,现在很多家长的攀比心态无意中又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家长热衷于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作比较,不仅是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也给孩子造成了很严重的心理负担。第二,家庭氛围的不和谐。父母的争吵甚至离异都易使孩子感受到很大的被抛弃感,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尤其在父母争吵过程中,孩子很容易模仿家长的行为,在以后的行为中出现易爆易怒甚至是暴力的倾向。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容易造成心理危机。因此,家庭和谐氛围的构建对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师生关系问题

师生关系对于中学生的影响也是重大的,并且在一些方面造成心理危机占了很大的比率。中学生非常注意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和看法,一些师生关系出现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沟通造成误会。第二,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关注不够,没有受到老师关注的学生易形成失落感,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也会下降,久而久之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会疏远,也易影响学习。

(3 )学业压力问题

影响中学生心理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仍然是学业压力给他们带来的负担。初中生的学业压力主要来自于中考的压力和进入好高中的压力,初中毕业后他们要面临是读技术类学校还还继续深造读普通高中的选择,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被迫选择了技术类学校与他们的理想差距过大易造成失落感。高中生的学业压力绝大部分是来自高考的压力,也有对高中学习生活不适应的方面,很多初中生刚进入高中并没有很快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因而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心理负担加重。其中,中学生学业压力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考试焦虑的出现,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使一部分同学对考试出现焦虑,出现了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

三、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提高,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生活上有温饱、躯体上无病痛,更多的人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然而,与社会飞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正是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今天的人类比过去拥有更充分的自由、更好的物质享受、更先进的技术、更多的教育和娱乐等,但是人类反而越来越感到不幸福。”美国心理协会会长马丁·塞利格曼称这一现象为“人类20世纪最大的困惑”。在这一背景下,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作为20世纪末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它的提出是相对于以修复人的损伤和纠正人的弱点为主的传统的科学心理学——“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在于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张心理学应当以人所固有的实际或潜在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甚至是心理问题,以此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使得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获得更美好的生活。

四、积极心理学导向的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1..普及宣传知识

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教师与学校的宣传部门相结合,建立一个心理知识普及平台,让全校师生都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心理关怀无处不在,本身也是对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一种宣传,让心理咨询中心深入人心,一旦学生发生心理危机事件就会想到去心理咨询中心求助,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心理危机的化解同时也有助于學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展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可借助宣传板报、心理周刊、办心理专栏等形式多样的手段来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三级教育模式中融入积极心理学思想。

2..展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让受教者从认识人之自然生命特征入手,进而去体会自我人际血缘的社会生命,学会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有:自我与自己的教育、自我与他人的教育、自我与社会的教育、人类与自然的教育、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等。应运用多样化方法和手段,灵活地展开生命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提升学生的思想精神境界,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互动活动,使学生在认识上具备有关生命和死亡的正确认识,在行为上具备面对危机妥善应对的技能。生命教育可以开展以下教育形式:设置某些生命教育专题,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开设讲座、课堂教学、专家和学生面对面等途径,解析生命现象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神圣和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组织学生对相关影片、文学作品等的欣赏和讨论促使学生对人生和生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成长的同时也分享别人生命成长中的喜怒哀乐,通过分享体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3..组织心理健康活动

团体辅导与咨询、情境体验式活动是两种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的体验式手段和主要的活动组成形式。团体辅导与咨询是一种在团体环境下提供的心理帮助与指导。由学校心理教师根据相似性问题,通过双方或成员间的分享和探讨实现心理辅导和共同成长。该方式可运用于广泛群体也可运用于一些特殊群体,比如单亲家庭中的学生的辅导和咨询。而情境体验毋庸置疑是最为直观的引导方式,比如学生通过日记的方法,记录每天强烈的积极情感体验、感恩记录和回忆美好时光,该方式下学生亲历问题情境,自发的体验、感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心理不适的调节。

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辅导方案以积极心理的理念和应用为核心,结合多种形式设计,着眼于积极认知、情绪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培养积极认知方面,主要通过理论、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及活动后分享总结等方式触动学生的感知;在培养积极情绪方面,通过热身活动、放松冥想等方法为学生营造积极愉悦的氛围;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面,借助游戏或故事阐明道理,并通过安排任务或案例再现的方式引导学生加以应用,同时鼓励学生暴露自身问题,在团体中获得同龄人的支持和帮助。

积极心理学干预的实质是使学生认识到外部或内部的困境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发掘自身优势,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问题。中学生正处于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心理发展的滞后性使他们面临重大生活事件时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但除了潜在的自我冲突,尚有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危机干预正是对这种潜能的开发、培养和引导,不失为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可行之策。

参考文献

1.翟书涛.心理危机干预[J].心理与健康,1998,2:4-5.

2.刘佳.中学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D]中南民族大学.2013

3.王文革.危机的预警识别[J]思想.理论.教育.2001,(6):38-39

4.王成果.青少年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J]中国青年研究.2003,(1):85-86

5.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Z].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

6.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G].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心理学视野 篇1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 被誉为是心理学发展领域的一次革命。总体来说, 积极心理学是从积极的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的学科, 研究的结论更加积极有效。积极心理学一经问世, 便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欢迎。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心理学理论给予理论和智力支持, 传统的心理学理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是尚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引入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大有裨益。

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沿革和主要特点

(一) 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领域内的新兴学科, 以Seligm an和C sikzentm ihalyi于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诞生的主要标志。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西方学者对于婚姻和幸福感问题的讨论, 以及荣格关于人生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一度中断, 心理学的功能和作用也转变为治愈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 消极心理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了主要地位。直到20世纪末,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才开始广泛出现。一些西方学者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概况为“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 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 挖掘个人的内在潜能和建设性的力量, 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共同幸福。

(二)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总结起来, 积极心理学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 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优点。

积极心理学认为, 心理学的作用在于建设而非修补。因此, 应当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设定为身心健康的社会群体, 而并非少数具有心理问题的社会群体。积极心理学倡导发现个人的优点和美德, 而并非通过研究发现其弱点和不足。这种研究思路带动和恢复了心理学研究的应有功能, 研究成果更加积极。

2. 提出了积极的预防思想。

积极心理学并不回避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而是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 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积极心理学认为, 心理疾病的预防主要依靠个体的内驱性动力, 而并非是外部对于缺陷的修补。人类自身就蕴含着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 心理学的作用是要引导个体将这些能力激发出来, 有效地达到心理疾病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研究应当集中在对个体积极性心理因素的挖掘和引导之中, 通过适当干预塑造个体良好的品质。

3. 强调个体与社会融合发展。

积极心理学除了对个体自身的积极性心理因素进行挖掘和引导以外, 还注重个体心理健康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强调个体与社会的融合式发展。在对个体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力量。

二、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 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集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教育手段单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主要具有下列几方面重要意义:

(一)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施适当的干预,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而良好的心理素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说教意味更浓, 很难从内心深处引发学生的共鸣。通过引进积极心理学理论, 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优势, 并实施更加积极地心理干预和预防, 将会更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二) 帮助学生树立更加积极的心态

当前,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和繁重的学业压力,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存在着心态过于消极的问题, 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引进积极心理学,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潜力, 他们将会树立更加积极的心态, 正确对待就业竞争和学业压力, 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

(三)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职院校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能够指导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营造更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有效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笔者认为,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全面理解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特点。在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含义及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 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 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整合优势资源, 形成教育合力。在深入理解和认识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 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还要充分整合校内的优势教育资源, 将思想政治辅导员、任课教师纳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之中, 在学生日常管理、专业教学等全过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敬业价值观下一篇:学习困难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