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心理学)

2024-10-17

认同(心理学)(共12篇)

认同(心理学) 篇1

在努力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过程中, 许多中职学校的学风并没有随着学校硬件逐步现代化而改观, 造成这种不和谐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师生情感认同问题是根源之一。虽然中职师生关系中的情感认同问题是一个微观问题, 但它已成为一个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的深层次因素, 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积极人格的养成, 影响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因此,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 必须关注中职师生关系的情感认同问题。

一、中职师生在情感认同方面的困惑及其影响

中国教育传统历来重视师生的情感关系, “亲其师, 信其道”, 凡有成效的教育无一不是以师生间深厚感情为基础, 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 现代学校教育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这种师生关系首先表现为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工作关系, 这种关系一般不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愿所左右。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能够实现认同, 彼此只存在工作关系, 那么, 就可能出现教师与学生不得不共处一室而又在情感上相互排斥的现象。因此, 师生情感认同成为影响教育活动效果的关键因素。

从中职师生情感关系的现状来看, 师生双方都存在着困惑。教师的困惑集中表现在教师付出许多努力之后, 感到一些学生是教而不学、启而不发、屡教不改, 固守着一些消极因素。换句话说, 学生对教师的付出不领情, 教师感到“很受伤”。一些教师在反思中认为, 自己该做的都做了, 该说的都说了,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最后将问题归因于学生素质差和社会大环境不好等。这种归因往往使教师产生无能为力之感, 从而对学生倾注的精力越来越少, 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逐渐减弱。

中职生对目前师生关系也存在着困惑, 集中表现在不能理解老师为什么不能真心接纳他们。本课题组对中职生的一项调查统计中显示, 在“你认为老师是真心接纳你的吗?”这个项目上, 90%以上的学生选择“不是的”或“说不清楚”;在“你能体会到老师对你的关心吗?”这个项目上, 选择“偶尔”和“从未有过”的学生近70%。这两组数据至少可以说明, 教师付出的关心没有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当学生在情感上不认同教师的时候, 他对教师教育要求产生消极反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中职师生在情感认同方面的两个困惑对双方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彼此情感不认同的情况下, 师生关系往往表现出相互抱怨、相互冷漠甚至对立。这种师生关系下, 教师很难体验到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学生也会将对教师的情感不认同转嫁到学习上, 表现出对学习的无兴趣。中职师生双方在造成师生情感不认同这个问题上的先后因果关系已无从理清, 但是, 中职师生必须认清, 要走出师生情感认同的困惑, 必须双方共同努力去建设。

许多中职教师在构建师生情感认同方面作出了努力, 但从中职学校的现状来看, 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根源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框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教育的切入点依然是把中职生当作差生。马斯洛曾经指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 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 因此对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进行研究, 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1]因此, 中职师生要实现感情认同, 就需要引入新的教育理念, 重新审视中职生及我们的教育过程。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中职师生关系中情感认同模式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是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 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 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 教育就是要“一切从积极出发, 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各种现象, 用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用积极的过程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 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2]。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 中职师生关系的情感认同模式是积极悦纳, 即教师积极悦纳学生并影响学生积极悦纳教师, 形成积极的师生情感认同。构建积极悦纳的情感认同模式, 要求教师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对学生做到积极期待、积极关注、积极评价、积极引导。

1. 积极期待。

一些教师认为中职生无论在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方面, 还是在行为习惯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对中职生不敢有很高的期待。然而, 就是这样低期待也往往一再使教师失望。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 要求教师对学生持积极期待。所谓积极期待, 就是要求教师从积极视角将中职生看作具有独特发展优势和发展潜能的个体, 相信中职生自己能够积极进步和完善自我。中职教师对学生持积极期待就能够包容学生身上暂时存在的一些不足, 这种期待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2. 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关心学生, 二是教师要着力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和光明面。本课题组对中职生的一项调查统计中显示, 大多数中职生是期待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 他们心目中最值得尊敬的老师是那些十分关心学生的老师, 而不是教学水平高的老师。这里固然有中职生认知不成熟的一面, 但反映出中职生希望老师来关心他。当学生无法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心的时候, 就会产生失望和被伤害感, 进而不再期待也不再主动与教师交往、交流, 师生情感认同受阻。此刻, 即使他认为教师的教育要求在道理上是正确的, 也会因情感上不认同教师而表现出不愿接受。一些教师往往因学生出了问题才给予关注, 教师的教育成了面向问题学生的教育, 这是教育效果差的一个重要原因。积极心理学理念要求教师积极关注学生, 主动关心学生, 由重点关注学生身上的问题转向重点关注学生身上的光明面。即使学生身上有九十九个缺点和一个优点, 积极关注要求教师首先关注的是那个优点。

3. 积极评价。

当前, 社会上对中职生的评价还是比较低的, 中职学校的教师对中职生的评价往往也是消极多于积极。特别当学生对教师不认同时, 既使教师对其用积极评价词语, 他也认为教师是虚伪的, 这也就是大多数中职生感受不到教师的鼓励和赞扬的原因之一。用了鼓励和赞扬的词语而得不到学生积极的回应, 教师也感到委屈。其中的问题就在于, 教师已有的心理学理念框架是以问题为取向的, 他们的鼓励和赞扬是基于学生身上存在问题要改进而采用的策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 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就是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中职生身上的缺点, 放大和强化优点。因为“用缺点和不足去形容某个人, 会使我们忽略他的另一部分内容———他的优点, 这也是使生命有价值的关键”[3]。当然, 教师积极评价学生不是无视他们身上的缺点与不足, 也不是为了讨学生一时高兴而自欺欺人的顺着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出于真诚和坚持发展性, 给学生以光明、希望与力量, 而不能仅仅是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积极评价要求教师评价过程中教师首先输出积极情绪和肯定、赞扬、鼓励之词, 这是积极悦纳学生最关键的表现。

4. 积极引导。

学生的认知、情绪和情感、行为都需要引导, 可是, 一些中职教师感到学生不再追随教师的引导。究其原因, 除了社会信息源和价值观多样性等因素之外, 教师的引导方式以及引导时的情绪起着关键作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积极引导, 在方式上强调事先积极主动引导而不是事后消极被动引导;在引导氛围上强调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保持积极情绪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教师的积极情绪传递着悦纳的信号, 是教师悦纳学生的直接表现, 本身就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积极情绪代表着安全, 代表着接纳, 它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期待的认知和行为活动中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过:“没有情感的支持, 理性也将毫无力量。”没有教师积极情绪情感的激发, 无论多么正确的理论和道理, 对中职生来说顶多就是正确而已, 极少产生行动的冲动。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中职师生情感认同模式就是积极期待、积极关注、积极评价、积极引导相统一的积极悦纳。实现师生间积极悦纳, 我们无法要求学生首先积极悦纳教师, 必须是教师率先改变观念积极悦纳学生, 进而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悦纳。“要知道青少年的精神支柱是教育者的人格形象, 假如没有青少年对教育者的人格敬仰与信赖, 思想道德教育是难以成功的, 而最重要的是, 要有发现青少年巨大的发展能量的慧眼。”[4]因此, 构建这个模式, 对中职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需要教师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自觉调整观察中职生的视角, 积极改变我们的视点、改变我们的成见、改变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教育话语。

三、中职生积极悦纳教师的可能性

积极悦纳本身包含着一个相互悦纳的过程, 只有实现相互悦纳, 积极悦纳才有可持续存在和不断丰富发展的可能。因此, 构建中职师生关系的积极悦纳情感认同模式, 还要考虑这个模式的另一端———学生又会在多大程度上悦纳教师这个问题。

探究学生积极悦纳教师的可能性, 我们将结合课题组对中职生的问卷调查, 从中职生情感依赖、感恩意识和自我发展动机等三个维度来分析。

1. 中职生对教师有情感依赖的需要。

社会上对中职生的评价普遍不佳, 这种状态决定中职生总是要和自卑作斗争, 他们需要支持。同时, 中职生年龄比较小, 老师是他们离开家庭之后能够寻找的最可依靠的社会支持系统, 因此, 中职生对教师还有着情感依赖的需要。本课题组对中职生调查问卷中显示, 85%同学想与老师交流, 但又很少主动与老师交流。虽然从学生与教师交往发展的规律来看, 到中职生这个年龄阶段, 与老师的交往呈下降趋势, 但这并不表明对教师没有情感依赖的需要。如果中职教师能够主动亲近学生, 就会满足学生情感依赖的需要, 进而就会悦纳教师。

2. 中职生对教师有着较强的感恩意识。

本课题组对中职生感恩方面的问卷调查显示, 在“老师关心你, 你是认为那是老师应该做的, 还是认为应该感谢老师?”这个项目上, 98%都选择“应该感谢老师”。这说明中职生懂得感恩。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中职生常常给人留下不懂得感恩的印象。可见, 问题不在于中职生缺乏感恩之心, 而在于在师生交往过程中, 学生没有体会到“恩”在哪里。所以, 如果中职教师能够积极悦纳学生, 积极关注学生, 就会得到学生的积极悦纳。

3. 中职生的自我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

本课题组对中职生在自我发展方面的问卷调查显示, 95%以上的中职生对现状不满意, 有着强烈改变现状、实现自我发展的动机, 但能做到主动发展自己的比重偏低;对于老师所给的指导和建议, 能够重视的学生达到80%以上。这个调查结论与中职教师的感受有较大的差距, 在中职教师看来, 多数学生不听指导, 我行我素。这表明中职生有改变现状的需求, 但自我效能感很低, 在行动还需要广泛支持。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个契机积极悦纳学生, 通过积极期待相信学生, 积极关注帮助学生, 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和积极引导感染学生, 那么当学生自我发展获得进步的时候, 必然积极悦纳教师。

综上分析, 我们可以说, 如果中职教师能够坚持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作指导, 积极悦纳学生, 对学生做到积极期待、积极关注、积极评价和积极引导, 那么, 就会激发学生身上内在的悦纳教师的积极因素, 进而实现师生情感的互相悦纳。在积极悦纳情感认同模式下, 中职师生关系中情感认同方面的困惑也就解除了, 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会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成长, 学生积极人格特质就会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得到培养, 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次浪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2.

[2]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32.

[3][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10:17.

[4]张世欣, 周凌.思想教育活力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145.

认同(心理学) 篇2

1、针对第一类老乡认同心理表现开展德育工作

第一类老乡认同心理主要是家长、学生对招生老师的认同、信任和依赖。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老乡认同心理对学生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巨大影响,在德育队伍的建设上、德育方法的创新上,进一步修正德育观念、调整德育思路,从而更为有效地推动德育工作。

1)建立德育新机制。在继续依靠传统德育工作中坚力量,如班主任队伍、科任老师队伍的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补充完善招生老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相关制度,从机制和制度上入手,提高招生老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打造德育新平台,纳入德育新主体。利用老乡QQ群、微信群、微博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打造新的家校共建、家校共管的德育平台,同时将招生老师纳入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主体针对老乡认同心理开展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谭晓红(重庆教育管理学校)之中,让招生老师成为中职德育工作队伍中的新生力量,给予招生老师具体的育人任务,充分发挥他们对所招学生的影响力,突出他们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招生老师培训,提升他们的德育能力。为了让招生老师与学生与家长更好地沟通交流,更好地完成育人任务,同时更好地满足学生与家长的需求,如更有效地疏通学生情绪、开展心理辅导等,需要加强对招生老师的育人培训,尤其是心理咨询知识的培训,以提升招生老师的育人技能。

4)加强德育力量融合,形成德育合力。在加强招生老师培训的同时,中职学校还可以通过制度建设,让招生老师列席班主任例会,出席学生座谈会,参加相关班级的班团活动及老乡团队活动等,使德育力量得到更紧密的融合,形成更强合力,也使招生老师能够更全面、仔细、深入地了解自己所招学生的在校情况,在学生需要帮助时,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提供帮助和支持。

2、针对第二类老乡认同心理表现开展德育工作

中职学校学生中出现的第二类老乡认同心理既带来积极影响,也带来消极影响,中职学校要因势利导,提高德育质量。

1)加强引导,修正老乡团体的.发展方向。如前所述,老乡团体具有双面性,中职学校应德育工作者应给予正确指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化消极为积极,从而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建议:

一是出台相应的制度,加强对老乡团体的管理、引导和监督力度。

二是引导老乡团体建立健康向上的活动章程,加强行为约束,避免形成帮派、团伙,避免出现不当行为。

三是对老乡团体中出现的不健康现象及时开展严肃批评,并进行必要惩罚,做到防微杜渐、弘扬正气,杜绝聚众滋事的不良事件发生。

2)夯实阵地,提升“正向”影响力。中职学校在正确引导中职生老乡团体的同时,更应夯实宣传阵地,进一步提升党团组织和班级等组织的“正向”影响力。

一是多在老乡团队中开展丰富的、有趣的、有积极导向作用的联谊活动、志愿者活动、竞赛等,通过活动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精神,用与时俱进的思想、较高的人生境界、科学的“三观”去激励学生,占领学生的思想领地,传递主流声音,弘扬“正能量”。

二是从党团组织角度,明确提出老乡团体成员的要求和标准,以形成良好风尚,使学生逐步修正不良行为。

三是通过老乡团体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可通过心理咨询师下团体、下班级等活动,从情感上关心新生,增加党团组织凝聚力;四是党团员可以按地域与学生进行帮扶对接,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真正从实际上解决学生的困难,发挥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3)强化教育,发挥老乡团体凝聚力优势。这主要有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抓住老乡团队中核心人物的教育,主要是对其进行主流思想和主旋律的思想教育,使其成为团队内大家学习的“标杆”和“偶像”;另一方面要帮助老乡团体设立目标,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老乡团体在缓解中职学生心理压力、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团结同学、勤工助学机会和提供就业信息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认同 篇3

面对如此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作为研究人心理的心理学应该有所思考和行动,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更应如此。心理咨询作为一种通过科学方法和手段提供心理援助的专业活动,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职业。

尽管心理健康服务人人需要,但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长期以来没有专门培养心理咨询师的课程,经过正规职业培训的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为此,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心理咨询师的国家职业标准,并编写了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虽然我国心理卫生界对于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和专业要求尚存在着不尽一致的意见,但是“标准”的制定却标志着我国心理咨询事业从此摆脱了过去的无序状态,正式被纳入到政府管理与支持系统,走上了专业化、正规化、科学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之路。[1]

虽然有心理咨询师的国家标准出台,但在具体操作和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从1986年出现至今,我国年轻的心理咨询业一直处于非职业化状态,专业人员少,半路出家的多,出于热情和兴趣的多,不规范工作的多,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心理咨询需求相距甚远。除了在医疗机构和教育部门外,社会上未经培训却从事心理咨询的人正逐渐增多,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并没有学习心理学或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人,通过相关的资格考试后就从事心理咨询事业。现阶段,这种现象在社会相当普遍。面对本就严重的心理问题,没有心理学基础的人员却冠冕堂皇地当上了所谓“心理咨询师”,结果使问题更为严重,同时使专业的心理咨询家的名誉和威信扫地。因此,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认同迫在眉睫。

一、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认同

1.专业认同的概念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理和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专业认同是心理咨询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是通过系统规范的专业训练在心理咨询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的专业素养。由于心理咨询专业在中国起步较晚,正处于逐渐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的过渡阶段,越是在专业发展尚未成熟的时期,专业人员越有可能出现专业认同方面的问题,严重时甚至成为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阻碍。

专业认同是自我认同(self-identity)的重要部分。[3]所谓专业认同,简单地说是指认同所从事专业工作的社会价值,以及认为自身有能力胜任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专业认同的内涵非常广泛,具体包括:是否喜欢所学专业,依据所学专业选择职业,认可专业和职业的社会价值,感到自己能够在专业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自愿接受专业和职业规范,承诺将这一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等。这些层面的和谐统一称为专业认同。[4]

2.影响专业认同的因素

(1)咨询理论的发展

心理学中的咨询理论很多,关系也很复杂,内容却相对分散。在以往的心理咨询中,我们大多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理论,但是,很多西方的理论在应用中还存在很多缺陷,因此导致咨询理论的相对匮乏。所以学科的理论性越强,表明其专业性越强,咨询师越容易形成专业认同。

(2)咨询资格的认证

作为认证部门,一定要严管培训和考试关,不能把心理咨询师考试当作简单的再就业;况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心理咨询师。系统而规范的专业训练以及严格颁发的资质证明,既保证心理咨询师具备足以胜任职位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增强咨询师独特的专业效能感,有利于咨询师形成专业认同。

(3)监督机制的建立

在专业发展的任何阶段,接受督导都是促进咨询师专业认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单纯依靠理论学习,心理咨询师还没有能力将复杂的理论与个人品质整合起来与来访者建立工作联盟。对于心理咨询师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从理论学习和个人经验过渡到咨询实践,而督导师正是负责帮助咨询师完成这种过渡的人。经验丰富的支持性的督导师可以减轻咨询师在提升技能和信心过程中的许多障碍,帮助他们走向更加独立的实践,开始认同自己是胜任的专业人员。[5]

二、心理咨询师的个人发展

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挑战的过程。许多研究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是比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培训内容。作为专业的助人者,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是影响咨询效果的核心因素,也是心理咨询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深入探讨其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心理咨询师教育和培训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1.澄清个人的生命哲学观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必须清楚地觉察自己的价值观,也可以与当事人公开讨论自己的价值观,但不可强加于当事人身上。这种“价值中立”的立场,要求咨询师在咨询中不要有“热衷于纠正别人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但是,学者们指出,在不同文化中要尽力保持“价值中立”,这是很难做到的。尽管如此,在个人价值观的探讨中,咨询师也要积极主动地澄清个人关于宗教、种族、堕胎、同性恋、婚前性行为、婚外情、药物依赖、安乐死、不同的生活方式、多元文化等社会问题的价值观,因为这对个人及当事人会造成重大影响。学者们提议,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咨询师应注意保持健康积极的价值观。[6]

2.探讨对重大生活问题的态度

心理咨询师对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如情与爱、生与死、性别角色与身份认同、权力地位与金钱等要有明确的认识,对这些人生问题要有一个积极探索的态度。这些重大问题的个人经验及其成长,是成为一个有效咨询师的重要条件。丰富的阅历是成长为一个咨询师的有利条件。但是,这些经验的取得并不能够全部借助于心理科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咨询师要重视并学会利用诗歌、文学、影视、建筑、艺术、哲学、宗教等多种渠道去体悟和品味生命的意义,去领略助人的价值和境界。

3.完善自我概念和提高自觉能力

“自我概念”指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包括提高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及对自己的理想或要求。罗杰斯认为,它是“一套有组织、连贯性地对自己的观感”。个人的各种行为、与他人的关系、对环境的适应时刻都受自我概念的影响。

4.处理职业枯竭现象

如果心理咨询师是最有效的治疗工具,那么,保持咨询师的活力是最重要的。否则,就会出现职业枯竭(professional burnout)现象。[7]这表现为对咨询工作缺乏热情、视为例行公事、感到抑郁、情感和身体经常有疲劳和耗尽的感觉、精疲力竭、缺乏认同感等。长此以往,咨询师会自我封闭,并因此影响工作。研究表明,对枯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首先,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咨询师枯竭的影响。在对枯竭的体验上,从性别来看,女性更容易体验到强烈的情绪衰竭;从年龄来看,刚刚开始从事咨询工作的年轻人比年龄较大的咨询师容易体验到枯竭。

其次,社会支持对咨询师枯竭的影响。如果咨询师意识到能从服务机构、督导和同事那里得到支持,则枯竭程度较低;反之,枯竭程度就比较高。

再次,应对策略对咨询师枯竭的影响。当枯竭来临时,咨询师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有助于降低枯竭程度;而消极的应对策略,则会使咨询师的枯竭程度越来越严重。

5.提高专业能力水平

咨询中的专业伦理是咨询师个人发展和咨询实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范胡斯和潘瑞达斯把咨询师专业伦理判断发展水平划分为惩罚导向、制度定向、社会定向、个人定向、原则或良心定向五个阶段。泰姆舒克则提出了八阶段伦理决定模式。这些理论说明,咨询师的专业伦理水平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不断发展成长的过程,不同的专业训练会影响咨询师的伦理发展水平和所处的阶段,恰当的训练能够提升咨询师的专业伦理水平。咨询师的专业伦理水平越高,对咨询师的价值观、自我概念等的要求也越高。从另一个角度讲,个人成长也是咨询师在专业伦理发展中的必要条件。

三、合格心理咨询师的标准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现阶段尽管心理咨询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面对如此的困境和困惑,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家、心理健康管理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⑴应具备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相关的咨询技术。这是从事心理咨询事业的先决条件。因此,应取缔社会中那些非法咨询考试的组织。咨询师仅仅拥有理论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实践才是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⑵专门的资格认证和训练。很多部门只是为了赚钱到处设置各种咨询考试,以索取利润,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要使咨询事业步入正规化、科学化、专业化,资格认证是关键所在。另外,获得资格的人员还应该参加专业训练和相关培训。⑶良好的人格品质。⑷合理的价值取向。作为咨询师,在来访者的眼中被视为权威,在社会中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更多的应该持有积极的价值取向。

社会中各种心理问题是严重的,也是复杂的。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师都有责任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咨询师的相关考试和认证的道路还很漫长,健全、规范、科学的心理咨询机制和考试制度仍需进行持久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谢显宁统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基础知识)》之《教材的不足与原因探析》(《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7.59(1):59-62)

[2]安 芹《咨询师的专业认同对心理咨询专业工作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21(7):499-501)

[3]安 芹 贾晓明《高校心理咨询员专业认同的初步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14(2):203-206)

[4]Mrdjenovich A J, Moore B A.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counseling psychologists in health care: A review and call for research. Couns Psycho, 2004, 17(1): 69-7

[5]陈永胜 牟丽霞《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培训问题探讨》(《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3):3-6)

[6]孟 莉《心理咨询师专业发展中的个人成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117-121)

认同性接受心理与品牌传播 篇4

1 认同性接受心理的理论依据——选择理论

美国学者约瑟夫·克拉珀提出受众有三种选择性心理特点:一是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注意;二是选择性理解;三是选择性记忆。

1.1 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接触,就是个人倾向于使自己接触那些与己愿有态度一致的大众传播,而避免接触与己意不合的传播的现象。

选择性注意,就是个人倾向于注意消息中那些与其现有态度、信仰或行为非常一致的部分,而避免消息中那些违背现有态度、信仰或行为的现象。

1.2 选择性理解

一层意思是指受众在所有接收到的信息中只对其中一部分进行深层次的认识、思考和处理,对其他信息则只停留在注意的层次上;另一层意思是指具有不同认识结构的受众会对同一信息赋予不同的意义。

1.3 选择性记忆

是受众愿望、需求、态度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回忆信息的倾向。即受众只记住那些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内容。

2 品牌传播满足受众认同性心理的方法

2.1 个性化方法

品牌个性化是指将品牌赋予特征或特点。研究经验显示,具有合适个性的品牌会使目标受众感觉它正是适合自己类型的,受众因此会愿意同品牌保持良好的关系。受众有意无意地在按照自己的个性选购商品,而且往往总是购买与自己的个性和形象相一致的品牌产品。而没有个性的品牌很难引起受众的共鸣,因而也就难以建立品牌的忠诚。

1997 年苹果公司因经营不善连续亏损,接近破产边缘。正是凭借设计的魅力,IMAC 电脑一改以前苹果沉闷、单调的设计,拥有半透明的、果冻般圆润的蓝色机身的电脑重新定义了个人电脑的外貌,并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设计融入了设计师和消费者个人的情感、喜好和观念,唤醒了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扩大了产品的概念,使消费者的心理为之一振,并豁然开朗起来。后信息社会的设计将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功能的设计向情感的设计转变,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用户的情感体验和由此获得的情感价值使得苹果公司形象鲜明,品牌个性独特,在全球范围迅速地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化产品帝国。

2.2 符号指意法

符号是现代广告的基本语言,也是现代广告建构消费者心理认同的最有力的工具。广告不断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产生的阶级差别,而是在某些特殊商品的消费方面所形成的差别。因而社会身份也就变成了一个我们消费什么而不是我们生产什么的问题。通过消费广告中提示的产品形象,从而获得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2.3意见领袖方法

根据受传行为的状况和受传行为的条件,可以将受众分为:实在受众和潜在受众两类。当受传条件具备时,潜在受众就可能转变为现实受众,因此品牌传播者既要争取拥有较多的潜在受众,更要力争将更多的潜在受众转变为现实受众,才能使品牌传播具有较好的效果。根据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OpinionLeader)”理论,我们认为,意见领袖会对品牌进行两次传播、把潜在受众转化为现实受众。意见领袖是群体中的一员,由于他有特别的技术、知识、个人性格或其他特点,所以能对他人产生影响,并把品牌传播活动对准他们,依靠他们带动群体中较为不活跃的人们购买品牌。通过品牌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使个别消费者完全而持续地满意。因此,品牌传播者必须找出群体中的意见领袖,通过意见领袖来传送品牌的信息,来影响广大受众的购买行为。

3结束语

著名的品牌传播战略家杰克·特劳特在其畅销书《定位》中有一句名言:“请消费者注意与请注意消费者有着本质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传统品牌传播与现代品牌传播策略理念的根本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心理是在不

摘要:本文通过对受众接受心理的特点分析,提出认同感是受众在选择接收信息时的首要条件。要树立品牌、推广品牌、延续品牌,就必须把握受众心理,品牌传播贴近受众情感,满足受众需求。

关键词:接受心理,品牌传播,认同性

参考文献

[1]李建立.现代广告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Werner J.Severn,James W.Tankard,Jr.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李戈.品牌传播中设计的情感价值[J].商场现代化,2007,(7).

[4]王国全.民族心理广告受众的审美和文化定式[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2).

[5]严晓青.从广告审美角度分析消费者接受心理[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5(2).

[6]高博,张志刚.品牌传播管理中的消费行为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3).

[7]胡河宁,邰?.论品牌传播的受众导向策略[J].学术界,2005(6).

认同(心理学) 篇5

确切要将两者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无论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或是哲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自我都必然是形成于日常生活持续与他人互动过程中,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都必然得透过与别人相处,从别人给予我们的回馈中,去产生自我认同。就像社会心理学家顾里所说的“镜中之我”一样,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与评价,通常都是来自旁人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表现的评语。

例如,我们还没进幼儿园以前,主要的生活场域集中在家庭与邻里之间,这时候父母或其他亲朋好友对我们所有表现的评语,几乎就形成我们对自己的全部评价。当亲友说我们是好孩子,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很不错;反之,如果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长辈或朋友的赞赏,自然而然地,我们也就很难相信自己有多棒。进入学校后,“镜子”从先前的亲友扩展到老师和同学,此时,如果我们还想保有积极正向的自我认同,就不能只是在家里或邻里表现得让人称赞而已了,还得遵守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各种规范,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学校这个场域里他人的肯定。

随著年龄的增长,这个形成自我价值的道理也一样是用在职场、婚姻家庭、社团等各种场域之间。简单说,我们如果想保有比较正向积极的自我价值与认同,势必得依照不同时间、不同生活场域中的规则,才可能得到身旁长辈或友人的赞扬。换言之,服从不同生命周期里各种场域的“游戏规则”,乃是人们取得正向自我认同的不二法门。

然而,不同生命周期里各种场域的“游戏规则”真的都是合理、重要、值得追求的吗?当我们遇到身旁的重要的“他

人”对我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期待时,我们是不是还有必要为了赢得赞扬(或者说得更难听点就是“讨好别人”),而放弃我们内心认为重要的价值或目标呢?

任何判断事物或行为是非对错的标准都是来自人类的历史社会环境,就像影响中国道德判准的重要来源是儒家思想,决定阿拉伯国家人民生活方式的是回教信仰。某项价值思想之所以成为多数人认可、接受、甚至奉行不疑的标准,一定是在过去的时代里,该项价值思想确实能为遵行它的人带来物质的利益或精神上的平安。现在,倘若我们想要扭转这种局势,势必得花费极大的时间心力,让习惯遵循这项价值规则的人发现并感受到你所提出的新生活方式比他们更好,可以让他们获得比先前更多更好的精神或物质益处。

回到现实生活,如果你觉得现在自己生活场域中的各式规则还算合理,也值得追求,提升自我价值的方法当然就是依循这些游戏规则,做出足以让旁人赞赏的行为。当然,现实生活中必然还是有不少“游戏规则”会引发争议,例如:学校里,好像只有考试拿高分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职场上,彷佛只有会逢迎献媚的马屁精才可能得到比较好的升迁机会;情场上,似乎也只有帅哥美女才能获得异性的青睐……这时候倘若你打从心里赞同这些规则,取得正向自我认同与价值感的方式就是努力读书拿高分、八面玲珑对待同事长官、用尽各种办法让自己身材看起来更窈窕或壮硕……假使你并不赞同这些生活场域中的游戏规则,就得另外找寻出一套先能说服自己的游戏规则,之后,再花费极大的力气让场域里习惯既有游戏规则的他人发觉你这套新的规则真的比以前的好。简单说,你得让别人对你这个另类价值刮目相看才行。

例如,学校里,如果想打破智育代表一切的游戏规则,就得让德育、群育、美育等各方面具有潜力的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而且这些表现还得博得多数师生的肯定。职场上,若想推翻勾心斗角、说人是非的文化,就得以另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例如互相关怀、信任合作),让其他同事或长官看到你过得比他们好。然而万事起头难,可预期的是,你可能经过一阵子的努力还未见成果,这时候如果你就垂头丧气,不但失去你的理想,更会让旁人确信他们既有的游戏规则才是正确的,或是让好不容易有点想要改变的旁人失去改变的勇气。

简言之,人们如果想获取积极正向的的自我认同,添加自我价值,先决条件,就是先确立一套价值理想,并将它当成自己生命的终极目标来追求。因为,唯有先确立自己要以怎样的“度量单位”来评量自己的言行举止,才可能明白自己生命中的各种经历是“高价值”还是“无意义”。然而,假使我们设定的价值目标与外在生活场域中的那套不一致,无可避免地很容易遭受他人的贬值、轻看、甚至排挤。这时候,或许有人会选择离群索居,但我们也看到,现实社会中还是有不少人会选择在既有的生活场域里默默耕耘、辛勤奋斗,也就是藉由展现他们游戏规则的优异性,让遵行既有规则的人慢慢体会到更换“游戏规则”的必要性。过程中,志同道合朋友的信念支持,或是亲朋好友的情感慰藉,都是我们坚持理想、改变既有规则,进而取得积极正向自我认同与价值感的重要助力。

一、破题

为了点明我们讨论的对象具有普遍性,我方把自我定义成一般性,正常化的个体,把他人定义成除自身以外的概化的个体。而认同是指承认、认可。同时,为了更好地论证他人认同在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我方决定将认同的客体分为品质、能力、行为、观点四个方面。

二、评价标准

对于辩题中比较标准,我方认为要看何者更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从政治学的观点来看,人生价值的实现包括对社会做出贡献与得到社会的接受、认可两个阶段,自我认同无疑是作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一阶段,但在社会认可这一阶段中,自我认同显然无能为力。而他人认同不仅在做贡献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它在社会认可中起到关键作用——没有他人的认同,贡献中的潜在价值又怎样转化为社会价值,造福社会呢?

三、立论框架

也许多数人都会认为,自我认同是与生俱来的,而他人认同仅起到后天修正的作用,对方也可能就此点来攻击我方。因此,在立论中我们用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澄清这一误解——自我认同并非天生的,而是在自身(婴儿)与他人进行互动接触时,在得到他人认同的前提下逐步形成的。然后,我们阐明了他人认同对于个体在社会立足、发展的必要性。在此,我们只是想摆出一个中性事实:他人认同与自我认同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缺一不可,但难以判断孰轻孰重。关键的比较在于谁更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如上文所说,自我认同只作用于价值实现的其中一个阶段,而他人认同则在整个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由此推出他人认同比他人认同人更重要。在价值观上,我们倡导他人认同更重要是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学会融入社会,得到他人认同,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四、策略

1、对方可能会把自我认同定义成一种内因,而把他人认同看成是一种外因,从而引用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观点来攻击我方。而我方则会采取类比归谬的方法来指出对方的偷换概念。

2、对方可能会谈到,由于社会思想不可能完全统一,许多价值取向都只是多数人的意志,而真正探索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此个人的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合理的。从而说明坚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性。我方则社会的高度来看这一问题:个人价值取向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应该是其在社会的可行性。也就是说没有他人的认同,社会的承认,其合理性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3、对方可能从他人可能对你认识不足而导致他人认同不全面,不客观出发,进一步说明坚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性。我方就从他人的概念来指出对方以偏概全的错误——他人是一个泛化的概念,相对于自我认同这一个体的主观判断,他人认同是一种大量个体趋于理性、客观的一种评价。

4、对方可能会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人行动的动力,而他人认同在行为结果发生前是不一致的,它只能在结

果发生后才得到统一。从而把他人认同说成是以结果作为评判标准的一种庸俗的附和。我方就会主要以

举例论证的方法来指出——在个人的行动中必定会得到某种程度的他人的帮助,而这种帮助就来自于他

人的认同。

5、对方可能会说他人认同的普遍化很可能会导致平庸化、腐朽化。同时还会说他人认同中的滞后性会束缚自我意识的超前性。从而进一步论证坚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认同(心理学) 篇6

关键词:政治认同心理;执政能力;合法性

当代中国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国际格局大调整的环境中,国内也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转型,革故鼎新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民众在心理上对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接受和认同。中国是否能够顺利度过转型期,政治认同问题是关键。政治认同心理不仅受政治统治体系的合法性、科学性、完善性,及其运行的效能状态的制约和影响,还取决于人们的政治心理取向和政治认同心理机制。探索心理认同的特点,提升心理认同度,增强执政能力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治认同心理的内涵

(一)政治心理认同内涵

政治认同是作为政治认同主体的人对政治统治体系及其运行的能动的、积极的心理反应。政治认同是在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政治认识,伴随着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经过一定的政治意志努力而形成的对一定的政治统治体系的认可、赞同和确信,并自觉地按政治统治体系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积极地维护、参与和促进政治统治体系的稳定、运行和发展的一种政治心理过程。政治认同体现着政治认同主体的政治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政治心理因素的统一。

(二)对执政能力的心理认同

公众认同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核心构成要件,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执政党使自己的“执政”(包括执政地位、执政理念、执政行为及行为的结果,也包括党执政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得到公众普遍认同和接受。群众认同资源是党的合法性资源中的基础性资源。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除了有党的先进性资源和宪法法律资源作为保障,还必须包括群众认同资源。群众认同本身就包含着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和对宪法和法律授权的认同。

二、民众执政能力认同心理的核心因素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执政能力,就需要取得民众的政治认同。让群众接受共产党执政的价值观、制度和政绩等重要的认同部分。

(一)价值认同

所谓价值认同就是民众对于执政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予以认同,这意味着执政党赢得了民众心理认同的思想基础。因为民众对现存制度的认识,对政党纲领的理解,都是从执政党提供的价值理念中获得的。政党的价值观必须体现某些值得追求的客观价值,符合社会共同的价值诉求才能被民众认同。一个执政党要维护自己的地位,必须对民众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当一个执政党的价值观念被民众抛弃的时候,心理认同危机也就产生了。

(二)制度认同

党的制度是指整个党的组成和运作所依据的原则、体制、规则、程序等的总和。制度认同就是民众对执政程序的认同。健全和完善党的制度建设, 是加强执政党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治本之策。执政党是否做到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民众对现成制度的认同,保证了政治主体执政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如果一个社会制度不为该国的民众所认同,而政党又在这一社会制度中运作,那么政党本身就缺乏合法性基础。依法执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党的执政只有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 才能产生合法的效力,才能为公众所接受和认可。而依法执政从根本上讲就是依宪执政,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党依法执政须臾不可背离的根本原则。依法执政是执政党获得公信力的前提,是获得长期的社会支持和群众拥护的基础。

(三)政绩认同

政绩认同,是指民众对执政党的所作所为所获取的绩效持肯定和推崇的态度。所谓执政政绩,就是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作为检验执政绩效的根本标准,检验者是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绩效如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增强执政能力,搞好国内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一个政党通过宪法规定的制度获得了权力,只是具备了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从政治实践的过程来看,获得了权力认同的执政党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民众政治认同,只有当权力与政绩结合起来,才能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在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期,由于宪法和法律制度还不完备,所以政绩对于执政党的政治认同更意义显著。

三、心理认同度提升渠道

(一)共产党的价值观得到民众的接受才能获得政治心理认同

首先,在权力来源上,政治统治者必须从观念上承认人民是政治权力的最终和最高来源。政府的正当权力是获得民众同意的,建立在由民主制度体现的“公意”的基础上。承认权力“取之于民”的执政理念是政党认同心理的前提。其次,执政党必须致力于追求良善、正义、幸福等普世价值,努力实现人类对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追求,秉持权力“用之于民”的执政理念,政治权力只能用于公共利益谋取公民福祉,执政的职能是提供公共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这可以让民众接受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同时也构成了政治权力的心理认同基础。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建立和完善党的群众利益代表机制,维系党的执政合法性

由于制度的的设计不科学,没有这种科学的体制和机制作保证,群众的政治参与受到很大的限制,人民群众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这样的制度没有反应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导致党和民众关系隔阂,极大地削弱了党的执政能力,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很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也很难提高。要提升民众政治认同心理,还必须加强科学的体制机制建设,改进自身的结构、功能和活动方式,推进政党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这种政治价值的落实还有赖于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当今民主政治的框架下,这种制度安排表现为宪政制度。宪政与合法性的逻辑关联表现在:合法性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同意,而宪政正好提供了一种表达同意的机制和渠道。进而言之,宪政对政治合法性的证明是通过对具体政制架构的确定来实现的,而宪政框架下的“政制”主要包括选举制度、权力分立与制衡等。(1)通过定期的、自由平等的选举,来自公民社会的认同感和忠诚感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政治系统中。选举产生的政府权力是有限的,而且必须用于保护公民的个人自由和政治权利,这就进一步实现了政府产生的真正目的。(2)党要审视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在政府内部引入权力分立与制衡制度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公共权力的异化,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运行。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和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划清各自的权责能,重新回归到“党是人民群众参政的桥梁和纽带”的定位上来。

(三)以民众的根本利益为落脚点,用执政政绩提升政治认同度,增强执政能力建设

人民群众的心理认同依托于自身利益的实现,这应该成为执政党的行动目标和动力。能否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并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成为一定时代人民群众进行政治选择的现实依据。

当下的国内环境决定了执政党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制定并积极推行适应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要求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政策反应民众的意志和主张,取得政绩,满足人民群众具体利益的要求。只有这样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才有可能民众的认同。执政党通过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成功取得的政绩, 足以证明它有资格和能力继续执掌中国政权,足以证明它的执政行为的合法性,因此,执政党可以用执政政绩所证明的行为合法性,来有效巩固其继续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认同(心理学) 篇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张, 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专业化程度增高, 且更关乎日后的职业方向。现有的一个趋势是研究生中跨专业学生的比例在逐渐增大, 该群体在攻读硕士学位时有利有弊, 以心理学专业为例, 跨专业研究生虽可以丰富心理学领域, 但若想从事相关职业, 则需要在研究生期间首先补充学科基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专业认同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究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试图得到提高专业认同的切入点, 为高校如何培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参考材料。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某高校2010级和2011级的3名跨专业心理学研究生, 其中2010级1名, 2011级2名, 男性1名, 女性2名。

2. 研究工具及过程。

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 采用半结构式会谈, 在征得被试同意后对访谈进行录音, 访谈提纲共6个问题, 均有关专业认同。访谈后将录音整理为逐字稿, 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 访谈结果分析。

本次访谈内容包括被访谈者对所学专业的认识、跨考原因、入学前预期以及入学后收获、导师的指导情况、就业方向、自评专业认同水平以及专业认同影响因素。通过对访谈逐字稿的处理与分析, 笔者大致判断其中两名学生专业认同水平较高 (为方便行文, 分别命名为学生甲和学生乙) , 一名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较低 (学生丙) , 具体结果如下。

(1) 对专业的认识

学生甲和学生乙在入学前对专业有初步了解, 在入学后的学习中, 对专业有明确的认识。“心理学是一门十分有用的专业”, “能够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 “更容易帮助自己, 虽然看起来一直在协助别人”。学生丙, 在入学前对专业了解甚少, 认为“不那么科学, 比较唯心”, 学习之后, “感觉跟我以前想的不一样”, “心理学也挺科学的”, 不过“对基础心理学这方向不太感兴趣”, “很难找工作”。

(2) 跨考原因

三位学生的跨考原因中都包含了对专业的兴趣, “纯感兴趣”, “热爱”, “满足自己对于心理学的好奇心”, “觉得挺有意思的”。不同的是, 甲乙两位同学都提到了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需求, “可以对事情看得更清楚, 了解得更透彻”, “知道能够帮助自己”, “为心理咨询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丙同学则提到了“不考数学”, “心理学比较好考, 背背就能考上”, “就是为了拿个研究生证”, “不想找工作, 所以选了个好考的专业再上几年学”。

(3) 预期及收获

在了解读研前的预期以及是否实现时, 学生甲提到:“通过心理学, 一是帮助自己, 认识自己, 还可以帮助别人”, 在学习期间, “基本上都有所实现”。学生乙在读研前的想法是“学心理学后基本上能够保持一个相对情绪稳定的状态”, 现在是“大大超出我的预期”。学生丙在谈到预期时, 明显有一丝低落, “开始高估了自己”, “很多东西驾驭不了”, “感到对自己的选择有些失望”。三位学生均认为在读研期间有个人素质的提升, 自我的成长。“个人的生活状态更加积极向上, 看东西的角度更加丰富”, “做人的道理”, “收获是生活上, 精神上, 心灵上的”。

三位学生都主动提到了导师对于专业认同的影响。学生甲和学生乙表示, “教师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 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打开了新的视角”, “大开眼界”, “导师不固定我的研究兴趣, 给了我很不错的环境”, “导师对待学术的态度很认真, 对我触动很大”。学生丙表示, “从导师那学到的东西挺有限的”, “导师行政任务挺多的, 比较忙”, “不过跟导师关系很好”, 在提到这个话题的时候, 明显感觉到该被访谈者有一些遗憾的情绪。

(4) 就业方向

在就业方面, 三位被访谈者表现出了差异, 而且在考虑专业倾向性的同时, 也在考虑现实因素。“倾向于做跟心理相关的工作”, “想继续从事相关的工作, 但想找一份保障相对稳定的工作”, “想考到监狱里”, 认为“这是二者结合的比较好的工作”。学生丙在谈及就业时略显迷茫, “不会找相关的”, “我觉得我专业上不太有优势”。

(5) 自评专业认同水平及影响因素

三位被访谈者对自己专业认同水平的评价与笔者根据整体的访谈判断较为一致。他们提到一些影响其专业认同的因素,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 (2) 课外实践活动; (3) 讲座培训; (4) 学生活动场所; (5) 个人兴趣; (6) 导师督促。“应用方面的课程, 还应该再丰富一些, 广一些”, “更贴近自己的需要”, “从外校请著名教师搞一些讲座培训”, “多做一些社会活动”, “同行同门之间多加强交流”, “多些自己喜欢的课应该会好一些”, “多参加团辅和个体咨询活动”, “兴趣和知识功底的影响”, “导师督促”等。

总体来讲, 跨专业的心理学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水平中等偏上, 对此专业从认识上了解, 从情感上感兴趣并喜欢, 只是从课程学习、实践活动以及指向未来就业时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提高跨考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

四、建议

1. 对跨考研究生的建议。

一方面,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基础, 建议跨考学生提前对心理学进行了解, 比如, 亲自上一些心理学基础课程, 或阅读心理学的专业书籍。另一方面, 学习动机很重要, 要想明白自己学心理学是为了什么。最后, 也需要认清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明白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 有较为明晰的职业规划。

2. 对研究生培养的建议。

从学校培养方面, 可以适当多组织一些前沿的心理讲座, 或者讨论会, 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服务,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 从科研、实践、就业等多个方面帮助跨考学生。从导师指导方面, 从多个方面关心跨考学生, 例如, 指导其如何补足基础课程, 端正其对心理学的态度, 帮助其正确认识心理学, 并辅导其相关论文写作, 鼓励其参加心理学的实践活动以及多组织其与科班的学生交流, 等等。

摘要:专业认同程度的高低, 对于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和培养过程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访谈法, 深入探究心理学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影响因素。

认同(心理学) 篇8

一概念界定

教师职业认同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 属于教师积极职业心理的研究领域, 它是指教师对其职业及个体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的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4]。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持续提高专业技能和提升专业精神的动态过程, 贯穿整个职业生涯[5]。在此基础上, 本文把教师职业认同界定为一种积极的状态, 把教师专业发展看作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都是教师, 二者都与教师的职业活动有关, 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一般偏重于从宏观层面上探讨教师专业组织、专业制度、教育体系等问题, 对教师专业发展微观层面的分析相对欠缺。事实上,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 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责任人和主人。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 教师自身的努力在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6]。没有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就很难有教师理想的追求, 也就难以有自我潜能的挖掘, 也就不可能有教师的快速成长。“正是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所扮演的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路线的调节、监控角色, 才使得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一个动态发展的循环, 促使它朝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7]因此,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成长的基石, 专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专业自主发展[8]。教师专业发展实质上是教师个人积极主动的自我导向型发展。

二职业认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学依据

1心理契约理论

心理契约是在社会交换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概念, 其基本假设为:员工与组织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相互关系, 双方均需要有一定的付出, 也需要得到一定的收益, 但这种交换是人们主观上以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为基础而进行的衡量和对比[9]。因此, 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双方内隐的契约和相互的责任与期望。从心理契约的角度看, 教师所在的学校对教师的期望包括忠诚敬业精神的保持与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 而教师对所在学校的期望除了报酬、公平、人际和谐、价值认同, 也包括自身专业方面的提高[10]。由此可以看出, 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心理契约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一致。而心理契约建立的前提与有效执行的关键恰恰是教师的职业认同。可以说, 正是在职业认同的基础上, 教师与组织 (学校) 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上无形中达成了默契。

2心理资本理论

心理资本 (psychology capital) 概念的提出源于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它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 具体指: (1) 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 有信心 (自我效能) 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2) 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 (乐观) ; (3)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为取得成功, 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 (希望) ; (4) 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 能够坚持、很快恢复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 (韧性) [11]。心理资本的要素还可以扩大, 包括诸如智慧、幸福、感恩、宽恕和勇气等积极特质。与一般特质不同, 心理资本是一种重要的个人积极心理能量, 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对待任务、绩效和成功的一种积极状态, 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工作满意感和绩效均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12]。Luthans等对422位中国员工的实证研究表明, 员工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及希望、乐观和坚韧性都与他们的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13]。因此, 教师职业认同可以看作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心理资本, 其能有效地激活工作投入的四个维度——活力、专注、奉献和创造力, 在促进教师工作投入的基础之上对教师个体的工作绩效和组织工作绩效都产生积极的效益。换言之, 教师可以凭借职业认同的心理资本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其核心与动力是对职业的积极情感。

3自我实现理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 真正的幸福是人的本性的体现和潜能的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将人的需要区分为缺失性需要与成长性需要, 其中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 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的个体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 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 产生深刻的幸福感, 马斯洛称之为巅峰体验。马斯洛认为达到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14]。职业认同会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动机, 在职业实践和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激发潜能, 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其实就是职业方面的自我实现过程。

4自我决定理论

Ryan和Ded的自我决定理论 (SDT) 强调人的内在动机, 指出当人们在被内在动机驱动时会在活动过程中感觉到强烈的兴趣和适应感, 而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在三种先天的心理需要———自主 (autonomy) 、关系 (relatedness) 和能力 (competence) 得到满足时发生。SDT假定所有人都有基本的需要, 希望在行为中感到自由和不受压制, 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减少同重要人物的距离, 甚至是和这些人物发生联系, 并且在这些行为中体会到力量和能力, 当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拥有这些体验时, 内在动机更有可能发生, 同时相应地, 在这种状态下, 他们提升了获得这三类体验的可能性[15]。从自我决定理论来审视, 教师职业认同使教师的职业活动与个人的深层价值观相匹配, 有助于教师获得一种职业自主性, 并在职业关系中主动地向专业领域的重要人物或榜样进行观察学习, 在此过程中体验职业能力的成长, 实现自身的种种潜能 (自我实现) , 这种由内在动机激发的努力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5复原力理论

不同的研究者用不同的概念来表示复原力, 如心理韧性、心理弹性、保护因子等。Walsh等认为复原力是一种稳定的特质或能力, 保护个体免受危机和逆境的消极影响[16]。Garmezy将复原力定义为个体在充满挑战和威胁的环境中成功适应的能力、结果和过程[17]。因此, 复原力可以看作个体在挫折、逆境、倦怠等压力状态下拥有的个人资源, 包括内部保护因子和外部保护因子。其中, 内部保护因子包括社会交往能力、能与他人合作、乐观宽容的态度、内控性归因、问题解决能力、自我价值感、自我认可及对生活的目标感、自我掌控和自我调适, 外部保护因子包括家庭和朋友等社会支持[18]。这些保护因子能调节或缓和压力或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减少个体的易染性和问题行为的发生率, 增加个体的适应行为。

教师职业认同可以看成教师职业生涯中复原力的一种内部保护因子, 有助于教师个体对职业拥有乐观的积极情绪和宽容的态度。根据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 积极情绪可以扩展个体的瞬时思维———行为系统, 使思维变得更有创造性、概括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促使人们从事更广范围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倾向于产生有趣、有意义的行为[19]。积极情绪还可以构建持久的个人资源, 从体力资源、智力资源到社会资源和心理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转化为更好的生存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讲, 职业认同所伴随的积极情绪具有一种情绪驱动和问题解决的激励效应, 并能促进个体的幸福感。

目前, 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性障碍因素, 倦怠状态下的教师一般表现为情感耗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等心理和行为特征, 而这一职业状态不仅会造成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的缺失, 同时也会制约教师主体性的发挥, 并最终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20]。教师感觉到倦怠压力时, 会抑制个体专业自我成长的能力, 进而影响到个体职业生涯的自我实现。研究表明, 复原力与压力知觉显著负相关, 与心理幸福感显著正相关[21]。复原力有助于教师个体以积极的心态和思维风格去处理职业压力, 敢于尝试新鲜经验, 注重自我成长和扩展, 在追求潜能实现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并增进个体和职业维度的幸福感, 进而通过内激励进一步增加职业认同, 开启自我认同与自我成长的良性循环。

6玩兴理论

玩兴 (playfulness) 是一种在工作或学习中所展现出来的主动自发、好玩有趣、乐在其中的态度。根据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理论, 心流 (flow) 是一个人完全沉浸于某种活动当中, 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这种经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 使人愿意付出庞大的代价。国外及台湾地区学者的研究表明, 成人玩兴能够提高个体学习或工作的效率, 促进创新行为, 并能够增进人们的良好心情[22]。从玩兴的角度来看, 职业认同有助于教师专注专业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心流体验甚至是巅峰体验的强化与激励。因此, 对于职业认同的教师来讲, 专业发展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愉悦活动, 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高的玩兴。

三职业认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机制

1激励作用

在外在支持良好的环境下, 职业认同促使教师调动心理资本系统中的希望、乐观、自信等积极因子, 使教师个体表现出良好的工作状态。在认知层面, 教师结合特点树立专业发展期望与职业生涯目标, 在专业教育实践中履行心理契约, 更新专业知识, 提升专业技能。在情感层面, 教师在工作中会表现出较高的玩兴, 能在专业探索中发现乐趣、乐在其中, 主动投入, 并由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产生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并促成教师个体心理幸福感的提高, 在积极的职业情感作用下, 教师个体以积极、愉悦的心境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品质培养。在意志和动机层面, 教师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决定倾向会激发个体内在的成就动机, 进而追求自我实现等高级需要的满足, 在此过程中, 教师的专业精神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巩固与提升。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的专业发展既是职业认同激励的结果, 也会反过来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 二者实现协同促进。

2保健效应

在面对压力、挑战、挫折等应激情境时, 良好职业认同教师的复原力系统会被激活, 调动个体韧性心理资本, 使教师在挫折情境下表现出较好的心理弹性, 缓冲应激性因素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使教师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借助认知重组、选择性知觉积极应对压力环境, 通过寻求社会支持、建立亲密关系、情绪管理等对教师个体产生保护作用。教师在职业信念的鼓舞下, 积极情绪扩展个体的思维———行为系统, 促成教师创造性地实现问题解决。专业性的问题解决本身就是一种专业发展过程, 外在环境或生活事件的问题解决并不一定直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只是起到一种保健性的调节效应 (图2中用虚线箭头表示保健性效应) 。但无论是问题解决或者教师专业发展, 都会通过心理动力系统中的自我效能、自我实现等因素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幸福度, 进而有效应对职业倦怠现象。

四小结与展望

认同(心理学) 篇9

1 研究目的

该研究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的方式,通过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干预,探索增进运动员认同,进而增进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为了保证运动员认同度的同质性,首先通过问卷施测,挑选出70名认同度低的运动员,然后,从中随机选出35名作为研究组,另35名作为对照组。

2.2 测量工具

(1)选取“运动员角色认同测量问卷”[5],该问卷包括5个分量表:自我认同(5个项目)、积极情感(4个项目)、消极情感(4个项目)、社会认同(5个项目)、行为排他性(6个项目),共24个项目。运动员认同问卷的测量学指标较好,是测量运动员认同的有效工具。

(2)自编“运动表现问卷”,分为“平时训练表现”与“竞赛表现”两个维度。

2.3 实验干预方法

2.3.1 实验时间

1次/周,50~70 min/次,共8次,整个干预时间为2个月。

2.3.2 实验干预方案

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的知识经验[2],制定侧重于认知干预的实验方案,具体见表1。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运动员角色认同及其各维度上的同质性分析

实验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员角色认同及其各维度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法,即威尔柯逊(Wilcoxon)秩和检验法比较差异[3],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间运动员的认同水平及其各维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运动员认同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同质。

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运动员角色认同及其各维度上的比较

实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员角色认同及其各维度进行Mann-W hitney U检验,结果见表3。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干预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运动员角色认同总体水平及其四个维度(自我认同、行为排他性、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社会认同上不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验组在运动员认同总体水平及其四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干预前运动员认同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并且社会认同涉及其他人对运动员的看法,是不可控因素,不存在实验干预的即刻效应,所以可以说,实验干预是有效的。

3.3 实验组干预前与干预后运动员角色认同的比较

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差异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4结果来看,实验干预前后,实验组在运动员角色认同总体水平以及四个维度(除社会认同以外)上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实验后得分高于实验前。由于社会认同涉及其他人对运动员的看法,是不可控因素,因此不存在实验干预的即刻效应,所以,这一结果再次证明实验干预对提高运动员角色认同是有效的。

3.4 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后运动员角色认同的比较

对对照组进行实验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差异检验,结果见表5。

从表5结果来看,实验干预前后,对照组在运动员角色认同总体水平以及五个维度上都没有产生显著的差异,这进一步表明实验组运动员角色认同的变化是由于实验干预的结果,而不是由于实验组成员运动员认同水平自然提高所致。

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组外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干预后运动员认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说明我们的干预训练是有效的,从而证明运动员认同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具有可塑性,可以通过教育培养、训练提高。

3.5实验干预效果的性别差异

对男女运动员角色认同进行实验后差异检验,结果见表6。表6结果显示,实验干预对男女没有产生显著差异,即本研究中的干预方法对男女运动员的效果相当。这说明,该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对男女运动员都适用。

3.6实验组干预前与干预后运动表现的比较

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差异检验,结果见表7。

从表7结果看,实验干预前后,实验组在运动表现总体水平及其两个维度上均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得分高于实验前。这说明,实验组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得到了提高。

4 结果

(1)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高水平运动员角色认同(除社会认同维度外)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运动员认同水平高于对照组。

(2)实验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运动员角色认同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运动员认同显著提高。

(3)实验组实验前后在运动表现总体水平及其两个维度上均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显著提高。

(4)本研究设计的实验干预方法能够提高运动员认同水平,并且对男女运动员都适用。

5 结论与建议

(1)可以采用“最佳比赛情景”表象法、自我暗示法、思维改组法、观看励志影片法等方法改变运动员的认知,提高运动员认同。

(2)心理训练不是一日之功,需长期、系统、持之以恒地练习,才能取得效果。本文中提到的关于提高运动员认同的心理训练方案仅是一种探索与尝试。如何提高运动员认同,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与运动成绩还有很大的空间等待我们去继续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后续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参考文献

[1]汤臻译.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2]丁雪琴,殷恒婵,编著.运动心理训练与评价[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7.

[3]吴明隆,编著.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4]殷恒婵,宋湘勤,于玥.运动员认同测量工具的研制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9(8):61-64.

[5]BREWER B W,VAN RAALTE J K,LINDER D E.Athletic identity:Hercules'muscles or Achilles'he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93,24:237-254.

[6]BREWER B W,VAN RAALTE J K,LINDER D E.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ity of the athletic identity measurement scale[C].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orth Amercian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Monterey,CA,1991.

[7]BREWER B W,SELBY C L,LINDER D E,et al.Distancing oneself from a poor season:Divestment of athletic identity[J].Journal of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Loss,1999,4:149-162.

[8]TASIEMSKI T,KENNEDY P,GARDNER B P&BLAIKLEY R A.Athletic identity 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in people with spinal cord injury[J].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2004,21:364-378.

认同(心理学) 篇10

1 社会心理学对自我认同的内涵界定

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下, “自我”的产生必须是置于社会关系之中, 继而通过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来研究。“自我从本质上说, 是一种社会结构, 是从社会经验中产生的。”[1]自我是社会性的自我, 因此, 自我的实现要通过与社会中其他人产生一系列关系才能实现。社会性自我的形成过程是个体自我塑造的过程, 为了避免在组织社会中成员之间发生社会冲突, 个体就要对有意识地对自我进行适应社会的修改和重建。而自我重建与社会重建之间则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

认同 (identity) , 在英语体系中有很多种含义, 如可观的相似性或相同的身份与表现等, 特别是指心理认识上的一致性。费穗宇在其《社会心理学辞典》中将认同定义为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 在人际交往中, 无论使别人被自己同化还是自己被别人同化, 都称为认同。因此, 认同是社会心理学中解释人格统合的最基本的概念。认同包括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两种类型。自我认同即个人对自身角色的一种自我体会与自我确认, 是个人在社会中个性的表现与统一, 同时也成为区别于其他个性的整体标志。自我认同“是个人依据个人经历所形成的, 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2]。与自我认同的中心为自我相反, 社会认同的中心是某个集体的共同认同, 强调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似特征与共同性。本文中所指的自我认同主要指个体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以及周围世界关系的体会与确认, 这在社会心理学上可理解为一种感觉, 它在个体面今后某一时刻或某一地点给个体的感觉和体验会有质的区别, 即影响自我概念的产生。因此, 自我认同需要从自我概念的激活与改变上来界定。即在面对特定环境或所处特定时刻时, 个体在进行自我概念塑造与激活时会受到诸如社会背景等许多因素的刺激而得到激活, 激活的结果是某一自我观念具有显著性或者可接近性而被予以加工。

2 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个体自我意义难以获得认同

在传统社会中个体的自我意义容易获得认同, 因为个体的自我认同取决于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与此联系的活动或角色。个体大多被固定在属于他们的无法随意偏离的位置或角色, 但也赋予个体进行社会生活的行为以意义。这种个体的自我意义就是从社会中寻找到的那种意义感和方向感, 即社会生活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世界的“去幻”, 个体很难在更大的社会视野中获得意义感和方向感。同时, 个体的目标感也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不再有值得以死相趋的意义。这种目标感的丧失与社会狭隘化相关, 个体通常以自我为中心, 为了个人生活而失去了自我意义的获得机会, 社会生活缺乏意义。另一方面, 生活的狭隘与平庸则产生更大程度上的自我关注, 有此个体甚至走向极端。这种自我认同与社会派生的身份认同大相径庭, 因此危机感油然而生。

2.2 决策后失调日益严重

由于做出决策而产生的认知失调被称为决策后失调。认知失调理论中认为个体为了使决策后的感觉更好, 会进行心理操作来减少这种失调。然而,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个体要做的决策日益增多, 日益复杂。决策所导致的结果的日益不确定性使得个体的决策后失调日益严重。在社会心理学领域, 决策后失调是导致个体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这种决策后失调必然影响到个体的自我认同。如果个体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解决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认知失调情况, 这种失调的日益累加会将个体的自我认同危机感日益加重。

2.3 现代教育体制的影响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 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教育职能过渡要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从二、三岁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 现代教育机构要承载一切教育职能, 而另一方面家庭承载的教育职能比重越来越轻。现代教育体制的影响使得未成年人从接受教育到步入社会在自我认同上体验到越来越多的分裂。如大学生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越来越难, 他们必须去应付陌生的社会环境。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连续性, 其中的过渡也将是痛心疾首的决裂, 自我认同危机很容易产生。

2.4 网络信息化使然

随着网络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个体自我认同危机也将随之孕育而生, 而且将更为深刻。网络信息化带来的虚拟社会将传统社会的自我认同完全瓦解, 个体的的交往以自由设计的关系来进行, 主体被分散, 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被脱离原位。个体的自我认同在虚拟世界多重化和多变化, 也就是产生了多样性的自我。自我的认同不再稳定和整体性, 而成为破碎的特征。因此, 传统社会中单一的和稳定的自我认同感危机四伏。

3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自我认同危机的释放途径探讨

3.1 积极进行自我塑造

(1) 进行社会性自我定位。自我定位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根据对自身的认识, 从本人需要出发, 对自身要做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进行一种自觉地合理性选择。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对自我认同危机进行释放, 一定要进行社会性的自我定位。这样, 个体可以轻易摆脱各种社会条件的限制, 把握社会生活的主动权, 避免在社会中自我认同危机感的产生。合理的社会性自我定位要根据个体的需要和个体的能力、素质、属性等社会现实关系进行选择。要做到自我定位与社会定位的统一, 不仅要强调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还要与社会需要紧密相联, 这样的自我定位才会有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和社会的合理性。个体的社会性自我定位还要具有客观性, 要客观实际的去选择最基本的、能够满足的需要来先行满足。

(2) 符合潜质的自我实现。马斯洛曾经说过个性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个体促使其潜力实现的一种趋势, “这种趋势可以说成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需要的人物, 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3]。因此, 个体的自我实现就是通过自身的社会活动来满足个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并且同时培养和发展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理想的过程。个性要释放自我认同的危机感就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离开社会实践, 个体的自我实现无从谈起。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也就是社会生活中需要表现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即对社会负责的积极态度和对自我负责的个人信心, 将符合自身潜质的社会价值通过社会活动来进行自我实现。

3.2 合理的进行自我评价

(1) 评价要到位。个体的自我认同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也可以看成是个体自我评价的困境, 那么要消除自我认同危机还有赖于个体建立合理的自我评价机制[4]。个体的评价到位就是个体充分享受评价的权利, 在评价活动中个体要自觉地进行, 并充分反映自身的实际需要和社会价值。个体如果不主动地进行和进行到位的评价, 这即是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自我评价的缺位, 是无法对自我认同危机感进行释放的。

(2) 评价标准要合理。个体在进行自我评价时, 评价标准一定要合理。如果评价标准不合理, 不切实际, 不仅不利于自我认同危机的释放, 还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评价标准要客观地反映个人体的利益和需要, 有利于自我的全面发展。合理的评价标准还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与社会有机统一。

3.3 建立“公共的善”

对自我认同危机感的释放必须从社会角度提供自我认同的公共资源, 这种资源可以让个体从中获得维持自我认同的可持续性资源, 那就是“公共的善”。什么是“公共的善”?那就是处于社会中的个体都可以追求的社会整体性的幸福, 每个个体都需要通过服务整体来服务自己。即对于个体的自我认同来说, 其获得的最最好的谋略就要求其在相互连结的秩序中找到个体最恰当的位置, 一切个体活动的进行和创造都是为了让个别的善服务于公共的善。社会中的个体可以共同努力, 创造“仁爱”的生活方式, 那是建立“公共的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摘要:“自我认同”是现代社会中个体面临的十分突出问题, 其对个性的现实影响力非常大, 现代人对此无法回避与轻视。本文从社会心理学对自我认同的内涵界定出发, 分析了自我认同危机的产生原因, 并针对自我认同危机的释放途径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自我认同,危机,社会心理学

参考文献

[1] (美) 乔治·米德[著], 霍桂恒[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152.

[2] (英) 安东尼·吉登斯[著], 赵旭东, 方文译.现代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 1998:275.

[3] (美) 马斯洛.人的潜能与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168.

认同(心理学) 篇11

心理认同是就是个体对目标的认同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就在军队中对青年官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有效心理认同机制的形成,对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机制是指青年官兵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心体悟、心理认同和自觉践行,其内容主要包括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实践强化机制。

理性认同机制是指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来说服、引导广大官兵达成理性共识,从而使其在理性上认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并将之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机制。情感认同机制是指青年官兵主体在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无数次接触感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集信任、感激、热情、激情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于一体的心理机制。实践强化机制是指青年官兵主体主动去寻找并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来解决疑惑、应对问题、调节认知行为等机制。

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机制的特点

(一)理性认同机制具有层次低、功利性强的特点

尽管青年官兵主体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理性认同的主流是积极的,但作为在多元文化交融和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长大的青年一代,由于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缺乏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容易对很多重大问题认识不到位,再加上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很容易糟到落后思想的侵蚀。在工作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功利性,对能带来直接好处的工作学习是加倍努力,对陶冶情操或见效不是很直接的就习惯敷衍了事。

(二)情感认同机制具有不稳定、不理性的特点

情感认同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青年官兵对党对人民的热爱。对军人身份的荣誉感和道德感,但少部分青年官兵却对这些精神的认同表现出随着个人情感波动带来的不稳定性。

(三)实践强化机制面临行动力不足的问题

青年官兵的主体意识强,参与意识、公平意识、效率意识等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出来,这固然有利于主体性、能动性,但也要警惕可能的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危险。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公义与私利的取舍中不少青年官兵往往会表现出个人主义倾向。进而在自觉践行上大打折扣。

三、心理认同机制对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些启示

(一)遵循青年官兵认知规律,充分发挥理性认同机制作用

心理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植入过程,是一种对事物态度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人们接受某一理论的过程先是被动地从表面上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再慢慢地过渡到自觉接受。并据此来不断修正自己的信念与行为,最后才能达到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这一内容。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正确的理性认知会形成人们对事物科学的判断,而这种建立在理论的彻底性上的认知才具有吸引力。青年官兵主体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决定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彻底性。因此,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机制是指实现理论上的说服,引导官兵达成理性上的共识,从而使其首先在思想上认同。进而将之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机制。

理论教育越彻底性,就越能吸引广大青年官兵。就越能引导他们的理性认同,进而内化为价值认同。所以,我们需要从青年官兵的认知规律出发,努力研究官兵认知的心理过程,以科学的理论体系为导向,解答官兵普遍关心的问题,努力化解官兵的困惑和迷惘,纠正官兵认识上的偏差,进而帮助官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把握青年官兵情感特点,充分发挥情感认同机制作用

情感认同机制是指建立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基础上,充分调动和激发青年官兵的信任、热情与激情等积极情感。当代青年的情感非常丰富,但波动非常大。控制也很困难。对于青年官兵来讲,往往遇到的不是什么认知上的障碍,而是情感上无法接受。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青年同志的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进行通情达理、和风细雨的教育,才可能真正使他们达到情感上的认同。这就要求在培育过程中要以伟大、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地去关心、理解、激发和培养青年官兵的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充分发挥情感认同机制的作用,通过青年官兵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情感体验。来使其认知符合要求,并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

(三)依据青年官兵的行为特点,充分发挥实践强化机制的作用

实践强化机制是指青年在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态势和行为习惯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的机制。当代青年官兵不仅敏于思,敏于言,而且敏于行。在相关的实践过程中,青年官兵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原有的认知。实践强化机制的作用在于使广大青年官兵在实践中不断体验、体悟自己的价值观念是否符合时代发展,是否合理,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推动青年官兵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关键是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认同,使其行为和价值准则向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上面靠。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入手。充分调动青年官兵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培育实践活动中,进行自主的、自觉的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认同(心理学) 篇12

1 升格学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内涵

中职学校的升格使中职教师转变成高校教师, 其社会地位、身份与之前差别较大, 角色的跨度也较大。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会感到无所适从, 产生了焦虑、恐惧、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心理。简单地说, 升格学校教师出现了心理上的自我认同危机。心理学家指出, 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对个人经历的反思理解到的自我, 能够理智地看待并接受自己以及外界事物, 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奋发向上, 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 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能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 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舆论。自我认同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自我要求与社会期望的整合。

教师的自我认同和人格特质是构成教师教学实践的重要因素, 当教师面临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矛盾、传统期待与现实认知的冲突、时代挑战与自身素质的差距时, 容易对“我是谁”、“我拥有什么”、“我做了什么”等产生疑惑, 容易对自身价值和成就产生疑惑和否定, 进而影响到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升格学校教师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普遍存在心理上的自我认同危机, 它是由内在因素即本体安全和外在因素即社会环境共同作用导致的。内在因素是指维系教师自我连续的本体安全受到威胁 (中职教师职业以往的一贯性、适应性被打破了) , 又面临着新的适应和挑战;外在因素是因为学校升格、社会变化、课改要求变化均需要教师对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和转换。这就需要学校关注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 引导教师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感, 使教师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得到理想的发展。

2 升格学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特征及产生原因

2.1 升格学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特征

2.1.1 角色认同的混乱

学校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 教师的身份从中职教师转变为高校教师, 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适应问题, 如对新的身份缺乏思想准备, 不了解高校教师的要求及如何实现从中职教师到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 在现实中仍然沿用原有的方法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不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及要求, 使教师出现角色认同的混乱。

2.1.2 自我挫败感增强

自我挫败感是角色混乱带来的自我否定, 表现为: (1) 对自己不理解, 对现实环境不满意, 认为所处环境和自己的未来有许多不确定性, 彷徨、迷茫, 无所适从。 (2) 对自己评价偏低甚至消极, 一旦有不顺心的事发生, 自信心就会降低, 认为自己无法达到角色期望的目标。在中职学校, 有些教师是很优秀的, 随着学校升格、教育资源整合, 加上高校优秀人才很多, 中职教师易拿自己的短处和高校教师的优势比较, 产生自卑心理而否定自己, 产生习得性无助。

2.2 升格学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

2.2.1 学校升格对教师角色要求的变化

高校教育重视学术性教育, 对因升格而成为高校教师的中职教师无疑是一次较大的挑战。中职教师对社会发展的走向缺乏准确把握, 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缺乏清晰的认识, 对高校教师的社会定位缺乏理解, 造成中职教师向高校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时出现问题。一是教育思想相对滞后, 停留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 因循守旧, 对改革中出现的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反应迟缓, 缺乏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敏锐性和前瞻性;二是竞争意识不强, 满足现状;三是换位思考意识薄弱, 视野不开阔, 局限于原有知识, 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反应比较慢, 主动适应少、被动应付多, 思想准备不充分, 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四是科研能力较弱。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及特点决定了教师对教育教学技巧比较重视、对科学研究能力不够重视, 教师科研机会不多、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不高。

2.2.2 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导致角色间冲突加剧

角色间冲突指一个人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之间发生的冲突, 包括空间、时间上的冲突和行为、模式、内容上的冲突。当前中职教师转型为高校教师就是一种新旧角色的转换,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选择教学工作者的角色, 还是研究者的角色;是固守原有行为模式与教学思路, 还是勇于突破与创新;是以主动方式去适应角色, 还是被动等待;是选择突破自我的认知迷茫, 还是在自我认知中迷失等, 在这一系列的选择与冲突中, 由于部分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影响自我认同体验和对所扮演角色的理解程度, 从而导致角色间冲突加剧。

2.2.3 教师内在价值观的改变

自我价值观是影响个体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学校升格的过程中, 教师对自我存在的价值会有一个反思和梳理的过程, 这时, 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模式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师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 部分教师选择考研, 追求上进, 充实自己;部分教师在学校的安排下到外地进修;还有一些教师积极自学, 完善自我;也有些教师会有迷茫与困惑, 他们选择消极等待和被动应对, 从而产生自我认同危机。

3 升格学校教师对自我认同危机的心理调节策略

自我认同危机在许多升格学校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虽然人的心理变化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 但可以通过疏导和帮助进行调整。

3.1 正确面对学校升格带来的变化, 积极主动调节自我认知和期望水平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 这两方面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将自我评价应用到实践中, 使自身与群体交往时能对自己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看不到自身优点, 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丧失信心……相反, 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 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 导致工作失误。因此, 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我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作为教师, 是否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决定着其能否应对和处理好学习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

3.1.1教师对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预期发展要有准确认识

社会的发展是必然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学校升格已成事实, 教师要做的是努力适应这种变化, 抓住这种变化带来的机遇, 同时依据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自身条件制订一个可以实现的明确目标,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角色定位。

3.1.2 学校要为教师的角色认知创造条件, 提供平台

可提供升格学校教师与高校教师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场所, 鼓励教师多参加学校活动, 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可将升格学校教师与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配对, 互相帮助, 提高升格学校教师转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针对性。

3.2 积极开展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辅导

通过开展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辅导, 提高教师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1) 经常进行升格的常规教育。在具体操作中, 可以请高校教师介绍他们的工作流程和方式, 组织中职教师到合并高校去听课、参观, 让升格学校教师对自己未来的角色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2) 进行适当心理辅导。学校可以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加强对升格学校教师的心理辅导, 如在教学会上, 校领导强调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讲普通话、要提前5分钟到教室、要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 不要为自己曾经是中职教师而自卑等。

3.3 帮助教师正确对待挫折, 积极接纳自我

上一篇:房地产发展历程下一篇:玉米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