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职业认同感

2024-09-13

学生职业认同感(精选12篇)

学生职业认同感 篇1

一、研究背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发布的《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对职业教育的思考。报告中显示, 中职毕业生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产业大军中的技能人才队伍的有生力量。“十一五”期间, 全国共计有2800多万中职毕业生进入各行各业, 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数量基本持平。特别是2009年以来, 每年中职毕业生人数都超过600万, 直接就业人数超过500万。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少年, 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 毕业后多数直接就业、走向社会, 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未来产业大军的素质, 关系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中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职业教育首当其冲要担任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教育引导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成长, 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创业, 这不仅是教育部门承担的重要使命, 也是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 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 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职业认同感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 它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不仅源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而且对于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也大有裨益。

二、中职学生职业认同感缺失的现状和原因

1.中职教育30年经历了“河东”与“河西”的局面

30年前, 上中专是要进行考试预选的, 成绩最好的学生才可以上中专。

由于大部分中专院校还是实行包分配, 学生家长都认为上中专等于捧上铁饭碗, “中专”几乎成立“就业”的代名词。1997年前后, 许多大中专学校都提出不再实行包分配制度, 中专生必须自寻出路, 学生与用人单位开始双向选择。与此同时, 国家进行经济制度改革, 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中专生的就业从此进入寒冬。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 需要的是金字塔式的人才结构,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绝大部分恰好处于金字塔的最底层, 所以中职毕业生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

十一五期间, 国家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三大任务之一, 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和学校纷纷出台了不同的措施, 保障了人才培养的数量, 人才质量也稳步提高。但是目前中职教育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 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于这个教育层次在理解上有偏差, 他们普遍认为选择中职是不得已而为之。这种错误认识直接导致学生在入学后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障碍。重学历、轻技能, 重视普通教育、忽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仍然存在,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2.中职生源准入制度的不规范

目前, 中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普通中招、高考招收普通初、高中生, 二是通过3+2考试招收的三校生。由于职业教育自身体制不完善等原因, 使社会和家长产生了一些偏见, 认为专科层次的中职教育是一种终结性教育, 是“不正规”、“低层次”教育, 无法与普通教育相比, 因此影响了普通生的报考率和报到率。从质量上说, 目前多数学校的主要生源还是职业高中、中专学生, 该类生源在中职阶段有一定的技能基础, 但其理论知识基础相当薄弱, 影响了中职阶段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入校就是为了混文凭, 所以根本没有把掌握职业技能当回事, 更谈不上职业认同感的培养。

三、如何提升中职学生职业认同感

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中等职业教育, 让他们相信中职教育同样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更多的优秀学生加入职业教育的行列, 才能在出口上谈质量。因此, 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以下简称“本校”) 是较大招生规模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校, 目前在校生5000余人, 校园面积近400亩。地质类专业历来是我校的拳头专业之一, 几年前被认为又冷又苦的“地质类”专业如今就业率居然排行第一。但是, 学生的学习基础是十分薄弱的, 如某班有15位学生不会分数通分。根据本校近3年学生升学情况的调查, 大约有15%的学生有升学的需求, 而真正能够升学的学生只有10%。

这种现状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在就业观、吃苦耐劳精神以及服务社会的意识上需要我们大力疏导。下面是我们给出的做法:

1.立足现代职业教育, 勇于探索

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观, 着力培养大学生立志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职业教育成为这些学生再造的“熔炉”。 经过学校专业教学、职业指导、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和环节的教育活动, 学生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 借助职业生涯规划的训练, 学生增添了自信心, 并且有了更加合理的职业期望。

学校从新生入校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要确立行为养成标准, 帮助学生塑造自我, 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培养学生自尊、自强、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和谐协作的职业意识, 要把爱校爱班爱专业、学习态度、考勤、劳动、法纪、文明礼仪、公益奉献、遵守公德、诚信、团结、身心健康等列入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评价体系范围, 定期检查评比。只有从小事着手, 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 才能为其今后的良好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前, 大部分中职生习惯了学校舒适安逸的生活, 对企业生活环境和福利待遇的期望值过高, 以致就业时眼高手低。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够体面, 总是梦想坐在办公室里的工作状态。我们恰好针对我校农村生源较高, 贫困生比例高这个特点, 对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吃苦耐劳的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职业理想。经济社会的发展, 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而精通技术需要长期的刻苦钻研。因此, 要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 摒弃“一步到位、轻松就业”的不现实想法, 牢固树立“竞争激烈、技能取胜”的思想。

2.立足特色专业, 提升成就感和向上力

2011年, 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3093所, 在校学生2205.33万人, 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报告统计, 2012年, 农村户籍中职学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82%。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 其中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近70%, 这样的比例在我们学校同样存在, 而且比例在逐年提高。他们很想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家庭原有的经济状况, 但又不想成为一线的产业工人。

鉴于这种情况, 我校成立了专门的调研分析小组, 对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 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并结合我校的特色专业, 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 注意合理安排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比例。针对学生入校成绩低的现状, 以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切入点, 着力保障专业能力所需的时间。只有让他们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 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进而提高对企业的归属感。这样企业对于我们培养的人才也就能极大信任, 为进一步的校企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生开展专业培训,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 让学生走入企业和社会, 认识到所学专业在市场上的需求度, 让他们通过实习过程增加成就感和向上力, 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

崇拜学历、轻视技能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瓶颈, 我们要想走出困境, 就必须从上到下转变观念, 让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学的专业在社会上有很大的需求度, 让他们有学习的动力, 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产生极大的热情, 就必然能够缓解目前的招生就业压力。

摘要: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未来产业大军的素质, 关系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文章根据《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中的相关数据, 分析了目前中职学生的就业困境, 重点分析了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期望打开中职学校招生就业的新局面。

关键词:中职教育,职业认同感,奉献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R].2012.

[2]张莉.中职学生“职业认同感”激发的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 2012, (06) .

[3]王海波.基于岗位分析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探索[J].职教论坛, 2008, (04) .

[4]高平蕊.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 2007, (12) :49-50.

学生职业认同感 篇2

——中小学班主任师德素养与班会设计创新理念研讨会学习体会

白依拉嘎乡中学

包艳辉

首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机会学习。有幸参加这次《中小学班主任师德素养与班会设计创新理念研讨会》,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在这个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时停下脚步,让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也许,达官显贵不屑于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平民百姓没时间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只有有思想、有内涵、有责任感的人才会不时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比如我们------教师。所以,在这个初冬温暖的午后,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聆听来自心灵、来自灵魂的声音。此次学习,我感触最深的、铭刻于心的就是这样几个词:职业倦怠感、职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当然三位专家教授精准创新的专业知识也让我受益匪浅。但我和大家重点分享的是以上三点。当教师如我,十多年的老师,自诩老教师,专业知识浅尝辄止,全靠日久软磨硬泡,业务不争强也不落后,到点上班,按时上课,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小年纪巴不得现在就退休,这就是职业倦怠感,长期从事一种职业的正常现象,造成这样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职业认同感。因为一些社会原因、客观原因、人为原因,社会对教师评价并不高,导致我们自己看不起自己,“文人相轻”。但是,如果你自己看不起自己,你还指望谁能看得起你?你自己都不爱自己,你还指望谁来爱你?你还能爱谁?我们现在就缺乏爱的能力。所谓爱的能力就是让你爱的人爱你。例如班主任,你对你的学生如何如何之好,可他还是不断犯错,不断惹祸,你生气、伤心、暴跳如雷。没有用,你最该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你自己有爱的能力吗?你的爱学生感受到了吗?你给的是他想要的吗?科任教师亦是如此,每个人相处我想也如斯。“教室是允许犯错的地方。”孩子免不了犯错,我们的职业不是施与,不是高高在上,教育是唤醒,是纠正错误,不断的反复的纠正,直至他们能自己辨别是非、正误。

现在很流行问:你幸福吗?有了职业认同感,你就有了职业幸福感。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你欲望的停歇处。从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们的欲望就在纷纷落下的粉笔灰中,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淡去。我不想标榜我们老师有多清高、多高尚,但至少我们的快乐绝不是靠金钱、地位、名利来构筑的,当然物质生活能丰厚一些,工资多涨一些更好了。但是我们有思想、有灵魂,有时学生一个小小的礼物、一个信任的微笑胜过几百几千的红包,因为我们受之无愧,我们心安理得,所以我们的幸福含义更为深刻。这样说决不是我学习回来看破红尘了,一步踏入万丈红尘谁也不敢说看破,只是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来慰藉自己,高尚自己,例如职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因为我们是教师,是由思想、有灵魂的人!“只有我们昂起高傲的头,才能培养出高贵的心。”所以,请大家爱我们的职业,这样我们才会幸福!这样才是和谐人生!这是廊坊师范刘银花教授所讲的主要内容。

迟希新教授讲座的主要内容是《主题班会设计的创新理念》,主要讲授关于主题班会设计的理念、模式及案例分析,并通过主题班会进行有效德育教育,“细雨湿衣”,道德是感染的,不是教出来的。今后,我将以迟教授的创新理念为指导,做一名研究型班主任,以主题班会为阵地,对学生进行有效德育教育。辛志国教授的讲座是《有效德育的实践与思考》,针对现在很多班主任不论客观条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单纯模仿名师、名人的德育事例,讲述班主任的困惑,提出不是所有的德育行为都是有效的,每位班主 任都曾存在德育误区。应该在学习名师的基础上,自己研究、创新,认真研究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生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教育方法。例如问题学生的“六盆花”理论,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反复抓,抓反复。

学生职业认同感 篇3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认同职业素养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出台,提出要积极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不断提高幼儿“入园率”。同时,对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专门的要求,提出要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因为幼教事业要求幼儿教师要热爱儿童、热爱自己的专业,所以具有高度认同是幼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培养出较高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不断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目前我国幼师队伍培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幼儿教师急剧缺乏、流动性强,各地供需不平衡。为了应对这种大力发展幼教事业和的情况,各地中等职业学校也都积极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并且规模日益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长。通过调查研究,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幼师培养质量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就是专业认同程度的过低。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为初中毕业学生,这是一个在生理、心理发展,认知能力都处于较为特殊的群体。如果学生专业认同度过低,就必然不能满足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幼师专业素养的最终需求。

一、专业认同

专业认同是自我认同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接受并认可自己所学习或从事的专业,并愿意以积极地态度和主动地行为去学习与探究。专业认同也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个体对自己正在学习或从事的专业有清楚的认识和规划,认可专业的发展前景,愿意从事该专业工作并为此承担重大责任。专业认同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事业目标的心理基础。

二、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是专业认同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校学习期间她们需要学习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钢琴、声乐、舞蹈形体(幼儿体操/舞蹈)、美术教育等课程。同时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努力成为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素养的幼儿教师。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幼师成长的内驱力,直接影响着幼师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绩效,关系着幼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水平。学前教育教师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职业,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教师,能轻松应对工作方面的问题,较易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在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对学前教育发展尤为重要,是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和毕业以后能否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赢得社会尊重、增强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初步树立阶段。作为教师,有必要把培养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渗透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学前教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思考

1.重视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入职前专业情感培养

首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几乎全部都是女生。这些女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思想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要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动向,在第一时间做好专业引导,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较为清晰的、宏观的认识。用积极的态度让孩子认识并且热爱自己的专业。

2.提高课程设置合理化,促进学生专业认同水平的提高

通过对在校学前教育学生的调查与访谈发现,学生非常重视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设置及专业教师的能力素养。而且学生的天性使得他们对技能课的学习兴趣远远高于理论课学习。在学生在校培养期间,学校应将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逐步有效的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3.注重在校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水平的提高

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有技能的人才。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在校完成两年的学习之后,会迅速进入定岗实习阶段,实际上就是要进入幼儿园工作。幼儿园和家长会期望他们的专业能力较强,在说、唱、弹、跳、画方面有较高水平。所以,在校学习期间,班主任和专业教师要鼓励学生学好每一门课,积极参加校内外技能大赛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水平和自信心。这样,学生会认可自己,从而认可所学专业,主动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4.提高社会认可度,促进幼师培养良性发展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学生主要就业于私立幼儿园,相比公办幼儿园及其它行业,收入明显偏低,社会认可度也比较低。但是对于这些年龄只有16、17岁的孩子来说,工作压力是比较大的。在这种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下,我们急需提升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和学历水平,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从而促进幼师培养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良好的专业认同感对发展学前教育有重要作用,必须重视和加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的培养,增强幼师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每个学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在学前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形式下,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认同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出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促进我国幼儿教师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乃强.幼儿教师缺口大如何破解学前教育师资之困[N].中国教育报,2011.

[2]李巧英.幼师生职业情感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9,(08).

学生职业认同感 篇4

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 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随着对职业研究的深入, 职业认同感这一概念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的范畴, 而是越来越朝着多维度的方向发展, 逐渐地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人性化等特点。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各行业出现了人才拥挤的现象。但如果仅从数量上看待一个行业的发展未免稍显片面。我国每年都会从各高校涌现出大量的就业毕业生, 但是这些毕业生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却出现了很大的滑坡, 以法学专业为例, 毕业生大多数会进入公检法机关, 或者从事律师职业等。但有调查表明, 现在法学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较低, 大多数从事着与专业知识无直接关系的岗位, 比如办公室文员、行政秘书和助理、公司储备干部等。但是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效能往往由个体专业化程度决定,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 职业认同感的构建可以解决职业的高流动性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使职业倾向、职业兴趣与职业规划“三位一体”, 提高职业成就效能与职业幸福感。由此可见, 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水平, 同时也能帮助法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制定其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提高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就业率有很大帮助。

二、关于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职业认同分析

目前,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大部分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类型感到迷茫;有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学的法学专业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使其对于本专业缺乏认同感, 以至于在毕业后放弃法律方向就业, 而转向其他就业方向。之所以存在这类问题,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 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导致法律人才过剩。从1999 年起, 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这使得一些院校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专业, 而法学专业作为文理兼招的热门专业,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理工类院校或是综合性院校所青睐的专业;与此同时, 随着高考人数的不断增加, 高校录取率也在逐年升高;另一方面, “依法治国”政策的大力推行, 我国法学专业的招生人数也从1977 年的233 人增加到了如今的几十万之多, 各大院校法学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也远远超出了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要, 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也使得大多数法学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产生担忧。在面临市场竞争的时候, 部分法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其他岗位就业, 丧失了对法学专业的认同感。

2. 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有偏差, 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不能满足职业需求。我国的法学教育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 以及外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上, 所学内容涵盖了教育部规定法学专业16 门必修课以及诸多选修课, 涉及到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的所有法律部门。我国的法学教育属学历教育, 培养的是也主要是法学通才, 具有知识涉及范围广、所学内容庞杂的特点, 而缺乏专业运用性。同时, 高校之间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存在差异, 多数院校的课堂教学只注重法学理论的教授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而法学恰恰又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学科。在实际工作中, 无论是法官、检察官、律师、还是执法人员等专业职业都要求具有实践性;而高校毕业生虽然有充分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 但由于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实践, 对社会实际缺乏了解, 没有形成应有的思辨及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而造成多数毕业生在从事了法律相关的工作后, 力不从心, 产生消极情绪。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对于法学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信心。

3. 门槛高、职位少, 法律职业准入制度严格。法学专业的“对口工作”一般是进入审判机关、检查机关、司法机关等从事相关工作, 或是从事律师、法律顾问等职业, 由此来实现职业理想。但想要从事此类工作的必要“门槛”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然而, 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常年徘徊在10% 左右, 通过率最高时也仅为25% 左右。由于报考条件较低 (凡具有本科学历的学生都可报名参加) , 这就使得法学专业学生在司法考试中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多数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四毕业时仍未通过司法考试。另一方面, 随着近几年非专业报考司法考试的人数的增加, 用人单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相关职业的准入门槛, 这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本是有利的, 但对于掌握法律知识却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学生来说仍然受到很大限制。

从事律师、法律顾问等相关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且法律顾问等职业通常集中在大型公司中, 而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则由于业务范围小等原因基本上未设置相关职业部门, 只在出现相关法律问题时临时聘请相关法律工作者,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市场对于专业法律人才的需求量, 使原本狭小的就业空间更小。多数法学专业学生不得不转而向与专业无直接联系的岗位就业, 如办公室职员、行政秘书或助理等。

由于不能“对口就业”, 许多法学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心理, 对法学专业的职业认同大大降低。

4. 部分法学专业学生缺乏正确的择业观, 地区就业不平衡, 扎堆就业严重。由于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差异, 大多数大学生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乡镇农村都希望在毕业后可以到东部大城市工作, 而少有愿意到中西部城市就业, 从而产生了东部大城市人才饱和, 无法消化大批高素质人才, 出现人才扎堆就业的情况, 甚至一个职位成百上千人竞争;而中西部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城市建设及相关保障体系不完善, 很难吸引到大量人才, 致使相关岗位“一将难求”。中西部地区却又是法律观念相对淡薄, 专业法律人才需求量大的地方, 这样的就业心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也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地方高校多数没有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观念的培养, 即使是高校中设置有相关课程, 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授课教师, 也只是趋于形式, 不能从实际上为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以至于大多数学生很难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这也就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大城市扎堆就业现象。随着就业难度的加大, 很多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逐渐丧失了对于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一些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在选择本专业后产生了消极的情绪, 对于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也比较迷茫, 逐渐缺乏对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

三、培养与提高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方法与建议

首先, 整合地方高校法学教育资源。对各高校的专业师资力量、软硬件教学设施、专业课程设置等各方面进行统一明确的规定;在教授法学基本理论的同时, 聘用有经验的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担任客座教授, 并结合其经办的现实案例和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法学专业的学生从实践的角度进行教学;同时增设实践课程, 比如模拟法庭等场景,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相关法律职业的敏感度。

其次, 地方高校应开设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系统专业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 理性的认识自身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积极引导学生改变以往到公检法、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传统的择业观;鼓励其到中西部偏远地区、基层地区就业;出台相关的扶持和鼓励政策, 在学生备考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时也应适当给予相关指导, 对法学专业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 提高法学专业学生司法考试的通过率。

最后, 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对提升职业认同感有帮助。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有着很大影响, 提高法学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关键还是要解决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通过相关渠道切实有效的缓解法学专业就业难这一问题, 才能使法学专业学生真正学有所用, 不断提高自身对于法学专业的职业认同感, 从而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所服务。

摘要:职业认同感正朝着多维度的方向发展, 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的范畴。现如今法学专业面临着初次就业水平低、职业价值观模糊、就业难的困境, 而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他们就业的水平, 也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 进而提高法学专业就业率。

关键词:职业认同感,法学专业,就业率,地方高校

参考文献

[1]周勤.试论图书馆员职业认同的培养[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 .

[2]曾庆洋.浅谈当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赤子 (中旬) , 2014 (09) .

[3]梁斌.对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3 (01) .

[4]吴贵春.论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蚌埠学院学报, 2014 (02) .

[5]李景义, 包玉华, 张镝.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探讨[J].教育探索, 2014 (04) .

[6]董阜平.独立学院教师职业认同现状与解决路径[J].绥化学院学报, 2014 (05) .

[7]张宁俊, 朱伏平, 张斌.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21) .

[8]马丽.中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相关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02) .

学生职业认同感 篇5

刘 欣

(作者单位:68251部队69分队政治指导员)

[摘 要]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基层军官是部队建设的基础,其职业认同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关注的角度出发,对提升基层军官职业认同感作了一些思考.[关键词] 职业认同感;基层军官;积极心理学

所谓“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说从业者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从业者当前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程度.对于每个工作人来说,职业认同感都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从心底里认同并喜欢所从事的职业,才可能全身心投入.相反,如果对工作感到乏味甚至厌恶,则很难唤起内心的工作热情.军官,尤其是基层军官,是部队建设的基础,单位建设的主心骨,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任务,其职业认同感显得更为重要.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军营已不再是独立于社会存在的一方“净土”.开放的世界没有封闭的军营,军营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广泛与深入,基层军官面临工作任务重,生活环境差,竞争压力大等负担,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社会的期望甚至质疑,种种因素综合,使部分基层军官的职业认同感有所弱化,有的同志职业兴趣逐渐淡漠,职业认识模糊,致使工作缺乏动力,能力下降,标准不高.在笔者单位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当前基层军官中有29.6%感到“工作压力极大”,有69.7%感到“有些压力”,85.2%的人认为工作压力是主要的生活压力源,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军官,特别是连级基层主官,在自己的工作中没有感受到多少快乐和幸福.在势不可挡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新的社会秩序,价值观念和伦理意识使社会主流舆论已经将国防服役视为一种市场契约关系,造成了军人的社会地位,职业尊严,职业价值,职业认知和职业形象难以还原到传统的理想状态,基层军官不得不在一个新的社会环境里重新审视“军人”这一职业.如今,基层军官对正在逐渐丧失的职业身份和职业认同感产生困惑,质疑.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从积极心理学关注的角度出发,对提升基层军官职业认同感作了一些思考.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以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和西卡森特米哈伊(M.Csikszentmihalyi)为代表,对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与理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研究.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探求中消极,悲观的研究路线与模式,以力图唤起人类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对心理学重新进行了诠释,为心理学的发展与繁荣增添了新的动力与活力.这一思想与理念逐渐被人们理解与接纳.它正以一种全新的态势冲击着传统心理学,指引着人们尝试以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与品质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它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关注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重视人类幸福,快乐,满意和发展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三是在群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研究安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区,健康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从而使公民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帮助人们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与途径.二,积极心理学对基层军官提升职业认同感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展示了一种新的理念,即积极心理理念.这种理念将心理学研究的重心放在人的积极品质和挖掘人的潜力上,无疑是心理学一项重要突破,势必会对心理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我们的心理教育也转向积极方面,进行积极心理教育.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解决职业认同感降低的问题,就是要将重心放在挖掘基层军官的积极品质上,帮助他们在主观层面上,个人层面上,群体层面上得到积极感受,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从而提升对职业的内化认同.(一)缔造阳光心态,让基层军官享受内心的幸福 1,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积极心理学强调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由于性格气质不同,学历各有差异,基层军官在工作方式上会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如有的军官雷厉风行,有的军官耐心细致;有的不拘小节,有的以身作则;有的擅长政工,有的军事过硬等.基层军官首先要了解自我,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恰当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完整接受自我;然后是悦纳自我,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带来的愉快感和满足感.2,关注愉悦体验.经常体验愉快情感的人更能够感觉自我能力,自我决定和自我人际关系等,这些感觉又会使他们将来更有可能接近更多新颖和有趣的体验,会产生“螺旋式上升的情感体验”.提升这些积极经验,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基层军官可以在基层生活中逐步体验军人身份带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学会从训练,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寻找乐趣.3,培养积极心态.积极的心态看到的永远是事物好的一面,而消极的心态只看到不好的一面.积极的心态能把坏的事情变好,消极的心态会把好的事情变坏.积极乐观的心态能使我们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能够注意从多方面看问题,不但自己的世界里充满阳光,同时也给身边的的人带来阳光.要明白自己虽然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体验满足.4,发展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家发现所有文化都推崇六种美德:智慧,勇气,爱,公正,自我节制和崇尚真善美的情操.基层军官就是要善于主动发现和培养自己在品德和能力上的长处,并在生活和工作中以不同的方式加以运用,这样就能经常地经历到“心流体验”,这是一种当人们积极地投入到某一项活动,且活动难度与其能力相匹配时,所产生的一种“幸福流”感受,类似于马斯洛的“高峰体验”.(二)和谐人际关系,让基层军官享受融和的幸福 1,多做利他行为.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对他人友善,不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会使人感到大方和能干,从而带来强烈的归属感,赢得微笑,赞赏和善意的回报,产生快乐和胜任的内心体验.基层军官生活工作在战士当中,多做善意行为和利他行为,如主动关心战士,帮助同事等都能提升自己的快乐感受.2,建立积极关系.重视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对获得快乐是非常重要的.最快乐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家人和朋友,他们追求个人成长和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从与他人的互动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基层军官来说,所处的特定工作环境要求军官不断与上下级进行沟通交流,与上下级融洽和谐的关系,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也在心理上缩短了彼此的距离,能使基层军官更好地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许,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实现心理平衡,这对于基层军官来说无疑是一个动力,从而促使基层军官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3,积极融入群体.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的幸福是个体认同群体的根据之一.集体威望和集体荣誉会给人带来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体验,从而对他们产生吸引;当然,若集体所发起的各种活动能够与人的诸多兴趣相结合,也会地他们产生吸引力.由于部队工作的群体性,工作过程往往不是个人或少数人可以完成的,对于每一位基层军官来说,都应该积极融入群体,培养自己健康向上的群体心理,战友之间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和谅解,有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创造民主和谐,欢快团结的气氛,使人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职业认同感.(三)实现人生价值,让基层军官享受成功的幸福 1,把握情境,自我决定.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决定和自主性是人类的心理需要,对这一需要的满足可以从心理上产生幸福的感觉,这一需要的充分发展对于心理成长,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和自我和谐的体验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地安排工作进度,制定有张有弛的工作计划;选择适当的工作方式,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等等,都有利于基层军官提高有效处理个人生活与情境的能力,使自己感觉到能够掌控环境,增加自我决定性,体验到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感.2,享受工作.要让基层军官学会享受工作,首先要懂得享受军营.军营是军人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军营生活的人,军营本身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然后要懂得享受士兵.基层军官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战士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3,不断学习.我们要引导基层军官不断延伸和拓展学习空间,不断研究和探索教育的艺术和魅力,因为人只有建立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他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内驱力”,也才会在不断的进步中体会职场所带来的新鲜感和成就感.4,积极实现人生价值.积极心理学认为,快乐的实现需要的是生命的不断超越与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奋斗和进步.创造和奋斗的人生是充实的,快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创造和奋斗的的过程也是感受快乐的过程.也许基层军官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接受它,试着爱它,心理状态的转变,会使基层军官真地喜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也就会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热爱自己的工作,投入地工作,工作必然出彩,就能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在一次一次的成长中享受到工作的快乐和满足.参考文献: [1] 江雪华.幸福与力量:积极心理学的启示.教育导刊.2009-10 [2] 张若舒/董莹莹.浅析积极心理学.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3] 周杰民.强化初级军官职业认同感的对策.南京政治学院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形成探讨 篇6

关键词:高校教师 认同感 需要理论 建议

一.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

(一)教师职业认同的涵义

随着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对其定义也就众说纷纭、不一而论。通过文献研究,笔者发现,对于教师职业认同的认识一般包括“过程说”和“状态说”两种。“过程说”强调教师职业认同是一种逐步确认自我教师角色、强化教师责任的过程;“状态说”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当前所从事职业的满意程度。总的来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指教师不断的体验、倾向于当前的职业,从而形成对职业的肯定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并能感到身心愉悦。正是这样的一种状态,职业认同感对于教师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简介

1.我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一般。通过文献研究,在对441名高校教师调查研究中发现,高校教师对于职业认同程度并不高,甚至低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在对不同等级的高校教师研究中了解到不同层次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明显不同。

2.学历和职位的高低影响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学历和职位的高低与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的关系。学历越高,教师所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和认识水平就越高,越重视职业的专业性和对工作的贡献。同样,高校职位的高低一方面体现在工资收入中,另一方面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

3.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学校的人文关怀有巨大的关系。人文关怀是个体归属感的满足和精神层次的需要。一个越具备人文关怀的高校,越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越有助于满足教师尊重与归属的需要。

二.需求理论下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

(一)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形成。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主要包括5方面的内容: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感需要、爱与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方面的配合。笔者认为,这五方面的内容与职业认同感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形成也需要5方面的内容:

1.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教师能否融于一个群体的基本前提是生活的需要,一个物质生活不稳定的个体很难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形成的第一方面就是满足教师基本的生活需要。

2.保障教师安全。教师的安全既包括生存环境的安全,也包括心理的安全。在我国,高校教师的基本人身安全一般可以保障,但是心理安全存在隐患。如果高校教师长期处于紧张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压力之下,很难实现心理的安全和心灵的寄托。长期的压力在影响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造成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降低。

3.激发教师的归属感。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有无归属感。高校教师的归属感是指个体对于学校的情感依赖程度、职业的喜爱程度等。强烈的职业归属感有助于教师工作质量的提升。

4.满足教师爱与尊重的需求。爱与尊重是每一个个体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一个感受到爱与尊重的个体将会处于幸福、兴奋、激昂的状态,将会把精神上的满足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事半功倍的完成教师教学工作。

5.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教师价值与精神境界的最高追求。知识分子往往比常人有更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校教师作为优秀的知识分子,对于自我价值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比一般人更迫切。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正是教师对自我职业的认同,对自我价值发挥的肯定。

(二)提升教师职业认同的建议

1.保障教师的物质生活,即工资和福利。2.为教师提供一个安全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3.丰富教师的精神需求,增强教师的归属感。4.增强高校人文关怀,满足教师爱与尊重的需要。5.不断激发教师自我价值的提升

三.总结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其不断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和力量之源,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不断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契合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的发展。从物质到精神,再到对自我价值的认可,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将会在高校所创造的良好的人文环境下不断提升、不断发展。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大学教师专业自我认同对提升教学品质的作用”(SQ161039).

学生职业认同感 篇7

关键词:专业,职业高职,教育

0 引言

目前, 许多大学生, 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 经过几年专业训练之后, 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专业。也就是说, 学生在就业时出现了所学非所用, 所用非所学。当然, 我们并不认为学生学这一专业就必须从事这一专业的工作,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这也是教育经费及人才的浪费。同时, 也正因为如此, 从短期来看, 一方面它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 即新人进入职场后, 他们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 对这些专业不对口的新入职者进行职业方面的培训, 完成本应该由职业院校完成的工作, 另一方面, 也延长了熟练工作人员的成长周期;从长远来看, 它对大学, 尤其是职业院校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学生及家长会质疑专业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上大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专业认同感, 是指学生对我国现行的大学学科专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后, 各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认可、认同。具体指学生对所学专业所开设的理论课程及实践性课程的认同, 即认为这些课程的开设, 是必要、有意义、有价值的, 是值得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它们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有指导和参考价值。我们这里所指的职业认同, 是指学生认为这一职业, 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值得自己为之努力奋斗,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使这一行业得到发展的。

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影响:

国家对职业院校的学生的人才培养规格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我们认为, 这里所说的高技能, 并不仅仅是对某一岗位的常规操作有所了解, 而是在理论指导下, 不仅能熟练地进行常规操作, 而且对于突发的状况, 有比较清晰的认知, 能处理一般性突发事件。

古人云:好学之, 不如乐学之。西方也有名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习的理论课程, 是可有可无的, 对自己今后的影响不大, 甚至觉得毫无用处, 那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打折扣, 而如果学生认为这一课程对自己今后的生存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学生就会根据教学要求, 认真学习, 进而努力探究, 并力图对该课程的认知和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样, 如果学生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有认同感, 那么, 学生就会根据职业需求, 围绕该职业能力素质要求, 进行学习和培训, 从而提高自己从事该职业的能力, 进而获得从事该职业的职业能力。

要想达到高技能, 没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 没有对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分析思考, 没有对理论和实践的精益求精, 那是很难达到的。

2 为什么会出现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不高, 对所学专业的职业认同感不高呢

笔者认为,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学生进入大学前专业和职业选择方面产生的问题

2.1.1 学生在专业选择和定位上的不清晰

对于绝大多数参加高考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说, 参加高考的目的是进入一所好大学。虽然近几年, 学生及家长对进入大学后所学的专业对今后人生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及其家长在学校与专业两相比较时, 还是更看重学校;只有极少数的家长认识到专业对学生的成长和就业影响更大。也就是说, 对绝大多数的学生及家长来说, 选择什么样的专业, 基本是在高考后才开始进行的。高考结束到大学招录之间的时间大约为一个月左右, 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对专业进行考察, 并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专业, 其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 我国对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方面并无特别要求, 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有限。短时间对专业及职业选择的思考及本身对专业及职业的不了解, 造成了学生大学专业选择定位的不清晰。

2.1.2 目前的招考模式对学生专业选择的限制

一般来说, 每所院校, 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 也有自己的劣势专业, 对于优势专业, 按目前的招考模式, 总分成绩好的学生是优先。这本无可厚非。但总分成绩好, 并不能保证学生就真正适合学习这个专业。例如目前高职开设的机电专业, 如果学生的数理成绩好一点的话, 学生学习的难度就会相对低一点, 培养效果就会好一点, 但按照目前的招录方式, 就可能会招录部分理化成绩一般, 但其它课程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 这对于培养效果及学生学习来说, 都会产生巨大的挑战, 这一点, 在高职院校中招录中, 表现更为突出。

2.1.3 家人的期望与学生的期望不一致

许多学生选择大学学习的专业, 并不是学生了解这一专业, 喜欢这一专业, 而是因为家长希望学生学习这一专业。学生虽然在志愿上选择了这一专业, 但实际上对这一专业的兴趣不高, 对从事这一专业的职业意愿也并不高。

当然, 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 可能还有其它, 但结果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 学生进入大学前选择的专业, 并不是学生本人意愿的真实反映, 并不是学生真正想要学习的专业, 不是学生希望自己今后一定就愿意从事的行业。因此, 在大学学习阶段, 学习本专业的热情不高, 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对高职院校来说, 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2.2 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后产生的问题

2.2.1 学生对本专业课程不了解

学生对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不了解,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学生不了解本专业所开设课程的整体状况。大学阶段的学习, 跟中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的一个很大的差异, 就是中小学阶段, 所开设的课程比较固定, 主要课程只有那么几门课, 而大学阶段在短短的三到四年的学习过程中, 会开设数量相对比较多的课程, 并且, 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不同, 具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学生对本专业所要开设的课程没有整体认知, 那么, 学习的困难将会加大, 学习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同时, 由于对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没有整体了解本课程对自己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何影响, 在认知层面上也会大打折扣;二是, 对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不了解。很多大学生会对本专业所开设的部分课程产生疑惑, 质疑其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 就是对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有何联系没有弄清楚。这种不明白、不清楚, 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某种程度上, 它也影响了其它课程的学习效果。

2.2.2 学生对职业能力和要求的模糊

从某种程度上说, 职业院校的人才规格, 主要针对的不是一个个具体的岗位, 而是针对的职业岗位群。以酒店管理为例, 酒店管理专业所培训的人才, 可能从事的岗位包括前厅、客房、餐饮等, 不同的岗位, 对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前厅管理, 它要求学生不仅了解酒店的各岗位的职责, 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能熟练地对顾客进行分流, 而且要求具备比较强的交流能力, 能做好与顾客的交流, 并能处理一般性突发事件。前厅管理人员又分为一般工作人员、领班、经理三个层级, 不同层级的人员的要求、职责、处理事务的权限也有差异。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 基本涵盖了酒店管理的所有岗位。如果学生对此不了解, 那对酒店管理专业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就会产生质疑, 进而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3 专业及职业认同感训练

如何让进入本院校, 本专业的学生, 增强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对今后从事的职业的认同感呢?笔者试结合所在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谈谈专业认同感及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与训练。

3.1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现状

我院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 是本院在专业调整过程中, 经过前期的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开设的。在开设初期, 就根据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高技能”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并认为这一专业, 是目前经济发展中就业市场相对较好的专业, 但如何做到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市场高度契合, 就要求对酒店有更深入的了解, 与酒店有更为深度的合作。在此基础上, 确定了合作的酒店集团, 从培养的模式上实行学校与酒店联合培养。在具体操作上, 采取的是全过程、全方位的与酒店合作。即酒店集团根据他们的用工标准, 在招录过程中, 提出学生选择本专业的基本要求, 然后学院根据这一要求进行初步筛选, 使进入本专业的学员, 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3.2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专业及职业认同感训练的基本做法

据上文所说, 满足基本要求的学生, 并不一定对本专业具有认同感, 对职业具有认同感, 因此, 在学生入校后, 为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我们采取全过程、分项目, 有目的的引导。具体如下:

3.2.1 扎实的专业介绍, 使学生对本专业产生初步的认同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 都有一个学习目的, 即为了考大学, 那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后, 学习的目的和动力又在哪里呢?大学的理论学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呢?我们认为, 一是, 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二是, 为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做准备。因此, 我们在进行专业介绍的过程中, 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学生今后学习的主要课程, 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从而对本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另一方面,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 所学习的理论, 对本专业今后就业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介绍, 主要由两方面的人士来担任, 一是, 学院专任教师;二是,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学院的专任教师的优势是理论, 对国内外酒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就清晰的认识, 对本专业课程开设的目的及相互关系有深刻的理解。酒店人事管理人员了解本酒店的岗位设置、各岗位的职责及能力要求, 并能结合自己的工作, 具体而详细地与学生探讨各岗位的职责。扎实的专业介绍, 使学生对所从事的行业有初步的了解, 也对自己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使学生能比较安心地进行专业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学习和训练。

3.2.2 精干的专业指导老师配备, 使学生的疑惑及时解答

酒店管理是一个专业, 它所面对的酒店岗位, 不是单一的某一岗位, 而是酒店管理的管理群, 如前台、餐饮、客房、员工等。不同的学生, 其性格和特长也各有不同。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选择合适的岗位, 并对本岗位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是学生能否在大学阶段掌握较为熟练的工作技能, 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前提。

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 主要出现的问题:一是, 专业理论学习的问题;二是, 酒店的文化理念及管理问题;三是, 具体的操作技巧问题。针对这三方面的问题, 我们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三个方面的指导教师。一是, 专任教师, 主要从专业理论学习方面进行引导, 使学生对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及课程之间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消除学生对于课程开设方面的疑惑;二是,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主要使学生明确岗位配备情况, 各岗位的能力要求, 及职业发展的前景及所需具备的能力素质;三是, 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一定阶段的理论学习及专业实践, 对专业和岗位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 他们与学生的身份、年龄方面的接近, 更有利于与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 也促进了他们的能力的培养和认识的提高。

3.2.3 是沉浸式专业训练, 使学生明确各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进行一年左右的理论学习之后, 要求学生进入酒店实习进行为期半年的沉浸式实践操作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 本专业各合作酒店在员工正式上岗前, 都会对员工进行包括本酒店的经营理念、主要顾客对象、经营模式、行业规范、职业素养、职业要求、操作流程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前期的培养, 学生方能正式进入岗位。学生在为期半年的实习过程中, 还要进行轮岗培训, 从而使他们对酒店管理有全方位的了解。这种沉浸式的实践培训, 使学生对本专业及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更深入地理解。

3.2.4 合理化的考评机制

专业学习, 是为就业服务, 理论学习, 是为实践服务, 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高技能, 而这种高技能, 不仅是操作的熟练, 而且是根据理论, 在处理具体事务时, 不仅能处理常规的事务, 进行常规管理, 而且要在特殊情况下, 有较强的主动性、的灵活性, 能及时、快捷地处理突发事件。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 它与机电、会计等专业不同, 它所服务的对象是一个个员工, 是一个个客人, 即, 它的服务对象是人, 其管理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多变性。因此, 一方面, 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常规的操作管理规定及工作流程;另一方面, 对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 在进行考核时, 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而且要有一定的实践知识。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 以理论学习为主, 但这些理论的学习, 并不是单纯的理论讲授, 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在考核时, 据课程的特点, 理论与实践的比重为7:3或6:4。而对酒店实习方面的考核, 理论与实践的要求总体比重为4:6, 其中实践部分由学生实习所在酒店领班及经理进行评定。

4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及职业认同感训练的效果

从近三届已毕业学生来看, 本专业已毕业学生从事酒店管理的学生分别为88.2%、89.7%、90.6%, 而且这一数字, 是呈逐年增长的态势的。也就是说, 我院对进入本专业学习的学生在经过入学前的招录筛选及专业介绍、在校期师生交流、职业培训几个阶段的训练之后, 专业及职业认同感明业相对较高, 较高的专业及职业认同感, 使我院的酒店管理专业成为湖北省教改试点专业, 鄂西生态旅游圈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同时, 该专业也成为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

5 小结

专业人才的流失, 对社会来说, 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对用人单位来说, 意味着用工成本的增加, 对高等院校来说, 是生源的危机, 对学生来说, 是专业熟练的周期的增长。有效的减少流失, 其解决办法, 主要是让学生增强对本专业的认同, 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 而要达到这种认同, 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职业培养过程中, 让学生真正了解职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认识到理论学习对实践能力的提高的重要性, 认识到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高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努力方向, 减少对本专业、本职业的怀疑, 从内心真正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 热爱即将从事的职业。

参考文献

[1]佘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马瑞.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问题分析及对策初探[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2:79-81.

[3]张祎.“订单班”式酒店管理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 2012, 02:126-129.

[4]蒲姝.基于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经济师, 2008, 11:129-131.

[5]严辉华.浅析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0, 02:10-12.

[6]陈增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7]曲波.校酒店管理专业“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S2:256-258.

[8]徐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下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质量探究[D].青岛大学, 2012.

学生职业认同感 篇8

一、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在机理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必须是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通过影响其身心发展以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同时,职业教育又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它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职业性突出。职业教育在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以职业性为导向,根据专业面向,培养学生具有“职业人”所需的道德品行、行为习惯与专业技能,而这正是职业素养的内容。1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教育的过程,不单是从知识、技能层面培养学生的过程,更是从价值观、人生观层面引导学生对某种“职业人”这一身份的认同过程。

身份认同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引人瞩目的议题,它努力帮助人们理解我(们)是谁以及他(们)是谁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人们一方面通过某种个人独有的特征将我(们)与他(们)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通过某种群体共享的特征将我(们)与他(们)联系在一起。因此,身份认同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体。在个体性层面,“身份”是指主体对自我的反思、认定和追寻,体现了自我建构,是个体对其身份的主动“认同”;在社会性层面,“身份”是指其他人或社会对主体的期望、规定与认可,体现了社会制度的期望,类似于社会分派的“角色”。从这两个层面出发,身份认同也就有了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两种不同的认识论。本质主义认为身份认同像贴标签一样,是天生赋予的;而建构主义认为身份认同是由主体在社会情境中选择和内化部分经验而持续建构的,这一过程还会受到社会既有的知识、权力机制的规训和教化,其过程是复杂的、流动的和开放的。[1]

为揭示这一过程,诺贝尔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eorge A.Akerlof)将“身份”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分析框架,试图通过价值观内生化建立身份效用函数来显示身份认同的过程。他与克莱顿建立了如下模型:[2]

其中,Uj是第j个人的效用,aj是他自己的行为,a-j是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Ij就是第j个人的身份。进一步得出:

其中,Cj指的是社会范畴,即社会分配的“角色”定位;P指所属社会范畴的规范,一定的社会范畴有相应的行为规范与准则;εj是指实际行为与理想行为的差别。因此,身份是5个自变量的函数,人的效用不仅取决于本身行动,还取决于别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身份的认同。

借鉴这个模型,高职学生的“职业人”职业素养培养中,高职学生的“职业人”身份是由这种“职业人”所特定的社会范畴Cj所配置的,且具有一系列符合规范的行为标准P,学生的行为取决于其自身身份认同的行为aj,还受群体中别的学生的行为a-j的影响,效用函数的高低依赖于aj与P的差异程度。

由此,可以认为高职学生的身份认同同时受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影响。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既受学生个体与群体自身遵循的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内在制度的影响,也受特定“职业人”所应该具有的规范行为标准等外在制度的影响,自我认定与“职业人”标准行为的差异程度是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动因。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

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不同理解,在工作职能、体系设计上都有自己的做法,主要采用以下四种路径:

(一)专业教育型

专业教育型指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或专业始终保持同行业的紧密联系,将行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和专业教育中,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这类院校或专业往往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专业开设的历史较长,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定位明确,岗位要求较为清晰,能够将具有代表性的行业文化渗透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形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专业文化。如护理专业,具有鲜明的职业定位,医院与学校在长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白色的护士服、南丁格尔纪念活动、神圣的授帽仪式成为专业标志性的文化活动,学生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

(二)环境体验型

环境体验型指在校园文化,特别是实验实训室建设方面尽可能做到模拟真实的职场环境,通过环境与氛围体验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加深对行业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与职业规范。目前大多数院校均采用这种方式,在校内环境建设中融入行业文化,在校内按实际生产标准建立实习工厂、仿真工厂、虚拟车间等,在实验实训室建设中注重职业环境的营造,在教学过程中也格外重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强调职业规范。也有学校专门成立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设置一定的课程或教学环节进行培养。通过营造环境、开设课程与沟通辅导等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三)校企合作型

校企合作型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等,全面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与企业文化,完全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这种模式下,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教学与管理,并在此过程中融入企业的管理目标、价值观与文化、行为规范等元素,真正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人”。但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容易过多重视技能培训而轻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自主管理型

自主管理型是指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角度出发,将职业素养划分为思想品德、学业、科技与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内容,形成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以考核与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与综合发展。这种模式能够较为有效地实现学生职业素养各个方面的有效融合,而且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做法在高职院校中被采用得还不多,仅在课程考核特别是技能鉴定当中有所体现。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麦可思数据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届中国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4%,其中,本科和高职高专分别为24%和43%;有46%的2012届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内转换了行业(本科为39%,高职高专为54%);大多数毕业生离职的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福利偏低”。[3]但其背后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毕业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职业生涯模糊、缺乏诚信意识等,这些都直接指向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4]尽管职业素养培养受到普遍重视,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尚未形成有效合力

长期以来,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对独立是高职院校存在的普遍现象,各方对职业素养的理解各不相同,客观上造成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割裂,没有形成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外在制度保障。从教学管理上看,人才培养计划普遍偏重专业,职业素养教育仅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者几门课程,而没有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过于注重职业规范教育,表现为尽可能对接职业标准与环境进行教学环境创设与过程教学,对职业素养的理解过于狭隘。而从学生管理上看,多把职业素养等同或者直接当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校园文化与学生活动内容太过宽泛而与学生专业特点结合不够。

(二)职业素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载体不明确

尽管认识到了社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但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认识还不到位,主要表现在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载体选择不明确,效果不明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多把职业素养要求作为培养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明确职业素养内容标准与培养路径的却不多,没有形成较为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目的性、指向性不强,没有很好地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同时,各专业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与日常规范管理等教育内容与载体的内在关系的理解不到位,没有有机结合外在制度的约束与学生内在需求的引导,职业素养目标很难达成。

(三)教师对职业素养把握不准,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教师的素质有密切联系,教师自身的一些短板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如一些教师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经验,职业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缺乏对“职业人”的实践性体验,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缺少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对学生学习规律把握不准;甚至缺乏奉献精神,职业观念淡薄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中对职业素养的言传身教效果的发挥。

(四)职业素养培育的校企互动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尽管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发展战略,在不同程度上实践与创新了合作内容,职业素养也是其中之一。但目前的专业课程教学对行业、企业文化中的目标、价值观、管理风格、工作模式、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真正的校企文化融通还仅局限于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学生随时进入企业的机会还很少,难以深入了解和感受“职业人”的真正内涵。

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建议

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高职院校要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遵循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客观规律,从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需求入手,增强学生的“职业人”体验与认同,系统构建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在满足个人可持续发展需要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管理与自我发展

一方面,要落实人本管理理念,探索学生管理新模式、新方法、新载体,切实变班主任为辅导员或专业导师,建立与职业素养培养标准体系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另一方面,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方式,多进行案例讨论、专题调研或社会实践,多开设相关的任选课程、慕课、学术报告、企业专家讲坛等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其专业认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形成“职业人”意识。

(二)建立职业素养培养标准体系

一方面要扎实开展岗位调研,明确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避免专业目标和课程目标中对素质目标要求的笼统、模糊的提法,换之以结合行业、岗位要求的特定职业素质要求,将职业素养要求与人才培养过程相融合,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明确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机制。将职业素养的评价目标分解成课程教学、实验实训、专业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学生纪律等为载体的若干子目标,逐步形成一个层次化的评价体系。

(三)加强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协调配合

一方面,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出发,将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目标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衔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发挥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有效合力。另一方面,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融入职业素养培养,在课程教学、实验实训中精心设计职业素养的培养载体,结合行业特点创新思政类课程教学方法、增加专业认知见习和社会实践等接触真实行业、岗位环境的内容与环节。

(四)加强深层次校企合作

落实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的职教模式,要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搭建学生与企业接触的平台,建立学生与“职业人”之间“无界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在专业认知、校内实训、课程见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共同制定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共同组织实施和评价,在校园文化、学生管理中适当引入行业文化和企业职业人管理理念与方式方法,校企合作共建“校中厂、厂中校”、校内实训室等,为学生接触“职业人”、体验“职业人”创造充分条件。

(五)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增加学生“职业人”体验的重要途径,可采用“职业标准+工学交替”的方式,将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校园文化活动、暑期实践等多载体中渗透行业企业文化,构建面向职业素养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尹弘飚,操太圣.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2):35-40.

[2]George A.Akerlof,Rachel E.Kranton.Economics and identity[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3):715-753.

[3]超三成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即离职[N].新华日报,2016-06-13:3.

学生职业认同感 篇9

目前我国幼师队伍培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幼儿教师急剧缺乏、流动性强,各地供需不平衡。为了应对这种大力发展幼教事业和的情况,各地中等职业学校也都积极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并且规模日益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长。通过调查研究,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幼师培养质量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就是专业认同程度的过低。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为初中毕业学生,这是一个在生理、心理发展,认知能力都处于较为特殊的群体。如果学生专业认同度过低,就必然不能满足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幼师专业素养的最终需求。

一、专业认同

专业认同是自我认同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接受并认可自己所学习或从事的专业,并愿意以积极地态度和主动地行为去学习与探究。专业认同也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个体对自己正在学习或从事的专业有清楚的认识和规划,认可专业的发展前景,愿意从事该专业工作并为此承担重大责任。专业认同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事业目标的心理基础。

二、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是专业认同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校学习期间她们需要学习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钢琴、声乐、舞蹈形体( 幼儿体操 /舞蹈) 、美术教育等课程。同时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努力成为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素养的幼儿教师。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幼师成长的内驱力,直接影响着幼师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绩效,关系着幼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水平。学前教育教师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职业,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教师,能轻松应对工作方面的问题,较易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在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对学前教育发展尤为重要,是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和毕业以后能否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赢得社会尊重、增强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初步树立阶段。作为教师,有必要把培养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渗透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学前教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思考

1. 重视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入职前专业情感培养

首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几乎全部都是女生。这些女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思想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要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动向,在第一时间做好专业引导,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较为清晰的、宏观的认识。用积极的态度让孩子认识并且热爱自己的专业。

2. 提高课程设置合理化,促进学生专业认同水平的提高

通过对在校学前教育学生的调查与访谈发现,学生非常重视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设置及专业教师的能力素养。而且学生的天性使得他们对技能课的学习兴趣远远高于理论课学习。在学生在校培养期间,学校应将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逐步有效的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3. 注重在校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水平的提高

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有技能的人才。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在校完成两年的学习之后,会迅速进入定岗实习阶段,实际上就是要进入幼儿园工作。幼儿园和家长会期望他们的专业能力较强,在说、唱、弹、跳、画方面有较高水平。所以,在校学习期间,班主任和专业教师要鼓励学生学好每一门课,积极参加校内外技能大赛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水平和自信心。这样,学生会认可自己,从而认可所学专业,主动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4. 提高社会认可度,促进幼师培养良性发展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学生主要就业于私立幼儿园,相比公办幼儿园及其它行业,收入明显偏低,社会认可度也比较低。但是对于这些年龄只有16、17岁的孩子来说,工作压力是比较大的。在这种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下,我们急需提升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和学历水平,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从而促进幼师培养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良好的专业认同感对发展学前教育有重要作用,必须重视和加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的培养,增强幼师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每个学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在学前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形式下,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认同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出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促进我国幼儿教师培养质量的提高。

摘要:在中职学前教育学生教育现状的前提下,分析我国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以一线教师的角度,提出相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建议。

学生职业认同感 篇10

近年来,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发展不断改革, 越来越开始关注到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从一定角度上来说, 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 其主要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 为社会输送各种技术专业型的人才, 更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以帮助学生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环境, 取得较好的职业发展。而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其表现出来的职业认同和从业意愿均有所不同, 大多数学生对其抱有较为淡漠的态度。下文将针对这一问题, 分析当前广东省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和从业意愿现状, 并探究其具体的影响因素。

二、学生的职业认同和从业意愿现状

本研究主要以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了解广东省高职学生职业认同和从业意愿的基本情况。其具体调查情况如下表所示:

1.职业认同态度淡漠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 广东省高职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城镇, 相对来说家庭的经济情况都比较好。从小就受到家人的细心呵护成长, 没有经历挫折教育。对于专业的选择, 主观思考较少, 过于被动。与社会的接触较少, 大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其普遍职业认同淡漠。

大部分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产生职业意识, 并且受到高职院校的教学安排、教学模式的限制, 使其对职业认同模糊, 没有较为清晰的职业期望。

2.职业情感较强

职业认同首先是需要基于一定的职业学习和活动, 才能在接触之后出现对其的主观思考。而职业情感与之不同, 主要是针对的高职生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相比于已经踏入社会的在职人员来说,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较为单纯, 还没有受到社会环境的污染, 大都保持着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从一定角度上来说职业情感和意志比较强烈, 在认定了未来要走的路后会格外专注和努力。

三、高职学生职业认同与从业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1.社会认可度不高, 就业质差量少

随着大众化教育地不断深入, 如今我国的人才市场已经处于一种十分饱和的状态。许多高职学生走出校门后不知何去何从, 求职路途艰辛。大多数企业和公司主要都是招聘一些层次较低的岗位。学生刚走出校园后眼高手低, 往往在岗位上会感到疲乏, 没有任何的挑战性, 从而慢慢影响了学生的心气, 使其呈现出职业认同和从业意愿淡漠的现象。近年来学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 社会给予学生真正有所帮助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 加之世态炎凉, 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职业认同感, 出现排斥心理。

2.受生活环境影响, 职业价值观两极化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好, 高职学生的生活环境普遍比较优渥, 有一部分学生从小没有经受过挫折教育, 在其职业规划中大多都没有较强烈自我意识, 只安于享乐, 认为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比较安逸、稳定的工作就十分好满足, 使其对于职业认同感并不积极。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心高气傲, 只想通过短暂的努力或是通过其他手段来寻求捷径, 只愿意去从事一些高报酬的职业, 这种表现过于功利化, 使得学生往往不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这些情况的出现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身边人的所作所为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职业认同和从业意愿。

3.教学方法失当, 职业认知丢失

除了高职学生自身认知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外, 影响学生的职业认同和从业意愿包括院校的教学方法存在缺陷, 大多数高职院校仍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只是一味的传授课本知识, 没能够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合理的引导, 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更是对自己专业技术学习一知半解, 其理论教育过多, 限制了学生的职业发展, 没有做到将高职教学与职业发展的有效接轨。由此, 院校在教学上的有失偏颇致使学生无法产生职业认知。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当前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学生其职业认同与从业意愿普遍呈现于较为淡漠的状态, 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认知。根据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表明社会职场环境状态、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职业发展。

摘要:学生能够抱有一定的职业认同感, 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角色的变化, 对迈入社会后的工作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从一定角度来说, 学生对于职业的认同感能够带动其求知欲望,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社会职业之中, 适应职业环境。对此, 本文将主要分析广东省高职学生职业认同与从业意愿的现状, 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其影响因素, 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认同,从业意愿,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李芳菲.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期望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3:23-25.

学生职业认同感 篇11

关键词:多元背景;职业认同;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06-1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一个倍受尊敬的职业,诸多美誉将老师捧上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坛。但是,在金灿灿的荣誉面前,教师们的职业认同感却在日渐降低:

国家层面:说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层面:视教师群体为理性的典范,道德的楷模,无形中给教师戴上沉重的道德枷锁;学校层面:很无力很悲催,家长的无理取闹是常事,告上法庭也不是少数,学校成了弱势,教师很难对于这样的一个依靠产生认同感;家庭层面:教师无论是从金钱上还是时间上都无法更好地孝敬父母,抚养子女,爱护配偶,照顾亲朋;学生层面:社会越来越发达,学生越来越难教,尊师重教的风气渐渐淡薄,让教师越来越有挫败感。

以上种种都从侧面说明,在当前多元背景下,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较高程度的职业认同感是校长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一、师德引领,晓以理

一个教师,有了正确的职业理想,才能把教育当成事业来追求,才会由从业到敬业,最终乐业。当每个老师都觉得教育不是为了领导,不是为了职称,不是为了荣誉,而是只为了自己的乐趣本身时,这种良好的职业心态就会让教师摆正理念,正确定位价值观,职业认同感也就随之提升了。

每周的政治学习,我总要结合实例进行敬业、奉献精神的熏陶。一种是比较老套的用名师先进事迹来感染教师,这些需要仰视的名家带给大家仰望星空的职业憧憬。但更多的是寻找身边的典型人物——近在本校,就是在眼前,树立身边的榜样更有鼓动性和激励性。每年的师德演讲活动中,校园里那些兢兢业业,甘为人梯的教育人,成了老师们演讲的主角,一致的赞扬和尊重深深影响了教师们的职业追求。

作为校长,我常常身先士卒,带头演讲:《后车座的温暖》——用自己从教27年后,第一届的学生还集体看望我并欢聚一天的事例,让教师们认识到自己的付出有着长久的、最高层次的精神上的回报;《孩子,你真香》——用自己关心留守儿童,收获一个孩子纯真童心的故事,向老师们传递着作为一个教师所特有的职业幸福感。真实的故事,领导的垂范,大大提升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二、情感投入,聚人心

人是感情动物,我深深明白投之以情对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

首先,生活上关心老师,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家有孩子中考、高考的,主动询问,能帮则帮;家有老人的,适当给予照顾;每年的体检,亲切提醒,并亲自将体检报告送上;记住每个老师的生日,送上一张贺卡一朵玫瑰……诸如此类生活上的细节关爱,暖了人,聚了心。

其次,发现闪光点,不吝表扬和肯定。领导和组织的肯定,是对教师精神上的鼓舞和滋养,是抵制职业倦怠最有利的武器,人可以为一知己舍弃千金,缘何如此?就是教师心中产生的强大的内驱力使然。所以,大至获奖,小至捡起一张纸,我都看在眼里,适时给予褒奖。真诚的赞美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教师们就在这样的肯定中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那一点小小的认同感得到了满足。

再次,让节日带给教师幸福感。春节、元宵、中秋、重阳……这些重大的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学校都会向每位老师发送短信表示祝福,短短一句话,却暖了一群人,特别是一些专属于老师的日子,比如“教师节”“三八妇女节”(学校90%为女教师)等,学校更是用心构思,送上特别的温暖。学校曾在三八妇女节之际,为每位老师送上一盆精致的盆栽,我写了76张不同内容的粉色祝福卡插在盆中一并送上;教师节之际,学校为每位教师定制一枚精致的刻有每个人名字的中国风书签。盆栽、书签不值钱,卡片也低廉,但在老师的心里,情谊无价,幸福无限。

三、文体活动,凝以情

有闲情才有智慧。开展文体活动从来都是活跃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它既可以锻炼教师们的身体,又能凝聚一群人的感情,帮助老师找到职业的归属感,进而提高职业认同感。

学校每年都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女教工跳棋比赛、男教工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教工运动会、新年汇演、课间健身操等。去年元旦之际,我们开展了“健康生活 快乐工作”知识竞答暨文艺展示活动,全体老师在轻松的抢答中了解了健康知识,更欣赏了同事们嘹亮的歌声,出众的舞姿,其乐融融;今年妇女节之际,我们开展了“挑水工”“跳长绳”的趣味游戏,不管年长的还是年轻的,个个放下工作,来到操场,参与活动,所有人都神采飞扬,精神抖擞。刚结束的六月,所有的老师都参与了“梦起航 心飞扬”艺术节系列活动,历时一个月,齐动手,同努力。这个过程中,人与人更近了,心与心更暖了,丰富的活动成了凝聚人心的强有力的纽带,向心力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也同样增强。

学生职业认同感 篇12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目前校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课题组成员针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 回收问卷980份。 根据调查结果, 总结了校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状况和存在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一、思政课堂影响

调查显示, 目前思政课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呈下降趋势, 51.8%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枯燥, 没有兴趣”; 32.5%的学生认为 “课程对我没什么实际用处”;15.7%的学生认为“老师教学方法比较单调”。 而在调查“大学生了解时事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时, 只有16.2%的学生选择“思政课堂”, 选择“网络新闻”的比例高达66.1%。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 “90后”, 他们成长于一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 对学生的影响自然弱化。 但与之相反, 在调查大学生对自己接受信息来源的信任度时, 34.1%的学生选择了思政理论课是最可信的信息来源, 这个数据要高于网络新闻 (31.2%) 和报纸杂志 (28.7%) , 说明很多大学生内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信任的。 同时大学生对思政课提出自己的需求:39.5%的学生希望思政课“多联系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 29.9%的学生希望 “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 18.3%的学生希望“师生互动, 多让学生参与讨论”, 12.3%的学生希望“思政课教师能够在课外多与学生交流”。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 思政课堂作为大学生接收政治信息、接受政治教育、形成政治认同的主渠道, 虽然在学生心中的信任度仍然是比较高的, 但是其影响力日渐减弱,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和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很难吸引他们的兴趣。 因此, 重建思政课堂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力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真正做到从“文本”向“人本”转变, 更新思政课堂的教学理念。

二、朋辈影响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到23岁之间, 正是渴望结交朋友的年龄, 他们的思想行为必然受到周围朋友伙伴的影响。 当被问到“出现思想问题你愿意像谁倾诉”时, 53.6%的大学生选择同学。 被问到“大学中对你影响最大的群体”时, 61.2% 的大学生选择宿舍, 18.5%的学生选择班级, 由此可见朋辈影响的重要地位。 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润物无声的状态, 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 在关系亲密的朋辈群体中, 政治价值观会因为共同的关注兴趣而相互影响。 群体中如果有表现突出的精英个体, 他的思想与行为对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会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 其政治观点很容易被其他同伴援引和内化, 进而成为他们自己的政治行为与选择。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点, 使朋辈教育成为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

三、师长影响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得以实施的基本要素, 两者及时顺畅的沟通交流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从而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感, 扩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 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建立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对师生沟通状况进行调查, 当问到“你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帮助是什么”时, 调查结果显示“交流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解决思想出现的困惑;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 分别占被调查学生需求的三分之一, 这说明大学生还是十分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的。 但调查发现, 实际生活中经常与老师交流的学生只有6.8%, 65%的学生表示偶尔与老师交流, 28.2%的学生表示从不与老师交流。 进一步了解学生不常与老师交流的原因时, 发现45.7%的学生表示“想聊, 但是不好意思”, 28.9%的学生表示“老师比较忙, 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25.4%的学生“不愿意跟老师交流想法”。

分析调查结果发现, 当前高校师生交流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主观需要老师关心帮助与客观实际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 有近一半的受访学生因为不好意思而放弃与老师交流, 这应当引起重视。 同时, 因为老师比较忙, 没有找到机会与老师沟通的学生占相当一部分的比例, 这反映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师生比失调问题———生多师少。 教师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即使最大限度地抽出时间和精力, 也远远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交流愿望, 师生交流状态需要进一步改善。 大学生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运用自身具有的知识、思想和人格力量引导学生, 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解决目前师生沟通不畅的问题, 建立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对学生政治认同形成的积极影响。

四、校园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受政治参与机会和成效的影响, 目前高校提供给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看似丰富, 但是并不十分有效。

1.参与机会不均。 对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意向进行调查时, 55.3%的大学生表示 “很愿意参加社团活动”, 29.3%的学生表示“愿意跟随大家一起去”, 只有15.4%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社团活动”。 这种意向在现实中并没有完全实现, “志愿者活动、选举投票活动、社会调研活动”被大学生票选为想参加却一直没有机会参加的校园活动前三名。 通过对大学生的走访座谈我们进一步了解, 学校的很多调研活动、志愿者活动无法普及每一个大学生, 或是流于形式, 或是只针对少数的学生干部或社团负责人。 普通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参加这些活动, 难以形成深刻的政治体验。

2.参与效能偏低。 各高校都会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学生座谈活动, 听取学生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参加这种活动是大学生获得政治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调查显示, 近七成的学生对此类活动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46.7%的学生选择“不发言, 认为说了也没用”, 16%的学生选择“跟着别人说, 随大流”。 究其原因, 另一项调查的结果似乎给出了答案。 当问到“如果你给老师反映过问题, 这些意见或者建议有没有被采纳或者得到反馈”时, 26.9%的学生选择 “没有”, 42.8%的学生表示 “不知道”, 这两项的比例近七成。 个体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反馈对自己的参与行为进行评价。 如果得不到反馈或是得到负面的反馈, 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政治参与效能低下, 从而形成负面的政治体验。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它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大学生对自己政治参与的效能感到不满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沮丧的心理, 继而放弃政治参与的意愿, 产生政治冷漠情绪。

五、网络影响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 大学生使用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生活的影响日益突出。 调查发现, 网络影响贯穿以上四个方面, 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

在政治信息获取方面, 66.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了解时政信息主要来自于网络新闻。 在交流沟通方面, 接近80%的大学生的主要社交软件是QQ、微信, 58.3%的大学生愿意在自己的社交软件上与老师互相关注, 47%的大学生认为通过QQ、 微信是一个与老师交流沟通的好方式。 在政治参与方面, 35.3%的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对班级、学校的重要事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30.5%的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参与学校、班级的选举、投票;34.2%的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形成的影响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广泛性, 互联网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几乎存在于大学生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是双面性。 网络媒介尤其自身的优势, 在大学生政治认知、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而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政治价值的认同;但互联网本身具有无法避免的“缺陷”, 这些“缺陷”会在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中衍生出诸多不利的影响, 甚至可以把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引向混乱的危险境地。如何把控、掌握、利用好这件利器, 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深刻思考的。

六、结语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并非“输出—接受—认同”的简单过程, 它是大学生个体与校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形成认知的复杂心理过程。 调查结果真实反映了当前校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未来思政教育改革应着眼于巩固和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需要, 通过对现有状态的改进和完善, 更有效地向大学生输入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代表前进方向的政治要求和政治主张, 从而整合大学生的政治意识, 规范他们的政治行为, 形成较高程度的政治认同。

参考文献

[1]卢汉龙.社会转型与青年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全球经济治理下一篇:叶片氮含量