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度

2024-07-02

社会认同度(精选12篇)

社会认同度 篇1

为了摸清我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相关情况,并为我校未来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相关对策与建议,笔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实践以及时代价值,随机对2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认同度较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较为一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价值认同度较低。当然,也不否认个别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任何价值。具体情况见下表: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认同度较高

大学生之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认同度较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我国目前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与时俱进并顺应时代潮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精神激励与价值凝聚作用。

我国目前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中共十八大之所以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此。上表问卷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民主”的时代价值认同度为58. 3% ,对“自由”的时代价值认同度为51. 4% ,对“法治”的时代价值认同度为55. 8% ,说明了大学生对“民主”“自由”“法治”等价值观念的期盼,也说明了时代对“民主”“自由”“法治”等价值观念的呼唤。实际上,正如受访教师所说,没有全国人民公认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的安定团结、稳定有序将无从谈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与时俱进并顺应时代潮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精神激励与价值凝聚作用。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与时俱进并顺应时代潮流,并不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遵循西方国家提出的“普世价值”原则,而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该自我封闭,应该以开放的气度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此,有两点需要作出说明首先,随着国际国内新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该与时俱进的注入相关时代元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并引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阶段性胜利; 其次,任何国家的价值观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例外。如果只注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性,则会陷入西方国家预设的“普世价值”误区; 如果只注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性,则会造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孤立于世的被动局面。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较为一般

大学生之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较为一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弱化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 二是用人单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轻视弱化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

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弱化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上表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富强”的理论认同度为23. 1% ,对“民主”的理论认同度为20. 8% ,对“法治”的理论认同度为21. 9% ,均说明了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价值认同度的弱化。就“富强”来说,我国确实在国际GDP排名榜上位居第二,但广大人民群众感同身受的却是与日俱增的生存压力,这与“炫富”一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面对日益拉大的收入分配格局,大学生对“富强”的实践价值认同度渐成弱化态势; 就“法治”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在由“人治”向“法治”转型。理论上说,“法治”的核心主体是各级党政机关,其终极目的是由“善政”走向“善治”。但是,实践上某些党政机关仍然还存在着“人治”的影子,这种情况造成了大学生对“法治”的实践价值认同度渐成弱化态势。

用人单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轻视弱化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社会用人单位一般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两个类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要略高于企业单位,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不会产生实际效益,再加上其较长的育人周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这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想起来讲一讲、忙起来放一放”的不公平待遇。企业单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较低。相对来说,企业单位更重视GDP,更重视利润与效益。通过访谈得知,有些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但是却一直得不到提拔晋升,原因就在于自己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没有牢靠的社会背景。试想,如果这种情况属实并且是普遍现象的话,那么高校费尽气力打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在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不长时间里被瓦解殆尽。实际上,用人单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轻视是造成大学生贬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价值认同度较低

大学生之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价值认同度较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不理解;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情况造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价值认同度的式微倾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不坚定源于对理论的不理解。比如,大学生对“民主”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为19. 9% ,对“自由”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为13. 2% ,对“平等”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为17. 8% ,对“公正”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为17. 4% ,对“法治”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为18. 9% 。究其原因,除了上文提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不够丰富完善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深所造成的抵触心理。通过访谈得知,有人认为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了,光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用啊,最需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那些当官的; 有人问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给我带来什么,还不是照样找不到工作、买不起房子、娶不起老婆、养不起孩子; 有人认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博弈的社会,别人都不学习、也不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自己诚信、友善、敬业,容易吃亏。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深所造成的抵触心理,直接降低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价值认同度的提升。当下社会,公共权力“自我繁殖”日益公开化、“萝卜招聘”遍地开花,以致舆论监督出现“审丑疲劳”,这种状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要求背道而驰,相差甚远。大学生是一个对社会热点关注度比较高的特殊群体,经过多年的学术训练,本身也对社会问题形成了一定的分析能力。这样,当他们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候,会自觉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因此而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很容易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实际上,大学生存在这样的心理应该给予足够的谅解。因为,中共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三个层次十二个方面,本身就隐含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大众对理性权威的迷失。目前的焦点问题是,如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外显于大学生的日常实践。

四、结语

鉴于大学生实际存在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价值的抵触心理,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良好社会风气的塑造应该同步进行。目前社会上确实存在着腐败官员恶意践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违法违纪行为,但是不能等到国家治理好腐败以后再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是应该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良好社会风气的同步互动,互相补充正能量而不是相互充斥负能量。二是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潜移默化作用。正如大学生普遍认为的那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实不会给个体带来实际利益,但是它却是个体求真、求善、求美的方向标,必将引导着个体逐步地向着真善美的良好品性发展。三是明确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许多优秀品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的体现。国人对于这些优秀品质的学习与实践尽管不会同步,但是均会不同程度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样,我们就不会再去计较某个人或者是某个群体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步子大与小,而会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明确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提高艺术性。通过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不是很高,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问题。这种情况下,是采取润物无声式的“滴灌”教育方式更为合适,还是采取疾风骤雨式的“强扭”教育方式更为合适,值得我们深思。如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不能够提高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

社会认同度 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居主导地位,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几点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居主导地位,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迫切需要。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教育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和宣扬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为此,笔者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情况,全面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几点建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在进行问卷调查时,采用无记名形式,随机发放问卷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为9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全面包涵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笔者围绕大学生对每一部分内容的认同情况分别进行分析,较客观的反应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法宝。1.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认同度较高,大部分学生肯定马克思学说的社会影响力,否定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调查结果显示,对“英国BBC 公司在全球范围进行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思想家活动,马克思得票高居榜首”的看法,86.4%的学生认为“说明马克思学说的社会影响力”。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看法,30.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同意”,52.6%的学生选择了“基本同意”。对“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当前已经过时”的看法,39.3%的学生选择了“基本不同意”,35.9%的学生选择了“很不同意”。2.相当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作用,并不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生活学习工作有密切联系。调查结果显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学习工作有密切的联系” 的看法时,认为 “一般”和“没有”的学生合计为52.2%。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

1.相当部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模糊。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这一问题中,仅有39.8%的学生表示“很清 楚”,而49%的学生表示 “有些知道”。

2.大多数学生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表示认同。在“您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否认同”这一问题中,表示“非常认同”和“认同”的学生共占79%。在 “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地位的看法”这一问题中,表示“非常同意”和“基本同意”的学生合计94.5%。这说明了大学生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认同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高度信心。

3.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识存在一定的模糊,在“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看法如何”这一问题中,只有26.3%的学生选择了 “有信心,终究会占主导”。这说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有弱化的趋向,对社会主义信念表现出不稳定性和嬗变性。

4.相当部分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单薄,在“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看法”这一问题中,47.9的学生表示“是一种政治信仰”,而 36.2%和 16%的学生分别表示“为了个人利益”和“盲从”。这说明相当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冷漠的倾向,入党政治功利色彩重,入党更多是考虑个人发展。

(三)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同

1.绝大多数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度较高。在回答“如果 0 代表完全不爱国,10 代表极其爱国,您觉得自己在 0 至 10 之间的哪个位置上”这一问题时,选择6~10的学生分别为:7.3%,18.4%,30.7%,17.8%和 20.2%,合为 94.4%。在回答“您是否经常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或关注国家大事”时,选择“经常”的学生占50.3%,有45.5%的学生选择“偶尔”。

2.相当部分大学生有理智爱国的意识,认为大学生爱国热情存在盲目的现象。在回答 “对大学生爱国热情的看法”时,92.6%的学生表示“在大力弘扬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和保护”。这说明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趋向理性,更能适当的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3. 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对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的看法,表示“非常同意”和“基本同意”的大学生分别占67.1%和31.6%。这说明大学生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意识到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4.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创新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回答“您认为自己是否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时,49.6%的大学生表示“有创新意识,无创新能力”。在回答“您认为大学生要创新最缺乏的是什么”时,选择“奖励”,“榜样的鼓励”,“引导”,“途径” 的学生分别占10.5%,12.6%,45.3%,27.6%。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绝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表示高度的认同,61.3%的学生认为 “提得非常精彩,具有时代意义。”

2.大学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助人意识强烈。在回答“您是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56.7%的学生表示“以前参加过,以后还要参加”,36.5%的学生表示“以前没参加过,以后会参加”。

3.部分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方面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在回答“您对诚信使为人处事中的一种重要品质的态度” 时,高达84.6%的学生表示 “非常赞成”,15.2% 的学生是“比较赞成”。但是在回答“如果您取款时,取款机出差错双倍吐钱,您是否会归还多余的钱”时,39.8%的大学生表示“不一定”,13.1%的学生表示“不会”。

三、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几点建议

(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调查结果表明,51.7%的大学生通过政治理论课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宣传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中的重要作用。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和以往有了较大不同,在社会大环境和教学对象都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要结合教育对象的特点积极进行教材改革,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要善于把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起来,要用大量有说服力的正面材料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大学生英雄们如许志伟,陈及时,方招,何东旭等为救落水儿童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这种见义勇为的伟大精神就是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在教学方式上,我们要坚持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适时开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专题讲座,定期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知识竞赛和辩论赛,尽可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二)要注重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要指导实践。与实践想脱离的理论必然不能得到我们的高度认同。调查结果表明,52.2%的大学生并不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学习工作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两手抓,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认知。如定期组织劳动教育、社会服务活动、参加革命遗址等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受教育者了解社会、认识国情,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和体验,感受人生真谛,验证所学理论,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价值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践行能力。

3.要充分发挥学生中先进分子的榜样作用。

社会认同度 篇3

关键词:德宏州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一、前言

中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边疆能否持续稳定、民族能否持续团结以及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迫切需要对边疆地区民族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进行调查,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针对性的提出增强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和座谈会记录的整理,怒江、德宏民族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及其问题表现如下:

二、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

通过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德宏州的初级中学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体上有较高的认同度,主要体现在:

第一,中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着广泛的认知和肯定。在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调查的学生中,有90%以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耳熟能详。其次,“认为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回答中,有90.32%的问卷调查学生认为必要。

第二,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同学身上得到较好体现。在对问题“在国际比赛中,当中国国旗升起,听到国歌奏响时,你会感到骄傲吗?”的回答中,100%的同学选择了“骄傲自豪”。其次,“你是否关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国庆大阅兵以及新中国六十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的回答中,有74.19的学生非常关注,还有25.81%的学生关注。这说明在德宏州初中生身上有着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感意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表现得比较好。

第三,富有爱心,乐于帮助他人,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对问题“你是否愿意帮助班上有困难的同学或向社会献爱心?”的回答中,93.55﹪的同学选择了“愿意”。其次,“当国家发生重大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祢会怎样做?”的回答中,有70.97%的学生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受灾群众,还有25.81%的学生会积极响应号召捐钱捐物。这可以看出调查学生中极大多数是富有爱心的,是能够全心全意的帮助有困难的身边同学同时心系祖国同胞。

三、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关于内容方面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处于整个体系的最高层次, 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中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3.2关于理想信念方面

中学生正值人生的起步阶段,只有树立了远大理想才能沿着理想努力奋斗,在追寻、实现理想中走向成功。可见,要进一步提高德宏州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是十分必要的。调查显示德宏州中学生在理想信念总体上是正确的、健康的,但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理想抱负呈功利化、自我化,社会主义信念的淡化等。

3.3关于情感方面

中学生正值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很好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成为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中去,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三观”。德宏州的中学生主体是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但也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爱国情感不强、对国家大事不关心。

3.4关于文明行為准则方面

3.4.1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科学行为的习惯

科学行为应该是初中学生最起码具备的素质,可是在德宏州部分初中生身上还没有养成。在31份中学生问卷的调查中显示:“你对求神拜佛.抽签问卦.看风水等现象如何看待?”的回答中,有25.81%的同学选择了将信将疑,16.13%的同学选择了无所谓,3.23%的同学则选择了不了解。这是一个良好科学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需要日积月累的。

3.4.2诚信意识不强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同时,诚信也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走向强大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在德宏州部分中学生身上,这一基本道德素质体现得并不是非常好。在31份中学生问卷的调查中显示:(1)“你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有过抄袭和舞弊行为吗?”的回答中,高达22.58%的同学表示偶尔有过。(2)“你如何看待“送礼,拉关系”现象,生活中你这样做过吗”的回答中,有超过22.58%的同学明知不正常,但也干过。可见,在德宏州中学生中不诚信的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

3.4.3正义感观念淡薄

中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是否具备维护正义的意识,同样会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前程。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德宏州中学生的正义意识并不是很强,在31份中学生问卷的调查中显示:“有些人因为见义勇为却自己带来麻烦,你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的回答中,既然高达41.94%的同学选择深表同情但不效仿,让人心寒的是还有6.45﹪的同学选择了早知当初何必如此的态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学生缺乏见义勇为的意识。

四、结论及建议

社会认同度 篇4

一、社会公益组织认同度的外部因素

(一) 对社会公益组织外部认同行为的分析

1.从社会公众自身角度

(1) 对公益组织的了解程度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 有3.4%的被调查者从未听说过太阳村, 有8.2%的被调查者听说过并且比较了解太阳村, 有57.8%的调查者听说过但不太了解太阳村。由此可见, 大多数人只局限于听说过太阳村, 至于太阳村的工作、成立的目的、运作机制等等比较深层的问题, 超过一半的被访者都不了解。

(2) 对公益组织信赖度的认同

有39.9%的被调查者认为公益组织可以信赖, 有51.4%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信赖, 还有7.4%的被调查者认为其不太可以信赖。

(3) 对公益事业的参与度

表示对公益组织进行过捐助的被调查者占42.2%, 没有捐助过和想捐但没有机会捐助的分别占38.1%和15.6%, 不想捐的占4.1%。

在捐献何种东西的调查中, 捐钱的占40.6%, 捐衣物书籍的占36.7%, 志愿者劳动的占22.2%。

有61.2%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考虑在公益组织中工作。

2.从公益组织的角度

(1) 对公益组织建立的目标认同度

有89.7%的调查对象认为太阳村是为了帮助服刑人员的孩子, 让他们更好的学习生活, 只有7.5%的调查对象认为他们是为了自我炒作, 赚取钱财。在对公益组织哪些方面表示认同的调查中, 公益组织的成立目标也以24.4%位居榜首。可见, 群众对于公益组织的成立目标认同度最高。

(2) 对公益组织工作人员的素质的认同度

有38.5%的被调查者认为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素质一般, 27.7%的被调查者认为其素质较高, 8.8%的调查者认为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还有6.1%的调查者认为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素质非常差。可见, 群众对于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的认同度和信心一般。

(3) 对公益组织的作用、影响的认同度

在调查中, 有45.3%的被调查者认为公益组织对社会很重要, 29.1%认为其较为重要, 19.6%认为其一般重要, 5.4%认为其不太重要。

在公益组织对公众的影响的调查中, 仅有27.3%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影响很大, 有高达58.1%的调查者认为其影响只有一些, 还有19.6%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没有任何影响。

3.从其他主体的角度

以太阳村为例, 外界以及媒体给予了他们很高的关注。很多的热心人士为他们捐赠物资, 周迅、周华健等等演艺明星都是太阳村的常客。这些明星也吸引了不少媒体对太阳村的关注, 太阳村也接待过像瑞典王妃这样的外国重要人士。可见, 外界对他们的关注还是比较高的, 也是比较认同的。

通过对社会公益组织外部认同行为的分析, 笔者得出结论, 大多数人认为公益组织是当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不仅可以帮助特定的群体, 还关联到日常生活的方面。人们对公益组织的支持不仅限于物质层面, 志愿活动开始兴起, 人们乐意接受到公益组织服务的机会, 认为公益组织是社会中重要的一种力量, 公益组织的发展不是一小部分人的事, 而是与全社会息息相关。但是, 人们对公益组织的认识也仅仅在于公益组织发挥了社会中其他组织无法完成的作用, 能够使社会得以完善。而人们对公益组织支持的活动还处在施恩者的角度, 并没有与公益组织真正的进行互动。因此, 对于公众的认同情况, 要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要使公众对公益组织的认同真正内化。

(二) 对公益组织外部认同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公益组织的外部认同, 不仅仅体现在相关主体自身对公益组织是否认同, 也体现在公益组织的作为对相关主体产生的作用影响, 令其是否认同。运用“作用与反作用”的思路, 笔者对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社会氛围因素

(1) 公益组织对社会产生的作用, 会影响其认同度

“公益”所要起到的作用无非是有利于社会大众的利益, 对公众有利, 必然会产生更高的认同度。如太阳村的建立, 对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是有利的, 救助这些“法律孤儿”, 同时, 也可以稳定和促进服刑人员的思想转化和改造, 使他们更没有精神负担, 减少了社会隐患。此外, 公益组织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大量的就业岗位,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 起到了固本强基的作用。这些都维护和促进了社会稳定。

(2) 社会自身因素会对公益组织认同度产生影响

目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激烈变动时期, 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必然受其影响, 与之对应的社会认同度也必然受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在经济上,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状态, 本着不同的利益要求, 不同利益主体对公益组织有不同的认同程度;在政治上, 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对政府以外的公益组织进一步认可;在思想文化上, 我国目前处于文化多元、思想混杂的过渡时期, 人们的归属感日益减弱, 人们在寻找“可以有把握归属于其中的团体”, 必然有利于对公益组织的认同。

2.公民个人因素

(1) 公益组织对公民个人产生的作用, 会影响其认同度

对于公益组织来讲, 它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如果给个人带来某方面的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 例如为自己提供就业岗位, 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名望和声誉等等, 那么公益组织会极易得到人们的认同。

(2) 个人自身因素会对公益组织认同度产生影响

个人的社会人口特征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等) 和社会资本因素 (个人所接触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 以及个人所拥有的团体成员身份等) , 都会影响个人对公益组织的认同度。但仅有能力和资源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很多人尽管有能力、有资源参与, 但并不积极参与。这主要源自于以下两个因素:其一, 缺少慈善公益理念和亲社会的价值;其二, 社会动员的不足, 一些人尽管有志愿参与的动机, 但没有合适的机会或机制来激励他们积极投入。

除此之外, 传统因素也对认同度有一定的影响。中华民族向来乐善好施, 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因此, 人们从骨子里都乐意为公益事业做贡献。但是, 封建社会以来的官本位思想的严重影响, 民众更多地愿意相信政府, 而不是这些公益组织, 这样就会影响其认同度。

3.政府的因素

(1) 公益组织对政府产生的作用, 会影响其认同度

由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有限, 公益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政府不能或不愿解决的社会问题, 为职能部门提供特殊的帮助, 或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如一些行业协会履行了政府赋予的部分行业协调管理的职能, 在维护企业权益, 建立从业规范, 促进公平竞争, 加强行业自律, 解决贸易纠纷等方面, 作用日益重要。

太阳村作为救助服刑人员子女的机构, 在很多方面都与政府、公安、监狱等部门合作, 在照顾弱势群体的同时, 也对政府工作有着巨大的帮助,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所以, 公益组织对政府的有利影响较易获得政府的认同, 使政府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投入资金予以支持或监管。

(2) 政府行为态度等会对公益组织认同度产生影响

一些公益组织不能得到认同, 是由于外部艰难的发展环境, 尤其是非营利组织登记注册和免税条件的问题, 我国的公益组织受“双重管制”, 公益组织要取得合法身份, 必须挂靠行政部门作为其业务主管单位, 双重管理体制实际上是起到了双重过滤的作用, 公益组织的注册不但要民政部门的许可, 还要业务主管单位的许可, 这无疑给公益组织的发展带来困难。

以太阳村为例, 太阳村没有找到一个政府部门愿意为之注册, 它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了中华慈善总会, 没有办法注册成一个民办组织或者免税的组织, 只能工商注册。

目前虽然各级政府对公益组织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 但总体而言, 对公益组织的扶持手段少、力度小, 存在许多政策盲点, 使公益组织开展一些公益捐赠活动没有依据, 导致随意性和短期性行为较多, 不利于公益事业发展。

4.其他企业的态度

更多的爱心企业投入到公益事业当中, 会促进公益组织更好发展, 为百姓做更多公益事业, 公众对公益组织的依赖度也就会更大, 信心也就会更强, 认同度也就会更高。

5.外国公益组织的支持

我国的公益组织发展无法与外国公益组织相提并论, 但是外国公益组织的扶持与帮助, 却能使国内的公益组织发展得更好、更规范。就像太阳村, 它获得了不少外国公益组织的帮助, 如外国的扶轮社组织, 德国妈妈公益组织的资助等等。

6.媒体的宣传

由于社会对公益组织的宣传力度不够, 使公益组织认同度不高。加大对公益组织开展的各种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 有利于增强对其的认同度。如太阳村, 当越来越多的明星去太阳村捐助后, 媒体因为明星效应对太阳村进行了很多报道, 这才让公众逐渐将目光转向这个公益组织, 并逐渐了解它, 进而产生认同。

二、社会公益组织认同度的内部因素

(一) 对公益组织内部认同行为的分析

1.公益组织内部工作人员

在调查中, 笔者发现, 太阳村的工作人员热情、吃苦耐劳, 其中虽不乏高学历者, 但占的比重比较少, 尤其是专业的公益组织管理人员比较少, 这涉及到一个高学历者愿不愿意到公益组织中就业的问题, 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人们对公益组织的认同度。此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公益组织工作人员对自身角色的定位, 尤其是对本组织的认同。公益组织不同于营利性机构, 没有高额的工资等利益驱动, 这就要求公益组织内部人员有一个高度的团体认同, 这种认同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念上的。对于工作, 应带着一种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维持组织的运作。

2.公益组织的志愿者

志愿者是公益组织活动主要的支持者。吸纳志愿者的能力, 能有效反映出该公益组织的被认同度。

在太阳村有大量的志愿者。有短期按日工作、也有长期住在这的志愿者;从志愿者所来地区看, 既有北京的, 也有从海南等地区远道而来的, 还有一部分来自国外的人员;从志愿者人群看, 有学生、老师、医生等;志愿者的工作也涉及多方面。从志愿者数量和广度上来说, 太阳村的被认同度较大。

但从志愿者自身来说, 其本身对自己的志愿者身份的定位是什么, 更能反映出人们对公益组织观念深处的认同。与国外志愿者不同的是, 来自国内的志愿者大多是抱着一种“做好事”的态度, 上升到自我的价值观角度的角色定位的深度并不够。

3.公益组织内部受惠人员

太阳村的最大受益者是被救助的孩子们, 这里的孩子包括从一两岁的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太阳村中的几名工作人员都曾是这里的孩子, 超过18岁后, 他们选择了留在这里继续帮助更多的孩子。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 太阳村无疑给这群孩子提供了家一样的归属, 强烈的归属感和感恩情怀极大地提升了孩子们对太阳村的认同。

通过调查分析, 笔者发现, 影响公益组织内部认同度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公益组织能否为其内部人员带来直接利益;二是公益组织本身所承载的价值理念能否与其内部人员自我价值实现相一致, 能否为其人员带来精神上的归属。

(二) 对影响本组织内部认同行为因素的分析

1.对影响本组织内部认同行为因素的分析

(1) 公益组织为其内部人员带来的直接利益

对于公益组织创立者而言, 他所创办组织的目的是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 当他的作为符合公共利益时, 社会会对他的组织予以认可。公益组织对创立者来说, 是自己的一项事业, 也有利于获得社会的名誉, 创立者对自己的组织持认同态度是不言而喻的。十几年来, 张淑琴主任在全国一共办成六个太阳村, 救助的孩子超过1000名。她对这份事业的热情, 对这些孩子的爱心, 赢得了社会的肯定。

对于组织的工作者来说, 公益组织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岗位, 在公益组织里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 一般来讲, 工作者对自己所在的组织是比较认同的。但是, 组织自身若出现问题, 如组织者领导素质不高、财务管理状况不透明等等, 就会降低工作人员对组织的认同度。

内部受益人员之所以会对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公益组织认同, 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好处, 也就是此公益组织与他们是利益相关的。对于太阳村的孩子们来说, 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 缺少社会的关心, 他们需要一个像太阳村这样的公益组织, 为他们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

(2) 公益组织本身所承载的价值理念与其内部人员自我价值实现的一致性

创立者的创立目的很大程度是出于对公益事业的热爱, 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这方面对自己的组织相当认同。而另一方面, 他们也必须面对社会对公益组织捐助资金少、以及无法免税的状况。

工作人员在组织中的工作目的往往也不是“营利”, 而是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他们有着很强的敬业精神, 掌握相应的技术与专业能力, 打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增强公民参与公益事业的吸引力, 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志愿者基于他们的自觉性, 参与志愿服务。他们把为公益组织服务当作是一种责任, 正因为自身的这种使命感, 使他们对公益组织十分的认同, 愿意为之服务。

2.公益组织为吸引更广泛的社会认同而自我完善的内部因素

(1) 公益组织的财务透明度

一个好项目关键在于透明度, 让大家看到整个项目到底怎样运作。太阳村能够得到认同的一大因素就是他们每年都会公布财务运用状况, 让委托人和代理人都能够了解此组织的资金运用状况。

(2) 公益组织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

治理结构、决策流程和各项制度, 这些是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组织运作结构。没有了它, 人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公益组织许诺下的美好愿景。良好的组织结构, 是公益组织良性发展的保证。太阳村便是有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 让其良性发展。

(3) 公益组织领导者、工作人员的素质

指团队和领导人的软能力和硬能力如何。经营一家公益组织, 领导人和团队不仅要有热情和勇气, 还需要有专业的管理经验和能力。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能够使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组织的认同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工作人员的态度、做事的手法、风格。另外, 还必须强调公益组织中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结论

只要是社会公益组织, 就必须面对认同度的问题, 就如同政府没有了认同度就会失去民众支持, 企业没有了认同度就会失去市场, 公益组织没有了认同度就会受到惩罚, 甚至解体。之所以说认同度是社会公益组织赢得声誉和维持免

税地位, 吸引志愿者、获取社会资助和财政支持的必要前提, 是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 它的存在既不是依靠权力, 也不是依靠金钱, 而是依靠对社会的服务和奉献。

公益组织的认同度受到人们与之利益相关程度、价值观念发展、其他社会主体引导三方面影响。利益相关程度, 即公益组织对外部社会及公民、内部工作人员及受惠人员所带来的作用大小和利益多少。价值观念发展, 即人们的责任感、使命感、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公益组织的价值理念是否一致。其他社会主体引导, 即政府、新闻媒体、其他国内外组织等对公益组织认同的影响。将这三个方面因素结合起来, 努力提高公益组织的认同度, 将会促进公益组织更加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昔武.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丁元竹.非政府公共部门与公共服务.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3]吴东民等.非营利组织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5]邓正来, 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途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6]李茂平.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公益多元供给主体中的角色分析.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社会认同度 篇5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分析

开题报告

姓名:

所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学科专业:教育学

指导教师:

时间:2010-3-16

一、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以及实现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社会中还存在着对高职教育不认同或认同度很低的现象,研究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找出它存在的普遍程度如何,它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存在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有哪些影响,以及我们消除这一现象的方法,这对于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在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的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抽样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解读,另外辅以辨证分析的方法,拓宽分析的深度。主要参照《高教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高教研究》等相关文献,在占有大量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调查,坚持以客观、辩证的观点,深入分析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以及其于高职教育的关系。

三、内容框架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分析

(一)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认同理论进行简单介绍,引入高职教育社会认同度低这一现象,并对这一现象存在的范围、普遍程度作出分析。

(二)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

1.政府:如教育财政政策、招生政策、就业政策等。

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目标、师资、毕业生素质等。

3.社会:社会需求、传统观念等。

4.高职学生自身

(三)相应分析这一现象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

(四)寻求解决之道。

(五)介绍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经验,以及国内部分院校创新发展情况,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吸收借鉴之,以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六)最后,进行总结。

四、研究进度

2009.11-2009.12:查阅资料,确定选题;

2010.3.16:交开题报告;

2010.4.20:交初稿;

2010.5.10:交定稿

五、参考文献

[1]愈仲文:《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2005年第2期

[2]李江云:《高校结构调整后的教育成效调查》2003年第3期

社会认同度 篇6

摘 要:本文运用社会认同理论,以杭州市L社区为个案,详细调查了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外来人口社会融入难的原因,并从打破制度壁垒,促进身份认同;拓宽社会网络,促进心理融合;运用非政府组织力量与志愿者队伍,促进群体间的融合;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等四个维度提出了促进外来人口融合的具体应对策略。

关键词:社会认同;外来人口;社会融入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41-0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寻找新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外来人口在为城市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与外来人口相关的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给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可以说,解决好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居住、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事关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除此之外,外来人口由于自身的文化习俗、观念传统等因素与本地居民存在着差异,容易与本地居民产生隔阂,继而导致了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问题的产生。有效解决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将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整个城市社区的发展。

一、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一)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塔菲尔和特纳等人提出的,通过对群体行为的研究而不断发展。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的认同作用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并且以此来研究群体间的行为[1]。

塔菲尔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人认识到自身隶属于某个群体,并且意识到群体的情感与价值”[2]。它是“群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取向和行为的体现,是一种集体观念,它是团体凝聚力增强的价值基础”[3]。劳伦斯和贝利认为社会认同“是一些诸如家庭、社交、社会地位、阶层属性、团体成员资格等的社会关系”[4]。王春光则将社会认同视为“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5];赵志裕等人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人意识到自己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区分自身与他人,同时吸收群体成员所共同的特征,使自己的特性与群体成员具有的共同特性相一致”[6]的过程。特纳和塔菲尔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加以区分,他们认为个体认同是对个人的认同作用,用以描述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而社会认同是社会的认同作用,是对群体成员共同特征的描述[7]。

总体来看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个体在社会认同中的能动作用。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假设就是,所有行为无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要所激发的。因此,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尤其关注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化之后,得到积极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并以此区隔他人的动力过程[8]。

(二)外来人口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第六条规定“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公民在“常住地”登记常住户口,在当地称为“常住人口”,到本市县外的其它地方需申报暂住登记,被称为“暂住人口”,即为“暂住户口人员”。而一般外来人口的定义是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人,指那些现居住在本市半年以上,但其户口登记在外省市的人口。

(三)资料与研究方法

本次抽样调查选取杭州市L社区作典型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在杭州市L社区居住5个月以上,年龄在18-50周岁的外来人口。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5份,剔除5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480份。共访谈外来人口50名,访谈本地居民30名。

二、个案分析:杭州市L小区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现状

(一)外来人员对杭州的印象总体很好,但是留杭意愿不强烈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中,有66%的受访者对杭州的感觉非常好,很喜欢这个城市,有17%的人认为杭州较好,而感觉一般的占17%。所以从整体来看,外来人员对杭州的印象还是很好的。但问及是否有留杭的意愿,有84%的受访者表示还不确定,而只有8%人明确选择了愿意,有8%的人明确选择了不愿意。受访者表示“看过杭州,都觉得自己老家实在是有点差了。但是,毕竟那里有家人。虽然家乡交通不便,不如杭州繁华,但是,家乡的空气很好,自己种种菜,养养花什么的,过得也挺舒服。而且在杭州就只能住这么小的地方,在家里地方就大很多了。”留杭意愿不强烈,侧面反映了外来人员融入本地居民的意愿不够强烈,这种犹豫及不确定性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层面、文化层面等各方面的融入。

(二)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互相心理接受程度高、但缺少深入交流

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交流情况的调查显示,有42%的外来人员选择了与杭州人交流较多,有25%的人与杭州人经常交流,而有33%的人与杭州人偶尔交流。但问及平时交流最多的人群,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自己学习或者工作相处的人。可以看出,外来人员与杭州人的交流多是出于学习、工作的原因。

“邻居是本地人,但是平时候也不怎么说话的,最多看到了打个招呼,问候下就好了。平时大家都要工作的,没有时间聊天,而且也没有什么事情好聊的。大家都是开了门进了屋,门一关就好了。”访谈中,受访者表示虽然和本地人群交流较多,但也坦言邻里间交流较少,最多是见面打个招呼,欠缺深入的交流。

(三)外来人员家乡情结浓厚,文化融合程度弱

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外来人员家乡情结浓郁,不论是从心理上对杭州缺少“家”的感觉,逢年过节仍会有回家寻根之举,还是从文化的维度上看,对于本地方言及本地习俗的了解程度一般,而自身对于家乡的习俗的保持程度较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都表现出来,深层次的心理融合还是浅层次的文化融合都存在着阻碍。问及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是否会回家乡时,有83.33%的人选择每次都回,而有16.67%的人选择大多数都会回去。对本地习俗的了解情况,有50%人基本了解,有41.67%的人了解甚微,完全不了解的只有8.33%的人。endprint

“城市里么过年的气氛还不怎么浓的,我们老家那里过年要多热闹就多热闹,天天都有唱戏的表演啊,舞龙的,敲腰鼓,每天都很热闹。不像这里,气氛也不怎么有。”受访者对于杭州“家”的感觉不浓厚,而家乡过节的气氛更能吸引着他们。同时,他们认为家乡的亲朋好友更能带给他们温暖与关怀。

三、外来人口社区融入难的原因解析

(一)户籍制度壁垒,阻碍社区融合

在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上,制度上的限制和约束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制度限制是以户籍制度为主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与户籍相联系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等,这些制度限制了一部分外来人口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使那些外来人员处于“体制外”而难以进入“体制内”,牵制着他们的社会流动[9]。

我国的户籍制度影响深远,不仅仅是对相联系的制度、社会流动产生影响,更多的是对心理层面的影响。人们已经习惯性地将人分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户籍制度对于人口的流动的影响程度不断减小,同时,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群体偏见。但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仍然存在。因而,外来人口会在不自觉之中将自己与本地居民区分开来,将本地居民视为另一群体。虽然身处外乡,依旧怀着浓厚的家乡情结,保持着家乡的习俗,过年过节有着深切对家的期盼,而对流入地缺少“家”的情结。在调查中对于留杭意愿以不确定为主更证实了这点。

(二)社会网络孤岛化,阻碍心理融合

覃国慈提出,居住地的边缘化对“本地人”、“外地人”这两个群体之间隔阂的产生有直接影响。尽管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生活在同一空间,但是因为缺乏互动,从而形成“一座城市、两个生活圈子”的现象,进而导致心态上的边缘化与身份上的边缘化。李强提出,人际交往缺乏和社会网络的“孤岛化”是外来人口社会融入难的重要表现。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几乎没有任何的互动。这种交往状况将会促使外来人员可以寻求帮助的社会关系局限于原有的血缘和地缘关系[10]。

从调查的结果中我们发现,人们在生活中交流最多的人主要是与自己学习、工作息息相关的人。同时,缺乏与邻里等关系人群的了解与沟通,缺乏沟通互动的机会。虽然,在调查中,外来人员对本地居民的整体印象较好,并且相互之间交流的频率也较多,但都是基于学习工作的需要,人们之间的交流处于浅层次的互动。外来人员对于本地居民仍缺乏深入的了解与沟通。外来人员的关系网络较窄。而这种沟通的现状,导致人与人之间缺少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这将会阻碍外来人员的真正融入到本地居民之中。同时,社会网络的狭窄,对外来人员获得信息的数量、及时性、可靠性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这些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也使外来人员感觉自己被拒之门外,更加明确自己是“外地人”,导致外来人员融入困难。

(三)内群体的偏好,群体距离较远

塔菲尔提出了内群体和外群体概念。内群体就是个人所属的群体,外群体就是不是个人所属的群体,但内群体与外群体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11]。个人凭借自身隶属于某群体而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并将该群体内的典型成员的特征加诸于自己身上,以使自己的特性等同于群体内的典型成员特性的过程。

人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分类,并自觉成为自我所认定的那类群体成员。而对于自身群体的定义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外来人员将自己视为与本地居民相区别的群体。同时,当地对本地居民的一些保护政策,更加深了外来人员对于内群体的认同。出于对于内群体的偏好,提高自身内群体的地位与稳定,而与外群体保持距离,以保持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外来人员更倾向与内群体成员的交流与理解。促使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隔阂难以消除。

(四)家乡情结严重,缺乏文化融合

在调查中发现,外来人员大部分都保持着家乡的习俗,逢年过节仍旧心系家乡。对于杭州的归属感较差,家乡情结严重。同时对本地的风俗习惯及本地方言了解一般。由此我们认为,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之间文化融合程度弱,缺乏文化之间的融合。群体间缺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因而,加强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四、促进外来人口融合的应对策略

(一)打破制度壁垒,促进身份认同

社会认同是“个人意识到自己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区分自身与他人,同时吸收群体成员所共同的特征,使自己的特性与群体成员具有的共同特性相一致”。[12]而长期以来形成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二元社会体制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构成了制度性的“整体排斥”[13]。应建立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以法律法规建设为制度保障,规范外来人口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理设置门槛,使外来人口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等的待遇,进而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外来人口的各项权益,也有利于增强外来人口的城市认同。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均衡在户籍制度上相关的各种利益;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平等的权利,完善教育制度;消除劳动用工制度中的歧视,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解决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的区域转移与接续等问题[14]。

(二)拓宽社会网络,促进心理融合

有关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融合度及融洽的群体间关系不仅仅增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有利于提高外来人口对流入地的归属感与安全感,进而提高对城市的认同。社区融合是社会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外来人口对城市的认同不局限于个人相关的经济利益,更能提升外来人口对城市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的认同,从而提高外来人口投身于城市社会建设的积极性[15]。社区可以为外来人口提供就业指导、岗位培训、法律援助等。除此之外,社区可以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厨艺大比拼”等各种形式、内容的交流活动,为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让人们不仅仅只限于见面打招呼,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扩大外来人员的社会网络,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增进互动,增强信任。外来人员在交流中结识朋友,有利于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同时,互帮互助,增进友谊。endprint

(三)运用非政府组织力量与志愿者队伍,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社区应该积极运用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使外群体与内群体建立起某种联系来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融合。非政府组织以组织成员共同目为组织目标,有利于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打破原有群体间的界限,促进人际交流,共同奋斗的积极作用。社区可以通过积极壮大歌舞社团、话剧社团等,促进双方在有共同兴趣之上,积极寻找共同话题,增进交流与融合,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原本属于外群体的人员在非政府组织中成为了内群体成员。

同时,社区应鼓励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共同参与志愿者队伍中来,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大力发展公益事业,通过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动,不仅仅提升自身的素质,体现社会责任感,同时增强互帮互助,加强联系,改善群体的印象,打破群体间的界限,从而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融合,打造和谐社会。

(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

社区可以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外来人口的文化融合,如举办“端午包粽子”、“赏花灯,闹元宵”等活动,这些交流活动不仅仅让外来人员有机会了解本地的习俗,同时,也让外来人员感受到杭州浓浓的“家”的感觉。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外来人口与本地居之之间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增进友谊,减少外来人员边缘化的趋势,促成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拥有者共同的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趋于一致,有着更多文化的认同,促进群体间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乐国安,汪新建.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体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0-98.

〔2〕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chapters1-3.

〔3〕Tajfel H.&J.C.Turner 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In.

〔4〕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116-123.

〔5〕王春光.新生代农村外来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74-75.

〔6〕〔7〕〔12〕〔13〕赵志裕.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J].社会学研究,2005:202-246.

〔8〕黄匡时.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理论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6):14-19.

〔9〕梁鸿,叶华.对外来常住人口社会融合条件与机制的思考[J].人口与发展,2009(15):43-47.

〔10〕〔16〕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5):147-166.

〔11〕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J].社科论坛,2009(2):78.

〔14〕王春光.农民工在流动中面临的社会体制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4):25-27.

〔15〕王章华,颜俊.城市化背景下外来人口社会融合问题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8-112.

〔16〕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5):147-166.

个性消费与社会认同关系分析 篇7

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有意识的人要实现个体的独立人格、自由的创造力, 其最基本的特质表现为个体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活动中, 个体不仅自由地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 而且自由地拓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使自己不断地从自然的、社会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 使个性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然而,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个性自由只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乌托邦。尽管人类孜孜以求, 但一直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及专制制度的禁锢, 工业革命的号角给梦想着个性自由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市场经济则为人们个性自由梦想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制度保证及价值观念。

中国自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 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国内消费品市场不断丰富, 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个性消费才得以崭露头角。市场经济是个性自由的起点。当下的时代是一个彰显个性消费时代, 从服饰到住房到日常生活用品都毫无保留地展示出个体消费者的独特个性。奇装异服、个性化的装饰和另类的生活情趣不再被视为怪异, 而是被逐步接受。个性消费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自我、寻找自我价值认同的典型消费模式。具体地说, 就是消费者个人要求自己所使用的产品能打上自己的烙印, 让产品能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情趣和心情;或让产品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去设计、去变化。如海尔集团在全国率先推出“我的冰箱我设计”的做法, 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 已收到100多万台的定制冰箱订单, 创造行业奇迹。从定制冰箱的热潮中, 我们能感觉到强烈的个性消费气息。在个性消费中, 个体可以自由地选择消费的范围、类型、方式, 其消费动机、消费内容完全可以自己决定, 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意图、目的进行消费, 获得自我意识, 体现自我价值。这是作为消费主体的权利, 他人不得干涉。

2 人的社会性与消费的社会约束

在上面的论述中确立了个性消费的独立性、自主性, 但从另一方面我们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只要有钱, 无论怎样消费都是合理的吗?他人及社会有无权利评价, 评价的社会标准是什么?这就从道义和社会心理层面提出新的问题。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个的行为, 不是个体单独地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 而是以集体、社会合作的方式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所以, 人的生命的生产及其生命的实现, 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 并且是与许多人的合作中完成的。人本身就是体现各种社会关系的存在物, 并且只有在社会关系当中才能得到生存与发展。而个体的需要、消费的满足, 也总是在社会中得到满足。这不仅表现为个体生活必需品要通过生产、交换才能实现, 而且, 人的需要满足的方式也是由社会所规定的。也是要受到道德、伦理、制度和价值体系的社会约束, 个体与社会之间是一种相互共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个体消费需要张扬自己的自由, 但个体的自由不是孤立的, 个性消费行为本身并不仅仅是个体自身的, 无关他人的行为, 而总是会对他人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 社会也总是会以各种尺度规定着个性消费的内容和自由程度。另一方面, 个性消费所获得的自我意识, 证明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与他人的不同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 获得他人良好的社会认知;同理在个性消费中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得到社会、得到他人的认同。

3 个性消费与社会认同的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个性消费既有独立性的一面, 又有受到社会约束的另一方面。换句话说, 社会的发展使个性消费得以产生。而个性消费又要通过社会的认同才能最终实现。个性消费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同, 关键就是看个性消费的隶属关系。如果说个性消费是属于“需要的消费”, 则能得到社会的认同, 个性消费如果说是属于“欲望的消费”, 则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需要的消费”是为了正常生活而必须的消费, 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而“欲望的消费”则在“需要的消费”之外, 是追求心理上的各种满足, 是无限的。“需要的消费”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 目的是满足消费, 是正当的消费;而“欲望的消费”, 却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 刺激人们过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欲望的满足, 并因此而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是不合理的消费。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永远无法满足的, 永远是在消费——欲望的满足——更大欲望——更多消费的恶性循环。甚至不计后果的, 它不考虑行为主体的真实需要而使其趋于片面性、非人性的发展。因此, 满足人的欲望的消费是非人性的, 它使人丧失同情心, 以至于变得越来越不宽容, 不仅仅对同类命运漠不关心, 也是对大自然的恣意掠夺与贪婪攫取。所以也就出现了诸如为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大量捕杀珍稀野生动物;为图省事方便, 导致一次性生活用品盛行;还有什么女体盛宴等等。最近报导的杭州一个在校大学生开着改装过三菱跑车在城市道路上飙车把人行道上行人撞死了。还说:“这样的事在中国每天多了去了, 是他们撞我的”。态度很差, 撞死人还不当回事。在校大学生跑车、飙车寻找刺激其个性的消费已不属于需要的消费了, 当然也就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你有跑车, 你到特定的地方去飙车, 这是体现你的个性消费的权利, 无可厚非。但如果在城区道路上高速、超速行驶, 就增加了其他人死于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也就违背了个性消费的社会性本质。也就不是一般的交通事故了, 难怪事态最后出现了“100万不是封口费”的标题, 这就是社会不能认同的表现。

个性消费是个体自身的行为, 消费什么以及如何消费, 的确是个体自主选择的问题, 关系到个体人格尊严、自由的实现程度, 社会和他人不得进行无理的干涉, 但由于个体是存在于社会中, 个体消费所表现出的自主的、标新立异的消费方式, 就不是独特性的、个体性的, 个体的自由实现必然要以社会的、他人的正当权益为规定, 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尊重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去实现自己的尊严与自由。因此, 个性消费在合理限度内的满足不仅是社会繁荣不可缺少的原动力, 而且是人维护自身尊严、保持人性的重要条件, 也才能使个性消费得到社会认同, 得以顺利实现。

4 个性消费实现的途径

个性消费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 它的实现与否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文明与进步。如何才能实现个性消费, 或者说什么样的个性消费才是社会应倡导的消费主流呢?

(1) 节制欲望, 追求精神消费, 实现个性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欲望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人的欲望及其满足是需要限制的。这是个性消费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 也是能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任何个性消费不应该超过他的生理极限, 超越生理承受能力。否则, 不仅危害健康, 而且消费也是低效率的, 甚至是零效用或负效用了, 这就是物的浪费。人不仅要生存, 更要求发展, 所以个性的消费在保证人的生理需要的基础上, 更应当满足于精神与理性的需要。让个性消费真正体现出个体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人的体力、智力、情感力和意志力以及人的社会素质、精神素质、心理素质等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在个性消费的过程中充分而自由地提升自己的才智与创造力, 获得自由个性的发展。通过物质产品的消费来增强人的身体功能, 保障健康状况;通过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使自己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精神领域内能够自由发展, 实现人的智力与心灵的健全发展, 个性消费活动不是目的, 是为个体存在的自由性、全面性发展服务的,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个性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2) 个性消费应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消费要适度, 适度消费才是合道德的行为, 因为消费不足或者消费过度都是不可取的, 前者无法提供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消费品, 使人应有的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智力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后者将消费作为人的生活的惟一目的, 从而奢侈无度、挥霍浪费, 消费异化于人。如当今社会出现大量的房奴、车奴等等。过度消费不仅对人的生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而且对人的心理也产生负面影响。都是对人的存在与自由的践踏。因此, 个性消费应在对基本消费需要满足的基础上限制不正当的欲望消费需要, 限制奢侈性消费、挥霍浪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消费。

(3) 个性消费应倡导责任消费, 确定消费道德标准。个性消费的主体性特征是消费者要为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起责任, 包括社会、道德的责任。就应当倡导责任消费, 并从这样的理念走向社会行动。具备现代公民意识, 培养强烈的公共精神, 在消费过程中以不损害公共物品、不妨碍他人生活、不影响公共秩序为前提, 努力珍惜、维护公共物品, 使个性的消费更符合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 有助于自己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 过一种有着更高生活质量的新的生活方式。要通过科学的教育和宣传, 提高全体人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培育责任消费的价值理念和社会文化, 形成宏大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 使个性消费符合科学消费、责任消费, 使责任消费理念成为公民和社会的自觉行为, 这也是我国今后市场经济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4) 追求个性消费, 真正实现人生幸福。个性消费是与个人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为, 它渗透着主体的主观需要与欲求, 即是如何通过个性消费获得幸福。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每个人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幸福是什么, 个人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吗。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固然没有幸福, 但有了充足的物质条件也未必会得到幸福。现代人将幸福理解为最大限度地消费满足, 人们总认为幸福与消费水平和档次的高低成正比, 因为幸福的感觉是紧紧地与他的现实生活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但实际的情况却是, 人们并未能得到幸福。心理学研究表明, 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呈非线性平衡关系, 超过一定极限, 消费与幸福还会呈反比关系。具体现实是为了消费更多的物品, 个人就要更加辛苦地挣钱。为了消费更多的物品以使自己有幸福感, 就会买更多的东西, 更高档的东西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然而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会让你在得到暂时的满足之后立即产生新的匮乏感。当你为自己的有品味的消费模式沾沾自喜时, 却发现与你消费的外部环境是如此不协调。因此, 伦理学家们更多地将幸福与理性、德性的追求联系起来, 强调精神上的追求, 将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看成是高于肉体的快乐, 物质生活固然重要, 但却不是生活的根本目的, 否则, 过分地看重物的占有与消费, 沉溺于物欲会走向玩物丧志、心灵空虚、人性灭失、道德堕落。幸福的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富裕而且也应当是有道德和精神追求的生活, 幸福生活包含着健康的身心、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完善的人格理想, 包含着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钟爱。幸福不仅仅是个体的, 同时也是关涉着他人、关涉着社会共同体的。由此, 个性的消费就不能仅仅是动物式的消耗过程, 而应当克服高消费和盲目消费、畸形消费, 使个性消费真正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完善。更应当是进取性、创造性、发展性的, 并在创造性活动中不断获得愉悦感与幸福感。

综上所述,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个性消费, 缺少个性消费则我们的消费生活不精彩, 缺乏活力, 社会发展动力不足。社会对个性消费的认同与维护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个性消费的实现也是由众多的社会条件限制的, 只有得到社会、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认同, 被社会所接受才能实现。

摘要:在当今社会, 人们不仅追求消费, 而且是越来越追求消费的个性化, 然而个性消费是提倡节俭还是追求奢侈、倡导消费适度还是追求消费无度、倡导需要消费还是满足欲望消费。关系到在消费生活中个性消费能否得到社会认同, 直接影响到个性消费能否实现。本文从人的独立性与消费个性自由、人的社会性与消费的社会约束中得出个性消费与社会认同的关系, 提出个性消费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个性消费,需要消费,欲望消费,适度消费,社会认同

参考文献

[1]赵玲.消费合宜性的伦理意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6) .

[2]杨建华.责任消费:从理念走向行动[N].光明日报, 2008, (8) .

社会认同度 篇8

三生教育首倡者、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这样定义三生教育:通过教育的力量, 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行为和感悟过程。

具体来说,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 提升生命质量, 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 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 掌握生存技能, 保护生存环境, 强化生存意志, 把握生存规律, 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活教育, 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 掌握生活技能, 实践生活过程, 获得生活体验, 确立正确的生活观, 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

在云南省教育厅大力推动下, 2008年秋季学期起云南78个试点县市区的幼儿园, 小学三年级、五年级, 初中一年级、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 普通高校一年级或二年级, 都要把三生教育课程列入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 把三生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在此之前, 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出版了三生教育系列教材, 并列入免费教科书, 此外还将三生教育师资培训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

当然, 三生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只是云南各类学校开展三生教育的形式之一, 许多学校还结合三生教育内容开展班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并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 使三生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生教育受到社会广泛认同与共鸣

在高校, 专业性不强的公共课大多面临学生不感兴趣, 甚至课堂纪律不佳的窘况。但同样作为公共课的三生教育, 却受到云南高校不少学生的欢迎。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把三生教育课设置为一年级限定选修课, 由21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法律、历史、经济、社会学、艺术等学科领域有专长的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 教学内容贴近实际, 学生反映良好, 教学效果明显。据统计, 全校一年级三生教育课学生到课率达97.75%, 在公共课中名列前茅, 大部分班级为全勤。

去年12月, 这所学校为一位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的学生举行了募捐, 全校师生一天捐款达56 454元。不少学生表示, “是三生教育让我们懂得了关爱生命。”

记者采访了解到, 从目前云南各类学校试点实施三生教育情况看, 学生和家长乐意接受三生教育课程和教育模式, 教师及教育管理干部对三生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云大附中教师张继文说, 如今的教育现状使得无论是家庭、学校或学生自己都非常看重分数、升学, 原本对个人成长尤为重要的精神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被挤到了角落里。而且以往的德育教育往往目标过高、过空, 内容过于抽象, 教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 使得德育教育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而苍白无力, 以三生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德育教育, 贴近生活, 因此易于被学生接受。

一位网友发表评论说, 我们生而为人, 谁离得开生命、生存和生活?因此, 三生教育是教育之根本。

社会认同度 篇9

关键词: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一直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重要区域, 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影响。西部民族在政治、文化发展中具备特殊性, 决定了其民族发展也具备一定的差异性。中华56个民族作为中国发展的整体, 必须做到齐心协力, 才能够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 加强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应该作为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 提高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意义

1.1 有利于民族发展

提高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能够促进我国的民族发展。其中的原因在于, 促进民族认同感的提高, 就能够进一步稳定我国各民族的发展形势, 和谐的民族环境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 从我国的整体来讲, 各民族的和谐能够促进我国整体发展形势的稳定, 在安定的环境之下, 我国能够赢得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 能够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1.2 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

我国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支持。增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能够提高我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 集中力量进行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提高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也能够在文化方面寻求更多的积极因素, 不仅有利于我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还能够增加我国的整体实力。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

1.3 有利于社会和谐

我国社会能否和谐发展不仅受到政治制度、文化建设等的影响, 而且还受到各民族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各民族社会认同感强烈的国家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发挥全体人民的力量, 提高社会建设的效率。在社会发展方面, 社会认同感强的国家能够更好地解决各民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人民提供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

2 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受到了多文化发展的影响

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在发展中受到了多文化发展的影响, 多文化的发展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下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发展的特殊性, 导致其政治、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多文化的发展能够为西部民族地区增加发展的动力, 使其发展更加具备灵活性。在这种条件之下, 就导致了其民族发展统一性的下降, 对于自身社会认同感的保持与加强起到了不良的影响。

2.2 世界形势的变化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 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能够对社会认同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 由于世界形势的多样化, 在政治、文化方面都产生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也受到了世界发展形势的影响,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由于当前发展形势的复杂性与易变化性, 导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下降。

2.3 变革过于激烈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变革方面更加得激烈, 其中的原因在于, 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处于不稳定的阶段, 为了统一于国家的发展, 就必须进行激烈的改革, 才能够使各民族的发展回归正常的轨道。除了西部民族地区变革过于激烈而导致了社会认同出现问题以外, 宗教方面的影响也是促使社会认同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宗教的多样化以及在发展中对当地人民形成的深刻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下降。

3 加强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的措施

3.1 采取现代化的治理方式

由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导致其在民族分布上具备分散性的特点。这种民族发展的特征不利于社会认同感的增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采取现代化的治理措施, 其中的原因在于我国处于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只有不断适应其发展进度, 才能够更好地增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在具体措施方面, 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让西部民族地区的人民感受到国家对其发展的重视。此外, 要进一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 运用其中的规章制度, 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各民族人民的权益, 同时保证其制度的权威性。

3.2 促进民族和谐发展

要促进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提高, 就要让西部民族地区的人民感受到国家对于其的发展持有重视的态度, 并且在分配方面也做到公平公正。所以,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 国家首先要重视其经济的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的进步能够为社会认同感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 在各项基础设施以及各种服务的提供方面, 国家也应该做到平等对待, 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措施, 才能够促进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感的提高。

3.3 保障公民权利

对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公民权利的保障, 也是提高其社会认同感的重要举措之一。保障公民权利, 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每一个公民社会认同感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 对于整个民族社会认同感的提高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因此, 基于个人社会认同感的提高对于整个民族社会认同感提高的重要作用, 就要从每个公民出发, 保障每个公民的权益。在保障权益的过程中, 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 做到一律平等对待。要体现出法律的权威性, 同时体现出我国对西部民族地区的重视, 不断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王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认同建设的实现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 2015 (08) .

[2]常宝.当代中国社会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重构[J].甘肃理论学刊, 2013 (01) .

社会认同度 篇10

据《北京日报》消息, 新浪网一项调查显示, 赞成“《甄嬛传》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的网友达6万余名, 在11万余名调查对象中, 占到了54.2%。中秋节, 《人民日报》一篇评论文章提及, 《甄嬛传》宣扬了“你必须更坏才能战胜对手”的错误价值观, 而“不正确的价值观会导致观众把不正确的生存理念带入现实生活”。这篇评论文章分析说, 甄嬛刚入宫时还是一个心地善良、简单纯朴的女孩, 经历了一系列惨痛教训之后, 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 你必须学会比对手更加阴险毒辣, 你的权术和阴谋必须高于对手,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宣扬了一种不值得宣扬的比坏心理。文章表示, 这种价值观和同样表现宫廷斗争的韩剧《大长今》形成了鲜明对比, 后者中, 主人公坚守道德立场和做人原则, 最终也赢得了胜利。对此, 新浪网于9月19日发起了“《甄嬛传》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的网络调查, 截至昨晚8点发稿时, 共有11万余名网友参与投票。投票显示, 54.2%的网友赞成这一批评, 认为“影视作品要弘扬正气, 传播正确价值观, 《甄嬛传》鼓励以恶抗恶, 败坏社会风气”;40.1%的网友表示不赞成, 认为“影视作品应该多样化, 如果所有电视剧都歌颂正义, 太假太单调, 并且与社会脱节”;此外, 有5.7%的网友表示“无所谓”。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篇11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择业动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66-02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满足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出现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升社会服务水平。2010年中央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升到了主体人才地位,明确到2015年培养20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2020年培养30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发展目标。但2012年2月20日,深圳晚报A09版的《全国社工考试今日开始报名,昔日火热如今面临四大尴尬——社工服务社会,谁来维护社工》一文在社工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可见,在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人的因素——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职业认同,深入地剖析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现状,极富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学界对社会工作者的研究,还远落后于蓬勃发展的社会工作实践。对社会工作者群体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社会工作者“角色规定”的研究(刘华丽,2004;王亚平,2009;姜梅,2007)。这些文献只是提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并要求社会工作者达到的“标准”。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这些“角色规定”或“标准”都是由政府部门、教育机构或专家等外在力量“规定”的,仅仅是一种约束性的观点而已。换句话说,这些研究忽视了社会工作者本身的主体性作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即在于着眼于社会工作者内在的“职业认同”,立足于实证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本研究所要探究的是,分析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现状,以及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困境,并深入探讨择业动机对职业认同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在已注册的社会工作机构任职的、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服务的专业工作者。

职业认同:社会工作者认识到其所从事的社会工作职业给他(她)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并对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职业特征、机构领导、同事、工作回报、归属感等做出积极的感知和评价。

(二)关于问卷和抽样

研究者在深入访谈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使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自行编制出“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调查问卷”——赋予每个项目下的选项以不同的分值。因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有限,本研究采取了目的抽样。根据研究者的主观经验从深圳市社会工作者中选取那些符合调查目的的、最能代表总体的单位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72份,回收率为72%;有效问卷为61份,有效率为84.72%。

四、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现状

从表1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总体状况表中可以看出:社会工作者各个维度的职业认同除了工作回报认同外均高于中等水平(M=3),且总职业认同度的平均值(M=3.5381)略高于中等水平。由此可知,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总体不高。对九个维度的职业认同进行F检验,P<0.001,九个维度的职业认同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由于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为P=0.024,即P<0.05,方差不齐,选择Dunnetts C进行事后多重比较①,发现:对工作回报的认同显著低于其他八个维度的职业认同。

出现这种统计结果,合理的解释如下。

首先,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度总体不高,从专业的角度看,与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是有关系的:由于历史的原因,1988年我国才在北京大学设立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如果把这个时间当作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开端,那么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历史也不过是短短的二十多年。因此,目前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度总体不高有其历史必然性。

其次,社会工作者对工作回报的认同很低,原因是政府购买服务费用没有及时到位。深圳市对社工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即由政府提供社工服务岗位,各个社工机构竞标,中标机构聘请社工提供服务。政府将岗位费打包支付给机构,社工的薪酬就在这其中。而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政府购买服务费存在拖欠,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拖欠社工工资。”根据“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2月28日,市、区两级财政和福彩公益金资助的岗位、项目和社区服务中心应到账而未到账款项总额为1218.47万元,共涉及27家社工机构。”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社工被拖欠工资的现象并不鲜见。

五、择业动机对职业认同的影响

Deci·Edward·L.和Ryan·Richard·M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自我动机理论(Self-decision Theory)将动机分为三种类型:无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自我动机理论认为,“内在动机作为人类本质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着人的行为、成长和发展”,“与个体的注意力集中、工作卷入与良好的工作绩效等有关”;外部动机是指人们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是为了获得某种活动之外的东西而去从事某活动的倾向。

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根据调查者对“您当初选择做社会工作者的原因”的回答,本研究将社会工作者的择业动机分为四类:即无动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复合动机。对择业动机与职业认同进行方差分析,P=0.006——不同择业动机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度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表2)。对择业动机与总职业认同度进行方差齐性检验,P>0.05,所以方差齐。因此,选择LSD进行事后多重比较②。(如表3)统计结果显示,择业动机为内部动机或者外部动机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度显著高于外部动机者。总体上看,外部动机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度更低。

六、结论

本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果: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水平总体不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社会工作者在职业认同各个维度上的认同具有显著性差异,对工作回报的认同最低。社会工作者的择业动机与职业认同之间有显著性相关。总体上,择业动机为内部动机和混合动机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要高于择业动机为外部动机或无动机的社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刘荣.政府拖欠社工机构购买服务费达千万[EB/OL].http://gcontent.oeeee.com/9/99/9996535e07258a7b/Blog/651/9c4

e86.html.

[2]苗元江.朱晓红.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幸福感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3]刘华丽.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含义与要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王亚平.市民社会分析框架下的社会工作者角色定位[J].法制与社会,2009,(3).

群体事件中的社会认同的建构 篇12

一、社会认同的概念

在社会之中, 个人的社会认同建构了主体, 认同是“个体认识到自己所在群体成员所具备的资格, 以及这种资格在价值上和情感上的重要性 (1) ”。认同是一种社会关系, 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社会认同得以形成, 主体通过认同将自我的内在的主观感受和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合二为一。从这种社会学意义上的认同来看, 社会认同是特定的族群分享的共同文化价值观。

后现代的社会认同观认为, 认同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实体, 而是动态、多重势力交互冲击、互相混合的过程, 认同的建构过程中会有冲突、敌意、排斥与压制 (2) ”。社会认同不是铁板钉钉的一块, 而是流动的、变化的、多重的过程。在群体事件中, 原本孤立生活的个人迅速组合起来行动, 这其中有着本来即具有的认同的促使, 也有着现实的事件催发出新认同的力量。

二、群体事件中社会认同的建构

群体事件的发生与高潮乃至衰退都发生在一个积极迅速的过程之中, 社会认同在其中发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认同之中, 有着原本即存在的地域认同的力量, 也有着对于同类命运的感同身受的体验带来的认同感。

(一) 地域认同

人都生活在一片土地之上, 而中国群体动员之迅速决定了群体事件都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 时间的短暂也限制了地域的范围。在狭小的地域里生活的人们, 享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经验, 这里的社会成员有着“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 (3) ”。在长期的生活中和教育之下, 这种地域的认同感不断地加强, 并有着影响人们行为和态度的力量。

当然, 这种地域认同并不会形成固定的一块, 在地域的内部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小群体和众多破碎的社会认同。但是这些认同都存在而且建立在这片共同生活的地域之上。在瓮安事件之中, 参与者大都是世代和受害人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县城居民, 他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经验和对外在世界的感知。群体事件发生之时, 该社会中一个成员的行为带来大量的模仿者, 群体的认同所带来的同侪压力左右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二) 感同身受的体验

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史, 个体和他者之间都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在夏晓娟的《流离寻岸》中作者认为“阶级性的自我/他者界限是社会秩序再生产的基础, 而交会是打破保存循环的破门砖 (4) 。”城市的原住工人不会把来自乡下的农民工认同为蓝领阶级, 强者把“凝视”放置于后者“劣等”的出生地, 以及他们来抢饭碗的“邪恶”意图。结果大型企业猎取最廉价劳动力以剥削最大利益的生存策略, 却未能受到挑战。

但是如果我们重新审视经验中的共同性, 农民工和城市蓝领的工作经验的关联与“交会”, 对抗那种剥削最大化策略的斗争其实是可以连接到一起的。经验的交会可以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理解之外, 也可能因为情绪的触动而引发共同的行动。群体事件中, 处于接近空间孤立的个体可以有效地观看到受害者的灾难, 生活经验的关联和体验的交会使主体有了感同身受的体验感, 促使行动的发生。

三、群体事件中社会认同的作用

群体事件发生从来不具有单纯的原因, 群体事件就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 是一种情绪冲动”, 认同在群体事件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社会认同对于个体行为的催发

灾难性的事件发生在孤立的个体之上, 个体大多是无助而且无力应付的, 但是处于社会中的个体的苦难不可避免成为别人“凝视”的对象。在场的“凝视”者由于生活经验的交会, 可以产生感同身受的感受, 促使主体采取行为帮助受害者。生活在同一地域, 信息扩散较快, 拥有感同身受经验的人越多, 参与集体行动的人就会越多。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大量官僚的官僚主义作风, 群体的普遍需求很难得到合法的表达和尊重, 社会行动者无法把自己的抗争行为纳入既有的社会体系中来, 不得不采取边缘化的暴力抗争的形式, 酿成群体性事件。在群体事件的发生过程中, 个体激烈的抗争行为在群体压力的约束下, 采取趋同的行为, 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由此发生。

(二) 社会认同对于群体行为限制

群体认同建立, 存在着各种权力机制的运作, 压制与斗争并存;一种认同的建立就意味着对另一种认同的压制, 也意味着主体一定程度上主体性的丧失。主体是一种具有着多重身份的实体, 在群体事件之中, 主体依附于该群体的社会认同占据了上风。随着群体事件的愈演愈烈, 群体的认同不断地规制着主体的行为, 压制着主体在社会运动中主体性的发挥。群体认同的强制性也容易招致主体的反感, 容易驱使主体离开运动的阵营而趋向于依附别的认同。在群体事件之中, 地域认同和感同身受的认同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对于推动群体性时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认同的强制性, 也会导致主体的反弹, 对群体性事件存在一定的反作用。

参考文献

①韩静.社会认同理论综述.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期.

②编辑部.传播与认同.新闻学研究.第56期, p7.

③石德生.社会心理学视域中的社会认同.攀登.2010年, 第1期.

【社会认同度】推荐阅读:

认同价值07-16

认同困惑07-18

认同05-14

认同体系06-10

专业认同07-01

民族认同07-09

认知认同08-02

认同理论08-12

法律认同08-17

领导认同08-25

上一篇:资本主义起源下一篇:电子竞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