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理论

2024-08-12

认同理论(精选11篇)

认同理论 篇1

1 研究意义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教材主要以原汁原味西方文化素材为主, 课堂母语文化输出表达机会少, 导致学生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薄弱, 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尝试通过系列母语文化专题作业和网上与母语人士互动的方式, 激发学生母语自豪感, 实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多元互动、多重认同、及协同发展, 以弥补解决上述问题。

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来看, 每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的重担, 更多的是落在年轻人身上。这是关系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发展精神动力的关键问题。目前不少年轻人熟悉西方的情人节, 却对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不甚了解, 更别说用英文流利地向外国友人介绍这一传统节日, 这说明年轻人在文化继承发展方面任重道远。

从汉语影响力与地位看, 当今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经济体,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汉语语言文化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世界范围掀起了一股汉语学习热潮。孔子文化学院随之在世界各地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应顺应这一潮流, 与国家的“走出去”文化发展思路同步。

2 主要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从母语文化的作用、文化因素、教材编纂与大纲制定方面, 对目前英语教学忽略母语文化导致学生表达力薄弱的问题进行了前期研究。比如袁芳 (2006) 对母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做出了阐释, 外语学习应树立知己知彼的文化观, 使外语教学成为传承中外优秀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张为民、朱红梅 (2002) 指出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就大纲制订、教材编纂、课堂教学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马冬虹在 (2007) 指出国内教材主要介绍目的语国家与文化, 母语文化教学处从属地位, 外语教材“进口多, 出口少”现象突出。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出现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逆差”。必须扭转这种逆差, 解决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

3 文化认同

全球化对各国社会经济包括教育在内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各种力量参与其中, 因此全球化应是一个多样化、多元化的过程, 而不是单纯的同质化同一化过程, 否则丰富性多样性遭到破坏, 其必然失去活力。韩震 (2005) 指出, 全球化进程绝不是某种文化主导或代替其它文化的过程, 而是所有参与其中的文化体重构性互动的过程, 进行包容性多重认同重构过程。那么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协调母语文化认同与目的语文化认同的关系?如何解决跨文化交流中语言与文化的表达力问题?

认同是一个社会心理学过程, 在价值、标准等方面, 将他人与群体的社会角色同化并内化的一个过程。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 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过程。冯天瑜 (2001) 解释文化认同为一种文化价值判断。即社会或群体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亨廷顿曾指出, 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 可以回答“我们是谁”的问题。文化认同可以通过这些象征物得以体现。因此跨文化交流中, 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认同必须协调统一, 否则就会带来认同危机, 或者导致此强彼弱的问题, 导致语言能力发展失衡, 正如我们学生的母语文化英语表达力薄弱的难题。

4 多元互动

认同是在与他者的互动中形成的, 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比较会使得个体面对异质元素和文化, 产生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跨文化交流过程中, 就会产生文化认同的需要, 就必然面对母语文化认同和目的语文化认同的问题。否则, 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交流是肤浅的, 不可持续的。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 就是在母语语言文化、价值观念等的认同过程基础上, 目的语文化认同的过程, 这是一个复杂动态多维的过程。语言学习必须兼容两种文化的多元互动和协调发展, 不应该厚此薄彼。因此, 教师必须充分创造机会进行两种或多种文化的表达、互动和认同。

对于文化认同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有两种观点, 此消彼长和相互独立。Lambert (1974) 指出学习者自我认同的两种变化:“削减性” (subtractive) 和“附加性” (additive) 。前者认为一种身份认同过强会削弱另一种, 削减性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认同被目的语文化认同所取代。后者则认为两者彼此独立的。附加性学习者在获得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归属的同时, 母语和母语文化归属也得以保持。笔者则认为, 在文化认同的理论框架下, 最理想的模式是教师创造充分语言与文化进行互动表达的机会, 在表达交流中实现思想与文化的碰撞、交融、包容, 提高语言输出的能力与质量, 最终实现多元文化认同的目的。这样既可以提高母语文化素养, 又可提高目的语表达能力, 最终解决母语文化英语表达力薄弱的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兼顾母语和目的语认同, 实现多重认同, 切实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5 结语

跨文化交流是双向、多维、动态、开放的。任何单向、一维的交流都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尊重彼此、互相包容、互相欣赏、建构平等交流的文化观, 引导学生建立客观批判独立的多元文化观。在全球化语境下, 学习者同时具有兼容并蓄取长补短高屋建瓴的国际视野, 既认同母语文化, 又客观批判地认同目的语文化。只有这样, 学习者才能游刃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交流当中, 推进世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融合。外语才能真正成为传播传承中外优秀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才是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终极目的与境界。

参考文献

[1]Lambert, W.E.Culture and language as factors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In Aboud, F.E.Meade, R.D.eds.Cultural Factors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C]//Bellingham, Washington:Fifth Western Washington Symposium on Learning.1974.

[2]袁芳.母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J].外语教学, 2006 (9) .

[3]张为民, 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1) .

[4]马冬虹.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5]韩震在.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 2005 (5) .

[6]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20.

认同理论 篇2

提高认同-输入输出理论的辩证关系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调查表明,学生对大学英语写作的认同程度与写作应有的作用与地位不相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由既有社会的`现实要求、考试等外部因素,也有传统写作教学本身的内在不足.文章以伯克的认同思想和学生之喜闻乐见为出发点,通过梳理、应用输入输出理论的辩证关系,探讨有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认同,在满足社会、学生的现实需求和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上取得平衡.

作 者:涂家金 仇陈红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外语系,福州,350108 刊 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4(1) 分类号:H315 关键词:认同   输入输出理论   辩证关系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认同理论 篇3

摘 要:本文运用社会认同理论,以杭州市L社区为个案,详细调查了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外来人口社会融入难的原因,并从打破制度壁垒,促进身份认同;拓宽社会网络,促进心理融合;运用非政府组织力量与志愿者队伍,促进群体间的融合;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等四个维度提出了促进外来人口融合的具体应对策略。

关键词:社会认同;外来人口;社会融入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41-0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寻找新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外来人口在为城市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与外来人口相关的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给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可以说,解决好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事关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除此之外,外来人口由于自身的文化习俗、观念传统等因素与本地居民存在着差异,容易与本地居民产生隔阂,继而导致了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问题的产生。有效解决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将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整个城市社区的发展。

一、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一)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塔菲尔和特纳等人提出的,通过对群体行为的研究而不断发展。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的认同作用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并且以此来研究群体间的行为[1]。

塔菲尔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人认识到自身隶属于某个群体,并且意识到群体的情感与价值”[2]。它是“群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取向和行为的体现,是一种集体观念,它是团体凝聚力增强的价值基础”[3]。劳伦斯和贝利认为社会认同“是一些诸如家庭、社交、社会地位、阶层属性、团体成员资格等的社会关系”[4]。王春光则将社会认同视为“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5];赵志裕等人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人意识到自己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区分自身与他人,同时吸收群体成员所共同的特征,使自己的特性与群体成员具有的共同特性相一致”[6]的过程。特纳和塔菲尔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加以区分,他们认为个体认同是对个人的认同作用,用以描述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而社会认同是社会的认同作用,是对群体成员共同特征的描述[7]。

总体来看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个体在社会认同中的能动作用。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假设就是,所有行为无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要所激发的。因此,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尤其关注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化之后,得到积极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并以此区隔他人的动力过程[8]。

(二)外来人口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第六条规定“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公民在“常住地”登记常住户口,在当地称为“常住人口”,到本市县外的其它地方需申报暂住登记,被称为“暂住人口”,即为“暂住户口人员”。而一般外来人口的定义是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人,指那些现居住在本市半年以上,但其户口登记在外省市的人口。

(三)资料与研究方法

本次抽样调查选取杭州市L社区作典型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在杭州市L社区居住5个月以上,年龄在18-50周岁的外来人口。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5份,剔除5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480份。共访谈外来人口50名,访谈本地居民30名。

二、个案分析:杭州市L小区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现状

(一)外来人员对杭州的印象总体很好,但是留杭意愿不强烈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中,有66%的受访者对杭州的感觉非常好,很喜欢这个城市,有17%的人认为杭州较好,而感觉一般的占17%。所以从整体来看,外来人员对杭州的印象还是很好的。但问及是否有留杭的意愿,有84%的受访者表示还不确定,而只有8%人明确选择了愿意,有8%的人明确选择了不愿意。受访者表示“看过杭州,都觉得自己老家实在是有点差了。但是,毕竟那里有家人。虽然家乡交通不便,不如杭州繁华,但是,家乡的空气很好,自己种种菜,养养花什么的,过得也挺舒服。而且在杭州就只能住这么小的地方,在家里地方就大很多了。”留杭意愿不强烈,侧面反映了外来人员融入本地居民的意愿不够强烈,这种犹豫及不确定性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层面、文化层面等各方面的融入。

(二)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互相心理接受程度高、但缺少深入交流

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交流情况的调查显示,有42%的外来人员选择了与杭州人交流较多,有25%的人与杭州人经常交流,而有33%的人与杭州人偶尔交流。但问及平时交流最多的人群,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自己学习或者工作相处的人。可以看出,外来人员与杭州人的交流多是出于学习、工作的原因。

“邻居是本地人,但是平时候也不怎么说话的,最多看到了打个招呼,问候下就好了。平时大家都要工作的,没有时间聊天,而且也没有什么事情好聊的。大家都是开了门进了屋,门一关就好了。”访谈中,受访者表示虽然和本地人群交流较多,但也坦言邻里间交流较少,最多是见面打个招呼,欠缺深入的交流。

(三)外来人员家乡情结浓厚,文化融合程度弱

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外来人员家乡情结浓郁,不论是从心理上对杭州缺少“家”的感觉,逢年过节仍会有回家寻根之举,还是从文化的维度上看,对于本地方言及本地习俗的了解程度一般,而自身对于家乡的习俗的保持程度较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都表现出来,深层次的心理融合还是浅层次的文化融合都存在着阻碍。问及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是否会回家乡时,有83.33%的人选择每次都回,而有16.67%的人选择大多数都会回去。对本地习俗的了解情况,有50%人基本了解,有41.67%的人了解甚微,完全不了解的只有8.33%的人。endprint

“城市里么过年的气氛还不怎么浓的,我们老家那里过年要多热闹就多热闹,天天都有唱戏的表演啊,舞龙的,敲腰鼓,每天都很热闹。不像这里,气氛也不怎么有。”受访者对于杭州“家”的感觉不浓厚,而家乡过节的气氛更能吸引着他们。同时,他们认为家乡的亲朋好友更能带给他们温暖与关怀。

三、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难的原因解析

(一)户籍制度壁垒,阻碍社区融合

在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上,制度上的限制和约束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制度限制是以户籍制度为主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与户籍相联系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等,这些制度限制了一部分外来人口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使那些外来人员处于“体制外”而难以进入“体制内”,牵制着他们的社会流动[9]。

我国的户籍制度影响深远,不仅仅是对相联系的制度、社会流动产生影响,更多的是对心理层面的影响。人们已经习惯性地将人分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户籍制度对于人口的流动的影响程度不断减小,同时,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群体偏见。但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仍然存在。因而,外来人口会在不自觉之中将自己与本地居民区分开来,将本地居民视为另一群体。虽然身处外乡,依旧怀着浓厚的家乡情结,保持着家乡的习俗,过年过节有着深切对家的期盼,而对流入地缺少“家”的情结。在调查中对于留杭意愿以不确定为主更证实了这点。

(二)社会网络孤岛化,阻碍心理融合

覃国慈提出,居住地的边缘化对“本地人”、“外地人”这两个群体之间隔阂的产生有直接影响。尽管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生活在同一空间,但是因为缺乏互动,从而形成“一座城市、两个生活圈子”的现象,进而导致心态上的边缘化与身份上的边缘化。李强提出,人际交往缺乏和社会网络的“孤岛化”是外来人口社会融入难的重要表现。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几乎没有任何的互动。这种交往状况将会促使外来人员可以寻求帮助的社会关系局限于原有的血缘和地缘关系[10]。

从调查的结果中我们发现,人们在生活中交流最多的人主要是与自己学习、工作息息相关的人。同时,缺乏与邻里等关系人群的了解与沟通,缺乏沟通互动的机会。虽然,在调查中,外来人员对本地居民的整体印象较好,并且相互之间交流的频率也较多,但都是基于学习工作的需要,人们之间的交流处于浅层次的互动。外来人员对于本地居民仍缺乏深入的了解与沟通。外来人员的关系网络较窄。而这种沟通的现状,导致人与人之间缺少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这将会阻碍外来人员的真正融入到本地居民之中。同时,社会网络的狭窄,对外来人员获得信息的数量、及时性、可靠性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这些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也使外来人员感觉自己被拒之门外,更加明确自己是“外地人”,导致外来人员融入困难。

(三)内群体的偏好,群体距离较远

塔菲尔提出了内群体和外群体概念。内群体就是个人所属的群体,外群体就是不是个人所属的群体,但内群体与外群体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11]。个人凭借自身隶属于某群体而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并将该群体内的典型成员的特征加诸于自己身上,以使自己的特性等同于群体内的典型成员特性的过程。

人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分类,并自觉成为自我所认定的那类群体成员。而对于自身群体的定义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外来人员将自己视为与本地居民相区别的群体。同时,当地对本地居民的一些保护政策,更加深了外来人员对于内群体的认同。出于对于内群体的偏好,提高自身内群体的地位与稳定,而与外群体保持距离,以保持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外来人员更倾向与内群体成员的交流与理解。促使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隔阂难以消除。

(四)家乡情结严重,缺乏文化融合

在调查中发现,外来人员大部分都保持着家乡的习俗,逢年过节仍旧心系家乡。对于杭州的归属感较差,家乡情结严重。同时对本地的风俗习惯及本地方言了解一般。由此我们认为,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之间文化融合程度弱,缺乏文化之间的融合。群体间缺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因而,加强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四、促进外来人口融合的应对策略

(一)打破制度壁垒,促进身份认同

社会认同是“个人意识到自己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区分自身与他人,同时吸收群体成员所共同的特征,使自己的特性与群体成员具有的共同特性相一致”。[12]而长期以来形成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二元社会体制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构成了制度性的“整体排斥”[13]。应建立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以法律法规建设为制度保障,规范外来人口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理设置门槛,使外来人口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等的待遇,进而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外来人口的各项权益,也有利于增强外来人口的城市认同。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均衡在户籍制度上相关的各种利益;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平等的权利,完善教育制度;消除劳动用工制度中的歧视,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解决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的区域转移与接续等问题[14]。

(二)拓宽社会网络,促进心理融合

有关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融合度及融洽的群体间关系不仅仅增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有利于提高外来人口对流入地的归属感与安全感,进而提高对城市的认同。社区融合是社会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外来人口对城市的认同不局限于个人相关的经济利益,更能提升外来人口对城市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的认同,从而提高外来人口投身于城市社会建设的积极性[15]。社区可以为外来人口提供就业指导、岗位培训、法律援助等。除此之外,社区可以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厨艺大比拼”等各种形式、内容的交流活动,为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让人们不仅仅只限于见面打招呼,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扩大外来人员的社会网络,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增进互动,增强信任。外来人员在交流中结识朋友,有利于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同时,互帮互助,增进友谊。endprint

(三)运用非政府组织力量与志愿者队伍,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社区应该积极运用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使外群体与内群体建立起某种联系来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融合。非政府组织以组织成员共同目为组织目标,有利于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打破原有群体间的界限,促进人际交流,共同奋斗的积极作用。社区可以通过积极壮大歌舞社团、话剧社团等,促进双方在有共同兴趣之上,积极寻找共同话题,增进交流与融合,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原本属于外群体的人员在非政府组织中成为了内群体成员。

同时,社区应鼓励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共同参与志愿者队伍中来,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大力发展公益事业,通过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动,不仅仅提升自身的素质,体现社会责任感,同时增强互帮互助,加强联系,改善群体的印象,打破群体间的界限,从而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融合,打造和谐社会。

(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

社区可以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外来人口的文化融合,如举办“端午包粽子”、“赏花灯,闹元宵”等活动,这些交流活动不仅仅让外来人员有机会了解本地的习俗,同时,也让外来人员感受到杭州浓浓的“家”的感觉。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外来人口与本地居之之间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增进友谊,减少外来人员边缘化的趋势,促成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拥有者共同的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趋于一致,有着更多文化的认同,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乐国安,汪新建.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体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0-98.

〔2〕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chapters1-3.

〔3〕Tajfel H.&J.C.Turner 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In.

〔4〕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116-123.

〔5〕王春光.新生代农村外来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74-75.

〔6〕〔7〕〔12〕〔13〕赵志裕.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J].社会学研究,2005:202-246.

〔8〕黄匡时.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理论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6):14-19.

〔9〕梁鸿,叶华.对外来常住人口社会融合条件与机制的思考[J].人口与发展,2009(15):43-47.

〔10〕〔16〕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5):147-166.

〔11〕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J].社科论坛,2009(2):78.

〔14〕王春光.农民工在流动中面临的社会体制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4):25-27.

〔15〕王章华,颜俊.城市化背景下外来人口社会融合问题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8-112.

〔16〕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5):147-166.

认同理论 篇4

1. 高职生对高职思政理论教育教学存在着不认同的信仰危机。

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不认同主要表现在突出的“知”与“信”矛盾上。“知”指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知即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里的“信”可作“信度”、“信服”“信仰”等多角度理解。“信度”指从学生的角度看思政课的理论观点、原理及它所包含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等的可信程度, 也即相不相信它的科学性;“信服”从学生内心思想情感上对具有真理性的理论内容的认可程度, 也即是否认同这些理论对社会及对自身的有用性;“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尊崇并在意识中自觉自愿地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对不少学生而言知不知是一回事, 信不信又是另一回事, 认知对他们来说问题不大, 而对理论从内心接受并完成知、情、意、信、行的心里活动过程的真正认同则就有一定的难度, 不少学生没有解决“信度”、“信服”和“信仰”的问题也即没有解决对理论的认同问题。其表现在:一是对理论内容的真实性持否定态度, 认为理论与现实是脱节的, 理论内容全是“假、大、空”的东西;二是对理论内容的真理性持怀疑态度, 认为理论的政治目的太强, 阶级性太突出, 全是为我所用, 是统治阶级实施统治的舆论工具, 无所谓科学性;三是对思政理论的指导价值存偏见, 认可它的社会价值或工具价值, 而不认可它对自身有实用价值。

2. 不解决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认同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公共理论课教学不同于一般知识类、理论类课程, 它在解决了是非判断的同时不等于就解决了价值判断, 必须通过“知”、“情”、“意”、“信”、“行”这样一个由外到内、由内到外, 不断内化、外化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因此公共理论课仅仅停留在重视认知因素上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不能在情感上认同并接受教育者的观点, 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思政课不同于其它知识类课程, 只注重知识、技术的传道、授业、解惑, 而要根据思政课本身教学目标的实现, 重在对学生进行精神生活和道德规范的价值认同教育。“认同”可理解为认可和同化, 心理学中强调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也即强调对高职生对思政理论在认知、情感、态度上的接受, 来自情感上的喜欢, 出自内心的认可接受, 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并作为外在行为的价值取向。因为当学生没有解决理论内容的真实性、真理性及指导性时, 也就没有解决理论可不可信, 值不值得学, 学后有什么用这些学习的内生动力问题, 解决不了真学真知真信的问题。这些对思政课理论不信服不认同的思想会形成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和接受时的阻抗因素。这种思想和情绪上的阻抗会表现在理论认同教育的知、情、意、信、行全过程, 使每一个过程的成效都大打折扣。认知难以深刻, 满足于一知半解;内心情感不予认同, 甚至是心存逆反;理论没有内化, 缺乏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意志力;以理论指导行为, 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信念不坚定;更难以把理论付诸实践, 落实在自我行为的价值取向上。因而若不强化理论认同教育, 解决学生真学真信真行的问题就根本不可能达成思政课教书育人的目的。

3. 加强高职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教育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的一个关键。

加强高职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教育是很好完成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任务所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应包括:反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理解、认同、接受及评价状况的认知标准;反映大学生以情感的方式进行善恶评价, 形成稳定的思想政治情绪、情感和情操的情感标准;反映大学生为了维护思想道德准则, 在行为活动中克服内外困难和障碍的毅力与能力的意志标准;反映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信仰程度的信仰标准;反映大学生践行道德规范状况的行为标准。”思想政治课是高职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 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使其理解内化的主渠道,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理想信仰教育的主要阵地。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它也事关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大问题。思想政治课的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 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传授知识、确立信念, 指导行动的三重任务的统一。它不只是解决学生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问题, 关键是解决他们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为此, 思政课老师要以解决知信行相统一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强化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认同教育。深入分析“知”与“信”矛盾存在的根源,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对理论的不信服不认同的问题, 使之从知道与理解到认可与接受, 升华为信念信仰, 成为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

二、高职生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根源有待深思

1. 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生思想信仰形成冲击。

学生决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不接触了解社会, 相反, 在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学生更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感知社会。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来自教课书和课堂上灌输的理论, 还会对社会现实进行自己的解读、选择和接受。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的多元化思潮超越国家疆域跨越制度障碍向国内扩散和渗透, 不可避免地对学生思想观念形成冲击。以似是而非的理论迷惑和腐蚀青年,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一些顽疾和陋习如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等在民主、自由、人权的外衣的掩盖下向年青一代渗透, 使青年在追求开放、独立的同时更为自我和自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国内社会环境, 随着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和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出现带给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多样化。市场经济的求利性, 会产生“一切向钱看”的诱惑力, 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的追求;市场经济的自主性, 容易产生不顾社会规范和不顾他人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 少数青年学生受此影响而追求极端的自由散漫。社会现实的复杂多变和社会行为的失范, 不仅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 也在考问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解读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变化, 回应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 成为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

2. 课程内容上的脱离实际等使其缺乏说服教育力度。

理论来源实践并能指导实践, 若理论所描述或概括的不符合现实情况, 会使人失去对理论的可信度, 尤其是一些理论上的高调恰恰与现实中的失范构成直接的背离或矛盾时, 都会影响到对理论本身的评判和信赖程度。而思政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在教材上有所体现。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在探索与发展之中, 有些原理并未成熟, 有些体制机制有待建立完善, 有些观点还存在着争议,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二是因为在编写教材及课程时过于偏重于抽象的理论原则、原理、规律, 忽视对现实矛盾的分析和现实问题的解答。课程内容往往很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的完善性, 偏重于抽象的理论原则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 而某一原则它的现实可行性如何, 怎样解释或解决社会现实矛盾却缺乏说服力。三是因为教材内容过于泛化, 如概论课几乎涉及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方方面面, 是我国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概括和高度浓缩, 受老师水平和授课时间的限制, 根本没有办法讲深讲透。

3. 教师教学的水平不高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的不信服。

教师理论功底的深浅, 教学的方式方法正确与否, 尤其是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于解决高职生对理论不信服不认同, 提升教育教学成效至关重要。学生尊其师才信其理, 只有学生心悦诚服地相信老师讲的是真话, 教的是真理, 才能解决学生对知识的真信, 对真理的信服问题。而学生对老师的钦佩和信服程度与老师自身的多种因素有关联。一是与教师的理论水平高低呈正比, 老师能否把抽象的理论讲深讲透, 能否深入浅出并轻松愉快地阐述原理讲明道理, 尤其是老师是否深入社会了解现实, 是否有正确的政治视野和辩证地分辨能力, 能理论联系社会及学生实际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引导。二是与老师的人格魅力有关, 老师备课认真, 教态端正, 精力充沛, 为人诚恳, 诲人不倦, 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感人, 所讲出的道理也会显得真实可信, 反之, 如果老师夸夸其谈, 东拉西扯, 言之无理, 这样极易使学生产生疲倦、厌烦、甚至逆反。尤其是教师自身信仰与信念不够坚定, 对学生的错误认识不能及时澄清, 甚至在课堂上发牢骚, 说怪话, 更易造成学生对他反感和对理论的不认同。三是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有关, 若教师没有采取民主的、开放的、多样的教学, 仍然坚持专制的、封闭的、单一的教学, 只重视学生的知识获得, 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来培养能力, 陶冶情操, 训练习惯, 也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四是与老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及课堂掌控能力有关, 有的教师不懂教育学、心理学, 不会采用欣赏式、鼓励式教育教学, 批评人太直白或太激烈, 不尊重人或不懂得满足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4.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成为一个阻抗认同的因素。

一是远离现实的当代高职生对政治缺乏感性认识而无意于政治。在校的高职生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物质充裕的年代, 生活在家庭幸福的环境中, 在学校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 这往往使他们以一种远离现实远离政治的方式生存, 生活中似乎没有感受到过有精神引领的需求, 学习理论完全是一种来自外在的你要我学的强制力。二是一些没有经过社会磨炼, 缺乏远大理想信仰的高职生, 不少人立志挣大钱而不是立志干大事, 因而对政治素养及德育素质的必要性缺乏认识, 感觉不到德育对于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三是也有少数学生是受到社会或家庭、社区、同辈群体中存在的不良示范效应的影响, 对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存在很多误读、误判甚至逆反, 也就无法产生高层次的对思政理论这类充实精神生活和道德取向的需求。四是受学生早期已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影响, 早先接受的理论观点与教学内容不一致, 甚至相背离就影响到学生今天的学习, 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接受与认同。总之, 如何消除学生已有的阻抗因素, 挖掘他们的潜在需求, 引领他们产生高尚的精神追求, 解决一个不是你要我学而是我要学的内生动力问题至关重要。

三、高职思政课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路径及对策思考

理论认同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 是一个不断认知、体认、感悟、认可、内化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也是一个复杂的人格塑造过程, 是从知识认知到情感体验到信仰构建到意志支持再到行为实践不断循环反复的认知、内化、认同、自我提升的过程。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路径都要指向使受教育者排除认知上的枯燥, 情感上的困惑, 信仰上的排弃, 行为上的不坚定, 激发教育对象自身去完成认知、体认和内化, 完成自我成长与超越。

1. 强化学科建设, 增强理论自身的可知、可信、可感度。

首先, 教材要贴近社会现实使其更具有可信度。理论界与教育界需通力合作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教材克服它自身存在的一些如脱离实际, 过于抽象或宏观等问题。理论要跟上变化的实际, 理论不仅能够说明实际, 而且能够指导实践, 这样才能树立“两课”的理论权威。教材定位上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思想, 文字语言上增强可读性, 使其更易于理解, 让我们的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不仅可信而且可学, 易于理解和感知, 从而真正解决思政课通常被认为的存在“假、大、空”的问题。其次, 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要注意把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 把宏观的抽象的理论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转变成微观的具体可感知可体认的知识,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放在它所解决的社会实际问题并关联到老百姓的利益得失中, 让学生明白务虚是为了务实。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主题之中。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学生感兴趣且对引领学生精神世界有益的内容重点学习, 着重点放在打开学生的眼界, 引导学生的情趣, 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2. 端正目标更新理念, 围绕以生为本开发认知主体的认知潜能。

首先, 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应是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上, 也即具有一定的眼界、情趣、境界的人。具体地说就是要培植学生积极的、健康的个性, 使他们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又有强烈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自由人和幸福人。从这一教学目标定位而言, 老师的教是确立以学生为认知主体, 设法帮助学生扫除阻碍认知的种种思想障碍, 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角色, 老师的教不是呆板地教授书本上的理论, 而是教学生怎么去理解、消化、认同理论并构建自己的价值标准, 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认真思辩中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辩证思维、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素质。学生的学更需要在明确学生目的端正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主自觉学习,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 培养自身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经历知、情、意、信、行的心理体认活动过程完成对理论的认同, 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和价值标准。其次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强化生本教育、素质教育提升理论认同教育成效。要以学生为学习认知主体, 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素质教育在于其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围绕着提升学生的素质而不是原理、原则类知识。在坚持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中, 教师的教重在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 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 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 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它要借助于多种教育教学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社会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 组织学生写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 使学生能形成和表达他们的自己看法和感受, 教师应提供有价值的评论或总结引导。教师鼓励学生把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纳入学习资源中, 挖掘学生自身认知、体认、思维等各种潜能。目的在于以此排除认知阻抗, 消解认知懈怠, 提升认知能力, 增强内心感悟。

四、提升教师素质, 发挥“亲其师, 信其道”的情感育人作用

首先, 提升教师理论及综合素质, 增强人格魅力。“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通过渊博的知识、坚定的信仰、真挚的师爱、品格的魅力,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亲切、依赖、信服。学生又会把对政治教师的这种情感喜悦、内心认可转移到政治课的学习中, 对教师的观点心悦诚服, 遵从教师的教导和顺应老师的精神指引。政治课教师要更加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的修养以及政治理论的修养, 通过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善良慈爱的品德, 锐意进取与开拓创新精神为学生作出表率, 发挥情感育人的作用。

其次,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艺术。教育办不好的原因是教学方法不好, 不是人的智慧不够, 也不是学科太难。人类天生是“乐于求知”和“恐于无知”的, 人类对于知识和学习的厌倦一定不是自身的原因, 而是由于自身以外的原因。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泯灭了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精神。高超的教学艺术能够使教育者所传导的观点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和认同。诚然,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 是教学方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升华, 是熟能生巧、巧而生变的产物。有待每位老师不断地探索与提升。

五、改善课堂教学, 强化课堂理论认同教育的教学成效

首先,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在政治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理论说教法、直接灌输法、学生参与法、讨论法或辩论法、人格感召法、情感牵引法、直面以陈法、恒中有变法等, 教师应做教学方法的有心人, 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与发挥, 努力探索出生动活泼的切实有效的形式。大胆采用专题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专题调研、项目开发等教学模式, 这多种模式讲究的都是教师当好主要引导者, 在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润物细无声中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学生要解决好学习目的动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和为我学, 作为学习主体刻苦钻研, 深入思考, 理论联系社会及自身实际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 运用现代网络媒体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多种感官感知理论, 提升理论认同教育成效。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 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课的资料, 使学生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内容, 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可为学生提供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 犹如身临其境, 增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知和情感认同, 让学生在感官的冲击下更易于接受教师传播的观点。

摘要:理论认同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 是一个不断认知、体认、感悟、认可、内化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也是一个复杂的人格塑造过程。高职生存在着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突出问题, 加强高职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教育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的一个关键。高职生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根源有: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 课程内容上的脱离实际, 教师教学的水平不高及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都是影响学生对理论认同的因素。因而要从以下路径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强化学科建设, 增强理论自身的可知、可信、可感度;端正目标更新理念, 围绕以生为本开发认知主体的认知潜能;提升教师素质, 发挥“亲其师, 信其道”的情感育人作用;改善课堂教学, 强化课堂理论认同教育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职,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仇月俄.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 2004.12

[2].张红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0)

[3].肖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 2010.3

认同理论 篇5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89-02

主流意识形态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叫做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包括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和哲学观点。其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入侵,经济基础的变化提高,主流意识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动甚至质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课堂主渠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及其重要的影响。

一、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影响的现状分析

在大学,对青年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过程是个既教书又育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必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因此,我们需要认清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影响的现状。

1.思政课没有充分发挥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才不断深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开始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企图变动和颠覆我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变化的新情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政课课堂在面对多元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仍然还存在着教学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各种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在小范围存在政治虚无情绪和“非意识形态化”观点,也是不争的事实。[2]

2.思政课专业教师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素质仍存在不足

当今的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兴趣缺乏,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思政课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素质存在不足。思政课专业教师的理论深度以及个人的教学素质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接收、认同和内化的重要因素。

3.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信息源和信息量,但也使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同时对思政课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师们不断更新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高校思政课专业教师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而较少的利用微博、微信、MSN等新媒体载体进行双向式互动教学来增强认同效果。

二、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的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影响的现状分析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实效性仍存在不足。下面将从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因素、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因素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入侵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动甚至质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现代大学的主题,在文化传承、创造思想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这种文化层面的传承使大学生群体既吸收了社会主流文化的精髓,又直接为社会创造和更新了文化的内容,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内核”和杠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水平。[1]

2.思政课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绝大多数为枯燥的政治理论,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生活发生的新的变化,对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缺少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依然存在着语言生硬呆板,缺乏亲和力的情况。[6]

3.思政课教学主体

思政课专业教师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中承载着重要使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将关系着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效果。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要求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的高度保持一致,要对青年大学生负责,用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效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教育。[3]

4.思政课教学方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陈旧,只采取单项的灌输式授课方式。思政课教师在实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照本宣科,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不太注重对学生个人价值发展的引导,难以满足大学生认知规律的新变化,缺乏互动式灌输授课方式。

5.思政课教学对象特点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重在对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的尊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体现在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本质是解决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在思政课教学教师中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从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以前的学生认知模式是教师讲授什么教学内容,学生就接受相应的知识,然后产生认同,从而升华内化,即是所谓的“灌输—接受—认同—内化”规律。现在学生的认真模式发生了变化,他们独立、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不再只是单纯地满足于被动地做信息和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教师传授教学内容,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知识基础、兴趣和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判断,然后再选择自己所能接受的来消化吸收,最后在达到认同,从而升华内化,即是所谓的“判断—选择—接受—认同—内化”。

三、思政课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效性的路径

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重大课题,更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和思政课专业教师光荣且崇高的历史使命。

1.思政课堂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通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科学理论同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理论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观念结构和行为准则,从而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效性。即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实践主体只有通过科学的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比较薄弱,枯燥的政治理论课堂仍占绝大部分比重。因此,将思政课堂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用大学生的亲身体验来达到对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意志、情感、认知的统一。

2.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主流意识形态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校园文化是透视和整合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平台。[4] 21世纪也意味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文化建设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通过将思政课的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以浓厚的文化氛围与文化感染为依托来巩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充分运用校园网络文化以及手机文化来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产影响,进而增强了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效性。

3.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通过将思政课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深当代当学生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和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有效途径。即在提高实效性的过程当中,应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式的灵活性,应将思政课教学内容贯穿在社会实践当中,以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力和实践感受力为目的,建立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的社会实践方式,强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主体参与的角色意识,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自主性。[5]

4、思政课与红色文化相结合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通过在思政课课堂上充分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这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而且还有利于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从而提高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认同的实效性。即在互联网对大学生有极强吸引力和极大影响力的现状下,将思政课认同教育采取校园红色文化传播途径,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传播渠道,以崭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不断满足大学生多样化、多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继而增强实效性。高校要大力建设思政课与校园红色文化相结合体系,帮助青年学生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的认识价值和精神价值,教育大学生从思想上、行为上去理解和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

5.思政课与潮流话语相结合

通过创新思政课教育载体,提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课堂用语与网络化语言和符合大学生时代特点的潮流话语相结合,进而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效性。即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的形象性来丰富思政课教育内容,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教育信息的主要方式,使大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缩短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的心理距离,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效果,从而增强实效性。思政课与潮流话语相结合,可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传递,激发学生的思考,达到双向的灌输式教学。

参考文献:

[1]路海华,余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文化传承作用探析[J],社科纵横,2003,(1).

[2]王晓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3]王红,徐海波.高校校园文化的意识形态解读[J].肇庆学院学报,2011,(6).

[4]王玲.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8).

认同理论 篇6

关键词:需求层次,职业认同,辅导员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同是其获得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激励因素,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特殊群体, 长期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 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辅导员工作现实的诸多复杂因素导致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弱化, 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某些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 严重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也影响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因此,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价值体系共存的社会背景下, 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尤为重要。

本研究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 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现状和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探索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途径和方法,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工作, 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及表现

目前国内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研究刚刚起步, 且是基于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基础之上。 国内研究者对职业认同的研究普遍认为, 职业认同是心理学概念, 是个体对于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及肯定性评价, 一般分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六个维度。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所从事职业各方面特征的积极感知和认可程度[1]。 有研究表明, 高校辅导员总体职业认同较低, 明显低于高校专职教师和机关管理干部[2,3,4]。 对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程度的研究表明[5], 职业期望、职业认识及职业情感相对较高, 职业意志相对最低。 辅导员性别、专业对职业认同影响不大, 而学历、从业年限及职称对辅导员职业认同有一定影响。

辅导员职业认同是辅导员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 是提高高等学校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 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固基石。 但从辅导员工作实际来说, 一方面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承担相应的思政教育教学工作, 一方面要处理各种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与服务, 必须同时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 个人付出与收获相对不平衡。 与高校专职教师相比较而言, 辅导员事务更为繁杂琐碎, 容易让人丧失工作激情, 且面对着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团委及教务等部门的多头管理, 导致辅导员逐渐出现职业倦怠情况。

二、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辅导员职业认同不佳原因分析

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的《人的动机理论》 一书中提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 (社交需求) 、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 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在同一时期内, 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求, 任何一种需求都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求的发展而消失, 各层次需求是相互依赖和重叠的。

(一) 生理需求层面。

需求层次理论指出, 包括穿衣、吃饭、住宅、医疗等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高校辅导员大都是年轻教师, 职称低、资历浅、进校时间短, 工资收入偏低。 不少高校辅导员不属于正式编制, 福利待遇与正式教师有明显差别。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辅导员虽然具备教师身份, 但因工作时间被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牵绊, 很少有时间钻研思政教育教学工作, 科研水平也普遍低于专职教师, 职称评审一般晚于专职教师。 另一方面, 辅导员虽然具备干部的管理者身份, 但是与真正的行政干部相比, 待遇差距较大, 职务晋升机会不多。 另外, 各高校专职辅导员配置数量严重短缺, 很多高校评估辅导员配置情况时, 辅导员的总数除一线专职辅导员以外, 还将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及不直接参与学生管理的相关学生工作处、团委行政人员计算在内。 但在实际工作中, 直接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的仅是一线辅导员。 因此, 这样的评估统计可能与教育部建议的比例差距不大, 但实际工作中很多事务工作和压力全部在一线辅导员。 承担的工作量巨大而收入报酬及福利待遇较低是目前辅导员生存的真实现状。

(二) 安全需求层面。

高校辅导员群体的学历一般以硕士为主, 相当一部分人将此工作看做过渡时期的跳板。 有部分人出于与其他同等学历高收入人员的横向比较, 认为辅导员工作事多收入少, 造成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 此外, 高校辅导员角色日趋多元化, 工作更趋向专业化、多样化、社会化发展, 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娴熟的工作技巧, 而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专业背景各有不同, 有相当部分辅导员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 工作中找不到抓手, 思路不够清晰, 甚至打不开局面, 辅导员产生心理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 工作收不到实效, 得不到学生尊重, 久而久之丧失工作热情, 降低职业认同。

(三) 社交需求层面。

从职业认识看, 辅导员的职业身份并未取得专职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的普遍认可, 普遍认为, 辅导员就是服务人员。 从事事务性工作, 不是专业性、技术性人员, 任何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是辅导员的事。 因此, 辅导员承担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 如:日常管理、宿舍管理、评奖评优、党团工作等,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身份被弱化, 普遍缺乏归属感, 从而导致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身份和地位产生怀疑。

(四) 尊重与自我实现层面。

马斯洛认为, 社会中的人有自我尊重和被别人尊重的愿望和需求。 辅导员群体大多是青年教师, 刚步入工作岗位, 工资收入低, 职称低, 在与外界的交往和沟通中, 使得辅导员对自己缺少自信, 认为未被社会所认可, 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较低。 此外, 就工作本身来讲, 辅导员很多时候是协助其他部门工作, 真正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探求学生成长规律的时间较少, 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见效周期长、成果无形化、工作无法量化评价, 即使全身心地投入也很难看到明显的效果, 较多的付出很难得到相应的显性回报, 成就感不易显现, 导致职业认同感下降。

此外, 在高校环境下, 辅导员作为教师身份, 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在科研上有所突破, 但一方面, 由于辅导员不一定具备思政教育的专业背景, 欠缺学术经验, 另一方面, 辅导员被繁杂的事务工作牵绊, 在科研工作上投入时间不足, 导致辅导员在竞争激烈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课题申报方面毫无优势, 科研成果缺乏, 影响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三、提高职业认同的对策与思路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 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 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因此, 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认同要从辅导员最基本的需求入手, 然后层层深入。

(一) 创造利于辅导员发展的政策环境, 提高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一方面,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发展及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形成,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比如独生子女问题、心理问题、职业发展问题、价值观问题、恋爱观问题、网络问题等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 多数高校辅导员配备远远不足, 师生比远低于教育部要求的1:200的比例, 多数辅导员长期超负荷工作, 往往忽略自身的学习提高。 因此,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可以有效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 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有力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 要建立健全培训、进修的长效机制。 现有的高校辅导员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各异, 大多数未经过专业化教育和系统培训,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辅导员培训制度, 是弥补现今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低的最有效的途径。 将辅导员个人职业培训纳入辅导员队伍整体发展规划, 通过对辅导员个体的培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满足辅导员自我实现需求, 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提升职业认同度。 其次, 在职称评审上, 建议专门设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系列, 可以设立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高级辅导员、特级辅导员, 充分考虑辅导员队伍工作实践性、事务性、任务繁重性等工作特点和实际, 根据学历条件、工作年限、学术科研成果等条件进行考核晋级。

(二) 建立激励机制, 满足各层次需求。

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调节辅导员、专职教师和机关管理干部等几支队伍的收入分配, 譬如工资、奖金、酬金、加值班费、科研费、交通补助、通讯补助、学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和资助等, 尤其应该考虑辅导员经常需要加班和值班等情况, 保证其收入标准不低于校内其他人员的工资和待遇。

为了从精神上对辅导员进行激励, 增强职业认同感, 高校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辅导员评优、表彰, 给予其精神上的奖励和激励, 增强队伍的光荣感、使命感和成就感。

发展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是决定辅导员职业是否具有吸引力的最重要因素, 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培训制度, 如提供各种专业培训和报考职业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的机会, 鼓励辅导员进修学习, 攻读高层次学位, 制定相应的出国培训制度等, 学校还应为辅导员提供承担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的机会等。 除此之外, 应建立符合辅导员工作特点的职级、职称晋升的通道, 建立单独的辅导员职称评定体系, 让辅导员像教师一样只要努力, 总会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 专业化的发展并不否定辅导员发展方向的多元化, 辅导员的发展, 其中既有沿着职业化发展阶梯循序发展的专职队伍, 又保持灵活的流动机制, 学生岗位锤炼过的辅导员同样是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后备力量的重要渠道, 学校应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选拔合适人才, 安排他们到适合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上, 为辅导员职业发展建立多项畅通的“立交桥”, 形成良好的职业晋升渠道, 为辅导员的自身发展创造条件, 满足辅导员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苏丽萍.江苏省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0.

[2]张淑梅.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3]方明军.我国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9 (7) :56-61.

[4]周广军.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认同理论 篇7

20世纪初英国最早提出了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的概念,至1990年代,就业能力已成为欧美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各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焦点。但时至今日,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尚有能力说、品质能力说、特征说等不同表述。如:能力说认为,它是指“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1],品质能力说认为,它是“个体为满足雇主和客户不断变化的要求,从而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2];特征说认为,它是“被雇佣者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雇主所需和被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总和,这些技能应该是让雇佣者相信他们在将来的岗位中能有效工作的行为特征”[3]。

关于就业能力的测评指标体系,欧美各国政府及学者的表述也有诸多差异。如: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把“沟通、数字应用、信息技术”三项技能确定为关键技能,并强调了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管理自我职业发展的能力的重要性[4];美国培训和开发协会把就业能力细化为6个类别和16项技能,即基本技能(阅读、写作和计算)、沟通技能(听、说)、适应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考)、自我发展技能(自尊、动力、目标设定和职业生涯规划)、群体交往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团队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影响能力(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能力)[5];罗纳尔德等学者将就业能力划分为6个方面,即本质属性(基本社会技能、信赖等)、个人品质(勤奋、动机、自信等)、基本可转换技能(阅读和计算能力)、关键的可转换技能(问题解决的技能、沟通、工作程序管理、团队工作技能)、高水平的可转换技能(自我管理、商业意识、高级技能的掌握等)、资格和工作知识背景(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以及劳动力市场等[6]。

进一步分析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发现,“技能”(skill)是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度受到推崇的“转换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已经让位于关键技能(key skills)、核心技能(core skills)、个人技能(personal skills)、就业技能(employability skills)、能力(capabilities)和个人能力(personal competencies)等。这些内容相近的不同词汇倾向于支持一个普遍意义的“技能议程”(skills agenda),并已经在国家和高校层面广泛展开[7]。但如此复杂的指标体系如何实施执行?这些技能都是可以被测量的吗?雇佣者到底是看重大学毕业生的技能(skill)还是表现(performance)?毕业生的表现(performance)或行为(behavior)是可以被客观地观察到的吗?带着这些问题,莱恩·福尔摩斯和杰弗里·威廉等学者对过分强调技能的传统就业能力理论进行了质疑和批判,进而提出了“大学毕业生认同”理论(graduate identity),试图提供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超越“技能议程”的局限。

二、大学毕业生认同理论的内涵解析

(一)认同的首要因素是实践“表现”或“行为”

大学生能否被认同从而被雇佣,首要的因素是大学毕业生在具体实践情境中的“表现”(performance)或“行为”(behavior),而不是具体的技能。福尔摩斯认为,技能主导的就业能力理论假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把具体教育情境意义上的“技能”等同于求职和工作技能,并且假定这些技能表现(skills performance)都是可测量和观察的,认为毕业生就业的过程就是把他们拥有的技能与雇佣要求技能的简单匹配。但实际上,毕业生获取工作的轨迹并非是单一线性的,所以,技能议程提供的技能对于理解毕业生就业的复杂轨迹毫无帮助。同时,“表现”难以直接观察测量,它不同于“活动”(activity),“活动”是可以直接被观察到的,但“活动”所蕴含的具体“表现”意义需要根据具体的实践情境进行诠释(interpretation)后才能确切获得。为此,福尔摩斯构建了基于诠释的“实践-认同”表现模型[8]。

在这一模型中,对大学生“表现”的判断并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量“表现”本身实现的,而是在具体的实践中,通过对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活动”进行具体诠释而获得的。由于对“表现”的判断依赖于对“活动”的诠释,而“诠释”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活动”的具体实践环境和主客体进行分析,所以,这种通过对“表现”的判断而获得的“认同”,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脆弱而易变的[9]。但是,认同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实践为认同提供具体的场域,一定的认同必须在特定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形成,进一步说,实践为认同的形成、修改和发展提供了场域。

(二)大学毕业生认同的实现路径

大学生认同理论借用社会心理学的“认同”概念,把认同划分为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认为个体的人处于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必然受一定实践环境和社会规则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大学生认同并非等同于个人的自我认同,也非等同于来自雇佣方等他者的社会认同,而是在特定条件下双方交互作用的结果,认同程度与一系列的具体实践密切相关,认同也会因为时间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此,福尔摩斯用“自称”(claim)一词表示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用“肯定”(affirmation)一词表示雇佣方的认同,构建了“自称-肯定”认同模型,在不同的实践情境下,大学生认同处于不同的区域。

根据上述模型,如果学生个体拥有自我认同(比如自称拥有符合雇佣方要求的专业资质及其他技能等),而雇佣方也肯定应聘者的大学生身份,并认为他确实拥有胜任即将就职工作岗位的资质和技能,那么大学毕业生就可以顺利从就业的起点1区(indeterminate identity,认同未定区)进入到4区(agreed identity,认同确认区)。但很多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并不会如此一帆风顺:如果毕业生的自我认同得不到雇佣方的肯定,那么毕业生就会进入2区(failed identity,失败认同区);如果毕业生本身没有自我认同,但雇佣方却认为他拥有从事相关工作的资质和技能,那么毕业生就会进入3区(imposed identity,强制认同区);如果毕业生或雇佣方的认同(包含肯定认同和否定认同)是姑且做出的,那么毕业生就会进入X区(under-determined identity,认同待定区)。同时,由于现有认同要接受是否真正拥有实际潜能的挑战,具有很强的易变性,所以,即使是已经进入4区的毕业生,也可能会重新进入2区。这一模型对于认识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轨迹是十分有用的,其中,个体的“经验”(experience)可以被视为通过这四个区域的通道[10]。

如何保证大学毕业生被认同?福尔摩斯认为,对于高校而言,在教学课程设计中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实战能力和表现训练是首要的,尤其是对于以职业为中心的教育而言,提供毕业生在即将就业领域的实习机会或彩排训练的机会,使大学生拥有实际“经验”远比教授具体的面试求职技能更为重要。语言沟通和求职技能等虽然对面试和初步获得工作机会具有帮助,但毕业生的自我认同要想最终获得雇佣方的认同,必要依靠实践中的表现。所以,对于学生而言,真正了解并重视积累在即将就职岗位上的实际能力是关键。这就要求转变现有就业能力的“技能议程”,代之以“毕业生认同”模式。由于“毕业生认同”模式强调“表现”首位,但就业招聘时雇佣方对毕业生的“实际表现”(actual performance)难以考察,所以实际上只能对毕业生的表现“潜能”(potential)进行判断。这种判断是基于对毕业生现有自我认同的考察,结合招聘者的自身经验和职业岗位要求进行的。

(三)大学生认同的具体维度

要考察毕业生的潜能,雇佣方就必须根据毕业生的现有自我认同,推算出毕业生的未来表现,这就需要一些基准(basis)来确认毕业生实际拥有的潜能。这些基准就是毕业生认同的判断维度。杰弗里·威廉等学者在福尔摩斯大学生认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大规模的实证调研,提出了基于雇佣方反馈的大学生认同判断维度,主要包括价值观(values)、智能(intellect)、表现(performance)和参与(engagement)。同时,由于招聘者经验、雇佣组织规模和雇佣岗位要求的不同,不同雇佣方对这些维度的强调重点是不尽相同的,总体的判断维度如下[11]。

1. 价值观。

价值观包括个人品德、社会价值观、具体的环境和组织价值观(如企业价值观)等。个人品德是雇佣方判断毕业生是否值得聘用的基础,如果毕业生个体仅有“自由的价值观”和技能优势,而不具备实际的奉献精神,并使这种奉献精神在实践中得到雇佣方认可,那么是不可能被最终雇佣的。社会价值观不仅包括社会责任感,还包括对多元性及多元文化的理解、利益共享的观念和尊重他人的合作理念等。这会使企业增加成功的机率。拥有与具体工作环境和企业相同的价值观不光对毕业生个体发展有益,更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2. 智能。

智能的核心指毕业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沟通信息的能力、对工作各方面的反应能力、为组织提供应对挑战和发展思想的能力。雇佣方对智能的具体形式理解不同,但最看重的是创新性能力、环境适应性能力、应用性能力和反思性能力。中等规模的组织更重视毕业生的创新性能力,希望他们为组织发展提供新颖的理念。环境适应性能力和应用性能力不仅是指毕业生能将现有的技能和知识应用到具体工作中的能力,还包括具有一般的经济商务理解力和独立“了解工作”的能力。反思性能力包括毕业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反思能力、对团队合作的反思能力、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反思能力、对工作效率的反思能力等。

3. 表现。

“表现”可以定义为技能与智能在工作中的应用,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大致等同于快速而高效的学习能力和提高技能以适应工作要求的能力,事关毕业生现有身份认同和角色转换。由于雇佣方的组织规模不同、具体工作要求不同,因此,难以有统一的“表现”评价标准。从雇佣方的反馈信息看,评价标准既有外显的,也有内隐的。雇佣方看重的技能依次为:人际交往技能、书写交流技能、IT技能、计算技能、经济商务认知技能、工作环境经验、表达技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就业面试中,诸如IT类的技术技能并不是被即时要求的(雇佣方通常允许毕业生有一段时间来提升这类应对实际工作的技能),而诸如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等“软技能”则是决定毕业生能否被初步聘用的关键。

4. 参与。

雇佣者对“参与”的定义不尽相同。比如:指勇于面对人际交往、就业竞争和社会挑战的积极意愿;指毕业生具有从事多种工作的经验和乐于改变修正职业生涯的意愿;指毕业生在校期间的丰富经历;指毕业生拥有的“问题意识”态度等。总体而言,雇佣方对参与的理解,既指毕业生实际参与各种具体工作的经验经历(雇佣方希望借此证明毕业生已经做好了从课程领域转向工作领域的准备),也指毕业生主动参与、应对和改变具体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

三、分析与评论

(一)大学生认同理论是对传统就业能力理论的修正和提升

传统就业能力理论强调“技能”首位,导致大学教育过分聚焦于专业技能传授和求职技能培训。而实证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技能培训并不感兴趣:“大学毕业生对政府推行的就业及‘技能议程’并不完全赞许。只关注技能和就业能力忽略了高等教育的另一重要功能———改变人们生活。”[12]虽然雇佣方通常也会使用诸如积极、自信、热情等词汇来描绘应聘者,但这些词汇是对人的性格和特质的要求,认为拥有这些特质的人在工作中能有高效而完美地表现,他们真正关注的是毕业生是否具有胜任相关工作的表现和潜能[13]。所以,传统就业能力理论完全以“技能”为主导,无疑是本末倒置,雇佣方对高校和政府推行的“技能议程”也并不领情。实际上,完全按照雇佣方的聘用要求清单推行技能教育也是困难重重,因为这些清单复杂多变,非课程设计所能完全涵盖。

大学生认同理论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观、智能、表现和参与四位一体的认同评价维度,强调发展大学生胜任工作的潜能,可谓切中了毕业生就业应聘的肯綮,强调表现首位,可谓抓住了整个就业要求的核心要素,这无疑是对传统“技能中心”就业能力理论的修正和提升。大学生认同理论并不是对传统就业理论的完全否定,它不否定学生拥有专业技能和应聘技能的重要性,但强调这些技能只是智能的组成部分,而智能、价值观和参与都是雇佣方用来判断毕业生是否拥有胜任工作“潜能表现”的依据(尤其是在就业招聘时)。依据认同理论,高校课程设计和毕业生自身就可以摆脱“技能议程”带来的种种困扰,大学生可以专注于潜能的获得与发展,高校也可以实现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和改变人们生活的双重目标。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尚需完善,面临施行困境

大学毕业生认同理论立足于对传统就业能力理论的批判,试图以“认同”主导模式代替“技能”主导模式,强调大学要聚焦于学生未来就业“表现潜能”的培养,而非技能培训,其优势在于不需要将雇佣要求清单一一转换成教育培训项目细则,也完成了就业能力培养的理念转换。但是,由于“表现”和“潜能”都具有很高的抽象性,难以直接观察测量,而且不同就业岗位、不同规模公司和不同雇佣者的判断准则和偏重不同,因此,如何确定和细化具有普遍理论意义的认同判断维度就会十分困难。上文提供的四个认同评价维度仅仅是基于一项实证调查的结论,尚需要做更多和更加细致广泛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更加科学完备的认同评价维度和具体指标体系。

认同理论 篇8

一、教育认同理论及其述评

1、高校学生社团

社团, 又称社会团体或“自组织”, 是指某些具有共同兴趣与特征的人相聚组成的非政府组织。高校学生社团具备社团的基本特征, 即“具有共同兴趣爱好与特征的人组成的非政府组织”, 但同时, 由于高校学生社团的成员皆为在校学生, 在群体意识或社团定位方面又带有明显的青年学子的特征, 同时, 在社团性质方面又与学科特色相关联。因此, 高校学生社团是社会团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它植根于校园, 又游离于校园与社会之间, 是学生自主性的最直接试验场。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实践“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的有力载体, 在第二课堂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多呈现“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态势:社团数量大大增加, 社团性质增多, 社团活动层次逐步提高。但看到优势的同时, 也促使我们在从事社团管理工作时, 看到发展亦是把双刃剑。社团发展与社团管理的困境也在逐步显现。

2、教育认同理论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美国的高等教育历经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 与之相伴,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的研究也出现了许多的理论流派。其中, Chickering的教育认同理论 (Education and Identity Theory) 的体系较为完善, 并已广泛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Chickering的教育认同理论模型基于这样一种假设, 即大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育过程帮助学生确立其对自我的认同感。在Chickering的理论模式中, 这种自我认同被描述为七种向量, 即通过大学教育所形成的与其身份相适应的七种能力或素质。这七种能力包括:自我发展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相互协作能力、成熟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认同能力、形成目标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本文参照陈必华老师《论教育认同理论下的高校学生社团教育功能》一文, 进一步将Chickering的教育认同理论论述为以下七种能力:

(1) 自我发展能力。Chickering认为, 在大学阶段学生应当培养自我成长和长才的意识, 这不仅对于其在大学之中学习专业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 这种意识的形成能够帮助其今后更快地融人到社会环境之中。自我发展能力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健康的体质和动手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2) 情绪管理能力。Chickering指出, 管理情绪的首要任务就是不要忽略情感的存在, 而应该承认其存在, 并有意识地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他指出, “当学生们在暴跳如雷之前就能够找到恰当的方式去释放心中的怒气, 在恐惧降临时学生们不会目瞪口呆, 也不会因为自己情感上的伤痛而影响到他人, 那这些学生就已经具备了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3) 相互协作能力。Chickering认为, 大学生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首先培养起相对的自立能力, 同时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这种独立性尽可能不受他人的影响。他进一步指出, 这种独立性既有情感层面的, 也有现实 (工具) 层面的。在此基础之上, 才能够培养学生对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认同感。

(4) 成熟的人际交往能力。Chickering指出, 大学生必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这种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他人的包容与尊重;二是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他认为, 大学是多元文化、多重价值观、多种族群聚集的地方, 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就是要对相异于己的价值文化给予包容与尊重, 在此基础上, 才能够建立起更为亲密的关系。

(5) 自我认同能力。Chickering认为, 自我认同是大学阶段学生在身体与人格等方面初步成熟的重要标志, 自我认同是自尊与他尊的基础。这种认同感的形成主要涵盖以下方面:对自己身体与外表的接纳;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在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对自我的认知;明确自我的角色定位;在他人的反馈中的寻找自我;自我接纳与自尊;人格的稳定与完整。

(6) 形成目标的能力。Chickering看来, 大学生目标的形成应该包括以下能力, 即有不断提升的目标意识、对利益与选择的客观评价、详细地阐明目标、制定计划并持之以恒。在形成目标的过程中, 还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即职业规划、个人兴趣、人际交往与家庭责任的承担。

(7) 具有健全的人格。Chickering认为这一过程包括“三个前后相继但又相互重合的阶段”。人文价值的养成。即不再机械地固执己见, 而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寻求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平衡;价值观念的人格化, 即有意识地在强化核心价值观念的同时尊重他人的观点;人文价值与人格化价值的和谐统一, 即要使人格化价值与社会责任相匹配。

本文就是基于对教育认同理论的研究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引入到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实际中, 将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政治信仰、以及学生自我成长、自我管理的大学生的自觉意识相结合, 并最终外化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体的动作和行为。如果能把广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动与其所在学校社团管理所需要的认知、情感和行动统一起来, 必将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活动积极、有效的开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二、当前高校学生社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团内部管理混乱

学生社团成员参加活动全凭自愿, 不带任何强制性, 其入会退会自由, 组织形式、社团负责人、社团成员、活动主题等都比较容易发生变动, 学生社团有一定的松散性和自发性等特点。高校学生社团由于内部组织机构不够完善, 社团的章程和管理制度不够严谨、科学, 社团内部监督机制也不够健全等体制性缺陷, 再加上没有具体的活动计划等, 致使社团活动不能持续正常开展。或由于社团负责人责任心不强, 社团活动形式过于单一以及社团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 挫伤了社团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不再愿意参加社团的活动。制度的不完善, 造成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

2、社团文化品位不高

高校社团成员是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争夺对象。由于一些学生社团单纯追求扩大社团的影响面, 把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变成了迎合大学生的文化需求, 甚至出现非个性化、非审美和非文明化的倾向。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思潮多样化的日益演变, 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非主流文化对高校的社团冲击是极大的。娱乐型、消遣型和商业型是当前社团文化的突出特点, 但这不应该成为社团文化的主流, 青年大学生所创造的社团文化应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青年文化和社会文化, 应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和育人功能。因此, 大学社团作为社会各种思想和观念碰撞与交流的舞台, 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等相互交织的情况下, 如何把握自身健康发展的方向,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团队协作能力缺失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觉组织、自愿参与的课外学习组织, 也是学生自我激励, 相互学习的极好空间, 构成学生了解别人、展示自己、团结协作的一个广阔舞台。然而, 随着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角, 他们的出生环境及成长环境给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大多为独生子女的新一代大学生有着自己的思维和想法, 在团队协作方面缺失严重。如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缺失, 造成社团统筹运作困难, 每次举办活动, 仅看到社团个别干部辛勤策划布置, 活动的参与性也不能得到普及。同时, 社团评优评先制度的不合理, 造成社团内部不团结, 缺少和谐气氛, 相应阻碍了学生团队意识能力的发展。

4、社团价值取向偏移

目前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出现了忽视或者说实质上淡化精神支柱的倾向。一些理论学习型社团活动也充斥着趣味性、娱乐性和功利性, 忽视了理论学习活动的目的性和严肃性。由于社团干部和成员认识水平的限制和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学校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社团在活动方向、内容和方式上有时易失去正确方向, 社团的自主性带来的“随意性”易使社团在原则性、方向性等问题上出漏洞。诸如:商贸协会竟开展“奥斯卡”外语配音比赛, 活动的主题已经明显偏离了社团的宗旨, 成了为开展活动而举办活动。产生上述现象, 更多的原因是社团缺乏规划和目标, 价值取向产生偏移。

5、社团发展商业化倾向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不少商家看中了教育产业和学生消费这块大蛋糕。学生社团作为新兴的广告资源, 不可估量的动态媒体, 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商家的青睐。团为学生社团大多面临活动经费的不足, 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也积极寻求与社会团体、企业机构的合作, 利用社会资源和经费。由于单纯注重经济效益, 部分社团被企业所利用, 成为企业在校内推销产品和进行营利性活动的附属组织机构, 导致过多的商业氛围进入校园, 这种做法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偏离了在实践中提高素质、锻炼能力的本质, 出现了社团活动商业化气氛浓厚, 影响了校园的学术氛围, 导致社团的吸引力、凝聚力以及竞争力都在逐渐下降, 严重影响了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

6、社团活动缺乏专业人士指导

有些高校社团由于不具备自我学习、发展的能力, 学校有关方面又没能及时给予有力的支持与指导, 所以社团活动一直在低水平上发展, 活动质量不高, 社团成员的能力与素质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与提高。有些高校虽然以直接邀请或由社团联系、团委发文聘请等方式, 请校内、外专业或有相关专业能力的教师担任社团活动的指导老师, 由于高校职能部门对指导老师的权利及义务缺乏明确的规定与考核, 致使有些人虽挂有指导老师之名, 却对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不管不问, 而团委繁忙的事务性工作无暇顾及社团管理和教育, 从而了制约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7、社团发展缺乏传承性

现在虽然有些高校在社团中进行党团建设工作的试点, 但按照中央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覆盖到所有的学生社团, 同全面覆盖这个要求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高校社团中的骨干力量的作用欠缺, 社团负责人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有的学生社团的组建就带有功利色彩;有的学生组建社团只为表现自己;有的学生组建社团是为了入党、受表彰等。对在社团中开展党团建设存在一定阻碍。有些高校学生社团负责人及骨干不关心对下一任社团核心成员的培养, 只重视他们自己在任期间怎样开展好活动, 从而造成他们在时社团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他们毕业后该社团活动质量下降, 甚至无法正常开展活动的不良现象, 使得社团传承性受到影响。

三、教育认同理论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路径分析

在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中, 社团成员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发展自己的优势, 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明、去创新。应该说学生社团为促进社团成员的成长与成才提供了相对于未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更多的途径和通道。针对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基于教育认同理论的合理分析, 对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提出以下管理策略。

1、完善社团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学校职能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学生社团管理中心, 完善社团管理制度。要明确各社团的章程、宗旨、定位及合理的组织结构, 防止社团组织结构混乱、活动无目的性等问题的出现, 同时, 要严格社团申请注册制度, 明确社团申请成立的方法、程序。在社团的财务管理方面, 要对其经费来源、开支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完善各项社团评价及激励机制, 综合评价学生社团的活动和建设, 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纳入到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之中, 要定期对表现优秀的社团、工作出色的社团负责人以及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使学生社团朝着健康有力的方向发展。从而真正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团组织具体管理、各单位协同配合的学生社团工作领导新格局。在制度化的管理下, 让学生有兴趣加入社团, 在各项活动中提升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给学生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

2、以品牌建设为重点, 努力提升社团内涵

高校社团应坚持以品牌树形象, 每个社团在完善社团常规活动的基础上, 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努力追求自己的特色, 力求有自己的品牌, 要加强社团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凸显活动亮点和特色, 注重内涵的建设, 创造性的开展适合大学生发展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活动。发挥品牌社团的辐射效应, 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的社团发展起来, 从而促进学生社团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独特的舞台, 学生社团有义务为广大同学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有品位的社团活动中, 感受到乐趣和成长, 促进社团形成良好的风气, 从而提升学生自我认同能力和成熟的人际交往能力。基于此, 社团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品味性, 方能满足广大同学的需求, 才能始终走在校园文化活动的最前沿。

3、加强校内外社团间的合作交流,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育认同理论中强调相互协作的作用, 以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高校社团要注意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限, 在坚持以自我为主的基础与前提下, 加强与周边院校同类社团间的交流, 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丰富社团活动内容, 从而扭转社团活动单一, 人气不旺的尴尬境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组织策划中, 通过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 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同时, 各社团之间应加强友好往来与合作, 不仅有利于增加社团的活力、拓展社团成员们的视野以及加强同学们间的思想情感交流, 还有利于繁荣学校之间的文化交流,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社团间的合作交流中不仅可以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 对社团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4、重视社团活动的价值取向,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指导方针的基础上, 走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之路是社团工作的一个主要指导思想。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 因此在开展活动时要特别注重同学们科学知识的丰富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更要强调社团活动的思想性, 突出时代性, 注重层次性。要倡导开展主题鲜明、内涵深刻、格调高雅、熏陶审美的活动。正确的导向就犹如是一盏明灯, 指引着社团活动朝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也必将推动整个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学生社团作为课外学生自觉组织、自愿参与的自我教育组织, 在活动过程中, 其成员必定在知识积累、技能提高、素质完善等方面有所收获。比如, 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跨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会使学生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等。总之, 社团活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广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更好更全面地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大投入力度, 给学生活动提供更好的平台

要加大对社团活动及办公场所、经费等方面的投入, 引导和监督学生社团通过吸纳社会赞助等方式募集活动资金, 为社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提供有力的保障。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觉组织、自愿参与的课外学习组织, 自主开展活动是其主要的活动方式。在活动过程中, 社团成员的自行策划、自行组织和自行实施, 通过各种客观环境的评价、确定目标、实施目标, 在活动中, 锻炼了自己, 提高了能力。社团活动, 还需要走出校门, 与社会互动。有许多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服务社会的活动, 这更需要社团成员在活动中接触社会, 服务社会。这些社团活动可以使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时间提前, 使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加快, 更早更快地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有助于学生培养学生形成目标的能力。

6、建立社团指导老师聘任及考评制度, 促进社团传承发展

学校应根据本校具体情况, 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社团指导老师聘任及考评制。对于需要专业人士指导的社团, 社团可自主或委托团委在校内外聘任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应该具备基本的敬业精神以及与社团性质相关的专业特长, 其资格应受到团委的审查。学校应明确指导老师职责和要求, 严格进行岗位绩效考核, 以确保指导老师能够制定好工作计划, 并对社团活动的开展做出具体指导。学校可在每学期末组织一次优秀社团指导老师评选, 并颁发奖金及荣誉证书, 对不能履行职责的老师, 学校根据情况予以辞聘或提前解聘。

7、加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培养, 带动社团建设

学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培养和任用, 真正使用政治思想过硬、责任心强、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担任社团负责人, 并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培训, 注重学生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活动策划能力方面的培养, 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把学生社团负责人纳入团学干部体系, 在推优评奖方面充分考虑他们的工作及业绩, 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注重会员素质的培养和锻炼, 对会员要高标准, 严要求。通过骨干队伍的培养带动社团管理和建设, 形成社团积极向上风貌和团结一致风气。

通过对引入的教育认同理论的积极探索, 发现社团管理的新功效。在以后的社团建设中, 应加强制度的完善, 加大社团建设投入力度, 注重提升社团活动的品味性, 重视社团活动的价值, 从而在社团建设中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形成目标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更好的促进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教育认同理论强调大学的主要任务, 是通过教育过程帮助学生确立其对自我的认同感。本文将该理论的核心理念与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实际相结合, 对教育认同理论与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育认同理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慕原.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管理模式探析[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0 (9) .

[2]Chickering, A.W.andReisser, L., 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Ed.) .San Francisco:Josey—Bass, 1993.

[3]陈必华.论教育认同理论下的高校学生社团教育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 2008 (10) .

[4]陈宜大, 丁喆, 陈兴.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11 (6) .

[5]张卫华.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 .

[6]蓝汉林, 岑红霞.浅谈大学教育理念下学生社团的定位及其工作方法[J].高教论坛, 2006 (2) .

[7]郭维华.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3) .

[8]纪宝成.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 .

认同理论 篇9

几乎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宗教便开始以各种形式与人类相伴相随。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处在“人的依赖”之中,面对陌生而又神奇的大自然,面对各种灾难和疾病,人类在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前提下,开始将对自然的敬畏升华为对神灵的敬畏,于是宗教开始大行其道;及至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时期,随着人类利用科技征服自然力量的增强,人类的主体性也在一步步膨胀,由“人的依赖”步入到“物的依赖”时代,人类能够自己主宰命运,于是便“杀死”了上帝,宗教走下了神圣的灵堂,开始以世俗化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但是,不管是供奉在大雅之堂之上的神灵般的宗教,还是近现代以来的融入日常生活中的世俗化宗教、电子宗教,其对人思想的直接或间接控制却始终如一。与之前学者多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民族学、宗教学、政治学等学科关注宗教的制度控制、组织控制和思想控制不同,本文以群体传播的视角,结合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沉默的螺旋”来探讨宗教对其信徒群体的舆论控制和意识形态控制及其带来的群体认同,并揭示这种意识形态化的控制一旦被不当利用所带来的群体极化和宗教的异化。

二、“沉默的螺旋”与“螺旋”的沉默

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而每个具体的人的生命历程即是传播的历程。在传播历程中,各种传播主体自然而然会通过各种声音来表达其内心世界的各种诉求。但是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传播行为却受到社会环境的各相关因素制约,所以在某个特定的传播环境之中,社会在经历了大众媒介的“累积(媒体信息在跨媒体渠道和一段时间内重复)”、“和音(多种媒介长时间呈现同质性内容)”与“公开效果(意见气候中强势观点的广泛传播)”之后,某种声音会不断上升、扩大、强化,成为舆论场的主导性声音;与此同时,与之相冲突的声音在害怕被孤立的心理因素下不断下沉、缩小、弱化,成为舆论场的边缘化声音。在这种舆论场的声音交响之中,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呈螺旋变化的传播现象,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将其称之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如图1所示。

“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了舆论产生的主要形式,揭示出在一个有着固定的传统、道德及特殊规范的领域内,如果一个人不想被孤立,他就必须表现和适应舆论中的意见和行为态度。而已有的秩序之所以能得以存续,一方面是因为个人对被孤立的害怕和对被认可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共性担负类似法庭的重任,使我们遵循业已形成的意见和行为态度[2]。受众正是在“大多数人的意见(即舆论)”所形成的舆论的无形压力下,出于对“被孤立的恐惧”而有意或无意地对“大多数人的意见”产生了顺从,人们的思想由此受到了社会主导舆论的控制。

相对于宗教信徒对于宗教的信仰而言,笔者认为,该理论所突显出的传播的强效果论,在群体传播中,尤其是在宗教这一特殊群体的传播中,受众的这种对社会舆论的顺从与宗教信徒对于宗教信仰的信从,即群体认同,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作为一种由超血缘、超地缘、超种族、超经济、超阶级的个体所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宗教信徒群体与其它社会群体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以群体成员共同的宗教信仰和共同的宗教感情为基础形成的[3]。而这种共同的信仰与情感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宗教对其自身存在的本质及其群体行为方式的神圣化解释与强有力规范的约束。例如,它将信徒们所信仰的对象解释为一种主宰一切的超越尘世的神圣力量;将其群体努力的目标解释为在于来世、彼岸和永恒的至福;将其种种群体规范和等级制度解释为是出自神意或神的启示[4],如此种种,借以说明现实社会“何以是其所是,又何以不是其所是”,由此而使得一切都变得富有神圣的意义。同时,这种宗教性的意义解释系统也赋予信徒们所期盼的身份认同,肯定其人生价值的意义,使得他的那种以承担某些角色为基础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存在获得人间力量与超人间力量的双重认可,并由此而获得可理解性,从积极方面增强了信徒对其信仰宗教的认同。

这种认同的意义一旦获得神圣性,便意味着它具有不可冒犯的权威性与规范性,再加之每个宗教组织在其内部实行严格的科层化,制定严格的教义、教规,这些规范化的管理与信仰的崇拜和图腾崇拜及周期性的宗教仪式一起,通过长时期的“累积”、“和音”与“公开效果”,使宗教信徒在对其宗教信仰崇拜的同时,也会出于对神的惩罚的畏惧、对因违规而带来的来世可怕图景的恐惧,而对宗教所营造的神秘氛围下的现实产生一种深深的敬畏感,从而产生自觉的服从意识,产生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宗教便由此获得了其对信徒群体的舆论控制,掌握了舆论主导的“螺旋”。

而就信徒这一特殊群体自身而言,其在被群体化的过程中,在其对宗教信仰的极度崇拜的过程中,已经被去除了个体化的异化认知,他们在群体内共同分享着高同质化的信息、感情和体验。即便是接收到了外界异质化的信息,但在这种共同体验与共同信仰的作用下,信徒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与自己信仰相一致的信息,而对异质化的信息或直接排斥,或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思维的压力下有意识地与其群体中的主流立场、观点和标准保持一致,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理解与记忆,从而在维持群体认同体系稳定的同时,也使异质化的信息越来越“沉默”,异质化的思维的“螺旋”也停止了转动。由此,信徒群体这种高度认同的同质化使个体出于怕被群体孤立和排斥而表现出对宗教信仰的绝对信从和对宗教情感意义上的绝对依附。

三、极化的群体与群体的极化

如上文所述,信徒群体在思想上被高度同质化的意识形态所主导,在组织上其言行自由被严格的科层制所主导,即便是在宗教渐趋世俗化的情况下,这种规范化管理的色彩依然浓厚,只是在管理的形式上有些改变。因此,这种高度同一化、同质化,如果单纯从社会整合、提高社会凝聚力的角度来看,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种高度同一化、高度认同的群体也极易产生群体极化,而这种群体极化一旦被不当利用,其在“沉默”中的爆发的威力更是不容小觑,甚而会最终使宗教走向异化。[5]

所谓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指“群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经过群体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6]也就是说,“群体极化”意味着预先就持有一定立场或偏向的群体成员,在经过群体内讨论后,最终会形成比原有的温和立场更加强烈的观点(如图2所示)。“群体极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群体所讨论的主题关系到群体的生存、价值观念的延续、共同利益的维护等非此即彼的关键性问题时,这种现象就会经常出现。

群体极化的产生一般需要三个必备条件:即初始的立场或偏向;群体内的讨论;群体所关心的议题。对信徒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宗教信仰是其最主要的意义来源,其最基本的落脚点在于对“超自然存在”等非理性因素的无限敬畏和依赖,这种强烈的宗教情感所带来的认同作用使得其群体认同较之政党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其他认同形式要牢固得多[8]。尤其是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下,人们原有的传统价值体系面临崩溃,当今出现的“宗教热”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少人正开始将宗教作为其试图解脱恐惧、困惑和不安的最现实、最可行的选择。因此,与其他群体相比,宗教信徒的宗教信仰是其更强有力的初始偏向,因此其发生“群体极化”的可能性也更大。

信徒群体的这种可能性也正是蓄意利用宗教进行煽动以达到其自身目的的宗教极端组织最为看重的,他们往往选择某个议题,以“圈内商议”的形式促成已经有初始偏向的信徒群体进行互动传播,以便为其发生极化创造条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不少宗教极端组织,甚至恐怖组织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来进行信息传递,因为“网络群体成员的交流频率、交流深度往往高于传统的群体传播,这会使网络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加深。”[9]虽然一般意义上的“群体极化”并不必然产生消极影响,但宗教本质中所蕴含的非理性,以及教徒对信仰和宗教群体的高认同、高凝聚力,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宗教极端组织或恐怖组织刻意利用信徒朴素的宗教情感与热情,刺激甚至教唆其进行极端和恐怖活动,以达到该组织政治目的的做法。例如9·11恐怖袭击事件、伦敦地铁爆炸事件以及膜拜团体集体自杀事件等,均说明了群体极化在被不正当利用后所带来的信徒的异化、宗教的异化。正如凯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所说“事实经验己经证明,当群体具有较高凝聚力,并且成员高度认同该群体时,‘群体极化’不但极易产生,而且其强度还会特别巨大。”[10]

四、结语

由上所述,群体传播在塑造宗教信徒的群体认同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对于阐述信徒群体的认同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宗教组织正是利用群体传播的强大效果来传递信息、营造仪式化的媒介环境,从而使其信徒群体产生强烈的宗教认同与情感依附,利用掌控的主导的“螺旋”塑造了信徒对于宗教无可争议的信从;再辅以严格的规范化的科层制管理和多样化的控制手段,信徒群体的高度宗教认同感便得以产生。

信徒群体的这种信从与认同如果从社会整合、提高社会整体凝聚力的积极意义上来看,在当今信仰虚无、认同缺失的现实环境下,以对宗教认同的探索来关照信仰认同、道德认同乃至民族认同无疑有重要意义。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二律背反的一面,物极必反的原理也告诉我们,这种绝对信从的同一化认同、这种高度同质化的思维的“螺旋”也极容易被不当利用,导致群体极化与集合行为,从而导致宗教的异化、认同的异化,其对现实的教训也极为深刻,尤其是在当今“网络为王”的新媒体传播时代。

摘要:宗教与群体传播密不可分。宗教沟通了人神关系的同时,也建构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作为群体的宗教融合了作为个人的宗教和作为组织制度的宗教所呈现出来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作为诞生于传播学领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其对分析信徒群体的宗教认同及其情感依附的过程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宗教组织正是利用了其所掌控的“舆论”的螺旋来对信徒群体进行意识形态化的舆论控制,促使其信徒对于宗教产生无可争议的信从与依从,即群体认同。这种认同如果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一旦这种认同被不当利用,便为群体极化打开了大门。

认同理论 篇10

【摘要】文化身份的探寻、中美两种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一直是美国华裔文学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伴随并推动了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赵健秀与汤婷婷之间的“赵汤论争”,从侧面反映出华裔在思索自我身份、寻求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美国主流文化与少数族裔文化间的碰撞、冲突和交流。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 文化身份 反认同 否定认同

百年的美国华裔文学经历了从被忽略到被关注,从被边缘化到逐渐汇入主流的曲折过程。对华裔文化身份的探寻和认同,经历了从最初20世纪60年代的“臣服式”同化,到后期的反认同、否定认同的历程。其中影响力较大的“赵汤论争”,是美国主流文化与少数族裔文化间的碰撞、冲突和融合的代表,也是华裔在思索自我身份、寻求文化认同过程中所展示的抗争意识和自我超越。

一、文化身份的反认同

面对宗主国的文化霸权和种族歧视,以赵健秀、黄忠雄和陈耀光等为代表的华裔作家展开了自身文化身份定位的探寻,他们所持有的反认同态度(counter-identification)是被抗拒于美国主流文化之外的亚裔作家群的宣泄性呐喊。他们摒弃渐进同化论的观点,既不主张逐步融入美国主流文化中,也不赞成文化身份美国化。在他们眼中,华裔美国人是一个有着特殊身份和文化传统的特殊人群,既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也非美国人,而是有了新的文化身份。

同时,他们也将矛头直指林语堂、黄玉雪、汤婷婷等作家,认为她们的作品歪曲了中国文化传统,有迎合东方主义之嫌,贬损了华人尤其是华裔男性的形象。在不断对华裔“伪作家”进行批判的同时,赵健秀努力尝试修补遭到玷污的华人及中国文化的形象,他主张华裔作家应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力量,重新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建立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男性英雄传统,以此来颠覆美国东方主义文化话语对华裔男性形象的蛮横扭曲。在《鸡屋华人》、《龙年》、《唐老亚》等作品中,赵健秀笔下的华人形象不再是众多作家笔下的胆怯、懦弱、内向,而是有尊严、有智慧的勇敢而无畏的英雄形象。赵健秀利用英雄主义传统所塑造的华裔新形象,是反对美国主流文化霸权、消解华裔在美国的刻板形象的尝试,也为美国华裔提供了一条极具价值的寻求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之路。

二、文化身份的否定认同

“赵汤论争”的起源是赵健秀对汤婷婷“伪作家”身份的抨击,对汤婷婷的作品《女勇士》的评价,也引发了文学界乃至整个华裔社会就维系华裔美国文化中的男权制与张扬女性主义自我护卫之间的争论,促进了美国华裔积极思考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新界定和书写。

汤婷婷在《女勇士》中对华裔文化身份持有的是否定的认同(disidentification),小说通过“我”的成长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华裔女孩在美国主流文化和中国传统之间的挣扎、探寻,从而确认自身文化身份的成长历程。主人公在经历了文化困惑、冲突之后,重新与母亲建立起关系,象征着美国化的女儿开始认同代表中国文化价值的母亲。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虽然也质疑了美国主流话语,表达了重建华裔自我及文化认同的精神需求,但汤婷婷并没有像赵健秀等人那样坚持一种特定的认同视角,而是认同一种边际性文化身份,她对文化身份的表达基本都是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她承认种族差异,对中美两国文化和社会,既持有批判的态度,又从两种文化中汲取力量,努力协调文化差异,寻找“中间位置”。因此在汤婷婷看来,华裔文化身份认同的形成是一个自我整合的过程,要做到兼容并蓄,对文化符号不断地进行甄别、反思、对比、消化,在包容中谋取自我身份的书写和自主性。

三、殊途同归——“赵汤论争”的本质

“赵汤论争”下的赵健秀和汤亭亭都有各自合理的立场,在判断孰是孰非的过程中,华裔男性和女性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成为问题的焦点。无论是赵健秀所代表的华裔作家还是汤亭亭所代表的华裔作家,都回到中国的文学和文化传统中以获得资源和力量。因此,华裔作家在美国建构华裔男性和女性的主体性过程中产生的这场华裔内部的文学论争,真正的根源在于美国种族主义政治和文化霸权,正是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对美国华裔的歧视造成华裔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形象以及主体地位丧失。“赵汤论争”在华裔男性/女性二元对立之外,二者对于美国种族主义政治和文化霸权的对抗使得二人呈现殊途同归的轨迹。赵健秀和汤亭亭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取代美国白人的东方主义式的论述,颠覆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对美国华裔的刻板形象,并在主流社会历史进程中随处可见的缝隙和断裂处建构美国华裔的历史。

四、结论

对于这场在亚裔/华裔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论争,我们需要透过它喧哗和骚动的表象辨清它的实质。无论是为美国华裔男性代言的赵健秀,还是为美国华裔女性代言的汤亭亭,正是美国社会对美国华裔的种族歧视使觉醒的华裔坚决地投身于华裔文化身份的书写;作为美国华裔文学和文学传统的先驱和开拓者,赵健秀和汤亭亭以不同的方式致力于消除美国华裔的刻板形象,并在建构美国华裔新形象的同时努力在主流社会历史进程中建构美国华裔新的文化身份。他们的写作不仅为华裔文学在美国主流文学中争得了一席之地,也为后来的美国华裔作家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陆薇.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M].中华书局,2007.

认同理论 篇11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 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依据预定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 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多种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的总和, 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解, 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活动。 (2) 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相关, 目的是深化和巩固理论知识, 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和内化。 (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认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感性体验相结合, 通过现场参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一环节更贴近大学生生活, 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大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地位,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 提高他们对社会复杂现象的认知力、判断力和转化处理能力。实践教学解决的是理论内化问题。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大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了解, 更好地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从而理性地对待社会现实主动寻求理论认同, 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及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亟待完善

近年来, 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 各高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取得了明显成效, 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缺乏意识形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及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内容选取上往往忽视、淡化抑或回避意识形态问题, 对于复杂的社会状况及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缺乏实践引导, 导致实践教学的意识形态价值导向明显缺失。这使得大学生对“社会意识形态终结论”“去意识形态”、“价值中立”等社会思潮缺乏鉴别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缺乏多样性。

实践教学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 既包括课内实践也包括课外实践教学, 两者应有效结合、灵活运用。但不少教师在实践中将其割裂开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局限于社会实践、听讲座、写报告等传统方式, 实践教学变成单纯的视频课或报告会, 形式无新意, 主题不突出, 活动无特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用, 甚至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不利于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

这是许多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目前,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 缺乏周密的计划和严密的组织:管理模式不确定, 经费、基地无保障, 教学管理混乱。整个教学组织实施过程缺乏统一明确的基本要求, 也未形成科学性、规范性、长久性的运行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大多未受到过实施实践教学的相关培训, 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三、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

1. 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1) 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前提。各级领导要转变教育观念,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等应组织、协调合作事宜, 合理配置实践教学资源, 共同解决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保证。高校教师应提高认识, 认真开展每一堂实践教学课;不仅要保证理论知识的传授, 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还要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外化为行为体现于社会实践中。 (3) 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根本。只有大学生端正态度, 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个人素质、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才能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

2. 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实践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来确定, 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教育、改革开放成就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对于课内实践教学可根据课程本身的性质、内容, 选择实践教学内容。对于课外实践教学, 可选择一些具有思想理论教育意义的活动的内容, 如公益活动、青年志愿活动、“红色之旅”的参观学习等, 还可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拓展性内容, 拓展新的空间, 增添新鲜内容。内容决定形式, 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除了要保留传统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外, 还要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设计一些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深化认识、主动认同。当然这些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必须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 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与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对于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十分重要。

3.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1) 要加强教学管理。应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总体的教学计划, 保证实践教学的教学时间,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负责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教务处督促教学部门组织实施。 (2) 要完善保障机制。这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高校要提供足够的实践教学经费, 保证实践教学的必要开支;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实践教学专门培训, 使教师更好地设计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如与爱国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区、城市社区、乡村示范点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 确保实践教学活动得以长期开展。 (3)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这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考核评价主要考核教师和学生, 教师由教学管理单位进行考评, 考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选题的内容和质量、实践方案设计的形式和质量、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的效果和质量等。学生由教师进行考评, 考评涉及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个人修养等方面,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学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振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0, (17) .

[2]曹红军.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J].学术论坛, 2012, (8) .

[3]陈再生.论自主考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12) .

【认同理论】推荐阅读:

教育认同理论07-12

认同价值07-16

认同困惑07-18

群体认同01-13

认同05-14

认同体系06-10

专业认同07-01

民族认同07-09

认知认同08-02

法律认同08-17

上一篇:控制调节能力下一篇:佛寺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