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认同论文

2024-11-29

角色认同论文(精选6篇)

角色认同论文 篇1

中国, 自古为农业大国;国民, 上数三代皆为农民。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快速进程, “农民”这一曾充满脉脉温情的称谓正悄悄地改变了它原有的意涵, 慢慢作为一个弱势的群体代名词并成为社会变迁过程中一个无法被忽视的问题性因素。不同学科领域的中国学者将农民群体, 特别是农民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发生和必须应对的各种客观性转变 (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社会行动等) 作为研究对象, 并借此对整个社会的变迁做一个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许多学者将“认同”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并试图去解释面对各种转变的农民群体在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围绕这一主题, 本文将国内学者此系列的众多研究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综述, 以期在前辈分析的基础上找到可应用于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的基础。 (1)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

(一) 加剧的城市化进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引出社会宏观层面的一系列变革, 并由此衍生出多样化城市发展。在这样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 农民群体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多重的冲击, 原有的生活模式和行为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所以, 国内众多将农民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学者, 都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 去探讨农民群体从心理认知到行为模式的各种变化, 尝试交互地探寻一条适合中国本土的社会治理之路。在划分具体的城市化模式时, 不同学者又各有关注。如, 关注由于商业化改革和商品房扩张过程中, 村落变社区、农民土地被用或高或低的价格所购买;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断裂, 农民群体的社会角色或主动或被动地发生了转变。 (李倩, 2014;杜丽霞, 2012;郭玲霞, 2012;刘晖, 2011;吴康明, 2011) 另有学者关注在“城中村”改造中, 农民群体所发生的角色转变;并以此为中心研究农民群体的行为和认知。 (徐斌孙轶群, 2011;杨艳斌, 2011;贺建平刘娟, 2008;黄志强, 2008) 还有学者更加关注在政府政策性建设的背景下, 在修路、建桥、矿区重工业区水治理区由于大量迁移而引出的农民身份的转变其相关的认同研究。 (陈砚国等, 2008;刘志伟, 2007;周孝等, 2006;吴来云, 2005;唐利平, 2005)

(二) 加快的社会流动

社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户籍约束的减弱也大大增加了横向社会流动的可能;新生代农民对知识的重视和独有技术的增强, 也促成了一大批农民的纵向社会流动。在这样的背景下, 农民群体也悄然地进行着自身群体的转变。关注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也日益取得了更大的话语权。 (黄建新, 2012;李培林, 2011;许传新, 2007;胡玉萍, 2007;彭远春, 2006;王毅杰倪云鸽, 2005;王春光, 2001;唐斌, 2002)

二、研究的对象群体

在进行具体的研究对象选择时, “失地农民”和“农民工”成为高频出现词汇。但这样的称谓并不十分确切, 理论界将由于与土地的联系减弱或丧失而发生角色转变的农民群体区分性的界定为“主动城市化群体”和“被动城市化群体”。“流动农民的城市化行为选择可以称之为‘主动城市化’。失地农民的城市化行为选择则是‘被动城市化’;从个体的角度而言, 前者的城市化是个人的自愿选择, 后者的城市化是政府的安排而不论其是否愿意。前者符合市场自由选择的逻辑, 可谓‘主动城市化群体’, 而后者遵循政府行政主导的逻辑则可视之为‘被动城市化群体’”。 (2)

(一) 关于主动城市化群体的认同研究

1.从宏观的制度层面入手, 讨论“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制度合法性困境和来自于制度层面的认同障碍。 (贺雪峰, 2006;李超海唐斌, 2006;陈映芳, 2005)

2.从农民群体自身入手, 探讨其在主动城市化过程中, 在完成横向或纵向的社会流动时主观认同和认同行为的产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民群体在完成从“村民”到“市民”角色转换过程中的主动性转变, 尤其是从各种选择行为 (择业、择偶、继续教育、消费、子女教育等) 的认同调整。 (许传新, 2007;彭远春, 2006;方英, 2006;张向东, 2006;王毅杰倪云鸽, 2005;郭星华、储卉娟, 2004)

3.从社会其他群体与农民群体的关系入手, 探讨在社会交往和互动行为中, 其他群体对于农民群体角色转化的影响和社会认同的建构。 (刘洋, 2013;李向刚, 2011;成华威崔永军, 2006;唐利平, 2005;唐斌, 2002)

(二) 关于被动城市化农民群体的认同研究

由于被动城市化的农民群体与土地的分离和断裂更多是突然性或被迫性的。故, 相较于主动城市化的农民群体, 其在身份转换过程中确立相应的认同机制的困难性要大得多。以失地农民为例, 失地农民群体因与土地断裂而发生的角色转换往往具有突然性和不可抗拒性。身份上从“农民”变为“市民”;居住环境从“乡村”到“社区”;但群体固有的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却无法做到一个即时性的适应, 并因此出现认知失调进而产生群体行为层面的各种问题。在对待此类问题时, 关注“被动城市化群体”, 以群体角色转换作为研究的背景前提, 将群体的自我认同作为一个切入点, 成为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选择。 (卢永彪吴文峰, 2012;胡晓红, 2008;孟祥斐华学成, 2008;张海波童星, 2006;郁晓晖张海波, 2006)

还有学者专注于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自我认同缺失, 并将这个问题放在社会人际交往互动中去深入观察和研究。以期探讨是否可以通过辅助被动城市化农民群体重新确立健康的自我认同机制进而完善群体必然和必要的角色转换,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宏观整合和城市化进展。 (谭日辉, 2014;韩丹, 2012;杨海龙, 2009张海波, 2006;浙江省人民政府课题组, 2003)

三、研究的理论支撑

在将认同作为切入点对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民群体角色转换进行深入研究时, 国内的众多研究者选取不同流派的认同理论作为各自研究的理论基础。若对此作一个学科划分的话, 那就是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认同理论。在这里制作一个简单分类归纳, 不作具体介绍。

第一个方面, 以社会学的认同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中, 更加关注宏观层面和群体互动层面对农民群体角色转换过程的影响。理论借鉴更多集中于符号互动和群体认同、集体记忆与群体认同;角色扮演和角色认同;文化震颤和认同重建等。 (胡晓红, 2008;魏晨, 2006;郭景萍, 2006;王春光, 2001)

另一方面, 以社会心理学的认同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中, 则更加侧重农民群体中独特个体的内心世界, 更加侧重于对自我认同理论的深入分析。认为群体行动的展开以外在世界朝向认知世界的投射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农民群体在角色转换过程中一列类社会行动和选择行为是以个体行动者对自己的定位和归属为基础的。如果在角色转换中, 无法完成确定性的自我界定和归属, 也就是在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出现偏差, 将直接影响其外在的行为选择, 令其社会角色转换出现困境, 最终可能导致整个群体的适应偏差和边缘化最终影响社会的整合。依托于这样的研究路径, 此一方面的认同研究借鉴更多集中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范式:刻板印象、贴标签、心理防御机制、自我归类与落差、社会比较、分类与自我认同等。 (谢春燕, 2008;张海波, 童星, 2006)

四、研究的具体方法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 传统的社会学分析方法仍受到充分的肯定, 大样本的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仍具有难以被挑战的理论权威性。 (胡晓红, 2008;王春光, 2001)

随着“被动城市化农民群体”这一称谓被广泛认同及社会心理学认同理论的解释力日益被认可, 个案研究和访谈调查也日益成为农民群体角色转换的认同研究的重要方法。深入访谈、结构化和半开放访谈, 推进式访谈研究逐渐成为开启转型期农民认知世界的钥匙, 使得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有一个更具有个性化特殊化和深入化的契合点。 (谢春燕, 2008;张海波, 童星, 2006)

同时, 也有将两种方法有效的结合。在大样本抽样分析的基础上, 补充以个案深入访谈或者推进式访谈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和针对性分析。这样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一般被应用于大型科研项目或者团体性的科研群或者博士论文中, 一般以论文集或者团体性著作的方式出现。

五、研究的结论性分析

在关于农民群体角色转换的过程中认同研究的相应结论上, 有一个共性:就是分析要明显强于结论。此方面的结论大多集中于三类:1.在农民群体角色转换期面临问题的解决上, 落足于宏观政策性的引导。也就是在分析农民群体转换和认同困境后, 将农民群体整合和引导的主动方定位于政府的支撑和政策的倾斜。寄希望于政府在物质补偿和政策照顾等方面对转型期的农民群体进行救助。2.从“认同”这一心理行为本身找到问题的关键并尝试解决。根据西方学者的划分, 将认同划分为合法性认同、抗拒性认同和规划性认同。 (3) 在此基础上, 寻找一种办法, 令转型期的农民群体对自己的新身份、将面临的新问题、可以展开的新行动作一个可介入性的计划。也就是从整合农民群体认同机制入手, 完善角色转换, 进而达成整合社会转型期的各种农民问题。3.单纯的农民群体当作一种面临角色转换或文化震颤的群体, 单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论证或探寻对这一群体行为的分析和群体心理的剖释。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和人群流动性的加剧, 农民群体这一本应与土地密切相连的群体正面临其自身最具时代性的阶层变迁和角色转换。随之而生的是一系列的以农民群体作为核心而辐射开来的群体社会行动的变革乃至更大层面上社会结构的变迁。这一现状引起了国内各学界的重视并展开相应的分析和研究。其中, 针对农民群体角色转化这个中心问题, 不同学界的众多学者选择了“认同”这个较具社会心理学意涵的切入点进行了深入剖析。本文基于此, 将近年来各界学者针对农民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不可避免的角色转换期所展开的认同研究进行一个对比分类的研究综述。

关键词:农民群体,角色转换,社会认同,自我认同

河北省大学生角色认同调查研究 篇2

一、测量工具和施测过程

我们在河北省部分高校随机抽取大一到大四学生2000人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问卷形式进行数据收集, 共回收有效验本1800余份。问卷有:1.大学生角色认同问卷, 采用周永康编制的大学生角色认同问卷。该问卷共39个题目, 从知、情、意、行等方面考察学生角色认同状态。2.大学生人格问卷 (UPI) , 采用樊富珉、王建中1993年修订本,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测量结果

大学生的角色认同整体状况较好;三年级学生的角色认同状况好于其他年级学生;生源地差异及性别差异对于大学生的角色认同影响不大;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比非学生干部的大学生角色认同程度高;有实习和兼职经历的大学生角色认同程度更高一些。

三、讨论与结论

1. 角色认同存在年级差异。

大三学生在角色定向、角色适应方面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在角色体认方面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学生;在角色对抗方面大四学生平均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三学生。刚从中学阶段进入大学的学生, 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等方面都需要一个过程, 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产生挫折感。比如屡次申请学生社团失败、竞选班委失败、学习方式不适应、没有目标比较茫然和困惑。大二学生生活基本走向正轨, 对于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方法也已经适应, 开始按部就班的学习, 并且有时间和经历去考虑一些能力提升方面的问题。对于大三的学生, 面临考研和就业双重选择的困惑。到了大四, 毕业在即, 大部分同学经过自己在大三的选择和努力, 对于考研或就业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但也有部分同学, 对于大三阶段的努力并不理想, 考研失败, 就业压力很大, 因而更容易出现角色对抗。因此, 我们要分阶段适时对学生加以引导, 提前指导防患于未然。并且应该做到对于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这就迫切需要提高辅导员和相关指导老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

2. 关于担任过班干部以及有实习和兼职经历的大学生角色认同更积极。

我们认为多重角色能给予个体更多的实际体验及行为指导, 在多重角色扮演过程中, 学生们不断的锻炼自我, 提高自我, 虽然可能遇到一些挫折, 但在各种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收获更多, 因此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可以更从容地应对各种情况。这种积极的正向的情绪体验, 使学生对于多重角色之间的看法更加的积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 大学生对于多重角色之间关系的态度, 是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工作实习、社团活动等社会化活动来进行塑造,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和引导中, 可以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提升, 提倡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 多到社会上锻炼自己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积极的角色认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 角色认同在不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群体中存在显著的差异。

一般来说, 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对挫折和应激的易感性更强, 更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 遇到挫折和矛盾后, 由于缺乏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方法, 他们更容易产生校级的角色认同, 需要重点关注。心理比较健康的大学生, 一般比较理智, 情绪稳定, 能客观分析遇到的问题, 并调动足够的心理能量来解决问题, 保持自身与环境之间的正常联系。因此, 我们应当更加关注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身心是否健康, 通过定期对大学生进行普测, 可以有效跟踪学生信息。另外, 也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素质, 提高心理咨询人员咨询水平, 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体系,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摘要:笔者从角色认同理论入手, 使用《大学生角色认同问卷》以及大学生人格问卷 (UPI) 为研究工具, 在河北省部分高校随机抽取大一到大四学生2000人作为调查对象搜集数据,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角色认同整合状况较好;三年级学生的角色认同状况好于其他年级学生;生源地差异及性别差异对于大学生的角色认同影响不大;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比非学生干部的大学生角色认同程度高;有实习和兼职经历的大学生角色认同程度更高一些。

关键词:大学生,角色认同,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人格问卷UPI[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

角色认同论文 篇3

1 研究目的

该研究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的方式,通过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干预,探索增进运动员认同,进而增进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为了保证运动员认同度的同质性,首先通过问卷施测,挑选出70名认同度低的运动员,然后,从中随机选出35名作为研究组,另35名作为对照组。

2.2 测量工具

(1)选取“运动员角色认同测量问卷”[5],该问卷包括5个分量表:自我认同(5个项目)、积极情感(4个项目)、消极情感(4个项目)、社会认同(5个项目)、行为排他性(6个项目),共24个项目。运动员认同问卷的测量学指标较好,是测量运动员认同的有效工具。

(2)自编“运动表现问卷”,分为“平时训练表现”与“竞赛表现”两个维度。

2.3 实验干预方法

2.3.1 实验时间

1次/周,50~70 min/次,共8次,整个干预时间为2个月。

2.3.2 实验干预方案

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的知识经验[2],制定侧重于认知干预的实验方案,具体见表1。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运动员角色认同及其各维度上的同质性分析

实验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员角色认同及其各维度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法,即威尔柯逊(Wilcoxon)秩和检验法比较差异[3],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间运动员的认同水平及其各维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运动员认同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同质。

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运动员角色认同及其各维度上的比较

实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员角色认同及其各维度进行Mann-W hitney U检验,结果见表3。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干预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运动员角色认同总体水平及其四个维度(自我认同、行为排他性、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社会认同上不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验组在运动员认同总体水平及其四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干预前运动员认同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并且社会认同涉及其他人对运动员的看法,是不可控因素,不存在实验干预的即刻效应,所以可以说,实验干预是有效的。

3.3 实验组干预前与干预后运动员角色认同的比较

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差异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4结果来看,实验干预前后,实验组在运动员角色认同总体水平以及四个维度(除社会认同以外)上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实验后得分高于实验前。由于社会认同涉及其他人对运动员的看法,是不可控因素,因此不存在实验干预的即刻效应,所以,这一结果再次证明实验干预对提高运动员角色认同是有效的。

3.4 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后运动员角色认同的比较

对对照组进行实验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差异检验,结果见表5。

从表5结果来看,实验干预前后,对照组在运动员角色认同总体水平以及五个维度上都没有产生显著的差异,这进一步表明实验组运动员角色认同的变化是由于实验干预的结果,而不是由于实验组成员运动员认同水平自然提高所致。

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组外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干预后运动员认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说明我们的干预训练是有效的,从而证明运动员认同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具有可塑性,可以通过教育培养、训练提高。

3.5实验干预效果的性别差异

对男女运动员角色认同进行实验后差异检验,结果见表6。表6结果显示,实验干预对男女没有产生显著差异,即本研究中的干预方法对男女运动员的效果相当。这说明,该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对男女运动员都适用。

3.6实验组干预前与干预后运动表现的比较

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差异检验,结果见表7。

从表7结果看,实验干预前后,实验组在运动表现总体水平及其两个维度上均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得分高于实验前。这说明,实验组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得到了提高。

4 结果

(1)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高水平运动员角色认同(除社会认同维度外)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运动员认同水平高于对照组。

(2)实验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运动员角色认同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运动员认同显著提高。

(3)实验组实验前后在运动表现总体水平及其两个维度上均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显著提高。

(4)本研究设计的实验干预方法能够提高运动员认同水平,并且对男女运动员都适用。

5 结论与建议

(1)可以采用“最佳比赛情景”表象法、自我暗示法、思维改组法、观看励志影片法等方法改变运动员的认知,提高运动员认同。

(2)心理训练不是一日之功,需长期、系统、持之以恒地练习,才能取得效果。本文中提到的关于提高运动员认同的心理训练方案仅是一种探索与尝试。如何提高运动员认同,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与运动成绩还有很大的空间等待我们去继续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后续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参考文献

[1]汤臻译.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2]丁雪琴,殷恒婵,编著.运动心理训练与评价[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7.

[3]吴明隆,编著.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4]殷恒婵,宋湘勤,于玥.运动员认同测量工具的研制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9(8):61-64.

[5]BREWER B W,VAN RAALTE J K,LINDER D E.Athletic identity:Hercules'muscles or Achilles'he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93,24:237-254.

[6]BREWER B W,VAN RAALTE J K,LINDER D E.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ity of the athletic identity measurement scale[C].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orth Amercian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Monterey,CA,1991.

[7]BREWER B W,SELBY C L,LINDER D E,et al.Distancing oneself from a poor season:Divestment of athletic identity[J].Journal of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Loss,1999,4:149-162.

[8]TASIEMSKI T,KENNEDY P,GARDNER B P&BLAIKLEY R A.Athletic identity 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in people with spinal cord injury[J].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2004,21:364-378.

角色认同论文 篇4

1 升格学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内涵

中职学校的升格使中职教师转变成高校教师, 其社会地位、身份与之前差别较大, 角色的跨度也较大。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会感到无所适从, 产生了焦虑、恐惧、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心理。简单地说, 升格学校教师出现了心理上的自我认同危机。心理学家指出, 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对个人经历的反思理解到的自我, 能够理智地看待并接受自己以及外界事物, 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奋发向上, 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 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能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 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舆论。自我认同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自我要求与社会期望的整合。

教师的自我认同和人格特质是构成教师教学实践的重要因素, 当教师面临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矛盾、传统期待与现实认知的冲突、时代挑战与自身素质的差距时, 容易对“我是谁”、“我拥有什么”、“我做了什么”等产生疑惑, 容易对自身价值和成就产生疑惑和否定, 进而影响到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升格学校教师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普遍存在心理上的自我认同危机, 它是由内在因素即本体安全和外在因素即社会环境共同作用导致的。内在因素是指维系教师自我连续的本体安全受到威胁 (中职教师职业以往的一贯性、适应性被打破了) , 又面临着新的适应和挑战;外在因素是因为学校升格、社会变化、课改要求变化均需要教师对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和转换。这就需要学校关注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 引导教师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感, 使教师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得到理想的发展。

2 升格学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特征及产生原因

2.1 升格学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特征

2.1.1 角色认同的混乱

学校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 教师的身份从中职教师转变为高校教师, 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适应问题, 如对新的身份缺乏思想准备, 不了解高校教师的要求及如何实现从中职教师到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 在现实中仍然沿用原有的方法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不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及要求, 使教师出现角色认同的混乱。

2.1.2 自我挫败感增强

自我挫败感是角色混乱带来的自我否定, 表现为: (1) 对自己不理解, 对现实环境不满意, 认为所处环境和自己的未来有许多不确定性, 彷徨、迷茫, 无所适从。 (2) 对自己评价偏低甚至消极, 一旦有不顺心的事发生, 自信心就会降低, 认为自己无法达到角色期望的目标。在中职学校, 有些教师是很优秀的, 随着学校升格、教育资源整合, 加上高校优秀人才很多, 中职教师易拿自己的短处和高校教师的优势比较, 产生自卑心理而否定自己, 产生习得性无助。

2.2 升格学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

2.2.1 学校升格对教师角色要求的变化

高校教育重视学术性教育, 对因升格而成为高校教师的中职教师无疑是一次较大的挑战。中职教师对社会发展的走向缺乏准确把握, 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缺乏清晰的认识, 对高校教师的社会定位缺乏理解, 造成中职教师向高校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时出现问题。一是教育思想相对滞后, 停留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 因循守旧, 对改革中出现的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反应迟缓, 缺乏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敏锐性和前瞻性;二是竞争意识不强, 满足现状;三是换位思考意识薄弱, 视野不开阔, 局限于原有知识, 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反应比较慢, 主动适应少、被动应付多, 思想准备不充分, 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四是科研能力较弱。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及特点决定了教师对教育教学技巧比较重视、对科学研究能力不够重视, 教师科研机会不多、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不高。

2.2.2 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导致角色间冲突加剧

角色间冲突指一个人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之间发生的冲突, 包括空间、时间上的冲突和行为、模式、内容上的冲突。当前中职教师转型为高校教师就是一种新旧角色的转换,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选择教学工作者的角色, 还是研究者的角色;是固守原有行为模式与教学思路, 还是勇于突破与创新;是以主动方式去适应角色, 还是被动等待;是选择突破自我的认知迷茫, 还是在自我认知中迷失等, 在这一系列的选择与冲突中, 由于部分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影响自我认同体验和对所扮演角色的理解程度, 从而导致角色间冲突加剧。

2.2.3 教师内在价值观的改变

自我价值观是影响个体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学校升格的过程中, 教师对自我存在的价值会有一个反思和梳理的过程, 这时, 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模式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师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 部分教师选择考研, 追求上进, 充实自己;部分教师在学校的安排下到外地进修;还有一些教师积极自学, 完善自我;也有些教师会有迷茫与困惑, 他们选择消极等待和被动应对, 从而产生自我认同危机。

3 升格学校教师对自我认同危机的心理调节策略

自我认同危机在许多升格学校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虽然人的心理变化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 但可以通过疏导和帮助进行调整。

3.1 正确面对学校升格带来的变化, 积极主动调节自我认知和期望水平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 这两方面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将自我评价应用到实践中, 使自身与群体交往时能对自己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看不到自身优点, 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丧失信心……相反, 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 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 导致工作失误。因此, 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我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作为教师, 是否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决定着其能否应对和处理好学习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

3.1.1教师对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预期发展要有准确认识

社会的发展是必然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学校升格已成事实, 教师要做的是努力适应这种变化, 抓住这种变化带来的机遇, 同时依据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自身条件制订一个可以实现的明确目标,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角色定位。

3.1.2 学校要为教师的角色认知创造条件, 提供平台

可提供升格学校教师与高校教师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场所, 鼓励教师多参加学校活动, 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可将升格学校教师与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配对, 互相帮助, 提高升格学校教师转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针对性。

3.2 积极开展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辅导

通过开展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辅导, 提高教师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1) 经常进行升格的常规教育。在具体操作中, 可以请高校教师介绍他们的工作流程和方式, 组织中职教师到合并高校去听课、参观, 让升格学校教师对自己未来的角色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2) 进行适当心理辅导。学校可以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加强对升格学校教师的心理辅导, 如在教学会上, 校领导强调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讲普通话、要提前5分钟到教室、要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 不要为自己曾经是中职教师而自卑等。

3.3 帮助教师正确对待挫折, 积极接纳自我

角色认同论文 篇5

2013年3月, 湖北新闻界展开了关于“我是建设者”的大讨论, 旨在推动新闻记者重新思考自身的职业角色, 明确新闻工作者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这对于当下新闻界来说犹如一场及时雨, 为新闻工作者提高自身素养、加强队伍建设、重新树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体意识提供了有效的路径。这次讨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它的展开完全源于对中国新闻现状的一种思考。

近几年, 许多新闻记者为提高受众的关注度, 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盲目地抢独家新闻、夺受众眼球, 故意煽情炒作, 导致对负面新闻过度推崇、新闻内容过度娱乐化, 有些记者甚至对部分网络谣言不加以证实即展开报道, 严重降低了新闻组织机构在受众心里的公信力, 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说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客观方面:随着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以及社会各方利益的重新调整, 新闻媒体也跟随着经历了一次重新洗牌。1978年, 中国政府批准了部分党媒施行企业化管理模式, 效果初现。1979年, 随着《关于报社试行企业基金的管理办法》等政策的陆续出台, 传媒领域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市场化管理体系逐步成形, 这种企业式的考核制度, 不知不觉地将经济利益至上的逻辑注入到每个记者的实践环节之中, 新闻记者的专业主义原则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受到腐蚀。在主观原因方面:一部分新闻工作者不坚定记者的党性立场, 主体意识不强, 缺乏社会主义建设者意识, 看客心态较为严重;同时, 在分析社会新闻时, 手法老套、内容空洞、模式陈旧, 不善于与时俱进、向群众学习等等, 这些都是上述不良现象存在的重要原因。

由此看来, 关于“我是建设者”的大讨论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的一次检视, 是对记者这一职业身份认同的一种思考, 对这种精神的思考和实践, 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记者职业身份的思考:以身份认同理论为视角

所谓的身份认同, 其实就是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思考, 对此问题, 我们可以追溯到芝加哥学派的布鲁默、米德等人的符号互动理论, 他们认为, 人类对于自我的认知起于与他人及其社会环境的象征性互动, 并在此互动过程中及时地调整自己在社会中的坐标。符号互动理论的核心理念在于, 人们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并非稳定的和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流动和转换的, 这个观点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盛行一时, 并在理论上得到新的发展, 其中斯特赖的角色认同理论与符号互动理论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斯特赖认为, “人类社会行为是由其周围 (物质的和社会的) 环境方方面面的象征性标定所组织起来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标定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占位置的象征符号和其所联系的意义。与他们所占的位置紧密相联的是关于他们如何充当角色, 以及一般而言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他人关系的预期。个体标定了自身位置后, 他们就会自己产生关于如何行动的预期。而当他们明确了他人的认同位置时, 他们就会认识到引导他人角色行为的预期。”1

新闻记者身处于政治、市场和文化等多个权力场域, 其身份认同随着历史的推进和社会的变迁悄然变化。李金铨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一书中提出, 20世纪以来中国记者的角色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分别是儒家模式、毛泽东模式和市场化模式, 三者之间并非线性的继承关系, 在某一段时间内三种类型的新闻记者完全可以同时存在。而陆晔和潘忠党则提出, “中国新闻改革的话语场域集合了三个不同的传统”:以办报启迪民心、针砭时政为传统的知识分子型记者;以扮演党的宣传工具为传统喉舌型记者;受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所影响的独立型记者。“这三个传统对上述专业主义的内容由不同的定位概念予以表达, 相互渗透, 形成了话语场域的多元和不稳定。”诚然, 新闻记者的多元身份认同对于导致中国新闻从业者内部错综复杂的价值判断, 对于当下新闻工作者发挥宣传功能和建设者的职能来说, 无疑是一种挑战和阻碍。进入21世纪, 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 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个人价值也趋于多元化, 媒体的职能和运作方式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 及时坚定立场、观点和方法。

由此看来, 中国的新闻界和新闻工作者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政策需要对记者的身份认同进行一次重新的检视, 以顺应新的时代需要, 湖北新闻界在这样内在需求下开展的“我是建设者”大讨论, 对记者的身份认同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大讨论之后, 新闻记者基本达成了共识, 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摆正了新闻记者的位置, 确定了新闻记者在社会发展中的坐标。随着我国经济、制度和社会转型的加快, 城乡差异、贫富分化、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结构性问题开始凸显, 在这一现代化进程中, 科技与制度也生产出大量的风险, 我国也走向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 (Ulrich beck) 所说的“风险社会”。风险社会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 人们一旦意识到这些威胁和问题的存在, 就可能动摇对既有社会秩序的认知, 社会共识会受到冲击和分化。

在现代社会, 风险的建构与传播主要依赖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及新闻从业者。普利策认为, “如果国家是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告。”新闻从业者扮演着社会守夜人和瞭望者的角色, 是社会风险的传播者、定义者和建构者, 媒体可以是社会风险凝集的“高压锅”, 也可以是社会风险疏通的“安全阀”, 正如广东省记协主席杨兴锋在讨论中总结的:“新时期之所以要特别强调新闻媒体、记者的社会责任, 主要是因为中国正经历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媒体转型, 主流媒体要更好地发挥引领舆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落实记者的社会责任, 做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记录者、参与者、推动者。”

(二) 发现了“建设者”的建设路径。摆正位置和确立坐标只是新闻记者实现“建设者”目标的第一步, 更为重要的是发现建设路径和方法, 这才是本次讨论的难能可贵之处。在讨论过程中, 新闻机构的领导和各路记者纷纷献计献策, 努力找寻可行方案并达成共识:

首先, 新闻记者要深刻领会“走转改”的精髓, 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传递温暖和力量, 反映群众心声, 杜绝“无冕之王”错误的职业观念, 写出不空洞、没套话的实实在在的新闻作品。

其次, 新闻记者要学会传播正能量, 这并不是说新闻记者只能报喜不报忧, 而是在新闻报道中怀有大局观, “以‘穿针引线’般的细致、‘抽丝剥茧’般的严谨, 找准症结、化解矛盾, 实现媒体和矛盾双方的‘三赢’。”正如张勇在讨论中所提到的:“促进问题能够解决, 舆论监督就是正能量。现阶段受条件限制不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媒体大肆炒作, 舆论监督就不是正能量。”

再次, 新闻记者要心怀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看到社会发展的主流,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报道要小心核实, 多方求证, 拒绝用个案来判断整体”, “把解决问题作为舆论监督的出发点, 把有利于推动发展、有利于消除社会矛盾、有利于凝聚发展力量作为舆论监督的落脚点。”

(三) 明确了新闻记者的奋斗目标。目标决定前进的方向, 也决定着建设者的价值观, “我是建设者”的讨论, 明确了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的前进方向, 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伟大理想。换句话说, 新闻记者的职业追求和行为应以党管媒体、“必须走中国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为终极标准, 通过新闻工作凝聚社会共识、传播主流价值观, 引导读者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时代精神。

讨论中,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编助理、荆楚网总编辑张先国, 《湖北日报》樊晓燕等人提出, 新闻记者要坚定立场, 不应被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所扰乱, 打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为“中国梦”的思想和文化建设垒基造石、添砖加瓦。

三、结论

20世纪初, 中国新闻界所追奉的理念是“无冕之王”, 这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一种对职业权力的向往, 同时也隐含着对新闻工作者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社会地位的追求。20世纪40年代, 中国共产党的党报式体系正式形成, 深刻批判了“无冕之王”的新闻观念。2《解放日报》多次在社论中提到:“我们党报的记者通讯员, 决不能像资产阶级报纸的记者通讯员那样, 自称为“无冕之王”, 我们老老实实自称为公仆, 我们是党和人民这个大集体的公仆。”3“光会写文章是不顶事的, 光有一套‘新闻学常识’也不够, 一定要熟悉人民的生活和人民的心, 要熟悉党的方向, 政策和工作的具体过程, 要跟党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要绝对忠实于党的意图和党的指挥。这样子, 我们才有望产生出真正合于人民需要的第一流的记者, 这样的记者不是什么无冕之王, 但是……他们却能成为很好的宣传家、教育家和组织家, 成为党在许多工作部门中强有力的助手。”4

不难发现, 这次主题为“我是建设者”的大讨论是在建党之初对新闻工作者要求基础上的一次极有价值的补充和深化, 从身份认同理论角度明确了新闻工作者“建设者”的责任, 探究了新闻工作者实现“建设者”的目标的路径, 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在社会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立足“建设者”的立场, 完成时代交付给他们的使命。同时, 作为实现“中国梦”宏伟目标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探索, 这次大讨论结合了时代精神和政策要求, 是从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内容和职业素养的角度出发进行的一次深刻检视, 为新闻人注入了新的实践动力和激情, 并以“建设性”为行动指南指导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实践, 在“中国梦”的时代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要:记者作为一种新兴职业, 奉行的多是“无冕之王”理念, 但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 随着党报体系的确立, 这一理念得到不断思考, 取而代之的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角色。2013年3月, 湖北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我是建设者”大讨论, 引起了全国新闻界的关注, 同时也引起了全国新闻工作者对记者角色认同的思考, 这种思考是对旧的角色内容的补充, 并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应结合时代精神和政策要求, 融入新的角色内容, 从而开展实践。

关键词:身份认同,建设者,新闻工作者

注释

11 特纳:《社会学的理论结构 (下) 》, 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第39页。

22 姜红:《“无冕之王”神话的建构与消解》, 2012年第3期。

33 《给党报的记者和通讯员》, 《解放日报》社论, 1942年11月17日。

角色认同论文 篇6

一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角色及角色认同

“社会角色”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指的是特定个体或群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也可以指社会对处于特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行为的期待。由此可见, “社会角色”的概念存在着“个人与社会”双重维度的界定, 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联。而“职业角色”是“社会角色”的一个方面, 表示从事特定职业的人们与其职业身份相符合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社会对其职业心理和行为的期待。由此, 我们可以依照上述界定对“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角色”做一考察。

首先, 这一职业角色具有“契约性”, 免费师范生需要以自愿为基础, 事先同政府签订协议, 享受特定的权利, 并承诺承担相应的、具有特定年限的服务义务, “契约性”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职业角色都具有的一般特征, 只不过这里契约缔结的双方是个人与国家;其次, 这一职业角色具有“政治性”, 免费师范生是特定政策的产物, 国家从某种程度上预定了免费师范生今后的职业生涯, 期待其扎根基层、投身中西部地区, 建设家乡, 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最后, 这一职业角色具有“委培性”, 国家委托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高校对签订协议的免费师范生进行教育培养, 而这种培养时间较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不同于一般的岗前培训。因此, 应从概念上注意“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角色”。

“社会角色认同”是指人们对其扮演的社会角色持一种肯定的态度, 这种认同, 既包括个体在心理上对于该角色的赞许, 也包括个体在行为上积极践履由该角色规定的行为。类似的, “低年级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角色认同”是低年级 (指大学一二年级) 免费师范生对其今后的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支持和拥护的承诺, 某低年级免费师范生积极参与由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培训活动, 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也应当视为是对于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的认同。

二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角色认同的困境

以上是对低年级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认同概念一个大致的界说, 由此可以看出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个体对于该角色的认同也可能出现一些不同一般的状况。结合我院过去一段时间低年级免费师范生教育技能训练和职前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笔者认为, 关于低年级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的认同, 目前面临着三种不同类型的困境, 这三种困境既可能单独又可能复合地存在。

1. 角色混乱

这种困境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 角色不清。有的学生不清楚国家关于免费师范生的有关政策规定以及免费师生职业角色的“契约性”和“政治性”特征, 不清楚作为一名免费师范生理应承担的义务以及肩负的责任, 也不清楚社会对于免费师范生的角色期望以及自身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等。 (2) 多种角色期望的冲突。对于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 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会依照自己对于该角色的理解做出不同的期望, 这些期望可能会存在差异, 进而发生冲突甚至对抗。如有的学生仅仅将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角色理解为“教师角色”, 有的家长将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角色理解为今后子女就业有着落有保障的“铁饭碗”, 而社会却是期望免费师范生今后能扎根基层, 扎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并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由此可见, 不同的角色期望造成的角色混乱可能使学生无所适从, 不知所措。

2. 角色懈怠

这种困境意味着个体轻视或放弃对自身角色的不断探索与发展, 对于角色的探索和发展表现出懈怠或止步不前。有的学生以为, 自己作为一名免费师范生, 未来的职业发展轨迹已成既定事实, 无需多做思量, 或以为无论自己在校修读的状况如何, 国家都会对自己的就业做出妥善的安排, 因此, 这一部分学生或对自身今后的事业盲目乐观或是对在校学习抱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 而不是积极进取, 通过进一步提升自身修养, 发展各项能力, 实现自我完善。

3. 角色拒斥

这种困境意味着排斥或敌视与角色扮演相关的一切事务或信息, 甚至背弃当初的选择, 这是角色认同困境最极端的表现形式。有的学生当初选择填报免费师范生, 并非出于自身的意愿, 或缘于家庭的经济问题, 或迫于父母的压力, 因此厌倦学业, 甚至自暴自弃, 怨天尤人;有的学生考虑到教师职业的经济收入问题, 考虑到今后需要到基层工作以及长达十年的服务期, 就对自身的前途感到绝望, 进而消极地对待学业, 甚至提前为“违约”做准备。事实上, 担心自己未来的发展, 已成为免费师范生普遍存在一个的问题, 有调查显示:有47.4%的免费师范生对未来感到忧虑, 大部分师范生担心就业环境和待遇;还有的学生刚开始并不排斥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角色, 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顺利完成课业, 因而感到悲观失望, 并对当初的选择产生怀疑和抵触, 甚至陷入恶性循环。

三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角色认同的实现

以上笔者简要分析了低年级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认同面临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困境, 而要超越这些困境, 帮助低年级免费师范生顺利完成学业, 扎根教职岗位, 却是需要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相互配合, 通力合作, 多管齐下。如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认同与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 必须明晰社会与政府的责任, 通过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宏观调控与引导、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等途径, 即从找寻破解当前普遍存在的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思路出发, 进而实现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认同;又如面对大部分免费师范生对未来教师职业薪酬待遇的担忧, 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全面提高教师待遇, 改善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工作环境, 不失为治本之策。下面笔者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论述实现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认同的两个途径。

1. 以学校正规教育内容的完善为重点

社会心理学认为, 一个完整的角色扮演的过程包括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环节, 个体要成功地扮演某一社会角色, 以上三个环节需要紧密结合, 有机地协调起来, 任何缺失和衔接不力都可能导致角色扮演的失败。因此, 要实现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认同, 克服上述三种困境, 应当始终围绕促进角色期待的合理性, 角色认知的正确性以及角色实践的有效性三个方面下工夫。

在品行教育类课程方面, 国内高校目前很少有为免费师范生开设专门性课程, 习惯的做法是由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代替, 或是交由辅导员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完成, 或是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育的针对性不足, 师德修养的质量难以量度和保证。我们应从两个方面加强免费师范生的师德修养: (1) 应当在免费师范生入学之时就向其灌输未来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 并准确地解读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的三个特点, 使免费师范生对其职业角色期待得以端正。 (2) 应当注重免费师范生的品德培养, 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将师德修养贯穿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的始终。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模范言行都是师德教育可资运用的生动的教育资源, 如陶行知的“大爱无疆”, 蔡元培的“兼收并蓄”等;应当使免费师范生受到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感染, 感受其未来职业角色的崇高性, 砥砺职业意志。另外,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师德修养也是教师职业角色扮演的重要内容。

在专业知识教育方面, 当前比较习惯的做法是让低年级免费师范生记背特定的条目、概念或公式, 这种做法枯燥乏味, 缺乏灵性, 这样的知识教育产生的刻板印象很容易造成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误解。此外, 学校大量开设与免费师范生今后教授的科目相关的课目, 种类繁多, 且部分课目的难度较深, 与免费师范生今后实际从事的教学的衔接不足。我们应当注意引导免费师范生努力从哲学的高度审视知识教育。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为例, 应当使低年级免费师范生懂得, 知识的本质无非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而教育无非是培养学生面向世界的生活能力。因此, 应当对以知识的发展标识的人类文明的进步感到敬畏, 应当由衷地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感到欣悦。这样的知识教育才能激发低年级免费师范生对知识的热爱与好奇, 以及对教师职业的崇敬, 使其全面地理解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真切内涵。

教育教学能力是影响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实践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而这一方面比较侧重的是操作性强的“硬”技术的课堂讲习, 如告诉学生如何依照特定的流程组织课堂教学等。究其原因, 是我们将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片面地理解为教学技能的教授, 既忽略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其教学能力得到磨练, 又忽略了教师教育能力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其中, 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尤为不足。如一名教师应如何在学生的注视下进行讲演, 如何同学生进行个别谈心, 如何对存在品行缺陷或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基本的帮助, 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某一课外活动, 如何有效地管理一个班级等, 这些方面的能力培养似乎很少有专门的涉及。对于大多数免费师范生而言, 除了部分学生干部, 很少有专门的机会锻炼上述能力。有不少学生将自己限定在狭小的专业领域, 将未来的职业角色片面地理解为某一专业课教学的教师, 甚至有的学生在参加模拟授课或求职面试时, 基本的语言表达显得生硬, 断断续续, 缺乏逻辑, 更不用提及语言的生动性和应变的灵活性了。此外, 当前教学能力训练方面课程设置具有短期性和集中性, 基本上是放在高年级的教学实习完成的;而为数不少的低年级免费师范生自发地通过家教、代课等渠道参与到未来职业角色的预演中, 这从实际中折射了当前高校教育实践类课程设置方面的缺陷。

综上所述, 围绕角色扮演的三个环节, 免费师范生的品行教育、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应当使免费师范生在职业角色期望和领悟中体会自我价值感, 在角色实践的模拟过程中体验自我效能感, 由此推进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实现。

2. 以免费师范生心理辅导与教育为抓手

需要补充的是, 在学校正规教育开展的同时, 应当始终注重对低年级免费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辅导, 尤其应当注意引导低年级免费师范生围绕其职业角色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这不仅关系到低年级免费师范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也与他们职业角色认同的实现息息相关。埃里克森在其自我意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中, 将处于青春期的个体面临的心理矛盾描述为“自我同一性”危机。简言之, 这种“自我同一性”就是对于“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将要做什么”的探索与回答;“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意味着自我力量的增强、自我形象的确立、自我意识的提高、自我概念的明晰。”相应地, 埃里克森使用了“延期偿付”的概念来表示青少年延迟做出对个人生活或职业的选择和承诺, 埃里克森认为, “这是在一个复杂社会,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然而, “它不仅仅是一种延缓, 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 对各种人生问题尝试着进行选择, 从而最终确定自我同一性。”由此可见, 职业角色认同是在自我探索的基础上实现的, 亦即个体在选定从事某种职业是建立在对自己的兴趣、能力等个性倾向有一个相对全面、明晰的认识基础上的。在当前, 结束高中学习的青少年很少能真正达成“自我同一性”, 亦即对自我有一个明确而全面的了解,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大多处于缓慢地自我发现和探索的阶段, 因此, 青少年的“延期偿付”已成为一种“常态”。这种情形同样适用于大多数免费师范生。

特别地应指出, “我是谁”具有丰富性和探索性, 这是青少年心理成长的普遍规律;而“我将会是一名教师”具有预定性, 这是由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的契约性和政治性决定的, 免费师范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同政府签订了协议, 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承诺, 因此, 免费师范生职业角色的确定是一般先于免费师范生的自我同一性达成的, 这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错位, 很有可能使免费师范生在自发的自我探索过程中感到困惑彷徨、悲观无措、消极懈惰或抗拒反叛, 进而导致了上述的职业角色认同的三种困境。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 低年级免费师范生关于“我是谁”的探索和回答, 同样也是其实现职业角色认同的契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达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我认知同社会期望相符合, 即自我设想的“我”和自己体察到社会人眼中的与“我”具有一致性。因此, 我们不应对两者的冲突视而不见, 使这种矛盾停留在个体潜意识层面, 相反, 应注意引导免费师范生进行自觉的自我探索, 使其体察社会对自身的关切和期望, 准确领悟和悦纳其职业角色, 努力使其自我探索的结果同预定的职业角色相一致, 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2]王鑫强、曾丽红、李森.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J].大理学院学报, 2011 (5)

[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王承绪译)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石杨、刘妤.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探析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6)

上一篇:悬挑扣件钢管脚手架下一篇:山东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