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认同理论

2024-07-12

教育认同理论(共10篇)

教育认同理论 篇1

一、高职学生存在着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问题要高度重视

1. 高职生对高职思政理论教育教学存在着不认同的信仰危机。

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不认同主要表现在突出的“知”与“信”矛盾上。“知”指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知即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里的“信”可作“信度”、“信服”“信仰”等多角度理解。“信度”指从学生的角度看思政课的理论观点、原理及它所包含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等的可信程度, 也即相不相信它的科学性;“信服”从学生内心思想情感上对具有真理性的理论内容的认可程度, 也即是否认同这些理论对社会及对自身的有用性;“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尊崇并在意识中自觉自愿地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对不少学生而言知不知是一回事, 信不信又是另一回事, 认知对他们来说问题不大, 而对理论从内心接受并完成知、情、意、信、行的心里活动过程的真正认同则就有一定的难度, 不少学生没有解决“信度”、“信服”和“信仰”的问题也即没有解决对理论的认同问题。其表现在:一是对理论内容的真实性持否定态度, 认为理论与现实是脱节的, 理论内容全是“假、大、空”的东西;二是对理论内容的真理性持怀疑态度, 认为理论的政治目的太强, 阶级性太突出, 全是为我所用, 是统治阶级实施统治的舆论工具, 无所谓科学性;三是对思政理论的指导价值存偏见, 认可它的社会价值或工具价值, 而不认可它对自身有实用价值。

2. 不解决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认同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公共理论课教学不同于一般知识类、理论类课程, 它在解决了是非判断的同时不等于就解决了价值判断, 必须通过“知”、“情”、“意”、“信”、“行”这样一个由外到内、由内到外, 不断内化、外化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因此公共理论课仅仅停留在重视认知因素上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不能在情感上认同并接受教育者的观点, 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思政课不同于其它知识类课程, 只注重知识、技术的传道、授业、解惑, 而要根据思政课本身教学目标的实现, 重在对学生进行精神生活和道德规范的价值认同教育。“认同”可理解为认可和同化, 心理学中强调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也即强调对高职生对思政理论在认知、情感、态度上的接受, 来自情感上的喜欢, 出自内心的认可接受, 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并作为外在行为的价值取向。因为当学生没有解决理论内容的真实性、真理性及指导性时, 也就没有解决理论可不可信, 值不值得学, 学后有什么用这些学习的内生动力问题, 解决不了真学真知真信的问题。这些对思政课理论不信服不认同的思想会形成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和接受时的阻抗因素。这种思想和情绪上的阻抗会表现在理论认同教育的知、情、意、信、行全过程, 使每一个过程的成效都大打折扣。认知难以深刻, 满足于一知半解;内心情感不予认同, 甚至是心存逆反;理论没有内化, 缺乏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意志力;以理论指导行为, 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信念不坚定;更难以把理论付诸实践, 落实在自我行为的价值取向上。因而若不强化理论认同教育, 解决学生真学真信真行的问题就根本不可能达成思政课教书育人的目的。

3. 加强高职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教育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的一个关键。

加强高职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教育是很好完成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任务所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应包括:反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理解、认同、接受及评价状况的认知标准;反映大学生以情感的方式进行善恶评价, 形成稳定的思想政治情绪、情感和情操的情感标准;反映大学生为了维护思想道德准则, 在行为活动中克服内外困难和障碍的毅力与能力的意志标准;反映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信仰程度的信仰标准;反映大学生践行道德规范状况的行为标准。”思想政治课是高职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 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使其理解内化的主渠道,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理想信仰教育的主要阵地。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它也事关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大问题。思想政治课的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 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传授知识、确立信念, 指导行动的三重任务的统一。它不只是解决学生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问题, 关键是解决他们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为此, 思政课老师要以解决知信行相统一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强化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认同教育。深入分析“知”与“信”矛盾存在的根源,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对理论的不信服不认同的问题, 使之从知道与理解到认可与接受, 升华为信念信仰, 成为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

二、高职生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根源有待深思

1. 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生思想信仰形成冲击。

学生决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不接触了解社会, 相反, 在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学生更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感知社会。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来自教课书和课堂上灌输的理论, 还会对社会现实进行自己的解读、选择和接受。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的多元化思潮超越国家疆域跨越制度障碍向国内扩散和渗透, 不可避免地对学生思想观念形成冲击。以似是而非的理论迷惑和腐蚀青年,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一些顽疾和陋习如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等在民主、自由、人权的外衣的掩盖下向年青一代渗透, 使青年在追求开放、独立的同时更为自我和自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国内社会环境, 随着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和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出现带给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多样化。市场经济的求利性, 会产生“一切向钱看”的诱惑力, 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的追求;市场经济的自主性, 容易产生不顾社会规范和不顾他人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 少数青年学生受此影响而追求极端的自由散漫。社会现实的复杂多变和社会行为的失范, 不仅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 也在考问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解读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变化, 回应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 成为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

2. 课程内容上的脱离实际等使其缺乏说服教育力度。

理论来源实践并能指导实践, 若理论所描述或概括的不符合现实情况, 会使人失去对理论的可信度, 尤其是一些理论上的高调恰恰与现实中的失范构成直接的背离或矛盾时, 都会影响到对理论本身的评判和信赖程度。而思政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在教材上有所体现。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在探索与发展之中, 有些原理并未成熟, 有些体制机制有待建立完善, 有些观点还存在着争议,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二是因为在编写教材及课程时过于偏重于抽象的理论原则、原理、规律, 忽视对现实矛盾的分析和现实问题的解答。课程内容往往很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的完善性, 偏重于抽象的理论原则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 而某一原则它的现实可行性如何, 怎样解释或解决社会现实矛盾却缺乏说服力。三是因为教材内容过于泛化, 如概论课几乎涉及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方方面面, 是我国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概括和高度浓缩, 受老师水平和授课时间的限制, 根本没有办法讲深讲透。

3. 教师教学的水平不高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的不信服。

教师理论功底的深浅, 教学的方式方法正确与否, 尤其是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于解决高职生对理论不信服不认同, 提升教育教学成效至关重要。学生尊其师才信其理, 只有学生心悦诚服地相信老师讲的是真话, 教的是真理, 才能解决学生对知识的真信, 对真理的信服问题。而学生对老师的钦佩和信服程度与老师自身的多种因素有关联。一是与教师的理论水平高低呈正比, 老师能否把抽象的理论讲深讲透, 能否深入浅出并轻松愉快地阐述原理讲明道理, 尤其是老师是否深入社会了解现实, 是否有正确的政治视野和辩证地分辨能力, 能理论联系社会及学生实际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引导。二是与老师的人格魅力有关, 老师备课认真, 教态端正, 精力充沛, 为人诚恳, 诲人不倦, 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感人, 所讲出的道理也会显得真实可信, 反之, 如果老师夸夸其谈, 东拉西扯, 言之无理, 这样极易使学生产生疲倦、厌烦、甚至逆反。尤其是教师自身信仰与信念不够坚定, 对学生的错误认识不能及时澄清, 甚至在课堂上发牢骚, 说怪话, 更易造成学生对他反感和对理论的不认同。三是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有关, 若教师没有采取民主的、开放的、多样的教学, 仍然坚持专制的、封闭的、单一的教学, 只重视学生的知识获得, 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来培养能力, 陶冶情操, 训练习惯, 也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四是与老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及课堂掌控能力有关, 有的教师不懂教育学、心理学, 不会采用欣赏式、鼓励式教育教学, 批评人太直白或太激烈, 不尊重人或不懂得满足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4.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成为一个阻抗认同的因素。

一是远离现实的当代高职生对政治缺乏感性认识而无意于政治。在校的高职生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物质充裕的年代, 生活在家庭幸福的环境中, 在学校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 这往往使他们以一种远离现实远离政治的方式生存, 生活中似乎没有感受到过有精神引领的需求, 学习理论完全是一种来自外在的你要我学的强制力。二是一些没有经过社会磨炼, 缺乏远大理想信仰的高职生, 不少人立志挣大钱而不是立志干大事, 因而对政治素养及德育素质的必要性缺乏认识, 感觉不到德育对于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三是也有少数学生是受到社会或家庭、社区、同辈群体中存在的不良示范效应的影响, 对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存在很多误读、误判甚至逆反, 也就无法产生高层次的对思政理论这类充实精神生活和道德取向的需求。四是受学生早期已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影响, 早先接受的理论观点与教学内容不一致, 甚至相背离就影响到学生今天的学习, 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接受与认同。总之, 如何消除学生已有的阻抗因素, 挖掘他们的潜在需求, 引领他们产生高尚的精神追求, 解决一个不是你要我学而是我要学的内生动力问题至关重要。

三、高职思政课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路径及对策思考

理论认同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 是一个不断认知、体认、感悟、认可、内化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也是一个复杂的人格塑造过程, 是从知识认知到情感体验到信仰构建到意志支持再到行为实践不断循环反复的认知、内化、认同、自我提升的过程。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路径都要指向使受教育者排除认知上的枯燥, 情感上的困惑, 信仰上的排弃, 行为上的不坚定, 激发教育对象自身去完成认知、体认和内化, 完成自我成长与超越。

1. 强化学科建设, 增强理论自身的可知、可信、可感度。

首先, 教材要贴近社会现实使其更具有可信度。理论界与教育界需通力合作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教材克服它自身存在的一些如脱离实际, 过于抽象或宏观等问题。理论要跟上变化的实际, 理论不仅能够说明实际, 而且能够指导实践, 这样才能树立“两课”的理论权威。教材定位上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思想, 文字语言上增强可读性, 使其更易于理解, 让我们的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不仅可信而且可学, 易于理解和感知, 从而真正解决思政课通常被认为的存在“假、大、空”的问题。其次, 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要注意把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 把宏观的抽象的理论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转变成微观的具体可感知可体认的知识,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放在它所解决的社会实际问题并关联到老百姓的利益得失中, 让学生明白务虚是为了务实。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主题之中。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学生感兴趣且对引领学生精神世界有益的内容重点学习, 着重点放在打开学生的眼界, 引导学生的情趣, 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2. 端正目标更新理念, 围绕以生为本开发认知主体的认知潜能。

首先, 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应是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上, 也即具有一定的眼界、情趣、境界的人。具体地说就是要培植学生积极的、健康的个性, 使他们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又有强烈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自由人和幸福人。从这一教学目标定位而言, 老师的教是确立以学生为认知主体, 设法帮助学生扫除阻碍认知的种种思想障碍, 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角色, 老师的教不是呆板地教授书本上的理论, 而是教学生怎么去理解、消化、认同理论并构建自己的价值标准, 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认真思辩中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辩证思维、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素质。学生的学更需要在明确学生目的端正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主自觉学习,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 培养自身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经历知、情、意、信、行的心理体认活动过程完成对理论的认同, 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和价值标准。其次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强化生本教育、素质教育提升理论认同教育成效。要以学生为学习认知主体, 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素质教育在于其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围绕着提升学生的素质而不是原理、原则类知识。在坚持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中, 教师的教重在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 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 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 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它要借助于多种教育教学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社会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 组织学生写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 使学生能形成和表达他们的自己看法和感受, 教师应提供有价值的评论或总结引导。教师鼓励学生把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纳入学习资源中, 挖掘学生自身认知、体认、思维等各种潜能。目的在于以此排除认知阻抗, 消解认知懈怠, 提升认知能力, 增强内心感悟。

四、提升教师素质, 发挥“亲其师, 信其道”的情感育人作用

首先, 提升教师理论及综合素质, 增强人格魅力。“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通过渊博的知识、坚定的信仰、真挚的师爱、品格的魅力,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亲切、依赖、信服。学生又会把对政治教师的这种情感喜悦、内心认可转移到政治课的学习中, 对教师的观点心悦诚服, 遵从教师的教导和顺应老师的精神指引。政治课教师要更加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的修养以及政治理论的修养, 通过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善良慈爱的品德, 锐意进取与开拓创新精神为学生作出表率, 发挥情感育人的作用。

其次,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艺术。教育办不好的原因是教学方法不好, 不是人的智慧不够, 也不是学科太难。人类天生是“乐于求知”和“恐于无知”的, 人类对于知识和学习的厌倦一定不是自身的原因, 而是由于自身以外的原因。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泯灭了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精神。高超的教学艺术能够使教育者所传导的观点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和认同。诚然,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 是教学方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升华, 是熟能生巧、巧而生变的产物。有待每位老师不断地探索与提升。

五、改善课堂教学, 强化课堂理论认同教育的教学成效

首先,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在政治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理论说教法、直接灌输法、学生参与法、讨论法或辩论法、人格感召法、情感牵引法、直面以陈法、恒中有变法等, 教师应做教学方法的有心人, 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与发挥, 努力探索出生动活泼的切实有效的形式。大胆采用专题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专题调研、项目开发等教学模式, 这多种模式讲究的都是教师当好主要引导者, 在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润物细无声中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学生要解决好学习目的动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和为我学, 作为学习主体刻苦钻研, 深入思考, 理论联系社会及自身实际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 运用现代网络媒体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多种感官感知理论, 提升理论认同教育成效。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 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课的资料, 使学生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内容, 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可为学生提供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 犹如身临其境, 增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知和情感认同, 让学生在感官的冲击下更易于接受教师传播的观点。

摘要:理论认同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 是一个不断认知、体认、感悟、认可、内化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也是一个复杂的人格塑造过程。高职生存在着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突出问题, 加强高职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教育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的一个关键。高职生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根源有: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 课程内容上的脱离实际, 教师教学的水平不高及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都是影响学生对理论认同的因素。因而要从以下路径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强化学科建设, 增强理论自身的可知、可信、可感度;端正目标更新理念, 围绕以生为本开发认知主体的认知潜能;提升教师素质, 发挥“亲其师, 信其道”的情感育人作用;改善课堂教学, 强化课堂理论认同教育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职,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仇月俄.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 2004.12

[2].张红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0)

[3].肖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 2010.3

[4].杨志兵.从社会认同的视阈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J].德育, 2010 (7)

教育认同理论 篇2

提高认同-输入输出理论的辩证关系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调查表明,学生对大学英语写作的认同程度与写作应有的作用与地位不相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由既有社会的`现实要求、考试等外部因素,也有传统写作教学本身的内在不足.文章以伯克的认同思想和学生之喜闻乐见为出发点,通过梳理、应用输入输出理论的辩证关系,探讨有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认同,在满足社会、学生的现实需求和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上取得平衡.

作 者:涂家金 仇陈红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外语系,福州,350108 刊 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4(1) 分类号:H315 关键词:认同   输入输出理论   辩证关系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教育认同理论 篇3

摘 要:本文运用社会认同理论,以杭州市L社区为个案,详细调查了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外来人口社会融入难的原因,并从打破制度壁垒,促进身份认同;拓宽社会网络,促进心理融合;运用非政府组织力量与志愿者队伍,促进群体间的融合;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等四个维度提出了促进外来人口融合的具体应对策略。

关键词:社会认同;外来人口;社会融入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41-0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寻找新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外来人口在为城市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与外来人口相关的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给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可以说,解决好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事关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除此之外,外来人口由于自身的文化习俗、观念传统等因素与本地居民存在着差异,容易与本地居民产生隔阂,继而导致了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问题的产生。有效解决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将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整个城市社区的发展。

一、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一)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塔菲尔和特纳等人提出的,通过对群体行为的研究而不断发展。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的认同作用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并且以此来研究群体间的行为[1]。

塔菲尔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人认识到自身隶属于某个群体,并且意识到群体的情感与价值”[2]。它是“群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取向和行为的体现,是一种集体观念,它是团体凝聚力增强的价值基础”[3]。劳伦斯和贝利认为社会认同“是一些诸如家庭、社交、社会地位、阶层属性、团体成员资格等的社会关系”[4]。王春光则将社会认同视为“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5];赵志裕等人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人意识到自己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区分自身与他人,同时吸收群体成员所共同的特征,使自己的特性与群体成员具有的共同特性相一致”[6]的过程。特纳和塔菲尔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加以区分,他们认为个体认同是对个人的认同作用,用以描述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而社会认同是社会的认同作用,是对群体成员共同特征的描述[7]。

总体来看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个体在社会认同中的能动作用。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假设就是,所有行为无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要所激发的。因此,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尤其关注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化之后,得到积极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并以此区隔他人的动力过程[8]。

(二)外来人口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第六条规定“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公民在“常住地”登记常住户口,在当地称为“常住人口”,到本市县外的其它地方需申报暂住登记,被称为“暂住人口”,即为“暂住户口人员”。而一般外来人口的定义是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人,指那些现居住在本市半年以上,但其户口登记在外省市的人口。

(三)资料与研究方法

本次抽样调查选取杭州市L社区作典型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在杭州市L社区居住5个月以上,年龄在18-50周岁的外来人口。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5份,剔除5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480份。共访谈外来人口50名,访谈本地居民30名。

二、个案分析:杭州市L小区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现状

(一)外来人员对杭州的印象总体很好,但是留杭意愿不强烈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中,有66%的受访者对杭州的感觉非常好,很喜欢这个城市,有17%的人认为杭州较好,而感觉一般的占17%。所以从整体来看,外来人员对杭州的印象还是很好的。但问及是否有留杭的意愿,有84%的受访者表示还不确定,而只有8%人明确选择了愿意,有8%的人明确选择了不愿意。受访者表示“看过杭州,都觉得自己老家实在是有点差了。但是,毕竟那里有家人。虽然家乡交通不便,不如杭州繁华,但是,家乡的空气很好,自己种种菜,养养花什么的,过得也挺舒服。而且在杭州就只能住这么小的地方,在家里地方就大很多了。”留杭意愿不强烈,侧面反映了外来人员融入本地居民的意愿不够强烈,这种犹豫及不确定性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层面、文化层面等各方面的融入。

(二)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互相心理接受程度高、但缺少深入交流

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交流情况的调查显示,有42%的外来人员选择了与杭州人交流较多,有25%的人与杭州人经常交流,而有33%的人与杭州人偶尔交流。但问及平时交流最多的人群,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自己学习或者工作相处的人。可以看出,外来人员与杭州人的交流多是出于学习、工作的原因。

“邻居是本地人,但是平时候也不怎么说话的,最多看到了打个招呼,问候下就好了。平时大家都要工作的,没有时间聊天,而且也没有什么事情好聊的。大家都是开了门进了屋,门一关就好了。”访谈中,受访者表示虽然和本地人群交流较多,但也坦言邻里间交流较少,最多是见面打个招呼,欠缺深入的交流。

(三)外来人员家乡情结浓厚,文化融合程度弱

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外来人员家乡情结浓郁,不论是从心理上对杭州缺少“家”的感觉,逢年过节仍会有回家寻根之举,还是从文化的维度上看,对于本地方言及本地习俗的了解程度一般,而自身对于家乡的习俗的保持程度较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都表现出来,深层次的心理融合还是浅层次的文化融合都存在着阻碍。问及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是否会回家乡时,有83.33%的人选择每次都回,而有16.67%的人选择大多数都会回去。对本地习俗的了解情况,有50%人基本了解,有41.67%的人了解甚微,完全不了解的只有8.33%的人。endprint

“城市里么过年的气氛还不怎么浓的,我们老家那里过年要多热闹就多热闹,天天都有唱戏的表演啊,舞龙的,敲腰鼓,每天都很热闹。不像这里,气氛也不怎么有。”受访者对于杭州“家”的感觉不浓厚,而家乡过节的气氛更能吸引着他们。同时,他们认为家乡的亲朋好友更能带给他们温暖与关怀。

三、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难的原因解析

(一)户籍制度壁垒,阻碍社区融合

在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上,制度上的限制和约束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制度限制是以户籍制度为主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与户籍相联系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等,这些制度限制了一部分外来人口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使那些外来人员处于“体制外”而难以进入“体制内”,牵制着他们的社会流动[9]。

我国的户籍制度影响深远,不仅仅是对相联系的制度、社会流动产生影响,更多的是对心理层面的影响。人们已经习惯性地将人分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户籍制度对于人口的流动的影响程度不断减小,同时,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群体偏见。但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仍然存在。因而,外来人口会在不自觉之中将自己与本地居民区分开来,将本地居民视为另一群体。虽然身处外乡,依旧怀着浓厚的家乡情结,保持着家乡的习俗,过年过节有着深切对家的期盼,而对流入地缺少“家”的情结。在调查中对于留杭意愿以不确定为主更证实了这点。

(二)社会网络孤岛化,阻碍心理融合

覃国慈提出,居住地的边缘化对“本地人”、“外地人”这两个群体之间隔阂的产生有直接影响。尽管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生活在同一空间,但是因为缺乏互动,从而形成“一座城市、两个生活圈子”的现象,进而导致心态上的边缘化与身份上的边缘化。李强提出,人际交往缺乏和社会网络的“孤岛化”是外来人口社会融入难的重要表现。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几乎没有任何的互动。这种交往状况将会促使外来人员可以寻求帮助的社会关系局限于原有的血缘和地缘关系[10]。

从调查的结果中我们发现,人们在生活中交流最多的人主要是与自己学习、工作息息相关的人。同时,缺乏与邻里等关系人群的了解与沟通,缺乏沟通互动的机会。虽然,在调查中,外来人员对本地居民的整体印象较好,并且相互之间交流的频率也较多,但都是基于学习工作的需要,人们之间的交流处于浅层次的互动。外来人员对于本地居民仍缺乏深入的了解与沟通。外来人员的关系网络较窄。而这种沟通的现状,导致人与人之间缺少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这将会阻碍外来人员的真正融入到本地居民之中。同时,社会网络的狭窄,对外来人员获得信息的数量、及时性、可靠性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这些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也使外来人员感觉自己被拒之门外,更加明确自己是“外地人”,导致外来人员融入困难。

(三)内群体的偏好,群体距离较远

塔菲尔提出了内群体和外群体概念。内群体就是个人所属的群体,外群体就是不是个人所属的群体,但内群体与外群体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11]。个人凭借自身隶属于某群体而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并将该群体内的典型成员的特征加诸于自己身上,以使自己的特性等同于群体内的典型成员特性的过程。

人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分类,并自觉成为自我所认定的那类群体成员。而对于自身群体的定义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外来人员将自己视为与本地居民相区别的群体。同时,当地对本地居民的一些保护政策,更加深了外来人员对于内群体的认同。出于对于内群体的偏好,提高自身内群体的地位与稳定,而与外群体保持距离,以保持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外来人员更倾向与内群体成员的交流与理解。促使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隔阂难以消除。

(四)家乡情结严重,缺乏文化融合

在调查中发现,外来人员大部分都保持着家乡的习俗,逢年过节仍旧心系家乡。对于杭州的归属感较差,家乡情结严重。同时对本地的风俗习惯及本地方言了解一般。由此我们认为,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之间文化融合程度弱,缺乏文化之间的融合。群体间缺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因而,加强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四、促进外来人口融合的应对策略

(一)打破制度壁垒,促进身份认同

社会认同是“个人意识到自己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区分自身与他人,同时吸收群体成员所共同的特征,使自己的特性与群体成员具有的共同特性相一致”。[12]而长期以来形成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二元社会体制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构成了制度性的“整体排斥”[13]。应建立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以法律法规建设为制度保障,规范外来人口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理设置门槛,使外来人口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等的待遇,进而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外来人口的各项权益,也有利于增强外来人口的城市认同。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均衡在户籍制度上相关的各种利益;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平等的权利,完善教育制度;消除劳动用工制度中的歧视,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解决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的区域转移与接续等问题[14]。

(二)拓宽社会网络,促进心理融合

有关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融合度及融洽的群体间关系不仅仅增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有利于提高外来人口对流入地的归属感与安全感,进而提高对城市的认同。社区融合是社会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外来人口对城市的认同不局限于个人相关的经济利益,更能提升外来人口对城市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的认同,从而提高外来人口投身于城市社会建设的积极性[15]。社区可以为外来人口提供就业指导、岗位培训、法律援助等。除此之外,社区可以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厨艺大比拼”等各种形式、内容的交流活动,为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让人们不仅仅只限于见面打招呼,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扩大外来人员的社会网络,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增进互动,增强信任。外来人员在交流中结识朋友,有利于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同时,互帮互助,增进友谊。endprint

(三)运用非政府组织力量与志愿者队伍,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社区应该积极运用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使外群体与内群体建立起某种联系来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融合。非政府组织以组织成员共同目为组织目标,有利于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打破原有群体间的界限,促进人际交流,共同奋斗的积极作用。社区可以通过积极壮大歌舞社团、话剧社团等,促进双方在有共同兴趣之上,积极寻找共同话题,增进交流与融合,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原本属于外群体的人员在非政府组织中成为了内群体成员。

同时,社区应鼓励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共同参与志愿者队伍中来,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大力发展公益事业,通过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动,不仅仅提升自身的素质,体现社会责任感,同时增强互帮互助,加强联系,改善群体的印象,打破群体间的界限,从而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融合,打造和谐社会。

(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

社区可以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外来人口的文化融合,如举办“端午包粽子”、“赏花灯,闹元宵”等活动,这些交流活动不仅仅让外来人员有机会了解本地的习俗,同时,也让外来人员感受到杭州浓浓的“家”的感觉。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外来人口与本地居之之间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增进友谊,减少外来人员边缘化的趋势,促成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拥有者共同的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趋于一致,有着更多文化的认同,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乐国安,汪新建.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体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0-98.

〔2〕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chapters1-3.

〔3〕Tajfel H.&J.C.Turner 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In.

〔4〕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116-123.

〔5〕王春光.新生代农村外来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74-75.

〔6〕〔7〕〔12〕〔13〕赵志裕.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J].社会学研究,2005:202-246.

〔8〕黄匡时.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理论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6):14-19.

〔9〕梁鸿,叶华.对外来常住人口社会融合条件与机制的思考[J].人口与发展,2009(15):43-47.

〔10〕〔16〕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5):147-166.

〔11〕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J].社科论坛,2009(2):78.

〔14〕王春光.农民工在流动中面临的社会体制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4):25-27.

〔15〕王章华,颜俊.城市化背景下外来人口社会融合问题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8-112.

〔16〕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5):147-166.

教育认同理论 篇4

一、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

安东尼·吉登斯 (Anthony Giddens) , 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 与沃勒斯坦、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齐名。他不但提出了世界闻名的“结构化理论”, 而且在1991年出版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提出了自我认同理论。吉登斯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上的自我认同理论对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新生教育有良好的启示。

(一) 吉登斯的现代性

区别于一般性的认同理论, 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建构的第一背景是现代性, 离开了现代性就无法理解他的自我认同理论, 这个从其理论名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的书名上可以得到最好的证明。吉登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现代性进行了界定。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 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 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 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1) 而所谓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则是指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因此, 我们可以把吉登斯的现代性简单地看做是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三大动力机制是:分离、抽离、反思。

分离, 是指时空的分离。时空分离是相对于前现代社会而言的。标准化时间的出现, 使得时间摆脱了空间的制约, 从而使得时间和空间得以分离开来。

抽离, 用吉登斯的描述就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 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

反思, 是指“思想和行动总是处在连续不断地彼此相互反映的过程之中”。吉登斯认为, 现代反思依赖理性, 但是并不屈从。制度化的怀疑是一个重要特征。正因如此, 自我的生成与构建必定是一个在现代性下完成自我和现代关系建构的过程。 (2)

(二) 吉登斯的自我认同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推进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全球化这样一个结果, 同时伴随全球化, 现代性也扩展到世界各地, 并实际产生影响, 现代性和全球化相互影响、相互推进。而这样的扩张带来了诸如风险危机、道德危机、生存性焦虑、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不过, 在现代社会这一系列问题绝不仅仅是社会问题, 从个体的角度看, 这些是涉及个体生存境遇的重大问题, 在此大的环境背景下个体如何生存?其实就是现代性如何影响个体, 个人如何适应现代性。

吉登斯的自我认同正是建立在现代性理论的基础上的。吉登斯认为, 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基于现代社会和个体生活经验之间关系的反思进而找到自我与社会关系合理定位的过程, 而这样的问题在传统社会并不存在。在传统社会个体依据稳定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找寻成长的坐标, 或者说用传统的时间空间事件构成的网格定义了个体的成长。但是个体在现代分离的时空中经历“不完整”或者“不连续”的成长过程, 个体面临更多的判断、选择、抉择。而在这个判断选择的过程中, 传统的规则都失去了意义, 个体判断选择的更多标准是时空分离甚至分裂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 个体内心的痛苦挣扎、反思、重新构建成了一种常态。这个过程是个体和社会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 在现代社会个体的选择更多, 表达途径更宽泛。规则、权威、制度通过日常生活塑造个体, 个体以本体安全为依据进行抉择, 用反思进行自我建构, 反过来影响社会的发展。这是对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路径的一个简单表达。

二、新生教育的理论思考

置于现代性背景下的自我认同分析给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以很好的启示。教育实践活动其实就是主体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对客体施加一定的影响, 同时受到客体的影响并作出调整和改变, 最终实现主体和客体相互和谐的过程。 (3)

(一) 自我认同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大背景下分析自我认同对新生教育的最大启示就是我们必须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对新生入学教育进行方法论的思考。在吉登斯的话语语境中, 自我需要在日常实践活动中把握现实, 而对学生而言, 学校是学生实践活动的第一场所, 因此应该是学生获得自我认同的第一场所。要让自我认同渗透到新生教育中必须考查学生活动的场所———学校。在吉登斯看来, 其实自我认同并不是对个体特殊性的认识, 自我认同更多的是需要建立个体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性的场域中找到个体的坐标, 进而实现在现代性下的自我认同。具体到新生入学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找到个体和学校之间关系的过程。环境认同笔者认为应该考虑两个方面的环境, 第一是大环境, 也就是学校;第二是小环境, 包括班级和宿舍。

吉登斯现代性推动机制给我们分析学生活动主要场所———学校的启示是:真实、反思。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学生聚到一个新的既陌生又熟悉的场所, 说陌生是因为对众多学生而言, 这个现实的环境是陌生的, 说熟悉是因为每个学生都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对大学的印象。高校新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学生尽快熟悉环境, 认同环境。

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 各大高校的必修课是对本校的介绍。但是, 以笔者所见范围众多高校在对学校的介绍过程中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的真实, 亦学校光鲜亮丽的一面。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候从学校的历史到现在, 学校光鲜亮丽的一面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展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但是, 这样的展示所站的角度和层面是学校, 没有考虑个体, 往往难以达到深入持久的效果。因此, 笔者以为, 在展示学校的时候, 真实, 反思, 甚至某种程度上的学校缺位恰恰能留给个体自然认同的空间。

在对学校分析时, 每一个从事新生教育的工作者的第一态度和最重要的思维视角是真实。真实地展现学校光鲜的历史, 真实地还原学校在发展史上的曲折甚至是错误。在此基础上反思学校的现在和未来, 教育工作者无需担心权威的旁落。在现代性的话语语境下权威旁落几乎是必然的。学校的历史、曲折甚至是错误不由“官方”渠道真实展示, 小道消息满天飞 (网络信息时代几乎没有不透风的墙) 的时候, 是真正权威旁落的时候。在反思的同时, 可以适当地让学校主体缺位, 留给学生自我构建的空白地带, 从而激发个体在这一环境中填补的欲望, 而实际上个体填补缺位缺位主体的过程, 正是个体对学校的认同过程。

如果说学校认同是让个体找到一个大家的话, 那么班级等小环境的认同则是让个体找到一个小家, 从而进一步明确自我的位置。目前普遍的小环境教育认同的一些基本做法是规则、目标、文化等。如制定班级公约、宿舍公约等。但是, 在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在目前的小环境教育中同样存在失真的情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流水般的学生铁打的规则。在有学生之前先有规则, 用规则塑造这恰恰是现代性下自我认同的一个表现, 但同样是在现代性的作用下, 先于个体的规则往往带来信任的缺失, 所以如果个体无法在这个规则下找到自我的空间的话, 带来的则是更大程度上的焦虑、不信任等情绪。

笔者认为, 如果把班级看做是一个个体的话, 则同样也存在班级和学校环境之间的认同问题。因此, 用来塑造个体的规则在不突破大环境的前提下, 由个体生成的规则, 再以个体生成的规则为个体, 实现小家与大家之间的认同。进而我们得以实现个体对小家的认同, 小家对大家的认同, 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认同。

(二) 确立认同的本体安全因素

正文笔者开头所述, 教育是一种主体对客体施加影响的活动。而影响程度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客体的接纳程度。从新手入学教育的角度看, 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既取决于影响手段的高低, 又取决于新生的接纳程度。而就当今情况看, 新生对包括入学教育在内的所有的教育的接纳程度和当代大学生的本体安全意识有密切的联系。本体安全是现代性背景下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个体角度结合新生入学教育, 笔者以为身份认同和专业认同是影响本体安全的两个因素。

1. 身份认同

中国的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幅度提高。目前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经接近3000万, 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更是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笼罩在大学生头上的精英光环渐渐褪去。尤其是一些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省份更是出现了所谓“博士生一走廊, 硕士生一礼堂, 本科生一操场”, 随便扔个石头都能砸死几个大学生的情况。

社会对大学生的观念变化似乎没有跟上我国高等教育变化的实际, 对大学生依然抱有极高的期望, 大学生, 天之骄子, 国之希望。但是, 当巨大的期望带来巨大的失望的时候, 对大学生的观念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 大学生迷失的自我, 带来的是飘忽不定的行为。一方面潜意识里面大学生把自己视为社会精英, 以考上大学为荣, 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值, 甚至还有一点点的高傲, 另一方面在无情的社会现实的打击下, 尤其是扩招后的就业压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价值取向及自我价值实现途径的多元等因素的影响下, 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 体无完肤的自我否定。这其实是个体本体安全得不到保证的一个重要表现。也就是吉登斯认为的在晚期现代性背景下的个体无意义感。缺乏客观可靠的自我感觉, 本体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因而任何的教育都无法有效进入本体, 形成实际的影响。

2. 专业认同

专业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说身份认同是找回自我的话, 那么专业认同 (4) 就是对本体安全的外部保证。也就是, 如果无法获得其赖以生存的手段的话, 本体安全就失去了支撑。在学校里不乏这样的好学生, 他们聪明好学, 勤奋刻苦。但是他们却越勤奋刻苦越迷失自我。其原因之一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所以什么都干。但是, 结果往往是画了无数个圈, 却不知道哪个圈是自己的, 因为他们找不到圆心, 他们什么都不想学, 什么都不想干。出现这样的现象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专业不认同。对大部分学生而言, 好像已经在大量的就业以后专业不对口的社会现实默认了专业不是吃饭的工具。但是, 我们必须认识到吃饭需要专业。缺乏了专业, 缺乏了生存的技能, 本体安全则失去了保证。

专业不认同的原因有很多。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和教育体制偏差的因素, 也有人的因素。在专业选择前对专业的不了解, 在专业确定时被动, 在专业选定后逃避。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任何关于专业选择的教育, 因而学生也好, 家长也罢, 都缺乏专业选择的相关知识, 同时缺乏了解专业的能力和途径。所以在专业选择时候很多学生和家长的选择依据是专业人士的意见, 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到了学校以后无法找到圆心或者逃避。

这些笔者就不再探讨了, 因为在目前教育体制下, 绝大部分学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 或者说只能是将错就错。我们强调专业认同, 不一定是要求学生在本专业上的认同, 我们强调的是要有专业, 不过我们还强调, 这个专业也只能是在大的环境背景中选取了。按照吉登斯的理论, 引导学生实现专业认同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 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对专业进行分析, 让学生了解专业, 让学生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我们不否定传统教育模式下权威引导、典型影响的重要性,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 对具体的个体而言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条, 也就是适合他的道路才是能帮助他走向成功的道路, 但是走向这条道路的基本前提是个人要认识自我。在吉登斯看来, 自我认同最终体现为自我解放, 如果我们把个体的成功看成是个体自我解放的一部分元素的话, 那么认识自我则是获取这部分元素的起点。事实上, 我们可以发现, 现在大学许多课程承担专业知识的传授, 而非实用性技能的传授, 因而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学这个有什么用的想法。

(三) 对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注意事项

第一, 在理论研究时, 注意对包括现代性在内的吉登斯的其他理论的整体解读。吉登斯自我认同的理论是建立在现代性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仅仅以现代性为基础恐怕无法理解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的全部。第二, 在教育实践中不能放弃传统的教育模式。我们必须了解两个基本事实, 即吉登斯理论的产生基础和中国优秀的、强大的传统文化。因而在教育实践中, 如何把吉登斯现代性条件下的自我认同与当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注意的问题。第三, 我们要注意的是在理论和实践中不能将这一理论错误走样的执行成环境决定论, 从而忽视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是一个个体和环境之间不断调适, 进而明确个体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充分调动起, 否则根本无法完成自我认同。

三、结语

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给了我们新生入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启示。但是, 我们必须承认如何改变目前新生入学教育的窘状, 这是一个更广泛范围内的社会问题, 大的社会环境的建构, 社会整体认识的转变, 就业环境的改变, 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等都是有效进行自我构建的条件。

摘要: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新生教育, 为学生的大学生活开个好头, 提供支持是高校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作者从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出发, 结合自身工作实践, 谈谈对新生教育的看法。

关键词:吉登斯,自我认同,高校新生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亮.反思性、结构性与自我认同——对吉登斯的反思性与自我认同思想的再思考.理论月刊, 2010 (2) .

[2]贾国华.吉登新的自我认同理论评述.江汉论坛, 2003 (5) .

五个认同教育心得体会 篇5

近期,我校开展“五个认同”系列教育活动,大家都收益颇丰,对于我党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对于未来我们所肩负的国防使命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对于所需学习的知识与本领有了更多的渴求感。

本次活动学习了共产党的历史,对于曾经的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有了系统的学习以及更深的了解后,不禁被我党的革命先烈们为了实现心中的信仰,所付出的努力、所经受的苦难、所牺牲的一切,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中不禁疑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信仰,可以赐予了革命战士们如此强大的、不可战胜精神力量,追寻着这个疑问,我心中的种子悄然发芽。今天,心中的种子已然破土而出,我将跟随革命前辈们的脚步,从他们手中接过他们用鲜血染红的旗帜,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做好中国的教育事业。

在本次 “五个认同”活动学习教育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更感受到了肩膀上所肩负的国防使命的沉重。我们教师要加强“对于红色历史的学习,不仅是要让我们铭记那段曾经的革命历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积蕴深厚的红色文化里吸收营养,镜照历史对比现在,将具有优良传统的“红色基因”深植于己身。正视自己的一切,结合当下不同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强化自身,才可以做到在继往开来的征程上扬帆起航。”在会后,我激动的热血久久不能平息,历史永远 1 不应该被短暂的安逸所冲淡,尤其是革命先驱曾经为之抛头颅、撒热血。为了深化本次教育学习,加之个人兴趣使然,我阅读了《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一书,本书借由“追寻中国共产党历经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百年复兴历史的根脉和起点”展开全书,进而带领读者感悟信仰的力量。

通过阅读这本书,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信仰若山

在凄风苦雨中诞生的共产党,身上没有任何幸运的光环,等在她面前是不尽的坎坷和苦难。最初,我党只是一个50多人的党,面对着无穷无尽的坎坷与苦难,革命先驱们含辛茹苦、不畏艰辛,终于通过不懈的努力,使这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那么到底是什么在支持着他们?我认为,是他们对于共产党的信仰,他们始终坚信只有共产党才可以拯救中国;只有共产党可以挽救万民于水火中;也只有共产党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怎么可能经受住巨大的牺牲考验;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朱德元帅怎么会决定抛弃高官厚禄,去参加共产党;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如何会走完。信仰,对于现在的我们也是最为重要的,身为国防生,我坚信中国共产党可以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我们的信仰,忠诚于信仰,即忠诚于党。正如习主席所说:要 2 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是的,忠诚于我们的信仰,忠诚于党是我们的灵魂,一个人是不能没有灵魂的。作为一名军人我们就更不能失了魂,失了魂就变成了行尸走肉,变成了任人摆布的傀儡。所以,忠诚于党、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我们不仅要有,更要铸强、铸牢!

二、不仅要武装身体,更要武装自己的头脑

我们要有随时献身使命、敢于牺牲的觉悟,但不能做无谓的牺牲。纵观历史,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具有大智慧,他们善于思考,绝不拘泥、接受改变,有着否定与创新的勇气。上了井冈山的毛泽东一路走一路寻,摸着石头过河,最终,凭借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敢创新路的魄力,终于探索出了这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始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照搬照套别人的经验,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要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路难,寻路更难,我们不得不佩服主席的大智慧,当然这并不是一次偶然与运气的垂青。原因在于毛主席认识脚下大地的特点,熟悉中国的国情,善于思考,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发现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也敢于改变,敢于去发现真正对的道路。知识与本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来获取,这即是在武装头脑。著名的游击战术“十六字诀”,便是毛主席向井冈山上的绿林好汉们讨教后,与朱德同志一起总结得出的。

三、要有血性

共产党革命的胜利,除了依靠杰出的领导者们以外,离不开的便是前仆后继的革命烈士们,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面对一切敌人绝不退缩的决绝,坚守阵地时,哪怕是拼尽一兵一卒也决不退缩;攻克坚堡时,哪怕是手举炸药包,也要为冲锋的同志们开辟道路;隐忍埋伏时,哪怕是烈火焚身,也绝不多吭一声、多动一下。身为一名军人,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一股血性。军队就是用来打仗的,是用来打胜仗的,正如习主席所说:战斗力是军队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都是热血男儿来参军,血性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我们的血性并不能因此磨灭,不仅要有狼一般嗜血、凶狠,更要学习狼的隐忍与坚韧。随时的做好一切准备,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在平时,血性代表的不服输,是崇尚荣誉的那种热情与朝气,要不断地拼搏向上,勇攀高峰。

教育认同理论 篇6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教材主要以原汁原味西方文化素材为主, 课堂母语文化输出表达机会少, 导致学生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薄弱, 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尝试通过系列母语文化专题作业和网上与母语人士互动的方式, 激发学生母语自豪感, 实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多元互动、多重认同、及协同发展, 以弥补解决上述问题。

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来看, 每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的重担, 更多的是落在年轻人身上。这是关系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发展精神动力的关键问题。目前不少年轻人熟悉西方的情人节, 却对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不甚了解, 更别说用英文流利地向外国友人介绍这一传统节日, 这说明年轻人在文化继承发展方面任重道远。

从汉语影响力与地位看, 当今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经济体,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汉语语言文化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世界范围掀起了一股汉语学习热潮。孔子文化学院随之在世界各地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应顺应这一潮流, 与国家的“走出去”文化发展思路同步。

2 主要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从母语文化的作用、文化因素、教材编纂与大纲制定方面, 对目前英语教学忽略母语文化导致学生表达力薄弱的问题进行了前期研究。比如袁芳 (2006) 对母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做出了阐释, 外语学习应树立知己知彼的文化观, 使外语教学成为传承中外优秀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张为民、朱红梅 (2002) 指出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就大纲制订、教材编纂、课堂教学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马冬虹在 (2007) 指出国内教材主要介绍目的语国家与文化, 母语文化教学处从属地位, 外语教材“进口多, 出口少”现象突出。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出现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逆差”。必须扭转这种逆差, 解决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

3 文化认同

全球化对各国社会经济包括教育在内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各种力量参与其中, 因此全球化应是一个多样化、多元化的过程, 而不是单纯的同质化同一化过程, 否则丰富性多样性遭到破坏, 其必然失去活力。韩震 (2005) 指出, 全球化进程绝不是某种文化主导或代替其它文化的过程, 而是所有参与其中的文化体重构性互动的过程, 进行包容性多重认同重构过程。那么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协调母语文化认同与目的语文化认同的关系?如何解决跨文化交流中语言与文化的表达力问题?

认同是一个社会心理学过程, 在价值、标准等方面, 将他人与群体的社会角色同化并内化的一个过程。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 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过程。冯天瑜 (2001) 解释文化认同为一种文化价值判断。即社会或群体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亨廷顿曾指出, 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 可以回答“我们是谁”的问题。文化认同可以通过这些象征物得以体现。因此跨文化交流中, 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认同必须协调统一, 否则就会带来认同危机, 或者导致此强彼弱的问题, 导致语言能力发展失衡, 正如我们学生的母语文化英语表达力薄弱的难题。

4 多元互动

认同是在与他者的互动中形成的, 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比较会使得个体面对异质元素和文化, 产生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跨文化交流过程中, 就会产生文化认同的需要, 就必然面对母语文化认同和目的语文化认同的问题。否则, 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交流是肤浅的, 不可持续的。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 就是在母语语言文化、价值观念等的认同过程基础上, 目的语文化认同的过程, 这是一个复杂动态多维的过程。语言学习必须兼容两种文化的多元互动和协调发展, 不应该厚此薄彼。因此, 教师必须充分创造机会进行两种或多种文化的表达、互动和认同。

对于文化认同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有两种观点, 此消彼长和相互独立。Lambert (1974) 指出学习者自我认同的两种变化:“削减性” (subtractive) 和“附加性” (additive) 。前者认为一种身份认同过强会削弱另一种, 削减性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认同被目的语文化认同所取代。后者则认为两者彼此独立的。附加性学习者在获得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归属的同时, 母语和母语文化归属也得以保持。笔者则认为, 在文化认同的理论框架下, 最理想的模式是教师创造充分语言与文化进行互动表达的机会, 在表达交流中实现思想与文化的碰撞、交融、包容, 提高语言输出的能力与质量, 最终实现多元文化认同的目的。这样既可以提高母语文化素养, 又可提高目的语表达能力, 最终解决母语文化英语表达力薄弱的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兼顾母语和目的语认同, 实现多重认同, 切实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5 结语

跨文化交流是双向、多维、动态、开放的。任何单向、一维的交流都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尊重彼此、互相包容、互相欣赏、建构平等交流的文化观, 引导学生建立客观批判独立的多元文化观。在全球化语境下, 学习者同时具有兼容并蓄取长补短高屋建瓴的国际视野, 既认同母语文化, 又客观批判地认同目的语文化。只有这样, 学习者才能游刃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交流当中, 推进世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融合。外语才能真正成为传播传承中外优秀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才是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终极目的与境界。

参考文献

[1]Lambert, W.E.Culture and language as factors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In Aboud, F.E.Meade, R.D.eds.Cultural Factors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C]//Bellingham, Washington:Fifth Western Washington Symposium on Learning.1974.

[2]袁芳.母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J].外语教学, 2006 (9) .

[3]张为民, 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1) .

[4]马冬虹.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5]韩震在.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 2005 (5) .

教育认同理论 篇7

关键词:需求层次,职业认同,辅导员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同是其获得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激励因素,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特殊群体, 长期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 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辅导员工作现实的诸多复杂因素导致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弱化, 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某些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 严重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也影响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因此,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价值体系共存的社会背景下, 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尤为重要。

本研究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 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现状和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探索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途径和方法,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工作, 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及表现

目前国内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研究刚刚起步, 且是基于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基础之上。 国内研究者对职业认同的研究普遍认为, 职业认同是心理学概念, 是个体对于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及肯定性评价, 一般分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六个维度。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所从事职业各方面特征的积极感知和认可程度[1]。 有研究表明, 高校辅导员总体职业认同较低, 明显低于高校专职教师和机关管理干部[2,3,4]。 对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程度的研究表明[5], 职业期望、职业认识及职业情感相对较高, 职业意志相对最低。 辅导员性别、专业对职业认同影响不大, 而学历、从业年限及职称对辅导员职业认同有一定影响。

辅导员职业认同是辅导员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 是提高高等学校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 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固基石。 但从辅导员工作实际来说, 一方面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承担相应的思政教育教学工作, 一方面要处理各种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与服务, 必须同时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 个人付出与收获相对不平衡。 与高校专职教师相比较而言, 辅导员事务更为繁杂琐碎, 容易让人丧失工作激情, 且面对着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团委及教务等部门的多头管理, 导致辅导员逐渐出现职业倦怠情况。

二、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辅导员职业认同不佳原因分析

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的《人的动机理论》 一书中提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 (社交需求) 、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 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在同一时期内, 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求, 任何一种需求都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求的发展而消失, 各层次需求是相互依赖和重叠的。

(一) 生理需求层面。

需求层次理论指出, 包括穿衣、吃饭、住宅、医疗等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高校辅导员大都是年轻教师, 职称低、资历浅、进校时间短, 工资收入偏低。 不少高校辅导员不属于正式编制, 福利待遇与正式教师有明显差别。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辅导员虽然具备教师身份, 但因工作时间被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牵绊, 很少有时间钻研思政教育教学工作, 科研水平也普遍低于专职教师, 职称评审一般晚于专职教师。 另一方面, 辅导员虽然具备干部的管理者身份, 但是与真正的行政干部相比, 待遇差距较大, 职务晋升机会不多。 另外, 各高校专职辅导员配置数量严重短缺, 很多高校评估辅导员配置情况时, 辅导员的总数除一线专职辅导员以外, 还将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及不直接参与学生管理的相关学生工作处、团委行政人员计算在内。 但在实际工作中, 直接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的仅是一线辅导员。 因此, 这样的评估统计可能与教育部建议的比例差距不大, 但实际工作中很多事务工作和压力全部在一线辅导员。 承担的工作量巨大而收入报酬及福利待遇较低是目前辅导员生存的真实现状。

(二) 安全需求层面。

高校辅导员群体的学历一般以硕士为主, 相当一部分人将此工作看做过渡时期的跳板。 有部分人出于与其他同等学历高收入人员的横向比较, 认为辅导员工作事多收入少, 造成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 此外, 高校辅导员角色日趋多元化, 工作更趋向专业化、多样化、社会化发展, 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娴熟的工作技巧, 而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专业背景各有不同, 有相当部分辅导员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 工作中找不到抓手, 思路不够清晰, 甚至打不开局面, 辅导员产生心理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 工作收不到实效, 得不到学生尊重, 久而久之丧失工作热情, 降低职业认同。

(三) 社交需求层面。

从职业认识看, 辅导员的职业身份并未取得专职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的普遍认可, 普遍认为, 辅导员就是服务人员。 从事事务性工作, 不是专业性、技术性人员, 任何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是辅导员的事。 因此, 辅导员承担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 如:日常管理、宿舍管理、评奖评优、党团工作等,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身份被弱化, 普遍缺乏归属感, 从而导致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身份和地位产生怀疑。

(四) 尊重与自我实现层面。

马斯洛认为, 社会中的人有自我尊重和被别人尊重的愿望和需求。 辅导员群体大多是青年教师, 刚步入工作岗位, 工资收入低, 职称低, 在与外界的交往和沟通中, 使得辅导员对自己缺少自信, 认为未被社会所认可, 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较低。 此外, 就工作本身来讲, 辅导员很多时候是协助其他部门工作, 真正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探求学生成长规律的时间较少, 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见效周期长、成果无形化、工作无法量化评价, 即使全身心地投入也很难看到明显的效果, 较多的付出很难得到相应的显性回报, 成就感不易显现, 导致职业认同感下降。

此外, 在高校环境下, 辅导员作为教师身份, 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在科研上有所突破, 但一方面, 由于辅导员不一定具备思政教育的专业背景, 欠缺学术经验, 另一方面, 辅导员被繁杂的事务工作牵绊, 在科研工作上投入时间不足, 导致辅导员在竞争激烈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课题申报方面毫无优势, 科研成果缺乏, 影响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三、提高职业认同的对策与思路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 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 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因此, 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认同要从辅导员最基本的需求入手, 然后层层深入。

(一) 创造利于辅导员发展的政策环境, 提高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一方面,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发展及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形成,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比如独生子女问题、心理问题、职业发展问题、价值观问题、恋爱观问题、网络问题等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 多数高校辅导员配备远远不足, 师生比远低于教育部要求的1:200的比例, 多数辅导员长期超负荷工作, 往往忽略自身的学习提高。 因此,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可以有效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 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有力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 要建立健全培训、进修的长效机制。 现有的高校辅导员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各异, 大多数未经过专业化教育和系统培训,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辅导员培训制度, 是弥补现今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低的最有效的途径。 将辅导员个人职业培训纳入辅导员队伍整体发展规划, 通过对辅导员个体的培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满足辅导员自我实现需求, 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提升职业认同度。 其次, 在职称评审上, 建议专门设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系列, 可以设立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高级辅导员、特级辅导员, 充分考虑辅导员队伍工作实践性、事务性、任务繁重性等工作特点和实际, 根据学历条件、工作年限、学术科研成果等条件进行考核晋级。

(二) 建立激励机制, 满足各层次需求。

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调节辅导员、专职教师和机关管理干部等几支队伍的收入分配, 譬如工资、奖金、酬金、加值班费、科研费、交通补助、通讯补助、学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和资助等, 尤其应该考虑辅导员经常需要加班和值班等情况, 保证其收入标准不低于校内其他人员的工资和待遇。

为了从精神上对辅导员进行激励, 增强职业认同感, 高校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辅导员评优、表彰, 给予其精神上的奖励和激励, 增强队伍的光荣感、使命感和成就感。

发展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是决定辅导员职业是否具有吸引力的最重要因素, 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培训制度, 如提供各种专业培训和报考职业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的机会, 鼓励辅导员进修学习, 攻读高层次学位, 制定相应的出国培训制度等, 学校还应为辅导员提供承担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的机会等。 除此之外, 应建立符合辅导员工作特点的职级、职称晋升的通道, 建立单独的辅导员职称评定体系, 让辅导员像教师一样只要努力, 总会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 专业化的发展并不否定辅导员发展方向的多元化, 辅导员的发展, 其中既有沿着职业化发展阶梯循序发展的专职队伍, 又保持灵活的流动机制, 学生岗位锤炼过的辅导员同样是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后备力量的重要渠道, 学校应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选拔合适人才, 安排他们到适合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上, 为辅导员职业发展建立多项畅通的“立交桥”, 形成良好的职业晋升渠道, 为辅导员的自身发展创造条件, 满足辅导员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苏丽萍.江苏省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0.

[2]张淑梅.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3]方明军.我国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9 (7) :56-61.

[4]周广军.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教育认同理论 篇8

一、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性质和职能的规定

关于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性质的分析, 学界有一种观点, 认为马克思主义仅仅将国家视为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暴力工具。相反的另一种观点是, 西方学界有人极力淡化甚至忽略国家的阶级性质, 提出超阶级的中立论。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既不是单纯的阶级论, 也不是超阶级的中立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 国家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首先, 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国家的阶级实质:“国家不是从来就有, 历史上存在着不知国家为何物的时代。国家随着阶级的分裂而成为必要, 是历史的产物。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是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随着阶级被消灭而自行消亡。”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其次, 马克思恩格斯也非常关注国家的社会性。从起源上看, 恩格斯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 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 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 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 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 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1]在这段话中, 恩格斯指出了国家的两种性质:一方面国家产生于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 是阶级统治的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国家还是社会冲突的缓和者和社会秩序的提供者, 它具有某种超越于阶级统治的独立性。只不过, 在国家产生之初, 国家的阶级性是绝对主导, 社会性极为薄弱。

在职能上, 恩格斯指出:“国家具有社会管理职能, 这种职能要服从于政治统治职能, 同时, 社会职能是政治职能的前提和基础, 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2]

原著文本的许多地方都表明,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对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都非常重视。在地位上体现为强阶级, 弱社会。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也随着国家形态的演变而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总趋势:人类文明越发展, 社会越进步, 国家的阶级性和政治统治职能越减弱, 相反国家的社会性和社会管理职能越增强。

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 生产力较低, 国家的发展水平也比较低, 这时期的国家的性质主要体现为阶级性, 而没有比较明显的社会性。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 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手段是赤裸裸的剥削。尤其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初, 阶级差别极为明显, 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国家的职能以政治统治为主。

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尤其在二战以后, 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干涉日益广泛, 由国家兴办的巨头企业越来越多。同时, 国家在其它一些领域也担负着全社会的公共职能, 如兴办学校、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从事环境保护、卫生保健、市政建设、提高和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创办社会福利和救济事业以及养老失业和医疗等各种保险, 有些国家甚至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各种新情况都说明, 在普遍的层面, 国家的社会性已经得到了明显加强。这在根本上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 社会各阶层力量不断壮大, 并且出现多元化分散化的特点。不过这些变化并未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性质, 这些国家扩大社会管理职能, 更多地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为社会上层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

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真正发生根本变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前者依然存在, 但正在逐渐退居比较次要的非主导的地位;后者的重要性和作用正在得到充分的体现。到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 人们的阶级差别逐渐消失, 国家已经演变为一种单纯的社会管理机关, 只具有社会性, 这意味着作为阶级统治工具存在的国家的自行消亡。国家的性质和职能在到目前为止的人类历史中的演变基本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的一般趋势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阶级社会, 国家的阶级性始终占据主导,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度阶段之后, 阶级性的主导地位逐渐被社会新替代直到阶级消失。

再看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 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作为阶级整体的剥削阶级不复存在, 阶级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 统治阶级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统治阶级的事务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事务。这表明当代中国的社会性已经在主导地位, 国家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国家的性质和职能的变化, 关键是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坚持了这一原则, 而我们更不能死抱着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做断章取义式的解读。

国家发展至今, 它的阶级 (阶层) 基础明显扩大, 并且这种发展趋势会一直延续下去, 国家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能代表全体民众的利益。这为公民认同国家提供了可能性。

二、国家建设与国家消亡

历史不断前进, 马克思主义也需要不断发展。在全球化时代, 国家在对内对外的重要性和作用仍然不可替代, 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国家建设。但国家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消亡思想不是相冲突的。国家消亡是总的过程和趋势, 而国家建设仍然是处在这个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反国家的学说, 而是客观科学地分析了国家的产生和消亡的过程。而实际上, 人类向着“自由人的联合体”阶段的迈进客观上这也正是国家的消亡过程。在这之中, “国家”的扬弃是必经之路。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上, 国家自主性的发展也是一个阶段的必然趋势。这就为公民认同国家提供了必要性。

基于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加强国家认同建设, 提高公民的国家认同感, 必须坚持遵循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170页.

教育认同理论 篇9

几乎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宗教便开始以各种形式与人类相伴相随。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处在“人的依赖”之中,面对陌生而又神奇的大自然,面对各种灾难和疾病,人类在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前提下,开始将对自然的敬畏升华为对神灵的敬畏,于是宗教开始大行其道;及至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时期,随着人类利用科技征服自然力量的增强,人类的主体性也在一步步膨胀,由“人的依赖”步入到“物的依赖”时代,人类能够自己主宰命运,于是便“杀死”了上帝,宗教走下了神圣的灵堂,开始以世俗化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但是,不管是供奉在大雅之堂之上的神灵般的宗教,还是近现代以来的融入日常生活中的世俗化宗教、电子宗教,其对人思想的直接或间接控制却始终如一。与之前学者多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民族学、宗教学、政治学等学科关注宗教的制度控制、组织控制和思想控制不同,本文以群体传播的视角,结合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沉默的螺旋”来探讨宗教对其信徒群体的舆论控制和意识形态控制及其带来的群体认同,并揭示这种意识形态化的控制一旦被不当利用所带来的群体极化和宗教的异化。

二、“沉默的螺旋”与“螺旋”的沉默

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而每个具体的人的生命历程即是传播的历程。在传播历程中,各种传播主体自然而然会通过各种声音来表达其内心世界的各种诉求。但是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传播行为却受到社会环境的各相关因素制约,所以在某个特定的传播环境之中,社会在经历了大众媒介的“累积(媒体信息在跨媒体渠道和一段时间内重复)”、“和音(多种媒介长时间呈现同质性内容)”与“公开效果(意见气候中强势观点的广泛传播)”之后,某种声音会不断上升、扩大、强化,成为舆论场的主导性声音;与此同时,与之相冲突的声音在害怕被孤立的心理因素下不断下沉、缩小、弱化,成为舆论场的边缘化声音。在这种舆论场的声音交响之中,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呈螺旋变化的传播现象,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将其称之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如图1所示。

“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了舆论产生的主要形式,揭示出在一个有着固定的传统、道德及特殊规范的领域内,如果一个人不想被孤立,他就必须表现和适应舆论中的意见和行为态度。而已有的秩序之所以能得以存续,一方面是因为个人对被孤立的害怕和对被认可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共性担负类似法庭的重任,使我们遵循业已形成的意见和行为态度[2]。受众正是在“大多数人的意见(即舆论)”所形成的舆论的无形压力下,出于对“被孤立的恐惧”而有意或无意地对“大多数人的意见”产生了顺从,人们的思想由此受到了社会主导舆论的控制。

相对于宗教信徒对于宗教的信仰而言,笔者认为,该理论所突显出的传播的强效果论,在群体传播中,尤其是在宗教这一特殊群体的传播中,受众的这种对社会舆论的顺从与宗教信徒对于宗教信仰的信从,即群体认同,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作为一种由超血缘、超地缘、超种族、超经济、超阶级的个体所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宗教信徒群体与其它社会群体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以群体成员共同的宗教信仰和共同的宗教感情为基础形成的[3]。而这种共同的信仰与情感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宗教对其自身存在的本质及其群体行为方式的神圣化解释与强有力规范的约束。例如,它将信徒们所信仰的对象解释为一种主宰一切的超越尘世的神圣力量;将其群体努力的目标解释为在于来世、彼岸和永恒的至福;将其种种群体规范和等级制度解释为是出自神意或神的启示[4],如此种种,借以说明现实社会“何以是其所是,又何以不是其所是”,由此而使得一切都变得富有神圣的意义。同时,这种宗教性的意义解释系统也赋予信徒们所期盼的身份认同,肯定其人生价值的意义,使得他的那种以承担某些角色为基础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存在获得人间力量与超人间力量的双重认可,并由此而获得可理解性,从积极方面增强了信徒对其信仰宗教的认同。

这种认同的意义一旦获得神圣性,便意味着它具有不可冒犯的权威性与规范性,再加之每个宗教组织在其内部实行严格的科层化,制定严格的教义、教规,这些规范化的管理与信仰的崇拜和图腾崇拜及周期性的宗教仪式一起,通过长时期的“累积”、“和音”与“公开效果”,使宗教信徒在对其宗教信仰崇拜的同时,也会出于对神的惩罚的畏惧、对因违规而带来的来世可怕图景的恐惧,而对宗教所营造的神秘氛围下的现实产生一种深深的敬畏感,从而产生自觉的服从意识,产生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宗教便由此获得了其对信徒群体的舆论控制,掌握了舆论主导的“螺旋”。

而就信徒这一特殊群体自身而言,其在被群体化的过程中,在其对宗教信仰的极度崇拜的过程中,已经被去除了个体化的异化认知,他们在群体内共同分享着高同质化的信息、感情和体验。即便是接收到了外界异质化的信息,但在这种共同体验与共同信仰的作用下,信徒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与自己信仰相一致的信息,而对异质化的信息或直接排斥,或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思维的压力下有意识地与其群体中的主流立场、观点和标准保持一致,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理解与记忆,从而在维持群体认同体系稳定的同时,也使异质化的信息越来越“沉默”,异质化的思维的“螺旋”也停止了转动。由此,信徒群体这种高度认同的同质化使个体出于怕被群体孤立和排斥而表现出对宗教信仰的绝对信从和对宗教情感意义上的绝对依附。

三、极化的群体与群体的极化

如上文所述,信徒群体在思想上被高度同质化的意识形态所主导,在组织上其言行自由被严格的科层制所主导,即便是在宗教渐趋世俗化的情况下,这种规范化管理的色彩依然浓厚,只是在管理的形式上有些改变。因此,这种高度同一化、同质化,如果单纯从社会整合、提高社会凝聚力的角度来看,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种高度同一化、高度认同的群体也极易产生群体极化,而这种群体极化一旦被不当利用,其在“沉默”中的爆发的威力更是不容小觑,甚而会最终使宗教走向异化。[5]

所谓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指“群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经过群体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6]也就是说,“群体极化”意味着预先就持有一定立场或偏向的群体成员,在经过群体内讨论后,最终会形成比原有的温和立场更加强烈的观点(如图2所示)。“群体极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群体所讨论的主题关系到群体的生存、价值观念的延续、共同利益的维护等非此即彼的关键性问题时,这种现象就会经常出现。

群体极化的产生一般需要三个必备条件:即初始的立场或偏向;群体内的讨论;群体所关心的议题。对信徒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宗教信仰是其最主要的意义来源,其最基本的落脚点在于对“超自然存在”等非理性因素的无限敬畏和依赖,这种强烈的宗教情感所带来的认同作用使得其群体认同较之政党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其他认同形式要牢固得多[8]。尤其是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下,人们原有的传统价值体系面临崩溃,当今出现的“宗教热”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少人正开始将宗教作为其试图解脱恐惧、困惑和不安的最现实、最可行的选择。因此,与其他群体相比,宗教信徒的宗教信仰是其更强有力的初始偏向,因此其发生“群体极化”的可能性也更大。

信徒群体的这种可能性也正是蓄意利用宗教进行煽动以达到其自身目的的宗教极端组织最为看重的,他们往往选择某个议题,以“圈内商议”的形式促成已经有初始偏向的信徒群体进行互动传播,以便为其发生极化创造条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不少宗教极端组织,甚至恐怖组织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来进行信息传递,因为“网络群体成员的交流频率、交流深度往往高于传统的群体传播,这会使网络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加深。”[9]虽然一般意义上的“群体极化”并不必然产生消极影响,但宗教本质中所蕴含的非理性,以及教徒对信仰和宗教群体的高认同、高凝聚力,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宗教极端组织或恐怖组织刻意利用信徒朴素的宗教情感与热情,刺激甚至教唆其进行极端和恐怖活动,以达到该组织政治目的的做法。例如9·11恐怖袭击事件、伦敦地铁爆炸事件以及膜拜团体集体自杀事件等,均说明了群体极化在被不正当利用后所带来的信徒的异化、宗教的异化。正如凯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所说“事实经验己经证明,当群体具有较高凝聚力,并且成员高度认同该群体时,‘群体极化’不但极易产生,而且其强度还会特别巨大。”[10]

四、结语

由上所述,群体传播在塑造宗教信徒的群体认同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对于阐述信徒群体的认同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宗教组织正是利用群体传播的强大效果来传递信息、营造仪式化的媒介环境,从而使其信徒群体产生强烈的宗教认同与情感依附,利用掌控的主导的“螺旋”塑造了信徒对于宗教无可争议的信从;再辅以严格的规范化的科层制管理和多样化的控制手段,信徒群体的高度宗教认同感便得以产生。

信徒群体的这种信从与认同如果从社会整合、提高社会整体凝聚力的积极意义上来看,在当今信仰虚无、认同缺失的现实环境下,以对宗教认同的探索来关照信仰认同、道德认同乃至民族认同无疑有重要意义。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二律背反的一面,物极必反的原理也告诉我们,这种绝对信从的同一化认同、这种高度同质化的思维的“螺旋”也极容易被不当利用,导致群体极化与集合行为,从而导致宗教的异化、认同的异化,其对现实的教训也极为深刻,尤其是在当今“网络为王”的新媒体传播时代。

摘要:宗教与群体传播密不可分。宗教沟通了人神关系的同时,也建构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作为群体的宗教融合了作为个人的宗教和作为组织制度的宗教所呈现出来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作为诞生于传播学领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其对分析信徒群体的宗教认同及其情感依附的过程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宗教组织正是利用了其所掌控的“舆论”的螺旋来对信徒群体进行意识形态化的舆论控制,促使其信徒对于宗教产生无可争议的信从与依从,即群体认同。这种认同如果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一旦这种认同被不当利用,便为群体极化打开了大门。

教育认同理论 篇10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 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依据预定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 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多种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的总和, 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解, 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活动。 (2) 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相关, 目的是深化和巩固理论知识, 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和内化。 (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认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感性体验相结合, 通过现场参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一环节更贴近大学生生活, 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大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地位,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 提高他们对社会复杂现象的认知力、判断力和转化处理能力。实践教学解决的是理论内化问题。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大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了解, 更好地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从而理性地对待社会现实主动寻求理论认同, 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及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亟待完善

近年来, 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 各高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取得了明显成效, 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缺乏意识形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及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内容选取上往往忽视、淡化抑或回避意识形态问题, 对于复杂的社会状况及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缺乏实践引导, 导致实践教学的意识形态价值导向明显缺失。这使得大学生对“社会意识形态终结论”“去意识形态”、“价值中立”等社会思潮缺乏鉴别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缺乏多样性。

实践教学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 既包括课内实践也包括课外实践教学, 两者应有效结合、灵活运用。但不少教师在实践中将其割裂开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局限于社会实践、听讲座、写报告等传统方式, 实践教学变成单纯的视频课或报告会, 形式无新意, 主题不突出, 活动无特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用, 甚至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不利于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

这是许多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目前,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 缺乏周密的计划和严密的组织:管理模式不确定, 经费、基地无保障, 教学管理混乱。整个教学组织实施过程缺乏统一明确的基本要求, 也未形成科学性、规范性、长久性的运行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大多未受到过实施实践教学的相关培训, 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三、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

1. 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1) 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前提。各级领导要转变教育观念,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等应组织、协调合作事宜, 合理配置实践教学资源, 共同解决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保证。高校教师应提高认识, 认真开展每一堂实践教学课;不仅要保证理论知识的传授, 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还要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外化为行为体现于社会实践中。 (3) 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根本。只有大学生端正态度, 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个人素质、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才能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

2. 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实践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来确定, 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教育、改革开放成就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对于课内实践教学可根据课程本身的性质、内容, 选择实践教学内容。对于课外实践教学, 可选择一些具有思想理论教育意义的活动的内容, 如公益活动、青年志愿活动、“红色之旅”的参观学习等, 还可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拓展性内容, 拓展新的空间, 增添新鲜内容。内容决定形式, 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除了要保留传统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外, 还要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设计一些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深化认识、主动认同。当然这些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必须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 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与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对于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十分重要。

3.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1) 要加强教学管理。应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总体的教学计划, 保证实践教学的教学时间,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负责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教务处督促教学部门组织实施。 (2) 要完善保障机制。这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高校要提供足够的实践教学经费, 保证实践教学的必要开支;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实践教学专门培训, 使教师更好地设计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如与爱国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区、城市社区、乡村示范点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 确保实践教学活动得以长期开展。 (3)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这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考核评价主要考核教师和学生, 教师由教学管理单位进行考评, 考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选题的内容和质量、实践方案设计的形式和质量、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的效果和质量等。学生由教师进行考评, 考评涉及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个人修养等方面,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学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振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0, (17) .

[2]曹红军.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J].学术论坛, 2012, (8) .

[3]陈再生.论自主考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12) .

【教育认同理论】推荐阅读:

民族认同教育08-11

认同理论08-12

认同价值07-16

认同困惑07-18

认同05-14

认同体系06-10

专业认同07-01

民族认同07-09

认知认同08-02

法律认同08-17

上一篇:子宫切除率的影响因素下一篇:推进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